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华工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随堂练习4-7章答案

2013华工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随堂练习4-7章答案

2013华工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随堂练习4-7章答案
2013华工建筑抗震概念设计随堂练习4-7章答案

第四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4.1概念设计的必要性与场地选择

本次练习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5题。

当前页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5题。

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首先知道该场地地质、地形、地貌对建筑抗震是否有利、不利和危险,下列正确叙述是()

A. 坚硬土、液化土、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B. 坚硬土、密实均匀的中硬土、液化土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C. 密实均匀的中硬土、软弱土、半填本挖地基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D. 坚硬土、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部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部位分别是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划分有利、不利、危险地段所考虑的因素有:()。

A.地质;

B.地形;

C.地貌;

D.场地覆盖层厚度;

E.建筑的重要性;

F.基础的类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3.以下是地震危险地段的有()。

A.断层 B.容易发生山石崩塌的地段

C.存在液化的坡地 D.地下煤矿的大面积采空区地段

E.河岸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问题解析:

4.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设计"解决,还要依靠“概念设计”。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一幢建筑物不宜跨在两类不同的土层上,否则可能危及该建筑物的安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高层建筑尽量建在基岩或薄土层上,不允许地基持力层内有高压缩性土存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四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4.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本次练习有13题,你已做13题,已提交13题,其中答对12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下列何种方案?()

A.特别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B. 严重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C. 非常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D.不规则的建筑设计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10,下列情况中何项不属于建筑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A.扭转不规则 B. 凹凸不规则 C. 楼板局部不连续 D.楼板有洞口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10,在地震区的高层设计中,下述对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的要求,哪项是不正确的?()

A.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B. 楼层不宜错层;

C.楼层刚度小于上层时,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50%;

D.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宜减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计时,下列哪一种结构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A. 侧向刚度不规则

B.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C.顶层局部收进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D.楼层承载力突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5.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10,下列建筑中属于结构竖向不规则的是()

A.有较大的楼层错层;

B.某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75%;

C.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换

D.某层的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6.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各种房屋均不许超过规范给出的这个高度

B. 房屋高度指室内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

C. 这是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得出的房屋的最佳适用高度

D. 房屋高度指从基础顶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7.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伸缩缝的设置其基础部分一定要分开;

B) 伸缩缝和防震缝应符合沉降缝的要求;

C) 伸缩缝、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D) 沉降缝两边的基础可不分开;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8.对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防震缝的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宜尽量争取不设防震缝;

B) 体型复杂的建筑,必须设置防震缝

C) 设置防震缝与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D) 设置防震缝时,应将建筑分成规则结构的单元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9.下列关于防震缝说法错误的是()

A. 合理设置防震缝可以将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划分为规则的建筑物

B. 防震缝的设置会影响建筑的立面处理和防水处理

C. 防震缝的宽度一般没有限制

D. 在抗震区,所有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10.为什么要限制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高宽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宽比越大,结构的侧移越大

B. 高宽比越大,结构的稳定性越差

C. 高宽比越大,结构越容易倾覆

D. 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一侧柱可能会出现拉力,另侧可能出现过大压力

E.高宽比越大,结构的地震作用越大

答题: A. B. C. D. E. F.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D

11.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平面以方形、矩形、圆形、三角形为好。()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地震区高层建筑的立面也要求采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3.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四章建筑抗震概念设计·4.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本次练习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当前页有4题,你已做4题,已提交4题,其中答对4题。

1.对于下列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抗震性能最好的是()

A. 现浇砼结构

B. 配筋砌体结构

C. 预应力砼结构

D. 砌体结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下列关于结构的延性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的承载力越大

B.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地震时受到的地震作用越小

C.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的吸收和耗散地震能力强

D.结构的延性和结构的抗震性能没有多大关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下面关于结构的刚度、延性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的刚度越大,其结构的自振周期越大

B.结构的刚度越大,所受到的地震作用越大

C.结构的刚度越大,其延性越好

D.结构的刚度越大,则结构在侧向荷载下的侧移越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下列关于结构抗震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B.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C.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避免因局部消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

D.砌体结构在地震区一般适宜10层及10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E.应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

答题: A. B. C. D. E. F.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E

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5.1震害及其分析

本次练习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2题。

当前页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2题。

1.钢筋混凝土短柱的震害一般重于长柱,因此应尽量避免短柱的出现。()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地震中框架柱间砖砌填充墙容易发生墙面斜交叉裂缝,并沿柱周边开裂。()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5.2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本次练习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8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8题。

1.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问题解析:

2.某八层框架结构,层高

3.6m,室内地面标高正负0,室外地面标高-0.50m,基础顶标高为-1.0m,顶层屋面板标高+28.8m,上有局部突出电梯间机房,顶面标高+31.5m,该房屋位于II类场地,7度设防。根据抗震规范GB50011-2010,该结构的抗震等级为()。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7度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为()。

