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统计分析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统计分析

【摘要】在科技论文中,以合作研究而共同署名的现象已非常普遍。本文对“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科技论文合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科技论文合著

科技合作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以及先进的通讯方式的广泛应用,科学家能够克服地域的限制,进行更多的科技合作,且方式越来越灵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项目自1990年起对我国科技论文的合著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近年来,辽宁省合著论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都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今后更应重视和积极参与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范围。

2010年辽宁合著总篇数为18341篇,位居全国第10位。与位居第9位的四川(19707篇)比较接近,占辽宁论文总数的90.6%。在我国科技论文作者合著关系地区分布中,北京的合著论文总篇数为61731篇,位居全国首位,位居2、3位的为江苏(42539篇)、广东(33600篇),4-8位的上海、陕西、浙江、山东与湖北,这5个地区合著论文总数均超过2万篇。

国内科技论文合著是将第一作者为中国人的论文的合著情况分为同单位合著、同省(市)合著、省际合著和国际合著等四种类型。

1 同单位合著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同单位合著论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9365篇升至2010年的12179篇,比2009年增长2.2%,比2006年增长30.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排在全国第11位。占辽宁论文总数比例2007年以来呈持续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60.2%。北京以40353篇的绝对优势位居全国首位,江苏(29296篇)、广东(23175篇)、上海(20911篇)3省市超过20000篇,陕西(16960篇)、浙江(15551篇)、湖北(15209篇)、山东(14405篇)、四川(13387篇)和湖南(12441篇)位居5-10位。

2 同省合著

2010年辽宁同单位合著论文为3533篇,为“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同单位合著论文最少的。比2009年减少11.1%,比2006年减少3.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排在全国第10位。“十一五”期间占辽宁论文总数比例呈持续下滑趋势,由2006年的21.0%降至2010年为17.5%。位居全国首位的北京超过万篇,达到10234篇,4000-8000之间的5地区依次为:江苏(7415篇)、广东(6506篇)、上海(4760篇)、山东(4691篇)与浙江(4287篇),位居7-9位的有陕西(3852篇)、河北(3595篇)和湖北(3594篇)。

多元课程论文_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班级:统计1203 姓名:李犁 学号:1304120724 2015年7月

目录 1.引言 (3)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3)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3) 2.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 (4) 2.1主成分分析 (4) 2.1.1主成分分析的思想 (4) 2.1.2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4) 2.2聚类分析 (5) 2.2.1聚类分析的思想 (5) 2.2.2聚类分析的过程 (5) 3.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元统计分析 (5) 3.1主成分分析 (5) 3.2聚类分析 (7) 4. 农村居民支出的多元统计分析 (9) 4.1 主成份分析 (9) 4.2聚类分析 (11) 5. 结论 (1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相关问题,利用spss软件,首先对农村居民收入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网络实时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几个重要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出几个不同的收入等级。然后对农村居民支出情况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收入的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的支出等级,最后将收入与支出综合分析,大致得出结论,我国实际的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支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1.引言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小康目标能否全面实现,重点、难点在提高人民收入,要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以及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主导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主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着很大不同,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得地区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二元思维”造就了经济发展层面上的“两个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农民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三农”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客观准确的分析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试图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来源及消费支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经济管理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不断地融合加深,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能找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广泛地使用,能更好提升工作效率,基于这点,文章对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地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经济管理 为了更全面地得知大数据统计在经济管理领域上的运行情况,合理有效运用大数据统计方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对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管理领域以及经济上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

如何完善和加强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的运用提出了观点。 一、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运用的意义 (一)经济管理领域1.企业在运营的时候,需要根据有关的政策,对企业业务产品和发展方向做出的调整,这就得需要多个部门积极配合和参与,尽快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方案;采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能把企业有关的运营数据进行整合,及时地为企业领导部门做出反馈的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简化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流程,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2.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开放性的加大,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外资企业的冲击,这就得要求企业在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企业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战略,在制定这些战略之前,需要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为决策提供保障和依据。

(二)经济宏观领域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市场上行业发展形势得到一个很好的判断和分析,在这些操作之前需要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行业发展形式的了解,能更好地为企业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对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管理领域以及经济上的应用 (一)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1.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确保企业资金资源得到有效地使用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能更有效地把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管理者在决策的时候,提供有效的决策保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良好地分析,能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评估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2.在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中,财务的工作压力是很大,往往需要重复一些操作,致使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率过低,间接影响了财务有关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大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 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山东省十一城市综合实力统计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的概念,并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就山东省11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经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处于核心和龙头的地位,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当前和未来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山东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的态势,鲁东的少数几个城市GDP几乎占据全省三分之二[1]。很显然,山东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显着差异, 青岛、济南等的城市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泰安和滨州则相对落后。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山东作为沿海省份必须清楚的看到发展差异并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核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现实提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区域的概念,根据区域的行政划分,从山东省11个市出发,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排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范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 题目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张三 指导老师黎伟 2013年月

