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测榆神线地质技术要求

初测榆神线地质技术要求

初测榆神线地质技术要求
初测榆神线地质技术要求

关于初测阶段榆神煤矿铁路专用线工程地质技术要求

一、工程概况

(一)榆神煤矿铁路专用线简介

2009年4月,我院接受神华集团委托,开展榆神线预可行性研究,陕西省发改委审阅预可研文件后,2009年7月初要求我院开展可研阶段勘察设计工作。

榆神煤矿铁路专用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境内。线路起于榆神矿区东南缘,规划榆襄线起点大保当南站,向北沿着神府矿区西侧布设,在朱盖塔井田北侧折向东,基本沿着朱盖塔井田和中鸡井田矿界东行,接轨到神朔铁路的朱盖塔车站。上行区间线路全长80.3Km,下行线长度2.63km,合计长度82.93km。本线定位为煤矿矿区集运专用线,主要串联榆神、神府深部各矿区,外运煤炭经近期经神朔铁路、朔黄铁路抵达黄骅港。远期转而输往榆襄线,经朔黄铁路抵达黄骅港。

(二)工期安排

1. 勘测:2009年8月15日开工,2009年9月10日完成(含验收)

其中具体时间安排为:

1) 8月20日先提供初步地形图,9月5日开始提供1/2000正式地形图;

2) 8月15日至9月5日期间开展初测;

3) 8月25日开始中间检查;

4) 9月5日初测资料验收;

2. 勘探:2009年9月10日完成(含验收)。

二、自然特征

(一)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东北部,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地带,地表广布各种形态的风积沙地貌,各类沙丘、沙堆和沙地十分发育。西部地形主要为沙漠滩地,地势较平坦,往东渐变为黄土梁岗或梁峁区,沟壑纵横、冲沟发育。区内海拔高程在900~1300m间,最高处位于西北的沙漠滩地,最低处位于神木县城的窟野河河谷。

(二)山脉水系

沿线发育的水系有秃尾河、乌伦木兰河及悖牛川(乌兰木伦河与悖牛川汇合后下游河段叫窟野河),均由北向南流入黄河水系。窟野河为区内最大的河流,其汇水范围广,水系呈树枝状发育,常年有水;年总径流量约55000万m3。

线路在秃尾河的上游河段通过,其径流量与窟野河相比要小很多。

(三)气象特征

本区多年年平均气温8.6~9.1℃;气温季变明显,年平均温差34.7℃,昼夜温差26.4℃。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47.12~466.06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本区多年平均湿度为51.0~51.3%,属湿度过低带或微湿度带。多年年平均风速2.5~2.7m/s,月平均最大风速9.68~14.75 m/s(4~5月份)。区内最大土壤冻结深度为146cm。

(四)地震参数

线路行经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原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五)地层及构造

本区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东翼马蹄形盾地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复合所构成的陕甘宁盆地之东部边缘。区内褶皱构造轻微,地层基本上为近水平向岩层,地表所见褶皱构造表现为宽缓的背斜构造,仅局部地区见有极小型的扰曲构造。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

区内发育有北北东、北西西、北北西、北东东及近东西向几组裂隙,由于区内构造表现不强烈,岩性较松软等因素,裂隙并不十分发育。

(六)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沿线经过的河流有秃尾河、窟野河及其上游支流,两条河流均为为由北向南流入黄河的黄河水系。

2.地下水

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孔隙及裂隙水。

(七)不良地质

沿线不良地质有风沙、滑坡、崩塌、小煤窑采空等类型。

(八)特殊岩土

沿线特殊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

三、钻探施工单位人员、设备和工作要求

1.为了确保钻探质量和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不得少于2人。

2.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熟悉铁路工程规范、规程,并具有铁路勘察工作经验。

3.钻机进场后钻探技术人员须对标准贯入设备、动力触探设备进行检查,对于试验设备不齐全或设备不能自动脱钩、卡壳不能进行正常试验的,不得开机钻探;

4.钻探工作开始前,钻探技术单位人员应向钻探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钻探的程序、规则、记录等方面的要求;

4.钻探过程中技术人员须对钻探日志、原始记录、地质编录、岩芯票的填写等进行检查,并及时修正;

5.每个钻孔的钻探结束后,钻探技术人员检查原始资料后,报地质组人员一同验收;

6.对于不按技术要求施钻、弄虚作假、移换岩芯虚报进尺的钻机应予以废孔,须清理出场。

7.各工点钻探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将岩(土)样、水样送往试验室,并应迅速向现场地质组提供该工点的钻孔柱状图(打印件两份)以及钻探记录、送样清单、照片等资料;

8.各工点试验完成后,应立即将这些试验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送交地质组;

9.各工点试验资料完成后应按试验结果修正钻孔柱状图,然后立即正式向现场地质组提供该工点的钻孔柱状图(包括电子版、打印件两份);

10.按照总体组工期安排和钻探工作量,钻机施工单位至少配置5台钻机;

11.必须制定各种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及交接班记录,特殊工序的记录等;

12.各勘探单位应提供1份主要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名单、职务及联系电话;每晚19:00~20:00时和甲方联系说明钻机所在钻孔号及完成情

况。

13.每台钻机必须挂机组牌(标牌尺寸:长42cm×宽30 cm)材料用铝塑板,内容:机号、机长、记录员、孔号;

14.有关钻孔孔径、钻探工艺以及施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必须满足孔内各项测试、试验的要求。终孔直径一般大于91mm,每台钻机须配备2 m~2.5 m 长标尺1根(丈量上余用),大于10m的卷尺1把(丈量钻杆用);

