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物理人教版《电压》讲学稿

初二物理人教版《电压》讲学稿

初二物理人教版《电压》讲学稿
初二物理人教版《电压》讲学稿

6.1电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压、电压的单位、常见电源的电压值 2.知道电源的作用

3、会进行不同电压单位之间的转换

4、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二、学习重点、难点:电压表的正确连接、读数

三、学习活动

活动一:自学课本p4第一段,结合自己的生活,你还知道哪些电源电压?写在下面空白处

活动二:利用桌上的器材,分小组做一做课本p4“想想做做”,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分小组讨论)

活动三:自学课本p4后两段,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要在一段电路上产生电流,需要两端有,它是由提供的

2、电压的主单位是,简称符号

其他常用单位还有,他们之间的转换

3、0.8kV= V 320mV= V

活动四:阅读p5“小资料”常见的电压,回答下面问题,此外,你有什么新发现,写在空白处

一节新干电池一节新蓄电池 2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

活动五:阅读“怎样连接电压表及使用说明书”,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联

2、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应连接,负接线柱应连接

3、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标有“15”字样的接线柱,

4、在预先不知道的情况下,为保护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

活动六:认真观察电压表,小组内讨论有几个量程?对应分度值是多少?然后读出6.1-6中电压表的示数

活动七:阅读课本p7“想想做做”,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应用与训练

1、如图所示为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图A B.图B C.图

C D.图D

1、下面是电学仪器正常使用时示数如图所示, V。

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得两节电池的电压为2.8V ,请在右图中标出它的数值。 (2)下列各图中电压表分别测量的是哪两端电压?

当堂检测

1、图1中,表1,表2是两只电表,表1.表2应分别是( ) A .电流表、电压表 B .电流表、电流表 C .电压表、电流表 D .电压表、电压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蓄电池的电压每

个都是2V

C 、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 发生定向移动

D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3、用电压表测得L 2两端的电压,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4

,原因是

,正确电压值5

五、我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后记:

6.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

技能.

学习重点、难点: 1. 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复习回顾:

一、电压 1、电压是加在导体两端的,电源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提供 。 2、请说出电压的字母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记住电压表的电路符号

2、说出电压表的构造:标有 、 、 的三个接线柱。

3、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 量程中一大格为 V ,一小格为 V ,0~15V 量程中一大格为 V ,一小格为 V 。

三: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回顾: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 ;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 。

猜想: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 ;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是 。 导学过程:

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观察电路图1填空,AB 间的电压是 的电压,BC 间的

电压是 的电压、AC 间的电压是 的电压,猜想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请设计出实验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压与总电压的关

系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电路中AB 两点、BC 两点、AC 两点,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分析论证实验结论结论: 。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

有什么关系?(2)观察电路图2猜想AB 间的电压是 的电压, CD 间的电压是 的电压,EF 间的电压是 的电压。猜想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呢?请设计实验探究的步骤。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电路图)

分析论证实验结论结论:

三、当堂检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1.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

2.5V,电压表V2的示数是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是______。

2.如下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电压表V2的示数是

3.8V,电压表V的示数是______。

3、三只小灯泡并联后接到某一

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出一个小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其他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4、家中有三盏电灯、两台彩电、一只电饭锅,则同时工作时每盏灯两端的电压是,彩电两端的电压是,电饭锅两端的电压是。

达标练习

1、有一种小彩灯,每只小灯泡所加的电压不能超过3v,若把这串小彩灯接到220v的电路中,则

这串小彩灯至少的有只。这时通过每只小彩灯的电流。

2、仪台电动机和一只电灯串联,连在4节干电池串成的电池组上,若电灯两端的电压为2v,则电

动机两端的电压为。

3.现有1个电源、1个开关、两个灯光、一个电压表和若干条导线,请你画一个电路图,要求两灯串联,电压表测其中一个灯泡的电压。

4.现有1个电源、1个开关、两个灯光、一个电压表和若干条导线,请你画一个电路图,要求两灯并联,电压表测其中一个灯泡的电压。

5、实验室里有一个工作电压为6伏的电动机,若用干电池做电源,需要()节干电池()联起来使用。

6、电灯L1和L2串联,今测得电灯L2两端电压U2=1.2伏,L1两端的电压U1=2.5伏,那么

总的电压是________伏.

