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家讲坛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康震 全文

百家讲坛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康震 全文

百家讲坛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康震 全文
百家讲坛 唐宋八大家 曾巩 康震 全文

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之曾巩全文康震

目录:第一集:非常七加一

第二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第三集:《身处乡野名比天高》

第一集:非常七加一

画外音: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生于公元1019年,1083年病逝于江苏南京,终年六十五岁。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可遗憾的是,尽管曾巩得到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极力推崇,但他却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令我们当代人感到陌生的一位。为什么这其中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康震:

上一集我们说,也许欧阳修最喜欢的弟子不是苏轼,而首先是曾巩,但是说句实在话,在“唐宋八大家”里边我们最不熟悉的,也最容易忘记的,或者说在背八大家的时候最容易想不起来的人就是这个曾巩。也就是说在这个“唐宋八大家”当中曾巩给我们的感觉,有点“七加一”的感觉,就是先把前边那七个人背过了,到末末了再捎上一个,“七加一”。我这一说,大家就有这个很突出的感觉。应该说,其他那七大家除了散文的成就之外,多多少少还有别的渠道或者别的一些什么原因,能够让我们记得起来。比方说韩愈,韩愈我们知道,散文的名篇是《师说》,但是韩愈的诗也写得很好,他的《早春》诗,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你只要这首诗你会背,也能想起他来。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这的确是他的散文名篇,可是他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会背这个也能记得起来。欧阳修我们刚刚讲过的《醉翁亭记》是他最著名的篇章,可是他词也写得很好,“庭院深深深几许”、“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都是他词里边的名句,你只要知道欧阳修是一个著名的词家,也能想得起来。苏轼那就不用说了。苏辙呢,有点困难,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诗、好的词和我们熟悉的散文,但是这不要紧,他的哥哥可以帮他,因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底下小序写得明白,这就是写给我弟弟的,“兼怀子由”,你只要记得这首词,你就知道他有个弟弟叫苏子由,他名字叫苏辙,这就记起来了。苏洵你要是实在想不起来,因为跟他的小儿子一样,他也没什么特别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作品,那也没事,你要会背《三字经》就可以,《三字经》里边说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老泉那是他的号,一说苏老泉想起来,这人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那是苏洵。所以说这几个人都有别的渠道。还有王安石,王安石你就是什么全都忘得干干净净了,你只要记住一条,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改革家,最大的改革家,再者说人家《伤仲永》历来的中学课本都是选的,还有那最著名的那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你看,除了散文都有自己的绝活,怎么都能想得起来。就这曾巩实在是难办,他也没有什么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诗;也没有什么让我们觉得特别优美的词;也没有让我们感觉到有一种传诵千古的散文;也没有个什么有名的兄弟给自己帮衬一下,那爸爸可能也没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改革家;也没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几边都不靠着。你要说他有什么政绩呢?我们好像就没关心过他做过什么官。你要说他的个性是怎样的?我们似乎也不太关心这个人的生活,不关心和不了解他的情趣。你要说他写过什么有名的诗词,我跟你说,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没这个专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时代的人里边,秦观曾经评价他说什么呢?秦观说曾巩写文章妙绝古今,写文章那古今第一把,写得好,可是这个人不擅长写什么呢?有韵之文。就是他不擅长写诗和词这样的韵文。

“曾子固文章绝妙古今,而有韵者辄不工”——宋·赵与时【宾退录】

当时有一个怪人叫刘渊才,这人说话很奇怪,奇怪在哪儿呢?他跟别人说,我平生有五大憾事,就是有五件事情非常遗憾。别人就问他,说是什么呀?你说啊。这老刘就闭着眼睛不吭声,过了好久才说,我不说,我说了你们会笑话我,会小看我。在我看来这五件事情都很重大,但是你们会笑话我,所以我不说。人家说,说说说,不笑话你,都尊重你,你说。那人说那我说了?说吧。说这五大憾事,第一,恨鲥鱼的刺太多。第二,恨金橘味道太酸。第三,恨这个莼菜菜性过冷。第四,恨这个海棠花不够香。第五,恨著名的散文家曾巩不会写诗。这大家听了以后哈哈大笑。你看你看你看,我说你们会小看我吧?大家心说哎哟喂,我的老天爷,您恨的就这五件“重大”的事件啊?您也太碎了,能不能恨点有价值的?哎,但是这给我们提供一个信息,这个人虽然说话有点不靠谱,但他希望曾巩如果会写诗或者诗写得好,在他心目当中曾巩的形象就怎么样?更加完美了。

画外音:曾巩流传至今的诗作有四百多首,虽然与苏轼、欧阳修这样的诗词大家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大多也都写得比较质朴、雄浑超逸、寓意深刻。对于曾巩的文学成就,他同时代的人更有发言权,那么,欧阳修、苏轼这些曾巩的同代人是如何评价曾巩的呢?

康震:

可是不管你怎么说,我们就感觉到这个人太没名气了,而且我们还有一种很过分的感觉,就是怎么会把他选到八大家里头呢?别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理由,他有什么理由呢?这个呀,我们说人家反正给选进去了,人家选进去了说明人家当时选的时候,茅坤选他是有理由的,而且对他的评价肯定比我们现在,就这会儿对他的评价要高。那我们就很奇怪,怎么我们隔了这几百年,难道我们对他的评价的差距就能差几百年吗?你要认识这一点那就得从头开始说起,从哪个头上说起呢?得看当时曾巩的时代,他们的人对曾巩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人就是欧阳修,因为前面我们说了嘛,好像曾巩应该是欧阳修最喜欢的学生。欧阳修第一次见到曾巩,对他的评价就非常高,而且在一篇文章里边他怎么评价曾巩呢?他说,

“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

——欧阳修【送杨辟秀才】

我一看见他,他就像那个在一群鸟当中的雄鹰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展翅高飞。他给别人

夸耀说什么呢?

“过吾门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

在我的门下人太多了,成百上千的人向我求教,我是天下文宗,要来向我求教、要想投到我门下的人很多。我们上次讲了,欧阳修也挺挑剔的,有的人他也看不上,但是我最喜欢的,独独最喜欢的就是谁呢?就是这个曾巩。他对曾巩太偏爱了,我们原来讲过,人家苏轼本来文章写得挺好的,就那考试卷完全是第一名的水平,他非得觉得只要是写得这么好的肯定是曾巩写的,最后给弄了个第二名,为了避嫌嘛。所以这就说明什么呢?他对曾巩特别地偏爱,而且他对曾巩的水平是坚信不疑。还有一件事,那前面是苏轼本来写得好,给了个第二,这回是王安石,有人请王安石给他们家写家谱,王安石写好了以后,那家人就把家谱送给欧阳修再审阅一下。大家听明白了吧?这个是谁写的呢?王安石写的。欧阳修一看,开始觉得怀疑,因为上边没有署名,怀疑是不是王安石写的?后来觉得写得这么好,这不太可能是他写的,他怎么可能比曾巩还写得好?这肯定是曾巩写的。你说这就没救了,明明是人家苏轼写的,后来也是人家王安石写的,他只要是看见写得好的,那就是曾巩,但这翻过来说明什么?说明曾巩的水平,文章的水平高不高?非常高。你想,欧阳修是干什么的,欧阳修自己写文章还要鉴别别人的文章,他还要带领一个时代的文章,那是当代文宗,他眼光错不了,这是欧阳修。

王安石对曾巩也是倍加推崇。有一阵子有人诽谤曾巩,说这曾巩人品不好,曾巩怎么样这个那个。王安石替他辩护,就写了一首诗,在这诗里边有这么几句,说什么呢?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借令不幸贱且死,后日犹为班与扬。”

——王安石【赠曾子固】

说什么意思啊?说我告诉你,曾巩的文章没人能跟他比,他就好比天上的星斗,就好像陆地上的江海一样。后来他用了一个很极端的比方,说如果这人将来死了,那也是班固和扬雄。这个说法有点别扭,因为人家没死,你非得把他比成死了以后怎么样,但实际上是为了提高他的这样的一个地位,就是说如果你们现在诽谤他,他如果真的他死了,他就是死了,他也不是个一般的人,他会像班固和扬雄一样流传千古。王安石是什么人啊,王安石后来做了宰相,而且王安石的文章和诗词在北宋也是领袖群伦,不是一般的人。他很推崇的人,水平肯定也错不了。

还有苏轼,苏轼比曾巩小十几岁,可是他们俩是同年的进士,算是欧阳修底下的、都是同学。苏轼对他也倍加推崇,怎么叫做倍加推崇呢?有一年苏轼的老乡,两个书生写了一些文章想要找人求教,苏轼专门为这个给曾巩写封信,推荐这两个书生去拜见他,而且后来苏轼还专门请曾巩为自己的伯父写墓志铭。我跟你说苏轼那更甭提了,眼界高着呢,他能邀请你给他的家里的伯父写墓志铭,那对你的文章是极大的肯定,而且苏轼后来在一首诗里头也特别地写道

“醉翁门下士,杂遝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苏轼【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这么说吧,欧阳修门下有水平的人多了去了,可是我就觉得这曾巩水平最高,他这花儿一绽开,其他的花都很难看,就这么个比方。

所以就说什么呢?你看咱用不着再多举例子了,这是最有代表性的,而且也是八大家里边的同事,是不是?你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当然苏辙也有评价我们就不提了,都是

当时的大腕儿,这些大腕儿非常赏识的人,这帮人犯不着拍曾巩的马屁,那就说明曾巩水平确实高。

画外音:曾巩是欧阳修最为欣赏的弟子,当时的文坛对曾巩的评价又是如此之高,但是欧阳修最终却将领袖文坛的重任交给了苏轼,并没有交付给曾巩,这又是为什么呢?同样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苏轼与曾巩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曾巩的文章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康震:

我告诉大家,曾巩的文章固然写得好,但是曾巩的文章是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曾巩的文章,第一是固守原始的儒学的那个理,也就是说在曾巩的文章里边,他所阐述的儒学的道理那都要保证它绝对地纯净,对佛教、对道教,他是完全排斥的,他保持儒学的纯净性。这点跟苏轼一样不一样?那肯定不一样,苏轼是出入于儒、道和佛教之间的,他既通儒又通佛又通道。这是第一点。第二,曾巩的文章跟苏轼还有个不一样的地方,他的文章主要是重实用。曾巩写的史论比较多,写的议论文比较多,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曾巩的文章里边他要讲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非常地端正,非常地纯净,一点都不搀渣子。但我们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太干净了营养成分就缺失了。这个文章议论得太多了,它就不是那么生动了,所以有人评价曾巩的文章,叫什么呢,叫“典雅有余,精彩不足;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思想有余,趣味不足。”可这些你翻过来再看苏轼,那什么都有,他也能典雅;他也能庄重;他也能活泼;他也能有趣味。他也有思想;他也有文学;他也有精彩。而且比起苏轼来讲,那当然他没有苏轼那样浩瀚的思想,没有那样广博的学识,没有那样一种非常通达的人格,所以综合起来看,你要对曾巩有一个认识,就是为什么像欧阳修这一批人这么样地对他有高的评价,其实也有他的道理,就是他在这一群人当中他是有特色的,他的特色就是他阐发的道理很端正,他写文章非常地规范,他的文章的布局那也是非常地合乎一般散文家的这样一种审美的标准,这种标准叫什么呢?就是非常地端正;非常地典雅;非常地庄重;非常地富有深度,但它可能就不是那么生动了。在这样一种情形底下,那写得精彩的、写得活泼的、写得通达的,自然最有可能执牛耳成为文坛的宗主。当然这里边还有别的原因,苏轼本人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很大。

讲到这儿大家就最有可能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你说了半天,我们就想看曾巩的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它精彩在哪儿?它好在哪儿或者不好在哪儿?我们想见识见识,你是骡子是马你得拉出来溜溜。我用很短的时间给大家讲他的一篇文章,叫《墨池记》,这是曾巩最有名的一篇文章了,我在这儿隆重地给大家退出《墨池记》。虽然就我这么隆重地推,很多人还是不知道,但今天推了以后,肯定很多人就知道了。他写了一个什么内容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文章很短,说在他们江西的临川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池子叫墨池,相传是王羲之当年在这洗笔的地方,就这么个事,他去了看见有一个墨池,他就问,说想当初王羲之跟张芝学书法,据说在这池子里头洗笔把池水都洗黑了,这是真的吗?想当年王羲之做官做不成了,就在山水之间徜徉游览,曾经来到这儿休息过吗?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曾巩【墨池记】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日臻完善,可见他的书法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经过刻苦的练习才达到这个水准的。后世不及他的人,那么多写书法的都不如他的人,那是为什么呀?那是因为没有他练得好。可见学习要用功,不可以不用功。再引申,进修你的思想道德也得用功。他说,这墨池边上建了一所学校,这学校的领导想要勉励学生好好学习,就在上边题了很大的字,叫“晋王右军墨池”,然后告诉曾巩说您来写一篇记,他就想说,曾巩在文章里边说当年这王羲之书法写得好,这只不过是一技之长,他们这么重视有一技之长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能流传千古、代代相传,更何况先王以前的思想家,以前的儒学的思想、儒学的道德那更应该广为流传。

你看,本来是写墨池的,由墨池引申到说王羲之的书法不是天生的,是苦练的,由苦练又过渡到苦练道德,由苦练道德又过渡到以往的仁人志士的思想也应该像王羲之的书法一样源远流长。他就是这么写的,大家现在明白了吧?我讲的是比较生动,大家听得是比较沉闷,我看出来了,为什么呢?我刚才说了,这是曾巩文章的特点,它很端正、它很规范。这个文章要是欧阳修来写,那可能就不一样了,他就像写那个《醉翁亭记》一样,环墨池皆山也,然后他会以一个学问家的态度来辨证,这个墨池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由此生发出议论,或者由墨池周围的景物生发出议论,您说是不是?如果是苏轼写那就更好了,为什么呢?苏轼会从王羲之那些逸闻趣事里头选些特别好玩儿的,然后一下给它引申出去,再由墨池从古到今的演变、兴废存亡来抒发人生的感慨。可是我告诉你,这样写是挺好,但是它不纯正。因为你要讲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一个标准,这个很不生动、很僵硬,但是规矩它就是这样,规矩是不能生动的,一生动它的边界就很模糊,这就是曾巩的文章的难处。他要把道理讲得很准、很端正,这样就难免在面目上看上去表情就不是那么生动,就不是特别讨人喜欢。你看刚才如果苏轼和欧阳修那么写,那是不是大家就皆大欢喜啊?但这在传统的儒家看来这就叫道理不够纯正、不够醇厚,人家曾巩醇厚。我告诉你,这是曾巩文章对后代的最大的意义就在这儿,它思想内容可能有时候慢慢地变得比较陈旧了,可它这种章法你还得学。

画外音:曾巩为文自然纯朴而不着意追求文采,在八大家中,他的性情不太张扬,个性也不太鲜明,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到了南宋时代,著名哲学家朱熹高度评价曾巩的文章,认为曾巩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读曾巩的文集手不释卷。可是,曾巩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名气和形象会在南宋末年以后迅速抬升,一些人甚至把他捧上了天,认为他是可以和孔孟、程朱相比的大哲学家,那么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康震:

曾巩的名气和形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是在南宋的时候,在南宋什么时候呢?南宋的时候,他有个老乡叫陈宗礼,这个人也是他们(江西南丰)本地人,后来做到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对于曾巩是特别地推崇,推崇到什么程度呢?他就说,苏轼苏辙兄弟他们写的文章是奇,奇怪的奇,非常奇。曾巩的文章是非常正,端正的正。那么这文章写得奇就好比是天马行空,就好比是天上的云龙,恍惚变态不正常。可是对曾巩来说,他的文章正,它正在哪儿呢?就好比黄金和美玉一样,就好像每天人都要盖被子、都要吃饭,一天都不能没有,也就是说曾巩的文章对我们大家来讲,就好像每天吃的粮食,每天盖的被子一样,是非常必须的,而且从他这儿开始,他发生了一什么变化呢?他认为曾巩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曾巩还是个

理学家,这就符合了当时人那种想法,就认为理学家的地位要比文学家要高,不光是文学家,这还不满足,如果是个理学家、是个哲学家,这地位就更高。他为什么要抬高曾巩的地位呢?因为他跟曾巩是同乡,他要抬高他这位乡前辈的地位,所以当时就在曾巩的故乡开始给曾巩修祠堂,开始把曾巩的地位哄抬得很高。

等到了元代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学者叫刘埙,他说的话更过分,他认为曾巩的地位高到什么程度,曾巩上承孟子下开程朱理学。你注意啊,我们前边讲曾巩的时候可没讲这个,曾巩就是一个在北宋时期很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家,但是经过这个陈宗礼的拔高,首先认为他是理学家。到了元代的时候,他们这同乡里头的刘埙又进一步地认为曾巩的地位更高,他上承孟子下开程朱理学,他是大理学家。

我告诉大家,曾巩的地位的提高,跟曾巩所在的这个南丰地区当地的一些学者,在古代的时候对曾巩的推崇,对曾巩的揄扬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那么这样一来,我们说曾巩的形象就在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他们当地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孔子是日月,那么曾巩就是天上的星斗,他的阳光是从孔子那儿来的,对他抬得非常非常高了。我们说朱熹还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理学家,只是当作一个很有特点的、跟自己的创作的理念比较相近的文学家,可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到了元代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当地的官员也愿意这样做,南丰地区当地的人也愿意这样做,他们都把曾巩的地位给神化了,曾巩由最开始北宋的一个文学家开始变成了一个理学家。我告诉你,这就埋下了曾巩以后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形象不良的一个伏笔,他慢慢地离文学家的位置越来越远,变成一个理学家。他的面目也开始由开始的生动和形象变得越来越抽象,甚至远离了人间。

画外音:明代中期,一个叫茅坤的散文家提倡人们学习唐宋古文,于是在编纂《唐宋八大家文钞》时将曾巩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让曾巩的名字列入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文学家行列,从此流传后世几百年不衰。可是,我们当代人为什么对曾巩知之甚少?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康震:

到了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流派叫唐宋派,这唐宋派里头有一个代表的人物就是茅坤。在明代的时候,唐宋派这些文学流派的人包括茅坤在内,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呢?他们认为写文章也罢、写诗也罢,不可以盲目地模仿古人。因为当时有一些派别认为什么呢?我们直接就学秦汉的文章,他认为这样是不合适的,要学就学离我们比较近的唐宋文章。为什么要学唐宋文章呢?因为唐宋的文章里有章法可循。在唐宋文章里头又特别注重要学宋代的文章,因为宋代的文章自然而且平易。在宋代的文章里头又尤其要学谁呢?要学曾巩的文章。大家说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曾巩的文章里头既有理又有法,既有儒家的道理又有文章的章法。当时人说什么?当时人说要想学司马迁的文,你就先得学班固的文;要想学班固的文,你就得先学欧阳修的文;要想学欧阳修的文,你就先得学曾巩的文,这就是循序渐进。

为什么非得循序渐进呢?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了,苏轼的文章不好学,为什么呢?苏轼的文章,第一,没有章法。第二呢,它里边的东西比较多、比较复杂,有佛教的、有道教的、有儒学的,甚至还有阴阳学的,这不符合要求道理纯正的这种要求。苏洵的文章学的是战国的文章,纵横捭阖,这个也不好学。苏辙的文章过于文弱,这个也不好。王安石的文章过于斩钉截铁,这个也不好。欧阳修的文章倒是非常地平易,可是欧阳修的文章正所谓“六一风

神”,他的文章特别地有情韵,那样一种摇曳多姿的状态还真不是你能学来的。归堆儿来看,就曾巩的文章里边既有儒学的纯正的理又有非常符合章法的那种规范,哎,你不学他你学谁呀?我跟你说,茅坤选这曾巩,还真是选得对,为什么呢?从明代他们学习写文章的这个角度来看,曾巩是最容易入手的一个人。

特别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对曾巩就更加推崇了,为什么?越到后边大家越来越发现,曾巩他不是个理学家,他就是一个文学家,但这个文学家是一个能够学习的文章家,我学了他之后我就能往前学,一步一步地学到前面去,所以我刚才一开始就说了,曾巩的重大的意义在这个地方。一直到清代有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叫桐城派,桐城派又把曾巩给供起来了,为什么呀?因为曾巩的文章符合桐城派的要求,桐城派写文章有什么要求?它讲究的是文统、治统和道统。道统是儒家的道统,文统是文章的传统,还有治统,就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治统。他把文统、道统和治统要统一起来,那么这个统一起来,既符合康熙时代的政治统治的要求,又符合了传统文章家的要求,谁最适合?曾巩。