15.在钻探准备阶段及钻探过程中应与技术人员密切联系和配合,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

16.钻探工作必须保证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危及安全,影响建筑物稳定的钻孔,竣工验收后应立即按相关要求回填封孔。机组钻探开钻前,应探明地下文物、管线和通讯光电缆,必要时先进行挖探,挖深2m,确认避开电缆、光缆等管线后再进行钻探。钻探中应注意孔内有无有害气体的逸出,防止燃烧;

17.钻孔质量检查:机组应按《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的规定,制定工点钻探质量保证措施,并坚持逐孔班检、日检、组检的工作制度。驻机组技术人员随时检查、指导钻探质量;

18.严格执行地质组下达的钻探事前指导书;

19.在每个钻孔结束后,地质组派出验收人员对钻探进行全面验收,并在钻探结束后提交钻探工作验收报告。验收报告作为工程拨款的依据。

四、钻探技术要求

(一)岩芯采取率要求

土层:黏性土回次进尺采取率≥90%;

砂类土回次进尺采取率≥70%;

碎石类土回次进尺采取率≥50%;

基岩:弱风化(W2)回次进尺采取率≥70%;

强风化(W3)、全风化(W4)回次进尺采取率≥50%;

完整基岩回次进尺采取率≥80%;

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范围内回次进尺采取率≥70%。

(二)工艺要求

1、严格控制回次进尺。松散地层(黏性土、粉土、黄土、砂类土、碎石类土、软土等)0.5~1m。岩芯必须装入分格式无底岩芯箱内,按岩芯实际位置摆放整齐,无岩芯段应空出。对应回次及变层处要贴好标签,分箱照相,并对照片编号。

2、钻孔直径以满足试验测试工作及土石样品的采取为原则,一般规定采取岩石试样的钻孔直径φ≥91mm,采取黏性土及软土试样的钻孔直径φ≥110mm,采取湿陷性黄土试样的钻孔直径φ应为127 mm或150mm;进行原位测试的钻孔直径应大于测试探头直径一级以上。

3、钻孔深度允许偏差:孔深最大允许偏差为±2‰;钻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工程地质钻孔每深100m钻孔顶角不超过2o,水文地质钻孔每深100m钻孔顶角不超过1.5o,并随钻孔深度递增计算,在钻进过程中采用水平尺测量。

4、记录应详细准确,每个回次均应有描述。钻进参数及钻进情况应详细记录,如钻压、转速、泵量、冲洗液、孔内漏水、涌水、涌砂、塌孔、钻具振动、施钻方法、孔内事故等。岩芯应详细描述,特别注意描述软弱层、夹杂物、破碎带岩性特征、层面、节理面等、以及冲洗液的渗漏情况。

5、钻探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要求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每班次均应记录1~2次水位变化情况,如遇承压水,应测量水位上升的高度,每孔均要量测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6、孔内测试:对各钻孔中的黄土地层自地面下1m开始做标准贯入试验(标贯器内土样须送实验室化验),当厚度>2m时,每2~3米做1次标贯并取原状土样;对各钻孔中的碎石类土层应连续做动力触探试验并取扰动样,层厚大于3米时,每3米加取土样。特大桥和桥结构复杂或跨度≥64m,墩高≥50m的桥基应进行剪切波速测试,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特大桥、隧道和路基工程等,勘探孔应按测试要求钻至设计深度。

7、钻孔情况及进度应及时向地质人员反馈,发现异常情况应留有记录并及时处理。

(五)钻探记录及岩心鉴定表

1、钻探记录必须按规定格式,由记录员在现场及时填写,记录数字必须准确,字迹应清晰,资料应齐全。如有误记时,应以横线划去错字后在旁边重写,不得涂改、挖补撕毁或重新抄写,如有掉钻等孔内事故,应注明丢弃物位置和长度,并在岩芯鉴定表中反映。

2、岩土定名《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两项标准;对于每一回次的记录,应包括钻探情况和岩芯描述,对层厚小于1m的夹层原则上不进行单独分层(软弱夹层除外),可在主层尾部单独描述,岩芯描述应按下列不同地层的要求详细描述,内容可增加。

(1)黏性土应描述其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如是否具层理)、均匀度、夹杂物性质与含量、塑性状态(坚硬、硬塑、软塑、流塑),岩芯状态(散状、短柱或长柱状)等,还可描述搓条情况;黏质黄土:应增加对大孔隙等黄土特性描述,其它同黏性土。

例:粉质黏土:褐黄色,土质均匀,具层理,0~3m为坚硬,岩芯呈碎块状,3~10m为硬塑,手能搓成长条,岩芯呈长柱状。其中:在5~5.5m处夹薄层细砂,褐黄色,中密,潮湿。

(2)粉土应描述其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如是否具层理)、均匀度、夹杂物性质与含量、密实程度(稍密、中密、密实)、潮湿程度(稍湿、潮湿、饱和),岩芯状态(散状或柱状等);砂质黄土:应增加对大孔隙等黄土特性描述,其它同粉土。

例:砂质黄土:淡黄色,土质均匀,具大孔隙,5~6m处含钙质结核(礓石)较多,中密,潮湿,岩芯呈短柱状。

(3)砂类土应描述其名称、颜色、结构及构造(如是否具层理)、均匀度、纯净度(含土否)、颗粒成分、密实程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潮湿程度(稍湿、潮湿、饱和),岩芯状态(散状或柱状等)。砂类土的划分见下表。

