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史课后答案

金融史课后答案

第一章

1、我国古代货币形成于何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它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前提的。

2、春秋战国有哪几类铸币?

这一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布币是以农具铲为型的铜质货币,也叫铲币,从出土情况看主要流通在周王朝都城及晋、郑、宋、赵等太行山西麓地区。布币按照形状又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种。空首布是完全按照农具铲的形状制做,平肩平底,柄部还有安装本把的圆洞,最初的空首布大小与农具相同,后来逐渐缩小。平首布是对平首布形状的进一步货币化改造,首部扁平,种类很多,肩和足均有平、尖、圆三种形状,有的首部带圆孔,或首足部带三孔。刀币是由商周时期的工具青铜削演变而来的,所以刀币的柄端均有环,柄上有裂沟,形状上有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弧背刀等,主要流通在东方的齐、燕等地,后来又发展到赵、中山等国与布币并存。圜钱是按照王壁环的形状制做的外为圆形中间有圆孔的铜钱,主要铸行于魏、秦等地。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又铸行了圆形方孔的圆钱,并第一次以金属的重量作为钱的单位。蚁鼻钱是由贝币形状演化而来的铜币,其背面扁平,正面突起,上面铸有阴文,观之鬼头鬼脸,故称鬼脸钱,主要铸行于楚国。除了铜币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少量的银布和金版等金银货币,但流通范围都很小。这一时期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币文极其混乱。虽然各种货币身上大都铸有文字,但由于各国的文字不统一,更由于这一时期长达500多年,列国间兴亡成败,战事纷纷,货币政策也极不稳定,因此即使在同一国铸造的同类货币身上,币文的文字以及书写的位置、内容和字数也均不统一,这些混乱造成了后人在货币的年代鉴定上的极大麻烦。、内容和字数也均不统一,这些混乱造成了后人在货币的年代鉴定上的极大麻烦。、内容和字数也均不统一,这些混乱造成了后人在货币的年代鉴定上的极大麻烦。

3、信用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它比货币的历史悠久

⑴信用就是借贷行为。早期的信用形式是实物和货币的借贷。借贷行为发生

在原始社会末期,它的产生有两个条件:(1)有了私有财产;(2)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贫穷的氏族因某种需要,向富裕的氏族借贷,信用就发生了。可见信用早在货币产生以前就存在,它的发生并不以货币存在为前提,其历史早于货币。最初的借贷是实物借贷,粮食、农具等生活和生产必需品。食物借贷有很多局限,要受贷出对象、实物种类、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货币产生以后,货币借贷突破了实物借贷的局限,对借方来说,他可以用货币购买所需要的实物;对于贷方来说,货币既可作为财富储藏,又可用于购买另外的物品。所以,货币产生以后,借贷扩大了,货币借贷成为早期信用的另一种形式。

⑵借贷行为发生在原始公社末期,有了私有财产,社会向两极分化,贫穷的氏族向富裕的氏

族借贷,信用就产业了。而初期的交换是不会产生货币的,所以信用比货币的历史悠久。4、货币产生以后怎样推动借贷发展?

早期的借贷以实物借贷为主,有很多的局限性,要受到贷出对象、实物种类、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货币产生后,借贷对象以货币为主,突破了实物借贷的局限,将借货行为大大地向

前推进了。

5、试述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对流通货币的大量的需求,而金属铸造技术也日渐成熟,为大量铸造金属货币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一时期货币的最大特点是货币铸造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这一时期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第一,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这时期的货币,虽无主币、辅币的区别,人们也还没有这个观念,但显然已经把货币单位分成等级,无论布币、刀币或是环钱,都有等级之分。布币虽然种类繁多,但无论何种布币,都有大小之分,战国末期流通的三孔布更有“一两”、“十二朱”字样以表明其价值。刀币、环钱也有大小之分,后者也有用文字标明不同价值的。有的布币、刀币和环钱上有“半”字,就是可能指相当于该种货币的一半,这也许就是古代货币思想中的“子母相权”。

第二,没有统一的货币铸造制度。无论布、刀、环钱还是爱金,大都铸有地名,这说明货币是由各地分散铸造,各诸侯国政府还没有统一铸币权,各种货币形制的混乱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多种货币同时并存。我们虽然只介绍了铜铸币和黄金,但同时也有珠、玉、布帛等实物作为货币。这种多种货币同时并存的局面,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开始改变。

第二章

1、秦始皇统一货币的基本规定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⑴基本规定:书上第9页

⑵意义:(1)统一币制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环节。秦始皇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庞杂的六国货币,是国家分裂、动乱、割据的反映。把混乱货币统一起来,是维护中央集权政体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和条件之一。因为统一币制的核心,是“货币王室专铸”,就是把货币铸造权、发行权以及货币流通管理权,用货币立法形式,收归中央政府掌管。这也是封建君主权力的组成部分。为了防止东方诸侯残余势力的扩张,统一币制,强化经济是一项加强政洽统治的有力措施。因而,统一货币是秦王朝统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2)统一货币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封建经济是巩固封建王朝的基础。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奖励农耕,实行盐铁王室专管,货币王室专铸,这些都是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秦统一后继续得到发扬和贯彻。秦统一后,必须消除旧六国经济和货币上的各种差异。这种要求,集中表现在“车同轨”的经济思想。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等财政措施,都是按“车同轨”的思想来制定的。统一货币的形成,便于各地经济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活跃了经济,发展了生产。

(3)统一货币对后世钱币体制发生深远影响。由于秦王朝厉史较短,实际上货币的统一也没有完全实现,但仍对旧中国的货币制度发生很大影响。这集中表现在:(1)秦的“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2)统一货币单位,确立铢两货币,为五铢钱体制准备了条件,直接影响后世二千多年的货币经济。(3)货币形制的改革和定型对后世货币形制产生深远影响。如方孔圆钱形制时固定,一直流行了二千年,而且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

2、汉武帝币值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⑴内容:汉朝初年,经济一派凋敝,秦朝留下的“半两钱”日益贬值。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对钱币进行改革,废除“半两钱”统一铸造“五铢钱”,非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不许使用。此后五铢钱在中国使用了700多年。

⑵意义:汉五铢钱的开铸,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历史意义。(1)开创了钱币体制的新阶段。元狩五铢继承了秦半两的形制,确立圆形方孔、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起到唐武德四年(公元前621年),五铢钱流通739年,形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的五铢钱形制时期。(2)五铢钱属铢两货币,以重量为钱名,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cm,厚0.12cm,肉好背有周郭。通宝钱也承袭下来,—直沿用到清末民初。(3)再次肯定了王朝集中铸币权集中统一的重要性。在统一国家的条件下,才能实行集中统一铸造货币。用以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

4、汉代的放款业务为什么能够发展?

秦汉统一后,农业和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商业也随之繁荣,对外贸易方面已同印度、西域等地发生了贸易关系。国内商品经济也有很大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了汉代放款业务的发展。放款人有商人、地主、王公贵族、子钱家,放款以高利贷为主。

5、王莽的货币政策有哪些失误?

