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诊断学习题

中医诊断学习题

中诊课外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何谓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辩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与主干课程。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
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
第一章 问诊
一、名词解释
壮热:指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发热的症状。属于里实热证,常见于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证。
潮热:按时发热为定时热甚,如潮汐之往来。主要包括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
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因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而汗出,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因阴虚阳亢,虚热内生,多见于阴虚证。
战汗:指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除中:危重患者,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预后不良。
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常见于痢疾,是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夹有很多未被消化的食物,多属脾胃阳虚或伤食。
大便失禁:(滑泄失禁)指大便不能随意控制,呈滑出之状,甚至便出而不自知的症状,属脾肾阳虚。
肛门气坠:(肛门重坠)指患者自觉肛门有沉重下坠的感觉,见于脾虚气陷或大肠湿热等证。
溏结不调:指大便时稀时干,粪质难以正常者,多因肝郁或脾虚所致。
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统称“癃闭”。
余沥不尽:指排尿后仍有小便点滴不尽的症状,多属肾阳虚、肾气不固。

二、问答题
1、何谓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
恶寒:是指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
畏寒:是指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缓解。
意义:P78

2、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
A.恶寒重发热轻: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是风寒表证的特征。
B.发热重恶寒轻:患者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怕冷的症状。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是风热表证的特征。
C.指患者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见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由外感风邪所致,是伤

风表证的特征。
3、何谓潮热?潮热包括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特点与临床表现如何?
潮热:按时发热为定时热甚,如潮汐之往来。
阳明潮热:日哺潮热,因胃肠热结,常见于伤寒之阳明腑实证。表现:日哺(下午3至5点)发热明显,且热热较高,痞、满、燥、实。
湿温潮热(湿郁热蒸):因湿邪黏腻,湿遏热伏,常见于湿温病。表现: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不觉很热,久之即感灼手),脘腹痞闷、厌食欲呕,周身困重,便溏泄泻,舌胖大,苔厚腻,脉濡数或滑极。
阴虚潮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表现:午后和夜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4、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属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
亡阴之汗:汗热而黏如油。
亡阳之汗:冷汗淋漓如水。
5、试述中医对疼痛产生机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疼痛有虚实之分。实证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证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6、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P83-84
7、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
实证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证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8、怎样根据头痛的部位确定病变的经络?
前额连眉棱骨痛:阳明经
后头连项痛:太阳经
头两侧痛:少阳经
巅顶痛:厥阴经。
9、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
指患者自觉头脑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
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脑神被扰。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气血亏虚,脑失充养。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者:痰湿内阻,清阳不升。
头晕耳鸣,遗精健忘,腰膝酸软者: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外伤后头晕如刺者,多因瘀血阻滞,脑络不通。
10、何谓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
因受惊而发,或心悸易惊者,谓之惊悸。无明显外界诱因,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者,谓之怔忡。怔忡多由惊悸进一步发展而来,病情较惊悸为

重。
11、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属实证。多由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耳窍所致。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者,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髓海失充,耳窍失养所致。
12、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
P92
13、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消谷善饥:指患者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的症状,多由胃热炽盛,腐热太过所致。饥不欲食:指患者虽有饥饿的感觉但不欲进食,或进食不多的症状,见于胃阴虚证。
14、简述泄泻的临床常见证型及特点。
新病暴泻:泻下清稀如水,肠鸣腹痛,或伴有恶寒发热者,属寒湿泄泻。
泄泻腹痛: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兼见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者,属湿热泄泻。
脘闷纳呆,腹痛泄泻,泻下臭秽,泻后痛减,或大便中伴有不消化食物,属伤食。
15、便秘可分为哪些类型?其症状表现如何?
若患者便秘,腹胀痛拒按,口渴喜饮,舌苔黄燥者,为热结便秘。因邪热结聚于胃肠,大肠津液受伤,肠失濡润所致。
若大便秘结,排出困难,数日一行,兼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者,属阴虚。
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兼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头晕目眩者,为气血亏虚,因气血虚衰,或阴寒内盛,阻滞大肠气机所致。
患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迟者,属冷秘。因阳气虚衰,或阴寒内盛,阻滞大肠气机所致。
16、大肠湿热可见哪些大便改变?
(1)便次异常:可见泄泻腹痛。
(2)便色异常: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3)便质异常:便血。近血大多表现为大便带血,血色鲜红,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点滴而出。
(4)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便出不爽、肛门重坠。
17、肝脾不调、脾胃虚弱、肾阳亏虚大便可有哪些改变?
P95-97
肝脾不调:溏结不调。
脾胃虚弱:远血;
肾阳亏虚:五更泻(脾肾阳虚)
18、尿量增多或尿量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增多:阳虚寒盛,不能温化水液,水液下渗。或肾阴亏虚,开多阖少。
减少:实热证,热盛津伤,尿液化源不足。或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津液输布障碍,水液停聚,泛滥肌肤。
19、下焦湿热可见哪些小便的改变?
(1)小便频数、短赤、尿急、尿痛。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

