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是否加强国家领土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是否加强国家领土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是否加强国家领土教育

地理课是否加强国家领土教育

我国强调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应热爱生我养我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国土,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公民包括所有学生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校的地理课教学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课堂。地理教学中有许多方面都可以涉及到爱国主义的内容,由于国家领土是国家主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理课中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地理课教学对学生进行自己国家的领土教育。

目前我国的中学地理课本涉及到中国领土的内容相对较少、较零散,学生学后很难对中国领土有个较清晰、较系统的认识。以全国统编中学地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有关我国的领土内容,地理教材介绍过于零散简略,只介绍我国陆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却忽视了空域特别是水域的介绍。香港回归祖国,学生们常常能接触到有关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如香港回归,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同时行使主权”。这里就牵涉到一些最基本的领土主权概念。现在,国内可能人人皆知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这不能不归功于地理教学。但应明确指出960万平方千米仅仅只是中国的“领陆”部分,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所有属于中国的岛屿。地理教学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领土的内容,以便让学生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领土的概念。如:

“领土”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领陆(陆地)、领水(水域及其底土)和领空(领陆和领水上空)等。

“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内水指国家领陆内以及领海基线(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指河流、湖泊、内海、封闭性海湾和港口等泊船处。领海指邻接一国陆地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水域。

“领空”指隶属于国家主权的领陆和领水上空,一般指领陆和领水上面的大气空间。由于海洋面积占地表的71%,加上海洋所具有的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前景,各个国家都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海洋,海洋已成了各国竞争和争夺的焦点。1982年12月10日,100多个国家首脑会集牙买加的蒙特利贝市,在联合国起草的《联合国海洋公约》上签字,1993年经60多个国家批准,该公约正式生效,从此《联合国海洋公约》就成了世界海洋领域第一部国际法典。《联合国海洋公约》把世界海洋划分为国际管辖海域和国家管辖海域。

用心爱心专心 1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中地理教学优秀论文

高中地理教学优秀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现代地理教学鲜明的时代感和使 命感,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教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也 要不断地进行探索,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高中地理教师应转 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适应新教改的高标准和新要求,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出高素质的高中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研究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突出时 代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 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 注人,信任人,才能用真诚去影响和改变人。地理教师与其他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 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教学中要尊重学 生的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 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 想教育。 2.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 有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地高于无目的性行为。目的在教学信息的传输 过程中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调节等心理功能。”笔者从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无论是 对地理学习有兴趣的还是没有兴趣的大家都认为“地理学习目的”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即有兴趣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用,无兴趣的大部分学生认 为学习地理没有用。这对地理教学是一个启示,既怎样才能做到既让本来有兴趣的学生保 持热情,又让那些没兴趣的学生激发出兴趣,这是我们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①要求 学生自行探究、上台讲解,增强学习活跃度。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够给予学生自主探究 的机会,尤其是上台讲解的机会,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新鲜度、好奇感,这也是推动教学 开展的重要抓手。②指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辨析,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高中生在 地理教学中已经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要求积极研究,有效融入。③引导学生关注焦点,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 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热点,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构建最优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科学、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 教学实践中对地理教学的方法予以高度重视和不断探索创新。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内容创新

