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小册子

管理学小册子

管理学小册子
管理学小册子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B]属于管理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组织中的人.

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A].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4、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C]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A领导B协调C控制D计划.

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B]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6、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7、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8、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B亨利.法约尔C乔治.梅奥D弗雷德里克.泰罗

9、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 ]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单纯人.

10、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是[A]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11、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C]

A企业战略转换B企业技术创新. C企业流程再造D企业管理创新.

12、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A]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管理D操作规程.

13、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C].

A控制B预测C决策D组织.

14、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B]

A超前性B普遍性C创新性D灵活性

1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B]

A更长B更短C适中D不确定

16、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B]

A产品预测B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D技术预测

17、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 C]是可取的方法.

A定性预测B宏观预测C定量预测D微观预测.

18、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D ]

A泰罗B梅奥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

19、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 B ]原则.

A现实性B权变性C关键性D协调性

20、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 C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创造利润B成功决策C企业长寿D最大利润

21、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B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利润目标B顾客之上C融人社会责任D满意利润.

22、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B ]以内.

A 2个

B 5个C10个D 15个

23、[ B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初

24、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C )特征。

A长远性B纲领性C全局性D客观性

25、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C)是不准确的。

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B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D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6、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B)

A竞争战略分析B。SWOT分析C。BCG矩阵分析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27、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C )

A竞争战略B组织目标C公司层战略D组织内部资源

28、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方案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C)

A.SWOT分析

B.盈亏平衡法

C.BCG矩阵法D线性规划法

29、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曲的简单化决策,属于(B)

A日常管理决策B程序化决策C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决策

30、决策的第一步是(D)

A拟定备选方案B确定决策原则C确定决策目标D识别问题

31、( C)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德尔菲法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D等概率法

3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C )

A.25台阶

B.100台

C.125台

D.12.5元

33、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C)

附表:

A安全B较安全C不太好D要警惕

万元

34.

A甲B乙C丙D甲和乙

35.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C)

A人事关系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责权利关系

36.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装配线,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C)

A有机式结构B复杂式结构C机械式结构D简单式结构

37.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B)

A职能制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C直线职能结构D矩阵制结构

38.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原则。

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C任人唯贤D因事择人

39.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项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C)的选项聘多采用外源渠道。A基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D普通管理者

40.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招待能力主要通过向(A)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B关系部门C下属部门D协作部门

41.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就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B)

A有计划的提升B职务轮换C委以助手职务D临时提升

42.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

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品德、学识、资历、情感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43.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D)

A法定权利B奖惩权力C组织权力D自身影响力

44.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B)领导方式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A1-1型B9-1型C1-9型D5-5型

45.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A高工作-高关系B低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高关系D高工作—低关系

46.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A)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激励理论D需要型激励理论

47.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成就因素D效价因素

48.“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D)理论的观点

A需要层次B双因素C公平D成就需要

49.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C)

A高层次的专业人员B高层次的管理人员C一般专业人员D一般操作人员

50.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将信息传递级别人C将工作布置下去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51.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A)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工具式沟通D感情式沟通

52.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D)

A营造一咱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B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C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D使用反馈技巧53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D)

A建立联络小组B强制解决C协调解决D解决问题

54.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D)过程

A通报B下达C上报D反馈

55.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B)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局部控制

56.依据控制措施作用于的(D)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B范围C对象D环节

57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B)

A价值标准B实物标准C收益标准D成本标准

58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B)

A各级管理者B员工的行为C人事部门D主管人员

59(A)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A工作质量B产品质量C服务质量D售货服务质量

60对供应商的评价中,(C)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B服务能力C协同能力D供应能力

二、多项选择

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AC)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2、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角色D谈判者角色

3、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

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 )

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环境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6、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 )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 )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8、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BCD)A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B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C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D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9、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准确的是(ABCD)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10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BCD)

A高学历者的比例B高利润C提高市占有率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11、通常,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有:(ABCD)等。

A预测时间长短B预测方法C人员的知识技能D信息的准确度

12、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CD)

A市场预测B财务预测C定性预测D定量预测

13、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ACD)

A事件B结构C活动D关键线路

14、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ABD)A多重性B层次性C单一性D变动性

15、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ABD)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D期限适中

16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CD)

A主要目标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17、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ABCD)

A管理效率提高了B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C职工主动参与目标的设立D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18、“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AC)

A科学B方法C艺术D战术

19、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CD)

