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4发根农杆菌特点及使用说明

A4发根农杆菌特点及使用说明

A4发根农杆菌特点及使用说明
A4发根农杆菌特点及使用说明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A4发根农杆菌产品简介:

A4发根农杆菌是一种天然农杆碱性农杆菌,菌株本身均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可在YEB或LB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A4农杆菌是耗氧型。通常使用30%的甘油保藏菌种。

A4发根农杆菌操作说明:

1,本产品包含一份甘油菌,使用本甘油菌时可以不用完全融解,在甘油菌表面蘸取少量涂板或进行液体培养即可。也可以完全融解后使用,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细菌的活力会逐渐下降。

2,为保证菌种纯正,避免其它细菌污染,尽量先划平板,然后再挑单克隆菌落进行后续操作。

A4发根农杆菌注意事项:

1,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2,本产品仅可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用于动物,人体以及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用途。

A4发根农杆菌【规格】

冻干粉

【冷冻管开封】

用浸过75%酒精的脱脂棉严格消毒冷冻管盖。

A4发根农杆菌【菌株复溶】

无菌环境中旋开装有复溶液的滴瓶盖,吸取1ml 左右复溶液,加入到冷冻管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

株溶解呈悬浮状。

【菌株复壮】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转移到复溶液滴瓶中。做好标识,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细菌在30-35℃培养

箱中培养24-48h,真菌在23-28℃培养箱中培养24-72h(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A4发根农杆菌【菌株传代】

将得到的菌株的新鲜培养物转接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中(尽量增大接种量:如用无菌吸

管吸取≥50μl 新鲜培养物至固体培养基,边移动边缓慢释放),适宜温度下培养,用以菌株的保藏、传

代及制备工作菌株。

A4发根农杆菌【注意事项】

1、菌种活化前,将冷冻管保存在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室温下放置会导致菌种衰退;

2、冷冻管开封、冻干粉复溶、菌株恢复培养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3、一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延迟期较长,部分需连续两次继代培养才能正常生长;

4、苛养菌的培养需采用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培养基,敬请正确选择,不清楚时来电询问;

5、某些厌氧菌的培养,自开封到接种完成,均需以无氧气体充填,以保持厌氧状态;培养过程中亦要保

持厌氧状态;

6、某些菌种,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要5-10%CO2 促进生长;

7、如发现冷冻管盖松动、复溶液浑浊等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对应产品。

8、部分菌种有致病性、扩散性,请专业人员在专业环境下有保护性操作。

A4发根农杆菌【保藏条件】

-20℃保存(复溶液于2-8℃保存)

【保藏时间】

2-10 年,应根据菌种状况及时转接

A4发根农杆菌

【CN109673342A】一种绿僵菌防治黄野螟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38199.7 (22)申请日 2019.02.25 (71)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学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华 南农业大学 (72)发明人 王偲 黄志嘉 唐丽萍 梁仕萍  靳正雅 孙朝辉 温秀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577 代理人 冯建基 孙进华 (51)Int.Cl.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绿僵菌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绿僵菌防治黄野 螟的方法,该方法为绿僵菌在防治黄野螟幼虫化 蛹和/或羽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的绿僵菌能 够杀死黄野螟幼虫以及降低黄野螟的成虫羽化 率,能够对黄野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而且该 应用杀虫效果显著、经济环保,不会对环境生态 以及土城乡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09673342 A 2019.04.26 C N 109673342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673342 A 1.一种绿僵菌在防治黄野螟幼虫化蛹和/或羽化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为金龟子绿僵菌。 3.一种防治黄野螟幼虫化蛹和/或羽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黄野螟化蛹期,在种植土沉香的地表土壤中均匀添加绿僵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为金龟子绿僵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在地表土壤中的添加含量为1×107个/g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在地表土壤中的添加含量为5×107个/g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土壤厚度为3c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土壤厚度为3cm。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的添加方式为通过将绿僵菌溶解于蒸馏水,再将绿僵菌溶液均匀喷洒于地表土壤表面,然后将地表土壤进行旋耕混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僵菌溶液中绿僵菌浓度为(0.2-5)×109个/ml。 2