A. 2

B. 3

C. 4

D. 6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某八层框架结构,层高3.6m,室内地面标高正负0,室外地面标高-0.50m,基础顶标高为-1.0m,顶层屋面板标高+28.8m,上有局部突出电梯间机房,顶面标高+31.5m,该房屋高度为()

A. 29.8m

B. 29.3m

C. 32m

D. 31.5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下列关于框架结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抵抗不同方向的地震作用,承重框架宜双向设置

B. 楼电梯间一般宜设置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和拐角

C.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

D. 框架结构中的非承重墙,应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6.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起第二道抗震防线的是()

A. 框架

B. 剪力墙

C. 不好确定

D. 哪个都可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7.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抗震墙的数量越多越好

B. 地震作用主要由框架来承担

C. 总的来说,抗震墙的数量较多并均匀布置,结构的震害会减轻

D. 抗震墙的数量越多,结构延性越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8.框架结构一般宜用于高度超过30m或楼层数10层以上、体型较简单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物。()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为了减小地震作用,应尽量减轻建筑物自重并降低重心位置,可将设备层或大型设备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底层或下部几层。()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5.3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与位移验算

本次练习有13题,你已做13题,已提交13题,其中答对10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某4层框架,各层恒载500kN,屋面活载50kN,屋面雪荷载30kN,各层楼面活载300kN,则该框架总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A. 2980kN

B. 2465kN

C. 2450kN

D. 2475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说不清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下列关于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正确的是()

A. 在计算地震作用下的内力时,需要对梁端内力进行调幅

B. 一般考虑地震作用效应和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就是最不利组合,不需要再进行其它的组合

C. 在求解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可以用D值法

D. D值法求解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反弯点一般选在柱高1/2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手算时通常采用()法。

A. D值法

B. 反弯点法

C. 分层法

D. 弯距分配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5.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手算时通常采用(分层)法。

A. D值法

B. 反弯点法

C. 分层法

D. 弯距分配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内力组合系数取为()。

A.1.0

B.1.2

C.1.3

D.1.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8.对于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验算的框架结构,当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时,结构薄弱层一般位于()。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第二层

D.底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9.现浇框架弯矩调幅系数β可以取0.5~0.9。梁端负弯距减小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且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不应小于简支情况跨中80%。()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在梁、柱端部截面配筋计算中应采用构件轴线处内力进行组合。()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五章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5.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

本次练习有9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

当前页有9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

1.强柱弱梁是指()。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

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D.梁弯曲破坏发生在柱弯曲破坏之后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某八层框架结构,每层层高均为

3.6m,室内地面标高正负0,室外地面标高-0.50m,基础顶标高为-1.0m,顶层屋面板标高+28.8m,上有局部突出电梯间机房,顶面标高+31.5m,该房屋底层框架柱高度为()

A. 3.6m

B. 4.2m

C. 4.1m

D. 4.6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下列关于地震区框架梁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梁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200mm

B. 梁净跨和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C. 为提高梁的延性,往往提高梁的纵向配筋率

D. 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为了使框架柱破坏时发生延性较好的大偏压破坏,一般通过限制框架柱的()实现。

A. 轴压比

B. 剪压比

C. 剪跨比

D. 截面高跨比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5.下列关于地震区框架节点的设计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框架节点的设计应考虑“强节点弱构件”原则

B. 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节点核心区均应进行抗震验算,并满足构造措施要求

C. 框架节点核心区应加强钢筋的锚固作用

D.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6.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实质上就是限制构件最小截面尺寸

B.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实质上就是限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

C.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可以防止构件过早发生脆性破坏

D. 限制框架梁的剪压比是为了防止框架梁发生斜压破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建筑抗震规范规定,梁截面尺寸宜符合的要求是()。

A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B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C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D截面高度不宜大于400m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8.为防止可能存在的脆性破坏等不利因素,下列柱箍筋加密范围取柱全高的情况包括()。

A框支柱B二级框架的角柱

C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D梁柱中线不重合且偏心距大于柱宽1/8的柱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9.抗震设计要求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柱子上,这样的结构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六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6.1震害分析及结构布置

本次练习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3题。

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3题。

1.为了减轻震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尺寸进行了限制,但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

A. 层数和总高度;

B.高宽比;

C.楼层高度;

D.楼板厚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2.《抗震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和层数的限制,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八度地震区粘土砖房,墙厚240mm,总高度18m,层数六层;

B.八度区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C.八度区多孔砖砌体房屋,墙厚190mm,总高度15m,层数五层;

D.八度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墙厚240mm,总高度19m,层数六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砖混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应遵循( )。

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墙承重;

Ⅱ.纵横墙宜对正拉通;

Ⅲ.纵横墙尽量均匀布置;

