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小说的概念和小说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历采争议颇多,迄无共识。就小说的概念而言,在古代的中国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情况。有三种情况首先必须分清:

一是,古体小说,也即通常所说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

二是,滥殇于唐而盛于宋后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的“小说”概念(或称说部小说);

三是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的小说概念。

这三种“小说”概念既有明显不同,又有交叉重迭。三种不同的小说观念所涵盖下的小说实绩,也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重迭。三种小说概念中,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出现得最早,有学者将其追溯到《庄子》那段著名的论述“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难矣”;延续的时间也最长,最少到清代末年,不少文人还按到这种观念来做着“小说”,迄于今,图书馆编目所称的子部小说仍然使用的这一概念;在研究中,有学者只承认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小说概念,用这种观念去套中国古代的小说。于是,不仅唐前一大段时空,中国的小说史是一片空白,也给现今的图书馆分类带来尴尬。我觉得,应该充分顾及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实际,不能单用西方的小说观念去硬套。

即使我们用现代的小说观念去考察中国小说的起源,我觉得,也有三种情况必须首先分清:

一是,小说文体的起源和小说因素的起源;

二是,小说的起源和小说的渊源;

三是,小说的主源和小说的支源。

因为就是站在现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去讨论中国小说起源这个问题时,我们还是常常把这些问题搞混了。比如,有人把小说文体的起源等同于小说因素的起源,把和小说有渊源的事物及文体与小说文体的起源关联在一起,对小说的主源与小说的支源不加区别,等等。于是在有人用现代小说观念去套中国小说,把中国的小说史进程拉得很后的同时,又有人将中国的小说史提得很前,认为在中国,有文体之分便有了小说;有人源流和影响不分,于是小说出于史,小说出于子,小说出于诗赋。许多的争论,实际上是产生于这三种情况的未能分清。有必要以中国古代理论史资料为依据,重新清理小说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它的定位及定位原则,以作为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小说与小说史的基础。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多加注

意的:

1.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流变是怎样的?直到明清,小说这一概念是从什么角度定位的?最早的小说观念与现代文学理论所认定的小说文体,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它们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最后如何发展为一种纯文艺学意义上的文体

概念?

2.现代小说概念与古代小说概念差异何在?

3.以现代小说概念为基础来梳理、描述、评价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的本体有没有被误解

考察古人的小说概念,大抵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看古人言论中对“小说”的理解和解释;二是从古人图书目录分类思想中看其对小说文体的理解;三是从古人所认定的小说文本中看其与今人“小说”概念的差异。对这三个方面,既要从横向的角度进行三者之间的联系比较,又要从纵向的角度对三者各自的变异进行把握。

前几年出版的南开大学中文系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把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即先秦的“泛称小说”阶段;两汉的“子部小说阶段”;魏晋至唐的“杂纂小说”阶段;宋元以后的“文学小说”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小说概念,可否这样命名,这四个阶段的区别是否就这样分明,当然可以再斟酌和讨论,但把二千余年的概念发展历史简概为四个阶段,对于人们简要地把握它们还是有效可行的。因此,我们不妨以四阶段的划分来重新梳理和阐释小说概念演变的历史过程。

先秦小说概念

先秦是中国小说概念的产生时期。今可见有关资料为三则:

在《庄子?外物篇》中,庄子叙述了一位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故事,以寓大道高远,须凭

借大器具方能获得的思想,其后笔锋一转:

已而后世铨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予世亦远矣。

庄子采用的是其惯用的寓言手法。他以任公子自喻,以所得大鱼喻道家之真谛,亦即所谓“大达”;以“辁才讽说之徒”及所守鲵鲋喻百家异己之说,亦即所谓“小说”。可见“小说”一词在这里是庄子用来贬低道家以外的其他学说的形容性名词,它与“大达”相对,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庄子》首次提出“小说”概念,这儿的“小说”,指的是与大道相对立的、浅薄的言论,是“小道”之论。“小”在这儿主要指言论的内容(“小道”),而不是指言论的形式(短小琐屑),它与后来人们所说的“小说”文体并不是同一所指,所以鲁迅对此认为,“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

之言,非道术之所在。与后来小说固不同”。

先秦时期典籍中使用“小说”一词的唯有《庄子》一例,他书中也有未用“小说”一词,但意

思相同者。如《荀子·正名》中说:

凡人莫不从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故

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所愿皆衰矣。

荀子所说的“小家珍说”和庄子所讲的“小说”所指的具体对象虽然不同,但在用来贬低他人,以抬高自己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以“道”的化身自居,将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的理论斥之为“小说”、“小家珍说”。这样看来,先秦时期“小说”一词的使用频率很低,它还不是一个为世人广泛认同的固定性名词,而只是先秦诸子信手拈来的用来贬低异己学说的一个贬义

词。

然而,先秦时期“小说”一词又的确与后来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不无关联。像后来桓谭所说的“丛残小语”,班固所说的“街谈巷语”,与庄子和荀子所说的“小说”、“小家珍语”都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指以琐屑的语言,来说明小道理这样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同样受到世人的鄙薄。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先秦时期的“小说”一词有可能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最初来

源。

孔子在《论语·子张》也有一段关于小说的话语: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尽管子夏的话没有主语,不知道“小道”是用来形容谁的。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引用这段话时是用来解释小说家性质的,所以有理由相信这里“小道”的主语就是指小说和小说家。孔子在这里谈到了小说的功能地位问题。孔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把小说贬得一无是处,肯定了它在内容上的可取之处,但同时也指出对小说的染指要有节制,否则就要受到它的粘滞,所以君子不屑为之。孔子的这种看法对后来桓谭的意见有直接影响。

荀子的“小家珍说”亦指与“大道”相对立的言论,即表达“小道”的言论,其重心亦是言论内容而非形式。《论语》子夏的“小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庄子的“小说”、荀子的“小家珍说”是语意

相近的概念。

先秦典籍中真正与后代小说文体有关的记载是《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齐谐者,志怪者也”一语。尽管这里的“齐谐”是指书名还是人名尚莫衷一是,但后人多以为理解为人名较妥。“志怪”在这里也是一个动宾词组,而不是一个文体概念。但后来的志怪小说却正是由此发展而来。庄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齐谐是专门记载怪异故事的人。后来的志怪小说喜欢用“齐谐”来作为书名,盖出庄子此语。那么可见庄子这句话与后来的志怪小说文体关系甚密。齐谐所搜集的怪异故事今已不存,但先秦时期像他那样记载怪异故事的典籍却还不乏见到。如被明人胡应麟称为“古今语怪之祖”的《山海经》和胡应麟称之为“古今纪异之祖”的《汲冢琐

语》等,都是当时志怪小说的佼佼者。

如果把《庄子》一书中这两处与小说有关的记载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庄子提到的那些以琐屑之言说出的小道理与今人所说的小说文体相距甚远,却被冠以“小说”之名;而庄子所说的志怪能手齐谐一语,本与后来的小说文体关系甚密,却被认为与小说毫无瓜葛。这个现象充分说明,先秦时期的小说概念和小说写作虽然都处于萌芽状态,但二者

