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方人物周刊:少年杀母事件

南方人物周刊:少年杀母事件

南方人物周刊:少年杀母事件
南方人物周刊:少年杀母事件

少年杀母事件

2014-05-09 新闻学子看天下纵横策划集团

我喜欢特稿,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还是喜欢这种深入的、细致的文字。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公号的初衷,如果你也喜欢,就请分享给他人。读特稿,就像看一部电影,一个个场面不断地切换,细腻的文字更是为特稿增色。

来一篇最牛实习生林姗姗的代表作《少年杀母事件》,文章很长,希望你能看完。

---------------------------------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实习记者林珊珊,记者尼克蒋志高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提要:河南少年张明明跟随父母到广州打工,原来对大都市的憧憬被作为那个城市被遗忘群体的现实代替。他在这期间迷上了上网,他不愿意跟随父母再过卖烧烤的生活,他心里泛起了要杀死父母的想法……

她们或许在火车站流浪,被骗到一个地方,卖淫。在这个街头,他(张柱良)撞见过七八个神经错乱的小姑娘,有的乱跑乱叫,此后,便永远地消失了。

下午六点到八点半是他的上网时间,“可是,爸爸妈妈却不允许我去上网,让我用上网的时间多睡会。我觉得这是在禁止我的自游(由)”。“广州很繁华,但我很孤独。”

陈菊总是喜欢当着张明明的面对张柱良说,“你这儿子,靠不住。”她并没意识到,这对张明明意味着什么

“我来不及思索,忽地一把菜刀猛向我劈来,紧接着看到儿子凶狠的脸。他发疯似地朝我猛砍,肩上,脖子上……一共四刀,我的血喷了两米远,满墙都是”

警方已经给张明明做过精神鉴定,没有异常。

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了差不多两个月。

“我想,只有杀了我的父母,才能让我多年积累的仇恨得到释放,让我真正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1991年11月25日,陈菊生下了他;2007年6月12日,他将陈菊打晕、掐死,然后割喉。

其间,陈菊打开大门惨叫一声,但门很快又被关上。那就像荒林里一声绝望的鸦叫,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这幽暗的小巷的深处,有一个拐角,几栋四层高的楼房围成一口天井,张明明的家在这儿。抬起头,天空依旧是一条狭长的线,被错综复杂的电线切割得支离破碎。一米多宽的小巷两边房门紧闭,垂吊的女人内衣透着湿气,牛仔裤则似乎长年挂在一边,一动也不动。还有一个个小口子,连接更小的巷子,有时候,一个安静的小孩跟着一个女人拐进去,或者,一个谢顶的中年矮男人藏在巷里,睁大眼睛瞪着过往行人。声音从远处隐约传来,光亮在100米外的巷口。

那天下午,父亲张柱良就从这个巷口逃了出来。

请继续阅读>>>

《南方

人物周刊》实习记者林珊珊记者尼克蒋志高发自广州(南方人物周刊供腾讯新闻专稿,更多人物报道,请阅读即将出版的人物周刊)

曾经在广州的城中村

“今天是个好日子……”在广州一家嘈杂的手机卖场,劣质的音响播出的音乐就像是暴发户在大声说话。

张柱良抽着红双喜,手微微地颤抖,烟雾轻轻袅袅悬浮着空中,他的目光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数十年后,有一天,我们也会经受这样的疑问,你收获了什么。张柱良的答案是:赚钱。

1994年的春天,我只身来到广州。想象中的广州很繁华,但不是那么回事。站前路那家大酒店当时还只是一个大土堆。下了火车,我看见到处是赛马的宣传,涌动的人头。我挤在人群中寻找大哥张光荣,来之前,他对我说,下了车说找河北老张,他们都认识我。可当时大哥在花都。当晚我睡在韶关大厦下面的广场,半夜一拳头打在我胸口,我惊醒过来,丢开旅行包逃走了。接下来的两天,我在车站晃来晃去,检查人员盯着你,你吐口痰,丢一片纸屑,

就跑过来,罚款十元。我仅有的四十块钱很快被罚光了。我只能帮人提提行李,两三天就混过去了。

我跟随大哥卖黄牛票。那时火车站的生意真好,天天都像春运。那些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到了窗口,售票员就说没票了。我们就凑上去问,老乡,去哪的,帮你买票。我们很容易拿到票,他们售票的每天回家两个口袋满满全是钱。仅做了两三个月,我就做不下去了,我总问到便衣,而且,骗人这事我干不漂亮。当然,最无耻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敲诈的。他们夺过旅客捏在手里的票,“给我一百块,不然把它撕了。”

接下来将近十年,我几乎都在当保安,跟过服装场、酒吧、夜总会、地下赌场……

1996年,你知道,到处都是歌舞厅。那时我在沿江路一家歌舞场当保安,圣诞节那晚,门票200块钱一张,等着跳舞的人排着长队挤在阳台上。那一年前后,我认识一群流氓。我们四五十人自称河北帮,帮人看场、收债和打架。老大一叫集合,我们就抡起水管、排骨刀,涌上去往人家背上胳膊上乱砍。有吃有住有玩,我们都很乐意。我们被抓进派出所无数次,又放出来。

当时,大哥承包了几家酒店的洗碗活,几十个工人都是去火车站找的那些没饭吃无家归的人,提供吃住,一个月350元,大哥每人赚上一百。老李是这些流浪儿中的一个,后来他结识了赌场总经理,就介绍我去当保安。老李后来失踪了,那时我就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不长久的。

那是1997年,一个地下赌场每天赚上十几万。只要我站在那里,就会忍不住想赌。结果工

资刚发,一眨眼就输光了。一想到该寄钱回家,我就特别紧张。到了年末,赌场闻风警方要大规模打击地下赌场。我们就自行解散了。

1998年,我在一家楼盘终于当上正规的保安,到了2001年,还混上了保安队长。可是,不久,开发商与物业分家。我又失业了。

我重新回到赌场,这下赌场都是先进玩法了,最主要的是玩老虎机,还有一些黑网吧。一次警察来检查,我们立刻赶走所有的少年,但还有一个少年玩得入迷怎么也不肯走,就被我们打了。再后来,他的妈妈闯进来了,操起凳子往电脑砸过去,我就骂她:“是你儿子自己要来的。我们又没强迫他。”

2003年,我开始和老婆在广州卖烧烤,到了2004年,老婆说儿子也大了,让他来帮忙吧。于是,我们一家三口住在瑶台,相依为命,靠卖烧烤为生。

这是瑶台,离广州火车站不远的城中村。一座不夜城,夜幕降临,它的黎明刚刚开始。浓烈辣椒味混着啪啪炒菜声弥漫在小巷里。夜晚九点钟,才起床不久的张柱良踩着他的黑色28吋自行车出发了。

车后架上躺着一个泡沫箱,里面堆着鸡翼、鸡腿、羊肉串、秋刀鱼……盒盖上倒扣着两张小凳子,茄子、菲菜陷在里头。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儿子张明明,骑一辆26式自行车。8点半,他准时从网吧归来,把一张沾满油污的长方形小桌子,烧烤炉紧紧绑在车架上。此时,陈菊刚刚上了香求完平安,关上灯,锁好门窗,也出门了。

张柱良经过一个小店,几个外省大娘在看电视扯家常,店主是一个穿着睡衣的微胖男人,几个小女孩呱呱地吵。往下走一点,有一个公用电话店。窄小的店面里,散散落落地在墙边摆着几部电话。

这一家人在三元里一带卖烧烤,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晚上九点钟出档,凌晨三四点收档,然后睡觉。中午醒来,切肉、洗菜、调料、串羊肉串。晚上再睡上两个小时,又出档了,日复一日,如今是第五个年头了。

这一天是2007年6月11日,只是时间洪流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日子,却足以拒绝这个家庭继续前行。

张柱良往左拐出小巷。这条街总是这么热闹。穿开档裤的小男孩在路中间嗑瓜子,鼻涕滴答、懵懂地看着你,中年男人围成一桌桌喝酒、搓麻将,小摊贩的玉米、番薯散发出热腾腾的香气,手机店里各种音乐混杂着人声车声孩子的哭闹声鼓捣着人们的耳朵。

在路的尽头他向右拐,那是一条阴暗狭小的路,只能推着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这条街还很安静,到五点半,每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一个站街女。

有时她们抓住他的手,“要不要?”他骂道,“每天都看见我经过,还抓!”他厌恶地甩开

手。

可有时,他也心生同情。一天中午,他在街上乱逛,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穿着短裤,黑色男装背心,呆呆地站在前面。突然,她大喊大叫,闯进档口,拉住一个男人的衣角,哭喊着:“爸爸,别不理我!”那男人用力地踢开她,她又闯进另一家铺面,又被狠狠地踢在街上。他看着她,真想把她送到派出所。但很快,他打消了这种念头。这些人都认识他,很多双眼睛盯着他。他只是想着,这个倔强的女孩子,一定是想不开,受不了,被生活逼疯了。

要是软弱一点的,就屈服了,不久后还会招来同乡姐妹。她们或许在火车站流浪,或许是离

家出走的,被骗到一个地方,卖淫。在这个街头,他撞见过七八个神经错乱的小姑娘,有的乱跑乱叫,有的痴呆地望着天。此后,便永远地消失了。

眼下,这条路成了一个小经济地带,人们在这卖手机、食物、性用品、药品。

几分钟后,一家人挤出瑶台村,来到广园西路。一条宽阔的街道就在脚下延伸了,到处都是汽车,高架桥上的疾驰而过,地上的拥挤混乱。

幽暗的小巷

没有手机信号的广州城中村

他们横穿过车流。沿着三元里大道一路上坡。沿途都是崭新的酒店及贸易公司,招牌上有各种语言,英文、俄文、阿拉伯文都有。

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张柱良吃力地踩着。他忍不住想,这满大街的人谁看得起我呢?