王莽篡汉以后,在短短的十年多时间里,对钱币进行过4次大的改变,废除五铢钱,另铸新币,基本上都是以小易大,以轻易重,且种类繁多,名目复杂,把钱币弄得混乱不堪,失去人民的信任。

他制定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商人不再利用货币剥削农民,但因他所执行政策的谬误,最终导致了祸国殃民的恶果。在王莽改制之前,社会通用的货币就是五铢钱。货币制度过于复杂,人民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在实际交易时,还多半使用原来的五铢钱,因违反货币管制命令而被治罪的,上自官吏,下到百姓,数不胜数,因推行货币政策而招致社会动荡。

货币的复杂化和通货膨胀。货币是交易的媒介和价值的尺度,因其如此,它需要单纯划一,并需要有个健全的货币制度,那就是说,应当有种健全的本位币和简单合理的辅币。然而,王莽的货币制度却忽视了这一点。其设置的货币种类太多,太复杂,如此复杂的货币是不能充当交易的媒介和价值的尺度的。在这样的货币政策下,百姓当然更愿意使用当年的五铢钱,社会经济也就发生紊乱现象,终于演变为政治上的危机。此外,王莽推行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很可能是一种通货膨胀的方法。在王莽摄政和即位时,有许多制作和对外攻伐都需要巨额的金钱。这样的币制,当然可以适应王莽财政上的需要。当时通货膨胀的程度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从“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和王莽死后社会恢复了物物交换的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王莽的币制改革本意是削弱豪强大族的经济实力,但由于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

5、试论寺院经济与信用的互动关系。

所谓寺院经济其实就是一种高利贷经济,寺院利用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以及统治者的恩赐和施舍,大肆兼并,掠夺土地,强迫农民依附等手段,积聚了大量的人民财富,于是寺院将这些财富用于向外界进行高利贷活动。在高利贷经济中,信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本金以及高额的利息归还必须以信用作为借款的必要前提。

南北朝时期寺院是信用的重要来源

士大夫笃信佛教,寺院数目繁多,且富有。曾尼免税,民众无法比。

?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军队寺院施舍,寺院成为大地主和大财主。

?寺院的财产和债权稳定可靠。

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土地配额、封赐,信徒的布施,以及土地买卖、质押兼并,寺院的设备出租、实物出借与货币借贷等等,由于富有钱币、布匹、粮食等物,寺院与社会各阶层都有借贷往还并获取收益。除了借钱供富裕家户周转之外,寺院也会出借实物,最常见的是粮食,出借对象是农民,主要是为他们提供种子和下一次收成之前的生活必需品。

在长达数百年的繁荣之中,寺院经济为中国发展出新的经济形式,中国的拍卖与典当业都始于佛教寺。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寺院的质库则被认为是中国典当业的源头,富有资财的寺院从事借贷活动,既可慈善救济,解困于一时,又可生息积财,供养三宝。

寺院经济仍然具有宗教的本质,此外,在土地交易的过程中,寺院比世俗家户更多一层宗教的优越性,因此,佛教寺院经济在经营过程中的突出特点不是资本主义的理性计算的精神,而是其宗教信仰之根,其力量足以使寺院经济在缺少现代意义。

寺院创办典当业的雏形

自南北朝(420-589年)以来出现的质库,虽然是人类最早的信用中介,但颇受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故实际上还是尚未独立的、完全依附于寺院的一个经济部门,或者说,是寺院经济多种经营方式中的一种。

当时,佛教与商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上层僧侣坐食空谈,奢侈腐化,过着"不拼而食、不织而衣"的寄生生活,平均每人一年的衣食费用"约三万有余","五丁所出,不能致此";而要满足僧尼如此庞大的开支,寺院除了勾结统治阶级、欺骗善男信女获取布施外,必须自筹资金,充盈无尽藏。出于这种目的,寺院的三大经济部门--地产、商业和高利贷便各显神通。然而,广占良田,带来的只是实物地租,这使经营商业成为寺院积累货币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初具规模的质库作为高利贷的一个分支,则起着为商业募资的作用。早期的寺院庙宇,常常坐落在市场附近或城乡商业最繁华的街道上,因而大大便利了寺院经营的商铺、邸店、质库开展的经营活动。质库为南来北往的客商人等提供服务,通过放款收息,增加寺院的总体财富,从而为寺院经济更重要的部门--商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这也是后世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开端。

第三章

1、唐朝的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⑴特点:唐王朝建立后,较有政治眼光的统治阶级迅速出台了自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与此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就货币制度本身而言,存有明显的缺陷:多元的货币形态不但必然会造成其内部复杂多变的比价问题,容易引起货币流通的混乱,而且与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和排他性是相矛盾的。

⑵原因:从有唐一代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来看,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有其适应小商品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时候,也有其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阻碍作用的时候。唐王朝建立在亡隋的废墟之上。初期,社会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水平很低。在这种情况下,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既有多种实物货币,又有单位价值较小的铜钱,从而较好地适应了小额商品交易的需要。这是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贞观后期,尤其是高宗、武后及玄宗时期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其落后的一面。

2、宋朝的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宋朝货币制度的特点:第一,宋朝的币制以钱为主,绵帛等已不为币。即以通宝钱为主,通宝钱十分复杂,种类繁多,每隔几年就有一种新钱种面世。除铜钱外,还有铁钱,二者并行。第二,货币流通的区域性。有的地方专用铜钱,有的地方专用铁钱,有的地方二者兼用。这些钱币在一个地区流通,不准运钱出境。第三,流通混乱。铜铁钱各分大小,铜铁钱之间,大小钱之间作价不一,致使流通无序。

3、宋朝纸币产生的经济条件有什么?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第一,宋代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且笨重不便,极大地阻碍了地区间商品交易的发展。第二,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第三,宋王朝为防北方辽,夏,金人的威胁和侵略,被迫养重兵以为备,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依靠发行纸币以称补开支,也促进纸币的进一步发展。

4、何谓称提之术?它有哪些内容?

称提之术:宋朝政府对纸币发行和流通的管理办法叫称提之术。其内容主要是3年一界,界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设置发行准备;限制最高发行额。

5、怎样理解中国货币在元朝发生的基本变革?

书上20页倒数第一段

6、唐朝有哪些信用形式和信用机构?

⑴唐朝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很多信用形式,多数出现在中晚期,最为著名的,就是飞钱。

⑵柜坊专门接受存款,是为了商人存款方便,在史籍里发现的最高存款纪录是十万贯。最初,可能是柜坊向商人提供柜子,商人自备锁头,逐渐发展到商人把钱直接放在柜坊,柜坊出具书贴,取款也不用本人到场,凭书贴即可。当时的书贴还比较原始,没有固定格式,全凭柜台伙计记忆辨认真伪。发展到后来,柜坊开始向外贷款,大体方式应该是质押贷款。

⑶公廨钱,始于隋朝,即官营高利贷。

7、唐宋时期货币兑换业为什么能够兴起并发展?

8、为什么唐代中叶以来,在货币流通领域产生了钱荒问题?

1)、从货币需求方面看,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商品交换规模、铜钱使用区域扩大,以及人口的增长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铜钱大量外流,也减少了铜钱的数量。

2)、建中元年杨炎实行两税法,规定以钱纳税,对铜钱的需求骤然加大,进一步加大了钱荒问题的严重性。

3)、另外,销毁铜钱、民间蓄积铜钱的情况很严重,也招致和加重了钱荒

4)、此外,某些自然损耗,如民间送终之含、江湖覆压之耗,对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唐朝来说,这种损耗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导致货币供给不足。(铸钱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铜

料不足,而铜料不足则是因为中晚唐战乱不断,严重破坏了铜的生产;佛教盛行,寺院用铜数量不菲。)

总之,导致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唐朝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铜钱的使用更为普遍,使铜钱相对短缺。两税法的实行则是直接原因。再加上富商大贾大量蓄钱、民间销毁铜钱牟利、自然损耗等因素,最终在两税法实行后酿成了以钱荒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危机。

9、宋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哪些经济原因促成的?