7、如图所示甲和乙分别是电路图丙中的V1和V2的读数示意图,其读数V1是________伏,V2是________伏,那么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伏,电源的电压是_______伏.

8、现有电源、开关、导线、电表(2只)和灯泡(2只).

请你设计两只灯泡并联使用的电路,要求开关闭合能测出通过灯L1的电

流和灯L2两端的电压.要求:①画出电路图;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

接好实物电路

9、关于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电压表使用时要并联到电路中

B 、电压表不可以直接测电源电压

C 、电压表不能和被测电路串联

D 、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10.如图1所示,电压表V 1测 灯两端的电压,V 2测的是 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U=6V ,电压表V 1的示数U 1=1V ,则电压表V 2的示数U 2= 。

图1 图2

1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2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则L 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L 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 12.小明测串联电路的电压,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却发现指针反向偏转了,出现这种情况的

原因是( )

A.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B.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C.电压表坏了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3.按要求将图连接电路:L 1和L 2串联,V 1测量L 1两端的电压,V 2测量L 1和L 2的总电压。

6.3电阻

1、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其转换,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

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重点: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活动:活动一:

自学课本P15电阻部分,完成下面的题目(有困难的题目小组内讨论解决)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叫做电阻,用 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体验1Ω的意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 ,则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电阻常用的单位还有: 、 ,他们的换算关系是:

3、2M Ω= Ω,5K Ω= Ω,

4、电阻器也叫,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5、两段导体A和B,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导体A的电流较小,通过B的电流较大,则()A、导体A的电阻较大 B、导体B的电阻较大

C、导体A和B的电阻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活动二

自学课本P1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前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前面的演示实验说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有关。

2、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同样是导体,电阻小的材料导电性能,反之,导电性能。

4、从课本图6.3-3,你能获取到什么信息?

1、结合课本P17“小资料2”,说说为什么常用的输电导线用铜和铝,一般不用银和铁?

活动三.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分

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

(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画出电路图:

(4)用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探究

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__不同,__、__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通过比较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c.比较不同粗细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d.比较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把某种金属丝接入电路,分别观察它在常温时和被加热后通过

电流的大小,来比较该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5)搜集、记录证据,计入下列表格

(6)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有关。

活动四:阅读教材科学世界中

半导体、超导体材料,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超导体?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课堂练习

1、24000Ω= kΩ= MΩ

2、下列措施中,不可能改变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改变导体的长度

B、改变导体的材料

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D、改变导体在电路中连接的位置

3、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4、田蕾小组在研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他们小组选取了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铅笔芯,他们是为了研究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课堂检测

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1、电阻,用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符号是。

2、电阻大小与有关。

3、研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4、为改变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导体的粗细

B、改变导体的长度

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D、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

5.在A、B两条不同导线的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关系是I

A

B

,则A导体的

电阻____B导体的电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

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几种实验用导线的参数。

(1) 为研究电阻和导体材料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________;

(2) 为研究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________;(3) 为研究

电阻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A和导线__________________;(4) 本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知识拓展:

1.假如让你假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铁线和铝线之间,你选用哪种?请说出理由

2.请调查你家里的电线、室外的电线、高压电线、电话的电缆线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分析采用该材料的原因。

五、我的学习体会

6.4变阻器

目标导航:

1.通过自己动手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的亮度活动中使电流发生变化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电阻在电路中作用的理解。

2.知道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会正确使用变阻器。逐步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变阻器的制作原理及过程,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一、经典回顾:

1. 电阻是用来表示。电路中电压不变的电阻越大,电流就越。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3.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二、预习导学:

材料:铅笔芯AB; 开关铜丝(导线)两节干电池(电源)小

灯泡老虎夹

按右图连接这些元件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在此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的改变;是因为接入电路的铅笔芯AB

