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择题__社会医学__试题__精考试

选择题__社会医学__试题__精考试

选择题__社会医学__试题__精考试
选择题__社会医学__试题__精考试

1.关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E )。

A.是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的完好状态 B.每个人的能力能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发挥C.作为健康人应有效的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D.每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E.正确认识自我

2.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一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计算的评价年龄是47岁、可达到年龄41岁。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男子属于

( B )。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C.历史危险因素类型

D.少量危险型 E.个体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是用来研究( A )。

A.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B.健康危险因素与急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C.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D.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损害的机制 E.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特异性

4.现代健康观兼顾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又称精神健康 B.正确认识自我 C.正确认识环境 D.及时适应环境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目前健康状况的评价主要采用( D )。

A.生理学指标 B.心理学指标 C.客观指标 D.主观指标 E.社会学指标

6.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C )。

A.行为和生活方式 B.精神和生活方式 C.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D.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E.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

7.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 E )。

A.社会公益性事业 B.社会福利性事业 C.公益性福利事业

D.福利性公益事业 E.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8.调查研究往往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E )。

A.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E.定额抽样

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D )。

A.确定疾病的生物病因 B.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C.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

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E.改变医患关系

10.反映思想意识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是( C )。

A.宗教教义、风俗习惯、婚姻 B.风俗习惯、婚姻、自杀 C.自杀、吸毒、性乱

D.婚姻、性乱、吸毒 E.性乱、吸毒、教育

11.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关键是( E )。

A.高精尖的医疗设备 B.现代化的医学设备C.高能特效药物

D.适宜的卫生技术E.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12.1978年,Smikstein设计了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

( D )。

A.适应度 B.合作度C.成长度D.富裕度E.情感度及亲密度

13.封闭式问卷的缺点是( C )。

A.不适用于文化程度较低者 B.问卷回收率低 C.容易发生笔误

D.回答问卷中的问题可能占用较多的时间 E.拒答率高

14.分发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 A )。

A.漏填多有发生B.需要较多的人员、经费和时间C.易受调查员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影响D.回收率低,易使样本产生偏性E.问卷无法列入较复杂的问题

15.封闭式问卷的优点是( A )。

A.答案标准化,有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 B.不容易发生笔误

C.容易发现回答者对问卷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D.适用于答案较多的情况E.有利于误差检验16.从寿命损失率指标分析,对人类寿命影响较大的疾病因素是( D )。

A.心血管疾病B.脑血管疾病C.恶性肿瘤D.车祸E.自杀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医学对现代医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D )。

A.拓宽基础医学研究范畴B.建立临床医学的新思维C.开创预防医学的新时代

D.引导经济发展的新阶段E.扩建医学教育的结构体系

18.编码是问卷调查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 D )。

A.方便填写 B.减少笔误 C.答案标准化处理 D.便于计算机分析 E.保持卷面整洁19.社会医学创立于( D )。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

20.计算PQLI需要把婴儿死亡率转化为指数形式,婴儿死亡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D )。A.(婴儿死亡率-229)/0.39 B.(婴儿死亡率-229)/2.22 C.(229-婴儿死亡率)/0.39 D.(229-婴儿死亡率)/2.22 E.(婴儿死亡率-38)/0.38

21.二级社会预防的主要对象是( B )。

A.健康人群B.高危人群C.病患者D.残疾人群E.其它

22.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D )。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B.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D.智能文化、科技文化、哲学文化E.智能文化、亚文化、思想文化

23.布鲁姆(Blum)在1974年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中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 D )。

A.社会因素、生物、心理、卫生服务B.环境、生物、生活方式、卫生保健

C.环境、微生物、卫生服务质量、心理 D.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E.环境、社会因素、生物、行为生活方式

24.某教授查阅文献时找到了一篇与其研究目的密切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靠常规方法不易获得。不久又找到一篇同期发表的文献提出了与前者相类似的理论,他针对其中几个主要问题,

把两篇文献进行对比,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于是认为这些资料可信度大。两篇文献理论的一

致性反映的是( D )。

A.表面效度B.准则效度C.内容效度D.结构效度E.分析可信度

25.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下列不属于“四大”偏离行为的是( B )。

A.吸烟B.自杀C.酗酒D.饮食不当E.缺乏运动

26.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是( C )。

A.荷兰科学家雷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B.德国医学家魏尔啸创立了细胞生物学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模型D.美国内科学教授提出了医学模式的转变E.英国医学家哈维用实验方法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理论

27.按人际关系可以将家庭出身类型划分为( C )。

A.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空巢家庭

B.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其它

D.核心家庭、鳏寡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其它

E.核心家庭、鳏寡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其它

28.质量调整生存年(即:健康寿命年)可以综合反映人群的( B )。

A.健康状态和疾病频率B.生命质量和生存数量C.潜在危险因素和疾病频率

D.个人社会网络和社会联系E.健康危险因素和期望寿命

29.常用的人口学指标包括( C )。

A.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构成B.人口数量、年龄特征、期望寿命

C.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D.人口数量、性别及期望寿命E.人口数量、结构与期望寿

30.我国的PQLI为77,属于中素质人口。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原因主要在于( D )。

A.1岁平均期望寿命低B.孕产妇死亡率高C.婴儿死亡率高

D.识字率低E.平均期望寿命低

31.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它相对于自然环境又被称为( D )。

A.机体外环境B.机体内环境C.物质环境D.非物质环境E.其它

32.1973年,美国的霍尔姆斯(Holmes)编制了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认为生活变化单位

在一年内超过300单位则( B )。

A.身心疾病的发生可能性达80% B.来年生病的可能性达70% C.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D.抑郁症的发病率增加E.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33.生命质量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注重( D )。

A.医疗服务质量B.健康教育质量C.个体寿命数量D.个体生存能力E.个体富裕程度34.根据整体健康概念,群体健康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D )。

A.人口学指标B.生理、心理学指标C.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D.生存健康和生命长度指标E.社会学指标

1.增长年龄(即:可达到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 B )。

A.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年数B.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D.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

E.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

2.生命质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更多地强调( E )。A.生存时间的长度 B.疾病的严重程度C.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E.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 B )。

A.疾病谱的转变B.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C.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E.人们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的担心

4.社区作为宏观社会的缩影,下列哪项不属于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D )。

A.一定地域内的聚居人群B.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C.稳定、协调的社会关系

D.国家宏观调控政策E.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机构、组织

5.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E )。

A.生活变化单位B.期望寿命指数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E.生命素质指数

6.社会医学得到极大发展的阶段是( E )。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

7.ASHA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其含义是指( A )。

A.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B.潜在减寿年数C.平均期望寿命

D.生命素质指数E.质量调整生命年

8.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 D )。

A.德国学者魏尔啸B.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C.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D.法国医师盖林E.美国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9.现代医学的目的突出强调了( D )。

A.治疗疾病B.预防疾病C.延长寿命D.增进健康E.以上都不是

10.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C )。

A.学历与社会职位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11.对调查问卷(即:调查工具)评价,常用的两个指标是( B )。

