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力电光学实验(12年北京各区二模汇编)

力电光学实验(12年北京各区二模汇编)

电学实验

(12年东城二模)21.(2)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 的直流电阻R L ,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 )待测线圈L (阻值约为2Ω,额定电流2A ) (B )电流表A 1(量程0.6A ,内阻r 1=0.2Ω) (C )电流表A 2(量程3.0A ,内阻r 2约为0.2Ω) (D )滑动变阻器R 1(0~10Ω) (E )滑动变阻器R 2(0~1k Ω) (F )定值电阻R 3=10Ω (G )定值电阻R 4=100Ω

(H )电源(电动势E 约为9V ,内阻很小) (I )单刀单掷开关两只S 1、S 2,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 1表 和A 2表的读数I 1、I 2,然后利用给出的I 2—I 1图象(如图6所示),求出线圈的电阻R L 。

①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②请你画完图5方框中的实验电路图。 ③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 。

④由I 2—I 1图象,求得线圈的直流电阻R L = Ω。

(12年西城二模)21.(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

1

图5

图6

①请根据图1在图2中进行实物连线。

图3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逐渐增大时,灯丝的阻值逐渐 ;这表明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将本实验中的小灯泡两端加3.0V 的电压,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_W ;若直接接在电动势为3.0V 、内阻为2.0Ω的直流电源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_W 。(以上两空的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年顺义二模)(2)某电阻元件的阻值R 随温度t 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一个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将一电动势E =1.5V (内阻不计)的电源、量程5mA 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

2.00 U

/V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1.00 3.00

0 I

/A 图3

图1

2

电阻箱R ′以及用该电阻元件R ,串联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如果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①电流刻度较小处对应的温度刻度 ;(选填“较高”或“较低”) ②若电阻箱阻值R ′=2500Ω,图丙中3mA 刻度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 ℃。

(3)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精确值,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 1(量程300 mA ,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 2(量程600 mA ,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V (量程15 V ,内阻约为3 k Ω); 滑动变阻器R 1(0~5Ω,额定电流为1 A ); 滑动变阻器R 2(0~50Ω,额定电流为0.01A ); 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较小); 定值电阻R 0 (5Ω);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 要求待测电流表A 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以上给定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

②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 1的内阻r 1,则r 1的表达式为r 1 = ;上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12年昌平二模)(2)小明同学为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他截取了其中的一段,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 ,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约为R .

①该同学将米尺的0刻度线与金属丝的左端对齐,从图9(甲)中读出金属丝的长度L = mm 。

②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从图9(乙)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D = mm 。

③该同学选择多用电表“×10”档粗测金属丝的电阻,从图9(丙)中读出金属丝的电阻R = Ω。

t/

0 20 40 60 80 100

80

④接着,该同学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 .直流电源E (电动势4V ,内阻不计)

B .电流表A 1(量程0~3mA ,内阻约50Ω)

C .电流表A 2(量程0~15mA ,内阻约30 Ω)

D .电压表V 1(量程0~3 V ,内阻10 kΩ)

E .电压表V 2(量程0~15 V ,内阻25 kΩ)

F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5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

G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2k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

H .待测电阻丝R x ,开关、导线若干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即可)

⑤用图10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测得R x ,实验时,开关S 2应向 闭合(选填“1”或“2”).

⑥请根据选定的电路图,在如图11所示的实物上画出连线(部分线已画出)。

图甲

mm

图乙 15

20

图丙

图9

图10

E

1

+

R

S 1

图11

-

⑦(多选)在下列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几个步骤中,错误..

的是 . A .先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再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拉直; B .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位置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 各三次,求平均值D ; C .打开开关,将选好的实验器材按图10连接成实验电路;

D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有合适的示数,读出并记下这组数据;

E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键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测出6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中;

F .分别计算出电流平均值(I )和电压的平均值(U ),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I

U

R =; G .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率.

