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6号朱宁-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6号朱宁-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6号朱宁-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6号朱宁-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摘要

控制系统中,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控制,称之为PID控制。数字PID 控制器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可用于多种工业控制。目前在实际的工业过程控制中,虽然可以应用很多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但是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始终是主导的且非常重要的广泛使用的控制方法。大多数反馈回路用该方法或其较小的变形来控制。本篇论文介绍了Keil Software公司的μVision3集成开发环境的MCS-51系列单片机体系结构,开发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理论实验设计,其目的是为自控的初学者提供一个学习PID控制算法的实验平台。

关键词:单片机、PID、自动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il Softwar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μVision3 MCS-51 family of single chip architecture to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system identification) as the basis of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and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ontrol theory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new optimal control, robust control,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PID control principle, drawn by Proteus ISIS schematic analog PID controller parameter settings and circuit components to meet the controlled variable on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entire system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ircuit design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MATLAB / Simulink control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mplementation-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MATLAB (M + 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ptimized digital PID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KeyWords: MCU MATLAB /Simulink Proteus PID Automatic Control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系统开发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系统技术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ΜV ISION3集成开发环境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VC语言及其特点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D REAMWEAVER开发工具及其特点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的功能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系统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概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8051系统结构及各功能模块作用.................................. - 6 -

1.1.1 8051内部结构及各功能模块作用 ............................ - 6 -

1.1.2 8051外部引脚描述 ........................................ - 8 -

2.自动控制原理和新型PID控制设计理念 .......................... - 12 - 2.1自动控制原理的系统分析 (12)

2.1.1自动控制原理概述 ........................................ - 12 -

2.1.2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性能要求 ................................ - 12 -

2.1.3 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 13 - 2.2新型PID控制设计思想的现代控制理论 (14)

2.2.1最优控制 ................................................ - 14 -

2.2.2鲁棒控制 ................................................ - 14 -

2.3.3智能控制 ................................................ - 15 -

3.- 16 -

3.1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系统“实验箱”功能分析 (16)

3.2 (18)

3.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数字PID理论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27)

3.4.3 (32)

3.4.4 (35)

3.4.5 (37)

4.结论 (39)

5.致谢 (40)

参考文献 (41)

附录A (42)

附录B (43)

附录C (45)

附录D (47)

附录E (48)

前言

单片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片内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并朝着SoC(片上系统)方向发展。单片机有着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性价比高等优点、易于推广应用。基于Keil C51 μVision3开发环境的(C和汇编语言)编程以及目标程序的调试,并搭载了Proteus单片机仿真与分析,实现嵌入式单片机系统自动控制的高智能,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带动了整个电子产业单片机构成的现代电子系统,将成为主流电子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器。目前工业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各行各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工业控制中,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控制的PID调节器现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 控制技术。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是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它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控制器的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的大小嵌入式系统。它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适用面广,控制参数相互独立,参数的选定比较简单等优点;PID控制器是一种最优控制。

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同时,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古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三个阶段。人类的许多希望和梦想,被科学和技术变成现实;其中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已经介入到许多学科,渗透到各个工程领域,如今异常火热的汽车电子中的车身控制、底盘控制、发动机控制、安全控制、娱乐系统;以及传统工业控制中的电机控制、温控系统、仪表设备、楼宇自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军用设备、航空航天等。单片机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PID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代替了原来很多硬件PID调节器,在工业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鲁棒性好、算法高效、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1.MCU系统结构和PID设计的开发环境

1.1 8051系统结构及各个功能模块作用

1.1.1 8051内部结构及各功能模块作用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定时器/计数器及I/O(Input/Output)接口等部件,这些部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8051单片机结构的总框图。它可以划分为CPU、存储器、并行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逻辑几部分。(如图1-1)

(图1-1 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1. CPU系统

CPU系统包括有CPU、时钟系统、复位、总线(BUS,即信号的公共通道)控制逻辑。

(1)CPU

单片机中的CPU与微型计算机中的CPU有所不同,它的特点是,面向控制、面向嵌入系统、面向单芯片化。

(2)时钟系统

时钟系统用于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的时钟信号。它必须满足CPU及单片机内各单元电路对时钟的要求。时钟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一般在1.2~12MHz。

(3)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应满足上电复位、信号控制复位的要求。

(4)总线控制逻辑

总线控制逻辑应满足CPU对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的控制要求。

2.程序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是一种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用它来固化单片机的应用程序和一些表格常数。单片机生产厂家按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的不同结构,形成单片机的不同结构类型,分为:

(1)Mask ROM型 (2)EPROM型 (3)ROM less型 (4)OTP ROM (5)Flash ROM(MTP ROM)型。前三种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是早期的产品,目前EPROM、ROM Less型已较少使用。

3.数据存储器RAM

RAM是一种可读写的存储器,也叫随机存储器。单片机内部的RAM除了作为工作寄存器、位标志和堆栈区以外的单元都可以作为数据缓冲器使用,存放输入的数据或运算的结果。

由于单片机主要是面向测控系统,所以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通常不多于256字节,而且都使用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4.各种I/O端口

I/O端口是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I是输入,O是输出)。单片机中的I/O端

口都是芯片的输入/输出引脚。这些I/O端口,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总线输入/输出端口

(2)用户I/O端口。由用户用于外部电路的输入/输出控制。

(3)单片机内部功能的输入/输出端口。例如,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输入、外部中断源输入等。

