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_影响与中国的对策_亚洲金融危机_中美两国的观点_研讨会综述

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_影响与中国的对策_亚洲金融危机_中美两国的观点_研讨会综述

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_影响与中国的对策_亚洲金融危机_中美两国的观点_研讨会综述
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_影响与中国的对策_亚洲金融危机_中美两国的观点_研讨会综述

亚洲金融危机的导因、

影响与中国的对策

亚洲金融危机:中美两国的观点 研讨会综述

王 勇

由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联合主办的 亚洲金融危机:中美两国的观点 中美双边研讨会于1998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得到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以及亚洲协会的大力支持。美国泛达管理(亚洲)有限公司(V an Eck G lobal)与全国保险公司(N ationw ide Insurance)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赞助。与会代表85名,分别来自政府、工商界、学术界与新闻界。美国研究中心主任袁明教授,中心高级顾问、美国前驻尼泊尔大使张之香女士主持会议。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会议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危机的成因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教授罗伯特 斯卡拉皮诺在题为 危机的成因及对美国的影响 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没有人预测到金融危机,因此也不可能有速效的良方。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于经济发展有错误的认识,误认为发展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结果导致经济的过分扩张;存在不受规制的经济体制,政客与工商巨头沆瀣一气,腐败严重;经济体制缺乏透明度,存在规模巨大的 第二经济 。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主任黄育川(Huang Y ukon)指出,韩国经济在危机前各项指标都很好,但最终还是崩溃了,为什么?日本政府与工商界之间紧密的关系既是经济成功的原因,又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缺乏足够的监管。韩国超大型企业财团一向任用近亲经营,金融市场对之缺乏必要的信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公司需要对全球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尽管大企业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私人的,但是对政府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由于其规模大,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政府往往在决定关闭时犹疑不决。亚洲经济奇迹结束了,因为促进大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充满企业家精神的、规模较小的企业能够迅速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它们将是经济竞争的胜利者。全球经济

的挑战是严峻的,英法德等国50年前的前50位大公司现在荡然无存,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发言中着重指出,泡沫经济是促使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房地产业中泡沫过多。这是因为土地的供求弹性小,当人们预期土地价格上涨时,谁先入市谁就能获最大的利润。但在衰退期,各种产品价格下降,土地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泡沫破灭即引发金融危机。政府对企业的无效投资也是重要原因。不少国家为了赶超的目的,把资金投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一方面造成资金短缺,另一方面这些被支持的企业又缺少竞争力,利润率低。韩国30家大企业,资金的利润率只有0.2%,但是其偿债利息高达5-6%。由于缺乏市场调节,资金来得过于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开工率不足、利润率低等现象。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就会演变成金融风暴,尤其是外汇风暴。如果外资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危机的程度将更为严重。因为外资会慢慢发现,外债过高在该国的投资风险增大,为了保护自己的资本,只能抽身而逃。他最后提出,要按照市场规范行事;要加强抵押贷款市场的建设,抵押贷款比例高则风险相对较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经济研究部丁宁宁博士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他认为,当前对导致危机的内部原因检讨过分了。东亚比拉丁美洲国家的国内政策强的多。要正确解释,必须考察范围更广的问题:二战后,亚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越南战争息息相关。国际资本的流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90年代以来,影响的因素增多了:苏联解体后,美国投资向亚洲大肆转移;欧洲货币紧缩,资本向外寻找出路;日元升值后,很大部分投向亚洲。这是危机发生的主要外部原因。东亚危机的直接后果是严重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政治不稳定。恢复不是亚洲自身的事,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美国经济要稳定,日本要结束衰退,中国也要稳定。三者如有变化,都不可能恢复。危机是全球性的。美国的技术出口、投资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大量游资去美,使股市过热。他总结说,金融国际化、电子化并未增加国际市场信息的透明度,相反加剧了不稳定性。经济一体化非常密切,危机相互感染。因此,应当建立国际监督机制。

二、危机的影响

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外交协会亚洲部主任杰罗米 科恩

(Jeromy Cohen)在主旨演讲中分析了 亚洲金融危机的非经济影响 。他指出:危机表明东亚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巨变之后将经历巨大的政治变化,将走怎样的政治道路目前尚存疑问。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在不同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结果:在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扩大了民主政治的体制;而在德国,民主政体崩溃,希特勒把德国引向了法西斯专制道路。当前,韩国的政治改革将深化;印度尼西亚大学内外主张变革的势力正在成长,但最终走民主道路还是军事统治道路尚不明朗;日本漫长的经济衰退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日本经济的恢复对于整个东亚经济的复苏将具有最重要的影响。

作为法学家科恩着重指出了法制改革对于东亚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必须修改破产法,必须对外国投资开放市场。他指出:现存法律本身并没有引发危机,问题在于某些法律遭到滥用,众多公司的不良债务说明缺乏依法管理的现况。应给 法律文化 这一概念以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法律本身可以改变,可以使之看来更具现代的面貌,但是执行法律的文化环境却难以改变,法律机构最终依赖于人。中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压力,经济问题的挑战是严峻的,中国遵循什么模式进行法制改革面临重大抉择。

美利坚大学兼职教授王碧君(Heng Pek Koon)认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有助于遏止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亚洲价值观受到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全球资本主义体制的挑战。目前,泰国和韩国已经屈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但是关闭现有银行造成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在印度尼西亚,则引发了社会动乱。马来西亚经济的恢复比人们所预期的要慢。这就提出了两个重大的问题:怎样处理国家主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亚洲价值观是否能继续适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她认为,新加坡成功应对金融风暴的事实表明亚洲价值观能够适应全球经济的挑战。危机的重要教训是各国要加强彼此间的政策协调。