Ⅳ.上下墙体宜连续。

A. Ⅰ、Ⅲ、Ⅳ;

B. Ⅰ、Ⅱ、Ⅲ;

C. Ⅱ、Ⅲ、Ⅳ;DⅠ、Ⅱ、Ⅲ、Ⅳ。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在一栋建筑中,同时采用混凝土墙和砌体墙混合承重是比较好的结构承重体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六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6.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本次练习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6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6题。

1.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可选择不利墙段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下列哪个不属于不利墙段()

A. 承担地震剪力较大的墙段

B. 竖向压应力较小的墙段

C. 局部截面较小的墙段

D. 竖向压应力较大的墙段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2.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墙体的抗侧刚度分配

B. 根据楼盖的水平刚度分配

C. 和墙体的抗侧刚度、楼盖的水平刚度均有关

D. 无法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当高宽比大于( )时可不考虑其刚度。

A. 3

B.4

C.3.5

D.4.5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砌体结构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对两端均有构造柱的抗震墙γRE取();

A.0.9

B.0.75

C.1.0

D.4.5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5.指出下列哪项关于砌体房屋抗震计算为不正确论述( )。

A.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B.多层砌体房屋,可只选择承载面积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剪验算;C.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可只考虑剪切变形;

D. 各类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应采用fvE。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6.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αmax进行计算。()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7.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不考虑附加地震作用。()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多层砌体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层间剪切变形为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当高宽比大于1而小于4时,应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对砌体房屋墙段的层间抗侧力刚度的影响。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六章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6.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本次练习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3题。

当前页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3题。

1.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2.对砌体房屋中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论述,以下何项为正确( )

A.对墙体初裂阶段的抗剪能力明显提高;

B.如果先浇构造柱,一定要严格按构造规定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6拉结钢筋;

C.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不得直接埋入室外地坪下500mm或较浅的基础梁中;

D. 各片承重墙体均设置连续到顶的构造柱,对墙体抗剪强度有提高作用。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3.多层砖房的构造柱,下列构造要求哪一项不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

多层砖房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240mm 8度区五层纵筋用4Ф14;

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梁内;

构造柱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

在隔层设置圈粱的多层房屋中,无圈粱的楼层应设置配筋砖带与构造柱连接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粱的作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防止墙体很长时由于温度和收缩变形在墙体上产生的裂缝;

B. 在软弱地基上,可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C. 圈粱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使地震作用分配给较多的墙体来承担;

D.圈粱能够限制墙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4.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 )。

A设置构造柱B设置圈梁 C 加大墙体厚度

D加强楼(屋)盖结构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D

问题解析:

5.构造柱与砖墙的连接必须先浇柱后砌墙,砖墙与柱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或芯柱与墙柱连接处应设置通长的水平现浇钢筋混凝土带。()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七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7.1震害及其分析

本次练习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1题。

当前页有2题,你已做2题,已提交2题,其中答对1题。

1.横向地震作用下单层厂房主体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在( )。

A柱头及屋架连接的破坏B柱肩竖向拉裂

C上柱柱身变截面处开裂或断裂D屋面板错动坠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BC

问题解析:

2.纵向地震作用下单层厂房主体结构的震害主要表现在( )。

A柱头及屋架连接的破坏B支承破坏

C上柱柱身变截面处开裂或断裂D屋面板错动坠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D

第七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7.2厂房的抗震措施

本次练习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5题。

当前页有5题,你已做5题,已提交5题,其中答对5题。

1.厂房的同一结构单元内,不应采用不同的结构型式,例如不应采用横墙和排架混合承重。()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2.在侧向刚度或高差变化很大的部位,以及沿厂房侧边有贴建房屋时,宜设抗震缝。()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3.单层厂房宜尽可能选用正方形平面布置。()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在8~9度区,厂房宜采用矩形、工字型截面柱或斜腹杆双肢柱,不宜采用薄壁开孔或预制腹板的工字型柱及平腹杆双肢柱。()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柱的抗侧刚度越大越好。()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第七章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抗震设计·7.3单层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