例:细砂:黄褐色,颗粒均匀,质纯,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中密,饱和,岩芯呈散状。其中:在10~10.5m处夹薄层中砂,黄褐色,中密,饱和。

(4)碎石类土应描述其名称、颜色、粒径组成、磨园度、颗粒成分、颗粒风化程度、充填物成份及性质与含量、密实程度(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潮湿程度(稍湿、潮湿、饱和);土的颗粒分组和碎石类土划分见下表。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分组,由大到小,以先符合者确定,岩芯鉴定应按粒径分组描述。

例:卵石土:褐灰、浅灰色,粒径大于200mm的占15%,200~100mm的占20%,100~60mm的占35%,余为砂土充填,圆棱状,成份为花岗岩、闪长岩、大理岩、石英岩、片岩等,稍密-中密,潮湿-饱和。

(5)岩层应描述其名称、颜色,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沉积岩的结构、胶结物和胶结类型,变质岩的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裂隙大小和充填程度、矿物成分等、风化程度(全、强、弱)及厚度,风化程度描述到弱风化,岩芯状态(碎石或碎块状、短柱或长柱状)等,钻具钻进的稳定性和进尺情况以及水冲钻进时循环液的变化情况如颜色、循环液漏失等。如遇溶洞应详细描述溶洞的顶、底板深度及标高,溶洞内的充填情况如满充填、半充填及无充填等,应详细描述

充填物、夹杂物的颜色及其状态等。

例:泥岩:紫红、棕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7~10m为强风化层,岩芯呈碎块状,锤敲易碎;10m以下为弱风化层,岩芯呈长柱状。

3、平整机台或经地质人员同意移孔的,如孔口标高或位置有变动时,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清楚。

4、标贯试验、动探均需按规定表格单列记录;岩芯鉴定表的签署:乙方(鉴定者、复核者、技术负责人),甲方(复核者、地质负责人)。

5、终孔后应及时整理钻孔日志、岩芯鉴定表及报表,签名,并在三天内装订成册交地质组。岩心鉴定表电子文档资料打印一式四份(1份交甲方,3份交地质组)交到地质组。

6、岩芯鉴定表由甲方统一格式,图形文件统一采用理正《工程地质勘察CAD 软件》6.21版,AutoCAD采用(R14、2000或2002)版本。

(六)岩芯及取样要求

1、岩芯要求

(1)每台钻机最少配备1个无底岩芯箱。尺寸为:长×宽×高=100cm×75cm ×12cm分5格:每格15cm宽,另备彩条布盖好岩芯。

(2)岩芯应按深度顺序码放整齐,每1m摆1行,每5m摆1箱,由左至右依次摆放,每回次应填写岩芯票折叠后放到位压好,并在各分层处贴上标签,注明深度、岩性。

(3)每孔岩芯终孔后必须及时拍数码照片1套(注明工点名称、孔号及深度),照片按孔号编辑后交地质组保存,每个工点完成后及时提交。

2、取样要求

(1)取样(土、水、石)数量按甲方提供的钻探事前指导书要求执行。

(2)一般黏性土、黄土、粉土取原状样(1组大于2筒);砂类土、碎石类土取扰动样,其每组样的质量应符合要求:砂取1kg;细圆砾土、细角砾土取3kg;粗圆砾土、粗角砾土、卵石土、碎石土取5kg;粉土及砂质黄土标贯扰动样取1kg。

(3)黏性土所取的原状土样需及时蜡封;砂类土所取扰动样应放入土样筒内用石蜡密封;并标明深度、原状或扰动、取土名称,土样须按顺序整孔放入木箱内,送试验站,以便试验站清点样品。土样未放入木箱内出现混乱,送试验站有权拒收。岩石样品应及时擦净并蜡封。标签填写必须完整无缺,不合格样品必须返回处理。

(4)岩土样品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得日晒、风吹、碰震、受热、被冻,并及时送试验室(站),送样时应装箱并有专人负责,防止碰幢、震动。原状士样应采取保护措施,一旦试验开样有析水、变形情况,视为废样,应重新取样。送样时间自取样时起一般不超过3天,送样单需有化验站试验人员签字备查。

(5)钻探单位应提供送样单,包括取样位置、岩芯初步鉴别,地质组技术人员应认真复核、填写土工试验项目一览表,根据地层和构筑物类型确定土工试验项目、频度和压力。

(七)黄土钻探工艺及取样要求

1、宜采用回转钻进,在含水量适中(16%< w <24%)及有经验时,亦可采冲击钻进。

2、回转钻进应控制回次进尺的深度。严格掌握“一米三钻”的操作顺序(即取土间距为1m时,第一钻进尺为0.5~0.6m,第二钻清孔进尺为0.2~0.3m,第三钻取原状土样),当取土间距大1m时,其下部1m深度内仍按上述方法操作;清孔时,不应加压或少许加压慢速钻进,亦可使用薄壁取土器压入清孔。不得用小钻头钻进,大钻头清孔。

3、冲击钻进时,应使用专用的薄壁钻头(其规格为:直径不小于140mm,壁厚不大于3mm,刃口角度不大于10o~12o)。并应采取分段进尺、逐次缩减和坚持清孔的钻进程序,每段进尺应小于回转钻进要求的进尺深度;冲击钻进清孔时,应使用薄壁钻头(亦可用薄壁取土器),一次击入,击人深度为12~15cm,严禁多次击入。