所以你看啊,我们讲到这个曾巩,他是“七加一”来的,我们老是想不起来。我告诉你,这是你现在想不起来,我们现在想不起来。原来呀,我讲了这么长时间,人家就没有忘记过曾巩,从北宋时期,曾巩以他独特的文章的风格受到人们高度的评价,朱熹对他有高度的评价,等到了南宋,到了元朝,到了明朝的时候,为什么对他评价那么高呢?一方面是他家乡的地方对他推崇备至,把他硬给推到了理学家的位置。另外一方面,明代的时候这些文学流派要学习写文章,曾巩被认为是最方便入手的一个人,他就好像第一级台阶一样。到了清代的桐城派又由于政治的原因把他抬得很高。但是连曾巩自己都想不到,他倒霉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为什么?等到五四运动一起来,所有跟孔子有关的通通打倒,那么曾巩,你看这要再数起来那就是该着他被遗忘,他的文章里头是纯粹的儒的道理,他的文章是那么讲究章法,桐城派是那么地推崇他,“唐宋八大家”被入选的时候,茅坤这些明代的文学家认为要学习写儒家的文章就先从曾巩入手,那我要打倒儒学的文章我先从谁入手啊?那不也得从曾巩入手吗?再加上中国近代以来引入西方的文学观念,你注意啊,中国古代所谓散文跟我们现在所谓散文是有重大不同的,中国古代散文的这个范围特别大,有政论文、有议论文、有记叙文、有抒情文,总而言之,一切文章皆可称之为散文,但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散文就是什么呢?出去春游啊,写个抒情的写景文,或者在家写点心理的感受啊,把这个叫散文。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把那种长篇大论的文章把它叫散文。所以,我们现在人再看曾巩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曾巩不是个文学家,但是在古代,在宋代、在明代、在清代,他不但是文学家,而且是大大的文学家。

费了这么大劲,为了说明他真的不是个“七加一”,就是因为中间经过了各个时代对曾巩的不同的评价,他们为什么会对曾巩有不同评价?因为他们对曾巩有不同的需要。你发现没有,所以曾巩真的很不容易,本来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一到后代呢,要么被推上天变成理学家,变成神,被送到祠堂里头供奉起来,要么把他打到十八层地狱,所以我们现在再看曾巩的时候应该什么呢?坐端正了,把心态放平和了。把那《墨池记》再拿出来,再好好读一读,觉得这文章写得非常地祥和,写得非常地平静,写的道理都挺好。我们对这个善良的人应该保持足够的尊重,我不要求你狂热地崇拜他,但是你应该给予他应有的历史的尊重。要知道,他真的不是个“七加一”,他就是那个活生生的“唐宋八大家”里头应该有自己地位的那个曾巩。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一个个困难与坎坷始终压得曾巩喘不过气来,他跟随父亲进京,却遭遇父亲暴亡的飞来横祸。他两次参加科考,却两次名落孙山。他直到32岁才结婚,39岁才中进士,与同龄人相比曾巩的机遇总是姗姗来迟。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主讲的《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第二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第二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即将播出:一个个困难与坎坷始终压着曾巩喘不过气来,他跟随父亲进京,去遭遇父亲暴亡的飞来横祸,他两次参加科考却两次名落孙山,他直到三十二岁才结婚,三十九岁才中进士,与同龄人相比,曾巩的机遇总是姗姗来迟。敬请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主讲的《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第二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画外音:曾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是有谁知道,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大家当初因为要照顾一大家子的生活在家中整整苦读、奋斗了二十一年。如果不是欧阳修大力的推荐和褒扬,如果不是欧阳修担任了科举的主考官,曾巩能否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还真是难以预料。那么,曾巩的家中究竟遭遇了什么变故?曾巩又是如何挑起家庭生活这副沉重的担子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精彩解读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第二集“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敬请关注。

康震:

上一集我们说,曾巩这个“七加一”他不是“七加一”。他就是在这个八大家里头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大文章家。只不过因为历朝历代根据自己的不同的需要,他们都在曾巩的身上想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以,无论是褒奖曾巩还是贬低曾巩,都是不同时代的风气使然。但是不管时代风气怎么变,都无损曾巩作为一个大文章家的本来的风采。

可我要告诉大家,曾巩的这个大文章家的地位,八大家里边占据一席之地的这个地位,得来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不容易。在八大家当中,除了苏洵没有考中过进士之外。人家不用考,人家培养两个儿子都考中就够了。在这剩下的六个人当中:韩愈二十五岁考中进士,柳宗元二十岁考中进士,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是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苏轼是二十一岁中的进士,苏辙最小,十八岁人家就考上了。你看,我刚才说的其他这五个人,没有一个人上了三十岁的。就咱曾巩,差一年就四十岁那一年。三十九岁方考中进士。当然有那么一句话了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岁考中进士那还算小呢。但是,曾巩咱是什么人呢,咱怎么能到五十岁才能考中进士。在你同级别的人当中,你三十九岁才考中进士,这就已经算很晚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曾巩三十九岁考中了进士,可是这一年,他们家里头有六个人同科全部考上了进士。曾巩考中了进士,他有一个亲弟弟考中了进士,他还有一个堂弟考中了进士,他还有两个妹夫也考中了进士。一家同门在同一年同科进士,那不得了了。这一年里头苏轼和苏辙兄弟考中了进士,而且著名的哲学家张载

和程颢也考中了进士,所以这一年的进士科录了大量的人才。这还没完,又过了四年以后,他另外一个弟弟又中了进士。又过了一年,他的一个妹夫又考中了进士。又过了四年,他的一个侄子又考中了进士。你就算一算吧,他们家先后有九个人考中了进士。这时候你就觉得,三十九岁考中进士是非同寻常的。

为什么说非同寻常啊?因为这个曾巩的家世,他家里的境况,跟另外那七个人相比,实在是太特殊了。我不说他太困难了,他太特殊了。怎么个特殊呢?咱们掰着指头算一算:韩愈,从小父母死得早,但是他有一个做官的哥哥,他哥哥去世以后,他的嫂嫂对他就好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把他抚养成人,而且,他很快就考中进士以后,他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给家里挣钱了;柳宗元,那不用说了,河东的望族,虽然说家道有点中落,但是维持他的学习,供给他的生活,这是没有问题的;欧阳修,父亲去世得早,但是他的叔叔在做官,而且他的母亲对他非常好,帮助他学习,而且欧阳修也是很早考中进士之后就开始挣工资了,就开始养家了;王安石,王安石的父亲本来就是做官的,王安石青少年的时候没有过过艰难的生活和日子;至于说“三苏”,那当年在眉山也是小康之家,你想想,老苏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数次出川到京师来,这都是需要钱的。

曾巩的情况跟他们是完全不一样。怎么叫完全不一样呢?曾巩八岁年头上,他亲生母亲去世,这倒也还罢了,到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在外做官的父亲,因为得罪了人,被人告了,然后就罢官之后就住在家里。从这儿开始,他的父亲一直在家赋闲十二年。养家的重任就落在了曾巩的头上。知道这时候曾巩家里是什么情况吗?他有一个祖母,九十岁了,他的父亲身体也不好,六十多岁,他有一个哥哥,有四个弟弟还有九个妹妹。人丁兴旺,人丁兴旺那是对富裕之家来讲是好事,对他这样的家庭来讲,本来他父亲是挣钱的,是养家的。但是他父亲被罢官之后就成了一般老百姓,在家待着。这个时候,他这个老二,这个曾巩就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老大不行了,没这个能力。所以我跟你讲,曾巩从十八岁头上开始,他的父亲就罢官一直到他三十九岁考中进士,这中间整整二十一年就宅在家里。这对于一个有志的青年来讲,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刚才说他是很特殊的情况,现在大家就能明白了。他对上要侍奉他的父亲,侍奉他的老祖母;对下边,他还得考虑,这四个弟弟读书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他那九个妹妹,还不得一个一个嫁出去啊,你说是不是,这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跟他考科举比起来,哪个重要啊?当然首先是生活重要了。你不能你考中进士了,家里人都饿死了,那算怎么回事啊?所以你看,他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越了解曾巩,我们就越觉得他非常地不容易。同时他能写出那么端正的品质的文章来,那是为什么?这也是由于他的人格。他的人格又从哪儿来的呢?他的人格是从这种艰难的生活当中体验出来的,锻炼出来的。

画外音:为了曾家全家上下十几口人的生活,年轻的曾巩不得不放弃自己科考取士的梦想,云游四方到各地打工,维持家用,生活实在难熬,以至于曾巩三十二岁才结婚。这在古代已经是难以想象的晚婚记录了,而婚后由于缺医少药,他的两个女儿又先后夭折。不过这个无以复加的生活磨难并没有泯灭曾巩求学的信念。那么,在他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又会有谁伸出援助之手呢?

康震:

穷,确实穷。但是还得读书,还得学习。但是由于太穷了,家里没人手,所以痛失掉很多非常良好的机会。他在给欧阳修写的信里边怎么说呢?说哎呀,我好多次都很想去投奔你、投靠你,在你的身边学习,到京城去。但是因为什么呢?我在上,有年纪这么大的老祖母,还有我的父亲,还有我的大哥,我底下还有这么多的弟妹。我实在是抽不开身,我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怎么说呢?

