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VIE的企业风险

VIE的企业风险

VIE的企业风险
VIE的企业风险

VIE 协议控制模式的企业风险

1.违约风险。VIE 协议控制模式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运用签订的协议取代股权与资产而进行

直接控制,但是以协议为连接点的控制蕴藏着失控的风险,换句话说就是境外上市主体对境内运营实体失去控制并且无法实现预期利益的风险。有实务界律师认为,单方解除一个设计精良的协议控制结构安排并不容易。另外,协议控制结构下投资人和管理层具有共同的目标,利益一致,通常也不会轻易出现违约风险,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协议控制模式是安全稳定的。VIE 控制协议从本质上看是协议双方意思自治下所构建的自由契约,风险的最大性在与契约是否有效,VIE 协议控制模式的出发点就在于规避国家的监管,境内实体公司在协议中的地位是不利的,都可能会使协议无效或可撤销。虽然WFOE 可根据股权委托代理合同取代创始人行使其在境内公司中的股东权利,但创始人仍可以境内公司股东的名义随时解除股权委托代理合同,控制协议将成为一纸空文。合同的一方违约,那么所有合同都将面临信用风险,这也是VIE 协议控制模式相对于股权控制模式最大的缺陷。

2.汇制风险。在VIE 协议控制模式中,国内利益实体要将利润转移给国外的上市公司,一般

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关联交易才能够完成,从我国境内把利润转移到境外还需要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的申批,再加上我国对于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的企业的监管特别严格,一旦操作不当就很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又因为VIE 协议控制模式分成境内外两部分,必会关系到两种货币的相关汇率问题,国际汇率的波动又较大,如果操作不当,那也将会导致公司的经济损失。

3.税务风险。依照VIE 协议,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的收入主要都源于其从可变利益实体中取

得的利润,这份收入表现在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就类似于一项托管费性质的服务性收入,这项收入的性质以及其涉税问题都是极其复杂的;更为重要的是,采用VIE 协议控制模式上市的企业,其结构层次也相当复杂,必定会涉及到大量的关联交易,而一些相关利益方的关联交易可能仅仅是出于“税收筹划”的目的,这毫无疑问会引发税收征管部门更加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并且会使企业的税收风险加大。

如何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

如何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获得了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机会,但同时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有关“如何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审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解析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有效的迎接挑战已经成为所有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内容审计工作,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对企业审计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现状;规避方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已经逐渐确立,从而使企业内部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也就要求企业内容的日常工作作出相应的变革。审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有效的对审计风险进行规避,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对审计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企业在实施审计工作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有效的对企业审计面临的风险进行规避,从而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规避企业审计面临的风险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可以。鉴于此,本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所谓的审计风险就是指审计单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做出正确的分析,从而没有给出正确的财务报告,最终导致审计决定的可行性较低。对企业审计风险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公允的财务报表,实际上已经被企业做了有利于自己的改动,从而破坏了财务报表的正确性,也就不能正视的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认为不正确的财务报表,却是可以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二、我国企业审计工作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企业的审计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不足。很多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都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从而导致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低。二是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和控制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不注意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从而降低财务监管的质量。三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审计

浅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及防范-2003 文档 (1)

浅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及防范 唐小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长期以来,单一所有制的国有企业,不同程度上均面临着管理僵化、员工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等通病,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市场竞争力。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显著提升国企的管理水平、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而言可谓是一场革命,将给企业的治理架构、管理模式、员工思维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流失、员工利益得不到保障等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国企改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及其防范。 一、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资本参股或实施员工持股的时候,对国有资产高值低估。 相对而言,设备、建筑物、库存原材料和产成品等有形资产在评估中弄虚作假容易被发现,更容易出现问题的往往集中在无形资产、往来账款、企业未来收益预测等方面。典型的手段有: 1、低估土地价值。由于国有企业独特的历史,其使用土地的一