本次练习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5题。

当前页有6题,你已做6题,已提交6题,其中答对5题。

1.单层厂房横向地震作用计算时,其自振周期是按铰接排架简图进行,但实际自振周期是()的,因此需要调整。

A偏大B不变C偏小D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排架的地震作用采用()法计算。

A振型分解反应谱B底部剪力法C时程分析法D经验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3.单跨和等高多跨厂房可简化为单质点体系,两跨不等高厂房可简化为二质点体系,三跨不对称带升高跨的厂房,可简化为三质点体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集中于吊车梁顶面处的吊车重量应按实际吊车的数量及额定起重量确定。()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考虑厂房纵墙对横向周期的影响后周期会增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排架结构的抗震内力组合一般只考虑重力荷载、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的效应组合。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 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浅谈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结合规范浅谈在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必要性、依据和来源、特点、应用 关键词总体地震效应薄弱层抗震设计概念设计 一、概述 目前,建筑抗震理论远未达到十分科学严密,单靠理论计算很难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而着眼于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则愈来愈受到工程界的普遍重视,它在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也开始有所体现。下面我就概念设计几点进行探讨。 二、抗震设计不确定因素 1.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是不确定的,而且在某一次实际发生的地震中,方圆几千米区域内的地震加速度变化很大,表现出很强的离散型和不确定性。但实际设计时,往往是某一行政区域内所采用的地震作用参数确定的,例如,北京市为8度(0.2g,第一组,对于Ⅱ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设防区,上海为7度(0.1g,第一组,对于二类场地土为0.35s)设防区等,设计所采用的理论化结果和实际可能发生的地震作用之间不可能一致。就现阶段而言,结构抗震设计实际上只是一种校核或验算,即对给定结构的尺寸,给定预测的地震作用,验算结构是否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即使考虑了结构构造措施的作用,也是在假定的地震作用条件下考虑的。由于地震的发生是未知的,一旦实际发生的地震大于预先假定的地震作用,结构就难以达到预先设计的安全性。 2. 结构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例如:结构构件材料性能、截面几何参数和计算模式的精度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构构件抗力的不确定性,在结构整体分析中采用简化计算分析模型所引起的误差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场地土类型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反映在工程设计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结构分析的影响;(2)材料的影响;(3)阻尼系数的变化。(4)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5)地基承载力的影响(6)持续荷载的影响。 由此可见,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结构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与实际受力情况的不一致性,仅靠计算分析得出的数据进行的抗震设计即计算设计(或称为数值计算)所设计出的结构必然缺乏对不同地震作用的适应性,很难有效的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总结历次大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人们发现,在抗震设计时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08)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提出“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是良好的概念设计”. 三、概念设计的定义及原则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展开了分析,对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的部位作了详细的概述,并给出了一系列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抗震设计成为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经验,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抗震的性能,以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的破坏。 1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1 从震害中找出结构薄弱部位 某次地震中,多层混凝土框架教学楼的倒塌,使我们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地震现场的调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大致如下:6、7度区,底层柱上下端出现斜裂缝,并且柱头比柱脚更厉害。8、9度区,底层柱上下端保护层混凝土脱落,箍筋拉脱,柱心混凝土被压碎,纵筋压成灯笼状。二层柱端及底层梁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在地震中倒塌的框架结构,估计也是底层柱上下端先出现斜裂缝,最后被折断的,只不过整个过程时间很短。不难判断:框架结构薄弱层在底层,底层柱是薄弱构件,底层柱的上下端是最薄弱的部位。震害同时表明:在底层柱中存在某些比较薄弱的柱,地震作用下,这些柱的柱端首先出现斜裂缝,最先形成塑