A语言晦涩B表述过长C狭窄D空泛

20、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DBA)

A职能战略B业务层战略C基层战略D公司层战略

21、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BC)

A经营目标集中B管理简单方便C取得规模经济效益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22、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ABCD)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

A生产系统B产品的核心技术C顾客基础D销销渠道

23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就是(AB)

A战术性决策B策略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业务性决策

24、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BD)

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术性决策D日常管理决策

25、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是(ABD)A特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ABCD)

A有效性原则B分工与协作原则C责权利对等原则D分级管理原则

27、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ABD)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28、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ABCD)等

A战略B技术C环境D组织规模

29、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ABC )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30、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务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

A有职位的人B有知识的人C有能力的人D对组织忠诚的人

31、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ABD )

A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B管理人员的流动率C组织成员发展的需要D组织发展的需要

32、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CD )A心理素质考评B业务能力考评C达标绩效评价D管理绩效评价

33、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ABD)

A法定权力B奖励权力C组织权力D处罚权力

34、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AB)

A关怀维度B定规律度C员工导向D生产导向

35、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ABCD)

A转移法B不为法C换位法D糊涂法

3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BC)

A紧张不安的措施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37、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BCD)

A维持生命的及食住行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D寻求激励的措施

38、在双因素理论中,(ABC)体现的是保健因素

A要给职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

B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职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

D工作得到认可和赏识

39、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ABCD)

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40、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了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AB)

A信息的传递B对信息的了解C信息的编码D信息发布渠道

41、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BC)等类型。

A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B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C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D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42、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ABCD)

A地位差异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D协调不够

43、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ABCD)

A组织中个人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44、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ABCD)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上级管理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D基层管理人员

45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AB)

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

46、下列选项,(ACD)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

47、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ABC)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全面性

48、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BCD)等总是展开。

A利润B质量C成本D采购

49、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BD)

A单位成本B固定成本C平均成本D可变成本

50、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ACD)

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C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D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

2、控制是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对)

3、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错)

4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错)

5、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

6、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错)

7、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

8、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错)

9、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对)

10、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起点。(错)

11、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错)

12、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对)

1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错)

14、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错)

15、彼得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错)

16、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对)17、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错)

18、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对)

19、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对)

20、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指标。(错)

21、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错)22、组织实施稳定性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错)

23、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错)

24、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错)

25、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错)26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

27、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对)

28、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错)

29、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

30、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

31、考证方法和考证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证结果的合理与否。(对)

32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

33、下属的成熟程序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对)

34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对)

35、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错)

36、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错)

37、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熟需要比较强烈。(错)

3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对)

39、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

40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对)

41、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

42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

43、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对)

44、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错)45、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对)46、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错)

47、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对)

48、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刚性。(错)

49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人事工作主要有认识部门负责。(错)

50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都市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样的性质?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

(1)管理具有二重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

(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扔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扔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部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从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从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7、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8、什么是计划工作?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招待情况三个五一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

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9、目标的含义和性质是什么?

目标的含义:目标是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的、部门的或整个组织的努力方向。

目标的性质:(1)组织目标具有多重性(2)目标具有层次性(3)目标具有变动性

10、确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1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

(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地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的实施。(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12、战略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战略就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它具有以下特点:(1)全局性(2)长远性(3)纲领性(4)客观性(5)竞争性(6)风险性。

13、战略管理的含义

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对组织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职责。

14、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项有效地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15、一个企业组织的战略体系由哪些部分组成?

一个组织的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

16、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5)替代品的威胁

17、总体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1)稳定型战略(2)发展型战略(3)收缩型战略

18、稳定型战略的利弊是什么?

稳定型战略的好处就是:(1)不会因战略的突然改变而引起在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上的大变动,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2)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较小。

稳定型战略也有弊端:(1)组织只求稳定发展,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发展机会(2)采取稳定型战略可能会助长组织管理层的懒惰思想,甚至形成不思进取、回避风险的组织文化,这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将是不利的。

19、发展型战略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开战略,是一种在现在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1)密集型发展战略。(2)一体化发展战略(3)多元化发展战略

20收缩型战略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

(1)抽资转向战略(2)调整性战略。(3)放弃战略。

21、竞争战略的三种类型是什么?