的_______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铅笔芯AB电路中的的大

小,使电路中的改变。

请你思考还可以改变材料AB的哪些来实现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三、达标导学:

S

1.滑动变阻器是用__________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__________,就可以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_________大小。2.滑动变阻器主要是由金属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构成,密绕在瓷筒上的每圈电阻线之间都是__________的。

3.某滑动变阻器标有“100Ω,5A”字样。它表示这变阻器的电阻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__________。

4.结构示意图为: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5.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1)用变阻器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时,变阻器应与灯泡。

(2)如何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你能在下图中实现吗?试画出电路图并连接电路、。(3)我看到了如下的实验现象;

●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的取用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接法不能起到变阻作用,是错误的。

●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为了避免接通电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

(5)判断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趋势,关键是看滑片。

6. 课堂小结,作业.:课本P211、2题

四、当堂检测:

1.如图1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铭牌上标有“1A,10Ω”的字样,如果将C、D接入电路中,电阻值为___;将A、B接入电路中,电阻值____;将B、D接入电路中,滑片P位于_____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_____.

2.连接图2中的电路,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

.

图1 图2

3.如图3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的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图3

4.将图4中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BCD中的两个接入电路的M、N处,如果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则M、N应分别与哪两个接线柱相连?

图4

5.小强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后,想利用如图5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控制电铃声音大小的电路,请你协助他完成下列任务:

(1)连接好实物图;

(2)画好正确连接后的电路图;

(3)如果要使电铃的声音越来越响,针对你所设计的电路,说明应该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

1.如右图所示为某一电阻箱,该电阻箱的阻值范围是________,图中所示的读数

五、探究创新

图5

是_________。

2.如图6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油箱内油量的多少,则 ( )

A .油量增加,R 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B .油量增加,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C .油量减小,R 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

D .油量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

3.图7所示是一种调节收音机音量兼开关的调节器,它实际上是一个旋钮型变阻器.若接线片A 、B 巳接入了电路,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收音机的音量将变 .

六、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及想法?

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目标 导航: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会电路两端的电压。 一、经典回顾:

1、电源是 的装置,电压是 的原因。

2、滑动变阻器是利用改变 来改变电阻大小不一,从而实现改变电路中的 , 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 处。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的作用主要有 和 。

4、电压的符号 ,单位 ,电流的符号 ,单位 。电阻的符号 ,单位 。

5、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 , 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 ,

6、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 。 二、达标导学

1.问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2.我的猜想:

3设计实验:①我们要研究它们的关系就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具体数值。电流的大小用 测量,电压的大小用 测量;怎样知道电阻的大小?

②只测出一组数据能否说明问题?如果要测出多组数据就要改变电压、电流、电阻的数值,你有哪些方法?

我需要的器材有:

你能根据设计画出实验电路图吗?:

图 6

7

图7-1

4、进行实验

(1) 按图接好电路。

(2) 分别将5Ω10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填

入表格。

2=10Ω

5、根据表格数据分别作出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的图像

6、我得出的结论:

7、交流思考;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 如图7-1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

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 )

A .保持R 2滑片的位置不动

B .保持R 2两端的电压不变

C .保持R 1不变,调节R 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 .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 (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四、自我测评

2、.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7—1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 .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五、巩固提高

1.在某电阻的两端加6 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 A ;若电阻的两端加3V 的电压。使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__ A 。

4.分别将U 1=4V 、U 2=6V 两个不同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

图7-1 I

U O

为( )

A .3:2

B .2:3

C .1:1

D .1:2

5.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 ( ) A .增大到原来的4倍 B .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减小到原来的1/4 D .减小到原来的1/2 六、我的收获!我的问题?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2、会用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用欧姆定律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学习难点:会用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回忆测评:

表一、表二是某同学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请在表中填写正确数值。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2、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 二、达标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6页,完成下列问题。 1.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公式中电压的单位用________,电阻的单位用________,电流的单位

用________。欧姆定律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三者关系的规律。 2、欧姆定律还有哪些变换式?你能描述出几个变换式的物理意义吗? 4、自学课本26页的例题后,从例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 5、通过你的理解你能试着做课后的1、2、3小题吗?