高中地理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内容创新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等。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这些要求: 1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地理新课程的目标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思想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新素质。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既是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的掌握,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3 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新课程内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结构上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3-08-15T09:37:11.280Z 来源:《教育研究·教研版》2013年9月上供稿作者:邓盛[导读]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做好课堂教学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很必要的。 邓盛 〔摘要〕高中地理对于许多文科生来说都是个大难题,因为在初中时地理由于不计入中考成绩所以家长和学生都普遍忽视它,导致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就有必要对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思考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所以做好课堂教学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很必要的。本文就将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1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轻松学习 地理中的知识点非常的多样、有趣,教师可以通过开办相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非常轻松的。所开办的活动要具备多样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之中,教师不要约束学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自己放手去探索、研究。在开办活动的过程里遇到的疑问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或者是同学之间共同交流解决。通过活动的开办让学生的潜在学习地理的能力能够展现出来并得到认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所具备的可以“动手”自主学习的一面,还可以让其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成就感,在喜悦的活动开办中对地理学习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通过让学生对天气预报进行关注,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区域性气候的好奇、探索、认知。教师通过对已有的生活例子以及知识、经验进行课堂中的引用,可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性”、“实用性”,进而产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的欲望,与此同时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相应的会得到提升。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的引用,使地理知识的有用性更加的明显、直观,学生对其的关注度也得以大大的提升,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以及课本中的地理知识,合二为一,让地理这门精彩的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显得更加的重要,学生会自觉的去研究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也推动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增长。 2 让学生们了解地理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同学们了解到,地理学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内容主要是宇宙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及其防御等,而人文地理所包括的内容则是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及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于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包括良性影响和恶性影响,及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防御和治理等。)并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人类预知天气变化、寻找矿产资源、了解土壤的演变、合理地布局工农业、有效地规划人类所居住的城市、尽量地避开或者减小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地理学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的知识,学好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让学生取得一个优异的学习成绩,重点的问题就是让其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所以提升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的乐趣,并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进而地理学习的绩效也会在轻松之中提升。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不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还更加体现在对于地理知识的活学活用上,即只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地理知识才会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而只有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学的目标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实现。 3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在现在日益现代化的教学之中,多媒体在众多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都被大量的用到,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方式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吸引学生的眼球,与传统的、异常守旧的教学形式相比,其可以让地理知识呈现的更加直观、优美、丰富、形象化。多媒体形式的地理教学可以让教师所讲解的情景更加的生动,可以让地理知识所传达的分为更加的浓厚化,让学生在点滴之中感受到地理的美好,并对其产生学习的好感,进而关心并热爱地理。比如,教师在讲授“地壳运动”这一内容时,可以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样一个难以理解的地壳运动过程以动态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即起初的画面是水平的岩层,然后在内力的作用下,原本水平的岩层慢慢地发生变形和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接着,“背斜”的“轴部”在张力的作用下更加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更快,从而形成“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结果。教师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还可以举出 “汶川地震”的真实事例,使学生对于该地质现象产生更加真实的印象。又例如:在课堂中,我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了《地球之歌》的MV,通过画面的不停变换,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地球的环境危机,进而使得学生们对环境热爱和保护的意识得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到的并不只是死板的、固定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内心的升华。通过现代化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对地理产生了探索与研究的浓厚兴趣,也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高中的地理知识具备了非常丰富的特性,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简单的,可以通过开相办与地理相关的探索活动,让学生轻松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自觉的去研究地理知识;通过设置疑问、现代化教学,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关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展现与教师的讲课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让学生在对地理的认知之中感受到快乐才是推动学生充分展现地理学习能力以及优良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帮助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和规律真正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学生能高效愉快的学好地理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地理,使学习地理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负担。 参考文献 1 耿雄昌. 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充满快乐———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 2 陈淑梅.高中地理学科的观课与议课[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03)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旨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观察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是根本,教师的教应该起到辅助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地理地理教学高中课程 一、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 课改后的高中地理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教材内容的表达方式变得更加简洁与生动,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课改前的教材内容相比,新课程减少了许多名词概念,结论性的叙述变得更加简洁,多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使得学生课堂互动与自主学习的比例加大。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变化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同时新课程在整体内容的设计上也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凸显新课程理念。新教材较为重视地理学科信息资源与现实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资源给教师提供了较大创造性发展空间,利于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课改后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在新教材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调节自身的教学方法,让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面临这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教材正文的篇幅小,内容简短,概括性比较强,许多知识点都是点到为止,教师发挥的空间比较大。第二,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要求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宽广,学生对新内容的接收能力各不相同,重点较难把握,出现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第三,教师对新教材难易程度不好把控。