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刘柏君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刘柏君

浅谈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合江少岷学生(汉语言文学本科):刘柏君【摘要】隐逸是陶渊明一生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征性的行为。陶渊明一生接受了儒和道两种思想。儒、道都认可隐逸,但是其价值观并不相同,前者强调的是对有序社会理想的建设与个人人格节操的坚守,后者追求的是个人自由。陶渊明的隐逸是吸收道家思想而对儒家隐逸思想进行改造。本文旨在探讨隐逸思想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隐逸思想;田园诗

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人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出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时断时续的13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无法融人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将这种精神旨趣写入诗歌,创作出了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片新天地。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对道家思想接受的原因。以及这种思想对他创作田园诗的影响。

一、乱世的名隐士

(一)曲折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柴桑人,我国晋朱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镇守长汀中游地区、都督八州军事的大将军,被朝廷封为长沙郡公。其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出仕为官。南宋朱熹曾经评价陶渊明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膳要职,这边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其后又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义熙元年时在彭泽县令任职仅八十多天便弃官,从而结束了自己长达13年的官场生活。从此他彻底脱离了官场而选择隐居,直到其六十三岁而逝。陶渊明的遁世归隐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避世的手段,更是陶渊明后期田园诗创作的风格主流,开创了文学创作上的新气象。

(二)动荡的社会生活

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交替的动荡时期,“杀夺而滥赏”、“政风腐败、世道昏浊、阀阅专权,骏才者不免沉沦,庸碌者反得显赫”,

在经历了孙恩、卢循、徐道覆、桓玄等多次叛乱后,脆弱的东晋政权也走到了尽头。政治上的新领袖人物刘裕顺理成章得代替了司马氏的统治地位。存这样一个乱杀混乱的现实环境巾,许多名人被卷进政治斗争而被杀害。陶渊明从最开始期待自己能像曾祖一样建立丰功伟绩,但是最终遁入田园。他像其他魏晋文人们一样选择探寻自然山水之美,摒弃尘世俗务的羁绊,最终开创田园诗派。

二、陶渊明入世与避世的儒道思想转变

陶渊明出身于官宦家庭,身为元勋之后,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前期,陶渊明主要受儒家的“大济苍牛”思想理念的影响,一直以“猛志逸四海”来作为自己的远大志向,希望通过自己的政治努力来建立像曾村那样的报国功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删海,赛翩思远蠢”(《杂志》五)可见他的胸怀和理想。年轻的陶渊明抱着一颗济世救民的心开始他那高尚人牛抱负与理想的实践。晋室南渡和南方世族的偏安,政治的动乱削减文人的报国热情,最终造就了东晋文人追求人世和出世两种截然相反的局面。东晋一朝,地方军阀和豪强势力对中央政权的争夺的纷争不断。儒家的匡世救民思想无法得到现实的认问和实现。陶渊明往为官与出居之间徘徊,最终选择厂弃官归隐乡野,而从前深受儒家影响的人世救民的思想也开始渐趋向道家的隐逸。

魏晋时期的动荡加速了人们对儒家思想的失望,而道家的追求自我的思想开始渐渐受到重视。在晋宋交替的现实面前,陶渊明深深感受到现实现状并非儒家思想所能改变的意识到儒家义道德的空虚无用。中国古人很久以前就对“自然”一词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自然山水和人文之间的联系也有很深的认识。因此,陶渊明选择摒弃儒家的思想,开始转向接受道家强调个体、牢真的自然思想,追求自己人格的独立与洒脱,开始了田园诗歌的创作。

三、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其田园诗的创作影响

陶渊明之出仕追求事功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与表现,其归隐田园显然也主要受到儒家洁身自好、固穷守节思想之影响,尽管他的思想是复杂甚至矛盾的,道家追求个人自由的隐逸观、当时流行的享乐性隐逸观在他的隐逸行为中也有一定的影响与表现。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晋宋之际,玄风盛行,这种“以老庄思想为主导、同时又综合了儒家思想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陶渊明在与现实决裂的失望与痛苦时,道家思想就成为抚慰他心灵的灵丹妙药,到自然中去,“抱朴守静”,寻找自然中的“真”、“淳”。正是道家“复真”、“还淳”的意念引导他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归隐之后,陶渊明并不能忘情于世,“他以老庄达生、外物的思