三、

1.小辉自制了一个柠檬电池,当他把一只阻值为4 Ω的小灯泡接人电路中时,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 A ,小辉由此可计算出柠檬电池两端的电压约为________V 。

2.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R ,导出了R=U/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基础运用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D.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3、某导体的电阻是10Ω,通过它的电流是300 mA,则此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V,若在该导体两端加上12V的电压,此导体的电阻是Ω。

4.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 V增加到6 V,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 A增加到________A,这盏灯的阻值为________Ω。

四、巩固提高

1.电流表不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这是因为电流表的电阻非常________,使电路中产生很大的电流,将把电源和电流表烧坏。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这是因为电压表的电阻非常________,不会使电源________。

2.由欧姆定律可以知道,电源两端如果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通过的电流会______,电源会损坏,还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电源短路是______。

3.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3伏时,它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是5伏时,能不能用量程是0.6安的电流表来测量这个定值电阻的电流?

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4.5伏,测得R1的电流为0.2安,电压为2伏,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5、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0伏,R1为5欧,R2为8欧,求电路中干路及各支路电流分别为多少?

五、我的学习体会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册目录及扉页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 理 WULI 八年级 上册

致同学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这本书将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 《探索物理》 为了便于同学们对物理知识海洋的探索,《探索物理》设计了以下栏目。 实验 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 由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等。 想想做做以动手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简单易做的小活动,你可以体会生活中各种现象蕴含的物理道理。 想想议议以思考、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对问题进行讨论时,既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倾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科学世界扩展性内容,介绍物理知识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扩大同学们的视野。 STS 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科学·技术·社会)的简称,介绍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这部分也是扩展性内容。 扩展性实验主要展现以传感器、电脑等仪器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的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做。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内或课后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讨论、练习、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等。 学到了什么 这一章所学主要内容的梳理、总结,供同学们自己总结时参考。 设置这些栏目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在参观、认识物理世界这个广阔、绚丽的科学殿堂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祝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目录 1致同学 1科学之旅 2第一章 机械运动 9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0第2节 运动的描述 16第3节 运动的快慢 19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23第二章 声现象 26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7第2节 声音的特性 32第3节 声的利用 38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2第三章 物态变化 46第1节 温度 47第2节 熔化和凝固 53第3节 汽化和液化 58第4节 升华和凝华 64 目录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二章单元分析、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单元分析 单元概述 光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如:激光掘进、平面镜、潜望镜、太阳灶、海市蜃楼、人体热谱图、验钞机、夜视镜、神奇魔术等等,大量光学知识贯穿其中,使物理学习充满魅力、充满活力,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的重要途径。 本章的内容涉及的都是光学基础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光的色散现象,以及看不见的光等。这些都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传统内容。 由于本章的内容有“贴近生活、易于实验、知识浅、规律性强”的特点,大部分适宜在教学中设计成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准确的概念、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4.认识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章节分析 第一节光的传播 本节是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学生对光现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为此,要做好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特别是光在玻璃和水中)的演示实验或设计成学生实验探究。 本节要交待“光线”是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路径而引入的一种表达方式,是理想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节光的反射 本节的重点实验是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本实验是学生碰到的第一个探究数量关系的实验。教师要做好探究的计划,明确每个探究步骤地主要活动内容,要告诉学生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不要等实验结束后才去回忆实验数据,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光路可逆是光学中十分重要的原理,教学中要充分予以重视。最好做一下实验,让学生看到现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本节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米.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______m=103m;1dm=_______m=10-1m;1cm=_______m=10-2米;1mm=0.001m=10-3m;1m=_______μm;1um=_______m1m=_______nm;1nm=_______m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约为:0.07 m m 、70微米地球的半径:6400 k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4). 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位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 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6、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 1h= 60 min=_________s. 7、误差:测量值与________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_______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_传播。____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_________,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_________。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_、响度、_________。(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跟发声体的_________、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_____减弱;(2)在_________减弱;(3)在_________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_________性好、_________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②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有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③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一)、弹性和塑性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施力物体:地球。 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大小:与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形变大小)有关。(还跟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如果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就在另一个物体上(受力物体上)。 (三)、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得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明确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必须校零,检查指针和弹簧是否与外壳有摩擦。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齐平。 (4)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第二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计44分) 1.(山西)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湖北黄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3.(杭州)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4.(广东深圳)“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5.(河北广阳区一模)有些成语来源于声现象,以下几个成语中,与声音的音色相关的是() A.人声鼎沸 B.绕梁三日 C.晨钟暮鼓 D.声振屋瓦 6.(安徽)下列图1中各项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7.(成都)如图2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8.(哈尔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A.发声的音叉 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 越响,乒乓球被弹开 德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 度变短,振动时声音 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 气,听到罩内的铃声 减小 A.动物之间可以通过 声音传递信息 B.控制公路噪声的唯 一路径是减少鸣笛 C.海豚只能接收超 声波 D.交响乐队中所有乐 器音色完全相同 图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 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 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10、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某些测量值太小,不便于用工具直接测量,从而采取把若干个小量累计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的值。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铁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3)化曲为直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 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①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03年中考题)坐在汽车里 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11-2 所示的对 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图11-2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解析: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 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着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考物来研 究乘客的运动情况。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考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考物,认为自己、乘客都不动。 故选C。 2、观察图11-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图11-1 解析: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 左飘,说明此时有风向左;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有三种可能的 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相对讲情况简单,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 故选D。 3、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车为 参照物,此人_____________。 解析:骑车人和汽车都由南向北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汽车“疾驶而去”,说明汽车比人运动得快,现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人在后退,即向南运动. 答:向南运动 4、在行驶的火车中有一位乘客,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的()A.路旁的电线杆B.火车的车厢 C.迎面驶来的火车D.火车路上的铁轨 解析:乘客相对于“电线杆”、“迎面而来的火车”、“铁轨”的位置都在变化,只 有相对于所乘的“火车车厢”的位置没有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卷