摘要 2010年3月18日广东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高该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1.1%,该标准从今年5月1日起执行。 调高最低工资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研究。通过对了解东莞人群的薪金以及劳动成本占企业成本的状况来分析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的企业、居民和经济的总体影响来说明了调整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仅可以缓解贫富矛盾滋生的问题提高广大工人的工资,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还缓解了民工荒问题、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东莞最低工资经济影响

目录 绪论 (1) 一、东莞目前的工资状况 (1) (一)东莞企业各职位的薪金状况 (1) (二)东莞最低工资的人群状况 (3) (三)东莞企业的基本状况 (4) (四)劳动力成本与东莞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 (4) 二、对居民的影响 (5) (一)提升人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5) (二)调整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6) (三)缓解了贫富差距 (7) 三、对东莞企业的影响 (8) (一)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削弱了一部分企业的竞 (8) (二)有利于吸引更多劳动力来莞工作 (9) (三)迫使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 四、对东莞经济总体的影响 (10) (一)有利于东莞经济的稳定发展 (10) (二)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10) (三)收入增加带动了东莞消费增长 (11) 五、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学生:雷鹏程何君李西京 曾学成白俊明 专业:统计学 指导教师:柏宏斌 四川理工学院理学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反映行业经济效益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反映行业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两个综合指标。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反映经济效益的各指标的内部结构,表明行业经济效益主要由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两个公因子决定。根据各行业在盈利能力上的得分和市场能力上的得分将工业行业分为五类,并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用聚类分析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合理。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行业掌控着国家工业发展命脉,对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考核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挖掘重点行业和弱势行业,提高整个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或行业的经济效益由众多因素来刻

画,目前反映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有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1。这些众多指标虽然能从多方面对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察,但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在损失少量信息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对工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能够简化问题。此外,挖掘出反映经济效益的众多指标的内在基本结构,有助于指出各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及瓶颈,也有助于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文献综述 大量国内文献从灰色系统理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理论与方法,考察了中国各行业、企业或地区经济效益的研究与综合评价。华中生、梁梁等用模糊聚类方法与数据包络分析分类法考察了合肥工业行业的经济状况,将各工业行业按经济效益的状况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差和差等五类[1](华中生、梁梁,1995)。王树岭等人利用TOPSIS 模型,对吉林省轻工业17个主要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确定出相应的优势行业(王树岭等,1999)。本文以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再次对各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法来验证综合评价的结果。 三、数据来源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较多,不同文献中选取的指标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五个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分别记为1X 至5X 。总资产贡献率(1X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资产负债率(2X )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X )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本费用利润率(4X )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产品销售率(5X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选取39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数据整理如附录表1所示。 四、模型基本理论建立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设对某一事物的研究涉及p 个指标,分别用1X ,2X ,…, P X 表示,这p 个指标构成的p 维随机向量为),,(21'=P X X X X Λ。设随机向量X 的均值为μ,协方差矩阵为∑。 对X 进行线性变换,可以形成新的综合变量,用Y 表示,也就是说,新的综合向量 1 《国家统计年鉴2009年》用这五大指标来反映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

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论文.doc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指导老师: 学生名字: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经济统计 学院名称: xxx学院

目录 概述 (1) 一、引言 (2) 二、数据概述系 (2) 三、分析方法 (3) 四、数据分析 (3) (一)相关分析 (3) (二)因子分析 (10) (三)聚类分析 (15) 五、分析与建议 (18) 六、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 概述 生活离不开消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也在逐渐变化,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消费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此篇论文主要目的是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统计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之间的一些联系。并且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并排列出消费因素的综合得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做一个大致分类,进而对各个地区分类后的情况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以及资料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一.引言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阶段,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目的和导向。如果没有了消费,生产的存在也会变得毫无意义,消费促进了生产,给生产带来了源动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并且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提供了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拉动了经济增长,最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是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只有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促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的增长,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消费和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不但可以直观了解到我国总的消费趋向,各地区不同的消费主导因素,还能客观反映我国总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年鉴中的八项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囊括了居民消费的全部项目,居民日常消费可以清楚地从数据中了解到。再通过分析和整合,最终可以大致分析我国总体的消费倾向以及各个地区的异同点。再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而对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做一个最终概括。 二.数据概述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

