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等基本概念。掌握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2.能够运用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交换问题。能够运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的、普遍的经济现象。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科技意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引发的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价值规律的实现(等价交换的实现)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的含义

▲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的产生时间: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人类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而出现。

3.商品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内容: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总和。

5.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商品经济发展至今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的关系

▲先有商品生产还是先有商品交换

▲送给别人的礼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三者的区别和共同点.(略)

▲先有商品生产还是先有商品交换: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是先有商品交换,后有商品生产.;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是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

▲送给别人的礼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商品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只存在于流通领域,一旦离开流通领域,则成了消费品,也就不是商品了。

如某人在商店里购买某物,这是一种买卖关系,在这里某物是商品。但当某人把某物作为礼品送给别人,某人和接受礼品的人的关系,不是买卖关系,因而在这里这件礼品不是商品。

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一事实充分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普遍性质。要善于用辨证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同种物品的多种使

用价值总是被人们不断的发现和利用的.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1把斧子为什么需要同15千克大米大米相交换?

1把斧子为什么能同15千克大米大米相交换?确定这一交换比例的根据是什

么?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交

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一把斧子的价值是通过15千克大米表现出来的,15千克大米是一

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在商品交换中,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身上耗费多少劳动,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有价值,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之一:之二:自己填一定或不一定

1、没有使用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有价值,

4、没有价值,没有价值。

有价值。

有使用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

一定不一定一定不一定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辨证统一的

▲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的.其对立表现在.两者的含义、属性和体现的关系

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

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属性是缺一不可的。这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对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于:(1)在购买商品时,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来考察,要追求“物美价廉”。(2)作为商品生产者,要想顺利地将商品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就必须树立提高产品质量,多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真正树立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

能力训练:针对市场上假冒伪劣盛行这一情况,有识之士指出,不打假就是打“真”,不打劣就是打“优”。

(1)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说明为什么要打假?

(2)如何理解“不打假就是打…真?,不打劣就是打…优?”这句话?

三、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1)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量当然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

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者不止一个,那么谁的劳动时间可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如果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有每个商品生产者自己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会出现什么结果?

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商品价值量?

1、甲、乙、丙三个劳动者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

生产茶杯,生产一个茶杯所用的劳动时间分别为3、

4、5小时。谁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2、甲、乙、丙、丁四个劳动者生产茶杯。甲

用手工劳动,后三者用机器劳动。生产一个茶杯所

用的劳动时间分别为5;0.1;0.2;0.3小时。问:一个

茶杯的价值量是多少?(从一般意义上讲)

(2)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界定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解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某一生产部门中,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而不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和价格的波动而形成和确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界定

如:某一时期,社会上的纺织行业一天总共生产出10万尺布。分别由5家机器织布的企业和95家手工织布的企业生产。其中7万尺是用机器生产的,每尺布的平均劳动时间是5分钟. 3万尺是用手工生产的,每尺布的平均劳动时间是50分钟。而此时机器织布的企业只有5家,而手工织布的企业却有95家。

问:生产每尺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键是要确定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什么?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某一生产部门中,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条件,而不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机器生产就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因为用机器生产的7万尺布在该类总产品中占绝大多数。

在上例中,机器生产是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那么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则是指在机器织布的条件下,平均生产1尺布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也就是说不能把这种平均看成是全行业范围内的平均.因此,上例中每尺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分钟.因而每尺布的价值量是5分钟.

课堂练习

设:某国生产布的部门只有甲、乙、丙、丁、戊五个“生产者”,甲、乙、丙是手工作坊,甲每

年向社会提供布500M,每米布耗时5、76小时,乙每

年向社会提供布1000M,每米布耗时4、32小时、丙

每年向社会提供布1500M,每米布耗时2、88小时,

丁与戊采用机器生产,每年各向社会提供布100M,

每米布耗时2小时。那么,当时社会上每米布的价值

量应是多少?

假如第二年甲、乙、丙三者劳动生产率和向社会提供布的数量均不变,而丁、戊由于技术改进劳

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年均向社会提供布20000M,

每米布耗时分别为0、14小时和0、16小时,那么,

这时社会上每米布的价值量又是多少?

3、劳动生产率

⑴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形式.

