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事参谋人员素质能力与谋略 (10)

军事参谋人员素质能力与谋略 (10)

军事参谋人员素质能力与谋略 (10)
军事参谋人员素质能力与谋略 (10)

第8卷第2期军队政工理论研究VOI.8 NO.2 2007年4月Theoretical Studies on PLA Political Work Apr.2007

建立健全指挥、参谋人才的考评任用制度

凌建忠!

(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考评任用制度是指挥、参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指挥、参谋人才考评任用制度,一要建立以打赢能力和工作业绩为指向的评价标准;二要科学评价指

挥、参谋专业岗位的任职资格;三要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制度。

关键词:人才;制度;评价标准;任职资格

中图分类号:E0—059;E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46X(2007)02-0048-02

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只有使干部的工作成绩得到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重要指示,指出了科学考评人才的重要原则和深远意义。我军现行的指挥、参谋人才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在某些环节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多,客观标准少,不利于指挥、参谋人才的选拔使用。建立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考评使用机制,是充分发挥指挥、参谋人才作用的迫切需要。

一、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

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军委总部的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目前不同军兵种中高级指挥军官,初步构建了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德、能、勤、绩、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考核评价标准。指挥、参谋人才评价,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但指挥、参谋人才评价标准,也要具体化、细化。我们感到,还需要充实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以打赢能力为准则。以打赢能力为准则,构建人才评价标准,有利于我们准确定位指挥、参谋人才的发展方向。首先有利于引导从经验型人才转向科学型人才。科学型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能够熟练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高技术作战手段进行作战的人才。其次有利于引导从单一型人才转向通用型人才。高技术战争要求培养既熟悉作战指挥,又懂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既是深谙战略战术的军事家,又是熟悉各种高技术装备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通用型人才。第三有利于造就实战型人才。高技术战争作战节奏空前加快,战争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客观上要求培养指挥、参谋人才的全面的思维品质和高智能素质,增强其跨越时空、预测未来、适应未来战争要求的能力。

以工作业绩为指向。实践证明,单纯的能力素质评价没有实际意义,必须与工作业绩评价相配套,才能准确把握人才评价的科学性。业绩是一个人德、识、才、学、体的集中表现,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真才实学的真功夫,没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很难创造出第一等的业绩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工作业绩为指向,根据指挥、参谋人员的每个任职岗位具体情况,制订工作业绩具体标准和评分细则。把业绩作为考评鉴别指挥、参谋人才贡献大小、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并作为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要在实践中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名指挥、参谋人才的业绩,防止简单化和片面性,还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具体问题。首先,把人才的业绩与其基本素质结合起来分析,注

84

!作者简介:凌建忠,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

意指挥、参谋人才创造业绩的潜在能力。正确区分个人的成绩和群体的成绩,恰当地评价个人在工作业绩中的贡献。其次,在工作业绩比较中,既要横比,又要纵比,在系统比较中确认人才的业绩。第三,要正确看待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的关系,从不同环境和条件中把握指挥、参谋人才的业绩。第四,处理好前任业绩与后任业绩、显业绩与隐业绩、真业绩与伪业绩之间的关系。第五,多让群众参与评价活动,多听群众和指挥、参谋人才本人的意见,让群众和指挥、参谋人才都满意。

!!二、科学考评指挥、参谋专业岗位的任职资格

我们应全面细致地研究不同指挥、参谋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细化所需人才的学历、经历、知识、能力,以及体质体能和心理素质等标准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指挥、参谋专业技能为重点,建立不同指挥、参谋岗位的任职资格制。