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长张毅君大使指出,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一些人开始认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其实中国对亚洲稳定的立场并未改变。危机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很多。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沈丁立教授分析了危机对于东亚各国防务政策的影响。他指出,目前看到这种联系为时尚早。危机将减少经济困难国家的军备开支。如果中国忽

视亚洲危机而采取加速发展军事现代化的政策,东南亚国家将落在后面。中国不会采取这样的政策。

斯卡拉皮诺教授分析了危机对美国的影响,他指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进口快速增加,贸易赤字将大幅度攀升;美国要求日本大力改革,开放市场,导致双边关系的摩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在美国和亚洲均引发很大争议,应当注意亚洲与拉丁美洲问题的区别。

美国前任大使张之香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在印尼引起了社会骚乱,印尼华人遭到袭击,同时也将影响对日本的供给。由于进口急剧上升,贸易赤字正成为美国政治中的烫手问题。她认为,中国在减少美国的赤字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同时,美国要想继续发挥在亚太地区的领导作用,必须改变自己骄横的作风。美国目前面临这样的机会,但做的不好将适得其反。

三、中国为什么能够躲避金融危机?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易刚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能够避免金融危机的原因。中国政府从1993年以来一直强调压经济泡沫,并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压通货膨胀。1996年,通货膨胀率几等于零,使中国对于危机有所准备。现在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未受冲击,是因为中国未开放资本市场。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危机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四道防火墙:(1)经常项目非常好,顺差逐年增大;(2) 1992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大,外资主要是直接投资,短期投资少,长短期外债比例较为健康,长债占多数;

(3)官方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资本项、经常项长期顺差,导致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有人认为,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造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这不符合实际,因为改制后人民币实际贬值率很小,尽管当时官方汇率为5.8%,但其所占市场交易量的份额很小,82%以上的外汇交易都是按照市场汇率作出的,即按照较高汇率作出的,1993年最高达11.5%;(4)资本项未开放。1993年以来实行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引起物价下降,增强了中国抵御危机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一政策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同时指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失业率较高;出口受到较大挑战;银行不良资产较多,目前正积极解决;实际利率较高,对企业压力大。

对于中国能否维持汇率的稳定,易刚表示: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人民币保值是不成问题的。他最后指出:

预期对于经济前途极为重要,大家预期某种不好的前景会发生,结果真的发生了;如果大家都认为要小心不贬值,坏事可能不会发生。

丁宁宁博士也对中国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充满信心。他指出,决定币值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出口,而且还取决于银行的资信度和邻国可能遭受的影响。中美思维是不同的,中国信奉 唇亡齿寒 的古训。

远东经济评论 资深记者韩妮 森德(Henny Sender)博士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她认为中国经济不会走东南亚国家的道路,中国经济仍是有活力的。

四、危机的教训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斯卡拉皮诺教授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主要包括:应考虑跨国资本加速流动所造成的问题;不存在可以适用于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国家仿效日本经济模式,而这一体制存在较大的缺点:缺少灵活性、政治因素严重干预经济、缺乏一种自我变革的政权过渡机制。在谈到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时,斯卡拉皮诺教授指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进口快速增加,贸易赤字将大幅度攀升;美国要求日本大力改革,开放市场,导致双边关系的摩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在美国和亚洲均引发很大争议,应当注意亚洲与拉丁美洲问题的区别。危机不会很快结束,东亚各国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结构性改革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民众支持的下降也将迫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节研究部金融研究室魏加宁博士从自己研究金融风险的经历对东亚金融危机进行了思考。他从1991年起开始认识到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性,呼吁领导予以重视。他的研究得到中心主任孙尚清的支持。他认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上层重视而官僚机构迟钝的反差。他指出,在中国个人研究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大家共同来研究,不能停留在开会和写文章上。当前所迫切需要的是成立风险评估机构,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危机影响的大小关键在于有无快速反应能力。

怎样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并在政策制定中加以贯彻是一个难题。因为对于教训的解释很多,相互有差异,在实践中加以贯彻更加困难。与会者提出,中国一方面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又要面对全球企业兼并浪潮的压力。成功的中小企业是成功的关键,不能丢掉比较优势使产业结构盲目升级,但同时又要营造自己的企业集团,发展

自己的知识经济产业。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关键。

全球化的经济真正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应当加强亚洲和世界各国经济间的联动机制以及股市、汇市等市场关联性的研究。

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与会者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如通货紧缩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克服当前危机的障碍,应当更多地理解那些遭受痛苦的国家。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摩擦更加突出,亚洲价值观能否最终适应全球化经济的挑战已经成为重大课题。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荣军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7月17-1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业界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就美国经济现状及增长前景,美国 新经济 与知识经济的关系,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欧元启动对美元的影响、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等议题交流了观点和看法。美国经济近年来令人瞩目的强劲增长和 新经济 论的提出,以及美国是否已出现 泡沫经济 的争论,使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和 新经济 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

一、亚洲金融危机和欧元启动的影响与当前美国经济形势

一些代表认为,目前美国经济总体形势平稳,近期可能放慢增长速度,但中长期前景良好。到1998年6月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87个月。1998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4%,失业率为4.7%,通货膨胀率仅为1.4%。受生产放慢,库存下降,劳动力供应紧张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半年增长率将下降。近期内,美国经济面临股市过热,部分企业利润下降,金融衍生工具导致的风险,欧元启动和亚洲经济不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看,其基本因素依然健康。美国股市的状况与当年日本的泡沫经济有根本区别。美国目前股市的繁荣建立在企业高利润的基础上,因而,认为当前美国经济与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前的状况如出一辙至少是论据不足。有些代表指