☆宋代纸币的产生有多种原因: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时候,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这是贱金属货币和纸质货币产生并流通的前提条件。

◎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商品流通和大额交易增加的货币需求使得贱金属货币流通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一是金属币材短缺;二是以贱金属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很不方便。商品交换需要轻便的货币。

◎北宋前中期出现较为严重的“钱荒”,也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北宋初期的四川是铁钱专用区,商民以车辆装载铁钱进行大额交易殊感不便;四川当时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发达,具有印制纸质货币的独特条件。所以纸币首先产生于四川。

◎宋代商品流通的扩展需要较多的货币,而政府又限制铜铁钱外流以免被敌国熔铸成兵器,这也是纸币产生的原因。

◎唐代的飞钱以及唐末至宋初的便换,是在异地间划拨款项的汇票,具有异地兑现的功能,对北宋交子的产生有影响。《宋史.食货志》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宋朝与辽、夏、金政权的战争不断,军政开支庞大,财政困难,亟需开辟财源。在民间交子产生并出现信用问题后,宋王朝垄断了纸币的发行权,通过发行官交子即国家纸币来弥补财政开支。

10、北宋交子的发展有哪几个阶段?交子的产生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阶段是民间分散发行的时期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政局趋于稳定,经济开始好转。四川使用厚重的铁钱交易,商民感觉很不方便。有商家以自身的商业信用为担保,自行出具“收据”形式的楮券,券上没有“交子”字样,但其正背面均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朱墨间错。票面金额是临时填写的。这时的纸币是商家零星分散发行的信用货币,可以兑现,式样不统一,信用也难以得到保证。◎第二阶段是商人联合发行的时期。

▽宋太宗初年,一说在宋真宗年间(998——1022年),四川成都的16家富商联合建立交子铺或交子户,以联合起来的商业信用为担保,发行名叫“交子”的纸券,代替铁钱流通。这些私人发行的交子用统一的纸张铜板印制,券面上印有版面、图案、花纹,发行商号签押,制作暗记,金额临时填写。领用者交存交子铺多少现钱,后者就开出多少金额的交子。交子可以在市面流通,持券人可以随时凭交子向交子铺兑现,属于信用货币。交子户在各地设立分铺,以便交子能够在远近各地行使和兑现。交子户在发行交子时要收取工墨费20文钱。

▽由于交子户经营不善,资金不足,难以兑现交子并引发争讼和信用危机,官府遂出面干预,将交子收归政府官办。

◎第三阶段是官府垄断发行的时期。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禁止私人发行交子,并在四川设立益州交子务来负责交子的发行事宜,从1024年开始发行官交子即中国的国家纸币。

历史意义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钱币界有人认为中国纸币的起源要追溯到汉武帝时的

“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困难,在铸行“三铢钱”和“白金币”(用银和锡铸成的合金币)的同时,又发行了“白鹿皮币”。所谓“白鹿皮币”,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只能说是纸币的先驱。“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意义及作用简述: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1、南宋对纸币的“称提之术”有哪些内容?

称提之说实际上可看作是一个纸币管理的理论:通过用金属货币或其它有价证券如盐引、度牒等以收兑跌价的纸币、用新钞收换旧钞、财政搭配交纳、限制铜钱外流以及采取纯行改措施等办法来维持或恢复纸币的购买力,使钞价和物价之间趋于相对稳定

第一,借助于金属货币的收兑以稳定纸币币值。

第二,以新钞收换旧钞。

第三,使用行政处罚以维持纸币的币值。

第四,财政搭配交纳,即在财政税收上实行铜钱、纸币的按成搭配。这一办法旨在提高人民对纸币的任、减少社会流通量和稳定纸币币值,南宋人一直把它作为称提会子的一个主要措施。但是,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人民的赋税,实行财政搭配交纳所能回笼的纸币也终究有限,而纸币发行量却是扶摇直上,因此在南宋后期,人们常有不满之叹。

第五,严禁铜钱漏泄、匿藏和销坯。

第六,通过“节用”减少政府开支和纸币发行量,以稳定币值。“节用”是一个古老的观点,中国传统的思想一直把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朝臣们要求政府“节用”的奏疏可谓汗牛充栋,到宋朝,“节用,已成为一种陈词滥调,但在南宋后期,它被人们作为一种称提之策提了出来。

第七,商贾限期品搭盐钞。这一办法是吴潜(26)在绍定六年(123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当时楮币的症结在于“无术以牧旧楮”,他主张限令商贾在数日之内品搭盐钞。如果一袋盐搭收旧楮三十贯,三百万袋就能收九千万,其余一、二千万旧会,可用度牒、官诰,金银、新会回收。

第八,用有价证券和实物“阴助称提”。南宋纸币,发行量往往超过发行准备金所能收兑的能力,国家就用形形色色的有价证券和各种各样的实物来收兑发行过多的纸币,以弥补准备金之不足。

12、试评述元代纸币制度。

元时,禁止金银和铜钱流通,规定钞为唯一合法通货,因此元代钞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纯纸币流通制度。

元代发行的纸币有以下五种:

(一)中统交钞。(二)中统元宝钞(三)至元宝钞。(四)至大银钞。(五)至正交钞。

顺帝妥欢帖睦尔至正十年(1350年)加造至正交钞,新钞值一贯折准至元宝钞二贯,并行钱法

(一)中统钞以银为本(也辅以金和物),银本是充实的。纸钞的印造有定额,主要是根据钞本

来决定额数,基本上到有多少金银储备,才发行多少纸钞,严格控制纸钞发行数量。(二)设立平准库,准许民间持钞者可以随时向官库换银。全国各路都设有平准库,存储的准备金,专供钞票持有人兑现之用,纸钞的信用是昭著的。

(三)禁止金、银和铜钱等传统的金属货币同时流通,只有云南因俗用贝币,特许钞贝参用。

(四)国家的财政收支规定用钞,而且注意收支的平衡。原来税赋交纳白银和实物的,改为全部交纳纸钞,作为纸钞回笼的保证,以增加纸钞的需要和价值。

(五)严格管制物价,保证钞值稳定。各地没有平准行用库调节物价,因为米价是物价的基准,又设常平仓买存粮食以控制米价的涨落。

很明显,元初的钞法考虑得是相当周到的。正因为如此,中统钞发行以后,流通情况很好,“百货价平”,民间甚至“视钞重于金银”。但是这种状况大约只维持了20年左右,从公元1276年起,钞法开始败坏,其原因是元政府未能继续执行上述稳定钞值的政策。

(一)动用纸钞准备金。纸钞发行初期,元政府存贮有充足的准备金,自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存贮于各处的金银,逐渐被移作他用。准备金的挪用,使得库存的准备金愈来愈少,以至于无,纸钞的价值亦愈来愈低。