部分可能是行政无偿划拨的,或者因政府扶持以低于市价购买的。对于行政无偿划拨的土地,会计报表上不会有所体现。在资产评估时,一般情况下,土地的增值幅度是较大的,但相关人员出于个人目的,可能采取以下行为:无偿划拨的土地未在财务账面体现,评估时予以自动“忽略”,或者人为缩小面积;以低于市价购买的土地使用权,评估时人为降低增值幅度,由于历史成本较低,表面上增值幅度仍然较大;对于其他土地,过于强调不利因素、弱化有利因素,为调低土地评估价格寻找借口。 2、低估企业的未来收益。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目前中介机构较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是收益法。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不同的信息是评估机构运用收益法的前提。但是由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市场机制也不健全,因此各种信息的来源极为有限,有限的信息也往往是不全面、不及时、甚至受到人们质疑的。在这种现状之下,收益法的准确性并不高,同时也为人为操纵评估价格打下了伏笔。 另外,很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例如受春节和气候影响,建材行业上半年经营状况一般不如下半年。如果某个建材类国企的改制,其资产评估基准日为上半年某一时点,在预测未来收益时过多利用了上半年的数据,将对预测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评估价格降低。 (二)民营资本参股国企的时候,对投入的非货币性资产低值高估。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我们侧重从企业整体层面制定风险战略、完善内控体系、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职能等。我们帮助企业搭建风险管理的综合架构,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帮助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从企业战略出发,统一风险度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将所有风险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 ·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的风险,满足股东以及监管机构的要求 ·形成一套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 风险评估 系统辨识客户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统一的风险语言 ·确定风险列表和坐标图

·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明确风险的价值 · 风险管理诊断 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重大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 ·评估核心风险的管理状况 ·满足合规的要求 ·找出风险管理现状与最佳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 · 风险战略设计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 ·确定风险管理指导方针 ·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 ·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模型 ·确定风险预警体系 · 风险文化建设 统一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企业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文化。 ·普及风险管理知识 ·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精神 马云说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企业家来看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这里我不想讨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区别,我只想说企业的业主之所以称为企业家,这里面有一份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分为三个层面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企业负责、你要对社会负责,那一责都不能少,少了那一责你就是罪人,甚至千古罪人!企业不盈利就是不道德就是违法。一个企业不赚钱他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贷款或融资还不上,国家税款缴不上,国家的一些政策还要照顾它,这难道不是国家的负担?再说企业不赚钱给员工发不起工资,发不起工资对国家来说这个企业就是违法的!对员工来说拿不到工资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常说企业家三千三万,有些人不理解三千三万是什么?这里我做一下解释:千辛万苦、千风万险、千委万屈。什么叫千辛万苦,首先要说这是大企业家的苦或者说是大集团甚至是国际集团企业家的苦,你想想他们成天要到下面去巡视、开会、学习、接待、处理紧急事项等等,避免不了要坐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等等,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坐车坐飞机吗?你只要坐着就可以了!不行了就睡一会,但是我们可能忘了还有一个词叫舟车劳顿,坐车坐飞机也是很辛苦的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坐一天的车回到家都会说‘累死我了!’那要是让你成天这样你是什么感觉?再说企业从无到有,

技术、人员、系统、财务、后勤,那一项都不能缺,那一项都少不了企业家,市场从零到有,服务、市场、回款、销售、调研,我们又能少了哪一个,哪一个你不懂你都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这难道不叫千辛万苦吗?有人开玩笑说,我羡慕那些空姐成天免费飞来飞去,企业家也是成天飞来飞去,人家是空姐我是空哥,所不同是人家是免费我掏钱。再说千风万险,企业家压上身家性命,借遍亲戚系朋友,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份工作有份收入,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赚的钱是员工的、是企业的、是社会的,但最终是社会的。温州曾经有个企业叫均瑶乳业,他的总裁王均瑶先生因为癌症离世,你说他没钱嘛?媒体在他的遗体前挂了一幅挽联,年仅33岁,留下33亿,他生前是没有时间去治疗,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在处理企业的事,他是不能安心治疗。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是当朝宰相,在他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侄子和当地吴员外都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两家人就圈地盖房,到建围强时两家谁也不想吃亏互不相让,最后吴员外告到县衙,县老爷一看两家都惹不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张英的侄子给他写了一封家书,想让他出面调停,但是张英看了信之后回了四句话,他侄子看到信之后到吴员外家给他看了信,两家又互相让出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张英那四句话也就成了经典“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钱再多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难道不是企业家的千风万险吗? 地产老板大胆冒险、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6352113.html,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法 作者:金敏燕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要: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做好防控内部审计风险这项工作。在 审计活动的各项环节中,都有可能存在着审计风险,所以控制和预防好审计风险这是我国所有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出现审计风险的原因,再进行阐述审计风险控制体系,最终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审计风险是企业发展多种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一旦管控不好,严重影响着企业健康发展。但实事求是的讲,审计风险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的,只能尽力管控审计风险,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内容 1.简介经营审计风险。经营审计风险与传统的审计抽样测试有所不同,经营审计风险注重以评估风险为主要内容。换言之就是想要掌握企业各项经营环节、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协调公司各个管理层的观点,都需要先评估企业风险,评估潜藏的风险。经营风险审计比较重视企业外部宏观经济、行业内部环境,并不只是关心财务数据,最多是关心企业内部控制和经营环境,从而以评估经营风险为着力点,以此来找到审计中最高风险领域。 2.简介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审计财务报表重大报错风险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审计财务报表中应注意审计两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联系。也可以说从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情况上来讲,财务报表层次出现了重大错报风险,与列报的认定、账户余额和特定交易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与财务报表层次间的内在关系格外关注。二是,财务报表审计工作需要审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企业内审的工作人员必须把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之后才能完成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三是,审计财务报表应掌握各种效率高、能够准确获取重大错误风险有关信息方法。其重大错报风险涉及很多内容,有简单的内容,也有难度高的内容,所以,应运用合理的方法获取被审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信息。 二、引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一是,被审计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变化。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密度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些风险,也影响着单位内部审计风险。这些因素都成为了现代审计需要全面监控和多方面评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主要参考因素。二是,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对象

