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社会学复习介绍

城市社会学复习介绍

城市社会学复习介绍
城市社会学复习介绍

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古典人类生态学

1.社区的生态性质

(1)共生性:每一个物种都不能离开其他物种独立存在和发展,这种现象称为“共生”。

(2)竞争性: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同一目标的争夺,非敌对但排斥。竞争导致均衡。古典人类生态学家把竞争看作是人类社区得以形成的基本原则。2.社区的生态过程

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变化过程(集中或离散)

集中: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向某些地区聚集,使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向少部分地区的社区运动过程。

离散:指相反的社区运动过程,即人口向更广大的地区扩散。

3.城市的生态模型

(1)伯吉斯的同心圆说

在他看来,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生态布局,这个布局是依同心圆的格局组织起来的,即是由不同的环状空间地带组织起来。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是同心圆最内核的地带。

(2)霍伊特的扇形说

一般来讲,工厂在城市生态结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工厂的分布并不是一个环状围绕中心商业区,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

(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说

强调某些设施的形成与该地方是否存在维持其设施存在的条件相联系

4.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受到的批判

(1)首先是以阿利汉为代表的学者对帕克的生态学理论根基,即将社会区分为生物的和文化的两个层次的二分法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2)对古典人类生态学批评的第二个方面是指古典生态学理论家过分强调和重视生物性因素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社会性的因素,特别是文化、情感、象征等的作用。

(3)批评的第三个方面是有关城市空间成长模式。古典人类学企图发展出普遍的城市空间成长模式。戴威认为伯吉斯的模式是一种理想型,都市空间分布并“没有一种普遍模式”。

(4)批评的第四个方面表现在对其“自然区域”概念和“生态谬误”的批评上。

第二章新正统生态学

1.霍利的人类生态学理论

生态组织四原则:相互依赖、关键功能、分化和支配是四个重要原则。

(1)人类聚居的一些“基本假定”

第一,每个生命有机体的个体必须与环境打交道,以便从环境中获取生存资源。第二,个体必须相互依赖,这是所有生命所共同的,对人类更有特殊意义,是

个体在社会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三,人类具有利用环境来最大化地保护和延续生命(延长寿命或繁殖后代)的趋势。

第四,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预知人类的活动将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第五,人类个体与其它生命一样受时间限制,对食物以及休息的循环需求决定了基本生活节奏,并进一步限制了对所有活动的时间分配。因为活动的时间有限,相应地活动所能达到的空间也有限。(2)生态组织的四个原则

(一)相互依赖原则

在任何人口聚居中,对环境适应的过程都包括了在其成员间的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有两种形式,即共生关系形式(功能不同群体间的互补)或共栖关系形式(功能相似群体的聚集)。在两种情况下,个体联合所达到的集体行动能力超过个体保持孤立时的能力。但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增强的效果是不同的:共生联合体会增强人类群体的生产或创造力(因为它能促进专业化);

共栖联合体由于其各部分是同质的,只须相互作用和协调,因而只有保护或防御作用。也就是说,共生联合体是生产性的而共栖联合体是防御性的。霍利将前者称为“合作性群体”而后者称为“类别群体”。

现代社会主要的“合作性群体”有家庭、村庄、城市等地域性的和工业、零售、商店、学校及政府等协会团体,而主要的类别群体则有亲属、种族、政治、邻里、少数民族聚居地、阶级、俱乐部、专业组织等。

地域性聚居人口的生态组织模式基本上由这两种形式所决定。

(二)关键功能原则

生态系统中,在人类聚居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某些单位总会比其它单位执行了更为重要的功能。“在每个有着多种功能的关系系统中,系统与其环境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一个或相对较少几个功能来调节的”。如果一个系统缺乏关键功能时,系统就会变得脆弱和不稳定,在极端的情况下,系统不可能存在。