白僵菌及其应用

白僵菌及其应用 张芷若植保检疫2班 201330650225 摘要:白僵菌(Beauveria)是一类寄主范围广、致病性与适应性很强的昆虫病原真菌,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应用前景很好。对6个白僵菌属种的形态特征予以概述,并简要介绍它的致病性。 关键词: 研究进程生物学性状优点致病性应用前景 正文: 一?白僵菌的研究进程 白僵菌属Beauveria Vuill.是全球分布的最常见的土壤虫生真菌Rehner & Buckley 2003,包含有球孢白僵菌 B.bassiana (Bals.-Criv.) Vuill.和布氏白僵菌 B.brongniartii (Sacc.) Petch 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前者是研制真菌杀虫剂最多的虫生真菌?据最新的较翔实的统计(Faria & Wraight2007),除我国外,世界上先后有 171 种真菌杀虫剂产品问世,其中以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产品最多,皆达 58 种之多,各占产品种类总数的33.9%?而根据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统计(ICAMA2008),2008年我国有11种真菌杀虫剂登记,其中6 种是球孢白僵菌产品?自 MacLeod(1954)将 8个近似种组合进 B.bassiana,4个近似种组合进 B. tenella (Sacc.)Siemaszko ( 1972 年被 de Hoog 组合进B.brongniartii)以来,尽管有人一直怀疑这种广义分种的界限(St. Leger et al. 1992;Shin et al. 1995;Jaronski & Goettel 1997),但直到本世纪开始以后才得到愈来多的分子证据,证明这两个广义种是由形态相似?具有地方性区域谱系的一些隐含种组成的复合种(species complex) (Rehner & Buckley2005; Rehner et al. 2011) ?然而,在 MacLeod (1954)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除本世纪以来的一些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外,他研究采用的都是广义球孢白僵菌和广义布氏白僵菌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引进菌物研究以来,尤其是 90 年代初Kosir et al.(1991)对球孢白僵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Rakotonirainy et al.(1991)对 rRNA 进行测序以来,这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虫生真菌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各领域的研究进展都令人瞩目?[1] 二?白僵菌的生物学性状 白僵菌属半知菌亚门( Deteromycotina)?丝孢纲( Hyphomycetes)?丝孢目( 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 Moniliaceac)?白僵菌属( Beau-veria) ,是一种虫生真菌, 寄主范围极广,已记载的包括 15目?149 科的700余种昆虫及蜱螨

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研究进展

第28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9月 Vol. 28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Sep. 2006 ────────── 基金项目:唐山市重点实验室课题(04360701B-4) 收稿日期:2006-01-13 作者简介:李春香(1968-)女,河北乐亭人,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理学硕士。 - 4 - 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研究进展 李春香1,安彦杰1,2,张淑红1 (1.唐山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2.华中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综述了绿僵菌对农林害虫防治进展,并初步讨论影响其防效的因素。 关键词:绿僵菌;农林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5-0004-03 绿僵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虫生真菌,用它制成的生物制剂可防治200多种害虫,且效果良好。此项技术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国际上生物技术开发的热点,受到世界科技领域的高度重视[1-3]。 1 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的应用概况 绿僵菌属[Metarhizium (Metsch)Sorokin]是虫生真菌的主要类群之一,是最早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其寄主范围广,Veen 曾记载过8目42科204种寄主[4],杀虫效果明显。利用绿僵菌来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与实践已逾百年,自1879年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首次在奥国塞金龟(Anisopliuaustriacu )分离出绿僵菌(Metarhiziumamisopliae )后,1882年德国开始用于防治白蚁,上世纪80年代巴西成功生产出绿僵菌产品用于防治甘蔗上的沫蝉,澳大利亚则用绿僵菌防治牧草害虫取得较大进展,在非洲用黄绿绿僵菌防治蝗虫的试验初步成功,对绿僵菌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5]。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先后用绿僵菌防治白蚁,农作物地下金龟子曾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在林业上,用于防治天牛和茶毛虫[6],其校正死亡率亦达70.0%以上[7]。 绿僵菌致病力强、效果好、不污染环境,对人、畜、作物无毒害。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和应用最多的虫生真菌之一,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8]。 2 对14类重要农林害虫的防治作用 2.1 金龟子 长期以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金龟子防治,造成残毒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绿僵菌是一种防治土栖害虫如东北大黑鳃金龟的重要微生物防治剂,如将绿僵菌与倍硫磷混用,则不但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还可加速绿僵菌感染致死幼虫的进程,有明显的增效作用[9]。陈祝安等[10]发现绿僵菌对暗黑金龟幼龄蛴螬致病力非常强。黄基荣等[11]证实,绿僵菌对金龟子幼虫防治效果与虫种及施菌方法均有关系。 2.2 蝗虫 绿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既能迅速控制高密度蝗虫种群,又可实现长期控制蝗虫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Bateman [12]报道,田间运用绿僵菌防治蝗虫灭效可达90%以上,Price [13]等用绿僵菌防治褐蝗(Locutanapardalina ),每公顷2×1012个绿僵菌孢子,3w 后田间笼罩效果达98%。 新疆、内蒙等地应用绿僵菌油剂超低量喷雾防治蝗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油剂对主要蝗虫亚洲小车蝗的防效较好。 2.3 马尾松毛虫 1985年,李增智等用绿僵菌对马尾松毛虫进行感染试验,证明它对马尾松毛虫具有毒力。宋漳等报道,与白僵菌相比,绿僵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且绿僵菌防治第1代马尾松毛虫的效果显著优于白僵菌。 2.4 小菜蛾 在台湾省,绿僵菌被应用于田间防治小菜蛾已取得初步进展。马骏等证实绿僵菌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赵俊生等试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对小菜蛾的杀虫率为74.48%。王音等研究小菜蛾感染绿僵菌后的病征及组织病理变化,并证实体壁是绿僵菌侵入小菜蛾的主要途径,消化道是绿僵菌入侵的次要途径。 2.5 蜚蠊 德国小蠊对外界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危害大。张刚应等研究证明以绿僵菌制剂制成的灭蟑螂盒灭蠊效果明显,且至少3个月使小蠊的生活力减退率维持在80%以上。钟伟等以美洲大蠊为材料,采用非致病性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为供试菌,较系统研究了人工接种绿僵菌后蜚蠊细胞的免疫反应。发现金龟子绿僵菌的分生孢子不能在美洲大蠊体内繁殖,但较高浓度的孢子仍能导致蜚蠊较高的死亡率。 2.6 鞭角华扁叶蜂 肖育贵等[7]林间试验表明,生物制剂可以继续感染未死

