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手腕带使用相关内容学习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手腕带使用相关内容学习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手腕带使用相关内容学习

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及手腕带使用相关内容学习

地点:科室示教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学习内容: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项身份核对方法,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护理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方法、核对程序

2、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管理制度

2012-4-25

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20200420200708)

****人民医院 科室诊疗小组负责制度 1、科室诊疗小组由组长及各级医师组成,具体根据床位、工作量、医师的资质层次划分,每组人员能够满足三级医师查房。 2、科室诊疗小组组长须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对本组 收治患者的诊疗活动承担责任,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组长的产生应由科室推荐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报院长办公室批准,并将诊疗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在医院内公示,人事科备案。若诊疗小组组长人员变动, 应按诊疗小组组长任免程序办理。 3、诊疗小组必须对该小组分管患者的所有诊疗工作负责,应严 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诊疗小组负责制。 4、科主任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各个诊疗小组的工作 进行考核,结果与该组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做好相关记录。 科室诊疗小组职责 1、科室诊疗小组由组长及各级医师组成,能够满足三级医师查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及时完成医生交 接班、抢救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的书写,严防医疗事故。 2、完成本诊疗小组的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 员的病情及疗效;查看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并分析;查看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方案是否妥当。 3、每日查房至少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新入院患者,诊疗

组长48小时内必须查房一次;疑难重症患者随时查房。 4、完成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诊疗组长亲自参加、指导高难度的诊疗技术操作和手术。 5、对本组疑难或危重病例、择期手术病例、特殊病例及死亡病 例及时报告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或组织科内讨论,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6、做好医患沟通,发现医疗缺陷、医疗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立 即报告科主任,并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7、完成病历的质量控制。及时、准确地完成病历书写,及时审签,按时归档,确保甲级病历达100%,杜绝乙、丙级病历。认真学习处方书写规范,确保处方合格率达100%。 8、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按时参加“三基”及实 践技能考核,确保合格率达90%以上;诊疗组内的上级医师做好对下级医师的“帮、带、教”工作,不断提高本诊疗小组的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小组的业务学习计划、科研工作,承担相应的专题讲座。 9、严格执行各项医农保政策,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努 力降低药品比例,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10、服从院领导及科主任分工,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按要求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和临时性任务。 11、协助护士长搞好病区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12、各诊疗组内的行政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诊疗组长的安排。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 技能。

B.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及时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B.院科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对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缺陷及时反馈-有持续改进措施

————————————————————————————————作者:————————————————————————————————日期: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督查项目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 督查科室内一、内二、 外一、外二 儿科、妇产科 督查时间2013、4、16 存在问题: 医院感染病例没有记录在科室的“医院感染病历登记本上” 原因分析: 科室没有明确规定记录责任人,导致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只上报无记录。 改进措施: 明确感染病历责任人,做到上报后及时记录。 追踪效果评价: 各科室主任已明确由科室感控小组负责监督此项工作,要求主管医生报告后及时记录。 职能部门院感办 督查人员签名评价时间2013、4、23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与持续改进督查项目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 督查科室内一、内二、 外一、外二 儿科、妇产科 督查时间2013、6、16 存在问题: 1、病原学送检率较低。 2、个别医生在抗感染治疗前不作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凭经验用药。原因分析: 1、对病原学检查重视不够。 2、认为细菌培养时间长,对治疗无指导意义。 改进措施: 1、提高病原学检查对指导临床用药的认识,做到有样必采。 2、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尽量做到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追踪效果评价: 各科室经过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医生们对病原学检查的认识逐步提高,通过2个月的观察,临床标本送检逐步增多。 措施落实有效。 职能部门院感办 督查人员签名评价时间2013、8、22