⑧设金属丝的长度为L (m ),直径的平均值为D (m ),电阻的平均值为R (Ω),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

(12年海淀二模)21.(2)(12分)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他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 和b 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 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 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 (电动势为3.0V ,内阻约1Ω); 电流表A 1(量程0~100mA ,内阻约5Ω); 电流表A 2(量程0~0.6A ,内阻约0.2Ω); 电阻箱R (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小明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 .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C .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闭合开关;

D .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

E .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

F .断开开关。

①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次测量中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____________ mm ;

②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___(选填“A 1”或“A 2”);

L 0 R

③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 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 -L 关系图线,图线在R 轴的截距为R 0,在L 轴的截距为L 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 ,可求出这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ρ=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④若在本实验中的操作、读数及计算均正确无误,那么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存在,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若有影响,请说明测量结果将偏大还是偏小。(不要求分析的过程,只回答出分析结果即可)

答: 。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 A )小明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他首先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 和b 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与接线柱c 相连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 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 (电动势为3.0V ,内阻约1Ω); 电流表A 1(量程0~100mA ,内阻约5Ω); 电流表A 2(量程0~0.6A ,内阻约0.2Ω); 电阻箱R (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小明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 .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 .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较大,合上开关;

C .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

D .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

E .断开开关。

①小明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这次测量中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___________ m ;

②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在图乙中画出实验电路的连线,其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___(填仪器的代号)。

L 0 R 乙

③小明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电阻值R 和对应的接入电路

中电阻丝长度L 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 -L 关系图线,图线在R 轴的截距R 0最接近的数值为( )

A .1Ω

B .5Ω

C .20Ω

D .25Ω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B )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金属丝的电阻约为5Ω。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示数如图甲所示,则

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d =____________m 。

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有下列供选择的器材:

A .电池组(电动势为4.5V ,内阻约1Ω);

B .电流表(量程0~3A ,内阻约0.02Ω);

C .电流表(量程0~0.6A ,内阻约0.1Ω);

D .电压表(量程0~3V ,内阻约3kΩ);

E .电压表(量程0~15V ,内阻约15kΩ);

F .滑动变阻器(量程0~20Ω,额定电流1A );

G .滑动变阻器(量程0~200Ω,额定电流0.1A );

H .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便于调节并能较准确的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仪器前面的代号) ③根据上面选择的器材,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④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的位置,记录与之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电压表的示数U 。某次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将该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标注在图丁的I -U 坐标系中,并把坐标点连成I -U 关系图线。

⑤根据图丁描绘出的I -U 图线可得出金属丝的电阻测量值R = Ω。

⑥如果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电阻为R ,则计算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 =___________。在实验操作、读数、计算均正确的前提下,该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丙 丁

U/V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C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 ,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 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⑴画出测量R 的电路图。

⑵图甲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 、电压U 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 值的步骤: ,求出的电阻值R =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⑶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

⑷由以上数据可求出ρ=___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D )如图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 x 为待测电阻。R 的阻值已知。

R ′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电源的电动势未知。电源E 的电动势未知。K 1、K 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A 为电流表,其内阻不计。

(1)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

(2)测量R x 的步骤为:将K 2向d 闭合,K 1向 闭合,记下电流表读数I 1.再将K 2向

c 闭合,K 1向 闭合,记电流表读数I 2。 计算R x 的公式是:R x = 。

甲 甲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E )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 1=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F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将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为了完成整个实验,除你在电路中已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哪些仪器?用这些仪器测量哪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电阻率ρ的公式是ρ=_____________.

(12年丰台二模)(2)小亮同学为研究某电学元件(最大电压不超过2.5V ,最大电流不超过0.55A )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验室找到了下列实验器材: A .电压表(量程是3V ,内阻是6kΩ的伏特表)

B .电压表(量程是15V ,内阻是30kΩ的伏特表)

C .电流表(量程是0.6A ,内阻是0.5Ω的安培表)

D .电流表(量程是3A ,内阻是0.1Ω的安培表)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Ω),额定电流为0.6A G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为0.6A

直流电源(电动势E =3V ,内阻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 分别表示电学元件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0.4 0.8 1.2 1.6 2.0 0.1 0.2 0.3 0.4 0.5 U/V

○1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选;电压表选;滑动变阻器选。

(以上均填写器材代号)

○2请在上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在图(a)中描出该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4据图(a)中描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该电学元件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的情况

为:;

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5Ω,则此时该电

学元件的功率是_______W。

图(b)

力学实验

(12年西城二模)21.实验题(18分)

(1)甲乙两个同学共同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两位同学用砝码盘(连同砝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对象)受到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桌面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们将

