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三单元第5讲 水循环与洋流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三单元第5讲 水循环与洋流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三单元第5讲 水循环与洋流
《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三单元第5讲 水循环与洋流

第5讲水循环与洋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解析第1题,环节①代表海陆间水循环中的陆地上空的大气降水,它是地表淡水资源重要的补给水源之一。第2题,图示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①为暖流,它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

③为寒流,它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④为南赤道暖流。

答案 1.A 2.B

(2013·江苏省苏北四市调研)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3~4题。

3.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

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

4.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解析第3题,东亚和南亚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和蒸发量较大,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地表径流水量较小,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月夏季植物蒸腾量较大。第4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最大,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是修建水库,修建水库蓄积水,可以增加④环节(下渗)的水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可以增加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答案 3.C 4.C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

的过程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

环之一。读图(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

回答5~7题。

5.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A.雨水B.潜水

C.冰川D.承压水

6.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1~12月

7.近年来洞庭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b都变小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D.b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甲既与长江存在互补关系,又与洞庭湖存在互补关系,故它最可能是地下水中的潜水。第6题,图中的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说明此时长江流域进入汛期,长江的水位较高,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6~7月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长江流域的时期。第7题,由于实行了退耕还湖,导致洞庭湖的蓄水能力增强,即它对长江水量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因此在枯水期b所代表的流量变大。

答案 5.B 6.C7.D

(2013·深圳调研)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几率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增雨③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④退耕还湖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8题,从图中建水库后(实线)的各月径流量变化(实线与虚线对比)可知:②④符合实际情况。第9题,上中游植树造林,可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量;中下游退耕还湖,可提高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答案8.D9.A

(2013·江苏省镇江市模拟) 下图为南极大陆和周边海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南极地区水循环⑥环节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降温减湿B.形成“U”型谷地

C.形成冲积扇D.决定全球能量转换

11.南极大陆四周的大洋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大洋环流自东向西流

B.该大洋环流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该洋流对沿岸增温增湿

D.该洋流为西风漂流

解析第10题,⑥环节在南极地区表现为冰川的移动,冰川在移动的过程中,刨蚀地面,形成冰川地貌,“U”型谷地是一种地貌。第11题,南极大陆四周的大洋环流受极地东南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流,此题不要认为是西风漂流。

答案10.B11.A

(2013·三明模拟)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

A.墨西哥湾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

13.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气温较高,空气温度较小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解析第12题,③盛行东南风,①盛行西风,且洋流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由此可以判断此图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图。若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该大洋为印度洋,因此选D。第13题,②为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④为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12.D13.B

(2013·北京东城区统测)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15.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

解析第14题,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它应该位于北半球,可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也可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第15题,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它表示南半球的暖流,它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该洋流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因素之一;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分布的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答案14.A15.D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12·江苏省苏州市调研)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夏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17.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背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解析第16题,掌握了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17题,

甲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外力综合作用而成,B项乙处为背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地层受挤压上拱而形成的,丙处为火山,图中位于板块消亡地带附近,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的。

答案16.AC17.BD

(2013·南京模拟)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8~20题。

18.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A.a环节的水量等于b环节和d环节的水量总和

B.若该地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则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

C.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D.e环节的水量为d环节和f环节的水量的差值

19.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A. e环节在海岸沙滩地区主要为堆积作用

B.g环节为变质作用

C.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20.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A.汛期时e环节输水量增加

B.f环节蒸腾加强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

解析第18题,A选项蒸发进入大气的水量应该等于降水量,蒸发量除了海洋蒸发外,还应有陆地水面蒸发和植物的蒸腾;B选项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水汽输送应该是来自太平洋盛行西南风;C选项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很少;D选项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等于径流量,表述正确。第19题,e环节径流输送在海岸沙滩地区,由于流速的降低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主要为堆积作用正确;g环节为固结成岩作用,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②是变质岩,③是岩浆岩,两种岩石不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第20题,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就失去了植物涵养水源的作用,汛期时径流量增加,冲刷力增强,河流的含沙量增加,下游泥沙淤积增强。

