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课件

传播学课件

传播学课件
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

第一章绪论——传播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传播(定义)

?传播是我们最熟悉的现象之一,传播无处不在,传播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活动。

?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

?传播:即人类(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传送和接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媒介: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

?媒介组织:拥有这些媒介或经营这些媒介的社会机构。

三、传播过程中的复杂要素P53

传播活动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要素。(《逗你玩》的例子)

?传播的情境:物理环境、社会关系、心理因素、时间因素

?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能力和行动经验范围反馈

四、传播的类型P54

1、从符号角度看,传播可分为: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实物传播

2、从性质角度看,传播可分为: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种类的具体分析:

?内在(自我/人内)传播:I和me的对话

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传播活动,有很明显的心理学特征。

人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播系统,内在传播即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并伴随着人的情感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内在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其他类型的传播必须伴随着内在传播的环节。

思考:内在传播是否具备社会性与互动性?

?人际传播:社会的“黏合剂”

指个体与个体间的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人际传播的动机

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个体差异、时空)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组织传播:目标和管理

指组织所从事的群体内传播活动。

因为组织本身是一个结构秩序严密的社会结合体,有着明确的目标、分工、等级体系,是社会活动的协作体,所以组织传播必然联系着管理科学与公共关系学.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因此也是组织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

组织传播的作用

组织传播的渠道

组织传播的媒体形式(文件、会议、网络)

?公众传播:特定情景下的传达

指个体对群体的传播活动。

最典型的公众传播——演讲

古希腊的雅典是演讲学的发祥地,亚力士

多德与柏拉图

非常注重技巧

讨论:人们对央视“百家讲坛”的争议

五、传播的主要模式(环节/结构)

1、5W模式:传播结构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拉斯韦尔模式重点看)P125

拉斯韦尔,1948年提出。

谁——Who

说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贡献与缺憾:

?贡献:超越亚里士多德、搭建了传播学的框架

?不足:直线性、孤立性

2、布雷多克的尝试

?添加了情境与动机两个环节,变成了7W模式。

?仍是线形模式。

3、申农-韦弗模式

?原为纯技术性的通信过程模式,扩展到传播领域。

?虽然给我们很多启示,但仍未突破线性模式的局限。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传播结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变直线思维为循环思维

?第一次引入了控制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反馈

5、2+4定律

?上述循环模式的进一步引申

?提出“传播单位”的思想

?每一个传播单位兼有两种身份、四种功能

6、施拉姆的反思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两级传播”的思路

?7、丹斯模式

?提出了在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认知与信息总是在不断积累、扩大的,正是传播具积累

性,才造就了人类文明

8、赖利夫妇模式:传播结构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从片面思考走向全面思考

?把传播过程置于社会总过程之中,解决了传播的外部结构问题

?过于简单

9、马莱茨克模式

?总结前人成果,勾画了传播中复杂的互动关系

?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份“清单”

第二章

一、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发源地

?20世纪40年代首先产生于美国。媒介对美国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导致了人们对大众媒介的利用和研究。这与当时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关学科丰富的成果直接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其产生发展是适应人类信息交流的速度,是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二、传播学四大先驱P18-P24

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恩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三、施拉姆与传播学的诞生(施拉姆的贡献)

?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这是他最大的功绩。

?《大众传播学》:传播学创立的标志。

?施拉姆学派:传播学学科地位的成熟。

?《男人、女人、信息、媒介——人类传播概览》:奠定其传播学集大成者的学术地位。

四、传播学的研究流派

?经验学派/传统学派

特点:实用主义与商业色彩;注重定量分析、实证研究;是基于现行传播体制的研究;理论繁多。

?批判学派

特点:从宏观上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定性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变革不合理的体制。

第三章媒介分析——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大众传播的发生与发展历程

?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亲身传播时代,语言与文字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第一、二次革命——符号革命,终于孕育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类思维

?从活字媒介到声像媒介: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传播革命——文字、纸张、印刷术的结合,即活字媒介的诞生。第四次传播革命——电波媒介的产生,广播、电视等声像媒介产生了。

对大众传播发展历程的几点总结:

?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媒介的发展变化改变着人类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社会形态的变化。社会结构与传播有着互动关系。

?因此,从媒介的角度看,随着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演进,传播活动经历了五个阶段:口头传播手抄文字传播印刷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新媒介

?指近半个世纪陆续涌现的一系列传播新技术,包括电脑、传真、录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电子报刊、有线电视、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

