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蕨类植物复习题

蕨类植物复习题

蕨类植物复习题
蕨类植物复习题

第 1 页共3 页

蕨类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无孢子生殖、无配子生殖

2、小型叶、大型叶、孢子叶、营养叶、同型叶、异型叶

3、厚囊性发育、薄囊性发育

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错者打“-”)

1、卷柏的孢子叶不具叶舌。()

2、石松的叶为小型叶,茎上具毛和鳞片。()

3、卷柏的孢子无大小之分,为同型孢子。()

4、水韭是大型叶蕨。()

5、蕨类植物的茎部为根状茎。()

6、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7、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8、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9、顶枝学说认为石松类的小型叶起源于茎轴表面的突出体,叶脉是后来发生的。()

10、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真根。()

11、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12、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13、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束植物。()

14、蕨类植物的同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两性,异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单性。()

15、松叶蕨亚门的植物具假根,而蕨类植物其他亚门的真根多为不定根。()

16、蕨类植物的茎除极少数种类(如桫椤科)为木质茎外,其余皆为草质茎。()

17、蕨类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

18、蕨类植物的叶有大型叶与小型叶、同型叶与异型叶、营养叶与不育叶之分。()

19、蕨类植物的叶有单叶,也有复叶。()

20、卷柏的大孢子囊萌发形成雌配子体,小孢子囊萌发形成雄配子体。()

21、植物界从蕨类植物开始才具有维管系统的分化。()

2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皆呈心脏形。()

23、真蕨亚门植物的叶片(能育叶)背面,一般用肉眼都可以看到呈圆形、线形、肾形或其他形状的结构是孢子囊。()

24、蕨类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配子体很微小,分类中一般不予采用。()

25、蕨类植物的精子皆为多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26、在真蕨亚门中,叶为单叶植物的幼叶拳卷,为复叶植物的幼叶不拳卷。()

27、蕨类植物的孢子叶与营养叶形状不同的为异型叶,形状相同的为同型叶。()

28、卷柏的根托为外起源,可视为无叶的枝。()

29、真蕨亚门植物的单叶是小型叶,复叶是大型叶。()

30、紫萁(Osmunda japonica)的叶为同形叶。()

第 2 页共3 页

31、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susculum)的叶为单叶和同型叶。()

32、象卷柏和水生蕨类等异型孢子种类,配子体是在孢子壁内发育的,已趋向于失去独立性的方向发展。()

33、现存蕨类植物中,除极少数如水韭属和瓶儿小草属等种类外,一般没有形成层的结构。()

34、卷柏属植物横切面上,皮层和中柱由横桥细胞相连接。()

35、真蕨的孢子囊群着生在营养叶的背面或背面边缘。()

36、蕨类植物的大孢子萌发产生雌配子体,小孢子萌发成雄配子体。()

三、填空

1、原始蕨类植物的配子体通过作用取得营养,进化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呈形。

2、卷柏目与石松目的主要区别是:卷柏目茎的节处有,叶的基部有,孢子形。

3、真蕨亚门与其他四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叶幼时;孢子囊群常聚成。苹目、槐叶苹目与真蕨目的最大区别是生境为生,孢子囊群藏于特化的内,孢子型。

4、蕨类植物门分为个亚门,其中亚门是现代生存的最繁茂的一群蕨类植物,它分为纲、纲和纲。

5、木贼属的孢子虽为同型,但颈卵器和精子器有时在配子体上有同体或异体的,这可能与有关,基质良好时多为性,否则多为性。

6、楔叶亚门的孢子囊群生于特化的孢子叶上,这种孢子叶又称。

7、人们利用红萍(满江红)做绿肥,主要是由于它和门的属植物共生,作用。

8、木贼属植物为中柱,星木属植物为中柱。

9、裸蕨属植物的气生茎基部生有状突起。

10、脉序是蕨类植物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一般分为3大类,即型、

型和型。

11、真蕨亚门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或特化的上,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各种形状的。

12、大多数真蕨植物的每个孢子囊群还有一种膜质的保护结构,叫做,其外形与囊群一致,常见的囊群有形、形、形或汇生在上。

13、地球上的蕨类植物有多种,中国约有种。

14、原生中柱包括、、几种类型。

15、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中柱类型是,多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中柱类型是。

16、蕨类植物孢子囊上常有一行细胞壁加厚的细胞称为,它与孢子囊的开裂和有关。

17、水生真蕨植物的孢子囊生于。

第 3 页共3 页

四、选择填空(有的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1、某种蕨具有无孢子生殖现象,那么经过无孢子生殖产生的配子体染色体数目为。