第二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1.(山西)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湖北黄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3.(杭州)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频率D.传播声音的物质 4.(广东深圳)“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5.(河北广阳区一模)有些成语来源于声现象,以下几个成语中,与声音的音色相关的是() A.人声鼎沸B.绕梁三日C.晨钟暮鼓D.声振屋瓦 6.(安徽)下列图1中各项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7.(成都)如图2所示,与图中情景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8.(哈尔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A.发声的音叉 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 越响,乒乓球被弹开 德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 度变短,振动时声音 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 气,听到罩内的铃声 减小 A.动物之间可以通 过声音传递信息 B.控制公路噪声的唯 一路径是减少鸣笛 C.海豚只能接收超 声波 D.交响乐队中所有乐 器音色完全相同 图1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练习(含答案)

力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 沿滑梯加速下滑的小孩 2.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 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A.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 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 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5.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 的作用效果() A. 与力的大小有关 B. 与力的方向有关 C. 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与受力面积有关 6.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 两个拉力的() A. 大小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三要素都相同 D. 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第2页,共14页7.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B. 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 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 D. 手脚对水的推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8.以下为小明的物理笔记摘录,正确的是() A. 游泳时,产生了使人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 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D.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比鸡蛋对石头的力大 9.甲班和乙班进行拔河比赛,甲班获得了胜利,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A.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大于乙班拉力 B.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小于乙班拉力 C. 在比赛中,甲班拉力等于乙班拉力 D. 比赛时两班拉力的大小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把一根钢尺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a 、b 、 c 、d 各图所示的形变.若??1=??3=??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堂同步测试(带答案)精品