答案18.BD19.AC20.AD

三、综合题(共40分)

21.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E、F所示区域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__(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

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依据海陆位臵,可判断甲处水循环类型;从岩层弯曲方向可判断E、F地质构造。(2)修建水库可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3)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则植被破坏会影响地表水下渗;

同时植被具有的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水汽含量,也能增加当地降水。(4)向斜

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位于沿海平面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答案(1)海陆间循环向斜背斜

(2)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3)使该地降水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

(4)E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

地面沉降或塌陷;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22.2012年1月21日,16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成功抵达加勒比海圣马丁岛,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阅读她此次环球航行计划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

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

的形成原因。

(3)若2012年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帆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

明原因。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主要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顺风顺水。第(2)题,A 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地气候的形成与洋流、信风和地形有关。第(3)题,B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域,1月份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帆船航行时顺风顺水。第(4)题,D地渔场的形成与上升补偿流有关。

答案(1)利用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缩短航行时间。

(2)高温多雨A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

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较快1月份B海域(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帆

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

(4)D

23.(2013·江苏省泰州市学情调研)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 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区域参与的是________(水循环类型),该水循环具有________等意义。

(2)字母A 代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_____m

以上。

(3)分析沿着剖面线BC 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形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横断面呈“U”形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地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水循环,水循环的意义主要从陆地淡水得到更新,能量流动、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答题。(2)A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应该是陡崖,结合等高距为50米,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50米以上。(3)①处背斜成谷,是由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处是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的。(4)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小,河流落差小,水流缓。(5)河流的上游因侵蚀,河流横断面呈“V”形,下游因沉积显著呈“U”形。

答案(1)海陆间水循环促进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淡水的更新;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表形态

(2)陡崖50

(3)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4)P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

(5)③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呈“V”形④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呈“U”形

新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资 料 2019.4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1)河流洪涝灾害 的成因分析(含答案) 思维建模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1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图11-1 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 规范演练

1.[2013·海南卷]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图11-2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图11-2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2.图11-3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1-3 (1)从图(a)到图(b),同纬度区域沿途主要自然景观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图(b)所示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指出图(b)中A—B沿线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图(a)所示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试简要说明其危害有哪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1-4为欧洲某流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材料二图11-5为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图11-5 (1)在下面表格中列出甲、乙两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作出合理解释。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类型11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类 1.原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的泥沙量大;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 极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受东侧大堤约束,湖底逐渐抬高。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 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 2.(1)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主要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策略 四川省邻水县第二中学袁冬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简单说就是: 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 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出、抓弱补缺; 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 严谨、和谐、规范、高效。 二、时间及内容的安排: 1、按教研室下发的计划为准,结合本校实际,一轮在2月底3月初完成。 2、材料以一本资料为依托,同时编制符合学情的教案。 3、每专题进行一次专题过关测验。 4、每周可以进行一次小考卷训练。 5、内容安排:由于复习时间很紧,因此对复习的三轮策略调整为两轮,其中一轮不变,时间适当顺延,一轮中体现二轮的专题思想,二三轮合并更侧重考前模拟训练,同时复习内容不再以课本单元为序安排,而是在充分分析考纲、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按照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学科知识体系重新整合复习内容。 三、复习目标 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1运用图形知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2、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此部分复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1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2结合区域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3拓展知识面,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4加强逻辑推理,学会科学表达。 3、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四、具体措施 (一)、落实“六到位” 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专题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延伸。讲出题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类型习题及答案

1 农业地域类型 基础题组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2.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4.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下图阴影区域为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及著名的优质牛肉产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天然草场草类最茂盛的月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为防止天然草场退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机井密度,保证人畜饮水 B.改围栏放牧为自由放牧 C.推行人工种草,适当划区轮牧 D.修建水渠,引河水灌溉 提升题组 2