这天中午,他穿着粘乎乎的大裤头,趿拉着拖鞋,两手满满提着肉和菜从市场回来,朝一个30多岁的男人点点头。那个男人头发齐整,皮鞋锃亮,礼节性地点完头又和周围的朋友谈笑风生。

他决定,别再和他打招呼了,显得自己多卑微。他想,那男人一定轻声地说,他是卖烧烤的。“卖烧烤的!卖烧烤的!”十年前,这男人和他一样,也只是广州一家夜总会的小保安,他们一同打架,没准还打过他,如今,人家漂漂亮亮地成了个悠闲的地头蛇。

他被这男人刺痛了,但他不停告诉自己,不能停!不能停!

2003年以前,他不过一个穷光蛋,倒霉鬼。一做生意就亏得血本无归。

在河南老家,他卖过卤猪,每天把生猪肉一千斤一千斤地运回家,卤完后再运到50公里外的安阳市区去贩卖。不幸的是,来了个五号病,没人敢吃猪肉了。猪肉堆在家里让人发愁。再后来,看到别人倒卖棉花发了财,家乡盛产棉花,他也就偷偷地收购一些拿去卖。朋友开着改装摩托车,他坐在一车软软的二级棉花上,喜滋滋地想着赚上一千块。可到了隔壁镇的工商局门口,爆胎了。他跑回家来拿轮胎,回去时,车子被工商所带走了,他们开了四级鉴定,低价收购了这一车棉花。后来

,他横着胆再干一回,结果又让邻县的工商局给抓了。

他妈妈说,会做生意才算男人。现在,他卖烧烤,每晚能赚几百块,他成了五兄弟中最有钱的那个。2004年,张柱良母亲得了食道癌得动手术,几兄弟中他出钱最多。

多亏了这小生意,家里才建了楼房,那是给张明明娶老婆用的。在河南老家,结婚总是那么早。张柱良和陈菊结婚时,才20岁。

坚持,坚持,再过上两年,他将做爷爷,老婆将做奶奶,终于享清福了。陈菊总说,你不会赚钱,随便再找一个都比你强。他笑着说,有了钱,就不要你了。有时,他也会哄着她,年轻时总得吃苦,等儿子大了,做了奶奶,就可以享福了。

他告诉自己,他是一家之主,他要在前面领跑,其他人要跟着他跑。

张明明呆呆地骑着车跟在父亲后面。他盼着下雨,下雨就不用开档了。去年,他总是找比他大两岁的老乡,同是卖烧烤的周周一块玩。有一次出去摆摊前天色忽然变暗,大雨将至。张良柱踩上车了,他却往相反的方向找老地方上网。到了烧烤点,张柱良发现儿子没跟上来,立刻打了电话给周周。

“明明在你那吗?”

“没呢,叔叔,快下雨了,今天就别摆了吧。”

“不用骗我了,他一定在你那里。”

周周只得把电话给了明明。

“你马上给我过来,我是一家之主,我说了算。”

他嗯了一声,挂了电话,踩上车走了。

“从我被妈妈带到广州那天起,我仿佛就于(与)世隔离了。”

2004年9月,张明明在河南老家读完4年级,陈菊决定将他带到广州。

临走前,张明明拖着堂妹静静的手说:“过去的明明已经死了,现在的明明已经不是以前的明明了。”

在前一年,他也来过广州,在广州金泉学校念4年级,这是一家外来工子弟学校,一个学期的学费大约是1200元。

有时,张柱良看到他浑身淤青,问他,总说是摔伤的。“为什么身体前后都有伤呢?”他不说

话了。

至今为止,也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个学年以后,他对母亲说想回河南了,他离开了金泉学校。今天再去那里,找不到他的档案,找不到他的照片,找不到认识他的老师,和他生命有关的痕迹都没有了。

他似乎只有网络了。

在广州的现实中,他没有朋友。从前有过,在金泉学校他有个要好的哥们,打架都在一块。那时明明被欺负了,他就帮他。哥们上了初中,他俩也失去了联系。

他有个网络好友叫小白,他叫她姐姐。

他对她说:“我很闷,我没有朋友,也不会讲话。”

下午六点到八点半是他的上网时间,“可是,爸爸妈妈却不允许我去上网,让我用上网的时间多睡会。我

觉得这是在禁止我的自游(由)”。

“广州很繁华,但我很孤独。”

张明明跟着父亲往前骑,将瑶台抛在身后。旁边的瑶池酒店依然霓虹闪烁,漂亮的服务员在门口排成两排长长的队伍,每有客人进入,就齐刷刷地弯腰鞠躬。

去年五一,张明明看见一个比这个更高级的酒店,门口贴着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招一名经理和几名服务员。那时他陪最要好的堂哥阿强在广州找工作,他拉着堂哥凑上去,指着第一行:

“哥,赶明儿我去面试总经理。”

“就凭你?你啥也不会,凭啥去当总经理。”

“就凭我的智商,过几天当给你看。”

来广州之前,阿强想象这个城市漂亮,干净,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要在这谋上一份工作就好了。中午下了火车,他跟随着叔叔张柱良,一路来到瑶台。第一次走进这条小巷时,他就想,我再也不要走这条街了。穿过几条阴暗的小巷,阿强来到叔叔的家。张明明还在房间里

睡觉,阿强敲敲房门,是表弟小状来开的,小状大声说,“明明,明明,快起床,你哥来看你了。”两年没见面了。张明明睁开眼,慢慢站起来,声音很轻:“哥,你来了。”

“我心里有点失落,他不是兴冲冲跑上来说,哥你来了。”阿强说。

他眼前这个小男孩变了,满脸痘痘,闷声不语。

张明明其实是很开心的,只是不爱说出来而已。小时候,他被欺负了,堂哥一定是第一个帮他去讨回公道。张明明不爱打架,别人打架,他就站在一边看,不动手。不过,要是给人欺负了,那是一定要报复的。那年他12岁,被同学欺负了,他气冲冲跑回来,脱掉上衣,抡起棍子就往人家家里跑,被人家打回来了,他才叫上堂哥,堂哥又叫上他的哥们。

接下来的日子,他晚上照常出档,白天就陪堂哥四处找工作。

有一次,经过一条黑巷子,一只只硕大老鼠在他们面前窜过。

“真不想走这里。”阿强说。

张明明走在前面,没有说话。

来在大路上,张明明突然说:“哥,广州和你想的不一样。”

“这么晚才回来,要耽误生意了,干活去!”张明明踏进家门,陈菊劈头就骂。他不耐烦地说,“很累了,让小状干去。”他把门用力甩上,倒头就睡,陈菊在门外唠叨起来,“连小活都干不好,怎么挣大钱!”

但这一天,他心情颇好,他对阿强说,我要写两本书,到时请你当男主角。阿强笑笑。心里想,你怎么写得出来呢。

接着,他对着阿强手机陶醉地唱起林俊杰的《曹操》: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

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他把自己的歌声录在阿强的手机上,一遍又一遍。他已经很久没说过那么多话了,也没这么开心过了。他的嗓子很快就累了。中途休息的时候,他对阿强说:

“哥,我就是要做曹操那样的人。”

“为什么不做吕布呢,吕布最能打,身边还有个美人貂婵。”

张明明想了一下,说:“不,还是曹操有勇有谋。”

跟着,他又对着手机唱起来。

声音有点大,张柱良啪啪地打着他的房门,他们不敢再出半点声音了,盖起被子赶紧睡觉。城市很繁华,冷暖自知

很多人只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张明明的确写过两本小说,一本叫《雪山剑派》,一本叫《十八金甲将》,在他心中,这是他梦想起飞的舞台。

一天晚饭时,小状迸出一句话:“咱们家出了个作家啦!”