二、大众传播新旧媒介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传统媒介的工具性特征 ? 印刷媒介的特点

1、读者可以自由控制阅读

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4、能够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

5、能够形成一定的权威性 ? 广播 1、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2、有一定的感染力 3、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稍纵即逝,不能重复 ? 传播媒介的比较与选择: ? 时间与空间 ? 参与程度 ? 速度 ? 延续时间的长短

? 权威性

(二)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 ? 信息容量巨大 ? 速度快、时效性强、受众反馈也快 ? 跨越时间与空间,具有高度渗透性 ? 传播方式多样,具高度综合性 思考:有人说: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介最终会被取代,

书籍、纸质报刊会消失。同意吗?谈谈你的观点。

第一份大众化报纸和第一个电台

周刊和日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

1833年,一个23岁的美国印刷工人戴伊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太阳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大

众化报纸,真正拉开了大众传播的序幕。

1928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开办“中央广播电台”,是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强的电台,由陈

果夫等倡导成立;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三)新媒介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冲击与启示 ? 冲击:迅速抢占了传统媒介的市场份额;夺走了传统媒体受众;带来新的媒体模式;提供与

信息有关的产品。 ? 传统媒体的应对策略:培养受众;扩展内容;发挥优势;围绕传统媒体的根本,打造一个内容广泛但能够赢利的信息产品组合。 ? 趋势:媒体融合。传媒的发展越来越走向全媒体化。今天,对于一些庞大的跨国媒体集团来说,我们已经分不清它们是在做报纸的、还是做广播、电视的。媒介相互渗透,并进行? 电视 ? 1、视听兼备 ? 2、强烈的真实感与现场感 ? 3、可以实现与部分观众的互动

? 电影: 1、视觉性 2、逼真性 3、深刻性 ? 意见性媒介——纸媒 ? 信息性媒介——广播 ? 娱乐性媒介——电视 ? 互动性强,高度交互性 ? 灵活性 ? 开放性 ? 成本低廉

区域性的合作。

三、麦克卢汉与他的媒介“三论”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学者,20世纪60年代陆续提出他的媒介理论,成为当时西方家喻户晓、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把媒介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及其变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要比传播的内容更加重要。他的核心理论是:

?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贯穿他的全部学说,是其学说的核心论点。他认为,影响人、社会的,不是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传播媒介本身,媒介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基本动力,而且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标志。是媒介的演进改变社会形态,从而改变人的行

为。

?媒介延伸说: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官的延伸、文字和印刷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状态产生变动,从而造成人类心理与社会的影响。正是各种媒介延伸了人的

感觉器官,使人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能力大为增强,人类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媒介冷热说:把媒介分为“冷媒介”、“热媒介”。“高清晰度”与受众的参与度是划分冷热的标

准。即媒介如果提供的信息量充分,受众少参与或不参与都能理解的为热媒介;反之为冷媒介。热媒介有排斥性,冷媒介有包容性。根据这一观点,广播、电影、书籍、照片、报纸属热媒介,而电话、电报、电视、漫画等则属冷媒介。

评价:

?大胆创新,开拓了媒介研究的思路

?极具前瞻性

?提出了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媒介不仅仅是储存信息内容的工具,其本身对社会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

?融合

?数字形态

?新技术推动下的加速度

第四章传播控制分析

思考:谁控制着大众传播的过程与内容?传播者吗?

?传播者是大众传播中最为重要、主动的一个因素。

?传播者对于讯息有制作上的自主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播者决定了把什么给人们,怎样给人们。

?但传播活动常常又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控制(包括政府、组织、行业、所有者、广告客户甚至受众)

例如:电视主持人的无奈;报纸面对广告商的立场软弱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

?大众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因此传播的控制包括两层内涵:

?传播控制指:任何国家政府\集体或个人出于国家\团体\个人意志或某种政治目的或从伦理道

德标准出发,对于传播媒介\传播内容所进行的控制。

?大众传播控制的种类很多,包括:政府控制、机构内部控制、广告控制、公众控制及自我

控制等。

一、微观层面:“把关人”理论

补充:基于把关人理论,大众传播者应具备的素养

?传播者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该传播媒介的覆盖率、阅读或收听、收视率以及该传播媒介的声誉和对舆论的影响能力,即直接影响该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

?职业精神:大众传播是严肃、艰苦又具社会性的工作,传播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非常有挑战性。因此要求传播者具有牺牲精神。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客观、冷静

?有思想

?有创造性

?有高度的敏感性

大众传播者的职业要求:

?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公正

?尊重新闻自由,但不滥用新闻自由

?尊重受众的知情权,但要顾及社会责任

?尊重公开性原则,但要防止侵权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重大新闻,请看一下以下几家主流报纸媒体的报道,为何不同?

