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47

神州教育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

张贺

洛阳理工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以及环保理念的大众化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各高校中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却无法继续满足这一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就高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进一步提出了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高校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水平与教育质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方法

前言:

近年来,高校以大量理论教学内容支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工作室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该教学方式的创立之初就致力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与学习平台,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为引导,教师配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都具有显著作用。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的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专业中的一种,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学、艺术学以及园林学三个学科体系,在设计理念不断革新的影响作用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范围也在不断拓展。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课程设置难度也越来越大,难以与新的学科体系相配合,更新速度太慢无法真实反映专业真实的发展状况。

(二)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内容占比低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性特征十分明显,所以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配以较强的自由度。但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模式下,过于程序化的问题导致理论教学占比过大,实践教学的实现存在一定难度。由于实践性教学课程的不足,导致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出现与社会、市场严重脱节的现象,设计作品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三)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与发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较为滞后,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资金支持,但在师资力量这一方面还存有极大的缺陷。师资力量薄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利程度;教师素质不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在高校当中,一位教师担任多门专业课程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教师难以对课程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一)开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即形成“专业、项目、工作室”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更具有实践意义,以市场、

就业以及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养,顺应设计教学的发展以及设计人才的成长规律,将教学与产业、工学进行有效结合。构建校企合作的专业教学模式,需要综合高校内的相关人才组成指导委员会,面向全社会进行相关企业调研,进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划。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方面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方便企业将真实的发展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当中,为工作室教学提供教学实践场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专业、项目、工作室”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够将教学过程与工作工程进行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配合,强化单元模块中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的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二)完善课程体系

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时,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过程进行优先理解。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包括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两个部分,依据工学结合的项目导向进行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编制过程应以单元模块的转型能力为基础进行项目选择,最终实现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成果验收与考核[1]。以河南地区为例,在进行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的过程中,对全地区的设计公司进行了相关调研,通过职业分析,结合设计人才成长规律、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方针,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应包括:住宅空间设计、手绘快速表现、商业空间设计、陈设品设计机器工艺、环境规划设计、建筑制图与计算机应用、建筑装饰构造与工艺等。

在课程体系基本明确之后,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就是专业课程的开发,以工作室设计项目为基础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可由合作企业的相关技术标准作为课程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以《住宅空间设计》为例,设置96课时的课程,学习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课程内容包括住宅空间整合、简约主题住宅设计以及中式主题住宅设计;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方法部分以师生探讨、情景教学等为主,进行创新实践。

(三)推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普及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教学活动与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以任务为驱动,行为为导向,能够进一步发挥项目工作室的应用价值与实践优势,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型工作项目,实现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任务之间的有效对接。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进行项目承接;以工作室导师总体负责进行项目收单,并完善编制和项目进展计划。其次,进行项目讨论,依旧有工作室导师对其进行总领负责,着急各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派遣设计时进行相关内容讨论,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得出实施方案之后,指导教师需要继续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实践方案的初步规划[2]。第三,项目运行阶段;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方案策划,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与分析,并依此给出意见与建议;在全部方案中,选取3-5个较为优秀的方案交由客户评审,并由学生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涉及整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