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化霸权的隐蔽性渗透_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_智琛

论文化霸权的隐蔽性渗透_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_智琛

论文化霸权的隐蔽性渗透_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_智琛
论文化霸权的隐蔽性渗透_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_智琛

第51卷 第2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51 No.2

 2015年4月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pril,2015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2.009

论文化霸权的隐蔽性渗透

———以好莱坞电影为中心

智 琛1,周 兰2

(1.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四川自贡643000;2.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摘 要]文化霸权属于一般霸权的延伸,但它是非强制的,常常采取隐性渗透的方式。在全球化背景

下,好莱坞电影竭力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和强化服务,主要手段有:对他国进行隐蔽性的文化渗透;主题之

外的主题;没有无目的的细节。消解美国的文化霸权,既要从宏观上着眼,更要从微观上着力。

[关键词]文化霸权;隐蔽性渗透;好莱坞电影;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I3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5)02-0054-06

在国际社会,争夺霸权是一种常见现象。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军事霸权,而对于文化霸权却比较陌生。这种陌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关于文化霸权的认识很模糊,因为它不见硝烟;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觉得文化霸权是霸权,因为它经常不但不让人厌恶,反而让人舒服。而正因为让人舒服,文化霸权才显现出它的隐蔽性,也才体现出它的潜伏性、渗透性和危险性,侵蚀他国的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作为新的安全问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从一般霸权到文化霸权

霸权争夺现象,古今中外皆有之。而我们通常所了解和感受到的,是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军事霸权,而文化霸权则是上述一般霸权的延伸。由于文化霸权很隐蔽,所以,它被人们专题关注,乃是晚近的事。

要理解文化霸权,应首先从一般霸权入手。何谓霸权?英文“霸权”(hegemony)一词源于古希腊文hegemon,意为城邦联盟的领导者;领导者组织城邦,以抵抗共同敌人波斯。后来,“霸权”引申为一国对另一国的主导和支配。美国国际政治学中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指出,“霸权意味着对体系的控制”[1]。美国学者吉尔平则认为,霸权主义“即一个单一的强大国家控制或统治该体系内部比较弱小的国家”。[2]这两位学者都强调了国与国之间的支配关系。美国著名学者沃勒斯坦讨论了霸权发生在实力不平衡国家之间的情况,这种不平衡导致大国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规则以及愿望强加给别国。[3]霸权的核心要素在于控制,至于谁控制谁,控制对象有哪些,则随具体历史时间、空间而变化。霸权的这种含义,与中国古代的霸道,内涵一致。“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白虎通疏证》卷二“号”);“霸者,把也,驳也,言把持天子政令,纠率同盟也”(《风俗通义》卷一“皇霸”);“霸者,把也,把天子之事也”(《礼记正义·祭义》“所以率天下国家也”下孔颖达的疏)。“把持”即控制。所以,中西“霸”的内涵相通。

文化霸权的关键在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较为明确提出文化霸权的是葛兰西。他将某一社会集团在思想、道德、文化、精神、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或控制称为文化霸权。葛兰西敏锐地意识到了文化霸权的独特性,与经济霸权、军事霸权的强迫性不同,文化霸权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被统治者赞同和乐意接受的。对此,

[收稿日期]2014-11-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A60018)

[作者简介]智琛(1987-),女,陕西西安市人,四川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理论;周兰(1974-),女,四川乐至县人,四川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理论。

葛兰西指出:“关键的问题不是被领导者消极的和间接的同意,而是单独个人的积极的和直接的同意”。[4]因此,文化霸权就是思想支配;并且,这种支配是被支配者所乐意的。

文化霸权的非强迫性使得其实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且效果很好。也正因为如此,美国越来越青睐于建立和加强文化霸权。有学者指出“9.11”之后,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实力虽略有下降,但其文化实力和文化霸权却在加强,文化实力可能是未来美国主宰世界的希望所在。[5]为什么美国要加强其文化霸权?任何行为者(包括个体、家庭、社会组织等)的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的。如果一个行为者a支配了另一些行为者b的思想,也就间接地支配了b的行为。进一步,显而易见,如果a支配了b的行为,b的行为就很容易对a有利。因此,谁不想支配别人的行为呢?关于思想支配的好处,中国春秋时期的晋平公曾作了表达:“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韩非子·难一》)。

文化霸权的思想支配,可以在方方面面影响被支配者。第一,文化霸权不仅可以在宏观上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念等,还可以在微观上细致、深入地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如嗅觉、味觉、心理感觉等。第二,文化霸权可以通过控制和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使其行为朝着控制者的需要改变,从而为控制者生产利益。因此,仅仅从商业利益看,文化霸权也是重要的商业资源。本来,从健康角度看,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垃圾产品,人们应该尽量少吃,但是,由于它沾染着美国气息,顾客趋之若鹜,主要不是为了吃什么,不是为了营养和健康,而是为了感受美国式的生活。久而久之,美国对于许多人来说,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代表先进文化(包括先进科技、先进理念、先进价值、先进审美、先进生活方式)的符号,对美国提供的商品的消费,乃是对“先进”的一种靠拢和接受。在这种自愿的接受中,接受者不知不觉进入了美国提供的“生活路径”,按照这种路径来思考和生活,并对这种生活路径逐渐形成依赖。在这种路径下,美国获得的最低收益是:人们喜欢消费美国的产品,从而为美国增加利润。

一般认为,统治阶级维护文化霸权的手段有三:一是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强迫艺术生产者按照其意志生产文化产品,影响民众;二是通过文化、教育机构灌输其思想意识,影响民众;三是通过大众传媒系统来宣导其思想意识,影响民众。[6]本文针对第三种手段,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考察美国如何通过大众传媒,以高超、精致的艺术细节来展开隐蔽性渗透,实现其文化霸权。

二、好莱坞电影:文化霸权隐蔽性渗透的典范

(一)好莱坞电影的文化渗透

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得益于两大时代变迁,其一是全球化,其二是信息化。1998年10月25日《华盛顿邮报》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是农作物和工业品,而是流行文化产品。就影视方面看,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都被美国所控制,而美国电影产量虽然仅占全球的7%,但放映时间却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6]而据《洛杉矶时报》报道:中美达成协议,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电影市场,美国被获准在中国增加发行20部IMAX和3D电影,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对美国将是巨大的收益。[7]好莱坞电影既可以创造巨大利润,又可以充当文化渗透的利器,向全世界推销美国观念。

一是宣扬美国中心论。

美国中心论是好莱坞电影竭力宣扬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美国中心论,有美国人自己塑造的美国中心论,有被外国所理解的美国中心论;[8][9]无论哪一种,美国中心论的主要内容,都是美国乃是全世界先进的生产力、经济运行模式、政治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的唯一来源地和扩散地,是人类先进文明的代表。例如,《独立日》中对外星人的反击战由美国人主导,其他国家只有听命的份;《世界大战》中火星人率先攻击美国,美国也自觉担当了地球守护者这一角色。

