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

(一)、语言精炼

冰心散文的诗美特征体现在语言的精炼、成熟上,在最小的空间里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遥寄诗人太戈尔〉》全文短小精悍,含蓄地把作者的感情倾注在纸上。字数有限,却韵籍深远。感情至真、至诚的在诗化语言中流露出来。着是语言诗美的表现之一。

(二)、文化诗性

“真正具备文化诗性的散文,它一定具有诗一般的生命激情和难以拒绝的美感。她不仅以一种美学的眼光进入文化迷宫,用诗性的智慧去探测历史的真相,而且饱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洋溢着作家心灵的跃动;同时,安的意象“语言和表达必然也是优美的”“冰心散文中许多文章引用了古诗词,这不仅体现了冰心深湛的古文功底和文学修养,更在语言上美化了文章,韵味更浓,体现了散文的文化诗性特征。如:《山中杂记》中写道:“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名形容乱山,显然地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作者借两句古诗描写了海上和山上看月出的意境:一是乱石观月,何等的“臃肿、崎岖、僵冷”,一是海上观月,何等的“妩媚、遥远、璀璨”。文章富有想象力,展示了宏大壮丽的画面。这两句诗的对比下表现了自己爱海的心理。这比直接表达更高雅,更有文化底蕴。以古典诗词抒怀,其清新明丽的语言构成散文的诗情蕴意。

(三)、诗化结构

冰心散文还有诗化的结构特点。不管是描述上还是抒情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诗化的现象。层次分明,一个内容写完就分段,但总体上连贯,形式上,诗的跳跃性较强。如《宇宙的爱》,《往事之一(七)》中写道: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章多两三行为一段,层次清新,但各段内容完整,使文章美的意境中有诗的情思,清新绚丽又跌宕多姿。是灵巧的艺术构造。

二、冰心散文的图画美

“文学和绘画艺术的互通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冰心散文中以清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一)、情境描写

散文中形容意象的词汇丰富,且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想要设置的情境或背景,展示的画面丰富多彩、饱满。景物描写往往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如《笑》这篇短文,不加雕琢,轻描淡写,勾勒出三个画面:扬着翅膀的小天使,路边的村姑,茅屋里的老人,三束纯洁的白花衬托着三张笑脸。无声的世界里,只有真诚、纯净、自然。给读者的感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清,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二)、色彩渲染

冰心散文的图画美还体现在景物色彩的渲染上。冰心文笔曼妙,有出水芙蓉的洁净,景物的色彩多是明亮脱俗,仿佛远离世俗,给人心神愉悦之感。如《山中杂记》中对海的描写:“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睥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飘浮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忆到‘山禽自唤’,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若游龙,翩若惊鸿’。

文段中对海的描写用了很多有关颜色的词,把图画描绘得绚丽多彩,却自然和美。眼前一片亮丽的风景。

文章继承了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的传统,使散文有水墨画的神韵,又浓妆淡抹,使散文有水彩画的风格。

三、冰心散文的朴实之美

(一)、语言平实

1、冰心散文多是通俗平实的语言,较少有艰深难懂之词。文章多从细处落笔,内容生活化,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她抒写的内容。这些事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文章读来有亲切感,朴素美。表现最明显的是《寄小读者》。作者以童真的心向小朋友们袒露真情,赞颂母爱、童心、自然美。和孩子们讲诉经历、交流思想。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最宝贵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语言浅显易懂,平淡却富有哲理。

(二)、感情真挚

冰心散文的朴实之美更体现在情感的表达上。冰心散文用朴实的语言书写“爱的哲学”。感情真挚,她抒写爱不用高声呼喊,而是“言为心声”,她认为自己在写作时“感情涌溢之顷,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完了”,表达的是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感叹,是一朵从清水里升起来的‘天然去雕饰’的芙蓉。如《我爱我们的语文老师》中写道:文章没有纵情讴歌语文老

师,而是通过回顾师生的日常对话,体现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简单的生活写照使深切浓郁的感情自然流露,情尽乎辞,恰到好处。