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人战略。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2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24、什么是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明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它有两个基本点,即函高尔夫球和反馈。采取多轮函询与反馈的方法,集中意见,得出结论。

头脑风暴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这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创的一种预测、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邀请有关专家在敞开思路、不受约束的气氛下,针对决策问题畅所欲言。通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出现。

25、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6、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权责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6)弹性结构原则。

27、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在组织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产生良好的组织绩效。

28、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利弊。

(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

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的优点:

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

事业部制的缺点:

A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B事业部衽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

(3)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矩隈制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9、人员配备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

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结构规定的职位数量与要求,对所需各类人员进行恰当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证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中的各个职位,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活动。

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30、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

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31、管理人员的选聘源自哪里?

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内部提升,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能力增强并得到充分地证实后,被委以需要承担更大责任的更高职务。

外部招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从组织外部的众多候选人中选拔符合空缺职位要求的管理人员。

32、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工作。

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33、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外部招聘的优点是:(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

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4、合格的管理人员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1)管理的欲望(2)正直的品质(3)创新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能力(6)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健康的身体素质。

35、管理人员考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管理人员的考证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贡献考证和能力考证。(1)贡献考评,是指考核和评估管理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某个职务的过程中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2)能力考评,是指通过考察管理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工作,评估他们的现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36、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38、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

领导者素质是指在先天禀赋在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锻炼和学习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诸内在要素的总和,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自身基础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3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里?

(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任(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40、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应符合哪些要求?

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看问题的视角不的。老中青三代配置在一起,能够优势互补,提高管效能。(2)知识结构。不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不同,应根据工作要求对不同的领导人员进行配置。(3)能力结构。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

41、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1)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2)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另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素。(3)期望理论。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当们有需要,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

42、激励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43、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个人的行为。沟通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

44、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沟通的障碍包括两方面:(1)组织障碍:由于地位差异、目标差异、缺乏正式沟通渠道、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2)个体障碍:阻碍有效沟通的个体方面的原因有选择性知觉、信息操控、情绪、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提示、发送者的信誉、沟通渠道选择不当等。

克服障碍的措施:(1)组织行动: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2)个人技能: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调整心态、使用反馈技巧、积极倾听、控制情绪、简化语言、注意非语言提示、要保证行动支持沟通。

45、组织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目标不同引起冲突(2)利益分配引起冲突(3)执行方法不同引起冲突(4)角色不同引起冲突(5)管理强势引起冲突(6)沟通不畅引起冲突。

4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协调解决、强制解决、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远大目标、解决问题。

47、控制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编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8、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

49、控制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

(1)目标明确原则。(2)控制关键点原则。(3)及时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50、实现有效的控制应符合哪些要求?

(1)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2)控制工作要同计划和组织相适应。(3)控制工作应确立额观标准。(4)控制工作要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5)控制系统要与组织文化匹配。

51、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52、怎样进行采购控制?

(1)对供应商进行评价。(2)应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53、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

零基预算法就是: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

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依据科学,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置和节约支出。

54、全面绩效效控制的主体是什么?