不过,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中心论并不只是说因为美国代表了人类先进文明,从而占据了人类的最优资源,美国中心论还经常强调美国的责任担当:第一,美国经常是人类灾难的首要受害者;第二,美国是人类灾难的首要承担者;第三,美国是人类命运的首要拯救者和人类发展方向的首要领导者。这几个“首要”,在逻辑关系上,前两者是为第三者服务的,即美国通过成为人类灾难的首要受害者和首要承担者的角色,实现首要拯救者和首先领导者的角色。说不客气些,在好莱坞电影的编导眼里,其他国家连遭遇外星人首先攻击的资格都没有,而编导也正是要观众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意识。在这一点上,编导与观众的差别在于,编导是自觉的,而观众经常是不自觉的,至少编导希望观众是不自觉的。

二是塑造美国的救世主形象。

美国中心论的一种体现,是美国乃是世界的救世主。如何表现美国的救世主角色呢?虚构人类灾难,让美国承担并拯救灾难。好莱坞特别钟爱人类灾难主题,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英雄只有在发生灾难之际才能体现,是灾难成就了英雄。人类灾难(或世界灾难),乃是展现美国中心和权威的绝佳题材。这一题材还有一个不言而喻的暗示:在地球上,根本没有对手可与美国争锋,所以,最好的策略是,让美国代表人类与外星人斗争。美国通过与外星人的斗争才“过瘾”,才能体现美国的强大与伟大,同时体现美国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其他国家的敌人,而是整个人类的救世主。好莱坞刻意虚构许多人类灾难,来为美国“英雄”和“救世主”提供机会与平台。在这个意义上,好莱坞特别希望人类遇到灭顶之灾。这与美国在国际政治中充当“世界警察”和“世界领袖”的逻辑完全一致。

三是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的强大,需要发挥个体的努力,所以,美国很崇尚个人奋斗与个人价值,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例如,《阿甘正传》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集中展现。阿甘,智商只有75,身体也有缺陷,但他却通过个人奋斗,并在母亲的教育和鼓励下,在美国大环境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克服了智力和身体的障碍,走向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辉煌。

四是宣扬美国自由、民主、博爱的普世价值观以及美式道德伦理观。

与个人主义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相应,美国很强调个体的自由,个体有权利追求他所喜欢的东西。例如,在《西雅图不眠夜》的故事情节中,女主角安妮本已经同男友沃尔特订婚了,但一次偶然的事件改变了她的爱情和命运。在某个夜晚,安妮打开车上的广播收听情感热线。热线讲述了一个儿子要给丧妻的爸爸“西雅图未眠人”(山姆)找一个新妻子的事。安妮感到好奇,并开始关心这个“西雅图未眠人”。尽管安妮与山姆未曾谋面,但他们通过电话交流,产生了纯洁和神圣的爱情。安妮经过认真考虑,决定放弃与未婚夫沃尔特的婚约,而与山姆走向了爱情的圣殿。在多数人看来,安妮举动相当草率,但这正是编导的刻意安排,电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我要过怎样的生活?”影片向观众宣导了一种人生理念:爱情是唯我的,是自由的,而无爱的婚姻才是非人道的,不理性的。这部影片竭力宣导的是自由爱情观,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自己之所爱。

(二)主题之外的主题

在表现手段方面,好莱坞可谓丰富多样,翻新出奇。对这些手段,有许多人作了归纳、概括和总结,但是,好莱坞还有一些表现手段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里准备探讨两种手段:主题之外的主题;没有无目的的细节。

好莱坞的影片主题是鲜明的,例如,《2012》主要表现美国乃是人类的救世主,《阿甘正传》主要表现美国对个人价值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崇尚,等等。这些主题很明显,观众毫不费力就可以理解。但是,好莱坞影片常常并非只是就主题表现主题,而是在主题之外不经意地插入许多不让人注意的主题,此类主题可以称为“主题之外的主题”。①

这里先以《阿甘正传》为例,看看好莱坞影片是如何展开主题之外的主题的。《阿甘正传》的主题是通过阿甘的个人奋斗来赞扬、推销美国的个人价值观和个人英雄主义,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编导的意图,远不只是宣导上述观念。在上述主题之外,编导还暗自塞进了一些主题,例如,《阿甘正传》对阿甘的伟大母亲形象的塑造,对在战场上失去双腿后沉沦然后又振作的丹中尉形象的塑造。这些形象虽非编导着力宣扬的,但他们却具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熏化力量。下面,具体分析几个细节。

细节1:在越战中,阿甘救下了丹中尉,丹中尉丢了双腿。一天晚上,阿甘正在病房中睡觉,丹中尉悄悄下床,突然把阿甘从床上拉下来,痛骂阿甘不该救他。在这一细节中,阿甘的表现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没有。倒是丹中尉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试问:丹中尉的表现反映了什么形象呢?一个视死如归、把荣誉视作最高追求的军人形象。这让人联想到,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认为,雅典人扩张的真实目的乃是为了“恐惧、荣誉和利益”[10],荣誉是军人的最高追求,尽管这种荣誉经常是在侵略战争中获得

①主题之外的主题不是主题的多义性。主题的多义性是指对一个主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而主题之外的主题并不是对这些主题有不同的理解,而是说,这些主题不是影片显性的中心主题,而是不经意地隐藏在影片中的次要主题。例如,下面所列举的细节,本文并不是说它们有诸多理解,而是说,这些主题不是中心主题,而是次要主题,表达了中心主题之外的意蕴。

的,但军人并不理会这些,因为战争是侵略的还是自卫的,不是军人的事,而是政治家的事,军人只管服从命令、英勇作战。所以,丹中尉对荣誉的追求是对战争的渴望。从对丹中尉的刻画、对阿甘获得英雄勋章的刻画、对越南战争的描写等细节中,我们不但看不到编导对越南战争的批判,反倒看到了对战争的支持,因为军人的荣誉只能来自战场。

细节2:因在越战中的杰出表现,阿甘获得了勋章。在接受总统授勋后,阿甘被邀请参加一个大型公众聚会,并被邀请发表关于他所经历的越南战争的演讲。阿甘讷于言,他说“我能说的只有一件事……关于越南战争……”这时,一个军人见无人注意,便把话筒的扩音线路拔掉了。当别人发现问题并把扩音器的线路修好时,扩音器里只传来阿甘的声音“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观众忽略的细节。或许,许多观众以为,那个军人是在捣蛋,其实不然。那个军人表情很严肃、冷静,绝非嬉皮士、无厘头之流。其实,他不想让群众听到阿甘说话。为什么?观众应该知道编导的每一细节都不是无目的的。编导为什么不按常规思路,让阿甘作完演讲,而是安排军人“破坏”阿甘演讲?编导想要传达什么意图?显然,这个军人知道阿甘的思维、语言与行为都很不合常规(他在总统面前露屁股的场景,已是路人皆知),且不善言辞,他担心阿甘的“演讲”会有损美国军人的形象,有损英雄的形象。所以,他的“捣蛋”避免了阿甘出丑。由此,不难理解,该军人的举动其实是出于维护军人形象、英雄形象的集体荣誉感,即便他自己受到斥责和殴打而在所不惜。当观众理解了该军人的举动后,对那位军人,甚至对美国军人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敬重之感,敬重他们对荣誉的追求,敬重他们对集体荣誉的维护。