3 蕉麻在菲律宾广泛种植,棉兰老岛是其产地之一。蕉麻生长要求高温、高湿,排水良好,宜静风或微风环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棉兰老岛蕉麻种植业的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低 B.生产方式粗放 C.水利工程量大 D.市场适应性强 8.与①地相比,②地蕉麻在5—10月生长期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较多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小 D.土层深厚 草食家畜能将非粮饲料资源转化为畜产品。近30年来,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下图示意199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迁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与甲地相比,有关我国草食家畜养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精修版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9)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9)河流航运价值 的评价(含答案) 思维建模 河流航运价值的大小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变化的大小和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水量越大,水量变化越小,流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越高,河流航运价值越大;水量越小, 图29-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29-1 指出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 型船只无法通航;黄河下游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规范演练 1.读欧洲简图(图29-2),回答问题。

图29-2 (1)图中A地多湖泊,该地所在国有“千湖之国”之称。我国湖北省则有“千湖之省”之称。两地湖泊形成的自然原因分别是什么? (2)图中C是____________河,该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亚麻等,请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东西跨度更大,分布更广,试分析其原因。 (4)评价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自然条件。 2.云南、贵州两省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煤炭基地,而华南地区是重要的经济区和煤炭资源贫乏区,尤其广东省有着不断增长的煤炭消费需求,煤炭东调是协调两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西江流域煤炭基地及内河运输示意图(图29-3),回答有关问题。

图29-3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西江流域的航运条件,并说明图示区域内的煤炭东调对广东省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2)贵州省尽管降水丰富,但是大部分地区旱灾多发,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3.读图29-4,回答下列问题。

图29-4 (1)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多注入________洋,可见其地势特点是________高________低。 (2)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伏尔加河外,其他河流的航运价值都不高,其原因是什么? 4.读图29-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29-5 (1)图中河流虽为世界大河,但其航运价值不高,请说明原因。 (2)保护该区域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类型29 河流航运价值的评价类 1.(1)A地湖泊由古冰川作用而成,湖北省湖泊多是因冲积平原地势低洼积水而成。 (2)伏尔加有利: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沛;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伏尔加河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年均温较低,冬季较长且寒冷;年降水量小。 (3)地中海深入大陆,沿海地区易受海洋影响;山脉呈东西走向,西风更易深入大陆。(夏季地中海比沿岸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冬季地中海海区气温比沿岸高,形成低气压,上升气流明显,其在西风影响下更易形成降水) (4)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水量丰富且稳定;冬季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要注意的重点

2019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要注意的重点 1.重视对知识点的消化。学习地理应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特别是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诸如天体、天球;日冕、门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消化、理解和吸收。因为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 2.分析、解决问题,“原理”最重要。学习地理应从基础知识抓起,一步一个脚印稳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也就有了说服力。 3.重视地理事物中的“普遍性规律”。总结规律,抓住规律,这是归纳推理的基本思维方式。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A.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B.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C.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

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4.重视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也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逊河流域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因为纬度的关系,还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有密切关系。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20)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含答案)

类型20 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 湾暖流影响,饵料和养分充足。 典题示范 [2013·上海卷]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图20-1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续表) 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绕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附近海域风浪大。(任答一点即可) (2)南非南部沿海有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西部沿海出现涌升流,为南部、西部沿海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规范演练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湖中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过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20-2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图20-2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因素。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2.图20-3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0-3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20-4为我国海域洋流分布图。 图20-4 材料二图20-5为我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市高三地理中心组活动研讨课教案 考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 教案设计及授课人:陆芹一、教学目标: (一)考点说明 1.本考点在近5年高考中重现率为100%。 2.运输紧张,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国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所以交通运输建设是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反映了我国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运用图表分析西南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方向。 (二)考纲要求及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大西南的范围,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南昆铁路的建设,大西南地区在建国后的交通发展和今后措施。 2.理解: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大西南发展交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西南地区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大西南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紧迫性,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由此会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关系。 2.能利用南昆铁路示意图分析南昆铁路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从而能联系当地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两个方面是不断转化的观念。 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大西南区位条件的变化、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制约,丰富的资源、落后的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 2.南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大西南地区交通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3.交通运输建设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西南区位条件的不利、有利条件的转化。 4.南昆铁路建设的经济、政治、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启发诱导式教学。 四、教学流程: (一)基础回顾: 引入:回顾必修地理,提问: 1.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突出? (5种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我国主要以铁路为主。) 2.建国后,我国交通建设成绩巨大,为什么还要大力加强交通建设? (可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交通现状等考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但不均,需要发展交通进行地区资源间的调剂;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需要发展交通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因此,虽然取得了成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练习试题(含答案)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5-6题 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0.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 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A.40米B.60米 C.0米 D.80米 参考答案: 1-5:ACABC 6-10:CDDBC 11-13:CDA