为减少单片机引脚数量,一般I/O口都有复用功能。例如不使用外部总线时,总线端口可出让给用户做输入/输出端口用。

从I/O口的结构上还可以分为并行I/O口,即多位数据一起输出或输入,这种形式传送数据速度快但使用的引脚多。另—种I/O口称为串行I/O口,即传送数据

是顺序输出或输入,这种形式可大大减少I/O

口的引脚数,但传送数据较慢。

5. 基本功能单元

基本功能单元是为满足单片机测控功能而

设置的一些电路,是用来完善和扩大计算机功

能的一些基本电路,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

系统等。定时器/计数器在实际应用中作用非常

大,如精确的定时,或者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1.1.2 8051外部引脚描述(如图1-2)

(1)电源引脚Vcc和Vss

Vcc:电源端,接+5V。Vss:接地端。

(2)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 (图1-2引脚原理图)XTAL1:接外部晶振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倒相放大器的输入,若使用外部TTL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

XTAL2:接外部晶振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倒相放大器的输出,若使用外部TTL时钟时,该引脚为外部时钟的输入端。

(3)地址锁存允许ALE

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地址锁存器锁存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从而实现数据与低位地址的复用。

(4)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PSEN

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5)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EA /VPP

当EA为高电平时,CPU执行片内程序存储器指令,但当 PC中的值超过0FFFH时,将自动转向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指令。当EA为低电平时,CPU只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指令。

(6)复位信号RST

该信号高电平有效,在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后,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7)输入/输出端口引脚P0,P1,P2和P3

P0口(P0.0~P0.7):该端口为漏极开路的8位准双向口,它为外部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复用端口,驱动能力为8个LSTTL负载。

P1口(P1.0~P1.7):它是一个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P1口的驱动能力为4个LSTTL负载。

P2口(P2.0~P2.7):它为一个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P2口的驱动能力也为4个LSTTL负载。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作为高8位地址线。

P3口(P3.0~P3.7):为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口,P3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口使用之外,每个引脚都具有第二功能。[9]

1.2基于MCU的PID控制设计的开发软件平台

熟悉Proteus ISIS 和Keil C51 μVision3单片机电路设计分析、仿真、调试工具软件的开发环境。在工程控制实践中实现优化的PID控制参数设计算法与仿真,本课题我使用的是基于Proteus ISIS 绘制PID模拟控制器原理图的ASF高级图形仿真、MATLAB R2009a (M+C)语言编程、Simulink 7.1系统的动态建模的综合分析设计方法。

1.2.1 Proteus 与Keil μ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

Proteus ISIS 是英国Labcenter 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它运行于Windows 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SPICE)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目前支持的单片机类型有:68000 系列、8051 系列、AVR 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 系列、HC11系列以及各种外围芯片;在硬件仿真系统中具有全速、单步、设置断点等调试功能,同时可以观察各个变量、寄存器等的当前状态,同时支持第三方的软件编译和调试环境,如Keil C51 μVision 系列等软件,并具有强大的原理图绘制功能。

Proteus 构成(如图1-2-1)

(1)Proteus 是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软、

硬件设计仿真平台。

(2)ISIS 为功能强大的原理布线工具。

(3)ARES PCB 设计为一PCB 设计系统。

单片机的程序设计需要在特定的编译器

中进行。编译器完成对程序的编译、连接等

工作,并最终生产可执行文件。对于单片机

程序的开发,一般采用Keil 公司的μVision 系列的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 系列是德国Keil Software 公司推出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μVision3是集成的可视化Windows 操作界面,其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和各种编译工具,能够对51系列单片机和51系列兼容的绝大部分类型的单片机进行设计。

1.2.2 MATLAB/Sumilink 开发环境

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产品,MATLAB 名称来自于Matrix 和

Laboratory 两个英文单词的前3个字母的组合。时至今日,MATLAB 已经发展为高性能的数值计算软件,并且集成了可视化功能,提供了大量的内置函数,具有编写简单、效率高、易学易懂等其他高级语言难以比拟的一些优点,在信号处理、通信、自动控制及科学计算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MATLAB 7.X 版本中,MATLAB 提供了灵活而又强大的接口技术,使用者可以在MATLAB 程序里调用其他语言编写功能,比如

(图1-2-1 Proteus 构成)

可以把一些繁重的计算模块以C/C++编写,然后利用MEX(MATLAB Executable)接口在MATLAB中调用这些模块,从而提高整个程序的执行效率。MATLAB提供的C/C++编译器,可以方便地把M文件编译链接成可以在其他编程语言或者应用程序种使用的库函数,利用其他语言如C/C++和操作系统的密切联系,在不同程序之间共享数据的接口,实现从MATLAB环境到计算及外围设备的通信。另外MATLAB还提供了如何在其他编程语言中调用MATLAB的数值计算和图形功能,从而加强应用程序的功能。这些技术拓宽了MATLAB在实际使用中的应用范围,给开发者提供了灵活多变解决问题的途径。

Simulink仿真系统是MATLAB7.X最重要的组件之一,能够使用户和系统交互进行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Simulink仿真模型支持完全的图形化界面。只要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组建模型后,将相应的图标放在仿真系统的创建界面内就可以实现功能仿真和运行。通过图块方式,分层设计流程,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设计模块结构的实现上,而不必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算法的实现上,几乎可以做到不输一行代码就完成整个动态系统的建模工作。因此,从分析研究的角度上看,Simulink模型可以让用户知道具体环节的动态细节,也可以让用户清楚地了解到系统各组件、各子系统、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6]

