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囊虫夜读

囊虫夜读

囊虫夜读
囊虫夜读

囊虫夜读

夏天的夜里,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

村外的田野上,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飞来飞去。一群小伙伴正在捉迷藏,你躲我藏,你追我赶,玩得开心极了。过了一会儿,小伙伴们看到飞舞的萤火虫,都手忙脚乱地跑去捉,捉到萤火虫都交给一个叫车胤的孩子保管,车胤把它们都放在自己衣服的口袋里,一团萤光透过口袋照射出来。车胤忽然灵机一动:要是能多捉些萤火虫,把它们放在薄一点的袋子里,那就是一盏灯啊!“对啊!”车胤高兴地叫了起来,他对伙伴们说:“从今天起,你们每天都捉萤火虫给我,我给你们讲许多好听的故事,行不行?”大家都知道车胤脑袋里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平时一有空,都喜欢缠着他讲故事,现在车胤这样说,就愉快地答应了。

车胤是晋代人,因为家里穷,他小小年经就要帮着家里干活,可他人小志大,立志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白天干活的时候,还常常把书带在身边,一有空闲便掏出书来读一会儿。晚上更是不会放过读书的机会,往往一读就是深夜。

每年的初夏是青黄不接的时期,新的粮食还没有收上来,家里穷得连灯油的钱都没有了,每到晚上车胤只好早早睡觉。晚上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这让他很痛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已晚上读书呢?

那天,他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发现了有亮光的萤火虫,立刻想到利用萤火虫的光来读书的好主意。

妈妈帮他用白色的薄纱缝了一个小囊,每天夜晚,小伙伴们都会给

车胤送来几十只萤火虫,车胤给他们讲完故事后,他们就回家睡觉,车胤回到家里,挂起“萤火虫灯”,借着这闪闪的“灯光”读起书来。

车胤后来终于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为国家作了很多贡献。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一直让后代人敬仰。

绦虫病与囊虫病

绦虫病与囊虫病 【概述】 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一般多为1条,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其危害程度大于绦虫病。危害程度因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量而不同。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形成结节。2.脑囊尾蚴病:由于囊尾蚴在脑内寄生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囊尾蚴本身的情况与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也不同,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可全无症状,但有的可引起猝死。3.眼囊尾蚴病: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深部,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寄生。通常累及单眼。症状轻者表现为视力障碍,常可见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 【诊断】 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 询问上述吃肉习惯对发现病人有一定意义。由于该虫孕节蠕动能力较弱,检获孕节和虫卵的机会较少,对可疑的患者应连续数天粪便检查,必要时还可试验性驱虫。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 2.囊尾蚴病的诊断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手术摘除结节后检查。眼囊尾蚴病用眼病镜检查易于发现;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 超、CT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它临床症状如癫痫、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近年采用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免疫学

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明显临床体症的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 3.目前经实验证明有效的免疫学方法有:①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阳性检出率为73%~88%,为临床上常规应用;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阳性检出率为 88.4%;③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好,且简便易行,适于基层使用,阳性检出率为95%以上。其它还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LACIE)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如McAb(4F4)、抑制性ELISA等。 【治疗措施】 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防治措施。 治疗囊尾蚴病习用的方法是以手术摘除囊尾蚴。眼囊尾蚴病唯一合理的治疗法是手术摘取虫体,如待虫体死亡,引起剧烈的炎症反应,最近不得不摘除整个眼球。但在特殊部位或较深处的囊尾蚴往往不易施行手术,而仅能给予对症治疗。如脑囊尾蚴病时给抗癫痫药物等。国内有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囊尾蚴病取得疗效的报导。 近年证明吡喹酮、丙硫咪唑和甲苯咪唑可使囊尾蚴变性和死亡,特别是前者具有疗效高、药量小,给药方便等优点,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发热、头晕、皮疹等毒副作用。 【病原学】

猪带绦虫病

猪带绦虫病系由猪带绦虫(又称猪肉绦虫、有钩绦虫)寄生人体小肠所致的肠绦虫病。轻度感染者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少数病例可并发肠梗阻、阑尾炎。 一、猪带绦虫生活史 猪带绦虫的发育需要两个宿主。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人是其最主要的终宿主。此外曾有以猪囊尾蚴感染白手长臂猿与大狒狒获成功的报道。幼虫寄生在家猪与野猪体内,猪是其中间宿主。羊、牛和其他反刍动物及马、狗、熊、猴、小灵猫等虽有感染的记录,但是否确属猪囊尾蚴尚属可疑。 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上段,头节深埋于肠黏膜内,以吸盘和小钩固着在肠壁上。虫体后端的孕节单个或5~6节相连地脱落,随粪便排出,脱离虫体的孕节,仍有一定的活动力,可因受压而破裂,孕节内的虫卵散出,污染环境。当猪食入孕节或虫卵,在十二指肠内虫卵胚膜在消化液的作用下,24~72小时后虫卵胚膜破裂,六钩蚴逸出。借其小钩和分泌物的作用,在1~2天内钻入肠壁,随血液或淋巴液进入血循环,到达猪的全身组织。约在感染60天后多数囊尾蚴发育成熟。被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囊尾蚴在猪体内寄生部位主要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最多,再依次为深腰肌、肩胛肌、咬肌、腹内斜肌、膈肌、心肌、舌肌等,还可寄生于脑、眼等处。囊尾蚴在猪体内可存活数年之久。如宿主未被宰杀,时间一长囊尾蚴也可自然钙化死亡。 人因食入含活囊尾蚴的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到达小肠,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头节翻出,以吸盘和小钩吸附在肠壁上,约2~3个月发育为成虫,即可有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可达25年以上。若虫卵进入人体,亦可在人体内发育为囊尾蚴,引起囊虫病,但无法继续发育为成虫。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分布较广,除因宗教教规而禁食猪肉的国家和民族外,世界各地均有散在病例,尤以发展中国家多见,主要分布于中非、南非、拉丁美洲和南亚地区。本病在我国分布也相当广泛。已知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发生和流行,东北、华北、中原及西北、西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流行区。其中以黑龙江省的感染率为最高。据1988~1992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我国猪带绦虫感染率为0.11%,局部地区高达0.66%~6.0%,估计全国感染人数126余万人。 (二)传染源