(三)没有无目的的细节

没有无目的的细节,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大特色。

电影的制作成本很高,在主观上,编导绝不会浪费每一细节,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无目的的细节,每一细节都服从于主题。除了显性的主题(如对阿甘精神的表现),电影还有许多主题之外的主题,这些主题也需要用细节来表现。所以,没有无目的的细节,各种细节与主题之外的主题是相关的。上面列举的细节,完全可以作为这里的案例。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好莱坞影片中,那些似乎漫不经心、无关紧要的细节,其实都体现了好莱坞编导的“良苦用心”。对于评论者和观众来说,要理解、分析和反思影片的宏观显性主题并不难,而要去捕捉主题之外的主题和看似漫无目的的细节,反而要难很多。

细节3:为履行对布巴(黑人)的承诺,阿甘退役后,买了捕虾船,到海上捕虾。当他发了财后,把许多钱捐赠给了教会、医院,并且他再次履行承诺,把布巴那一份钱给了其母亲。

本来,阿甘与布巴的约定没有法律效力,且没有第三者知道,阿甘完全可以不履行,但是,阿甘履行了。阿甘说:“虽然布巴已经死了,丹中尉也说我是笨蛋,我还是把布巴那一份给了布巴的妈妈。”我们看看布巴的妈妈与阿甘发财后的区别。阿甘发财后,信守承诺,慷慨捐赠,视钱财如粪土;而布巴妈妈呢,拿到阿甘给的钱后兴奋得晕倒,从此开始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并请了白人做家仆,“那感觉真不错”。这个细节,编导要表现的是阿甘(代表白人)的道德优越感,并间接丑化了布巴的妈妈(代表黑人)。可以说,编导设计的这一细节,完全是刻意的,用意深远。

细节4:有一次,在酒吧里,阿甘说他要履行给布巴的承诺,买捕虾船捕虾。丹中尉嘲笑他说:“等你当上捕虾船的船长那一天,我就来当你的大副。如果你能当捕虾船的船长,我就能当宇航员了!”后来,阿甘果真买了捕虾船,成了自己就是唯一船员的船长,而丹中尉果然来给阿甘当大副了。这体现了丹中尉的信用。当他们在海边见面时,还有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细节,丹中尉的轮椅上写着几个字:“AMERICA:Our Kind ofPlace”,这几个字显示了10秒,这一细节也绝非无目的的,而是在宣扬美国乃是生存、发展的天堂。

不仅《阿甘正传》,其他影片都有许多看似无目的的细节,大含深意,值得仔细品味、分析和借鉴,但限于篇幅,不再举例。

要使观众抵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目的的细节,我们应该做的一项工作是,分析这些细节,让观众更深切地了解这些细节的设计目的,细节是如何配合目的的,从而培养观众对好莱坞影视的自觉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对于一部影片,这种细节分析未必需要太多,但对重要细节的分析应细致入微。做到了这一点,我们虽不能彻底消除好莱坞影视(及美国其他的文化艺术商品)的隐蔽性渗透,但可以大大弱化之。同时,这种细节分析另一大好处是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

三、消解文化霸权的宏观及微观对策

美国隐蔽地强化其文化霸权时,有一基本的立足点:美国总是以普世价值的名义来宣传其文化。当美国总是这样做时,久而久之,导致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凡是美国宣传的都是普世价值,且只有美国宣传的才是普世价值,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等)只附属于美国所倡导的普世价值。这种错觉如果不消除,对其他国家是一种巨大的风险,而对美国则是巨大的收益。

如何消解美国的文化霸权呢?这里,笔者无意展开全面讨论,仍以影视业为主要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试图就消解美国文化霸权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思考。

在宏观层面,主要以普世价值为基本视角,消解美国文化的普世性,从而消解其文化霸权。

第一,美国不是普世价值的天然代表。自由、民主、博爱、人权这些理念并不是发端于美国,而是欧洲。这些理念,乃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所以,从历史发生的角度看,美国并不具有代表普世价值的天然资格。

第二,必须区分普世价值的理念普遍性与实践具体性。美国混淆了二者,把其具体的、特殊的实践形式当作了普遍形式,当作了普世价值本身。自由、民主、博爱、人权这些理念,的确反映了人类比较普遍的价值诉求,但是,这些理念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代,会有不同的实现手段和途径,产生的效果和改善的程度也会有差异。其实,就美国自身而言,它的发家史完全是一部征服史、血泪史。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不断侵略、扩张,而民众的民主权利和基本人权的改进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才有了选举权。美国的客观条件如此之优越,但其对普世价值的实践过程也很缓慢;以它的标准要求世界上其他国家,这显然是强人所难。

第三,积极改善我国的经济、政治与人权建设。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发展起点低、底子薄,相关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而这正是西方尤其是美国指责中国的关键之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并完善经济、政治与人权建设。实际行动可以改变、消除西方的偏见和文化霸权。可供佐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全世界对中国的看法都在改变,认为中国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变成了先进、开放、繁荣、宽容、自信的国家,中国人在海外的地位也大大提升。

第四,加强文化建设。虽然我国一直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各种社会力量的真正重心还是在经济建设上,文化建设偏软,这是客观事实。正由于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因此,它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这种增量不仅体现在产业上,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塑造上。王国维说:“夫人之心力,不寄于此则寄于彼;不寄于高尚之嗜好,则卑劣之嗜好所不能免矣。”[11]如果人们的志趣爱好集中于某一方面,那么,该方面的文化产业(不管它是否低俗)就会发达。所以,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时,我们不要将它和文化产业建设脱钩,不要在文化建设中排斥文化产业、文化利润,应该积极发展良性的文化产业,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2],创造高雅的、优美的、积极上进的文化精品,让大众在消费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精品所提供的思想、道德、价值、审美等,而精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上述四点宏观对策,前两点是破,后两点是立,而后两点是关键。独立自主,自信自强,乃是瓦解文化霸权的根本策略。

在微观层面,则可从如下角度切入。

第一,除了在理论上对美国文化霸权予以瓦解,还要从案例、作品中具体分析文化霸权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从细节上来分析美国文化霸权采取何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来渗透何种意识形态。

上述两点的作用在于,让民众(读者、观众或听众)对文化渗透不但有观念的自觉,也要有一定的技术自觉和细节自觉,提高民众对文化渗透的辨别力和抵抗力。由于文化霸权具有隐蔽性,民众虽然较易知道美国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文化渗透,实现其文化霸权,但是,这种认识很笼统,而这种笼统的认识很难帮助民众有针对性地辨别具体的文化手段、形式与其蕴含的美国意识形态的关系,所以,对具体作品、具体细节的分析就很有必要。