2.自动控制原理和新型PID控制设计理念

2.1自动控制原理的系统分析

2.1.1自动控制原理概述

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操作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一个装置或过程(统称为控制对象)自动的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变量能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系统是指按照某些规律结合在一起的物体(元部件)的组合,它们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就可以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是以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法。控制理论包括经典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是以传递函数为工具和基础,以频域法和根轨迹法为核心,研究单输入、单输出一类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从1960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它以状态空间方法作为标志和基础,研究多变量、多输入、多输出、定常数或变参数、线性或非线性一类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1]

2.1.2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性能要求

1.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其各部分功能

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以外的元部件统称为控制元件。由于控制对象的不同,控制系统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根据控制元件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可将控制元件分成4大类。(如图2-1-2)

(图2-1-2 控制系统的典型功能框图)

2.控制系统设计的性能要求

当控制系统受到各种干扰(扰动)或人为要求给定值(参考输入)改变时,被控量就会发生变化,偏离给定值。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作用,经过一段的过渡过程,被控量又恢复到原来的稳态值或稳定到一个新的给定值。这时系统从原来的平衡状态过渡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我们把被控量在变化中的过渡过程称为动态过程(即随时间而变的过程),而把被控量处于平衡状态时称为静态或稳态。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稳定,具体稳态误差可以多大,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过程的要求而定。对于一个好的控制系统来说,我们希望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不仅是稳定的,稳态误差越小越好,过渡过程时间(又称调整时间)越短越好,振荡幅度越小越好,衰减得越快越好。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1)稳定性(稳)

一个控制系统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必须是稳定的,不稳定的控制系统是不能工作的。如何判断系统是稳定的,有很多科学家发明的稳定判据(如劳斯稳定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李雅普诺夫稳定判据和伯德定理等)

(2)快速性(快)

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希望控制过程(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越好,但是有矛盾,如果要求过渡过程时间很短,可能使动态误差(偏差)过大。合理的设计应该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3)准确性(准)

即要求动态误差(偏差)和稳态误差(偏差)都越小越好。当与快速性有矛盾时,应兼顾两方面的要求。[7]

2.1.3 控制系统分析方法

(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时域分析法是根据自动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用拉普拉斯变换来求解动态响应的过程曲线。典型的动态过程有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单位加速度响应、单位

冲激响应等。时域分析的另一个目的是求解响应的性能指标。通常将控制系统跟踪或复现阶段输入信号响应的指标作为系统控制性能的指标。阶跃响应的一般性能指标有:峰值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及稳态误差。在MATLAB中实现时域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MATLAB的函数指令方式,如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单位冲激函数impulse(),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等;另一种是在Simulink窗口菜单操作方式下进行时域仿真。

(2)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研究控制系统的基础。当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后,就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分析系统的运动模态。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有频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表达出系统的频率特性,而且分析方法比较简单,物理概念比较明确。对于引入防止结构谐振、抑制噪声、改善系统稳定性和暂态性能等问题,都可以从系统的频率特性上明确地看出其物理实质和解决途径。

2.2新型PID控制设计思想的现代控制理论

2.2.1最优控制

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应用使最优控制理论成为现代控制论中的一大分支。应用最优控制理论和方法可以在严密的数学基础上找出满足一定性能优化要求的系统最优控制律,这种控制律可以是时间的显式函数,也可以是系统状态反馈或系统输出反馈的反馈律。常用的最优化求解方法有变分法、最大值原理以及动态规划法等。最优控制问题一般提法为:对于某个由动态方程描述的系统,在某初始和终端状态条件下,从系统所允许的某控制系统集合中寻找一个控制,使得给定的系统的性能目标函数达到最优。

2.2.2鲁棒控制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是近年来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所谓“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参数的扰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在设计控制系统前,需要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建模,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一般是理想模型情况下完成的。如果事先对系统的建模比较精确,换句话说,所建立的系统模型能够完全反映实际系统的动态属性,则按照该模型设计的控制器在实际环境中仍然

可以保证它的稳定性。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许多系统存在外界干扰和系统参数扰动等不稳定性因素,有些系统还存在没有或无法进行数学建模的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希望所设计的控制器即使在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可以使得系统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鲁棒多变量反馈控制的设计问题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系统设计控制规律使系统在环境或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影响下仍然具有指定容许误差范围内的系统响应和系统误差。[16]

2.3.3智能控制

现代控制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稳定性,以及许多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复杂大系统,导致了控制对象、控制器及控制任务和目的日益复杂化,从而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很少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第三代控制理论,即智能控制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交叉的产物,是当今自动控制科学的出路之一。“智能控制”概念是美国普度大学电气工程系的美籍华人傅京孙教授于1970年提出的。智能控制是指驱动智能及其自动地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智能控制是一类无需人的直接干预就能独立地驱动智能及其实现其目标的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的基础是人工智能、控制论、运筹学和信息论等学科的交叉。

3.优化的PID设计与实现

自从计算机进入控制领域以来,用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调节器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不仅可以用软件实现PID控制算法,而且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功能,使得PID控制更加灵活。数字PID控制在生产过程中是一种最普通采用的控制方法,在机电、冶金、机械、化工等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将偏差的比例(Proportion)、积分(Integrator)、微分(Derivative)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故称PID控制器。

3.1 基于单片机优化的PID控制系统“实验箱”功能分析

(图3-1 单片机PID控制实验箱系统框图)

(1)实现PC计算机与单片机“实验箱”(如图3-1)的程序指令通讯,采用串口COM(RS-232)或并口EPP。

RS-232: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 所制定的异步传输标准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个引脚 (DB-9) 或是25个引脚 (DB-25) 的型态出现,一般个人计算机上会有两组 RS-232 接口,分别称为 COM1 和 COM2。