性铰,使整个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导致底层柱逐根被击破,引起连续倒塌。 1.2 从结构分析中确定结构薄弱部位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有其特性,与带有剪力墙的其他混凝土结构相比,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变形能力强。对抗震有利的是吸收地震总能量少,不利的是抗侧力能力差。框架唯一的竖向构件——柱的侧向刚度比剪力墙的墙肢小得多,比梁板组成的楼层平面刚度也小很多。地震通过地层土晃动框架楼房,刚度大而且质量集中的各楼层就会前后左右来回移动,产生楼层水平地震剪力,这些力由梁传给柱。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是各楼层按一定的振型和周期往复侧移。柱本身刚度较小,其竖向变形被动地随各楼层。梁属于楼层的一部分,变形较小。框架的水平地震力和侧移变形主要来自梁板,而抗侧力和侧移主要靠柱。在结构分析中,若忽视板对梁刚度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起现浇的梁板。相对于梁来说,柱是薄弱构件。因此,“强柱弱梁”便成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框架结构底层柱托起整栋楼房,除了承受整栋楼全部垂直力外,还要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结构分析显示:底层任何一根柱的轴力、剪力及弯矩都比上层柱大,底层柱比上层柱更容易被破坏。底层柱上下端弯矩最大,成为整个框架结构内力最大的部位,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难理解:为什么地震时,首先出现裂缝的总是底层柱上下端。各楼层抗剪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抗剪承载力最小,验证了底层是抗震薄弱层。底层柱既是框架结构抗震的“中流砥柱”,又是薄弱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摘要:抗震性能是建筑结构中评判稳固性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基于此,本文 对于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力求不断推进建筑结构 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引言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切实有效地处理好结构的基本要点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 构的可靠性,使结构的使用更加合理与安全。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 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需要从概念设计、计算分析 和构造做法等层层把关,概念设计和构造做法为计算分析的假定提供了可能,而 计算分析又对概念设计和构造做法提供了延伸,三者间缺一不可,互相依存。而 对于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却是抗震设计中的毒瘤,我们需 要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将这些问题严格控制,才能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 保障安全。 1、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 我们对建筑赋予了不同的职能,有提供居住的建筑,有办公的建筑,还有休 闲娱乐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只有建筑物本身是安全 可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功能。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起 建筑物的质量,一定要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地震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现 在我们的技术还不能够精确预测出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这种未知的情况下, 当地震发生时会给建筑物带来致命的打击。现在的建筑以高层为主,一旦建筑物 倒塌以后,那么人们的生命财产会受到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 计就是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影响抗震效果的因素 2.1、抗震场地 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对建筑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 是抗震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地震灾害将会带来严重性不同的破坏,在其出现之时,地表的位置将会出现变化,如果将建筑场地选择在了土质较为疏 松的位置,建筑的整体结构将会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导致十分严重的损失出现。 2.2、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体系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工作应该着重处理好 建筑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要确保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余度,不应该因为某一 部分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的应用效果,在建筑局部遭到破坏的时候,也应该确保建 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在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设计的 时候,应该确保建筑结构各个部件的刚度以及强度能够均衡。要是出现强度以及 刚度分配不够合理的情况,有些建筑结构部件所具备的刚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在建筑区域受到影响的时候,也就会对建筑结构所具备的抗震性能形成损害。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 3.1、加强建筑施工场地的优化选择 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性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在选择施工场地时,应根 据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施工难度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不同建筑物结构类型对施工场地的要求也不同,我国有关条例将施工场地的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作者: ————————————————————————————————日期: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 (武汉理工配套) 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 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答: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4.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P1 答: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 答: 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波)。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P4答: 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7. 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P5答: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7度--0.10g(0.15g);8度--0.20g(0.30g);9度--0.40g 8.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设计规范如何考虑这种影响? 答:宏观地震烈度相同的两个地区,由于它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则震害程度明显不同。处于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高柔结构,其震害远大于同样烈度的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建筑物,且反映谱特性不同。 ?为了区别同样烈度下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89《规范》将地震影响分为近震和远震两种情况。01《规范》进一步引入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9.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什么?P8 答: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准则)是小震不坏、中震能修、大震不倒。 10.“三个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具体内容是什么?P9答: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浅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中震设计概念 发表时间:2016-06-27T14:51:54.