⑵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指“部门劳动生产率”或叫行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⑶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了,从而使这种商品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可见,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与劳动生产率变化有关的几组重大比例关系的变化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增加商品的价值总量,但不会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下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算一算

课堂练习: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劳动积极性不同

B、产品质量不同

C、劳动生产率不同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4、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引发的商品交换比例的变化

例1计算:

如果一双皮鞋等于4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却将降低一倍,那么,l件上衣可以换A

A.1双皮鞋B.2双皮鞋

C.4双皮鞋D.8双皮鞋

例2:如果1只羊=2袋米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试计算

1、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1:4)(1:1)

2、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如果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

(1:1)(1:4)

3、如果养羊和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倍,情况如何?(1:2)

4、如果养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倍,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反之呢?(1:8)(1:0。5)

5、如果养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两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1只羊可以交换几袋米?(1:2/3)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⑵“等价”的含义: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因而,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的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交换. 货币出现后,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相等,货币产生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但这一原则并不是存在于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讲的。

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体现在每一次的具体的商品交换中,而应是在一个较长时期,通过无数次商品交换,或社会的总体商品交换来体现的。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要求交换双方的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交换.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是与价值相一致,甚至可以说,经常是不一致

的.这是因为: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画出价格波动曲线,略)

▲价格波动曲线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这里应把握好三点:

①供求变化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反过来价格也影响供求关系,价格的波动会引导商品生产者增加或减少、停止该种商品的生产,导致供求趋向平衡.供求变化与价格波动二者相互制约。(具体见下表) 物价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②价格的波动不会背离价值太远,它始终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和价值是一致的。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再次说明前面已经讲过的观点:①、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但这一原则并不是存在于每一场合,而是从整体上讲的。②、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体现在每一次的具体的商品交换中,而应是在一个较长时期,通过无数次商品交换,或社会的总体商品交换来体现的。

课堂练习与思考

在现实中,一些稀有东西,包括文物、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它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会围绕价值的波动。在这些经济活动中,价值规律是否发生作用?

提示:它们的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它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的扩大和商品供应量的增加,不能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它,也不能取消它,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

价值规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展示资料:人们不会忘记,80年代中期,彩电成为我国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价格一路上扬。于是,各地许多企业份份转产发展彩电生产,在短短的时间内,国内先后引进了100多条彩电生产流水线,迅速扩大了彩电年生产能力,满足了市场需求

我们也记得:99年6月9日,康佳等9家彩电骨干企业结盟限价,但并没有阻止彩电价格的进一步下滑,而是演绎了一场极富戏剧性的彩电价格蹦极跳。其中,第二蹦极跳是以2000年8月12日长虹、康佳、能猫等名牌彩电的大幅度降价为标志,降价幅度最大为每台1400元。

2003年8月14日《市场信息》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彩电行业生产严重过剩,每年2000万台的需求与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部分彩电生产厂家开始转产空调,部分破产、倒闭。但令许多转行做起了空调许多彩电企业意想不到的是,目前全国的空调产量约2000万台,而实际销量将在1500

万台左右,一些企业不得不面对500万台过剩的黑洞。

设问:①从纷纷生产彩电——纷纷转产、甚至倒闭,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经济资源在流动。

②不流动行不行?不行。为保证社会生产、再生产协调正常进行;满足消费者需要

③为什么会流动?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双向制约

④结论是什么?(从这方面讲,价值规律有什么作用?)

⑤由价值规律哪条内容间决定?

可以结合下表讲解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入

物价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出

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企业讲是种外在压力,企业要向市场要效益,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政府要加快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展示资料:1998年8月,又一轮降价风潮冲击国内各VCD生产企业。首先翻船的是以3.1亿元买断1997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的“小霸王”,紧接着倒闭的是以2.65亿元买断1998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标王的“爱多”。而“新科”、“裕兴”等于却巍然不动。其主要原因是:始终坚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企业从领导到每位职工以自身岗位的高标准要求,苦练内功,提高了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从而以良好的质量、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优质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价值规律的这一作用对企业和个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对企业是一种内在的压力,企业要向技术、管理、向劳动者素质要效益;每个人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适应竞争的需要。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在实际的竞争中,由于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努力成都不一样,其竞争结果也不同。

例:我们都知道“容声”这个品牌,说到“容声”,人们自然想起“科龙”旗下的容声冰箱,其实在80年代初,“科龙”仅仅是容声的一个分支小厂,然而,在竞争中,科龙迅速崛起,而容声却丧失了优势:产品老化、管理失控、市场萎缩,自1997连年亏损。这显示出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一作用:积极作用——激励优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国家负担,减少资源浪费。消极影响——造成资源浪费形成一定社会问题

针对训练

近两年来,手机市场日新月异。手机品种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手机当作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了。据此回答l—2题

1.人们对手机功能的追求,表明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非常关注的是 B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附加值

2.手机开发商对手机功能的追求,其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B、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C、竞争太激烈