A.1n B.2n C.3n D.4n

2、下列各亚门中,具假根的是。

A.Psilophytina B.Spenophytina C.Filicophytina D.Lycophytina

3、下列蕨类植物中,具异型孢子的是。

A.卷柏B.水韭C.瓶儿小草D.贯众

4、下列蕨类植物中,孢子具弹丝的是。

A.紫萁B.肾蕨C.木贼D.石松

5、下列蕨类植物中,植物体的茎具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的是。

A.石松B.水韭C.问荆D.芒萁

6、下列蕨类植物中,叶具有叶舌的是。

A.石松B.卷柏C.水韭D.海金沙

7、真蕨亚门植物体上常具有鳞片和毛,其作用为。

A.支持作用B.分泌作用C.吸收作用D.保护作用

8、下列蕨类植物各亚门中,叶不为小型叶的是。

A.松叶蕨亚门B.楔叶亚门C.水韭亚门D.真蕨亚门

9、下列蕨类植物中柱类型中,最原始的中柱类型是。

A.具节中柱B.原生中柱C.管状中柱D.网状中柱

10、下列结构中,属于蕨类植物孢子体世代的是。

A.囊群盖B.孢子囊C.环带D.原叶体

11、下列植物中,具大型叶,具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是。

A.卷柏B.石松C.木贼D.海金沙

12、满江红植物叶内生长着一种与固氮作用有关的生物是。

A.念珠藻B.鱼腥藻C.固氮菌D.根瘤菌

13、下列哪一门的蕨类植物其配子体为菌根性营养。

A.石松亚门B.楔叶亚门C.真蕨亚门D.水韭亚门

14、下列不属于古代蕨类植物的是。

A.莱尼蕨B.铁线蕨C.裸蕨D.小原始蕨

15、下列结构中哪一个不属于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世代?。

A.原叶体B.孢子囊C.孢子D.假根

五、问答题

何谓顶枝学说?它是如何解释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进化的?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 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描述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的观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4、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特征及生活环境的描述,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5、通过对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的关注程度。 教学重点: 1、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到的植物类群,通过学习讨论,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同时认识到就是这些平时少见的植物与人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不同种类植物特点的描述、总结与比较。 利用实物观察、描述最好,教师可以多提供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总结和归纳。 教学策略: 本课为1课时,本章是在之前讲过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并以植物体为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好身边的植物资源,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搜集不同环

境中的形态差异较大的不同植物标本,教师也应准备本地常见的三类植物的标本,以备学生搜集标本不全时补充使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观察与讨论,比较总结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根据本地植物资源开发的情况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或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方法方面,本课是可以使用表格整理知识的,使学生对比较表格有所认识,为今后更好的使用表格比较和整理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一) 今天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田地观察植物。 我们先来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叶子给我看,然后指着叶子上的叶脉对我说:“儿子,你看它的叶脉,这种叶脉叫平行脉,它的根是须根系,这是单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边说边让我看地里裸露的玉米根。我不知道单子叶植物是什么东西?爸爸又告诉我,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大米、麦子等,它们种子的子叶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们的种子子叶有二片,那叫双子叶植物。我们边走边说来到一块菜地,爸爸拔起一颗小菜递给我,让我和刚才比较。爸爸说“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叫网状脉,它的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条主根。这是双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接着告诉我:植物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五种,我们刚才看过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所有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着,比如花生,种子外面还有花生壳包着。如果植物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那这种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树,柏树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带我去找蕨类植物。我们找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幢房子后面的墙角发现了几株不知名的植物,爸爸把它折了

下来,递给我看。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知道它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没有种子的,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还说等它有了孢子就带我来看,让我懂得什么是孢子。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爸爸说“儿子,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类植物的标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后我拿着标本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蕨类植物,我问妈妈怎么知道的,妈妈说她是生物系毕业的,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就不用当科学老师了。这时候,爸爸叫我了,原来爸爸把几颗黄豆和荞麦泡在水里,让我比较它们的子叶。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已经能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了。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二) 8月1日 前几天,我将家里的黑芝麻种植在了花盆里,想看一看芝麻能长成什么样子来。今天,我种的芝麻长出了嫩嫩的绿叶来。 8月6日 芝麻又长高了 8月12日 我种的芝麻长的绿油油的,真好看! 8月26日 不知道我种的花盆芝麻会不会结出黑黑的芝麻果实呢?如果能结果的话那真是太好了,那样的话我可以请外婆多吃吃我种出来的芝麻,这样外婆为我操劳而白的发就可以变黑了。