泾渭分明,没有人将二者视为同一文化现象。

一般认为,庄、荀等人的“小说”概念与后世“小说”概念有很大不同,基本不具有文体学的意义,这肯定是对的。但庄子、荀子等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小说的概念。我们更应该注意他们提出和定位小说的原则,这就是:小说概念是在一种价值结构框架中来提出和定位的。庄子、荀子、子夏都提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价值结构,这种价值结构是按“真理/谬误”、“大道/小道”的模式组成的。小说在这一等级性价值结构中对位于“谬误?、小道”一极。我以为考察庄子、荀子、子夏等人这一提出和定位小说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并且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以后二千多年小说一直是按照这种等级结构定位的,这意味着,庄、荀等人对小说史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提出了一个小说概念并且贬低它们,更在于他们提出了定义和定位小说的一种元命题结构,这一元命题结构在中国被以后历代的人们所袭用,小说在这种元命

题结构中的地位长期未变。

从今天的角度看,庄、荀等人定义定位小说的角度显然不是文体学的,而是价值学、文

化学的。

两汉小说概念

西汉典籍中未见“小说”一词。但东汉时“小说”一词的内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汉论及

小说的有三人:

一是桓谭,他在《新论》一书中的这一段文字经常被引用: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因为桓谭《新论》一书已经亡佚,所以这句话的语境已无从所知,但它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关于汉代小说现象的规律性总结。研究者看重的有这几个方面:⑴.“小说家”一词的使用,表明在汉代学术文化格局中,“小说”一词已经不再是人们信手拈来的随意性用语,而是有着

共同文体特征,有专人队伍的群体性文化活动;⑵.接下来“丛残小语”一句,揭示出“小说”文体外在形态具有短小琐细乃至零散的特征,“丛残小语”、“短书”即之谓也;⑶当世小说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譬论”,即比喻、寓言和论说;“近取譬论”说的是小说的表现手法,也就是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来阐明那些被人斥之为“丛残小语”的小道理,而且喻体的来源还要为人所熟知,方能达到说理讽喻的目的。“短书”指的是小说的外在形式。古时常以竹简的尺寸来决定书籍的地位和价值,经传地位至尊,所以尺寸要长;琐言碎语的地位尚不能肯定,所以要用短简。小说既然不能和老庄孔孟并驾齐驱,那当然要用短简。有如清代经史之书用大开本,而小说杂书多为巾箱本、袖珍本之理。⑷.小说有重要的作用:治身理家。“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一句尤为重要。它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功能价值。孔子谈到小说有“可观之词”,但没有明确究竟在那些方面可观。桓谭则将其具体化,他不顾庄子等人对小说的鄙薄嘲笑,敢于将小说置于对于“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的重要地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儒家提倡的人生最高境界,而在桓谭眼里,小说可以起到其中与个人修养有关的基本两项。这与先秦时期人们对小说的鄙薄眼光相比,显然小说的价值认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据此,一部分研究者断言,小说在此已是指的一种文体,是一个文体学概念,这种文体“似乎接近于现代的杂文”。桓谭这段文字中的小说是否为一种文体,由于无法复睹原书,亦无法具体了解所指为何。因而,实际上是无法断定的。

二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他考索了诸种学术流派的源流,分为十家,其中之一就是小说家。班固在开列了他所认为的十五位小说家的十五部著作并对其分别简评之后总结

道: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

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望,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班固这段话谈到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小说的功能地位。他继承了孔子、桓谭对小说的肯定意见,认为小说具有“一言可采”的价值,所以才会有“弗灭”的社会现状。但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人蔑视小说意见

的影响,认为它是村野匹夫的小道末技。

二是,关于小说和小说家起源问题。这是班固对小说史研究的杰出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只是谈到小说的自身特征及其社会地位,没有人涉及小说的采集和生产过程问题。班固第一次指出小说的来源是稗官所为,是他们将道听途说的街谈巷语采集起来,上达天子,使天子了解风俗民情。至于何谓稗官,近人余嘉锡《小说家出于稗官说》一文根据《左传》和贾谊《新书》所云士人传达庶人谤语的记载,认为“小说家所出之稗官,为指天子之士”。近年时贤有关论著皆将余说奉为圭臬,不知此说尚有疑点。今人袁行霈《<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一文根据《左传》襄公十四年、《国语·周语》及韦昭注、《国语·晋语》、《国语·楚语》、《吕氏春秋·达郁篇》、《新书·保傅篇》、《淮南子·主术训》及贾山《至言》诸书,认为士的职责均为传庶人之谤言,以谏王者之过。然《汉书·艺文志》小说十五家中无一士传谤言者。而能够收集街谈巷语的人应为熟悉平民百姓的乡里小官。所以近人顾实认为稗官为闾胥里师,浦江清则干脆认为稗官是乡长里长之类。袁行霈则进一步认为稗官不是直接将所收集的街谈巷语送给天子,而是通过遒人上奏。班固这里介绍的小说采集和生产过程的渠道使人

想到,在先秦时期庄子等人所鄙睨的小家珍说与当时具有后来小说意味的小说二者逐渐走近对接的过程中,稗官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是与其它九家排列在一块的,这是班固对汉代文化学术总体格局的一个描述。那么,这一结构性描述的角度是什么?儒、道、墨、法、阴阳、名、纵横、杂、农诸家的命名,除“墨”以学派创始人之姓名命称外,其余皆以其学术的主要内容命名(由于“墨”已成兼爱、非功、重然诺等信条的倡导和奉守者之代称,因此,可以说“墨”亦是以其学术内容、学术主张命称的),处于这一系列的“小说家”可能又以另一原则(文体学)命名吗?从逻辑上看,实无可能;而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班固对小说家的整个评断及对具体作品的简评也不是从文体学角度着眼,而是从其内容(所载之“道”的浅鄙)角度着眼的。注意到这一学术文化格局的安排至关重要,小说家的命名和定位是按这一总体格局的组建规则完成的。由于西汉在意识形态上已完成了“独尊儒术”的选择,所以,班固在《艺文志》中,这一以“儒”为首的十家名次排列,实际上是在以历史叙事的权威形式来建构和确认一个社会的文化等级结构,它们是按各家学说在建构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作用大小来定位排序的。这是《汉书·艺文志》的基本出发点。因而,《汉书·艺文志》中有关小说家与小说的评介,最重要的是这

几个方面:

1.《汉书·艺文志》定位、定义、评价小说家与小说是从统治者意识形态建构需要这一角度进行的,不是从任何文体学角度进行的,因而,这儿“小说家”、“小说”被突出的是其内容方面的等级性特征;即是从事记述表达浅鄙“小道”的人及其作品,是与“大道”相比微不足道的。因此,用今天的学科分类:班固定义与定位“小说”及“小说家”是从文化学角度而不是文体学

角度出发的;

2.班固在《艺文志》中营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等级结构,这个结构细分有十个等级(“十家”),粗分则只有两个等级,即“九家”与“小说家。班固对“九家”学说给予极高评价,认为“观此九家之言,舍长取短,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即可以经济天下,治国安邦;而“小说家“之“小道”,乃严…闾里小知所及”,“如或一言之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实在是浅鄙不足道的。桓谭对待小说家之言的评价比班固要高,认为“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言”。但这种积极评价显然是极有限和谨慎的。在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的社会,“治身理家”也不过是一个起点而已。要之,在班固以历史叙事方式确定下来的这个社会等级文化结构,表达了那一时代统治阶级乃至一般学人对小说的基本认识和评价。这一认识和评价小说的角度及其文化等级结构,正是先秦庄、荀、子夏等人同样思维方式、思维结构的一种转换形态。在先秦诸人那儿,一切与自己学说主张相左的学说主张均为“小说”、“小道”,在班固这里,一切与统治集团建构意识形态需要相左或无关紧要的文化样式便是小说。“大道/小道”、“中心/边缘”、“九家/一家”的格局,正是定位、定义小说及小说家的基本文化格局。我们将发现,由先秦诸人采用,由班固以历史叙事的权威方式确定下来的这种定位、定义小说及小说家的格局被历代统治者乃至学人所接受,一直至于明清。