祖母日愈老,细弟妹多,无以资衣食,恐不能就其学,况欲行其他耶?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

我现在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我胸有大志,我就是心怀朝阳,这个朝阳到您那儿去它也变成晚霞了。就是生计问题束缚了曾巩的手脚,我们说欧阳修不是对他非常地器重,非常地赏识?但是也只能是写信勉励他,鼓励他。但是很多事情实在是帮不上忙。欧阳修总不能每个月给他一大笔钱,让他供养那么多家里。那也不现实。所以他在给欧阳修的信里边,写得就很沉痛。我很早就起来,很晚才睡觉。每天忙于生计,心里头没有一天是有空闲的时间,没有一天心里边是感觉到很潇洒很惬然的感觉。

所以你看我们以前在讲韩愈,讲柳宗元,讲他们的时候,你注意到,我也说过他们有时候家境很贫寒,刻苦的学习。但是那时候他们都很小,他们都是靠别人来养他们,然后他们学习,虽然生活很苦,但是不会干扰到他本人的前途,他们也用不着去抚养和赡养别的人。他们只需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但是曾巩有很大的不同。他不但要赡养别人,而且要养一大家子的人。最痛苦的是什么呢?就是明明像欧阳修这些当时的卓越的杰出的人物非常地欣赏他,非常希望他能够早一点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能够为社会做点事情,能够把自己能力发挥出来。但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就没有办法。所以这种痛苦就更大。但是,痛苦巨大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来讲就能够化痛苦化矛盾为力量。后来他的父亲得到了朝廷的诏书,进京。这个曾巩就陪着他父亲到京城去。结果去了之后不久,他父亲突然就去世了。这个很麻烦,为什么呢,他父亲在京城去世之后,他家里人都在家里边,身边只有曾巩一个人,曾巩根本没有钱也没有能力来安葬他的父亲。好在在这之前,他曾经给已经退休了的一个宰相叫做杜衍,这个人跟欧阳修也是很好的朋友,曾经写信向他求教过学问。这时候杜衍已经退休退居到南京。但是,他给杜衍求救的时候,杜衍非常地大方,出资安葬了他的父亲。他给杜衍写的回信里边,写的感谢信里怎么说呢,说我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又无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势,下之可以动俗。

——曾巩《谢杜相公书》

我当时的情形实在是太狼狈了,我自己身体也不好,生着病,然后没有一个熟人,没有一个亲戚。我既没有动人的言语可以感动那些当权者能帮我,又不可能让老百姓来帮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看遍了,没有任何人能帮我。多亏您老人家出手,这才把我救过来。但是这儿,你就得想一个问题,你像杜衍,这是退了休的宰相。像欧阳修当时在朝中也担任很重要的职务。为什么这些人肯出手去救一个像他这样一直宅在家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年轻人?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在曾巩的身上,他不但看到了曾巩是有才华的人,你可能被这个人的能力所打动,但有可能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虽然曾巩在当时地位很低,但他的精神、他的能力和他的潜质让这些人被感染、被打动,他们愿意帮助他,这种经历在之前我们所讲过的作家里头都是没有的。父亲安葬了,回到家乡,回到家乡以后这才发现,生活已经完全陷入

绝境。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当地的知州出资给他买了田地。所以你看这如果你要说是绝处逢生也罢。怎么说都可以。但是,我刚才说了,为什么这些人会帮他呢?就因为在他的身上,在人家看来他身上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这位知州对他的帮助很大,出资给他买了田地。只要有了田地,他就可以糊口。为什么给他这个田地呢?就是希望他不为生活所困,因为看到他是个人才。希望曾巩这个人才,能够成长起来。所以不希望曾巩因为家事,因为生计,因为要养家糊口而耽搁了自己的前途。

画外音:曾巩自幼就体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宋史》记载说曾巩少年时“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他二十三岁时到京城入国子监广文馆就读,拜访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就深得欧阳修的赏识。但是,当第二年他满怀信心地参加科举考试时却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局。那么,这个结局是否会打击曾巩的信心。欧阳修又将如何安慰这个他最为欣赏的年轻人呢?

康震:

我给大家说实话,就是一个人如果他在生活当中这么窘困,他是非常忧虑的。他忧虑的时间长了以后,他就会生出埋怨的心。这种埋怨,有时候是对亲人的,有时候可能是对社会的。他总会觉得这个社会对他不公平。他总觉得这是老天爷对我不公平。但是我告诉你,曾巩这个人非常地特殊。他二十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考中。没有考中他就要回家去。临走之前,欧阳修写了一篇文章为他送行。欧阳修在这封信里怎么说的呢?欧阳修说,曾巩还有当时很多其他的年轻人来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国家的考试院也罢或者考试委员会也罢,他们手中掌握着标准。凡是符合标准的就能录取,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就不录取。对那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只要他们在考试当中略有疏忽离这个标准有一点差距,这样再优秀的人也会被刷下去。欧阳修就很沉痛地说,如果我们还能碰见一个有点儿良心的考官,他也只能说,哎呀,没考中实在是太可惜了,我知道你很优秀,你应该考中,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考试也有考试的标准,没办法了,你只好下一年再来吧。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讲他们也不会去埋怨这个考试的主管部门。因为什么呢?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概念,那考试总是要有标准的。你考不上了,那就是你命不好,那就是你自己努力得还不够。可是对欧阳修来讲他认为事情并不是这样,

有司所操,果良法邪?

——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

难道说我们考试的标准就一定是科学的吗?难道不能对它进行改革吗?欧阳修这样说因为这篇文章是写给曾巩看的。曾巩这么穷,这么劳顿,这么疲倦,家里边的责任这么大,没有考中,他就要灰溜溜地回去。欧阳修是个长者,他欣赏曾巩的才华,他为他感到惋惜,他写篇文章送他回去,当然是要为他在道义上辨一辨。这么优秀的人你们不录取,你们就抓住那个标准不放,难道这个标准不可以改吗?但是欧阳修下面讲那个话那就非常感人了。他说什么呢?

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

——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

曾巩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说。他没有攻击说那些考中的,他们不如我,他们的水平跟我

比很差。你还记得韩愈吗?韩愈当然也不容易,考了四次最后才考中,可是他每次考不中都很急,然后就拼命地说,考试净考这种文章,我看了,那文章写得没有我的好,然后再不录取,就给人宰相就写信,一个月里恨不得能写几封。曾巩没有,曾巩没有去埋怨,没有去嘲讽和诋毁那些考中的人。他也没有怎么样呢?去对那个考试的主管部门大放厥词。没有。曾巩告诉我说,我回去了,我回去以后增进我的学问,我会再来考的。

为什么我们说曾巩的文章写得很醇厚很纯正呢?这当然一方面是来源于儒学的那种深厚的底蕴,儒家思想的纯正和醇厚。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做学问之前,在学习之前,他的心应该是端正的。心如果是端正的,什么样的知识放到他的心上,那个知识都会放出光彩。一个人的心要是歪了,学的东西越多越糟糕。曾巩家里很穷,自己担负着抚养这么多弟妹的责任,还要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考中。欧阳修这么地赏识他为他感到惋惜,但他居然没有一句埋怨的话。我回去“广其学而坚其守”,我会坚持我的操守,做个端正的人;我会增进我的学问,更加地博学。我相信我还会考中。欧阳修说,我见到曾巩“初骇其文又壮其志”。最开始为他的文章而感到惊讶,真是一代之奇才。后来听到他这番话“又壮其志”,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不可多得的有壮志的年轻人。所以一个人挫折和失败都是常有的事,关键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之后,不要首先从社会和他人身上找问题。首先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但这本身是一种健康的态度。如果你用健康的眼光健康的心灵去看社会的话,你自己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种健康的心态和眼光来看社会。这个社会和我们的人群就会是健康的。而曾巩就是这样一个人。

画外音:由于家境贫寒,曾巩始终无法在欧阳修的身边聆听教诲。而无论欧阳修在朝廷中怎样起起伏伏、几起几落,曾巩始终视欧阳修为最尊敬的师长。两个人的师生之谊贯穿了他们的一生,终生不悔,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对于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失败,欧阳修以如沐春风的关怀安慰了曾巩,而曾巩此时荣辱不惊的心态也着实让欧阳修大为赞赏。那么,曾巩自己究竟是如何看待科举失败的呢?

康震:

大家可能就会觉得很奇怪,这个人这么苦这么累这么操持家务,还要参加高考。才华卓著,天下人都公认的,又考不中,考不中连半句怨言没有。你光说欧阳修是怎么说的,我们很想知道,他本人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他走的时候,给欧阳修也写了一篇文章。给欧阳修的文章里怎么说的呢?

重念巩无似,见弃于有司。环视其中所有,颇识涯分。故报罢之初,释然不自动,岂好大哉!诚其材资召取之如此故也。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

说我考完以后,没被录取。我认真地想了想,反思了一下,我考虑了一下我考试的情况,我想了想我的这个学问的分量。我觉得我还欠点火候。所以考试成绩一下来我没被录取,我很释然,我很放松,这绝对不是故作姿态说大话,而是我自己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

你注意,他不但能养家,他不但有壮志,而且头脑非常地冷静和清醒。曾巩为什么能如此释然呢?第一,他对自己很了解;第二,他对于整个科举考试的方向也很了解。我们都知道,他跟苏轼考中的那一年,是谁做知贡举,谁做主考官啊?欧阳修。欧阳修做了主考官的时候对天下的文风有了一个整体的改革。那就是说,凡是写那种空洞无物的骈体文的,我概不录取。凡是言之有物的散体文,我才录取。但是你不要认为,这是他在营私舞弊。因为我们说了,他所有的考试卷子谁是谁,他都不知道。所以对曾巩来讲,只要我的学问是好的,我的文章是好的。我坚信这个社会迟早都会接纳我。你知道,这种乐观和这种释然这种自信是来源于理性的一个判断,并不是在这儿故意放出狂话来或者说一些大话说我没事,我怎么样。不是的。

接下来他说什么呢?他说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就看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有很多遭了灾害搬家的人,他们的生活特别苦。我就想,我的父亲、我的祖辈是做过官的,所以我自己可以不像他们一样流离失所,我可以不去服兵役,我可以不去服徭役,我可以不去被抓壮丁。所以他说,我虽然生活很苦,我虽然家境不好。但比起我在路上看到的这些老百姓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告诉大家,你可能很困难或者有时候你会面临绝境,但是你永远都要想到在这个社会上,是有比你幸福的人,但也有比你要悲惨的人。这一个人他的心态怎样才能保证健康呢?这个健康的心态来源于比较。你没有比较,你就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而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你设计的,是为大家设计的。

所以曾巩,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他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他是很幸运的,虽然科举考试没有录取我,但是,我得到了像欧阳修这样的长者的赏识。最重要的是,像欧阳修这样的长者他看到了我的才华,他想要发掘我的才华,他给别人揄扬我,他在别人的面前称赞我。我虽然没有考中科举,但是我的才华已经被大家所熟悉,被大家所认识。这对我来讲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所以你看到,他跟欧阳修的书信,一来一往,你就注意到这两个人的思想,这两个人的人格。对于曾巩来讲,当然能考中科举,那是最好的。我既能得到制度的承认,又能得到圣贤的承认,这对我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最核心的是在哪儿呢?对于曾巩来讲,最为核心的是我的学问、我的思想、我的人格、我的品行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只要这个得到社会的认同,哪怕暂时的我因为体制的原因而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但是,我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一部分的实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究竟应该怎么来看待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像曾巩这样的家世的人应该也有很多。但是能够像曾巩这样来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价值,也许并不是那么多。所以我们经常讲一句话艰难玉成,实际上这个玉还不只是艰难就能成的,而是在艰难的过程当中,你如何能够保持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如何能保证自己一个端正的心态。健康的、端正的心态加上你非常丰厚的学养和知识,这也许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画外音:离开京城之后,曾巩继续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活,一边努力增进自己的学识。三十五岁时,蓄势待发的曾巩再次向科举考试发起了冲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次的结果与上一次如出一辙。他和一同参加考试的大哥双双名落孙山。回到家乡后,失意无比的兄弟俩又被同乡人冷嘲热讽了一番。那么面对两次的科举落败,曾巩又是如何迎难而上的呢?