在总政统一部署下,全军各大单位对所属专业技术干部进行了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制和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简称“双轨制”)工作试点,并探索取得了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加强技术梯队建设的经验。“双轨制”不仅可以缓解晋升矛盾,调动广大专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加大竞争力度、完善考评体系、合理配置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具有激励、促进、分流、调节的作用。实行这种“双轨制”,有利于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思想,树立公平竞争、选贤任能的观念,真正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目前没有一整套健全的指挥、参谋专业任职资格考评体系,量人为用缺乏科学、完善、统一的尺度,是制约指挥、参谋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考虑借鉴专业技术干部的“双轨制”管理模式,探索实行指挥、参谋人才的指挥、参谋专业技能资格考评制与行政职务任命制(简称“指技双轨制”),并建立一套初级、中级、高级指挥、参谋专业技能资格考核的办法,既包含全军统一的资格考试,又包含各军兵种和军、政、后、装不同岗位的具体考核指标,形成与专业技术干部相配套的指挥、参谋专业职称。这对于突破指挥、参谋人才的任职年限,保留指挥、参谋人才,保持信息化指挥、参谋人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制度

合理的人才选用机制是造就指挥、参谋人才群体的关键环节。我军对人才的选用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干部考核选拔的制度措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但随着我军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增加,编制体制逐步集约合成,用人标准越来越高,选人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选用条件、规范选用程序、强化选用责任,在强化责任、竞争择优上下功夫,推进选用机制的创新,形成公平公正、民主公开的选用机制。从外军的经验和我们以往的成功做法上看,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目前应当考虑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和任用公示制。要制订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有效措施,如研究建立人事听证制等,确实把那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新型指挥、参谋人才,大胆地提拔使用起来,同时彻底堵塞用人环节上的不正之风。

二是研究落实推荐、考察、提名、任用责任制的具体办法。要进一步强化荐才、用才之责,制定用人失察、失误的追究制度,明确各级党委、政治机关和干部工作负责人员的用人考察责任制,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考察制度,从而使我军指挥、参谋人才选用机制更加规范。

三是探索有利于择优汰劣的任职限期和淘汰制。一方面要建立岗位任期制。与一些发达国家军队相比,目前我军岗位任期时间(最高任职年限)一般过长,既不利于优秀年轻干部的提拔使用和岗位交流,也不利于军官队伍的换代更替。另一方面要建立淘汰制,即定期对任同一级别职务的指挥、参谋人员,在任职考评和优劣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一定的比例进行淘汰筛选,确保优秀人才有位可升。

四是开展民主公开的指挥、参谋人才岗位竞争。一般意义的竞争应面向所有的指挥、参谋人员,不能有歧视行为,要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通过工作的实绩来进行相互竞争。一些特殊岗位或职位的竞争,应面向所有具备竞争资格的指挥、参谋人员,不能向群众封锁消息,搞内部少数人之间的竞争,把多数具备资格的人员排除在竞争的范围之外。指挥、参谋人才岗位竞争的宏观决策、政策制定、竞争标准的确立和具体管理都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公开监督和民主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指挥、参谋人才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最了解、最知根知底,只有贯彻民主公开的原则,竞争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责任编辑!沈光芹)

"#

有关国防教育的军事论文

有关国防教育的军事论文 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二) 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 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而国防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其次,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从这个意

大国军事战略复习资料2013-11 2

《大国军事战略透析》复习2013-11 一、军事战略绪论 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 1997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 2、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 3、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一是军事战略的性质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总政策的性质;二是军事战略目标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切实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三是军事战略与国力相适应;四是军事战略的重点、战略步骤也要与国家战略相协调。 4、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包括战略环境、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民族文化传统、军事力量、精神因素、地理因素等。 二、美国军事战略 1、美国的战略层次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战区战略等组成。 2、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3、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 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4、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有: 布什“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预防、威慑和击败。 6、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针对的主要威胁是: 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 7、小布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战略指导是:保护、预防、战胜 8、“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9、2006年2月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美国国防战略的重点是: 摧毁恐怖组织;保卫美国本土;影响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的选择;防止敌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获得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0、什么是“混合威胁”? 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国家,采取的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 11、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三是重点发展信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五是实施海外力量调整,重心向亚太转移。 12、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 “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伊战后,美国防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奥巴马政府的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柔性战争”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占领、镇压的刚性逻辑,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