案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金融保卫战 一、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东南亚经济 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指出东南亚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P·Krugman )指出,东亚奇迹并不是来源于总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由于过度的投入、过高的投资、过速的资本流入、过量的人工资本输出,这种模式下形成的所谓“经济奇迹”是不会长久的。 1995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Larry·Lau)、1996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戈尔斯坦(M·Goldstein)都指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 遗憾的是这些中肯的意见并未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经济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经济不平衡现象愈演愈烈。 因美元对日元升值不已,使得与美元挂钩的泰铢强劲,导致泰国贸易账户恶化。同时,被地产市场泡沫掩盖的泰国银行体制坏账问题十分严重。泰国经济高度依靠外资特别是日本资本的大量流入,刺激了股市和地产市场上扬。日本经济衰退,亦严重影响到泰国。一方面日资大量撤出泰国,另一方面,泰国对日本的贸易出口大幅减少,贸易账户更趋恶化。外贸赤字持续上升。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大致相同,

Development Economes(TOKYO):EIU Country Report,1996年、1997年为预测数。 1996年时,光在曼谷就有相当于200亿美元的房子卖不出去,房地产价格的崩溃其实无可避免。令人担忧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据银行业贷款总额的50%。到1997年,一半以上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是坏账!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坏账从1990年的770亿铢猛增到1996年的1420亿铢。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办公楼宇的空置率达 25%,还有大量的在建项目。 同时,东南亚各国的外债迅猛增长,短期外债比重过大。 二、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5月,国际货币投机商(主要是对冲基金及跨国银行)开始大举沽空泰铢。炒家沽空泰铢,分为三个步骤:(1)以泰铢利率借入泰铢;(2)在现汇市场卖出泰铢,换入美元;(3)将换入的美元以美元利率借出。当泰铢贬值或泰铢与美元利率差扩大时,炒家将获利。 一开始,泰国央行与新加坡央行联手入市干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禁止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投机商、大幅调高利率以提高炒家资金借贷成本,等等。但对泰铢汇率的攻击潮水般地袭来,货币投机商狂沽泰铢,泰铢兑美元的远期汇率屡创新低。1997年6月19日,坚决反对泰铢贬值的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巴菲特变成了一个侦探。他在他最喜欢的一家奥马哈牛排餐厅的收银机后面站了整整一个晚上,发现人们仍在使用美国运通卡------这部分业务一如往昔。在银行、旅行社、超市和杂货店,他发现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和汇票的销量并没有下降的迹象。在调查了美国运通的竞争者们之后,他发现运通卡的优势仍然像过去一样大。 他的结论是美国运通能够生存下去。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他立刻就购入了美国运通的大量股票。 在苦思哲学问题的过程中,索罗斯认为他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发现: 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根本上说,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都是有缺陷和扭曲的。于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这种扭曲对事件的重要影响上。 将这种发现应用于自身后,索罗斯得出结论说:“我也会犯错。”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察结果,也是他的行动原理和最高信念。 如果每个人世界观都像索罗斯所说的那样是:有缺陷或扭曲的。那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必然是不完全的,而且常常是错误的。 对于价值一美元的东西,巴菲特想用40或50美分买下,而索罗斯愿意支付1美元甚至更多,只要他能看到一种将价格推高到2或3美元的未来变化。 根据公众的反应来判断,我在证明反身性过程的重要意义上并不成功。被接纳的似乎只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流行偏颇(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大量投资参与者,他们的观点总是存在千差万别,假设其中部分差异可以互相抵消,而留下所谓的主流观点,即为流行偏颇)影响市场价格。而第二个观点------流行偏颇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影响所谓的基本面,而且市场的变化会导致市价的变化,似乎被忽视了。 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过程的一个反馈环:股价的变化带来企业基本面的变化,继而带动股价的进一步变化,如此循环往复。 反身性过程是一个反馈环:认识改变现实,而现实又改变认识。泰铢在1997年的崩溃就属于这个情况。 1997年7月,泰国中央银行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它估计泰铢会贬值20%左右,但到12月,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从26:1上升到了50:1,贬值幅度超过了50%。 泰国央行曾计算出泰铢的真实价值是32铢兑1美元。也许这非常符合货币估值的理论模型。但泰国央行没有想到的是,泰铢的自动浮动引发了一种让它狂贬不止的自我支持性反身进程。 女性是时尚业中唯一不变的真理是,在这个季节深受女性欢迎的衣服,有可能不到一年就成为她们死也不愿穿的衣服。 你的投资哲学反映了你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投资现实的本质。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对你自己的认识同样重要。 索罗斯总是说:先投资,再调查。他的方式是首先做出假设,然后投入少量资金来检验假设,看看他的估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完整版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 因及启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合生产控制室林勇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危机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那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危机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这场危机,概括起来,有4个特征:即全球性、持续性、紧缩性和投机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韩国公司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到了大约1200亿美元,泰国借了790亿美元,马来西亚借了690亿美元。发生危机的国家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形成了企业、银行的大量坏账,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金融危机暴发。日本、韩国、泰国,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