互联网医院诊疗管理制度

**市**区人民医院 互联网诊疗服务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网络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医院办公室下设信息科,专门负责本医院范围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及网络管理工作。 第一章在线诊疗常规管理 第四条在线分诊管理制度为提升医患双方在线诊疗有效性,利用分诊体系对患者提交的病例进行归类,提供在线科室分诊,实现患者与医生的精确匹配。 一、在线医患双方匹配制度 (一)专业匹配:根据医生的擅长方向和患者的疾病类型做匹配。(二)难易匹配:根据医生的权威程度和病例的严重程度做匹配。二、在线层级诊疗制度 遵循层级诊疗原则进行分诊,常见多发疾病优先匹配**区医共体医生;疑难危重症匹配权威市级专家,保证医患匹配精准性。 三、在线病例整理制度

(一)分诊专员需帮助患者进行病例整理,规范医学用语,确保医生查阅病例的流畅性。 (二)对于病例不完整的咨询申请,分诊专员需引导患者补充病情/完善检查资料。 四、在线评分评级制度 (一)系统评分:系统根据病程时长、既往就诊医院、是否异地就诊等对咨询进行客观评分。 (二)专业评分:分诊员根据病情严重性、合并症、并发症及器官功能受累情况进行专业评分。 五、在线医患信息管理制度 (一)禁止患者提交非疾病咨询,如非法信息、隐私、脏话、反共言论等,屏蔽非医疗信息。 (二)患者病情描述中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等需要屏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三)医患双方投诉,需按照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响应,有效解决,保障用户权益。 第五条在线预约转诊管理制度帮助患者匹配专业医生,做到院前分诊,提高医生诊疗效率。 一、患者必须提供个人真实信息进行转诊申请(姓名、年龄、出生日期、身份证号)。 二、病情优先制,患者病情符合医生要求,才可通过转诊审核。 三、已确定转诊患者若要取消转诊,须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并获得同意,爽约患者,取消下次预约转诊的权利。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健康快速发展,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互联网诊疗是指医疗机构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医师,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第三条国家对互联网诊疗活动实行准入管理。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互联网诊疗活动的监督管理。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负责辖区内互联网诊疗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互联网诊疗活动准入 第五条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提供。 第六条新申请设置的医疗机构拟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在设置申请书注明,并在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写明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有关情况。如果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应当提交合作协议。 第七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依据《医疗机

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并同意其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在《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中注明同意其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医疗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申请执业登记。 第八条已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拟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提出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执业登记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同意的申请书,提出申请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原因和理由; (二)如果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建立互联网诊疗服务信息系统,应当提交合作协议; (三)登记机关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执业登记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医疗机构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服务方式中增加“互联网诊疗”。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协议应当明确各方在医疗服务、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责权利。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互联网诊疗活动。

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制定管理制度

妇产科 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制定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临床手术是高风险医疗工作,手术的意外和并发症往往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甚至死亡。为规范科室术前准备工作、落实术前各制度的执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作以下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室对手术前、手术后落实情况的管理。 三、工作制度 (一)入院患者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 ①准确的临床诊断。主管医师在接诊病员后,根据已知辅助检查结果和病史特点、体格检查需得出患者初步诊断,通过深入检查、及上级医师查房及讨论后,得出最终诊断,并作为治疗或手术方案制定的依据。诊疗活动应符合《临床诊疗指南》。 ②病情评估。患者入院6小时内完成《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表》,并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完成手术前风险评估,了解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和风险等级。 ③术前讨论。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应当组织科室技术骨干或全科人员对病员综合情况、诊疗方案、替代方案、风险预警、处置流程、术后管理等内容进行讨论,形成整体意见,并执行。 (二)为每例手术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方案,明确术前诊断,主刀医师术前必须查看患者,方案中要做好术中、术后出现问题及意外的对策,确定施行手术的的手术术式。 (三)住院医师完成相关病案书写。手术治疗计划应记录在病历中,重点内容需

