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育创新型的建筑设计人才

培育创新型的建筑设计人才

培育创新型的建筑设计人才
培育创新型的建筑设计人才

培育创新型的建筑设计人才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素质有了更高的期望。学生不但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较强的责任感等综合技术与素质,而且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同时,设计出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作品,并努力追求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色。这些迫使教育工作者们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以深入研究,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设计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如何教书育人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学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方面分为主干课、辅助课和相关知识课程三大方面,其中主干课《建筑设计》贯穿建筑学专业二至四年级,属于实践性指导课程,又随年级的高低分为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快速设计、毕业设计等几个环节。我国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一般以师生之间互动的方式展开,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快速变化,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病,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教学理念方面,目前我国建筑设计课程教育普遍存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的问题。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创造性劳动,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但很多高校教师与学生对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导致学生设计作品创新严重不足,好的作品太少。

(2)在教学计划方面,很多高校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学生学了很长时间的设计课程,却连常见的建筑材料、建筑构成与施工工艺等都不懂。且在教学中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实践环节仅以某门课程为核心,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学科之间缺乏相互渗透。

(3)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些设计课程内容落后,未适应社会发展开设新的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因素较少,很少考虑建筑节能、与环境的协调、当地文化与历史等因素,未充分发挥新材料、新型结构在设计中的应用等。

(4)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建筑设计课程流程一般为:集中授课、资料收集、草图辅导、上板成图四个阶段。集中授课阶段主要是结合设计题目、任务书的专题知识与设计方法的传授与灌输,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资料收集阶段,大量的假题假做,学生缺少实际工程气氛的熏陶,只能在图书馆、资料室中收集同类建筑事例,缺少从气候、资源、建筑环境等周边限定条件的调研分析;草图辅导阶段包括一草、二草、三草的平立剖面设计,由于师生比增加,这一过程演变成教师抓紧时间改图,学生依据教师的意向再进行深入,只能被动接受;最后成图阶段只能匆忙了事。同时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与统一的集体教育模式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学校提供给他们的教学方式缺乏弹性,遏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5)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在做设计时缺乏合作,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要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每个人都有不同分工,而在高校学生一般都是各自为政,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要让学生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进行创新教学,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

2创新对建筑设计的意义

建筑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性心理和思维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建筑创作能力为主要目标。2003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建筑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建筑技术人才。因此建筑设计作为将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创作活动,离不开创新。何谓创新?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过程。创新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与逻辑规则,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建筑作品是建筑师价值的体现,创新是建筑师赋予设计的生命活力。如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专家在评价该方案时指出:建筑的历史是由一条创新的道路筑成的,而这一方案表现出建筑历史不停向前,推动性的革命性的发展……建筑体形简洁有力,与室外浑然一体,设计蕴藏着深层内涵的中国文化的秩序与内敛的东方美学思想。创新是人才竞争的关键。建筑设计人才应是富于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建筑师创新能力的水平直接反映建筑师的能力与水平的高低。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还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竞争性,学生毕业后在设计单位长期处于绘图员的位置。

3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国内的建筑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同济大学借鉴米兰工学院的“套餐”模式,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采取“3+2”的培养模式,清华大学进行三年级的“学术周”的教学改革等等。本文提出全面创新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双方自身特性等诸多要素所设计形成的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全员性的创新型、互动性的教与学的范式。其主要内容如下:

3.1更新教育理念并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着力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此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创新氛围与环境,提倡教育创新,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和灵感。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应建立一种较为开放的模式和相应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相互激发创作热情。另外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将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寓于其中,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交融,努力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人性的创新人才。

3.2完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建筑不同的功能及规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设置,并适应社会发展,让学生多了解新的建筑与结构形式、建筑动态、新型材料、建筑理念以及规范的变化等,并在初期阶段让学生对建筑本身,包括材料、工艺、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训练不同类型的建筑方案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选题是一个关键,选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难度适中,有所创新,尽量避免同一设计题目多次重复使用。在设计的入门阶段,如首先选择与学生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教学楼或住宅入手,将空间组合设计的原则运用到设计中去,加深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并了解人的行为模式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关系,逐渐树立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高年级建筑设计题目选择应多样化,尽量使学生对实际工程有感性的认识。

3.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3.1借鉴国外建筑学教学模式

巴黎美院是19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学院,它提供了与当时实践相结合的职业建筑教育,其教学体系分两部分:学院和导师制的画室。学院负责讲授理论知识及日常管理,并通过主持各个级别的竞赛考核学生,达到对教学质量与整体学术方向的把握与控制。真正的设计训练在各个导师的画室中进行,以建筑画室为单位指导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与教学的计划制定。巴黎美院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教学结构主要是:预科教学(六个月),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技术教学(三年)。学生以学徒身份学习设计,担任艺术形式课程的教师称“形式导师”,担任技术、手工艺制作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每一门课都由这两种教师共同担负。这些教学思路都值得我们借鉴。