关键功能可以宽泛地分为两类:一类来自自然领域,一类来自社会领域。

在人类社会早期,关键功能是从当地自然资源中获取基本生存资源的活动。当交换(商业贸易)发生后,关键功能就由作为生存来源的生产与交换的相对重要性而决定。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环境就成为关键影响因素。随着人们不断地卷入系统间的关系网络,场所地域的重要性下降,自然环境被扩张和扩散,与环境的联系开始通过各种社会机制来调节。因此,将地方系统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功能就开始占据关键位置。资本主义社会中关键功能由私人企业公司来执行的。

(三)分化原则(以及空间与时间分配原则)

第二个原则“关键功能”的执行对接下来的两个很重要,其中之一就是功能分化。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不同,功能分化程度也会随之变化,这就是分化原则。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系统所支持的人口规模也随关键功能的生产效率而变化。

关键功能的生产能力决定了一个系统分化的程度以及系统可支持的人口规模和系统可占据的空间领域的大小。如狩猎和采集社区、以比较稳定的农业为关键功能的社区、工业社会,其专门化的程度及其可支持的人口规模都是大不相同的。

功能分化包含了对环境的不同要求。不同的专业化单位使用的物质资料和条件不同,对其位置场所的空间与时间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讲,执行关键功能的

单位对位置与场所的要求有优先权。其它单位倾向于分布在关键功能单位的周围,它们与关键功能单位的距离与它们的功能直接从关键功能单位分离出去的程度相对应。时间分布也遵循相类似的模式。关键功能和分化原则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功能单位间的关系的传递和转换。对有些间接性的功能单位而言,与环境的联系是必须要通过其它功能单位的传递与转换才能进行的。同样,不同功能单位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传递和转换。

专门化程度的提高使传递和转换关系和延续性增强。不过,功能单位也有可能相互偏离以便直接接触。所有功能,不管其类别如何都受环境关系的影响,差别只在于影响到达的直接性。那些在关系链的末端(或接近末端)的有可能与环境有更大程度的独立。

(四)支配原则

支配原则也取决于关键功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支配地位属于那些对关键功能贡献最大的单位。换言之,支配是功能的一个属性。“支配附属于那些控制了对其它单位起作用的必要条件的单位。一般来说这意味着控制了流入社区的维生物”。也就是说,与环境有直接关系因而执行了关键功能的单位决定了与环境只有间接关系的功能单位的基本情况。支配原则一个潜在含义就是在人类聚居中支配单位很有可能是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

虽然一般认为政府居于支配地位……但在生态系统中商业的支配功能是通过社区决策的商业影响而得以政治化表达的。不仅如此,商业的支配地位也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出来。

空间上的表达是通过集中,因为人类居住的中心是功能相互依赖得以整合和调节的地方。支配单位执行了关键功能因而占据了中心位置,而其它单位执行了较少功能,它们将按其相对贡献而分布在中心四周。

霍利对形成同心圆模型的原因分析与伯吉斯不同。霍利的解释是,它们是功能支配本身的结果而不是中心支配的结果。当商业在系统中执行了关键功能时,商业将处于人类聚居区的中心。

支配在时间方面的表现为,社区中主要的功能维持单位的节奏对其它单位施加影响。在时间方面表现为社区活动的节奏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时间变得匆忙。

2.邓肯的生态复合体理论

生态系统在内部是由4个关联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这4个关联变量就是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

技术(Technology)。邓肯以这四个词的首字母将其简称为POET生态复合体。( 1)、人口:结构化的人类群体,作为单位发生作用。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特征一般随研究单位的不同而不同。一个邻里地区的人口很明显会与作为整个大都会地区的人口完全不同。

(2)、组织:人口在环境中为了供养自身而形成的各种结构。例如各种不同的社会为了克服相同的生存问题而形成的各种适应组织。

(3)、环境:所有外在于人口的现象,包括影响它的其它社会系统。在4个关联变量中,环境可能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其中人口必须适应的极限。另外,环境还是原材料的唯一来源。环境的特征最终决定了人口的规模及其适应的本质。不过,环境会由于第四个变量技术而被剧烈地改变。

