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5.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思考题

2014-2015第2学期

绪论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章

4.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列宁的物质观的定义。怎样理解社会生活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9

5.运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P37-38

6.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联

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40-43

7.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现实问题。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

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P47-48\56-57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 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

意义?

9.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0.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11.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12.怎样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点是什么?

14.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5.简述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6.真理及其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及其意义。

17.简述价值观的含义及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第三章

18.简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19.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

20.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21.为什么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22.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4-127

2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

问题重视的意义?P131-134

第四章

24.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作用。

25.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了解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是什么?

27.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了解劳动力商品价

值的含义及构成。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了解工资的本质、利润的含义与本质。

28.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了解资本主义社

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9.了解人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

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第五章

30.垄断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3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变化原因及其实质。

32.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3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及其后果。如何理解经济全

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六章、第七章

34.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5.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原因),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请

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判断(10个,每个 1分,共 10分) 1、从生产过程来看,技术创新可划分为要素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和产品创新。 2、甘特图是在霍桑试验基础上提出的横道图。 3、力场分析理论是波特提出来的。 4、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权力的分配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制度分权和授权。 6、当一个人以他人的期望为行为准则时,那么他的道德阶段处在惯例阶段。 7、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8、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9、外部招聘比内部招聘的选择范围更大,因此,更容易找到优秀的人才。 10、决策理论学派是从Barnard创始的社会系统学派中独立出来的。 二、单选题( 20个,每个 1分,20分)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 A、领导技能 B、组织技能 C、概念技能 D、人事技能 2、“管理就是决策”是 ( )的着名观点。

A、赫茨伯格 B、戴尔 C、西蒙 D、亨利 .福特 3、Max Weber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人际关系理论 B、官僚组织理论 C、团体力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法约尔管理原则中,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一原则是() A、统一命令原则 B、等级链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 D、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5、最先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韦伯 C、甘特 D、泰罗 6、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第四版管理学课后所有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五题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题答案: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