一、案情 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继5月19日股价和债市价格大幅下跌后,8月份,国内经济恶化,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被迫宣布实行新的卢布“汇率走廊”,使得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崩溃,最终引发了一场俄独立以来积蓄以久的、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俄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即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从8月17日起,这一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前些时候,俄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在自愿基础上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响应者寥寥,同意转换的债券,仅有44亿美元,没能解决内债问题。 3.冻结部分外债。俄商业银行和公司从国外银行、投资公司等处借到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卢布资产。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对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上出现汇市乱、股市跌、债市瘫的局面。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8月17日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 2.4:1,贬值257%,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5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上年的230点跌为约40点;日交易额从危机前的近亿美元跌至最低时期的数十万美元。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俄罗斯14家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0亿美元缩水为160亿美元。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4360亿卢布国债券的重组方案迟迟未能实施,政府债券在国际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2.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婴幼时期”的银行系统,其总资本、存款和贷款均减少了1/3。1998年第三季度,俄1500家银行中有590家亏损。在即将开始的银行系统重组中,近一半银行将被迫宣布破产。 3.金融危机使卢布贬值70%,失业人数大幅上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年初的1/5增至年底的1/3,90%以上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0132182 13数学1班韩荀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拉开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序幕。在亚洲大部分国家都过分依赖于世界市场的经济形态下,由于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和政策以及一些国际投机商的行为,使得当时发展势头迅猛的亚洲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中国由于对资本性项目的严格管制,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情况并不多见,成为中国能够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在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各国的时候,中国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遭受巨大冲击,但中国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经济逐渐走向复苏。我国首先采取了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具体措施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同时中共中央发出了指导性文件,强调要调整投资计划,扩大投资规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由原来的10%调整到15%以上,集中力量建设铁路、公路、通讯、环保、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和扩大投资领域。我国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货币政策,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增加产出和促进就业的目的。中央银行一边下调存款准备金,仅98年一年就下调了5个百分点,从13%降至8%;另一边,降低银行利率,在98年至03年期间,利率一连降了九次。不仅如此,为刺激消费,1999年起央行又推出消费信贷,鼓励人们购房买车,同时还加大了出口信贷力度,扩大出口。 我国政府为了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有力的干预,在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国的经济开始增长。然而,2006年12月,按年计算的CPI已上升至2.80%,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加速的苗头。政府为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率、抑制房地产泡沫、维持价格稳定,国家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较高的利率,而较高的利率则意味着资本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人民币的稳定与紧缩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实施大规模冲销操作,使得央行持有国债面临枯竭的局面。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已经8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以减轻冲销的负担。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冻结了大量流动性。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

索罗斯与对话

简介:他,被称为“金融天才”——资本市场数十载的征伐,让他拥有传奇色彩;他,号称“金融杀手”——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成为众矢之的。乔治索罗斯,一个有争议的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一个不断制造神话的“金融大鳄”。他用一种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2007年,他重出江湖,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一言一行都令人瞩目。而对中国经济,索罗斯也有话要说。 [flash]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6164774.html,/player.php/sid/XOTg2NDg5NzY=/v.swf[/flash] “是的,但是不是我导致的金融危机,我只是比别人理解得深刻一些,我努力解释我的理论,让我自己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理论。” “我没有用这种方式思考过我自己,当然事实上当动物更好,我腰疼,因为我只有两条腿,而动物都有四条腿,动物也不会腰疼。但是我为什么要腰疼,背部为什么疼呢,您想动物在丛林当中生活,面对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们有自己的天敌,也不知道在天敌面前自己是强者还是弱者,动物就会觉得很紧张,它在想碰到天敌以后是逃跑还是决斗,所以非常紧张的生活。因为不确定性很大,如果认为应该逃跑,没有问题,就逃跑了。如果您觉得您就应该决一死战,那您就决一死战。如果不知道到底是逃跑还是决一死战的话,你就会很紧张,紧张腰就会很疼。我腰疼是因为我知道在金融市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理论往往说没有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往往有一个平衡点,但是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因为不确定性是存在的。而且不确定性是很重要的,人们还用一些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风险。正因为他们很善于计算风险,设计出一些特殊的金融工具减少风险。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其实有的不确定性没有办法量化,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不可量化,所以最后毁灭了我们的金融体系,这就是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 “坦白地说,我退休之后再出山,对股票投资方面的知识了解,已经没有那么多,所以我需要经济指标这样的宏观工具来帮助我。因为我以前当然是知道市场的情况,我以前对市场非常地了解,所以任何事情发生的话,我能够马上就分析出这个事件发生后对各种股票产生的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退休之后就无法了解这样的知识了。我现在又不干了,我现在跑到中国跟大家见面,不再管理我的基金了,我把我的基金交给我的团队管理了。” “我觉得美国经济当然是有一个底,在2008年9月15号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这真的是一个很震惊的事情,我认为是改变局面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事实上也波及到了中国,在2008年第四个季度国际贸易也下降了40%,给中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外部事件,这场金融危机源自国外,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种危机又是内生的。” “在我的书里,提出过美国经济的见底和反弹,会是一个反向的平方根号,就像这个形状,我们现在是在这个地方或者是这个地方,那么应该说处在一定的反弹当中,然后就会趋于平缓甚至会下降。” “是的,但您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一个慷慨的人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通常人们捐钱的时候也会存在自私的心理,但是我有一些不同,我赚了这么多的钱,我已经不需要有赚钱的动力了,只是让我有一种满足感。我觉得如果我能够为造福人类做一些贡献的话,我会觉得非常地满意,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还是有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我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是谁,因为您知道,我在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我是生于这个世界,我是谁,我所在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很小的时候就在问这个问题,现在仍在问自己,我觉得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基本来说,我的兴趣就是为上述问题找到一个答案,我知道最终这个答案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想,如果我对真实世界的理解越多,对自己的认识越多,那么我会更快乐,所以理解现实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我以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一、亚洲金融危机回顾 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首先爆发于泰国,而后蔓延到东南亚各国,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甚至俄罗斯。 1996年之前,依靠推行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直至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率突然急速下跌,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国际投资者的恐慌。1997年1月,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炒家开始通过做空泰铢套利,虽然泰国中央银行对此反应迅速,及时通过美元储备来挽救泰铢,但最终还是因外汇储备不足而失败。7月2日,泰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停止维持泰铢对美元的固定比价,让汇率自由浮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使泰铢在一天之内贬值16%。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密切,泰铢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东南亚各国,印度尼西亚的印尼盾、菲律宾的比索、马来西亚的林吉特纷纷相继大幅贬值,造成很大的金融恐慌,随后金融危机开始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及日本。 二、亚洲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1、实行固定汇率政策,货币定价偏高 固定汇率可以增强国际资本对该国货币的信心,有利于促进短期资本的流入从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但同时固定汇率降低了