(4)、技术由人口在适应其环境中所使用的技能、工具和人工制品所构成。技术制造物能改变组织,而这反过来又能影响到人口开发环境的能力。

第三章文化生态学

1.文化生态学的代表人物费雷将传统生态学理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理想描述性理论,包括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伊特的扇形理论;第二类为实证理性主义理论,包括麦肯齐、坎尔文、黑格、奎因等人的社会生态学理论;第三类为方法论理性主义理论,其代表人物为韦伯。

2.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论观点,就是生态学理论必须从一开始把社区看作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体系,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以维持社区的同一性。(2)第二个重要理论观点是“领土完整性”。斯普夫认为一个社会体系,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城市,只有在拥有足够的领土以满足社会各项目标和功能的需求时才能正常运转。

(3)第二个重要理论观点是社区的整体效用与社区各子系统的局部效用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城市性理论

1.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性的描述

(1)、藤尼斯的《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城市性:少有认同型,情感中立,墨守成规,片面交往

(2)、迪尔凯姆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高度广泛的相互依赖

(3)、韦伯的传统的-理性的概念

以功效和回报为基础的理性的行为,拥护变化

(4)、齐美尔的《大都会和精神生活》

现代社会中,人民精神生活特点:复杂与老于世故、理智性、时间观念、标新立异的冲动和默然的态度

(5)、帕克以芝加哥为经验研究对象,认为人口数量等原因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通病如:精神病症、冷漠的人际关系、种族隔离、家庭组织及观念弱化、反社会行为

2.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撰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为当时美国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探询一个关于城市的清晰的概念,以及一个关于城市性的可操作的理论体系,以便能将以往城市社会学所发现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无关联信息和相关的各种混合体筛选合并进一个连贯的知识体中。

3.沃思:城市社会学的中心问题是揭示那些典型的、相对长久的、聚合了大量异质个体的居住地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城市特性:人口数量、居住地密度、居民以及群体生活的异质性。

4.城市生活方式的描述

城市性的实证介入角度

(1)生态角度: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

(2)组织的观点: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系统

(3)个性及态度的观点:作为一组态度和观点以及牵涉到集体行为的典型形式和服从于社会控制机制特性的个性组合。

5.沃思以后的美国城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郊区化进程的产生。

6.亚文化理论(P76)

科罗德·费舍《朝向亚文化的城市性理论》

中心观点是:城市中较高的偏差行为和无组织行为的发生率并不是由于诸如人际的疏离、匿名性和非个性化的交往,而是由于一定数量的能够承载一个可自行生长发育的亚文化人口的存在,这个一定的人口称为“临界多数”。

(1)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亚文化类别就越多。

(2)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它的亚文化强度就越大。

(3)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传播资源的数量越大,就有越多的东西传播到亚文化中去。

(4)一个地方越具有城市特征,“非规范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第五章社区全力

第一节社区的权利模式

对社区模式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精英控制模式、多元权利模式、其他权利模式。

一、精英控制模式

梅赛尔用“3C”阐述了精英的核心要素:意识,即精英成员必须自觉的意识到精英的存在及其自身在其中的成员资格;凝聚力,即个体成员的行动必须与群体利益的诉求相一致;共谋,即成员间必须要有信息交换,共同的策略必须不断演变,以增进群体利益。

在莫斯卡看来,精英结构有两种:一是独裁-贵族型。权威向下流动,精英自我更新;二是自由-民主型,统治者由精英授权进行统治,精英和非精英之间的个体成员存在循环。

一、权力多元模式

多元的代表人物是戴尔。

戴尔认为,权力变动涉及4个维度:一是强度,即一个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力的多少;二是分布,即权力散布或集中所覆盖的行动者数量;三是领域,即权力被限定于专门活动的程度;四是范围,即权力被限定于某些服从群体的程度。