化不利所致。
(2)癃闭。湿热下注、瘀血内阻、结石阻塞。
(3)膏淋。小便混浊如膏脂。湿热下注膀胱所致。
(4)石淋。尿中夹有砂石。湿热内蕴膀胱。
20、肾气不固、肾阳亏虚可见哪些小便改变?
老年人或久病患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多因肾阳虚衰,或肾气不固。
癃闭的虚证由年老气虚,或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减退所致。
余沥不尽。多因肾阳虚、肾气不固。
遗尿。肾气未充或肾气亏虚,不能固约膀胱所致。

第二章 望诊
一、名词解释:
循衣摸床:病人在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的时候,手顺着衣角或床沿抚摸,是一种失神的表现。
撮空理线:病人在病情危重,神志不清的时候,两手无目地向空中抓物,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如理线状,是一种失神的表现。
主色:个人生来所有、一生基本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属个体肤色特征。多由于种族、禀赋等原因影响,导致个体肤色出现偏青、赤、黄、白、黑的差异。
客色:因季节、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的肤色,称为客色。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长夏可面色稍黄,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
善色: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亦称“气至”。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见于新病、轻病,其病易治,预后较好。
恶色: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亦称“气不至”。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见于久病、重病,其病难治,预后不良。
黄胖:面色黄而虚浮者,称为黄胖,属脾虚湿蕴。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泛滥肌肤。
阴黄:面黄目黄尿黄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晦暗如烟熏者,称为阴黄,多因寒湿困阴而成。
阳黄:面黄目黄尿黄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称为阳黄,多由湿热蕴结所致。
肌肤甲错: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状若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
囟填: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或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有病所致。小儿哭泣时囟门可暂时稍微突起,安静后即恢复正常。
囟陷: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现象。
解颅:即囟门迟闭,骨缝不合。此为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迟”、“五软”等表现。
五轮学说: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

轮。
瘿瘤:颈前结喉处,单侧或双侧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称为瘿瘤。多因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因水土失调,痰气凝结所致。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瘰疬。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核,或因外感风热时毒,气血壅滞于颈部所致。
透关射甲:三岁以内小儿指纹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二、问答题
1、中医望神的重点是什么?
(1)两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2)面色 心主藏神,其华在面。
(3)神情 心神在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
(4)体态 反映神之盛衰的主要标志之一。
2、得神、失神、假神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如何?
P13
3、《素问?刺热》篇的面部分候脏腑法是什么?
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
4、面色五色各主何病?
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赤色:主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疼痛。
5、瘿瘤的病机是什么?
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因水土失调,痰气凝结。
6、如何从形态上区别斑与疹?
斑:指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7、小儿指纹三关部位所提示的主病意义如何?
风关:是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气关:是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命关:是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8、如何根据指纹的颜色、浮沉、淡滞诊察病情?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第三章 舌诊
一、名词解释
吐弄舌: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者,称为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停者,称为弄舌。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整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称为腻苔。
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哪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易去,称为腐苔;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脓,刚称脓腐苔。
滑苔:水湿之邪内聚的表现,主痰饮、水湿。
镜面舌:舌苔全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者,称为镜面舌。
二、问答题
1、中医舌诊中,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情况如何?
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
2、在舌与脏腑的关系中,哪两个脏腑与舌的关系最密切?为什么?
心和脾胃