EPP口(Enhanced-ParallelPort,增强并行口): 目的是在外部设备间进行

双向通信,在输入输出数据时表现得很出色。如果在使用外置式驱动器(例如活动硬盘),一般来说要将其连接在使用EPP功能的并行口上,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

ECP(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s, 扩展功能端口):以一种压缩的技术方式来双向传输数据,其传输速度可达2MB/s,这种压缩的方式在向打印机传送图形数据时显得特别有效。

单片机接收(程序控制/数据)信令,经DAC(数/模)转换输出R(s),作为误差比较器的参考输入指令信号。

(2)经实验箱输出信号C(s)被控变量,作为单位负反馈y=C(s)信号与参考输入信号R(s)相加,产生偏差信号e(s)=R(s)-C(s)。

(3)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由于输入、系统本身固有、扰动作用等因素使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从而产生偏差。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单元将来自测量元件(变送器)测量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后产生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微分(PID)运算,并输出统一标准信号,去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也为及其他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根据实验箱具体对象(数学模型),合理优化PID(kp,ki,kd)参数算法程序设计从而减小稳态误差,提升响应速度,增加相位裕度,有利于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指标。

(4)执行元件直接带动控制对象,直接改变被控变量。例如: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各种电动机,液动控制系统中的液压马达,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加热器等,执行元件有时也被归入控制对象中。

(5)对实验箱中的“执行元件/控制对象”以及测量元件的数学建模和功能仿真,根据传递函数,稳态误差、以及动态性能指标,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3个方面:稳定性、准确性(稳态精度)、快速性和平稳性(动态性能)给出客观评价。当系统由于自身元件老化等物理状态所引起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复合型控制方法,设计增加相应的补偿网络,在不改变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减少和消除稳态误差,提高响应速度、加强整个系统的信号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3.2 LTI 连续模拟系统PID 控制设计原理分析

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rin(t)与实际输出值yout(t)构成 控制偏差error(t)=Rin(t)-Yout(t)。 (式3-1) PID 的控制规律为 U(t)=Kp(error(t)+

dt

t derror T t error T D T )()(101+?)(式3-2) 或写出传递函数的形式为G(S)=)11()()(1S T s T k S E s U D P ++= (式3-3) 式中,Kp 为比例系数;T i 为积分时间常数;T D 为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 比例积分: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rror(t),偏差一旦产生,

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 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

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 i ,T i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 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

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

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设实验箱(Experiment Box )内被控对象模型: 分析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对系统的影响。

30)

1(1)(+=s s G

4.结论

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设计)是控制理论研究的两大课题。分析是对已经存在的控制系统,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经典控制理论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过渡过程的快慢)及稳态误差等;现代控制理论在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基础上分析系统达到要求的各种性能指标。经典控制里采用的是常用综合、设计指标是满足系统的某些笼统的要求(基于传递函数的频域指标),如稳定性、快速性及稳态误差,而现代控制采用的是最优综合(控制),设计指标是确保系统某种指标最优,如最短时间、最低能耗等。

与经典控制理论一样,现代控制系统中仍然主要采用反馈控制结构,但不同的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主要采用输出反馈,而现代控制中主要采用内部状态反馈。状态反馈可以为系统控制提供更多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更优的控制。

5.致谢

深深地感谢……!姜增如老师给予我毕业论文的理论和技术指导。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两年半的北理工学习生涯中,虽然只研听过您的一门课程(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您在课堂上的深入浅出、言传深教、教书育人,让我受益匪浅。在讲课的风格(理论联系实际)上,您总是边讲边做边演示,大大提升了我理解进程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开拓了从应用实践出发的一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新径界。刻骨铭心在我内心,深深地感受到许许多多与您一样默默无闻、学术精湛、认真科学严谨工作态度的老师们,正在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伟大的人生格言,体现超然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始终无法忘怀的是您在课堂上提醒我们的一句话:“给自己压力是对自己的挑战”。有首歌(真心英雄)写到:“不见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通过在本科阶段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和毅力坚持,用我所学课程的知识,设计并撰写这篇“毕业论文”,同时也是检验自己所学所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式。在我实现和完成这篇“毕业论文”中,用到最多的就是“自动控制原理”这门学科知识,及其相关单片机、C语言编程、MATLAB/sumilink、Proteus等相关系统仿真、综合分析等工具软件的相关知识,在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边研学边实现,通过我的不断努力,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应用软件操作、加强我阅读理解程序语言及编程的能力。感同身受着那段“痛并快乐着”制作我的个人网站的历经磨难!同样在工作中磨砺意志、锲而不舍,融入到刻苦学习中来,在学术上,积极主动谦逊向老师请教,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作风。使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巩固加强/构建完善拓展了我的理论知识体系,利用所学掌握的专业知识指导我在工程实践中,并能够及时准确的给予定性定量基于深入原理性的综合的分析、判断,提高了我洞悉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将来进一步深造研学,并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面向现代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开拓我追逐梦想的新境界,满怀着对求知的渴望,用我的热情与执着、勤奋与努力,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印证。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究毕业论文范文

作者:XXX 专业:工商管理 [题目]《对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探究》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掌握了高新技术和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人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了先进思想和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如今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只有科学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本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及重要性进行分析说明之后,对照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使A企业一直困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得到解决。本文在论述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法、实证法,结合A企业的相关资料并深入了解A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职员对于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A企业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化方案。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优化

Abstract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master of high-tech and modern management concepts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of an enterprise to obtai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rely not primarily material resources, but to master the advanced ideas and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corporate strategic objectives. Today, the status and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corporate strategy is growing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cognize that the only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in the future market competition in a strategic initiative to posi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trol A corpor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tatu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targeted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A company has been plagued bybeen resolv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law, positive law,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nterprise A A internal departments, staff for the problems of