宏观经济论文宏观经济指标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宏观经济指标论文 宏观经济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运用2008-2010三年间的月度宏观经济指标与上证股指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股指涨跌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大小,并简要分析其作用时滞。 [关键词]股票指数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 一、宏观经济对股票指数影响的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是影响证券市场大盘走势的最基本因素。证券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 本文在宏观经济指标中选取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新增信贷额、财政收支、进口和出口额等多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 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存在通货膨胀时,代表人民币间接贬值,将导致股市上涨以配合利率的相对降低,从而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上涨因素,相反,CPI的值相对较小则会预期人民币升值,利率上扬,股市将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2.广义货币(M2):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3.新增信贷:中国股市跟信贷新增贷款正相关,信贷投放得多,股指就会走高;投放少就会走低,股市主要还是资金推动型,而市场上的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银行信贷,股市和新增贷款的走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4.财政收支关系对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发生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财政收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采用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可以减少社会总需求,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股市应呈现下跌的趋势;财政收不抵支出为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股市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强势。 5.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或减少,特别是净出口额直接反应本国对外经济,净出口额增加,意味贸易顺差,将对股市是利好影响,股市会上涨。相反,净出口额为负,则表明本国对外经济逆差,股市相应下跌。 二、相关性实证检验

最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 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试卷 一、回答以下小题(每个5分) 1.“大中电器”是一个专门从事电器零售的民营连锁企业,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部门分类标准,应该如何确定其部门归属? 2.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指标中,有些用于描述某方面的时点状态,即经济存量;有些则是描述一段时期的活动总量,即经济流量。以下指标哪些具有时点特征,哪些具有时期特征?A.国民总收入;B.进出口差额;C.固定资产总价值;D.持有资产损益;E.总储蓄。 3.有关投入产出表,以下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 x21表示第2个部门提供给第1个部门使用的产品数额; B. 每一个部门的总投入恒等于其总产出,所以每部门的增加值恒等于其最终产品价值; C. 第一产业行、固定资本形成列交叉点上的数字代表该产业当期固定资产积累; D. 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较高,该部门就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4.以下对外交易活动中,哪些应该记入经常帐户,哪些应该记入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A. 向联合国交纳会费;B. 货物服务进出口;C. 购买美国国债;D.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E. 外国来华投资企业对国外母公司支付的投资收益。 二、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核算方法,说明利用其核算资料可以分析哪些宏观问题。(25分)

三、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组成,如果经常帐户和金融帐户都是顺差,那么储备资产变化项目会怎么样?为什么?(25分) 四、计算分析题(30分) 下表提供了住户部门有关资料,要求:就住户部门,以增加值为起点,计算其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总储蓄和净借入/净贷出;并对住户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过程中的态势做简要分析说明。 单位:亿元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期末 论文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目录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摘要:本文综合了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先进行因子分析, 再用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在2014 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据基础上, 本文较多运用了31个省份的因子得分,计算出单因子情况下31个省份的得分和31个省份在八项消费产生的3个因子上的综合得分, 再把该得分作为31个省份的属性, 采用离差平方和(ward)方法进行聚类, 最后将城市分为三层,对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和说明。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一、引言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地区、一些乡村、一些居民群体的生活目前与小康指标仍有差距,有的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国现有65%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因此,笔者就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问题作一研究,并以此寻求合理的解决思路。 二、因子分析法 、统计思想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以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依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成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试图用最小个数的不可观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可观测的每一个变量。 、因子的确定 利用2014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资料。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做因子相关性分析得: 表一、相关矩阵表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地区经济指标研究 09统计班徐晓旺 【摘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指标是评判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搜集的相应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指标分析。研究各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分布特征、筛选出具备可对比性的指标,进而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地区经济指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车轮将会继续滚动。在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各地区间发展势必存留着一定的差距,了解其具体的分布特征注定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结合对进出口总额、居民消费水平等9个经济指标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各地区硬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状况的异同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本文将对中国31个省份地区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众多指标做降维处理并赋予各主成分以实际意义以获取综合性指标;进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法把我国的31个地区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的结果建立判别函数同时运用判别分析将新疆、广东两个省份归类。 二、主成分分析 搜集到的经济指标为: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公交车运营数、居民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水平这九项指标。 在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开始分析前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通过SPSS的操作,得到了如下的总方差分解结果(见表一): 表一

