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及其影响

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及其影响

一、稀土的概况 (2)

二、目前我国稀土发展的问题 (2)

三、近期稀土的相关政策及外界的反应 (3)

1、近期我国稀土相关政策 (3)

2、外界对我国近期出台的稀土出口政策的反应 (4)

四、政策目标:取得稀土定价权 (4)

1、为什么要取得稀土定价权? (4)

2、为什么争取定价权的努力难见成效? (5)

2-1中国的稀土产量研究 (6)

2-1中国稀土市场研究 (7)

3、争取话语权的出路究竟在哪? (8)

3-1整合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8)

3-2严格限制稀土初级产品外流,引导和鼓励企业出口高附加值稀土产品 (9)

3-3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吸引国外先进的稀土研发机构和企业进驻中国 (9)

我国稀土出口的政策及其影响

摘要:2009年6月,美国和欧盟就中国限制稀土等战略性物资出口上诉世贸组织。当前,日本也高调加入向中国施压的行列。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曾又一次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稀土到底是什么?政府的什么措施让外界如此紧张?为什么我国要出台这些政策,其目的是什么?这些政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关键字:稀土出口出口配额限制定价权供求失衡产业整合

钕、钇、镝——人们不知道这些稀土金属的名字也情有可原。这些金属一直鲜为人知,直到最近,由于价格飙升,才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它们具有独特的磁性、光学性和其它特性,对微型化、激光和能源效率至关重要。从精确制导武器、夜视仪和雷达系统,到绿色科技如混合动力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无数现代商品都会用到这17种所谓的稀土金属。

邓小平曾经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口号被雕刻在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aotou Steel Rare Earth Hi-Tech Company)的墙壁上。就储量而言,中国对稀土的控制并不特别强大:其3600万吨的储量仅略高于美国(1300万吨)与前苏联各共和国(1900万吨)之和。但经过30年对上游开采和下游加工的投资、一步步地迫使国际竞争对手退出该行业,中国确实占据了去年全球12.4万吨产量的97%。实际上,是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的双重作用,造就了中国在该行业近乎垄断的地位。稀土本身并不那么稀罕,但在中国生产要便宜得多。这里的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较低,导致其它国家大多数稀土矿关门大吉。

2

首先,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中国最大的优势是资源秉赋,但在稀土产业链上基本处在价值链低端,在应用部分基本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尤其是把稀土用于其他产业时,我们的产业领域和应用模式的价值都很低。稀土应用的很多专利都掌握在日本等国的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极少拥有专利。实际上,这是工业能力、产业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问题。

其次,在资源利用上,国内也十分混乱,资源开采和利用缺乏系统的战略安排,往往形成中央企业、地方企业、乡村企业多头参与开发的混乱局面,资源浪费极大。据称,在南方某重稀土产区,稀土资源开采中的浪费量比最后的使用量还多一倍!同时,国内开采方式极为粗放,对环境的毁灭性破坏极大。

第三,中国控制稀土资源的政策缺乏弹性和结构差别。如果“一刀切”控制资源出口,也会限制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006年以来,在稀土领域的部分重量级专家的奔走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稀土低价流失现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整合意见、加大了出口配额的控制力度,并且开始着手制定稀土行业的准入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来看,通过提高稀土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出口配额管理来限制稀土出口数量并扭转定价不利的局面已经成为主要的政策思路。

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全国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指标再次进行了严格控制。《通知》规定,2010年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9200吨,其中轻稀土77000吨,中重稀土12200吨。并且,2011年6月30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7月,国土部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填报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统计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省级稀土等矿产勘查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上报稀土等矿产资源的现有开采情况,并对下一步开采编制成文规划。

3

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则公布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向稀土行业和社会各界征求修改意见及建议。准入条件从生产布局条件、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置了稀土矿开采、冶炼门槛。这是我国首次从生产规模方面设置稀土准入门槛。

