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2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2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2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2

中国人的气质

中华民族的品格:坚忍不拔、理性务实、克勤克俭、居安思危

谁要能将东西方的精华集于一身,谁若能在狭窄的、常常是荆棘丛生的中庸之道上安然前行,他就是幸福的。一个多月前,南图书架上,“阅读世界人文书系”中,一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美国人写的名为《中国人的气质》的书吸引了我。望着印在橘红色封面的书名,中国人的气质?老外眼里中国人是怎样的气质?一个老外凭什么来分析国人气质?怀着好奇取下书本,1890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百年老店,很有历史了。

作者美国人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一百多年前,准确说是1872年,作为美国公理会的传教士的明恩溥从西方来到古老中国,在上海、山东传教。他曾在山东一个叫庞庄的地方生活传教。与中国人朝夕相处近20年,他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是有感情的。以一个传教士应有的善良和宽容,一个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理性和公正,对于中国人的生活、风俗和性格所做的一番评头论足,明恩溥的文字先是陆续发表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后来他辞去公职,定居北京附近通州,专事写作。以他在华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国人的气质》中深刻体察中国人的根性,从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立场出发,对于中华民族的一番指手画脚,成为了西方汉学中最重要的奠基作之一,在西方人的中国观形成中发挥了持久而巨大作用。据说,此书在中国和西方曾广为流行,曾经引起包括辜鸿铭、鲁迅在内的中国思想大家们的广泛关注,直到如今仍能激起国人的阅读兴趣。

作者最早积极建议美国政府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让中国利用之发展教育事业。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白宫接见明恩溥专门商讨此事。对于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在十九世纪的艰难起步,明恩溥功不可没。在书中,作者自勉道:永远都要在反面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给予中国人正面评价。

可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怀有好感的外国人,却始终没有放下他的西方文化中心论,以及他在面对中国人时所怀有的优越感,因而书中难免流露偏见和误解。译者刘文飞、刘晓旸认为,这是一本善意与傲慢并存、真相与偏见同在的书。作者显然熟习中国人的生活,也对这种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东方人的儒雅表示赞赏。在他眼里的中国人的性格中,绝大多数都是缺点,如死要面子、漠视时间、漠视精确、善于误解、拐弯抹角、固执、智力混沌、神经麻木、轻视外国人、缺乏公共精神、保守、漠视舒适和便利、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缺乏宗教精神等。能称得优点的区区几个,如节俭、勤劳、忍耐好坚韧、相互负责、遵纪守法等,而那些被作者当做优点来写的某些性格,如如注重礼节、知足常乐、孝顺、仁慈和富有生命力,最终也被当成了缺点,他觉得中国人的礼节是恼人的折磨。

平心而论,作者一百多年前举出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性,至今依然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比如死要面子活受罪,比如神秘地环顾左右然后贴着别人的耳朵根子传话,比如为了敲诈勒索而有意指错路、甚至把路挖断,比如在交易中的相互欺骗,只要有了别人想要的东西便不肯轻易出手等,这些揭短都可以说是所谓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生动描绘。

在中国,面子一词是语义甚多的复合词,不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其内涵之丰富,超出西方人的描述能力和理解能力。明恩溥认为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种族,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问题从不在于事实而永远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话语,演戏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在复杂的生活关系中适当地做出这种戏剧化的举动,这就是有面子,否则就是丢面子。如果理解无误就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有中国人诸多最重要性格的密码箱。这一种不可否认的潜在力量,不受规则约束,叫人捉摸不透。送给人一个厚礼,就是“给他面子”。但是,如果这礼是个人送的,最好别照单全收,不过全部拒收也很少见。犯了错却又被揭发出来,就是“丢了面子”,所以不管证据多么确凿,也必须否认事实以保住面子。

明恩溥熟悉中国古语,比如旁观者清,比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一种自信而又虚心、坦然而又警觉的心态来看,只要批评非蓄意诽谤和恶毒中伤,无论其出于什么样的立场、带有什么样的情感,明恩溥在书中对于中国人及其文化之观察与解读,其理解的细腻、深刻和独到,至今让人感慨反思。我们这个民族性格中有些毛病,比如好面子,缺乏公共责任心、缺乏真诚、喜猜忌、保守、节俭过份等为现代社会所痛贬的毛病,早就存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了。明恩溥这一本成书于百年前的名作,唤起有识之士对固有的劣根性进行自觉的反省和改造。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贫弱的时代,清政府后期的无能统治、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连年的自然灾害等,使得亿万中国人生活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明恩溥所接触的中国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贫困、最为屈辱的一代人,书中可以使百余年前我们同胞的生活“真相”又一个非常直观具体的印象。穿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空之后,再来盘点,明恩溥笔下的国人性格,有的依然如故,有的荡然无存,有的改头换面了。比如,死要面子、商业活动中的缺乏诚信、官场上的贪污腐败、社会生活中公共精神的缺失、慈善事业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等,这些上上个世纪已经为他人所指出、也为我们自己所意识到的性格弱点,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如今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人性和社会顽疾,甚至越演愈烈。

带着纵向与横向比较目光来阅读,作者所罗列的国人性格中的一些缺点,其中不少如今已经“改正”。比如,国人的“不守时”大有改进,“不精细”也有改观。至于“保守”,如今大到对外资和技术的开放,小到对外国文化潮流和消费风尚的追逐,则改进接轨的似乎甚至过头,反而让人担心起民族文化传统的捍卫和延续。再比如,当年的中国人比关心儿童妇女,今天的小皇帝现象已引起社会的警觉;当年的中国人冷淡外国人,如今的外国人成为竞相接近、追逐对象;当年的勤俭节约,如今的大手大脚……。这样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来,即对所谓“缺点”的修正,是否都一定给民族的健康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