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隆凡梅 [导读]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摘要:对于普通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目前我国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中震和大震则是通过地震力的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是对于较重要的、超高的、超限的建筑物则需要进行中震和大震的抗震计算。本文主要阐述了中中震设计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操作,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震设计概念;地震影响系数;荷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下简称《抗规》)中对中震设计仅在总则中提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没有给出中震设计的设计要求和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现行《抗规》存在几个问题: 1规范未对结构存在的薄弱构件进行分析并作出专门的设计规定,仅对框架类剪切型结构适用的薄弱层作了一些规定; 2在中震作用下,规范仅提出“中震可修”的概念设计要求,没有具体的抗震设计方法; 3“中震可修”的技术经济问题:可修的标准决定工程????造价、破坏损失、震后修复费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建筑物体型复杂,结构新颖,超高超限越来越多,因此要求对结构进行中震的设计也越来越多。 2 中震设计 2.1 为何要进行中震设计呢? 《抗规》条文说明1.0.1条指出,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即小震下的弹性计算),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设计要求,但前提是建筑物的体型常规、合理,经验上一般能满足大中震的抗震要求。反之对于一些体型很不好的甚至超限的建筑物,在大震下的结构反应和小震完全不同,不进行相应的中震和大震计算是没法保证结构安全的。 为达到各阶段抗震要求,须对于上述体型异常、刚度变化大、超高超限等类型建筑物进行中震抗震设计,其余类型建筑物建议可按中震抗震进行验算。 2.2 中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不同频数和强度的地震时,要求建筑物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中震设计就是为了使建筑物满足该地区的基本设防烈度,即能够抵抗50年限期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中震设计和大震设计都可称为性能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重要发展,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性、规范指定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业主(设计者)可选择所需的性能目标,而不仅仅是按现行规范通过分项系数、内力调整系数、抗震构造措施等粗略、定性的手段来满足中震和大震的设防要求。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对超限结构而言,利用这些指标能更合理地判断整体结构在中震、大震作用下的性能表现,给超限设计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2.3 中震设计的分类 中震设计就是结构在地震影响系数按小震的2.875倍(αmax=0.23)取值下进行验算。目前工程界对于结构的中震设计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按照中震弹性设计,第二种是按照中震不屈服设计。 首先明确一点,中震弹性和中震不屈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与设防目的均不相同。中震弹性设计,设计中取消《抗规》要求的各项地震组合内力调整系数,保留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保留了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仍属于弹性阶段,属正常设计。中震不屈服设计,设计中除了地震内力不作调整,同时也取消了材料、荷载等分项系数,对应地不考虑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结构已经处于弹塑性阶段,属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由此可见,中震弹性设计接近于平常的小震弹性设计,而中震不屈服设计则与大震设计同属于基于性能的设计。 3 基本方法及应用 根据中震设计的分类,以下分别阐述中震弹性及中震不屈服的具体设计方法,介绍如何在satwe、etabs、midas等软件中实现中震设计。 3.1 中震不屈服设计 3.3.1 不同抗震烈度下的各级屈服控制 若场地安评报告提供实际的地震影响系数,则应取用所提供的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下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屈服判别地震作用1、2 的地震影响系数可相应插值求得。 3.3.2 SAWTE计算:地震信息中抗震等级均为四级;αmax按表3取值;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勾选地震信息中的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结构设计选项;其它设计参数的定义均同小震设计。 3.3.3 MIDAS/Gen计算: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四级;主菜单→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定义中震反应谱,在相应的小震反应谱基础上输入放大系数β即可,β值按表3计算所得;总信息中风荷载不参加计算;主菜单→结果→荷载组合:将各项荷载组合中的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为1.0;主菜单→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将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0;其它同小震。 3.3.4 ETABS计算:选项→首选项→混凝土框架设计→定义抗震设计等级:四级;定义→反应谱函数→Add Chinese 2002 Spectrum→定义中震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取值,其余参数按《抗规》;静荷载工况中不定义风荷载作用;定义→荷载组合→各项荷载比例系数均取为荷载分项系数1.0x荷载组合系数φ;定义→材料属性→填写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其它同小震。 4 工程算例 4.1 示范算例 4.1.1 基本参数:二十二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层楼面转换,无地下室,首、二层4.5米,标准层3.5米,总高79m。结构平面布置如图一所示。结构高宽比3.76,长宽比1.22;抗震参数,7 度,第一组,0.10g;场地II类;风荷载100年一遇为0.9kN/㎡。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405 课程名称中文名:建筑结构抗震 英文名: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 2 学时32 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砌体结构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郭继武, 建筑抗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787112050239. 2.(新西兰) T. 鲍雷, (美) M. J. N. 普里斯特利著, 钢筋混凝土和砌 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12125005.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7560824447. 4.Anil K. Chopra.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第三 版,2009,ISBN:9787302202189 一课程简介 《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涉及到地震概念、场地影响、结构动力分析以及各类建筑抗震设计多学科交叉的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抗震设计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地位。能够掌握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并具有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一般工程抗震设计中的能力,为成为一名卓越结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比重如下: 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支撑比重 1 毕业要求2. 2 基于所学的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并结合文献查阅,能够针对复杂 土木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并获 得有效结论,且能试图改进。 55% 2 毕业要求3.1 具有完成土木工程结构构件、节点和 单体的设计能力。 45%