二、宏观层面——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学说

?最有影响的是施拉姆、塞伯特和彼德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一书中

对四种大众传播制度理论所做的阐述:

?民主的传播制度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专制的传播制度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集权主义媒介理论:

?媒介机构被视为政治势力的工具

?主张媒介要为政治服务,以政府权利意志为中心。

2.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核心思想:主权在民,即权力的中心是人民意志,政府只是一种信托,其职责是保证公民

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

?思想内涵及其意义P137-138

?媒介自由主义理论的三个原则:

独立性原则:大众媒介除提供信息、娱乐外,还应刊发广告,以保持其经济上的独立性。

多样性原则: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多样性。

法制性原则:应确立一个稳定完整的法律制度,以调节竞争。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体制面临的挑战:

世界大战的爆发

电子媒介的兴起

媒介的巨大化倾向

对媒介的依赖

3.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

产生的背景:

?高度垄断化趋势——言论自由

?社会对媒介数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介的所有权

?大众媒介的赢利目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主张大众媒介在执行自己的主要职能时,对社会还负有责任,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活动的干涉,宣扬政府是新闻自由的保护者。

社会责任论指出了自由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不是取代,而是在其基础上的丰富,表现在:

?言论自由是相对的自由

?政府的适当干预

?人是有高度理性的,但有时也会丧失理性

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于政府合二为一,政府对其具直接的领导权。

三、总结大众传播的机制与体制

?实质上,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在不同大众传播体制下的国家的传播控制也是不一

样的。

?对大众传播活动的控制不外来自几个方面:政党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行

业团体对传播活动的制约、传播业者的职业道德自律等。显然,以上的控制表现方式与力度是不同的。

1、国家政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

?封建专制社会对传播的压抑

?现代西方国家用于控制大众传播的主要手段:制定法律、检查传播内容、政治与经济的拉

拢、暴力干涉、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

2、行业或团体组织对传播的压力

?团体组织或行业组织包括工商业团体、劳工团体、宗教组织、教育团体、广告商等。

?当某一传播内容触犯团体的利益时,团体组织或行业组织对传播可以干预、施加压力、甚

至直接控制。

3、受众对传播的影响与控制

?受众的权益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受众的需求是大众传播活动的基础,受众的参与是

大众传播活动的关键。

?受众的权益:知情权、传播权、隐私权

?主要通过反馈来实现。

?受众一般有以下控制与影响的方式:抵制、评定等级、来电来函、质询等。

?受众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在不断壮大。《红星照耀中国》的典型事例

4、传播者职业道德的自律性

?大众传播机构使高度社会化的机构,它要求从业者具有独立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只有自觉地以传播职业道德从严要求,媒介才能获得较高的威信,获得信任。

总结:

?一个社会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其形式、手段及控制程度,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所决

定的,同时也受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影响。因此,要对“新闻自由”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的大众传播体制现状与改革

?这是在学习完这章后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社会制度背景下,大众传播的体制应该遵循什么理论框架?中国的传媒体制改革该怎么走?

第五章受众分析

一、大众传播受众的内涵

?受众(audience)是一个集合名词,即接受信息传播的人群,是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电影的观众、网络的网民,即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终点站,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传播活动就不完整。

?传统的观点认为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传播者,人们在研究传播的效果时更关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作用,而忽视受众的地位,认为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是被动的。现代传播学开始认识到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众传播受众的构成特点

?大众传播的受众数量多:人多、使用媒介的时间多、使用媒介的种类多。

?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成分复杂:由社会各阶层、各种集团组成,且每一个受众都是富有个性的个体,无论是对媒介的选择、内容的取舍关注、还是参与程度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的偏好。

?大众传播的受众具分散性、无组织性的特点:受传者互不认识,分散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地区、各行各业,彼此没有约束和组织关系,因此传播效果有时是很难预测的,传播者对受众使用媒介的行为其实很难把握。

?大众传播的受众具不固定性和不确定性:大众传播者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哪些人在使用自己的媒体,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间使用,更无从了解他们的动机、兴趣爱好。