民族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构成,其中孰优孰劣,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哪些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浮沉积淀,这些问题发人深省。没有一定程度上的互相信任,人类就不可能共存于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高度组织化的、非常复杂的社会。明恩溥认为,在中国长期盛行猜疑之风,引起一个陌生人关注的第一个表现,便是这个帝国无处不在的城墙,“城”这个字的中文意思即环墙而围的城市。一旦出现危险信号,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复城墙,这种维修工程提供了一条便利途径,可乘此向哪些官员或其他暴发户们敲一次竹杠。之所以要建造城墙,其坚实的根基是政府对于人民的不信任。尽管皇帝在理论上是其子民的父亲,他的臣下也被称作父母官,当上上下下都心知肚明,纯粹是一些术语,人民与统治者的真实关系就像是孩子与继父的关系。城墙是猜疑特性的一个证据。人们之所以相互不信任,原因其一,是他们彼此不了解,其二是因为他们彼此了解。

明恩溥说,尽管中国人有彼此结盟的能力,这种能力时常令人联想其化学原子的聚合,然而只要在适当的时机向适当的对象小心提问,就很容易确知,中国人并不像他们表现的那样绝对彼此信任。同一家庭中的各位成员,也时常成为相互猜疑的牺牲品。这种相互猜疑的习性如此强大,猜疑与保守的结合,使得新生事物无法得到接受。中国人认为不相信他人是合理的,而这使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明恩溥眼里,作为整体的统治阶级并不是这个帝国最优秀的阶级,反而是最糟糕的阶级。中国有句俗话说:“蛇钻窟窿蛇知道”。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是,中国的官僚阶层并不为比他们低一级的阶层即商人阶层所信任。他们知道,所谓的改良只不过是一个表层外壳,很快就会剥落。一个中国泥瓦匠用没有和好的灰泥马马虎虎地砌好了烟尘和房顶,却花大量时间来抹平其外表。他知道,只要一生火,烟囱就会四处漏烟,只要一下雨,屋顶就会漏水,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明恩溥毫不怀疑,在中国也可能有清廉正直的官员,但是为数很少。而且从他们所处环

境的性质来看,他们完全没有希望去实现他们心中可能存有的美好愿望。把那些最有条件熟读中国经典的人的实际情况与这些经典教义做一个对比,就会获得一个活生生的认识,即这些教义在把社会带向其高标准方面实际上是多么的无能为力。中国官方各级官员都会发布数量极大、措辞得体、内容包罗万象的告示,其中缺少的唯一东西就是真实,因为这些堂皇的命令并没有指望得到执行。一位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就像卢梭的忏悔录一样,充满着最高贵的情感和最卑劣的行为。

明恩溥断定,中国的财富足以用来开发中国帝国的各种资源,如果缺乏信心,谨慎的资金是不会从藏身之处跑出来的。中国有足以满足各种需要的学问,中国也不缺乏各个方面的人才。但是,缺乏以诚信为基础的相互信任,所有的一切都无助于这个帝国的复兴。

明恩溥的书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儒学,他认为儒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这个民族最为突出的智慧成就。中华民族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有记载的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为悠久,她也是一个始终完整地保持着其民族性的民族,从未离开过其发祥地,现存的一切,在许多方面似乎和远古一模一样。该如何结识这个绝无仅有的事实?从历史的黎明至今一直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无数民众,是用什么方式被统治的呢?民族的衰落和死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为什么只有中国构成了一个例外?导致这一结果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其他民族依赖的是物质力量,而中华民族依赖的是精神力量。任何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任何一个处处留心、了解人性的旅行者,一想到中国的道德从古至今对民众所产生的神奇约束力,都会印象深刻,叹为观止。他还说,儒学关于人的责任的教导是出色的,令人赞赏。中国的古籍之中完全没有任何会使读者的心灵变得庸俗的东西,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这样拥有如此圣洁的文献,其中完全没有一处放荡的描写,没有一句出格的话语,四书五经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条批注,都可以在英国的任何一个家庭里大声诵读。

皇帝的统治好坏与否,他个人要直接对上天负责;人们奋发向上比统治者更为重要;统治者必需有德有能,必须以德施政;关于人与人之间五种关系的重要理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有这些观念像一座座山峰,耸立在中国人思想的一般水平之上。只有正确理解儒学体系上的这些优点,我们才有希望正确理解中华民族,这些优点使得中国人能出众地服从道德力量。

在延续了很多年的文官考试中都要求引经据典地作文,这使人们的思想统一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程度,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动机,使每一位考生都把政府的稳定视为他个人成功的前提,毫无疑问,这就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儒学就是基础,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儒家弟子,正如所有的英国人都是撒克逊人一样。儒家经典是中国统治者驾驶更加航船时所一句的一张航海图。这是由人所绘制就某种意义而言得到神授的最好一幅航海图。中国人在驾驶自己的航船时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他们已经驶进了什么样的水域,他们此刻又在朝哪个方向航行,——这些问题如今都是头等重要的,中国正在与如此之多的西方国家建立密切关系,在将来似乎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明恩溥认为,中国有诸多令人钦佩的品质,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天生的遵纪守法,这一素质究竟是社会制度的结果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但是中国人是一个守法的民族,既是天性使然也是教育的结果。我们在介绍中国人坚韧的民族美德时已提及。有人说过,使用英语的种族,其血液中流淌着某种不守法则的基因,这种基因使其难以忍受各种规则,一受到约束就躁动不安。正因为如此,个人自由和天赋人权的学说才不得不结果长久等待之后才得以确立。但是,既然这些权利现在已经稳固地确立了下来,明恩溥自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清醒一点,多少强调一下个人意志服从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尊严呢?在这些方面,难得我们不能从中国人那里学到一些东西吗?