广州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

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2) 一、地区及电信网络覆盖情况 (5) (一)地区分类 (5) 二、地区电信网络覆盖差距 (6) (一)城区 (6) (二)郊区、乡镇 (6) (三)农村地区 (6) (四)交通干线: (6) (五)城中村: (6) 三、地区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 (7) (一)网络优化概述 (7) (二)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容 (7) 1、网络测试与分析 (7) 2、网络调整及话务均衡 (7) 3、覆盖优化 (7) (三)优化手段 (7) 4、参数优化 (7) 5、频率优化 (7) 6、容量优化 (8) (四)网络优化测试 (8) 四、无线网络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9) (一)弱覆盖导致的掉话 (9)

(二)越区覆盖导致CDMA网络语音呼叫接续时长较长 (11) (三)基站主集RSSI过高 (15) (四)导频强度差 (21) (五)越区覆盖导致的掉话 (25) (六)伪导频切换掉话 (28) 五、网络优化后网络评估 (30) (一)优化经验的总结 (30) 六、参考文献 (32)

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 一、地区及电信网络覆盖情况 (一)地区分类 市各行政区之间在地形特征、人口分布、建筑物密集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方便直观地分析相应区域的无线环境、业务规模预测等状况,将划分为以下四种地区类型:(1)A类地区:密集城区;(2)B类地区:一般城区:(3)C类地区:郊区区域;(4)D类地区:农村区域。 各类地区围以及特点说明如下: 1、 A类地区 A类地区包括老城区(东山荔湾越秀),天河为新城区,繁华地带在天河西南部,该区域位居着大量的高档写字楼,商贸楼,和大量的高档住宅小区,密集市区北边到白云的石井,汇侨新城一带,涵盖了自云机场一带,南边到达了芳村沙洛和海珠区的工业大道南一带,东边到达的围是海珠区的大塘和天河区的东圃一带,西边到达的区域是坦尾村一带。 A类地区特点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业活动多,建筑物密集,属于高话务密度区和数据业务集中区。 2、 B类地区 B类地区包括白云风尾和增城的新塘密集市区的周边区域和增城城区,北部达到花都的兴华镇,东部到达白云风尾和花都兴华一带南部达到番禺市桥,西部将所有的区域全部涵盖在并与交界。 B类地区特点是人口比较密集建筑物密集,商业活动较多,有很多的高档生活小区和都市村庄,是高话务密度区。 3、 C类地区 C类地区包括番禺、白云不包括密集市区和一般市区的全部区域,以及增城,花都,从化的南部区域。 C类地区的特点为乡镇工业最为发达、流动人口较多,话务密度区中等。 4、 D类地区

物流配送路线优化毕业论文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新疆国美电器一级仓库向二级仓库配送路线优化研究院(系):商学院商务管理系 年级:2009级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2009(2)班 学号:2009175390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3年3月14日

引言 (1) 第1章物流配送概述 (2) 1.1物流配送的概念 (2) 1.2 物流配送的功能 (2) 1.3 配送路线优化的意义 (3) 第2章物流配送模型及方法描述 (3) 2.1 多回路运输—VRP模型 (3) 2.2 节约里程算法 (4) 2.2.1节约里程算法的基本原理 (4) 2.2.2节约里程算法主要步骤 (5) 第3章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运作现状分析 (5) 3.1 公司简介 (5) 3.2 公司配送现状 (5) 3.3公司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 (6) 3.3.1运输成本较高 (6) 3.3.2二级仓库库存积压严重 (6) 3.3.3配送模式不合理,浪费严重 (7) 第4章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路线优化研究 (7) 4.1 建立VRP模型 (7) 4.2基于节约里程算法进行配送路线优化 (7) 4.3配送路线优化后的结果 (13) 4.4优化前与优化后比较分析 (13) 4.5结论 (15) 致谢语 (17) 参考文献 (18)

高效率合理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配送线路安排的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正确合理地安排车辆的配送线路,实现合理的线路运输,可以有效地节约运输时间,增加车辆利用率,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客户服务水平,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这也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具有很高的计算复杂性,属于无确定解多项式难题,高效的精确算法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可根据启发算法求得近似最优解。本文首先对物流配送进行概述,然后以新疆国美电器一级仓库向二级仓库配送方案为例,对新疆国美电器的配送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节约里程算法对新疆国美电器的配送线路进行优化,提出最优配送方案。 [关键词] 新疆国美电器配送节约里程算法路线优化

CDMA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

CDMA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论文 目录 1、CDMA的定义及CDMA网络优化的概述 (2) 1.1 CDMA的专业定义 (2) 1.2 CDMA网络优化的意义 (2) 2、CDMA有关的技术标准、特点以及所具有的优势 (3) 2.1 CDMA网络性能指标 (3) 2.2 CDMA的标准以及技术特点 (3) 2.3 CDMA所具有的优势 (6) 2.4 CDMA原理 (7) 3、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9) 3.1 优化准备工作 (9) 3.2 现场测试 (10) 3.3 CLUSTER级的调整和优化 (10) 3.4 系统级优化(有负载) (10) 3.5 系统级性能测试 (11) 3.6 CDMA系统的参数 (14) 4、某市CDMA无线网络优化分析流程与方法 (16) 4.1 网络优化的分析流程简介 (16) 4.2 工程优化 (17) 4.3 运维优化 (19) 4.4优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相应的优化建议 (21) 5、典型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21) 5.1 引言 (24) 5.2 掉话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他案例分析 (24) 6、结语语 (32) 7、参考文献 (33)