A.问卷回收率、调查符合率B.信度系数、效度系数C.信度系数、相关系数

D.效度系数、相关系数E.回归系数、相关系数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A )。

A.生活富裕程度B.身体状态C.心理状态

D.社会功能状态E.个人对其健康、生活状况的一般性感觉

13.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 E )。

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B.数据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C.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 D.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E.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14.我国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 D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5.所谓“民强促国富、国富保民强”体现了社会医学的( A )。

A.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理论B.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相关性理论

C.社会因素决定性理论D.高危险性理论E.卫生工作要求社会参与的大卫生理论

16.调查问卷中的特征问题是用以表明( A )。

A.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B.某些行为C.某些事件D.态度与看法E.以上都不是

17.问题和答案编写常常犯一些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调查结果的错误,下列不属于编写错误的是

( D )。

A.双重装填B.含糊不清C.抽象提问D.图表设计E.诱导性提问

18.把1岁预期寿命转化为1岁预期寿命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D )。

A.(229-1岁预期寿命)/2.22 B.(229-1岁预期寿命)/0.39

C.(1岁预期寿命-229)/2.22 D.(1岁预期寿命-38)/0.39 E.(1岁预期寿命-38)/2.22 19.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在于( E )。

A.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B.强调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C.强调了医学高科技的应用

D.忽视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E.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0.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E )。

A.危险因素分析B.计算寿命损失率C.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E.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21.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 A )。

A.选择课题、技术路线、计划实施B.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C.技术路线、实施计划、收集资料D.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E.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解释结果

2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 B )。

A.医学教育B.医学观C.医学科技D.医学发展规律E.医学理论

23.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D )。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E.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

24.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B.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D.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E.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

25.下列可构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主要内容是( C )。

A.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B.经济发展水平和健康状态C.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D.健康状态和寿命长度E.主观满意度和寿命长度

26.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 B )。

A.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B.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C.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D.躯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E.精神、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27.生存健康指标是反映生存过程中健康水平低下或直接受到损害的一些指标,通常包

( B )。

A.疾病种类、构成、意外事故及伤残指标B.疾病种类、构成、严重程度及伤残指标

C.疾病频率、构成、意外事故及伤残指标D.疾病频率、构成、严重程度及伤残指标

E.疾病频率、构成、严重程度及意外事故

28.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此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

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 E )。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所具有的特征( B )。

A.综合考察处于某种状态的人的行为能力B.忽视了生理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C.注重自我评价的结果D.多采用主观指标E.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即其瞬时性30.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列要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下列对问题排列无关紧要的是( A )。A.慎重设计敏感性问题B.先排列容易回答的问题C.开放式问题要后排

D.考虑人们的思维方式E.检验信度的问题要分开

31.现代医学模式属于( D )。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

32.Gustein建立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发现,电刺激小鼠下丘脑外侧部两个月左右,冠状动脉

中可见到粥样斑块形成,这个实验能够支持的社会医学理论是( B )。

A.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可能性C.卫生服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小鼠的耐受性差E.电刺激实验的可靠性

33.1912年问世的《社会病理学》的作者是( A )。

A.德国社会卫生学教授格罗蒂扬B.德国学者魏尔啸 C.法国医师儒勒-盖林

D.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E.德国医学史学会主席西格里斯

34.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 B )。

A.特征问题B.态度问题C.事实问题D.行为问题E.其他问题

35.新时期我国卫生方针的核心是( E )。

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

D.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E.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使用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是( B )。

A.答案全面B.容易回答C.不易发生笔误D.能反映事实情况E.能收集到详细资料

2.计算生命素质指数需要的三个指标是( D )。

A.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B.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C.就业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D.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国民生活总值增长率

3.规范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A )。

A.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B.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C.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D.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E.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4.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面哪项疾病的预防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措施( A )。

A.高血压B.痢疾C.脊髓灰质炎D.麻疹E.流行性感冒

5.ASHA在评价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了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指标,即( D )。

A.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平均期望寿命B.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1岁平均期望寿

C.出生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D.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E.出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6.美国布鲁姆(Blum)于1976年提出的决定人群健康状况的公式:Hs=f(e)+AcHs+B+LS

中,AcHs表示( D )。

A.环境因素B.生物遗传因素C.行为生活方式D.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E.以上都不是

7.使用开放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是( E )。

A.准确无误B.拒答率低C.问卷回收率高

D.适用于任何文化程度E.能收集到详细生动的资料

8.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为社区群众提供( E )。

A.基本医疗服务B.预防保健服务C.病后康复服务D.专科服务E.上述A、B、C三项

9.性比例的计算方法是( D )。

A.女性与男性人口数之比B.女性与男性人口数之百分比C.女性与男性人口数之千分比

D.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E.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千分比

10.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 E )。

A.GNP、就业率、婴儿死亡率B.GNP、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C.GNP、成人识字率、社会保障率D.GNP、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E.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1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 C )。

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

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

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

12.集合调查法的主要缺点是( B )。

A.漏填多有发生B.被调查者间的影响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倚

C.受调查员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影响(访问偏差)D.需要较多的人员、经费和时间

E.无法控制答卷环境

13.65岁以上人口数与0~14岁人口数之百分比,称为( C )。

A.老年人口系数B.老年人口负担系数C.老龄化指数D.少年人口系数E.少年人口负担系数1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口再生产模式,工业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 E )。

A.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B.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C.高出生、低死亡、高寿命

D.低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E.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15.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有关疾病与健康的概念得到扩展,下述描述不恰当的是

( E )。

A.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B.健康具有多维性C.健康具有连续性

D.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或失调E.划清健康与疾病的界限

16.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生理变化的主要中介机制是( A )。

A.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B.精神、行为、社会适应性C.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内分泌D.神经、内分泌、反应性E.内分泌、体液、免疫系统

17.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引起生理变化的主要中介机制是( A )。

A.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B.精神、行为、社会适应性C.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内分泌D.神经、内分泌、反应性E.内分泌、体液、免疫系统

18.社会医学工作者认为,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与不同的卫生保健问题相联系,因此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 C )。

A.结婚前、结婚后、生育、抚养、鳏寡五个阶段

B.结婚前、婚后无孩、生育、抚养、离巢五个阶段

C.结婚无孩、生育、离巢、空巢、鳏寡五个阶段

D.结婚无孩、生育、抚养、离巢、空巢五个阶段

E.结婚无孩、生育、抚养、离巢、鳏寡五个阶段

1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下列哪项不在其中( E )。

A.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B.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C.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D.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E.由提供适宜卫生技术服务扩大到提供高精尖技术服务20.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为:评价年龄高于实际年龄,说明( D )。

A.被评价者不存在任何危险因素B.被评价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

C.被评价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等于平均水平D.被评价者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高于平均水平E.被评价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已被去除

21.传统健康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E )。

A.疾病与健康B.健康与死亡C.疾病与寿命D.健康与寿命E.疾病与死亡

22.思想文化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E )。

A.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B.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C.支配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

D.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E.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23.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一位45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计算的评价年龄是47岁、可达到年龄41岁。控制和去除危险因素后,该男子可能延长的寿命数是( B )。