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四)如术中可能需要输血必须术前做好配型,术前一天血液科联系确定有血源,血量。 (五)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传染病筛查,心电图,彩超,CT等,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征。 (六)对有基础病的患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制定术前治疗计划。 (七)特殊病人请麻醉科会诊协助确定手术麻醉方式。 (八)术前必须确定手术部位,确保无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九)术前开好术前医嘱,护士做好术前备皮、禁食、禁水和手术室联系做好接送病人等准备。 (十)术后按时完成手术记录。 (十一)术后开好术后医嘱。

诊疗活动质量管理制度

XXXXXX医院2018年分级诊疗工作总结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与泸西县人民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提高我院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分级诊疗工作(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工作到达了新的台阶,医院成立了分级诊疗领导小组,由公共卫生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定期召开了分级诊疗专题会议,组织全院医师培训了常见疾病的分级诊疗指南培训。目前我院已经泸西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畅通了转诊环节,由专人负责转诊工作。自2018年来,我院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110人次。特别一提的是,我院与泸西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体,对危重病人、疑难病人诊治开通了绿色通道。通过上转病人提前预约,解决了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难、看病走弯路的问题,加强了我院与上级医院的沟通。 二、存在的问题 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但上级医院转回来的病人缺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我 - 1 -

院大多数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县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县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我院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难。这说明我们与上级医院沟通还不到位,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的指挥运作,个别医疗机构没有参照执行的各项转诊标准,转诊程序和规章制度,卫生管理部门对转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 三、应对措施 为优化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医院及其他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使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回到我院继续治疗。同时我院应继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XXXXXX医院 2019年01月03日 - 2 -

外来医师在本院实施诊疗活动管理制度

外来医师在本院实施诊疗活动管理制度 1目的 按《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台湾地区医师在大陆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外国医师短期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规范外来医师在本院行医管理。 2范围 适用于外来医师在医院实施诊疗活动的管理。 3定义 本规定中“外来医师”(指国内其他医疗机构具备有效医师资格证及医师执业证的医师)、“港澳台医师”(指具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或者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合法行医资格的医师)、“外国医师”(指取得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地区合法行医权的外国医师) 4要求 4.1医务部负责外来医师的资质管理及认证工作 4.1.1医务部代表医院负责选定、审查和签订与我院合作或医生的合作协议。 4.1.2负责收集和保管协作医院或医生相关资质证明和评审、验收合格证 4.1.3对各种证书和人员的资质定期审查并及时更新

4.1.4按照规定规定程序办理准入手续 4.1.5安排到相应科室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活动 4.2外院医生会诊管理 4.2.1请外院医生会诊时,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4.2.1.1由于患者病情需要或患者家属要求请外院会诊的,由科室提出书面会诊申请,报医务部(节假日和夜间报院总值班)备案 4.2.1.2由医务部(节假日和夜间报院总值班)联系外院专家会诊,受邀会诊的专家可在本院实施诊疗工作 4.3港澳台医师和外国医师来院行医管理 4.3.1外国医师或港澳台医师到本院实施诊疗活动,须提前一月按照《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办理程序,由医务部报市卫生局审批完成后,方能在本院实施医疗活动 4.4外院进修或规培医师管理 4.4.1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的外院进修或规培医师管理 4.4.1.1在本院学习期间,可以申请将医师执业地点变更至本院,按授权程序授予相应权限 4.4.1.2由本人想所在科室提出申请,所在科室医师技术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分析及整改记录 1.接待病人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病人及家属态度不热情。原因分析:护士相对少,导致工作量大,使护士疲惫。 整改措施: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调整好心情,热情对待。 2.病人安全 存在问题:未能及时为患者吸出口鼻内分泌物。 原因分析:病人多,护士少,未能及时到达。 整改措施:安排专职护士管理危重病人。 3.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个别不能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排气,为将液体排到指定容器内。 原因分析:护士工作不细心,不认真。 整改措施:重新进行培训,加强护士责任心,认真工作。 4.七步洗手法 存在内容:未全部按照七步洗手法来进行规范洗手。 原因分析:没有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整改措施:认真培训,提高护士对洗手重要性的觉悟。 5.查对制度 存在问题:“十对”中未能把十项全做到,容易遗漏年龄、用法和性别。 原因分析:护士工作不认真,“三查十对”未背全。 整改措施:加大力度背制度,每天不定时抽查,提高护士的认真度。 6.交接班制度 存在问题:有时值班护士未能按时完成对病人的护理及治疗工作。 原因分析:病人多,护士少,未能及时为病人进行治疗。 整改措施:按照一级护理病人的多少,合理安排值班人员,减少工作失误。 7.病房环境 存在问题:有时候病房中出现男女病人混住的情况,造成病人的不便。 原因分析:病房少,病人男女比例不能控制。 整改措施:协助调配男女病人病床的位置,混住病人之间设立屏风等遮挡物,保护病