第1章、CDMA的定义及CDMA网络优化的概述 1.1 CDMA的专业定义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 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1.2 CDMA网络优化的意义 网络优化工作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中,因此网络优化工程师需要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在优化过程中需对网络运行质量分析、网络性能分析、统计数据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分析及各类系统参数的检查,还要针对用户申告投诉的现象汇总分析以及各类故障处理、追踪测试等等,然后结合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移动通信网络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制定出、无线网络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频率规划和数据检查、修改等调整措施。由于网优工作的复杂性,持续时间又长,目前仍只是作为工程项目操作,停留在阶段性优化和应急性优化的进程中,还没形成规范化制度。通过本人参与的优化项目中,最深的感受是:若确保网络运行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及平稳提高,应在实现网络优化工作日常化的前提下,时时地观测网络运行状态和随业务发展的动态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不断调整参数并兼顾其它指标,作到调整--观测--调整,使网络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运行在最佳状态,应提倡网络优化规范化,数据分析系统化,调整测试条理化,实现网络优化与各项工作共同形成对于网络质量的闭环管理。

4G移动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题目:4G移动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回顾历史每次人类社会的飞跃进步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其中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社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无数的贡献.在中国我们的老百姓享受到了移动通信技术从模拟移动通信到数字移动通信4G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对生活的改变.对于通信网络运营商而言,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始终都是主要的运营方向,它是一切运营的基础,是电信运营商运营与发展的生命线.要把网络运营做强做精,除了基本的解决网络覆盖问题以外关键是要做好网络优化。 关键词:移动通信4G,网络运营,网络优化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4G Mobile Network Optimization Case Study Abstract: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recalling the history of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every leap is trigger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for the ov 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made numerous contributions in China our people enjoy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rom analog to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4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 hnology brings convenience and change of life. for th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erators, how to pr ovide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network operational direction, which is the f oundation of all operations, is the lifeblood of Telecom Operator and development. network operators should do fine and stronger,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problem solving network coverage is essential t o do network optimization. Key words: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perators, Network Optimization 目录 1 引言 (4) 2 通信的发展史 (5) 3 4G移动网络优化的特征 (6) 3.1 4G的特性7 3.2 4G网络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他的网络优化特征7 3.3 4G移动网络优化特征7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二)指导形式封闭化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四)指导内容重复化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

TD-LTE无线网络优化分析毕业论文

TD-LTE无线网络优化分 析毕业论文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录………………………………………………………………………………………………...III 绪 论 (1) 0.1 无线网络优化的概 述 (1) 0.2 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1) 0.3 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1) 1 单站优化 (3) 1.1单站优化的容 (3) 1.2单站优化的方法 (3) 2 簇优化 (8) 2.1 簇优化的概述 (8) 2.2 簇优化的方法 (8) 2.3 簇优化结果汇总 (10) 3 全网优化 (15) 3.1 全网优化的定义 (15) 3.2 全网优化的方法 (15) 3.3 网络优化的流程 (16)

4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容 (18) 4.1 覆盖优化 (18) 4.1.1 弱覆盖优化 (18) 4.1.2 越区覆盖优化 (20) 4.2 切换优化 (22) 4.2.1 原因分析 (22) 4.2.2 解决措施 (23) 4.2.3 切换优化案例 (23) 4.3 干扰优化 (26) 4.3.1 原因分析 (26) 4.3.2 解决措施 (27) 4.3.3 干扰优化案例 (27) 4.4 RF优化 (29) 4.4.1 RF优化的分析 (29) 4.4.2 解决措施 (30) 4.4.3 RF优化案例 (30) 4.5 其他优化 (30) 结论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绪论 0.1 无线网络优化的概述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LTE时代已经逐渐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就可以视频聊天了,在户外人们还可以用手机直接在线看电影了,这位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在最初的2G发展到3G然后在发展到现在的LTE(即人们认为的4G)时代,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如今刚刚开始的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时代,它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多载波调制等众多的相关技术。LTE时代的来临带领着人们走向了高速运行的信息化时代,让人们对网络有了重新的认识,然而不少人对LTE的概念还是很懵懂的,在接触这一行之前我也是其中当中的一员。但是在投身这一行中我才浅略的了解了所谓的LTE,同时也了解了无线网络建设及优化的基本过程。下面我就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浅略的谈谈自己对无线网络优化的认识。 LTE无线网络优化包括了无线网络工程优化和无线网络运维优化。LTE无线网络工程优化的时间是网络建设初期,一般都在第一个基站开通后一周开始,它主要是调整天馈系统和解决设备的故障,要求达到省公司方的考核标准;无线网络运维优化的时间是运维期,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时候开始进行,其中网络的性能指标、用户的满意度、网络覆盖率、设备利用率等等是其要优化的重点。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运行的过程,从网络规划到网络建设再到网络运维都需要它。本篇的论文当中主要介绍的是无线网络的工程优化。 0.2 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无线网络优化是建立在无线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展开进行的,当一个片区的无线网

毕业论文网站优化方案

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课题(设计、论文) 安徽新经典美容美发学校网站优化方案 系别___经管系___ 专业__电子商务___ 班级__电商08-1班_ 学生姓名___苏静秋___ 指导老师___孙燕___ 2010年12月14日