绦虫病治疗与预防

绦虫病治疗与预防 绦虫病是各种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的绦虫主要有牛肉绦虫.猪肉绦虫.短膜此外,长膜壳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狗复孔绦虫也有个别病例报道。 传播途径: 患者是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的唯一传染源,长期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分别使牛.猪感染引起牛.猪囊尾蚴病。 鼠类是短膜壳绦虫的保虫宿主。 人为牛肉绦虫.猪肉绦虫.短膜壳绦虫的终宿主,虫卵从粪便中排出。牛肉绦虫卵与猪肉绦虫卵形态相似,不能区别,虫卵呈球形。深黄色,内含大钩蚴,分别被中间宿主牛.猪摄入后,六钩蚴在小肠中从虫卵孵出,钻人肠壁,随血循环散播至全身。主要在牛与猪的骨胳肌内发育成牛囊尾蚴。猪囊尾蚴,其囊腔内含清澈囊液与一个白色头节,人因摄食含囊尾蚴的生或不熟牛肉,生或不熟猪肉而感染。囊尾蚴在人的小肠内受胆汁的刺激作用,头节外伸,吸附在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从囊尾蚴摄入至成虫发育成熟产卵为2~3个月,人体感染多数只有一条,但在流行区有报告半数以上患者为多虫感染。短膜壳绦虫不需中间宿主,虫卵从粪便排出即有感染性,经污染的食物或手指直接经口感染,故可造成人和人之间传播,从虫卵孵出的六钩蚴侵入小肠绒毛中发育为似囊尾蚴,以后似囊尾蚴穿破肠绒毛,进入肠腔,发育为成虫。一般感染虫数很多,另外,短膜壳绦虫卵通过肠逆蠕动可反流入胃后,回到小肠中孵出六钩蚴,也可造成内源性自 体感染。自吞入虫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仅需2~4周。 发病机理: 猪肉绦虫与牛肉绦虫以吸盘吸附在小肠粘膜上可引起轻度损伤与炎症。妊娠节片自虫体脱落后仍能蠕动,除从肛门逸出外,偶尔因阻塞阑尾诱发阑尾炎。多条绦虫感染偶可引起部分肠梗阻。短膜壳绦虫的似囊尾蚴寄生在小肠粘膜内,使微绒毛肿胀。其成虫可引起灶性出血与表浅溃疡等病变。 症状: 牛肉、猪肉绦虫病的潜伏期2~3个月,短膜壳绦虫病潜伏期2~4周。牛肉、猪肉绦虫病的临床症状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是常见症状。牛肉绦虫脱落的妊娠节片从患者肛门自动逸出,在衬裤、被服上,偶可引起肛门搔痒。猪肉绦虫的节片一般随粪便排出,不自动从肛门逸出。半数患者有腹痛,一般为上腹或全腹隐痛。少数患者有腹泻。食欲亢进、头昏等症状。猪肉绦虫病患者约有2.5%~25%同时伴有囊虫病,感染期限越长,自身感染而患囊虫病的危险性越大。短膜壳绦虫病的患儿轻度感染常无症状,重度感染可达干余条,常腹痛较剧。伴腹泻、恶心、食欲减退、乏力、头昏等症状。肠绦虫病患者血象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不明显。治疗: 治疗绦虫病的药物种类较多,过去曾采用绵马油剂、阿的平等,因毒性较强已被淘汰。巴龙霉素副作用较多,甲苯咪唑的疗效较差,现很少应用。 1.吡喹酮:吡喹酮可使绦虫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引起虫体肌肉极度挛缩与麻痹。它主要作用于绦虫颈部表皮,出现空泡,继而破溃,使绦虫随肠蠕动从粪便中排出。吡喹酮具有广谱抗绦虫作用。驱除牛肉绦虫与猪肉绦虫的剂量为10mg/kg,一剂疗法治愈率达95%以上,短膜壳绦虫较为顽固,吡喹酮25mg /Kg一剂疗法治愈率可高达87.6%。台湾省采用450mg单剂治疗短膜壳绦虫感染获得良好效果。 2.硫双二氯酚(别丁):本药对牛肉.猪肉绦虫有良好驱虫作用。驱出绦虫的头节均已被破坏溶解。成人剂量为3克,1次空腹顿服,或每小时1克,连服3次。本药有轻泻作用。副作用有轻度头昏、腹泻、恶心、呕吐等。 3.氯硝柳胺(灭绦灵):本药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国外较常用。驱绦虫的疗效达90%以上。它也破坏绦虫头节。成人剂量为2克,儿童酌减。空腹每小时1克。本药为片剂,服时须充分嚼碎,以小量开水吞服。短膜壳绦虫病可反复自体感染,似囊尾蚴在小肠微绒毛内不易受到药物影响,一次治疗不易根治,故疗程应延长为5日。本药副作用轻,偶有恶心、呕吐和腹痛。孕妇亦可服用。预防:

9例脑囊虫病的护理体会

9例脑囊虫病的护理体会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李玲玲 [关键词]脑囊虫病;护理 脑囊虫病是由猪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的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1],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寄生部位以脑、皮下组织、肌肉和眼部为多,其中以侵犯脑部最为严重,患者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头痛、精神障碍等症状[2]。我科自2010.5月~2011.8月共收治了9例脑囊虫病患者,通过采取病原治疗和综合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51.4±15.1岁。其中有3例的首发症状是癫痫发作,5例有头痛,1例精神行为异常。藏族4例,汉族5例,4例有曾吃生食或半生牲畜肉的既往史,5例有饮生水、食用凉拌菜的习惯。9例患者行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囊虫病。 1.2治疗方法6例患者使用吡喹酮驱虫治疗,从小剂量开始,每日剂量为200mg,分2次口服,根据用药反应逐渐加量,每日剂量小于1g,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连续9天为一个疗程,2~3个月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3例使用阿苯达唑驱虫治疗,亦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一个月后行

第二疗程治疗,共治疗3~4个疗程。 2.护理 2.1癫痫发作的护理本组9例患者中有3例因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而入院,因此做好癫痫发作的护理尤为重要。 2.1.1 癫痫发作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于安静、安全处,解开衣领、裤带,去除假牙,头偏向一侧,擦净口角分泌物,使用开口器撬开口腔并垫牙垫以防止舌咬伤,如有舌后坠可使用拉舌钳。禁止喂水喂药和对抽搐肢体的按压、以防骨折等。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发作后如有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床单位及患者皮肤的清洁,保护皮肤,防止擦伤等。 2.1.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大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如:安定10mg缓慢静脉推注,预防或治疗脑水肿时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 2.1.3 严密观察抽搐发作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部位、诱发因素、缓解因素和伴随症状等。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的次数、节律和深浅度的变化。加强巡视和看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用药后的反应,详细记录发作经过、时间和主要表现。 2.1.4 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和善于发现癫痫发作的先兆。脑囊虫病患者常因意外的刺激如:劳累、饮酒、悲伤、忧郁、激动、高度紧张等诱发癫痫发作(本组3例癫痫发作的患者发病前有饮酒、劳累史)。因此应避免一切诱发因素,让患者掌握预防发作的知识,

驱虫治疗脑囊虫病的护理

驱虫治疗脑囊虫病的护理 1. 治疗目前多选用以下二种药物: a. 吡喹酮:每日20mg/kg,分2~3 次口服,9日为一个疗程,重复治疗之间须间隔3~4个月。 b.阿苯达唑:作用较吡喹酮温和与缓慢,故疗程中反应较轻而安全。每日20mg/kg,分2~3次口服,10日为 1疗程。本 组用吡喹酮34人次,阿苯达唑 13人次。 2. 护理脑囊虫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多,有时较为严重,个别患者驱虫后两周内仍可能出现副作用。主要 是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过敏反应所致。因此治疗期间必须住院。 a. 心理护理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均要进行腰椎穿剌,目的是了解脑脊液压力,判断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情况, 以决定 疗程中脱水剂和激素的应用及剂量。术前应向病人说明做腰穿的必要性,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告诉病人术后去枕平卧4~6 h,以防发生头痛、腰痛、脑疝等并发症。针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等副作用,如实告诉病人,使其心中有数, 增加理解,取得患者配合,以防意外。 b. 癫痫发作的护理用药期间应多巡视病人,反复强调驱虫治疗期间绝对不能外出,督促患者按规定服药。对癫痫 发作频繁者,可选用安定、苯妥英钠等药。发现患者出现癫痫大发作时应注意防止跌伤和碰伤,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在患者张口时可将折叠成条状的小毛巾或手帕等塞入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部,抽搐后应予侧卧,尽量让唾液或呕吐物流出口外,不致吸入呼吸道。 c.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由于治疗期间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性脑水肿, 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要密 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和神志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脑水肿。一旦发现病人瞳孔改变,有头痛、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脑疝的发生。 d. 健康教育与预防指导出院前告诉患者家属出现癫痫大发作的处理方法,告知患者暂时不能开车及高空作业。 脑囊虫是因食入猪肉绦虫卵所致,因此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改变不良饮食方式,讲明吃生猪肉及未煮熟猪肉可患猪肉绦虫病,改变烹饪生熟不分刀,不分砧板的习惯。告诉患者下次驱虫的时间,按时治疗或发现异常即来院就诊。 脑囊虫病颅内压增高型的护理 一、病情的动态观察 1.意识状态意识状态的改变提示病情的轻重,颅内压增高除常见的头痛、呕吐等表现外,严重时均出现不同 程度的意识障碍,尤其在脑庙形成时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及进行性意识障碍.护士可以通过呼唤、对疼痛的刺激、角膜反射等来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以便对病情作出正确的估计。 2.瞳孔瞳孔是反映病情变化、判定是否有脑庙形成的窗口。正常人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灵敏,如果 两则瞳孔变得不等大或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均是出现脑庙的信号,应立即进行抢救。因此,护士要定时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对比。 3. 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均可反映颅内压的改变。体温升高是由于颅内压高压影响下丘 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所致的中枢性热,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大是机体对颅内高压所出现的代偿性反应。 上述的生命体征改变均提示患者的颅内压较高,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护理 1.颅内高压的护理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为减少脑血流量,可将患者头部垫一软枕,使头抬高IS“_20“角,以利于颈静脉回流。及时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通畅可防止二氧化碳蓄积,因为二氧化碳蓄积可增高颅内压。患者有痰要及时给予吸出,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对呕吐频繁的患者应暂禁食,以防引起吸人性肺炎及窒息。 3. 发热的护理 颅内高压所致的中枢性热体温可达39℃以上高热能使脑血管、脑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强,加重高颅压,另外高热还可使脑细胞坏死。护理时多采用物理降温,尤其头部要持续用冰袋冷敷,每日要定时测温,记录热型。 4. 记录出入量 静脉输液量过多可增加颅内压,应视患者需要而定,以维持有足够的尿量(每日600m1),能排出体内代谢废料为准则,保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因此护士要严格记录出入量.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由于呕吐等原因,可出现营养缺乏。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易消化饮食。