企业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企业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企业审计风险及其规避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内外因素影响,内部审计风险正在不断增加。 一、企业审计风险及其原因 (一)内部审计的主观风险 (1)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活动综合性、复杂性较强,这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仅具备审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是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要求的。内部审计风险大小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密切相关,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高,内部审计风险就小,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低,内部审计风险就大。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大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都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在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亟待提高。 (2)缺乏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企业内部机构众多,每个机构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机构审计的目的也具有差异性,如果忽视不同机构之间的差异性,只用一种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结果势必与事实不符。减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二)内部审计的客观风险 (1)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企业的经营环境也更为复杂。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应对挑战,势必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随之而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1]。因此,在企业内部审计工本文由收集整理作中,应重视外部因素,尽量减少其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2)审计对象复杂 市场经济赋予了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经营规模日趋扩大,经营业务也变得错综复杂,这也造成内部审计对象不断复杂,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在繁多的会计资料中,虚假和差错的会计资料混杂其中,内部审计工作很可能会发生遗漏。并且,经营业务的复杂也是内部审计业务不断扩展,不仅包括原有的财务收支审计,还纳入了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对象的复杂,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严重的挑战,增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增强企业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其地位 在企业内部应当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选择恰当的机构形式,并且建立起来的机构应具备以下特点:独立的领导机制、机构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具有独立的领导机制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是受本单位的领导[2]。这样的机构才能帮助企业内部审计力度得到加大,才能在本质上促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权威地、独立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早日解除妨碍审计工作的因素。 (二)完善企业审计评价与质量控制体系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企业改制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安阳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公司,组建于1965年9月,。40多年来,为安阳的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逐年亏损,累计亏损达5000万元,从1995年以来停产至今。 (一)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截止2003年6月30日止,经资产评估企业总资产为万元(其中:待处理财产损失万元),负债万元,扣除待处理财产损失后净资产为万元。 (二)企业职工情况 职工总人数3988名。其中:1、截止2003年12月31日,

离退休人员1972名,其中退休1966名,离休6名。2、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将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256名。3、其他在册职工1760名,其中:工伤人员9名。4、有275名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315人。 (三)企业改制基本情况 1、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规划和建设局的安排部署,自2003年初启动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工作。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资产评估,同年7月根据市企改办、市建设局的安排,由河南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该公司的资产作了全面评估,2004年6月12日评估结束,并以中联评报字(2004)53号文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书。 2、严格规范改制程序。2004年6月初在得到大多数职工支持和广泛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安阳市***有限公司的改

革方案,提交于2004年6月22日召开的第七届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得到了全体职工代表的一致认可,大会应到职工代表94人,实到代表81人,并全票通过。公司于2004年6月24日上报市规划和建设局,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转报市政府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批,6月30日通过并以安企改组〔2004〕20号文件批复。同意安阳市***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原则同意安阳市***有限公司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和资产(债权)、债务处置方案以及职工安置方案,并按安委发〔2002〕18号、安委办〔2003〕13号、安企改组〔2004〕8号文精神实施企业改制,按政策规定一次性解除职工的国有身份,妥善安置职工后,由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自愿出资认股重新组建民营企业。 (四)实施改制方案的基本情况 依法依规做好职工安置。截止2006年3月31日,离退休人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_汤一介