?“靶子论”:正因为受众具有众多、广泛、分散、不固定等特点,所以早期的大众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消极、被动的,媒介传播什么内容,他们就接受什么,成为传播者射击的“靶子”。由此,传播者可以从单方面控制受传者,让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态度。

?事实证明,受众尤其是现代受众,并非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他们能够对传播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有独立判断的能力,传播的效果很复杂,因人而异。

?网络时代的受众

三、几个重要的受众理论(知道)与几种主要的受众观(重点看)

?个人差异论:

?美国学者霍夫兰提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文化素养、职业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就会对同样的传播内容产生不同的选择。

?社会类别论:

?强调不同的群体对相同的信息所作的不同反映。受众按年龄、种族、宗教、职业、居住区域等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别,同一社会类别的人一般选择相同的媒介或相同的传播内容并作出相近的反应。

赖利夫妇提出: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类别的受传者,具有大体相似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因此,大众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类别去制作信息,实行最有效的传播。

?社会关系论:

?组织或团体对于受传者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具有影响力。当某一组织利用某一媒介来批判、

攻击另一组织时,被攻击的组织成员必将会排斥这一媒介。

?文化规范论:

?传播媒介能够使受众产生新观念,并按照媒介所树立的文化道德规范行事,接受信息,并依此对信息进行是非判断。比如:网络媒介带来了许多新的传播方式手段,改变了人们许多的传统观念,进而引导了受众新的文化规范与判断标准。

不同的受众观会导致对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

?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虽然是个人活动,但这种活动通常受到他的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对他们所持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其结论是,大众传播并没有随心所欲支配和左右受众的绝对性力量。

?作为“市场”的受众:大多数媒介机构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播的市场。从大众市场到小众/分众市场的观念转变。但在受众看来,他们不单纯是消费者,而且还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是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在传播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

?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e):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知晓权(the right to know):公民对国家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拥有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延伸出采访权、编辑权、报道权等。新闻发言人制度

?传媒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权利,因此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与责任。反论权的例子

四、大众传播受众的选择媒介与信息的心理机制

1、影响受众行为的心理需求因素:受众构成复杂,其心理也复杂,需求兴趣爱好不同,但还是

有一些共同的心理,求新、求奇、求知、求美、求乐的心理是人们共通的。

?选择心理:指受众由于个人的心理差异和社会环境不同而对大众传播所持的不同态度。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种心理。

?选择性注意:指受众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需求,对媒介的使用有所选择,又称选择性接触。受众选择喜欢的媒介、注意那些与自己观点相符的或一致的内容,接受与自己观点相一致的那部分信息,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人、事、物。

?选择性理解:指不同的受众对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同一种信息作出不同反应。受众在对信息解读时,除字面的解释外,还要加上许多自己的认识,受其固有的观念、立场、信仰,甚至个人情绪的影响。

?选择性记忆:指受众对所接受的信息的基本倾向,即记忆与自己观点最一致的内容。?受众的这三种选择心理是妨碍传播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人们接收大众传播时的三个防卫圈,以抵御媒介对自己的侵袭。

?逆反心理:指受众在心理上对某些媒介或某些信息产生抵触情绪。在大众传播中,受众产生的逆反心理越少,传播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来自内

部的,也有外部的。

[热点案例]

富士康与第一财经对垒事件

?去年,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了对富士康劳工权益的保护情况的有关报道,该公司认为报道失实,提起诉讼,并向记者索赔3000万元,并冻结了财产。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第一财经总编辑秦朔:我认为媒体和企业之间,有一种潜在的契约关系,或者是有一种默默表示的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的核心就是,媒体基于传播社会信息的功能,媒体有权利对公司、对企业进行真实性的报道,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评论。因为企业不仅仅是股东的企业,还占有社会资本、社会成本,它还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受到媒体的监督。尤其是一些上市的公共的公司,本身就要接受这个监督的。

?鸿海新闻发言人:我们这群拿榔头的,比不过拿笔杆的,当我们站在那里赤裸裸被伤害的时候,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相信司法的公正,借用司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几天事态的发展你也看到了,虽然鸿海是一家庞大的企业,但是在媒体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实质上是一种新闻发布制度,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者阐述组织的观点、立场,并代表组织回答提问。这是应运受众的知情权而生的。