。舌为心之苗窍,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变的舌色有几种?各自的主病情况如何
淡红色:健康人;外感病见之,多属表证;内伤杂病见之,多病轻。
淡白色: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亡血夺气。
红色:主热证。
绛舌:主热盛证。
青紫色:主气血瘀滞。
3、舌形、舌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各自的主病如何(简要)? P50-52
老嫩舌:老舌多主实证;嫩舌多主虚证。
胖瘦舌:胖大舌多主水湿、痰饮内停;肿胀舌多主湿热、热毒上壅;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裂纹舌:主阴血亏虚、脾虚湿侵。
齿痕舌:主脾虚、湿盛证。
痿软舌:主气血俱虚、阴亏已极。
强硬舌:主热入心包、热盛伤津、风痰阻络。
歪斜舌:多主中风或为中风先兆。
颤动舌:多主肝风内动
吐弄舌:多主心脾有热。
短缩舌:主寒凝、痰阻、血虚、津伤。
4、病变的苔质有哪些?各自的主病情况如何?
P52-54
5、病变的苔色有哪些?各自的主病情况如何?
P56-57
6、表寒证、表热证、湿热证、痰湿证、食积证的舌象表现如何?
表寒证:短缩舌、白苔
表热证:红舌、绛舌、点刺舌、强硬舌、吐弄舌、燥苔、糙苔、黄苔、灰黑苔
湿热证:舌红胖大、肿胀舌、
痰湿证:腻腐苔、裂纹舌(脾虚湿侵)、齿痕舌、短缩舌、滑苔、
食积证:腻腐苔、薄苔、
7、请举出实热证、虚热证、实寒证、虚寒证、血瘀证的舌象表现。
实热证: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红绛有苔;点、刺舌;强硬舌;舌短缩而红绛干燥;
虚热证:舌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红绛少苔或无苔;痿软舌;
实寒证: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虚寒证:淡白舌(虚寒舌之本色)、
血瘀证:青紫色

第四章 闻诊
一、名词解释
金实不鸣: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所致。
金破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多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津亏肺损,或肺气不足,发声无力,致声音难出。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称为谵语。多由邪热内扰神明所致,属实证。见于外感热病,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痰热扰乱心神。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者,称为郑声。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多

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者,称为独语。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或气郁谈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错语:患者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说后自知言错者,称为错语。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之人;实证多为痰浊、瘀血、气郁等阻碍心神所致。
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者,称为狂言。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神明所致。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
夺气: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而不能复言,是中气之大虚。
喘证: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难以平卧。
哮证: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多因痰饮内伏,得感外邪而诱发;也可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等诱发。
少气: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主诸虚劳损,多因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短气:指呼吸气急短促,气短不足以息,数而不相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音。
太息:指患者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常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的表现。
二、问答题
1、如何从病机与症状上区别喘与哮?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迫、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所以常并称为哮喘。
2、如何从症状上区别短气与少气?
少气: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
短气:指呼吸气急短促,气短不足以息,数而不相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音。
3、胃气上逆可以产生哪些症状?
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4、咳嗽在临床上可分为哪些类型?各自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P68

第五章 脉诊
一、名词解释
举法:医生用轻指力,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体察脉象,又称“浮取”。
按法:指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用按的指法取脉又称为“沉取”。
寻法:医生手指从轻到生,从重到轻,左右推寻;或在寸关尺三部仔细寻找脉动最明显的部位,或调节最适当的指力,以寻找脉动最明显的特征,统称“寻法”。
总按:即用三指大小相等的指力同时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
单诊:是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的位、次、形、势等变化特征。
斜飞脉:少数人脉不见于寸