3.3.2培养学生掌握形成创新思维的方法

建筑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建筑设计的创造过程,包括构思意念的产生,建筑形象的创造和建筑设计的表达三个阶段,创新思维的开发培养贯穿于所有设计课程的学习过程之中。

(1)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创新思维活动应围绕问题的核心展开,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推测及假设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思考,对同样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易形成较为新颖的构思和方案。

(2)比较与整合,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对发散思维所提供的众多假设或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与重新整合,优化出较好的方案,获得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成果。

(3)抓住灵感思维。灵感在建筑方案构思阶段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勤于思考,注重积累,这样才有可能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灵感被诱发出来。

3.3.3注重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

心理学家亨特和梅特卡夫经长期研究认定,对技能和习惯的创造性学习优于根据重复练习和记忆关系的学习,而讨论式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思考和领悟的有效途径。通过讨论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讨论的方式引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当中,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作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讨论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程序进行。

3.3.4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设计交流与竞赛活动

做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获取信息,加强横向的比较和交流。我校所处的江西省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少,且均处于“闭门造车”状态,彼此交流少,不利于发挥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学校之间可举办联展,学生在交流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他院校的状况,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也可多举办一些讲

座或研讨会。目前我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多次举办建筑设计作品展,通过展出,学生较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范围和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创新及竞争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设计竞赛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学校内部的作业竞赛和评比;第二种是通过网络上的信息来参与社会上的一些实际研究型的竞赛,这种能开拓学生的思路,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当前的建筑动态;第三种是全国性大学生设计竞赛。

3.3.5加强实践教学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应尽量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走出校门能较快承担实际工程。在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块的内容要贴近实际,例如采用真题假做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在实际工程中建筑方案受到的各种制约,从而培养学生实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真题真做的形式,使学生全面接触实际工程。

3.4增强教学反馈与评价机制

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采取较为灵活的标准,以鼓励创新为主,对参与者取得的突出创新成果给予表扬,对学生的学习建立档案,课堂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的证明材料。一个设计完成后开展设计心得讨论会,积极听取学生设计感受与建议,对好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便于以后借鉴。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 为更好地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必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提升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为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一、稳定、培养现有人才的激励办法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形成公司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公司将把人才工作作为各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晋级、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创新科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上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各类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选聘力度,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公司评选出来的科技创新人才重点培养,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使他们在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有效地发挥典型

示范作用,在全公司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发展舞台,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3、建立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技术岗位津贴制度。本着“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加快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加强“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尖端人才、中高级专家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H”型管理,改变独木桥式的事业发展模式,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上各行其道,人尽其用。 5、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激发广大员工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按照《创新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有力激发员工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6、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制度。按照个人自愿、企业需要、组织调配、因才施用的原则,根据企业发展方向,依托重点项目,针对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生产一线锻炼,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交流,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浅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育工作是培养祖国接班人的一项崇高的职业,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的,所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能够高瞻远瞩,能够知晓祖国未来的形式,世界的发展趋势,根据未来的需求培养一批与世界接轨的新型人才。而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有以下见解: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认识,到底怎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受传统认知或书本老师的认知观点所限制,不受学科限制,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2、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3、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4、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敢于质疑,敢于探究,敢于从想象中探求食物的本质,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清醒的认识。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首先需要我们革新教育思想,要清楚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其次就是评价体系的创新,明确怎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怎样的正确的衡量一个学生。为此,必须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科研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创新型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申请者: 所在学校: 起止日期: 200 年月日至200 年月日 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处制

