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房县县城总体规划

房县县城总体规划

房县县城总体规划
房县县城总体规划

县城总体规划(第三次修编)公示(二)

所在地:湖北

行业:规划设计

截至日期:未确定

标书下载:

摘要:规划5个居住区:1、老城居住区:位于西门河以

东、马栏河以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2、孙家湾居

住区:位于白窝河东南和马栏河以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

为主,河口地带布置少量一类居住用地;3、新城居住区:

位于西门河以西、盘峪河以南西关地区,规划以二类居住用

地为主,滨河地带布置少量一类居住用地;4、桃园居住区:

位于房县北部,三道河以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5、

唐城居住区:位于房陵大道南侧,西门河东西两侧,规划以

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招标内容:

第四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29条县域交通规划

1、规划拟建的谷竹高速公路从县域中部(县城北部)横贯东西;南北向十房高速公路在县城北部与谷竹高速公路交汇。

2、规划G209线、S235线、S305线为一级公路,形成区域性对外交通主轴。

3、规划县道大木厂镇~岳竹(十堰市)线、车家湾~秦口~深河乡(竹山县)线、狮子岩~九道乡~柳林乡(竹山县)线、青峰镇~万峪河乡~盐河池镇(丹江口市)线、榔口乡~沙河乡~观音堂(谷城县)线,形成县域对外交通骨架。

4、其余县道均规划为二级公路;乡道规划为三、四级公路,起联系各乡镇,完善并加密县域公路网的作用。

5、重点建制镇和一般建制镇,各规划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乡镇各规划一座长途汽车停靠站。

6、拟建十(堰)宜(昌)铁路穿过房县县城,在县城东北设有客货站场一座。

第30条县域给水排水规划

根据房县不同地势条件,采用不同的供水方式。北部与南部山区,地理高程落差较大,人口分布零较散,资源储量小,居民取水主要为泉水,靠山塘蓄水和溪沟水。规划依据水源条件,采用分散供水方式供水,分片就近独自建设水厂。中部县城采用集中供水方式。

第31条县域电力电信规划

1、在上龛乡规划设置一座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12.5+1.8MVA。

2、大木厂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4MVA。

3、现有的陵—青110KV电力线路改为由规划的城东110KV变电站供电。

4、现有的陵—秦110KV线路改为由规划的220KV变电站供电。

5、根据农话预测将军店镇、青峰镇、大木厂、化龙镇的程控交换机容量进行适当增容。

第五章城市旅游规划

第32条旅游发展策略

以“温泉浴疲、文化沁心”为旅游主题,切入“三峡览胜、神龙探野、房县浴疲、武当悟道”的黄金旅游线,借道“两山一江”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第33条旅游发展总体目标

规划形成以野人洞、野人谷为核心,以温泉、房陵特色文化游览区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使房县发展成为十堰市民的休闲度假区、湖北省著名的探秘、休闲、观光旅游地。

第34条旅游主题定位

房县旅游的主题定位:以“探桥上双野、逛军店老街、泡皇家温泉、品房县黄酒”为房县旅游的主打品牌,综合展现房县的诗经文化、流放文化、山水文化、温泉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

房县旅游的功能定位:改变单一的观光旅游,成为探秘旅游、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三结合的综合旅游。

房县旅游的目标定位:成为鄂西北和湖北省著名的探秘、休闲、观光旅游地。

房县旅游的市场定位:抓住“两山一江”、“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线上的客源市场,扩大来自十堰的休闲度假市场,培育省内的房县旅游热线市场。

第35条县域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二轴四区”的旅游空间结构。

一心:即房县旅游服务综合中心――县城。作为旅游服务中心,强化“吃、住、行、游、娱、购”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轴:即沿209国道和305省道纵横交叉于房县县城的旅游主轴。其中,209国道连接柳树垭景区、观音洞景区、挂榜岩景区、野人洞(谷)景区等,形成房县旅游业主题发展轴线,突出房县旅游特色,带动房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305省道连接庐陵王故居、显圣殿景区、黄香墓、观音洞道教文化景区、温泉度假村、尹吉甫诗经文化地,将此作为房陵文化走廊旅游带,同时将竹山、竹溪、保康、荆门等地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

四区:即温泉度假区、野人探秘旅游区、柳树垭生态休闲观光区、房陵特色文化游览区。

温泉度假区:改建温泉度假村、改造温泉游泳馆、新添温泉戏水馆,形成独具特色的温泉休疗养度假区。

野人探秘旅游区:位于野人谷镇,包括野人谷风景区和野人洞风景区,是房县旅游产品中的主打景区。通过对两大景区的整合提升,全面展示野人旅游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和神秘性,形成房县旅游的特有品牌,成为"两山一江"黄金旅游线路上的必游景区。

柳树垭生态休闲观光区:依托柳树垭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开发旅游度假产品,发展成为十堰市的休闲后花园。

房陵特色文化游览区:包括诗经文化园、显圣殿景区、观音洞景区、凤凰山烈士陵园、庐陵王故居、大温泉景区等,主要表现房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武当山道教文化及红色革命文化。

第36条中心城区旅游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二带、三节点”的中心城区旅游空间格局。

二带

1、沿西门河、马栏河的诗经文化、滨河风光观光带;

2、南部房陵文化民俗园-观音洞风景区-凤凰山烈士陵园- 城南花果观光带-大温泉度假区的娱乐、观光、休闲综合旅游服务带。大温泉度假区:位于县城东5公里的土地岭,结合温泉资源和房陵文化,完善大温泉度假村,把温泉度假村打造成集吃、住、医、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度假村。

观音洞风景区:位于城南3公里处,为湖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现有的凤凰山庄、世外桃源、情人谷、观音广场、儿童乐园、净心亭、翠竹园、玄武宫等景点的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接待品质。

凤凰山烈士陵园:位于城南的凤凰山上,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依托红军烈士塔和十八烈士墓,完善烈士陵园,推动红色旅游。

三节点

1、西河乐园:在现有西河乐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打造,主要在水面、陆地、娱乐、文化等各方面提升城区园林景观休闲带的

独特性。

2、房陵趣事园:位于城区西门河上游河段的西岸,基于房县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从挖掘体现房陵故事、传说、民俗、风情和古迹遗址中,集中展示房陵文化,占地约15.1公顷。

3、房陵文化诗经园:位于盘峪河以南、西河以西,规划用地约35公顷,将成为集房陵诗经文化、会展、文体、新闻、旅游、休闲、商务、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第37条中心城区旅游配套产业规划

1、住宿接待

房县游客接待中心:位于孙家湾白窝河南侧河畔,规划约3.8公顷的用地,服务对象是广大来房县旅游的自助游散客、自驾车游客和当地居民。

星级宾馆:位于孙家湾白窝河南侧河畔,规划约10公顷的用地,建设五星级宾馆——房间内设施完备,拥有大量多功能厅及包间,可举行会议或用餐,有室内、室外网球场及游泳池等健身中心,供24小时商务中心专业服务等。

温泉度假村:对现有度假宾馆进行提升改造,规划总用地约4公顷的别墅宾馆,形成集温泉休闲、客房、餐饮、会议、保健、娱乐为一体的四星级度假宾馆。

神泉疗养院:在原古温泉寺旧址上,即毗邻温泉度假宾馆,规划约3公顷用地,将温泉寺和疗养院合并设置,营造一处环境优美的修身养性胜地,亦可作为干部休疗养基地。

2、餐饮接待

重点打造房县特色的餐饮系列,如绿色食品系列、传统美食小吃系列、黄酒、矿泉水系列等,体现餐饮特色;

对现有的饭店进行综合整治,兴建两个三星级宾馆,改造旅游景区现有的餐馆设施;

温泉度假村餐饮,体现温泉休闲餐厅、温泉热带鱼垂钓、生态餐厅、自制黄酒等特色;

特色饮食一条街,在房县县城中心地带、客流集中处以及滨河区域开辟美食、名吃一条街,规模不宜小于200米;

夜市一条街,位于西河乐园东侧(集贸市场处),西河乐园是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的主要地点,夜市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座;主要景区(点)附近布局中小型餐饮网点,以地方菜、特色菜吸引游客,同时加大农家餐饮产品开发的力度,对农产品进行精细加工。