[案例]广州市教育局拒绝市政协委员上访及记者采访

2006年8月4日,省政协委员孟浩就广州市中学生小华(化名)的志愿错误填报问题前往市教育局了解情况时遭拒。8月7日,教育局发函给省、市政协要求成立联合调研组,对孟浩事件进行调查。8月8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函给各新闻媒体,要求在调研结果出来前,不要报道和评论,并拒绝央视《中国法治报道》栏目采访。

[案例]上海记者状告规划局不公开信息

2006年4月,上海某报记者因事采访规划局,分别传真和寄出挂号信,把采访提纲递交,遭到采访拒绝。遂提起诉讼,成为国内首例记者告政府侵犯采访权的案件。

[案例]2006年11月郑州至开封间近50公里的快速路建成,有“半月大哥”等网友在论坛中率先建议可利用这条路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以提高两市乃至河南省的知名度。两市网民纷纷表态支持,继而发起网上签名活动,后在两市政府的推动下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今年5月6日,第一届“中国郑汴国际马拉松”成功举行。

[案例]在由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的真伪辨别事件中,广大网民的质疑和不依不饶追寻事件真相是这一事件的最大特点,同时主流网民表现得相当理性。

[案例]2007年6月5日,《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发在河南的大河论坛上,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截至6月12日,大河网上该帖点击率超过31万。6月7日,这篇帖子被转帖到天涯杂谈后,短短6天时间,该帖更是获得了高达58万的点击率和3000多篇回帖。众多论坛均以“紧急呼救”和“全国网友都在转发”的标题将此帖置顶,迅速将此事传播到全国。这次“网络上访”震憾了百姓的心灵,在网上和媒体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

?这些事件说明,任何人不要低估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将信息披露、内幕挖掘、人肉搜索、历史记忆、专业分析、犀利评论等通过互联网各种功能聚合在一起时产生的能量。

第六章传播效果分析

一、传播效果的基本概念

?传播效果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中心,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差不多就是经验学派研究的全部。?传播效果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直接还是间接,显在还是潜在的。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作用于人们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上述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属于行动层面的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理论:

?对大众传播效果的性质与影响力强弱的认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5——1955),普遍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巨大威力,是万能的;第二阶段(1950—1960),对之前的观点进行质疑、反驳,认为传播媒介极难改变受众的意见、态度和行为,媒介并没多大威力甚至是无能的;第三阶段(1960至今),学术界对媒介功能重新认识,认为媒介具有很大影响力,但不是万能的。

1、万能效果论

?主要指“魔弹论”(Magic Bullet Theory)

?认为媒介自身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受传者除了无条件接受和信服媒介的传播外,绝无抗拒力。其效果过程如同射击场上的枪弹射向靶子,枪声一响,受众应声倒下。

?该理论的事实依据:

?赫斯特报系在促进美西战争中扮演的角色

?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台播放的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引起的恐慌

?纳粹运用心理战蒙骗民众

?美国广告对全世界的消费者的生活消费风尚产生巨大影响。

?基于以上的背景,“魔弹论”有其发生的历史基础,它是主观的、肤浅的,与当前的现实不符。

2、有限效果理论与劝服效果研究

?“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以拉扎斯菲尔德等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提出人际传播影响比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大。

?包含以下假设:1.个人在社会中不是孤立的,2.个人对一个媒介的反应不是直接立即的,而是经由那些社会关系转达,并受其影响,3.在媒介面前,每个人不同,一类是主动接受和传递讯息者,一类是被动依赖他人指导的追随者。即: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首先传到“意见领袖”那里,再将信息传递给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成为意见的给予者,再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对创新内容的推广研究是劝服效果的研究。

?评价:《人民的选择》、《个人的影响》、《创新与普及》是有限效果的三部曲。

?使用与满足研究:研究取向是“人们用媒介做什么?”

