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TT和CMT技术综述

STT和CMT技术综述

STT和CMT技术综述
STT和CMT技术综述

表面过渡技术STT综述

STT技术是一种新型焊接方法,具有焊接速度快、焊缝成形好、焊接缺陷易控制、飞溅少、容易操作等特点,并能使用多种保护气体。STT技术是美国林肯公司20世纪90年代的专利技术。它采用波形控制电源,是一种表面张力过渡焊。STT技术适用于碳钢、不锈钢的焊接,并能使用各种保护气体,具有根焊速度快、焊缝正背面成形好、焊接缺陷易控制、飞溅少、容易操作等特点。

1、STT原理

美国林肯公司研制开发了一类专用于CO2气体保护焊的电源,使用这一电源能极大地减少焊接时的飞溅,改善焊缝成形,其优越性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证实,使飞溅减少了80%~85%。CO2气体保护焊电源能减少飞溅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STT控制技术。CO2气体保护焊最大的缺陷是飞溅,飞溅形成的原因是由于CO2气体保护焊在焊接时其熔滴过渡的方式是短路过渡,当焊丝与熔池金属之间形成液态金属“小桥”时,较大的短路电流流过逐渐变细的“小桥”,生较大的电阻热,电爆破理论认为,短路过程中形成的液态“小桥”被急剧加热,过量的能量积累导致液态“小桥”汽化爆断,引起飞溅。根据电爆破理论,电爆破能量主要由在液态“小桥”爆破前100~150μs内的短路电流所决定的。所以,控制飞溅也就是主要将液态小桥爆破前150μs内的短路电流迅速减下来。又由于CO2气体保护焊的过渡频率在每秒几十次,这种积累的飞溅量很大,焊缝成形也受到破坏。STT控制的焊接方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液态“小桥”汽化爆断的问题,其核心在形成短路“小桥”后焊接电流瞬间减小,在表面张力、重力和电磁力的作用下,拉断金属“小桥”,使熔滴由短路过渡转变为自由过渡。这种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电弧本身作为传感器来检测电弧电压,根据电压来判断熔滴过渡的瞬时形态,从而根据检测到的电弧电压的变化,按照STT的要求控制瞬时电弧电流的变化,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熔滴平稳过渡的目的。

2、STT+C02自动焊及控制原理

焊接作为材料连接及成型工艺,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弧焊仍是众多焊接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而气体保护自动焊是电弧焊较为先进的工艺技术,它在长输管道的建设中已逐步取代手工焊。但是气体保护自动焊尤其是CO2气体保护自动焊有一严重的缺陷——飞溅。为减小飞溅的产生,人们采取了各种技术手段,但收效甚微,使用TIG焊或MIG焊高昂的成本阻碍了这种方法的广泛应用。

CO2气体保护焊电源能减少飞溅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STT(Surface Tension Transfer)控制技术。大家知道CO2气体保护焊最大的缺陷是飞溅,飞溅形成的原

因是由于CO2气体保护焊在焊接时其熔滴过渡的方式是短路过渡,即当焊丝与熔池金属之间形成液态金属“小桥”时,较大的短路电流流过逐渐变细的“小桥”,产生较大的电阻热,电爆破理论认为短路过程中形成的液态“小桥”被急剧加热,过量的能量积累导致液态“小桥”气化爆断,引起飞溅。爆炸的能量为液态小桥中所积聚的总的气化热能P,根据电爆破理论,电爆破能量主要由在液态“小桥”爆破前100—150 μs内的短路电流所决定的。所以控制飞溅也就是主要将液态小桥爆破前150μs内的短路电流迅速减下来。又由于CO2气体保护焊的过渡频率在每秒几十次,这种积累的飞溅量很大,焊缝成型也受到破坏。STT控制的焊接方法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液态“小桥”气化爆断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在形成短路“小桥”后焊接电流瞬间减小,在表面张力、重力和电磁力作用下,拉断金属“小桥”,使熔滴由短路过渡转变为自由过渡。这种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电弧本身作为传感器来检测电弧电压,根据电压来判断熔滴过渡的瞬时形态,从而根据检测到的电弧电压的变化,按照STT的要求控制瞬时电弧电流的变化,利用表面张力的作用达到熔滴平稳过渡的目的。

3、STT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3.1、STT焊接技术特点

(1)、输入减少,可以减少根部焊缝的焊接变形以及热影响区的面积。(2)、与传统的焊接方法相比,飞溅减少了90%,烟尘减少了50%~70%,因此,焊缝的周围比较干净。

(3)、对焊工的要求降低,同时正、反面成形均匀一致,边缘融合得更好,甚至可以进行0.6 mm板材的仰焊。

(4)、降低了对焊缝装配误差的要求。

(5)、在焊接薄板和根部打底焊中,可以取代TIG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6)、适用范围广,适于焊接各种非合金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和电镀钢。(7)、可以使用各种保护气体,包括纯氩气、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3.2、焊接工艺参数