(完整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 (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 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 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 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 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设防烈度 (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 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4)鞭梢效应; (2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26)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 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7)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的85%; (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 (29)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3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 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 二、简答题 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是对建筑结构应具有的抗震安全性能的总要求。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水准的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丁新宇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丁新宇 发表时间:2018-09-12T16:53:28.8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丁新宇王诗瑶刘爱廉[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建筑物。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050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的建筑物。目前各大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建筑质量是尤为重要的。建筑物不仅要实现居住环境的优化以及设计的改良,也要更好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建筑的抗震性是尤为重要的,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 中,就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重要性分析前言 当下,我国的建筑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从质量上看来,我国的建筑物还存在着抗震性较差的问题。从建筑物的质量层面来说,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是尤为重要的,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就需要做好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一方面设计师要切实掌握建筑抗震设计理念,其次,要根据实践经验,完善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优化建筑结构质量。 1、建筑结构抗震性的重要性分析 1、1可以减少地震给建筑带来的伤害 由于我国位于亚欧板块边缘,地质结构不够稳定,在许多地区都存在着发生地震的隐患。在发生地震时,倘若房屋的抗震性能不够高,会导致建筑物的坍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也会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而且地震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目前我们还不能极为准确的对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地震的潜在可能性。由此可见,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尤为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伤害。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1、2有助于优化建筑结构 在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概念设计是体现先进设计理念的一种内在表现,结构设计师必须明白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使建筑结构整体设计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便需要从细节角度出发,注重每一个环节设计的优化,所以在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有助于结构设计的整体完善及优化。例如: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过程中, 1、3能增强建筑部分结构功能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施的条件下,能够使钢筋混凝士的性能得到有效增强,进而起到抗震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使梁柱结构的性能得到有效优化。在受到强烈地震的情况下,大部分构件会发生塑性变形,进而会使部分地震能量被消耗。而在做好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础上,能够使梁柱节点在强震作用下发展为理想的塑性铰,从而使地震能量被大幅度耗散。并且,将“强柱弱梁”理念应用到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当中,实现浇楼板及相应的配筋发挥作用,能够使框架梁的强度及刚度大幅度提升。总体而言,在优化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条件下,能够使建筑物结构功能得到较大增强。 2、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为了建筑结构整体设计得到有效优化,便有必要做好建筑结构整体及局部节点、杆件的抗震概念设计工作。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各大设计要点的落实。 2、1对建筑抗震结构体系进行合理选取 在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建筑抗震结构体系进行合理选取,这样才能够使设计体现出安全性及经济性的特点。根据实际设计工作经验,合理选取建筑抗震体系的要点包括:首先,需确保抗震结构体系存在详细的计算简图,并具备规范、科学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在抗震结构体系受力、传力上需和实际设计相符,同时做好抗震分析工作;其次,对于一些构件或者结构导致整体结构受到破坏的情况需充分避免,进而使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有效保障,防连续倒塌能力有效增强,并且,对于抗震设计,需确保结构具备内力重分配的功能;最后,对于抗震结构体系来说,需拥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变形控制能力以及地震能量消耗能力等方面,也需体现出优良的特点。例如:如果承载能力良好,但变形能力缺乏,那么对于砌体结构来说,则易发生脆性破坏,进而呈现倒塌的风险。 2、2努力提升结构构件的延性 对于建筑抗震结构来说,其变形能力对组成结构的构件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同时会使结构构件连接过程的延性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需对各种结构的抗震策略加以明确,做到规范、科学,进一步使结构构件的延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砌体结构为例,对水平向圈梁与竖向构造柱以及芯柱等混凝土构件加以应用,同时对砌体结构的约束加以强化,或者应用配筋砌体,确保砌体在出现裂缝之后不会散落或者坍塌。在发生地震的条件下不会失去承载能力。除此以外,在各结构构件的延性水平得到有效保证的条件下,还应该使结构节点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有效增强,确保节点以砌体结构的稳定性。这样一来,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延性,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来说,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地震发生时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其次,也能更好的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这就要求结构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好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建筑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艺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处理措施分析与设计[J].江西建材,2016(17):15+21. [2]吴家杰.中欧规范设计建筑抗震性能对比[A].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编委会、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2015:5.