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浓缩,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的探究形式多,同时新教材内容比较突出时代信息,与前沿科技联系较为紧密,而教师现有知识相对陈旧,拓展实践空间 有限,新教材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但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详尽解释和说明,而且对大多数学生来讲难度也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大多数基层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三、教师面对新挑战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处理好地理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以往地理课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倾向,要求地理课程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使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想学好高中地理,可以多看看书本,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一 章一节的重点好,从而使得自己可以从容把握地理的整体性和框架性。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二、城市化对自然环境 ___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 ___ (1)对气候 ___: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 ___: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 ___: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8-15T15:28:55.34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2期作者:蓝黄勇 [导读] 现如今,社会加大对教育的重视。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认知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成型,拥有明确的体验与感受,无论在知识的积累上还是价值观念的行程上。因此高中教师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地理的课堂上要想达成有效课堂,要借助多媒体力量,课堂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创新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广西防城港 538001) 摘要:现如今,社会加大对教育的重视。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认知的重要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基本成型,拥有明确的体验与感受,无论在知识的积累上还是价值观念的行程上。因此高中教师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地理的课堂上要想达成有效课堂,要借助多媒体力量,课堂环节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师不应仅局限在书面成绩,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结合现当代的新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本文就创设有效地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做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理课堂;创新 高中地理日常授课过程中,图像、地图是最基本的教材构成部分,是非常关键的地理语言,更是对地理信息进行传达的一种有效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地理知识重要的途径和工具。高中地理较初中地理来说相对复杂,很多知识都是不仅仅在地图上就能得出结论的,因此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识别地图和图像的能力,更好地把握知识点,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环节中对课堂的把握和设计,以及活动和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图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增加效率,对知识点有直观和具体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有效课堂,增加知识的同时还提高能力。 一.善于应用图像,重视图像教学 为了加大图像教学的应用范围和影响,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该大范围的查找相应的图像,运用在相应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能一直接触到地理图像,会识别地理图像,会掌握看图的技巧和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地理图像的理解能力,教师自身应该明确对图像教学的认知观念,加深对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地理知识应结合图像进行分析的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对于图像的重视程度较高,图像占据较大比例,并非繁琐的文字叙述。图像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地理教学需要借助很多图像和地图,可以更快捷和方便的教会学生,并且能够在地图中总结一些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在识图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的学习主要借助地图,地理学习的表现也是地图。地理图像教学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合理运用正确的图像,当然也取决于学生读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读图能力需要培养,尽管部分地理知识图像相较于文字有着更为直观的描述,但是高中生在理解图像的过程中往往只有浅显的了解,未必能看到实质内容,这是教师必须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如果缺少教师的合理引导,图像将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作用。学生在面对着大量的不同的地理图像,要加以区分,在短时间内既要学会发挥重点,又要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点,得到深刻的启发,不仅靠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也要靠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在读图中找到乐趣,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 读图多,会看图,学作图。高中生较初中而言已经接触了很多地图,因此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识图能力,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知识与地图进行良好的结合。学生在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之后,一定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习相应的地理知识的时候,为加深印象,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进行绘画,通过地理图册的图像填充,或者在黑板上进行地理图像演练,让学生自己学习,然后给学生做以讲解,既增强自己的识图绘图能力,也增强的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加深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听是前提,动手很重要,丰富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以致用,灵活应用到对地理图像的分析,掌握绘图技巧,是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之一。只有提升学生的地理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才能真正地使学生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加快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授课的效率,这样就为高效课堂的创设提供的极大的帮助,使得学生真正的爱学地理、学好地理。 四.促进师生的有效交流和互动 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是敏感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应该是鼓励式教育为主,进行严格的引导和开导,让学生在诙谐、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动力,通过教学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高效课堂。当然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还有赖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整体参与和教师的积极配合,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的机会,也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能让学生在学习时找到信心。尤其在地理课堂,是需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学生能够通过课余时间,利用多种手段强化知识,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料,在课上和教师积极配合,这样不仅知识学的快,而且教师教的简单,因此更能提升学习效率和水平。 另外,有效课堂的开展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加强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课本的反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课本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速度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活动和环节,真正的将教学面对每一个学生,只有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和水平,进而产生高效课堂。因此,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视的环节,让学生不断地正视和改进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强化自身的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地理教学成为教学的重点,为加强地理教学的学习效率,革新教学手段是重中之重。如何创办高效的地理课堂是要求教师和教材以及学生的有效配合,教师能够积极的创新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搜集多种教学材料,帮助教学,让学生能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并且能够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从而真正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凤岩;地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张凤鸣;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覃丽灵;中学地理教师行为及其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策略 高中地理这一门学科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这一门学科既有繁杂的地形地貌,季风气候等地理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同时又有很多需要计算分析的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对于地理学习来说,空间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际,分析了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认为高中地理教学应加强直观演示、注重图表绘制、突出逆向思维、强调知识启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拓展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指向性,要想学好地理学科,必须树立体系化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而目前高中地理教学欠缺的,恰恰是对空间思维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高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必要条件,是高中生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空间思维是一种联想力,是基于虚拟状态下的辨别力,具备了空间思维能力,那么,学生在头脑中就会生成一种确定的“影像”与“模型”,从而将地理知识具象化,让高中生积极定