3、旅游购物

对与旅游相关的较大的市场周边环境和内部摊位进行治理,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加速建设与旅游购物密切相关的专业市场及旅游服务设施。

产业购物主要开发木耳、香菇和黄酒作为旅游特产,做好两大产业的服务配套工作,对木耳、香菇和黄酒进行多样化、综合性的开发,包括餐饮配套开发、便于携带的纪念品开发等。

专业市场和旅游服务设施布局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处,可通过加强宣传、举办各类会展形成特有品牌,扩大房县产品的影响力。改造老城观光旅游环境。通过整治十字街区,突出古唐城风貌,加强步行街区建设,在连接文化娱乐中心区上布置规模大、档次高的商厦、办公写字楼、金融贸易机构、大型超市卖场和高档商厦等利用土地的级差效益形成完善的商贸中心。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38条城市性质

鄂西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十堰南部中心城,休闲养生宜居城、生态文化旅游城。

第39条城市发展目标

建设三个城:

1、中心城:发挥房县鄂西北重要的交通节点优势,把房县城市建设成具有功能辐射周边区域的中心城市。

2、宜居城:发挥房县生态环境优越和城区山环水绕的自然条件,把房县城市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越的湖北省园林城市,打造宜居城。

3、旅游城:发挥房县“两山一江”旅游线上的独特优势,把房县城市建设成房陵多元文化的集中展示地,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城。

第40条城市职能

1、鄂渝陕交界处的交通节点

建成后的“十宜铁路”、“谷竹高速”、“十房高速” 和“武神高等级旅游路”将是鄂西北与陕南、渝北最便捷的交通路线,而房县正好位于两条线的交汇点,房县将由交通区位的阴影区变成“鄂西、陕南、渝北”三省交界处的交通节点。

2、湖北省“两山一江” 黄金旅游线路的休闲驿站

作为湖北省“两山一江”旅游线路的重要中转站,房县中心城区除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外,还将承担房县旅游以及“两山一江”黄金旅游线路的旅游接待功能。

3、十堰市的后花园,适宜居住的山水园林城市

房县县城自然环境优美,南部峰峦叠嶂,北部低山连绵,中部五河交汇,河上众桥飞架,规划应保持并继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构建社会生产发展、居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建设成为“十堰市的后花园”。

4、凸显房陵特色,弘扬房陵文化的空间载体

房县位于“房陵文化圈”的中心,城区建设应围绕独特的文化背景,做好标志性建筑的保护和修建工作,为城市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底蕴并积极弘扬房陵文化。

5、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地

房县中心城区将围绕晓阳和泰山庙工业园建设,成为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第41条人口规模

2010年中心城区城镇总人口为14万人;预测2020年中心城区城镇总人口为19万人。

第42条用地规模

2010年,房县城区建设用地10.36平方公里,人均74平方米;2020年,房县城区建设用地17.0平方公里,人均89平方米。

第七章四区划定及空间管制规划

第43条本次四区划定范围为中心城区增长边界范围,北到古桥五组邵家营、南至炳公村九组、东到大温泉、西至高碑村,面积大约40平方公里

第44条“四区”划定

根据土地适宜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综合考虑生态、工程地质和资源保护等因素,将规划控制区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

1、已建区

主要指现状城市建成区。包括房县城区的现状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

2、适建区

主要指在资源环境及用地条件方面,没有特殊要求的用地,即规划控制范围内除禁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以外的地区。

3、限建区

主要指在资源环境及用地条件方面,有一定特殊要求的用地。主要包括城市水源二级保护区、城市河流上游地区、城市上风向地区、坡度在10-25度的山体区域、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及周边的生态绿地。

4、禁建区

主要指规划控制范围内内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城市水源一级保护区、城区主要河道、周围坡度大于25度的山体区域、文物保护、历史遗迹地区、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地,中心城区基础设施通道地区(220KV、110KV高压架空线下范围)及具有严重自然灾害隐患的地区。

第45条“四区”的空间管制措施

1、已建区

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综合环境品质。

2、适建区

城市发展优先建设的地区,但仍需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严格按照法定规划和法定程序从事各项建设,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3、限建区

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活动,城市建设应尽可能避让、避免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确有必要开发建设项目,应符合城镇建设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谨慎进行开发建设。

必须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及用地条件确定建设项目,限制建设与资源环境条件及用地条件不相符合的建设项目。

①在城市水源二级保护区及城市河流上游,严禁建设有水污染的工厂企业,限制建设有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企业。

②在城市上风向地区,限制建设有废气、粉尘污染的工厂企业。

③坡度在10-25度的山体区域,用地要选择适宜在该用地条件下的建设项目,禁止建设与用地条件不相适应的项目。

④地质灾害易发区作为规划用地时要慎重,必须严格做好地质灾害评估,事先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⑤中心城区周边的生态绿地,可以开发成城郊公园、森林公园、花圃苗圃、旅游景区等,但不得进行破坏生态、毁坏植被、大挖大填的建设活动。

4、禁建区

禁止任何与资源环境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禁止在有严重自然灾害隐患的地区、有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山体及城区内部的河流地区进行城市建设。

第八章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模式

第46条空间布局原则

按“组团推进,轴向生长”的思路,采用“环河发展,重心西移,功能优化;指状组团,渗透融解,山水同城”的布局原则,完善房县城市空间结构。

环河发展,重心西移,功能优化:规划至2020年,城区环河三面拓展,向西部推进,拓展城市空间。在西门河以西地区建设行政中心,同时依靠高速公路连接线的交通区位优势,带动河西地区发展,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指状组团,渗透融解,山水同城:以城市自然山水为骨架,采用组团布局的结构形式,加强各个功能组团的交通联系,共同构建城市空间,利用房县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建构与城市建设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五条河流为廊道、以自然山林为基质,形成城市空间相互渗透、高度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

第47条规划期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规划至2020年,采取滨河、沿主要道路集中紧凑式发展,构建“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布局模式。

中心+组团式:指城市空间被五条河流分割后,形成的各个功能组团;在老城区房陵大道与神农路交界处,形成城市公共服务中心。

第48条远景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规划远景形成“双中心、带状” 的空间布局模式。

双中心:一心是指房县中心城区,另一心是指在军店镇形成房县城市副中心;

带状:指远期城市形态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

第九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空间拓展战略及用地发展方向

第49条空间拓展战略

规划中心城区空间拓展战略为:“开拓新区、滨河发展、优化老城”。

开拓新区:新区位于河西新城北部盘峪河两岸,用地面积约3.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县级行政中心、生态诗经园、文体中心、商业中心和高品质居住。以新区建设作为空间拓展的强劲动力,带动河西地区的全面发展。

滨河发展:沿盘峪河两岸建设新区,规划行政办公、商业居住用地;沿西门河两岸规划文体中心、商业居住用地和城市公园;

沿高枧河两岸规划居住、工业、站前功能区;沿马栏河两岸规划旅游服务中心、商业居住、一类工业用地。

优化老城:利用老城的文化资源,实现老城功能的优化,同时重视城市肌理的延续,强调环境建设,配套基础服务设施,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第50条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城市建设以西向为主,重点建设河西新区。东部重点建设大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樱桃沟及周边山体森林公园。适度发展北部桃园、羊鼻岭和南部白土、白露地区。

第二节用地布局及建设用地控制规划

第51条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两主+两辅”的空间布局结构。

两主:指新城行政文化组团和老城商贸服务组团。

两辅:指羊鼻岭桃园站前组团和孙家湾旅游服务组团。

第52条功能分区

1、新城行政文化组团:位于西门河以西、谷竹高速公路以南区域,以县级行政文化、商业服务功能为主,包括居住、休闲功能。

2、老城商贸服务组团:位于西门河以东、马栏河以南区域,以综合服务、商贸购物、休闲养生功能为主,包括生态观光、居住、食品加工功能。

3、羊鼻岭站前组团:位于三道河以北区域,以火车站前服务功能为主,包括居住、食品药品加工、物流功能。

4、孙家湾旅游服务组团:位于白窝河东南和马栏河以北区域,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包括居住、绿色食品加工功能。