2019-2020学年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4)河流水系、水文特征描述(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4)河流水系、水 文特征描述(含答案) 思维建模 (1)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的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孙河等。 (2)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 (3)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放射(散)状分布,如亚洲总体的水系特征。 (4)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之间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2.河流水文特征

读图4-1,概括图中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图4-1 较大,航运条件好。 水文特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较丰富,下游河段航运价值高。 规范演练 1.图4-2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甲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河段的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图4-2 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4-3中的主要国家甲国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该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图4-3 ( 1) 分 别 说 出 A、B 两 地 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3.读图4-4,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1讲基础知识——地球部分 命题人:兴连松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o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4题。 2.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3.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4.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读图,回答5-8题。 5.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A. 19日19时 B. 20日5时 C. 19日21时 D. 20日21时 6 . 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 2070千米 B. 2270千米 C. 2570千米 D. 2670千米

7. 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 白昼时间长 B. 自转速度慢 C. 自转周期长 D. 正午太阳高度大 8. 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 湄公河 B. 莱茵河 C. 亚马孙河 D. 赞比西河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可能看到它。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点为极地。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A.18时10分至19时 B.16时10分至17时 C.20时10分至21时 D.21时10分至22时 11.五星连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颗星是()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12—14题。 12.该城市的经度为() A. B. C. D. 13.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14.该日,太阳直射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的复习是一次记忆的翻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 地理的复习是一次记忆的翻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地面状况不同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表现在: ①海洋与陆地: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且比较集中。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分配较均匀。 ②地形: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

湿。 (二)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1.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 ①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 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精选-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乌裕尔河的变迁过程,扎龙湿地的发展特点为背景,暗含热点国家生态文明的考查,属于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考查自然地理,如第(1)问实际上考查影响湿地形成的条件,第(2)问考查了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有点难度,第(3)问考查了影响盐度的因素,承接上题,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即可。(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学科~网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2018全国卷II】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9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

名校专递:高考地理特色专题讲练(1)地理位置特征描述(含答案)

类型1 地理位置特征描述 分析角度答题模板 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 点状:具体的经纬度 面状:某地的经纬度范围、穿过某地的重 要经纬线及其所跨的纬度带和热量带 海陆位置 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洋东西侧, 临海、距海较近、深居内陆 相对位置 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与哪些行政区相邻 位于某地(比如山、河、城市等)的什么方 位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且不稳定。2007年该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虽然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但是粮食仍不能自给。该国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图1-1为厄立特里亚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图1-1 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方面,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解题分析 经纬度 位置 纬度:位于赤道和20°N之间,属于热带 经度:40°E穿过该区域 海陆位置位于红海西岸或东临红海 相对位置位于非洲的东北部 答题 要领 (1)题目要求按“温度带位置”回答,必须体现出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要体现出与红海的位置关系 (3)题目要求要体现出“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 [答案] 位于热带,东濒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 规范演练 1.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