汇率变化的灵活性,实际币值同固定汇率下的币值往往会出现很大偏差。事实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币值被高估20%左右,韩国币值被高估10%左右。货币定价偏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推动了进口的增长;同时,从1995年开始美元对日元和其他主要货币开始升值,致使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东南亚国家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危机国出现巨大的贸易赤字,引起国际投机者的恐慌,国际投机者开始对该国货币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大量跨国资本流出。 2、金融自由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危机国都不同程度地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降低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同时允许金融机构境外融资。在这些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引导下,国际资本可以轻易进入危机国国内市场。1996年,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五个亚洲国家(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印尼)国外融资总量达到了1006亿美元。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而国内却缺乏成熟的金融运行、监管体系,逐渐导致了资本和人力资源整体的不合理分配,当借款国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危机国的外债负担也会随之加重,容易造成经济恐慌。不合理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3、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固有缺陷 危机国普遍实行出口替代战略,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其经济具有很强的对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强行管制并非能将金融危机完全屏蔽于国门之外,危机对大陆的外部帐户和某些国际金融指标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就外部帐户而言主要表现为出口的下降,外资流入的减缓。 (一)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 对出口增长给予充分的重视,是由于外贸出口在1997年已占GDP的20.3% ,如果外贸出口下滑,外需减少,对总需求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就较为严重1。亚洲经济危机导致中国出口的下降,可以从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人民币对周边国家货币的升值,抑制了这些国家对国内商品的进口,削弱了中国国内产品在第三方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周边国家经济的衰退所产生的财富效应会直接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消费需求除了受价格水平的影响外,还决定于该国的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的衰退无疑会降低个人的财富及其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同时经济萧条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需求。 图2:中国出口和进口的月度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1997-1999年各期。 从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同时出现下滑(见图2)。1998年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增长,而负增长的趋势在1999年的头两个季度之中 1 1990-1997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年均7.5%(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1999)。

仍未得到缓解。出口的结构方面,1998年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仍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在亚洲市场上却全面败退2(见图3)。对东亚国家或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幅度的下降主要是源于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双重作用,但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增长却可以说明,1998年出口增长率的下滑并不主要是由于东亚国家的汇率贬值提升了这些国家外贸出口竞争力,挤占了我国的出口市场而引起的。 汇率贬值在短期内并未给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带来好处。东亚国家的出口产品中绝大多数是“来料加工”型的,进口成本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值的百分六十。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出口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利益。而且,由于金融秩序的混乱,许多企业根本借不到资金,甚至连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出的信用状,外国银行都不愿接受,因此,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无法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对于外国购买者来说,按时交货的因素至少和货品价格的因素同等重要。即使汇率贬值使东亚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稍微下降,许多外国购买者因担心不能按时收到货而不敢把订单下给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的企业。因此,东亚国家在金融危机时的大幅贬值并未给我国在1998年对欧美的出口上造成直接的威胁。 图3:1998年中国对亚洲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增长率 数据来源:海闻,钟凯锋(1999)。 从1999年5月以来,中国的出口形势开始趋于好转,尽管1-8月的累计 出口额仍为负增长。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对第一大的贸易伙伴亚洲和第三大的贸易伙伴欧洲的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见表5)。东亚经济的复苏无疑会导致其进口需求的增加,中国对东亚各国的出口恢复程度各异,其中对日本、印尼和韩国的出口尤为显著,对亚洲其它国家则仍旧低迷。对欧洲的出口比去年相对下滑,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欧洲1999年经济增长的放缓和欧元的贬值3。相对于中国而言,东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使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下降了20%- 2 除了菲律宾之外,1998年中国对东亚主要国家的出口都下降了。然而到1997年为止,亚洲市场占到了中国出口市场的40%,到1999年8月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到52.35%。 3 1999年,欧元相对于美元贬值了12%,而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也从98年的2.8%下降到99年的 1.8%(IMF,1999)。 -40.0%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J a p a n I n d o n e s i a M a l a y s i a S i n g a p o r e T h a i l a n d K o r e a P h i l i p p i n e s U K G e r m a n y F r a n c e R u s s i a C a n a d a U S A A u s t r a l i a