作者以他与中国人朝夕相处中的细腻观察认为,中国人懂得如何拥有,懂得如何追求,无论是否拥有,他们都懂得如何知足。中国人的常乐是一种民族性格,这是与其精神上的知

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人并不具备这种很容易心满意足的才能。中国人养成了知足常乐的性格,就像鱼儿长出鰓来是为了在水中游动,鸟儿长出翅膀来是为了在天空中飞翔。中国人勤劳、宁静、遵守社会规则,这些都是他们所谓的天赋,他们还有着无人能比的忍耐力,以及举世无双的忍受痛苦的毅力,因为他们相信那些痛苦是他们所无法左右的。中国人通常是快活的,其神经系统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似乎就是和别人聊天,至于聊天的对象是连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没有太大区别。毫无疑问,对人际交往的重视,能够大大缓解中国人所遭受的许多痛苦。

据说,检验一个人真实性情的正确方式,就是考察他在饥寒交迫、浑身湿透情况之下的行为。明恩溥认为中国人的神经与西方人的神经完全不同,没有哪一种西方文明能教人忍受突如其来的沉重负担。作者甚至看到,或许在病中,中国人性格中特有的常乐才表现的最为充分。通常,他们都带有最为乐观的态度,无论是自己有病还是别人生病,中国人似乎都希望仍然保持乐观。即便在身体虚弱、极度痛苦之时,也常常没有放弃那种开心的希望,却依然能够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情绪。具备这种快乐情绪的中国人不在少数。这种能力对于西方人而言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天赋,这也可以被称之为一种心里矛盾。纵然身陷全然无望的境地,也似乎不放弃希望。如果关于“适者”的历史教诲是真实可信的,那么中华民族就必将又一个壮丽的未来。

在明恩溥看来,中国人忍耐特性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毫无怨言地等待、处之泰然地承受这样一种能力。明恩溥评价中国是一个最讲求实际的民族,中国人有无限的忍受能力。中华民族这种无可比拟的坚韧性格,应该是用来担当某种使命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去忍受生活中的常见的灾难和饥饿的折磨,这样的推论应该时候合理的吧?如果“适者生存”就是历史给出的教导,那么毫无疑问,一个天生具有这一品格、同时又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民族,就必定拥有一个伟大的未来。

不过,忍耐和坚韧并不能完全涵盖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美德,还必须考虑到其经常出现的逆境中保持的平和心态。明恩溥把这种持续的好心情称为常乐,并呼吁人们关注这些美德的存在。使用知足一词,并不是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安于现状,到了对改善自己的境况都毫无兴趣的程度。不愿意去改变体制,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中国社会的这样一些观念渗透进了全体民众的内心,源远流长,有力压制着一切对于命运的既定安排表现出不满的实际行为。他们自然也会感觉到各种不幸,但他们认为不幸是难以避免。

对人的本性中最深刻的精神真理的绝对漠视,是中国人心灵中一个最为可悲的特点,他们随时准备接受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一个没有精神的灵魂,一个没有生命的精神,一个没有起因的宇宙,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据说,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活有六项指标,每一项都意义重大;在这些指标全都得到验证的时候,它们就能提供出一个关于该社会真实特征的准确验证。这六项指标是:(一)工业状况;(二)社会习俗;(三)妇女的地位与家庭特点;(四)政府的构成和统治者品质;(五)公共教育的状况;(六)宗教崇拜遂现实生活的实际作用。任何一个人的真实性格,都可以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被揭示出来:他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他与同胞的关系如何?他与其崇拜对象的关系如何?通过这三点,其性格的立体图就可以被描绘出来。明恩溥用这些测试题来测试当时的中国人所得出的答案是,中国人与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都是缺乏诚信的;与其他人的关系是缺乏利他主义的;与其他崇拜对象的关系是多神论、泛神轮的和不可知的。

中国人所缺少的并不是智性也不是忍耐精神、实践能力和乐观性格,相反他们的这些品质都非常杰出。他们所缺少的是品格和良知。有些中国官员经受不住贿赂的诱惑,做了错事,还以为永远都不会被发现,因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过,有多少中国人能够顶住压力,不举荐自己显然不能胜任的亲戚去担任公职呢?请想象一下这种拒绝的家庭后果,每个中国人都害怕面对这样的后果,这种依附关系和任人唯亲在中国的官场、军界和商界盛

行,还会为中国的看门人和警察不忠于职守而感到惊奇吗?

传教士明恩溥这样告诉世人,中国人的性格这个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许多话题只能略去不谈。事实上,中国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互相矛盾的,无论是谁,如果他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就一定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而且还永远都不意识不到自己出错这样一个事实。作者分析了儒学高尚的道德属性。他说,我们乐于相信,儒学造就了许多道德高尚的人。这也是这样一个如此杰出的道德体系所应该给出的结果。

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人道德之真相的人,可以通过中国人自己的帮助去进行,尽管他们随时准备掩饰自己和朋友们的缺点,可他们却时常会十分坦率地承认民族性格上的弱点。作者以自己常年生活在其中的经历观察到,中国的社会就像中国的某些风景。稍稍离开一些看,显得美丽而迷人。可是一到近处,就肯定会发现许多破败的、让人生厌的东西,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没有一张照片能公正地反映中国的风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满目皆是那种表示幸福的符号。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不长的体验就会发现,中国人的幸福的确全都是外在的。

一百多年前的明恩溥以他在中国几十年的观察断定,中国的需要是很少的,需要的只是品格和良知。更确切地说,这两样东西是合二为一的,因为品格就是良知。要改革中国,就必须在品格方面追根溯源,良知就必须得到实际上的推崇。

西游记第二章的读后感三篇

西游记第二章的读后感三篇 (一) 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 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