第二节社区权力与社区事务

一、社区事务与社区权力的关系

米勒在研究太平城最高领导层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时提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和关键影响人物互相作用,形成一种米勒称之为“动态联合”的权力模型,这种模型有别于亨利在研究亚特兰大时提出的整体权力结构。

社区中不同种类的社区事务在任何时候都对应着不同权力体系及决策参与者,大城市的社区事务与农村社区的社区事务不一样,北方社区与南方和西部社区的事务不一样,一个大学城与一个工业中心城市的社区事务不一样。因此,研究社区权力必须分析社区事务的类型。如果简单的将社区内的事务按社区生活的不同方面划分成诸如经济事务、政治事务和教育事务等是非常笼统和武断的,因为一些事务可能会同时划归两个甚至更多的类别。

在社区事务分类中应根据两个原则,一是分类能通用于所有事务,二是每种类别必须对应着一种权力模式。因此,分类不仅应该符合逻辑,而且必须能经得起权力行为模型的实证验证。

第三节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活动的过程。

社区参与的途径:

1.选举:是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决策的最基本途径。

2.政党:通常是由具有类似态度和利益的人组成的组织,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和

维持对政府的合法控制。

3.利益群体:社区内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可以组成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

织,如宗教组织,大学,公司,商会等。

4.民意测验:这是一种对居民观点进行调查的办法。

5.广告媒介:指专为宣传自己的主张,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而充分利用

各种宣传方式,如电视,报纸,杂志等。

6.直接邮寄:使用计算机处理的邮件名单来选择可能同情或支持某个候选人或

某项主张的居民。

7.专业化的公关:聘用专业管理人员和顾问,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就某个候选

人、某项政策和主张来做民意测验,分析测验结果,制定公关策略,安排广告和媒介报道等。

8.电话银行:为加强竞选运动的个人接触,助选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化的拨号

系统及已经准备好的广播稿,用极具煽情性的语言来阐述候选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从而与目标公众进行交流沟通。

第四节独立社区和依赖社区

霍利发现存在一个独立社区和依赖社区的连续统。前者是自给自足的、独立的、小规模的而且稳定的,后者则受其他社区及更大的社区体系的影响。

第六章城市符号互动理论(代表人物)

第一节城市符号互动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传统城市社会学与符号互动论之间的相异点

二、城市符号互动论的主要理论与观点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当代符号互动论学派的观点源于乔治.米德理论的综合,是赫伯特.布鲁默、一位米德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建立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框架。欧文.戈夫曼则以他独具特色的戏剧论为符号互动论增添了一种新颖的研究视角。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中-----《心灵、自我与社会》。米德认为,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主观意识是一体的两个方面,都是在社会的行为过程中产生和显现出来的。因此,他强调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过程来理解人的内在与外在活动,而所有的互动都是由符号这个中介决定的,人生活在符号世界中,处于具体的符号情境中。

布鲁默指出,符号互动论是建立在三个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第一,人类对某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们对这一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第二,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中;第三,这些意义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改。他认为,符号互动包括解释和定义两方面。所谓解释是指明确他人的行动和说话的意义,所谓定义是指向他人表明自己将如何行动。布鲁默提出了“自我互动”这一概念,意指一种对自己进行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对自我产生反应、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戈夫曼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戏剧分析范例,他的“戏剧论”运用戏剧舞台的意象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社会中的行动者

被类比为舞台上的演员,有着各自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从而拥有着独特的互动方式。

(二)城市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则是人类行为以事物所含的意义价值为基础的。由此,城市符号互动论指出,城市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城市人的“自我”是在于他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对沃思理论的巨大挑战。因为沃思一直将城市人看成是一个个异化的、非社会性的个体。

2.20世纪60年代,欧文.戈夫曼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戏剧分析范例,运用戏剧舞台的意象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戈夫曼戏剧论的盛行,激发了更多的研究者去探索城市的漠视规则与行动者用以保护个人利益所使用的策略。城市符号互动论借鉴了戈夫曼的观点,反对下列结构主义论点:主要团体、本地社区和传统机构在城市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角色。城市符号互动论认为,公众生活的匿名性要求城市居民必须在城市舞台上扮演某一角色。