A.4年B.6年C.2年D.3年E.1年

24.面访法是指由调查员对被调查者逐个访问,这种问卷调查方法的优点是( D )。

A.节约经费和时间B.具有更好的隐匿性C.几乎不存在调查员个人素质对调查结果的影响D.可以控制答卷环境E.调查范围广泛

25.在常用的问卷调查实施中,分发问卷法、集合法、邮寄法与面访法比较的优点是

( D )。

A.可以控制答卷环境B.可以使用较为复杂的调查表

C.几乎不存在调查员个人素质的影响,漏填和不合理回答的发生率低D.节约经费和时间E.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E )。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D.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27.关于医学模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评价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B.是哲学思想在医学的反映

C.某哲学概念就是医学观D.是由医学有主观臆造的概念E.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28.访谈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方式之一,下列属于访谈法的是( C )。

A.医学检查B.直接观察C.专题小组讨论D.邮寄法E.集中调查法

29.目前认为,下列疾病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 E )。

A.冠心病B.支气管哮喘C.溃疡病D.亚性肿瘤E.病毒性肝炎

30.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途径有( B )。

A.身体、心理、社会适应B.神经、体液、免疫C.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D.身体、心理、免疫E.神经、免疫、社会适应

31.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E )。

A.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B.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C.控制感染性疾病

D.提高心理健康状况E.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32.根据国际标准人口年龄构成模型,老年型国家的标准是( D )。

A.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4%以下、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20~30岁之间

B.少年人口系数在4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10%以下、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20岁以下

C.少年人口系数在2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上、老龄化指数在15%以上、中位数年龄在30岁以上

D.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下、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上、老龄化指数在30%以上、中位数年龄在30岁以上

E.少年人口系数在30%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在7%以下、老龄化指数在15%以下、中位数年龄在20~30岁之间

33.目前认为,人口素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评价( A )。

A.思想道德、身体及文化素质B.人口出生率、识字率、期望寿命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D.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预防接种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34.被誉为“中国模式”的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三大支柱是( E )。

A.健康教育、医疗保险、初级卫生保健B.健康教育、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

C.健康教育、公费医疗、三级医疗D.乡村医生、公费医疗、三级医疗

E.乡村医生、合作医疗、三级医疗

35.法国医生儒勒-盖林对社会医学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当时把社会医学分为四个部分,

( A )。

A.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治疗学

B.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社会诊断学

C.社会生理学、社会病因学、社会预防学、社会诊断学

D.社会生理学、社会病因学、社会诊断学、社会治疗学

E.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诊断学、社会治疗学

1.增长年龄(即:可达到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

A.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年数 B.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 D.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

E.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答案】B

2.生命质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更多地强调()。A.生存时间的长度 B.疾病的严重程度 C.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 E.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答案】E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

A.疾病谱的转变 B.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 C.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 E.人们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的担心【答案】B

4.社区作为宏观社会的缩影,下列哪项不属于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A.一定地域内的聚居人群 B.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C.稳定、协调的社会关系

D.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E.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机构、组织【答案】D

5.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生活变化单位 B.期望寿命指数 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E.生命素质指数【答案】E

6.社会医学得到极大发展的阶段是()。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E.20世纪【答案】E

7.ASHA是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其含义是指()。

A.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 B.潜在减寿年数 C.平均期望寿命

D.生命素质指数 E.质量调整生命年【答案】A

8.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

A.德国学者魏尔啸 B.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 C.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D.法国医师盖林 E.美国内科学教授恩格尔【答案】D

9.现代医学的目的突出强调了()。

A.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 C.延长寿命 D.增进健康 E.以上都不是【答案】D 10.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学历与社会职位 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 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 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答案】C

11.对调查问卷(即:调查工具)评价,常用的两个指标是()。

A.问卷回收率、调查符合率 B.信度系数、效度系数 C.信度系数、相关系数

D.效度系数、相关系数 E.回归系数、相关系数【答案】B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A.生活富裕程度 B.身体状态 C.心理状态

D.社会功能状态 E.个人对其健康、生活状况的一般性感觉【答案】A 13.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

A.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 B.数据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C.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 D.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评价

E.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答案】E

14.我国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源于()。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答案】D 15.所谓“民强促国富、国富保民强”体现了社会医学的()。

A.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理论 B.医学模式与保健水平相关性理论

C.社会因素决定性理论D.高危险性理论E.卫生工作要求社会参与的大卫生理论【答案】A 16.调查问卷中的特征问题是用以表明()。

A.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B.某些行为C.某些事件D.态度与看法E.以上都不是【答案】A

17.问题和答案编写常常犯一些不利于真实地反映调查结果的错误,下列不属于编写错误的是()。

A.双重装填B.含糊不清C.抽象提问D.图表设计E.诱导性提问【答案】D

18.把1岁预期寿命转化为1岁预期寿命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A.(229-1岁预期寿命)/2.22 B.(229-1岁预期寿命)/0.39

C.(1岁预期寿命-229)/2.22 D.(1岁预期寿命-38)/0.39

E.(1岁预期寿命-38)/2.22 【答案】D

19.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在于()。

A.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 B.强调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C.强调了医学高科技的应用D.忽视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答案】E 20.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A.危险因素分析 B.计算寿命损失率 C.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E.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答案】E 21.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

A.选择课题、技术路线、计划实施 B.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C.技术路线、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D.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E.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解释结果【答案】A

2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

A.医学教育B.医学观C.医学科技D.医学发展规律E.医学理论【答案】B

23.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 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 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E.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答案】D

24.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 B.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 D.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E.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答案】A

25.下列可构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主要内容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服务质量 B.经济发展水平和健康状态 C.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D.健康状态和寿命长度 E.主观满意度和寿命长度【答案】C

26.现代健康观突出强调了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

A.神经、精神、社会活动能力 B.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C.神经、心理、社会活动能力 D.躯体、生理、社会适应能力

E.精神、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答案】B

27.生存健康指标是反映生存过程中健康水平低下或直接受到损害的一些指标,通常包括()。

A.疾病种类、构成、意外事故及伤残指标 B.疾病种类、构成、严重程度及伤残指标

C.疾病频率、构成、意外事故及伤残指标 D.疾病频率、构成、严重程度及伤残指标

E.疾病频率、构成、严重程度及意外事故【答案】B

28.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此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 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答案】E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所具有的特征( B )。

A.综合考察处于某种状态的人的行为能力 B.忽视了生理状况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C.注重自我评价的结果 D.多采用主观指标 E.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即其瞬时性30.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列要讲究一定的逻辑顺序,下列对问题排列无关紧要的是()。A.慎重设计敏感性问题 B.先排列容易回答的问题 C.开放式问题要后排

D.考虑人们的思维方式 E.检验信度的问题要分开【答案】A

31.现代医学模式属于()。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B.神灵主义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医学模式【答案】D

32.Gustein建立的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发现,电刺激小鼠下丘脑外侧部两个月左右,冠状动脉中可见到粥样斑块形成,这个实验能够支持的社会医学理论是()。

A.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B.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可能性C.卫生服务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小鼠的耐受性差E.电刺激实验的可靠性【答案】B