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管理学激励理论的发展史 案例1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案例 2: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徒弟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徒弟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 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徒弟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 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组织或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群体。企业最大的原动力来自员工。无论企业的潜力多么大,实力多么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而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要做一个为员工画树叶的人。不论领导者多么优秀和能干,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促进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就难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中的领导职能是通过对人的激励实现的。 一、中国古代激励思想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激励的论述极为丰富,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 “欲以激励应审”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西方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論、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激励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影子。 (一)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 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必须热爱企业,热爱全体员工,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要办好企业,就必须“得民心” ,而要得民心,就必须“以仁心买人心” 。企业经营者要以爱心对待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它对于企业内部化解矛盾,增进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起着显著的作用。 (二)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奖罚分明,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兵家提出,管理者要注重下属的心向、态度,“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 。不同的部下,心态、个性各不相同,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激励。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制三年制、五年制学时64/80 执笔人王淑渊拟定单位管理工程系 系(部)意见:学院审核意见: 2014年3月日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管理类各 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职能 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设计理念 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 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三)课程设计思路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门带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设 计既要重视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管理思维的培养、管理艺术的熏陶、管理技能的训练和管理素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这个前提,我们应采用“理论 +实践”二元混合的灵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中,通过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管理游戏、视频、音频资料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 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 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 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 2.理解管理活动的性质、职能和流程。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权变思维的能力。 4.培养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5.培养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有正确科学价值观的人,即使知识、技能稍欠缺些,也会激励他奋斗,钻研知识,学习技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 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 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 . . .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与综合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管理 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 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决策 是管理的基本要素。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都是管理的职能,而每项职能都要求做 出迅速且明确的决定,这些都是决策问题。 广义定义:人们为了实现目标,根据客观条件,通过调查和研究,在掌握大 量有关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或合 理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狭义的决策:为达到某个目标,从众多方案中选定一个满意方案的行为,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决定” 、“拍板”、或“决断”。 3、保健因素 是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 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4、控制 对组织各方面的活动给以监控,使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要求保持动 态适应的工作过程。这项工作由管理人员来做,并作为一项管理职能开展,通常称之为“管理控制” 。 5、反馈控制 把组织系统运行的结果返送到组织系统的输入端,与组织预定的计划标准进行比较,然 后找出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 6、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为管理宽度,指一个管理者直接管理下级人员的数目。 二、基本原理 1、决策的程序 要使决策有效就要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一般来说,决策的程序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 骤: (1)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任何管理组织的进步、发展都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然后做出变革而实现的。这里的问题是指应有的状况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2)确定决策目标:决策要求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决策的基本含义是抉择,这就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可行性方案要具备 3 个条件,能够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可行性,具有排他性。 (4)分析评选备选方案:鉴定所有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要明智地评价备选方案,必须设法预测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应尽量把所有可能都估计到。 专注专业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编号:105213011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开设学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在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基本概念知识;理解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四大模块的基本内容;掌握决策的制定、计划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激励措施的制定及控制措施制定的基本方法;学会如何依据员工心理与行为规律进行组织激励,如何识别领导者风格与组织情境相匹配,从而提高管理技能及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矛盾,从换位思考到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的转变中形成全局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案例导入,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主动追求管理智慧,积极投身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中去。 三、课程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破解课程难点,推送教学文件;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实施单元(模块化)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蓝墨云平台、师生互动平台和多媒体及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管理学现实案例演练,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完成预习和复习;课上组成学习研究小组对课程重点、难点和兴趣点深入探讨,师生互动;课后对课程核心知识点多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学导论

《管理学》第六版-周三多-第十章思考题

第十章组织设计 第一题:管理幅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和合理的管理层次? 答:组织的最高主管因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需委托一定数量的人分担其管理工作,委托的结果是减少了他必须直接从事的业务工作量,但于此同时,也增加了他协调受托人之间关系的工作量。因此,任何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总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为管理幅度。 有效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取决于企业组织所处的状态和他们的影响因素。 第二题: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答: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锥形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指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优点: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可以使高层尽快的发现信息所反应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同时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传递过程中信息失真可能性也小。同时较大的管理幅度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 缺点:a: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b:主管得到的信息太多,众多的信息可能淹没了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 锥形结构:指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型的金字塔形态 优点与局限性正好和扁平结构相反。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2)工作内容和性质A: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B:下属工作的相似性C:计划的完善程度D: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3)工作条件A:助手的配备情况B: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C:工作地点的相近性4)工作环境。 第三题: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依据哪些基本原则?答: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使目标活动的每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部门,即事事有人做,而非人人有事做。 设计时,逻辑性的要求首先考虑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要求因事设职,因职用人,而非相反。同时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 组织设计的原则: (一)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1:组织设计往往不是全新的 2:组织中的各岗位的工作最终是要靠人完成的 3:任何组织首先是人的集合,而不是事和物的集合 (二)权责对等的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 (三)命令统一的原则。 第四题:为什么说部门化是横向分工的结果?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 答:横向的分工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对组织活动的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 一:职能部门化 优点:1:职能是划分活动类型,从而设立部门的最自然,最方便,最符合逻辑的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 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 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 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管理学原理》2020期末考试试卷