3.城市符号互动论认为,城市人在社会参与的复合体内,寻求富有意义的认同。对城市领域的认同是指一些认知性的意义价值及符号,它们是个体用以阐释某一城市场所的自然真实性和社会真实性。符号互动论者注意到了“家庭领地”形成的限制性及保护性环境,它使个体能安全地避开公众的注意而从事广泛的活动。人们不仅构建出家庭领地以维系亲密感和私人性关系,还发展出另外三种领地。1)公众领地-------个人可根据其公民权而获取的自由,如公共娱乐设施和休息场所。

2)互动领地-------社会团体可非正式地规定其场所,如在海滩上。

3)身体领地-------包括个人的身体及个人宣称的私人空间,如在电梯或人群中。

三、城市符号互动论的研究实践

1.格瑞格利.斯通于1954年在芝加哥的“北边”作了一项针对女性购物者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部分购物者在购物地点仍进行着互动沟通,展示着主要的社会交际关系,共同形成本地社区的认同感。

2.安赛尔姆.斯卓思研究了城市人所感知的城市意义。按照传统的符号互动理论,人能创造和运用符号,因此,城市人依据象征意象来理解城市,这些意象建构成为集体表象,从而将整个城市符号化

3.在城市微观分析理论当中,有两种社会学模型影响着对个体体验所做的研究与阐释。一种是戈夫曼的“策略范式”,它分析公众场合中个体的被引导性及利己行为;另一种是乔治.齐美尔对群体关系网的分析,齐美尔将社会心理学方法应用到城市社会学中。他认为,城市社会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特征就是城市人所持的厌倦感及事事有所保留的态度。

第三节莉恩.洛夫兰德的城市符号互动理论

一、城市生活三种领域理论

1.公众领域(尤其是非亲密性的公众领域,例如在繁忙喧闹的大街上):此时社

会生活的特征一般是快速而短暂的关系,有着一定的社会性距离。

2.私人领域,它的特征是形成于一些主要群体成员之间,这些成员或是居住邻

近,或是彼此有着某种交际关系,但一般并不存在着永久、稳定的关系。3.狭窄领域:熟人、邻居之间显然有着一块狭窄的空间,在此相互共处融洽,

充满着轻松快乐的气氛,彼此之间往往有着强烈的共同归属感。

第七章社会网理论

第一节社会网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出现

英国结构------功能主义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在1940年首次使用了“社会网”的概念。

第二节城市社会网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理论观点

1.怀特《街角社会》、甘斯《城市里的村庄》、利博《Tally角》

2.范德普尔的个人支持网研究,他是1987年春在荷兰做的,他将社会支持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即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和社会交往支持。

3.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格兰诺维特在该文中所说的关系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联系,这种关系与传统社会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表示人们属性和类别特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不同。他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

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纽带联系,弱关系起到“信息桥”的作用。

格兰诺维特还提出四个测量关系力量强弱的维度: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为弱关系。

4.社会资源理论是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林南教授对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的

修正和扩展。林南将人们的社会行为或交往分为两种:一是工具性行为,人们利用这种行动只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行动只是手段,这种行动又叫目的性行为;另一种是感情性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其目的,行动手段和目的是合一的。

5.社会资源理论对社会的假定是:

1)社会结构是由一组人际关系网络组成。

2)人们在网内位置的高低是由财富、权力、声望这三种公认的有价值资源的多寡来决定的。

3)整个社会的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形态,位置越高,占有此位置的点数越少。6.根据上述假定,社会资源理论衍生出三大命题。

1)第一个命题是社会资源命题,即当需要更多地运用影响和信息时,工具性行为的成功度与联系者的社会资源成正比。也就是说工具性的行为要想成功度大,就应该找社会资源大的人。