“什么作家?”父亲很好奇。

没等张明明回话,小状接着说:“他要写剧本,还要请成龙拍。”

父亲一下笑了:“好呀,写了给爸看,我虽然不会写,但还是会看的,要写就买笔买稿纸去,好好地写。”张明明点点头,静静地吃饭。

不久后,一天夜里,客人散尽,一家人收拾着档口。在三元里纪念碑旁边,张明明发现了一张被丢弃的桌子,他将桌子抡起放在车架后面,搬回家,擦得干干净净。接下来几天,他安安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写作了。

傍晚六点钟,一家人吃过了晚饭,父亲躺在床上半闭着眼睛,张明明挪过去,将两页稿纸递给父亲。

“嗯,错别字很多,但情节还不错,好好写下去。”

张明明腼腆地笑了。

一年之后,张柱良回忆起这几天,他的脸上总挂着微笑,这几乎是他们父子最温馨的时候,那时候,张柱良傍晚不睡觉了,专心看儿子的小说。除了找资料,张明明也很少上网了,专心写小说。

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湖南的网友小白。

“你是做什么的?”小白问。

“我没做什么,在家写小说。”他很骄傲地回答。

“好厉害哦,写得怎么样?”

“我爸说不错。”这应该是这两本小说的唯一读者了。

……

“你知道成龙的邮箱吗?”

“我不知道,你可以到网上查查。”

“你有邮箱吗,能不能借我?”

小白将她的邮箱借他了。后来,他找到了成龙的邮箱地址,成天给成龙写邮件。

2006年9月27日,他在新浪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名字叫“等待梦想”。

张明明每两三天就拿一集给张柱良看,但父亲发现他的字越来越潦草,情节越来越混乱。

二十

多天,儿子写了十多集。有一天,张柱良说:“我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肚子里没墨水,自然是写不好的……你这是没先学走先学飞,还是从小文章写起,好好研究《广州日报》那些小文章是怎么写的,然后去投稿。”

一天清晨,他和周周去进货,他问周周:“知道广州日报在哪吗?”

“知道,那有我很多卖烧烤的朋友。你要干嘛?”

“带我去。”

终于到了广州日报社,他停下了车,抬头望着那几个红色大字。

“你来这做什么呢?”周周问。

“我想投稿。”

“哪有那么容易呀?”

张明明没有回答,只是笑笑。

“进去看看吧。”

张明明看看守在门口的保安,摇摇头,骑上自行车走了。

2006年12月6日17点14分,他在博客上写道:广州日报的各位记者你们好。我是向你们报社连载栏目中投稿希望可以上报。有什么意见可以给我留言。

雪山剑派//////作者<张明明>武侠小说.第一集..天玄地门一

下面没有了。

十一

每次上网,他就问小白,有我的邮件吗?

没有。

一天的烧烤忙完了,一家人围在桌子边休息。

“作家,成龙给你打电话了吗?”小状逗着明明。

“不久他就会给我打电话了。”

父亲心里暗暗发笑,于是故意问道:“他怎么给你打电话?”

张明明指了指父亲别在腰间的手机:“就打咱们叫烧烤这个电话。”

“那你叫成龙晚上9点后才打过来,白天我们可接不到电话。”父亲哈哈笑着。在城中村,他们花360元租的房子里,手机是没有信号的。

张明明不吭声了。

这些关于小说的往事被2006年的尾巴甩开,张柱良再没听过,也没向儿子打听过。

张柱良恢复了晚饭后的睡觉,张明明又恢复了上网。

2006年底,他和父母回老家过年,这是他来广州两年后第一次回家乡。当晚,他叫上最好的朋友佳林、李闯直奔网吧,玩一个叫“半条命”的游戏。凌晨,他不想回家,和佳林跑到庙里头,折了一小捆树枝生火取暖,火苗一下蹿了一米多高,他俩赶紧把火熄灭,撒腿就逃。

这年春节是这几年中最好的时光了。18岁的堂哥阿强也结婚了,他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再上网玩,他要更努力地赚钱。

20多天的假期转眼过去,来广州前,张明明对阿强说:“哥,我不想去广州了,我想在家里打工。”哥哥帮他向陈菊说情。但母亲说,再说吧,再做一两年。

再说,再说到什么时候呢。

十二

张明明跟随父母再次回到广州。

他渐渐不和李闯来往了,这个童年时的伙伴,已经在老家的公交车上上班,每天负责拉客。张明明疏远了他,只说了句,“他变了。”小状到过完年就到天津打工去了

,这个爱说话的孩子一走,张明明清静了,但这个家庭也越发沉闷了;去年同他一块进货、打篮球、跑步、上网的周周开了烧烤分档,有了摩托车,有了更多朋友,也更忙了。

现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父母。

他像是生活在时钟上的秒针,被其他两根牵动,日复一日地干着同样的活:凌晨四点帮忙收档回到家,然后踩40分钟的单车去和平西路的冻品市场进货,四十斤鸡腿,二十斤羊肉和火腿。

他第一次在凌晨单独进货的时候,妈妈很紧张,骂张柱良怎么可以让他一个小孩去,出事了怎么办。父亲也很担心,睡不着觉,就一直站在路口等。结果等到早上7点多他才回来。“问他怎么那么晚,他就说车坏了,要修理。心里还是生气,但看他满身大汗,就没生气了。以后就让他一个人去。”

半年时间,他就像一只老鼠,在深夜独自穿梭在城中村。

他上网越来越频繁了。

网吧藏匿在邻巷一家小卖部后面,张柱良在儿子和老乡的一次对话中得知网吧地址。他走进去,逼仄的空间摆放几台电脑,坐满了人。张明明弓着背双手交叉快速敲打键盘。他推推他,儿子扭过头,两人相互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张柱良没说话,转身慢慢走了,过一会,儿子运桌子和烧烤炉来到了卖场。

十三

平常,父子俩一天说不到五句话。几乎连架都没吵过。他们的对话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父亲自上而下的命令,二是儿子自下而上的汇报,三是上网前借口与反借口的对峙。

下午五点半是家庭的晚饭时间。张柱良坐在床上,老婆和儿子则坐着小短凳,他俯视着他们。他喜欢这种感觉。

张柱良吃饭很快,两大碗一下就吃完了,然后坐在床边看电视,这时他们都还端着饭碗。张明明注意着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一走开,上个厕所或洗个手,他趁机就溜了出去。有时父亲躺着,哪也没去。时针慢慢摆到六点,他等不及了,网友在等着他呢。

在网上,他可以和好友聊天,在他的QQ上,有72个好友。和他们聊天让他可以找到在孤独之前的那种快乐,这种孤独在他来广州后已经像爬山虎一样死死缠住了他,无法摆脱。他还可以在游戏中做另一个自己,他不再是一个卖烧烤的,而是一个除暴安良的警察或者是一个拉风的卡丁车车手。这两种快乐让他在这种厌烦的生活里有一点放松。

“我去打个电话给朋友”,“我去买东西”……他低着头等张柱良回话,张柱良没吱声,只半闭着眼看着他。他慢慢抬起头瞅瞅父亲,又低下头。

有时父亲就直接说“不行”,他就咬着嘴,扯着衣角,站在门口不时扭动身子,犹如毒瘾发作。父亲五指轻轻一扬,他立刻弹了出去。

父亲知道他去上网,他也知道父亲知道。

十四

有时候,张柱良怒了,吃过晚饭,突然把饭碗往桌上用力一掷,指着张明明,一字一顿地说:

“从今天开始,不许你再去上网。”张明明不敢吭声,放下饭碗往房里跑,啪的一声把门关上。母亲敲敲门,“什么事?”他没好气大声说。“拿东西!”“明天再拿!”张柱良亲自出马,咚咚咚敲着门,“什么事?”“拿东西。”张明明连忙开了门,又躺到床上去了。

第二天,他又在屋里团团转,不时观察父亲的动向,如果无机可趁,他又支支吾吾开始找借口了。

借口找多了,他就赤着上身穿着短裤跑出去。张柱良想,他总不会赤着身去上网吧?便没叫住他,可他还是8点半才回到家。卖烧烤时,张柱良对他说:“上网也总得穿上衣服吧。”他不回答,走开了。

借口仍然需要找。一次,张明明吃过晚饭,对父亲说:“我要去买鞋垫。”父亲说:“行,五分钟后回来。要是想上网,就别找借口。”他靠在门上,歪垂着头,一动不动,也不吱声。陈菊看着难受,推着张明明说:“行了行了,你快走吧。”

张明明一出门,气得直往墙上打。这天晚上,他在床头刻下两个字:仇、恨。

啪,啪……这段时间,他紧闭的房间里总是传出打火机的声音。

十五

6月11日晚上九点半左右,中港皮具城。大厦紧闭,白日里锵锵的皮鞋声,货物运送的哗啦声全然退去。

往后走,一条冷清的街道伸入黑夜,两边停着十几辆脚踏货运车,一些搬运工无所事事地坐在上面,或是聚在右边的小卖部门口看电视。左边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各式各样的小轿车从底下拐出街头,每天,这一家人就从这街头拐进来。

此刻,烧烤炉火生起来了,停车场边的空地也渐渐热闹起来,生意还是如同往常红火,张柱良不停烤着鸡腿,鱿鱼……张明明马不停蹄地递生肉,送外卖,陈菊收钱找钱,温和地招呼着客人,对久等的客人道歉。