园林常用杀虫剂介绍杀虫剂种类和使用规范注意事项

园林常用杀虫剂介绍 一、杀虫剂概论 1、杀虫剂的种类 按作用方式: 胃毒剂只对咀嚼式口器害虫起作用,如敌杀死,敌百虫 触杀剂接触后渗入虫体或腐蚀蜡质层或堵塞气门使之中毒死亡,如辛硫磷 内吸剂植物吸收,害虫吸食汁液进入虫体毒杀死亡,如乐果 熏蒸剂利用有毒气体液体或固体挥发产生的蒸汽进入虫体使之中毒死亡,如溴甲烷 驱避剂使昆虫忌避远离药剂所在处 拒食剂害虫接触后出现厌食拒食,如印楝素 不育剂破坏生殖功能,失去繁殖能力,如喜树碱 按毒理作用: 神经毒剂干扰破坏昆虫神经生理生化过程导致中毒死亡,如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 呼吸毒剂作用于昆虫气门气管影响气体运输使其窒息死亡,或抑制呼吸酶中毒死亡,如鱼藤酮 消化毒剂作用于消化系统,破坏肠或影响消化酶使其致死,如苏云金杆菌 特异性杀虫剂可引起害虫生理上的反常反映,如驱避剂,拒食剂等按来源和化学成分:

无机杀虫剂矿物性杀虫剂,药效一般较低,如氟硅酸钠 化学合成杀虫剂主要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杀虫剂,如有机磷类 生物源杀虫剂生物本身或代谢产生的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分植物源、微生物源、外激素、昆虫生长调节类杀虫剂等,如生物 碱、白僵菌、阿维菌素等 按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 有机氯类杀虫剂含有氯元素的有机杀虫剂,如六六六等,已禁止使用 有机磷类杀虫剂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杀虫剂,杀虫广谱,如辛硫磷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多数品种速效性好,持效期短,对天敌安全。 如灭多威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广谱毒性低,残留低,多数只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如溴氰菊酯 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剂,如杀虫单 杂环类杀虫剂高效广谱作用机制独特,如吡虫啉、噻虫嗪等 其它杀虫剂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 2、杀虫剂的剂型 乳油: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按比例经过溶化、混合制成的透明单相油状液混合物。加水稀释后可自行乳化,变成不透明的乳 状液,具有防效高,用途广等特点。 粉剂: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按一定比例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粉状物。可直接使用,我国粉剂粉粒细度要求95%能通过200号筛目,水

绿僵菌特点及使用方法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寄生菌,对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200多种害虫有寄生性,可用于防治农、林和卫生等多种害虫。 绿僵菌是生物农药,不会产生类似化学农药的副作用,对目标害虫作用专一,不杀伤自然界中的害虫天敌,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其真菌形态接近青霉素,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5%,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绿僵菌已成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一种有广阔前途的微生物制剂。 绿僵菌有金龟绿僵菌和黄绿绿僵菌等变种,生产上主要用金龟绿僵菌来防治害虫。一般情况下只要害虫10%左右的个体感染病后,便可控制整个群体。 与白僵菌相比,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具有较好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高温和低湿条件下,绿僵菌作用效果优于白僵菌。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在25~32℃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在温度高于40℃和低于7-8℃时,分生孢子不萌发。绿僵菌对湿度要求严格,生长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3%以上,98%-100%为最适。其油剂在空气相对湿度达35%时,即可感染蝗虫死亡。 绿僵菌寄主范围广,主要用于防治飞蝗、地下害虫、蛀干害虫、桃小食心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 (1)蝗虫:对飞蝗、土蝗、稻蝗、竹蝗等多种蝗虫有效。尤其对滩涂、非耕地的飞蝗,亩用1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喷雾,或亩用10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50~500毫升,或6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200~250毫升,用植物油稀释2~4倍,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飞机喷雾时有效喷幅可达150米。 也可将相同用量的菌剂喷洒在2~2.5千克饵剂上,拌匀后田间撒施。一般于蝗蝻3龄盛期施药,由于该药速效性差,着药后3~7天蝗蝻表现出食欲减退,取食困难,行动迟缓等中毒症状,7~10天集中大量死亡。由于速效性差,不宜在蝗虫大发生的年份或地区使用。 (2)蛴螬:防治蛴螬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的多种幼虫,可在花生、大豆等中耕时,采用菌土或菌肥方式