从李佛摩尔到索罗斯再到巴菲特

李佛摩尔,史上最伟大的投机客 By 扁虫鱼 闻知李佛摩尔的结局是自杀.轰然倒下了我心中的神庙.作为一个投机客,他的天分与成就,骄傲如我不敢望其项背.投机界绚烂夺目的一颗巨星陨落了.走时的宁静仿佛只为注解他曾说的一句话:"你可能是一时的国王,但你永远无法打败市场." 天才 Jesse Livermore,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和“最大的空头”。1929 年"股市大崩溃" 中,他做空赚了一亿美元。他的力量达到了人生的最高。 是什么使赤手空拳的李赢得投机人罕有的成就? 天才与勤奋!李的投机天分,鲜见出其右者,在当年吃人不吐骨头的空中交易号子里,18岁的他就能从容的赢得每一场游戏,以至于每个号子都拒绝这个年轻人的进入,一时间少年作手美名扬. 李又是个对投机极端痴迷,勤奋的人,关于李的书我拜读了几十遍,而最让我震撼的只是下面这段话:"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床上辗转反侧,反省自己为什么没有预见一段行情的到来,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心里想出一个新点子.我几乎等不及天亮,急于......" 天才也是需要勤奋的.适当的天分加上全神贯注,再勇于不断的尝试修正,造就了投机界的这个传奇. 离奇的传奇 1940年11月,杰西.李佛摩尔在曼哈顿一家饭店大醉之后,给他的第三任妻子写了一封有8页纸的信,在信中杰西承认“我的生活是失败的。”然后,杰西在饭店的衣帽间自杀身亡。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天分与勤奋造就了传奇.而这个传奇的结局却是如此的离奇.无数个夜晚,当我立志把投机作为我人生最大的选择时,在我的心头总挥不去这样的疑问:1929的李不是声望远播,深具统治力影响力了吗?为何十年后,他不是更伟大了,而是自杀了呢?当时的他是如此的强大,相信很难有人能从外部来撼动他,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败? 穿越历史 2005年2月17日雨雪,与朋友交谈中......我仿佛回到了李佛摩尔那个年代. 心太急=心态急.20岁的李,赚到他人生的第一个10万.我们假设当时整个投机界总资金量是10亿的话,李只是企盼得到其中万分之一的资金.那么他只需要判断对方向即可.当李达成目标时,很自然,他的目标就是100万,也就是资金量的千分之一,这时候,只判断对方向已经没有用了,如何资金管理以及避开市场中的种种陷阱成了难题.李经历了他的第一次破产,当他东山再起的时候,他的目标已经锁定1000万了,也就是市场总资金量的百分

1997年成功抗击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展现大国风范

1997年成功抗击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展现大国风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6164774.html, 2009年09月08日16:40 新华网 索罗斯 【前言】 1997年夏,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决定移师香港。 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已黑云压城。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 而为了帮助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中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对人民币实行贬值,并通过国际机构和双边援助来支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导读】 曾荫权:直面金融风暴压力巨大哭过两三次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索罗斯操盘手透露制造亚洲金融危机全过程

索罗斯其人:业余哲学家喜欢为别人花钱 泰铢贬值点燃导火索 金融危机从泰国蔓延到全亚洲 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亚洲被世界上公认为新千年的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当时的泰国,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开始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入大量的中短期外资贷款,外债曾高达790亿美元。在一片表面繁荣之下,泰国修建起许多空无一人而锃光发亮的办公大楼,韩国建立起了年产5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这是当时韩国国内汽车市场容量的10倍。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出口下降、汇率偏高并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由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开始大量卖空泰铢,以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泰国政府不甘示弱,不惜血本以强硬手段进行对抗,在短短几天内耗资100多亿美元吸纳泰铢,但却徒劳无益。泰国政府不当的干预手段反而被金融大鳄们利用,他们不断散布谣言,说泰国政府束手无策,一时间泰国金融市场被搅得一潭浑水、阴云翻滚。1997年7月2日,苟延残喘的泰铢终于崩溃。泰国宣布实行泰铢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即一路狂跌18%,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国金融危机的正式爆发。 对那些依赖外国资金进行生产并用泰铢偿还外债的泰国企业带来的,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泰国的老百姓也如惊弓之鸟,挤垮了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 金融危机一夜席卷亚洲 泰国金融危机像瘟疫一样传染到东南亚各国,在泰铢急剧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们的攻击对象。 7月11日,菲律宾对比索的大规模干预宣告破产,决定放开比索与美元的比价,比索开始大规模贬值。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8月23日,印尼盾贬值以历史低点,甚至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财政援助。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香港金融市场生死保卫战 千亿港元与金融大鳄“豪赌”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合生产控制室林勇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危机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那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个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金融大鳄”“一只假寐的老狼”是对这个金融怪才的称谓。他曾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要负责任。从亚洲金融危机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运作规则。我尊重那些规则,关心这些规则。作为一个有道德和关心它们的人,我希望确保这些规则,是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的,所以我主张改变某些规则。我认为一些规则需要改进。如果改进和改良影响到我自己的利益,我还是会支持它,因为需要改良的这个规则也许正是事件发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索罗斯对泰铢的炒作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他是一个绝对有实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过玩弄亚洲国家政权,来达到他获得巨额资本的目的显然是卑劣的。

二: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预示者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有了危机感。他通过强大的经济后盾在亚太地区建立起一个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韩国,日本,台湾直至东南亚,都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这给亚洲一些国家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支持。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容的瓦解。美国当然不允许亚洲经济继续如此发展,于是,他开始收回他的经济损失。对于索罗斯的行为,他是纵容的。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他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这场危机,概括起来,有4个特征:即全球性、持续性、紧缩性和投机性。在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时期,韩国公司从海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借到了大约1200亿美元,泰国借了790亿美元,马来西亚借了690亿美元。发生危机的国家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形成了企业、银行的大量坏账,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金融危机暴发。日本、韩国、泰国,分别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亚洲四小龙之一、“泰国虎”,居然产生如此严重的债务危机,尤其是企业对银行有如此严重的负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论文题目: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姓名:孙浩 学号:914113590125 成绩: 亚洲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案例简介 (2) 2.原因分析 (6) 3.启示 (9) 4.参考文献 (11) 一、案例简介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危机,早在1996年泰国经常贸易项目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8.2%,为了弥补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外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泡沫经济膨胀,银行呆账增加,泰国经济已显示出危机的征兆。 1997年5月中旬,以美国大投机家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对泰铢发动猛烈冲击,更加剧了泰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7月2日,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泰国宣布放弃自1984年以来一直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改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即贬值20%,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由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也面临着与泰国相似的一些问题,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危机开始蔓延到整个东南亚。 7月11日,菲律宾首先步泰国后尘,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比索当天贬值11.5%,利率一夜之间猛升到25%;