59 2014.1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 企业家的一生必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 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 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儒家思想 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编者按: 前不久,我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在京逝世。2006年,老先生曾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发表于当年《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为纪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突出贡献,本刊特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文/汤一介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监督制约机构,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组织的决策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探索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 1.1内部审计缺乏完整的法规、准则体系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在工作中不像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去遵循,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 1.2内部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范围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衍生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应运而生,证券期货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相继出现,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增资扩股、改组改制、破产兼并、重组联合等经济事项越来越普遍。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内部审计的业务己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而是更多地向管理领域渗透。审计对象从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扩展到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内部审计职业界有一句名言:总经理关注的问题均可成为内部审计的对象。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审计范围自然扩大,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风险相应增加。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影响因素 2.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隶属于总经理。这种设置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服务,同时这种设置还保持了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对总经理的责任、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会计与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安鹏宋雪婷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12 面对企业急需加强的风险管理,既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摘要: 验,从有利于企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作为内部审计,首先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其次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关键词: 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 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之地。 最后,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医士”和“卫士”作用,保证企业科学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应对有关部门针对风险所采取的防范1. 措施进行连续的跟踪,并进行系统的专业性监督检查,看其是否充分、得当,同时评价其是否执行有力。 适时对组织内风险控制系统的健全、时效性进行检2. 对失控、漏控的环节进行再完善,改进风险控制系统机查, 能,达到风险控制系统最优化构建,加强系统内部的组织性和自主性。 内部审计可以直接作为风险管理者,对企业风险进行3. 管理。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先进的方法,直接对企业的风能够引起管理层的更加重视,取得更险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好的效果。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独特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最高管理层实施控制的手段,在企业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日趋突出。 首先,内部审计能够通过客观地、全面地参与风险预测和识别,充分发挥预警作用。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而是会传递到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 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正因为如此,有些部门可能会出现过度道德风险,如采购部门为节约采购成本,就会忽视对材料规格、型号、质量方面的检查,或者有意购买残次品等等。因此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它们可以从全局出发、客观地对风险进行预测。 其次,内部审计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研究风险防范的措施,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谋士作用。内部审计对监测到的整个组织可能存在的风险因子和不利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评价和沟通,关注组织目采用数学统计、模拟试验等方法,遵循3经标价值取向,E(济、效率和效果)原则,和管理层共同寻找消除风险根源的可能途径,充分出谋划策,发挥谋士作用。如有的外部风险根源是企业无法避开和影响的,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因素的变化,企业只能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策略减轻外部风险的影响。但是许多企业内部的风险根源则是可以通过改善管理而消除的,这也是我们内部审计更多发挥作用的用武 二、内部审计应积极参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应在提高自身素质和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进而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达到控制和化解风险,积极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成为精通技术专家。“要想知其,言,必须知其所以言”同样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地参与风险管理,必须自己要成为风险管理专家。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审计及相关法律法规,熟练地运用内部审计标得财务会计、 准、程序和技术,还必须具备丰富专业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精通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中去。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企业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价和控制的预测、 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归类 会计与审计 并采用各种科学管理技术,鉴定风险性质、评估风险损失、制改进风险管理,最终达到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过定控制措施,