【关键字】活动、设计、方案、情况、方法、成绩、认识、问题、加大、保持、发现、研究、位置、需要、标准、反映、速度、关系、动员、分析、推动、改进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使用刻度尺应注意四点:放、看、读、记.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如滚轮法、软线法和分割法);(3)等量代换法. 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为15 min)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 s),并将它们相加. 4.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 2.测量结果后面应带上相应的单位. 3.错误不同于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如图所示,海螺的长度为________cm,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提示】海螺的长度为2.15 cm,其中2.1 cm为准确值,0.05 cm是估读值;硬币的直径为1.20 cm,其中1.2 cm为准确值,数据末尾的“0”为估读数字. 【答案】 2.15 1.20 知识点1长度及其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km=______m,1 m=______dm=______cm =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________,不能歪斜;(2)看: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3)读: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_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_. 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h=______min=______s. 4.实验时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知识点3误差 5.________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错误______避免,而误差______消除,只能尽量______误差. 1.(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 2.如图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新疆中考)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A.纳米B.微米 C.毫米D.厘米 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 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 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 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 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 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 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 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 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 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 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 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 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完整讲义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生活中存在的力 拉弓射箭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投篮压路机压路 思考:什么是力? 人弓 推土机土 运动员杠铃 物体物体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用力扳竹子小孩盘腿坐在木板上骆驼在沙地上踩出脚印 足球运动中相互传球守门员守球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1: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例2: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点拨: 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外一个是受力物体。 运动状态的理解: 1、由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我们把静止的当作是一个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否则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变了。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教师版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基础素养B(?) 技能素养A( ) 思维素养T( ) 授课日期及 时段 (大脑放电影~) ↑ 知识点1 导入:我们比较大小长短不能靠感觉,感觉有事也会骗我们,例如上图所示,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工具进行准确测量,比如尺,钟表,温度计等。 1.国际单位制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国际单位制。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知识梳理

2.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的还有:干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nm)、微 米(μm)、纳米(nm)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根据测量的需要正确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刻度尺。 (2)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测量的起点对齐,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刻度线为“零点”, 读数时应注意减去“零点”前的示数。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知识拓展 进行单位换算时,教值包括两部分,即数字和单位,换算时,教字照写。然后乘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结果。 同步题型分析 (热个身先~~~) 例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3.6m=13.6m×100cm=1360cm B.13.6m=13.6m×100=1360cm C.26.5cm=26.5÷100cm=0.265m D. 26.5cm=26.5×0.01m=0.265m 解析换算式的正确写法遵守以下规律:换算数值乘进位比例并带换算后的单位。 答案 D 例2 如图所示的A、B两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铅笔的长度为 cm= m。 解析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B读数方法正确。读取实际所测长度时应注意,铅笔的左端正对0.70 cm

初二物理第二章考试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必记 姓名:完成情况: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人、动物——声带振动 打击乐器——鼓面、锣面振动 弦乐器——琴弦振动 管乐器笛子等——空气柱振动 炮仗、气球爆炸——空气振动 水流声、煮开水水声——水振动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及真空中速度为0m/s 【除了地球以外的环境,都是真空环境,都不能传播声音】 知识点三:声音的速度——声速 1、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①介质的种类 ②介质的温度 2、两个规律: ▲不同介质,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相同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15°C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知识点四:回声及回声测距 ?声音遇到大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可以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如果小于0.1s,无法区分,此时回声能加强原声 s声=v声t 声音走过的距离 s距离=1/2 s声=1/2v声t

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必记 姓名:完成情况:知识点一:特性①——音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关键词:辨别声音(分辨不同的人、动物或乐器) 闻其声而知其人 模仿秀者模仿的就是音色 清脆悦耳、声音嘈杂 ▲波形图:波的形状不同 知识点二:特性②——音调 ▲影响因素: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听到回声时s回=1/2 (s声- s船) 发出声音时s发=1/2 (s声+ s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初二一定要看看! 无论你是即将踏入八年级刚接触物理的同学,还是初三将要中考的同学,都应该看看!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单位——衡量万物的标尺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 2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秤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7.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节指针,使它指向零刻线;(2)认清量程和分度值;(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限度。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粗略地表示力。 10.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物体发生的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1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2.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9.8N/k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k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所受到的力。(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 1.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1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更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 章节重、难点: 节重点难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自制弹簧测力计(课外)第三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大小及方向 2、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知识点 大全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知识点1:力 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 (1)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 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大小的定性) 4.补充: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 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 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在一定的限度 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