摘要 网站优化(seo)即搜索引擎优化,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项专业网络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本文以百度为例)的排名来达到一种宣传效果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是现代营销手段的一种。相对于网站优化的还有一个就是竞价排名,按点击收费的推广手段。 网站优化是网站设计的后期维护的部分,但网站的设计又是直接影响着网站优化的效果。在网站优化中我们优化者所要做的最主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更新文章和发布外链(包括友情链接),而这些对于网站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来形容:更新是优化的基础,外链是优化的关键,友情链接是优化的升华。 对于新经典公司的关键词“合肥化妆学校”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所以下面将从对比中更加形象地描述网站优化的相关知识。在此,将列举的是与新经典公司网站相竞争的两个学校的网站,中誉和新视点学校的网站,然后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来研究如何提升网站的排名。 关键词:网站优化优化方案排名

目录 摘要……………………………………………………………………I 1新经典美容美发学校网站优化方案实施背景 (1) 1.1时代的需求 (1) 1.2网站的维护 (1) 1.3网站的初始状况 (1) 2 新经典美容美发学校网站优化方案 (1) 2.1 网站静态结构分析 (1) 2.1.1空间域名 (1) 2.1.2 基础优化 (2) 2.1.3 版块分布 (4) 2.2 动态分析 (4) 2.2.1 更新 (4) 2.2.2 外链 (6) 2.2.3 友链 (6) 3 后期观察 (7) 3.1观察网站收录 (7)

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东莞理工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东莞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学生姓名:钟伟纯 学号: 201141302114 系别: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1级通信工程1班 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黄丹讲师 起止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5月

摘要 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GSM网络不断扩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系统的不断扩容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产生很多新问题,导致服务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准。因此,如何调整和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任务。当网络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必须对网络的各种结构、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使网络更合理地工作。这是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部分。首先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概括介绍了GSM系统的结构、关键的技术特点,对GSM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网络优化的必要性,经过分析对比,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GSM 网络优化掉话率切换

目录 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GSM概述及网络结构 (2) (一)GSM的简介 (3) (二)GSM的网络结构 (4) 三、GSM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5) (一)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地理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政策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人文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GSM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8) (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网络优化的内容以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东莞市GSM网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网络优化的内容以及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GSM网络优化飞典型案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掉话分析和解决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切换成功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GSM网络优化后前后对比情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 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GSM已经成为最成熟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绝大多数移动运营商都采用了GSM制式。到2003年3月GSM网络已经覆盖近200

seo搜索引擎优化毕业论文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实习报告SEO 搜索引擎优化 报告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字:

内容简介 1)我在2010.10.26到商机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实习,在实习的这半年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慢慢的开始接触SEO网站优化这块,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专业上的知识有组长经理带着一点一点的学习,主要就是为企业做网站推广,把企业网站的关键词做到百度的第一页去,从前期的确定关键词到后期的一系列工作,做出来,在百度的搜索栏里输入企业网站的关键词,在第一页就有这个站的排名,这就是我要做的工作,在实习期间,虽然有很多工作上的困难,但是一点一点的都解决了。 2)关键词:SEO,搜索引擎,PR 目录 第1章概括 1.1 SEO的概念

1.2 SEO的意义 1.3 SEO与网络营销的区别 第2章 SEO的基础 2.1如何提高文章原创能力 2.2怎样选择空间 2.3关于域名 第3章搜索引擎 3.1什么是搜索引擎的爬行程序 3.2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第4章 PR值 4.1 PR值是什么 4.2提高网页PR值的技巧 4.3影响PR值的因素 第5章关键词 5.1什么是关键词 5.2关键词密度 5.3关键词的使用方法 第6章关于SEO的链接 6.1内链 6.2 什么是外链 6.3优质外链定义 致谢 第一章概括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汉译为搜索引擎优化,为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网络营销方式,主要目的是增加特定关键字的曝光率以增加网站的能见度,进而增加销售的机会。分为站外SEO和站内SEO两种.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

SEO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网站优化SEO 试点单位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学生姓名陈宇峰学号0942001465088 专业2009 届(春)专科层次(本专科)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印制

前言 一个小网站或者是边缘性的网站被让浏览者找到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根据相关链接,比如常见的友情链接方式,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或者在其他网站是做广告链接,但这都是比较传统的网站推广方式,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所需成本也较高。二是网民通过相关关键词在搜索引擎根据相关关键词检索到该网站网页。这里主要有两种方法: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和SEO,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花费成本比较高而且竞价排名受到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这样,SEO就比较受大家青睐,而SEO是有一定排名因素的。为了让企业网站能有更好的搜索引擎自然排名,就有一些人专门从事搜索引擎算法的研究,这批人就是搜索引擎优化人员。他们从事的工作就是企业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研究,这也正是本论文要展开讨论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企业网站;网站排名