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二)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 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 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 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让我这么一个对金融方面实属外行的人了解了金融,在此,我就这本书谈谈我的感想。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金融的概念: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任何东西或者证券不存在“固有价值”,之存在相对价值;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我明白了借贷交易就是这样,把未来的收入流移到现在来用,把未来的价值放到今天,即是解决价值时间空间分配的不合理性,同时用价值来创造价值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我的理解,简言之,花未来的钱解决当前想要解决的事。 其次,此书谈到了为何“中国钱多而百姓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的钱多的原因是因为市场化改革,它大大缩短了财富与资本和钱之间的距离。来源有以下:1)活跃的买卖对钱的需求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钱的提供;2)土地,资源的资本化带来了大量的“钱”;3)未来现金流(包括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其中,本书认为“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了使中国更有“钱”,土地和国有企业都应该私有,为进一步资本化开路”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些疑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如果过分的资本化,岂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过度的资本化,把国有企业私有,会不会打破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呢?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因此是经济制度问题造成文中也有提到我国未形成完善的产权保护与契约执行架构,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保护。所以当务之急是解决制度问题。也并不是说国有企业一定要进一步资本化才能推动市场发展、经济发展。国有企业的确存在腐败、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国有经济民营化也无可厚非,不失为一种降低腐败同时扩充资本的道路。但我觉得也许还有更多的途径。公有和私有各有利弊,关键要看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互相取长补短,同时保证不变其“质”。我们可以资本化,但不能过度资本化。 然后这本书讲到了为何中国人钱多而不幸福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是隐形金融交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和投资产品等出现。问题在于这些显性金融产品的发展不完全,使得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加剧,造成了不幸福。然而我认为人们的不幸福感不仅仅在于此,同时当今社会的不公平大大减低了人们的不幸福感。另外,房地产的泡沫等等因素更是客观上大大减少了老百姓的财富。 我很赞同陈教授提倡的“中国应该向借贷消费转型”这一观点。中国传统历来不倡导“借钱花”,当然,儒家的传统文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出于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规避,人们无法预料未来的这种不确定性,加之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借贷消费”。人们倾向于保守的“存钱”,毕竟能让人心里有安全感。文中并未提及如何能让人们去进行借贷消费而规避风险,只是极力倡导中国国民借贷消费。我认为如果假设未来收入基本上能够确定时,这种借贷消费是可行的。 我也很赞同“富藏于民”的观点。财政赤字大了,加税会激起人民不满,印制钞票会导致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融资。然而向民间融资就会有求于民,因而不利于政府集权。就像清政府囤积白银财大气大,而美国政府建国之初就忙于还战争债,构建民主政治和金融市场。美国政府虽然负债累累,但赤字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如果通过发行债券融到了资本,用于各种投资和开销,同时投资的那部分的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务总额,政府的正确融资行为将使债券资产增值,社会的资产总额随之增长。社会资产总额在正面增长的同时,整体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长,面对舆论压力,政府选择只能是减税,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涨。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翻开了名人传第一页,就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视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类踹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里面主要介绍了三个苦难英雄,他们分别是19世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其中最任我感动的人物是贝多芬,贝多芬小时候很痛苦,他父亲想把它当成神通来炫耀,所以他父亲使用暴力来让贝多芬学习,小小年纪的他,还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但不幸的事,那些悲剧依然在他家上演,贝多芬16岁多的时候,他慈爱的母亲不幸患肺病死,他的父亲又成了挥霍的酒鬼,导致他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但不过由于他勤奋的学习和音乐的天分,他马上出了名气,正当他沉醉在音乐幸福当中,悲剧又上演了,不幸的是又来了,他每天日日夜夜的创造着新的音乐时,却换来的事令人深恶痛绝的病痛,他耳聋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耳朵是很重要的,他的耳朵聋了,这个打击太大了,让人无法接受,而他还是坚持了下去。 贝多芬他一生有很多的不幸,然而他却成功了,这是很出人意料的。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许多不幸都发生在他身上,世界没有给他快乐,他却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欢乐给世界。这就可以换来一句箴言:“用痛苦换来快乐”。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很多精神,他不向困难低头,也没有被金钱收买,贝多芬越过了人生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清醒的领悟。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精神光芒!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但灾难还是无情的降临到了 他的头上,在18XX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会很快恶化。那意味着他 可能再也不能进行创作了!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但他却能顽强的和命运抗争,这也许是他后期 能写出那么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这种对生活对命运永不妥协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 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 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 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奥尔森的代表作之一,是集团理论的著作,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本书出版之前,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但是奥尔森在研究中发现,集团的行动并不总是按照这一逻辑行事,出现了很多有悖于这一假设的案例发生。相反,个人自利的行为却往往导致对集体的不利,甚至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按照自由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社会生产者的自利性能 他 森所认为的理性人是进行“绝对收益”计算的,只要成本大于收益,集体行动就难以达成。但是还是从理性人出发,假定如果不能采取集体的行动,个人就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的话,作为理性的个人这也是难以接受的。这其中会不会存在“相对收益”的计算呢?只要自己获得收益,而非绝对收益,集体行动就能够达成,这种情况是否能够出现呢?虽然无法得到证实,但是奥尔森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其实也是其研究的缺陷之一。在信息收集成本或者信息难以得到的情况下,相对收益是否能够达成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大集团与小集团 在奥尔森此书中,他将利益集团划分为了大集团与小集团(以单个企业能够占总体效用分成的比例为区别)、相容集团与排他集团、市场集团与非市场条件下的集团。并在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实现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看,小集团优于大集团,经济集团优于非经济集团,竞争的经济集团优于垄断的经济集团。这是因为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小集团要比大集团更容易增进共同利益,因为每个人能较清楚的看见个人付出在共同利益中所占的份额;但大集团就不成 体生活的极端热爱,为了集体利益而乐于奉献呢?可能这些都是一些因素,不能强求奥尔森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不可能照顾到这些其他方面的因素。可是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可能成为必要的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物质需求只是一个低级的需求,像安全和实现个人价值是更高的需求,这些需求也可能成为集体行动达成的推动力。 三、“搭便车”现象 “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8篇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8篇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___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下面是收集的名人传范文8篇,欢迎大家参考。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