(二)纸钞发行额增加。元廷挥霍无度,财政收支远不能平衡,乃专凭印刷纸钞来筹款。“楮日多而日贱”,从至元十七年(1280年)以后就进入通货膨胀状态。

(三)物价腾贵。伴随着通货膨胀的是物价上涨,两者又经常互相推动造成恶性循环。米价在至正时与元初相比涨了十倍乃至万倍,物价直线上升,纸钞贬值而成为废纸。

总之,元代初期发行中统钞以统一各地的货币,由于政府努力充实纸钞准备金,控制纸钞流通量、注意管制物价,准许以钞纳税,使纸钞的价值稳定不变。不过20年的时间,由于政府对纸钞政策的转变,纸钞的价值便逐步下降,根本的原因是财政收支不能平衡。世祖末叶,由于海外战争用费的激增,加上诸王赏赐、佛事和皇室支用等费用的庞大,政府经费开支太大,财政年年入不敷出。到了顺帝时,更是费用大增,物价暴涨,纸钞急剧贬值。政府采用饮鸩止渴的办法,无限制地发行没有准备金的纸钞,印造纸钞和抽用作为钞本的金银成了他们“理财”的基本手段。市场纸钞充斥,人民拒绝使用,以至物物交易,钞成废纸。当时有一曲传遍南北的《醉太平小令》唱道:“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所谓“变钞”即指1350年元廷再次变造新钞,当时元代的社会经济已面临崩溃的边缘。元王朝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崩溃条件下,不得不面临它在政治的总崩溃,元代纸钞也就最终随着元政权的覆亡而消失了。

第四章

1、试分析明朝通货膨胀的原因?

⑴明朝初年在货币制度上实行纸币制度,禁止使用金银,只许向政府换纸钞

⑵明朝征战不断,军费开支激增另一方面迁都北京,大兴。土木,营建新都城所需巨靡。到了正统年间,又有土木堡之变,钞价更是一落千丈。最终到了弘治年间,虽有大明宝钞1贯却已不值铜钱1文。

⑶明朝大明宝钞发行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没有发行准则。大明宝钞的发行与宋代交子、会子,元代的中统钞等纸币不一样,大明宝钞既不设定发行限额,也无任何准备金之说。相反,明太祖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行宝钞,解决财政之困,因此不是控制宝钞发行量,维持宝钞的购买力,而是粗暴地禁止民间使用金银等金属货币,甚至以追究刑事责任来威胁。

2、试述白银货币地位确立的过程。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作为货币有什么特点?

明朝初期用钱,不久改用钞,继而钱钞兼用,以钞为主,钱为辅,最后改用白银和铜钱。白银作为货币是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的单位是“两”“分”“实银两”和“虚银两”,后者只是记帐的单位。

3、明清时期的信用机构主要有哪些?他们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书上28页

1.明代典当业发展如何?

中国典当业进入明代继续走向繁荣,与宋元相比呈现出更多的新气象:一是出现了以地缘为纽带的典当业行帮;二是出现了典当业行会;三是典当业成为市场中的专业,官僚和佛寺经营典当的现象明显减少并逐渐消失。

明代的典当业在宋代的基础上迅速发展,金陵(今南京)的当铺就有五百家之多。典当业的称谓除了沿用以前的“质库”外,正式出现了“典当”、“当铺”的称呼。

由于明代典当业的大力发展,在全国涌现出了几支典当业行帮。所谓当帮,就是以地缘为纽带形成的一个当商群体,如某省的商人到外省开设当铺,成为当地的主要经营者。当帮的出现,是典当业发展中的一种新事物,在以前是没有的。

明代还出现了典当业行会,而且制定有严密的行规和制度。为了维护行业的利益和保守行会秘密,出现了许多行话隐语,如当铺称为兴朝阳等。这些新现象,反映了典当行会内部管理与对外经营机制的完善。

明代典当业已经发展到了非官商化、非寺院化的民间商业化阶段,明代比较关心民生,重视吏治,严禁官吏僧侣经营典当与民争利。明代政府注重典当业的立法,也对官吏的手脚起到了一定的束缚。

在明代一朝,典当业就出现了三大当帮、行会组织等新生事物和亮点,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既反映了典当业的兴盛程度,又标志着中国典当业在明代已步入了规范的渠道。

2.为什么明代时白银实现货币化?

白银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明代末期至法定货币,可以从白银的供给和需求角度考察。

就供给而言,外国白银的流入为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提供了物质前提。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白银成为本位币的物质前提是国内白银存量足够满足流通之需。中国银矿藏相对缺乏,长期只能作为辅币。恰逢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白银的大局开采,外国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促使白银货币化。

就需求而言,明代后期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商品经济一片繁荣。国内贸易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一种稳定的通货,而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币值不稳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或渐渐贬值。白银以其币值稳定的优势自然取代纸币和铸币成为法定货币。白银货币化从民间开始,后被官方认可并自上而下展开,在嘉靖年间货币化基本完成。

3.清朝前期的银两是如何流通的,有何利弊?

(1)清制钱投放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搭放兵饷、搭放公费、制钱出易。制钱投放数量由银钱比价、铸币数量等因素决定。投放地域根据经济、人口发展程度而定。兵饷搭放分为两种,一是搭放京饷,二是搭放省饷。具体搭放手段因地、因时制宜,有的以制钱所占饷银比例为标准(这种手段最常用);有的以银两数为基准;有的以人数为基准。清朝前期制钱搭放公费并不频繁,且数量远远小于兵饷搭放量。京局搭放数量主要由制钱铸造数量决定,多铸多搭,反之则不搭。各省搭放工费,主要由各省定。在所有省中,云南各项工费搭放最为突出,原因在于云南为铸钱大省,经常出现钱价过贱的情况。

除制钱外,清朝前期还流通着其他几种铜钱,主要为历代留传下来的古钱,南明小朝廷和三藩铸造的伪钱,各种私铸、私销小钱,以及流通到境内的外国铜钱。各国铜钱同时畅通,相

互之间难免有一定的比价,各地在此方面差别很大。

(2)利弊:通常而言,清廷比较愿意在兵饷和其他开支中以制钱作为支付手段,这在客观上可以增加清官府的财政收入。在实际搭放进程中,由于银钱比价和铸钱数量波动频繁,因此搭放比例十分混乱,直到嘉庆中期之后才有所改变。清朝前期制钱流通,地域特色浓厚,流通渠道不畅,经常是此处之钱在彼处即不流通。相对而言,省会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制钱流通较为正常,而偏远地区流通不畅,且价钱昂贵。这一方面在于流通成本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因为清官府对制钱的限制。清前期私铸时间长,在此起彼伏之中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分布范围广,基本上可以说,凡是制钱流通之处,即使民间私铸产生之处。为防百姓私铸,清官府制定了详细的奖惩条例,每一代都根据百姓私铸的变化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处罚规定。清代私销现象也是非常严重。在清廷看来,自己不惜工本铸造制钱,原为保证市场流通,价钱平减,可铜价贵于钱价,“销钱”有利可图,销钱又难于察觉,不易防范,这就大大降低了增铸的成效。白银、制钱的流通范围既有所重合又有所区别,两者之间的兑换不可避免,相应的也就产生了专门从事银钱兑换的行当。清代专门从事银钱兑换的行当有钱桌、钱铺,除此之外当铺也是从事银钱兑换业务,更小规模的是贸易之人,肩负钱文,沿街兑换。有些地区地区没有专门的银钱兑换机构和经纪,只要积存了一定数量的制钱就自行发卖,连杂货铺店都挂出钱幌,兑换卖货所得制钱。清官府对银钱兑换业实施了严密的监管。

4.简要谈谈清代后期我国纸币发行情况

(一)我国发行的纸币

清代后期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50年代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清政府军费开支浩繁,财政收入剧减