2020年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地介绍三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而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这三类植物的不同特征及生活环境,并归纳出与人类的关系。另外,教师最好课前准备好三类植物的实物,以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特别是对城镇的学生尤为重要。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教材中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安排,如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认识一下校园中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总之,这些做法目的是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有了感性认识,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法设计: (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验、观察、查阅资料、讨论、质疑、释疑等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对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并借助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藻类和苔藓植物的有关知识。由静变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 五、学法指导: (1)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本,收集藻类、苔藓的各种资料,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2)通过收集所需实物和资料,合作实验,锻炼学生分工协作的能力。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_舒应萍

经整理和统计,南京地区蕨类植物共25科,36属,63种,按照生态类型可分为5类:陆生蕨类、附生蕨类、石生蕨类、水生蕨类和藤本蕨类,文章结合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探讨了蕨类植物的园林用途,并指出蕨类植物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孢子植物最高级的类型,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是植物界一个重要的类群。蕨类植物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在土质贫脊、荫蔽、不适宜栽培植物的地方可栽植,而且生长快、不易受病虫害侵扰,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 南京位于北纬31o14′~32o37′,东经118o22′~119o14′,气候属于亚热带北缘,受东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理区位属于宁镇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主要是地带性土壤和耕作土壤。南京市野生蕨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一半以上具有观赏价值,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 1.1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区系 已知江苏共有蕨类植物35科67属140种(含变种和亚种,不含引种栽培种) [1] 。南京市已确认的蕨类 植物有63种,隶属于25科36属[2] ,且仍有新的蕨类植物资源不断被发 南京地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舒应萍 丁绍刚 王晶慧 南京农业大学园林系 南京 210095 现。南京市的蕨类植物多分布于海拔50m~200m山间,其中紫金山有蕨类植物60余种[3],幕府山7种[4],牛首山15种[5],老山地区6种[6]。 南京蕨类植物的科数占中国蕨类植物科总数的39.68%,含4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 铁角蕨科和金星蕨科[7]。较多的科在南京只有一种,如卷柏科、阴地蕨科、海金沙科等。 南京共有蕨类植物36属,占中国蕨类植物属总数17.65%。南京比较常见的属有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短肠蕨属、毛蕨属等。 南京的蕨类植物科所占比例较大,属种所占比例较小,种数仅占中国蕨类植物种数的2.42%。63种蕨类植物中,常见、较常见的只有海金沙、芒萁、蕨、井栏边草、中华短肠蕨、贯众、日本金星蕨7个种,其余50多个种如伏地卷柏、小果蕗蕨、蕨、槐叶苹、满江红等为少见或偶见。 1.2 南京地区蕨类分布区类型 依据吴征镒系统[8],并参考其他作者对地区性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南京蕨类植物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归纳如下: (1)科的分布区类型:南京蕨类植物中有13科为世界分布型,南京分布相对较多的世界性大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 铁角蕨科,满江红科等。热带分布型共11科,包括泛热带分布型、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型,共占总科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91.67%。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最多,有海金沙科、碗蕨科、凤尾蕨科、中国蕨科、金星蕨科等9科,占总科数的75.00%。从科的分布类型分析来看,南京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少数温带分布科的出现,又反映出本区具有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7]。 (2)属的分布区类型:南京蕨类植物中,属于世界分布型的属有7个。热带分布类型共16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55.7%。温带分布属8个,占总属数的27.59%。南京蕨类区系中热带分布占优势,如碗蕨属、凤尾蕨属、金星蕨属等,但这些热带分布中严格限于热带分布的极少,多数是由热带扩散到亚热带甚至温带分布的属。 (3)种的分布区类型:南京63种蕨类植物可归入10个类型。世界分布的种有铁角蕨、铁线蕨、蕨3种。热带分布类型共11种,占总种数(除去世界分布,下同)的18.33%。属温带分布类型的种有9种, 占总种数的75%,包括北温带、东亚-北美间断、中亚、东亚4种分布类型,在温带分布类型中,东亚分布类型是本区最重要的成分,共有34种,占总种数的