(1)、送丝速度通过控制该参数可控制熔敷效率和电流过渡频率。但该参数对其他参数的依赖性较大,其必须与其他的参数相匹配,否则将引起焊缝成形差或飞溅大等缺陷。

(2)、基值电流其可控制焊缝形状,提供焊缝总体热输入量。基值电流太大会造成滴状过渡和形成大的熔滴,这样会使飞溅增大,而太小会引起焊丝抖动,也会使焊缝金属的润湿性变差。基值电流的大小与保护气体相关,φ(CO2)100%时,基值电流应比富氩混合气体时小一些。

(3)、峰值电流其可控制电弧长度与“电弧压缩”控制相似。峰值电流的作

用是建立电弧长度和保证较佳的熔化。峰值电流大时会引起电弧瞬间变宽,同时增加了电弧长度。如果峰值电流设置太大,会形成滴状过渡,太小时会引起电弧不稳和焊丝抖动。实际焊接时,峰值电流的设置应满足最小的飞溅和熔池搅动作用。φ(CO2)100%时,峰值电流应比富氩混合气体时大一些,而且电弧长度应长一些,以减少飞溅。

(4)、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对熔深和熔宽均有明显的影响,焊接速度增加时,从焊缝的热输入和热传导角度来看,焊缝的熔深和熔宽都会减小。

(5)、热起弧设置热起弧控制可以提高起弧的成功率,在焊缝起始点将增加20%~50%的电流,保证有足够的热输入以补偿因工件温度较低而散失的热量。(6)、尾拖根据需要给电弧增加热量而不增加电弧长度,这样可以提高润湿性。一般来说尾拖增加,电弧在熔池上的面积增大,峰值、基值电流相对要减小。(7)、间隙 STT用于薄板对接焊时一般不需要开坡口,但该焊接方法对间隙较为敏感。以3.0mm材料为例,间隙大小控制在1.4~1.8mm为宜,否则将出现焊不透或焊穿的缺陷。由于STT有着热输入较小的特点,较厚的(>4.0mm)的板材焊接往往需要较大的电流,但改变某些工艺参数便可避免这一情况。

4、STT 的工艺适用性

结合资料与试验,STT应用于焊接时,其施焊对象厚度下限为0.6mm。受STT 电源功率的限制,对于4.0mm板材以1.0mm焊丝施焊时,无论间隙大小,均不能将板材焊透。此时可以通过改变焊接结构来解决。试验表明,对4.0mmQ235钢板,只要开钝边为0,坡口角度为60°的V形坡口,就完全可以采用3.0mm板材不开

坡口的焊接工艺焊接,并且效果良好。

冷金属过渡技术CMT综述

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是一种无焊渣飞溅的新型焊接工艺技术。所谓冷金属过渡,是指数字控制方式下的短电弧和焊丝的换向送丝监控。换向送丝系统由前、后两套协同工作的焊丝输送机构组成,使焊丝的输送过程为间断送丝。后送丝机构按照恒定的送丝速度向前送丝,前送丝机构则按照控制系统的指令以70 Hz的频率控制着脉冲式的焊丝输送。

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电弧生成的开始时间自动降低焊接电流,直到电弧熄灭,并调节中脉冲式的焊丝输送,这种脉冲式焊丝输送有效改善了焊丝熔滴的过渡。在熔滴从焊丝上滴落之后,数字控制系统再次提高焊接电流,进一步将焊丝向前送出。之后,重新生成焊接电弧,开始新一轮的焊接过程。这种“冷一热”之间的交替变化大大降低了焊接热量的产生,并减少了焊接热在被焊接件中的传导。除此之外,还可实现多种功能:正确设置熔滴参数,实现更好的焊缝厚度过渡,并具有很高的焊接速度且不产生任何飞溅。

1、CMT焊接技术工作原理

CMT冷金属过渡技术是在短路过渡基础上开发的,普通的短路过渡过程如下:焊丝端部熔化形成熔滴,熔滴与熔池接触形成短路,焊丝爆断,短路时伴有大的电流和飞溅。而CMT技术在熔滴短路时,焊机得到短路信号后会切断电流,同时焊丝的回抽运动帮助熔滴脱落,实现熔滴的冷过渡,消除了飞溅现象。