企业审计风险及规避方法

企业审计风险及规避方法 摘要:随着新时期发展,为了有效的提高企业审计工作水平,要重视结合具体 工作实际,有效的开展审计风险分析,从而才利于不断提高审计风险规避能力。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规避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进一步阐述,能够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企业财务;审计风险;规避研究 引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加强审计工作能力,在开展企业审计工作研究过程,要重视提高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要合理的对其相关风险进行规避,从而才利于 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践探索,结合具体工作情况,本文积极总结了有效的审 计工作途径,在分析过程,为了不断提高分析效率,要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的制 定更加完善的审计工作方案,从而才能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1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首先,企业在审计作业上,其法律环境还不完善。对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而言,企业审计是其重要的组成环节,在审计作业上也要切实以国家的法律规章制 度作为核心,审计作业也需要由法律框架予以束缚。换言之,审计工作赋予了企 业相关人员权利的同时,也激发了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法律视角来看,企业 完善的审计作业是对其风险控制的有力措施。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社会 的进步,不论是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审计 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其连带的责任囊括了生产经营和其他方面。 其次,审计对象的变化也提升了相应风险。纵观全球,中国已跻身全球第二 大的经济体,在企业规模上不断扩张,而各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使得企业的结构、股权和形态等,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审计作业也日趋复杂。其中典型的 有交易工具的复杂化,企业的经营活动方式复杂化,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也驱动企 业在审计作业上也向着更为多元化的需求进行了转变,企业之间也带来了相应如 并购、破产、重组等,审计的内容上在总量上不断攀升,这也给相应的职能工作 人员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风险隐患。 最后,伴随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力量的持续进步,当下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 已经完成了计算机会计化的转变,尽管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 类信息化安全问题,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等现象,为审计工作带来结构风险。 同时,结合过往的部分案例和实际情况来看,当下诸多企业在审计作业上出现风 险或错误,极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其自身,在审计作业上大多以表面形式为主, 难以发挥其全部的价值和作用。尤其部分企业的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 在审计处理上存在较大的空白,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资产的安全漏洞。部分企业 仅仅设置了专门的财务部门,但在监督管理上缺乏了相应的执行,使得财务监督 的成效难以发挥。 2审计风险规避方法 2.1不断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2.1.1重视抓好项目审计各环节质量 第一.要做好针对审前的调查工作,该步骤直接程度上决定了审计方案在实 行过程中的价值以及有效。第二,做好整个方案的落地执行价值。对审计的实施 方案而言,是根据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进行落实,因此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价值, 所以在审计方案的设置上要有明确的步骤和规范,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更多的

当前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制工作已全面展开,大部分改制后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趋向正常化、规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改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完善和规范的问题,下面对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作些探讨,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避免和借鉴。一、企业改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所改制的企业资产评估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改制的企业只注重对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评估,而对企业的商标、专利、商号、名称等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评估或评估不足。意图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往往从个人私利出发,将企业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试图从企业的资产总额中除去,以达到降低购买股权成本的目的,从而侵占国有资产,将国有资产归为已有。党委、政府为尽快将企业的资产盘活,对无形资产不评估或是少评估,也是常有的事。再者对于资产评估机构是否有资质、有能力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能否对无形资产做出准确的评估,缺乏应有的监督。同时从事改制企业经营的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投机钻营,虚增债务或虚减资产,并通过拉关系、托人情,尽量使所评估的资产价值降低,也是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二)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缺乏公开透明度。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的产权交易往往不进行公开招标和拍卖,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多是采用行政手段,与意欲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采取协商转让、零转让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改制;国有股未经批准擅自出售,对于国有资产的出售法律有明文规定,必须经具有审批权的部门审批同意后方能出卖。但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出售是未经批准进行的,出售程序严重违法,最终导致了暗箱操作,没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国有资产。而且在实践中,所改制的企业多是资不抵债,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远远大于资产,这又给了从事改制企业的经营者一些可乘之机,使他们可以不出一分钱,即可用债务抵顶所购企业资产的价值,从而大大获益。另外原企业的陈年老帐在企业改制中未进行清理,对于到底是否有债权人、债权人的能力如何,无债权人或无财产继承人的死帐、呆帐不认真核实的情况,现实中还大量存在。一味地将企业的债务抵顶,势必导致大量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向个人所有,最终极大地损害了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三)企业的改制工作缺乏机制制约,逃债、漏债现象依然严重。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的体制改革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多头并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监督机构,所进行的企业改制工作与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房地产、工商、税务等政府主管、职能部门脱节,致使这些主管、职能部门不能参与企业的改制工作。特别是对原企业的担保债务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的情况下被强行注销登记,新企业虽然接收了资产,但又不承担责任,使债权长期得不到偿还,债权实际被悬空,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此外,行政部门侧重于本地利益的保护,对企业改制中低估、漏估国有、集体资产、虚增债务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企业改制,还可能导致债务转移给无履行能力的部门,脱壳经营,以使改制企业轻装上阵,侵害债权人的利益。这就是名为改制,实为逃债,损害了债权人和国家、集体和广大职工的利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股东通过玩“空手道”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其基本做法是自己一点本钱也不出,而是用企业的资产作担保从银行中借款买股,买股后则成为该企业的大股东,用这种手段就把企业搞到了手,获取了巨额利益。改制企业职工出资购买企业资产,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现象,多数情况下职工不会实际出资,而是以企业所欠职工工资等与企业资产相抵消,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合理的,但实质上是一种逃避债务的方法,其结果是本企业职工的权益得以保障,而原企业责任财产灭失。(四)工资构成因素因改制而出现单一因素工资,工资的合理因素被破坏。工人的工资是由多种分配要素决定的,这些要素体现着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并包含着工人解决自身生存、赡养父母、孩子教育等费用内容。企业改制前工人的工资还是按规定内容发放,但是企业改制后,一些企业的负责人错误的认为政府管不着改制后的企业了,工人的工资由企业自己说了算,所以就自行制定工资标准:对管理人员实行高工资标准,对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