(三)、童真美

冰心的文章在字里行间中总能发现童真的语言,体现其童心未泯的性情。一些语言显得幼稚、单纯。她认为《山中杂记》是“说几句孩子气的话”,而表现尤突出的是《寄小读者》,冰心以书信形式和小读者交流,像进入了童话世界。《在一日的春光》中这样写道;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在这段中可看出一个幼稚的冰心把自己童化了,童真的语气不免让读者怜爱。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为物质、名利而奔波,已难以找到这样的心境了,而阅读冰心的作品,让人回归最原始的心境,仿佛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给人美的享受。可以说走过童年的人有孩童般的心是难得的。冰心的童真美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

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的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自五四”以来,冰心散文深是人们的喜好,散文不管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冰心散文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综上所述,冰心体散文短小精炼,韵味浓厚,意境深远,颇具文化诗性;其背景描写色彩明艳,生动鲜活地展示出一幅幅自然、人文图景,显示出绘画美的特点;言尽乎辞,平淡朴实,感人至深的语言给人无限的美的享受。这些都体现了冰心散文的艺术价值,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是文学上的座丰碑。它的美学价值将影响一代代的人。

浅论冰心散文的创作风格

论文摘要:冰心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作品,都十分具有开拓性。她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非常突出的,而在冰心的作品里.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我将着重从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风格及其变化的原因,前后题材的变化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几个方面逐一论述。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冰心体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二十世纪初,原名为谢婉莹的冰心出生于福建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的私塾启蒙学习,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自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到1994年基本搁笔,冰心度过了她漫长的创作生涯。《寄小读者》的飘然出世,使得中国散文园地里多了一朵奇葩,而这朵奇葩的出现——确立了她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她以丰富的知识,纯洁的感情、新颖的形式,清丽的语言为“五四”以来的小朋友们开了一扇启迪心灵的窗户。这在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以及她对新文学运动的贡献和影响,在20

世纪的中国文坛是非常突出的。冰心是“五四”以来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作风格,使她在“五四”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茅盾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最属于她自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她的散文的价值比小说高。”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更集中地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而在丰饶多彩的散文作品中,她为儿童所写的那些篇章格外显得绚丽多彩。所以说,探讨冰心儿童散文的特色,评价其中的得失,对繁荣我国现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特别是促进儿童散文的发展,无疑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冰心散文以其哀婉凄清、温情脉脉、清丽典雅、隽永雅致、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的创作风格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是呵,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

冰心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冰心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内容简介 (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1926年,冰心获文学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散文特点 在冰心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使作品具有抒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而笔调的轻倩灵巧,语言的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练雅致的长处,形成了冰心散文与众不同的特点。 (她是宜散文而不宜诗)她的作品有的倒是对祖国、故乡、家人的怀念。也是集母爱,童真,自然为一体。清新,隽丽,富含哲理性。其中母爱、童真之类内容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但色调有了一些改变:增多了幻想破灭后的失望,探索人生意义得不到解答的苦恼,以及追忆童年生活时带有的怅惘和哀愁,间或还流露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赞叹。这种情况预示了作者在较多地接触社会人生实际、破除空想、经历长期曲折道路之后可能会有的某种转变(后来写下的《姑姑》集里的《分》,《关于女人》集里的《张嫂》等小说,就多少

论冰心散文艺术风格

真心、真情、真爱,营造美的精神乐园 -----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 王永军 (张家口教育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文坛巨匠冰心用真心、真情、真爱,书写散文,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清丽典雅、隽永雅致、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为我们营造一方美的精神乐园。它们带来的不仅有美感上的享受,更有思想上的启迪和心灵上的净化。 关键词:冰心散文、艺术风格,真心、真情、真爱,美感 在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就是可亲、可爱、可敬的冰心老人。冰心在小说、散文、诗歌和翻译工作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散文,取材广泛,其中以回忆往事、描写自然和爱的哲学最具特色。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美的精神乐园。 下面我们就从冰心散文的题材上来进一步探讨她作品的艺术风格。 一、心的灵动 郁达夫曾评论说:“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从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可见这位世纪同龄人与时俱进,蜿蜒起伏的心路历程。早年的《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等,在“五四”新思潮尤其是人道主义的影响下,以“爱的哲学”领悟人生,讴歌亲情、友爱、童真和自然美,寻味人生的乐趣和慰藉,探求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营造了一方和霭温柔的精神乐园。步入中年后,她涉世渐深,在《平绥沿线旅行记》、《默庐试笔》和《关于女人》等作品里,拓宽了取材面,增强了现实感,也巩固和深化了她原有的精神信念。从海外回到新中国后,她年过半百而青春焕发,以《归来以后》、《樱花赞》和《拾穗小记》诸多篇章,反映祖国的新生气象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表达了一位跨时代老作家的热情和忠诚。度过十年浩劫的冰心老人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而且磨练得相当坚韧、清澈、睿智和老练,爆发出旺盛的创作活力,所作《晚晴集》、《我的故乡》、《关于男人》、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解读