发根农杆菌诱导玉米毛状根发生及再生植株

中国科学 C 辑 生命科学 2005, 35 (6): 497~501 497 发根农杆菌诱导玉米毛状根发生及再生植株* 徐洪伟 ①② 周晓馥② 陆静梅① 王俊杰① 王兴智 ①** (①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4; ② 吉林师范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 四平 136000) 摘要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侵染玉米愈伤组织15天左右获得毛状根. 转化根在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上快速生长, 并表现出典型的毛状根性状. 在含ZT 1.6 mg/L 和NAA 0.4 mg/L 的MS 培养基上, 毛状根再生成完整转化植株. PCR-Southern 杂交证实T-DNA 已整合入转化株的染色体组.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玉米 毛状根 PCR-Southern 2005-06-24收稿, 2005-09-28收修改稿 * 国家植物转基因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批准号: J99-B-001)资助项目 ** 联系人, E-mail: xingzhi@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392878.html, 单子叶植物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 因此, 单子叶植物的基因转化研究引起人们广泛重视.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系统是一种天然有效的遗传转化工程系统. 但是由于单子叶植物不是农杆菌的天然寄主, 阻碍了其在单子叶植物上的应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根瘤农杆菌侵染单子叶植物开始获得成功, 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化玉米的报道很多[1,2], 但是发根农杆菌能侵染的寄主植物还仅限于双子叶植物[3,4]. 然而, cross-inoculation 实验大大地扩大了发根农杆菌的宿主侵染范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有关发根农杆菌诱导极少数单子叶植物[5]和多数双子叶植物[6]产生毛状根的报道开始出现. 发根农杆菌感染寄主时, 被损伤的植物细胞合成特殊的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如乙酰丁香酮等, 并与vir A 基因产物结合, 诱导其他基因活化, 从而发生感染过程. Ri 质粒不能侵染的单子叶植物可能缺少这种小分子 酚类化合物. 但最近有人报道小麦的种子和胚、玉米幼苗也存在这种小分子酚类化合物. 然而, 迄今为止, 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单子叶植物还未见报道[7~9]. Ri 质粒转化具有很多优点: (ⅰ) Ri 质粒可以不经“解除武装(disarm)”进行转化, 并且转化产生的毛状根能够再生植株; (ⅱ) 毛状根是一个单细胞克隆, 可以避免嵌合体, 并且毛状根每一个细胞都是通过转化而来的有利于遗传操作; (ⅲ) 可直接作为中间载体; (ⅳ) Ri 质粒和Ti 质粒可以配合使用, 建立双元载体, 拓展了两类质粒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ⅴ) 毛状根适于进行离体培养, 而且很多植物的毛状根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都表现出原植株的所有特征. 由于发根农杆菌Ri 质粒的TL-DNA 上有rol A-D 基因群, TR-DNA 有tms 基因, 被感染的寄主植物伤口可产生大量的不定根, 从而改善生根状况, 有益于对干旱的抵抗[12], 因此为培育成抗旱型玉米具有重要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和特点.docx

现在市场上各种杀虫剂种类繁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异丙威、螺虫乙酯、虱螨脲、丁醚脲、苦参碱、藜芦碱等等,有的我自己都是第一次听说。但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以划分成几大类,每一类中的药剂都有相似的特点,这样更便于记忆和理解、使用这些杀虫剂。 常见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方式、靶标位点、中毒表现等 类别及其发展简史代表作用方式作用位点(靶标) 1、熏蒸:药剂从害 有机磷类:1932 年科虫体壁上的气门进 学家发现了有机磷化入; 合物的生物活性, 1942、触杀:通过体壁、 1 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口器、体壁(节间乙酰胆碱酯酶:吸附昆虫体内神经合成有机磷神经毒剂敌敌畏、毒死蜱、膜)、足(跗节)、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酯酶,使传导昆时发现部分化合物对丙溴磷、三唑磷、触角和翅;虫神经冲动的乙酰胆碱无法水解,昆虫的毒性, 1944 年辛硫磷、氧乐果、 3、胃毒:咀嚼式口在突触处大量积累,从而干扰神经德国人 Schrader 合成杀扑磷等器取食植物组织时冲动的正常传导,诱发神经毒素,了第一个内吸性有机进入到昆虫肠胃中;导致昆虫死亡。 磷杀虫剂 OMPA和 TE4、内吸:药剂被植 PP,1944 年合成了代物吸收后,害虫取食 号 E605 的对硫磷。植物汁液时进入虫 体内; 氨基甲酸酯类: 1925灭多威、异丙威、 1、触杀; 和有机磷类相似 年科学家发现毒扁豆仲丁威、涕灭威、 2、胃毒; 茚虫威则是钠离子通道抑制剂 中的毒素,毒扁豆碱,克百威、丁硫克3、内吸; 中毒 备注 表现 1、人畜中毒,应先行催吐, 立即静脉注射或口服阿托品, 再送医救治; 兴奋、 2、药效和温度成正相关; 抽搐 3、不同种类间毒性、作用 方式相差较大; 4、敏感作物较多; 5、大多为广谱杀虫剂。 1、人畜中毒后送医前救 治同上方法,和有机磷类相似; 2、药效对温度反应不敏感;