第三,在引介文化产品时,尤其是引介直接面对民众的产品时,可以考虑提供一份导言性质的介绍。这个介绍,除了包括产品的主要内容,还需要重点介绍该产品蕴含了什么样的美国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是以何种手段、细节来展示的。有了这份导言,可把美国文化渗透的隐蔽性公开出来,放在阳光下,而民众在消

费美国的文化产品时,则可以更有效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分析,选择性地接受产品的文化蕴含,从而最大限度地消解美国文化霸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策略和效果。

由于文化霸权是软性的,更由于文化霸权极具隐蔽性,所以,对于消解文化霸权,很难给出立竿见影、必然有效的策略,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从启蒙运动到二战后美国文化霸权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美国首先建立的是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并利用这些霸权承继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衣钵,才慢慢建立了文化霸权,因此,消解美国文化霸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霸权的形成远比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军事霸权要难,也更缓慢,同时,文化霸权的消解也更难、更慢,因为消费者对一种文化形成消费习惯后,它会成为其心理习惯(这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属于路径依赖),所以,消解美国文化霸权不能急躁。我们既要做好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消解工作,更要做好自身的建设工作;既要从宏观上着眼,更要从微观上着力。

[参 考 文 献]

[1]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M].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2.

[2] 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宋新宁,杜建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5.

[3] Immanuel Wallerstein.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State,the Movement and the Civilizations[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38.

[4]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2.

[5] 克拉克·S.贾吉.美国的文化霸权:21世纪主宰全球的希望所在?[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4).

[6] 李金齐.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7.

[7] Patt Morrison Asks.Hollywood’s pol,Chris Dodd,Los Angeles Times[EB/OL].http://www.latimes.com/news/opinion/commentary/la-oe-morrison-christopher-dodd-20120224,0,2435077,full.column.

[8] 赵月枝,邓理峰.中国的“美国中心论”与中国新闻业和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传播学院赵月枝教授的对话[J].新闻大学,2009(1).

[9] 唐世平,綦大鹏.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

[10]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徐松岩,黄贤全,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11] 王国维.王国维集[M].周锡山,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On the Covert Infiltration of Cultural Hegemony:

A Case Study of Hollywood Movies

ZHI Chen1,ZHOU Lan2

(1,College of Humanity,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

2,College of Art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207,China)

Abstract:Cultural hegemony is the extension of general hegemony,but it is not compulsive,always byway of covert infiltration.In the globalized world,Hollywood movies endeavor to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American cultural hegemony.Three main methods are usually adopted:the covert cultural infiltration toother countries;theme out of theme;details without purpose.To dissolve American cultural hegemony,measures should focus on be taken at a macro level,and efforts made in micro issues.

Key words:cultural hegemony;covert infiltration;Hollywood movies;globalization

[责任编辑 李长成]

论泰国电影的美学特征(1997-2010年)

论泰国电影的美学特征(1997-2010年) 对于1997-2010年既获国内外奖又获得好票房的七部泰国商业 艺术片的美学特征研究方法以电影叙事结构与视听语言分析为核心,运用人际或大众传播及后现代艺术概念,附加符号学、心理学及社会文化方面理论,对既具备艺术性,又不失商业性的七部影片进行分析及探索,发现创作者与大众美学的相似点在于影片反映社会文化的“思想性”,和影片各种类型美学的“娱乐性”,而影片该结合娱乐与思想性在当代大众审美中寻求的平衡点为:运用对社会状况与爱有关的适合普遍观众情感的主题,创作出充满本土文化的故事细节。基于普遍观众一致性理解或同意的冲突,如表现家庭观念与性别问题冲突的同性恋与青春成长片《暹罗之恋》,表现政治冲突影响的传统音乐比赛传记片《最后的木琴师》,表现全球化与通讯技术冲突影响的爱情歌唱与嘲讽社会片《走佬唱情歌》等。影片通过好莱坞的情节模式,让观众猜测的好和坏的灰色主角而为了爱、自尊、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愿意冒险并不顾自己的生理与安全,随着普遍观众对宗教教义、本土文化与社会美德赞颂的共同精确度的情节进展解决冲突。开拓新大众审美现实主义戏剧化的导演叙事风格适当混合叙事类型,如用让观众自感的现实画面讲述少年沉重成长经历的恐怖片的《鬼宿舍》,用现实戏剧冲突明显讲述神话传说爱情片的《鬼妻》或讲述黑帮传纪片的《喋血青春》等。在顺序并插入过去的时空,影片通过日常生活的物体,插入民俗的信仰、虚构与情感的特征符号,表现含义、预兆及气氛。影片运用后现代艺术概念的色情与暴力为故事的内在机制,

推动故事的发展与解放观众的潜意识,及运用怀旧的环境造型让观众能享受到回忆中过去与现实文化结合的美好,如主角经常从美好的现代广播剧想象泰国六十年代古典电视剧的《午夜之爱》等。这七部影片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本土文化浓厚的内容表现出商业与艺术的成功结合,并代表泰国电影走入国际视野,因为它们的创作都是来源于当地人民在某种环境下的生活或状态,朴素与喜爱乐趣的个性,带有日常生活方式的观念与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的印记,于是其电影美学都深刻反映了泰国民族文化的特征,所以观看各个国家的电影就等于观看各个国家的独特文化。

【特效片】三十部Hollywood特效片的里程碑 绝对值得收藏! 大饱眼福 留着慢慢看!

三十部Hollywood里程碑【特效片】 章节 收起 ? 1 30.《深渊》 ? 2 29.《本杰明.巴顿奇事》 ? 3 28.《全面回忆》 ? 4 27.《阿甘正传》 ? 5 26.《魔茧》 ? 6 25.《哈利.波特》系列 ?7 24.《飞越长生》 ?8 23.《加勒比海盗》系列 ?9 22.《异形》系列 ?10 21.《小猪宝贝》 ?11 20.《后天》 ?12 19.《角斗士》 ?13 18.《2001太空漫游》 ?14 17.《拯救大兵瑞恩》 ?15 16.《木乃伊》系列 ?16 15.《金刚》 ?17 14.《回到未来》系列 ?18 13.《超人》系列 ?19 12.《独立日》 ?20 11.《玩具总动员》 ?21 10.《变形金刚》系列 ?22 9.《美梦成真》 ?23 8.《星际迷航》系列 ?24 7.《侏罗纪公园》系列 ?25 6.《蜘蛛侠》系列 ?26 5.《黑客帝国》系列 ?27 4.《终结者》系列 ?28 3.《泰坦尼克号》 ?29 2.《星球大战》系列 ?30 1.《指环王》系列 30.《深渊》

1989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深渊》问世,该片运用了大量的电脑制作合成影像,拍出深邃神秘、时而又斑斓迷人的水下世界,因而科幻影迷们醉心于该片在科学上的准确性,以及片中激动人心的特技效果,如今看来,《深渊》的整体效果也仅是套路感十足的商业制作,