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是生理性特异的脉位,不属于病脉。
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是生理性特异的脉位,不属于病脉。
一指定关:医生用食指或拇指,指尖朝向患儿的肘关节,一指诊三部脉,不细分寸关尺。
六阴脉:六脉沉细等同,无病候。
六阳脉:六脉浮大等同,无病候。
二、问答题
1、寸口脉的寸、关、尺如何分候脏腑?
左:寸、关、尺分别候心、肝胆、肾(脐以下至足的病变)
右:寸、关、尺分别候肺、脾胃、肾(命门)
2、怎样理解“诊法常以平旦”的意义?
一日之中随着平旦、日中、日西、夜半的阴阳消长,脉象也有昼夜节律的变化,总体而言昼日脉象偏浮而有力,夜间脉象偏沉而细缓。
3、脉象要素包括哪些?
脉位、至数、脉长、脉宽、脉力、脉律、流利度、紧张度。
4、正常人的脉象有何特征?
一息四五至(72-80次/分钟),从容和缓,脉位适中,节律一致,三部有脉,沉取不绝,即有胃,有神,有根。
5、“四季平脉”各有何脉象特点。
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
6、脉有胃气、脉有神气、脉有根的表现特点?
P112
7、21种常见脉象的特点、临床意义如何?
P113-123
8、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脉象与主病有何异同点?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微脉:极软而细,若有若无。
弱脉:沉细而软,重按乃得。
濡脉:浮细而软,轻取乃得。
四种脉象均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都主虚证。
9、怎样从脉象与主病上区别促、结、代脉?
促脉:数而时一止
结脉:缓而时一止,止而复来,止无定数。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第六章 八纲
一、名词解释
真寒假热(阴盛格阳):指疾病的本质为寒证,却出现某些“热象”的表现,又称“寒极似热”。
真热假寒(阳盛格阴):指疾病的本质为热证,却出现某些“寒象”的表现,又称“热极似寒”。
大实有赢状:指疾病的本质为实证,却出现某些“虚羸”的现象,即真实假虚证。
至虚有盛候:指疾病的本质为虚证,反而出现某些“盛实”的现象,即真虚假实证。
表证: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证。
二、问答题:
1、表证有何特点?
(1)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2)有外因可查 (3)恶寒发热(寒热并见),苔薄,脉浮。
2、里证的成因有哪些?
(1)表证不解入里 (2)外邪直中 (3)情志内伤,脏腑气血功能失常。
3、热证、寒证的临床表现如何?如何区别寒证与热证


P144-145
4、八纲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
相兼、错杂、转化、真假
5、八纲相兼证候、错杂证候、转化证候、真假证候分别有哪些?
相兼:表实寒证与表实热证,里实寒证与里实热证,里虚寒证与里虚热证
错杂:表里同病:表里俱热,表里俱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实,表里俱虚。
寒热错杂: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
虚实夹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并重
6、寒热错杂包括几种类型?
寒热错杂: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寒下热,上热下寒
7、如何鉴别寒热真假?
P146
8、如何鉴别虚实真假?
P147
第七章 病性辨证
一 、问答题
1、如何从症状上区别亡阳证,亡阴证?
亡阳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
亡阴证:汗出如油、身热口渴、唇焦面赤、舌红干苔少、脉数疾
2、何谓气虚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机体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3、何谓气陷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气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以自觉气坠,或内脏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证。
4、何谓气滞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脉弦为主要表现的证。
5、气逆证常见于哪些脏腑?各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肺气失于肃降而上逆:咳嗽、气喘
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气血上冲,阴闭清窍,轻则头痛、眩晕,重则昏厥,并走于上,络破血溢,则见呕血。
6、何谓血虚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的证。
7、导致血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血瘀四大证是什么,各自特点如何?
原因:外伤、气滞血寒、血热、气虚、邪阻
血瘀四大证:疼痛、肿块、出血、瘀血。
疼痛:刺痛、固定、拒按
肿块:触之坚硬、推之不移
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瘀血:见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脉涩。
8、何谓血热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以出血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表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
9、何谓血寒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
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以拘急冷痛、形寒、肤色紫暗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
10、常