这一天,他们并不愉悦。

张柱良跟陈菊商量着,咱们开个小饭馆吧,四处躲避城管,讨好客人,多窝囊呀。陈菊说,给我乖乖把这生意做好,你现在能做什么?你能赚大钱么?于是他哑了。

陈菊深谙和气生财的道理,看车的保安老卢说,这里的人谁敢说她一句不好?她总在张柱良耳边唠叨,千万要忍住!要忍住!张柱良也总按住张明明的火气,给我忍着,人家有钱有势,把你整死还不容易,等咱不干了,看谁不爽就打谁。

张明明哪一点最像张柱良?他眼光冰凉,吐着烟圈,轻轻飘出两个字:记仇。

十六

张柱良记住得罪过他的每一个人。

一个是大厦的小保安,

那一次城管没收桌凳时,本没注意那箱生肉,小保安领着城管去了。张柱良看得咬牙切齿,他想,你这小保安也太自不量力了,想这样要制服我。他请了保安队长上酒楼吃饭,保安队长拍胸脯保证,这种事绝对不会再发生,小保安真的来道歉了,但这还不解恨。

另一个是居委会的,那个30多岁的湖南人有一天跑过去对张柱良说:“你们这样摆摊不行。”张柱良沉默地看着他。“不过——”他又继续说:“我跟主任说了,关照一下你。”张柱良说,“谢谢关照,以后城管来了,可要麻烦你通知我。”“一定,一定。”以后,每隔两三天,他就拿一瓶碑酒坐在他的档位,张柱良总得给他添酒,烤鸡腿、羊肉串。城管来之前,他果真放出风声了。他有时还借钱,但从来不还。撞见对面小卖部卖六合彩,他看看记六合彩的本子,又看看店老板,然后说,给我来包经典双喜,他装进口袋转身就走。

张柱良憎恨这两个人,他看着他们,总在想,要是哪一天我先不干,老子一定把你们狠狠揍一顿。当然,那个居委会的,要先还钱,再揍。

十七

儿子总是呆呆的。张柱良从来不知道他的脑子里装着什么。

老家的一个朋友对张明明极为赏识,总当着众人的面夸他,这小孩,将来准能干大事。他这个朋友也算是干过“大事”的人,十多岁强奸少女,在牢里呆上那么几年,学会了骗人的绝活。出来后就拿着瓜子壳、弹珠,到处骗人赌钱。

张柱良心有余悸,他是不是养了一头狼,在此之前,从不咬人。

卖烧烤时,张明明时常一人自言自语,“为什么赵子龙打不过吕布呢?”他喜爱《三国演义》,听到有人要重拍三国,他在博客上写道:“干嘛要重派,有人跟我说‘没剧本’听的后我很难过,我空有好剧本可就没人知道,经典再重派就不好,哎再想起三国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真感人。”

他幻想自己能去演赵云,“我的形象也符合啊,哎,我的剧本就是没人看。”

客人骂他他从不还嘴,有人点菜了,他就站在旁边,却要父亲再向他传达一遍。

他不停催着父亲,“外卖的先烤!外卖的先烤!”外卖送晚了,是要挨骂的,有时候还拿不到钱。

陈菊则挡住他,“不行不行!这里的先烤!”旁边的客人总一遍一遍地催。

每次送外卖之前,他总要计算好要找的零钱,有时候将零钱和外卖一同递给人家就回来了,陈菊就问了:“钱呢?”哦,他忘了拿。他的算术从小就很差。

那时他才小学一年级,张柱良难得回一次家,翻起了他的作业本。满是大大的红叉。他很气愤,怎么三九二十七都算不出来!他逼着他再算一遍

。他直冒汗,但怎么掐手指也算不出来。父亲怒了,啪啪给他两个耳光。孩子站起来,不哭不闹,含着泪水直瞪瞪盯着父亲。

这个眼神,张柱良终身难忘。看得他难受,害怕。

十八

这天晚上,一帮潮州客人喝醉了酒,呕吐了一地,还摔烂了酒瓶,张柱良赶紧把地扫干净。但他忘了给他们烧茄子。客人大声说,给我快点,不然不给钱,大伙起哄大笑起来。

他低声骂道:“妈的,敢不给钱就揍你。”

张明明把刀往桌上一扔,对父亲说,“你喊打,我就打!”

陈菊责骂他们:“你们不要再说了,别让人家给听到。”

客人最终给了钱。

凌晨三点多,天空下起了小雨。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快速驰过的汽车发出沉闷的呜呜声。父子俩骑着单车先走了,陈菊本该坐在张柱良自行车的横杠上。但这会,她一个人在后面走着。保安老卢递上一把伞,她没有要,她说:“我没时间还你。”

她是真的没有时间还了。这将是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晚。

十九

陈菊总是喜欢当着张明明的面对张柱良说,“你这儿子,靠不住。”她并没意识到,这对张明明意味着什么。

“在爸爸限止(制)我自游(由)的同时,妈妈也不喜欢我天天跑出去玩电脑……妈妈却一天到晚说我这样不行那样不行,有时我顶撞她两句她就不出声,只是她会用一种讨厌和憎恨的眼神瞪着我看,我看到她这眼神的时候,心里一阵酸痛,眼里的泪水都要流出来,我强忍着把它压回去了。事后我想她竟然用这种眼神看我,她还是我妈吗?”

慢慢地,张明明适应了她的这种态度,只是每当她再看他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会有些酸痛。

在他很小的时候,陈菊带着他长大,可她爱打牌,总是奶奶弄饭。2004年,在奶奶动完手术后的一天,张柱良一进门便朝着陈菊掴上一掌:“妈妈看病剩下的钱,你竟敢要。”陈菊哭闹着往外跑,一边喊着,“是我的钱,我就要。”他真抓住她继续打。这时,张明明挡在中间,“别打了别打了。”

之后,张柱良对儿子说:“现在你奶奶走路都走不稳,你妈妈还向她要钱,这完全不对。”他点点头。

二十

张明明决定要实施他的计划了,此前,他想过三次,这回“就算是违背自己的心意也要做”。

6月7号那天,我一天没睡就是想趁令(今)天这个机会杀了他们,中午12点的时候我爸爸起床了,先去市场买货,他买完货回来后,妈妈又去买东西了,那时,在里屋的我不知道在外面的是谁,心想:“管他是谁呢,瞄准机会就下手。”我打开屋门,来到大厅看见爸爸正在切羊肉,我洗过脸后,在他后面梳头,心想:“先杀了他再

说”,然后我从我下面的玻璃柜中拿出了准备好的铁棒,我举了起来想打他的头,可是当我要下手的时候,手却动不了,心里也在想他是爸爸呀,我要杀的是爸爸呀。最后还是没下手,事后我便想用铁棒打头,太狠了吧!那是你老爸啊。

张柱良后来看到这根铁棒了,他那时生气地说,谁把它放到我床边了。谁也没回答。

“让他们怎么安稳地过去,我先想到的是迷药,可以让人很快地睡着。于是我到药店里问:“有没有什么药,人吃了可以很快地睡着?”药店里的人买(卖)给了我两片睡觉的药,我对这药的信心(不)足,想试一下。我把药砸成粉放在了水里,结果水一下就变浑了,我喝了一口味道还有点苦,心想:“这水我爸妈怎么会喝呢”。

于是我放弃迷药,决定还是打昏他们吧。没想到我喝了一口那水,很快就睡着,这(第)二天醒(来)才觉得这药真历(厉)害。

我走出屋,看见爸妈都在做事,我也就做我的活,过了一会后爸爸要出去买东西,我想这又是一次机会不能放过。

爸爸走后,我装做(作)拿(东西)走到妈妈身后,从我房间里拿出了我先就准备好的木棒,本想也打她的头,可是还是下不去手,后来我就放弃了。

干完活后我在房间问自己,“你是想就这样的一辈子,还是想过自己的生活,”我回答,“我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的脑子里就出现了怎样杀死他们的场景,我对自己说:“下一次绝不能放弃”。

二十一

6月12日,周二。当天《南方都市报》的气象新闻标题为:《暴雨只是中途休息》——昨天傍晚,一场激烈的大雨导致广州难得的多云天晚节不保。更麻烦的是,遇害来得特别不是时候,淋息了下班人的回家热情。今天,广州还将有阵雨突袭,不过讨厌的还在后头,雨水只是中途休息,明天它又将卷土重来。

这则新闻把“雨还来得特别不是时候”,误写成了“遇害来得特别不是时候”。

6月12日下午,将近4点,张柱良提着鱼从市场回家。

你妈妈在哪里?在厕所。他十分平静。我把鱼放在厨房,走向厕所,他妈妈平时上厕所从不关门,这一次却半掩着,并且关着灯,但我没多想,推开门,见她妈妈躺在地上,我心里害怕极了。我往后退,这是怎么回事?