人隐私。 8.分级护理制度 存在问题:有时候未能每小时巡视病人。 原因分析:护士工作量大,病人多,不能及时巡视病人。 整改措施:合理分配护士工作,简化书写,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 9.无菌导尿术 存在问题未能规范的进行导尿,有时候水囊中注入的水不够,造成尿管拖出。:原因分析:护士对导尿术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实践操作少。 整改措施: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讲解,使每名护士都能牢记。 10.护理文书的书写 存在问题:个别护理文书存在字迹潦草,有涂改。 原因分析:书写强度大,内容多。制度不严格。 整改措施:要求护士认真书写,加大处罚力度。 11.无菌操作 存在问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原因分析:护士无菌观念差。 整改措施:加强对无菌观念的培训,让大家明白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12.交接班制度 存在问题:接班者未能提前15分钟到达病房。 原因分析:对交接班制度理解不深刻,思想觉悟低。 整改措施:加强交接班制度的学习与执行,列入每周培训内容。 13.病床 存在问题:不能做到一床一套。 原因分析:床套不足,个数与床位不否。 整改措施:每日清点扫床套个数,不够及时补充。 14.基础护理 存在问题:没有做好腕带标识。 原因分析:护士责任心差,工作不认真。 整改措施: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士责任心。 15.配药时间 存在问题:个别配好的液体未注明配药时间。

持续改进工作制度

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文件要求,努力提升安全综合管理和动态达标水平,强化目标、问题、结果导向意识,不断调整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矿井持续动态达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人员和单位。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三条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领导组,领导组与塔山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领导组一致,办公室一致。 第四条职责 一、领导组职责 (一)按指导思想要求,研究制定矿井保持、提升标准化管理体系等级的规划; (二)协调、指导、督促各系统对体系的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工作; (三)组织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进行客观分析,衡量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的有效性,形成体系运行分析报告; (四)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要素、专业的考核自评和持续改进工作。 二、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制度; (二)负责体系内全要素季度考核总结工作,归纳分析问题或隐患产生的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三)负责季度标准化管理体系内部自查自评和外部检查考核结果,并将问题分解落实,并考核销号。 三、业务部门职责 (一)负责落实监管要素或专业月度自查总结工作,归纳分析问题或隐患产生的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二)负责制定并上报要素或专业月度重点整治项目和整改落实情况。 第三章工作流程 第五条体系的考核评价要严格工作流程 一、各业务部门--组织内部月度自查自评--参加外部月度考核--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报标准化办公室--内部考核 二、标准化办公室--组织季度全要素考核--总结分析--组织制定整改措施--问题销号--再考核 三、领导组--组长组织年度体系运行分析--完成年度体系运行分析报告--调整安全综合管理要素内容--明确管理体系等级规划。 第四章整改落实和改进完善 第六条体系持续改进完善必须通过对问题的不断整改落实、提升标准来实现。 一、各业务部门自查的标准化问题要按照“三定”“五落实”的原则,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内部组织销号,编制提升推进考核细则,并考核。