界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防止形而上学;用唯物史观武装头脑,作为观察各种社会现象的唯一科学方法。在人生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把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尺度。同时,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总体原则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为先、个人为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解决好这一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思想上才能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思想素质的形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基础的理论功底,要能把握其思想体系和精髓;并在实践中锻炼,讲科学理论付诸运用。 三、全面的文化素质的培养 要求大学生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著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大学生本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自己思想理论学习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融实践与科研为一体,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要求高校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人才,这些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素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这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高超的专业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在教学和实训实验环节中,设置演示实验、基本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类不同要求的实验。演示实验旨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基本型实验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综合型实验着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专业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专业素质教育不应只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丰厚、能力全面、素质优良的新型人才。 五、模范的道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而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诚实守信是道德之本。待人诚实,拒绝尔虞我诈、不择手段,是调解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来自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要想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先进分子则要做到先人后己,把社会主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否定利己主义、个人至上、损公肥私,倡导集体主义、克己奉公。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慎独,这一自古以来的道德修养准则,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只有在一切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大学生主要需要。 现状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 还谈什么创新创业? 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 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既然管、教、学三方的积极性都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开展。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更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归根到底,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转变观念引进培养创新机制优化配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首先要定位何谓人才,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分类和概念,人才按类型可分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可分为一般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学术界对人才表述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具体的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人才队伍中具备良好创新素质、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做出创造性工作和创新成果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他们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这一宝贵的群体资源,让他们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企业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企业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滦是有着百年基业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在践行“一基五线”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开滦不断壮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开滦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多年来我公司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引进了各类、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匮乏。就如何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而言,主要是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引进培养、创造优良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化融合,既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产业,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是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有差距。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着,只有创新,产业才有连续发展的活力、产品才有持续推动的市场、产出才有陆续突破的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主体地

位。政府要为企业充分提供创新因子,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重点在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产业实现迅速突破,壮大和培养一批省内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加快组建一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与鼓励省内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学府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体制。 三是加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组织成立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体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有序的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发展和盈利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9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0?05 ■ 责任编辑:陈礼达 E-mail:chenld@cutech.edu.cn 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有误区 误区之一,把学历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依据,认为只有高学历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对本科、专科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忽视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的培育。 误区之二,把智力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认为唯有高智力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开发智力、学习知识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情商、思维、人格等素质的开发和培育。有专家研究表明,一种创新的成功,智商因素的作用可能只占20~30%,情商因素的作用占70~80%。 误区之三,把普遍意义上的国民素质教育等同于特定意义上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素质是一个特定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概念,包括知识、思维、能力、个性特质等方面的素质。尽管国民素质与创新素质两者之间具有交叉重合,但它们的外延内容并不完全等同,国民素质教育不能够替代创新素质的培养。 1.2 创新教育的理念尚未“落地生根”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反映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推行了一 系列教学改革举措,许多高校尤其是一批研究型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各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处在思想理念宣传层面,尚未贯穿于科技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之中。高等学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等环节,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高校招生根据高考成绩录取,学生还是按照学校给定的、选择余地很小的课程学习,教师多数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还是死记硬背教材或任课教师授课内容,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体制。 1.3 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由于“两课”、英语等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占了很大比例,加上专业课程过多,因此留给必修通识课程的空间相对不足,通识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另外,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少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方法论等课程。 1.4 教学方式仍以守成性教育为主 维持性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与学的方法以教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 问题与建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近十多年来,我国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 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以守成性教育为主、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必须在高等教育后续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形势。 创新人才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吴志华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 要: 关键词:

《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更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归根到底,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转变观念引进培养创新机制优化配置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首先要定位何谓人才,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分类和概念,人才按类型可分为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按层次可分为一般人才、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学术界对人才表述的概念是广义的。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具体的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人才队伍中具备良好创新素质、具有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做出创造性工作和创新成果的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并做出巨大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重要科技成果或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他们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这一宝贵的群体资源,让他们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企业建设之中,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企业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滦是有着百年基业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企业转型发展,在践行“一基五线”的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开滦不断壮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开滦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多年来我公司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引进了各类、各层次的人才,但是,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匮乏。就如何建设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而言,主要是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引进培养、创造优良环境等方面着手,为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纳入其中,这说明我国对人才的发展和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既需转变理念,又需创新体制,只有把观念的力量与制度的威力结合起来,才能开创生气勃勃的新局面。要做好上述工作,首先要树立以下五个方面观念上的转变:㈠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领作用,以创新型人才带动关键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2016)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素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大学4年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数理知识、本专业理论基础与核心知识;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或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 二、培养能力 (一)专业设置情况 土建与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历史悠久,始建于1947年,当时属华东交校三系之一,1949年并入山东工学院,1963年济南工学院农田水利工程系并入山东工学院,上述两个系即为学院的前身。1970年起学院一度停止招生。1983年于山东工业大学恢复建系,1984年开始招收水利专业本科生。2000年7月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本专业即为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二)在校生规模 截止 2016年11月底,共有本科在校生163人。 (三)课程设置情况 1、培养方案学时与学分

2、实验情况 3、精品课程、双语课程、英语课程建设情况省级精品课程:流体力学,曹升乐,2011 4、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统计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 (四)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培养创新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人才队伍,本专业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1.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科学探索; 2.改善和优化本科生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3.提出并初步实施校外导师制。聘请校外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管理人员,以及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的知名教授来校讲课,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主动性; 4.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工作,营造创新创业大环境。利用“挑战杯”启动宣讲会、经验交流会、新手手册、迎新晚会、家长见面会、年级大会、专业介绍、班会、“大学生讲堂”等集体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素质和创业技能。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