?该理论的简单表述:个人需求与动机—对媒介的期待或选择其他活动—使用类型—满足—反馈

3、新效果论的展开

?议程设置理论

?中心观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发生,因此,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作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何排列事情的轻重缓急的选择。这时,有一种相当

强大的力量或者说是因素,即大众传播媒介,会在我们身边起作用。某些话题或争论的焦点,如果被大众媒介反复强调,它们在公众中的重要性与显著性也会随之增长,这就是现代大众传媒最突出的作用——议程设置功能。

?由此可见,媒介起着引导、启发大众的作用,是强大的导向工具

【案例】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大选的前几天大部分民意调查工作者认为基本大局已定了,不必再调查了。可是,就在此时,新闻媒介大肆报道了一则关于伊朗人质即将获释的消息。但最终结果人质未能获释。几天后,选举结果揭晓,里根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卡特。

?分析:本来伊朗人质问题在大选期间并非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大家都忘了它,但在投票的关键几天被大众媒体反复提及,不断强调,使它在公众关注的议题中由较低位置上升到较高位置。而伊朗人质问题恰恰是卡特执政的一大败笔,直接影响了民意。

?由此可见,在引导舆论方面,媒介是很强大的导向工具。因此在许多事关政治的传播活动中,国家与政府经常利用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权力”。

由此带来的思考:

?大众媒介常常标榜:关注民声,“您所关注的正是我们所关注的”,听起来很煽情。那么,这

说明是受众而不是媒介设置了议题,大众媒介只是报道了大家关心的事情罢了。你怎么看?

事实是这样吗?

?为什么说在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被削弱?

?“培养分析”理论(潜效果):现代社会,媒介、特别是电视的内容,会对人们起潜移默化的

作影响,而且接触越多,影响越大。

?该理论重视态度层次的长期效果。

?“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女学者诺尔-诺曼提出的。

?主要观点: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为避免孤立,一般不愿发出与多数人意见即所谓“舆论”

相反的言论。为此,他们会观察何谓“舆论”。如果确定舆论与自己的意见一致,就会发表看法,否则沉默。随着时间推移,在大众传播的巨大压力下,迫使保持沉默的少数意见者随大流,久而久之会越来越少,其变化过程如同一个上大下小的螺旋,少数意见者最终认同主导地位的观点和态度。

知沟理论/知识鸿沟论:

?美国学者提契纳等在1970年提出的。

?主要观点:流入社会系统的大众媒介信息一旦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吸收信息的速度会比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快,以致两类人的知识差距会扩大。

?该观点以教育程度为社会经济地位的区分指标,理由是:传播技术的应用哪里、信息存储量、人际影响、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模式可以被操作、大众传播系统本身的性质是为了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服务的。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9、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10.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11、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12、传播效果。答案:一般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称。 13、意见领袖。答案:就是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1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形状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 --- 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简答题 1.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2. 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拉斯韦尔“ 5W模式”:查书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传播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传统与符号学传统都是通过符号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2、传播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传播学还要研究: 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㈠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信息共享活动。 ㈡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㈢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 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双方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㈤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学 1、符号 符号的特征:①符号是在特定指代关系中产生的②符号在形式上可以独立存在③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④传播以符号为介质,但本质的意义的交流和互动 二、体态符号

1、符号的功能:①表述和说明②传递与传达③引发思维 2、信号的特征:①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的自然的因果性②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3、象征符的特征:①象征符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象征符除了表达事物,还能表达抽象概念③象征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来使用④象征符不需要和所指对象有必然联系 1)象征符的自由和随意性:一种象征符可表达多种事物一种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达 2)象征符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同一种象征符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变迁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例:美女、帅哥、同志、红卫兵三、意义 1、意义的定义 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绝对精神的产物。 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2、意义的特征: 一、广义性:包含一切精神内容 二、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三、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 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暗示性 外延→内涵 指示性→区别性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①传者的意义:未必能正确表达本意②受者的意义:理解存在差异③情境的意义: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

传播学课件

?第一章大众传播 ?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理论》P10:大众传播: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人类传播理论》P 352:“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且将其传输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和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 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异质的、匿名的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下的一些新的特征 新的媒介环境?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3:―我们似乎正在快速进入一个用户主动和多媒体传播的新的媒介环境。‖―新的媒介环境有一个特征,即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目前学界关键词:Media Convergence——用来描述互联网、电视、有线和无线电话等服务的合并,以前其界限是分明的,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原因之一。 1、《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鲍德温龙耘译华夏出版社(2000)(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得勒明安香译华夏(2000) 3、《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美)约瑟夫罗伯特清华(2004) 描述―媒体资讯革命‖(informedia revolution)(信息革命)社会各方面状况: 1、(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1990)(2000.) 2、(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和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3、(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006) 4、(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006) 5、(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千年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006) 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2001)Convergence有6种不同涵义(宋昭勋,2006): ?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 of Ownership) ?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 of Media Tactics) ?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of Media Organization)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 of News Storytelling) 目前中国学界很混乱 熊澄宇:媒介整合孟建、蔡雯:媒介融合王翰东:媒介敛聚汇流汇聚(彭兰) 对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媒介融合与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全球性的前沿课题,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 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3.批判学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流派,最早可追溯至()中叶欧洲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引发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A十七世纪b十八世纪 4.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有4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典范的作用,传播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也在这时开始逐渐成型。这四位学者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 A 施拉姆 b 拉扎斯菲尔德 5.()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文字印刷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延伸。 A麦克卢汉b施拉姆 6.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图像,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几个阶段,传播是人类历史演化的主要标志与动力。