A4发根农杆菌特点及使用说明

北京华越洋生物提供QQ:1733351176 A4发根农杆菌产品简介: A4发根农杆菌是一种天然农杆碱性农杆菌,菌株本身均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可在YEB或LB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的最适温度为28℃,A4农杆菌是耗氧型。通常使用30%的甘油保藏菌种。 A4发根农杆菌操作说明: 1,本产品包含一份甘油菌,使用本甘油菌时可以不用完全融解,在甘油菌表面蘸取少量涂板或进行液体培养即可。也可以完全融解后使用,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细菌的活力会逐渐下降。 2,为保证菌种纯正,避免其它细菌污染,尽量先划平板,然后再挑单克隆菌落进行后续操作。 A4发根农杆菌注意事项: 1,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2,本产品仅可用于实验室研究,不能用于动物,人体以及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用途。 A4发根农杆菌【规格】 冻干粉 【冷冻管开封】 用浸过75%酒精的脱脂棉严格消毒冷冻管盖。 A4发根农杆菌【菌株复溶】 无菌环境中旋开装有复溶液的滴瓶盖,吸取1ml 左右复溶液,加入到冷冻管中。轻轻振荡,使冻干菌 株溶解呈悬浮状。 【菌株复壮】 用无菌吸管吸取菌悬液,转移到复溶液滴瓶中。做好标识,在适宜温度下培养。细菌在30-35℃培养 箱中培养24-48h,真菌在23-28℃培养箱中培养24-72h(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A4发根农杆菌【菌株传代】 将得到的菌株的新鲜培养物转接到适宜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中(尽量增大接种量:如用无菌吸 管吸取≥50μl 新鲜培养物至固体培养基,边移动边缓慢释放),适宜温度下培养,用以菌株的保藏、传 代及制备工作菌株。 A4发根农杆菌【注意事项】 1、菌种活化前,将冷冻管保存在低温、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长时间室温下放置会导致菌种衰退; 2、冷冻管开封、冻干粉复溶、菌株恢复培养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类: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卵孢白僵菌。球孢、小球孢、卵孢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区别是:球孢和小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约各50%),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一般2.5—3.0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2-2.5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

很不显著,而且10天后便消失。卵孢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顶端新延伸的“乙”形丝形器上,菌落表面高低不同,白色,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紫色至红色。 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两种: 一、白僵菌(beauveria)名称又为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是生物源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粉末,制剂外观为乳黄色粉状物。 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植物源杀虫剂。本产品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可以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殖,进而致死目标害虫。外观为土灰色条状。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高温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 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24~28℃,相对湿度90%左右,土壤含水量5%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的速度缓慢,经4~6天后才死亡。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

微生物农药复习资料doc资料

一、名词解释(大概念、大类概念、构成、特殊结构、作用方式等) 1.微生物农药 2. 农用抗生素 3. VIP蛋白 4. 包涵体 5. 重寄生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最、第一等字眼;防治对象、专性、来源、毒素、机理、不同分类、可开发为。。。,已应用等字眼;有效活性成分,测定方法、指标,特殊结构、致病过程、实际生产方法、等) 1. 以下哪一种微生物为专性寄生昆虫病原菌()。 A. 绿僵菌 B. 金龟子芽孢杆菌 C. 枯草芽孢杆菌 D. 苏云金芽孢杆菌 2. ()具有抗植物根结线虫作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生防因子。 A. 穿刺巴斯德氏柄菌 B. 肉毒梭菌 C. 嗜酸乳杆菌 D. 荧光假单胞菌 3. 绿僵菌的主要防治对象为()。 A. 蚜虫 B. 蜡蚧 C. 鳞翅目幼虫 D. 线虫 4. 鲁保一号是用于防治()的微生物源药剂。 A. 害虫 B. 病原菌 C. 杂草 D. 鼠害 5. ()是诺尔斯链霉菌西昌变种产生的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毒病具有特效。 A. 井冈霉素 B. 农抗120 C. 中生霉素 D. 宁南霉素

6. ()可以产生剧烈的细菌外毒素,此毒素是目前草原农田广泛应用的生物杀鼠剂。 A. 肉毒梭菌 B. 穿刺巴氏柄菌 C. 恶臭假单胞菌 D. 荧光假单胞菌 7. 以下农用抗生素可用于杀螨剂的是()。 A. 莫西菌素 B. 华光霉素 C. 武夷霉素 D. 波拉霉素 8. 除了()以外,以下均为DNA杀虫病毒。 A. 核型多角体病毒 B. 颗粒体病毒 C. 昆虫痘病毒 D. 质型多角体病毒 9. 可以开发为杀虫剂的病毒主要集中在()。 A. 杆状病毒科 B. 长尾噬菌体科 C. 丝状病毒科 D. 壬酸 10. 双丙氨膦属于灭生性除草剂,其有效杀草成分为()。 A. L-草铵膦 B. 芦竹碱 C. 纤精酮 D. 拮抗关系 11. 病毒制剂毒力生物测定方法有活体生物测定、离体生物测定和空斑测定法,其中活体生物测定法检测病毒毒力常用指标为()。 A. LD50 B. TCID50 C. LC50 D. EC50 12. 苏云金素对昆虫的毒性是由于其对害虫()具有抑制作用。 A. RNA合成 B. 蛋白质合成 C. DNA合成 D. 几丁质合成 13. 第一个登记注册的病毒杀虫剂是()。 A. 棉铃虫NPV杀虫剂 B. 茶小卷叶蛾NPV杀虫剂 C. 小菜蛾GV杀虫剂 D.甘蓝夜蛾NPV杀虫剂