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解读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冰心诗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冰心和陈衡哲一样,重视女性自身特质和母职价值存在。郁达夫说:“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冰心确实一贯追逐“人”的本真,艺术的本真,她不压抑遏止天赋的性别特征,又向往有个性的文学,因而,作品思想和艺术均具女性表征。当然,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因其裹挟着“时代风云”而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闺阁文学,呈现的是新旧文化嬗变时期,中国知识女性向往现代文明的“真我”形象;冰心作品的审美方式因其以心为文、交织“古今”、融汇“中外”,而不同于古代女作家翠楼吟稿般的封闭纤弱,其文体、风度集人类和民族审美的甘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女性意识;感伤主义;个性化文章;冰心体 一、诗歌散文的思想——现代的女性意识 冰心的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她东方式的性别自认方面。她视母性为授予、牺牲、仁爱和温柔,认为“女儿情性”应娴静温和,女人是真善美的象征,女人的力量在于用爱“温柔了世界”。

除真善美,冰心作品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其中心当然是“爱的哲学”。从“五四”到20年代末,冰心全身心地投入对母亲、儿童和大自然的眷爱和礼赞中,而其中三分之二涉及母亲。如沈从文所述:“冰心女士所写的爱,乃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在作者作品中,是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和平的欲求。”(《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对冰心“爱的哲学”虽历来有些争议,但其本质是积极健康的,内涵也很丰富,并总在发展。 假如说,母性是人类的创造之源、人格之源、和平之源的话,那么,冰心“爱的哲学”是她对人类最真诚的奉献;她在现代文学史上开 创的母爱文学,呈现了女作家独特的精神创造力。 冰心“爱的哲学”和母爱文学,从文化意义上说,其显现的是女性意识,但究其根本,是人类性的表现。特点有三。其一,爱的内容相当普泛,并始终同祖国、人民、家庭、兄弟姊妹、朋友邻居、贫弱劳苦、生命和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充满人道、民主和博爱精神。其二,爱的期待既理性又幻想,一方面看到人世间存在着战争、杀戮、欺凌、贫困、愚昧诸种非人道现象,一方面则期待用“母亲的爱光”来消弥世上的罪恶和解决社会的矛盾,使“贫富贵贱”和“人造的制度阶级”得以融化或消解。这样的期待富于人性,但在文化背景尚未成熟情况下,颇具浪漫、空想色彩。其三,爱的价值偏胜于人道主义,因而,它文

冰心作品的创作特点

冰心作品的创作特点 小说 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 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们以启迪,发人深思。在小说的描写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她特有的诗的情性。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 散文 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

有关冰心的资料

冰心十分热爱儿童,她乐于为这些“天使们”提供精神粮食。她用十分自然亲切、充满童稚气的话语,向儿童们讲述了自己童年生活,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使孩子们受到有益的教育。 “爱的哲学” 纯真童心的歌颂,是冰心宣扬的母爱向另一方向的自然延伸。冰心把童真看得格外珍贵。她认为“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她视儿童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善反衬社会之丑恶及世风的堕落:“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她把儿童作为纯真的象征。她自己在青山沙穰疗养院里养病时,也就“不妨重做小孩子”!“一切思想,也都照着极小的孩子的径路奔放发展”,“有时对自己说些极痴的话……偶然睡不着,就自己轻轻的为自己唱催眠的歌”,从思想到行动都进入了“童心完全来复”的境界。在《往事·十四》里,她借小