1例猪脑囊虫病并发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例猪脑囊虫病并发癫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标签:癫痫;脑囊虫;护理 脑囊虫(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脑、脑膜、脑室内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因其主要发生在大脑内,人们习惯称其为脑囊虫病。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1月18日收治一例因颅内多发性占位癫痫患者,行占位切除病理报告示:脑寄生虫病中脑囊虫病,现将其疾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消瘦,体重52 kg,因“2 h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四肢抽搐”于2013年1月18日急诊收治入院,患者抽搐时神志不清,四肢强直,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急诊送至笔者所在医院后,头颅CT及MRI示“颅内多发性占位”,即刻予以镇静、脱水等治疗,未有癫痫发作,查体无发热,血压110/75 mm Hg,神志清醒,精神差。语言:可对答。睁眼反应:自发睁眼。运动反应:按吩咐动作,GCS评分:15分,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无压痛,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指测视力,视野可,眼底检查无明显视乳头水肿,眼姿正常,眼球可活动。无明显中枢性面瘫,伸舌中,颈软无抵抗,Kernig征阴性。呼吸平,心脏、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无明显压痛,无包块。四肢活动可,肌力均Ⅴ级,肌张力对称,双侧病理征阴性。肢体感觉基本正常。共济运动无明显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认为(1)颅内多发性占位;(2)继发性癫痫诊断明确,考虑转移瘤、胶质瘤病可能较大,左顶叶肿瘤较大,周围水肿明显,脑室受压,有手术指征,完善全身检查排查原发病灶后,为达到诊断及治疗目的于2013年1月22日在全麻下行“左顶叶占位切除术”,术中完整切除占位性病變组织进行快速病理检查示:猪脑囊虫病,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护理,头部伤口愈合Ⅰ/甲,待患者头部伤口拆线后转往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寄生虫病。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癫痫及癫痫发作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加强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把握癫痫发作先兆及时处理。避免用力咳嗽、排便,避免诱发因素如情绪低落、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告知患者有癫痫发作先兆或不适时即刻打呼叫铃,同时护士加强巡视,教会家属探视陪同患者时遇见突发癫痫时的简单应急自救方法,床旁备好包裹纱布的压舌板等。 2.2 心理护理 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及头颅MRI显示“颅内多发性占位”的诊断,让患者极度的恐惧、紧张,一度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两眼呆滞,睡眠不足。护理人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 细目一:癫痫 一、概念 癫病是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阵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 癫痫与中医学的“痫证”相类似,可归属于“癫痫”、“羊痫风”等范畴。 二、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1.病因 (1)遗传因素。 (2)脑部疾病包括①颅内感染,如多种脑炎、脑囊虫病等。②脑的发育畸形、脑积水等。③脑血管病。④颅内肿瘤。⑤中毒性脑病。⑥脑外伤,包括产伤、出血等。 2.影响发作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 3.发病机制①脑内抑制性机制减弱;②兴奋性突触机制增强;③内源性神经元爆发放电。 三、中医病因病机 1.病因①先天因素;②后天所伤。 2.病机本病病位在脑,脏腑功能失调,风痰、瘀血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四、临床表现 (一)部分性发作 1.单纯部分性发作痫性发作的起始症状常提示痫性灶在对侧脑部,发作时程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意识保持清醒不失去知觉。可分为四种类型:①部分性运动性发作;②体觉性发作或特殊性感觉发作;③自主神经发作;④精神性发作。 2.复杂部分性发作以意识障碍与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主要特征是在意识障碍为背景的基础上,出现错觉、幻觉等精神症状以及自动症等,如起立徘徊、吞咽咀嚼等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事后对其行为不能记忆。 3.单纯或复杂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茬发作部分性发作都可转为全身性生作,病人意识丧失,全身强直一阵挛,症状与原发性全身性发作相同。 (二) 全面性发作 1.强直一阵挛发作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以往称大发作, 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①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喉部痉挛,发出叫声,