见的气血同病证候有哪些?
气血两虚证:气血不能互相化生,以气虚和血虚症状相兼为主要表现的证。
气虚血瘀证:由于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行瘀滞,以气虚和血瘀症状相兼为主要表现的证。
气不摄血证: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出血,以气虚及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气随血脱证:指大量失血引发气随之暴脱,以大出血及气脱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气滞血瘀证:指由于气滞导致血行瘀阻,或血瘀导致气行阻滞,出现以气滞和血瘀症状相兼为主要表现的证。
11、痰证证候表现特点是什么?
咳吐痰多、胸闷、呕恶、眩晕、体胖、局部圆韧包块、苔腻、脉滑。
12、常见饮证有哪几种,各自的病位、证候如何?
支饮:饮在心肺:胸闷、心悸、喘
悬饮:饮停胸胁: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
痰饮:饮停胃肠:胃脘痞胀、呕吐清水、振水声
溢饮:溢于肌肤:水肿尿少
13、如何鉴别外燥证和津液亏虚证?
外燥证:燥淫证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地域性。燥邪有干燥、伤津耗液、易伤肺腑等致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口鼻、咽喉、皮肤干燥。
津亏证:可由高热、大汗、大吐、大泻、烧伤、外界气候干燥、机体阳气偏亢、脏气虚衰等多种原因引起。以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皮肤干燥等为主要表现。
14、如何鉴别津液亏虚证和阴虚证?
津液亏虚属于阴虚的范畴。
津液亏虚证:以口渴、尿少、便干,口、鼻、唇、舌、皮肤干燥等为主要表现。
阴虚证: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表现。阴虚较津液亏虚除了干燥外,还有虚热的表现。
第八章 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一)问答题
1、心病常见病机与临床症状是什么?
心血虚证: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阴虚证:指阴液亏损,心失滋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气虚证: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怔忡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阳虚证: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或心胸疼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阳虚脱证: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火亢盛证:指心火内炽,扰神迫血,火热上炎下移,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及火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脉痹阻证: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

证。
痰蒙心神证:指痰浊内盛,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及痰浊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痰火扰神证:指火热痰浊交结,扰乱心神,以狂燥、神错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瘀阻脉络证:指瘀血阻滞脉络,以头痛、头晕及血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如何区别心阴虚和心血虚?
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心血虚证以面色淡白,唇舌色淡等“色白”血虚表现为特征;心阴虚证以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色红”及阴虚内热之象为特征。
3、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的证候特征及三证的联系与区别?
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和心阳虚脱证有密切联系,可以出现在疾病过程中的轻重不同阶段。临床辩证应掌握:心气虚证以心悸怔忡为主症,同时出现心脉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的症状,如气短胸闷、神疲自汗乖,且动则诸症加剧;心阳虚证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的症状,以畏寒肢冷为特征,且心悸加重,或出现心胸疼痛、耐压青紫等表现;心阳虚脱证,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亡阳症状,以冷汗肢厥,或心胸剧痛,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为特征。
4、心火炽盛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心火亢盛证:指心火内炽,扰神迫血,火热上炎下移,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及火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5、如何从病机和症状上鉴别心火亢盛证,痰火扰神证,痰蒙心神证?
痰蒙心神证与痰火扰神证均可由情志所伤引起,皆与痰有关,均可出现神志、意识的异常。但痰蒙心神证为痰浊蒙蔽苦辣以意识模糊、抑郁、错乱、痴呆为主,兼见苔腻、脉滑等痰浊内盛的症状,无明显火热证的表现;痰火扰神证则既有痰,又有火,其症以狂躁、谵语等动而多躁的表现为主,除苔腻,脉滑等痰浊内盛的表现以外,还兼见舌红苔黄、脉数等一派火热症状。
心火亢盛较痰火扰神、痰蒙心神在病机则少了痰邪,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及火热症状为主要表现6、痰蒙心神证与痰火扰神证证候有何异同?
7、何谓“心火下移小肠证”?其证候有何特点?
即小肠实热证:指心火下移小肠,热迫膀胱,气化失司,以小便赤涩疼痛、心烦、舌疮及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8、心脉痹阻证的本虚、标实为何?共同症状是什么?各型的证候特点如何?
本虚: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
标实: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
瘀阻心脉:以刺痛为特点。伴见舌质晦暗,或有青紫色斑点,脉