甚至在叙事手法、节奏等方面还不太圆熟。《深渊》作为一部影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海底异形这一形象却为卡梅隆带来了新的特效:T-1000。 29.《本杰明.巴顿奇事》

大卫.芬奇与布拉德.彼得携手的《本杰明.巴顿奇事》,通过男主角从老年逐渐变年轻的逆向人生,还有一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琐事,奇妙地串联成了魔幻诗史。不仅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低沉魔幻氛围,最大亮点莫过于耄耋之年的本杰明。用电子成像捕捉布拉德.皮特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以保证效果逼真,极具创新精神,影片最后追加成本达一亿六美金,并勇夺奥斯卡最佳视效奖。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欲望的生产和满足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打滚爬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影片的酿造秘方,就像可口可乐神秘的“7X”秘方一样,它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神话和美国梦等等,这些我们在几乎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的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痴心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高企的审美预期。他们急切地需要世界题材来踏勘和拓展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新奇。这不仅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令它如芒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欲望也好,想象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正说”,其次他们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以此前运作的《花木兰》为例,动画片《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印象中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艺术夸张和改编,片中花木兰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而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传说中的花木兰。是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和演绎装进了这个名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大赚其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中国历史上经典的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4339361.html, 好莱坞电影中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解析 作者:刘静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其文化的多元性是必然的。作为娱乐手段和视听艺术,好莱 坞电影是美国文化在荧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其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其能在世界范围内强势发展。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文化;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130-02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文化融合碰撞,为达到共存的目的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美国民族的多源性铸造了其文化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好莱坞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特征。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好莱坞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也正是美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才使好莱坞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好莱坞电影除了擅长讲故事以及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其完整的叙事结构也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为全球观众所接受。好莱坞电影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多元文化。 一、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成因 美国文化就其创造主体及其特性而言,是一种“移民文化”。由于美国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来自世界不同种族、民族、族群的移民,其多源性铸造了文化的多元性。综观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其移民群体是不同的。美国移民始祖基本上是西欧人,特别是盎格鲁撒克逊人,随后北欧人、中欧人、东欧人、南欧人大量涌入,同时非洲人也被迫作为奴隶迁居美国,进而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纷至沓来。美国移民的动机也因“多源”而呈现多样性。有因宗教迫害而移民新大陆的,有因革命失败而流亡美国的,也有因经济危机而到美国谋生的,他们当中有为摆脱不幸命运实现个人理想的,有向往自由民主和优裕生活条件的,也有追求高新科学技术的。 美国移民迁徙还具有连续性。移民浪潮不但没有随着美利坚民族形成而结束,反而因美国的发展与崛起而不断高涨。来自不同时期的移民不仅吸取欧洲文化,也吸收了许多亚洲、非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广泛被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利坚文明经历了偏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留有浓重祖籍国印记的初步形成阶段,逐渐从欧洲传统特别是英国传统中“独立”而出;后经蓬勃的西进运动与工业革命,新文明在地域上由北美洲东部扩展到西部,在内容上脱离欧洲文明而独立存在,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创造了美国特色。二战以后的美国文明获得了新发展,多元化成为其主要特征。整个美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由“合众为一”到“由一为众”再到“合众为众”的轨迹。美国移民文化呈现一派斑斓绚丽的多元特色。

推荐三十部好莱坞经典电影

好莱坞经典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好莱坞经典电影) 中央6套刚刚播放的,呵呵,相信不少人关注过吧.1994年这部被称为《刺激1995》的电影在中国影迷间也有极好的口碑,可见电影超越国界的神奇之处. 2.《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好莱坞经典电影) 长达三个多小时哦,耐心看.1993年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夺宝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与奥斯卡失之交臂后,终于在辛德勒和无数犹太难民的帮助下捧得金像. 3..七宗罪(Se7en)(1995)(好莱坞经典电影) 虽说是惊悚片,但不是很恐怖,更多的是心灵的刺激.对人性恶的探析极为通透,深刻,不能错过. 4.《卡萨布兰卡》(好莱坞电影) Casablanca 1942年永远的《北非谍影》,永远的英格丽·褒曼 5.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 (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 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6.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好莱坞经典电影) 奥斯卡"第一巨片" 展现着旷世爱情的绝世佳作 好莱坞电影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7.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1940)(好莱坞电影)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 战争时期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 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 8.公民凯恩Citizen Kane(1941)(好莱坞经典电影) 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 反映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好莱坞特效插件安装图文教程

好莱坞特效插件安装图文教程 1、打开"好莱坞特效和会10过渡挂接插件"文件夹,复制Hfx4GLD.vfx文件,粘贴到会10安装目录下的Vfx_plug文件夹里。

2、打开安装后的Hollywood FX 5文件夹,把Hollywood FX 5目录下Effects、Objects、Images三个目录的文件复制到4.58版安装目录相应的文件夹下。 3、将好莱坞 4.58 Gold安装目录Hollywood FX GOLD\ORGS下的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4339361.html,和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4339361.html,两个文件删除,重启HOLLOWY FX GOLD,Hollywood FX 5中新增的好莱坞转场效果都会出现,但这些新增的转场有水印。 4、把好莱坞4.58 Gold安装目录下Effects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只读属性去掉,运行去水印工具,点击“自动移除序列号并修复转场”即可去除所有水印。 5、打开会10软件在“特效”菜单中增加了Hollywood FX项目,借助金山快译可看到中文界面。 6、好莱坞特效4.58与Premiere Pro 2.0(或1.5)与挂接方法: 将好莱坞4.58 Gold安装目录Hollywood FX GOLD\Host Plugins 下的AfterFX、Premiere5和Premiere5Filter三个文件夹里,三个文件的扩展名改为prm 复制粘贴在**:\Adobe Premiere Pro 2.0(或1.5)\Plug-ins\en_US文件夹下就OK了。 7、好莱坞特效5.1与Premiere Pro 2.0(或1.5)与挂接方法: 将好莱坞5.1 Gold安装目录Hollywood FX 5\Host Plugins 下的 Editiont中HfxEdt5.vfx 和HfxEdt46.vfx二个文件 EditionFilter中Fl-HfxEdt5.vfx和Fl-HfxEdt46.vfx二个文件

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及中西文化差异

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及中西文化 差异 电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制造基地,乃至是国际商业电影的制造中心,它对全球电影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电影由于地域、国情、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原因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从上个世纪初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开始,好莱坞电影就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美国电影票房带来不菲的收入,为美国经济注入了不少活力。此外,好莱坞电影也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特点 ( 一) 注重“个人英雄主义”角色融入影片 好莱坞电影针对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怀抱的对于 英雄形象的强烈幻想,而在影片中故意虚构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来吸引、打动观众。在这方面好莱坞电影做得完美至极。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表现在电影中,便是我们常在美国大片看到的个个充满顽强斗志的“孤胆英雄”。比如从上个世纪