3、班固的“小说”仍然不是一个文体概念。一些论者认为,班固的“小说”概念已具有文体的意义,这是值得商榷的。如前所述,班固并不是从文体学意义上定义小说及小说家的。班固很明确地说,小说出身稗官,乃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记载和编缀,而下层人的“街谈巷语”无论内容抑或形式必定是十分芜杂不纯的。从《汉书·艺文志》所开列的十几部小说书名来看(原书均已亡佚)可推断亦非属于某种单一的文体。如《周考》班固注为“考周事也”,当为考索性作品,应以辨析说理为主;《青史子》尽管佚亡,但据贾谊《新书》所引该书几段文字,则该书当是一部以叙议结合的方式写的一部有关礼教民俗方面的著作;《师旷》班

固注曰“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则大约是关于师旷的故事的叙述,当是叙事性作品;《宋子》,班固注云“孙卿言宋子,其言黄老意。”孙卿即荀子,在《荀子》的《非十二子篇》、《天论篇》、《正论篇》、《解蔽篇》内,多有宋子言行记载。《庄子·天下篇》有更详细记录。综上诸作,可推知《宋子》一书大约是宋子言行的汇集,当是以析理论说为主的书;《虞初周说》在上引张衡《西京赋》中似乎是叙述了如蚩尤的故事的一部书,而据薛综注,虞初乃一方士,《虞初周说》乃一部记载“医巫厌祝之术”的书,则该书当有叙述、说明、介绍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百家》乃刘向编《新序》、《说苑》二书的剩余材料构成的,刘向《说苑·序录》中说:“除去与《新序》重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别集以为《百家》”,据此可推知,该书当是杂取前代诸子传记而成,体例当与《新序》、《说苑》相去不会太远,即以叙说为主要方式的著作。这些书从内容上看似乎也可以列入子部或史部,之所以被班固从那些神圣的殿堂中退而为小说家,主要是因为它们自身不是“浅薄”,就是“迂诞”,要么就是后人“依托”的冒牌假货。所以胡应麟说《汉书·艺文志》所谓小说,“盖亦杂家者流,稍错以事耳”。鲁迅也说:“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也。”如果上述简单分析推测不为诬谬,则我们可以说,班固开列的诸小说著作,并不属于同一种文体。文体的基本规定是:有着共同形式规范和形态特征。而班固所列小说就其表达方式而言,有以析理论说为主,有以叙事为主,有以述介说明为主,难以统一,其文体意义上的共同性在哪儿呢?因此,班固所开列为小说的诸书,并不是因为它们同属一种文体,而是因为它们“浅薄不中义理”,是不入九流之小道末技。

三是张衡,在其名作《西京赋》中提及“小说概念”:

匪唯玩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从容之求,实俟实储。于是蚩尤秉钺,奋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薛综注云:“小说,医巫厌祝之术,凡有九百四十三篇,言九百,举大数也。持此秘书,储以自随,待上所求问,皆常俱也。”把班固、张衡和薛综的话综合起来,可以知道作为方士的虞初在陪伴汉武帝出游时将《虞初周说》这样含有大量的神话怪异传说的小说带在身边,以备武帝随时垂问。而虞初的这一职责在武帝出游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张衡才将其比之于夏禹时所铸神鼎,认为可在天子出游时逢凶化吉。虞初的工作与庄子所说的齐谐的工作几乎是相同的。可见到了汉代,大量过去处于自我消长状态中的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故事,已经取得了与先秦人所说“小说”相同的地位。

魏晋六朝的小说概念

在讨论正题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下魏晋六朝时期“小说”文体的内涵外延及其类属关系。因为当今很多研究本期小说的论著在使用“魏晋六朝小说”这个概念时,都由于错觉而导致了在

两个问题上的把握错位。

第一个问题是,“魏晋六朝小说”在魏晋六朝人眼中是不是文学?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各种文体杂糅一炉,没有文学和非文学的文体界限。从汉魏六朝开始,文学才逐渐从各种实用性文体中分离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文”与“笔”成为区分艺术性与实用性文章界限的标志。正是由于这种分离,才形成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的自觉认识,造就了诗歌的格律化和散文的骈俪化,产生了一系列文学理论著作。因而被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就散文而言,由于丽藻风气的盛行,不仅使抒情写景一类文章完全骈偶化,而且除了历史、地理等有限的几种著作类型外,骈文的写作已经推进到奏议、论说、公文、信

札等各种实用性文章的领域,连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这样的文学理论学术著作采用的也是骈俪之体。然而翻一下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如《搜神记》、《世说新语》等,就会十分清楚地看到,它们使用的仍然还是传统的散体文,并未染指那风靡几代的骈偶文体。所以在魏晋六朝人的心目当中,小说仍然还是进不了文学殿堂的实用性文章。萧统《文选》中未收一篇今人所说的六朝小说,就是明证。然而近年的一些古代小说研究论著中,竟然以汉魏六朝文学的自觉为大前提,由此演绎出魏晋六朝小说也有自觉的文学意识的结论,实在是管中窥豹,隔靴搔痒之论。其错误就在于把六朝人的文学范围与今人的文学范围混为一谈,

因而导致了概念的偷换。

第二个问题是,像《搜神记》这样的志怪小说,在六朝人的心目中,究竟是不是小说?考察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根据六朝人自己的目录书。尽管六朝是中国古代目录学的辉煌时期,但遗憾的是六朝时期的目录书内容,至今均已荡然无存。所幸阮孝绪《七录》的分类表还得以保存,其“子兵录内篇三小说部”中收有小说书六十三卷。这六十三卷小说究竟是哪些作品,已经不得而知。但却可以从《隋书·经籍志》中得其大概。《隋志》小说家中所收的作品大致包括的是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刘义庆《世说新语》这样的志人小说,邯郸淳《笑林》、阳玠松《解颐》一类的笑话和《杂书钞》、《古今艺术》、《鲁史欹器图》一类的谱录书。其中没有一种《搜神记》、《志怪》这样的志怪小说。显而易见,六朝人心目中的小说是不包括这些志怪作品的。因此,用志怪小说的材料作为探讨六朝人小说观念的根据,恐怕就要谨慎一些,至少六朝志怪小说的作者不是一种有意的、自觉的小说创作活动。因为小说在这时的地位远不能与史学相比。这与六朝小说是不是文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这两个问题澄清以后,再来看魏晋六朝典籍中的小说认识,似乎就简单明快了。

魏晋六朝典籍提到“小说”一词者有以下两处:

其一,“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在《中论·务本第十五》中说: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谙于远图。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乱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夫详于小事而察于近物者,谓耳听乎丝竹歌谣之和,目视乎雕琢采色之章,口给乎辩慧切对之辞,心通乎短言小说之文,手习乎射御书数之巧,体骛乎俯仰折旋之容。凡此数者,观之足以尽人之心,学之足以动人之志。