诊疗活动查对制度

栾川县人民医院患者安全目标 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体现“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患者安全作为医疗质量工作的重点,确保患者医疗安全,特制定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方案如下: 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最大限度减少诊疗操作错误 三、努力提高检查,用药的安全性 四、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全面提高患者就医知情率 五、严防意外受伤及其他医源性损害 六、鼓励主动报告医院隐患与不良事件 七、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完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主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房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患者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至少对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首先应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得到实施。 二、最大限度减少诊疗操作错误 (一)健全与完善患者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手术及实施各种介入与有创诊疗时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制度。至少将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首先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产房、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等高危科室中进行实施。 3、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操作前,责任者把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识别与确诊患者的手段。 4、完善关键流程认识措施 一是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麻醉),与ICU,与产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二是产房与病房之间流程中有识别产妇(新生儿)身份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三是落实危重患者的陪送、陪检制度,床位医生决定,护士执行。 (二)严格防止手术与有创、高危操作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与有创高危操作前必备资料与药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确认制度与程序,并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认定,有交接核查表,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 2、在手术、麻醉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对不符合手术要求或有疑问的,实施“暂停”程序,并报告医务科进一步确认。 (三)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1、熟练掌握本专业各种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2、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制定符合诊疗规范要求的诊疗计划。 3、认真执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4、认真执行重大疑难手术、危重病人上报制度。 5、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分级管理、严禁超范围执业和违法执业。

“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内容

“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内容(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按照《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建立健全本机构核心制度、配套文件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强化核心制度的日常督导,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建立并实施病案质量控制体系和病历质量管理制度,以科室环节质控为基础,以终末病历质控为重点,注重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保障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机构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包括目录管理、手术分级、医师授权、质量控制、档案管理、动态评估等制度,保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和安全。审定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目录和手术分级管理目录并及时调整,目录必须覆盖已开展的所有技术和手术,开展目录之外的技术、手术必须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制度的要求。 3.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关注用药安全,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和处方点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和处方点评的作用,以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药饮片为重点,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对医务人员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行为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患者诊疗措施安全、有效、经济。加强中药

饮片采购验收、养护、煎煮等重点环节管理,保障中药饮片质量。关注院内安全,有针对心跳骤停、昏迷、跌倒等高风险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和救护机制,保障全院任何区域内均能及时提供紧急救治和生命支持服务。 4.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修订完善机构内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流程、预案,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知识的全员培训和教育工作,落实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机制。规范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落实好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指南。 5.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应当向社会公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机构依法登记的主要事项、诊疗科目、职能科室设置),服务信息(包括主要卫生技术人员依法执业注册基本情况、服务指南、服务流程、服务规范和服务承诺等),行业作风建设情况,患者就医须知等。切实提高价格透明度,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示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其中,药品价格公示的内容应当包括: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生产厂家,主要的中药饮片产地等有关情况;医用材料价格公示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用材料的品名、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等有关情况;医疗服务价格公示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服务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计价单位、价格、价格管理形式、批准

科室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制度4.4.3.1

科室住院诊疗活动管理制度 1、科室诊疗小组由组长及各级医师组成,具体根据床位、工作量、医师的资质层次划分,每组人员能够满足三级医师查房。 2、科室诊疗小组组长须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担任。对本组收治患者的诊疗活动承担责任,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组长的产生应由科室推荐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报院长办公室批准,并将诊疗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在医院内公示,人事科备案。若诊疗小组组长人员变动,应按诊疗小组组长任免程序办理。 3、诊疗小组必须对该小组分管患者的所有诊疗工作负责,应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诊疗小组负责制。 4、科主任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各个诊疗小组的工作进行考核,结果与该组的绩效考核挂钩,并做好相关记录。 科室诊疗小组职责 1、科室诊疗小组由组长及各级医师组成,能够满足三级医师查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及时完成医生交接班、抢救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的书写,严防医疗事故。 2、完成本诊疗小组的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地评估本组每一例病员的病情及疗效;查看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并分析;查看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方案是否妥当。 3、每日查房至少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新入院患者,诊疗组长48小时内必须查房一次;疑难重症患者随时查房。