少数民族地区脑囊虫病的护理

少数民族地区脑囊虫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10-14T08:37:43.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玉旺尖[导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边疆,位于云南省南端,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有13个民族居住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玉旺尖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内五科 666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囊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提高脑囊虫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探讨。方法:对 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68例脑囊虫患者实施护理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等护理手段,观察护理前后脑囊虫患者症状的临床变化。结果:68例脑囊虫患者经CT检查,80%达到治疗效果,20%康复中。结论:脑囊虫患者在有效的抗虫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脑囊虫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60-0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边疆,位于云南省南端,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有13个民族居住的地方,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本地居民好吃剁生、佰旺(生猪血做成的)、烧烤的习俗,而近几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囊虫病的确诊率明显上升,且易感人群由青壮年为主。脑囊虫病是有猪带绦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感染最常见的是摄入带有虫卵污染的食 物,或是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寄生部位以脑、皮下组织、肌肉和眼部为多,其中以侵犯脑部最为严重,患者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头痛、精神障碍等症状[1]。因此加强绦囊虫的防治,积极治疗和护理脑囊虫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0年月至2014年7月收治68例脑囊虫患者通过有效的病原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4年7月,我科室共收治脑囊虫病68例,男性63例、女性5例。年龄14~70岁。其中有40 例的首发症状是癫痫发作,27例有头痛,1例精神行为异常。少数民族48例,汉族20例。60例有曾生食或半生牲畜肉的既往史,8例有饮生水、食用凉拌菜的习惯。根据金永华等制定的诊断标准[2],68例患者行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囊虫病。 2 护理 脑囊虫病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多,有时较为严重,个别患者驱虫后两周内仍可能出现副作用。主要是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性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以及过敏反应所致。因此治疗期间必须住院。 2.1基础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脑囊虫病,有大部份患者及家属一听到脑囊虫病就会吓得惊惶失措、认为脑子里长虫子了,肯定是治不好的,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脑囊虫病的知识,如:什么是脑囊虫,脑囊虫病的病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等。 2.2心理护理因病程时间长,发作痛苦,常年饱受疾病的折磨,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患者常患有焦虑、紧张、忧郁及悲观厌世情绪,因此脑囊虫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在接待患者时,要热情、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努力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均要进行腰椎穿剌,目的是了解脑脊液压力,判断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情况,以决定疗程中脱水剂和激素的应用及剂量。术前应向病人说明做腰穿的必要性,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告诉病人术后去枕平卧4~6 h,以防发生头痛、腰痛、脑疝等并发症。针对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等副作用,如实告诉病人,使其心中有数,增加理解,取得患者配合,以防意外。 2.3癫痫发作的护理用药期间应多巡视病人,反复强调驱虫治疗期间绝对不能外出,督促患者按规定服药。对癫痫发作频繁者,可选用安定、苯妥英钠等药。发现患者出现癫痫大发作时应注意防止跌伤和碰伤,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在患者张口时可将折叠成条状的小毛巾或手帕等塞入上下齿之间,以免咬伤舌部,抽搐后应予侧卧,尽量让唾液或呕吐物流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 2.4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由于治疗期间虫体死亡后产生炎症性脑水肿,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和神志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脑水肿。一旦发现病人瞳孔改变,有头痛、恶心、呕吐和烦躁不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脑疝的发生。 2.5健康教育与预防指导出院前告诉患者家属出现癫痫大发作的处理方法,告知患者暂时不能开车及高空作业,本组有3例出院后一周内出现癫痫发作,由于做好出院指导,没有发生意外。脑囊虫是因食入猪肉绦虫卵所致,因此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改变不良饮食方式,讲明吃生猪肉及未煮熟猪肉可患猪肉绦虫病,改变烹饪生熟不分刀,不分砧板的习惯。并告诉患者下次驱虫的时间,按时治疗或发现异常即来院就诊。由于患者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最好是精通多种语言的护士进行宣教,这样才能解决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如本组有四位患者是老挝人,进行健康教育时是由精通老挝语的护士进行宣教,患者反应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6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教育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环境卫生清洁及个人卫生,加强厕所管理,提倡圈养猪,控制人畜相互感染[3]。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禁饮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不食用未经卫生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畜肉。养成良好的烹饪卫生习惯,生、熟菜刀菜板应分开使用,防止互相污染。(2)用药指导:伴有癫痫者应继续服用抗癫痫药,告知患者治疗疗程,预约下个疗程的治疗时间,并定期复查。(3)安全指导: 避免单独外出,出院后应绝对避免危险性的工种,如:高空作业等。 3 体会 云南省属于脑囊虫病的高发区域, 脑囊虫病作为一种食源性疾病,它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当地风俗和个人卫生密切相关。因此,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饭前便后洗手,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规范治疗,减少脑囊虫病的发生或发展。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谈,了解病情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平时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宣教。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及家属对脑囊虫病的知识了解甚微,迫切希望得到康复和预防指导。因此,护理工作者对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参考文献 [1] 王坚.21例脑囊虫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11(11) : 30-31. [2] 金永华,王维治.脑囊虫病诊断的新标准[J].现代神经病学杂志. 2002,2. [3] 吴晓燕,胡颖新,陈红旗.脑囊虫病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8,2.