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面对痛苦、面对孤独,贝多芬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米开朗基罗又何尝不是呢?为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而托尔斯泰则用他的笔杆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但他们也是与我们一样的人—在完成着生的使命,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是软弱的不幸的人,那么请听罗曼·罗兰的心声吧:所有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第一版,2003.3第三次印刷 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 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1页)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

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2页) 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奥尔森指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42页)他指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并非必然产生集体行动的根源在于集团内广泛存在的“搭便车”现象。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来的,因为这要花费私人的成本,而收益却是集体共享。针对大集团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的困境,为避免搭便车,奥尔森设计建立独立的“选择性的激励”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这些“选择性激励”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即既可以通过惩罚没有承担集团行动成本的人来进行强制,或者也可以通过奖励为集体利益而出力的人进行诱导。除了考虑集团规模外,奥尔森还简要分析了集团结构对集体行动的影响。他指出:“一个集团,如果其成员对一件集体物品的兴趣程度很 不平均,而且它希望获得的集体物品与成本相比极有价值(在一定的供给水平上),那么比起其他拥有相同数量成员的集团,他更有可能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37页)由于集团成员的特殊性,个体的利益关切度也不同,可能会出现少数剥削多数的现象。 三、基本概念 1、理性人:理性人是指这样的人,他们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根据某个实践理性或者效用最大化的标准,鉴于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来选择可用的最佳行动方案。经济人是理性人的典型代表。但奥尔森认为,理性人并不简单等同于经济人,理性人并不一定像经济人那样是完全自利的。(奥尔森,2003:73)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整理的《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1 读书笔记摘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感悟: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中关于女娲神石的描写“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这是两部名著的相似之处,耐人寻味。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感悟:这只集天地之灵气的石猴并不是普通的猴子,本该在山中过着“寒尽不知年”的生活,但是上天注定他会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

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感悟: 这是关于水帘洞的内部描写,好像就是为了这群猴子准备的遮风挡雨的世外桃源,这是这只灵猴的勇气带来的。 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感悟: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石猴的愿望很单纯,就是想像这样自在的生活,但是“神龟虽寿,犹有尽时”,他想摆脱生死轮回的命运束缚。 《西游记》第一回读后感2 天生石猴做了美猴王,在花果山带着猴子们游山玩水,可谓是快活逍遥。如果就这么逍遥下去,恐怕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了。有一天,美猴王突然想去学一些本领。他远涉重洋,历经艰辛,拜菩提祖师学艺,菩提祖师给他起名叫孙悟空。孙悟空不停地学,学会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等本领,终于脱胎换骨,为后来的英雄业绩奠定了基矗正是孙悟空这种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的精神,才造就了一代叱咤风云、

金融观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教授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用生活中贴切的案例阐述了金融、金融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与西方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之处,等等诸多问题,不胜枚举,令我受益匪浅。对于金融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实在是不可多得入门工具。 第一,中国人对金钱的看法。中国人很喜欢钱,喜欢把钱捏手里或存银行。钱或者说货币,陈教授在《金融的逻辑》中指出,只是一种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这种跨时间跨空间的物物交换或直接对货币的调用,便称为金融。这是我对“金融”一词的概念理解,来源于这本书。陈教授举例说,在以前,直接用金银购买物品,很是烦琐,后来有了银票,一种一定区域内所共认的金银在数值上的替代品得以购买物品,这便是货币的空间属性,这和《国富论》中货币的发展在思路上相差无几。如果一个人看到好的商机,手头又没钱,另一方面银行有钱,却没商机,这时候这个人向银行借钱,在未来的某一时间还给银行,这种货币在时间上的跨越就是金融运作的一表现形式。中华两千年的儒家文化植根在我们心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这种未雨绸缪的理财观念使我们认为钱存银行叫“有备无患”,而不是投资,用一定的风险去换取更多的财富。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关于国人的消费理念。 第二,金融创造财富。金融有什么用?中国人很讲究实用主义,在学术上也是如此,从清净无为的道家演变成求仙练丹可见一斑。陈教授举了个例子:甲某有二十二亿资金的项目,可是手头只有二十个亿,这时候只要再有两个亿他的项目便能上市成为二十二个亿的运营企业,而港澳一些人(乙方)手头上有钱却没好的项目,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中介丙,甲通过丙,丙说服乙授受了此次风险的可接受性,这样甲丙达成了协议。在此过程中,乙没有付出直接产出劳动的行为,但甲丙最后都要给予乙一定的报酬。在中学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现在《金融的逻辑》告诉我,只有需求才能创造价值!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陈教授指出,这种认识是学习金融所必须的,即价值在未来,而不是在劳动中,不是在生产中。于是,我认识到,金融的运作创造财富的可能性是毫无疑问的,如西方国家一直债台高筑却仍能引领世界经济而中国国库从不缺钱得到的却是无忧患意识的高官。 第三,关于贷款买房。08年雷曼兄弟破产,接着很快由美国金融危机升级成为全球的经济危机。陈教授的书写于09年,在书中也指出了那次金融危机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分析金融在经济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当时我对这些有些不知所以然,因为并不了解金融,同时也认为,买房应该存够了钱再买。现在回过头来想,等我赚够了钱再买房,或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次性付款买房,我嫁出去的可能性太低了。而我父母曾说的,到时资助我十万,然后找亲戚借点就够了,如果这样我不能不想另一个问题,以后我有钱了,就必须先考虑还他们而不是自己开销,因为我怕他们过问。但是现在,如果我使用贷款买,一个月还款两千到三千,还有四千以上的个人开销,生活还是会比较惬意的,如果是夫妻两个人一起工作就更轻松了。 今天,市场形势很复杂,对我来说还有无数要认识的东西。房地产行业已几近饱和,有的地区开始缩水了,很多人持观望的态度。前些天我和在煤炭行业的叔叔打电话,他抱怨了些事。由于房市不再有先前那样的势头了,受此影响,钢