D、为了发展生产力

假定甲和乙两家服装厂各生产一件同种款式和大小的西装,他们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分别为小时和8小时。而此中款式的西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7小时,据此回答3—4题

3.此中款式西装每件的价值量为 A

A. 受供求关系影响,无法确定

B.7小时

C.9小时

D. 6小时

4.对甲和乙两家服装厂今后的发展较合理的估计为 A

①乙服装厂要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其个别劳动时间。甲服装厂则不需要

②甲乙两家都必须缩短个别必要劳动时间③甲乙两家都必须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④甲乙两家都要改进技术,减少单位产品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有些不法商人,用医院遗弃的旧纱布、棉絮等,制成被褥、沙发、床垫出卖,专家称这种“黑心棉”中含有大量病茵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东西.据此回答5一6题

5.此种做法对生产者来说:A

A、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最终也会损坏生产者自身的利益

B、不注重商品的交换价值,导致长远效益受损

C、消费者要注意商品的使用价值

D、消费者要注意维护自身的权力

6.此种做法,违背了市场交易的什么原则?D

A 自愿 B、公平 C、平等 D、诚实守信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从而结束了新中国黄金不能自由买卖的历史,由国家控制的黄金开始走向市场。据此回答7—9题

7.黄金是国际市场上的一种重要的商品,目前,其价格约在每盎司365美元左右。

下列与黄金价格相关的因素有A

①黄金资源的稀缺性②黄金的价值量大

③黄金具有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④黄金易于分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大幅度波动,但最终也没有低于白银的价格,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C

A.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价值规律的作用D.政府的经济干预

9.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有利于 A

①发挥市场对黄金资源配置和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②我国黄金生产、流通、消费的健康有序发展

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④我国黄金市场与国际接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善于把握商机,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据此回答10—11题。10.2000年秋冬交替之际,正是感冒高发期,“康泰克”等15种含有“PPA”复方制剂的药品被撤下柜台,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PPA”走了,商机来

了!许多药品生产厂家立即加班加点生产,抢占市场。这表明价值规律可以A

A.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B.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D.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

11.蒙文是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被广泛使用,在当地也有专门为内蒙古人民开设的蒙文电视台,但却没有显示蒙文功能的彩电,海尔集团获知这一市场需求信息后,只用半年时间就推出了我国首台有蒙文功能的彩电深受内蒙古人民的青睐。这一事实说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需要D

A.改进生产技术B.加强经营管理

C.调整产品结构D.面向市场生产

2002年3月22日是第十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水为发展服务”。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05年全世界将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据此回答12~14题。

12.据统计,全世界生活在干旱地区的10多亿人,由于没有足够的水资源用于灌溉,只能维持1990年人均粮食产量水平;约3.48亿人面临严重的经济缺水。

这说明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B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优先满足农业用水

B.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做到统筹规划

C.要考虑水资源的紧缺性,重点解决工业用水

D.投资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发地下水资源

13.我国水资源基本概况也不容乐观,一是分布不均;二是水环境恶化,尤其是华北地区。你认为能迅速根本地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措施是 B

A.大力兴修水利,解决季节分布不均

B.实施南水北调,解决地区分布不均

C.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建立高效节水型社会

D.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扭转水环境恶化的趋势

14.依据上述材料,从经济上看你认为可行的办法有: B

①合理确定水价,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②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③开发和节约并举,开发优先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调水工程的投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下表是《人民日报》对全国洗衣机问卷调查的情况,表格所列是消费者选购洗

(1)消费者选购洗衣机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

(2)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有原理说明这是为什么?

(3)上述现象对生产厂家有何启示?

16.《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4日报道:中国最权威的两位银行官员今天在同一个场合的不同时间分别重申,中国今年仍将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专家分析,这可能会让日本媒体再次哀叹“人民币升值无望”。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什么意义?

(2)怎样才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答案要点:(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必须使人民币的供应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一致。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17.去年华南地区某品牌空调广告宣传打得很响,价位也很低,但平均返修率却高达49%。究其原因,一是内部管理不善,二是偷工减料。更有甚者,有人打出了500元的低价空调,对此,精明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天大的笑话。他们指出,违背客观事实的低价位绝不是吸引用户的惟一法宝。(18分)

(1)作为消费者,你如何看待空调价位低而返修率高这一现象?(6分)

(2)你怎样看待空调的降价行为?(6分)

(3)你认为企业怎样才能吸引用户?(6分)