事件: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官票,以制钱为单位的钱票

结果:纸币价值猛跌,物价迅速上涨

第二阶段:清末

原因:地方财政拮据

事件:我国新式银行和各地官银钱局发行钞票

结果:开了我国银行自行发行纸币的先河,打破了外国在华银行发行钞票的现状;造成币制的混乱,缺乏统一的法制加以规范

(二)外国在华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

原因:外国侵华势力的逐步深入

事件:洋行和外国在华银行相继发行纸币,迫使中国人民接受

结果:严重干扰了我国币制的独立自主,加剧了本已混乱的币制,影响了金融物价的稳定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刺激了我国新式金融机构的建立、纸币的发行,唤醒了我国人民的斗志

5.简论清代后期我国信用发展的新情况

清代后期的信用形式承续前期,随形势的变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伴随西方列强入侵的步伐,为适应新的殖民经济、政治、军事的需要,西方新式金融机构在外国人入侵势力的庇护下应运而生。

(2),清政府在内外压力和财政拮据的状况下,诞生了首家本国银行:通商银行,随后,我国国家银行、民营银行得到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新兴力量。

(3),传统金融机构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分化,钱庄受到外资银行拆款的影响获得了发展,成为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三大主力之一,而票号没有适应新的形势逐渐衰败。

6.谈谈清后期的三次金融风潮

一、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

此次风潮影响颇大,设计范围极其广泛,有87%钱庄倒闭,导致银根极度紧张,商号、银号等告贷无门,刚刚兴起的新式企业和筹资活动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仅有的一点独立发展机会都丧失了。

此次风潮是从商号倒欠钱庄巨额款项,逐步连累到钱庄而扩展开来、遍及其他各行业,因此也被称为“倒帐风潮”。

成因:1、外国入侵者前期夺取了各项特权,经过几十年的侵略和经营,开始发挥效用。

2、我国钱庄自身弱点是导致此次风潮的内在因素。

3、我国刚刚兴起的股票投机更是成为此次风潮的助推剂。

影响:1、外国在华金融势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国重,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控制更加得心应手,许多通过政治、军事、等方面无法得到的利益却在这里获得了完全的补充。

2、进一步延缓了我国新式企业的发展,刚刚兴起的新式筹资等方式遭遇沉重打击。

3、通过此次风潮,我国完全失去对各种土特产品的价格控制权,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控制和掌握。

4、此次风潮不仅仅局限在上海一地及其相邻城市,而是辐射到全国其他通商口岸和长江中上游的重要商业城市以及内地的一些地方市场,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二、1897年上海贴票风潮

影响:1、此次参与贴票的钱庄在风潮中几乎全部倾覆,由此引起市面银根紧张,也给汇划钱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参与此次存款活动的客户大多是一些小额存款户,如女佣、有钱人家的妇女等,他们受害最多,很多血本无归。

三、1910年上海橡皮股票风潮

是一些依赖外国银行势力的外国在华的各色骗子发起的一个明目张胆的骗钱活动。

影响:1、上海的整个钱庄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全行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到次年,全市只剩下钱庄30余家,比上年减少了7%。

2、我国人民的资材受骗打到几千万元之巨,延缓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通过此次风潮,清政府为缓和局面而向外国借款所丧失的江苏盐厘等权利,进一步使我国社会陷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纵观上述三次风潮,大致反映出近代以来我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引起的:1、资本市场超前发展;2、人们盲目投资过度;3、外国金融机构操纵从而引发整个金融系统支付危机,导致金融秩序崩溃。

7.民国时期外国在华金融业有什么新进展?

喧宾夺主——外商银行操纵中国金融命脉

在华外商银行从设立之始,即肩负着特殊使命,他们享有中国独立债权主地位,操纵中国金融的实权。雄厚的资金、本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其在华经营中获得巨额利润。近代外商银行在华霸主地位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控制进出口贸易,垄断国际汇兑

一般而言,为满足国际汇兑的需要,各国均设有国际汇兑银行,以免他国银行操纵汇价,然而,在近代中国,外商银行却喧宾夺主,垄断了国际汇兑业务。

在外商银行中,以汇丰银行实力最强。当时外商洋行大多集中于上海,货物进出口要靠银行汇款,汇丰上海分行的业务通常占上海外汇市场成交量的2/3,在整个汇丰系统所运用的资

金总额中占有重要地位,1935年以前,中国的外汇汇率一直由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每日挂牌决定。

汇丰银行还在国际兑换业务中,利用金银比价涨落的差价谋利。汇丰银行通过操纵这些雄厚的资金,利用旧中国币制混乱、银两银元并用等弊端,及时换算,收取巨额兑换利润。

其他外商银行如麦加利、花旗、东方汇理、正金等家,虽各有挂牌,不过相较汇丰而言,对外汇市场影响较小。外商银行垄断外汇,操纵汇价,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入,而且还从汇价变动中对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掠夺。

■操纵中国金融市场

外商银行不仅垄断中国对外国际汇兑,对中国金融市场也进行了控制。首先,外商银行在中国开展存、放、汇等银行业务,并发行纸币。

由于外债借贷与赔款经收的缘故,中国关税和盐税均存于外商银行,尤以存储汇丰银行为最多。中国金融界损失了调剂资金,外商银行则借此增加了实力,从而操纵中国金融市场。除了大额款项的存储,外商银行将触角也伸向了中小储户,其手段就是开办储蓄业务。由于外商银行得到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雄厚、准备充分,加上在租界不受战乱波及,不受政事影响,因而营业稳定、信用较高

各外商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为外国在华企业,有时,中国企业也能得到其贷款资助。此外,外商银行还通过拆票的方式放款给钱庄,将钱庄置于其控制之下,通过钱庄这一桥梁,将自己的势力深入到中国农村。

由于外商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未得到其同意,有关金融方面的改革单靠中国金融界与财政当局,均无法进行。1933年,国民政府为“废两改元”所组织的审查新币委员会中,汇丰、麦加利、花旗、东方汇理、华比、德华、荷兰、沙逊等银行都派出了经理担任委员之职。

外商银行控制中国财政和金融,后果极为严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帝国主义列强经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因此,他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此说并不过分。

此消彼长——华资银行参与市场分割

1920、1930年代,外商银行的势力仍在继续缓慢的发展之中。不过,此时的中国金融格局已经开始出现了变化。华资银行以相当大的势头兴起,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几年,被称为华资银行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家银行体系的最终完成,外商银行独步中国金融市场的局面遭到了挑战。

■中国国家金融体系逐渐完成

在经历了一战的蓬勃发展之后,1925年发生的“五卅”爱国运动给华资银行的发展再次带来良机。此时外商银行吸收的华人存款被大量提走,库存现金不够付现,所发行的钞票被拒用,一度陷入颇为窘迫的境地,相对应的是华资银行的存款大幅度增加。

■关、盐税转存中央银行

外商银行的业务与其极盛时期相比,也有所减色。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回复关税自由”,自此中国开展了“关税自主”运动。1928年7月,中美签订“关税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1929年2月1日起,中国名义上实现了关税自主,数次增加进口税率。1930年初,因金贵银贱,中国镑亏严重,国民政府于2月1日起将海关进口税改为海关金单位计算。海关金单位的实行,使国民政府避免了金贵银贱的损失,增加了财政收入。原来由汇丰银行保管的关税、盐税亦大部分转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保管。