康震:

三十五岁的时候,(曾巩)跟他大哥再考,又没有中。没有中本来就很痛苦,也许是因为他家里太穷了,所以人家就看不起,他家乡的人还嘲笑他。也许就是一种世俗的心理吧,都这么穷了,饭都吃不饱,一大家子人,一堆穷人,成天还要想着成龙变凤,考什么考啊。当地人就给他们哥俩儿编了一个歌谣:

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明·陈邦瞻《宋人轶事汇编》当时科举考试,宋代的科举考试有几次变化,有一阵子是三年开一科,有时候是隔一年开一科,还有的是什么呢,每年开一科。他们这次参加的时候,是三年开一科。说每三年开一科,曾家这俩秀才都要被落杀一回,就跟那门檐底下的燕子似的。飞去的时候是两只,回来的时候是一双。

大家要知道,舆论可以鼓舞人,但是舆论也可以把一个人的雄心抹杀掉。我们常说人言可畏。你仔细想想像曾巩所接触到的刚才我说的本地的知州,不是为他买了田地;那位杜衍,退休的老宰相出资帮他安葬了他的父亲;还有这位欧阳修,后来是他的老师,鼓励他,帮助他;还有他后来碰见的王安石,也算是他的同道的好朋友。这些人都不是他的本乡人。这些人都是属于什么呢?属于在当时有知识、有文化、有见识、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对于曾巩这个宅在家几十年的人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境界。他之所以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宅在家里刻苦的攻读,并且养家,始终不丢弃理想,就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有一群人,始终能让他保持着一种昂扬的精神,能够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给他鼓舞,给他力量,给他精神的支持,必要的时候,给他物质上的支撑。但是,所有这些,也许有时候就会毁于一个小人对他的一次嘲笑。特别是在乡里的时候,周围的人,他们才没有什么欧阳修的境界,他们才没有什么杜衍的热心,他们才不会给你什么田地。也许那个知州给了他们家田地之后还会引起别人说闲话呢。我前面不是曾经讲过吗?王安石称赞曾巩“孝敬父亲”称赞曾巩、赞美曾巩说曾巩的才华很高。他就是死了,他也是班固和杨雄。说这话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有人诋毁和诽谤他。为什么诋毁和诽谤他呢?原因我们不确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对他这种行为是很嫉恨的。我不能跟你一个水平,但是以我的水平可以把你的水平降得跟我一样,这个我有能力,这就是小人的能力。但是,曾巩不为所动。

——南丰不以介意,力教诸弟不怠

明·陈邦瞻《宋人轶事汇编》

我们不要听他们讲,就像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所以我觉得,我们讲了这么多。先说曾巩的家境很特殊很艰难,后来又说他自己在艰难的困境当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操守,又说到有很多杰出的人鼓励他帮助他。实际上我感觉,曾巩反而变成了一个幸运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生活是很艰难是很苦,但是在磨练他。有这么多优秀的人发现他帮助他,证明他是一块美玉,是一块黄金,这样的美玉和黄金迟早有一天会绽放出他的光彩,会展现他的品质。所以对于他这样一个有才华、有能力、有学识的人来讲,有这样的生活磨砺他,有这么多人在鼓励他,还有这些小人在嘲弄他,都只能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坚持自己的操守。

我想,虽然他从十八岁到三十九岁真的在家待了二十一年,宅了二十一年,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沉沦的宅男。他宅得很有力量,他的这个宅是被动的,但是他的这个宅却对曾巩来讲

是在积蓄力量。他就像一个拳头一样攥得很紧,等到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的时候他果断地出击,就会在文坛上释放出他的光彩,就会展现出他的力量。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认识曾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没有时间读书的曾巩为什么却以学问好而天下闻名?在乡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曾巩为什么会让大家以为他一直身居朝廷当中?排名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位的曾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第三集“身处乡野名比天高”。

第三集:《身处乡野名比天高》

画外音:和其他几位大家相比,排名“唐宋八大家”最后一位的曾巩人生经历十分独特,生活特别困苦,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一直待在自己的家乡江西农村,为全家的生计奔波,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影响他做学问和写文章,一旦他有文章面世就会很快流布天下、广为传诵,读过他文章的人不但不知道曾巩此时生活在偏僻的乡村,反而会认为他一直深处朝廷之中,为什么一个久居乡野的人对朝廷大事会有那么独到的见解?曾巩是怎么走向朝廷反复推荐王安石的?而在康震老师眼里曾巩最大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康震:

我们上一集说到曾巩从18岁到39岁整整这21年的时间,他就蜗居在家,他蜗居在家里头不是说要刻意地做一个“宅男”,就老在家“宅”着。我原来讲了、前面讲了,他家里头生活很困难,有一个90多岁的老祖母,他的父亲身体也不好,等等吧,还有一群的弟妹,所以他得谋生活,他得讨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巩依然刻苦地学习,不但他刻苦学习,还带动他这些弟弟妹妹一块儿学习,最后他考中了进士,我们说这一科进士里头他们家一共六个兄弟都考中了,非常不容易。

按说这个故事讲到这儿,也就没什么再好讲的了,他再大不了也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故事,对不对?学习模范嘛、三好学生嘛,你还能再讲出什么道理来呢?讲不出来。可是我们现在觉得是讲不出来了,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那不止于此。曾巩去世以后,他的当代的、跟他同时代的有个人叫林希给他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是评价他的,这句话怎么说的呢?

“由庆历至嘉佑初,公之声名在天下二十余年,虽穷阎绝徼之人,得其文手抄口诵,惟恐不及,谓公在朝廷久矣。”

——宋·林希【曾巩墓志】

什么意思啊?说这个曾巩啊,这二十年待在乡下,待在当时距离政治文化中心还比较偏远的江西,虽然他待的地儿这么偏远,虽然他自己是个无权无势的落魄的读书人,但是他的文章,就是再穷乡僻壤的人都争着纷纷地把他文章要抄下来,抄下来干嘛呢?要口诵耳传。

为什么?对他的文章特别地仰慕,仰慕到这种程度就觉得曾巩根本就没待在乡下,二十多年来就觉得曾巩一直在朝廷里边,甚至感觉他一直都在朝廷做官,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虽然不在圈里混,但感觉在圈里很久了。

我前面说了,他也就是学习好、顾全大局、肯做家务、养活一家人,东奔西跑挣钱,然后还兼以学习,那现在这种人也很多啊,是吧?穷困的大学生出去勤工俭学,对不对?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弟弟妹妹,甚至父母如果有病还养活父母,然后还考上了重点大学,各种文摘上这种事迹很多,报纸上的事迹也很多。但是曾巩不仅于此,他虽久居乡野,但他声名远大,二十多年来仿佛一直在朝廷当中。这就很奇怪了,是不是?这是什么原因?你这就得打个问号,就得问一问。我跟你说,曾巩在他们家蜗居的时候写过两篇文章,一篇叫《学舍记》,一篇叫《南轩记》。其实都是写他书房的,用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来说就是书房记,可以二合一的。他怎么写他的书房呢?你注意,这个文章很重要,这两篇文章,他说我们家边上有块荒地,我给他修修剪剪、翻翻地,然后盖个茅草屋,给它围个篱笆,这就是我的书房,我这个书房好得很,好到什么程度啊?有权有势的人多得是,尊贵的人多得是,有钱的人也多得是,我告诉你,你那钱、你那权拿来换我这小茅草屋,我跟你不换,咱再说进一步整个一个“金不换”,我这书房就叫个“金不换”。可是有的人觉着你这个书房真不怎么样,又狭小、有低矮、又茅草屋,是不是?刮点风下点雨还漏气呢,为什么你不换呢?曾巩讲一句很重要的话,曾巩说:

“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学舍记】

我心里边有志向,我在等待时机。这人说话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简单而有力量。我心里边有志向,而且我在等待时机。你注意,他不是静止地在说我有个志向,而是什么呢?我有了志向之后,我随时就象我这拳头一样我可以出击。

他是有什么志向啊?在曾巩看来他在两篇关于书房的文章里头提到,说圣人的责任是什么?叫“去疑解弊”,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开启民智、传播文明。我跟圣人学什么?我就跟圣人学增长见闻,养育忠义之气,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会有错就改、自强不息,这全是正确答案,跟圣人就学这个。

其实现在有关圣人的书太多了,是不是?从《论语》开始成千上万,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做人”二字,做人怎么做?就是刚才曾巩说的,要做这样一个好人、正确的人,但是光有正确还不行,还要怎么样呢?还要善于审时度势,天下有道,机会来了,果断地出击,施展抱负。机会不大对头,自己身体也不太好,先养精蓄锐、归隐田园、修养道德,这叫审时度势。你注意啊,先是得有标准答案,你得做一个正确的人,有了正确的人然后审时度势,但是光审时度势行不行呢?曾巩说,还不行。为什么?你老审时度势,审得多了就跟风跑了,跟着权威跑了,跟着领导跑了,跟着权势跑了,就把你自个儿就跑没影了。审时度势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底线叫坚持自我。在这个文章里边曾巩说,如果我事情全做错了,别人说好得很,没有比你做得更好的,这是混账话。我要是做得很对,别人说你这做得真不怎么样,我告诉你,这也是混账话。我曾巩做事情不以外人的议论为转移,我有我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这是什么?两个标准,第一,上天赋予我的志向是什么?为天下苍生谋。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只要是有利于民生的,只要是有利于我们这个王朝的我就去做,这就是我惟一的标准。我不以别人的臧否来转移我的志向。大家要注意,这是非常纯正的儒家的人生观,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说得好,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的统帅是可以改变的,大丈夫男子汉的志向是不可动摇的,一个男子汉、一个大丈夫,他的志向、他的意志是绝对

不可动摇的。

所以你看,这难怪,他喜欢这“金不换”,在这“金不换”里头他悟出好些个道理。那要搁大家说,一般能有这么高的理想的人,我们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这种人,那肯定是博览群集,有大量的时间钻在这茅草屋里头,读了不知道多少书。我还真告诉你,曾巩没时间看书,为什么没时间看书,他得谋生活啊。

画外音:作为“唐宋八大家”中当年生活最为艰苦的人,这时候的曾巩要为全家的生计奔波,他在江西农村一待就是二十年,然而,没有时间读书的曾巩,他的学问和思想又是怎么来的呢?