答案要点(1)消费者购买商品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价廉”则是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人们在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度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空调价位低、返修率高,是价廉而物不美,这不符合消费者的购物要求。(6分)(2)①价格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如果企业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来进行降价促销,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这种行为是值得称道的。②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不合理的低价必将以牺牲质量为前提,特别是低于成本价的销售行为,最终可能导致销售和售后服务相分离,从而损害行业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最终也必将遭到市场的惩罚。(每小点3分,共6分)

(3)①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②注重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好的产品。③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每小点2分,共6分)

§2货币职能与通膨、通缩

教学目标:

1.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基本概念。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基本知识认识现实生活中与货币有关的事实。能够运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基本理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能对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掌握辨证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难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

的相应对策。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提问;什么是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与现代的商品交换有什么区别?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现代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要了解这两个公式的关系,就要学习货币理论。弄清楚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商品交换历经了哪些阶段呢。

1、从历史上看,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产生晚的多.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即物物交换形式)

1只羊=2把斧

1只羊=15千克大米

1头猪=1两黄金

1千克盐=0.3千克木耳

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的共同点:商品=商品,也可以说是“商品=等价物”(交换价值)

思考:怎样辨证地看待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人类经济发展进入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也表明这一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是很底的。人类的很多需要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不能得到满足,生活水平极端底下。

(2)、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 6分黄金

1克银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是1只羊的等价物,也是1只羊的交换价值,它们表现了1只羊的价值。②1只羊的价值是通过等式右边的商品价值得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了一种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上投入交换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的多种需要逐步得到满足。⑤但是扩大的物物交换形式也存在着重大缺陷。在这一交换形式下,人们需要经过多次交换才能最终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的一次成功几乎成为不可能。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6分黄金=1只羊

1克银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1只羊是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等价物,也是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②等式左边的所有商品的价值是通过1只羊的价值得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的重大缺陷,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商品交换,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⑤但是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存在着重大缺陷。由于不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样,在更大范围内的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换就不便进行。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存在,也总是在解决矛盾中发展。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缺陷,才推动着商品交换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货币的产生就成为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1件衣

1两盐

1把刀

1只羊= 6分黄金

15千克大米

其他商品

这个等式的经济学意义有:①等式右边的商品黄金固定地充当了一般是等价物,我们把它叫做货币。它表现了这些商品的价值,被称之为商品的价格。它可以直接和其他商品相交换②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③这个等式可以解读为许多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了许多商品的价值。④商品交换进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意味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进有了新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它克服了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阶段的缺陷,人们可以在不同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总结与归纳:

1、货币的本质

⑴、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⑵、货币的含义: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⑶、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金银充当,金银就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从实质上看,货币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课堂练习1

作为货币的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银、作为一般商品的金银、作为自然物品的金银它们四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课堂练习2

辨析: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价格将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提示:首先,要明确一个交换等式的经济学意义;其次,要了解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许多商品的价值时,商品交换处于什么阶段,是否有货币.

课堂练习3

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或物品,早于货币和商品而存在,但只有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商品交换需要由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才成了货币,从而使一种自然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具有社会性,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有很多的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但只有金银因有其特有的优势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成为货币

2、货币的职能

(1) 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什么是货币的职能: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即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有哪些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货币职能的共同本质是什么.: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①关于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货币的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正确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为什么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它本身有价值。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它自身的数量也必须计算。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充当价值尺度是货币特有的职能吗?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即商品都可以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的高低归根结底是价值的大小决定的。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营者的暴利行为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②、关于流通手段职能

▲含义: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人们日常从商品买卖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即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流通手段是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

▲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前者是物与物的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它不需要媒介;后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前者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后者则是在货币产生后。

前者是买卖同时进行的,双方同意就可成交;后者买卖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分

离的。

③、货币的其它职能

▲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①含义,②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储藏手段职能,③黄金饰品和黄金货币是不同的

思考:黄金饰品能充当储藏手段职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吗?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职能: :①含义,②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①含义,②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作为世界货币,铸币和纸币都是不行的,③货币在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的作用,④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

三、纸币与通货膨胀

1、纸币的产生与发展

⑴、纸币的产生

天然金银条块→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以铸币的形式出现,是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产生的。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这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瞬息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种名事实不符的变化,决定了纸币可以代替足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⑵、纸币的含义

①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优点

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

(3)我国的人民币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我国最早的执笔出现于北宋年间四川境内流通的“交子”

▲人民币是我国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

▲我国的人民币是在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是开始发行的.

▲人民币与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发展的血脉.

(4)、纸币的职能

▲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它能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有某种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马克、英镑、法郎、日元等。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它可以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主要是因为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

2、货币流通规律

①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货币量为限度。

③决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第一,一定时期内待销售的商品量;第二,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

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就是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

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一张一定面值的纸币,在市场上只流通一次就会回笼到银行而退出流通吗?