中国的军事战略

中国的军事战略 中国的国际政策和军事战略始终是积极防御,这是中国根据自己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外部安全环境做出的基本战略选择,也是优秀的中国军事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升华。 China’s international policy and military strategy have always been those of positive defense. This is the basic strategic choice China has made according to its norms gover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o its extern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t also reflects the continuation and distillation of China’s outstanding military tradition in the new era. 中国军事传统的基本特色是谋求和平。对内主张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对外一贯奉行睦邻友好的方针和防御战略,以“非攻”球和睦,以自卫保安宁。万里长城所象征的就是这种防御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在统一中求强盛,在强盛中求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有决心和能力保卫自己多国家安全利益,中国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China’s military tradition is characteristically one of seeking peace. Under this peace-seeking policy, internally, we resolutely defend national unity and oppose to any attempt at national separation; externally, we follow a good-neighborly policy and a defensive strategy, seeking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 through what is known as the “non-offensive” approach and securing peace through self-defense. The Great Wall is symbolic of such a defensive concept. Ever since its found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consistently seeking prosperity through unification, seeking peace through prosperity, and seeking development through peac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it will be even more apparent to the world that China is determined to defend its national security and is capable of doing so, and that China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safeguarding regional and global peace.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决定了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方针。中国不搞霸权主义,不搞强权政治,不对外搞军事扩张。中国的战略疆界不会超出其自然疆界,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不会超出防御和自卫的需要。中国多次进行裁军,充分显示了中国军事战略的和平宗旨和防御性质,同时也反映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的理性战略思维和新的安全观念。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mooc课答案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mooc课答案 中外经典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著作 1.《孙子兵法》---〔中国〕孙武 2.《论持久战》---〔中国〕毛泽东 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修昔底德 4.《高卢战记》---〔古罗马〕恺撒 5.《内战记》---〔古罗马〕恺撒 6.《战争论》---〔普鲁士〕克劳塞维茨 7.《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美国〕马汉 8.《制空权》---〔意大利〕朱里奥·杜黑 9.《西洋世界军事史》---〔英国〕富勒 著名军事人物和战役 1.西汉战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 2.汉朝出西域的名将:张骞、班超。 3.宋朝抗金名将:岳飞。 4.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 5.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七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长勺之战(齐鲁)、成皋之战( 楚汉)、昆阳之战(新汉)、官渡之战(三国)、赤壁之战( 三国)、彝陵之战( 三国)、淝水之战(前秦、东晋)。 6.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1937 年)、台儿庄战役(1938 年)、百团大战(1940 年-1941 年)。 7.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 ( 1948 年)、淮海战役(1948 年)、平津战役(1948 年-1949 年)、渡江战役(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

大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8.第一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 年)、凡尔登战役(1916 年)、索姆河战役(1916 年)、日德兰海战(1916 年)。 9.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 1941 年-1942 年)、斯大林 格勒战役( 1942 年-1943 年)、列宁格勒保卫战 ( 1941 年-1944 年),中途岛战 役(1942 年)、阿拉曼战役(1942 年)、诺曼底登陆(1944 年),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 年),攻克柏林(1945 年)。二战盟军主要将领:丘吉尔、斯大林、艾森豪 威尔、麦克阿瑟、巴顿、蒙哥马利、朱可夫等。 国防和军队知识 1.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被后人称为" 中国古典军事著作精华" 的《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和若米尼所著的《战争艺术概论》,标志着欧洲和世界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确立。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 5.现代国防又叫做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 力量。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8.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根本指 导路线,是我军战略战术的基础。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国" 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坚持全民自卫原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组成。