目录 第一章SEO论述 ................................................................................................................. - 1 - 1.1 SEO入门................................................................................................................... - 1 - 1.1.1 什么是SEO....................................................................................................... - 1 - 1.1.2 SEO的特点....................................................................................................... - 2 - 1.1.3 SEO的目的....................................................................................................... - 3 - 1.2 SEO发展史及前景...................................................................................................... - 4 - 1.2.1 SEO发展历程................................................................................................... - 4 - 1.2.2 SEO发展现状................................................................................................... - 6 - 1.2.3 SEO未来发展走向....................................................................................... - 7 - 第二章认识搜索引擎.......................................................................................................... - 8 - 2.1 搜索引擎的定义......................................................................................................... - 8 - 2.2 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 8 - 2.3 搜索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注意事项........................................................................... - 10 - 2.4 搜索引擎相关工具................................................................................................ - 12 - 第三章SEO基本实施步骤 ............................................................................................... - 14 - 3.1 关键词的分析........................................................................................................ - 14 - 3.1.1 关键词的种类................................................................................................ - 14 - 3.1.2 关键词的密度................................................................................................ - 15 - 3.1.3 关键词的相关性............................................................................................ - 16 - 3.1.4 关键词布置.................................................................................................... - 17 - 3.1 网站推广分析........................................................................................................ - 18 - 3.3 网站目录和页面优化............................................................................................... - 19 - 3.4 内容发布和链接布置............................................................................................... - 23 - 3.5 与搜索引擎对话....................................................................................................... - 24 - 3.6 网站流量分析........................................................................................................ - 25 - 第四章SEO相关技巧 ....................................................................................................... - 28 - 4.1 提高关键词排名的技巧........................................................................................... - 28 - 4.2 增加反向链接的技巧............................................................................................ - 29 - 第五章SEO相关工具 ....................................................................................................... - 31 - 5.1 阿里妈妈站长工具................................................................................................... - 31 - 5.2 Google 关键字工具................................................................................................. - 31 - 5.3 百度指数................................................................................................................ - 32 - 第六章案例........................................................................................................................ - 33 - 6.1 背景.................................................................................................................. - 33 - 6.2 解决方案.......................................................................................................... - 33 - 6.3 结果.................................................................................................................. - 34 - 6.4 点评.................................................................................................................. - 34 - 总结 ......................................................................................................................................... - 35 - 参考文献.................................................................................................................................... - 36 -

网络优化毕业实践报告

西安航空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报告) 题目:网络优化的研究 学号:1230501153818 姓名:刘鑫 专业:计算机应用 班级: 1538 指导教师:侯维刚 设计地点:西安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 5 月 引言

时光如梭,转瞬自己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三年的时间,自己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作为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以后即将成为一名通信人才的学生来说,了解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专业的学习方法,明白通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是关系到自己前途,关系到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人和事。 大三下学期,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平时自己通过杂志,报刊,网络的了解,和专业人员的讲座,以及在西安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现对自己掌握的通信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更好的系统利用这些资源。

目录 一、实习计划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内容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五、实习日志

1.实习计划 一.实习公司介绍 西安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型公司,专业从事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优化服务和工程建设的高新技术企业。 汇通网络的业务涵盖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优化、网络规划、网络维护、勘察设计系统测试、设备安装等多个方面。创业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华为、中兴、爱立信、诺西等主流设备厂商的技术服务,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具备GSM、TD及W等多张网络方面的技术实力,拥有丰富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具备整网性能提升、专项优化、工程优化、网络性能评估等多层次技术服务能力。 汇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把质量控制和服务意识作为公司的生命线,严格遵守ISO9000和TL9000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工作流程,确保优质的服务。二.具体实习计划 (1)实习时间2014年12月至今 (2)实习地点:西安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 实习安排:主要结合教材以及现在通信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如TD —SCDMA、WCDMA、CDMA2000、PON、IP网络基础,网络优化、路由器和交换机并在参与实践 2.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IT前进的快速步伐。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生产实习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3.实习内容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西安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通信工程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通信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无线网络优化技术基础—-毕业论文设计

无 线 网 络 优 化 技 术 基 础 珠海创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培训资料、内部使用)

目录 第一章概论 (3) 第二章 GSM系统 (4) 第三章数字无线接口 (7) 第四章移动通信网参数 (18) 第五章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30) 第六章基本概念 (35) 第七章实测数据采集分析 (53) 第八章 OMC、BSC的数据采集分析 (59) 第九章干扰分析与掉话分析 (64) 附录A跳频序列产生 (72) 附录B:常用参数缩写解释 (73)

第一章概论 蜂窝通信是发展最快、需求最广的电信应用产品之一。目前,在世界上全部新的电话订单中,蜂窝通信用户所占比例大,且在继续增长。展望未来,利用数字技术的蜂窝系统将成为通信的通用方式。 欧洲有几大的模拟蜂窝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 (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他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尽管质量、容量和覆盖区域差异很大,但是需求普遍地超过了估计。另外,大多数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移动电话。这种形式清楚地表明,为将来在全欧洲普遍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 GSM(特别移动通信组、或移动通信全球系统)——新的泛欧数字蜂窝通信标准,将能解决目前的容量有限问题。事实上,由于频道利用率的改善和小区技术的应用,容量将增加2-3倍,因此也大大地增加所能服务的用户数量。GSM是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泛欧数字移动电话标准,它提供了公共标准。在现阶段,GSM包括两个并行的系统:GSM 900和DCS 1800。这两个系统具有同样的基本功能特性。 在欧洲的漫游是全自动的。在您的旅途中,您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并在其他国家开机使用。GSM系统自动更新您归属系统中有关你的位置的信息。因此,您能够发起呼叫,也能接收对您的呼叫,而主叫方无须了解您的位置。 除了国际漫游之外,GSM提供许多其他功能性,如高速数据通信、传真和短消息业务等。数字移动电话将比要被它们取代模拟产品的体积更小、也更省电。 GSM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82年。当时,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1982-1985年间,讨论了制定模拟系统规范还是数字系统规范。在并在1985年决定为一种数字系统制定规范。接下来的问题是选择窄带还是宽带方案。1986年,在巴黎对不同公司、不同方案的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1987年5月选定窄带TDMA(时分多址)方案。与此同时,13个国家(英国有两个运营公司)签署了MOU(谅解备忘录),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因而开放了一很大的潜在市场。签署MOU的各个运营公司均以允诺,在1991年7月1日以前都要拥有一个运营的GSM系统。 某些国家通报了一开始覆盖就很大的规划,而其他国家只把在首都及其周围地区提供服务作为起步规划。在此后的几年内,全部国家将在大部分人口聚居区和沿主要高速公路逐步提供服务。 以下对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做些介绍(以GSM为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