此外,《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于4月在环保部通过了审议。除规范探矿采矿外,出口配额也有所限制。2010年商务部稀土出口配额全年为30258吨,相比2009年的5万吨,减少40%。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日本官员表示,中国相关部门最近几周阻止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日本政府考虑过就出口明显受到干扰在WTO对中国采取行动。日本政府正致力于促进开发稀土替代来源,同时鼓励开发替代材料。“在某些材料上完全依赖于中国有很高的风险,大家都开始意识到了那种风险,”这位日本官员表示。一些日本官员和业内高管认为,该策略对日本政府在稀土应用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一名日本官员表示:“显然,中国想要核心技术。那是一种新的重商主义。”中国的政策开始让一些日本生产商感到担忧。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呼吁美国及其盟友减少对中国稀土生产的依赖,这是美国高官就此主题发表的最为直率的言论之一。美国正匆忙采取行动,恢复生产国防装备和绿色科技所必需的原材料,以应对各方对中国主导稀土行业日益加剧的忧虑。

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的两个废弃稀土矿正重新开工。但未来几年,供应可能不太稳定。即使供应稳定后,盈利能力也无法保证。丰田公司(Toyota)正在越南开发一座稀土矿,但可能不希望供应竞争对手。包括住友(Sumitomo)和三菱(Mitsubishi)在内的数家贸易公司,也正在哈萨克斯坦和巴西等地联合勘探开发。

4

在中国对日本限制出口稀土的消息传来后的四天内,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China Rare Earth Holdings)股价飙升近40%。在上海上市的稀土业巨擘、满足全球五分之二需求的内蒙古包钢稀土(Inner Mongolia Baotou Steel Rare Earth),今年迄今股价已猛涨156%,而基准股指则下滑五分之一。此外,过去四周内,在纽约上市的稀有元素资源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135%,自年初至今的涨幅更高达300%。

稀土这个概念能在政商两界炒得这么热,得益于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与战略资源相关的资产交易可视为战略金融,必和必拓、力拓搞的铁矿石指数化定价体系,就是战略金融的一种表现。西方国家看到了稀土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市场,但西方资本目前还无法大量参与这个市场。这种相对稀缺性和暂时的焦虑情绪推动了与稀土相关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

中国出口的纺织品以及其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常常在国外遭遇反倾销诉讼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抵制,但是稀土没有,相反,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倒是对中国低价出口稀土产品持欢迎态度。事实上,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法国等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改为依赖进口中国稀土,日本甚至已从中国进口了可供其使用多年的稀土储备。同样的低价,事实上的倾销,稀土并没有像纺织品那样遇到任何贸易壁垒。原因很简单,因为稀土不但是稀缺资源,而且是战略资源。

在经济分析中,价格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反映程度。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陡峭),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销售收入则会减少,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曲线比较平坦),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销售收入则会增加。稀土作为资源类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提高价格有助于增加生产厂商的收入。因此,争取稀土定价话语权是必要的。

根据经济学常识,某种资源或者产品的卖方垄断者,应该能享有定价权,并能获得一定的垄断溢价,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三大铁矿石寡头连年对中国钢企敲骨吸髓式的涨价就是最好的例证。按理说,中国稀土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如此之高,也理应享有充分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可事实正好相反,中国看似垄断了国际稀土市场,却没有成为价格制定者,反而沦为价格的接受者。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10倍,价格却下跌了将近60%。如果是普通

5

的工业产品出现这样的格局,则说明要么是中国劳动生产率较高,要么是中国生产成本更低,多少还值得称道。但是,稀土可是上天赋予的稀缺资源,同期内,我们很难再找到其他的价格不飙涨却反而下跌的稀缺资源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呢?

回顾稀土价格的变化,用“过山车”来形容最恰当。价格的波动固然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如此巨大的波动无法用经济周期来解释,根本原因是供求失衡。