朋友杰的话,把海想象成一位女神:“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在海波之上……”这种充满童心的想象显得奇特美丽I难怪会使儿童读者感到亲切,受到感染。而这种感染力的实现,正是借助于作者的“童心来复”。童心是沟通作者和儿童读者间的桥梁,也是开启儿童思想和心灵世界的钥匙。冰心的儿童散文,抒情阐理的方式和语气也特别注重儿童的特点,遵循“童心”特有的逻辑。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中,以情感人。她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出现,不是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侧重于爱的启迪、美的熏陶,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他们成为心灵健康的现代文明人。她象一位知心的大姐姐,在与孩子们促膝而谈,“用孩子的口气,说天真的话。”特别是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翘首远望,

冰心的写作特点

冰心文章的语言特点 祁县第三小学岳晓蓉在冰心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使作品具有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而笔调的轻倩灵巧,语言的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练雅致的长处,形成了冰心散文与众不同的特点。 (她是宜散文而不宜诗)她的作品有的倒是对祖国、故乡、家人的怀念。也是集母爱,童真,自然为一体。清新,隽丽,富含哲理性。其中母爱、童真之类内容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但色调有了一些改变:增多了幻想破灭后的失望,探索人生意义得不到解答的苦恼,以及追忆童年生活时带有的怅惘和哀愁,间或还流露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赞叹。这种情况预示了作者在较多地接触社会人生实际、破除空想、经历长期曲折道路之后可能会有的某种转变(后来写下的《姑姑》集里的《分》,《关于女人》集里的《张嫂》等小说,就多少露出了这种端倪)。从艺术上说,冰心的笔调轻倩灵活,文字清新隽丽,感情细腻澄澈;既发挥了白话文流利晓畅的特点,又吸收了文言文凝炼简洁的长处;它们显露了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也表现了一个有才华的女作家独有的风格。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叶圣陶的创作特点