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 图1-2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纽约(41°N,74°W)的________方向。 (2)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2.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借助GIS技术研究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绘制了甲区域气温分布模式图。图1-3(a)是甲区域1月份气温分布,图1-3(b)是甲区域7月份气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图1-3 简述甲区域的地理位置。 3.阅读关于新西兰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有将近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草场几倍。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2017.8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题,尤其是新课标卷,广泛收集关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试动向为依据,以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地理学科一直是文科生的瓶颈,高三复习更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梳理知识,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广度。 二、复习进度 自2017年8月30日-----2018年2月31日 教学内容:(包括节假日约26周,每周5课时 130课时) 时间内容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和地图 8.30 第一讲1、地球 (重点:经纬网图中方向的判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近航线的判断、两个日界线的应用、区时计算) 8.31—9.5 第一讲2.地图 (重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计算、综合应用) 9.6—9.11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12—9.13第一次月考 9.14--9.20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重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9.21—9.27 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球表面形态 9.28—9.30 第二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0.8—10.11 第三讲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10.12—10.14第四讲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10.15—10.18第五讲水循环和洋流 10.19--10.20 第二次月考 第三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21—10.24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四单元 10.25—10.26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0.27--10.30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0.31—11.3第三讲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11.4—11.7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 11.8—11.10第二讲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 11.11—11.14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2017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和重点

2017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计划和重点 如何在第一轮复习这个关键时期中更好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张星梅老师表示,高考强调在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充分表现对地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如区域空间判断、时间的推算、工业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等。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做到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为此,考生现阶段复习应该按部就班,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紧跟老师无疑是必要的,在课堂上跟住老师的节奏,记好课堂笔记;课后则应按照单元的顺序做一些习题。如果考生地理学得不太好,这一轮复习是查漏补缺、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机。藉通过全面复习教材,提高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更应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

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抓住图表事半功倍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建议考生将对图表的复习分为三个部分: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紧紧围绕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现状分析 本届高三文科共有5个班,其中1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3个普通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大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准备按下列步骤进行:(1)看:看教材、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看原来的听课笔记。看练习册上的知识板块是重点,学科组在制定计划时要有课标要求、目标导航,要有规律的总结以及概括整合,要有疑难点拨(结合以往经验)。(2)讲:主要是讲主干知识点。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3)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4)练:训练题必须精选,这是规定复习方向的一项重要环节。(5)评: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6)思: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3)区域地理的复习,则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区域地理可采用分散复习和集中强化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在复习必修内容时,对相关初中内容进行补充,并在必修复习过程中适当添加世界地理一天一图训练。完成后,再根据时间和效果把握复习方式。初中地理的复习重点放在:一是有关地球与地图知识;二是世界地理中:世界行政区的分布、世界海陆的分布、陆地地形、世界气候类型与分布、重要海域与交通要道、重点国家地理与重要城市分布;三是中国地理中:中国概论,如地理位置、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湖、自然资源等,中国四大自然区的空间分布与基本特征。中国工业、农业、农作物的分布、铁路交通与港口。初中地理复习建议自编学案,可提供地图、列出复习提纲和探讨试题等。具体复习时,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①定位: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及相对位置。②掌握本区域内气候、地形状况,并以此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生产特点、城市、人口及交通等。③比较区域差异。④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制定发展策略。⑤关注热点地区。在复习过程中,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注重知识的落实。要求学生:每日10分钟——地图(经纬网、地区轮廓、若干地理事物的综合)(填—记—画—想);(4)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本阶段课本内容的复习要做到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用精心设计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覆盖课本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课本知识。 总的复习策略:减量增效。具体做法: 1.?遵循课程标准,依据考试说明,优化教学内容 平时注重研究考试说明,加强高考试题和平时试题与考试说明的联系,用脚踩的知识点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来诠释考试说明,使其教学化。复习中将具体知识逐一对准课标加以落实。资料:《创新设计》,但对题目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补充。主要参考资料:《讲与练》《考试报》。通过平时单元检测与模块检测对题目加以补充。所做题目尽力全批全改。对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特别指导。 2.?以问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问题目标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对教材内容归纳处理,结合各种资料,总结后争取整理成学习卡的方式下发,并对学生严格要求,落实好基本知识。课堂上要及时加以检查提问巩固,然后引领学生注重运用。对于所做的主观题目必需落实到纸面上,并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