第53条中心城区人口分布

1、老城商贸服务组团:建设面积6.0平方公里,分布人口约9.2万人。

2、新城行政文化组团:建设面积6.6平方公里,分布人口约6万人。

3、孙家湾旅游服务组团:建设面积2.4平方公里,分布人口约2万人。

4、羊鼻岭火车站站前组团: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分布人口约1.8万人。

第54条规划建成区内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应按照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进行开发建设。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代码名称面积(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M2/人)

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

1 R 居住用地493.8 650.7 59.5 38.3 42.6 34.2

其中一类居住用地 2.0 13.4 0.2 0.8

二类居住用地70.0 637.3 8.4 37.5

三类居住用地421.8 50.8

2 C 公共设施用地92.5 333.9 11.1 19.6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26.3 85.5 3.2 5.0

商业金融用地45.4 186.0 5.5 10.9

文化娱乐用地0.8 14.1 0.1 0.8

体育用地 2.5 5.0 0.3 0.3

医疗卫生用地9.7 14.5 1.2 0.9

教育科研用地 6.5 17.6 0.8 1.0

文物古迹用地 1.2 1.2 0.1 0.1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0.1 10.0 0.0 0.6

3 M 工业用地100.6 124.2 12.1 7.3 8.7 6.5

其中一类工业用地 2.0 5.2 0.2 0.3

二类工业用地39.7 119.0 4.8 7.0

三类工业用地59.0 7.1

4 W 仓储用地 3.3 30.2 0.4 1.8

其中普通仓库用地 3.3 30.2 0.4 1.8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8 8.2 0.2 0.5

6 S 道路广场用地79.

7 312.0 9.6 18.4 6.9 16.4

其中道路用地75.3 292.5 9.1 17.2

广场用地 3.2 14.7 0.4 0.9

社会停车场用地 1.1 4.8 0.1 0.3

7 U 市政设施用地10.4 19.0 1.3 1.1

其中供应设施用地 3.8 4.0 0.5 0.2

交通设施用地 4.6 11.8 0.6 0.7

邮电设施用地 2.0 2.1 0.2 0.1

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0.5

其他市政设施用地0.6

8 G 绿地41.3 215.5 5.0 12.7 3.6 11.3

其中公共绿地11.6 172.2 1.4 10.1 1.0 9.1

生产防护绿地29.7 43.3 3.6 2.5 2.6 2.3

9 D 特殊用地 6.7 6.3 0.8 0.4

总计城市建设用地830.0 1700.0 100.0 100.0 72 89.5

注:规划2020年人口为19万。

第55条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5个居住区:

1、老城居住区:位于西门河以东、马栏河以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2、孙家湾居住区:位于白窝河东南和马栏河以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河口地带布置少量一类居住用地;

3、新城居住区:位于西门河以西、盘峪河以南西关地区,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滨河地带布置少量一类居住用地;

4、桃园居住区:位于房县北部,三道河以北,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5、唐城居住区:位于房陵大道南侧,西门河东西两侧,规划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

至2020年,规划居住用地650.7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8.3%,人均居住用地34.2平方米。

第56条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规划行政中心一处,位于盘峪河以南,用地规模约22.6公顷。沿盘峪河两岸布置带状行政办公用地,搬迁县政府及主要县直单位至行政中心,不能迁出的行政办公机构,可在原地改扩建,结合组团中心相应布置;

至2020年,规划行政办公用地8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0%。

第57条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

规划在环城北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线相交处、房陵大道与神农路相交处、孙家湾马栏河沿岸形成集中成片的商业服务用地。

在环城北路、房陵大道、唐城路、209国道(城区段)、南街、西河西路南段、高速公路连接线沿线布置沿街线状商业服务用地;

在天一路、人和路及西关路处布置商业步行街用地;

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房陵大道相交处规划专业市场用地;

至2020年,规划商业金融用地18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9%。

第58条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保留现有的文化娱乐用地,在沿河西路规划县级文体中心用地一处,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展览馆、博物馆等设施,作为代表房县新时期、新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至2020年,规划文化娱乐用地1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

第59条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在西门河以西,在沿河西路规划体育用地一处。

至2020年,规划体育用地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3%。

第60条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保留现有的医疗卫生用地,在房陵大道晓阳工业园处、北河大桥北端等地规划几处医疗卫生用地。

至2020年,规划医疗卫生用地14.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

第61条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保留现有的教育科研用地,规划在唐城路、晓阳路相交处布局一处集中的教育科研用地。

至2020年,规划教育科研用地1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

第62条工业用地规划

规划结合县域高速公路网及出入口建设,综合考虑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在晓阳、泰山庙、桃园、羊鼻岭处集中布局工业用地。

1、晓阳和泰山庙工业用地:位于城区东部305省道出口处,以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用地面积约为104公顷。

2、羊鼻岭工业用地:位于羊鼻岭河嘴处,以食品加工为主,用地面积约为12.4公顷。

至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12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7.3%。

第63条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在高速公路连接线附近、花宝村、羊鼻岭设置三片仓储区。适当调整置换城区内原有的仓储用地,对城区内的危险品仓库一律外迁。

至2020年,规划仓储用地3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

第64条特殊用地规划

保留规划建成区内的特殊用地。

至2020年,规划特殊用地6.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4%。

第65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指引

容积率控制:公共建筑容积率宜控制在1.0-4.0,低层住宅容积率宜控制在0.8-1.2,多层住宅容积率宜控制在1.0-1.8,中高层住宅容积率宜控制在2.0-4.0。

人口容量控制:规划区多层住宅居住人口宜按500-700人/公顷控制,中高层住宅居住人口宜按1000-1400人/公顷控制,低层住宅居住人口宜按400-500人/公顷控制。

第十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66条规划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设置。

第67条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规划建立县级行政办公-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中心级三级行政办公体系。

1、县级行政办公:规划县级行政中心一处,位于盘峪河以南;保留沿房陵大道、建设路、武当路等道路两侧现状建设条件较好的县级行政职能部门。

2、街道办事处:规划两处,一处位于北关,一处位于西关;

3、社区管理中心:规划六处,老城区设置3个社区管理中心,河西新城设置2个社区管理中心,孙家湾旅游服务组团增设一个社区管理中心。

第68条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按县级、居住区级分级设置。

1、县级商业服务中心:规划两处。老城区商业服务中心位于房陵大道与神农路交汇处,新区商业服务中心位于环城北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处,主要布置大中型商业、金融、贸易、保险、旅馆等设施。

2、旅游服务中心:规划一处,位于孙家湾沿河地带,主要布置国际旅游商贸城、五星级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3、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按居住人口3-5万人的规模规划一处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规划标准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相关内容。

第69条商业步行街规划

规划两处商业步行街,一处是天一路商业步行街(包括天一路和人和路),一处是西关路商业步行街;天一路商业步行街以

为当地居民生活服务职能为主,西关路商业步行街以特色旅游服务职能为主。

第70条市场规划

1、专业市场:保留现状房陵大道神农路处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新建一个大型的农副土特产交易批发专业市场,位于房陵大道西侧,邻近规划高速公路连接线,以香菇、木耳、黄酒、茶叶、干果等房县特色产品为主,占地面积约5.9公顷。

2、集贸市场:整合现状集贸市场,新建居住区按标准配置集中的生活服务集贸市场。

第71条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规划按县级-居住区级分级设置。

规划在新城沿河西路设置县级文化中心、广播电视中心及新闻出版中心。其中,文化中心设置县级展览馆和博物馆等设施。原房县文化中心设置为县级文化中心,同时扩建文化馆、增设室内活动室等,保留并整治现有文化设施。

规划三处居住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分别位于西门河以西、陵园路、顺城街,内容包括图书馆、活动室、影视厅等供青少年和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

第72条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新城西河西路设置房县综合体育活动中心,布置综合体育馆、室外标准运动场等设施。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要求,在每个居住区内宜设置直跑道和环形跑道等居民运动场、馆,宜结合居住区绿地或居住区文化中心安排篮、排球及小型球类场地,儿童及老年人活动场地和其他简单运动设施等。