徐干是从为君之道的角度奉劝为君者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区区小事而牺牲大政方针。这与当时玄学家何晏、王弼为了同样的目的而从哲学上为理想君王人格创立理论基础,因此而提出“圣人体无”的著名玄学观点如出一辙。徐干从耳、目、口、心、手五个方面列数种种区区小事,把“短言小说之文”作为和文体各项技能并列的雕虫小技,这反映出他对小说的看法还停留在庄子、荀子等人的程度。当然,如果用反向思维的话,可以从中看出能和“丝竹歌谣”、“雕琢采色”、“辩慧切对”、“射御书数”等同的小说,倒是应当具有相当的消遣娱乐

功能。

第二例是鱼豢(huàn)的《魏略》:

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tǎn),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

于是乃更着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

这段记载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俳优小说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曹植之所以在邯郸淳面前扬才露己,是因为邯郸淳本人也是一个同好。《文心雕龙·谐隐》:“至魏文因俳说以著笑书。”可见俳优小说是当时贵族阶层十分流行的娱乐活动。二是俳优小说与那些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等并行,说明俳优小说在当时已经属于“百戏”之列,是地地道道的娱乐活动。

这一点与徐干的说法颇相吻合。

除此二条之外,六朝典籍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记载与前面的记载相互呼应,说明俳优小说

在当时的广泛程度和娱乐作用。

班固以后,魏晋六朝人们心目中的小说是否一种文体?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首先,魏晋六朝已出现一些理论著述,其中或涉及文学体裁问题,或以文体为基本探讨对象,但均无关于小说这个概念的文体。如曹丕《典论?论文》云:“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挚虞《文章流别论》则是文论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当世各种文体的文章,探讨了当世和前世所出现的全部文学性文体。但该文于诗、赋、箴、诔、词、颂之外,并无有“小说”这一文体。不惟挚虞,齐梁之刘勰在其煌煌大著《文心雕龙》中穷尽当世与前世所有文体分而论之,独

无小说一体。

魏晋到隋唐,小说仍然不是一个文体概念,小说的定义与定位,仍然是文化学而不是文体学的。鱼豢《魏略》载曹植与邯郸淳初次相见事,可见曹植的活动截然分为两类,一是“科头拍袒,胡舞五椎缎,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明显的,这是娱乐性节目,不关天地物理、经济天下之大道;在由第一类活动向第二类活动(“评说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转换时,曹植要更著衣帻、整仪容,以示庄重严肃。进行两类活动的不同姿容与态度,暗含的恰是对先秦庄、荀至班固等人确立的文化等级结构的无意识认定。小说与俳优、击剑、跳丸、胡舞并列,乃不涉大道的娱乐性小技而已。

如果把六朝目录书中的小说家书目、六朝典籍的“小说”一词的内涵和六朝以“小说”为书名的作品三者综合起来,便可以得出六朝小说概念的总体轮廓,从中看出它对秦汉时期小说概念的延续和变异。它承续的,是先秦时期庄子、荀子等人对小说不屑一顾的鄙视态度;而在汉代人企图将记载杂事的小说与记载怪异故事的小说共同视为小说的问题上,又表现出审慎而又有保留的拒斥。他们不同意将《博物志》、《搜神记》这样的作品视为小说,却又在某些志人小说中收入一小部分这样的怪异故事。这种漫不经心的随意性却又隐含着对志人与志怪的小说共性的模糊认识;另一方面,他又将秦汉时期具有表演意味的俳优引入小说领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消遣娱乐功能,这是六朝人小说观念的最大进步。

唐代初年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中,小说仍然是与六经诸史相区别而存在的概念。它改变班固小说出自稗官的说法,认为小说出自周官训诵和训方氏所职掌。而周官训诵职掌四方古籍、方言、风俗,训方氏职掌四方政治、历史、民情。这样重新解释小说的起源,表面上与班固有区别,实质上仍然确认小说在社会文化结构中的低等级位置:周代训诵与训方氏,尽管为王官,但显然不是主持主管军国机要或王家中心文化(如王室之祭礼、巫卜、记史)的官员,而是职掌“四方”边缘化的小官,这种不同的职掌,已鲜明地形成了一个政治等级和文化等级。由于小说仍然是在这样一个政治和文化等级结构中被定位的,因此,凡是不能为中心文化所容纳的文化样式在理论上都有可能被归为边缘位置的“小说”概念内,这样,小说必是一个大杂烩式的世界。事实上,《隋书·经籍志》的小说名目下面开列的书实在是够杂的:有《燕丹子》、《世说新语》、《殷芸小说》这样具有文学性的叙事作品;有《郭子》、《文

对》、《俗说》、《鲁史欹器图》这样非文学性作品,内容到形式都芜杂不纯。有学者将《隋书·经籍志》中的小说称为“杂纂小说”,倒是比较准确,事实上,从文体形式和所述内容角度

看,小说从来就是“杂纂”之汇集所在。

唐宋有一本重要著作在强化小说的这种“杂纂”特性。它是刘知几《史通·杂述》中对小说

的解释和分类。

刘知几《史通·杂述》专论小说,其论述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通过重溯小说之祖来

重新评价小说的地位和作用。

在昔三坟五典,《春秋》、《梼杌》,即上代帝王之书,中古诸侯之记,行诸历代以为格言。其余外传,则神农尝药,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实著《山经》;《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语》载言,传诸孔氏;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由

尚矣。

相比班固“稗官”说,刘知几为小说找到的新祖宗要辉煌得多,而且,他认为偏纪小说,也“能与正史参行”,比班固“即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的极端鄙视态度,也要开明得多,进步得多。但尽管如此,刘知几并未抛弃那个千古以来定位小说的文化结构模式,“偏记小说”是与“正史”相对存在的概念,其文化等级已在命名之中了。

刘知几《史通·杂述》第二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小说范围的分类:

爰及近古,斯道渐烦,史民流别,殊途并鹜,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记,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

曰都邑簿。

这简直是五花八门的大杂烩,刘知几把论小说的一节文字命名为《杂述》,则标题已表明了作者对小说的理解。概而言之,一切不经不史之“杂”文“杂”言,皆可归人小说一类。

刘知几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对小说的理解决非个人性的,而是概括了千百年间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者的基本看法。考虑到史书在整个中国历史和文化史中的崇高性,权威性、影响的深广程度,则刘知几这一看法应该一方面是社会的统治集团及其意识形态创造者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必定成为大多数社会普通成员的共识。刘知几之后的《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史书中的“小说”均保持着“杂纂小说”的认识。例如在《隋书·经籍志》中还列人“杂传”类的作品如《博物志》、《列异传》、《释俗语》、《感应传》、《冤魂志》等,在《新唐书·艺文志》中皆列为“小说”类;而元人所修《宋史·艺文志》中,连图画、花

木谱、诗话都列入“小说”一类。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到北宋,小说还不是一个文体学概念,人们定义定位小说都不是