名人传读后感学生作文汇编

名人传读后感学生作文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小编精心整理了名人传读后感学生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名人传读后感学生作文1 《名人传》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许多磨难,能够坚定走下去的人,不是有强健的体魄,而是那份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彼此存在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写《名人传》,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首先介绍的是贝多芬,之所以先介绍他,是因为贝多芬希望他自己的苦难经历能给予别的受苦难者以力量。 作者说他外貌平平,并用细腻的手法将外貌描绘得格外生动。贝多芬的童年与莫扎特相比,是无光的,艰苦的,并且少年时代的他就开始为经济问题操心,中年疾病缠绕着他,但他依旧与病魔抗争。 他饱受身与心的折磨,多次想向命运屈服,但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骄傲而孤独的伟人,没有人理解他,懂他。从他的经历中,我知道他一生都处于困苦

中,友情,亲情,爱情,他也未能好好感受。罗曼。罗兰说贝多芬的这一生就像是一个雷雨天。我能感到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抗争,他对艺术的热爱,追求促使他的生命拥有力。 米开朗琪罗是一位雕塑家,他是天才,但天才的自由被教皇紧紧地束缚,因为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了一个病态的躯体。因为天才的聪颖,使他无法逃脱教皇的使唤。这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他光荣着,又痛苦着。 读了他的经历,我知道他的处境有多么艰难,面对家庭,面对对手,他们不停地中伤着米开朗琪罗。但他爱他父亲,他说:“只要我还有什么东西,我就绝不会让你缺少什么,我宁愿自己贫穷也不愿看到你受苦。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的一位文学家,他面对的是上流社会的人,因为他追求真理,所以被教会开除了教籍。他用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了一部部着作,影响着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三位伟人的困难与苦楚。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英雄,是与命运抗争的战士。他们是世界的征服者,是自己本身的征服者。 《名人传》这本书,又让我们呼吸到英雄们的气息。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应当多想想名人传中那些人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的人生也充满意义。 名人传读后感学生作文2 《名人传》是一本好书,读了《名人传》,让我一次就读到了很多名人的励志故事,让我明白

西游记第八回的读后感

西游记第八回的读后感 西游记第八回的读后感1 这个周末,我将《西游记》的前八回通读了一遍,并深有感触。 正直顽固的唐僧、正义大胆的悟空、贪吃幽默的八戒,以及老实能干的沙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罗贯中的语言更是惟妙惟肖,一个个动词生动形象:打、抽、抓、扯、慌、闹更给人一种力量,使我更有兴趣读下去。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了,别看有时的他有些骄傲自大,但真正的降妖除魔哪一次少得了他呢努力学习各种武艺,在保护师父的途中不是一直尽自己最大力吗他是个正义的好人物。 猪八戒,在人们心中,都是一个好色、懒惰、贪吃的形象。但是他的正义感是值得敬佩的,是他的幽默风趣给书中更添了一份色彩。 沙和尚,永远都是那样一个默默的小人物。他是四个主人公中被描写的最少的一个,但是他的老实,他的忠诚,他的善良是无人可比的,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形象啊! 从“大闹五庄观”的故事中,我读出了孙悟空的忠诚,唐僧的佛心以及师徒四人的团结。孙悟空愿为师父挨打的举动感动了我,也逗笑了我。感动在于他肯现身的精神,逗笑在于他的神通广大把妖怪逼得没法。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看出了孙悟空的正义、勇敢,唐僧时而的残忍,不能明

辨是非,同时看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可耻。从“义激美猴王”的故事中,看出了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情谊,猪八戒的机智以及沙僧的忠诚。同时看出了师徒四人之间不可磨灭的桥梁、缘分。从“打破莲花洞”中看出了猪八戒的懒惰,孙悟空的能干、机智,敢于和妖魔勇战的精神。 西游记的每一章都是那么有吸引力,生动形象的语句、动人心怀的情节,以及丰富多彩的描写。所有都是令我那么喜欢、敬佩。我喜欢西游记。 西游记第八回的读后感2 西游记第八回讲的是如来辞别了玉帝,回到灵山大雷音宝刹,不觉已过千年。一日如来观天下,见东土贪淫乐祸,便让南海观音菩萨在东土寻一个善信到如来处求取真经,以劝人向善。如来一番吩咐并赐了袈裟、锡杖、金紧禁三个紧箍儿。菩萨领命与徒弟惠径去,途中收了被贬下界的卷帘大将、 天蓬元帅为徒、齐天大圣为徒,分别取名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并嘱咐他们各自等待取经人。菩萨与徒弟径奔东土,不多时便来到长安城。 感想:如来普度众生,却不轻易传经。只怕得来容易不珍惜。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卖点关子,搞些神秘,不会吸引眼球;吃些苦头,才能悟出奥妙和道理。 沙僧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属工作失误,不仅受杖刑被贬人间,还要受万箭穿心之苦。八戒是作风问题,也只是贬下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我学的是经济学流通系统的专业,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等都学过一些皮毛,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因此,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这本书,并不是觉得困难。 这本书也是2010年销售榜上100位以内的畅销书,看过之后,推荐大家看看,是本能改变世界观的好书。 读完这本书是在2010年年中左右,近日又把这本书借给了别人——好书要大家分享,呵呵。 简单的总结一下陈志武《金融的逻辑》的读后感: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 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 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 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 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 如果老年人也能经济独立,那么他们将不会对孩子的行为过分干预,退休基金、养老保险等为规避未来风险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老人参与这些金融活动就会在年老时享受金融投资带来的回报。