4、黄土地层严禁向钻孔内加水钻进。

5、勘探点使用完成后,应立即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使其不小于原土层密度。

(八)黄土钻探取样要求

1、压入法:取土前,应将取土器轻轻吊放至孔内预定取土深度处,然后以匀速连续压入,中途不得停顿,在压入过程中,钻杆应保持垂直不摇摆。压入深度以超过盛土段3~5cm为宜。

2、击入法:当有经验时,亦可采用击入法。击入时应根据击入阻力大小,预估击入能量,使整个取样过程在一击下完成,不得进行二次锤击.击入深度以超过盛土段3~5cm为宜。

应使用专门的黄土薄壁取土器,其内径不宜小于120mm,刃口壁厚不宜大于3mm,刃口角度10o~12o,控制面积比为12~15%,其尺寸、规格可按附表5采用。

3、在卸土过程中,不得用榔头等敲打取土器。土样推出取土器后,应注意防止土筒回弹崩开。

4、土样取出后,应检查土柱质量,如发现土样有受压、扰动、碎裂和变形等情况时,应将其废弃,并重新取样。

5、应经常检查钻头、取土器的完好情况.当发现钻头、取土器有变形、刃口缺损时,应及时校正或更换。

6、对探井和钻孔的取样结果应经常对比、检查,及时发现取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

(九)软土钻探技术要求

1、软土勘探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路基工程为满足稳定分析,勘探、测试孔深度应至软土层硬底或主要持力层以下2~5m;当软土层较厚时,为满足沉降估算,勘探、测试孔深度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

(2)桥址工程勘探、测试孔深度应至桩尖或持力层5~10m以下。

2、软土取土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软土地区钻孔直径应满足取样、原位测试或其他试验工作的需要;控制回次进尺,岩芯采取率应大于90%。

(2)软土取样宜采用均匀连续压入法及下击式重锤少击法。流塑软土层须跟下套管,套管管靴必须高出取样部位10~20cm。当在较深位置取样时应安置钻杆扶正器。

(3)采取原状土样应使用薄壁取土器。取土器的直径不宜小于108mm,每一层土样采取不少于2筒原状土样,当同一土层较厚时,每间距1m取一组(不少于2筒)。

(4)采取原状土样前,应将孔内钻进过程中残存的余土清除干净。取土器的入土深度,严禁大于取土器的长度。

(5)取样时,严禁向钻孔内注水。钻孔中的水也不能浸泡或压入样品中。

(6)取样数量应按钻探事前指导书要求执行。

3、软土原状土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样长度与采样长度之比应等于或近于1;

(2)土样周边扰动带厚度应小于10mm,内部应无扰动现象;

(3)开土样后如有析水或变形现象时,应降低土样质量等级或重新取样;

(4)采取的原状土样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采取调整取样工艺或调换取土器等措施。

4、软土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软土室内试验的项目按《铁路工程地质特殊岩土勘察规程》中相关工程内容执行。

(2)原状土样样品应及时送样试验;对不能按时试验的样品应妥善保存,不得露天堆放;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六年十月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发秩序,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发挥勘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性意见,在以往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开发成果利用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种及兄弟省工作经验,编制《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暂行技术要求》),可作为该类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评审的暂行依据。对《暂行技术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省储量评审中心,以便统一修正。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宋锋、尚玉忠、李军、王卫、翟丹丹。 本技术要求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1 范围 《暂行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分类、地质勘查工作要求、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暂行技术要求》的地质勘查主要指为了满足矿山开发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 《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勘查设计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勘查报告编写。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成果验收、评审的依据;还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地勘钻探技术要求

《地勘钻探技术要求》 1、严格按所定孔位施工。 2、钻进度、岩土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不大于5cm。 3、单孔钻入中风化基岩的深度,岩土分层深度以本方案确定的孔深为准。 4、岩心票、斑报表,必须及时、准确、不允许作回忆录。 5、岩心摆放必须整齐、有序。 6、对部分特殊孔岩芯进行拍照并附于报告中除按以上要求进行之外,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土层中严禁送水钻进; ②土层钻进严禁超管进尺,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出一般不得超过1.5米; ③钻探操作员要随时注意钻进情况并作好记录,如软硬变化、钻具坠落、卡钻、埋钻返回颜色,样块等现象。 ④加强岩心管理,每回次岩心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原则,顺序放置,并按四次详细填写岩心票; ⑤及时填写钻探班报表,做到量出记录准确,内容完整,认真做好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初基水位,静止水位、涌水、漏水等)。每孔必须进行孔深验证,允许误差范围为±了0.05m,封孔后,班报表应由机长及记录员签证。

一、现场地质编纱要求: 1、粘土层应描述成因、颜色、状态深度等; 2、岩体的描述包括颜色、岩性、结构、构造、结构面、岩层厚度和风化程度; 二、测量、测试技术要求 钻孔测放,高程测量,岩、土样的采取试验应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 三、取样测试 采取的岩、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室外剪切试验,测度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四、关键过程界定 本项目中地调、钻探、岩、土样采取现场数据收集,室内资料整理为关键过程。 五、工作流程 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室内资料整理。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在施工作业前制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作业场地应搭设围墙,并写标志语“此地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等字样” 七、提高交技术成果 按照国家规范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包含总平面位置,勘察点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岩、土试验成果报