■华资银行要求分润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完全由外商所操纵,新生的华资银行要想涉及国际贸易、国际借贷和国际汇兑等领域,经常受到外商银行的歧视性待遇。

1935年法币改革后,外汇的各项业务包括外汇挂牌在内,都已经开始由国家银行控制,以汇兑为主的外商银行业务则一落千丈。麦加利所遭遇的困难,在其他外商银行身上亦有所体现,但是这并不表示外商银行在上海外汇市场的地位遭到全面挑战。由于租界的存在,外商银行势力雄厚,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不易实施。

■华资银行钞票开始盛行

因为华资银行蓬勃发展,对于一切业务无时不在改进,外商银行自然受到相当的影响。此时的华资银行无疑已成“一方诸侯”,与外商银行和钱庄成鼎足之势。当然,所谓鼎足,不是绝对平均,在许多方面,外商银行的优势仍是明显的。

雄风尤在——外商银行平稳发展

虽然1920、1930年代,外商银行在中外金融业中机构数相对缩小、资产总额所占比重下降、特权业务有所削弱,其扩张势头和霸权地位与前80年相比,处于停滞时期,但并非其特权势力已不复存在,或资力已无足轻重,事实上,从整体上而言,外商银行虽独霸地位受到削弱,但垄断地位依然存在。

一战对于外商银行在华格局影响至为深远,其势力随着本国政治势力的消长而变化。由于战争的缘故,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美国和日本乘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花旗银行这时候渐渐迅速发展起来,在华地位上升到仅次于汇丰银行的第二位。老牌的英国金融资本虽然短时期受到战争影响,但很快就凭借原有的雄厚实力卷土重来。、

此外,外汇市场仍由外商银行控制。侨汇对长期存在的对外贸易逆差起着积极的平衡作用,当时的情况是,中国所借外债及外人对华投资尚不足以抵偿同期需偿付的外债本息,因此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侨汇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项目。令人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国际汇兑业务,却主要由外商银行经手,中国银行业由于在海外大多没有分支机构,几乎无法插手这项业务。

竞争协作——中外银行矛盾中共存

近代中国的金融业,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逐渐出现外商银行业、钱庄业和本国新式银行业的三足鼎立格局。这三种金融势力之间不仅有竞争,同样也有相互合作。

此消彼长,外商银行的资金愈雄厚,华资银行在金融的份额则愈见薄弱。外商银行在华势力经过长期经营与发展,资金实力雄厚,根深蒂固,在与华资银行的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对华资银行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这无疑仍是1930年代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大特点,中外银行相互间的矛盾是可以想见的。

与此同时,一些外商银行对华资银行亦“缺乏合作精神”,在中法实业银行停业后,怕受牵连,拒收“某些华商同业之外汇合同”。外商银行甚至在香港采取了排斥华资银行的联合行动。

但从客观上讲,中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却不仅仅是对立与不协调。外商银行与华资银行有冲突也有联络,有矛盾也有妥协。

第五章

1、鸦片战争以后,钱庄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票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钱庄能够继续存在,票号却消亡?

⑴票号发展的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打破了中国的封闭式的自然经济,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资金调拨的频率和数量逐年增加。票号本身就起源于汇兑,是货币流通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票号提供了发票机。

(2)太平天国失败后,农民运动仍然此起彼伏,给清政府解送现银增加了困难,需要一个资信可靠、收解灵活、可汇可垫、机构普遍的资金运转机构。票号长期为清政府汇解公款,得到政府的信任,这就为票号能够扩大业务扩张机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3)票号同清朝地方政府官吏紧密地勾结在一起,同清政府建立了密切联系,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地方官吏,垄断官款汇兑,壮大了自己的资金实力。

⑵票号衰亡的原因

票号在甲午战争后期,达到极盛时,经过短暂的发展,就逐步走向衰亡,其主要原因是:

(1)中国近代银行的兴起,官银钱号的设立,同票号展开了竞争。1905年户部银行成立,清政府规定公款的存储和汇解交由户部银行办理,各省官银号成立,当地又规定由官银号办理京饷协饷的汇兑。1907年交通银行成立,又夺走了票号的大部分商业汇兑业务,因此,票号的业务急剧萎缩,到清亡时,它的汇兑量减少了3/4。

(2)票号保守,不思变革,组织制度、用人机制和经营方式都很死板,无法同银行竞争。

(3)清政府灭亡,票号失去靠山。

⑶钱庄发展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随着沿海沿江城市的陆续对外开放,中外交往日渐频繁,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钱庄发展很快,数量和资本额大幅度增长、业务扩大,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上海

钱庄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1927—1937年是钱庄的衰落阶段,业务萎缩,机构锐减。钱庄衰落的原因主要是:

(一)官僚资本的金融垄断和控制,限制了钱庄的发展,改变了钱庄同银行分庭抗礼的格局;(二)钱庄资本薄弱,无法同银行竞争;

(三)废两改元,钱庄操纵金融市场的能力受到削弱;

(四)美国白银政策和法币改革后白银收归国有,钱庄受到致命打击

2、清末外国银行利用那些手段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

外国银行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主要采用以下手法:

⑴、垄断国际汇兑,操纵外汇牌价。

⑵、吸收存款,办理贷款,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

⑶、发行钞票,侵犯中国的主权。

⑷、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财政。

3、外国银行怎样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

4、以汇丰银行为例说明外国银行是怎样垄断中国的国际汇兑的?

5、清末币制落后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6、中国银行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中国银行业兴起,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兴起的原因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刺激中国近代产业的发展;②近代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近代金融机构;③清***也想通过创办银行以增加财源,摆脱财政上的困难,兴起的特点是:①由民族自救,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的;

②不是在旧的钱庄、票号基础上发展的;③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银行。

7、如何认识清末的金融风潮?

第六章

1、京钞风潮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中交两行滥发钞票,导致银行实力不断削弱,信用基础日益动摇。在这种情形之下,袁世凯的心腹、长期控制交通银行实权、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梁士诒和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密度发行不兑现纸币。但消息走漏,风声所及,市场震动,挤兑风潮迅速在京、津等地发生。1916年5月,北洋政府以国务院的名义悍然下令中、交两行停止钞票兑现和存款付现。于是京、津两地两行完全停止兑付,外地也开始停兑。这些钞票当时人们称为京钞。京钞停止兑现以后,人们纷纷抛出纸币,抢购商品,致使物价上涨,币值下跌,投机盛行,交易停顿,市场混乱。这就是20世纪初发生在京、津等地的京钞风潮。

2、简要叙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金融侵略的扩张?

书上72页

3、简述五国银行团对中国财政的控制?

“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窃踞大总统职位以后,为筹集军费以消灭南方各省势力而借办理善后为名向银行团举借的巨额长期借款。这笔借款自1912年2月正式提出,经过讨价还价,直到6国银行团成立,才于当年12月达成协议。然而,各国银行代表为争夺对中国的财政监督权相持不下,协议迟迟未能签字。1913年3月,美国政府因外国顾问分配方案中没有美国席位并且在银行团无法达到它投资东北的目的,宣布退出银行团,6国银行团变成了5国银行团。1913年4月,袁世凯政府同5国银行团签署了“善后大借款”的合同。

“善后大借款”合同规定:借款金额2500万英镑(合银元24827万元),年息5厘,折扣84,期限47年,用途为偿指定的借款、垫款、赔款和军政费用等6项;中国以全部盐税、部分关税和直隶、河南、山东、江苏4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借款由汇丰、东方汇理、华俄道胜、横滨正金、德华5家银行承担。

6、简述国际银行团从三国到五国的演变过程?