长木板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砝码盘的

情况下,小车能够自由地做____________

运动。另外,还应满足砝码盘(连同砝码)的质量m 小车的质量M 。(填“远小于”、“远大于”或“近似等于”)

接下来,甲同学研究: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加速度与其受到的牵引力的关系;乙同学研究:在保持受到的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

②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 。图2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 。

实验中使用的电源是频率f =50Hz 的交变电流。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 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 ,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数据,画出a ~

1M 图线后,发现:当1M

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

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A .改画a 与m M +1

的关系图线 B .改画a 与)(m M +的关系图线

C .改画 a 与

M m 的关系图线 D .改画a 与2)

(1m M +的关系图线

(12年顺义二模)21.(18分)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方钢的厚度,如图甲所示,钢板的厚度为________ mm ;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方钢的边长,如图乙所示,钢板的长度为________ cm 。

打点计时器

小车 砝码盘

(12年昌平二模)21.(18分)

(1)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8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小车的后面连接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请把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 、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将纸带连接小车并通过打点计时器,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 点,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记录细线拉力。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 ④处理数据。

实验结果发现小车动能的增加量ΔE k 总是明显小于拉力F 做的功W ,你认为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上述实验步骤中缺少的步骤是 。

(12年海淀二模)21.(18分)(1)(6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

10 11 12 13

钩码

打点

图8

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①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②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 、B 、C 、D 、E ,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 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 =__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 .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12年海淀二模反馈)21.(18分)(1A )(6

分)

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小桶及其中

砂子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①实验时,先向小桶中少量的砂子,并反复调整,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

是 。

②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打出的5个点A 、B 、C 、D 、E ,用刻度尺测出各点间距离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 =___________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实验时改变小桶中沙子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且没有通过坐标原点。造成这两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什么?

答: 。

(12年海淀二模反馈)(1B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 =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16-8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

丙 甲

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 A =16.6mm ,s B =126.5mm ,s D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

②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s A 、s B 、s D 和f 表示)

(12年海淀二模反馈)(1C )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 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 他所得到的a —F 关系可用下列图中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 是小车的加速度, 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答:_____。

(12年海淀二模反馈)(1D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 .木板的长度l B .木板的质量m 1

C .滑块的质量m 2

D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3

E .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重力加速度为g )。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图16-8 A B C D

(12年朝阳二模)21.(18分)

(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g 取9.8m/s 2):

① 他们拿到了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游标卡尺 D .毫米刻度尺 E .天平及砝码 F .秒表

②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 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 、B 、C 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x 1=12.16cm 、x 2=19.1cm 和x 3=27.36cm ,其中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代表它的符号是_______(选填“x 1”、“x 2”或“x 3”)。

③ 已知电源频率是50Hz ,利用②中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 点时重物的速度

v B =_________m/s 。

④ 重物在计数点O 、B 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mgx 2,增加的动能为212B mv ,通过计算发现,mgx 2_____212B mv (选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

频闪相机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用天平测出A 、B 两个小球的质量

m A 、m B (m A >m B );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

水平,调整好频闪相机的位置并固定;

【步骤3】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P 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

相机记录下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

【步骤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位置P 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它

们碰撞。两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两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

经多次实验,他们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 ① 实验中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__________ (选填“A ”或“B ”);

② 若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需要在照片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选

填“x 0”、“y 0”、“x 1”、“y 1”、“x 2”、“y 2”)。写出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③ 他们在课外书中看到“两物体碰撞中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分,碰撞中的恢

复系数定义为212010

v v e v v -=

-,其中v 10和v 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 1和v 2

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

于是他们根据照片中的信息求出本次实验中恢复系数的值e =_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12年丰台二模)21.(18分)

(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 .取一根细线,下端系着直径为d 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 .用刻度尺量得细线长度l ;

C .在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很小时释放小球;

D .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 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 ,得到周期n

t T =

; E .用公式224=T

l

πg 计算重力加速度

1为减小实验误差,小明同学应在小球经过 (选填“释放位置”或“平

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2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相同”或“偏小”)。

光学实验

(12年东城二模)21.(18分)(1)在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时,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 条纹中心时(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2所示;接着转动手轮,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 条纹中心时(如图3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 ,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 。

①图2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 ②图4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 ;

③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 所测光的波长为 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m

123

10

(4)

cm

1

2

3

10

(3)

A

B

(2)A

B

(1)

图3

图1 图2

图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