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作者:唐艳娟曹淑梅宋学花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于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囊虫病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一带,是一种最常见的 CNS寄生虫感染,也是我国北方症状性癫痫常见的病因之一。 1 护理评估 1.1 流行病学与病因评估人是猪带绦虫(有钩绦虫)的终末宿主。感染途径有两种,最常见的是摄入带有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是因不良卫生习惯虫卵被摄入体内致病;自身感染或者是绦虫的节片逆行入胃,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内孵化逸出六钩蚴,蚴虫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并发育成囊尾蚴。食用受感染的`猪肉不能感染囊尾蚴,仅引起绦虫感染。(1)传染源人是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终末宿主。因此,感染绦虫的人是唯一传染源。(2)传播途径因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与饮食习惯有关,如喜吃半熟猪(牛)肉,亦见于生尝肉馅或生肉与熟食用的砧板和刀具、食具未分开,造成熟食被污染。因此,要询问患者有无误食痘猪肉史?有无不洁饮食习惯?是否有食半熟猪(牛)肉的饮食习惯?食用熟食是否单用砧板和刀具?(3)人群易感性人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4)流行特征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猪带绦虫病多见于东北、华北、河南、云南、上海等,多为散发。牛带绦虫病主要流行于贵州、西藏、四川、广西、新疆及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常呈地方性流行。绦虫病的流行除与饮食习惯有关外,与养猪和养牛的方式也有关。某些地区因以猪圈为厕或野外随地大便。猪成群放牧,导致猪感染率高。因此,要询问患者出生地、长期居住地及牲畜放养方式。 1.2 临床症状评估脑囊虫病典型的囊虫包囊直径为5——10m,可有薄壁包膜,或呈多个囊腔。脑膜包囊导致脑脊液中慢性淋巴细胞增多,脑实质中包囊内存活的蚴虫很少引起炎症,通常在感染后数年蚴虫死亡后才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根据包囊存在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脑实质型、蛛网膜型(或脑膜型)、脑室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癫痫发作,高颅压所致头痛、呕吐,神经系统检查常无局灶性改变。(1)脑实质型临床症状与包囊的位置有关。位于皮质的包囊引起全身性和部分痫性

脑囊虫病26例MRI影像诊断分析79

脑囊虫病26例MRI影像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MRI在脑囊虫病的诊断及分型、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 顾分析26例脑囊虫病例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全部行MRI检查及增强 扫描,脑实质型14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3例、混合型5例;其中活动期9例,退变死亡期6例,非活动期4例,混杂期7例。结论脑囊虫病MRI图像表现典型,能够准确对脑囊虫病进行分型及分期。 【关键词】脑囊虫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囊虫可寄生于人体各种脏器引起相应的症状,以寄生于脑组织者最严重,可产生 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以癫痫为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 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甚至呈癫痫持续状态,脑实质内囊虫较多者,可引起 颅内高压,患者常有持续性头痛,偶伴呕吐,可有视力障碍等症状。也可引起器 质性精神病及痴呆,是由于大脑皮质广泛损伤与脑萎缩所致。本文通过26例脑 囊虫病MRI影像资料的回顾、分析,对脑囊虫的分期、分型进行归纳、总结,以 期提高脑囊虫病影像诊断的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05年-2009年间26例脑囊虫病患者MRI影像资料,其中女12例,男14例,年龄8-61岁。主要临床症状有癫痫18例,头痛22例,高 颅压6例,肢体运动障碍4例。26例病例均由脑脊液和免疫学检查证实并经抗囊 虫治疗好转。 1.2 检查方法:采用日立AIRIS扫描仪,采用头部线圈行失、轴、冠状扫描, 常规SE或FSE序列。参数: T1WI TR: 400ms TE: 15ms ,T2WI TR: 4000ms TE:120ms , 水抑制序列(FLAIR):TR:8500ms TE:2100ms , 层厚5mm , FOV:250mm。26例病例 全部行增强扫描,静脉推注马根维显Gd - DTPA 15毫升。 2 结果 脑囊虫病在MRI图像上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 2.1 脑实质型MRI表现 T1加权像活囊虫表现为大小基本一致圆形长T1低信号,头节呈逗点状高信号,偏于一侧。T2加权像活囊虫呈圆形高信号,头节呈逗点状低信号。活囊虫周 围几乎无脑水肿,或仅有轻微脑水肿。增强后多数囊壁增强并可见头节强化,少 数囊壁不增强仅有头节强化。本组病例脑实质型活囊虫5例。退变死亡期虫体胀大,病灶可大小不一,周围水肿加重,头节消失,但在退变死亡期早期仍可见到 头节,个别病例可呈现脑实质内大片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本组有4例为退变死亡期病例。非活动期4例,结合CT片脑实质内多发大小不 一钙化灶,MRI对于钙化的显示并不理想。 2.2 脑室型MRI表现 脑室活囊虫表现为囊性病灶,T1加权像比脑脊液信号略高,囊壁呈线状高信号,头节亦呈高信号。T2加权像囊虫呈高信号,但不如脑脊液信号高,囊壁呈线 状略低信号,头节依稀可辨。脑室型囊虫多发生在第四脑室,侧脑室次之,第三 脑室与导水管罕见,本组2例病例发生在第四脑室,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 退变死亡期,囊虫死亡后虫体胀大,头节消失,囊壁增厚,T1加权像囊壁呈相对 高信号,T2加权像呈相对低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本组2例病例一为单 囊性,另一病例为多囊分房状,由于病灶较大,2例病例均伴有梗阻性脑积水。