细涩或结或代等瘀血内阴的症状。
痰阻心脉:以憋闷为特点,多伴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等痰浊内盛的症状。
寒凝心脉:以痛势剧烈,突然发作,遇寒加剧,得温痛减为特点,伴见形寒肢冷,舌淡或青紫,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邪内盛的症状。
气滞心脉:以腹痛为特点,其发作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常伴见胁胀,善太息,脉弦等气机郁滞的症状。
二、肺病辨证
(一)问答题
1、肺病常见病机与临床症状是什么?
肺气虚证:指肺气虚弱,主气、卫外机能失职,以咳嗽、气喘、自汗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肺阴虚证:指肺阴亏虚,虚热内生,肺失滋润,清肃失司,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风寒犯肺证:指由于风寒侵袭,肺卫失宣,以咳嗽及风寒表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风热犯肺证:指由于风势侵犯,肺卫失宣,以咳嗽及风热表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燥邪犯肺证:指燥邪犯肺,肺卫失宣,肺失清润,以干嘛无痰、或痰少而黏及口鼻干燥为主要表现的证。
肺热炽盛证:指热邪壅肺,肺失清肃,以咳嗽、气喘及里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痰热壅肺证:指痰热交结,壅滞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痰黄稠及痰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寒痰阻肺证:指寒痰交阻于肺,肺失宣降,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及寒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饮停胸胁证:指水饮停于胸胁,阻滞气机,以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及饮证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风水搏肺证:指由于风邪袭肺,宣降失常,通调水道失职,水湿泛溢肌肤,以突起头面浮肿及表证为主要表现的证。
2、肺的病变中,常兼表证的证型有哪些?
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风水搏肺证。
3、如何从病机和症状上鉴别风寒表证,风寒犯肺证,寒痰阻肺证?
风寒犯肺证,其病位在肺卫,偏重于肺,症状以咳嗽为主,或兼见表证。风寒表证,病位主要在表,症状以恶寒发热为主,或兼有咳嗽,一般咳嗽较轻。
寒痰阻肺证病位在里,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及寒证症状为主要表现。
4、如何从病机和症状上鉴别风热表证,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
风热犯肺证,病位在肺卫,主要在肺,症状以咳嗽为主,或兼见表证;风热表证,病位主要在表,症状以发热恶寒为主,或兼在咳嗽,一般咳嗽较轻。
肺热炽盛证与风热犯肺证均属肺热实证,表现以咳嗽为主,伴见发热。但前者咳喘并重,发热明显,兼有里实热证;后者咳喘发热尚轻,兼有表证。
痰热壅

肺证较肺热炽盛证则多一痰热的病机,表现以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及寒证症状为主。
5、如何从病机和症状上鉴别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
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均以干咳、痰少难咯为主症,均可兼见口、舌、咽干燥等津液亏少的表现,介平遥者属外感新病,病程短,多发于秋季,或干燥环境,以燥邪伤津,不能滋润组织器官的症状明显,虚热之象不明显,尚可兼见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症状;后者属内伤久病,病程长,无明显季节性,兼症以虚热内扰的表现为主,无表证症状。
三、脾病辨证
(一)问答题
1、脾病临床常见病机及临床表现是什么?
脾气虚证: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纳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脾虚气陷证:指脾气虚弱,升举无力而反下陷,以眩晕、泄泻、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中气下陷证。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纳少、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统血失常,血溢脉外,以各大种出血及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气不摄血证。
湿热蕴脾证: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便溏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寒湿困脾证: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运化失职,以脘腹痞闷、纳呆、便溏、身重及寒湿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脾虚四证是指哪几个证型?它们在病机、症状上有何异同点?
脾气虚证 、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
3、如何从病机与症状上鉴别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便溏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寒湿困脾证: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运化失职,以脘腹痞闷、纳呆、便溏、身重及寒湿证
4.如何鉴别脾阳虚与寒湿困脾证?
两证均属寒证,都有运化失职,水湿不化,见有纳少,腹冷痛,便溏,浮肿,带下清稀等症状。但两者在阑尾有虚实的不同,脾阳虚为脾阳虚衰,健运失职,寒湿内生,属虚证,伴见阳虚症状。寒湿困脾寒湿内盛,中阳受阻,运化失司,属实证,兼见寒湿之证。两证又可互相影响,寒湿之邪,极易伤阳,故寒湿困脾日久可导致脾阳虚;而脾阳虚衰,温煦、运化无权,寒湿内生,可致寒湿困脾现象。
四、肝病辨证
(一)问答题
1、肝病常见病机与临床症状是什么?
肝血虚证:指肝血不足,机体失养,以眩晕、视力减退、肢体麻木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肝阴虚证:指肝阴不足,虚热内生,以眩晕、目涩、胁痛及虚热症状为主