地质素描图技术要求

一、原始地质编录的种类: 1、图表资料:各种勘探工程和生产工程地质素描图、采矿 场地质素描图、局部地质素描图、照片、含矿层柱状图、钻孔柱状图、实测剖面图等。 2、标本资料:岩矿标本、构造标本、古生物标本、矿物标 本等。 3、文字资料:岩、矿特征描述、构造描述、岩相描述、矿 物描述等。 二、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 1、详细描述岩石、矿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矿物粒度,结晶程度及各种矿物所占的比例,结构、构造,定出岩石、矿石的室外名称。 2、确定岩层的层位关系和矿层、矿体贮存的层位,测量其厚度及产状要素。 3、描述和准确记录各种地质构造的出露位置测量产状要素,确定构造形态、特征、各种构造的相互关系,节理、劈理性质等。 4、查明岩层、岩体的接触关系,描述接触面特征,上下岩层的形态,测量接触面和上下或左右岩层、岩体的产状要素。 5、详细了解和记录火成岩出露位置,查清接触关系,描述岩体内相变特征等。 6、记录蚀变带范围,详细描述蚀变带特征,研究矿化情况等。 第三节地质素描图编录主要程序: 一、选择比例尺:根据工程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复杂程度选择,一

般常用的比例尺1:50~1:200。为统一起见,矿规定井巷工程素描比例尺1:100。地质情况复杂可以局部放大比例尺。浅井、探槽素描图比例尺同上。 二、抄录所描述工程的测量资料,如测点号、坐标、导线长度、方向、斜井坡度等。 三、在现场检查测点位置,认真观查素描地段各种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找出标准层,确定标本采集、局部素描、含矿层柱状量取及照像点的位置。 四、各种地质界线和标本、照像等地点均用直接量距法和支距法,及时表示在素描图中。顶板地质界线用其和统一巷高出露位置和导线交点为准上图;井巷顶板过高或支护密集采用以邦控顶的方法上出顶板地质界线;工程方向和构造线夹角大于70°或构造线倾角近于90°,巷壁地质界线以其真倾角表示,反之一律以视倾角表示,用真倾角注记。真假倾角换算表见附表20、21。 五、岩层面、构造面产状测量,在工程两壁岩层面和构造面上直接量取,要注意产状的代表性。平巷、斜井、每15M~30M量一产状,产状均用象限角表示如N25°E∠SE78°或∠78°SE。 用罗盘量取产状要注意周围的磁性影响,磁铁矿区地质界线走向用支距法控制在图上或用同一点磁性影响相同的原理,分别测导线和构造线方向求出两者夹角后上图。 六、断距的量取和表示方法:素描图均要求测量和表示断层落差如图1: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 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 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 > 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士5cn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 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20m 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 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 . 1 . 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 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 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 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1:2千地质填图细则

矿区1∶2000地质填图工作细则 一、填图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地质普查的基础工作方法,根据以往我院普查找矿经验,1:2000地质填图,一般都放在普查阶段后期或详查阶段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填图获得可靠的地表地质资料,详细了解矿床的分布及生成规律,并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地质依据。地表填图工作必须先行。通过填图应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含矿化构造带的分布位置、规模、形态、产状变化、含矿性;围岩及其围岩蚀变的种类、分布与矿化关系;以及控矿的构造条件,各类构造的分布规律、组合形态和后期构造相互关系等。 二、填图工的技术要求 (一)剖面研究 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之前踏勘过程中选定并测制的。一般在一个矿区要求测制2~3条完整的地质剖面和一条完整的地层剖面。要求技术负责直接参与此项工作。其目的是正确划分地层,建立地层层序,了解其岩性、岩相、构造特征、厚度、可能含有的化石情况;确定矿产时代,丈量厚度,研究岩层的含矿性质、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和相互关系;了解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和可能存在的相带;查明各种地质体的构造特征和相互关系;根据据剖面测量的编制可以代表

工作区域地质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作为统一分层对比、确定填图单元的依据。 1、实测地质剖面的要求 (1)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在地层出露齐全(有顶有底)、接触关系清楚、构造简单、层序完整、岩性和岩相及厚度具代表性的地段。并应垂直或尽量垂直地层总体走向。 (2)剖面比例尺1∶1000。 (3)剖面测制时,大队(或分队)岩矿鉴定人员应尽可能参于剖面测制工作。 (4)系统采集各类样品 每个分层要有代表性的标本、薄片、岩石光谱样,较厚的层以10—20米间距取岩石光谱样予以控制;视实际情况和需要采集岩石化学样、同位素样(同位素年龄样及稳定同位素样),动、植物化石、微体、古孢粉样。 (5)详细描述各分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及其变化(注意颜色、成层情况、粒度、岩石结构及构造、产状、主、次要岩性及其数量关系)斜距及厚度等。 (6)注意岩石的含矿性、标志层和其分布情况。 (7)详细研究褶皱形态,收集有关断裂性质产状及规模、含矿性、脉岩、围岩蚀变的关系等资料。岩体剖面要注意接触带围岩的蚀变及是否有矿化特征、岩体冷凝边、岩体岩石成分、粒度变化和相带的划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

榆林市东沙南延枢纽榆阳河大桥工程 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 一、钻孔位置及要求: 1、工程地址:榆林市东沙南延枢纽榆阳河大桥工程。 1.2、结构形式:主桥62+110+62m连续刚构; 引桥40m连续与简支梁。 3、基础形式:桩基础。 4、钻孔位置及数量:桥址钻孔数共16个,全部为控制性钻孔如地质情况复杂经设计人员同意可加密钻孔。钻孔位置见附图,“●”为控制性钻孔。 5、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达地面下65 米处或深入软质岩不小于10m,硬质岩不小于5m。若遇基岩(以便合理确定持力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钻孔深度。若钻至预定深度遇到不良地质时,应钻穿(要防止误认孤石为基岩),并详细记录勘探结果,若地质情况复杂,应加密钻孔。钻孔深度不含建筑垃圾厚度。勘察若与地下管线冲突,请适当挪动钻孔位置避开管线。二.勘察报告书: 勘察工作完成后应提供经资质单位审查后的勘察报告文本(含电子版),且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勘察报告书:勘察工作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如地裂缝、软弱地基、滑坡、溶洞、墓穴等);场地土类型;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及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地质问题,对地基方案的论证和分析等。 ②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 ③动力触探曲线图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含岩石的天然、饱和、