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一向稳健的新加坡元也于7月18日跌至3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4683新元兑换1美元;8月14日,印尼宣布汇率自由浮动,当天印尼盾再次贬值5%;8月16日,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了6%,跌至24年来的最低点。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外资大量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为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港元联系汇率制也接受了严峻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采取果断对策,成功地捍卫了港币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利率飙升,香港股市为此受到较大冲击。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湾货币当局在经济状况良好,经济项目盈余,外汇储备充足,有能力维护新台币稳定的情况下,突然主动放弃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当日,新台币兑美元的汇价即跌至29.5,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不仅进一步动摇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的信心,加剧了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混乱,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再次下探,自1996年来首次跌破1万点,最低见到8775.88点,跌幅达13.7%。至此,与8月份最高点相比,香港股市跌幅几乎过半。 11月,韩国汇市、股市轮番下跌,掀起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20日,韩国中央银行决定将韩圆汇率浮动范围由2.25%扩大到10%,至此韩国开始成为亚洲金融风波的新热点。截至12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与传统的华尔街"智慧"截然对立: ★他们不做分散化投资.当他们买入,他们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的成功与预测市场或经济的未来走势毫无关系; ★他们重视的不是预期利润.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为钱而投资的; ★他们不相信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事实上,他们更重视的是不赔钱而不是赚钱; ★他们对市场本质的看法惊人地相似——而且都对"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游走"这样的学术理论嗤之以鼻; ★他们从来不读华尔街搜肠刮肚写出来的那些研究报告.他们对其他人怎么想毫不关心. 马克泰尔在本书中提出,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的.通过分析指引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迈向辉煌的制胜投资习惯,马克泰尔揭示了所有成功投资者的共同投资习惯.而且,每一个制胜习惯都很简单,你可以轻轻松松地自学成才. 你是想像沃伦巴菲特那样寻找股市上的便宜货,还是像乔治索罗斯那样做货币期货交易,这无关紧要.只要你采纳了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制胜投资习惯,你就能创造超乎想像的业绩,更轻松地赚到更多的钱. 第1篇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第1章思考习惯的力量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在分析了他们的信仰,行为,态度和决策方法后,我发现了两人均虔诚奉行的23种思考习惯和方法.其中的每一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约翰尼为什么不会拼写●思考习惯的要素●"打破僵局的人" 第2章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 对如何才能获得投资成功,大多数投资者都怀有错误的信念.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是不会有这些信念的.最普遍的错误认识就是我所说的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光有信念是不够的●投资"圣杯" 第3章保住现有财富 制胜习惯一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他们都是极其重视避免损失的人.保住资本不仅仅是第一个制胜投资习惯,也是投资大师带入投资市场的其他所有法则的基础,还是他们整个投资策略的基石.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其他每一种习惯都会不可避免地追溯到巴菲特的第一条投资法则:"永远不要赔钱!" ●"永不赔钱"●计算损失●"高概率事件"●"我是负责的"●财富的基础 第4章乔治索罗斯不冒险吗 制胜习惯二努力回避风险 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你承担的风险越大,你的预期利润就越高.但投资大师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他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因此他的投资风险很小,或根本没有风险. ●风险是有背景的●无意识能力●学习的四个阶段●风险是可衡量的●你在衡量什么●投资标准●风险是可管理的●及时撤退●赌博,投资和风险●精算投资●风险与回报 第5章"市场总是错的" 制胜习惯三发展你自己的投资哲学 不管是买还是卖,持有还是按兵不动,一个投资者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来源于他对市场运行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案例:泰国的金融危机 一、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1971 年到1991 年,泰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 9 %,1991 年至1996 年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8 %,这种持续高出世界经济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使得泰国成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第五小龙”。而且长期以来,泰国通胀率一直有效地控制在3%~6%之间。国民经济增长和运行绩效可谓骄人。 然而,1997年,泰国却爆发了金融危机。 1997 年2月初,国际投资机构掀起抛售泰铢风潮,引起泰铢汇率大幅度波动。于1997 年2 月开始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 亿美元的数月期限的远期泰铢合约, 而后于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 使泰铢汇率波动的压力加大, 引起泰国金融市场动荡, 泰国央行为捍卫泰铢地位, 仅在1997 年2 月份就动用了2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才初步平息。3 月4 日,泰国中央银行要求流动资金出现问题的9 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增加资本金82. 5 亿铢(合3. 17 亿美元) ,并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坏账准备金的比率从100 %提高到115 % ~120 % ,此举令金融系统的备付金增加500 亿铢(合19. 4 亿美元) 。泰国央行此举旨在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并增强人们对金融市场信心, 然而不但未能起到应有的稳定作用, 反而使社会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下降,从而发生挤提,仅5 日、6 日两天,投资者就从10 家出现问题的财务公司提走近150 亿泰铢(约兑5. 77 亿美元) 。与此同时,投资者大量抛售银行