军事战略思想

军事战略思想5篇主要文章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基本军事战略思想基本军事战略思想,主要是指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和根本指导意义的,成系统而又互有联系的军事战略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根据地战略。根据地作为一种战略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条件下发生和形成的。中国革命战争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一总战略的指导之下,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点,认为革命的胜利可以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同时,也避免在革命力量还弱小时去和强大的、占领中心城市的敌人作决定性胜负的作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去争取全部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先后在全国主要是南方诸省建立的各个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在敌后建立的十余块抗日根据地,并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发展成解放区。都从实践方面说明了它所具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从理论上亦先后提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建设政权的”①一套办法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抗日战争必须争取在敌后创建十个战略支点,即十块大的敌后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②他多次强调在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们的头脑中,必须驱逐流寇主义思想,确立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实行波浪式的推进政策,依靠人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由此可见,根据地作为一种基本战略思想,它具有三方面的战略意义:第一,它是进行革命战争的立足点和战略支点,没有这种立足点和战略支点,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可能站稳脚跟,并得以逐步推进和发展; 第二,它是支持长期革命战争,为前方提供人力物力补充的重要的战略基地。 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 第三,它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必不可少的战略步骤,是这条战略道路的起点和基石。 (2)游击战争战略。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战略,既是一种战略作战形式,又是一种基本战略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在中国革命战争长达二十二年历程中就进行了十八年的游击战或游击性的运动战;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曾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论述,要求全党全军把游击战争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在国内革命战争中,由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的武装力量,要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壮大起来,主要地就是要在中①《毛泽东选集》第卷,第98页。

军事理论结业论文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素质

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素质 具有强烈国防意识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而一个沉溺于歌舞升平、不思武备的民族则不堪一击。 ——张万年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防教育是一项国民的基本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要求。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塑造大学生精神品格的双重任务。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担负着保卫祖国的光荣义务。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当今世界,在看似和平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汹涌。进入新时期以来,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就国内来讲,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各种不和谐“音符”依然存在,安全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的同时,也应有一种危机感。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但我们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有着神圣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事业的希望,加强对我们的国防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和命运。 大学生军训,是学生入校后进行军事基础知识教育和必要军事技能训练的第一堂课,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军训是落实国防教育的极好形式,通过军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战略方针 在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形势之下,在中国红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力量的现状之下,党的军事策略即战略方针应有如下各项:(一)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总任务之下,首先须在一切政治的军事的号召上与实际行动上,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方针。这即是“抗日联军”,“红军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先锋队”,“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士兵及军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去”,“全国同胞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武装保卫中国”,“打倒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打中国人的汉奸卖国贼”,“打倒帮助日本灭中国的卖国头子──蒋介石”,“打倒侵入抗日根据地的汉奸卖国贼”,“反对汉奸卖国贼扰乱抗日后方”,“巩固抗日后方”,“扩大抗日根据地”,“红军白军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没收汉奸卖国贼的财产做抗日军经费”,“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财产做抗日军的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战到最后一滴血”,“民族革命战争万岁”等等的口号及行动。 (二)正确地估计敌我力量,党在一九三六年军事部署方面的总方针,应该是“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因此,一九三六年主力红军作战的主

要目标还应该是汉奸卖国贼的军队,但在日本占领区域及自治区〔2〕,应尽量组织、扩大及联合一切的抗日武装力量──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等,同日本军队进行直接的有力的游击战争。同时还应估计到,在一九三六年下半年,第一方面军有可能和有必要同日本军队发生部分的战斗(晋绥察〔3〕方面)。 (三)猛烈扩大红军,一九三六年全国主力红军应有二十万人,第一方面军应有五万。 (四)为坚决而有力的执行(一)(二)(三)项所述之方针(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扩大红军),第一方面军行动部署之基础,应确定地放在“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之上,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拿“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同它密切地联系起来,具体步骤即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到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去。 (五)第一方面军以外之红军(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对于南京卖国贼军队之削弱与牵制,有极大的战略上的作用,其行动应适当地指导之。 (六)游击战争对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卖国贼的任务,有很大的战略上的作用。其指导原则应如下: 1.一切游击队以民族战争的面目出现(日本占领区、自治区及其附近省份称中华抗日义勇军。其他地区──华中、华南,称中华抗日游击队,在

国防教育

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辞海》)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1]。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灵魂和主线 国防教育应当把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作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核心,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 (二)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 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军事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普及性的军事知识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军事理论课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了使大学生掌握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把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划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类,形成一个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军事技能训练是目前中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军事技能训练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了解掌握手中武器装备、技术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并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得到磨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熟悉相应的战斗动作,提高整体战术水平。 要提高军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