要表现的证。
肝郁气滞证: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腹痛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肝气郁结证。
肝火炽盛证: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胁痛、烦躁、耳鸣及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肝火上炎证。
肝阳上亢证: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于上,以眩晕耳鸣、头目腹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上盛下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肝风内动证:指以眩晕、抽搐、震颤、麻木等“动摇不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临床常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证。
热极生风证:指邪热亢盛,燔灼筋脉,引动肝风,以高热、神昏、抽搐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肝阳化风证:指阴虚阳亢,肝阳升发无制,引动肝风,以眩晕、肢麻、震颤为主要表现的证。
阴虚动风证:指肝阴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手足震颤或蠕动及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血虚生风证:指血液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手足颤动、肢体麻木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寒凝肝脉证:指寒邪侵袭,凝滞肝经,以少腹、前阴、巅顶冷痛及实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肝血虚证与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肝血虚证:指肝血不足,机体失养,以眩晕、视力减退、肢体麻木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3、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其证候有何异同?
二者皆有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头目失养的症状。但前者为血虚,常见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经少闭经,舌淡,脉细,且无热象;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胁肋灼痛,眼干涩,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等证。
4、肝气郁结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发展有哪些可能?
肝郁气滞证: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腹痛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肝气郁结证。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水和血的运行。若肝气郁滞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水液和血液运行障碍,日久则生痰致瘀。痰气搏结于咽喉,可见咽部异物感;搏结于颈部,则为瘿瘤、瘰疬;气血瘀阻,结于胁下,日久 形成肿块。
5、肝气郁结,肝火炽盛,肝阴虚,肝阳上亢四证及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在病理上有何联系?在症状上有何区别?
郁久化热 火热伤阴
肝郁气滞证 肝火炽盛证 肝肾阴虚证 肝阳上亢
阳亢无制
证 肝阳化风证
肝阳上亢与肝火

炽盛:在病机与症状上二者都有类似之处,均有阳热亢逆的病理变化,故皆有头面部的阳热症状,如头晕腹痛,面红目赤,耳聋耳鸣等,并伴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神志不安的症状。二者不同的是:肝火炽盛证是肝经火盛,气火上逆,病程较短,病势较急,病性纯属实证,故以口渴,便干尿黄,耳痛流脓,两胁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特点;肝阳上亢证则是肝肾阴虚,肝阳偏亢,病程较长,病势略缓,属上盛下虚,虚实夹杂,故以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临床特点。
6、如何鉴别肝风内动四证的症状特点?
热极生风证以高热神昏,手足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及实热表现为辩证要点。肝阳化风证有轻重之分,轻者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謇涩,步履不正;甚者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喉中痰鸣为辩证要点。阴虚动风证是以手足蠕动与阴虚共见为辩证要点。血虚生风证是以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与血虚共见为辩证要点。
五、肾病辨证
(一)问答题
1、肾病常见病机与临床症状是什么?
肾阳虚证: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其温煦,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肾虚水泛证:指肾的阳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溢,以浮肿腰以下为甚、尿少及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肾阴虚证:指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肾精不足证:指肾精亏损,脑髓与骨髓失充,以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育机能低下、成人早衰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肾气不固证: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及肾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肾不纳气证:指肾气亏虚,纳气无权,以久病久咳、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及肾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肾阳虚,肾气不固证的证候要点是什么?
肾阳虚:腰膝冷痛、性欲减退、夜尿多与虚寒症状共见。
肾气不固: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滑精、滑胎、带下量多清稀与肾气虚症状共见。
3、如何鉴别肾阳虚证和肾气不固证?
肾阳虚证是气虚与虚寒症状共见,肾气不固证只有气虚的症状。
4、肾阳虚证和肾虚水泛证病理上有何联系?症状上有何区别?
均为虚寒证,但前者偏重于脏腑功能衰退,性功能减弱;后者偏重于气化无权而以浮肿、尿少为主症。
5、肾精不足证的证候特征是什么?肾精不足证在男女老少各有何表现?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育机能低下、成人早衰等
小儿:发