护理措施对脑囊虫病患者腰穿后头痛的影响分析 刘贤苹

护理措施对脑囊虫病患者腰穿后头痛的影响分析刘贤苹 发表时间:2019-05-17T17:06:42.7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3期作者:刘贤苹[导读] 腰椎穿刺后的头痛症状是常见的反应,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患者的头痛症状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 (成都三六三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目的对于采取护理措施的脑囊虫患者腰穿后头痛症状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针对本院所收治的670例脑囊虫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经过护理措施干预之后,患者出现腰穿后头痛的症状。结果本次研究的670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经过腰椎穿刺治疗之后出现头痛症状,在经过一系列治疗与护理之后,其中的58例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而在针对患者的头痛症状进行分析之后,采取对 症治疗和护理的方式,28例患者的头痛症状消除。结论腰椎穿刺后的头痛症状是常见的反应,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患者的头痛症状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 关键词:护理措施;脑囊虫病;腰穿后头痛 0 引言 脑囊虫病是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是由于猪囊尾蚴类寄生虫存活与脑部,对脑组织以及神经功能造成影响的一种疾病表现。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数据显示,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较为常发。针对脑囊虫病进行治疗时,为了保证对患者病情的准确了解会采取腰椎穿刺的检查方法,对患者颅内的发病情况进行检查。而采取腰椎穿刺检查方法之后,常见头痛反应。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之后,患者的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本文就以本院收治的670例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对脑囊虫患者的腰椎穿刺头痛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腰椎穿刺后出现头痛的脑囊虫病患者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6~10岁2例,11~20岁10例,21~30岁21例,31~40岁35例,41~50岁14例,51岁以上者4例。患者行腰椎穿刺后均首先测脑脊液压力,然后留取4~6ml脑脊液,以待送检。86例脑脊液压力分别为0.58~ 0.98kpa者36例,0.99~1.47kpa者34例,1.48~1.86kpa者16例;实施腰椎穿刺手术时,使用9号穿刺针者79例,7号针7例。 1.2 方法 腰椎穿刺检查的方法为,选取患者的3-4腰椎间隙,将其作为穿刺部位,选用9号腰穿针,严格按照腰椎穿刺的方法执行穿刺操作。将收集到的脑脊液常规送检,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督促腰椎穿刺检查的患者平卧休息。尤其是对于在腰椎穿刺检查之后出现头痛反应的患者,需要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照顾,尽量减少下床走动,适当饮用开水和菜汤可以为患者减少疼痛。对于痛感较强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另外,依据患者头痛症状的差异,部分患者还可以采取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的方式。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670例脑囊虫患者的治疗资料显示,其中的86例患者在经过腰椎穿刺检查后出现头痛症状,这些患者在经过腰椎穿刺检查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而在检查之后,患者的平卧休息时间平均在4h。头痛症状的发生时段表现为,33例患者在24h之内出现头痛反应,42例患者在3d内出现头痛反应,10例患者在7d内出现头痛反应,1例患者的头痛症状持续8d以上。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头痛症状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其中的58例患者护理效果较为突出,头痛症状明显减轻,28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头痛症状消失。 3 护理方法 3.1 操作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对腰椎穿刺检查的了解不足,致使在面临腰椎穿刺检查的过程中,存在紧张情绪和抵触心理,对这种检查方法的安全性缺乏认同感,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会对检查工作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医护人员需要在腰椎穿刺检查之前,为患者普及腰椎穿刺的重要性以及对治疗工作的重要影响,使患者加大对腰椎穿刺检查的认识。另外,还可以为患者列举成功的案例,来提升患者对腰椎穿刺检查的认可度。患者在对腰椎穿刺检查的安全性形成一定的认同之后,便会在检查过程中,积极配合,有利于腰椎穿刺检查工作的准确执行。 3.1.2 穿刺前准备 由于腰椎穿刺检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提升检查的安全性,需要做好严谨的术前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检查,主要有对患者的头痛、高颅压以及脑等症状进行检查;其次,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使患者了解检查过程中的体位,并且做好一定的固定操作,避免在穿刺的过程中,患者胡乱动作对器官造成威胁;再次,医护人员需要通知患者在术前排空大小便,以确保在检查之后,能够持续几个小时的平卧休息;最后,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检查室内做好消毒操作,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 3.2 操作中护理 3.2.1 穿刺针的选择 对于穿刺针的选择,需要针对腰椎穿刺方案进行准确确认之后,在保证穿刺要求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型号较小的穿刺针,从而降低对患者的创伤率,避免对脊膜造成大的影响。 3.2.2 穿刺方法 穿刺针的斜面应与硬膜纵向纤维平行,避免旋转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避免穿刺针重复穿刺。穿刺过程中严格注意卫生,避免将滑石粉及消毒液带入蛛网膜下腔。 3.2.3 穿刺过程中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综合征 Bell sigh(贝尔征):面神经炎患者,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 Fisher综合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 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CTS(腕管综合征):各种原因致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出现桡侧三个手指感觉障碍、麻木、疼痛及大鱼际肌萎缩称腕管综合征。 Froin征:椎管严重梗阻时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细胞数正常,蛋白含量超过10g/L时,黄色的脑脊液流出后自动凝固,称为Froin 征。 Meige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帕金森综合症: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 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 Lhermitte sigh(莱尔米特征):被动屈颈会诱导出现刺激感或闪电样感觉,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称为莱尔米特征。 手足口综合征:EV71 颅高压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巴宾斯基等位征:1 Chaddock征 2 Oppenheim征 3 Schaeffer 征 4 Gordon征 5 Gonda征6 Pussep征 无动性缄默征:又称睁眼昏迷。病变在脑干上部和网状激活系统,病人无目的的注视,似觉醒状态但缄默不语,肢体不能活动。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梗死正常发生在脊髓前动脉供血区,以中胸段和下胸段多见,病损水平的相应部位出现根痛,短时间内即发生截瘫,痛温觉丧失,大小便障碍,深感觉保留,称为~ parinnaud 综合征:上丘的破坏性病变可引起两眼向上同向运动 不能。 Millard-Gubler 综合征:一侧脑桥病变时可出现同侧面神经和展 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Brow-Sequard 综合征:又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Weber综合征:一侧中脑大脑脚受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 中枢性偏瘫。 Froster-Kenndey综合征:一侧额叶底部病变(肿瘤)时出现,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嗅觉丧失,对侧视乳头水肿。 Gerstmann 综合征:优势半球角回(angular gyrus)的损害导致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和书写不能。