1898年7月,三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草约》。美国按照它的“门户开放”原则,强行要求参加贷款,而英、法、德极力排斥美国。但美国态度强硬,最后达到妥协,三国银行团同意美国加入。1910年,美国加入银行团,参加的有花旗银行和摩根公司等4个单位。三国银行团变成了4国银行团。1911年4国银行团同清政府签订了《币制实业借款合同》。这意味着英、法、德、美将插足东北。这就触犯了日、俄在东北的利益,引起日、俄的不满和抗议。后几经争吵,4国银团接受日、俄参加。4国银行团变成了6国银行团。

6、这一阶段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章

1简述国民政府官僚资本金融垄断体系的形成。

1、设立中央银行。1927年10月国民政府颁布《中央银行条例》19条,次年10月,又颁布《中央银行章程》45条。11月1日,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

2、控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国民政府通过钎址、降格、入股、改组人事等手段,完全控制了中交两行。

3、设立中国农民银行。1936年6月4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国农民银行条例》,将原四省农民银行正式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并开始营业。

4、设立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

5、推行合作金库。

6、兼并民族资本银行和控制钱庄。

2如何评价废两改元和法币政策?

银两制度是一种落后的货币制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用,对商品交换、全国统一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全国统一的货币流通市场的形成,都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废除银两制度是一次有积极意义的币值改革,应该肯定。法币政策的实施,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很大。法币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币政策也有利于国防。法币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货币是生产关系的体系。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货币体制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它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固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却也为

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为

3简述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民族资本金融业发展的情况,其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巩固,得到了金融业资产阶级的支持,而银行业也在支持过程中获得了发展。从1928年到1936年,全国新设银行128家,中途停业23家,实存105家。银行资本也有很大的增加。银行业务也有较大的拓展,表现在存放款都有较大增长。有相当一些银行注意对工业的放款和直接投资,同业间联系加强,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原因:首先是货币字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银行吸收存款比较容易;其次,钱庄开始衰退,银行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存放业务自然有所扩展。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银行给予资金周转的便利,银行同工业的联系加强;最后国民政府滥发公债的刺激仍是民族资本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了垄断货币发行权,凭借其政治权力在垄断金融的过程中采取的关键性措施。把货币发行权控制在手中,就可以完成对金融业的垄断。

4上海的金融市场包括哪些子市场p105

5旧上海为什么成为全国金融中心?

旧上海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门类齐全的各类金融子市场。

2、上海是国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银行、钱庄林立。

3、上海是全国货币发行的的枢纽,金融外汇交易的总汇,利率升降的中枢。

4、上海还集中了大批金融人才、信息和设备。

6简述英美日对中国货币支配权的争夺

20世纪30年代,中国仍然采用银本位制,这是在大多数国家进入金本位情况下的一种落后的、不健全的币制。在国民政府货币陷入危机,对币制改革有所考虑时,美、英、日加强了争夺,都力图把中国的货币支配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1935年6月,英国派其财政部首席顾问李滋·罗斯来中国,同孔祥熙、宋子文商谈,同意中国提出的币改方案,废除银本位,采用纸币。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推行法币,并同英镑联系。

美国不愿意中国脱离银本位,所以在中国宣布采用纸币以后,认为是英国的胜利,就停止在伦敦市场上购银,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美国是最大的白银买主,停止购银,则银价惨跌,中国在售银中受到重大损失,如果无人购银,法币外汇基金的来源断绝。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于1936年同美国政府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条件是法币按一定比率同美元联系,中国售银所得都作为法币的外汇储备存放于美国;美国则购买中国7500万盎司白银,国民政府可以用另外5000万盎司白银作抵押取得美国2000万美元的贷款。这样,中、美、英达到妥协,法币同英镑和美元都分别联系。

7日本帝国主义是如何掠夺东北金融的

“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2年2月,它又炮制了伪“满地国”,作为欺骗和掠夺东北人民的工具。东北变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大肆推行金融殖民化政策,掠夺和控制东北经济。

(一)成立伪满中央银行、伪满兴业银行、伪兴农合作社、伪工商金融合作社、伪兴农金库以及伪大兴公司,形成了一个以伪满中央银行为主体的垄断东北金融的殖民地化的金融体系。

(二)发行依附日元的伪满币。

(三)利用收回原有货币,肆意盘剥人民。

(四)积聚存款,垄断贷款,支持侵略战争。

(五)实行严格的黄金管制,垄断金银、外汇,进口军需物资。

8.南京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法币政策实施的背景

国民党政府在1934年10月开征白银出口税之后,就煞费苦心地考虑币制改革的措施,同时又极力恳请美、英等国派财政专家帮他策划,企图在洋人的支持和援助下,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夺取对中国货币的控制权,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这场货币战中,英国捷足先登,于1935年6月首先宣布派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李兹·罗斯来华,经过三个月的所谓考察,即同国民党政府经过多次秘谋,终于制订出了币制改革方案。

长期紊乱的货币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白银外流、金融紧缩和经济萧条的现状

政局的变更

消极影响

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客观产物。由于它是国民党政府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控制下实行的,所以一产生就打上了殖民主义的深深烙印,成了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靠,对内搜刮的工具;也给了帝国主义控制中国货币权造成了机会。加上它“生不逢时”,刚刚露出头角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造成中国经济恐慌,这就使币制改革的一点点进步性,又被急剧袭来的“通货膨胀”淹没了。积极影响

在谈及法币改革的历史作用时,人们往往会想到国民党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但法币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却另有不容忽视的正效应。它结束了我国货币史上千百年来极为混乱的落后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乃至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从当时的效果看,法币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它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由于法币与现银脱钩,中国的货币就完全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并且由于法币与英镑挂钩,可以到世界市场去流通——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第三,法币发行之初规定银元兑换法币一元,但实际兑换时,却是白银60%可兑100%的法币,这样,纸币的流通量就增加了,后来法币又逐次增发,这些都缓解了从前通货不足的局面,使物价开始回升,物价的回升使商业和生产变得有利可图进而刺激了商业的繁荣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从长远方向考虑,法币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是进步的,它是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跳过的一环。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它能够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

同样基于长远考虑,法币改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第一,币制改革后,国家以法币收兑了民众手中及社会各方面持有的白银和银元,这是一种强有力且有效的资金集中手段,便利了国家在战争全面爆发后最大限度地掌握调度现金、最大可能地集中白银等贵重金属,以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军火物资的经费之用。第二,法币发行之初规定可以在指定的金融机构中无限制买卖外汇,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大量搜罗法币然后运至上海、香港去套取外汇资金,再以此到国际市场上去购买侵华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面对这种情况,国民政府在1940年取消了法币“无限制买卖外汇”的规定,结果有利地打击了日本利用法币套汇的阴谋,造成其资金方面的困难。这种政策的调整是银元等硬币流通时所做不到的。第三,抗战开始后,资金开始向内地后方流动,资金的内流使大后方银行的存款增加、财力充实,从而使其扩大投资、放款成为可能。这使得内迁的企业可以迅速恢复生产,复工的企业可以扩大生产,新建的企业可以顺利投入生产,于是各种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来,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币制改革,资金不可能充裕、顺利地流向内地,大后方的经济也很难经得起长久的战争考验。