50 年代起,《超人》《钢铁侠》《功夫熊猫》等影片中,不少主角就是具有“个人主义”精神的英雄人物。 ( 二) 剧情注重以“人性化”作为思想主题 叙事风格非常注重服务于剧情发展与主要人物的展现 过程。通常是利用主角的心理描述把人性中最好的、最完美的、最积极的方面表现给观众,使观众从主角身上受到鼓舞,受到振奋。把主角看作学习的榜样,比如大家熟悉的《阿甘正传》就是这种表现“人性化”主题的代表影片之一。 ( 三) 注重故事的完整以及人情世故的锤炼 影片常常通过这种表现方式来勾起观众的情感,触动他们的神经,来达到使观众普遍认同的目的。比如着名影片《乱世佳人》,整个故事体现女主角为了保护家园、照顾家人而表现出的勇敢独立、坚强、乐观等品质,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人性与人情仍是好莱坞电影进行不同价值观文化观传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保证好莱坞电影票房不衰的重要法宝之一。 ( 四) 注重整合、利用他国电影资源 好莱坞电影常采用他国故事或题材来进行翻拍、改编、重创等,这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全球各洲各国的故事他

好莱坞电影特点

新好莱坞电影: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电影或迟或早地都在产生着新的变化。而在这一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好莱坞电影与新德国电影的变化。虽然,这一变化在今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由他们自己所颠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旧是世界电影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和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它使半个世纪以来旧的电影制片体制产生了动摇,使传统的美学观念又一次遭到了深刻的打击。它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证实了法国「新浪潮」时期电影美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新好莱坞电影所产生的背景 所谓「新好莱坞」指的是:从1967年一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酗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近亲繁殖的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了「反思」。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60年代,美国社会处于一系列严酷的社会现实:谋杀丛起、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等等。 1962年,约翰·肯尼迪当选为合众国的总统,他是第一个主张同劳工对话并被南北方美国共同认可的总统,也是第一个主张宗教自由的天主教总统。人民充满信心和希望,向往着社会和改革的进步。然而,1963年,约翰·肯尼迪遇刺。肯尼迪之死标志着「美利坚精神信念大厦」的坍塌。此后一系列政治谋杀出现:1965年4月,马尔科姆被刺;1965年5月,罗伯特·肯尼迪被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被刺;1970年,肯尼迪兄弟的母亲又惨遭遇难。这些造成了长期的社会动乱、人心浮动。 就在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美国军事代表团进驻越南,从此拉开了这场发生在遥远的亚洲的战争序幕。1964年,美军轰炸越南; 1965年,地面参与战争;直到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战争才宣告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美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36.5万个年轻的生命被恶魔吞噬。这个数字几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金争的总和(二战:20万人;朝鲜战争:10万人),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这使得曾经普遍坚信美国政治制度的优越的人们开始产生了疑问。好莱坞,这个曾以《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向世界电影挑战,并以《飘》等影片征服了世界银幕的电影之都,在此期间战争这一类型的影片几乎彻底遭到了破产,美国人民以他们青年人的热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对美国精神的思索和批判,同样是肯尼迪被刺的同一年,在美国爆发了由20万人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民权示威游行。这个由多民族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曾起源于贩卖黑奴,共和国的历史则起源于黑奴的解放o。虽然,曾于1954年又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令」,但仍旧发生了10名黑人女大学生遇难的「小石城事件」。1962年,3个美国黑人考入大学,但市长和校长却站在门口阻拦他们入学,当时的肯尼迪总统下令,调动了3000联邦军护送这三个人入学。1963年,由上而下的艰难的社会变革,结果变成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 1965年,洛杉矾黑人住宅区暴动,面这一惨状空前的事件通过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体——电视的形式得到了及时的转播,激起人民意识的觉醒,甚至待中间立场的白人也站到黑人一边。1967年,民权运动升级,黑人要求「种族隔离」,提出将路西安娜州变为「黑人州」,施行「黑人自治」。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还带头火烧兵役证,以示对越战的抗议。15万

影视艺术概论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历史篇第七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第一节美国电影发展简史 世.界电影历史自1895年开端,在不同国度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样貌。本章‘包括了中国电影之外的主要外国电影状况的历史分析。 一、早期电影状况 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电影产地,也是世界电影的主要发源地。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其后又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并于189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摄影棚。1894年4月,爱迪生用他的电影放映设备—“电影视镜”开始了商业性放映活动,这是美国电影史的开端。默片时代,电影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06年,全美已有1 000家“镍币影院”(因人场券为5美分镍币而得名)。1909年,镍币影院已达到1万家。.电影成为适 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 为美国早期电影奠定艺术基础的导演主要有:鲍特、格里菲斯和卓别林。1903年鲍特的《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火车大劫案》,使电影从一种新奇的玩意儿发展为一门艺术。影片中使用了剪辑技巧,鲍特成为用交叉剪辑手法 造成戏剧效果的第一位导演。格里菲斯的巨大功绩在于他吸取了各派或各个导 演点滴分散的发明,加以融会贯通组成一个系统。他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等都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卓.别林于1914年拍摄了第一部影片((谋生》,立即吸引了全世界观众。1919年,卓别林、D.范朋克、壁克馥三位著名演员和格里菲斯一道创办了联美公司,以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 在早期美国电影的发展中,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以纽约为基地一度垄断了电影业的经营。到191乒年左右,这一垄断终于被打破,美国电影的生产基地移向今天已经闻名世界的好莱坞。美国电影史上闻名遐迩的八大公司 在好莱坞逐渐发展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十年间,对于美国电影而 225 言,乃是一个征服全世界的兴盛时期。外国影片在美国两万家电影院的上映节 目中已经完全消失。每年约有两亿美元被用来生产800多部影片。美国电影行 销到世界各地。好莱坞此时已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由于在明星制度鼎盛时 期有些明星的行为不检点招致公众的抨击,美国电影业成立了美国制片人与发 行人协会,在W. H.海斯的主持下,这一组织制订了“伦理法典”,以便在审查影片时剔除其中不合乎美国公众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情节、对话和场面。这就 是著名的海斯法典,它对美国电影的约束一直延续到1966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影片生产的结构从以导演为中心逐步转化为以制片