建筑抗震设计原理题库答案

一、判断(共计22.5分,每题2.5分) 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A. 正确 B. 错误 2、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A. 正确 B. 错误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A. 正确 B. 错误 4、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 A. 正确 B. 错误 5、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A.正确 B. 错误 6、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A. 正确 B.错误 7、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A. 正确 B. 错误 8、质量、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A. 正确 B. 错误

9、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共计77.5分,每题2.5分) 10、框架—抗震墙结构布臵中,关于抗震墙的布臵,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抗震墙在结构平面的布臵应对称均匀 B. 抗震墙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臵 C. 抗震墙宜于中线重合 D 抗震墙宜布臵在两端的外墙 1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12、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 A. 扭转效应 B.鞭端效应 C. 共振 D.主体结构破坏 13、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反应谱的具体表达是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其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反应谱曲线为() A. 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17T16:01:14.9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供稿作者:袁芬 [导读]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袁芬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工程建设中,抗震设计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必须完善好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工作。本文主要论述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提出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以供参考。关键词: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策略 1 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 1.1什么是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就是把地震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结合起来,设计时应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反应,依据结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侧,从一开始就全面合理地把握好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如把握好总体布置、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与刚度分布、结构延性等),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力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1.2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 实际地震的不可预知性,可供分析的地震资料的有限性,目前地震计算手段 的局限性,故重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地震理论不完善所采取的弥补措施。抗震概念设计目标:“小震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地震)可修,大震不倒”;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两阶段设计步骤”,即:承载力验算和弹塑性变形验算。 2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策略 2.1 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 2.1.1 影响结构体系的因素很多,如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还应考虑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等。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砖混结构以砖墙作为抗侧力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易发生剪切破坏。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在地震力作用下,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抗侧力构件,发生不同破坏(剪切变形,弯曲变形)。 2.1.2 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是解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问题: 1)对于非抗震结构,足够的材料强度和刚度是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于抗震结构除了要承担常规荷载外还要承担地震动作用,其材料强度和刚度不是越大越好(如抗弯强度过高不利于抗剪,刚度过大也会加大结构的地震作用),而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结构体系由各类构件相互连接组成,抗震结构构件应具有必要承载力、合理的刚度、良好的延性、可靠的连接,使相互之间合理均衡。 3)结构构件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即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延性可以增加结构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构抗震设计的本质就是对结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的合理把握问题。 2.2 选择合理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2.2.1 建筑布置对结构的规则性影响重大,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的互相配合。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避免采用特别不规则的方案。 2.2.2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应避免形成平面和竖向的不规则。平面不规则主要关注的是结构的扭转和水平传力途径的有效性问题,体现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不规则主要关注薄弱层问题及竖向传力途径的有效性问题,体现在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2.3 选择合理的结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分析 2.3.1 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的前提,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性工作,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合理的计算假定,合理选用计算程序,必要时的多模型多程序比较分析等对结构设计关系重大。 2.3.2 目前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主要有: 1)高层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3)时程分析法作为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补充计算方法。根据结构的规则性,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在多遇地震下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在罕遇地震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2.3.3 结构抗震设计应根据不同要求,对同一结构布置采取不用的计算假定。比如对结构进行不规则判别,选用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考虑偶然偏心等。比如配筋设计计算,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分块刚性楼板假定、弹性楼板假定及零刚度楼板假定,考虑双向地震,框架柱配筋按单向偏心计算或按双向偏心计算等。 2.4 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 2.4.1 抗震措施要求做到“四强、四弱”。 1)强柱弱梁:目的是框架在地震情况下产生梁铰机制,即要求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 2)强剪弱弯: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生,没有防范,要避免。 3)强节点弱构件:因节点失效意味着与之相连的梁与柱都失效,故要求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构件。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浅谈日本建筑抗震技术 摘要: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频繁的地震灾害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本文将介绍日本建筑抗震技术体系的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同样是地震重灾国的我国,提供借鉴,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思考。 关键词:耐震,减振,免震,强震观测,振动台 0引言 据我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月3日4时20分,在智利中部发生7.1级地震。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地震一直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地震重灾国,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1]如图1、2所示。然而,频繁的地震灾害,却使日本的抗震技术快速发展、完善,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自1998年至2007年,日本共发生震级为6.0以上的地震199次,约占全球同等规模地震总数961的20.7%左右,但由其导致的灾害死亡人数仅占世界的9%(中国却占约30%)。由此可见,日本抗震技术体系的先进与完善。 图1 全球地震分布图2 日本周边发生过的地震 1.日本的地理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由于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2.日本建筑抗震发展历史 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很早日本就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早在一百多年前,1891年浓尾大地震砖结构建筑被毁严重时,就开始探讨采取什么措施,来抵御地震破坏。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近似分析地震动影响的静力计算法。日本从美国引进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后,不久,日本的钢结构建筑创始人、东京大学教授佐野利器于1914年发表了《家屋抗震结构论》。首先提出了“抗震结构”的概念,并创造性提出了用“静态”的水平力,代替“动态”的地震力的“度震法”,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为现代结构抗震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参见教材第10面。 3.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 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 1.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 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 2.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 (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

概念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 近些年地震频率逐步提升,对人们生命、财产有着较大威胁。因此对建筑抗震设计进行有效强化成为必然。本文主要对建筑抗震中如何运用概念设计进行探讨分析,对其应用状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建筑抗震性能的有效增强做出贡献。 标签:概念设计;建筑抗震设计;体现;应用 设计建筑时,对概念设计进行恰当运用可使抗震性能得以有效提升,不论是安全性还是稳定性都显著增强,进而使结构体系与抗震要求相契合的同时,使结构造价达到经济理想化。 1、概念设计具体体现概述 1.1基本概述 建筑设计通常分成计算、概念两部分设计。计算设计通常以准确数据、信息等为基础,而地震无法有效预测,因此从计算设计出发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不现实。而概念设计主要指设计师以建筑空间为基准,从整体概念出发对结构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对各构件和结构相关关系进行有效处理。设计时一般会通过概念设计对地震情形进行引入,而后做出相应模拟,同时按照相关参数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计算,从而获得相应抗震结构,确保其抗震性能的有效强化。此外抗震设计应以建筑周围小震效应为基准,计算各主要构件相应的承载力,从而把握好建筑具体弹性变形。此外还应合理计算大震时结构变形情况,确保设计在抗震方面实现第三水准。抗震设计以设计目标为导向来展开,为确保抗震性能的有效提升,设计师应对结构概念进行强化,使结构方案在效果、造价方面都实现理想化,从而实现小震不坏而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1.2概念设计关注要点分析 首先选取场地需要使建筑与不利地段相远离,如果不能避免则需采取相应抗震措施。因此选取地基时应靠近抗震有利地段。可选择土质较为坚硬而地质元素也较为均匀的地区。此外结构设计应尽量使平立面保持规则,同时刚度分布较为均匀,从而避免地震导致薄弱处产生集中性质的破坏。结构设计需要使扭转规、侧向刚度等规则化,同时构件在布置方面须保持规则。其次对结构体系进行针对选取。结构体系需要对计算简图及内力如何传递等进行概括,还应对多道防线进行合理布置从而防止构件因地震损坏使得结构体系丧失抗震、承载能力。此外概念设计要对强度等的分布进行重视,通常质心、刚心相应的偏心距不应过大,防止局部削弱造成薄弱部位的出现。 2、建筑抗震中概念设计具体应用 2.1对抗震结构进行重点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