位空间信息,并且进行详细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考地理早已经告别死记硬背的时代,地理学科考查的重点也不再是扁平化的知识,而是那种以丰富的图表信息为主要载体的知识,学生只通过调动已掌握的知识,有时很难解决问题。而要顺利解答疑问,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能更加明白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将其进行空间排列、准确定位,并生成动态的地理“要素群”,促使学生快速找准图表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并在细致分析与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找出解答试题的答案。此外,由于较强的逻辑性与空间性,使得地理学科知识较难掌握,培养学生强大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追踪地理信息,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1.简易图表绘制,增强空间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图表的作用,让课堂成为展示各类图表的乐园。如利用各种地图、示意图、模式图、景观图等类型地图,促使高中生在头脑之中增强地理信息的“空间”印记,显著提升空间思维的活跃度,并基于此,促使高中生能够锻炼绘制一些简易图表的能力,从亲手绘制过程中掌握空间信息的筛选、整合与探究的能力。在学习区域地理模块经纬度、气候、地形、植被、资源等情况时,教师应该让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自然地理学发展及其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自然地理学发展及其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1.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当今自然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内容涉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状况及其历史变迁,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与耕地、粮食、土地退化等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相互关系,现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径等。 (2)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从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出发,研究世界自然区域系统划分方案,是地域分异研究进入全球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地域单元作为重要层次从整体上进行自然与人文的综合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以及自然界对人为影响的反馈,也是地理学探讨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必要途径。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要求在自然界平衡原理的指导下,揭示地域分异规律及其物质能量基础。将区域单元作为资源与环境的整体,研究其土地自然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探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变化方向,加强诊断分析和预测预报。 (3)全新世环境演变:全新世地理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舞台,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环境动态,总结演变规律,区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空间上主要选择敏感地域,时间上选择特征时期开展研究。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看,过去2000年环境变化踪迹是研究的重点。从技术上看,不同类型的高分辨率古环境代用资料的分析与校准是古环境重建的关键。 (4)自然地理界面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的研究正在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坡地侵蚀发育过程与坡地的改良利用、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土地退化过程及其逆转机制、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多界面过程的复杂耦合理论与模型等。 结合中国的实际,国内自然地理学的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有:①区域地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包括荒漠化发生机制与调控,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及动态监测,江河源区环境退化机理及调控机制。湿地水陆作用过程与调控,湖泊及其集水域物质输移过程与耦合关系,华北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喀斯特地区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②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包括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西北干旱区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西南季风区近2000年气候变化与资源效应,东亚地区湖泊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研究,南极辐合带环境变化研究;③水循环与水资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过程与时空变化规律,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西北干旱区水分平衡、循环过程及其调控;④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包括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预测预警,沙尘暴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复杂地质地貌环境工程建设中重大灾害共生与演化规律及其防治,长江洪水的流域孕灾环境、致灾机理与防治对策;⑤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包括国土资源环境时空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地理信息挖掘方法及目标特性参数数据库,全球叶绿素含量与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遥感估算与测报,地理信息技术新产品研究及其产业化。 2.自然地理学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 中学地理课程不可能也不必要照搬自然地理学科学体系,关键是要完整地展示自然地理学的核心观念,使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本质特征有所认识,在了解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地球观念、自然观念、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即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地理观念的完整性远比地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为重要。因此地理课程应适当选择与反映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②自然环境演变的规律以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的响应与反馈过程;③自然地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循环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各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18-11-03T15:04:02.4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作者:刘丹[导读]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何实施地理教学才能更加高效,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停思考的问题。 刘丹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644400 【摘要】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何实施地理教学才能更加高效,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停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160-01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成为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下主要探讨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方式。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从根本上重视有效性教学。在传统的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将目光集中放置于学习成绩方面,过于偏重于教学成果,没有充分的思考教学过程。比如,在课堂上开展课题研究“洞庭湖的未来”,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不愿意运用客观的知识来对洞庭湖蓝图进行设计,因为这些和考试内容关联不大,并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结合实践,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充分的进行想象,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设计。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教学的素质教育转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语言描述将教材上的抽象知识进行复述,学生往往会感到无趣和乏味,整个课堂教学都会显得较为枯燥。