课堂练习1: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

▲假定每1元货币只流通1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那么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5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假定每1元货币流通4次,而国家发行了1000亿元的纸币,那么每1元纸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购买力?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国家有无权力规定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有无权力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有无权里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有无权力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数量的多少,有权规定各种面值的纸币发行多少,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的大小.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

①通货膨胀: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基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②是不是价格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会引发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在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下,价格也会上涨。

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数有哪些.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营者的暴利行、国际黄金市场价格等.

▲议一议: 通货膨胀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是有危害的: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通货紧缩

①通货紧缩: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

通货紧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消费疲软,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②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出口增加财政投资,适度增加货币投入量,以达到重新启动市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4、正确对待货币

▲首先要明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

▲既不能蔑视金钱的作用,也不能把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搞金钱至上、拜金主义。

▲对待金钱应该是“取之有道”,即挣钱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

▲“用之有度”,即有了钱,不能挥霍浪费,应为支援国家、援助他人作出贡献,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针对训练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据此回答1~2题。

1.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 A

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B.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商品

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D.商品交换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一公式表明:B

①商品与商品进行直接交换②商品流通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④卖和买同时进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下列关于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①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货币也是一种商品④任何商品的价值都通过货币来表现 B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一般等价物与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区别在于:

①前者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表现商品的用途②前者往往由不同商品充当,后者只能由金银充当③前者可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后者只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④前者可以是普通商品,后者必须是金银 C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金银充当货币以后,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D

A.金银一旦成为货币也就不再是商品

B.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C.金银作为货币它的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D.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6.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它们的共同的本质是 D

A.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一般等价物

7.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 B

A.金银天然是货币

B.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有价值

C.货币由国家发行

D.货币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8.“货币无论它来自哪里,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说明: C

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②货币可以买到一切东西③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④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费涅克是一名美国商人,旅游时瀑布的水声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带上录音机,录下了许多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回到城里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出售,想不到他的生意十分兴隆。回答9—10题。

9.上述事例说明录制的声音B

A.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B.凝结着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C.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D.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0.如果10美元购买了材料中的一盘录音带,这10美元 D

A.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B.在本质上和金属货币是完全一样的

C.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D.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

2002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2年金银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全年共10个项目,其中金币19个品种,银币21个品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1—13题。

11.下列对“金银纪念币”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属于法定的货币,但不能流通

B.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流通

C.是纸币,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是金属货币,代替纸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2.上述材料表明 B

A.只有人民币才是我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B.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负责货币发行事宜

C.金银纪念币只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D.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13.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A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确定的②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③纸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是由国家规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九五”前期,我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九五”后期,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有效地扩大了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保证了“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危害各是什么?

(2)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多地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答案要点.(1)①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了,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减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混乱。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等现象。

(2)①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②适度的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好处。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③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5.临沂市罗庄镇沈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廷江,对“钱”别有一番高论,他说:“人活着没钱不行,光为钱活着也不行,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王廷江为挣钱没黑没白地苦干;为惜钱以至于出差很少在宾馆吃饭,总是找个小饭店吃碗面条或吃个包子。然而,他对集体、对别人却慷慨大方:他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拥有420万元固定资产和180万元流动资产的白瓷厂无偿地献给村集体,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他拿出自己的5万公斤小麦送到苍山县灾民手中。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货币的知识分析和评价王廷江的言行。

答案要点:(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财富的象征。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离不开货币。因此,人活着没有钱是不行的。所以,王廷江拼命去挣钱并且过着俭朴的日子。

(2)人活着除了金钱以外还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所以,人不能只为钱活着,王廷江把厂子捐献给村集体的义举正表明了他的高尚情操。

(3)王廷江的言行表明,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花钱要用在正当的途径。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等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广大群众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区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有关的基本理论对地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公有制经济的地位、范围、作用。认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尤其正确认识股份制。掌握全面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改革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教学难点: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包括解放生产力和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两个方面。

前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后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前者以后者为方向,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后者以前者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生产目的不再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劳动、走向共同富裕的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上午要求,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量、质);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⑵、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公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这不是简单的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它是指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以有所差别;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在于国有资产在布局的面面俱到

②、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是怎样认识的? 这种认识在理论上为什么是错误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就是公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这不仅是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还要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产业上要占优势. 要使国有资产在布局的面面俱到。

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评价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是否合理的标准,背离了生产力标准;同时,它把所有制性质与所有制实现形式即把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因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⑴、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⑵、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