CMT技术与普通MIG/MAG焊有明显的不同:①熔滴过渡时电压和电流几乎为零;②将送丝运动同熔滴过渡过程相结合;③利用焊丝的回抽力帮助熔滴脱落。

2、CMT冷金属过渡技术的特点

2.1、良好的电弧稳定性

CMT焊接系统送丝过程受控并且和电弧过程相结合,可以机械检测弧长并快速调节,这使得CMT的电弧非常的稳定。

2.2、精确的能量输入控制

CMT技术实现了无电流状态下的熔滴过渡。当短路电流产生,焊丝即停止前进并自动地回抽。在这种方式中,电弧自身输入热量的过程很短,短路发生,电弧即熄灭,热输入量迅速地减少,可以获得最低能量的输入。

2.3、优异的搭桥能力

CMT技术具有优异的电弧稳定性和精确的低能量输入,具有优异的搭桥能力,对装配间隙和错边的要求低,根焊焊道也可以获得很好的背面成型。

2.4、更快的焊接速度

CMT过渡的频率高达60—70 Hz,焊丝主动回抽促进熔滴的脱落,焊接速度

可达450—600 mm/min,能够明显地提高焊接效率。

3、CMT技术的应用

CMT技术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已知的材料,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微电子器件、机车制造行业、航天领域、桥梁和钢结构等领域。Fronius最新的CMT 外部根焊管焊工艺在管道管理局进行的焊接演示中展示了其优异的特性,被认定为西气东输工程的备选工艺之一。CMT焊接技术由于具有热输入量小、无飞溅、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好、装配间隙容忍度高、焊接变形小、焊缝均匀一致等优点,拓宽了普通MIG/MAG焊难以涉及的领域,如薄板或超薄板(0.3~3.0 mm)的焊接,电镀锌板或热镀锌板的无飞溅CMT钎焊,钢与铝异种材料连接等领域。

3.1、CMT技术钢材表面熔覆

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及兵器制造业,为了改善钢材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表面硬度,通常需要在钢基体表面熔覆较薄的铜层,国内外一些研究者早期采用堆焊技术熔覆铜,但堆焊是以基体作为一个电极,由于电弧加热温度和热量分布不均匀,基体容易熔化,造成电弧堆焊稀释率往往大于10%,即使采用带极堆焊稀释率也相当大,渗铁成了堆焊工艺的技术难点与影响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同内一些研究者采用感应熔覆工艺、气体保护连续炉中熔覆工艺、电弧熔覆工艺和熔铸熔覆工艺等方法实现了无熔深表面熔覆,但熔覆工艺比较繁琐,效率较低。利用CMT技术在30CrMnSi钢板表面熔覆CuSi可以得到稀释率极低的

熔覆层,熔覆层与基体间能够实现冶金结合,送丝速度为5.0 m/min,焊接速度为17.0 mm/s时,熔覆层的稀释率极低。CMT熔覆技术具有稀释率低及工艺简单高效等优点。

3.2、铝镁异种金属CMT焊接

采用A1Si5焊丝对铝镁异种材料进行CMT焊接,由于超低的焊接热输入以及Si 元素的添加阻止了脆性金属化合物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接头的强度。在镁基体侧产生了明显的多层组织,包括同溶体、共晶组织、Mg17A112层和Mg2A13层,拉伸试验中表现为典型的脆性断裂。

3.3、薄铝板CMT焊接

薄铝板由于质量轻、强度高在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解决薄铝板的焊接问题是加速其应用的重要因素。普通MIG焊由于容易造成烧穿,故难以用于薄铝板的焊接。热输入小的短路焊接虽可以用于薄铝板焊接但存在飞溅问题。CMT 技术热输入小可以控制熔深,同时可以实现无飞溅的熔滴过渡,适用于薄铝板焊接。利用CMT技术焊接1 mm厚薄铝板时,间隙容忍度高,通过控制电流、电压波形以及送丝机构的送丝运动,熔滴过渡十分稳定,焊缝成形美观,无飞溅。CMT技术通过与脉冲MIG焊混合使用,可以增加铝板的焊接厚度。

3.4、钢与镍基合金异种材料CMT焊接

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传统的炉中钎焊与真空钎焊由于热输入高,容易造成焊件的变形及镍基合金的氧化。采用CMT 技术焊接2 mm厚镍基合金与不锈钢的CMT焊接时,电流85 A,电压12.6 V,焊接速度120 cm/min,送丝速度5 m/min,气体流量12 L/min时,焊缝质量最好,最大剪切强度可达l84.9 MPa,破坏发生在焊缝的不锈钢侧。

4、结论

CMT工艺是数字化焊接技术发展过程中又一次突破,其具有热输人量小、无飞溅、装配间隙容忍度高、焊接速度高、变形小、焊缝均匀一致、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将焊丝的运动同熔滴过渡过程相结合,实现了熔滴的冷过渡。在焊接过程中实现冷一热交替焊接,大幅度降低热输入量,为薄板的焊接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且能在铝钢焊接中取得较好的焊接质量。已被众多欧州、日本和美国的公司所接受并采用,也必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基础文献综述