而地理学科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现实性和趣味性较强,很多知识点都能够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立体化的展现,甚至于具体的地理现象也能够采用动画来进行深度模拟,比如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多角度的地球全景图,也能够播放一段视频来介绍火山爆发的景象和影响。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从视觉、听觉双方面来进行认知,很容易理解形象化和具体化的地理现象,在脑海中形成三维的地理知识体系。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能够有效的突出教学重点,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在思维空间中摆脱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地理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发课程资源 高中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仍然保持了浓厚的好奇心,在探索世界的同时逐渐走向成熟。而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时空光远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地理课程的发展就是人类探索环境的过程,地理学科能够逐渐将学生的好奇心理转变成对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近数十年来,地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比如拉尼娜现象、我国神舟十号发射、通古斯爆炸等事件,都包含了很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还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它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多元化的,和高中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教师既能够结合地理素材来向为其他学科提供背景,也能够利用其它课程的知识来解说某些地理现象。比如,在数学课程中学习“球体”的时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经纬度有关的知识。 四、提升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是无形的,但同时又非常强大。教师能够在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教师在讲解“水循环”的时候,教师能够以诗仙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情境的营造来引导学生思考“黄河水到底能不能复回”。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难度始终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的认知进行一定的冲突,利用适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来得出答案,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实现以问引思,以思激趣。 五、精讲活练,讲练结合 对于高中任意一门课程来说,教师讲解和习题练习都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讲解能够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通过适当的训练能够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熟悉度,能够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高中地理在教学内容方面,可谓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是地理课程的逻辑性较强,空间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如果仅仅是进行理论思考,往往会使得学习生成果不尽人意。这就会地理练习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灵活的习题,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难度的训练,来不断地巩固自身所学,提升地理知识水平。 六、总结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方式,同时利用地理学科特点,来全面开发课程资源,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征,提升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学的精讲活练,讲练结合,在根本上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赵双.巧借“外援”,教活高中自然地理[J];课程教学研究;2012(09) [2]张敏.体验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刘正雄.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王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在如今,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改 革要求。其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开展有效教学。而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先明确有效教学 的内容,然后再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提升教学的 效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一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的 开展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地理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教学探究 有效教学指的是有效化的教学,其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之中低效化的教学而说的,若教师可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开展,就可以使自己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其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差程度上也决定了 学生在未来的发展。相应的,为了实现对教学的有效优化,达成高中地理有效教 学的开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对自己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从学生的趣味性出发,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实例。除此之外,教师还要 能借助有效评价的开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结合教具革新,实现有效展示 教具即为教学辅助工具,其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工具,通过对有 效教学工具的使用,就可以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展示,相应的教学的效果也 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应的,为了实现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开展,教师也就可 以从教学工具的优化革新入手,进行教学的有效调整。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开展教学所使用的教学工具往往是以黑板的应用为主的,而通过对黑板板书 的应用在进行常规内容的展示时,还可以发挥其作用,但当进行一些抽象性较强 的知识的展示时,就会很难实现教学的突破。而多媒体教学工具是如今伴随着信 息技术的教学融合而被应用的一种教学工具,其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 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其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就可以将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内容 为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来,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展示。 例如,在进行“大气的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对本课知识内容的有 效展示,实现学生对相应内容的有效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将多媒体教 学工具运用起来。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展示功能为学生 展示全球大气的三维运动图形,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全球大气的流动方向。而通 过对此图的展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说出全球大气的运动方向,从其中感受 大气运动的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入生活实例 在如今,教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动力的有效促进作用,而为 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就必须要能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有效的激发,相 应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也就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 研究方向。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想已经逐渐趋于成年人,相 应的,其对于现实生活相关的案例是非常感兴趣的,而相应的,若教师可以有效 的利用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实际相连的特点,进行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就可 以实现生活实例在教学中的有效展现,进而达成教学的生活化。相应的,教师的 教学效果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对这一课的学 习兴趣,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引入近些年非常引人注目的大气污染问题。教师在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