最新管理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最新管理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市场的含义是()。 A.商品买卖的场所,在一定空间下聚集了商品,便于买卖双方进行交易 B.各种经营活动产生的生产关系 C.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D.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交换的总称 2、按照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 A.合理组织生产力职能和维护生产关系职能;B.计划职能和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D.计划职能和控制职能 3、管理幅度是指()。 A.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数目;B.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C.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数目;D.一个主管直接或间接的指挥下属的活动范围 4、下列关于直线-职能制与直线制、职能制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直线制各级领导人执行全部管理职能,不设职能机构与职能人员;直线-职能制虽然也不设职能部门,却为各级领导配置了职能人员 B.职能制管理职能不集中于企业主要领导人,而是由各职能部门去承担;直线-职能制的命令、指挥都集中在企业最高层 C.直线制适用于规模庞大、生产技术复杂、管理分工较细的企业;职能制则适用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生产过程不太复杂、生产技术简单的企业 D.三者中,职能制最有效率,直线制次之,直线-职能制效率最低 5、假设你是某企业的顾问,在企业原有产品需求增长率停滞或下降,原有产品市场集中程度高,扩张余地小或费用高的情况下,你会建议企业采用()战略。 A.集团化;B.产品差异;C.合资经营;D.多元化 6、()是指以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决策的各个阶段根据目前状况和历史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 A.风险性决策;B.经验决策;C.确定性决策;D.主观性决策 7、依据购买者的购买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市场细分成()。 A.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B.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 C.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工业品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和工业品市场 8、在关系营销中,频率营销属于( )级关系营销。 A.一;B.二;C.三;D.四 9、产品线是指()。 A.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组产品;B.满足同类需求的一组产品; C.满足同类需求的多组产品;D.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组产品 10、就汽车制造厂来说,如果生产轿车、卡车和大客车三类产品,而每一类产品又分别有三种、四种、五种型号,那么这个厂的产品宽度与深度分别为()。 A.宽度为3,轿车、卡车、大客车的深度分别为3、4、5 ;B.宽度为3,深度为12 C.轿车、卡车、大客车的宽度分别为3、4、5,深度为3 ;D.宽度与深度都为3 11、销售量大、面广的商品一般适用()的分销方式。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P1 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P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3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 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 农业生产的多变性 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P4 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P15 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为下降。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 产品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所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市场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素贡献,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外汇贡献,指的是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在经济方面的上述四种贡献同样存在。 农业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P16 农业是出现最早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首先造成人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部门。人类已经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农业生产从总体上看已趋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与其他部门相比较,在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农业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而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其他部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改善生态环境。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②控制和治理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课后题 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分类:原生的自然环境、经过人类的创造和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2、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环境问题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4、环境科学 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5、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多诺拉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四日市哮喘、水俣病、痛痛病、米糠油事件 6、环境学的三大分支学科 一、理论环境学(环境科学方法论、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原理、环境规划和环境区划的原理和方法等。) 二、综合环境学(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聚落环境学。) 三、部门环境学 第二章课后题 1、大气污染及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按污染范围划分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划分 据燃料性质和组成成分 (1)局部性大气污染 (2)区域性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 (1) 还原型(煤炭型) (2) 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1)煤烟型 (2)石油型 (3)混合型 (4)特殊型 (5)沙尘型 2、大气污染物及分类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分类:主要有一次污染物: SO2、H2S 、NO 、NH3 、CO 、CO2 、HF 、HCl 、C1—C12化合物 。 二次污染物: SO3、H2SO4、MSO4 、NO2、MNO3 、醛类、酮类、酸类。3、影响大气污染程度的因素 4、还原型烟雾和氧化型烟雾的主要区别。 (一)还原型(煤炭型)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 和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物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伦敦烟雾事件 (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NOx 、CO 、HC 化合物、O3、醛类、PAN 等。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5、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三章 水体环境 第四章 土壤环境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七章 环境规划 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 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 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 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 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试述管理的含义。 2.试论述管理的特点。 3.为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4. 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的意义。 5. 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6.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7.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8.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 (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 (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 (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答:(1)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管理思想。 (2)管理思想在发展中的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作为具体的管理思想而去指导管理实践,同时,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 2.管理理论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3.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激励工资制度的内容。 4.简述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5. 试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7.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答案同9) 8.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答案同9) 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0. 简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1.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12.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三章管理环境 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简述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第四章决策 1.为什么决策要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为什么决策不能做到“最优” 3.简述决策的类型。 4.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的管理者负责 5.简述集体决策的优点。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2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三.简答题: 1.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 一、环境因素 1.环境的稳定性 2.市场结构 3.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二、组织自身因素 1.组织文化 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3.组织对环境应变模式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1.问题的紧迫性 2.问题的重要性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2.个人能力 3.个人价值观 4.决策群体关系融洽程度 2. 人员配备的原则有哪些? 答; 要根据组织结构所规定的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配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重要的人员配备原则。 (一)因事择人原则 所谓因事择人,是指应以所设职位和工作的实际要求为标准,来选拔符合标准的各类人员。选取人的目的在于使其担当一定的职务,并能按照要求从事与该职务相对应的工作。要使工作圆满完成并卓有成效,首先要求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下安排和设置职位,其次要求占据该职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工作能力。因此,因事择人是实现人事匹配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中人员配备的首要原则。 (二)因材器使原则 所谓因材器使,是指根据人的能力和素质的不同,去安排不同要求的工作。从组织中人的角度来考虑,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工作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如果学非所用、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效率,也会造成人力资源计划的失效。 (三)用人所长原则