《管理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充题: 1、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它们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 2、在外部环境中,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主要有三类: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获利能力。 3、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A 系统 B 效益 C 控制 D 决策 2、在管理方格法中,对人和生产都很少关心,被称为贫乏管理方式的方格是((1,1)方格)。 A (1,1)方格 B (5,5)方格 C (1,9)方格 D (9,1)方格 3、(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A 经济方法 B 行政方法 C 教育方法 D 法制方法 4、人员选聘的主要途径是(内部选聘)。 A 内部选聘 B 外部选聘 C 内部调动 D 外部引进 5、在管理活动中,被称为一切成功管理的钥匙的是(重视人的需要)。 A 重视人的行为 B 重视人的情感 C重视人的需要 D 重视人的动机 6、(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A 詹姆斯 B 法约尔 C 泰罗 D 斯密 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目标管理的过程可分为(新的循环、检验结果、组织实施)步骤。 A 商谈 B 自检 C 新的循环 D 检验结果 E 组织实施 2、集权制的特点有(统一经营、决策审批手续繁琐、统一核算、决策权集中在高层领导)。 A 对下级的控制较少 B 统一经营 C 决策审批手续繁琐 D 统一核算 E 决策权集中在高层领导3、(职工流动率、组织对市场占有率的设想)因素属于部分可控的前提条件。 A 组织内部政策 B 职工流动率 C 组织对市场占有率的设想 D 人口增长 E 产品市场价格 4、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收集、信息存贮、信息传输、信息加工、信息输出)。 A 数据收集 B 信息存贮 C 信息传输 D 信息加工 E 信息输出 5、目标管理的优点有(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组织机构、有利于控制)。 A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B 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C 有利于改善组织机构 D 有利于控制 E 有利于纠正偏差 四、名词解释: 1、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追求欲实现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3、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反映的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 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 4、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感情或归属等因素进而构成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的疏忽所造成的损失,保护工人免受管理人员的干涉。 五、简答题: 1、何谓管理?它的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的基本的特征是: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2、简述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 答:(1)因事择人的原则。要使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要求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事择人是人员配备的首要原则。 (2)因材器用的原则。只有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才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管理学案例(领导激励)

案例 联想集团前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出席“2002年美国管理学年会”时,谈到联想集团的管理情况,指出联想集团学会了做“三件事”。 首先是学会了制定战略。通过向西方企业的学习,学会了一套制定战略的方法,而且知道怎样把它们分解为一个个的具体步骤推进下去。 第二件事就是学会带队伍。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知易行难”,能制定战略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的原因是“带队伍”没做好。怎样让你的兵爱打仗;怎样让你的兵会打仗;怎样让你的兵组织有序,也就是有最好的队型,作战最有效率——是带好队伍的三个要点。 联想集团对员工,尤其是对骨干员工有很好的激励方式。联想集团花了8年时间实现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员工持股会,使得创业者和骨干员工有了35%的股份。虽然这在美国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中国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这对联想集团创业者和公司的骨干员工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在中国,没胆经过改造的国企是很难办好,股份制改造对创业者、骨干员工是最重要的物质激励。 而精神激励是多方面的。联想集团为有能力的骨干员工提供舞台,给他们充分表演的机会,保证他们在工作时责、权、利的一致。他们明白自己所管辖的这部分工作和全局的工作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责任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权利。联想的很多方法都是在第一线工作的人提出的建议,立刻被采纳。而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办的企业,它们的一些规定、条文都是在总部制定好的,在中国的分公司要照章执行,当本地工作人员发现不合乎实际情况时要一层层地上报,直到国外的总部批准。这不但效率降低了很多,而且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联想集团要求各层的骨干员工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齿轮。CEO是一个大发动机,各部门的经理是同步的小发动机。他们不是被动地运转,而是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 第三件事是建班子。建班子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联想的最高层领导人建立起事业心。这就是把联想的事业真正当作他自己的事业。通过规则和文化,使高层领导人能团结、有效地工作。 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是联想集团每年都要对员工培训的管理三要素。 请回答: (1)运用有关激励理论来具体分析联想集团采取的激励措施。 (2)从案例材料来看,联想集团领导班子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答:1、根据不同的激励理论可以将联想集团采取的激励措施进行不同的分类:(1)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看:联想集团采取了种不同层次的激励手段,既包括物质激励,即提供了生理安全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通过股份制改革,提高了员工的持股比便;也包括精神激励,如为有能力的骨干员工提供舞台,给他们充分表演的机会,保证他们在工作时责、权、利的一致。这是联想集团对与骨干员工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一种肯定,从层次论观点看这属于对我自尊重需求的满足。联想集团将CEO比喻成为一个大发动机,各部门的经理是同步的小发动机,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完成自我实现的需求。 (2)从双因素观点分析,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言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这里主要指联想集团采用的物质奖励措施,如员工股份持有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收入水平。而激励因素则是指能够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第二,工作上的成就感;第三,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激励;第四,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第五,职务上的责任感。联想集团让其员工首先明白自己所管辖的这部分工作和全局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摘要:管理是管理者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总结。管理学是为管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为日常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本文从课程的主要内容入手,归纳、总结了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含义、作用、特征等)和结合本职工作的原理应用。最后是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一、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个管理者有效达到组织目标的知道工具书籍。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十四章的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管理作为协调各成员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虽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同时虽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出现了大批的管理科学学者和工作者,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第三章,计划,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难以实现。计划工作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的特征。第四章,目标管理,讲述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点,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他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第五章,预测,主要讲述了预测的含义和类型以及程序和方法。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决策,主要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决策具有以下特征: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方法有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决策是计划的核心。第七章,组织概述,主要讲述了组织的概述,组织的作用和原则。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无论是作为静态的组织者,还是作为动态的组织职能,组织在管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八章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计中,要充分意识到制约其设计的因素,应合理的进行职能分解与设计,制定合理的组织框架,保障组织运行。要注意反馈与及时修正,合理授权与分权。第九章,人员配备,其任务是物色人选,严格考核,科学论证,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人员的配备的原则体现在: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量才适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合理制定管理人员需要量,做好选聘工作,做好培训,并多方面、多渠道的选择开发人才。第十章,领导,领导的实质是影响,主要有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两方面。法定权是组织上赋予领导的岗位权利,有明显的强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组织本身,领导者表现在许多类型,但一个好的领导都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能听取意见并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D ) A. 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 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 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D ) A. 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 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 D) A. 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 事业部制 8. 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 ) A.人和物的因素 B. 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 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C ) A.利用-命令 B. 温和- 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D ) 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 处理好人际关系 1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 3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B ) 头脑风暴法属于12. A.外推法 B.直观法 C. 因果法 D.德尔菲法 13. 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 (A ) A.激励力= 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 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4. 控制活动应该(D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D) 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 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 1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D ) A.管理培训 B.管理实践 C.劳动竞赛 D.心理革命 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 ) A.信息系统管理员 B.高层管理者 C.一线员工 D.主管人员 1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B ) A.越小 B.越大 C.无法判断 D.无影响 19.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 )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20.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 (A ) A.指导与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控制工作 D.计划工作 21.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相比,据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决策方面( A) A.前者更有效 B.后者更有效 C.两者同样有效 D.两者都无效 22.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 (B ) A.职务系数法 B.时距判断法 C.四象限法 D.比较法 23.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 (C ) A. 德才兼备 B. 具有管理能力 C.强烈的管理愿望 D.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 24.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 (A ) A.实物标准 B. 费用标准 C.收入标准 D.成本标准 25.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A ) A.计量决策法 B.主观决策法 C.边际分析法 D.德尔菲法