教案: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贯众和葫芦藓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描述两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两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以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盆肾蕨和一个放大镜、葫芦藓或者其它藓类、用于海报展示的A3纸(比较三种孢子植物的异同点)记号笔、 PPT课件(含视频)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地面上还生活着两类比较矮小的植物,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课。 (二)PPT展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1.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2.它长的高还是矮?(矮) 3.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教师总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叶又小又薄(所以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叶没有叶柄或叶脉,苔藓植物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吸收的能力不强,所以植物体大凡都长的很矮小。 4.观察金发藓等其他苔藓植物,它们的根、茎、叶与葫芦藓相似吗? 5.葫芦藓依靠什么结构繁殖?总结:苔藓植物是孢子植物。 6.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三)再让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视频,然后以肾蕨为代表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同学们观察桌子上蕨类植物(实物)的形态结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肾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岩缝、路边和墙角的背阴处) 2.在54页的图上表示出肾蕨的根、茎、叶器官。(注意茎的位置,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

七年级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概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 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存状况。 难点: 的形态特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实物和标本; 准备卡片(本课为竞赛形式);

结合教学目标出一些竞赛题; 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形式: 本节课为竞赛形式,全班根据学生的座位分为四个大组。学生回答问题为抽签形式。抽到的那位同学回答问题(这样较公平也活跃气氛)。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出四组试题(每组四道难易度相当的题),试题中包含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与竞赛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生物学天地“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看看在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本节课我们来举办一个小小的竞赛,来学习绿色植物中的。 我们一共分为四个小组,老师这有9张卡片。例如:5A就是本组第五排左边的同学回答问题。 第一组: 1、我们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30多万种,根据他们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的差别可以分为几大类群?分别是什么? 答: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概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观点。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 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苔藓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2、难点:为什么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 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 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出示学 习目标(投影): 1.概述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培养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高效自学,这三个学习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大家有没有信心?二、弓I 导自学(一) I、内容:自学课本7页第1、2自然段,结合课件中有关的苔藓植物的图片。 2:方法:对照自学思考题快速默看这一框题内容,划出重要语句。 3、要求:五分钟钟内完成自学任务,并回答思考题。(出示思考题) (投影)(1)苔藓植物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2)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哪些?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5、检查自学效果。先解决各小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做检测练习(一)进行巩固。 6、评点:着重帮助学生分析生活实际中常见的苔藓植物如何辨别。 三、引导自学(二) 1内容:自学课本8页第1 2自然段,观察新鲜的盆栽葫芦藓和挂图,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孢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多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配子体结构简单。蕨类植物门分为五个纲,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真蕨纲。 1、石松纲 孢子体多为二叉式分枝,小型叶,常螺旋状排列,有时对生或轮生,有或无叶舌,孢子囊有厚壁,单生于孢子叶腋的基部,或聚生于枝端成孢子叶球。 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根: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 茎: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

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 叶: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中叶椭圆形,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大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主要价值 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培养成小盆栽,放置于电脑旁,由于卷柏的特性跟铁树差不多,能起到防辐射作用。有利于保护使用电脑者的健康与视力。 2、水韭纲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似块茎状,叶具叶舌。 中华水韭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特别是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激发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3.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课前带领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到学校附近采集含有衣藻和水绵的河水或池水,准备海带和紫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集新鲜的)。 (2)寻找生长有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的区域,如蕨类植物一时难找到可用盆栽蕨类。 (3)实物投影仪,从生物实验室借放大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模型,投影片。 (4)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生态图、录像,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其他有关资料。 2.学生准备: (1)生物课外小组同学随老师外出采集衣藻和水绵,采集后其他同学一同保管备用,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资料。 (3)复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

塞罕坝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塞罕坝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在我国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蕨类植物在医药、食品、农业、能源、绿化、观赏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塞罕坝属于比较干旱寒冷的地区,到现在为止,塞罕坝对蕨类植物的分布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调查本地?A的蕨类植 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 22’?42° 31, 东经116° 53’?117° 31‘。区域海拔高度1500?1939.6m,面积20029.8hm2。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低温寒冷,积雪长达7个月;降水量偏少,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 °C,极端最高气温33.4 °C,极端最低气温-43.3 °C;年平均降水量530mm > 10C 的年积温为1663.5 C [1]。塞罕坝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曼甸-沙地移行区[2] 。 2塞罕坝蕨类植物调查方法 在塞罕坝地区内随机设计的3064个样方进行调查记录,同 时参考《塞罕坝植物志》和《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进行调查统计。