《名人传系列贝多芬传》读后感最新范文600字

《名人传系列贝多芬传》读后感最新范文600字大家有没有阅读过名人传系列贝多芬传,有没有写过关于名人传贝多芬传的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分享借鉴。 贝多芬是一位钢琴家,他是德国人,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他出身贫寒。贝多 芬原本不愿意学钢琴,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钢琴,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 了优秀的、众所周知的钢琴家。我很佩服他,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压制自己的顽疾,从而去创作钢琴曲,自由自在挥洒自己的笔墨,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佳作——《第九 交响曲》等优秀作品。 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通过痛苦,得到欢乐”。因为这样一句话,我看出了贝 多芬坎坷的一生,也看出了他不畏艰难苦险,反而把苦难转化为了欢乐。他患的病是耳聋,这是音乐家们最忌讳的病症,一旦患上这种病,他就没有办法再用耳朵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打击对每一个音乐家都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也不例外。然而,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音乐生涯,而是更加发奋地创作乐章,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耳聋的 状态下创作那么美妙的乐章,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优美。我想,他一定是在用心灵和音乐 沟通,用心在进行创作。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用整个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我曾这样想过,贝多芬没过过几天生活宽裕的日子,上天不赐予他欢乐,一次又一次压制他,但是他敢于和命运作斗争,不屈服上天的安排,终究成就斐然。我们应向他学习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吧,去 追求吧!贝多芬这位钢琴家值得我们从内心给以最崇高的尊敬。 贝多芬仅仅活了五十七岁便与世长辞了,他终于完全抛开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但却把欢乐奉献给了全人类。这篇文章我读过后,心里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我哪会不承认这位矮小的音乐家,此刻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如此辉煌…… 一口气,读完贝多芬传,不免长嘘一口气。 为贝多芬的困苦而嗟叹!为贝多芬的抗争而赞叹!为贝多芬的才华而惊叹! 贝多芬的一生是困苦的。三岁失去教导自己的祖父,七岁失去疼爱自己的母亲,儿时经常被酗酒的父亲毒打,三十岁失去听力,曾经心爱的二个女人都离他而去,他的身体也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一)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孙悟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长生不老,躲过阎君之难”,他也是一如继往的向着他的目标努力。在求仙过程中,他开始访了无数的地方都没有访到仙家,如果他中途放弃或者改个目标,学写武术就算了,也就不会最终学得仙道。就在他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后,祖师问他要学什么道时,他也是非能长生者不学,甚至不惜惹怒师傅。孙悟空可以坚持自己的志向不妥协,可以为了自己的志向奋斗终身,他的执着是众人所不能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另外,凡事除了努力外还要有这方面的天赋。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情是你倾其所有都做不成的。天赋其实是个很

神奇的东西,无色无味无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有些人轻轻松松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有些人费尽力气也不过表现平平。孙悟空在学道过程中,因非长生者不学而惹怒师傅,师傅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若不是孙悟空有此悟性,知道师傅是让他三更从后门进入,秘处传他道法,他也学不成如此仙道。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二) 读完第二章后,我的感触有如下几点:1)为了自己树立的明确目标要坚持不懈;2)要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中寻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去努力;3)知恩图报,尊师重道是人之根本。 孙悟空为了能“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十数个年头,其中所吃之苦自不必说。任何事情若想成功不付出辛苦是万万不行的,这自是世人皆知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也会有所努力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着众多的艰难与诱-惑,能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目标不放弃,始终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却极为稀少。也就是所谓的圣人立长志,凡人常立志。 西游记第二章读后感(三) 主要内容:孙悟空从菩提老祖那里学来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法,但因他骄傲,所以被老祖赶出洞外,回到花果山。 感受:孙悟空吃苦,聪明,所以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他却很骄傲,所以,我们要学习他吃苦的精神,而对骄傲自大这方面,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他们四个人各有各有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唐僧的优点是取经

“59秒管理”读后感

“59秒管理”读后感 《59秒管理》内容简介:大象在然界是没有天敌的。除了非洲中部沼泽的一群狮子之外。英国BBC电视台捕捉到的珍贵镜头中,这群狮子进行了世界上少见的精密捕猎行动,狮群动分成两群,一群将身形巨大的大象给引开,一群猎捕落单的瘦小大象。英国BBC电视台称呼这段画面是大然界非常奇特又残忍的一个景观,一个没有天敌的巨型动物,被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彻底打败。狮子的身形远远不如大象,但每只狮子各司其职,以严密的排班、精准的遵时率、高度的效率、还有不分彼此的无私精神,成功的捕猎比它巨大数倍的猎物。59秒管理这本书要讲的,就是如何组成这样的团队。 59秒管理读后感,来淘宝网的网友:读完《59秒管理》,我从心底佩服作者,如此毫无保留地将这么多管理的秘籍公之于众,让大家分享他的管理经验与成果。书中的事例全部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每一个解决方案都如此令人拍案叫绝。 59秒管理读后感,来卓越网的网友:这是一本写给呼叫中心班组长的学习书,也是写给呼叫中心班组长的管理者的学习书。许乃威老师的名头可谓如雷贯耳,走过看过而且做过项目的呼叫中心企业也不可谓不多,他将这些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成14项呼叫中心59秒管理工具,给一线班组长提供出提升班组效率和管理质量的具体方法,让埋头陷身于繁杂工作中的孩子们有章可循有例可依 初初拿到这本书时,书很新,也很厚,没有华丽的词藻,让刚刚开始工作的我很“嫌弃”。确实,之前一直比较倾向于文辞优美的书,感觉看那种书真是人生一大享受。这本《59秒管理》一直在我这儿放了大概有半个月。当有天晚上无比郁闷的回到家时,看到了这本书静静的躺在床头边,随手翻开,一行饱含深意的话跳入眼中:“复杂的会表像背后,往往藏有简单的的逻辑。一个越成功的组织,这个逻辑越简单,因为只有简单易懂而且容易遵循的逻辑,才能从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简单的语言,深刻的道理,让我反思己的工作和生活,为什么有人成功,为什么有人失败,其实会真的很简单,只要找到规律,比如成功的规律,比如快乐生活的规律,而我们需要寻找的就是高效工作的规律。 来公司已经两个半月了,也参与了小组的工作,只是参与,没有管理,所以通过读这本书对于管理没有引起太大的共鸣,但是对于书中的一个行为印象很深刻,就是关键行为。关键行为就像有一个魔力,通过一个细微的行为就能影响己甚至团队。 全本书中只有这个关键行为记住了,并且也试着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世界其实是不复杂的,纷杂的混乱中,都有一个异常简单的道理埋在底下!找到这个关键点,专注在这个关键点,世界就会产生改变!”我们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是我们能改变我们己,我们的团队!书中有一个“十分钟沉思室”十分有趣,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给己一个沉思的时间,在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上,在睡觉之前……一切可能的空闲时间都能进行我沉思、我反盛我肯定、我鼓励。 我们要改变己,就是要找到改变己的关键行为,或许每天见到同事都微笑,就能改善己的心情,让己工作起来不是那么的烦躁;或许我们休息时间几个人聚到一块儿谈天说地,可以谈论衣服、可以谈论美食、可以谈论电影,那我们刚才遇到难缠客户时那种郁闷的心情就会莫名的消失不见;或许我们每个月规划好己的零花钱,有计划的为己买一两件衣服,那我们整个月的心情都会很雀跃;或许……这个就需要己发现改变己的关键行为,一件小小的事情,