中国稀土产业的历史供求走势如图所示。其中,中国稀土需求为国内稀土消费量和中国稀土出口量之和,供求平衡为中国稀土供给与中国稀土需求之差。上世纪90年代初,稀土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可视为均衡价格,此时稀土价格正处于历史最高峰。之后稀土产量持续过剩,供给曲线右移,稀土价格逐渐走低。1992年单一稀土氧化物平均创汇1.96万美元/吨,2002年已降到每吨0.51万美元。刨除汇率变化以及通货膨胀因素,下降幅度仍然惊人。2006年,政府将指导性计划改为指令性计划,严格控制稀土产量。虽然当年稀土仍然过剩1.6万吨,占产量的12%,但政策的施行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各种稀土产品价格均有所回升。2007年,稀土产量得到较好控制,过剩量不到0.3万吨,供给曲线左移,向市场出清状态靠拢,稀土价格回升至新世纪以来的顶峰:有稀土价格风向标之称的氧化镨、氧化钕最高价格达到26万元/吨(2005年,氧化钕的价格一度跌落到3万元/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稀土需求量锐减,需求曲线左移,又偏离了市场的均衡状态,稀土价格大幅跳水,氧化镨、氧化钕价格降

6

7

至7万元/吨,稀土再次回到了“土价钱”的境地。

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后三种合起来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当然,现实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决定市场类型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二是厂商所生产商品的差别程度,三是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四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第一和第二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决定因素,第三个因素是第一个因素和第二个因素的必然结果,

第四个因素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关于这四个市场的划分及其相应的特征可以用下表来概括。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的确垄断了国际稀土市场。然而,从事稀土开采、加工的中国企业多达百家以上,而且这还只是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实际数量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如此众多的独立企业没有任何联动的可能性,以追求利润为宗旨的企业也不可能站在国家的立场思考得失,只要企业自身能获得利润,就有动力促使它们生产、销售。再加上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低标准、廉价的能源和资源价格以及地方政府的GDP和税收偏好,使得中国的稀土产品就像纺织品一样具备了超乎寻常的“价格优势”。

稀土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提高价格有助于增加生产厂商的收入,因此有必要争取定价话语权。稀土产业的供给大于需求,稀土价格偏离均衡价格,供求失衡导致了稀土“土价钱”的窘境。完全竞争的市场类型决定了产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产量无法控制,定价话语权就无从谈起。在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下,企业最多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而一旦形成了寡头,对市场供给量就有相当程度的控制。而垄断厂商的销售量与市场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对价格就有很强的控制力,并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市场类型直接关系到市场参与者的利益。

中国稀土巨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高效利用手中的资源,加速推进稀土产业的整合。中小企业应该认清自己的最优决策,以大局为重,应积极配合稀土巨头的整合行动,形成统一的整体。政府除了颁布指导性计划予以支持外,还应在稀土整合进程中帮助理顺各方利益关系,使整合进程得以顺利推进。

8

如果简单地通过开采资源和出售初加工产品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即便中国所有的稀土资源都集中在一家企业手中,也未必能保证中国的稀土工业能做深做广做强。中国的稀土行业不应当只是想着如何将手上的资源卖个好价钱,如果从贸易额来看,中国的稀土出口额相对于中国出口总额而言,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甚至与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或铁矿石金额相比,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毕竟中国一年的稀土出口额仅有不到10亿美元的规模。对于中国的稀土行业而言,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围绕稀土资源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应用领域。

中国控制出口可以“轻重分开”,储量丰富的轻稀土的出口量可以适当增多,而稀缺的重稀土则要从严控制——这既堵住了发达国家的嘴,又保护了最珍贵的资源。

配额削减是通过“资源换技术”来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策略的一部分。配额会强烈刺激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因为配额只适用于未经过加工的稀土,而不适用于稀土加工产品,例如用稀土制造的磁铁。例如现在实行的税收减免:25%的出口关税和17%的增值税退税。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的稀土价格比国外低很多,从而诱使各公司搬迁到中国。TDK就感受到了转移生产和技术的压力。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磁力电动机生产商之一,其产品用于电脑硬盘驱动器、混合动力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TDK的技术严格保密,加工的后期阶段仅在日本工厂进行。业内高管和分析师们表示,由于日本国内不开采稀土,日本将别无选择,只能答应中国政府的一些要求,至少把部分生产厂搬到中国去。

参考文献;

《中国将继续消减稀土出口》(2010,10),《金融时报》

《稀土价格走势图》,中国稀土网站

《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源部网站

《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9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网站

《我国稀土知识产权现状分析与对策》,《窦学宏稀土文选》2009

《警惕资源狙击战》,《财经郎眼》2010

《黑炭出手打击矿石》,《财经郎眼》2010

1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