3塞罕坝蕨类植物主要识别特征及药用价值根据初步调查统计, 塞罕坝分布蕨类植物5 种,隶属于3 科 3 属,主要分布于接坝山地阴暗潮湿的林下(表1)。 将塞罕坝蕨类植物科、属、种的组成总数与河北省和中国比较(表3),结果表明:从塞罕坝蕨类植物科、属所占比例来看,其数量相对较少,其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河北省植物区系的15.00%、8.33%和5.05%,由此可见,塞罕坝是河北省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相对较低的区域之一。由于蕨类植物的特性决定了其多数种类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护区大部分区域的环境以寒冷干旱为主。 3.1 木贼科Equisetaceae 塞罕坝木贼科只有木贼属(Equisetum )一个属,木贼属包括草问荆、木贼和问荆3 个种。 3.1.1 草问荆草问荆Equisetum pratense Ehrhart 地上茎一年生、二型。根状茎黑褐色,匍匐地下。孢子茎春季由根状茎发出,淡褐色,质稍嫩,不分枝,有明显的棱脊。有一个孢子囊穗生长于茎顶端,有柄,成长椭圆形,钝头。伴随着成熟的孢子囊,茎的先端开始枯萎,出现分枝,慢慢变成绿色,为营养茎。主茎分布棱脊8?14条,脊背上具密的硅质小刺状突起,略有粗 糙感;叶鞘圆筒状,鞘齿长三角形,长尖,较鞘筒为短,分离,薄膜质,淡棕色或白色,中央具一棕色狭纵条;分枝轮生,每节 10 枚以上,主茎下部有的有少量分枝,有的没有分枝,有分枝的与主茎基本成直角伸展,长度基本相等,叶鞘齿近似,分枝近似三棱形。有时主茎顶端(4?8节)不延长,也不分枝,长7?13mm生长在林内、灌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 教师:1.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

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对比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其他有关资料。) 2.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如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等)、实物投影仪、显微镜。 3.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水绵临时装片;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6~8盆);盆栽铁线蕨(6~8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小铁铲、水槽。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藻类植物1.生活环境2.形态特征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方案一:观察CAI课件(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观察模型、实物,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小组探究、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方案二:将课前采集的实物课上观察(根据地区差异有选择的采集海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察装片以及衣藻的模型。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达成共识。探讨课本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方案三:有表情地朗读课本中的优美诗句,请见过诗句中景象的同学向大家描述介绍一下。观看挂图或书上的彩图。发散性思维,讨论书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展示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 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重点难点 1、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 学 策 略 学生分组预习,小组汇报并结合课件讲解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Ⅰ引入新课 利用教材上想一想、议一议引入 Ⅱ新授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分组预习并讨论 ?A组:阅读P72-74,完成P73的观察与思考、讨论 ?B组:阅读P74-75,完成P75的观察与思考、讨论 ?C组:阅读P75-76 讨论 1 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怎样? 2 从形态上看,蕨类植物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有哪些主要区别? 一、藻类植物 唐诗引入 展示藻类植物图片 A组同学汇报: P73观察与思考

1.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2.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不少 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 教师小结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 1.植株为单细胞或多细胞 2.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示藻类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图片 小结①释放氧气;②做鱼类饵料;③食用;④药用。 二苔藓植物 引入:播放教学楼一楼后墙的视频 展示苔藓植物图片 B组同学汇报: P75观察与思考 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的潮湿环境中。 2苔藓植物通常具有茎、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它们具有非常简单的假根。苔藓植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展示葫芦藓单株结构并讲解 小结: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地上 形态特点:1.矮小,有茎、叶和假根 2.没有输导组织 齐读P75最后一段,得出: 与人类的关系:1.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展示蕨类植物图片 C组同学汇报: 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 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旁边思考题 P77 示图片并得出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药用、绿肥分别、形成煤等。 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 你观察过蕨类植物的叶子吗? 你知道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示图片学生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孢子生殖。 ⅲ我来总结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教案: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蔡贞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以贯众和葫芦藓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描述两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两类植物之间的差异时,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以及繁殖方式。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盆肾蕨和一个放大镜、葫芦藓或者其它藓类、用于海报展示的A3纸(比较三种孢子植物的异同点)记号笔、 PPT课件(含视频)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地面上还生活着两类比较矮小的植物,播放苔藓植物的视频,引入本课。 (二)PPT展示葫芦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1.葫芦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2.它长的高还是矮?(矮)