《名人传》读后感450字范文

《名人传》读后感450字范文 大家有没有阅读过名人传,有没有写过关于名人传的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 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借鉴。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不叫作《名人传》。 《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组成。《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以及他们对无限 苦难的不懈抗争和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都有着共同的命 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有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 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都是艺术家,艺术在他们手里不是“生命之严肃 的可有可无的闹铃”,而是“生命的最高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贝多芬的音乐就是他的 生命;米开朗琪罗雕像的成形、毁弃、残缺就是他心灵跳动的成功、毁败、残损;托尔斯泰 的作品记录了他精神探索的全部变化,托尔斯泰不能容忍像屠格涅夫那样,一方面过着堕 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他认为这是艺术外衣下的谎言,他们播下的决非火种。正是艺术创造中生命的投入与燃烧,正是充满苦难的心灵在艺术作品中永不驻留的躁动, 正是那种至死不悔的生命意志和将痛苦铸成快乐的生存勇气,使英雄们浑身充满着焚毁一 切腐朽,创造无限光明的激情。 《名人传》的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主持正义的精神;以造福人类为已任,坚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艺术”而受苦受难 的钢铁般的意志。 今天,我满怀敬意认真地阅读了《名人传》这本书。 这本书用精美、生动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名人,有至圣孔子、多才多艺的齐白石、工匠祖师爷鲁班、艺术大师达。芬奇、伟大的作家大仲马……他们为自己的国家,为世界,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尤其是他们面对失败和困难坚持不放弃理想的精神让我敬佩。 比起他们我真的很惭愧。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说要学小提琴,妈妈给我买了把 小提琴,刚开始我还是挺喜欢的,但是,后来时间一长,就对小提琴厌烦了,连动都不想动,过了三年,妈妈又花了一些钱,把我送到李伯平老师那里去学琴,一个暑假过去了,我把一些基本功学完了,第二年,我又半途而废,第三年在市一小学了几个星期,就不想 去了。今年暑假妈妈继续让我学小提琴,看到跟我一起学琴的伙伴都已经考到五级了,而 我从没考过级,真是丢人。我发誓,这个暑假,一定要坚持学下去,不,永远学下去。

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任何人类行为都能归因于对那一行为的本能或偏好,但这丝毫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奥尔森教授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与传统集团理论不同的观点,通过各种例子分析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性激励”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难。 集体行动为何会失败? 奥尔森教授的研究始终是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理性人”为基础的,同样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本书认为人们对于共同的利益有兴趣,但对于追求利益所形成的集体成本没有兴趣,所以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而之前的社会科学家认为个人组成集体前后的目标是相同的,组成一个集体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人们会采取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住在同一座楼里的人会提供公共通道的照明灯;同一社区的人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支援本国货币的坚挺。两种假设都有它们的逻辑,但很明显在现实中,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比如家喻户晓的”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样的情况符合了奥尔森教授的假设,但”两个和尚挑水喝”又与传统的理论不谋而

合。而书中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个人的理性行为在什么时候才会和集体的理性相一致? 结合本书与公共经济学的课程,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做出努力的人。比如出于某些经济或政治的需求,外国工人经常罢工,迫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工人的决定。如果成功的话,整个工人群体都会受益。但是失败的话那些罢工游行的工人就承受了所有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被逮捕被伤害。用中国的话说就是”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按照平常的想法,人如果知道了自己最容易被牺牲,肯定不会留在这样的集体里,除非有什么非要留下的理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于集体行动的成果有不同的评价,如果边际收益远远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当然会愿意承担大部分的风险,就好像上面提到的三个和尚,不能完成挑水这个集体行动但最终谁最不能忍耐口渴,谁就会去挑水。除了对成果的评价不同外,另一个原因是有的成果是并不是集体性质的,比如参与罢工的工人可以得到其他工人的尊重,获得领导的权力。 小集团——“少数剥削多数” 于是,奥尔森教授发现了小集团里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即一个小集团中对提供公共物品的负担进行的分配与集体物品带来的利益不成比例,评价最高的成员会不成比例地承担成本,提供最大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