康震:

曾巩在自己的一篇、在这书房记里边说,说我把咱们祖国大地都跑遍了,以江西为中心向西向北我去过河南、安徽、山东,向东我横渡长江,越过太湖到达东海,向南方我越过洞庭湖和鄱阳湖一直到达广东,在当时广东还不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呢,是吧,是蛮荒之地。一直到达南海,在水里见过蛟龙,在山上遇见过猛兽。凡是人世间难见的、吃不着的苦我全都吃过了,日夜兼程就是为了全家人的一口饭,所以

“不得长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南轩记】

我根本就没时间老在我这个看上去还很残破的书房里待着,我这心里头能不着急吗?我天天地我都火烧火燎啊!急死我了,我没时间读书啊!

大家说那房子不是白盖了吗?还“金不换”呢是不是?都盖起来了又不在里头看书你怎么办?我跟大家说,这个思想家他就是思想家,他就是没时间看书,他都对自己是一种锤炼。你注意,你有时间看书,你有时间看很多书,这是不是一种锤炼?这是一种锤炼,是一种修养。你没时间看书,它也是一种锤炼。曾巩说得好,说什么呢?说老天爷让我的生计艰难,我为生计所迫,所以我没办法,这是老天爷让我这么干的。读书的人有的时候可以放纵性情,随心所欲、登山赋诗,有的时候你就得吃苦,你就得受累,你就得受磨练,所以对我来讲,无论是登山赋诗,纵情朗诵诗篇,这是我快乐的事。让我在东南西北到处跑圈转圈,又是见蛟龙的又是见野兽的,为全家人谋一口饭,没时间读书,这也是快乐的,这是什么呢?这是上天赋予我读书人的责任。大家知道这个话特别接近于一个圣贤说过的话,这个圣贤是谁呀?这个圣贤就是孟子,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一句话,老天爷让你承担天下的重任,就得先拷打你、锻炼你,把你百炼成钢,然后你这块钢才能浇铸成一把钢刀和一把钢剑,你才能出鞘,才能为天下苍生谋。你得这么想,你就想不读书也是一种锤炼,是吧?所以这话就是辩证法,从正面说,读得多了是养育、是修

养,读得少了那是老天对我的锤炼。所以你看,曾巩虽然没时间在这“金不换”里头读书,但他的脑子没有停止思考,我们经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脑子一刻都没有停止转动,他一直在思考。

可是我还告诉你一条,你还真别以为曾巩就真的不读书,就跟雷锋似的,那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要有螺丝钉的精神。曾巩很穷,就是后来做了官之后也没多少钱,可是你想不到,他舍得在买书上花钱。我们前边曾经说欧阳修是一个大藏书家,欧阳修家里边的藏书有一万多卷,曾巩比他还多,两万多卷。大家说你说曾巩没钱,是,他有十块钱用九块钱买书,你怎么办?所以他买的书很多,而且读书的效率极高,他都读什么书呢?我告诉你“农林牧副渔”什么书他都看,儒家的书看;道家的书看;佛家的书看;音乐的书看;兵家的书看,就没有他不看的。他说了我跟书在一起我就是跟朋友在一起。可是大家要注意,这书读得多了容易变成什么呢?容易变成书呆子,容易变成书虫。曾巩不是书虫,他讲一句很重要的话大家一定要记住,这读书可是得逮着个窍门,不然读着读着就读傻了,读着读着就读呆了。他说什么呢?

“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南轩记】

简单说吧,我看得多,我的学识很广博,可是我坚守的原则很简单。换句话说我懂得道理很简单,我所说的话都很浅显,可是我自己知道我的责任很重大。再说简单点,这书该怎么读?书,内容上来讲应该是越读越多,但书本身应该越读越薄,为什么越读越薄啊?读了那么多的书,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结论就够了,对曾巩来讲这个结论就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我读了这么多书只得一结论,我呀,就是像刚才说的,第一,要做个好人。第二,我要审时度势地做个好人。第三,我审时度势但不丢失自我。这就是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原则如果太多了,妥协的空间就很大。所以书读得多,道理很简单。话说得很浅显,但是责任很重大。

画外音:为了全家人的生计而四处奔波的曾巩,并没有把辛苦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种阅历和锤炼。奔走之余,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那么,久居乡野的曾巩为什么会让人认为他一直身处朝廷之中?对于一代名臣范仲淹对他的赏识,曾巩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康震:

我们说为什么曾巩二十年来给人感觉好像还在朝廷里头一样,我告诉你一个人有没有分量,不在于他在不在朝廷,而在于他的作派和他的言论和他的思想。曾巩久居乡野、无权无势,一破落读书人,但他的身上有一种质朴的、正确的和简单的、真理的力量,这就是他震撼人的地方。他的道理非常简单、非常纯朴同时又非常地明确,这是一个真理在手的人,所以朝野上下对他都是仰慕有加啊,这是第一条。

第二,你老在这偏远的江西待着,你自个儿读书领悟真理,我告诉你,这不是真的读书人。你不要以为曾巩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或者就是死守着二十多年就没动静,错。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他是要沟通和交流的,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头,曾巩一刻都没闲过,他跟当代最伟

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始终都保持着一个同步的交流,这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范仲淹一代名臣,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人。范仲淹非常赏识他,曾经给他馈赠了一些绢帛之物,就是一些比较贵重的财物,救助他的生活嘛。这曾巩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说你看,你这么器重我,可是我真没什么好报答你的,我论学识不如你,我论权位不如你,我什么都没有。可是有一样,现在的人势利的多,昨天还是穷人,今天变富贵了,马上那嘴脸就不一样了。您,当今大儒,朝廷的重臣,对我这样一个贫贱之士如此地礼贤下士,我告诉您,您这样的做法会激励天下的读书人,会给天下人做榜样的。你看,本来只是范仲淹对他挺不错这么一个很小的事,但是你发现曾巩身上有一种气质,你对我好这不错,我领情,但是我认为你对我好这件事不是只对我发生作用,是对天下的那些势利的小人是一个警诫。庆历新政失败了,我们知道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他做的是参知政事副宰相,后来庆历新政失败了,失败了就不能做副宰相了,退下来了到地方做官,这时候曾巩给他写封信勉励他,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说什么?

“事之有天下非之,君子非之,而阁下独曰是者。天下是之,君子是之,而阁下独曰非者。及其既也,君子皆自以为不及,天下亦曰范公之守是也”

——【上范资政书】

哎,我告诉你老范,你自己没发现吗?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天下所有的人都说你做错了,这事不对,就是那些君子、正人君子也说不对,你做错了。可你就是说,我做得对。你又做一件事,你认为这事不正确,可天下人和君子都说正确。有一样,等这事真的完成了以后,大家都认为说还是范公有眼力,您做得对。

他跟范仲淹为什么讲这番话?他说您做事不要以天下议论是非为标准,您应该以你自己为标准。现在您的庆历新政失败了,您退下来了,但是您的这个原则不能变。可是我告诉你,曾巩说得很明确,我知道天下依附你的人很多,求你的人很多,都想在你这儿成为你的门生。蒙您看重我,给我送了很多贵重的东西,您很赏识我,我这都领情。但有一样,我今儿给您写信我不想跟他们一样,我觉得我要是跟那些附炎趋势之徒一样,给您来写信投奔您,我瞧不起我自个儿,你也瞧不起我。所以我要跟您说,我今天给您写信主要是给您讲道理。你看他,这个范仲淹人家好歹是前参知政事,对不对?而且人家是当代的大学者,他(曾巩)什么都不是,一个二三十岁的人给人写封信,人家看得起你,给你赠送那些贵重的物品,还给你写信表示我可以指导你,你可以是我门下的门生,结果你给他写信这叫什么?平等交流。你别看你看重我,好像我就要领你的情,我告诉你,咱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但平等,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退下来了你可别变啊,你还得坚持原来的原则。

这曾巩以前我们不了解他,他一挺执着的人,这还不算完,他还要给朝廷推荐人才,而且他推荐这个人才忒大,他给朝廷推荐的是谁呢?推荐的是王安石。大家说王安石?我求你了,我还用得着你推荐吗?还用得着。曾巩24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结识了王安石,两个人一见,互相非常倾慕,对脾气,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王安石对曾巩的评价特别高,我原来说过他用了一个极不恰当的比方,但是放在这儿也很极端,给人印象深刻,他说曾巩就是死了,他也是班固和扬雄,会流芳百世。把人在称赞之前先说死了,这肯定不合适,但是死了你看变成谁呢?他死了也像班固和扬雄一样,这个评价就非常高了。

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给他,在诗前面有一个小序,怎么说呢?大意是说,我跟那个曾巩在一起交朋友,我仰慕他,我仰慕他在哪儿呢?我在他身上学到了中庸之道。大家一想你

学什么不好,学中庸之道,没出息。看这王安石也是个没起色的。什么叫中庸?所谓中庸者,第一,坚持原则,不偏不倚,这是第一样。第二,追求稳定和谐的局面。第三,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我告诉你,这才是中庸的核心价值。中庸的核心价值就是什么呢?就是追求稳定和谐,并且在稳定和谐当中追求与时俱进。两个字可以概括,健康。中庸追求的是事物发展的最健康的那个状态。我王安石,从曾巩的身上就学这个。那好了,看来这俩是“两情相悦”。

画外音:慧眼独具的曾巩很早就看出了王安石的卓越潜质,25岁的他开始向朝廷重臣们极力推荐27岁的王安石,此时曾巩只是一个深处乡野的落榜生,而王安石则是春风得意的中榜进士,曾巩的推荐能得到大臣们的回应吗?他又是怎样反复推荐王安石的呢?