从文艺学而是从文化学角度出发的。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的概念及发展 基因(gene)这个名词是1909年由遗传学家约翰逊(W.Johannsen)提出来的。他用基因这一名词来表示遗传的独立单位,相当于孟德尔在豌豆试验中提出的遗传因子。顾名思义,基因不仅是一个遗传物质在上下代之间传递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功能上的独立单位。 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基因仅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物质和结构。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基因的概念也在不断的修正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证明了基因是以直线的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因此人们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53年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基因是DNA的片段,确定了基因的化学本质。20世纪60年代,本茨(S.Benzer)又提出了基因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区分为突变子、互换子和顺反子三个不同单位。DNA分子上的一个碱基变化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因此可以看成是一个突变子;两个碱基之间可以发生互换,可以看成是一个互换子;一个顺反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作为功能单位的基因应该是顺反子。从分子水平来看,基因就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片段,经过转录和翻译能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可是,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全面,因为有些基因在转录出RNA以后,不再翻译成蛋白质,如rRNA和tRNA就属于这种类型。另外,还有一类基因,如操纵基因,它们既没有转录作用,又没有翻译产物,仅仅起着控制和操纵基因活动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在DNA分子上有相当一部分片段,只是某些碱基的简单重复,这类不含有遗传信息的碱基片段,在真核细胞生物中数量可以很大,甚至在50%以上。关于DNA分子中这些重复碱基片段的作用,目前还不十分了解。有人推测可能有调节某些基因活动和稳定染色体结构的作用,其真正的功能尚待研究。因此,目前有的遗传学家认为,应该把基因看作是DNA 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或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 基因概念的发展 1909年,约翰逊(Johannsen)首次提出了基因(gene)的概念,用以替代孟德尔(Mendel)早年所提出的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一词,并创立了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概念,把遗传基础和表现性状科学地区分开来。随着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基因概念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1 1个基因1个酶 英国生理生化学家盖若德(Garrod.A.E)研究了人类中的先天代谢疾病,并于1909年出版了《先天代谢障碍》一书。他通过对白化病等疾病的分析,认识到基因与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即1个突变基因,1个代谢障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1个基因1个酶观点的先驱。 比得尔(Beadle.G.W)和塔特姆(Tatum.EL)对红色链孢霉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认为,野生型的红色链孢霉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合成一些营养物质的能力,如嘌呤、嘧啶、氨基酸等等。控制这些物质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产生一些营养缺陷型的突变体,并证实了红色链孢霉各种突变体的异常代谢往往是一种酶的缺陷,产主这种酶缺陷的原因是单个基因的突变。

插画概念

插画或概念画构图技巧(转) (2011-10-19 15:16:20)

布局的地位非常重要!一幅插画或概念绘画作品(Concept Painting)如果没有很好的布局,其任何细节之处就不可能得到成功的体现。而对于环境概念作品(Environment Concept painting)布局可能会相当困难,因为其所需关注的焦点不会像人物作品那样明显。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创造吸引人的、完美展现作品的布局以及一些布局的技巧。首先我会介绍几个拜占庭式布局iconic composition和形式布局的成功的范例以及什么是三分法和黄金分割定律the golden rule的概念。我们将展开讨论如何成功的创作一幅作品,并针对艺术家选择布局这样一个特殊的形式来组织场景的原因做出解释。 三分法(The rule of thirds) 三分法是由黄金分割定律(the golden rule)而来的,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只是三分法针对摄像比例(photographic proportions)作了些微改动。我认为正是因为其前身非常简单,所以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在这里我们以实例来说明究竟什么是三分法。 你应该注意到主要的焦点大都直接位于“黄金分割点”(“golden means”)上。而其他物体则安排在收敛线的附近(如飞鸟),但不是直接在上面,以免抢了焦点的风头。

这些线互相交叉形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定点。注意所有这些“热点”(hotspots)都是偏离画面中心位置的。 两个最好的“权力点”(power points)是右上点和右下点,因为当人欣赏一幅画时,其视线从左下角进入,然后穿过画面中心,最后停在右边的“黄金点”位置——“趣味中心点”(Center Of Interest)上。 视线之所以从左下方进入是因为我们的读书习惯是从左向右。这个心理学现象很多年前就被证实了。下次参观陈列古代耶稣基督题材的绘画作品the Old Masters paintings的艺术画廊或博物馆时,你可以观察一下在“黄金分割”位置上有多少兴趣中心(Center Of Interest)。 以上是一个关于三分法的例子,是一个垂直画面。如你所见,无论画面比例如何,三分法都适用。注意热点是落在收敛线的中心附近。 应格外小心的是不要把两个同等重要的兴趣中心直接放在两个黄金分割点上,尤其是位于画面的两侧。 这会混淆观察者的视线,使其在两个兴趣中心之间游离不定,最后厌倦而离开。 黄金分割定律和三分法:神圣的比例 将画面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分成三部分时,线条交叉的地方就是一个“黄金分割点”(Golden Mean),或者说是放置焦点的最佳位置。黄金分割定律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既是伟大的数学家,同时又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认为在布局上存在着一个达到最佳审美效果的平衡。经过进一步发展,定义了所谓的“权力点”(power points),权力点被放置在黄金分割定律中线条交叉的地方。被安置在权力点上的主要对象则进一步被称为焦点。 黄金分割定律通常可以用来确定画面比例。读了下文你会发现大部分图像都采用了相似的尺寸,并且都形成一个“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在今天你可以到处发现黄金矩形的存在:信用卡、电话卡、书籍封面……,都遵循了这个比例。这个黄金分割率The Golden Ratio(长边与短边之比)也存在于许多自然现象中。人鼻子的长度与下巴底部到鼻子底部之间的距离之比就符合黄金分割率。甲壳类动物的螺旋形生长也遵循了这个比率。这个神圣的比例是一种内在的美学标准指引着我们的审美观。 下面的图形说明的是如何运用黄金分割定律在给空白画面划分空间。基本原理就是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最小部分与最大部分之比等于最大部分与整条线的长度之比。换言之就是A/B = B/(A+B)。这个比率约是1/1.618。说实话,我始终搞不清楚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在我刚开始绘画时,遵循这个比率安排版面非常管用。现在我仍然这样做。

第一讲中国文学概念的演变

第一講中國文學概念的演變 壹、何謂文學 想要給「文學」下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如同「人」這個名稱,大家耳熟能詳,但如果要我們回答什麼是「人」時,可就困難了。柏拉圖引述其師蘇格拉底的話:「人就是兩足無毛動物。」結果他的一位朋友把一隻雞的毛拔光之後,拿給他看,說:「諾,這就是人!」 在科學的領域中,下定義不僅重要而且必要。以數學為例,如果不替「點」「線」「面」下定義,幾何學便無法展開。但就人文學科的領域而言,為「名」定一個適切的「義」是一件非常困難且吃力不討好的事,以「人」為例,西方的哲人如是說: 人是粘汁和膽汁的混合物。(亞里斯多德) 人是會製造工具的動物。(富蘭克林) 人是鬥毆的動物。(叔本華) 人是有權胡說的動物。(尼采) 人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管子。(謝勒) 以上所列,都有幾分道理,都是胡說!但有誰能替「人」下一個大家都能滿意的「定義」呢?現在我們想探索「什麼麼是文學?」這個問題,其複雜性又比替「人」下定義更甚。因為無論「人」的定義如何紛歧,「人」這個客體總是不變的。「文學」則不然。它常因時因人而改變其內涵,有時名同而實異,有時名殊而實同,想要名實相符,談何容易!雖然如此,我們不妨先看看歷來先賢對「文學」一詞的看法: 貳、先秦諸子的文學觀 先秦諸子,本質上是哲學家而不是文學家。固然哲學也常藉著文學技巧表現其思想,但究竟「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蕭統《文選.序》)所以他們雖然有時言及「文」與「文學」,但卻與我們現在所謂「文」與「文學」大不相同;他們所謂「文」與「文學」是最廣義的,