从近期好莱坞科幻片看中国科幻电影缺失的原因

从近期好莱坞科幻片看中国科幻电影缺失的原因 1.科幻片的由来 2.好莱坞科幻片的发展及近期的好莱坞科幻片 3.中国科幻片的发展及近期作品 4.两者比较原因、 科幻片,一种由人们幻想而来而又不失科学理性支撑的故事片。随着电影工业化的发展而萌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类命运的一个窗口。由科幻小说发展而来的科幻片无论是表演手法到题材都显得异彩纷呈,新技术,新元素不断的被加入到科幻电影中,这其中少不了商业利益的驱动,正是凭借这些,科幻电影一次次突破人们的想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9世纪的法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影片,但随着美国在科幻电影方面的努力追赶及生产了当时具有特别意义的一部影片《海底两万里》,凭借着传奇性的情节、惊险的动作、高超的特技与当时欧洲国家真正拉开了距离。1930年,好莱坞科幻影片的题材开始变得多样,大量的出现了科幻系列片,其中还带有悲观,恐怖的色彩,代表影片有《科学怪人》、《科学怪人的新娘》、《科学怪人的儿子》等。1950年,由于冷战的影响,以美苏竞争为题材的科幻影片出现并了科幻电影历史上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本片讲述了一个星际旅行的故事,一群宇航员在太空中被飞船的人工智能追杀。片子中出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最经典的镜头是在非洲大陆上,一群灵长类动物仰望天空,一块神秘的黑石教会他们制造自己的武器。在这之后也出现了科幻电影史上的丰碑,有对核战争的反思《人猿星球》、讲述原力的诞生的《星球大战》,此片也被人们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也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科幻影片、有讲述外星神秘生物体的《异形》、《E.T》、还有我很喜欢的《终结者》、《变蝇人》《黑客帝国》等等。从1980年至今,好莱坞的科幻影片技术都在高速的发展,许多好莱坞科幻影片深受大家欢迎,今年大热的科幻影片就有《阿凡达》、《嗜血破晓》、《爱丽丝梦游奇境》、《钢铁侠2》、《怪物史莱克4》、《魔法师的学徒》、《哈利·波特与死圣(上)》。 在中国,鲁迅是中国关注科幻小说的第一人,其后有徐念慈,他们都先后翻译了多个国家的著名科幻小说,而徐念慈先生在其一本随笔性中篇小说《新法螺先生谭》打破了当时中国科幻小说的空白,其中一些名词如:“磁极”、“造人术”“脑电”等,在现在看来也是一种时髦新词。此后,中国的科幻小说陷入沉默,其中也只出现了寥寥的较为出色几部作品。1979年,童恩正提出了以普及的科学观为己任的主张,才真正有了科幻小说作品的创作。公认的中国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应该是1980年张鸿眉导演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当时是在《星球大战》的带动下而尝试的,影片讲述的是科学家赵谦的故事。他因拒绝把高效原子电池的专利权出售给一外国公司而被害,他的学生陈天虹带着电池出逃的途中,驾驶的飞机被公司击落。珊瑚岛上的马太博士救了陈天虹,最终马太帮助他用自己研制的“死光”击毙了公司经理。从而歌颂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当时影片中那些带有神秘色彩和奇异景象的海底工厂、海底长廊、水下电梯、新型实验室、威力强大的空间放电、激光大炮,这些新奇大胆的布景给当时的观众很大的惊喜,受到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欢迎,影片上映后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影片可以说非常成功。

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_王艳

49 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 王 艳 (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384) 摘 要: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达美国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本文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3个主要类别──“外星人入侵”科幻电影、“灾难和后灾难”科幻电影和“太空旅行”科幻电影的分析,揭示了影像背后所蕴含的反苏反共、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对自由、平等、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价值观的大力宣扬,同时也肯定了某些影片中对社会时弊的批判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好莱坞科幻电影;文化;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I10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3)02-0049-06 Decod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Hollywood Science Fiction Film Wang 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China )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sub-genre of Hollywood cinema ,science ? ction ? lm serves as an important medium in transmitting American culture and ideolog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three major sub-genres of American science ? ction ? lm :alien invasion ,apocalypse and post-apocalypse ,and space travel ,revealing respectively their hidden ideologies of anticommunism and American Supremacy as well as their advocating of such American values as freedom ,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 ,and also af ? rming the signi ? cance of the realistic criticism of the social ills and ultimate concerns with human future conveyed in some SF ? lms . Key words :Hollywood science ? ction ? lm ;culture ;ideology [收稿日期] 2012-9-10 [作者简介] 王艳(1969~),女,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电影是一门艺术,更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通过各种形象的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和高科技的表达方式,隐喻或者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特定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文化。 阿尔都塞(Althusser )把电影看作是一种有别于强制性国家机器(如军队、法庭、监狱)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正如他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所表述的:“意识形态不是凭借人的主观观念,而是根据形象事物来进行阐述,特别是通过电影的结构来起作用,这种结构包括有思维结构、故事结构、表达结构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结构来形象表达隐蔽在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2006:726)。根据阿尔都塞的观点,电影通过营造视觉奇观使观众与其生存状态之间建立起一种“完美的想 象性关系”(转自戴锦华,2004:187),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影片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的主体位置,成为该意识形态的同谋者。让?路易?鲍德里(Jean Baudrillard )在阿尔都塞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电影作为“意识形态腹语术”的特点。所谓“意识形态腹语术”,是指“意识形态似乎并不直接言说或强制,但事实上是在不断地讲述和言说,只不过是成功地隐蔽起了言说的机制和行为,成为某种不被感知的言说”(转自戴锦华,2004:188)。在电影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另一个重要观点来自美国的电影理论家汉德森(Henderson ),他认为对于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而言“重要的是讲述神化的年代,而不是神化讲述的年代”,即电影批评的参照系数不是电影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而是制

好莱坞电影100大全

英雄本色(1):吴宇森代表作。 真实的谎言:阿诺演的最温情和幽默的电影。 生死时速(1):充满动感,耳目一新! 虎胆龙威系列:呵呵他怎么总是一身伤却不死啊!!! 勇闯夺命岛(石破天惊)动作片颠峰作品!演员表演出色。 刀锋战士(1、2):新式吸血鬼动作片,非常另类和华丽。 神秘的黄玫瑰系列:呵呵因为看的时候年纪小,觉得比西部片还经典。 复仇:也是罗马尼亚的老电影,这部影片的枪战让人百看不厌。 三步杀人曲系列:干净利落的墨西哥风格枪战电影。 ) 第一滴血(1):有内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龙为数不多的好片。 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励志影片。 教父(1、2):经典黑帮片,有此作品,其他同类一概低头。 美国往事: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天堂电影院:每个男人的童年回忆,太经典了。 无主之城:人家怎么能拍出这么牛的电影! 活着:也许是中国目前最伟大的电影。 阿甘正传:教导所有的人要去宽容别人,傻就是福气。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爱中国。 楚门的世界: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音乐之声:音乐的力量、音乐的快乐! )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人心的历史、充满感染力的摄影和杰出的演员。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 猎杀红色十月:节奏和人物拿捏准确的潜艇影片代表作。 兵临城下: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二战的巨片,演员表演到位。 大逃杀归入战争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残酷。 巴顿将军:全景式展示战争的代表作,演员表演出色。 u-571:效果出众的新型海战片,拍得很有特点。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看过后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 星际舰队:科幻性质的战争片,士兵的训练和战斗的描写很有煽动性和争议性。9)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随时看起来都心潮澎湃的好电影! 野战排:反思越战的经典影片。 夺宝奇兵-------------------这个更多的是冒险~不用说了~经典的一塌~ 第一滴血系列---------------导演特德.科特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内蕴拍得太快人心.. 虎胆龙威系列---------------又是老一代经典动作电影~~永远忘记不了那个浑身是胆满身带伤的硬汉。 极限特工系列---------------这是一部"范·迪塞尔影片"... 非常人贩系列---------------弗兰克·马丁是个专门为黑道人物送包裹的“地下送货员”这次他发现包裹里面竟然是一个东方女子,他决定帮这个女孩逃生。 X战警系列------------------X战警1是为了被大众接纳而战,X战警2是为了生命而战,而X 战警3则是为了全球的变种人而战...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新旧好莱坞电影美学特征之比较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由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是一个缓慢发展渐进的过程,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先把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当然,在经典好莱坞叙事中,人物形象在遵