2)第二个命题是位置强度命题,即一个点占据位置的高低与该点的社会资源成正比。也就是说,位置高的点不但自己的可通达性大,而且可通达点的个人资源及社会资源也很大。

3)第三个命题是关系强度命题,即关系强度与联系点的社会资源成正比。一般来讲,向下找关系没什么用处,所以利用人际关系往往是向上走,这样用强关系就不如弱关系走得高、走得远。

7.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做了两大贡献

1)第一是将社会资本的概念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从两个角度做了定义:一是社会团体即社会资本,如果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多,其社会资本就大;二是社会网络即社会资本,如果个人的社会网络大而广,其社会资本就大。

2)第二是将社会资本的概念与人力资本的概念联系起来,认为社会资本是积累人力资本的条件。

8.林南试图对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做出区分,他认为所谓社会资源是在社会网

络中嵌入的、可摄取的资源,而社会资本则是从社会网络中动员了的社会资源。

9.社会网络分析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城市研究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贡献和意义。1)首先,从网络视角出发,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如城市社区问题获得了崭新的认识。通过借助于网络分析的视角及其研究技术和概念,人们对城市社区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2)其次,网络分析还为城市社会学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从网络的角度去研究城市人的求职、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等,这些都是以往城市社会学研究所没有或缺乏的。可以说,网络分析开拓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和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对城市社会学的发展是一大促进。

第八章消费社会学

第一节对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反思

卡斯特提出重新构建城市社会学的目标,他认为在城市社会学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其研究对象各种各样,惟一可以肯定的有两个,第一个是空间,第二个是集体消费。

卡斯特实际是把从当代资本主义系统结构去分析集体消费作为城市社会学的任务。

第三节桑德斯:作为消费社会学的城市社会学

桑德斯的城市社会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社会理论和城市问题中》。

第九章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

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创始人是法国的理论家列菲弗尔,在他之后有不少学者展开了对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思考,主要有罗维斯、斯科特、索亚、哈威等。不过,论述比较系统且对城市社会学影响比较大的当数哈威。

列菲弗尔是法国人文马克思主义者,他有关城市的论著主要有《资本主义的生存》、《城市革命》等。

在列菲弗尔看来,城市是由以下三个相关概念组成的,即空间、日常生活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戴维哈威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社会公正与城市》、《资本的限制》、《意识与都市经验》、《资本的都市化》、《后现代性的条件》等均是有影响力的作品。

人造环境是一种包含许多不同元素的复杂混合商品,是一系列的物质结构,它包括道路、码头、沟渠、港口、工厂、货栈仓库、下水道、住房、学校教育机构、文化娱乐机构、办公楼、商店、污水处理系统、公园、停车场等。人造环境在概念上可以区分为生产的人造环境和消费的人造环境。

哈威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这个人造环境的生产和创建过程是在资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结果,是资本本身发展需要创建一种适应其生产目的的人文物质景观的后果。简言之,资本主义下的城市化过程是资本的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这个人造环境的生产与创建本身负载了资本主义的逻辑,即为了资本的积累、为了剥削劳动力而生产和创建的。

第十章新韦伯主义

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新城市社会学”思潮中的一支,新韦伯主义视城市为一个社会—空间系统。传统城市研究中的空间概念是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出发点,而由城市的社会—空间系统产生的生活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则是他们分析的要点

新韦伯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雷克斯、墨尔和帕尔。

雷克斯和墨尔出版《种族、社区和冲突》一书,提出“住房阶级”理论。

对稀缺住房资源的争夺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冲突是雷克斯和墨尔理论模型中的两个要点。

他们的研究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将对住房的研究与主流社会学关注资源分配不平等和阶级斗争的传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试图说明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组织是如何通过住房分配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对住房阶级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是住房阶级的划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住房阶级的划分是否是无穷尽的?二是住房阶级概念在界定和使用上的混乱。