与财务公司的股票, 结果造成泰国股市连续下跌,汇市也出现下跌压力。在泰国央行的大力干预下,泰国股市和汇市暂时稳定下来。进入5 月份,国际投资机构对泰铢的炒卖活动更趋猛烈。5 月7 日,货币投机者通过经营离岸业务的外国银行,悄悄建立了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的头寸。从5月8 日起,以从泰国本地银行借入泰国铢,在即期和远期市场大量卖泰铢的形式,在市场突然发难,沽空泰国铢,造成泰国铢即期汇价的急剧下跌,多次突破泰国中央银行规定的汇率浮动限制,引起市场恐慌。本地银行和企业及外国银行纷纷入市,即期抛售泰铢抢购美元或叙作泰铢对美元的远期保值交易,导致泰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泰铢一度兑美元贬至26. 94 ∶1 的水平。面对这次冲击,泰国中央银行加大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力度,动用约50 亿美元的外汇进行干预,并取得日本、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不同形式的支持。同时,泰国中央银行又将离岸拆借利率提高到1000 % ,令投机泰铢成本倒增,又禁止泰国银行向外借出泰铢。在一系列措施干预下,泰铢汇率回稳,泰国中央银行又暂时控制了局面。6 月中下旬,泰国前财长辞职,又引发金融界对泰铢可能贬值的揣测,引起泰铢汇率猛跌至1 美元兑28 泰铢左右。泰国股市也从年初的1200 点跌至461. 32 点,为8 年来的最低点,金融市场一片混乱。7 月2 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已坚持14 年的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央行还宣布将利率从10. 5 %提高到12. 5 %。泰铢当日闻声下跌17 % ,创下新低。泰国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

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然而,最近几年里,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以及各国政府担心由此引发经济动荡而频繁实施高强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让人们重新反思现代经济中有关泡沫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事实上,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思索: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扩张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吗?本文把泡沫问题放到现代金融经济这个大框架内来讨论,以揭示泡沫扩张向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一资产价格、金融不稳定假说与经济泡沫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中的泡沫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某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使人们形成远期价格将继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主。这些买主中,大多属于只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资产本身的用途及其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的投机者[1]。但是,资产价格上升通常伴随着预期的反向变化并带来价格的暴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K·加尔布雷斯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历史上发生过的泡沫事件,而且还将 由金融过度投机而引起的资产价格飚升,继而价格狂跌并使经济陷入大萧条的现象称之为“泡沫”[2]。 J·斯蒂格利茨在他的《关于泡沫的讨论》一文中认为,如果投资者相信某种资产能以高于他们的预期时,这种资产的现实价格就会上升。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状态的一致定义,但是一些基础性的解释却是共同的: (1)泡沫最直接的表现是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 (2)泡沫期间的金融投机活动异常的盛行和猖獗; (3)基础经济因素对资产价格变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4)泡沫发生的主要载体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 费雪是最早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金融不稳定性的机制与经济泡沫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经济学家。费雪认真总结了以往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同时出现负债过度(over-indebeteness)和通货紧缩(defla-tion)现象是多种市场产生大动荡和经济泡沫的最根本原因。在“负债过度”和“通货紧缩”并存的情况下,各经济主体为减轻债务而采取的行为导致物价下跌,以致陷入实际利率上升、借款人实际负债增多的恶性循环之中。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对1873-1879年的美国经济不景气、1929-1933年的全球性大萧条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莫尔顿利用这一理论对上述两次危机产生时的情形作了富有说服力的详尽描述。但是,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进行定量的测算,财富最容易受到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负债-通货紧缩理论难以解释财富效应。为了解释经济主体在不定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各种选择,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金融不稳定的运行机制,凯恩斯提出了“不确定性”模型[3]。 凯恩斯以前的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生产的诸要素是确定的,其他的相关情况也都是预知的,所以,对未来的预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风险也是可以测量而不是变幻莫测的。而在凯恩斯构建起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将市场经济中的金融交易作为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经济行为来分析,并十分重视考察与经济主体行为密切相关的变量,诸如货币持有量、利率、资产价格、设备投资等。在凯恩斯模型中,列举出了“危机”的概念,重点关注的是在不确稳定条件下人们的预期,对风险形成的判断以及信心。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凯恩斯建立了一个在不确定前提下,投资的变化使得整个经济态势发生变化的模型:投资由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贴现率决定。由此推断危机的形成机制在于,在组织有序的投资市场上,如果一旦人们意识到存在“过度乐观引致抢购风潮的市场”,觉醒的力量将势不可挡,资本的边际率倘若受到冲击,则可能使经济出现泡沫。1987-1977年日本经济泡沫、以及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为凯恩斯“不确定性模型”的应用性提供了佐证。 海曼·明斯基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thefinancial instability hpythesis)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凯恩斯理论,特别是在下列三个方面所作的贡献,为当今理论界研究经济泡沫提供了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分析框架: (1)在“以投资为中心解释经济周期”中融入“投资的金融理论”,并将金融制度、金融惯例的变革等因素一并考虑进去; (2)在资本资产的价格形成和设备投资决定方式的框架下,考察经济主体的债务结构及将来还本付息的合约内容; (3)重视预期的形成,并强调贴现率与金融市场的利率随资本资产的流动性评估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4)根据借款人金融债务派生出的本息及其实际经济活动带来的收益,将资金借方的金融理财划分为套期保值金融、投机金融和庞兹金融三种类型,并强调景气时期泡沫的扩张过程,其实就是借款人从避险金融向投机性金融的转移过程,而在金融缩水和泡沫崩溃过程中,主要的变化趋势是由套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