【精品】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复习二(仅供参考)

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复习二(仅供参考) 1.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对象,即按照国家捍卫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及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有计划地实施以影响的活动。· 3.中国有4000年的国防历史。 · 4.我国国防最早起源于夏朝。 · 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军事史上造就了哪几位军事家:管仲,魏舒,孙武,吴起,孙膑。最著名的是:孙武. · 6.秦王赢政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 · 7.在我国历史上,有国无防的清政府遭受入侵,迫使中国签定了1000多条不平等条约。· 8.中国几千年的国防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A/国防观念淡薄,必将危及国家的生存,往往导致败军误国,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B/武器装备落后是国防虚弱的重要表现。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是,只有人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武器,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战斗力,加强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武器装备。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使我军的武器装备逐步达到先进水平。C/军事思想落后,战术,技术保守,同样谈不上有强大的国防。几千年的战争史告诉我们,军事思想的僵化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因为科学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国防建设也战争的客观规律,如果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客观规律,是注定要吃败仗的。D/脱离人民群众,国家也就意味着要走向灭亡。因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防同样必须紧紧的依靠人民,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 9.我国于1955年7月3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并先后2次修改了《兵役法》, 分别是1984.5.31和1998.12.29. · 10.我国于2001年4月28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 11.中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担负着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任务。 · 12.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8.1。作用:A/夺取政权的骨干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B/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有力的捍卫了国家主权,巩固了国家的政权,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实现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C/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D/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E/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 15.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于1983年。 · 16.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17.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B/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成熟。C/解放战争时期得到全面发展。D/社会主义时期进一步丰富完善。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确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并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1993年,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2004年,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中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国家根本利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决定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形势任务要求,坚持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进一步拓宽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整体运筹备战与止战、维权与维稳、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注重深远经略,塑造有利态势,综合管控危机,坚决遏制和打赢战争。 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创新基本作战思想。根据各个方向安全威胁和军队能力建设实际,坚持灵活机动、自主作战的原则,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 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优化军事战略布局。根据中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应对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威胁,维护共同安全;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认识

关于军事理论课程对加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的认识 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一) 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二) 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 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而国防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

四年级下册国防教育教案-四年级下册国防教育第一课军事理论教案

国防教育教案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我的祖国 1、锦绣大地、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的面积、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大好河山。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祖国名胜风光图片(师生共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2、自主交流:你对祖国有哪些了解? 3、教师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情绪,导入本课学习。 二、交流学习 1、生阅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领学生看中国地形图,加深了解。 3、欣赏祖国大好河山。(1)学生分组展示搜集的图片。(2)教师展示祖国著名风光图,介绍。 4、读一读“祖国版图像雄鸡……” 5、对照地图,认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河流,并简介相关知识。 三、课堂实践 1、找一找:在地图上找一找祖国的最东段、最西端、最南端、最北端。 2、同桌相互说一说祖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河流。 四、课堂总结(略) 第二单元我的家乡 2.美丽的山川风貌 教学目标:了解山东的地理和山川风貌及历史概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

深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交代本节课任务,板书课题 2、自主交流:你对我们的家乡山东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探索 1、学生阅读了解山东概况。 2、教师点拨:结合地形图介绍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概貌。 3、欣赏山东山海风光 4、阅读小资料《海防重镇——烟台》,谈谈自己的体会。 5、教师简介山东的历史沿革。 6、举办“山东名人故事博览会”。 三、课堂总结 1、通过学习,你对山东有了那些新的了解? 2、你有什么感受? 第三单元钢铁长城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性质、任务。 2、激发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五个设想