我只想到儿子了。我慌乱地往厅里跑,直喊着明明,到拐脚处,这一秒半时间,我来不及思索,忽地一把菜刀猛向我劈来,紧接着看到儿子凶狠的脸。他发疯似地朝我猛砍,肩上,脖子上……一共四刀,我一片空白,本能地把他按在床上,抢过他的刀,我的血喷了两米远,满墙都是。刀被抢过后,明明一下子

安静了,恢复了正常的表情。

我害怕极了,只想往外跑。我打开了门,明明又用力把门关上,大声地喊,爸,我没得回头了。我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想跑,把他推开,逃了出去,他追上来,抓住我的手,边喊着,爸,你听我解释。我把他推开,只是凄凉地说,什么都听你说。

二十二

张柱良只想逃命。他往下逃,往亮处逃,没命地逃。

他一只手捂住脸,血汩汩而流,透过指缝,染红了衣衫,染红了幽长的巷子。

他一点也不觉得疼,他终于逃出这阴森小巷,他冲进小卖部,抓起电话拨了110,那妇女抱着小孩,吓得直后退。

他跑去对面的巷口直喊“大哥,大哥”。没有回应。

他又回头打了120,他走进去,那女人惊恐地望着他,指了指在外面的被血浸染的电话。他回头望望巷子,他害怕极了,张明明会不会举着菜刀红着眼杀出来。谁知道呢?

他朝卖烧烤的相反的方向跑去,跑向一条更大的路。他用尽全身力气跑着,可好像身体凝固了一般。他只觉得眩晕。我是在发梦吗?他不停问自己。

这条大街的人他都认识。

我的老婆死了,被儿子杀的。

偌大的街上只有他了,人全都退到了两边,远远地望着这个悲惨的男人。他感到这里如此陌生模糊,他几乎听不见任何声响了。忽然,一个女人尖叫了起来,“快救他。”之后,又是一片寂静。他蹲在路边,他感到血就要流干了。警察终于来了,他走向警车,警察拦住了他。他又蹲下了。

二十三

“他是去报警,我该怎么办?……跑吧,那时我只有跑了,楼下不能走只能去楼顶。”

到了楼顶后,张明明想过自杀,但这个念头很快被打消。

我怎么能死呢?

我不能死。

张明明在各个楼顶翻来跳去,就像这几年,他在河南与广州之间来回辗转,就像他在出租屋、烧烤点与冻品市场之间千回百转,就像各种梦想之间不断游移飘动。看了《羊皮卷》就想做推销员,打了游戏想写小说,听了《曹操》想做曹操……可没有一处属于他。

他从小就喜欢说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有梦的人活着才不会孤独,才有动力。追梦的过程是艰辛的。就是追不到,也没有百火(白活)。只要(有)你的梦是你的一切。我要给自己创造

舞台创造机会。永不放弃。”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总和好朋友佳林逃课跑到学校旁边的大树下谈梦想、打弹弓、翻筋斗。佳林记得眼前这个好伙伴有远大抱负。他真喜欢张明明。他是一个父亲早逝,跟随着母亲改嫁而来的外地孩子,饱受欺负,被打得头破血流,那会只有张明明送他去卫生所,帮他打跑那些爱欺负人的小孩。

冬天到了,河里结

起了一层冰,一群小伙伴想在上面行走,张明明说,我走前面。最后,他掉下去了,他们用干树枝把他捞上来。

他也邀请其他朋友到安静的地方谈人生,谈理想,但他们只喜欢谈打架的经历。他们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他摆摆手,“说了你们也不懂。”

有个卖烧烤的女孩,陈菊总想撮合他们,你看人家那女孩多好,又漂亮又能干。一天早晨,阿强和他、小状去吃早餐。小状偷偷指着那女孩:“哥,你看,就是她。”

张明明瞪瞪他:“真多嘴。”

阿强看看她,“长得真不差。”

“真是的,不漂亮,不漂亮。”他连忙说。

“如果差不多,就跟人家说说。”

他笑笑,不说话。

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

逃上楼时他忘了拿钱。他的桌子上,有大大小小的盒子,里面放有一条项链、小说草稿、一部MP3、一张平平整整的印着“李师傅山东风味锅贴”的优惠券。2005年他生日时,一家人到那里去吃饭,他们吃了烤羊腿。走的时候,柜台送了一张优惠券,父亲随手给了张明明,当时父亲只想,下次再来都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MP3是亲戚送的。张明明总是随身听着,有一次,父亲随口说,你怎么总一个人听呀。隔天,他买了两个小音箱,他播好音乐就走了。陈菊说,你看,你儿子多孝顺你。

可惜他永远都听不到她说这句话了。

凌晨零时许,他从楼上下来,慢慢走在路上,一点都不慌。

理解期刊《南方人物周刊》的定位分析

理解期刊《南方人物周刊》的定位分析 姓名:叶军浩学号:03P1125G 得分: 前言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遂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 一、从办刊宗旨看风格定位 “记录我们的命运”高度概括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办刊宗旨。 人,都有梦想,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无论你是从零点起步、梦想的终点只是他人的起点,还是成功者追逐更大的成功与荣耀,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理想的激情永远激活着人性的张力和想象,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进程;而所有的梦想汇集在一起,便是人类的成长,我们的命运。记录他们,是新闻从业者的光荣与职责。 多年来,在我们的新闻观念中,“对事不对人”一直是我们所谓客观、公正的招牌语。似乎,事件是人人可以品评的空降物。殊不知,在新闻的基本要素中,创造新闻的肯定是绝对的“人”,故有"新闻因人而精彩"之说。 《南方人物周刊》以人物为切入点记录事件,与单一的叙述事件相比,人物更加生动、丰满,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南方人物周刊》年末特刊为例,其中有一篇“年度人物胡·钰·COM”,通过记录2006年窜红网络的几个人物“胡戈、小胖、张钰等”把2006年网络上的风云变幻呈现在读者面前。 “上传性情,下载名利”——精练的概括了精彩纷呈的网络现象。以单个人物为载体,把网络上的是是非非串联起来,并作深层次的剖析,引发人们对网络现象的深层次思考。 二、内容定位 《南方人物周刊》有一条广告语——“谁在影响我们的时代?”这是对其所要报道人物的界定标准。 记录是新闻职业者表达新闻理想的一种方式,它意味着客观公正,它记录的每一段文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草稿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历史便是由一个个人物的传记书写而成。记录人物,也就是记录历史。 《南方人物周刊》做的专题都体现着这一标准。谁是影响时代的真正英雄?在专题《中国抗艾英雄》里,无论是作为副总理的吴仪、科学家何大一、名演员濮存昕等一批社会名流;还是退休的高耀洁、志愿者杜聪、艾滋患者马深义等民间人士,在人类的劫难面前,他们都表现出了人性的英勇、无畏、坚韧和爱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抗击病魔的侵扰、提升我们的勇气、弘扬人性的伟力、烛照人类的愿景。 在年度特刊中“年末特刊·逝者2006”,记录了在2006年逝去的对时代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王选、王光美、霍英东等。他们都曾对时代有着巨大影响,即使在死后,他们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也许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公正的记录正是记者的职责。 在这些专题里,其还要表达的是,并不只是精英在影响时代,那些普通人身上的向善力量同样影响着每一个人,像放弃了优裕的海外生活和银行家职业的杜聪,他全力抚养2000多个艾滋孤儿。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开心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我们今天将以问题式的方式来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情况。 一、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背景 那么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呢?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

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突发事件如何分类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如何确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019年热点新闻评论范文.doc

2019年热点新闻评论范文 篇一:热点新闻评论 张靓颖事件,讲真,你当个吃瓜群众就够了10.11 10月8日,媒体公布张靓颖和冯轲将于11月8日在意大利举行婚礼。次日,张靓颖妈妈张桂英公开对两人的婚姻表示反对。“漫漫十三年,终于等到你”,这对颇受争议的情侣眼看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在一天后就从幸福的云端跌入舆论的漩涡。 娱乐圈里,婚姻不被看好的明星夫妻不在少数,前有张晋蔡少芬,后有汪峰章子怡,如今又多了一对:冯轲张靓颖,但无论从反对声音的话题性还是严重性上来看,冯轲张靓颖这对都远远地超越了前两对。原因很简单,不同于其他不被粉丝或不被外界看好的明星夫妻,张靓颖和冯轲的婚姻,是由作为张靓颖唯一家人的张妈妈带头反对的,而且是以一种最为极端的方式——借助媒体发布反对冯张二人结婚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中,张妈妈详述了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三: 一、女儿的婚讯自己通过媒体才知道; 二、冯轲违法变更公司股权剥夺女儿财产; 三、冯轲一直在欺骗靓颖不想女儿再错下去。 这封公开信一出,“张靓颖婚事遭母亲反对”事件立即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首,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不断增加,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在“冯轲是否是个渣男”以及“张母此举是否合适”。“微博娱乐”针对此事发起投票征集网友态度,以下是主要观点及网友的投票情况:

其中,支持张母者最多,达到近29%,支持冯轲者最少,只有1%,这样一边倒的结果在舆论热点事件中并不多见,这几年来也就在马蓉王宝强离婚事件里见过。 9日下午,张靓颖发微博回应此事,说明自己和母亲之间存在误会,冯轲并没有侵占其财产的行为,希望大家不要再参与议论其家务事。(图)随后,冯轲转发张靓颖微博,同时对“未告知张母婚讯”和“与前妻离婚时间”等作了解释,并表示愿意把所有财产转移到张靓颖名下。 回应并未使张母和网友满意,随着更多爆料的出现,事件还在不断发酵,真相也越发扑朔迷离。仅是目前,就已经出现“冯轲包养张靓颖粉丝yoyo”“冯轲对张靓颖洗脑控制”等,消息内容骇人听闻,但来源均无法核实。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所有新出现的消息都是明显有利于张母。当然,在真相尚未明晰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因此就说张母被全明星探利用炒作空穴来风的传闻,正如我们也无法肯定冯轲确实就是很多人口中侵吞财产骗取感情的渣男。 此刻,作为局外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做我们的吃瓜群众。不要以为吃瓜群众是好做的,事实上,一名合格的吃瓜群众要求可是很高的,最起码,你得警惕以下这三点 第一,面对事实不清争议极大的热点事件,轻易站队。 我们总是太轻易去选择立场:暴打女司机——男人打女人,谁对谁错,还用问么?官员轰记者——不用说,肯定是官员被记者挖出了黑幕恼羞成怒。此次的张靓颖事件也一样,虽然微博吵得沸沸扬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训练 (1)含答案

法律保障生活课堂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规范就是行为规则和行为标准。下列属于行为规范的是() ①法律②道德③纪律④章程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边漫画《闯红灯》告诉我们() A.法律与人如影随形B.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C.法律具有规范作用D.法律具有预测作用 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令计划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据此完成3--4题。 3、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说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①认真学法②自觉守法③勇于护法④严格执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体现了法律()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生命权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商标法已施行,这也是商标法自1982年制定以来第三次修改。新商标法的颁布() A.杜绝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1世 B.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说明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D.说明法律是日常生活的“卫士” 7、右边漫画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只制裁行贿受贿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强,有各级官员甚至包括四川省政协主席李春城在内的多位高官落马,被依法判处刑罚。这表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 B.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法律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D.对于高官违法,国家会加重处罚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时事评论

23救95值不值,总得有一些价值免于功利计算 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条新闻再次让人们深切地意识到:奥特曼都是骗人的,消防员才是真英雄。5月2日凌晨,福建宁德一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搜救过程中,墙体突然倒塌,消防战士姚为君被埋压,救出后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年轻生命的牺牲让人无比痛惜,我比较反感媒体的这个标题: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个议题预设着“23岁换95岁”的生命冲突,诱导出一个坏逻辑,让人们用年龄去衡量生命的价值,以功利主义的思维去评判这样做到底值不值。评论中一片争议,有人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有人说,23岁大好的年华,也许他活着以后可以救更多人,对,我狭隘!有人说,也许是我太浅薄,不值,你的父母该是怎样地撕心裂肺。 想起30多前“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农而牺牲”引发的那场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今天人们仍在讨论这样做值不值。这个时代的一大进步就表现在对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虽然仍有人觉得不值,甚至痛骂支持救人者为“圣母婊”,但这种声音已经很边缘,主流观点是在批评这种“值不值”的坏议题,痛斥这个“用年龄衡量生命价值”的坏思维。 一个网友的留言赢得了很多人的点赞:如果非要从客观上分析救一个人是否值得,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生命不分老幼贵贱,或许这个年轻的生命本可以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老人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如果因为这个放弃对生命的拯救,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人性倒退的开始。 这就是现代文明,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而给予弱者更多的倾斜关怀。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人们不仅不会用高低、贵贱、长幼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甚至会在面临决择时向弱者倾斜,保护老弱病残者。比如,身处困境,面临灾难时,会让老人孩子或妇女儿童先走,把生存机会让给他们。――从功利主义角度看,这好像毫无理性,是违反人类生存本能和进化论要求的,但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正表现在这种超越生存本能、超越丛林原则的精神进化上,不仅不会因为“老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能创造更多价值”而抛弃老人,在生命的价值次序上把他们排到最末端,而且会因为他们是弱者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格外的关怀。 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文明自觉,更不用说一个以救人为职业天命的消防员。当一个消防员面对这样的场景,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他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里面是什么人”,而是“里面有没有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救人,没有什么财物比生命更宝贵。当他听说“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时,我想,他是不会犹豫“救人值不值”的,不会把两个生命放在价值的天平上去衡量一下。他们的职业使命就是救人,这种职业本能早超过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知道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他不仅不会考虑“万一牺牲了值不值”,而会考虑到这样的老人更缺乏自救能力,更需要争分夺秒的救援。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在一个消防员面前,这个生命的不等式不是一个问题,似乎无坚不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一败涂地。我理解当人们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时的痛心和惋惜,这可能也正是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原因――我们会用“亏不亏”来计算,但他们不会;我们也许会纠结和冲突,但他们永远不会给自己陷入这种纠结的机会,他们

1.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一、影片背景 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的《十二怒汉》是一部分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 本片讲述了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对一个少年弑父罪名的指控过程,影片以民族矛盾为背景,展现了一场司法制度与人性情理的较量。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原本以为会很单调,没想到着实有趣,十二位陪审团成员的观点的激烈交锋让整部电影情节非常紧凑,引人入胜。12位陪审员将作出决定他一生的选择。12陪审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当中有广告商,有工程师,有警察,有银行家,有推销员……美国的陪审制度要求所有陪审员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判决,所以当第一次11票:1票认定少年弑父罪名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屈服的会是那个唯一的1。但亨利·方达出演的工程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开始提出疑问,放大疑点,逐渐说服每一个陪审员。 这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节奏利落,结构紧凑,主题严肃,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而且众多演员均有精彩表演,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它也形象地说明了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例子。 二、案情介绍 在经过六天冗长枯燥的听审之后,法官终于对陪审团发布裁决指示了。被告是一名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年仅18岁的男子,被指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主要有两位证人的证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看到被告举刀杀人的过程;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的声音,并跑出走廊看到了被告跑下楼梯。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却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 12名陪审团成员中有广告商、工程师、富家子、新贵族、银行家、推销员等等。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很多人希望早点结束枯燥的审判回去忙自己的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是否有罪时,结果为11:1,只有8号陪审员投了无罪票,坚持要求进入讨论阶段。8号提出了自己对证据的怀疑,经过反复争吵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疑点,每一轮表决都有人折向无罪方,原因各异,有的因为习惯于附和,有的因为要赶时间,有的因为确实认为有疑点。整个过程经历了七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被宣判无罪。 影片中,陪审团一共提出了五个合理怀疑(reasonabledoubt),分别为: 1.住在对面的女证人说她亲眼看见男孩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火车经过,她透过火车最后两节看到此情景。但八号陪审员曾经住在铁轨旁,他认为火车噪音极大,跛脚老伯不可能清楚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 2.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研判是其父

人物类新闻作品叙事学初探——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

人物类新闻作品叙事学初探——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

————————————————————————————————作者:————————————————————————————————日期:

人物类新闻作品叙事学初探——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 新闻学 人物类新闻作品叙事学初探——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 ○赵利利 【摘要】新闻是非虚构的叙事文本,人物类新闻作品是研究新闻叙事学的重要范本。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文本为案例,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剖析深度报道作品的叙事规律,探讨叙事学策略对于新闻作品内容建构的可能性功能以及叙事学理论对新闻业务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南方人物周刊;新闻叙事学;同故事叙事 新闻是非虚构的叙事文本,人物是叙事的关键因素,人物类新闻作品是研究新闻叙事学的重要范本。《南方人物周刊》是国内广受读者推崇的人物类新闻周刊。本着“记录命运”的创刊宗旨,《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写作方式和叙事策略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新闻叙事类型,从理论层面分析这些文本对新闻叙事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一、同故事叙事 20 世纪初期,普罗普作为叙事学的鼻祖,首先引进了人类学“功能”的概念。1969 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中首次明确提出“叙事学”的概念,并提出,叙事学作为文本研究的学科意在探讨叙事的外在形式、深层本质以及叙事的功能。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则关注叙事文本的语法范畴,通过对叙事者、叙事视角等面向的研究探讨叙事理论的可能性。热奈特和托多洛夫分别研究了“叙事学”基本问题中“叙”和“事”的部分。 叙事者通常是指叙事文本中讲故事的人。在热奈特的理论体系中,叙述者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认识法律,与法同行》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认识法律,与法同行 河北模拟 一、选择题 1. (2019唐山开平区一模6)云南西盟县水某放任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女儿外出打工,在当地政府多次责令其劝返女儿返校后不履行劝返义务。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规定,西盟县人民法院对水某作出了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法院作出的决定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②法律由人民政府制定③法院坚持依法执政④水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2. (2019秦皇岛海港区一模6)201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披露: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8万件 3.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18人,厅局级339人,县处级1 185人。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判处罪犯2 466人。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不负责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④法律只对犯罪人员有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2019保定高阳县一模6)因点开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40万元巨款被盗。随后失主报警,最终警方抓获该诈骗团伙,将巨款追回。法院依法判决该团伙成员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从法律的作用角度看,该案例告诉我们() ①法律具有强制性②该团伙的行为是犯罪行为③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4. (2019唐山玉田县一模2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你对这一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②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③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 ④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南方人物周刊:北京大学“数学奇才”柳智宇出家前后