循类型原则的大前提下又有无穷的取舍和变化,但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前面已经提到的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包括特写)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不朽杰作《公民凯恩》开始时,镜头从报业大亨极尽豪华的“天堂庄园”的大门和大门上“禁止入内”的警告牌缓缓移入,最后则用一个慢慢拉出庄园大门的反向镜头结束全片,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镜头语言上完成了封闭型的循环。 (二)关于旧好莱坞的类型片 20世纪30—40 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的全盛时期,这期间在好莱坞影片创作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类型电影,类型电影就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则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实质上它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这种规范的电影的实质就是运用一切能够抓住观众视觉和心理的电影表现程式,它常常要比个人构思的有意识追求艺术的影片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和道德标准。类型片是好莱

好莱坞电影的魅与殇

好莱坞电影的魅与殇 内容提要:就《侏罗纪公园》分析好莱坞电影的魅与殇。好莱坞电影曾因为有着世界上最炫目的特效而风靡全球。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特效的大量也自有其弊端。好莱坞电影因为其成熟的商业化模式使其得到了利益和影响上的最大化,但也同样也因此好莱坞电影摆脱不了一些作为商品的无奈。 关键词:科幻片、特效、商业化电影 一.侏罗纪公园 作为科幻电影中里程碑式的杰作,侏罗纪公园无疑是最有资格写进好莱坞电影史的作品之一。同时侏罗纪公园也是当今世界电影票房前十影片中唯一的一个上世纪出产的电影。当然票房不是衡量电影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能在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远不如现在的93年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创造着在现今看来仍能称之为神话的票房和口碑已经说明其艺术魅力。而在《侏罗纪公园》这部经典好莱坞电影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的魅力以及问题。 二、好莱坞科幻电影 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无疑是好莱坞电影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领先于世界的电影特技制作技术能打造出堪称完美的视觉盛宴;娱乐元素与思想内涵的完美统一使电影不显单薄;离奇却合理的故事情节,把电影的造梦功能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科幻电影区别于其他电影的标志性特点,华丽到奢侈的想象力一直是科幻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把梦幻具象于荧幕则有赖于

高超的电影特技制作技术。 三、特效是把双刃剑 回忆下,当那只栩栩如生的恐龙在荧幕上仰天长啸的一刻,全世界人们的心为之震颤,这种震撼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所能带来的,这是原始生命带给我们的悸动,超越时空直达心底,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 当然,创造了这一切的科技也同样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侏罗纪公园》中的特效由卢卡斯的“工业光魔”(ILM)公司打造,影片中的恐龙们也成为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且有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这不得不说是好莱坞电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特效技术对于电影的造梦功能的实现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年观看《侏罗纪公园》的人们想必都曾感叹过它的神奇,惊讶过它的完美的特效。然而当1993年《侏罗纪公园》的热潮退去之后,我们膜拜经典的心仍在,但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特效的应用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也让我们能更客观的审视好莱坞电影的特效运用对电影发展的负面影响。没错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逼真的特效制作使电影更具可看性和视觉冲击力,但是越来越多的电影特效业正在模糊着电影本身的意义:光影的艺术。 现今太多的模式化的所谓好莱坞大片正充斥荧幕,高超的特效手段、不着边际且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剧情让我们在走出电影院后除了一时的视觉上的冲击外没有任何收获。 四、商业化模式运作的收获与弊端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导演们居功至伟是好莱坞电影神话的创造者,那么电的商业化运作就是让世界了解神话的必然手段。成熟的商业化模式让好莱坞的

好莱坞电影文化生产解读

好莱坞电影文化生产解读 摘要1910年代初期,洛杉矶地区开始成为美国的重要电影生产中心,于是“好莱坞”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好莱坞”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的电影市场,成为霸主,虽然其后又出现了其他的电影中心,比如宝莱坞,但也依然无法撼动好莱坞在整个世界的地位,这与其电影文化生产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世界进入消费社会,好莱坞的电影文化生产也带上了浓厚的文化工业气息,其文化的扩张也有着很多技巧,让受众无法察觉,甚至乐在其中,本文主要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探究好莱坞的电影文化生产。 关键字好莱坞大片文化工业生产 在如今的电影行业,美国好莱坞大片一直都处于头筹的地位。从确定好莱坞为电影中心开始,直至今日,美国的电影几乎已经横扫了全世界,每个人脑海中都有好莱坞电影的影像,而且在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早已痴迷上了这座庞大的“造梦工厂”,美国靠着其完善的好莱坞电影制造业,将美国文化悄无声息地植入大众的脑海中,使人们不会也不肯消除。美国的这种文化侵略很有效,其他地区的电影根本抵挡不住其攻势。现如今,看着迪士尼、梦工厂动画长大的小孩不计其数,怀揣着诸如《X战警》,抑或《蜘蛛侠》等英雄梦的男孩比比皆是,向往着《公主日记》或是《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爱情的女生更是不胜枚举。好莱坞电影为何具有如此强劲的攻势,本文将从传播学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工业方面来进行详细分析。 大片 所谓“大片”,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该词的由来还要追溯到1994年,当时由于经济转型,为了挽救萧条的电影市场,中国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中影公司以分账方式进口外国一流影片的建议,提出每年可以统一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进口分账”的十部电影往往为好莱坞大制作,预算较高,故而又被人称为十部进口“大片”。1 “大片”这个概念在目前没有具体的权威标准,争论颇多,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必要条件: 1、高含金量,包括高投资和高票房,没有高的投资和票房作支撑,很难被人称为大片。

好莱坞电影分类特征

好莱坞可划分为新旧两个时期。 旧好莱坞(也称经典好莱坞)阶段大约从1930年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跨越了二战和战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旧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MPPC)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直到新好莱坞阶段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新好莱坞阶段是指从60年代至今的电影时期,在这个阶段,高成本的“重磅炸弹”策略使类型片在表达方式上发生改变,社会意义也走向了多元。新好莱坞是旧好莱坞的延伸和发展,它是电影艺术内部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结果。而在本质上,好莱坞的“梦幻”功能并没有改变。 旧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总结如下: (一)旧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特征 旧好莱坞电影创作遵循着一种戏剧电影的美学原则,体现为三个方面: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 2.人物形象构成呈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例如西部片总有代表正义和法律的警长及贪婪野蛮的印地安人,警匪片有司法和犯罪的对峙。正反两方人物所构成的戏剧冲突则是好莱坞永恒的法宝。 3.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4.好莱坞大团圆结局作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好莱坞主流影片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例如在奥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