叶圣陶的创作特点 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的把笔锋穿过这些人而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叶绍钧小说中的小知识分子形象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卑琐和庸俗型。其代表是《饭》中的吴先生和《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 二是正直和理想型。其代表是《城中》的丁雨生、《抗争》中的郭先生,最典型的是《倪焕之》中的倪焕之。其中《倪焕之》被矛盾称为“扛鼎”之作。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叶绍钧对外国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他的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象,十分讲究规范化。叶绍钧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绍钧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作出了贡献。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冰心短篇散文精选 篇一:冰心的散文特点 冰心的文章特点 冰心的文章有散文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与小 朋友谈访印之行》 《我参加了一次动人的会见》 《我们的祖先所唱的歌谣》 《中野绿子和小慧》 《老舍和孩子们》 《腊八粥》 《我的童年》 《童年杂记》 《灯光》 《我的中学时代》等等;诗: 《可爱的》《纪事》《一条红领巾》《六一节在拉萨》《献给我们挚爱的宋庆龄奶奶》等等; 小说:《一个兵丁》《离家的一年》《冬儿姑娘》《好妈妈》《小桔灯》《回过以前》《记一 件最难忘的事情》等等。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 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 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18 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爆发 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 创作。1919 年 9 月发表第一篇小说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 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 然、 人类爱。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建国后,冰心散 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 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 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 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 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 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 然而, 并非文白相加, 而是经过精心提炼、 加工, 使之相互融合, 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 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 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 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在冰心笔下,大自然具有人的灵性。景因情之融入而更美,而蕴含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种融情入景,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使作品具有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情致;而笔调的轻 倩灵巧,语言的清隽流丽,既有白话通俗流畅的特点,又有古典文言精练雅致的长处,形成了 冰心散文与众不同的特点。 她的作品有的倒是对祖国、故乡、家人的怀念。也是集母爱,童真,自然为一体。清新, 隽丽,富含哲理性。其中母爱、童真之类内容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但色调有了一些改变: 增多了幻想破灭后的失望,探索人生意义得不到解答的苦恼,以及追忆童年生活时带有的怅惘 和哀愁,间或还流露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 著名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冰心女士,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我以为读了冰心女士的作品,就能够了解中国一切历史上的才女的心情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一个世纪以来,冰心的散文哺育了整整几代人。热爱冰心的人可谓“四世同堂”。有人甚至认为,冰心散文的影响,不在鲁迅、周作人之下,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文字影响的却很少。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实践证明,作家的少年记忆、文化记忆、民族记忆乃至历史记忆是支撑作家全部创作的精神源泉。尤其是童年记忆特别重要,它往往会不可思议地贯穿着一个作家的一生。由于冰心的家庭出身和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冰心高贵的精神、高雅的气质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一、冰心散文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来充分的展现其散文的风格美。 1、比喻手法的灵活运用,使散文的语言风格突出地表现为柔婉、纤巧如绵绵春雨,温柔、沁人心脾,本体和喻体之间通过作者的想象常常结合得非常贴切而富有诗意。例如在《笑》中,描写雨后树叶上的残滴,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荧光点点,闪闪烁烁地动着”。在《往事(二)》中,描写月下青山“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海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这两个句子中的“荧光点点”、“娟娟的静女”都体现了语言的纤细与轻柔。冰心散文中的比喻,不仅运用于写景的语言中,也运用于寓意深厚地描写抽象事物的语句里。在《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谈论的话题是“生命”.冰心在文中是这样写的:“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它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它的前身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它从地底里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延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生命本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在冰心的笔下,则把生命比喻成了“一江春水”与“一棵小树”真是绵里藏针,既富哲理,又不乏柔情。 2、通过拟人,化静态为动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柔婉而不失生气《樱花赞》中这样写樱花:“日本到处有樱花,有的是几百棵树拥在一起”,不用着笔墨大肆描写,轻轻一个“拥”字,就将樱花树的茂密和勃勃生机挥洒得淋漓尽致。又如《再寄小读者·通讯四》中的两段。有时候它经过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它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它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它照耀,向它投影.清冷中带着幽幽的温暖,这时它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它向前走”在这里,大段大段的描写,完全把春水拟人化了春水会羞怯、会吟唱、会前进了。冰心通过这丰富、新奇的拟人化描写,尽情地表达了春水那种欢笑的情态,满蕴着温情。 二、冰心散文在文字节奏方面,使读者感到了一种像诗句一样的韵律美汉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散文也要讲求节奏,因此,冰心在散文创作中注意追求语言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她通过巧妙地安摔平仄,运用多种形式的捧比、对称的句式,恰当地

冰心作品《分》艺术特色解析

*《分》可说是冰心的代表作 *她用第一人称“我”,写两个同时出生的小朋友在医院的遭遇 *通过他们的“对话”,反映出贫富两个阶级迥然不同的生活,以致他们一同出院,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 *她把不谙世事的婴儿“大人化”,赋予他们成人的思想和感情,或者可以这么说,冰心化身为婴儿,通过其眼睛,表达出她对社会上存着的不合理的贫富对立现象的关切与看法 *冰心以“分”为小说命名,别有一番用意,因为两个原本“生而平等”的婴儿最终不但会分手,而且在他们以后各自的人生旅途上也会“分道扬镳”,等待着他们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一切的“分”(不同),从他们降临人间的那一刻便开始了 *冰心在小说中传达一个重要的讯息: *“尽管他们身上穿的是两套同样的白衣,但一脱下之后,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一切都永远分开了” *事实上,人人“生而平等”只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理想,就算他们所穿的白衣不脱,从一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身不由己与毫无选择地分属不同的社会阵营*在医院即获得截然不同的待遇,出院后,等待着他们的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全是阶级差别观念在作怪 *艺术特色: *以对比映衬手法表现主题 *冰心在《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方面,充分运用了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 *他紧紧扣住“贫富”两个对立层面,围绕两个婴儿展开多方面的对照与比较 *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一富一贫,这种贫富的差距,决定了他们与生俱来便有不同的体魄,不同的气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人生命运 *一个白净秀气,缺乏主见,听任父母摆布 *一个个性刚强、思想敏锐,对未来充满豪情 *一个锦衣玉食,受人爱抚 *一个粗食布衣,被人轻视 *一个是花房里的一朵小花,自惭自怜,娇媚地开放 *一个是道旁的小草,骄傲勇敢地正面面对惨淡人生 *一个是前途光明,无忧无虑,平坦顺利 *一个披荆斩棘,饱受践踏和摧残,走上艰难的人生旅途 *冰心对两个婴儿的父母和医生护士服务态度的不同作了一番深入的比较 *同是母亲,一个受优待,住单间病房,丈夫百般抚慰 *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没得休息,全身沉浸在幸福的温暖中 *一个受冷眼,住大房,没有欢喜,只有忧虑 *延迟一天出院时怕她除夕回家会受债主包围,出院后,就得舍弃自己的骨肉,为生计而给他人做奶妈 *出院那天,一个乘坐小轿车,车上铺满鲜花,轻快驶向温暖快乐的家 *一个是提着青布包袱,顶风冒雪,艰难地走向冰冷破败的窝 *冰心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映衬,把阶级社会中贫富对立的现象和本质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 *透过这些细腻描写,有良知的读者心中无不感到愤愤不平 *以朴素语言表达人物个性