由表一中结果可以看到保留2个主成分为宜,这2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9个变量信息的88.392%,可见效果比较好,这样原来的9个指标就可以通过这2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此时,这2个主成分就起到了降维的作用。通过SPSS进一步的操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主成分系数矩阵(见表二): 表二 由表二可以得出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为: Y1 = 0.852 X1 + 0.979 X2 + 0.821 X3 + 0.957 X4 + 0.885 X5 + 0.742 X6 + 0.967 X7 + 0.226 X8 + 0.513 X9 Y2 = 0.393 X1 - 0.113 X2 - 0.419 X3 - 0.032 X4 - 0.233 X5 - 0.483 X6 + 0.109 X7 + 0.915 X8 + 0.786 X9 通过对上述线性组合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在主成分1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和公交车运营数这几项指标的系数明显比主成分2的系数大,可以将Y1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硬件基础指标;在主成分2中平均工资和消费水平指标的系数最大,可以将Y2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居民生活指标。 这样就将繁冗的9个指标归结为上述2个,这两项指标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主成分得分如下(见表三): 表三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姓名:许玲 学号:14313105

【摘要】本文从现状出发,将从多个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一些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就业市场分割 近些年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调越来越严重,人才供给可以说远远大于人才需求,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更显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的表现是人才供给太过充裕和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考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并且逐渐在下一代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也许要不了几年,大学教育可能会成为一个普遍的教育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当今大学生已不是过去的大学生一样的天之骄子——深受社会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①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数据显示,2001年大学毕业生仅114万人,到去年为止已经增加到727万,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将会增长到749万。而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5%之间;②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大学生不断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不幸,历年未就业人员累计已达到100 多万左右,总计2014 年要解决近9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拐点,

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中国GDP增长下降到百分之七点多,保8难以持续。同时多年来结构相矛盾充分暴露,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热的太热,冷的太冷,比如房地产,股票基金等行业近几年被炒得越来越热,而制造业,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则越来越被冷落,年轻一代可以说很少有人会愿意做这些,除非是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另一方面是分派结构的矛盾,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严重。 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多数企业遭遇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状况。同时,因为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我们外向型企业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加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处境十分艰难,而这些企业正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对象。收入的减少迫使他们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减少员工数量正是节省开支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企业通不招收新员工的方法减少人工成本,这样人才市场的需求量顿时大大下降,这就使原本十分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泛滥,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 但是,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4.7%,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这种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三章-陈正伟

第三章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 习题三解答 1.从广义来讲,国民收入是由下列指标组成:()。-多选 A 国民总民收入 B 国民净收入 C 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D 个人收入(PI) E 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2.从狭义来讲,国民收入(NI)仅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填空3.简述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简答 答: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净值保持着从生产收入分配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关系是: 国民总(净)收入=国内生产总(净)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在封闭的经济假设下,国民总(净)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净)值相等。因此,往往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来源,也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生产过程的结束与收分配的开始正是在这两个总量指标之间实现转换的。 4.国民收入分配流程包括两个层次,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填空 5.初分配属于()。-单选 A 微观分配 B 宏观分配 C 既属于微观又属于宏观 D既不属于微观又不属于宏观6.再分配属于()。-单选 A 微观分配 B 宏观分配 C 既属于微观又属于宏观 D既不属于微观又不属于宏观7.再分配行为,主要由政府以收入税等形成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初次分配所得进行调节,着重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填空 8.初分配的构成公式为:GDP=折旧(企业)+报酬(个人)+净税(国家)+盈余(企业)。-填空 9.国民收入初分配的构成项目有()。-多选 A 折旧 B 报酬 C 净税 D 盈余 E 医疗保险收入 10.下列使用初分配的项目有()。-多选 A 退休金 B 所得税 C 净税 D 企业盈余 E 物价补贴 11.下列使用再分配的项目有()。-多选 A 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金 B 抚血金 C 净税 D 党费 E 物价补贴 12.简述国民收入再分配流程形成。-简答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成为:在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个原始收入获得者或者按照分配制度的规定,或者按照自身的意愿,无偿转让其原始收入的一部分,同时也从其他收入主体那里获得一部分转移性收入,从而完成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流程。 1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项目有那些?-简答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项目有:(1)现期所得税、财产税等税种的收支。(2)社会缴款和社会福利。(3)其他经常转移收支。 14.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再分配支出。-填空 15.国民收入要素分配:要素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投入生产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投入生产的要素很多,有传统的劳动、资本、土地等,也有技术、信息、知识产权、管理等现代要素。-名词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已过查重-优秀毕业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已过查重-优秀毕业论文

内蒙古财经大学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期末论文 作者李慧斌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年级2012级 学号122093118 指导教师刘勇 导师职称讲师