幾乎等於現在所謂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 一、孔子及孔門諸子所謂「文」與「文學」及「文章」 《論語》中言及「文」者如下: 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篇)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 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歿,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 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 罕〉篇)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 矣。」(〈憲問〉篇) 由此知道孔子很重視「文」,列為四教之一,又以斯文自任。但其所謂「文」絕不同於現今所謂「文」。固然只就「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之「文」而言,可以附會為狹義之文;但由「博學於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謂之文」而言,可以推知「文」實包括一切應知的學問。至所謂「斯文」之「文」與「郁郁乎文哉」之「文」,則其義更廣,幾乎是指一切文物制度了。 孔門弟子所謂「文」,亦全同於孔子。如: 顏淵喟然歎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子罕〉篇) 此與孔子所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辭義全同。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 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鞹,猶犬 羊之鞹?」 此與孔子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是相同的(〈雍也〉篇)。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插画的发展史

插画的发展史 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所在。 1.1插画的历史演变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记确切年代的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般若经》中的扉页画。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应用范围扩大到医药书、历史地理书、考古图录书、日用百科书等书籍中,并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明清时期,可以说古代插画艺术大发展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刻书行业。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插画的形式大体有以下几种:卷首附图、文中插图、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内封面或扉页画和牌记等。 我国古代插画的历史演变,可以看作是版画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民间年画史。只不过民间年画更早地独立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商业插画的前身。 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之中。后来,插画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插画艺术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头脑,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更开阔了我们的心智。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的范畴。纵观当今插画界画家们不再局限于某一风格,他们常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方式,为达到预想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在中国,插画虽然发展的较晚,但追其溯源,方远流长.插画经过解放后黑板报、版画、宣传画格式的发展,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对国际流行风格的借鉴,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更多使用电脑进行插画设计的新锐作者涌现…… 插画从诞生的母体——书籍以外,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需要而不断涌现。 1.2插画的定义 《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针对书籍插图作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 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中国文学塑造中狼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变迁

中国文学塑造中狼意象的演变及其文化内涵变迁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2 9:40:17 点击: 1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狼意象往往是充满负性情感的阴险、狡诈的代名词。21世纪以来,关于狼性的文章作品重新审视了狼意象的基本特征。梳理并勾勒狼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可以更为明晰地辨识出“狼”形象在文学、史学、社会学等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变迁历程,从而改变中国文化中狼意象在较长一段历史时间上的单纯文化内涵,使之重新恢复其多元象征意义。 关键词:狼性;意象;内涵;文化;演变;变迁 狼作为生物链中的普通物种,多年来一直恣意自由地生活着,与其他生物一样,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21世纪以来,从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刊行以来,一时间,文坛上“狼言”四起。《狼的故事》、《像狼一样思考》、《狼魂》等作品相继涌现,更有许多未公开刊印,只是发布在网络上的有关“狼”的作品亦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2015年初,电影《狼图腾》、《战狼》以“非商业、非主流、非娱乐化”的“黑马”姿态,低调冲入新年电影排行榜并力拔头筹后,“狼”现象引起了诸多评论者的关注。大部分的评论着眼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幽远意旨、主题意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作品通过文字所传达的生态话语和人文话语进行了理性的思考。然而,对于“狼”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似乎不够深入,有进一步将其延伸、拓展至历史学、文化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以寻根溯源、见微知著,探寻其来龙去脉的必要。 一狼作为一种自然物种大多栖息于山地、草原、森林周边。在古代,以至近、现代,这些地区居住的人群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因此,现实生活中与狼关系较为密切的人群大多为少数民族、游牧民族,而农耕民族与狼的关系则较为疏离。狼作为山林、草原地区最为强悍、勇猛、智慧的动物而成为游牧民族、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并且往往与部落首领、英雄、始祖的出生、兴起联系在一起,进而形成“图腾”崇拜。《史记·大宛列传》记录了乌孙王昆莫奇异的出生及其成长,与《诗经》中《大雅·生民》篇后稷被弃,各种动物对其的种种保护有相近之处。现代学者认为,《大雅·生民》是远古图腾崇拜下的产物。 那么,有理由相信,乌孙王昆莫传说就是狼图腾影响下的文化产物。相似的记载又见于《汉书》卷六一《张骞传》。狼图腾在游牧民族传说中记载还见于《魏书》卷一零三《高车传》载录的关于高车远祖的传说。故事中匈奴单于之小女主动“下为狼妻”,从文中的“后遂滋繁成国”之句来看,或可推测出与她婚配的是以狼为图腾的高车远祖。而“其有好引声长歌,又似狼嗥”之句,或可理解为高车族是喜欢引吭高歌的游牧民族。追认狼为本民族始祖的游牧民族还有突厥族和蒙古族:突厥族认为其男性始祖是一匹狼;蒙古族也认为其始祖是“苍狼”。现代文化人类学学者普遍认为,人与兽婚配的故事,通常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在这些始祖崇拜的传说故事中,狼无疑是作为游牧民族之神圣崇拜物而存在的,且后世的诸多史书中亦有不少狼图腾崇拜的痕迹,如《隋书》、《新唐书》、《北史》中都载有少数民族在“牙门树狼头蠹”的习俗。不仅如此,少数民族的可汗甚至常常以狼头赏赐有功之臣,于此可见,绝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对狼保有着特殊的感情上的信仰与崇拜。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以畋猎中一只苍狼不幸殒命于犬群来预测自己命之将尽。从中可见蒙古人对狼在感情上对宗族的认同。

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

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哈尔滨市第一五六中学 孙枫

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 认识插图是运用插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运用插图是认识插图的归宿和深化,掌握识图方法是学习并运用插图内容的关键。掌握了读图方法等于掌握了学习运用插图教学的钥匙和路径,以至我们少走弯路,少花费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应如何合理运用历史插图、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合理运用插图使之成为有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历史插图。下面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为例进行介绍。 一、以图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视野已经能够关注到周围社区、国家的发展,已经有历史和国际的视野,而且他们有关注外部世界、积极参与周围世界变革的强烈愿望”,[24]这种愿望也就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兴趣的所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开头就照本宣科,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课上的导入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中运用好书本上的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导课方法。 案例1:八年级上册《全面内战的爆发》 师:请学生看书中第113页的“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等合影”一图,这是毛泽东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影,这两个的关系如何? 生:他们是阶级对立的人。 生:是敌人。 …… 师:大家说的都对,这两位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原本是阶级对立,可以说是生死对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对立的人会在站在一起照相呢?这幅照片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通过本节课的介绍去了解这一切。 通过一看一问一导,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作为初中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而最容易抓住学生兴趣关注点的莫过于游戏了。