绦虫病

绦虫病 1.多节绦虫由哪三部分组成?其头节分为哪些类型? 答:虫体由头节、颈节和体节三部分组成。 头节分为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 (体节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 2.绦虫的发育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虫卵——钩球蚴——原尾蚴(中间宿主)——实尾蚴(补充宿主)——转续宿主或成虫(终末宿主) 3.简述绦虫生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构造。 答:生殖系统:多为雌雄同体。 ①雄性生殖器官: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雄茎→雄性生殖孔。贮精囊、射精管、前列腺、雄茎的大部分都包含在雄茎囊内。 ②雌性生殖器官:卵模在雌性生殖器官的中心区域,卵巢、卵黄腺、子宫、阴道等均有管道与之相连。 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阴道→生殖孔,卵黄腺等。 排泄系统:纵排泄管,焰细胞。 4.掌握猪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答:形态,幼虫:猪囊尾蚴呈乳白色、半透明、椭圆形囊泡状,大小为6~10 ㎜×5㎜。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有一个圆形粟粒大的头节,头节上有顶突、小钩及四个吸盘。 成虫:猪带绦虫外观呈乳白色,扁带状,长2~5m,最长可达8 m。整个虫体由700~1000 个节片组成。头节球形,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分内外两圈交替排列,孕节子宫每侧分出7~12个侧枝。 虫卵,呈球形,卵壳薄易脱落,胚膜较厚,棕黄色由棱柱体组成,呈放射状球形六钩蚴,3对小钩。(猪囊尾蚴,白色半透明囊状体,8~10×5mm,囊壁分两层,外为皮层,内为间质层,有向内翻的) 生活史,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节不断脱落,随粪排出,孕节或由孕节释出的虫卵被猪或人等中间宿主吞入,六钩蚴逸出,钻入肠壁血管,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身体各处(主要是横纹肌),约经2个月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人吃了含有猪囊尾蚴的肌肉后,囊尾蚴中的头节外翻吸附在肠壁上,约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人感染猪囊尾蚴的途径有三条: ①自体内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人,由于某些原因发生肠逆蠕动时,脱落的孕节随肠内容物一起逆入胃内,胚膜被胃液溶解后,六钩蚴逸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达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中发育为囊尾蚴,常见的寄生部位是脑、眼,心肌及皮下组织等。 ②.自体外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人,由于人手污染虫卵,当用手拿食物时,虫卵误入口腔而遭感染。 ③.异体感染:猪带绦虫的虫卵污染人的手、蔬菜和食物,被误食后而遭感染。 流行病学1. 主要流行于我国三北地区和西南 2. 成虫大量散播病原 3. 与人的粪便管理(连茅圈)及猪的饲养方式密切相关 4. 与人的卫生习惯和食肉方法相关 症状,①脑部:出现神经症状②眼部:失明或视力障碍 ③喉头: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④肌肉:运动障碍 ⑤重症病猪:两肩显著外展,臀部不正常肥胖宽阔,呈狮子体型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

脑囊虫病的手术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外科治疗不同术式选择以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对43例各种类型脑囊虫病患者行不同的外科治疗手段,随后给予药物灭囊,术前术后分别查CT、MRI、囊虫酶联免疫试验,术后随访3~6个月。 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高颅压症状缓解15例,癫痫完全控制8例,好转6例,肢体瘫痪恢复4例,无效1例。 结论脑囊虫病的治疗必要时均要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多发型伴有高颅压、癫痫频发型、大囊型,外科治疗可使患者安全渡过治疗期。 【关键词】脑囊虫;手术;高颅压 脑囊虫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按病变所在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池型和混合型,无论何种类型必要时均需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报告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囊虫病4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8~75岁,平均46岁,明显排绦虫史19例,食米猪肉史21例。 1.2 症状癫痫发作31例,头疼伴恶心呕吐26例,视乳头水肿35例,偏盲9例,共济失调7例,偏瘫10例,失语6例,精神障碍4例,视力下降10例,记忆力下降18例,后颈部疼痛3例,颈强直4例,Brun 征发作4例。

1.3 分型脑实质型:多发小囊型9例,脑实质内圆形的巨囊型4例,单发结节型12例,小脑半球多发伴慢性扁桃体下疝5例。脑室型:第四脑室4例,侧脑室4例,中脑导水管3例。脑池型:2例,脑膜型:4例。 1.4 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30例行MRI检查;均行酶联免疫检验ELISA(+)38例,CA(+)26例,两者均阳性24例,均阴性4例,脑电图异常40例。 1.5 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均口服丙硫咪唑或吡奎 酮2~5个疗程,3例巨囊型患者遗有偏瘫,肌力2~3级,2例偏盲未恢复,2例精神障碍未恢复,癫痫发作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均能控制。 2 讨论 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蚴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囊所致,50%~70%囊虫病患者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病理变化根据囊虫的数目、发育期和分布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蛛网膜型(或脑膜型)、脊髓型、混合型[1~3]。脑囊虫病在灭囊治疗时囊泡肿胀、变性、死亡后释放出大量的异性蛋白进入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产生白细胞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白细胞聚集,巨噬细胞吞噬复合物,白细胞死亡,释放溶酶体酶和其他活性物质,溶解细胞本身和周围组织。因此,许多脑囊虫病灭囊时会出现颅内压增高[3],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解除颅高压是保证灭囊顺利的必要准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