目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浅析 (2) 摘要 (2) 一、引言 (2) 二、聚类分析 (2) 1.参与聚类的样本总量表 (3) 2.样品聚为3类时的样品归类表 (3) 3.所有样品的聚类树形图 (5) 三、主成分分析 (6) 1.单变量描述统计量表 (6) 2.各变量相关矩阵图 (7) 3.总方差分解图 (8) 4.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图 (9) 5.利用因子载荷矩阵图计算出的特征向量表 (9) 三、因子分析 (10) 1.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0) 2.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11) 3.各样品因子得分 (11) 四、结论 (13) 附表一 (14)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浅析 摘要:以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三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主,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标)相结合进行剖析。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并最终就三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果对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概述。 关键字:地区发展水平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计算量大,分析工作复杂度高的数 据分析工作,为了能够更加简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在此给大家介绍几种多元统 计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011 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几项重要指 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技术,它把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聚类分析的职能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是将一批样品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通常我们用距离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用相似系数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

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决定经济增长的有: 1、市场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首先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作系统研究的凯恩斯,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第1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述 1.宏观经济统计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含义 宏观经济统计:也叫国民经济统计,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体现的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的实践活动。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资料认识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过程,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经济学的关系 P9-10(了解)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例: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并指导斯通和米德创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和具体研究,往往要直接参考经济学理论。 2、反过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不断深入,可以推动宏观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完善。(1)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统计是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基础,它提供了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数量特征的系统方法和系统数据;(2)依据宏观经济分析的各种目的,建立统计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从事科学的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以及政策的具体量化研究,可以验证宏观经济学中的各种理论假说和数理经济假说。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 P11(了解) 宏观经济统计学是一门以国民经济为研究范围、以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统计方法论科学,也称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重要基础。 4.常用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 P12-17(了解) 常用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1. 静态分析法:也叫静态均衡分析法,是指完全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经济变动过程,在假定各种基本经济条件稳定不变的条件下,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条件的方法。 2. 比较静态分析法:是对个别经济现象的一次变动前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而撇开转变期间和转变过程本身的分析方法。 3. 动态分析法:是指考虑到时间因素,把经济现象的变化看做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对从原有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4. 比较动态分析法:如果说动态经济分析是就一个经济过程所进行的分析,那么比较动态经济分析就是对两个经济过程的比较分析,而且这种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变量之间的时滞关系,另一是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参数的变动。 5. 均衡分析法: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而不再变动的状态。所谓均衡分析法,是指分析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方法。它又分为一般均衡分析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法。 一般均衡分析法,是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与变化的方法。 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在不考虑经济体系某一局部以外的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分析这一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 6. 边际分析法:是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它着重分析自变量变动与因变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对于离散情形,边际值为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 对于连续情形,边际值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理论研究。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关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全国30多个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建筑安装工程指数、设备工器具购置指数、其他费用指数进行分析。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欧氏距离、系统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Summary: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distinction analysis to the national more than 30 province investment in the fixed assets indice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 project index, the equipment labor appliance purchase index, other expense index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Keywords: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Euclidean distance、Discriminant analysis 一、导言: 注意微量信息引起的巨变,蝴蝶效应就是微量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过程。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每天的信息是大量的,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发现那些对经济能产生最大影响的信息,有些是微量信息,有些是次级别的信息,本文的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发觉的信息。该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投资品和取费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的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X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选择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同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在普通大众眼里,通货膨胀就是 "钱不值钱了"或者是"又涨价了"。目 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人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给日常生活 带来的影响,“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所表现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都 是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本文结合本学期所学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分 析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并浅谈根据现有情况,选择相应的治 理政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治理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的、公开

的上涨。这一定义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物价上涨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涨;第二,物价的上涨是持续的;第三,这种物价的上涨是公开的。也就是在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期内普遍上涨。和失业一样,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示器。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西方学者认为存在着三种通货膨胀:(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价格上涨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我国存在的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虽然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对经济收入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地刺激作用。但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这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2)通胀率在10%-100%的奔腾的通货膨胀。(3)通胀率在100%以上的超级通货膨膨胀。 (二)按照对不同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大小加以区分,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平衡的通货膨胀,及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生。(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现在的通胀类型就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农产品的价格和生活日用品的价格上涨比例要远远高于其它商品。 (三)按照人们的预期加以区分,存在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涨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就没想到价格会上涨。(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援引温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 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本轮通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开始,使人们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我国现有的通胀原因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清其成因。我认为造成我过现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预期推动的通货膨胀。 (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随着我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就我国农产品来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