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探究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探究运用

2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探究与运用----岳鹿版历史必修I《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案例分析简介: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实例为剖析点,阐述了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内涵,介绍了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运用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与基本模式,提出了群体角色扮演的概念,分析了该教学法在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的独特优势。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群体角色扮演中学历史教学要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明确的说明:一是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三是培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开放的世界意识。一句话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是新程改革中提倡的所谓三维目标。在这三维目标中,本人认为,第三个目标,也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最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功能,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呢?这是我们高中历史一线教师的重大课题。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由于强调老师的单向灌输,其教育方式是僵化的,教育的效果是低劣的,已不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本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在诸多的新式教学方法中,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什么叫体验?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体验就是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思想、观点等学习对象。只有通过体验,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已无关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与之交流的存在,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才会产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自觉的探究,从而生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的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强调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模仿性学习)的方式体验历史,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品格的学习目的。本文以《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为例,探讨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以及论证这一教学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的主要优势。

一、课题的选择选择《五四爱国运动》一课作为情景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案例分析,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意义。首先,《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而事件的主体又刚好是青年学生,让现代青年学生体验近代青年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容易产生心灵的共 3 鸣,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据本人对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当今的中学生由于诸多原因对“五四运动”知之甚少,对“五四精神”的内涵更是模糊不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面对这一现实,不能不强烈地感到历史教师肩负的重担:让我们的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八十多年前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领悟“五四精神”成为本人不贷之责。第三,《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具有较强烈的情感色彩与矛盾冲突性,非常适合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的制定过去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学的目标总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术性问题的探讨,得出一些非常教条的结论。却忽视本课强大的历史教育功能,忽视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根据新课程标准,并基于上述现代中学生的情况以及对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探究式学习探讨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通过讨论法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 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八十多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情景的设置能否调动学生的体验兴趣、体验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有效。首先是情景的创设。利用多媒体与历史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是最佳方法。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资料相当丰富,图片、文本、论著、音像

资料、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不胜枚举。但选择哪些材料才能构建一个震撼学生心灵的历史情景呢?经过反复考虑与筛选,最后选定一部以中国外交家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为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我的一九一九》,选择其中三个片段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景。第二是选择体验方式。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是一个好方法,常用的角色扮演一般都是采用历史剧表演。本人认为历史剧表演对于体验历史是有效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需要学生在课外编写历史剧本,并要作简单排练,花去学生较多的课外时间;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又直接影响到体验的效果;更大的局限在于这种方法只有少数的表演者能深入地体验历史,大部分学生仍是旁观者。本人认为应该用更为简便的、可操作性强的、人人都能参与体验的角色扮演方式,那就是群体角色扮演。五四运动的主体是学生与工人,于是,本人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定角色为当时北京的大学生、上海的工人与外国记者,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三是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主要围绕着基本史实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展开,不再关注学术性的问题。此外,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了解五四运动。三、教学过程的实施1.情景再现,让学生感知历史,探讨五四运动的原因首先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电影上顾维钧的扮演者用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再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历史情景,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共呜,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基本史实。接着老师围绕着电影片段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这些问题分别是“影片再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巴黎和会是什么会议?”、“山东问题的来由是什么?”、“巴黎和会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什么后果?”。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原因。2.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历史,自主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继续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影片再现当时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后中国留学生与华侨在法国集会抗议以及国内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通过这个情景再现,渲染当时的爱国激情,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学生活动,按下列角色分工与历史场景的设置完成学习任务:?第一组同学请以当时北大学生的身份给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写一封亲历五四运动的信?第二组同学请以当时上海工人的身份给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亲历上海五四运动的信?第三组同学请以当时外国记者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学生注意自己角色的情感定位;所写的信与新闻报道要包括运动的口号、中心、主力、结果等基本内容,字数在200字左右,10分钟左右完成)同学们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利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角色扮演,体验当年的爱国激情;并且通过书信与新闻报道等文学手段,准确地展示自学成果,抒发爱国热情。达到了提高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接着是学生作品交流,用交换阅读与代表朗读的方式进行,师生对作品当堂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北大学生的一封信。?亲爱的梅:你好!你在国外生活得好吗?知否一个多月以来在祖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呢?相信你也听说了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的消息了吧。当这一消息传到我们学校时,同学们失望、悲愤!我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咬破手指,写下血书。5月4日,我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尽管3000多人都不认识,但是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开始示威游行,高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我已经声嘶力竭了,但仍坚持着,我们的游行队伍因遭到军警的阻拦而转向卖国贼曹汝霖的家,一把火点燃了赵家楼,看着那熊熊烈火,我觉得真解恨啊!我们的斗争虽然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但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很快,上海的劳工阶级起来了。斗争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了上海。当时,上海的劳工罢工、商人罢市的消息不断地传到我们的耳里,我的心澎湃不已!终于我们的斗争取得了成效,北京政府在6月10日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被捕的同学也陆续释放了。我感到无比 5 的激动与自豪。亲爱的梅,回国吧!与我们共同斗争吧!你的好友燕子。?这些信的字里行间,浸透