中国军事战略发展的五个设想 10月12日,济南军区的一个摩托化步兵师接受解放军总部的命令,齐装满员从驻地出发,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两种方式远程机动,开往总部指定的一个协同战术训练基地,“确山-2006”军事演习拉开了帷幕。 此次军演共分五个阶段: 1·战备等级转换,完成出动准备; 2·远程快速机动,迅速完成集结; 3·制定作战预案,完成作战准备; 4·调整作战方案,完成攻击部署; 5·综合火力突击,攻歼防御之敌。 最特别的是,这次军演重点是由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总部机关直接对步兵师进行整建制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考核,目的是考核摩托化步兵师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应急作战行动和综合保障能力。 结果出人意料,代表中国军队的红军落败沙场。 10月18日,确山军演的总导演崔亚峰少将在演习讲评会上做了30分钟的总结,其中用了28分钟的时间直陈演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八大问题。崔将军列举的事例包括:师级主官先后三次推迟发起进攻,致使一梯队攻击部队在敌前沿停留时间长达五十分钟;师申请上级火力支持,却没有提供打击的具体时间和区域;某新型导弹打击五个目标只命中两个。此外,个别分队在演习中没有架设电台,而是用对讲机和军用手机进行通信,等等。由此,分析得出解放军存在指挥决策准确性不够,实战化演练程度不高,通信联络不畅,官兵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足,消极防守等现象。 确山军演及其戏剧性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次军演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中国军队面临的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同时,由总部直接对步兵师进行整建制演习考核,也被观察家解读为中国军队变革的一个重要信号。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其军事现代化不仅关系到东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并且将改变全球军事格局的。江泽民主政时代,中国总结当前的军事战略统称为“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根据这个方针我们可以对中国的国防做出若干设想。 一·国防战略:由国土防御延伸到海洋权益保障 中国的国防战略,自中共建政之后,根据国际国内局势,历经数次调整,从早期的“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到1990年代的“应对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再到目前的“打赢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军队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上的不同,可以说基本把握住了形势的变化。 目前,中国军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是:9·11事件的发生和阿富汗战争的爆发,世界各主要国家加紧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成为主流;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加深,周边安全环境有所改善,面临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台独行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权益;国家发展所面临的威胁也日益突出,已进入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和加速发展的战略风险期。

第五章抗日战争及其战略方针的制定

第五章抗日战争爆发与我军第二次军事战 略大转变 (1学时)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四个多月里迅速沦丧。1933年初,日军开始将侵略魔爪伸入关内,侵吞了热河省。1935年,日本又采用所谓"谋略"手段,以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的方式开始对华北进行渗透,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等屈辱条约,攫取了中国华北大部主权,这就是日本企图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构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的结果,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内外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国际上绥靖主义者对日本的侵略采取姑息纵容政策的结果。 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于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驻地苑平城搜索。在其无理要求遭到招绝后,即炮轰宛平县城,向中国驻军发起进攻。驻守卢沟娇附近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O旅广大爱国官兵,在旅长何基沣指挥下奋起抗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以此为标志,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当时,日本在华北的中国驻屯军兵力只有1个旅团、2个联队和炮兵、骑兵共5700余人,而且分布在北平、丰台、通县、天津、塘沽、唐山、滦县、秦皇岛、山海关之北宁线上。由于兵力有限,而且分散,因而在“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为了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民党当局,争取时间调动兵力,首先放出“不扩大”事态的烟幕,于7月9日宣称:“我方坚持事件不扩大方针”;然后于11日却发出《派兵华北的声明》。同日,日军参谋本部发出命令,从朝鲜和中国东北抽调第二十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第十一旅团赶赴华北,以加强其中国驻屯军,并委任香月清司中将为驻屯军司令官。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中将。

结合军事理论学习谈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结合军事理论学习谈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一、摘要:我国国防从古至今历经约四千年,期间有盛有衰。到 了近代,我国国防进入了空前衰落的阶段,屡遭外敌入侵,置 广大人民与水深火热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进入了 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纵观古今沧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 二、关键词: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素质教育、国际形势、意义 三、正文: 1、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活动,包围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 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国防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 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 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 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 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 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2国防教育磨练学生意志 通过国防教育中的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使他们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而高校的军事训练是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集中训练的特点是,严格、紧张、统一、有序。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国防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 2.4国防教育能激发爱国热情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先进灵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