33.1912年问世的《社会病理学》的作者是()。

A.德国社会卫生学教授格罗蒂扬B.德国学者魏尔啸C.法国医师儒勒-盖林

D.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E.德国医学史学会主席西格里斯【答案】A

34.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

A.特征问题B.态度问题C.事实问题D.行为问题E.其他问题【答案】B

35.新时期我国卫生方针的核心是()。

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答案】E

D.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E.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是( D )

A.特异性、恒常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 B.泛影响性、阶段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C.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和单独作用。D.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和交互作用。2.下列哪项不是文化的基本特征( C )

A.历史性B.现实性C.创造性D.渗透性

3.测量卫生服务利用的常用指标有:( C )

A.两周患病率B.慢性病患病率C.两周患者就诊率D.两周患病天数

4.在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中,哪项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 A )

A.平均期望寿命B.病残调整生存年C.潜在减寿人年数D.健康期望寿命

5.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 B )

A.病人B.社区内的所有居民C.亚健康人群D.高危人群

6.为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四项行动纲领即卫生策略之一是( A )

A.在所有的环境中促进健康。B.承认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

C.将健康作为人类发展的中心。D.消除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人口的7%即为老龄型社会

B.性比例为90,说明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少

C.抚养比是少儿人口系数与老年人口系数之和 D.无病即健康

8.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A )

A.面谈法B.信函调查法C.电话调查法D.集中调查法

9.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产生的影响是( D )

A.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B.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C.从医院内扩大到医院外服务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项不是卫生政策的功能( D )

A.分配功能B.调控功能C.导向功能D.管理功能

1.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A )

A.魏尔啸B.诺尔曼C.盖林D.希波克拉底E.恩格尔

2.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内容的是( E )

A.卫生服务状况B.卫生行为C.社会卫生政策D.社会危险因素E.临床诊治方法3.社会医学是( D )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B.理论学科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E.以上答案均不是

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C )

A.生产性B.盈利性C.公益性D.福利性E.以上答案均不对

5.盖林(Guerin)是( D )

A.德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D.法国人E.瑞典人

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D.社会发展规律E.个人卫生状况

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B )

A.患者人群B.全体居民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E.传染病人群

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 E )

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E.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比较

1.下面哪一项不是医学模式的特点( D )

A.社会性B.普遍性C.广泛性 D.波动性E.渐进性

2.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C )

A.培根B.希波克拉底C.恩格尔D.魏尔啸E.笛卡尔

3.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B )

A.环境B.疾病谱C.生物遗传D.行为生活方式E.卫生服务

4.现代医学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仍然是( D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影响( A )

A.既有利,亦有弊B.有利,无弊C.有弊,无利D.无影响E.以上都不对

6.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E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措施是( D )

A.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B.深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C.改善康复治疗条件,防患于未然D.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患于未然E.加强临床监测技术,引进先进治疗

8.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在适应这一转变主要指( D )

A.医学生必须加强社会医学的学习B.医学生要掌握现代医学高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C.医学生必须精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D.医学生也要加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E.医学工作者首先是心理学、社会学专家

1.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B )

A.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和政策性B.创新性、预见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C.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政策性D.开创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2.疾病的社会性体现在:( D )

A.病因的社会性B.疾病结果的社会性C.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D.以上全包括3.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 D )

A.救死扶伤和治病救人B.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C.减轻痛苦和挽救生命

D.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4.我国卫生事业公益性的最高原则是:( B )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病人利益

5.卫生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 B )

A.发展社会经济,维护社会安定B.建设精神文明,保障基本人权

C.发展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保障基本人权和维护社会安定

D.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基本人权

6.社会资本主要包括哪三个基本方面?( A )

A.社会规范、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组织网络B.社会道德、社会团体和社会网络

C.社会行为、社会准则和社会风气D.社会行为、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网络

7.现代医学目的要求医学实践中要有:( E )

A.以人为本的思想B.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C.以完整的人为中心

D.以人的全面健康为中心E.以上全是

8.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包括:( A)

A.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B.物资资料的生产和药品的生产

C.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产品的生产D.原材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9.现代医学目的体现了哪些原则:( E )

A.高尚、节制和谨慎原则B.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原则C.公正和公平原则

D.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的原则E.以上全包括

10.《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平均健康水平在191个国家中位居:( B )

A.18位B.81位C.101位D.20位 E.144位

1.比较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D )

A.自然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更为重要B.社会因素受自然因素的制约

C.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相同D.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

E.自然因素决定社会因素

2.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 C )

A.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服务和行为生活方式D.生物因素和卫生行为生活方式E.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 B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E.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评价疾病负担的指标为:( E )

A.生命质量指数(PQLI)B.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标(ASHA) C.健康期望寿命(ALE)D.减寿人年数(PYLL)E.调整病残生命年(DALY)

5.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 D )A.无残疾期望寿命B.健康期望寿命(ALE)C.平均期望寿命

D.婴儿死亡率E.生命质量指数(PQLI)

1.以下不属于家庭功能的是( E )

A.养育子女B.生产和消费C.休息和娱乐D.赡养老人E.恋爱

2.关于公费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公费医疗便于国家统一计划管理,有利于预防工作的开展

B.实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上涨过快,难以控制

C.实行公费医疗,覆盖面广,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D.实行公费医疗,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E.公费医疗制度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3.互联网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可概括为4C,不包括( C )

A.content B.connection C.communication D.commerce E.care

4.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 B )

A.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B.具有正常的智力

C.心理发育阶段符合发展的心理特征D.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E.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5.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卫生投资B.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卫生服务状况

C.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营养不良人群比例D.提高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E.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人群健康素质

6.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E )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7.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 C )

A.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B.传染病、车祸、心理紧张

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D.环境污染、婴儿死亡率增高、人口寿命降低E.新型传染病、心理紧张、贫血

8.社会制度的含义是( D )

A.社会政策和社会法律B.社会形态和各种具体制度C.社会经济形态和行为准则

D.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E.社会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

9.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途径有( B )

A.身体、心理、社会适应B.神经、体液、免疫C.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D.身体、心理、免疫E.神经、免疫、社会适应

10.目前健康状况的评价主要采用( D )

A.生理学指标B.心理学指标C.客观指标D.主观指标E.社会学指标

11.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D )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B.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C.智能文化、主文化、反文化D.智能文化、思想文化、规范文化E.智能文化、科技文化、思想文化

12.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C )

A.行为和生活方式B.精神和生活方式C.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D.物质生活和精神条件 E.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

13.规范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A )

A.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B.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C.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

D.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E.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

14.思想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E )

A.影响人类的劳动条件B.影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C.支配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

D.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E.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15.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C )

A.学历和社会职位B.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E.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16.PQLI是评价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B )

A.生活变化单位B.生命质量指数C.质量调整生活年

D.健康相关生命质量E.期望寿命指数

17.1978年,Smilkstein设计了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 D )

A.适应度B.合作度C.成长度D.紧张度E.情感度和亲密度

18.常用的人口学指标包括( C )

A.人口数量、年龄、性别构成B.人口数量、年龄特征、期望寿命

C.人口数量、结构及变动情况D.人口数量、性别及期望寿命

E.人口数量、结构与期望寿命

19.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 E )

A.GNP、就业率、婴儿死亡率B.GNP、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C.GNP、成人识字率、社会保障率D.GNP、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E.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20.计算生命质量指数需要的三个指标是( D )