康震:

那一年他(写信)给翰林学士蔡襄,25岁的曾巩写信推荐27岁的王安石。在推荐信里,他的原文我必须得念一遍,一会儿还得念一遍,为什么?你一会儿就知道了。他在这封信里说:

“巩之友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此不可失也。执事倘进于朝廷,其有补于天下。亦书其所为文一编进左右,庶知巩之非妄也。”——【上蔡学士书】

翻成白话文就这个意思,我的朋友王安石懂得古人的道理,所谓古人的道理就是儒家的道理,自己中了进士但是名气还不够大。他是一个非常自持自重的人,他不会这么轻易地把自己推荐给别人。但是从古到今像王安石这样的人我还真没见过第二个。我把他推荐给您,绝对对朝廷有好处。我把他的文章抄了一卷我寄给您。

你见过这么诚心推荐人的吗?最关键的是什么?你不知道啊,在头一年里他就跟这王安石一块儿考进士,他没考中落榜了,王安石考中了就做了官。现在是一个落榜生在向翰林学士这个国家的重臣推荐一个中榜生,你说这叫什么事?他自己还落着榜呢,他还惦记着王安石。这说明什么?说明曾巩的眼里只有国家没有自己,他绝无私心。这种人的力量是令人感到敬畏的,这是不可战胜的。

没完,第二年他还觉着力度不够,他给欧阳修写信再次推荐王安石,你听我给你念,

“巩之友王安石,文甚古,行甚称文,虽已得科名,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尝与巩言:‘非先生无足知我也。’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不可失也。先生倘言焉,进之于朝廷,其有补于天下。亦书其所为文一编进左右,幸观之,庶知巩之非妄也。”——【上欧阳舍人书】

大家听了半天是不是觉得好像把那边粘贴了一下给贴过来了?完全是复制的。我告诉你,它就是复制的。人说他懒到这种程度吗?是不是?把前边那篇纸剪下来贴上来,然后寄给欧阳修吗?不是,这说明他对王安石的看法是非常稳定的,稳定到什么程度?他连一个字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 全文: 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历史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肯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有三点: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百家讲坛-苏轼01-少年成名

苏轼01.少年成名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本文是关于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感谢您的阅读!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一、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

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苏辙(1039-1112)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字子由,号颖滨遗老。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又有“小苏”之称。仁宗(赵祯)嘉佑年间进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二、唐宋八大家唐朝有两位,宋朝有六位,当然是宋朝的人多了 三、唐宋八大家中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辙、苏轼、苏洵

唐宋八大家翻译Ⅱ

张晓风:重读一封前世的信 做编辑的,催起人来,几乎令人可以想见未来某一日死神来催命的情势。当然,往好处想,我今日既有本事死抵御编辑相催,他日,也许就不怎么怕死神的凌逼了。 我平日因疏懒成性,文债渐积渐多,只是,债多不愁,反正能躲则躲,能赖则赖,实在躲不掉也赖不掉的,就先应付一下。最近的债主是某报,人家要专案介绍我,不向我找资料又跟谁要资料呢?我很想哀告一声,说: “喂,关于张晓风的资料,未必我张晓风就是权威呀!谁规定我该研究我自己?收集我自己?谁说我该提供有关张晓风的资料?我又不是给张晓风管资料的。” 如果要我在这世上找出少数几件我没什么大兴趣的事,“研究张晓风”一定会是其中的一项。想想,世上好玩的事有多么多呀!值得去留意一下的事有千粧万桩哩!譬如说:可以拿来做意大利面的特别小麦叫“杜兰小麦”,只有“杜兰”可以构成那迷人的韧劲。而且,意大利文有句“阿尔甸特”,意思便专指那份韧韧的嚼头。 又譬如说马来人过新年的时候,晚辈跪拜父母,说“敏达玛阿夫”(mintamaaf),意思是“请饶恕我过去一年得罪你的地方”(啊,我多么希望普天下的人过新年的时候都互道这句话,它比“新年快乐”要有意思得多了)。 又譬如台湾有种开在冬天的白色兰花叫“阿妈兰”(即祖母兰),开得天长地久,总也不谢,让人几乎以为它是永恒的。而开在春天的小朵紫色兰花却叫“小男孩”,一副顽皮又闯荡的样

子。 还有初夏时节,紫霞满树,危耸耸开遍洛杉矶和南美洲的那种“美死了人不偿命”的花树有个绕口的名字叫“夹卡润达”(GACARANTA〉,中文有个文邹邹的翻译叫“蓝花楹”……世上“杂学”无限,张晓风去搬弄张晓风的资料,一方面是无趣,一方面也是胜之不武吧? 但人家在催,我也只好去找。“找自己”是件蛮累的事,而且往往并无收获。倒是有一天木匠阿陈来修衣橱,抖出一包信,我正打算拿去丢掉,不料却发现那泛黄的纸页上有一片熟悉的笔迹。凑近一看,几乎昏倒。 天哪!那是朱桥的信啊!朱桥死了有三十年了吧?他曾经是多么优秀的一个编辑啊!而他是自杀死的,“自杀”在当年是个邪恶的不干净的字眼。他所服务的单位(幼狮系统)大概因而非常不以为然,所以他连身后该有的哀荣也没有捞到。丧礼上的亲属只有他的老姨妈,她用江北口音有腔有调地哭数着: “朱家骏呀!你妈把你交给了我带来台湾呀!叫我以后回去怎么向你妈交代呀!” 过一会,想起来,她又补唱几句: “你的志向高呀,平常的女孩子你都不要呀!至今还没成家呀!” 我非常惊讶,因为老姨妈似乎在用哭腔哭调告诉众亲朋好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义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稿 (一)《考试进行时》 画外音: 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 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15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上苏辙)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选修)第五单元15上枢密韩 太尉书(以上苏辙)教案模板范文 1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部分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2、学习作者高远的志向,理解养气与为文的关系。 3、认识干谒文,学习本文新奇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2创新之处 设置主问题引导互动对话 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教师的概括、提炼的,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余映潮老师实际上是将师生的互动对话依托于“主问题”的设计。因此,笔者在《上枢密韩太尉书》的教学设计时,试图用“主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文本三者间对话互动,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一)主问题引导入课 嘉佑二年,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科考中进士,后在家待选。嘉佑六年,两人参加制考,临考前,苏辙却生病。宰相韩琦向仁宗呈奏“今岁制科,轼、辙最有声望,惟辙偶病,望欲展限”,于是皇帝开恩,将考试日期推延,由八月中旬延至九月份。设置“为什么韩琦那么赏识苏辙呢?”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的教学。 据说是苏辙给韩太尉写了一封信,韩太尉看了后很感动。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苏辙的信是如何写的。 (二)主问题提纲挈领 主问题必须是简洁明确,一问抵多问。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有全局观念,帮助学生整体地把握文本。在本课教学中,以“把握情感”为切入点,设置“苏辙如何打动韩太尉?”,将本文最主要内容及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涵盖于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主问题挖掘深度 “苏辙写信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鉴赏视角从文章的内容转向写作的目的,不仅解决了“学生能不能与文本对话”的问题,而且能促使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问题。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现自我,这是隐藏于文本深处的意义,必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去挖掘;这是文本的深度,也是对话的难度,教师此时应予以正确有效的引导。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四)破解一道无解之题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四)破解一道无解之题 画外音: 被贬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时时刻刻都梦想回到长安,经过多方求救终于如愿,谁知乐极生悲,回到长安的柳宗元等人,却因为一首《桃花诗》又再次获罪,这是怎么回事呢?面对朋友刘禹锡的困难,柳宗元出手相助,患难之处见真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解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四集——《破解一道无解之题》。 从唐宪宗元和元年起,柳宗元在湖南永州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谪居生涯,其间虽有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困扰与生儿育女的担忧,但柳宗元也有机会去饱览山水、了解民间疾苦,他的学术与诗文在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永州终究远离中央,柳宗元时时刻刻都在盼望能够回到长安,却始终不见朝廷的诏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柳宗元的仕途竟成为一道无解之题,要想重回长安,柳宗元该怎么办呢?百家讲坛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为您解读《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四集——《破解一道无解之题》。 康震: 他还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到长安呢?长安既是我的家,又是我要施展政治抱负的最大的舞台,最重要的舞台。可是我跟你说,柳宗元面对的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一道无解的题,没有根,没有根的一道题。为什么呢,因为这道题的答案在谁的手里呢,在唐宪宗的手里。唐宪宗不松开这个拳头,柳宗元想要回到长安这道难题,就解不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唐宪宗登基之后,有好几次重要的机会,本来柳宗元是完全可能回到长安的,但是最终没有实现。 我们来数一数,唐宪宗的父亲唐顺宗,是在永贞元年的八月,把他的皇帝位置让给了他的儿子,也就是唐宪宗。那么,唐宪宗在元和元年的正月一日正式地登基,并且尊他的父亲为太上皇。这时候按照惯例就要发布大赦令,他这个大赦令很有讲究,这次大赦令说,除了死刑犯以外,其他所有的罪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赦免,并且给老百姓当中的老寿星送一些礼物。这次赦免,连除死刑犯之外其他所有的罪犯,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赦免,但是柳宗元有没有得到呢?没有。 到这一年的六月份,唐宪宗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这也是一件大事,这次又发布了大赦令。这大赦令程度就更深了,为什么呢,就是死刑犯可以免死刑,改为流放。流放以下的各种罪行都可以减去一等。那大家想,连死刑犯都赦免了,杀人不过头点地,最大的、最重的犯罪分子都赦免了,改成流放了,那柳宗元他们应该能回来了吧?没有。 到了这一年的八月份,唐宪宗开始分封同姓王,但是同时下达了一道非常严厉的诏书,这道诏书的内容是这样的: “左降官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八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旧唐书?宪宗本纪》 就是你们这八个人,当初我贬的你们这八个人,我告诉你们,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在那被贬的地方待着吧,我就是再大赦一百回,也赦不到你身上去。你们好好想想为什么不能赦免你们。他说了,“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我就是再赦免,也不赦免你们。大家说为什么呀?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不是?死刑犯都赦免了,难不成这几个人比死刑犯还严重?你还真给说着了,其实原因啊,前面咱们已经讲过,也很简单,柳宗元等人虽然不是死刑犯,但对唐宪宗来讲,他们比死刑犯更可恶,更让自己感觉到危险。为什么呢,死刑犯那是刑事犯罪分子。那像柳宗元他们,实际上严格来讲属于什么犯呢?是政治犯。当初唐宪宗要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柳宗元他们是站在唐宪宗的对立面的。换句话说,如果让柳宗元当年得逞了,那