冰心文章中的特点

浅话冰心文章的特点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世纪文化老人。“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这九子箴言一直激励着多少人啊! 冰心的文章:诗歌、小说、散文和儿童文学都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诗 她的小诗被誉为“繁星体”“春水格”,因为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艺术上,它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小说

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冰心的文章

冰心:永远只属于她自己(2) 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大致已经清楚:我们的知识主体实则由人文主体构成,这个人文主体特别重视乐感而又特别轻视理性,因此即便才高如冰心者以及绝大多数都显得特别天真(只有极少数曾经怀疑过我们的语言制度,从而力倡白话文运动,然后蔚然成风,汇成巨流),往往以为社会制度改变了一切就都改变了(尽管新文化运动仍然在继续,直至文化大革命的“革命文化”以及非常“纯粹”的最新最美的图画,最后的语言事件变成了彻底的语言暴力),同时也显出冰心思想的单纯(而不是复杂):她也写出过多篇民粹主义色彩颇为浓厚的小说,比如《张嫂》《冬儿姑娘》《分》等,相形之下,她的那些正面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反而显得说教意味十足,《超人》如此《悟》如此《最后的安息》更是如此,后者的最后一段话给人的感觉甚至生硬到整个是硬加上去的,以至让人感到翠儿的死与宗教情感意味的关联有着强拉出场的嫌疑,只有《我的学生》等所表达的宗教情感似较为纯粹。再看看冰心写于不同时期的3篇散文:写于1922年的《到青龙桥去》,“将这些勇健的血性的青年,从教育的田地上夺出来,关闭在黑暗恶虐的势力范围里,叫他们不住的吸收冷酷残忍的习惯,消灭他友爱怜悯的本能”,是何等威猛的语句啊(如此激烈的言词在冰心的作品中属于不多见,另外就是那个控诉日本侵略者的名篇《我爱,归来罢,我爱!》,如名句:你先杀散了那叫嚣的暴客/再收你娘的尸骨在堂楼边!以及《鸽子》……等等)!写于1959年的《再到青龙桥去》,冰心热情地赞颂并讴歌“大跃进”带来的繁荣景象,写于1963年的《三到青龙桥》,冰心则真诚地表达了“支援亚非拉”的革命的必胜信念。由此可见,投身思想改造献身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成了当年众多知识分子的自觉也就成了命运的必然。然后是反右、文化大革命,他们自己无一例外地惨遭厄运。就这样的一大批曾经身体力行于语言参与变革现实的大知识分子,一个个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语言暴力之下的牺牲品。 噩梦醒来是早晨,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未必!语言事件仍然在继续,语言的暴力改换了头面以种种词不及物的方式仍然大量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尽管编码就是解码,但编码者仍然不遗余力地编出一个又一个注定要解码的“宏大”的码。语言已经不再能够参与改造现实,倒是现实现世借用了语言已经改变了的世界来重新控制这个世界,重新有效地管理了语言。以至个体的渺小再次以铁的事实重新呈现在以言说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面前,真实也真实了,但毕竟失去了话语强力的支撑或者更重要的是保护,知识分子终于重新回归到自身。于是,在人生的暮年,无独有偶,一对文坛名宿:巴金和冰心,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种种语言风暴的洗礼,不约而同,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地完全不减当年风采地充当了我们那个时代和社会的良心:巴金以最后的赤诚说出的真话,蕴含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最大的勇气,他的关于建造“文革博物馆”的呼声至今余音绕梁,还不仅仅如此,他还重新严肃严正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相当真切地成为了上个世纪末真正敢于为自己负责任的天下第一知识分子;冰心呢,也毫不落后,在她80高龄之后重新披挂上阵,《空巢》《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落价》《我请求》《我感谢》等等作品,再次震动了文坛,时间仿佛倒流到了60年前……尤其是《我请求》《我感谢》《无士则如何》《开卷有益》等散文,为重视教育为提高知识分子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痛心疾首摇旗呐喊甚至奔走呼号,用王欣先生的颇为优美而又精到传神的语言概括之:一位以生命的清白、才情的超逸博得广泛威望的公民,怎样运用一种亲切率性的言论去守护公共事务的灯塔,感召无数羞愧的晚辈们的良知和勇气⑹。当我读着王欣先生的这一段精彩文字,我的脑海里就不时地叠印着冰心写作于1923年的《往事(二)之八》的有关“灯塔守”的种种意象以及记忆,莫非冰心先生以她一生“清白的生命”和“超逸的才情”仅是为了实践她形成于儿时的志向么?但我不能同意王欣先生的关于“公民”的说法,假如一个公民还要通过“广泛威望”,而且《我请求》等文章在《人民日报》刊发