A.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B.出生率、婴儿死亡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C.就业率、孕产妇死亡率、国民生产总值

D.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

E.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1.摄食行为属于( C )

A.先天性的定型行为B.反射行为C.个体保存行为D.种族保存行为E.后天习得的行为2.冒险行为的特征有( E )

A.不是人类群体或个体所必需的B.这些行为是否导致损失主要是由机会决定的

C.主题清楚地知道这些行为对自身造成损失的机会比较大

D.冒险过程本身和冒险的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冒险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E.以上答案都正确

3.肿瘤易发行为又称为( C )

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E.E型行为

4.健康行为的必备条件为( D )

A.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B.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C.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D.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E.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5.偏离行为是指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下列不属于“四大”偏离行为的是( B )

A.吸烟B.自杀C.酗酒D.饮食不当E.缺乏运动

6.目前认为,不属于“心身疾病”范畴的是( E )

A.冠心病 B.支气管哮喘C.溃疡病D.恶性肿瘤E.病毒性肝炎

7.据统计,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1957年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到1985年前五位死因顺位变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社会医学理论,针对这些变化,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 (E) A.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变化B.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C.病因研究应当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转变D.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E.人群疾病频率与严重程度增加

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现场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D )

A.现况调查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自然试验E.描述性研究

2.创造性是科研工作者选题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包括( E )

A.先进性B.新颖性C.独创性D.突破性E.以上都是

3.下述哪一项属于概率抽样方法( C )

A.偶遇抽样B.立意抽样C.系统抽样D.雪球抽样E.判断抽样

4.效度是指( D )

A.测器的稳定性B.测器的可靠性C.测器的准则D.与研究目的的准确度E.以上都是5.定性研究的特点是( A )

A.注重过程的研究B.注重结果的研究C.研究样本结果可以外推

D.常用概率统计方法E.以上都是

6.观察法的特点是( E )

A.高有效性B.高可靠性C.时间弹性D.低费用E.以上都是

7.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 B )

A.容易回答,节省时间B.易于设计,适合于不了解的内容的探索性研究

C.在测量一些等级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D.所收集的资料便于分析和比较

E.设计较复杂,易于获取定量资料

8.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 A )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计算机编码 B.指导语,问题,答案,计算机编码C.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 D.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E.封面信,问题和答案,备查项目,审核记录

1.测量在疾病和治疗影响下的行为改变和角色功能表现是:( D )

A.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量表B.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C.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D.疾病影响量表E.特异性量表

2.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自评自己的生命质量,应选用的量表:( C )

A.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B.普适性量表C.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量表简表

D.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E.疾病影响量表

3.生命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于:(E )

A.慢性病B.急性病C.老年人D.一般人群

E.慢性病和其他有一定生命数量基础的人群

4.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 B )

A.客观体验和主观体验B.健康状态和主观体验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表现D.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E.疾病的体验和老化的体验

5.对量表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 C )

A.灵敏度和特异度B.信度和效度C.可行性、信度、效度、敏感度等

D.可行性和偏倚大小E.重复性和真实性

1.下列哪一项正确( C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B.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D.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E.健康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2.下列哪一项正确( A )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B.慢性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C.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D.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之一

3.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顺序依次为:( A )

A.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B.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C.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保健

D.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环境因素

E.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保健、生物遗传、环境因素

4.下列哪一项正确( C )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B.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D.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E.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5.下列哪一项正确( A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C.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而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E.一般性危险型实际年龄接近于评价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6.下列哪个不是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 E )

A.潜伏期长B.联合作用强C.广泛存在D.与慢性病是单因单果关系E.特异性弱7.在健康危险因素个体评价中,“健康型”的人( A )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B.评价年龄大于增长年龄C.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D.评价年龄小于增长年龄E.以上答案都不对

8.关于危险分数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D )

A.危险分数越高,则死亡概率越B.危险分数与死亡概率没有关系C.危险分数不可能等于1 D.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平均水平

E.危险分数>1,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人群死亡率平均水平

1.WHO在哪一年提出了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C )

A.1974 B.1975 C.1976 D.1980 E.1985

2.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B )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3.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展过几次全国范围的卫生服务总调查?( B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4.近年我国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约为( C )

A.8% B.6% C.4% D.3% E.5%

5.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属于( A )

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为了验证社会预防措施的效果常采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B )

A.分析性研究B.实验性研究C.理论研究D.综合评价E.描述性研究

7.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应计算:( C )

A.直接卫生费用B.间接卫生费用C.两者都包括D.视具体情况而定E.其他8.以下哪种属于资源分配适宜( D )

A.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不足,卫生服务利用率高

B.卫生服务需要量大,卫生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率低

C.资源充分,医疗服务需要低,卫生服务利用充分

D.资源充足,利用良好,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大,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E.卫生服务需要量低,资源充分,卫生服务利用低,卫生资源投人过度

9.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E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B.卫生服务的价格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E.以上都是

10.下列答案哪一项不是反映医疗需要量的指标:( D )

A.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B.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C.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D.两周每千人就诊次数 E.每人每年休工日数

1.下列哪一种卫生技术评估不属于按照所评估技术的用途划分范围( B )

A.治疗性技术评估B.行政管理机构评估C.诊断性技术评估

D.预防性技术评估E.康复性技术评估

2.关于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E )

A.卫生技术的功效评价B.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

C.卫生技术的经济性评价D.卫生技术的社会影响评价E.卫生技术的原理评价

3.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中,某项技术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其含义是指( D )A.绝对有效的技术B.绝对安全的技术C.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接受

D.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病人、医生、社会及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E.使用某技术的风险可以被卫生政策制定者接受

4.反应性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C )

A.理想的期望B.预期的期望C.普遍的期望D.未知的期望E.以上都不是5.病人满意度评估是病人感觉到的绩效与哪种期望之间的比较( B )

A.理想的期望B.预期的期望C.普遍的期望D.未知的期望E.以上都不是6.下面哪一项是反应性评估中“对人的尊重”的评价项目:( C )

A.及时关注B.社会支持C.交流D.基本环境质量E.选择提供者

7.常用的卫生技术评价方法中,经济评估的主要类型有( E )

A.成本最小化分析B.成本效果分析C.成本效用分析D.成本效益分析E.以上全对1.下列那种政治决策模型又称为科学决策模型( C )

A.渐进决策模型 B.精英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D.集团决策模型E.系统决策模型2.下列哪项是美国学者T.B.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引起政策失效的因素( E )A.决策者的价值观B.立法机构C.标准化管理D.偶然失效E.理想化的政策

3.希望了解所要制订政策的处境、权威性、弱点,明确政策的方向,发现潜在的反对和支持联盟,最好选择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A )

A.宏观政策图解法B.微观政策图解法 C.政策网络分析D.场力分析E.SWOT分析4.下列哪一项不是SWOT分析的内容(D )

A.挑战(threats)B.机会(opportunities)C.劣势(weaknesses)

D.趋势(trend)E.优势(strengths)

5.把组织内外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卫生政策分析方法是( E )