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小说的概念和小说的起源这两个问题,历采争议颇多,迄无共识。就小说的概念而言,在古代的中国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情况。有三种情况首先必须分清: 一是,古体小说,也即通常所说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 二是,滥殇于唐而盛于宋后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的“小说”概念(或称说部小说); 三是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的小说概念。 这三种“小说”概念既有明显不同,又有交叉重迭。三种不同的小说观念所涵盖下的小说实绩,也既有明显的不同,又有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重迭。三种小说概念中,文言小说的“小说”概念出现得最早,有学者将其追溯到《庄子》那段著名的论述“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难矣”;延续的时间也最长,最少到清代末年,不少文人还按到这种观念来做着“小说”,迄于今,图书馆编目所称的子部小说仍然使用的这一概念;在研究中,有学者只承认清代末期引进的西方小说概念,用这种观念去套中国古代的小说。于是,不仅唐前一大段时空,中国的小说史是一片空白,也给现今的图书馆分类带来尴尬。我觉得,应该充分顾及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实际,不能单用西方的小说观念去硬套。 即使我们用现代的小说观念去考察中国小说的起源,我觉得,也有三种情况必须首先分清: 一是,小说文体的起源和小说因素的起源; 二是,小说的起源和小说的渊源; 三是,小说的主源和小说的支源。 因为就是站在现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去讨论中国小说起源这个问题时,我们还是常常把这些问题搞混了。比如,有人把小说文体的起源等同于小说因素的起源,把和小说有渊源的事物及文体与小说文体的起源关联在一起,对小说的主源与小说的支源不加区别,等等。于是在有人用现代小说观念去套中国小说,把中国的小说史进程拉得很后的同时,又有人将中国的小说史提得很前,认为在中国,有文体之分便有了小说;有人源流和影响不分,于是小说出于史,小说出于子,小说出于诗赋。许多的争论,实际上是产生于这三种情况的未能分清。有必要以中国古代理论史资料为依据,重新清理小说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它的定位及定位原则,以作为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小说与小说史的基础。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多加注 意的: 1.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流变是怎样的?直到明清,小说这一概念是从什么角度定位的?最早的小说观念与现代文学理论所认定的小说文体,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它们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是如何走到一起的?最后如何发展为一种纯文艺学意义上的文体 概念? 2.现代小说概念与古代小说概念差异何在? 3.以现代小说概念为基础来梳理、描述、评价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会导致什么样的情况?古代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的本体有没有被误解 考察古人的小说概念,大抵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看古人言论中对“小说”的理解和解释;二是从古人图书目录分类思想中看其对小说文体的理解;三是从古人所认定的小说文本中看其与今人“小说”概念的差异。对这三个方面,既要从横向的角度进行三者之间的联系比较,又要从纵向的角度对三者各自的变异进行把握。 前几年出版的南开大学中文系陈洪的《中国小说理论史》,把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即先秦的“泛称小说”阶段;两汉的“子部小说阶段”;魏晋至唐的“杂纂小说”阶段;宋元以后的“文学小说”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小说概念,可否这样命名,这四个阶段的区别是否就这样分明,当然可以再斟酌和讨论,但把二千余年的概念发展历史简概为四个阶段,对于人们简要地把握它们还是有效可行的。因此,我们不妨以四阶段的划分来重新梳理和阐释小说概念演变的历史过程。

中国小说发展史课件资料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二、小说的起源神话诸子史传:(1)源头(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其特点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 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 (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 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课程论文:基础分子生物学 题目: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基因概念的历史演变 摘要: 基因(gene)是遗传学家约翰逊(W.Johannsen)在1909年提出来的。在遗传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基因仅仅是1个逻辑推理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已经证实了的物质和结构。在基因遗传学史上,基因概念的发展大概分为以下阶段: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摩尔根的基因阶段;顺反子阶段和现代基因阶段。整个演变中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关键词:基因;概念;阶段;类型 正文: 一、早期的基因概念 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组成DNA分子的脱 氧核苷酸有四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由于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 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1.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 19世纪60年代初,孟德尔对具有不同形态的豌豆作杂交实验,在解释实验中每种性状的遗传行为时,用A代表红花,a代表白花,表明生物的某种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负责传递的,遗传下来的不是具体的性状,而是遗传因子。遗传因子是颗粒性的,在体 细胞内成双存在,在生殖细胞内成单存在。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是代表决定某个 性状遗传的抽象符号。 孟德尔在阐明遗传因子在世代中传递规律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基因的两个基本属性:基因是世代相传的,基因是决定遗传性表达的。现在所说的“基因是生物体传递遗 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基本物质单位”,实际上就是孟德尔所阐明的基因观。 2.摩尔根的基因阶段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创造了“基因”这一术语,用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但还只是提出了遗传因子的符号,没有提出基因的物质概念。摩尔根对果蝇的研究结果表明,1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一些性状的遗传行为之所以不符合孟德尔的独立分配定律,就是因为代表这些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彼此连锁而不易分离。这样,代表特定性状的特定基因与某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联系起来。基因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空间的实体,从而赋予基因以物质的内涵。3.顺反子阶段 早期的基因概念是把基因作为决定性状的最小单位、突变的最小单位和重组的最小单位,后来,这种“三位一体”的概念不断受到新发现的挑战。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1953年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 的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基因是DNA的片段,确定了基因的化学本质。 1957年,本泽尔(Seymour Benzer)以T4噬菌体为材料,在DNA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cistron)概念。 顺反子是1个遗传功能单位,1个顺反子决定1条多肽链。能产生1条多肽链的是1个顺反子,顺反子也就是基因的同义词。1个顺反子可以包含一系列突变单位——突变子。突变子是DNA中构成1个或若干个核苷酸。由于基因内的各个突变子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彼此之间能发生重组,重组频率与突变子之间的距离成正比。重组子代表1个空间单位,有起点和终点,可以是若干个密码子的重组,也可以是单个核苷酸的互换。如果是后者,重组子也就是突变子。 4.现代基因阶段 (1)操纵子 从分子水平来看,基因就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片段,经过转录和翻译能合成1条完整的多肽链。操纵基因与其控制下的一系列结构基因组成1个功能单位,称为操纵子。 (2)移动基因 移动基因指DNA能在有机体的染色体组内从1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它们能从1个位点切除,然后插入同一或不同染色体上的另一个位置。移动基因机构简单,由几个促进移位的基因组成。基因的跳动能够产生突变和染色体重排,进而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 (3)断裂基因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基因的遗传密码子是连续不断地并列在一起,形成1条没有间隔的完整基因实体。但后来通过对真核蛋白质编码基因结构的分析发现,在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中间插入有与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使1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的间断基因被称为断裂基因。 (4)假基因 1977年,G.Jacp根据对非洲爪蟾5S rRNA基因簇的研究,提出了假基因的概念,现已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发现了假基因。这是一种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出功能蛋白质的失活基因。 (5)重叠基因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认为同一段DNA序列内,是不可能存在重叠的读码结构的。但是,随着DNA核着酸序列测定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在一些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中发现,不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时是可以共用的。 二基因类型

插画科普

插画科普 插画科普首先我们都热爱插画,所以插画的知识是不能少的?希望所有加入的成员,都来科普插画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插画1?插画意义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绘画艺术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插画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使得前者无论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的探求,或是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展,展示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具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讲,绘画艺术成了基础学科,插画成了应用学科。纵观插画发展的历史,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地商业信息,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因此,如何对现代插画的诸多知识加以深入的学习、思考和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所在。2?插画定义《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 针对书籍插图作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 由于情报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插画的含 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