浅谈冰心的散文

摘要:冰心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她用艺术来表现生活、珍爱生命,纯洁又真诚。她热情讴歌母爱、童贞、大自然,热情歌颂社会义事业,拥有一代又一代原读者朋友,被看作“爱的使者”。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爱母亲、爱父亲、爱弟弟,爱一切人;爱小猫、爱小狗、爱一切小动物;爱星星、爱大海,爱大自然的一切……她用温和的、表达自己爱心的语言来表达了她“爱的哲学”思想。“爱的哲学”思想一点也不抽象,是极其具体的。冰心的“爱的哲学”,不但主张要爱自己母亲,爱所有的儿童,而且主张要爱一切的大自然,希望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爱”而得到解决。因此,也被称为“泛爱哲学”。创作早期以不同的文学样式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美等基本主题,创作晚期,风格有所转变,所表现的则是阶级的爱,它是高尚的、健康的,包含了冰心对祖国充满热爱的高尚情操,是国际主义的爱。冰心以“爱的哲学”贯穿创作一生,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作家。冰心从小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她的父母给了她足够的、真挚的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冰心,在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后,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思想,成为她创作的旨趣。 关键词:冰心;母爱;爱的哲学;爱的使者;爱与美 一提起冰心,几乎人人皆知,她数十年如一日地抒写着人类崇高圣洁的感情——爱,拥有广大的读者,尤其受小朋友的受小朋友的爱戴,被看作“爱的使者”。冰心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她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绵密深远的胸怀,纯正高尚的信仰、很带有诗情画意的思想。她用艺术来表现生活,珍爱生命,纯洁又真诚。冰心思想的核心是“爱的哲学”,母爱、童贞、大自然三足鼎立,她把这种崇高圣洁的感情融注在她的作品中,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下面主要以冰心的散文来进行论述。 一、冰心生平及创作道路 冰心(1900—1999年)祖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福州市一个姓谢的海军军官家庭里,由家庭环境使其接触到海洋生活和实多的中外文学名作,陶冶了爱自然和文学的性灵。1914年进入北京贝满女中学习。1918年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不久转燕京大学女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广泛阅读宣传新思想的报纸杂志,9月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两个家庭》。1920年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大以后,创办儿童半日义校,帮助无力入学儿童,又开办妇女注意字母识字班,义务教学是年华北大与燕大同学积极投入赈灾募捐活动,并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参加学生运动,努力写作问题小说。192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