南方人物周刊:北京大学“数学奇才”柳智宇出家前后 南方人物周刊:北京大学“数学奇才”柳智宇出家前后(图) 柳智宇的童年就生活在竞赛之中 柳智宇 北大数学奇才出家前后 □高中语文老师文勇记得,他为学生们讲屈子的《离骚》,“课文仅是摘录了几十句,柳智宇就把全部文本背下来,还模仿骚体写下回忆过去时光的几百句诗句,取名《九忆》。” □ 我仍记得他当年一心向佛时跟家里的争执,后来他的父母拗不过他,只能随他信了佛。他向周边的人宣扬教义,包括我们这些室友和他的父母。 午夜10点。上完一天的课后,柳超美总算能从心底里缓口气了。他正踏上回家的班车。 这段时间,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伴随车身的晃荡,他的声音发颤:“我们8月份去过龙泉寺,把他带回来了。可他不干呐,还是要出家。”快一个月了,儿子柳智宇隐身在北京的寺庙中,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作为武汉华师一附中的高级物理教师,柳超美一生信奉的无非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眼下,“家”与“天下”就是难平。 媒体、网络连日铺天盖地——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在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金后,……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他妈妈年纪大了,承受不了又病了,这个伢不懂事呀。我太注重民主了,他好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 “网上称理解他的多是学生,那是一种变相的发泄。我相信全天下99%的家长都认为他很草率。” “寺里的住持学诚地位高了,不见我们。见也不好,反正我们是谈不拢的……” 从江夏区汤逊湖到武昌大东门要一个小时的颠簸。忧怨似那厢的信号,牵牵绊绊。 隔天后,柳超美的小灵通彻底不通了。 国际数学大赛在即,他还在读《庄子》 “柳智宇与佛学的缘分原不属最高。他与哲学的缘分才算最高。数学对他更像是顺带的事” 此刻,柳智宇高中班主任文勇较能平静地接受柳智宇的决择。他更担心的反而是爱徒的身体。那个过去每天坐在柳超美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弱小身板,深印在他的记忆中,“柳老师在想这个独生子是不是太自私无情。我不这样想。” 面对当地媒体的来访,文勇多是回绝。一来顾念老同事柳超美的感受。再者,他早定下基调,“那孩子不会被一般世俗中人理解。他思考方式独特,数学上更是个天才。” 网上,曾有人以华师一附中第一届学生科学院社科部部长的名义写过: 他(柳智宇)的智商起码280以上,……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上我们科学院审评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论文答辩的时候,……最后有一个人颤颤巍巍站起来,用颤抖的声音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 柳智宇回答:“这个构思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 张欣却不太相信这些。他是柳智宇高中时代的同窗好友,从巴黎打来了电话: “在高二寒假之前,柳智宇与数学组另外一个同学之间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他的强不在于他的锋芒毕露或者解难题能力超群,班上有比他聪明的,但没有比他纯粹执著的。” “每次假期归来,数学组很多人都会水平倒退,简单题、难题会全面告急。但柳智宇厚积薄发,让人感觉到明显地进步。” 柳智宇的数学禀赋在初中时期便已显露峥嵘。2003年中考前,华师一附中便开始网罗全市初中里的理科尖子,欲成立理科实验班。省重点初中的武珞路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柳智宇自然被囊括其中。筛选出的尖子们每逢周末必来华师一附中上理科竞赛启蒙课。当时,这一群体里,因武珞路中学学生居多,从而形成了一个“圈中圈”。“于是在武汉竞赛与中考圈子里,柳智宇广为人知。”张欣说,柳智宇的初次登场,留给他以及其他同学的,永远是一幅固定的画面: 开学那日,有一人在花坛围栏前旁若无人,大声吟读。令他身旁的家长们、入学新生们面面相觑,引以为乐。张欣与一帮同学戏谑地一把抢过那人手中的书,待一细看原是《庄子》。“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柳智宇。以前我们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教育热点新闻及其评论

教育热点新闻及其评论 1.近日,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揭晓了当前上海高校教师“微博”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在调研对象中,多数教师认为微博对于青年学生的影响主体是正面和积极的,主要观点在:“反映了大家渴望被关注的诉求”、“人际关系的延伸”、“渴望平等交流”、“打破了人与人交往的防备心理”,并且对微博的前景十分看好。 评论:微博最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渠道,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人们之间交流的责任。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十分方便的资源,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倾诉情感的平台,也教会同学们“倾听”和感悟,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活,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新生事物不可能完美,微博也不例外。在这样的“隐形”交流平台中一些过激的言语,甚至是腐朽的言论都可以豪不过滤地传达到每一位“织围脖”的人眼中。与网络一样,微博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怎样使用,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微博,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 2.郑州市民买得起房子,上不起幼儿园。 《入园难拷问教育预见性,老太太排队惊动中央领导》,成为网上的热点新闻。幼儿园开园在即,家长为孩子能园排起八天八夜的长队,其中竟有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她的照片惊动了中央领导,这也引出了一系列关于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评论:曾经家长们为让孩子们进入好的中学大学而烦心,如今幼儿园却成为众多家长心中的疙瘩。适龄的孩子多,而合适的幼儿园却无法满足需求,这样的尴尬处境着实令人烦心。就这样,幼儿园的学费水涨船高,一些“黑园”也应运而生。有人此时就提出,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这学前是否也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下,政府对“黑户”的转正问题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学前教育是孩子在外接受的第一任教育,不可轻视,因为它可能影响一个孩子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 3.辽宁省制订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试行)》的规章,其中明确公办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有偿补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样要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这一行为。 评论:现在假期补课已成为一种风尚,家长似乎对老师开出的高昂的补课费毫不在意,一个劲儿地把孩子们塞进老师家或补习班。一方面,老师可利用工作之便赚一些外快,另一方面,家长高兴孩子与其他同学相比有补课的优势,可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有谁考虑过孩子们的心情,当盼望的寒暑假到来时,却没有放松的机会,只有无止尽的课,无止尽的作业,无止尽的失望。这一制度的出台,无疑为孩子们卸下了肩上的一记重担,也为教育朝着更加持久,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学老师拿刀砍伤小学校长 6月11日早晨9点左右,湖南省衡南县栗江镇隆市大泉完小发生一起恶性伤人案件,该小学校长王洁老师被隆市中学老师周海军拿刀砍伤,伤者被送往衡阳市急救,目前还在抢救之中,凶手昨天已被捉拿归案. 评论:本来这则新闻与教育本身并无多大关系,但它背后暗藏的深意却是可怕的,也是与教育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个为人师表的人竟会不顾法度做出这等残忍之事,那他教出的学生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人们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那么有其师是不是也必有其徒呢?现在我们都在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老师的素质是否也应该提高呢?偶说我们高度警惕

2016年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只有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才是公民。(×) 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3、从法律上来说,“未成年人”与“儿童”都是指不满18周岁的人。(√) 4、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中,大人应当优先救护小学生(√) 5、强迫儿童乞讨,是一种犯罪行为。(√) 6、小明的听力有些障碍,学校可以以此为理由拒绝招收他。(×) 7、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免收学费。(√) 8、父母可以为未成年订立婚约,但是不得强迫未成年人结婚。(×) 9、离婚是大人之间的事情,没有必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10、孩子犯错了,大人有权利打他,因为是为了教育孩子。(×) 11、未成年人年龄还小,不享有隐私权。(×) 12、在公共场交谈时,千万不要将自己有效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具体情况大声说出来,更不要轻易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13、小明上小学四年级,他学习成绩不太好,还经常违反纪律,家长认为他上学也不会有出息,还不如早跟着父母做生意。父母的想法是正确的。(×) 14、小明的父母要到外地打工,把小明委托给叔叔监护,这时叔叔就是小明的监护人了。(√) 15、我们到法院打官司时,只能委托一名律师作为代理人。(×) 16、小明是河南人,他跟着父母来北京打工,小明可以在北京的学校上学。(√)

17、学校在使用学生照片时无需征得学生或家长的同意。(×) 18、小明上小学五年级,他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违反纪律,老师认为他影响了全班的学习成绩,可以让其退学。(×) 19、教育部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各地中小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20、父母应当制止未成年人吸烟,但是可以让未成年人喝酒。(×) 21、如果酒类经营者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22、未成年吸食、注射毒品是一种严重不良行为。(×) 23、不能在QQ或聊天室中将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电话、住址、年龄、照片等资料,包括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等资料告诉网上的人。(√) 24、为了方便学生上网,中小学校园周边可以开设网吧。(×) 25、四年级的学生小明买彩票中了奖,彩票销售者可以向他支付中奖奖金。(×) 二、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哪项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D ) A、言论 B、出版 C、集会 D、隐私权 2、我国法律规定不满( C)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未成年子女在家庭中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下列哪项不符合法律规 定?(B ) A、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B、婚生子女享有优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机关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 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 (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