9.抗日战争后民族金融业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民族资本家在收复区的企业,大部被毁被占,损失严重;在后方的企业大都因陋就简,且深受官僚资本的排挤打击,需要作重大的调整,恢复和重建的任务十分艰难

后方民营工业的没落。后方在抗战之前,只有少量的近代工矿企业,经济极不发达。由于胜利的突然到来,物价出现反常状态,从狂涨到暴跌,整个后方市场发生极大震动,直到9月底才稍稍稳住。不仅一般商品暴跌,连黄金、美钞的价格也狂跌,对民族工矿企业简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货价暴跌,商品滞销,货币不能回笼,不但无法继续生产,连日常开支也难以维持,加上资金大量东流,市场银根奇缺,债务催逼,周转失灵,战时生产局又停止加工订货,工矿企业以致陷于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的困境,不得不停产倒闭。后方工业是抗战中适应战时环境创建起来的,当时后方交通已开辟,市场已初步形成,且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若政府能善加整理和扶助,发挥其优势,必有可为,但国民党中枢无意于此。蒋勉强答应贷款38亿元。38亿元贷款分给300个厂家,每厂所得无几。等到各厂贷款到手时,法币币值又江河日下,各厂还得变卖资产,以了债务。

沿海城市工业的恢复。抗战胜利之初,上海等沿海城市的物价也猛跌,市场不景气。但因后方大量法币涌至,抢购商品,上海物价在抗战胜利后第三个月即回涨,并因政府当局规定法币兑换中储券(伪币)的比率过高,中储券持有者转向囤购商品,市场出现虚假活跃。国家垄断资本因接收了巨额的敌伪资产和美国的援助而高度膨胀起来。民族资本家曾要求政府以一部分敌伪产业作为他们在战争中遭受经济损失的补偿和战后重整企业的补贴。其中以棉纺织业的民族资本家向国民政府争取由他们接收敌伪纺织厂的事例最为典型。但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5年11月27日通过决定,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两年后再归民营。已被各民营企业接办的日本纱厂,也只得忍痛让出,民族工业资本家大失所望。战后农业的衰退。战后农业生产逐年下降。这几年无特大自然灾害,农业反而衰退,这是由于国民党政府错误政策所致。其中继续实行田赋征实和内战中的征发为害最甚;大量进口美国粮棉又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使城乡贸易失衡。农民购买力的急速递减和粮棉等原材料的缺乏,不仅是战后民营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垄断资本和国民党政权终于崩溃的原因之一。

美货大量倾销压得民企透不过气来。战后美货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把疮痍尚未愈复的民族资本压得透不过气来。美货倾销,不仅造成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大量入超(1946—1948年三年入超72150万美元),而且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对民族资本工业更是巨大的灾难。上海是美货倾销的主要基地,民族资本所受打击也最严重。当时整个民族工业绝大部分都遭受美货不同程度的打击,美货成了“美祸”。

官僚资本的垄断独占和敲诈勒索。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庞大的敌伪资产,仅工矿企业即达2411个,估计价值达20亿美元,为官僚资本垄断工矿企业奠定了基础。资源委员会隶属的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从1945年的128个增加到1947年的291个,并改组建立了一系列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工业垄断组织。再加上金融、交通运输、商业方面的垄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形成垄断独占局面以后,便利用手中的种种政治特权,变本加厉地与民争利,在资金、原料、能源、市场、价格等方面加强控制,使得民族资本走投无路。国民政府的官吏贪污腐败,对民营企业横加干涉和限制,以至借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更成为民族资本家的沉重负担。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祸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大规模内战,以致军费开支大增,财政赤字节节上升。庞大的财政赤字,依靠美援和官办企业收入作抵补,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不得不大量印发钞票以资弥补,于是法币发行量便毫无限制地膨胀。随着通货的无限制膨胀,物价更是扶摇直上。通货恶性膨胀和物价疯狂上涨,给经营正当工商业的民族资本家带来了两大祸害:一是虚盈实亏;另一是投机盛行。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发行金圆券。国民党政权崩溃

前夕借机收刮民脂民膏,对民族资本更是致命的打击。

民营工业的全面衰退。虚假繁荣

10.国民党币值崩溃的基本过程和教训是什么?

基本过程: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宣布实施法币法案以后,法币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区流通中的统一货币。抗战期间由于法币发行量不断膨胀,致使物价飞涨,币值一落千丈。到1948年8月,法币流通量已达到640万亿元,为抗战前1937年6月的45万倍,法币的信用完全破产。

为了挽救由于法币破产所引起的国民经济崩溃的局面,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财政紧急处分令》,同时发布了包括《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正式宣布改革币制,同时实行管制经济和限价政策:(一)发行总额为20亿元的金圆券作为本位币,废除法币和东北流通券;(二)以金圆券收兑人民手中所有的黄金、白银、银币和外币,限期兑完,过期不兑者,予以没收;(三)所有中国人(华侨除外)均需向中央银行申报登记其外汇资产数量,并转由中央银行保管;等等。在实行币制改革的同时,蒋派其子蒋经国赴上海任经济特派员,并负责平抑物价。蒋经国一到上海,即摆出一副铁面无私、不畏强暴的架势,扬言“只打老虎,不怕苍蝇”,为此,他组织了“勘建大队”、“上海青年服务总队”,日夜出没于全市场、库房、水陆交通码头等场所进行搜查,并处置陶明君、王春哲、杜维屏等一系列腐官奸商。这样,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各界人民被迫交出金银和外币以兑换金圆券,商人被迫抛售所有货物,物价也被限制在固定水平上,国统区的财政经济形势似乎出现了好转的迹象。然而,由于币制改革和限价政策既没有改变国民党“独裁、卖国、内战”三位一体的总方针,自身又存在种种弱点,并且完全违背了货币经济的客观法则,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挽救国统区的财政经济危机。相反,在不到两三个月的时间,它就走上了全面失败的绝路。由于金圆券和法币一样,没有其他货物做准备,再加上国民政府统治区的日益缩小,财政赤字的继续增长,致使金圆券的币值迅速下降。仅到同年11月10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元的限额。11月11日,国民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修改金圆券发行办法》,宣布金圆券的发行总额将不以20亿元为限,而“另以命令之”。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041亿元。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到了1949年6月,金圆券在广东、广西、江西、贵州和西北各省均被拒用,国统区经济陷入全面崩溃,而蒋介石利用“金圆券法案”上演的币制改革闹剧,却搜刮了巨额财富。据资料统计,蒋介石溃逃前夕运往台湾的黄金就有92.4万两、外币8000多万美元、银元3000多万元。而此时的金圆券已成为无人要的一堆废纸,这场荒唐的金圆券币制改革出台仅仅9个月就宣告彻底破产。金圆券法案的实施,不仅没有挽救其反动统治,反而加速了蒋家王朝的垮台,使金圆券发行短短9个月便彻底崩溃,成为世界上最短命的货币。

教训:任何一个政权的兴衰都是同它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违反经济发展而起作用”,“同它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斗争每次总是以政治权力被推翻而告终。”抗战胜利后国统区财政经济的迅速崩溃,正是国民党政府同经济发展尖锐对立的表现,它大大加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败亡。币值的稳定十分重要,切合实际的币值改革才能取得成功。货币制度要被民众所接受,强取豪夺只会让推行的货币政策失去民心而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