第73条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现有的房县人民医院、房县中医院、向氏骨科医院、妇幼保健站、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房县皮防所、红塔医院。对用地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医疗设施,根据发展需要,适当扩大用地规模。

规划综合医院2所,其中,一所为现状的县人民医院,另一所为红塔医院,扩建为第二人民医院。结合居住区级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新建2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第74条教育科研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原有的教育科研设施,扩建电视大学;在唐城路、晓阳路相交处集中布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科研机构等设施。

第75条中学、小学设施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建设条件较好、用地规模符合标准的学校,对部分用地范围过小的学校进行适当调整。整体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均匀分布,改善目前中小学多集中在老城区的现状。设置标准如下:

其中:托儿所按每0.6-0.8万人、服务半径不超过300米两项指标综合考虑设置;

幼儿园按每0.5-0.8万人、服务半径不超过300米两项指标综合考虑设置;

小学按每2.0-2.5万人、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两项指标综合考虑设置;

中学按每3.0-5.0万人、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米两项指标综合考虑设置。

至2020年,在规划建成区范围内配置小学12所,中学9所。

第76条福利设施规划

保留原有的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福利设施4处,其中保留2处:聋哑人被服厂、退伍军人光荣院;扩建1处:县福利院;新建1处:养老院(社会福利院与老年公寓)。

第77条殡葬设施规划

殡葬事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执行,严禁使用土葬方式,提倡使用火葬、树葬、水葬等方式;城区殡葬用地集中安排于凤凰山烈士陵园附近,严禁在非法定殡葬场地进行殡葬;近期对原殡仪馆进行改造升级,将烈士陵园附近的场地以常绿乔木树种进行绿化,消除视觉污染,对此地殡葬场地进行标准化改造,增加有效使用面积,满足近期殡葬用地需求;远期扩建一座标准化殡葬场,满足规划期殡葬用地需求。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系统规划

第一节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78条园林绿地规划目标

以“青山进城、碧水绕城;翠沿路进、山水同城”的基本思路,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

第79条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五带、六廊”的园林绿地系统结构。

一心:由房陵趣事园、沿河东路以南的桥头公园、羊鼻岭街头公园、孙家湾西部带状绿地形成的生态绿心;

五带:城区五条河流两侧的绿化带,绿化宽度控制10-20米。

六廊:城市联系各个组团的主要横向和纵向道路两侧绿化带,绿化宽度左右各5-10米。

第80条公共绿地

1、公园

综合性公园:两处,一处位于盘峪河与西门河相交处,面积15.1公顷;一处位于唐城路和西门河相交的桥头处,面积15.6公顷;

居住区级公园:六处,分别位于白土六组、凤凰山路、杨泗庙一队、孙家湾、县公路段苗圃场和七河一组等处,每处面积约1~1.5公顷;

其他公园:一处,以生态湿地为主题,位于八里湾,面积约3.9公顷。

2、街头绿地

分布于桥头、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办公区等市民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每处面积约0.3~0.5公顷;

沿城区内五条河流规划带状绿地,在河滨未建区域一侧预留10~20米的绿带,在老城区河滨一侧预留3~8米的绿带,绿带内布置休闲娱乐设施;城区盘峪河控制至少50米的绿带。

第81条生产防护绿地

1、生产绿地

规划两处苗圃,一处位于原西关水泥厂南侧;一处位于外环南路以南,凤凰山山脚。

2、防护绿地

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应控制20~40米的防护绿带。

城区水厂、污水处理厂控制10~30米的防护绿带。

城区内110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高压线走廊下控制至少20~30米的防护绿带。

第82条道路绿化

1、高速公路防护绿带:高速公路桥下控制100米的防护绿带。

2、高速公路连接线防护绿地:考虑到将来高速公路向南延伸的可能性,道路两侧规划控制10-20米防护绿带为其预留用地。

3、城市道路两侧绿带:规划城市外环线道路两侧控制10米的绿带,城市主干道两侧控制5~8米的绿带,城市次干道两侧控制3~5米的绿带。

第83条周围山体绿化

将城郊植被较好的山体规划为城郊森林公园,有以下几处:

1、南部山体——凤凰山花园式陵园(凤凰山烈士陵园)。将大温泉至三海水厂处的缓坡山体种植果树,形成城区南部的花果带,丰富城市景观,凸显山地城市特色。

2、西南部——城郊观音洞风景公园。

3、西部山体——西关森林公园。

4、东部山体——大温泉城郊森林公园。

第84条规划滨河路为城市景观路,在河岸与滨河路较宽处设置游园绿地,较窄处以草坪、花卉为主。城区道路临山的一侧应加强多层次的垂直绿化,采用乔木和低矮花灌木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道路景观。

第85条规划城区基调树种为广玉兰、七叶树、水杉、栾树、垂柳、法桐、桂花、石楠、紫薇、继木、火棘。

第86条绿地率规划控制要求

居住用地新区不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学校、医院、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不低于35%;商业中心不低于20%。

第87条道路绿地率指标要求

城市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35米级以上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红线宽度小于35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15%。

第88条绿地规划技术指标

1、绿地:规划至2020年,人均绿地11.3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9.1平方米。

2、绿地率:根据《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绿地率到2010年应不少于30%;远期城市绿地率达到35%。

第89条至2020年,规划绿地21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7%。其中,公共绿地172.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7%,生产防护绿地43.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5%。

第二节中心城区景观系统规划

第90条空间景观规划目标

以“一池纳三水,一城纳五镇”景观特色为核心,形成“一区、五带、九节点”的景观结构。

第91条景观结构

一区――景观核心区,位于五河交汇处,由五个景观节点组成。

节点一:在盘峪河与西门河交汇处,建设一处高品质的县级文体中心,个性化的文化类建筑将成为河口开敞空间的建筑背景;节点二:马栏河与西门河交汇处,建设一个综合的商业服务区,成为房县北部入口的一个醒目的门户景观;

节点三:盘峪河与高枧河交汇处,结合现状武当药业,沿209国道沿线规划绿地及商贸设施,作为房县的门户景观;

节点四:白窝河与高枧河交汇处,规划河口绿地,在其后布置绿化广场和工业建筑,形成羊鼻岭滨水工业建筑景观;

节点五:马栏河与白窝河交汇处,规划沿河绿化,其后布置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房县标志性建筑群,屹立于整个三道河岸,彰显房县风采。

五带――西门河、盘峪河、马栏河、高枧河、白窝河五条河流滨河景观带。

沿城区五条河流两岸规划10-20米城市绿化景观带,将滨河地区建设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市滨水空间。治理城区内未整治的河岸线,运用橡皮坝拓宽水面,同时进行多平台的“亲水”处理,构筑房县城区的蓝色通道。逐步搬迁改造现有河流沿岸的工厂、仓储、居住建筑,保护和修复沿岸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开放空间。

九节点―――重要景观节点。

1、门户节点:为十堰方向(北向)、武当后山方向(东南向)、襄樊方向(东向)、神农架方向(南向)和竹山方向(西向)的重要门户节点,应加强景观形象建设,在县东大门、北大门、西大门、南大门布置具有“忠孝名邦”、“诗经传唱地”、“尹吉甫食邑地”、“神农尝草地”、“庐陵王故居”等标志性设施。

2、地标节点:规划四处广场用地,分别位于:西河拱桥东侧桥头、西河大桥西侧桥头、孙家湾大桥桥头、北河大桥南侧桥头,每处面积控制在3000-5000平方米左右。同时,加强城市干道与桥梁相交汇地区、城市干道与城市干道相交汇地区的景观建设。

第92条特色建筑景观区控制引导

整个县城分为三类特色建筑景观区:

1、新城建筑风貌区:位于西门河以西。居住区以成规模的小区开发为主,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适当点缀小高层,建筑色彩力求协调统一,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行政办公建筑风格简洁、大气、庄重;商业服务建筑以现代风格为主,热闹、活泼、亮丽。