所谓用人所长,是指在用人时不能够求全责备,管理者应注重发挥人的长处。在现实中,由于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发展是不平衡的,组织中的工作任务要求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完全意义上的“通才”、“全才”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组织也不一定非要选择用这种“通才”,而应该选择最适合空缺职位要求的候选人。有效的管理就是要能够发挥人的长处,并使其弱点减少到最小。 (四)人事动态平衡原则 处在动态环境中的组织,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组织对其成员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动的,当然,工作中人的能力和知识也是在不断的提高和丰富的。因此,人与事的配合需要进行不断的协调平衡。所谓动态平衡,就是要使那些能力发展充分的人,去从事组织中更为重要的工作,同时也要使能力平平、不符合职位需要的人得到识别及合理的调整,最终实现人与职位、工作的动态平衡。 3. 组织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环境因素:这里的环境指外部环境和特定环境。外部环境即对组织管理目标有间接影响的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特定环境即对管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外部环境和特定环境相互影响。 2. 战略因素:组织结构只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手段,因此,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调整必须服从于组织战略。如果管理当局对组织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就需要同时改变组织结构,以适应和支持这一变革。 3.组织规模: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而言,组织规模越大,工作越专业化,标准操作化程序和条例越多,组织的复杂性和正规化程度也就越高,组织结构越倾向于机械化,随着组织的扩大,规模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减弱。 4.技术条件:技术是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分销中所运用的技能、知识、工具和设备的结合。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于是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4. 有效的控制具有哪些特征? 答; (一)适时控制 (二)适度控制 1、防止过度控制或控制不足 2、全局统筹,突出重点 3、适度控制是要求控制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三)客观控制 (四)弹性控制 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它们都是哪些需要? 答: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1)生理上的需要: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2)安全上的需要:人生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3)感情与归属的需要:爱情、友情。 (4)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观光农业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广泛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家庭副业等。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和畜牧业。 2、旅游具有游览、观赏、娱乐、休憩、度假等功能,既是一种文化生活,又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 3、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包括旅行社部门、游客住宿接待部门、目的地旅游组织 部门景区、游览场所经营部门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部门部门。 4、观光是指游览观赏娱乐休憩度假·科考健身探险等一切旅游形式。 5、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的风土人情,基本性质乡村性。种类丰富包括农居旅游田园观光乡村生态旅游农家乐古镇旅农业观光等。 6、生态意识生态理念·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7、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 8、构成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素材有自然素材、人工素材、事件素材。

9、发展观光农业对农村经济的意义有:①拉长农业产业链,拓宽农业增收渠道,直接增加农民收益、②降低产业劳动力成本,减少农产品的运销环节,直接增加农民收入、③促进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人口,繁荣农场经济。 10、发展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义有:①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场自然、文化资源、②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使农业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11、观光农业按经营模式分类有农庄经济型、园区经济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农家乐型、农业贸易型。 12、农家乐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 13、高科技示范园是农业旅游与科技旅游相结合的产物。 14、森林公园常见的有山岳森林景观、野生动植观赏型森林环保、科普教育型、沙海探险、山水旅游型型、避暑度假、民族风情型。 15、观光农业运行的组成要素:①对观光农业有着需求的市场、②积极鼓励发展观光农业的政府、③提供观光农业技术的科研部门、④从事观光农业的企业 16、观光采摘园集生产采摘于一体,一般由生产采摘区、观光休闲区、基础服务区等功能区组成。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复习试题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2. 原生环境 3. 次生环境 4. 最差限制律 二、思考题 1. 环境要素的重要属性 2. 环境结构的主要特点 3. 环境系统的特点 3.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关系 4. 环境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5.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6. 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大气边界层 2.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物 4.一次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 6.总悬浮物(TSP) 7.可吸入颗粒物(PM10) 8.还原型大气污染 9.氧化型大气污染10. 光化学烟雾11 有效源高 二、思考题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化学转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条件 3.气温递减率与绝热递减率的区别 4.逆温形成过程 5.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6.大气扩散模式 7.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8.烟气控制技术 9.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矿化度 2.水体富营养化 3.一级污水处理 4.二级污水处理 5.赤潮水华 6.COD 7.BOD 8.TOC 9.PCB 10.PAH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水是一种既丰富又紧缺的资源? 2.天然水的组成及影响天然水成分的因素是哪些? 3..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 4.水体污染定义及污染水质指标。 5.水体污染源及特点。 6.水体中的污染物及特点。