传播学教程笔记漏点归纳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从人际传播的特点看,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①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 ②面对面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传受双方相对自由平等,信息授受以一对一形式进行,角色不断互换,及时反馈并修改传播内容、方法。 (2)语言是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 ①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最基础的媒体。语言不仅传递讯息的内容,它还通过声调、速度、音量、节奏等传递与说话者相应的背景信息。同一条讯息,用词、语气和声调不同,接收者反应不同。 ②不能不便使用声音的场合,书写语言成为最常用的沟通工具。手写的文字中,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公整与潦草等,都在传递与传播者的个性、素养等相关信息。 (3)语言不是自我表达的唯一的媒体 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2、姿态的传播功能: 姿态符号又称“体语”,包括表情、手势、动作等,也能传达意义。 ①强调语言。例如讲话中配合挥手、握拳、上身前倾等动作加强语言的力量。 ②补充语言。语言表达不充分时起补足语言的作用,例如话说一半而后半部分用摆手、点头、摇头等加以补充。 ③代替语言。使用语言困难或不便说明等情况下,利用动作来传达意义。例如用耸肩表示无可奈何,用撇嘴表示蔑视等。 ④控制语言。体态可以利用它们所形成的情境对语言的效果加以限制和制约。眼神、表情及动作都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⑤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许多场合,体态语言比动作语言本身更具雄辩力。如高兴时开怀大笑,悲痛时失声痛哭,都比表述性的语言更能传达当事人的心情。 3、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4、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受到社会价值规范的制约。表主要现在: ①社会价值与规范制约着自我表达效果的达成。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 ②个性展示要在社会价值规范的范畴内。展示个性如果超出普遍认可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的范畴而达到伤风败俗的程度,同样会受到他人蔑视而陷于社会孤立。 可见,自我表达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的价值尺度。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1.传播的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 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 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3.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4.与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于“诉诸感情”、“警种效果”。 5.传播学两大学派:传统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其中传统学派有关 理论:舆论空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不再讲微观,它讲的是宏观, 6.传播模式,研究整个传播过程的一个方法,对传播过程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科学 的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以及拉斯韦尔的五要素、施拉姆传播过程“三要素”说: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译码 8.传播学调查研究主要方法的名称: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其中,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及典型案例(李普曼:美国报纸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报道;贝雷尔森与索尔特针对美国的文艺作品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 9.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调节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 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买卖信息、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骚乱。产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的特殊传播机制: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2.拟态环境: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 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13.麦奎尔的六种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媒 介理论、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14.传播控制的结构(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政党和利益群体的控制、经济势力 的控制、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5.受众指的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对象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受众心理四层防护圈: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传播学教程》-彩色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 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 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 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 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 三个原则P18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 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 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 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 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传播学概论期末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概论期末知识点总结 1.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 2.口语最早是用不同的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的。 3.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非人自带的) 4.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 5.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6.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7.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义。 8.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9.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意义,即符号的字面意思;暗示性意义,即符号的引申意义。 10.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11. 赋予奢侈品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就是意义的交流。而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而商家作为传播者赋予奢侈品的意义便是商家与客户作为受众之间精神内容的交流,商家不想与客户只是认为他们之间是金钱利益关系而是以情感的意义从而引起客户的情感共鸣,凝聚受众的向心力,是受众更加依赖和信任传播者,从而达到商家销售更多商品获取更多利益的目的。 12.拉斯韦尔的“5w”模式: ①who ②says what ③In which channel ④To whom ⑤ With what effect (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因为他没有提供反馈渠道。)13.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14.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15.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16.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这是最早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的系统研究。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而“主我”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映具体表现出来;而“客我”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米德认为,人的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即“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可以改变“客我”。由此看出,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那么,“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介质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也是通过它来进行的。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 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 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 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 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 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 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