4、完成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诊疗组长亲自参加、指导高难度的诊疗技术操作和手术。 5、对本组疑难或危重病例、择期手术病例、特殊病例及死亡病例及时报告科主任,提出会诊申请或组织科内讨论,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6、做好医患沟通,发现医疗缺陷、医疗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立 即报告科主任,并积极处理,避免事态扩大。 7、完成病历的质量控制。及时、准确地完成病历书写,及时审签,按时归档,确保甲级病历达100%,杜绝乙、丙级病历。认真学习处方书写规范,确保处方合格率达100%。 8、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按时参加“三基”及实践技能考核,确保合格率达90%以上;诊疗组内的上级医师做好对下级医师的“帮、带、教”工作,不断提高本诊疗小组的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小组的业务学习计划、科研工作,承担相应的专题讲座。 9、严格执行各项医农保政策,合理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努力降低药品比例,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10、服从院领导及科主任分工,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按要求做好各项保健工作和临时性任务。 11、协助护士长搞好病区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12、各诊疗组内的行政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诊疗组长的安排。

护理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整改

护理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整改 xx年4月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一、护理组织管理: 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 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次数不够 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 __的及时登记 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 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

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 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无菌观念差,有不消毒就换瓶的现象,输液瓶有留在病房的现象 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1、无输液卡,有输液卡的个别没签名及时间 2、个别床单元晨间护理不到位 3、管道没有标识,静脉留置针穿刺完没有记录日期 4、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要有标识

5、健康宣教进一步完善,个别做的不到位 四、消毒隔离 1、有过期物品的现象,吸痰器没有及时清理 2、压脉带用后没有及时消毒 3、冰箱内有杂物,肝素液当天用当天配 4、治疗车用后及时擦拭干净,治疗盘不要放病人床上 5、消毒液更换后没有记录 五、急救药品、物品 1、有交接不及时的,有质控不及时的,有没有记录的 2、个别科室有“两卡一本”不健全的 3、急救药品有没固定数量的

4、有有效期不明确的,有过期的 六、护理文书 1、体温记录单(原始)要规范记录,写床号、姓名,新入院的写下面,按表格要求书写,并保存。体温单有漏项、涂改、刮,新入院病人15:00之前血压要靠前 2、医嘱单打印不及时(督促)、漏签名,血压记录单在同一年内写了两次(应写一次) 3、核对医嘱没核对病历 4、个别科室没有核对医嘱登记本 5、个别科室没有出入院登记本 6、护理交接本漏项,涂改 护理质量检查问题分析:1、个别护士对护士素质及纪律认识不足,护士长监督力度不够。2、基础护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基础护

2018年第二季度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总结

寒亭区人民医院2018年第二季度 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总结 为加强住院诊疗活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院于2018年6月26日对住院诊疗活动组织进行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大部分科室对病情评估制度知晓程度差,对评估时间、内容、形式不了解。因制度还在修订试行当中,对记录格式内有具体要求,导致大部分科室没有记录,少数先进科室在病程中有体现。 2、大部分科室对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培训力度不够,并且对诊疗指南执行力不足,不能真正起到规范诊疗活动作用。对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血液制剂、肿瘤化疗药物使用不规范,对以上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不熟练。 3、大部分科室在进行检查、检验时能够遵守临床检查适应证,也能够在病程记录中对重要的阳性、阴性检查结果及进行分析评价,但未对检查结果明确后诊疗计划如何制定没有记录。 4、部分科室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及各级医师岗位职责掌握不全面,极个别科室在病程记录中体现不出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各级医师每周查房次数掌握不熟练。 5、诊疗计划制定缺少上级医师监管评价,适宜性得不到保证,与患者沟通诊疗计划后未能体现在病例中(无患者签字)。 6、大部分科室缺少重症与疑难患者多科联合会诊即全院会诊、对会诊制度实施细则(修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修订)掌握不全。 7、对出院指导、随访、健康教育、预约管理制度掌握较差,随访记录过少,个别科室存在编造,出院记录内容不完整、出院医嘱过于简单,对患者出院后诊疗帮助不大。 8、科室对病历质控流于形式,不能切实起到提高病案质量,减少纠纷作用。 9、大部分科室人员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措施掌握差,对上述制度落实没有记录。 10、大部分科室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方式如何上报不清楚,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缺少分析评价,缺少在病程记录中对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记录。 11、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不及时,对科室内质控指标未能深入分析,没有适用本科室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二、原因分析 1、医务科对制度修订过程过长,新制度下发较晚,导致科室执行时间较短,