着当代学生的爱国情啊!3.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五四运动的深刻社会影响以及“五四精神”的内涵这一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展开讨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提倡弘扬“五四精神”?学生在上一环节中主要对五四运动进行感性体验,这一阶段进入了理性思考。学生在对历史与现实认真思考基础上,各抒已见,经过热烈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能力,加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培养了民族责任感。4.运用表格,巩固本课基础知识;情景再现,强化爱国情怀本阶段为小结环节。首先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最后播放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片段: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情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影片最终定格在几个大大的黑体字“中国人民第一次对列强说不!”时,同学们已经心潮澎湖,激动不已。“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一句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历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强调心理内化。情景体验式教学法之所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它遵循了上述教育规律。从《五四爱国运动》这一极为普通的课例中,我们看到,历史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所面对的历史事件“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成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者”,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他们的悲与喜,爱与恨,形成他们的是非观,形成他们的正确价值取向,培养他们越来越深刻的分析能力。情景体验式教学法正是此类教学法的典型代表。当然,体验历史的方式是多样的,角色扮演只是其中一种。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义不容辞地继续探索,充实完善这一教学法,也衷心希望得到广大同行的帮助。

本文参考书目: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程标(实验)解读》2.赵亚夫主编《历史学习方略》、《历史教育价值论》3.苏万青、张静的《网络环境下历史探究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中学历史教学》2004.8)

论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5-12 11:25:00 ] 作者:马秋莲编

辑:studa090420

[摘要] 所谓社会责任感就是指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活且能够取得成功的事业与幸福的家庭的重要的人格品质。我们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很多学生爱国主意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骄逸, 专横跋扈,缺少宽容心;冷漠、自私、麻木甚至缺少同情心。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且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历史教学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勇挑重担,迎接挑战,通过历史课堂给学生传授历史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中学生,历史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对集体和家庭、对他人、对自己所负责任的信念和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因为责任感是一个人日独立于社会、取得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的重要的人格品质。因此责任感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人格和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更具有重要性作用。

一、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好他们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准则,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指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做学问。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既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古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科学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和补充,但是一个人的品格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所以历史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

针对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且提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中学生进行中学历史教育,因为它有着其他学科无可代替的作用,特别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我们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勇挑重担,迎接挑战,通过历史课堂给学生传授知识,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把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归于历史教学之中。

二、中学历史教师要将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表达出来,去感染中学生

历史课程的标准非常重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意义,古今中外曾出现过很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给教师培养中学生历史责任感提供了许多生动材料

例如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

的“身无分文,以忧天下”等。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尊敬,这些事例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且非常感人,能带给学生情感上的震撼和冲击,从而给中学生做了“榜样”的示范作用,取得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让中学生知道如何去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要告诉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就是爱国,还要让他们学会爱国,所以教师可以以历史课堂为依托,来培养中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从古至今,中国华夏五千年,到处都有英雄模范人物,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所以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江总书记曾经提出,他说“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比如他讲述了清朝设置台湾府,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击败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等,在这里我们都已经突出地指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先辈们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这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所以今天我们同样要维护好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统一,这是爱国之举。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应该要把握好最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历史教学要与现实紧密结合,去引领学生

以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中学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误区,教师只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却轻能力培养,更忘记了“鉴古察今” “古为今用”的道理,从而使历史教育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认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再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做到历史教学与现实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安春梅:浅谈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 (09).

[2] 谢其安:如何在历史课中开展情感教育[J]. 基础教育研究, 2009, (18).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楼主发表于:2012-12-09 13:16来源于:“国培计划(2012)”——黑龙江省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历史课是一门认识社会和了解历史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像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事实上,不少历史事实距离现代十分遥远,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使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是历史教学极为重要的方面。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内容距离现实过于远而无法理解或不感兴趣,这实际上牵涉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对历史教学资源开发的问题。

一、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认识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认识兴趣能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倾向。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调动已获得的知识的技能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气氛,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具体地说:(1)通过导论和引言让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生的认识需要,将教学活动目标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内容动机。

(2)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3)把教学内容迁移到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满足,增强认识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4)让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定向来发展自身的认识兴趣。