7.需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8.植物营养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9.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0.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 水污染防治工程 12.水污染防治对策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盐基饱和度 2. 土壤背景值 3. 土壤环境容量 4. 土壤净化 5.土壤碱化度 6.半衰期 7.残留量8活性酸度9潜性酸度 二、思考题 l.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 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 5.试分别分析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6、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哪些?了解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几个范围值。 7.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8、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9、土壤中化学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其降解方式有哪些? 10、常见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弃物 2.危险废物 二、思考题 1.简述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2.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利用原则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处理方法 4.简述固体废物资源化原则 5. 比较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优缺点。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噪声污染, 2.分贝, 3.放射污染, 4.电磁污染, 5.光污染, 6.热污染 二、思考题 1噪声污染特点 2.噪声污染控制 3.电磁污染对人体危害机理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及其解答

《管理学基础》课后思考题汇总 1.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什么P11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一简短的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P21 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P54、59、60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其理论主要观点有: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功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成为执行职能。 评价:泰罗的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与泰罗同时代的对管理改革作过贡献的还有甘特、布雷斯夫妇、福特、法约尔,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了泰罗制。 ⑴他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⑵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绩效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⑶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得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⑷泰罗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⑸泰罗的一系列主张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 4.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P60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方面的职能: ⑴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 ⑵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 ⑶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⑷安全职能:即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⑸会计职能:即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⑹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5项。 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题三

福师1009考试批次《管理学概论》考试复习题三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管理学原理26 主吴照云2009年1月第21次印刷经济管理出版社书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不尽相同,但就一般决策而言,主要分六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是()。 A.发现问题 B.拟定可行方案 C.追踪检查 D.贯彻实施 2、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尔菲法是由美国蓝得公司于()初发明的。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3、()也是管理者为职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 A.职权 B.职位 C.权力 D.职能 4、从管理者技能角度分析,无论对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管理者,同等重要的技能是()。 A.概念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对法约尔的管理14原则之相关原则解释正确的是()。 A.统一指挥是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B.报酬合理是指报酬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优良者给予无限度的奖励 C.人员稳定是指组织成员特别是管理者不能有所变动 D.首创精神仅指领导者本人具有创新精神 6、根据期望理论基本模型: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下面等式关系错误的是()。 A.E高× V高= M高 B.E高× V低= M高 C.E低× V高= M低 D.E中× V中= M中 7、表明一个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的计划形式是()。 A.目的或使命 B.预算 C.程序 D.方案 8、在一个管理幅度为4,层次为7的企业中共有管理者()名。 A.1024 B.1365 C.1396 D.4096 9、工作轮换一般适用于提高()的技能。 A.学徒 B.管理者 C.技术员 D.普通职员 10、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某种突发、不可抗力事件宜采取的控制为()。 A.适时控制 B.适度控制 C.客观控制 D.弹性控制 1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教练员根据场上的形式及时做了换人,从管理的概念看,