对住房阶级理论的第二点批评集中在理论的前提假设上。雷克斯和墨尔假设城市居民在对住房的看法上存在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即拥有私人住房要优于租房而居、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要优于私人建造的、位于郊外的住房要优于位于内城区的等等,他们正是以这一假设为基础展开了对不同群体争取同一类型住房而发生的冲突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对雷克斯和墨尔的第三点批评认为他们误用了韦伯的阶级概念。批评者认为雷克斯和墨尔界定的住房阶级其实是住房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市场能力的不同,而在于生活方式的不同。

雷克斯和墨尔的住房阶级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与传统的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研究相区别的新方法。新方法强调城市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密切联系,尝试将主流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传统城市社会学对空间的关注融合在一起,对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城市经理人:在城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守门人或称之为城市经理人决定着不同类型的城市稀缺资源在不同人群中的分配,城市社会学通过分析他们的目标、价值取向和行动来解释城市的资源分配模式的形成。

帕尔的城市社会学分析框架包含3个要点:一是强调空间概念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帕尔分析框架的第二个要点是城市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模式并不是由空间或区位决定的。而是那些在社会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个体的行为后果。要点三是帕尔认为由城市资源的稀缺和不平等分配而导致的冲突是任何社会里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这种冲突是否会演变为有意识、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城市经理人理论暴露的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城市经理人的概念界定问题。批评者指出,城市经理人的概念是描述性而非分析性的,尽管帕尔强调城市经理人行为的重要性,但他没有提供一套能够评定不同类型经理人相对重要性的标准。二是关于城市经理人自主性的问题。帕尔虽然将城市经理人视为自变量来分析,但不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仍受到城市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针对这两个问题,帕尔对城市经理人理论做了重要修正。第一,他对私人领域的经理人和地方科层制行政机构的经理人做了区分,将后者定义为城市经理人;第二帕尔认识到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机制和国家科层体制。帕尔接受了批评者的一件,认为自己早期的研究夸大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和影响力,忽视了国家精英、社会主要制度、市场因素以及私人部门经理人的作用,而后者才是影响城市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力量。他视城市经理人不再是一个自变量而是一个参与变量,扮演着协调私人部门利益与社会需要、(国家)中央政府政策与地方民众要求之间关系的重要角色。

“法团主义”认为国家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它具有集中决策、控制过程、合

法参与经济生活、主导工业发展方向的功能,有着自己独立的目标、动力和价值体系,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和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使它成为形塑社会的主要力量。“法团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角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地位不断上升的普遍事实。

对城市经理人的批评主要有两点:一是理论的普遍适用性问题;二是城市经理人的权限问题。

第十一章世界体系理论

现代化理论的立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中心论和本位论,认为只有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才能产生现代化;非西方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因素才有可能。二是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单向线性发展的社会历史观,认为无论哪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是相同的,差别只在于速度快慢和容量大小,最终的方向都是向西方社会靠拢或“趋同”。三是关于社会变迁的“两极论”,把社会发展抽象、浓缩为“线性”的一维模式,把人类历史简单划分为一条单向纵轴上的传统社会阶段和现代社会阶段。而各个国家和各种社会形态的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最终都可以归入这两个阶段的衡量尺度之中。四是文化价值观推动论,认为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对社会进化的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首先在于观念价值与行为模式的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恰恰是使不发达国家被纳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的过程,是一个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

普雷维什提出“核心—边缘”概念,其中核心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边缘是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核心和边缘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核心国家通过不公正贸易剥削边缘国家,是导致边缘国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与未发达相区别的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像现代化理论认为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国家内部原来存在的落后因素所引起,而应当归咎于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变得发达的这个当今世界的历史过程。

依附是这样一种状况,即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依附理论实质上是持这样一种观点:作为外国资本渗透的结果,在依附国家产生了一种扭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并将再生产出全面的经济停滞和大众的极端贫困化。

扭曲的经济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上“从属于”优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二是极端依附海外市场的“外向性”,包括资本、技术来源和生产品出口两方面。此外,还包括差距拉大、贸易恶化、外债加重、经济波动转嫁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

扭曲的社会结构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资和买办之间有可能形成阶级同盟。二是“极端的社会不平等模式”出现,并且进一步限制和扭曲了国内市场。