周三多管理学第六版考试题和复习资料DOC

管理学 单选 1.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可以归入三大类,即(B) A、领导角色、人际角色与信息角色 B、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决策角色 C、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技术角色 D、领导角色、决策角色与技术角色 2、在管理者的技能中,将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是指(C) A、技术能力 B、人际能力 C、概念能力 D、决策能力 3、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表现出的属性是(C) A、政治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 D、文化属性 4、在政策指导矩阵中,处于区域1的经营单位竞争能力较强,市场前景较好,其经营策略为(A) A、优先发展 B、提高竞争力 C、逐步淘汰 D、尽快放弃 5、在政策指导矩阵中,处于区域9的经营单位市场前景暗淡且竞争能力较弱,其经营策略为(D) A、优先发展 B、提高竞争力 C、逐步淘汰 D、尽快放弃 6、所谓授权,是指(C)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限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7、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 (B)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一个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它们是(B) 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已获得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 B、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会出现。 D、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满足最主要的需要比满足其他需要更迫切。 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B)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A、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B、工作上的成就感 C、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 D、严格的劳动纪律 10、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绩效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 A、衡量什么 B、制定标准 C、如何衡量 D、A和C 11、控制过程中合理的顺序应该是(D) A、制定标准,评价成绩,测量成绩 B、测量成绩,评价成绩,制定标准 C、测量成绩,制定标准,评价成绩 D、制定标准,测量成绩,评价成绩 12、不适合进行事后控制的产品是(B) A.相机B、胶卷C、水泥D、洗发精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2年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 周三多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C)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D)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 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B)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A)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C)A.园型沟通 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 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C)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7.(C)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 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 算。 A.经营预算 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 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 这体现了目标的(D) A. 差异性 B.层次性 C. 时间性 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 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 亏平衡时的产量为(C)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B)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B.个体决策和 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 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 述正确的是(A)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 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 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 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 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 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 的(C)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王丹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作者:王丹 学校:宁河电大 专业:10春—行政(专)学号:1012001405589 指导教师:王连彬 2012年0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正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4 -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 4 - 二、实际应用......................................... - 7 - 三、心得体会........................................ - 10 - 参考文献............................................ - 11 -