3.葫芦藓有根、茎、叶的分化吗? 教师总结: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着植物体的作用。 叶又小又薄(所以可作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茎、叶里没有输导组织,叶没有叶柄或叶脉,苔藓植物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但吸收的能力不强,所以植物体一般都长的很矮小。 4.观察金发藓等其他苔藓植物,它们的根、茎、叶与葫芦藓相似吗? 5.葫芦藓依靠什么结构繁殖?总结:苔藓植物是孢子植物。 6.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茎和叶里没有输导组织。 (三)再让学生观看蕨类植物的视频,然后以肾蕨为代表植物学习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同学们观察桌子上蕨类植物(实物)的形态结构。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肾蕨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岩缝、路边和墙角的背阴处) 2.在54页的图上表示出肾蕨的根、茎、叶器官。(注意茎的位置,大多数蕨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 3.肾蕨的根、茎、叶各有什么特征?特别是叶,能不能看到叶柄? 教师补充总结:肾蕨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比苔藓植物长得高。 4.肾蕨的叶背面有什么?这些斑点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总结出肾蕨依靠孢子繁殖。 5.再观察几类蕨类植物,看看它们的根、茎、叶与肾蕨相似吗? 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里都有输导组织,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 (四)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比较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高等和低等性? 2.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等,为什么? 3.它们和前面我们学习的藻类植物比较又怎么样?(引导学生比较完成有关三种孢子植物的比较表格。) (五)学习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举例说明。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初探 摘要: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庐山蕨类植物种的地理分布以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较明显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将它们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4种生态类型,同时该区的优势科、优势属较为明显,并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的建议。关键字:蕨类植物;资源;庐山 全球有蕨类植物约112万余种,我国有2600余种,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蕨类植物开始被人们接受并应用[2]。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庐山的植物资源和地理作过研究(黄义雄,1989;周兴文等,1999;常红秀等,1989),但是针对庐山蕨类植物开展系统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有详细报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九江的南面,西临长江,东南滨临鄱阳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15b50c~116b10c,北纬29b28c~29b45c。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最高的大汉阳峰海拔高度为1474m,相对高度1450m。 其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山麓海拔在800 m以下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壤;海拔在800~1100 m的植被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00 m以上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土壤为山地棕壤。土壤偏酸性。气候上表现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温度11.5e,极端最高温32e,极端最低温-16.8e,年降水量1834 mm,年平均蒸发量1008 mm,相对湿度80%。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等条件,为各种蕨类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衍场所。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门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根: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 茎: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

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叶: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中叶椭圆形,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内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大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主要价值 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培养成小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案.doc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生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树立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教学方法】1.教法: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归纳法等2.学法:实物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熟知教材学生熟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自学检测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三、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教师巡视指导。四、师生互动,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师生互动交流。五、知识竞答,感悟提升知识竞答——三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熟知教材(自学指导:认真阅读教材p72—77页本节内容,边看边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分钟)(一)熟读一下教材内容(二)自学检测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 中或 ________环境中。它们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的分化,能靠全身进行________作用。2.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___的陆地

环境中,一般具有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是,茎中没有__________,叶中没有_________,根非常简单,被称为_________。植株一般都很 _________。3.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_________环境中,蕨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化。它的根、茎、叶中有专门的_________。二、问题引导合作探究(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对比观察三类植物,分析讨论,先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藻类植物观察藻类植物,小组讨论: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这些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学习任务二:探究苔藓植物观察苔藓植物,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学习任务三:探究蕨类植物观察蕨类植物,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蕨类植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相似,可为什么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多?【知识链接】赤潮和水华大量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洋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由于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周期较短,藻类的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死亡。就会造成遗体在水中堆积。产生许多有毒的物质,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这种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叫赤潮,在淡水中叫水华。苔藓植物矮小的原因苔藓植物之所以矮小,主要是没有疏导组织的原因。苔藓植物没有真根,只有假根,不能很好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这就决定了它要生活在潮湿背阴处。这样才能满足水和无机盐。因为没有疏导组织的缘故,叶制造的有机物无法向根运输。正是由于没有疏导组织的原因,所以它们都长的很矮小。

2021年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欧阳光明(2021.03.07)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

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松叶蕨Psilotum nudum 松叶蕨科 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至东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 木贼Equisetum hyemale 木贼科 别名:笔竿草、笔筒草、笔头草擦草、锉草、接骨草、节节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木贼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长江流域各省,原植物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易生河岸湿地、溪边,或杂草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均有分布。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 问荆Equisetum arvense 木贼科 别名:笔管草、笔筒草、笔头菜、笔头草、寸姑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生活在北半球的寒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北、西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