罗伯茨绿僵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注释分析

罗伯茨绿僵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及注释分析线粒体基因组因为快速进化、严格遵守母系遗传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遗传结构与系统分类的生物学研究,是研究真菌系统进化与遗传关系的有效工具。作为昆虫病原真菌中已有普遍应用的绿僵菌属真菌(Metarhizium),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尚不完整。 为了进一步完善绿僵菌属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深入昆虫病原真菌遗传与进化的研究,本论文选取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ARSEF 2575,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培养、CTAB法提取总DNA,经高通量测序、PCR扩增、Sanger测序成功组装其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注释分析,结合在NCBI上已有的麦角菌科真菌的相关数据,开展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比较,对17种肉座菌目真菌的14个常见的线粒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重建。结果如下:罗伯茨绿僵菌ARSEF 2575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24945 bp,包含14个常见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5个转运RNA基因,蛋白编码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与已经报道的麦角菌科真菌基本一致。 此外,同多数真菌相似,罗伯茨绿僵菌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tRNA 基因以及核糖体RNA基因均有明显的A+T偏好性。通过分析其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的3位碱基的组成,发现在密码子中,位于第1位点的A、T含量相差较小,而在第2位点的T含量明显比A多出一倍之多,第3位点的A含量是三个位点中最高的,A+T总占比达到83.4%。 在14个蛋白编码基因均以ATG起始并以TAA结束,并没有发现其他起始或终止密码子。在罗伯茨绿僵菌氨基酸组成中,亮氨酸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四者共占线粒体基因氨基酸总量的42.93%。

绿僵菌种类

国外: 承认3个种: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黄绿绿僵菌M. flavoviride 白色绿僵菌M. ablum。 金龟子绿僵菌和黄绿绿僵菌均下分为两个变种。 国内: 平沙绿僵菌M. pingshaensis、贵州绿僵菌M. guizhouensis、 柱孢绿僵菌M.cylindrosporae、翠绿绿僵菌M. iadini、戴氏绿僵菌M. taii和绿色野村菌N. viridula。 9个分类单元的形态特点 ?(1) 白色绿僵菌M.ablum:专性侵染叶蝉, 分生孢子拟卵形或椭圆形,菌落产孢前形 成由菌丝段(虫菌体)而不是由菌丝体组成 的膨大团块,孢子灰棕色。 ?(2)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 绿色孢子一般是柱状,长为5- 7μm,形成孢子柱,在15-32℃范围外生 长不良。 j ?(3)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M. anisopliae var. majus:具长度超过10μm的大孢子,迅速生 长的菌落产生黑绿色的孢子,经常在赤道 国家的金龟子上发现此菌。 ?(4)金龟子绿僵菌蝗变种M. anisopliae var.acridum:包含所有分离自蝗虫,能内生 产孢和在37℃温度生长良好。但不同菌株 孢子大小不同。该类多数菌株产生小拟卵 形的孢子,同时其它菌株却产生大的柱状 孢子。

?(5) 金龟子绿僵菌柱孢变种(M. a.var. lepidiotum),这一类 群仅含少数已知菌株,所有菌株具柱状孢子,7.3-10.6×3- 4.1μm,培养中产生过量的绿色孢子层,且均分离自澳大 利亚昆士兰的金龟子幼虫。 ?(6) 黄绿绿僵菌小孢变种(M.f.minus), 含2个菌株,分别分离 自菲律宾和所罗门岛的叶蝉,其中ARSEF2037为该变种的 模式菌株。该变种的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可能很窄。 ?(7) 黄绿绿僵菌大孢变种(M. f. flavoviride),该类群包含黄 绿绿僵菌的模式菌株(ARSEF2025)和被Rombach描述的黄 绿绿僵菌大孢变种的模式菌株。其特点是孢子大,多少 有些膨大,培养中形成绿色的分生孢子垫,所有菌株均 分离自土栖甲虫或土壤且在低温下生长良好。 ?(3) 黄绿绿僵菌新西兰变种(M. f. novazealandicum), 此类菌 株包含许多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菌株。其特点是孢 子短柱状,具细腰,在10℃以下生长良好,所有菌株均 分离自土壤昆虫或土壤。 ?(9) 黄绿绿僵菌瘿绵蚜变种(M. f. pemphogum),含2个菌株, 均分离自英国的根蚜,菌落的颜色为亮绿色。虽柱状绿 色孢子和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相似,但低温性和聚类 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是其正确的种名。 ?多基因位点分类方法: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5’EF-1a), ?5’延伸因子; ?RNA polymerase II largest subunit (RPB1), ?RNA 聚合酶大亚基1; ?RNA polymeras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RPB2), RNA 聚合酶大亚基2 ?b-tubulin (Tub),微管蛋白基因 ?nuclear ribosomal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IGS,核糖体内间隔区); ?ITS I-5.8S rRNA -ITS II;545bp (Joseph F. Bischoff Mycologia, 101(4), 512–530. 2009)

农杆菌

农杆菌 农杆菌(Agrobacterium)是生活在植物根的表面依靠由根组织渗透出来的营养物质生存的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分类 冠瘿瘤 农杆菌主要有两种: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根癌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140多种双子叶植物或裸子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引发冠瘿瘤的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上有8个左右的基因在植物细胞内表达,指导合成一种非常寻常的化合物冠瘿碱,进而引起转化细胞癌变。而发根农杆菌则诱导产生发状根,其特征是大量增生高度分支的根系。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和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 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被誉为“自然界最小的遗传工程师”[1]。可以通过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和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转基因植物。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几年来,农杆菌的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生物技术学家还可以通过发根农杆菌转化,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高密度的根,作为一种在转基因植物中获得大量蛋白质的方法。 生存与形状 根癌农杆菌生活在土壤——特别是耕种过的田地里,因为经过耕种的土壤疏松,适宜根癌农杆菌生长。根癌农杆菌的身体为棒状,有两三个微米长,靠几根鞭毛运动,鞭毛一般生在侧边。用显微镜放大到1000倍时,人们就能把它看得很清楚了。根癌农杆菌虽小,也有细胞壁,按以前的生物两界分类法,它当然属于植物界,就是说,它曾被当作是一种低等植物。在许多双子叶植物靠近地面的根茎交界处,根癌农杆菌能诱发一种帽状肿瘤,人们称之为冠瘿瘤病。这种病曾在法国、东欧和澳大利亚的葡萄等果树上大面积发生,造成很大的危害。在其他地方,甚至城市园林绿化中,也有不少植物患上此病。人们发现,根癌农杆菌所产生的冠瘿瘤病,与豆科植物根部的固氮根瘤细菌所产生的根瘤相似;然而,事实上,两者的作用方式并不一样。豆科植物的固氮根瘤菌会钻到植物细胞内部,与植物细胞共生,根瘤细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氮肥,植物细胞则供给根瘤细胞其他各种营养。