内容摘要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对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学课程正逐步走进各个专业并彰显其重要性。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上,强调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结合。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是相关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的学习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改变目前管理不景气的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和了解,并对传统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反思,图变求新。求变的基础是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管理理论做了介绍和说明。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主体是() A.员工B.管理工作 C.组织D.管理者 2.在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中,个人已做出明确的努力,摆脱其所属团体或社会权威,确定自己的道德准则,这属于() A.前惯例阶段B.惯例阶段 C.后惯例阶段D.原则阶段 3.陈述“企业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是指企业的() A.使命B.目标 C.政策D.程序 4.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是() A.确定目标B.估量机会 C.确定前提条件D.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企业利用过去的资料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外推法B.内推法 C.因果法D.直观法 6.“l+1>2”体现了系统特性中的() A.目的性B.整体性 C.开放性D.交换性 7.被后人尊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 C.泰罗D.梅奥 8.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抽象出管理的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A.社会合作学派B.经验或案例学派 C.决策学派D.权变学派 9.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组织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是()A.使命B.战略 C.政策D.程序 10.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某家电生产企业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医药、金融、餐饮等领域,这种做法属于() A.集中多元化B.横向多元化 C.同心多元化D.混合多元化 11.“确立一种正式的、用来协调各种活动和任务的框架,以便明确人们在其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属于管理的哪项职能()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12.下列不属于 战略管理特点的是() ... A.系统性B.长远预见性

管理学习题-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 1.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D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2、公司为每一位员工买一份人寿保险,这最可以满足员工的以下哪种需要?__D___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3、某国政府为鼓励球员努力踢球,为国争光,采取“凡在世界杯中获得优秀球员称号者给予高额奖金”的措施。这一措施属于哪一种强化?___B__ A负强化B正强化C惩罚D自然消退 4、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5.某化妆品公司去年招聘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有一位学化学的小唐,被认为很有培养前途。公司指定她负责G地区的销售工作,并设立了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佣金制度。一年下来,小唐尽管工作十分努力,但所分管地区的销售业绩就是上不去,她也承认G地区销售潜力不小。面对这种情况,有人给销售部经理出了以下几个主意,你认为其中哪个主意最好?( C ) A.在办公室张榜公布各地区的销售业绩,让大家都知道谁干得好,谁干得差 B.郑重告诉小唐,下季度若仍达不到分配给她的销售指标,公司就要请她另谋高就 C.让销售部经理带小唐去走访几家新客户,给她示范销售老手的做法 D.顺其自然,啥事也不用做,反正通过实践摸索与经验积累,她会成熟起来的近年来 6.麦格雷戈提出了人性假设理论中重要的X与Y理论的概念。找出下列属于Y理论的假设前提:( D ) A.人天生讨厌工作 B.人喜欢被命令 C.人不抱有野心 D.多数人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作者:丹 学校:宁河电大 专业:10春—行政(专)学号:89 指导教师:连彬 2012年03月

目录 容摘要 (1) 正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 4 - 一、课程主要容和基本原理 ....................................................... - 4 - 二、实际应用............................................................................. - 7 - 三、心得体会............................................................................ - 10 - 参考文献................................................................................... - 11 -

容摘要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对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学课程正逐步走进各个专业并彰显其重要性。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上,强调工作容与工作法的结合。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在多个人进行集体劳动的条件下,为使劳动有序进行,获取劳动成果,就必须进行组织与协调,这就是管理。因此,管理是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 和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各环节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 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迅速得到强化与 发展。 一、《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本书在写作过程,力求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一般理论与个别特性相结合,并以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为主,同时力求理论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已经具有管理基本知识 和一些管理知识较少的人们、进一步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本书分五篇共十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研究方法有观察总结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他们代表了管理理论 发展的新趋势: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等。 第三章计划本章主要介绍了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 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 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第四章目标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地实现个人 目标和企业目标。 第五章战略管理本章主要介绍战略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战略类型、选择战略的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