华农农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2.试述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 4.谈谈作物生产的未来发展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 1.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 2.世界作物起源于哪些地理中心? 3.稻、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大豆、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 4.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 5.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怎样对作物进行分类? 6.简述作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7.简述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世界及其中国的分布状况。 8.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 第三章 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应用。 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者之间关系如何? 3.简述作物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和解除措施。 4.简述作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5.简述作物根、茎、叶的功能。 6.简述作物花的结构与花的分化发育过程。 7.什么是作物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8.简述作物的产量形成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9.什么是作物的源、库、流?源、库、流之间的关系如何? 10.解释作物的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 11.简述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2.在作物生产中如何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改善品质? 第四章 1.分别叙述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和光谱成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简述我国光能资源的特点及光能资源的利用。 3.何谓作物温度的三基点?极端温度对作物会产生何种危害? 4.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的含义是什么?积温在作物生产上有什么作用? 5.叙述水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 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 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 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 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 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 7、旱灾,地震等( B )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 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BOD 表示( A )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 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 A.氧 B.碳 C.氮 D.磷 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 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 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 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 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 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 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 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 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5、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严明。 第四章 1、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是从组织自身角度看问题,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4、综合社会契约理化观主X把实证和规X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第五章 1、根据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化原则,而不是最优化。 2、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各资源的合理使用。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而非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5、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 6、按决策的性质分,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7、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在把生产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量利润三者关系的计量方法。 8、不确定型决策无法预知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专科管理学概论A1A2A3卷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仅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员配备指的是( B ) A.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B.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C.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D.对组织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2.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三种基本需要是(D ) A.安全、成就、权力 B.生理、成就、权力 C.成就、权力、激励 D.成就、权力、社交 3.当团队成员还是作为个体在思考,缺乏与其他成员集思广益,行为表现更多的是争执、竞争和戒备等时,这表明团队发展进入( B ) 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 C.规阶段 D.执行阶段 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下面哪位学者提出的( C ) A.郝茨伯格 B.亚当斯 C.马斯洛 D.科特 5.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 )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6.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B )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7.饮料生产企业一般处于不确定性很低的外部环境中,这种环境指的是( A )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B.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D.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8.信息沟通是—过程,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三个关键环节是( C ) A.编码、译码、反馈 B.沟通主体、编码、译码 C.编码、译码、沟通渠道 D.沟通主体、沟通渠道、接收者 9.滚动计划法的特点是( B ) A.远细近粗 B.远粗近细 C.人人有计划 D. 层层有计划 10.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不同的,通过特定的体系结构,完成信息处理的各项活动。(C ) A.管理平台 B.技术平台 C.信息平台 D.人才平台。 11.在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是( C ) A.矩阵结构 B.高耸结构 C.扁平结构 D.离散结构 12.把社会学和系统论的思想应用于管理,创立了协作社会系统理论的人是(巴纳德) A.赫次伯格 B.麦克莱兰 C.马斯洛 D.弗姆 13.在激励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 ) A.赫次伯格 B.麦克莱兰 C.马斯洛 D.弗姆 14.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能保证组织有效运行,是指( B ) A.目标统一原理 B.管理宽度原理 C.责权一致原理 D.分工协作原理 15.管理者在企业中极少或根本不关心生产,他们只关心的是人的领导式是( C ) A. 9.1型管理 B. 5.5型管理 C. 1.9型管理 D. 9.9型管理 16.通过做好密的计划和准备来进行的控制称为(D ) A.现场控制 B.直接控制 C.间接控制 D.前馈控制 17.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呈( A ) A.反比变化 B.正比变化 C.等比变化 D.非相关变化 18.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B )

农学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字或词,使整个句子完整,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意义。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处,错填、多填、少填或未填均无分。) 1.农业生产具有( )、( ) 和( ) 特点。 地域性与季节性周期性与持续性.综合性与复杂性2.栽培植物主要包括( )、( ) 和( ) 三类。 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3.按照作物的主要用途及植物学形态特征,通常将大田作物分为三大类,其中粮食作物包括( ) 作物、( ) 作物和( ) 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 4.按照作物的主要用途及植物学形态特征,通常将大田作物分为三大类,其中经济作物包括( ) 作物、( ) 作物、( ) 作物和( ) 作物。纤维、油料、糖料、嗜好 5.糖料作物主要是( )和( ),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 )。甘蔗、甜菜、甜菜 6.世界天然纤维原料作物有( )、( )和( )等。棉花、麻类、木棉 7.世界主要饮料作物有( )、( )和( ),主要产在发展中国家。可可、咖啡、茶叶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项中,选择1-4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中,原产中国的作物是( )。 A 烟草 B 棉花 C 玉米 D 大豆 D 2.下列作物中属于耐寒作物的是( )。 A. 玉米 B. 大豆 C. 油菜 D.甘薯 C 3.根据作物生长的周期性理论,作物生长全过程表现为( )规律。 A.慢-慢-快; B. 快-快-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C 4.作物一般在( )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 A. 苗期; B. 旺盛生长期; C. 生殖器官形成与发育期; D. 成熟期 C 5.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中,原产美洲的作物是( )。 A.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大豆; C 6.喜温作物生长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指标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