我们侧重从企业整体层面制定风险战略、完善内控体系、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职能等。我们帮助企业搭建风险管理的综合架构,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帮助企业达到以下目标: ·从企业战略出发,统一风险度量,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策略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将所有风险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 ·避免企业重大损失,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的风险,满足股东以及监管机构的要求 ·形成一套自我运行、自我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 风险评估 系统辨识客户企业面临的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统一的风险语言 ·确定风险列表和坐标图 ·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明确风险的价值 · 风险管理诊断 评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水平,诊断对于重大风险管理的应对手段,把握企业了解当前的风险管理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案。 ·评估核心风险的管理状况

·满足合规的要求 ·找出风险管理现状与最佳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 · 风险战略设计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风险,引入量化分析工具,确定风险偏好和承受度,设计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战略。 ·确定风险管理指导方针 ·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 ·确定企业整体风险模型 ·确定风险预警体系 · 风险文化建设 统一企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企业风险战略相符合的风险文化。 ·普及风险管理知识 ·强化全员风险意识 ·建立道德诚信准则 · 风险管理规划 帮助企业制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并协助客户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明晰每步的工作内容和里程碑。 ·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确定预期效果与评估标准 ·确定实施的步骤 ·确定组织方式 ·确定资源配置方案 · 风险流程设计 基于企业现有的内控流程,结合已评估出的风险,找出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梳理并细化具体控制内容,修改制度,增加监控指标,强化业务和管理流程中的内部风险控制。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 专 业: 中国·大庆 2010 年 6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成因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生产要素实现市场需要的人。熊彼特则强调企业家是不断在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人。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21世纪,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企业持久不衰的动力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2)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百事与麦当劳的合作、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项目合并都是典型的例子。 (3)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它能产生威信,使企业家赢得员工的信任,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日本松下集团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质量,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下属一律同仁同时也被传为佳话。企业家良好的道德角色还有利于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保持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及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风险管理审计办法-风险管理方法

***********公司风险管理审计办法 编号:TS-KP-XS-** 版本: 2013 编制:审计部 批准:董事会 2013年**月**日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审计办法 目录:共九章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目标 第三章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 第四章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分类 第五章风险管理审计须遵循的原则 第六章风险管理审计的程序 第七章制定风险管理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第八章风险管理审计取证的评价标准 第九章审计报告 第一节整理审计发现的要求 第二节风险管理审计报告的内容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审查与评价行为,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文件、《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险审计又称风险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或风险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活动进行评价和测试,以识别、预警和纠正公司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适或缺陷,进而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是指一套由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共同设立、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管理流程。它的功能是对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公司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风气,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所属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控股子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参照执行。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监督制约机构,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组织的决策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探索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 1.1 内部审计缺乏完整的法规、准则体系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在工作中不像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去遵循,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 1.2 内部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范围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衍生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应运而生,证券期货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相继出现,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增资扩股、改组改制、破产兼并、重组联合等经济事项越来越普遍。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内部审计的业务己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而是更多地向管理领域渗透。审计对象从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

任、管理责任;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扩展到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内部审计职业界有一句名言:总经理关注的问题均可成为内部审计的对象。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审计范围自然扩大,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风险相应增加。 2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影响因素 2.1 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隶属于总经理。这种设置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服务,同时这种设置还保持了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对总经理的责任、业绩等进行独立的评价和监督。总经理下属部门的很多活动是在其授意下进行的,内审机构对这些部门的检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2)隶属于董事会。这种设置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较强的独立性和较高的地位,同时也使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便于为委托人服务,又便于与经营管理层联系;既便于对管理层进行独立的评价与监督,又便于为管理层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效益。(3)隶属于监事会。这种设置使内部审计完全以监督者身份出现,与管理层脱钩,不便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不利于其评价、服务职能的发挥。 现在我国企业中只有上市公司依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