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智力低下;
成人:健忘恍惚,神情呆钝;性欲减退,生殖机能低下;发枯易脱,齿松早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两足痿软,行动迟缓;舌淡苔白,脉弱或细弱。
男子:精少不育
女子:经闭不孕
六、辨腑病证候
(一)问答题
1、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胃阳虚与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纳少、腹胀、腹痛、便溏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胃阳虚证:指胃阳不足,胃失温养,以胃脘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2、如何从症状上鉴别寒滞胃肠证、胃阳虚证?
胃阳虚证:指胃阳不足,胃失温养,以胃脘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寒滞胃脘证:指寒邪犯胃,阻滞气机,以胃脘冷痛、恶心呕吐及实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3、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肠燥津亏证与肠热腑实证?
两证均可见大便秘结。但肠燥津亏证为大肠阴津亏虚,肠失濡润,传导失职而致便秘,伴见津亏失润的症状,无腹胀满坚实之征;而肠热腑实证属燥热内结肠道,燥屎内结,腑气不通而见便秘,腹部硬满疼痛,拒按,兼见里热炽盛的症状。
4、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肠道湿热证与食滞胃肠证?
大肠湿热证:指湿热壅阻气机,大肠传导失常,以腹痛、泄泻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肠道湿热证。
食滞胃脘证:指包含停积胃脘,以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腐、泻下臭秽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5、如何从症状上鉴别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
均属胃的热证,均可见脘痛,口渴,脉数等症,但前者为虚热证,常见嘈杂,饥不择食,舌红少苔,脉细等症;后者为实热证,常见消谷善饥,口臭,牙龈肿痛,齿衄,脉滑等症。
6、如何鉴别心火下移小肠证与膀胱湿热证?
小肠实热证:指心火下移小肠,热迫膀胱,气化失司,以小便赤涩疼痛、心烦、舌疮及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膀胱湿热证:指湿热侵袭,蕴结膀胱,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七、脏腑兼病辨证
(一)问答题
1、脏腑兼证十三个证型各自的证候特点是什么?
P195-201
2、何谓心肾不交证?其证候特点如何?
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以心烦、失眠、梦遗、耳鸣、腰膝酸软为主要表现的证。
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耳鸣、梦遗与虚热或虚寒症状共见。
3、心脾两虚的本质是什么?其证候如何?
本质:脾气虚、心血虚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便溏、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症状共见。
4、

肝火犯肺证与肺热炽盛证有何异同点?
肝火犯肺证:指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肺失清肃,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咳嗽阵作或咳血及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肺热炽盛证:指热邪壅肺,肺失清肃,以咳嗽、气喘及里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5、肝胆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在症状上有何异同点?
均可见湿热内阻的表现,常见发热、纳呆、恶心、黄疸、苔黄腻等症状。不同点在于:前者病位在肝胆,故胁肋胀痛明显,或见阴痒等肝经湿热症状;后者病位在脾,常见脾失健运,如腹胀、便溏不爽等症状,而无胁肋胀痛。
6、肝胃不和证与肝脾不调证如何鉴别?

7、脾肾阳虚证有何主要临床表现?如何与心肾阳虚鉴别?
脾肾阳虚证:指脾肾阳气亏虚,温化失职,虚寒内生,以久泄久利、浮肿、腰腹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鉴别:均可见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表现,常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等症状。不同点在于:前者兼脾阳亏虚、运化无权,常见久泄久利、便质清冷等症状;后者兼心阳虚衰,血行虚衰,血行不畅的表现,常见心悸怔忡、唇甲紫暗等症状。
(注:原题为如何与肾阳虚鉴别,书本上无)
8、肺肾气虚证与肺气虚证在病理上有何联系?在症状上有何区别?
肺肾气虚:指肺肾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腰酸、遗精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肺气虚证:指肺气虚弱,主气、卫外机能失职,以咳嗽、气喘、自汗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9、肝肾阴虚证与肝阳上亢证有何联系与区别?
肝肾阴虚证: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腰酸肋痛、两目干涩、眩晕、耳鸣、遗精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肝阳上亢证: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于上,以眩晕耳鸣、头目腹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上盛下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