想排解痛等,更以疾伪贵真、返于自然的意念来追求理想”。道家思想救济了他那颗孤独而寂寥的心,于是他由衷地仰慕“自然”与“本真”。

“贤人失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理的政治位阶,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得不到施展。于是道家的遁世归隐则在心灵的矛盾巾占据了上风。道家哲学思想奉源为深陷困境的文士们的精神困苦提供了有效的解脱途径”。陶渊明选择了归隐,选择了田园生活。读书、采菊、耕田,饮酒,各种生活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牛活基础,他才能以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写出耳闻目睹的山园生活。归隐田园后,陶渊明饱尝耕作的劳苦和辛酸,“蔽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饮酒》其八)。“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巾》)。陶渊明在饥寒交迫中受煎熬。晚年他甚至到了乞食的地步,“饥来驱我去,不知意何之?行行至斯哩,叩门拙言辞”(《乞食》)。但生活中的充实与乐趣,给诗人在精神上很大的寄托:“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饮酒》其几)。他接近农人,参加劳动。与农人在情感上和谐地交流。总之,陶渊明归隐后的种种体味,是从他勤劳的“躬耕”生活中得来的。“先师有遗洲:忧道小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就是这种“不优贫”的意志让他真心地投入了田冈的怀抱。陶渊明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描写的景物之中,真情实感从“胸中自然流出”,用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凡的日常生活说明一些生活的哲理,创造出富有情趣,又富有理趣的诗歌意境。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善于隐喻说理,言简意丰。以少总多,其思维具有简约性,如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国维认为:“陶诗不隔。”(《人间词话》)。陶渊明田园诗写情写景皆不隔,正是得力于道家简约的思维。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洒》其五),平淡普通而高度提炼的语言与田园风光情调结合得天衣无缝。

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而且丰富了他的艺术之路。陶渊明诗歌题材广泛,生活中凡有所感都被写入诗。有遇物即言的杂诗,有以古人古事抒发自我心声的咏史诗,有清新自然的田园诗;在风格上有“金刚怒日”式,也有“悠然见南山”类。其诗歌成就最大的要数其田园诗。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沉人“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农耕劳作,第一次成为诗歌题材被写入诗中,田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和审美对象。清占玄诗的两晋诗歌,其作者是清一色的都市里的上中层文人,田园是无法进入其创作视野。在两晋以前的诗坛上,田园乡居生活偶尔在诗

歌巾出现,那也是作为背景和辅助性描写出现的,并非诗歌题材。所以陶渊明在有意无意中拓宽了诗歌的创作之路,引发后世的田园山水诗领域,他也成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陶渊明不仅开辟了田园诗领域。而且其田园诗另具一格且造诣极深。这样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才华之外,还与他的人生取舍与信仰有关。儒道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陶渊明的心态、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道家崇尚天道自然,显出消极退隐的人生态度,强调个体的自由与逍遥,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引向人自身的生活和人的心灵,归隐后偶尔出现的儒家关心民生国事的心情被淡化和掩盖起来。所以大家看到陶渊明诗歌中平淡无奇的田园风光,最普通的农人耕作与歇息的日常生活。陶渊明“复真”、“还淳”的意念和恬静平淡的心境与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十分投契。

(三)隐士思想对田园诗的风格影响

信仰道家思想的诗人做诗,通常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传达其信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其一),“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准确地传达出了陶渊明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

除了这些能传达信仰的词语外,意象也是信仰的见证。他诗歌巾出现的鸟、洒、菊、松、山、园、柳意象就是最好的明证。“陶渊明对自然的渴求,是对形体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求。下面以鸟来做说明: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洒二十首并序》十五)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咏贫士七首》其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溪田舍获》)

《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超然远逝,扶摇万里。鸟展翅能飞,可以轻松地抵达任何向往的地方,陶渊明心中的“鸟”是逍遥与自由的。但这种逍遥与自由的生灵也有被束缚的时候。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同田屠》其一),羁鸟受困牢笼,失去了飞翔的快乐,陶渊明的仕宦之路犹如羁鸟的可怜状态,所以陶渊明急切地要解放被束缚的心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二),南山之下,他与归巢的鸟儿有了神会。“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吾庐”即精神家园。倦鸟知归巢,“吾亦爱吾庐”,表现出陶渊明对“出世”后的田园生活的眷恋和热爱。仕宦生活带来的煎熬也在这种自由逍遥的生活中烟消云散,陶渊明借鸟表明远离世俗,游心于天地自然的心迹。陶渊明就是一只在田园上空自由飞翔的鸟。

陶渊明把正始以来批判现实的精神导向了一种“返于自然”的理想主义,他以归隐来寻求人生自然化的道路。为否定现实后找到一条出路,他把道家的自然主义当作现实和构造理想世界的原则。陶渊明在他的田园诗中成功地渗透了他“自然”、“真淳”