A.利益相关集团分析B.宏观政策图解法C.微观政策图解法D.政策网络分析E.SWOT分析1.社会卫生策略制定中备选方案的最终选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E )

A.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卫生政策目标B.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

C.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D.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E.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2.在哪种宣言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策略( A )

A.《阿拉木图宣言》B.《可持续发展宣言》C.《哥本哈根宣言》

D.《慕尼黑宣言》E.以上都不是

3.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是( C )

A.促进健康、医疗保障、预防保健、社区康复

B.促进健康、社会病防治、计划生育、社区康复

C.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医疗、社区康复

D.促进健康、合理用药、计划生育、社区康复

E.以上都不是

4.在哪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发表了题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宣言( D )

A.第48届B.第49届C.第50届D.第51届E.以上都不是

5.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重点应是( B )

A.治疗疾病B.预防和促进健康C.社区康复D.计划生育E.寻找各种致病因素1.影响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E )

A.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B.卫生服务的价格C.居民的健康观念

D.费用的支付方式E.以上都是

2.下列不属于社区的要素的选项是:( B )

A.社区居委会B.某一时段C.居民的健康观念D.健康保险制度E.某地域3.社区卫生服务对象包括:( E )

A.健康人群B.亚健康人群C.高危人群D.病人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的是:( C )

A.健康教育B.血吸虫防治C.器官移植D.免疫接种E.外伤处理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 A )

A.非营利性医疗机构B.专科卫生服务机构C.福利机构

D.居民自救组织E.民政机构

6.社区卫生服务原则:( E )

A.协同性B.发展性C.经济性D.公平性E.以上都是

7.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运作的是:( D )

A.原有机构名称转变,运作模式不变B.政府全额拨款补贴

C.卫生部门可以单独完成体系建设D.社区动员,重在参与

E.在短期内可以建立体系框架

8.可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有:( E )

A.个体诊所B.街道医院C.民营医院D.三级医院 E.以上都是

1.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一级预防?( D )

A.优生优育B.社会性宣教C.举办家长学校

D.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E.学校心理卫生咨询

2.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二级预防?( B )

A.早期发现B.社会性宣教C.早期干预 D.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E.除病于萌芽3.在儿童青少年社会卫生保健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三级预防?( D )

A.治疗疾病B.减轻损害C.促进康复

D.建立疾病筛查制度和规程E.专门治疗机构治疗儿童疾病

4.妇女从怀孕到产褥期这一段特殊生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保健措施,属于哪一阶段的妇女社会保健措施?( B )

A.青春期保健B.孕产期保健C.围产期保健D.更年期保健E.都不是

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B )

A.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来势猛,绝对数量大B.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C.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D.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

E.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的不规则性和累进性

1.在吸毒的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一级预防?( E )

A.电视教育B.街道宣教C.学校教育D.标语口号E.重返社会

2.在吸毒的三级预防措施中,下列哪种不属于三级预防?( D )

A.戒毒治疗B.康复治疗C.重返社会D.高危人群的预防E.善后照顾

3.在影响车祸发生的因素中,生物周期属于下列哪一方面的因素?( B )

A.自然环境因素B.生物因素C.心理行为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E.非上述因素4.在性传播性疾病的社会根源中,法律对商业性工作者的管理和控制属于下列哪一种?( A )

A.社会干预B.人口流动C.性放纵D.对性的禁锢E.非上述因素

婚姻家庭社会学期末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一般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之间所组成的社会网络.是以家长为内 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具体分为(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 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普纳路亚”家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 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 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

社会医学试卷

公共卫生硕士 社会医学试卷A 第 1 页 共 4 页 绝密★启用前 2010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 公共卫生硕士 社会医学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本试卷为A 型试卷,单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在A 型答题卡上,做在其它 类型答题卡或试卷上的无效。答题前,请核对答题卡是否A 型卡,若不是,请要求监考员予以更换。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对应的字母上划线,如[A] [B] [C] [D]。 5. 其它题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 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 交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 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多阶段抽样B.定额抽样 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 E.系统抽样 2.下列属于反映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 A.社会角色受限B.活动受限 C.体力适度D.情绪反应 E.认知功能 3.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A.培根B.希波克拉底 C.恩格尔D.魏尔啸 E.笛卡尔 4.按照WHO规定,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 A.6%B.7% C.8%D.9% E.10% 5.下列不.属于衡量医疗服务需要量的指标是()。 A.两周卧床率B.两周患病率 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E.失能率 6.人口负担系数是指()。 A.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B.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C.老年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D.少年儿童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E.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7.意外伤害干预的“4E”理论中不.包括()。 A.情感干预B.工程干预 C.经济干预D.强制干预 E.教育干预 公共卫生硕士社会医学试卷A 第2 页共4 页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社会医学试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主要来自和。 2.社会医学是一门学科;从医学思维和观念的角度,社会医学具有学科的特点。 3.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属性,以分析和解决起源于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要目的。 4.社会医学的研究容包括、、三个层面。 5.社会医学的产生使预防医学从传统的扩大到,学科更有生命力。 6.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二、选择题 1. 提出“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就是医学罢了”观点的是() A.魏尔啸 B.诺尔曼 C.盖林 D.希波克拉底 E.恩格尔 2. 不属于社会医学研究容的是() A .卫生服务状况 B.卫生行为 C.社会卫生政策 D.社会危险因素 E.临床诊治方法 3. 社会医学是( ) A.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B.理论学科 C.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D.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E.以上答案均不是 4.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趋向于() A.生产性 B.盈利性 C.公益性 D.福利性 E.以上答案均不对 5.盖林(Guerin)是( )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 E.瑞典人 6.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B.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C.卫生政策制定 D. 社会发展规律 E.个人卫生状况 7.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人群是() A.患者人群 B.全体居民 C.社区中的疾病群体 D.潜在的患者人群 E.传染病人群

8.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 A.帮助政府制定政策 B.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 C.评价居民的生命质量 D.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进行国际间 E.比较准确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社会卫生策略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四、问答题 1.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 3.结合专业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医学科学社会科学 2.医学方法 3.社会属性社会文化 4.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5.生物预防社会预防 6.盖林(Guerin) 二、选择题 1. A, 2.E, 3.D 4.C 5.D 6.A 7.B 8.E 三、名词解释 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四、问答题 1.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⑤促进人群健康。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从社会宏观水平分析、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社会医学试题二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二及答案(单选题) 1?增长年龄(即:可达到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 A.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年数 B.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 D.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 巳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 【答案】B 2?生命质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更多地强调() A.生存时间的长度 B.疾病的严重程度 C.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 E.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 【答案】E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 A.疾病谱的转变 B.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 C.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 巳人们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的担心 【答案】B 4?社区作为宏观社会的缩影,下列哪项不属于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A.一定地域内的聚居人群 B.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C.稳定、协调的社会关系 D.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巳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机构、组织

A.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

C.抽象提冋 D.图表设计 巳诱导性提问 【答案】D 18 ?把1岁预期寿命转化为1岁预期寿命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A.(229—1岁预期寿命)/2.22 B.(229 —1岁预期寿命)/0.39 C.(1岁预期寿命一229)/2.22 D.(1岁预期寿命—38)/0.39 E.(1岁预期寿命一38)/2.22 【答案】D 19?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在于() A.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 B.强调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C.强调了医学高科技的应用 D.忽视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巳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答案】E 20.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A.危险因素分析 B.计算寿命损失率 C.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巳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E 21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 A.选择课题、技术路线、计划实施 B.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C.技术路线、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社会医学试题、重点综合