风干的极限抗压强度,桩侧岩土摩擦力、桩端承载力、桩端置入深度、软化系数等。 ④岩土试验成果表。 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判定环境水对桥 梁结构的腐蚀性,并说明地下水对构筑物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影响。 ⑥场地地震效应:提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场地土特征周期资料。对 桥位的适宜性和桥梁的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并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⑦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月、日最高,最低气温,历年极 端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冻结深度等。 ⑧桥梁跨越区域内主要水系水文地质情况,如流量,流速,冲刷情况,深度,堤岸形式,现状河床断面等。 ***其余未尽事宜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执行。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04

城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ode for urban plann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CJJ 57—94 主编单位:北京市勘察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337号 根据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81)城科字第15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勘察院主编的《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 57—94,自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1总则

1.0.1 为在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规划的工程地质勘察。 1.0.3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必须结合任务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提供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勘察成果。在勘察工作中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新技术(如遥感、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和地质学科新理论。 1.0.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一般规定 2.0.1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规划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勘察阶段(简称总体规划勘察)和详细规划勘察阶段(简称详细规划勘察)。 2.0.2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应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 2.0.3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按下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0. 3.1 勘察阶段及其任务要求; 2.0. 3.2 规划区的地理、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2.0. 3.3 规划区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的研究程度,以及当地的工程建设经验。 2.0.4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表2.0.4分类。

地质勘察任务书

地质勘察任务书标准模板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工程名称 (3) 1.2工程地址 (3) 1.3建设单位 (3) 1.4项目概况 (3) 1.5勘察范围 (3) 1.6勘察阶段 (3) 1.7勘察周期 (3)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4)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4) 2.2勘察阶段选取原则 (5) 3、各阶段地质勘察基本要求 (6) 3.1、初步勘察基本要求 (6) 3.2详细勘察基本要求 (6) 3.3施工勘察基本要求 (7) 4、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8) 4.1、勘察依据 (8) 4.2地勘方案编制要求 (8) 4.3勘探钻点的布置要求 (9) 4.4、钻探作业要求 (11) 5、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1、资料整理 (13) 5.2、报告编制内容要求 (13) 5.3地质勘察报审查要点一览表 (14)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1、项目概况 1.1工程名称 根据工程实际名称填写 1.2工程地址 根据工程实际地址填写 1.3建设单位 据实填写,必须与本项目开发公司名称一致 1.4项目概况 简述总体项目位置 应附图:总体项目城市位置图;宗地区域位置图、项目总图 1.5勘察范围 简述勘察范围;建设场地范围中若需修建大体量构筑物(如大型生化池)、泳池、重要管井等,应纳入勘察范围。 应附图:项目勘察范围图 1.6勘察阶段 简述勘察阶段划分 1.7勘察周期 简述勘察周期,从发出勘察外业进场通知书开始计算日期 2、勘察阶段划分与选取 2.1勘察阶段划分表

1)用地面积200亩以上小区或复杂场地应分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阶段进行勘 察; 2)单体建筑或200亩以下的住宅小区可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3)特殊复杂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或采用大直径桩(桩径不小于1m)的项 目,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进行施工勘察; 4)当项目存在超限边坡或深基坑时,为满足初设报审或基坑施工要求,建议直 接进行详细勘察或局部详细勘察。 5)本场地区域内有可以参考的《地质勘察报告》时,可跳过初勘步骤,直接进 行详细勘察,本场地无可参考《地质勘察报告》时,应进行初步勘察。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对建筑总图布置提出建议。

工程地质技术要求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联合工程硐室群及管道井工程地质勘察方案 编制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9月26日

1、前言 (3) 1.1工程概况 (3) 1.2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3) 1.3勘察的依据 (8) 2地质条件 (8) 2.1气象水文 (8) 2.2场地地形、地貌 (7) 2.3地层岩性 (7) 2.4构造 (10) 2.5水文地质条件 (10) 3勘察工作量布置和方法 (8) 3.1勘察工作量布置 (8) 3.2工作方法 (9) 4钻探施工技术要求 (10) 5水文地质工作技术要求 (11) 5.1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11) 5.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6) 5.3水文地质试验参数计算公式 (16) 5.4水化学分析 (17) 6工程地质技术要求 (17)

6.1钻孔工程地质编录 (17) 6.2试样采取和试验 (18) 7钻探技术设计及质量保证措施 (19) 7.1钻孔结构 (19) 7.2套管 (19) 7.5钻进方法 (20) 8设备配置 (24) 9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24) 10预期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张家湾铁矿地下采选联合工程 建设单位: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设计单位: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单位:东北大学 张家湾铁矿井下采选联合开采工程是一个全井下开采的采选联合开采项目。选矿厂全部布置在井下,选矿工艺厂房为一系列的大断面硐室群组。其深度在地表440-520米以下,是目前国内最深的地下建筑硐室群。 主要建(构)筑物特征表1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一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2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2.1勘察的目的 (1)本次勘察任务是查明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