2、工业建筑风貌区:位于晓阳和泰山庙工业园;工业建筑景观应简洁明快。

3、老城建筑风貌区:位于西门河以东。严格控制私人建房和乱搭乱建现象,逐步改造景观较差的建筑,保护维修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体现和传承房县城市特色。新建商贸建筑宜以现代风格为主,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建筑形式简洁,色彩活泼;老街商贸建筑以体现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为主,控制商贸建筑的体量和风格。

第93条滨河自然景观规划对策

沿滨河大道在未建区域规划10~20米绿带,已建地区尽量留出一定宽度的绿带;在几条河流交汇处设立集中成片的公园;在各个桥头规划开敞的绿地广场,作为休闲娱乐场所;滨水地区结合居住区布置居住区级、社区级街头绿地,形成由滨河绿带连接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各级绿地。

第94条滨河建筑景观规划对策

严格控制滨河建筑的形态、体量、色彩和建筑红线后退河岸的宽度,在滨水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带。滨河建筑类型宜多样化、公建化,形成滨河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对滨河小品认真推敲,形成滨河绿带的点睛之笔。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工程规划

第95条对外交通

1、规划G209线、S305线为一级公路,作为区域性对外交通主轴。

2、远期,G209线、S305线的过境交通绕城区环路通过。

3、规划拟建谷竹高速公路在城区北部横向穿过。规划拟建的十房高速公路在城区北部与谷竹高速公路交汇。

4、拟建十(堰)宜(昌)铁路在城区东部外围通过。在羊鼻岭东北设有铁路客货站场一座。

5、在城区规划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占地2.5公顷。

第96条城区道路交通

1、规划道路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构成。

2、规划道路红线主干道35—42米

次干道24—35米

支路15—20米

3、形成“一环、四纵四横”的道路主骨架。

一环:由3号路、55号路、37号路、46号路、30号路、64号路、隧道组成;

四纵:6号路、8号路、209国道城区段(36号路、24号路、23号路、22号路)、43及27号路。

四横:73号路、56及57号路、60号路、62号路。

4、在46号路与70号路西南角规划公交总站一座,占地2.70公顷。

5、在西河西片规划一座货运站,占地2.7公顷;高速公路连接线处规划一座客运站,占地4.01公顷。

6、规划广场6处,占地面积为14.7公顷。

7、规划停车场18处,占地总面积4.81公顷。

8、规划加油站10座,占地总面积1.41公顷。加油站按900—12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

9、规划道路总长131.95千米。路网密度:主干路1.13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4.63千米/平方千米;支路2.0千米/平方千米。道路广场面积312.0公顷,道路面积率18.4%;人均道路面积16.4平方米。

10、规划道路一览表

编号起讫点红线长度面积横断面功能

1 14~61 30 939.0

2 14085.

3 4+22+

4 交通次干路

2 14~61 25 976.19 24404.7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3 14~61 30 1043.73 31311.9 6+18+6 生活次干路

4 14~61 2

5 1115.41 27885.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5 14~61 25 1113.2

6 27831.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6 14~61 35 2181.34 38173.45 6.5+22+6.5 交通主干路

7 14~64 30 2328.34 69850.2 5.5+14+5.5 生活次干路

8 14~64 42 2621.61 110107.62 7+4.5+2+15+2+4.5+7 生活主干路

9 14~60 20 2933.86 58677.2 4+12+4 支路

10 14~58 15 920.83 13812.45 4+7+4 支路

11 14~56 30 703.84 21115.2 4+22+4 交通次干路

12 56~58 20 313.79 6275.8 4+12+4 支路

13 58~60 15 724.52 10867.8 4+12+4 支路

14 1~64 24 7260.59 174254.16 5+15+4 生活次干路

15 64~27 24 4202.93 100870.32 5+15+4 生活次干路

16 82~60 15 347.79 5216.85 4+7+4 支路

17 60~62 15 659.39 9890.85 4+7+4 支路

18 81~60 15 649.98 9749.7 4+7+4 支路

19 60~64 20 1647.60 32952 4+12+4 支路

20 76~83 20 1224.00 24480 4+12+4 支路

21 83~60 30 133.38 4001.4 6+18+6 生活次干路

22 60~64 35 1688.04 59081.4 6.5+22+6.5 生活次干路

23 62~64 25 912.67 22816.7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24 15~60 30 1479.36 22190.4 4+22+4 交通次干路

25 60~64 25 1364.81 34120.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26 82~83 15 183.7 2755.5 4+7+4 支路

27 15~64 35 1936.53 33889.28 6.5+22+6.5 交通主干路

28 34~60 25 722.39 18059.7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29 34~64 35 1582.86 55400.1 6.5+22+6.5 生活次干路

30 34~64 30 1399.18 20987.7 4+22+4 交通次干路

31 34~64 30 813.39 24401.7 6+18+6 生活次干路

32 34~64 30 677.67 20330.1 6+18+6 生活次干路

33 34~64 25 417.53 10438.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34 27~64 24 2921.05 70105.2 5+15+4 生活次干路

35 60~64 20 240.67 4813.4 4+12+4 支路

36 37~39 30 1333.84 20007.6 4+22+4 交通次干路

37 39~46 30 2422.12 36331.8 4+22+4 交通次干路

38 65~73 25 1046.98 26174.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39 55~65 24 2578.65 61887.6 5+15+4 生活次干路

40 66~46 24 1970.46 47291.04 5+15+4 生活次干路

41 66~40 25 993.85 24846.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42 46~60 24 5694.83 136675.92 5+15+4 生活次干路

43 46~42 30 1555.01 23325.15 4+22+4 交通次干路

44 46~42 25 1261.57 31539.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45 46~42 25 1204.33 30108.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46 66~42 30 1805.35 27080.25 4+22+4 交通次干路

56 1~14 30 3426.92 102807.6 6+18+6 生活次干路

57 15~24 30 535.74 16072.2 6+18+6 生活次干路

58 1~14 20 3296.16 65923.2 4+12+4 支路

59 5~14 20 1902.42 38048.4 4+12+4 支路

60 1~42 40 8189.84 163796.8 7+26+7 交通主干路

61 1~6 25 1755.83 21947.86 5.5+14+5.5 生活次干路

61-1 6~14 25 1245.4 3113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62 6~32 35 4300.45 150515.75 6.5+22+6.5 交通主干路

63 6~14 30 1194.59 35837.7 6+18+6 生活次干路

64 6~60 30 4011.43 60171.45 4+22+4 交通次干路

69 37~39 25 901.68 22542 5.5+14+5.5 生活次干路

70 40~46 25 617.21 15430.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71 37~39 20 1038.67 20773.4 4+12+4 支路

72 40~46 25 593.46 14836.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73 37~46 30 1829.72 54891.6 4+22+4 交通次干路

74 42~46 25 1430.33 35758.2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75 43~46 25 962.39 24059.7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76 15~24 15 204.69 3070.35 4+7+4 支路