影响查对制度落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查对制度落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针对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未能很好落实查对制度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对策,使护士深刻认识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疏忽大意必然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影响护理人员一生的严重性,从而加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避免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务人员操做中的查对制度是卫生法中规定的一项常规制度,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性保障其实施。据有关报道,近一半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不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造成的,因此,严格规范地执行这一操作常规是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的有效保证。我科短时间内连续发生2起护理纠纷,均因未能认真落实查对制度而发生。 1 影响查对制度落实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责任心:这是影响查对制度执行及发生差错纠纷的主要因素。我科一起纠纷即是一名工作六年的老护士张官李戴将维生素注射液注射错误,好在未对患者产生不良效果。其原因就是责任心不强,缺乏科学态度和严谨工作作风,主观臆断,图省事,对查对制度不能高度认识,既影响自己的前途又给科室的荣誉抹黑,同时对科室正常医疗秩序造成很大干扰。

1.2 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实习生来说,她们有高涨的工作热情,好奇心,缺乏严谨和细心,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制度认识不足,熟练掌握不够,不能真正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我科另一起纠纷是实习学员只重视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忽视核对药物的用法,缺乏对每一个环节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 1.3 人力资源不足:这是影响规章制度执行力的一个客观因素。目前我国受社会经济条件和护理人员数量、质量等条件所限,部分医院实行的仍是功能制度护理,其特点是节省人力,护士通常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患者缺乏全面了解,对诊疗措施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不利于发挥护士执行查对制度的主观能动性。护士常需重复某一类操作,所以容易出现凭印象操作而忽视查对内容的现象,从客观上增加了差错发生的几率。 1.4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工作具有瞬间性、昼夜连续性终端性、应急性、被动性及机械重复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查对制度对防范差错的意义。护理行为多为瞬间动作,很少留下任何实体可供评估,如果没有严格而有效的查对环节,就无法保证护理行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护理工作的终端

查对制度总结分析

查对制度落实督查总结与分析 一、督查时间:2015年10月8日 二、督查对象:①医护人员现场查看6名医师、护士执行情况,②询问24名患者的反馈情况。 三、督查组织者:产科 四、督查标准:评审标准督查表格 五、总结分析: (1)督查内容:“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核实患者身份”是医疗十大安全目标的主要内容,是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治疗的前提,是医疗安全的有效保障。 现总结如下: 8月医师9月医师 (2)、存在问题: 1. 未正确实施“腕带使用和查对流程” 2. 部分医护人员在给药、换药等操作前采用:询问患者姓名、年龄2项方