地质填图基本要求

地质填图基本要求 1.填图路线 本设计填图路线分为踏勘路线、填图路线(穿越和追索路线)和补充修正路线三种。具体方法和要求简单介绍如下: 1.1踏勘路线 踏勘路线一般是在本设计编制之前进行,是为了解矿权区主要地质、矿化、地理及已有资料的可信程度等,为本设计的编制提供依据而布置的地质路线。踏勘路线主要采用穿越法,穿越矿权区主要矿化层和矿权区主要地质单元。 1.2填图路线 已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穿越路线布置应根据矿权区的实际通行条件、已知矿化位置、地质复杂程度、已有研究程度、基岩出露连续程度等不同情况来进行。并考虑布置主干路线和辅助路线两种。追索路线,是为弥补穿越路线的不足或已期解决地表矿化在走向上的变化及一些可疑地质问题而布设;在复杂褶皱区的矿权区、相变区尤为必要,通常是在补充修正阶段中使用。根据通行条件与劳动强度,追索路线可分为:(1)顺矿化层和标志性岩层的追索路线,简单的说,就是顺着矿层及地质界线追索。(2)短剖面追索路线,就是沿着露头和通行条件较好的地方,使用一系列短距离的穿越路线,穿越矿化及地质界面或地质体的路线。(3)蛇行追索路线,既顺着矿化、地质界

面或地质体按一定间距来回反复地穿越路线。 1.3补充修正路线 一般在矿区填图告一段落、一般性地质问题都已经解决。尚留下矿化、少数重要和疑而未决问题时专门布置的地质观测路线。这种路线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最省的工作量取得最大的效果出发,该穿越就穿越,该追索就追索。 2.填图地质点的布置 2.1地质点布置原则 一般以能有效发现和控制矿化及各种地质界线、地质要素为原则。通常布置在发现矿化的界线、矿区填图单位的分界、标志层、重要地质现象、重要的原生构造出露处、典型地质现象、岩性或岩相发生明显变化处以及不正常的地质界线、岩体接触界线等的地方。 绝对要避免机械等距离布设地质点。 2.2地质点的分类和要求 (1)地质点分一般地质控制点和主要地质描述点。地质控制点,这是一般性的正常地质界线在观测路线上的点,其观测内容比较一般,相对来说描述可以从简,甚至只记述详细的岩石名称、产状与各种构造特征,而不必对岩石的矿物组分、结构、粒度等进行千篇一律式的记录。省出时间和精力加强发现和对主要地质描述点进行重点描述。(2)地质描述点,就是记述野外矿化和地质现象的精华,对发现的矿化、重要地质现象,如地质分界、填图单位分界、角度不整和、平行不整和、侵入接触界线,关键的示顶(底)构造等的出露处,典型

地质勘察要求

xx路地质勘察要求 一、道路工程概况 xx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全长约1.28公里。 二、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规划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确定路基设计方案、工程构造物的位置和编制设计文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1、查明工程场地范围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土各土层的分布规律、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2、提供地基土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判定场地类别及建筑场地类型。 三、施工图地质勘探技术要求: 1、本次地质勘察按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进行。 2、本次勘察应为地基处理提供详细的地基土结构资料,沿线按微地貌特征分段,查明各段的地质结构、岩土类别、土的密度和含水状态,基岩风化情况,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和地表水活动情况;确定路基基底的稳定性;划分土石工程等级。提供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及防治措施。 3、本次勘察应提供地基土受力层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与分布、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等。对已出现沉降和滑移问题的原有路堤,应落实其有关地层层位、层厚、岩土类别、分布范围和水文条件;对有关地层进行测试,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

标,特别是固结和抗剪指标。 4、应按照上述要求详细进行地层层位、层厚、土质类别和地下水埋深、分布调查;确定土的承载能力、抗剪指标、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指标。 5、沿线水塘、沟渠等水系应探明,查明沿线现状水渠及鱼塘的水深、淤泥深度及水面设计高程。并探明其分布范围,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与措施。 6、其余要求应遵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执行。 四、施工图地质勘探试验项目技术要求: 1、钻孔要求 1)静力触探孔布设2个,孔深20m。 2)钻探孔布设原则上每100m布设一个,以静力触探孔结果为判断依据。钻探孔深度应穿透全部软土层,进入下卧层3~5m。当遇岩层时,深度应进入岩层2m。 2、取样 对于粘性土层的取样: 1)路基孔10m以浅每1m一件,10m以深每1.5m一件。 2)当土层厚度大于5m时,可在上、中、下分别取样,但间距不得大于2.5m。对于砂土,以扰动样为主,20m以浅的砂土样品在标准贯入器重截取。 3、试验项目