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统统称为“插画”。插画,在拉丁文的字义里,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义,它原来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而在现今各种出版品中,插画的重要性,早已远远地超过这个“照亮文字”的陪衬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题的思想,而且还会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 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涉及到文化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商业活动、影视文化等方面。 3.插画历史演变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 的历史。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中国早期插画形式 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 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唐肃宗时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刊

略谈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变迁

略谈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变迁 李银珠我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选入高中第五册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以高屋建瓴之势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作了回顾与概括,叙述简明扼要,论断准确精当。在这样有限的篇幅里,是难以对小说发展史及其规律性的方方面面作出详尽周严的论述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些说明,或许有助于对吴组缃先生这篇文章的理解。 一、“相去天渊”的古今小说概念 在我国,“小说”是已有两千多年之久的古老名称了。今天我们说起小说,毫无疑问是指一种文体,它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叙事性的内容、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生活场景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思想情绪的文学样式。可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小说”一开始不仅不具备文体意义,而且是一个鄙称,不同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很不一样的,它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才获得了今天这样的概念。 追溯起来,“小说”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庄子的《庄子·外物篇》。庄子是个对中国文化大有影响的人物,正是这个言尽天下大道的庄子在论述自己哲学追求的至境———自然之道时,第一次提出了“小说”一词: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庄子认为修饰琐屑浅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是不可能达到至境的。为了说透这个道理,他举了任公子钓鱼的事例。任公子这个人与众不同,他手拿大鱼钩,把用五十头犍牛作成的鱼饵投入东海后,便蹲在浙江会稽山上稳稳当当地钓开了鱼。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他依然从容自若。突然有一天,一条大鱼游过来吞食了鱼饵,大鱼的翻滚腾跃搅得海水动荡,白浪冲天,吓坏了方圆千里的人们,任公子终于钓到了这条大鱼,周围的人都饱餐了美味的鱼肉。庄子由此生出感慨:那些手拿小竿细绳,直奔小河沟渠,守着些鲇鱼鲫鱼的人,怎么可能钓到大鱼呢?任公子从容洒脱,毫不着意,反而钓到了大鱼,看来凡事只有任其自然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庄子最终想说明的道理. 庄子在上述引文中所说的“小说”只是与“大达”相对的小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①庄子把“小说”与“大达”并举,显然是贬“小说”、扬“大达”的。他是把儒、墨等诸子各家视为无关道术的琐碎言谈的,认为它们是“小说”非“大达”。尽管这里提出“小说”概念与现代意义的小说相差甚远,然而它却是中国古代“小说”一词的最早出处。“小说”因了庄子的鄙薄,不仅得以与“大达”并存,而且以此起步,不断演化、发展,直至成为与古代大相径庭的现代所谓文学体裁的小说。 清代刘廷玑说:“盖小说之名虽同,而古今之别,则相去天渊,”②是很有道理的。 二、从文体意义上评价“小说”的桓谭 在“小说”概念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东汉初年的桓谭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桓谭精通天文、喜好音律,是两汉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写的《新论》,涉及政治、哲学、文艺等诸多领域,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试题

2004 年下半年小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空1 分,共11 分) 1.《辽海丹忠录》是以______为主人公的时事小说。 2.南宋时期的“说话” ,分为说铁骑儿、___、____、___等四家。 3.《红楼梦》以“木石前盟”与___为象征,写出两种对立的爱情婚姻观。 4.《南史演义》《北史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5.《于少保萃忠全传》的作者是____,它是写____生平遭遇的传记体历史小说。6.以骆宏勋、花碧莲的婚恋故事为框架的武侠小说是______,《圣朝鼎盛万年青》以______皇帝下江南为主要线索,最后几大武林门派会聚泉州,击毙方世玉、至善禅师,攻破泉州______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7.《红楼梦》可能是在下列哪一部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 A.《花月痕》B.《雪月梅传》C.《风月宝鉴》D.《鸳鸯针》 8.《西汉演义》的作者是【】 A.甄伟B.袁于令C.杜纲D.余邵鱼 9.纪录了唐僧等取经故事的朝鲜汉语教科书是【】 A.《定鼎奇闻》B.《朴通事谚解》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销释真空宝卷》10.借梦境来影射现实的著名的唐人小说是【】 A.《南柯太守记》《幻影》、B.《枕中记》《希夷梦》 C《南柯太守记》《枕中记》、D《南柯太守记》《迷楼记》 11.表现帝王发迹变泰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是【】 A.《飞龙全传》《英烈传》、B.《英烈传》《说岳全传》 C.《铁冠图演义》《飞龙全传》、D.《樵史通俗演义》《飞龙全传》 12.“新红学”的代表人物是【】 A.胡适、鲁迅、B.蔡元培、鲁迅C.李希凡、蓝翎D.胡适、俞平伯 13.标志我国古代小说开始自觉进行小说创作,获得独立地位的是【】 A.魏晋小说、B.宋元话本、C.唐传奇D.明代传奇小说 14.宋代有三篇揭露隋炀帝的文言小说,它们是【】 A.《温泉记》《流红记》《海山记》、B.《海山记》《梅妃传》《随遗录》、 C.《迷楼记》《流红记》《开河记》、D.《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 15.宋元话本中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有【】 A.《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 B.《快嘴李翠莲》《简帖和尚》《志诚张主管》 C.《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 D.《错斩崔宁》《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简帖和尚》 16.唐代的“一枝花话” ,说的是谁的故事【】 A.崔莺莺B.李娃C.任氏D.红线小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9 分) 17. “讲史” 18. “自传说” 19. 公案小说

历史插图全

1839年林则徐关天培虎门抗英洋枪队首领华尔左宗棠收复新疆 虎门销烟(P2)战死炮台(P4)镇压太平军(P9)(P13) 邓世昌(P16)瓦德西(21)日意格(29)光绪帝(34) 黄海大战八国联军统帅福州船政局戊戌变法皇帝 康有为(公车上书)梁启超(公车上书)谭嗣同孙中山(辛亥革命)戊戌变法(P32)戊戌变法(P32)(戊戌六君子)(P32)武昌起义(P38)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P38)陈独秀(P41)李大钊(P41)三民主义(P36)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敬告青年》〈孔子与宪法〉

胡适(P41)鲁迅(P41)毛泽东(P48)董必武(48) 《文学改良刍论》《狂人日记》一大代表一大代表 李达(48)周恩来(P50)彭德怀(P80)张謇(P100) 一大代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百团大战“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詹天佑(P112)侯德榜(P113)魏源(P114)严复(P114)京张铁路“人”字型《制碱》“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 鲁迅(P118)徐悲鸿(P118)冼星海(P119)聂耳(P119) 《狂人日记》《孔乙已》《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火烧圆明园(P7)左宗棠(P12)1901年《辛丑条约》(P22) 1860年英法联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江南制造总局(P28)张之洞(P29)京师同文馆(P29)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 公车上书(1895年)(P32)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P40)“一大”嘉兴南湖游船(P48)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黄埔军校(1924年)(P50)北伐军出征前誓师大会(P51)南昌起义(1927.8.1)(P54) 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红军飞夺泸定桥(P61)西安事变(1936.12.12)(P72)卢沟桥事变(1937.7.7)(P7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9军佟麟阁、132师赵登禹) 张学良、杨虎城 南京大屠杀(1937.12)(P77)彭德怀百团大战(80)1945.8.15日本投降(P83)“紫金山下”杀人比赛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