77 24~15 15 149.26 2238.9 4+7+4 支路

78 15~24 15 368.83 5532.45 4+7+4 支路

79 24~15 15 215.69 3235.35 4+7+4 支路

80 24~15 15 347.19 5207.85 4+7+4 支路

81 15~29 15 1794.43 26916.45 4+7+4 支路

82 15~30 20 2081.14 41622.8 4+12+4 支路

83 16~28 15 1319.38 19790.7 4+7+4 支路

84 15~32 25 2972.23 74305.75 5.5+14+5.5 生活次干路

85 15~27 30 1660.18 49805.4 6+18+6 生活次干路

86 32~62 15 338.58 5078.7 4+7+4 支路

87 86~35 15 1139.15 17087.25 4+7+4 支路

88 46~42 15 1618.45 24276.75 4+7+4 支路

89 42~42 15 2970.04 44550.6 4+7+4 支路

90 89~42 15 201.17 3017.55 4+7+4 支路

91 89~42 15 215.24 3228.6 4+7+4 支路

92 89~42 15 197.99 2969.85 4+7+4 支路

93 17~19 15 227.98 3419.7 4+7+4 支路

94 88~89 15 280.82 4212.3 4+7+4 支路

95 8~14 15 1291.67 19375.05 4+7+4 支路

96 42~46 20 880.75 17615 4+12+4 支路

97 88~89 15 460.7 6910.5 4+7+4 支路

98 88~42 15 596.49 8947.35 4+7+4 支路

99 88~98 15 243.99 3659.85 4+7+4 支路

100 97~42 15 694.69 10420.35 4+7+4 支路

江西彭泽县城总体规划彭泽文本5.23

江西彭泽县城总体规划彭泽文本5.2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4)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四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7) 第五章城市用地总体布局 (7) 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 第七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9) 第八章城市景观风貌系统规划 (10) 第九章市政工程规划 (11) 第十章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13) 第十一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14) 第十二章旧城改造规划 (15) 第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 (15) 第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18) 第十五章郊区规划 (18)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18) 第十七章附则 (19) 附表1: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2:近期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20) 附表3:远期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21) (注:规划文本中有下划线的条款为强制性规划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适应彭泽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江西省彭泽县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为本规划)。本规划为上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 第2条本轮规划重点 1、确立城市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 2、完善县域城镇体系格局; 3、调整县城的城市性质、规模、城市规划区范围及用地布局、规划年限; 4、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5、保护和利用景观资源,突出城市特色; 第3条本规划是彭泽县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在彭泽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一切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1991年) 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6、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 7、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2002年) 8、《彭泽县总体规划》(1995——2015年) 9、《关于彭泽县二00四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10、《2005年在彭泽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巴东县概况

巴东县概况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跨东经110°04'-110°32',北纬30°13'-31°28',东与秭归县、长阳县、东北与兴山县相连,南与鹤峰县、东南与五峰县、西与建始县和巫山县毗邻;北与神农架林区接壤。全县国土面积3353.62平方千米,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3.99%,以土家族最多,占总人口的43.79%。 ‘ 历史沿革 巴东古异名信陵。西周属夔子国地,春秋、战国属楚。秦、汉为南郡巫县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属巴东郡。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分秭归置归乡县。梁普通六年(525年)置信陵郡,为郡治。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郡,改名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巴东县,沿用至今。唐属山南东道归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夷陵州,隆庆四年(1570年)还属归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宜昌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6年5月,辖2乡10镇,301个村民委员会,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 自然地理 巴东处于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带的第三隆起带,喀斯特地貌发达。县境狭长、西高东低。境内长江、清江二江分割。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三山盘踞,海拔高差悬殊、地表褶皱,多为坡面,平均坡度28.5度。全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全县年日照总时数为1200~16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全县有14条承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分别注入长江和清江,有5千米以上的小河溪流62条。水质良好,多为Ⅱ级。巴东地处中国植物区系关键地东缘,北部属神农架著名植物“基因库”的一部分。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2种;省级保护的140种。480多种药用植物成为“华中药材宝库”和国家规划的“GAP”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巴东境内已知矿种20余种类,矿产地84处。 经济 巴东工业以建材、煤炭、电力、食品、中药材加工等为主。耕地面积3.6万公顷,主产玉米、小麦和薯类。草场丰富,为我国山羊基地县。名土特产有柑橘、茶叶、魔芋、烟叶、生漆、木耳、核桃、板栗等。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8.8亿元。 交通 巴东交通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道和空运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除黄金水道长江舟楫之便外,沪渝高速高速公路、318国道横贯东西,209国道纵穿南北。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4196千米;农村公路通行政村100%。公路中有等级公路3750.8千米,高速路70.3千米。宜万铁路巴东段全长34.54千米,途经县境2镇13村,设有县级火车站1座。巴东县城东行108千米抵宜昌三峡国际机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 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元二次方程x2=0的解是() A.x=0 B.无实数根C.1 D.x1= x2=0 2.已知二次函数y=-1 2 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B.顶点坐标是(0,0) C.对称轴是x=-1 2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正方形B.等边三角形C.圆D.平行四边形 4.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外接圆半径为() A.1 B.2 C.3 D.6 5.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10环B.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360o C.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为6 D.水加热到100℃时,水沸腾 6.已知点A(2,-3), 则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2,3)B.(-2,3) C.(-2,-3)D.(3,-2)7.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两交点间的距离是() A.1 B.2 C.3 D.4 8.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圆心角为()A.120°B.180°C.240°D.300° 9.为了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数量,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n条鱼,在每一条鱼身上做好标记后把这些鱼放入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a条鱼,如果在这a条鱼中有b条有记号的鱼,那么估计鱼塘中的鱼的条数是()条. A.a+b+n B.bn a C. an b D.bn 10.某商品的价格为100元,连续两次降% x后的价格是81元,则x为() A.9 B.10 C.19 D.8 11.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AC+BD=10,设AC=x(0

东源县城市总体规划

东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

一、规划范围 东源县县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西至东源县与河源市区交界处,东至义合镇苏家围风景区,南至梧桐山山脉,北至桂山山脉,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全县综合实力进入山区县前列,成为环珠三角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形成完善的特色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宜居、宜业、宜商、宜休闲”的滨江园林城市。 四、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依托粤赣高速、长深高速(梅河高速)、汕湛高速和205国道,形成“两主两副”的城镇发展轴。 1.两条发展主轴:沿粤赣高速和梅河高速,形成两条城镇发展主轴。引导县域人口和产业向两条城镇发展轴集聚。优先在两条主轴沿线安排城市用地和产业用地。 2.两条发展副轴:沿205国道和汕湛高速,形成两条城镇发展副轴。支持沿线城镇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安排重大项目落户。 五、发展定位

1.环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承接地 2.粤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3.河源市中心城区副中心 4.客家山区滨水园林城市 六、发展规模 到2030年,县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县域人口约66万人。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8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七、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 遵循集约集聚、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的发展思路,引导城市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优化集聚,对部分已建成地区进行功能置换,形成“三片”、“十区”、“六组团”的发展格局。 1.形成三大发展片。 (1)东部生态旅游发展片。梅河高速和东环高速路以东片区,拥有热水温泉、东江源度假村、东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和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功能,禁止新增工业开发,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 (2)中部特色产业发展片。以仙银大道为界,向东延续至梅河高速,引导工业项目集中布局,重点发展制药、食品、高端定制等特色工业和园区原有传统产业。引导与工业区相配套的居住、公服、商务等功能向蝴蝶岭产业园区二期集聚。片区内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片区与片区之间尽可能设立绿化隔离带。 (3)西部城市服务发展片。以仙银大道为界,向西延伸至东源县界,重点发展行政办公、教育服务、旅游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批发等城市服务功能。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不到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建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赋有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内设11个科室,下辖6个单位,归口管理单位1个。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68%。 近年来,我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全局,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了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县城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新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以开发区和新城区为核心的道路框架快速拉开,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住房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一批居住新区正如雨后春笋,奠定了“一城四区”的城市格局,一个新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我局先后被省建设厅表彰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及多项南京市先进称号,并连续三年

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南京市城市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 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占近期(2020年)城区规划面积23.31平方公里的79.8%,县城框架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12.2万人;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的园林绿地面积为734.4公顷,绿地率39.53%,绿化覆盖率41.03%,人均公园绿地9.95平方米;县城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 二、关于近三年全县建设工作情况 近三年来,我局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发展要求,围绕融入南京主城、融入苏南板块的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县城扩容,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引领新一轮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县组织编制了县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从宏观调控、微观建设实施上提供了城镇建设发展的科学依据。 1、加大总体规划编制的力度。首先,编制完成了**县县域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作为南京都市圈中的重要生态示范区,南京郊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同时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产业制造业基地,南京外向型经济新的聚集区。其次,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

山下湖镇城镇总体规划汇报提纲

山下湖镇城镇总体规划汇报提纲 一、前一轮总规说明 1、2000年总规,镇区规划人口与用地情况 2、2003年近期建设规划情况 规划到2005年1.3万人口,用地规划250ha。 3、到2005年实施的情况 2005年镇区现状11400人,实际用地145.3ha(其中新增加用地69ha),城镇化水平38%,工业用地占35.79%,居住用地占28.16%,(见文本P7)的表。镇区用地从1999年的76ha,增加到2005年的145ha,增长的用地主要以工业、居住为主。2005年山下湖镇域3万(29600)人,从城镇化水平38%来看,山下湖镇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诸暨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年镇区的人口是1.3万,而实际只集聚了1.14万,说明前5年山下湖镇的发展还不是很快,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镇政府迁移滞后于规划。2005年以后,估计山下湖镇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规模适当扩大是必要的。 二、2006年本论总规的概况 1、山下湖国际珠宝城的影响