的人品,以及任从自然、以得天真的道家美学思想。

四、陶渊明其人其诗对后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诗风与当时的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因此他在所处的时代并不受重视。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只赞扬了他清高的人格;沈约作《宋书》把他列入“隐逸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不曾提到他;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把他列入中品,在潘陆之下。直到萧统在编《文选》时,陶渊明才开始被人们肯定,到了唐代,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才得到了普遍承认,他的事迹和作品才得以广泛的流传。

(一)追求自我的人生态度给后人以精神上的安慰

陶渊明不同流合污,尊重内心,崇尚自然,追求自我的人生态度为后人营造了一个精神家园,甚至帮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用,是陶渊明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如何转身。苏轼一直以来都是陶渊明的知音和崇拜者,他有和陶诗109首,另有《和归去来兮辞》一篇。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嗍苏轼和陶渊明的109诗中,很多都是在他谪居海南时所作,可见苏轼是想借此在谪居生活里寻求精神上的安慰。陆游在他的《读陶诗》中所说,“千载无斯人,吾将谁与归?”吣自勉》中说:“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南宋朱熹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渊明欲有为而不得者也。”他在称其节概之高时又说:“晋,宋人物,虽曰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诗人高适在做封丘尉时,对“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现实无法忍受,而“转意陶潜归去来”,决心要像陶渊明一样与黑暗现实彻底决裂。在强敌压境,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候,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一首《水龙吟》词中高唱到:“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州陶渊明的思想和经历使后代文人在仕途失意,精神萎靡或生活困顿的时候会很容易想到他,从他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和安慰。即使在现代社会,陶渊明精神的存在对于我们也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他那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挽救现代人心灵危机和信仰缺失;对于树立现代人的价值观,生死观和世界观;对于我们建设人文社会,和谐社会,对于人性化处理国际政务和各国间友好相处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二)“无为”的生命状态对后人的启迪

后代人在肯定陶渊明优点的同时,认为他乐天知命,委运任化,独善其身的思想是消极颓废的表现。这种看法是有待商榷的,陶渊明的思想无所谓消极可言,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只是在陶渊明的身上寻找自己需要的那部分以安置自己的心灵罢了。说他消极避世显然是站在儒家“人世”的立场上评判的。陶渊明顺

应自然,及时行乐的做法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表现,他只是根据自己的本心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也正是他朴实性灵,含真养真的具体表现。更何况陶渊明并没有一开始就安于归隐,他也曾想在有限的人生里能有所作为,在其诗歌《荣木》和《杂诗》等篇章中,都透露了这样的志向,只是生不逢时,欲有为而不得。他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却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去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他的一生也因此留下了诸多遗憾。如果非得像屈子一样自投汨罗以示忠心志向的话,我倒宁愿像陶渊明那样重新找到生的出口。有时候死并不可贵,可贵的是在无力改变污浊现实时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一颗清纯之心永不改变,潇洒自在的生活在人世间。因此不能简单评判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消极与否,那更是一种旷达,是一种超脱尘世,超脱自我的至情至性。如果只看到他委运顺化,安于现状,乐天知命的一面,而忘记了他对自己一一生的遗憾,他那颗赤子一般的真心的话,那么只能说我们还没有真正读懂陶渊明。

我们知道,从魏晋开始,人们对汉儒的为人原则开始进行否定,魏晋文人不仅重视自己的服饰、容貌之美,更注重风神气度之美,对第一感官上的姿容气度美的关注和喜爱,证明了魏晋士人真的把审美的目光转到人自身上来了,他们这种外在潇洒飘逸的姿容之美正是内心审美的感性显现。另外把对生命的自由和自然状态当作是人性美的新的标准,这也体现了魏晋文人对率真的情感和自然生命状态的执着追求,而这种率真的自由之美才是人性的至美。再者魏晋文人的死亡意识也从个体的生命存在出发,对死的恐惧转化为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关照的思想,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这种完全人文关怀的生命意识也是魏晋人格巨大魅力形成的原因之一。东晋诗人陶渊明正是这种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下的先行者,他人生的脉络无不是按自己的志向情趣在进行。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他都保持着一颗清静平和之心,也因此他的诗文充满了自然率性的人性美,人文关怀的生命情调美和自由逍遥的理想境界美。凡此种种,就是陶渊明为后人仰慕追寻的大风流之所在。

总之,陶渊明思想是复杂甚至矛盾的。就其隐逸田园的行为看,确实受到道家隐逸思想以及当时流行的隐逸观之影响,但是,更多的还是继承了儒家固穷守节之隐逸传统,当然,他是借助前者改造、发展了后者并形成了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个性。

参考文献

[1]吴怀东.论陶渊明隐逸思想之继承与创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

[2]李敏.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3]莫莉荣.论陶渊明对道家思想的接受与田园诗创作[J].考试周刊,2009,(31)

[4]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5]侯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朱光宝.中国文学史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