康震评说苏东坡

苏轼的自我反省,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使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人生的历练,得到了后人的敬仰与推崇。我们今天学习东坡,不仅仅在于他绝妙的诗词书画,更在于他对待人生积极的态度。 《念奴娇》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贬低丑化周瑜严重扭曲历史造成的。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正史上的周瑜意气风发,胸襟广阔,年少有为,是苏轼心中十分仰慕的英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黄州虽然是苏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是这座长江边的小城却成为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随着苏轼对自我的反思,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悄然改变。世事变迁,宦海沉浮,苏轼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苏轼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1、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例如: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作用。 2、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又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1)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景象是虚,二者互相衬托。(2)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现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现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诗歌内容) 什么叫做震撼古今的伟大绝唱,就是这一首词写完之后从古一直能唱到今天,唱到今天人的心里面,一千年前发出的一个声音到现在还能敲打着你的胸膛,震撼到你的心灵。 你看,浩浩荡荡的长江往东方流去,让我们想起孔子的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再看那大浪淘沙,把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席卷而去。据说,在这山崖的西边就是当年三国周郎大破曹军百万雄师的地方;再看赤壁,乱世穿空,陡峭的悬崖像是要刺破苍穹,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怎样的雄壮有力。但就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壮怀人心的历史,在时间长河的不断地冲刷之下也消失殆尽。这词的上阙,既是这么有力量,又是这样地美丽。 词的下阙,更不得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小乔的出现,让惊心动魄的美丽,变成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艳丽,小乔的出现让周郎更加能够显示出他雄姿英发的一面,他不但是个幸福的英雄,还是一个浪漫的英雄。但是如果没有小乔这个人物,好像周郎的身上就少了一点从容,就少了一点潇洒。所以小乔在这个词的下阙当中非常的关键也非常的重要,正是她的出现,让这段宏阔的历史和英雄的画卷变得如此儒雅,如此地从容。你看,这就是苏轼心中的历史,如画的江山,滔滔的巨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儒雅的英雄,还有流传千古的功业。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可是呢,你看苏轼又是多么的感伤,赤壁再壮阔,英雄再浪漫与我有何干,我现在蹉跎半生,老大无成啊,只顾在这里发出一些徒劳的感慨,又有何用呢?他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真是多情啊,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小乔的确很美丽,周郎的确很潇洒,赤壁大战确实是千古以来的辉煌的战绩,但是,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这位昔日的佳人,现在又在何处呢?想来想去,苏轼觉得,人生不过一场大梦,我自己何必为这种虚幻的历史而自顾多情呢?我又何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感伤呢?也许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命题,只有江水和明月是永恒的,怎么办呢?还是再举起酒杯来吧,不如让我们来领略这个美丽的夜晚,活在当下,其他的都不是自己的。 “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词的收尾,感情激流忽作一迭宕,犹如在高原阔野中奔涌的江水,偶遇坎谷,略作回旋,随即继续流向旷远的前方。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的巅峰之作。苏轼所创作的词,把题材从单纯的儿女情长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对于词的格调,从感伤的、艳丽的情调拓展到抒发宏伟的志向,表达自我的胸襟,苏轼的词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百家讲坛全集下载地址(比较全)之1(截止某一时段)

还有下载地址2,是分开传的,一次传不起。 百家讲坛全系列视频[迅雷下载]当然只是截止到某一时间段。 ftp://218.26.207.138/2004.04.10.百家讲坛: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徐江.rm ftp://218.26.207.138/2004.11.11.百家讲坛_传奇太后系列03_武则天_黄正建.rm ftp://218.26.207.138/2004.11.12.百家讲坛_传奇太后系列04_慈禧_杨天石.rm ftp://218.26.207.138/2004.11.23.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1_可怜天下孩子心_陈建翔.rm ftp://218.26.207.138/2004.11.24.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2_可怜天下父母心_王宝祥.rm ftp://218.26.207.138/2004.11.25.百家讲坛_从“天圆地方”看宇宙_赵复垣.rm ftp://218.26.207.138/2004.11.25.百家讲坛_教育系列03_独生子女怎样交往_孙云晓.rm ftp://218.26.207.138/2004.12.21.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1_一个死文明的复活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2.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2_神秘的金字塔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3.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3_埃及艳后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4.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4_法老的诅咒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8.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5_金字塔太阳船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4.12.29.百家讲坛_古埃及文明失落之谜系列06_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_李晓东.rm ftp://218.26.207.138/2005.01.04.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rm ftp://218.26.207.138/2005.01.05.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rm ftp://218.26.207.138/2005.01.06.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rm ftp://218.26.207.138/2005.01.07.百家讲坛_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rm ftp://218.26.207.138/2005.01.11.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神鬼狐妖的魅力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2.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刺贪刺虐话聊斋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3.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人鬼情未了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4.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苦行僧蒲松龄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8.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上)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19.百家讲坛_说聊斋之《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下)_马瑞芳.rm ftp://218.26.207.138/2005.01.20.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坏男人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1.21.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小人物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1.25.百家讲坛_[红楼梦]里的大丫头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1.26.百家讲坛_[红楼梦]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1.27.百家讲坛_[红楼梦]穿针引线刘姥姥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1.28.百家讲坛_[红楼梦]莫名其妙赵姨娘_周思源.rm ftp://218.26.207.138/2005.02.22.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_孔庆东.rm ftp://218.26.207.138/2005.02.23.百家讲坛_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_孔庆东.rm ftp://218.26.207.138/2005.02.24.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_孔庆东.rm ftp://218.26.207.138/2005.02.25.百家讲坛_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_孔庆东.rm ftp://218.26.207.138/2005.03.08.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女人.rm ftp://218.26.207.138/2005.03.09.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爱情.rm ftp://218.26.207.138/2005.03.10.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婚姻.rm ftp://218.26.207.138/2005.03.11.百家讲坛_周国平谈孩子.rm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笑对人生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六、笑对人生 前导言: 苏轼是一位非常诙谐幽默的人,面对庸俗小人,他借助寓言辛辣讽刺,面对同事交往,他不再正襟危坐、公事公办,而是巧妙编排,折腾搞笑,经历传奇成就辉煌的苏轼,个性色彩为什么如此的丰富多彩?敬请关注《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 画外音: 苏轼是一位曾经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活随性、个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普通人,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可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又可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其中诙谐幽默的各种故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那么,苏轼的诙谐幽默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个性特点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的诙谐和幽默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专门来讲的话那要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只能择其要者略述一二,应该说他的诙谐和幽默与他的才情和知识、学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智慧。 比如说,苏轼的诙谐幽默用在第一个地方就是很实用,第一类是讥讽那些庸俗小人,这个不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写寓言。我们知道要能够写寓言故事的人那原创能力很强,你比方说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他很擅长编寓言,韩非子也很擅长编寓言,柳宗元也写过很多寓言故事,在西方有《伊索寓言》。苏轼也是一个写寓言的大师,只不过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太高了,这些寓言的小故事没有那么出名。他有一次跟道潜和尚,这和尚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是苏轼的好朋友,他跟道潜和尚聊天,说到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苏轼说,我给你说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说有一家人家有两扇门,这不是废话吗?有门肯定有两扇门,这有两扇门就有故事了,怎么着?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风俗,他把这个艾草,人们说燃烧艾草不是可以辟邪吗?他把这个艾草扎成人的形状,然后就插在这个门框的上面,然后还要做桃符,桃符实际上就是两块木板,上面写一些辟邪的话,然后挂在门的两边,后来就演变成什么了呢?春联。那么这个艾草人就插在上面了,两块桃符就放在两边了,这就起来了,这桃符就很不忿,抬起头就看着这个艾草人说,你何德何能敢站在我的头上?你胆子太大了!这艾草看着它下面这桃符说,你都入土半截的家伙了,你还跟我吵什么?你能跟我争什么?正在那儿吵谁应该在上面的时候,门神发话了,门神说我们都是没本事的人,靠着人家这两扇门在过活,你们还吵个什么劲啊?本身就是寄人篱下,还要争个高低,羞不羞得慌啊?你看,这在嘲笑谁呢?就是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都是没本事,寄人篱下,靠人家的饭食过活,自己还争吵不休,这就是小人物。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是针对一种社会风气。所以这个就是用拟人化的这种方式讲的这种故事,它是幽默还是诙谐呢?很难讲,在幽默诙谐当中别有深意,而且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玩笑话,不是一种独立的玩笑话。苏轼在这方面能力很强。 第二类,就是嘲弄那些弄虚作假的家伙。他有一次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在一起聊天,欧阳修就跟他说,说最近庸医很多。苏轼说怎么见得庸医很多呢?欧阳修说有个人生了一种病,浑身冒冷汗,他就去找大夫,大夫说你为什么冒冷汗呢?那人说,那天我坐船过河,被江上的风吹了一下,吹了一下我着凉了,我就老冒冷汗。大夫想了,沉吟半晌,给你开个什么方呢?要对症下药,有了,这大夫找了一艘破船,这船上不是有舵吗?那舵把子、船工在把那舵把子的时候,他不是老得把那舵把子吗?把这时间长了,那个船工、很多船工都用过这个舵板,手上有汗有脏的东西,汗气都浸润其中,把这个舵板卸下来剁碎了,掺点什么丹砂、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人家人爱苏东坡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活得精彩的真心英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近一千年的时空当中,感染、感动着他身边周围、生前身后无数的人。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在未来将会以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影响着世间的人们。而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近他的看客。 苏轼,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有了“全民偶像”的殊荣;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于是,当我们回望他六十六年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既写诗填词做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个

真诚得让人心碎的人,苏轼得到了最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苏轼、欣赏苏轼,苏轼的身上,到底蕴藏着怎样巨大的人格魅力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苏轼苏东坡,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一起,走近这位唐宋八大家中可敬可爱的文化巨人。 全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兄弟、父子并称的著名人物,比如说在三国时代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在西晋时代还有所谓的“三张”:文学家张载、张协、张亢;到了明代,还有著名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宗道兄弟仨人。你看人家这一家子生得特别辉煌,一出来就是兄弟父子兵。还有咱们今天要讲的“唐宋八大家”的最后一个系列——“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把父亲苏洵叫“老苏”,把大儿子苏轼叫“大苏”最后那苏辙是“小苏”。但是,咱们说句实话,就是刚才讲了“三曹”、“三张”、“三袁”,有很多其实大家都不太熟悉,“三曹”可能还好点,有的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你要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史上,兄弟父子并称的人里头,应该说“三苏”名气是最大的、最为著名的,那么在这个“三苏”当中我们先讲谁呢大家可能会说你先讲苏洵吧,他是老爸。我们不弄论资排辈这种事,我们从“三苏”里边最有名的苏轼开始。苏轼大家都很熟悉了,你说苏轼有名气,你说苏轼很可爱,你说苏轼很可敬,那你得说出理由来,你不能很笼统地这种理解。我们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