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新闻时事评论三分钟新闻演讲

敬一丹证实本月底退休或继续在中国传媒大学 任教 (消息源自京华时报本报记者刘文浩)有消息称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20日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并透露自己将于本月底正式退休。有消息称敬一丹当晚在传媒大学交流透露,她将于本月底正式退休,5月1日起,《焦点访谈》中将不再有她的身影。当晚被问及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时,敬一丹说,从今年5月起她将不再主持节目,挑战留给白岩松他们去面对。昨日,京华时报就此事向敬一丹求证,敬一丹本人简短回复道:“属实。”据了解,今年4月27日是敬一丹的60岁生日,早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她便表示自己计划在今年退休,而因为是高级职称所以在60岁退休。 据悉,敬一丹退休后将从事研究、教学等工作,并可能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去年受访时,敬一丹曾表示,她在2014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开课,还有望继续她的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工作。最近这几年,她还对新闻发言人、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的培训。敬一丹曾出版《声音》《一丹话题》《一丹随笔》等书,本月底她将推出新书《我遇到你》,回顾自己27年央视生涯,讲述在《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等栏目的历程,以及和老百姓、和央视工作伙伴间的故事。 敬一丹迄今已在央视工作了27年之久,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曾获得过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2015年4月27日敬一丹年满60周岁,将正式退休。 幼儿园将纳入义务教育被指误读 应普及不强制 (消息源自澎湃新闻本报记者闫昊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朱家雄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2020年中国将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是误读;通过国家加大投入和合理分配,幼儿园教育免费完全可行。 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世界学前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研讨会4月20日在上海开幕,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讨论当下学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会上表示,如何将国际学前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提高中国学前教育的水平,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少数民族双语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一至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这一通知引发外界多种解读,其中反响较大的一条是:中国计划在2020年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钟秉林表示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误读,国家的规定只是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要通过立法来强制执行的。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希望能达到普及,让更多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并非是要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哈佛教授:中国学生基础好,那是自我麻醉! (消息源自啄木鸟教育本报记者张宁豪)哈佛教授丘成桐对于: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这种观念毫不客气地泼冷水。 丘成桐表示:“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他说:“美国最好的学生真是好得不得了。应该这样比较,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能进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是要强很多!” 丘成桐还在一些演讲里反复强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1.案例分析法的内涵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教育法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能对不符合教育法及教育规律等教育法律现象运用法律进行解释的学习方法。 教育法案例是已经发生的事实,比较直观、生动,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将教育法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作进一步检验,并可直接了解教育法的实施情况、教育法尚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法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对教育法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 案例分析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由于本课程所涉及的案例比较多,不少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分析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要点还未真正把握。 在本课程中,主要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 (1)主体分析——指出本案中的涉案主体主要有哪些 在本课程中,涉案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员)、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包括学生家长)团体或个人。 对某一具体案例来说,要将涉案主体具体化,如:某某学校、某某教师、某某学生等。 (2)法理分析——阐明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 在此,应首先分析一下当事人和受害者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分别是在哪些法律中规定的,当事人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权利,或当事人滥用了哪些权利,或当事人未履行哪些义务等。在此基础上,即可确定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中的哪些规定。 本课程常用到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属教育法律);《教师资格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属教育行政法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属教育部门规章);《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

阅读材料----2017年热点时事评论

阅读材料----2017年热点时事评论 1.有一种自信叫“为火箭发射失败点赞” 6月1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布通报称,我国当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发射过程中火箭三级工作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分析。通报还称:“目前卫星太阳帆板和天线已展开,卫星系统工况正常。各方正在采取有效措施。”(6月20日《新京报》) 航天火箭发射失误,让人遗憾。然而,当消息传出,小伙伴们不仅“愉快地”接受,还纷纷点赞,一吐心曲,“成功多了,看见一次失败都觉得奢侈”“对于中国航天,失败才是新闻”…… 这赞为信息透明而点。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发布时间为19日,而情况通报发布时间也是19日,换言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当天即发布消息。从时间上看,不延宕,不冷却;从内容上看,不回避,不掩饰。这种公开透明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了真诚,更读出了自信。 众所周知,火箭发射很难做到百分百成功。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龙乐豪所称,在航天这个高风险的领域中,一发火箭至少有1000多个元器件,光电缆的长度就能达100多公里。即便是航天技术领先世界的强国也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比如去年9月,美国猎鹰9号火箭就曾在发射台上爆炸。 我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和可靠性一直居世界前列,对此,举世皆知。偶然失败一次,实属正常。承认失败,天塌不下来;直面失败,咀嚼失败,才能败中求胜,走向更大的成功。将失败消息发布出来,即是直面失败、自我砥砺的体现。 我国航天的三大精神,就包括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航天人并不讳言失败,是对航天精神的“另类”诠释,更能赢得网友理解和力挺,正如有网友所称,“比起无数次成功带来的骄傲,失败后的坦诚更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自信。” 网友的赞也是为自己而点。针对火箭发射失败,几乎所有的网友都抱有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愤怒,更不是挞伐。一次“来之不易”的失败,验证了广大网友的心

2019年法检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9年法检面试真题及解析 第一题:漫画题,描述漫画内容,拟定二个标题,并就其中一个展开论述。 各位考官,漫画中描述的是当前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种现象,老人跌倒之后,如果有人扶起可能面临当事人的诬陷讹诈,但是如果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又有可能面临司法追责的两难境地,引发了见义勇为者合法权利谁来保障的社会讨论,值得深思。细查漫画之后,我为这幅漫画拟定二个标题,一是见义勇为者之殇,二是见死不救者谁之过。下面我想就第一个标题来具体谈谈我的想法:首先,漫画中的社会现象已

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着实成为社会的一种悲哀,如果任其发展,长久下去会形成一种社会病,社会民众之间会逐步丧失信任感,见死不救现象会越来越多,见义想为而不敢为。其次,一边是小悦悦事件的触目惊心,另一边是见义勇为者既要承受着道德的拷问,又要面临着司法的压力,英雄流血又流泪,助人者反成被告的局面,这是社会之殇,司法之痛。各位考官,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在社会重演,需要我们追根溯源。一方面是由于公民诚信道德教育的缺乏,诚信互爱,社会责任,良心处事成为某些人的奢侈品,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另一方面缺乏制度的正确引导,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理念缺乏制度的支撑,导致了公民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被压抑。三是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中国《刑法》中并没有与“见死不救”相应的罪名。涉及“不履行救助义务”,法律只规定了特定身份与特定职务的人,在别人危难的情况下有救助义务。因此,我认为,要减少此类现象需要多方位,长时间的治疗。一方面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道德建设体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见义勇为现象可以遍地开花。更为重要的是司法体制要不断健全,加强相关立法,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从刑法,民法和行政等多维度去消除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让见义勇为成为必为和敢为。最后,社会媒体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对见义勇为等美好事件加强宣传报道,树立社会新风尚。各位考官,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我想用它来结尾,那就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

《突发事件应对》讲解

《突发事件应对》讲义 教学目标 学习结束,学员应熟悉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建设背景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 突发事件分类 突发事件特征 掌握 突发事件应对“五步工作法” 了解 常见突发事件应对 一、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建设背景 截止至2008年底,我国制订和修订了40多部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法律、40多件行政法规和60多件部门规章。其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就是2007.8.30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应急管理的“龙头法”,让公共危机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有力。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思路: 1、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2、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规范; 3、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 4、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就调整的事件范围而言,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 就调整的活动范围而言,适用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

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五个环节应对活动的全过程管理。 二、中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 1999.4,朱镕基在参观美国芝加哥9·11城市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时指出:9·11应急系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这种运用高科技管理城市的办法值得中国借鉴。 2002.3,公安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处理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新机制的通知,要求在2002.6底前,在全国实行“110”报警服务台、“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120”急救电话三者之间交通事故信息相互通报和反馈制度。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机制。 2006.4.10,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设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总值班室)的通知》,该部门承担国务院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国务院总值班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此后,各省(区、市)相继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陆续成立或加强了应急管理机构。 上海应急警务指挥体系的发展历程: 1、起步建设阶段—建立市、区(县)两级公安指挥中心:1989,上海市公安局成立总值班室。1992,市公安局在总值班室的基础上建立指挥中心,各分(县)局指挥中心也随之建立起来,初步建立了公安两级指挥中心体系。 2、快速成长阶段—强化110接处警体系建设:1993.5.1,上海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正式开通,到1995年,全市各分(县)局都建立了110报警服务台。 3、发展壮大阶段—建立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从2003开始,上海市政府决定以公安指挥为依托,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市应急联动中心。2004.9.30,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正式启用。 目前,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和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以两位一体工作方式运作。市110报警服务台统一受理全市110、119报警;依据《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市局指挥中心实行交通、消防、综合“三台”合一,建立市应急处置平台,赋予市局指挥中心联动其他政府部门,实施应急处置的职责。 三、突发事件分类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