山下湖国际珠宝城占地116ha,分三期建设,第一期36ha左右。民生国际集团公司2004年在深圳龙岗投资建设了华南原科城,06年在山下湖投资建设国际珠宝城。前者是靠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政府功能影响,推进华南原料城的建设,后者是靠市场行为影响促成珠宝城的建设。因为珠宝城是山下湖的珍珠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基础上促成的(二个数据:①60%、②山下湖集团公司和阮仕公司年产10.7亿)。国际珠宝城的建设将会给山下湖镇带来人口集聚、产业升级、经济迅速发展的重大影响,可以提升山下湖镇、乃至诸暨市对外的形象,是诸暨市的发展新亮点,也是本论总规调整的一个原因。 2、本轮总规用地概况 三、城镇性质 山下湖镇以山下湖珍珠集团有限公司(5.7亿)和以浙江阮仕珍珠有

霍山县城总体规划调整文本

霍山县城总体规划(调整) (2006-2020) 文本

规划项目名称:霍山县城总体规划(调整) 项目委托单位:霍山县人民政府 规划编制单位: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设计证书等级:乙级 设计证书编号:(皖)城规编字022008 霍山县城总体规划项目参加人员 霍山县人民政府 王光祥霍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彭瑞友霍山县建设局局长 任鸿霍山县建设局规划局局长注册规划师 尹蓉霍山县建设局规划局工程师 尹新月霍山县建设局规划局助理工程师 彭浩霍山县建设局规划局助理工程师安徽建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储金龙博士、副教授、注册规划师 规划编制人员:程堂明硕士、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凌琦副教授、环境工程师 杨伟伟硕士、讲师、设备工程师 刘朝晖规划师、硕士 鹿东涛助理规划师 陈善兵助理规划师 张雨雷助理规划师 刘周助理规划师 卢凯助理规划师 张坤助理规划师 左俊助理规划师 王同林助理规划师

安徽省霍山县城总体规划 (2006-2020)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战略 (1)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 (4)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5)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5) 第八章居住用地规划 (6) 第九章公共设施系统规划 (7) 第十章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8) 第十一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9)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9) 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 (10) 第十四章环保环卫规划 (11) 第十五章郊区规划 (13) 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14) 第十七章规划实施对策 (15) 第十八章附则 (16)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最新村镇规划整理

村镇规划 一、城乡规划法的作用 1、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更有利于依法行政 2、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 3、为村镇规划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4、体现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5、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 6、有助于建立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居民点的概念 居民点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三、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 1、特点(1)区域的特点:村镇在规模、分布、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也必然产生差别——平原和山区,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经济特点: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以农、收、副、渔业生产经济为主。 (3)基础设施特点: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落后 (4)村镇环境特点①村镇环境脏②环境建设乱③环境意识差 2、概念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规划和相应的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是全乡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的组成部分。 四、规划新世纪现代化村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2、珍惜土地原则; 3、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原则; 4、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原则; 5、创造舒适、卫生居住环境原则; 6、发挥集镇基地作用原则; 7、保护名胜古迹原则; 8、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简要说明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包含哪些 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气象气候 (2)区域概况: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 (3)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历史沿革 2、社会经济资料 (1)人口结构:村镇现状总人口、职业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变动情况 (2)村镇建设管理情况(3)村镇工业发展状况(4)集市贸易 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与绿地(3)工程设施:交通运输、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4)环境资料 六、村镇体系结构层次划分分为哪四个层次 我国村镇的体系结构一般按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能进行层次划分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集镇--中心镇4个层次 (1)基层村:是村镇中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 没有或者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在生产组织上,有的是一个村民小组,有的是几个村民小组,住户规模少则几户,多则百余户。

关岭县县城总体规划文本727

前言 关岭县县城自1996年以来,城市发展较快,96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较好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由于关岭县城人口基数较小,城市人口的集聚强度不大,因此,城市的拓展一直比较慢,而96版规划所确定的近期建设范围受投资疲软及消费水平较低影响,落实得不太理想。随着西部大开发、贵州省公路骨干网建设等区域性条件的变化,96版规划的规划实效性和调控能力在逐渐减弱。同时,关兴公路、GZ65、水黄公路、光照电站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深刻刺激着县城和县域城镇的发展。合理组织城镇体系发展、加快县城与区域交通项目建设协调、提升县城地位,成为政府部门在新时期、新机遇下的工作重点。借西部大开发等外部条件引导县域经济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小康,既为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政府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家经济布局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和交通网建设、安顺市撤地设市带来的巨大机遇,合理利用城镇资源,搭建与外合作交流的平台,调整和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和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大力加强小城镇发展将成为关岭县政府、城建部门的当务之急。 受关岭县人民政府委托,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2002年6月份,省规划院关岭总规修编工作组到现场开展了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并着手进行了规划修编工作。GZ65是全国重要公路干线之一,初设方案将穿过县城,由于GZ65线型具体方案未定,针对干线对县城发展的影响重大,在2002年11月份,工作组提交了初步方案,其中涉及到GZ65的线型定线工作和城市总体布局等内容,并提请与交通专业设计部门协调。当时,GZ65的定线经过县城主要发展方向上,因此必须强调城市规划与交通项目设计的衔接。在建设厅的组织下,由关岭县人民政府、建设局会同省规划院,将城市规划初步方案与正着手GZ65选线工作的省交通勘察设计院协商,由于定线仍然存在较大困难,方案在县城的摆动较大,严重影响到城市布局和规划结构的确定,因此,城市规划修编工作暂时搁下。 2003年10月,由关岭县建设局向规划修编工作提供了GZ65线过县城方案,规划修编工作重新启动。基于GZ65的线型并未最终确定,规划以与GZ65、关兴公路的衔接作为契入点,以及作为影响交通设计部门对GZ65定线的考虑,着手组织县城总体布局的研究和规划,同时,也以此方案作为与交通设计单位协调的资料,以影响和敦促交通项目的及早确定。 2004年5月上旬,关岭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省规划院提供了GZ65过县城的定线方案,至此,规划条件较成熟,规划院在以前重复工作的基础上,着手组织供关岭县、安顺市及省规划审查委员会审查资料。6月上旬,规划方案在向关岭县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后,继续深化、调整、完善,形成了本次供审查的材料。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实施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4) 一、总则 (5) (一)评估工作的意义 (5) (二)评估范围 (5) (三)评估对象 (6) (四)评估期限 (6) (五)评估依据 (6) 二、万州区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综述 (7) 三、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9) (一)03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9) 1、城市性质 (9) 2、城市规模 (9) 3、城市结构 (9) (二)局部调整后(07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10) 1、调整的原因及理由 (10) 2、调整的要点 (11) 四、评估主要内容 (13) (一)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 (13) 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分析 (13) 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实施评价 (16) 3、小结 (1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7) 1、建设用地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17) 2、建设用地空间实施分布评估 (18) 3、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实施评估 (19) 4、小结 (26)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评估 (27) 1、重大产业项目 (2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0) 3、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1) 4、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1) 5、环境生态与景观建设项目 (31) 6、小结 (32)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2) 1、“三证一书”核发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2、已发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33) 3、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4) 4、小结 (36)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 (36) 1、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8)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9) 4、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39) 5、环境与景观建设项目 (39) 6、小结 (40) (六)其他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分析 (40) 1、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40) 2、生态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执行情况 (41) 3、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情况 (42) 五、实施绩效分析 (43) (一)总规实施起到的积极作用 (43) 1、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3)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明显加强 (43) 3、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 (43) 4、指导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二)总规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44) 1、城市拓展速度较慢 (44)