地质技术要求

第一章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 地质剖面 Geological profile 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层(地质体)走向,显示在一定深度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的断面。 1.2 地质填图 Geological mapping 按矿区填图单元,采用穿越法及追索法,用地质观察点、线结合的形式,辅以少量探矿工程揭露,将各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地形图上。 1.3 大比例尺化探 Large-Scal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指矿区1∶10 000~1∶25 000土壤测量、岩石原生晕剖面测量及外围的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1.4 探槽 Prospecting trench 为了揭露基岩而在地表施工的一种槽状工程,其深度一般不超过3m,底宽≥0.6m。探槽主要用于观察地质现象和采取岩矿样品。 1.5 探井 Exploratory shaft 基岩埋藏较深,探槽无法达到地质目的或受地面条件影响,无法施工探槽时采用的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浅部地质工程。探井分为园井和浅井。园井直径为0.8~1.0m,深度不超过5m。浅井一般长1.2~1.7m,宽0.8~1.3m,深度不超过20m。 1.6 坑道 Gallery 为追索、圈定矿体,了解矿体埋藏条件和矿石质量,对相关地质体进行浅部或深部掘进的工程。坑道按坡度分为平硐、斜井和竖井;平硐按与矿层的走向关系,分为穿脉坑道和沿脉坑道。 1.7 钻孔 Drill hole measuring 为追索和圈定较深部矿体,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埋藏条件和矿石质量,用机械岩心钻探设备向深部钻进而获取岩矿心的探矿工程。钻孔直径数厘米至二十几厘米,孔深一般数十至数百米,个别达千余米。 1.8 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用测量仪器对矿区的地质剖面、勘探线剖面、探矿工程、重要的地质界线、物探与化探样点及剖面进行一定精度空间定位的操作。 1.9 原始地质编录 Initial geological logging 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1.10 地质现象 Geological phenomenon 由天然或人工露头、岩心(粉)及标本、样品等所反映的宏观和微观自然地质信息。 1.11 信息记录手段 a means of information recording 通常是指记录地质信息的方式。如文字、数字、素描、照片、音像、光(磁)盘等。第二章矿区地质观察点、地质剖面、探矿工程代号、编号及编录工作用品2.1 矿区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矿区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见表1。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5cm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 20m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1.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11764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课程代码:1176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是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专业的指定选考课。本课程根据工程地质勘察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讲授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所学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是本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直接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工作、现场勘察、成果编制、勘察设计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程建设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技术要求、工作程序; (二)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工作内容; (三)了解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技术要求,掌握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实地测绘及成果整理; (四)了解岩土工程勘探技术方法的类型、适用条件,掌握取样技术,掌握岩心编录; (五)掌握各类原位测试技术的适用条件、测试原理、成果整理及应用; (六)了解现场检验和监测的作用和内容; (七)掌握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编制;了解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送审; (八)了解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设计,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书的编制方法; (九)了解建筑场地地下水的勘察要点; (十)了解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勘察要点; (十一)了解特殊性岩土的勘察要点。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知识。同时该课程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工程检测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预备知识岩土工程勘察认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岩土工程勘察基本知识,了解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任务及基本技术要求,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程序。具有使用国家规范和行业规范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岩土工程勘察基本知识(一般) 识记:岩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二)、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重点) 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依据和方法,勘察阶段的划分和内容,勘察方法及使用范围。 应用: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判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能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勘察阶段,具有使用国家规范和行业规范的能力。 (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程序(次重点) 理解: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程序。 项目一岩土工程勘察前期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做好勘察前期工作是保证勘察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初步了解编制工程项目投标文件的要求、流程及项目中标后,应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勘察合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编制(一般) 识记: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编制要点。 理解: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的编制流程。 (二)岩土工程勘察合同签订(次重点) 识记:岩土工程勘察合同内容。 理解:岩土工程勘察合同编制方法。 项目二岩土工程现场勘察

地勘招标技术要求学习资料

地勘招标技术要求

地勘招标技术要求 一、主要进行工作: 1、详勘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2、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资料;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4、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5、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6、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7、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二、天然地基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到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察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勘探孔间距按地基复杂程度按规范要求执行。 7、在基础持力层顶面起伏与厚度变化较大地段,以及局部有填土、暗塘、墓穴、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时,应进行浅层勘察,其孔距为10-15m,控制边界线的孔距宜缩小至2-3m; 8、对于丘陵山区及基岩埋藏较浅地段,除利用钻孔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布置探井(槽)等。 三、基桩工程勘察布置应查明桩端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厚度变化和所穿过土层的工程性质,评价成桩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勘探点及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孔的间距一般宜为20-30m,当相邻勘探点所揭露的持力层层面坡度大于10%时,对预制桩及其间距应适当加密;对地质构造复杂,层面变化较大的地区,岩溶发育地区,强烈风化的花岗岩等类岩层地区的嵌岩桩,钻孔间距宜为10-20m;对特别复杂严重风化的断裂、破碎岩体,岩溶发育地区,应逐柱、逐桩布置钻孔。同时,对于岩溶地区,还应辅以物探法查明岩溶洞悉、土洞发育的程度、顶板厚度和连通性; 2、勘探孔的深度,一般性的勘探孔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 (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 m ;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 m;控制性钻孔应达到桩基变形计算深度下2-3m,并满足强度验算的要求。对于嵌岩桩,钻孔应深入持里层下3-5 D(D为桩径),且不应小于3m;地质条件复杂时,不得小于5m;在预定深度内遇到溶洞、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

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勘察技术要求

地勘技术要求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对地震效应进行评价;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提供历年最高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设防水位及抗浮水位; 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9 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及桩基条件进行评价,提出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和施工建议。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点间距宜按地基的复杂程度确定:简单场地为30-50m;中等复杂场地为15-30m;复杂场地为10-15m; 2.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置适量探井; 4.勘探点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5.其他未尽事宜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建筑抗震设防规范》GB50011-2010等。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 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 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 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 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 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 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 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 (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详细描述矿产 f、新的见解

(3)存在的问题 (二)、工作质量 1、记录 (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 (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 (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 (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 (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 (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 (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 (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 3、实地控制程度 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 4、采样 (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 (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 (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 5、室内资料整理 (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 (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 (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 二、地质填图 (一)、工作方法 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 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 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 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