式进行识别。 (具体情况见督查表) (3)、原因分析: 1.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对查对制度不能高度认识。 2.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还未改变,护理人员习惯按照以前的护理操作标准核对病人,新的流程进行更改后还未形成新的习惯。 3.部分医师认为熟悉患者姓名,无需采用询问患者姓名、年龄、查看腕带的发生识别患者身份。 4.轮科医师缺乏“查对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4)、整改措施: 1.制定各项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操作流程,统一标准。 2.组织全科人员(包括轮科医师)进行“查对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的学习和培训,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用和严格执行。 3.加强宣教,向产妇解释腕带的作用,让产妇参与到安全查对制度工作中来。 4.主任、护士长加强“查对制度”落实的督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进入员工绩效考评,与奖金挂钩。 (5)、效果追踪: 1.查对制度的落实有很大改善,通过跟随部分医护人员操作及询问患者及家属反馈的信息是: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均能够严格查对,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查看床头卡、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年龄),部分医师在换药、拆线、诊疗前不能完全执行。 2.询问医护人员基本知晓查对制度及流程,知晓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项以上的项目核实患者身份。 3.未发现因“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引发的不良事件。

煤矿新标准化持续改进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考核定级办法》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调整、完善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制度 目标和机构 为使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改进,由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执行。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各副总经理、各部室及各生产队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部,安检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持续改进、考核评价等工作落实。 (一)考核评价、持续改进要求 1、管理职责 (1)矿长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2)安全副经理负责向矿长报告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协助实施管理评审。 (3)安检部负责持续改进专业资料收集、汇总并提供体系管理评审信息和管理评审的文件,对评审提出问题组织整改并跟踪、验证。

(4)持续改进专业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情况的汇总,并提交审核小组评审。 (5)各系统、部室、区队按安全生产职责负责提供管理评审资料,制定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措施并实施。 (6)经管部负责对各科室、区队安全绩效考核。 2、内容及要求 (1)形式 ①管理评审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和开展。 ②矿长主持评审会,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各部室、区队负责人均应参加会议。 ③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十二个月;当国家法规、规范、体制、生产流程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可酌情增加管理评审。 (2)评审内容 ①组织机构的适宜性,包括机构、岗位、人员和其他资源配置; ②需要进行改进变更的范围; ③未完成的工作; ④上次评审结论的处理情况; ⑤安全生产目标及矿长承诺完成情况; 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自评情况; ⑦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体系规范的符合情况;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管理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医嘱应班班查对。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二次)。(3)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楚后执行。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方可执行。 3、输血查对制度: (1)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液有无凝块和溶血,血袋有无漏气,裂痕。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是否相符,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反应。 (3)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申请输血量。 (4)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并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及执行时间。 (5)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 4、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左、右)。 (2)查术前用药,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核对后,再将标本与病理检验单同时送检。 5、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物品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要检查物品名称、数量及灭菌日期。 (3)收回器械包时,查对物品名称、数量、质量、有无破损及清洁处理的情况。 (4)灭菌时查温度、压力、时间,灭菌后查灭菌指示带有无变黑及灭菌包有无湿包情况。达 到灭菌要求后方可发出使用。 6、饮食查对制度 (1)床头饮食卡应与医嘱相符。 (2)病人就餐时,查对床头饮食卡与病人饮食种类是否相符,自备饮食与医嘱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对特殊治疗饮食、检查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持续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措施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 检查标准1:护理理组织①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②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③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④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情况。 改进措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重新修定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各工作环节交接流程。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制度的学习,特别是核心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检查标准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①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②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③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改进措施:修订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以确保等级护理要求和患者安全的需要。临床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制,逐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目标。制定各护理工作岗位任务和目标,逐步实行护理人员

分层次使用。加强年轻护士的“三基”训练,拟订“三基”训练计划,每季度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 检查标准3: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改进措施:①在以完善各项质量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病人跌倒、坠床、导管脱落上报制度,学习掌握常见应急预案;②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病人就医安全;③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并做到及时反馈,要克服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切实发现质量问题,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④及时纠正护理疏漏,杜绝差错隐患;⑤护理部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倡导护士“慎独”精神,严格监督约束机制,对护理质量监控要做到平时督导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高风险科室和危重病人的巡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疏导、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检查标准4:临床护理管理:①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②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