[白僵菌,孢粉,农林业]白僵菌高孢粉生产技术及在农林业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白僵菌高孢粉生产技术及在农林业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 白僵菌高孢粉生产流程和技术要点 土洋结合法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环节。即原种筛选及固定、初级原种培养、中期菌液扩大、固体料扩大、高孢粉干燥、原粉提取、成品检验和包装。 1.1 原种筛选及固定人工选育或在林区选定被菌粉感染的僵虫或僵蛹,通过培养、分离和转种,即可得到高品质菌原种。 1.2 原种培养 1.2.1 营养料的配制取米粉35份、糖4份、琼脂4份、水适量(pH值自然),将米粉放入清水中煮沸,继之选用干净纱布过滤去剩余物残渣,然后加入琼脂、糖,经过充分搅拌,等待琼脂溶化后再装入试管内,盖好试管塞;营养料灌入量以试管容积的1/5为宜,5~10支一捆放人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灭菌30min,并将其趁热摆成斜面,以便于后面的接种。 1.2.2 转种和培养严格要求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于配制好的试管培养基中接入高品质菌原种,将其置于25℃温度下培养。经过1~2d后,菌丝即可基本布满料面;3~5d后开始形成孢子,此时可适当调高培养室温度,以加速其高品质菌原种孢子的形成,大约有6~8d 的时间即可完成孢子发育。 1.2.3 质量检查高品质菌原种,其菌丝呈白色茸毛状,生长丰满,菌苔光滑平坦,孢子形成快且孢子层厚实,轻轻碰敲试管壁可发现有很多孢子粉掉落或飞扬。 1.3 初级菌种培养营养料的配制与前期相同,将培养好的菌原种接入三角烧瓶中,放在摇床上震动,温度控制在25~28℃,培养48h。 1.4 中期菌液扩大 1.4.1 营养液的配制按照玉米面∶麦麸∶水=2∶3∶10的比例,放入铁制培养罐中搅拌均匀后煮熟、过滤,再将其装入60只铝制罐中(每只铝制罐10~12kg),采用高压灭菌30min 后备用。 1.4.2 转种培养在确保无杂菌污染的条件下,将优质菌种接入已经准备好的营养液中,完成接种后将瓶子放置于25~28℃条件下进行培养,环境温度不得超过32℃,否则易造成所接种的菌种死亡;培养48h待菌丝长满瓶壁,良好的菌液呈显酱红色、粘稠状,此时结束培养,将其移放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待用。 1.5 固体转种生产 1.5.1 固体基料的配制按麸皮∶谷壳∶大米=4∶4∶2比例,拌匀后装入线制麻袋(每袋15~25kg为宜)扎紧袋口,加温加压灭菌(100℃、2~3h)。

发根农杆菌转化茶树方法

最佳发根诱导体系为: OD600 为0.5~0.8 的发根农杆菌菌液侵染已培养60~70 d苗龄无菌苗茎段10~50 min,在添加100 mmol/L 乙酰丁香酮的YMB 固体培养基上共培养2 d,在含500 mg/L头胞噻肟钠的MS 培养基上诱导发根。 外植体处理: 茶树无菌苗培养于含2.0 mg/L BAP、0.5 mg/L IBA 和 2 mg/L GA3的MS 培养基,培养基添加30 g/L 蔗糖和 6.8 g/L 琼脂。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前用0.1 mol/L NaOH 溶液调pH 值为5.8,121℃灭菌15 min。培养条件为25±2℃,光照强度2000 lux,每天光照16 h,黑暗8 h,每 3 个月继代培养一次。切取0.5~1.0 cm 长茎段和0.5 cm2叶片切块作为转化受体。 农杆菌培养: 发根农杆菌15834和LBA902,在添加100 mg/L 利福平的YMB 固体培养基上,28℃黑暗培养活化两次。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0 ml 含100 mmol/L 乙酰丁香酮(AS)液体YMB 培养基中,28℃250 r/min 震荡培养至OD600 为0.5~0.8 用于侵染。 侵染方式: 将无菌苗的茎段和叶片切块,置于发根农杆菌菌液中,侵染一定时间后,无菌滤纸吸干多余的菌液,转移于含100 mmol/L AS的YMB 培养基(共培养培养基)黑暗共培养 2 d 后,无菌水冲洗3~4 次,1000 mg/L 头孢噻肟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浸泡20 min 以杀死农杆菌,无菌滤纸吸干材料表面水分,转移于含500 mg/L 头孢噻肟钠的MS培养基(抑菌培养基)。25±2℃,黑暗培养。30 d 后统计发根和愈伤组织诱导频率。