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 纪宝成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这句话不仅对科学家适用,对创新型人才同样适用。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把服务于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 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学习与研究要站在科学的前沿,体验实践的呼唤,感知时代的脉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与项目。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培养有问题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学生。有问题意识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综合素质是指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能够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缺乏独立思考,只知道人云亦云,就不可能见他人之所未见;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敢超越常规,不敢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就不可能发他人之所未发。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因而,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量在成倍地增加,个人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积极吸纳今人、前人、国人、洋人以及不同学派、流派的知识成果,在实践中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我校提出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勇于担纲的意识,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创意的公民、一个在道德和才艺等方面堪为典范的公民、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定贡献的公民。对于博士研究生,我校还提出了“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期望。“行为精英”是希望他们在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拼搏,追求卓越。“心为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路径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勇于实践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在修订工作中,我们重点思考和回答了下列一些问题。 第一,基于高水平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的定位、理念与构想,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强化学生假收跨学科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能力 自2002年以来,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中国若想在科学技术上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且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仍然有自己的精英教育。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的民族责任和国家义务。实际上,历史比较悠久,办学传统和模式比较稳定的大学,仍然在高等教育的大盘子中扮演着精英教育的角色,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需要。 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顶级的高水平大学依然遵循精英教育的基本规律,似乎更注意通识教育,力图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的获取和多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而更多的高等院校却向更加职业化能力培养的方向发展,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学生学习和社会对高能力应用人才的需要。这就是说,一方面,许多美欧一流大学仍然坚持宽口径、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甚至某些大学只在文理学院有本科教育,其他专业学院更多地进行研究生教育;譬如,从2007年起,墨尔本大学提出了“墨尔本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把近100个本科生专业归并为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工程、商业和音乐六个学位,以便进行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发展通用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把学术和职业发展方向的教育延后到研究生阶段解决。另一方面,更多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社会职业市场有更密切、更直接的联系,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否则它们的学生就不容易进入职业市场实现就业。 作为一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20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0所大学之一,目前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大学。因此,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我们学校有责任也应该坚持精英教育的路径,并且将这种路径拓展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作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师资的目标上,因为在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的情况下,我国缺少的已经不是教师的数量,而是教师的质量——有发展潜力且适教乐教的高素质、强能力的教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

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 周彩根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民族进步、国家振兴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创新精神、锤炼创新能力和体验创新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引入新理念、采用方法,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内涵,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加强素质教育,开展专项培训,解读创新成败,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亲身经历真实、可控、完整的创新实践是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实践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主动的,必然是具有新思想、掌握新技术的一方。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转变增长方式,谋求弯道超越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国家战略的根本途径在于“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紧扣三个关键环节。 一、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强则国家强,创新精神弱则国家弱,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创新精神也是支撑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并积极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创新精神包括创新的意志和信心、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1、培育创新精神的现实意义 (1)培育创新精神是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创新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在我国漫长的文明史上,每一个王朝的更替,每一次盛世的开创,无不是破旧创新的成果;每一项发明创造,每一件艺术瑰宝无不是推陈出新的结晶。近代中国的腐朽没落是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必然结果,今日西方的强势之源恰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创新。 (2)培育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创新精神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的今天,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和发展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创新成果,没有创新成果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知识产权就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任人盘剥,这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当今世界的“丛林法则”。 (3)培育创新精神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5年就翻一番,经济生活瞬息万变。今天的新知识、新技术转瞬就会成为明日黄花,大学生只有始终保持否定自己、超越自己的激情,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勇破禁锢的创新精神,方能在创新变革的大潮中御风而行、激起浪花,否则必然要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淹没。 2、培育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1)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引入新理念,采用新方法,激活学生创新潜能。传统教学模式的“师传生受”难以收获“青出于蓝”的理想效果。而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的自主选择权,大量运用讨论、实验、求证、综合、质疑等方法,可以激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探索性思考,从而形成培育创新精神的文化环境。 (2)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学生创新精神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是崇尚传统的,但中华民族也是善于创新的。中国汉字从甲骨文为发端,历经篆、隶、真、草、行,直至今天的电子化、信息化,走过的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古人倡导“学而能化”、“学古而不泥古”,本质上是鼓励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_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1期 12 刘智运,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刘智运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 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方向,其核心就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今天,在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的21世纪,对人才素质及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走出一条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含着理念、内容、制度、技术等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有四个,即: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在这四方面下工夫。高校必须在深刻认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深入思考,制订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出创新人才的方案,把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使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 二、明确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学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