二、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国家、对社会负有责任感,对新生的事物抱有热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1)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从教学中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注重理解来接受知识,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历史课程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并重转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质和科学精神方面。因此,

在教学中确立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通过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想要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借助有效的情境再观,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就是教师在历史的教学课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情境当中去,经历历史,获得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体验认识历史知识的过程。对于认识历史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内化、建构、表达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构建。多年来,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体验,历史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围绕教材听课、做习题、测验考试,学生靠死记硬背,把教材内容复现到试卷上。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活动基本局限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的心理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理念陈旧。

新课程明确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许多有操作性的活动建议,在教材中设置了若干活动探究课,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其出发点就是在于抛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看重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也有了正确的人生抉择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1-13 14:14:00 ] 作者:刘小兰唐洪

波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新课程背景中学生人类理性道德教育健全人格现实的人马克思

论文摘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

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百。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正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联合同科教文组织提交的2l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作者为之共同努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在自我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南己及人,南内向外,逐渐扩展、升华的情感体系。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在于使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加强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投入,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激劢的能力、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责任教育的成功与否。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个体,很难想象其会有发达的社会责任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A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白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新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即主体自我发展的根本条件”,让学生“在每一种生活处境中判断自己的目的,判断牛活中的各种价值,能够自主地选择,能够意识到外部与内部的符种力量,能够承担我们行动的结果”新课程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不是以放弃学生自身个性和人格独立为代价,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信任学生,相信人性向善性的存在和个体人格自我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反对灌输、强迫,倡导平等对话、启发引导,“责任感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职责.而是对自我所关切的恳求的反应”。提倡独立的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幸福的权利,肯定和尊重个体自身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独立,这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

二、开发“隐性课程”的情感激励功能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随时都有呵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未曾见识的风景,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使灵光得以闪现。通过隐性课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便是新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好体现。我国著名学者班华把“隐性课程”定义为“课内外问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素” 。“隐性课程”能对学生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浸透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的激发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只有当我们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 (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 时,才会对父母、对师长、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怀有种感激的心态,把爱的分享和奉献作为一种“应然”的过程,学会珍惜爱、创造爱以及奉献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好公民。新课程下学校要大力加强对本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使其以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约束的功能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补充和拓展了显性课程所不能及的教育功能。例如: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虽然不是学科显性课程,但它却是一所学校的“心灵宪法”,是最重要的潜在隐性课程。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经风雨、见世面、交朋友、办事情,为共同的理想挥洒汗水,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奋斗,共同领略奋斗、创造的乐趣,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等等,这些都无时无刻不激发着学生

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懂得自己对学校、集体、同学所应承担的责任。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新课程下全社会所有人们应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最好的“隐性课程”氛围。三、利用实践活动载体,构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体验板块

新课程倡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更是旨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新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责任感不仪是一个主观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德育重践行,德育靠体验,社会责任感教育更是如此。因为道德不是靠嘴巴“道”而来的,如果道德只会“道”,而不“行”,那就叫“道学”好了。伦理学的实质也是在于实行,若是不实行,那就叫“理论学”好了。所以,抓住了“实行”,就抓住了责任教育的根本。“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将接受到的信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比较,并作出选择。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我校实践活动就具有主题鲜明,实践性、体验性强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一年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刘复基与德山书院》《刘复基与辛亥革命》等系列探究寻访活动,追寻校友刘复基烈士的革命足迹。学生去博物馆寻访烈士的生平事迹,采访烈士后代,查阅历史资料,更真实地体验了先烈尽忠报国、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希望丁程义卖”是我校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他者、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和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这种体验是主体的亲历体验。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被这种体验所唤醒并激发和释放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与塑造。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丰十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四、寓责任教育于各学科课程教学中

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同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使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因为学科课程内容不仅涉及普遍客观的知识,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20世纪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品德教育教程学派都强调把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课堂讨论是倡导的德育策略之一。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让课堂教学成为传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殿堂。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认为,道德教育内容要融合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育巾,在方法上要以探究、商量和讨论为主,他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很多学科不仅涉及到政治、自然、历史、社会各个方面,有时还会出现环境保护、遗传等问题。新课程要使社会责任感培养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做好其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并懂得挖掘各学科的德育潜力,让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人文环境的变更与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化结合起来,将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自

然地理背景中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保持足够的自由空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让学生勇于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去担当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感的生活,使责任感的教育成为活生生的生活的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不仪仪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之相配合。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9.

[2]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理论观察,2006(10).

[3]金生铁.教育与人的尊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1).

[4]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7.

[5]牟艾力.论师范生教育责任感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

[6]勒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7]曾钊新.教育哲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6012552.html,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