洋县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洋县县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1.2条本规划是对《洋县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5)的修编。上版总体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第1.3条随着洋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适时修编县城总体规划。 第1.4条本规划遵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发展 平台,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富有经济活力、传承优秀文化的现代 化滨水生态城市。 第1.5条洋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含工业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1.6条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本次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洋州镇全部,戚氏镇、贯溪镇、磨子桥镇的部分区域,涉及4 个镇,计6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为了使城市发展和旅游区的开发相 协调,规划将朱鹮饲养中心、氵党河水库风景区和龙亭镇蔡伦墓一并纳入 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规划控制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第1.7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控制范围,东起贯溪镇贯长路;南至洋州镇司家村(即西南坝村)及汉江桥南磨子桥镇张赵村、杨湾村;西至戚氏镇五里园; 北至洋州镇李家村和牛头山。总面积21.62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 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 第1.8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1—2025年 远景2026年以后 第1.9条本规划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洋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社会发展战略 第2.1条战略思想: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 制经济;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农业基础 地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一致。 第2.2条战略总体目标:近期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综合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引进一批矿产开发,水利水电项目, 初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开发、中 药材资源接替基地和医药化工产业、特色旅游和旅游商品生产及服务 业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化水平 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远期国民经济实 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

2020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年陕西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千米,南北最宽约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区县。到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万人。 二十世纪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的增长速度,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近期陆续安排了国家级公路、铁路、战略物资储备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重要的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建设项目,这些大型项目的落实,已经超出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改变了现行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 .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 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登记在册文物点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

最新2019年县人才发展规划

最新2019年县人才发展规划 【写作要点】 1、标题 计划的标题,有四种成分: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计划内容摘要;计划名称。 2、正文 (1)目标。这是计划的灵魂。计划就是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制订的。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因,也是计划奋斗方向。因此,计划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要求。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有的还要定出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 (2)措施。要明确何时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就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这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措施和方法主要指达到既定目标需要采取什么手段,动员哪些力量,创造什么条件,排除哪些困难等。总之,要根据客观条件,统筹安排,将“怎么做”写得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3)步骤。这是指执行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每项任务,在完成过程中都有阶段性,而每个阶段又有许多环节,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交错的。因此,订计划必须胸有全局,妥善安排,哪些先干,哪些后干,应合理安排。 3、落款 在正文结束的后下方,制订计划的日期。此外,如果计划有表格或其他附件的,或需要抄报抄送某些单位的,应分别写明。 【范文】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历史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创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根据《巴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恩施州“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扩大人才总量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为主线,以政策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技能人才,发展壮大农村乡土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构建良好的工作格局,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合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人才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 (三)坚持能力建设的原则。把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人才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运用多种途径和办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各类人才全面发展。 (四)坚持市场优化的原则。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消除体制性障碍,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02江安总规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乡发展战略 (4) 第三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6)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2) 第五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及城市规划区界定 (13) 第六章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14) 第七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6) 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九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9) 第十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 第十一章生态型城市规划 (21) 第十二章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22) 第十三章市政工程规划 (23) 第十四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25) 第十五章综合防灾规划 (26) 第十六章土地使用控制 (28) 第十七章郊区规划 (29) 第十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31) 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 (32) 第二十章附则 (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 为适应江安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建设,指导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一.法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城市规划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和标准 4.《近期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8)。 5.《四川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0) 6.《四川省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规定》(1998) 二.参考依据 1.《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2.《四川省江安县总体规划》(2002-2020) 3.《江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4.《江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2010年) 5.《四川省江安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 6.《江安县政府工作报告》(2010) 7.《江安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 8.《江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能源、交通、通讯、生态、环保等专业部门的发展规划资料 9.《江安县志》及近五年《江安年鉴》(2004~2008) 10.与本次规划有关的其它资料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1.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区域发展,处理好县域产业布局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兼顾各利益,全面繁荣,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思想 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空间资源利用的公平性,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效率方面,综合研究城镇布局问题,促进城镇、乡村的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从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应认真分析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约束,推进城镇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生态优先,环境友好思想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县域内基本的生态格局和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减少城乡建设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4.保护发扬地方文化特色思想 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地方文化,培育特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条规划期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近期 2010——2015年 远期 2015——2020年 远景至2050年 第五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江安县域、江安县城规划区范围和江安县城县城建设用地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江安县域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88平方公里。主要是确立县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布局、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城镇结构体系、县域旅游及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及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等。 2.县城规划区用地范围:城市规划区控制范围是北至桐梓镇、滥坝乡;东至怡乐镇;南包括南屏山大部;西至与江安县交界处。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主要是确定城市建设用

海南定安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四章县城性质与规模 (13) 第五章县城总体布局 (14) 第六章县城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19) 第七章县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老县城更新规划 (22) 第八章县城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25) 第九章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8) 第十章县城环境保护规划 (33) 第十一章县城综合防灾系统规划 (35) 第十二章县城城市规划区综合协调规划 (37) 第十三章县城近期建设规划 (40) 第十四章县城总体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42) 第十五章附则 (4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 为适应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指导定安县城城市建设和县域城镇发展建设,定安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以下简称本规划)。 在定安县县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其它城市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 第3条规划原则 1.根据定安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背景,充分考虑定安县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完善充实定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修编定安县城总体规划,切实有效地指导定安县内各层面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2.深入研究定安县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将县城总体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促进县城经济社会发展。

澄城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5)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澄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经109°41′--110°05′,北纬34°55′--35°27′,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接洛河与蒲城县、白水县为邻。西延铁路、西韩铁路、西禹高速、108国道穿过境内,距离西安175km,距离渭南108km。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澄城县地处黄龙山南麓,境内地形北高南低,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极北高1265.7m,极南高470m,境内沟壑纵横,塬高沟深,大小干、支、毛沟98条,最大的干沟---茨沟高差194m,四条干沟把全县割裂为三梁一塬。境内的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马村河等皆西南流入洛河。地貌类型主要由北部低山、山前冲击洪积扇、丘陵沟壑、黄土梁原、黄土台等五个地貌单元构成。 2.气候条件 澄城县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晴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分明,日中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4天,年日照时间261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50mm,最大冻土深度35cm,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最大风速40m/s。 3.河流水文 澄城县属于黄河流域北洛河支流,河流有过境的洛河及其支流:大浴河、县西河、长宁河、孔走河、马村河。县西河、孔走河、马村河均发源于县境内。长宁河发源于黄龙山南侧。大浴河发源于黄龙山,界于澄、合二县,在蒲城县永丰镇曲里村注入洛河。北洛河是过境河,境内长度37.75km,河床比降1.45‰,径流量624.16万m3,有枯水、丰水以及冰冻期,泥沙量大,境内河流泥沙量78万吨/年,河流泥沙特征比值在4以上,变差系数在0.3以上,最高达0.65. 全县形成了南部抽黄、北部石堡川水库两大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6万亩,水利工程年总供水量4221万m3,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21.6%。 4.生态植被 澄城县属于暖温带阔叶林带,现有林为人工林。全县栽培的乔灌木有48科,73属,115种。其中经济林树种14科、20属、30种。用材林树种17科、30属、57种。园林树木17科、23属、26种。野生植物51科、73属、210种。全县林木覆盖率为13.4%,自然植被群落稀疏,以蒿类、白草等草本植物为主,人工植被主要为塬面果园。 澄城县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55 km2。按照侵蚀强度分为三个侵蚀区:黄龙山南麓中度流失区,流失面积738.9km2,占全县流失面积的86.42%;尧头丘陵沟壑强度流失区,流失面积64.3 km2,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7.52%;沟南台塬轻度流失区,流失面积51.8%,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06%。 5.自然灾害 澄城县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冰雹、大风、暴雨、霜冻、干热风、地震等,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根据历年统计,干旱占83.9%,连阴雨占11.4%,大风占1.9%,干热风占1.5%,冰雹占0.9%,霜冻和暴雨各占0.2%。 三、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全县总土地面积111855.39ha,共分为5个土地类型:北部沿山区,面积16792.11ha,占15.0%;县北梁塬沟壑区32660.59ha,占29.2%;县中平原区38391.24ha,占34.3%;县南台塬区17749.53ha,占15.8%;县西沟壑区6271.93ha,占5.7%。多类型的地理条件,为澄城县发展农、林、牧、副、水产等多种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土地资源。全县总土地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