发根农杆菌转化不同种植物研究综述

发根农杆菌转化不同种植物研究综述 摘要:发根农杆菌诱导产生发状根,其特征是大量增生高度分支的根系。发根农杆菌的Ri 质粒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被誉为“自然界最小的遗传工程师”[1]。因此可以通过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和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转基因植物。发根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几年来,发根农杆菌的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生物技术学家还可以通过发根农杆菌转化,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高密度的根,作为一种在转基因植物中获得大量蛋白质的方法。 关键词: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 转化因素 1.发根农杆菌特点和培养 1.1发根农杆菌特点 发根农杆菌(g r o b a c t e r i u m r h i z o g e n e s )是根瘤菌科( Rh i z o b i a c e a e )农杆菌属(A g r o b a c t e r i u m) 的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细菌。它可以侵染大量的双子叶植物以及部分单子叶植物。发根农杆菌体内含有Ri质粒。Ri质粒的T- DNA上带有冠瘿碱( o p i n e ) 合成酶基因,该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能产生特异氨基酸衍生物即冠瘿碱。根据发根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合成冠瘿碱的差异,可将R i质粒分为4种类型,即农杆碱( a g r o p i n e ) 型、黄瓜碱( c u c r o n o p i n e ) 型、甘露碱( ma n n o p i n e ) 型和异黄瓜碱( mi k i mo p i n e ) 型[2]。Ki y o k a w a S[3]等研究发现,带有农杆碱型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有更广的寄主范围。 1.2发根农杆菌培养基种类及培养条件 R1601 于LB (附加卡那霉素50mg·L - 1)平板上继代保存. 转化前挑单菌落于LB 液体培 养基, 28 ℃、150 r·m in- 1振荡培养至D (600 nm )为0 . 6- 0 . 8, 离心, 用M S 液体培养基重悬备用.余家平等在发根农杆菌介导药用甘薯西蒙1号的遗传转化[4]中将发根农杆菌菌株A 4 用前于Y E B固体培养基划线三次2 5℃培养,再挑取单菌落转接到Y E B液体培养基中,2 5℃、l 2 0 r/m i n黑暗条件振荡培养2 4 h , 5 0 0 0 r/m i n离心收集农杆菌,用MS 培养液调节菌液O D600nm值为0 .6左右,即可用于感染外植体。付建喜等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怀地黄遗传转化[4]研究中,将摇好的菌液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 l/L 的乙酰丁香酮,振荡暗培养2h后用于感染。用MS培养基重新悬浮菌体后再用于感染,有助于转化频率的提高[6] 2.OD值对农杆菌转化效率影响 农杆菌的OD值对转化过程的影响很大,过高和过低的OD值都不利于转化的成功。这是因为过低的菌液密度使外植体感染不充分,而过高的菌液密度一方面可能造成对外植体的过度感染而导致宿主细胞损伤,且造成转化后除菌困难。赵东利等发根农杆菌对苦豆子高频转化条件的优化[7]中不同光密度的A4发根农杆菌MS悬浮液对苦豆子子叶外植体的转化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高转化率达15%,最佳光密度为OD = 0 .6 。而高于或低于该密度,转化率都呈下降的趋势。王志成,易自力,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方法的改进[8]中的

农业生物防治的特点及方法

农业生物防治的特点及方法 摘要农业害虫综合防治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策略,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科技日益发达,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农业综合防治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介绍了生物防治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并总结了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防治;概念;特点;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会出现,自然天气条件固然是农业生产影响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各种各样的农业害虫对农业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随着植物保护工作有力开展,农业害虫防治方法很多,如人工或物理机械防治、害虫监测预警技术、生态调控技术、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抗虫转基因作物利用技术[1]等。近年来不断出现防治害虫的新技术[2],如高效生物农药、信息激素和性激素诱剂、杀虫灯和转杀虫基因植物技术等,对传统的化学防治构成了较大的冲击,如采用广谱性农药大面积连续喷洒,不仅没有杀死害虫,还引起抗药性。因此,必须从生态和环境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和安排。防治农业害虫是一个生态学的问题,它的目的不是全部灭绝害虫,而是把害虫控制在一定数量的范围内,使其不致于造成危害。害虫的消长与很多因素有关,人为地改变或利用这些因素,使其不利于害虫的发生。 1 生物防治的概念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传统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敌动物,现代生物防治的含义有了较大的扩展[3],还包括昆虫不育、昆虫激素和寄主抗性等方面。 2 生物防治的特点 生物防治有很多优越性,如多具有预防作用,有的能够长期控制病虫害,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植物及其他天敌无不良影响,不干扰其他防治措施。由于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控制害虫,保持害虫与天敌的相对平衡,减少害虫的大量发生,因此是贯彻以防为主的必要措施。利用天敌防治害虫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并通过传播和繁殖,扩大受益面积。但也有不足之处,如一种天敌能够防治的病虫害的种类一般不多、防治效果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控制效果出现较迟等。因此,生物防治应与其他防治方法结合进行。 3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综合防治是多种防治方法的综合,主要是控制害虫数量,使其不能造成危害,即使受到了损失,也在经济允许范围内。在防治前需要确定一个防治指标,当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