社会医学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题: 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 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 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 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四、简答题: ★1.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现象”(发现问题)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2.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3.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保护和增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 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五、论述题 1. 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答题要点:(1)社会医学的概念; (2)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3)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章医学模式 一、填空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 2、生物医学模式下,健康就是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3、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选择题

社会医学期末考试题目总结

社会医学 1.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和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3.社会因素: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环境、人口、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社会关键、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文明等。 4.社会阶层:有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5.社会支持:一个人从社会网络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6.生命质量: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7.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通常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主观判断与满意度,此外,针对具体疾病的量表还包括疾病症状等内容。 8.健康管理: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9.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P145 10.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质量。 11.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的卫生服务数量(即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p146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护理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3.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B.能力C.动机D.信念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A.适应性 B.条件性 C.补偿作用 D.相互作用 5.过去经验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再现 B.再认 C.追忆 D.识记 6.某护士正在摆口服药,得知某病员病情发生变化,便立即放下药,投入抢救。这是注意品质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 心境是() A.正性情绪 B.负性情绪 C.一种情感 D. 一种情绪状态 8.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复杂性、逻辑性 B.逻辑性、概括性 C.分析性、抽象性 D.间接性、概括性

9.表现为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以转移;行为利落而又敏捷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表现为内向而不稳定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1. 住院病人明明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情却常常装出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病人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反向C.否认D.压抑 12. 在母亲生下弟弟从医院回到家的当天晚上,7岁健康儿童出现尿床,这名儿童最可能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退行C.否认D.压抑 13.以下哪种疗法的人性观是积极和乐观的,他相信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对自己负责,因而可以达到独立自主,迈向自我实现。()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 14.被公认为“应激之父”的人是() A.Selye B.Cannon C.Lazarus D.Hippocrates

社会医学复习精彩试题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1848 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A 研究 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 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三、名词解释: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 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四、简答题: 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4.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或 1)社会医学研究研究影响因素、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2)社会医学教育 3)社会医学实践:社区医学实践和医学领域的社会医学咨询。 五、论述题 1.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答题要点:(1)社会医学的概念;(2)社会医 学的基本理论; (3)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章医学模式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包括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和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4、生物医学模式下,健康就是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5 、1977 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选择题 1、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B ) A 是一种医学观 B 是指生物医学模式 C 是以医学为对象的方法论 D 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2、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A ) A、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一现代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一机械论一自然哲学一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模式 三、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 五、论述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有何指导意义,你认为现代医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题采分点:(1)医学模式的概念;(2)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3)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4)现代医学的目的。 四、简答题 1、医学模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9) 学院专业级班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 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 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 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物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 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 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 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 1、社会学: 2、生活方式: 3、参照群体: 4、社区行动: 5、社会现代化:

社会医学试题

第九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为6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_______,促进人们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和_______的干预与控制,改变不良的生活、________和行为生活方式,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________,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4.危险分数越小,则________概率越大;反之则小。 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可用于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正确()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B.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性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D.健康危险因素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E.健康因素评价的应用在于开辟定量研究健康危险因素的途径。 2.下列哪一项正确() 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B.慢性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C.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D.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口的首要死因之一。 3.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顺序依次为:() A.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B.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 C.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医疗卫生保健 D.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医疗卫生保健、环境因素 E.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保健、生物遗传、环境因素 4.下列哪一项正确() A.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B.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C.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D.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E.危险因素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起来 5.下列哪一项正确() A.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则死亡概率可能高于当地同性别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B.健康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C.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而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E.一般性危险型实际年龄接近于评价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大。

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社会学》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西方社会学》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96 课程代码:02357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福柯怎样论述西方社会纪律机制的极度扩张? 参考答案: (1)纪律机制扩展为各种机构的普遍性运作方式 (2)纪律功能不仅具有惩罚的消极功能,而且也具有了促进的积极功能; (3)纪律机制渗透到一切非制度化的社会层面,使社会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得到了控制; (4)纪律机制成为国家控制社会的基本手段或基本形式,监狱成为国家机器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21.霍曼斯是如何论述群体凝聚力的? 参考答案: 霍曼斯用成本与报酬来讨论群体凝聚力问题。在他看来,群体凝聚力强弱首先是由成员获得报酬的途径决定的。 凝聚力较强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内部获得的报酬较多,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赞许都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这时,成员遵守群体的规范和制度就不必支付较高的成本,成员的向心力和群体的凝聚力都会不断增强。 凝聚力较弱的群体,其成员在群体外部获得报酬较高,由此而把成员的注意力转移向外,而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成员的凝聚力都将减弱。 群体凝聚力还与成员在群体内活动获得的报酬与他个人独立活动获得报酬的差别相关。22.丹尼尔·贝尔论述的中轴原理具有哪些方法论意义? 参考答案: 中轴原理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中轴原理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中轴原理不追求稳定不变的普遍性原则,而是在动态变化中不断概括和回答各种新问题:不同的社会层面中有不同的中心因素或中轴原理,因此,不能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用这种“旋转着的中轴”研究社会问题,可以避免决定论,避免用同一种因素作为解释各种社会层面存在、变化和发展的根据。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

社会医学考试题

1.人群健康状况就是__社会__因素与_自然_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社会卫生状况内容甚广,大体上可分为下列六类: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政策社会经济状况与卫生有关的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等。 3.人群健康状况包括人口状况、生长发育、营养水平、疾病发生与发展、死亡与平均寿命等几个方面。4.婴儿死亡率就是一个敏感、综合的指标,不仅直接反映影响__婴儿健康___的卫生问题,而且也反映__母亲的健康状况__、产前与产后的_保健水平__以及婴儿保健水平与环境卫生状况等。 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服务的_需要量_-、__利用率__与__ _卫生资源__--等方面的内容。 6.健康行为主要有_日常健康行为__、保健行为__、预防性行为_与_改变危险健康行为__四类。 7.本能行为包括个体保存行为与种族保存行为。 8.主要的行为治疗的方法有消极练习法、自我控制法、系统脱敏疗法__、冲击疗法、_厌恶疗法、与模仿法等。 第1题: 使用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就是。B.容易回答 第2题: 计算生命素质指数需要的三个指标就是。D.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第3题: 规范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就是。A.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 第4题: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面哪项疾病的预防可以说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措施。A.高血压 第5题: ASHA在评价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了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指标,即。 D.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 第6题: 美国布鲁姆(Blum)于1976年提出的决定人群健康状况的公式:Hs=f(e)+AcHs+B+LS中,AcHs表示。D.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第7题: 使用开放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就是。E.能收集到详细生动的资料 第8题: 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为社区群众提供。 A.基本医疗服务 B.预防保健服务 C.病后康复服务 D.专科服务 E.上述A、B、C三项 第9题: 性比例的计算方法就是。D.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 第10题: 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有。E.GNP、人均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率 第11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有。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紧张、环境污染 第12题: 集合调查法的主要缺点就是。B.被调查者间的影响会导致调查结果的偏倚 第13题: 65岁以上人口数与0~14岁人口数之百分比,称为。C.老龄化指数 第14题:

社会医学试题2

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第一部分: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 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六个阶段。 2.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 3. 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的统一。 4. 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5. 现代医学模式对健康服务的影响体现在从扩大到、从扩大到、从扩大到、从扩大到。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一项不是医学模式的特点() A 社会性 B 普遍性C广泛性 D 波动性E渐进性 2. 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科学家是() A培根B希波克拉底C恩格尔D魏尔啸E笛卡尔 3.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环境B疾病谱C生物遗传D行为生活方式E卫生服务 4. 现代医学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仍然是()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影响() A.既有利,亦有弊B.有利,无弊 C.有弊,无利D.无影响 E.以上都不对 6. 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B.深化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C.改善康复治疗条件,防患于未然D.动员全社会参与,防患于未然 E.加强临床监测技术,引进先进治疗 8.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在适应这一转变主要指() A医学生必须加强社会医学的学习 B医学生要掌握现代医学高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C医学生必须精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 D医学生也要加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 E医学工作者首先是心理学、社会学专家 三、名词解释 1.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四、问答题

公共卫生(中级)社会医学专业试题

公共卫生(中级)社会医学试题 1、关于社会医学学科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A.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B.是社会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C.是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D.是自然科学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E.是管理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对健康描述最恰当的是(C) A.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B.健康具有绝对性 C.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 D.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E.通过购买卫生服务可以改善的一种状态 3、1848年,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的人是C A.希波克拉底 B.马尔萨斯 C.法国医生盖林 D.法国医生格罗蒂扬 E.魏尔啸 4、在德国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首次提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人是D A.希波克拉底 B.马尔萨斯 C.法国医生盖林 D.法国医生格罗蒂扬 E.魏尔啸 5、关于医学模式的本质,下列描述最正确的是(A) A.医学实践的总结 B.对疾病的总结 C.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D.临床医学实践的发展 E.卫生管理、卫生发展战略研究的发展 6、“保护健康就是保护机器,疾病就是机器失灵”的观点属于以下哪种医学模式的观点(C)A.神灵主义B.自然哲学 C.机械论D.生物 E.生物-心理-社会 7、预防接种、杀菌灭虫和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令人类取得了第一次卫生革命的胜利,这要归功于下列哪种医学模式的建立( D ) A.神灵主义 B.自然哲学 C.机械论D.生物 E.生物-心理-社会 8、以下哪种医学模式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理论上即二元论和还原论( D ) A.神灵主义B.自然哲学 C.机械论D.生物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

B 、 E 、 双重性D.过渡性 ) 主干家庭 C. ) 职业声望 C. 整合性 E.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 A 卷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1分,共10 分) 1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 涂尔干 B.马克思 C.斯宾塞 D.孔德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浊浪掩红日,狂沙浸炊烟” 的意境迥异,从社会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它体现了( ) A. 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 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 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 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 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 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 )的重要性 A. 家庭研究 B.社会问题研究 C.社区研究 D.民俗研究 6. 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 ( ) A.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 科技、规范、语言、价值 C. 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 D. 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和边际文化 7. 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 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的观点出自( ) 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 B.马林诺夫斯基 C.克罗伯 D. 傅立叶 8. 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A.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9. 在19世纪30(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10. 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转变是指( ) A.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B. 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 C. 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D. 城市人口流向卧城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分,分) 1.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的主要角度有(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阶级结构 经济、政治、文化 阶层结构 2. 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稳定性 B.封闭性 C. 3. 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 B.核心家庭 D. 联合家庭 E.其他家庭 4. 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 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 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 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 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 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 社会角色根据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 A.功利性角色 B.表现性角色 C.规定性角色 D.开放性角色 E.自致角色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精彩试题一套)

第十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一、填空题 1.定性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观察法、深入访谈法、等。 2.根据问题是否预设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和封闭式问题两种。 3.抽样方法可分为和非概率抽样。 4.社会医学最主要、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5.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 6.从调查对象的围看,调查研究分为全面调查和。 7.概率抽样的方法由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 8. DALY是的英文缩写, 主要用于进行全球疾病负担的分析。 9.非概率抽样方法包括方便抽样、立意抽样、和定额抽样。 10.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同,问卷可分为自填问卷和。 11.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试验研究、评价研究和文献研究。 12.按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把调查研究分为和定量调查。 13.选择课题应遵循需要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14.研究方案设计包含的容很多,可归纳为技术路线、、资料整理与分析 计划等三个方面。 15.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编码等。 16.效度是指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二、选择题 1.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 A、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B、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 C、封面信——问题——答案——编码 D、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 2.下列哪项不属于概率抽样() A 分层整群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偶遇抽样 D 单纯随机抽样 3.下列哪项属于概率抽样() A 偶遇抽样 B 系统抽样 C 立意抽样 D 雪球抽样 4.社会医学研究工具(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评价不包括() A 表面效度 B质量效度 C 结构效度 D 容效度 5.以下哪种现场调查是最为常用的方式() A 面谈法 B 信函调查法 C 调查法 D 集中调查法 6. 以下哪项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 A 标准化程度较高 B 可检验性强 C 对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探索性好 D 精确化较 高 7.观察法的缺点或局限性在于它的(): A 有效性 B 可靠性 C 说服力 D 时间弹性 8.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选择课题时要注意的原则中不包括() A 需要性原则 B 创造性原则 C 特异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9. 下列哪项不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A 定性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概率统计分析 B 定性研究需要较长时间与研究对象接触

社会医学试题A卷

社会医学试题A卷

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 A 卷 B 卷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方法A 课程代码:_PHPM130058______ 开课院系:____公共卫生学院_______ 考试形式:闭卷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 ( )1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t 检验,要求两样本例数相等。 ( )2当H 0为真时,增大样本量n 可以减小犯一类错误的概率。 (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要求各观察值之间独立。 ( )4 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样本回归系数b <0,经假设检验P <0.05,可以认为两变量间呈负相关。 ( )5一个检验的效能为80%,那么在H 1为真的情况下,不拒绝H 0的概率为20%。 ( )6在实验设计中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是为了控制部分混杂因素可能对统计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 )7对于同质人群,调查100名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对象,患流感的人数可以认为近似服从 二项分布。 ()8配对设计资料的一对变量 为(X1,X2),则相应配对符号秩检验的 编秩方法是把X1、X2差值从小到大进 行编秩。 ()9利用直接计算概率法对样 本率进行检验时,其假设检验的P值是 指假定H0成立时,从H0所对应的总体 中随机抽样,获得现有样本的概率。 ()10 log-rank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各组的生存时间相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正态分布资料,μ-1.64σ相 当于() A 第5百分位数 B 第2.5百分位数 C 第95百分位数 D 第97.5百分位数 2、对于表1资料,为比较两种方法之间检出率有无差别,应选用哪个方法?()表1 两种方法检出率情况 免疫荧光法乳胶凝集法 合计 A. Chi-square +— B. Correlations + 11 20 31 C. Contingency 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