沃勒斯坦的代表作是他的三卷本著作《现代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为了市场销售而进行生产,其目标是实现最大利润。

世界经济的三个层次:核心、边缘和半边缘。

在世界体系论的解释构架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基本过程是三种类型:周期性过程、长期趋势和形成国家。基本的系统结构特征包括核心—边缘分工、国际体系和不平衡发展。

沃勒斯坦认为,处于世界体系各个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包括边缘国家、半边缘国家和核心国家)之间有一系列的经济交换和政治关系,核心国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发展的。

这种相互联系起来的公司和城市网络被描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新国际分工”这样一个概念。所谓“新国际分工”被定义为伴随着世界产品产地市场转移的世界劳动力市场的转移。

现代资本主义全球经济转变中的城市发展问题:1.城市发展的原因、特征和意义要通过分析城市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联系,包括占优势地位的跨国公司和世界体系的经济重构过程的联系来理解。2.随着经济增长和变迁阶段的变化,世界经济中的绝大多数城市趋向于使其特定的原材料、工业产品、经济布局、市场、金融及其他“服务”活动走向专业化,而这些活动的复杂联合体(如公司总部)却是位于其他城市。3.全球的、国家的、地方的经济重构是与政府的行为和调停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的角色既可能是主动创造性的也可能是被动适应性的。4.经济重构和政府重构本质上是与家庭生活及社区的重构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与地理空间转变联系在一起的。5.家庭和社区的重构不仅是经济和政府重构的副产品;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非正式化、迁移、网络化、政治参与——也是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反映并形成了劳务、资本和政府政策取向的全球性流动。

城市、地区、国家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不是一个与其他重要因素相脱离的单纯的经济过程。城市变迁不仅是全球或地域的资本运动的结果,也是地方或国家层次的政府政策的结果。从效果上来说,存在着两种世界范围的“逻辑”;一种是经济的(资本主义的)逻辑,一种是政府的逻辑。

半边缘国家是指在世界经济动荡时期从以前的核心地位上衰退下来的国家(典型的如葡萄牙)和抓住机会向上流动的国家和地区(典型的如亚洲四小龙)。

核心与边缘、三个世界、发达与不发达(及发展中)三组概念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用来描述世界体系的概念。其实这些概念的内涵相差不大,大体上核心相当于第一世界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边缘则相当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发展中)国家。而半边缘则是从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中分化出来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存在着过度城市化现象。过度城市化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比重增长过快,明显超过城市工业化所需要的数量。二是就业不充分,城市人口中存在着大量过剩的劳动人口,已就业的劳动人口中,过多地集中在商业服务行业之中。三是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就业人口,在一个城市以致一个国家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非正式经济成分,未纳入政府的管理之下。四是国家内部城市体系不均衡,特大城市过度膨胀,中小城市萎缩,首位城市规模庞大甚至数倍于第二大城市。

首位城市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大的城市。首位城市的概念所包含的一种思想是,在一个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地域内,存在着一个“城市体系”,其特征是在一种健康、成熟的经济背景之下的统一的人口分布。一个健全的城市体系的人口分布不一定是“正态”的,但有可能是一个“对数正态”的分布。

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结构来看,国际经济过程(包括全球化的经济结构重组和世界市场趋势)乃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

对于发达国家(核心)的城市,城市社会学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在于:由于世界体系中的全球经济重构的作用,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全球性调整和新国际分工的

影响,造成了城市社区的一系列重构性的变迁,包括工厂关闭、血汗工厂兴起、国外移民涌入、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和中心商务区的兴起、外围地区的扩张和城市中心的内部萎缩等,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不发达国家(边缘)的城市,城市社会学的聚焦点集中于过度城市化、非正式经济的兴起、区域内城市体系不均衡分布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而边缘国家的城市变迁及城市问题不仅是世界体系内的新国际分工和经济重构的作用结果,也与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特点相关联,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