胆甾型液晶(CLC)与ITO透明导电薄膜实现柔性显示 姓名:long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XX班学号:U2010XXXXX 【内容摘要】最近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除手机之外各种可穿戴性智能终端也在不断发展。部分公司推出“柔性屏”(OLED)手机,其实只是屏幕有着固定的弧度的手机而已。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真正的柔性显示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本文综合了各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采用 CLC 微胶囊产品制备的 PSCT 薄膜,并与ITO/PET透明电极结合,制备胆甾相液晶显示器件。在直流稳态电压驱动下,显示器件实现了反射式、双稳态、彩色显示效果。 【关键词】胆甾型液晶(CLC);柔性显示;微胶囊;ITO;TCO 1、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 胆甾型液晶材料具有螺旋状结构和双稳态特性【1-3】,其近期的研究热点聚焦于反射式显示,逐渐成为电子纸等柔性显示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材 料之一。肯特大学研究人员提出的聚合物稳定胆甾型液晶显示模式,改 善了胆甾型液晶的化学稳定性,推动了其在显示领域的应用【4-8】。 1.1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的优势 作为一种反射式显示技术,胆甾型液晶显示可采用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不需要背光源和偏振片。若需要获得彩色显示,可以通过添加不同螺距的旋光剂获得不同波长光的反射,而不需要彩色滤光片。 不管是传统的电子纸技术还是新型的OLED显示,都只能基于主动显示的特性进行产品应用环境的设计;但液晶由于自身不发光,因此可以设计为反射显示模式,这已经在普通液晶显示的产品中得以实现。反射模式使胆甾型液晶产品能够在室外及光线较强的环境下使用,而无需调高亮度,可以实现产品低功耗、长续航时间的使用【9】。 1.2胆甾型液晶显示研究 在胆甾相液晶显示过程中,如何形成稳定的多畴分布是实现双稳态显示的技术关键【10】。在SID2011会议上,台湾的C.Liang等发表了关于低成本、全彩色、低电压以无串扰驱动的胆甾型QVGA液晶显示器件,这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一【11】。为实现低成本的目标,C.Liang采用在柔性基板上以卷对卷(roll to roll)工艺进行器件制备,器件采用单层结构,如图1.2.1所示。 图1.2.1 在此之前,Y.A. Sha【12】等以聚合物体锚泊作用为基础,以聚合物体锚泊作用为基础,结合栅栏分散作用和聚合物致稳作用制备的柔性PSCT 显示器件。首先采用光聚合的方法得到规整的栅栏,然后将聚合物和液晶混合均匀后注入到栅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10.2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地质雷达的电磁波信号和地震波信号都是非平稳随机时变信号,长期以来,因非平稳信号处理的理论不健全,只好将其作为平稳信号来处理,其处理结果当然不满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术界已将注意力转向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研究上,其中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频表示法是研究热点之一。在这一研究中,戈勃展开、小波变换、维格纳分布与广义双线性时频分布等理论发展起来,这些方法既可以处理平稳信号过程,也可以处理非平稳随机时变信号。 小波变换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1984年法国科学家J.M OLET在分析地震波的局部特性时首先使用了小波这一术语,并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处理。小波术语的含义是指一组衰减震动的波形,其振幅正负相间变化,平均值为零,是具有一定的带宽和中心频率波组。小波变换是用伸缩和平移小波形成的小波基来分解(变换)或重构(反变换)时变信号的过程。不同的小波具有不同带宽和中心频率,同一小波集中的带宽与中心频率的比是不变的,小波变换是一系列的带通滤波响应。它的数学过程与傅立叶分析是相似的,只是在傅立叶分析中的基函数是单频的调和函数,而小波分析中的基函数是小波,是一可变带宽内调和函数的组合。 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很好的局部化性质,较好地解决了时域和频域分辨率的矛盾,对于信号的低频成分采用宽时窗,对高频成分采用窄时窗。因而,小波分析特别适合处理非平稳时变信号,在语音分析和图象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地震、雷达资料处理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边就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作用及在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三方面作以介绍。 10.2.1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小波函数的数学表达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比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等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来全面保证、控制以及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手段大多包括化学方法来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但是,如今的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的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体外分析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分析发展到联用分析,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从而使得药物分析从20世纪初的一门分析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科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采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光谱、色谱及连用技术,对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学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眼睛,梳理并逐步明确了重点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分析科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药学学科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药物分析学不仅是静态的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而且拓展到对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的动态分析、检测和综合质量评价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药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物分析学已从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即药物成分和药物活性的相关分析。现就药物分析学的一些较重要发展领域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手性药物分析 美国药典药名字典所收载的药物中有一半至少含有一个不对称中心。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例如90%抗癫痫药,β-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口服抗凝剂,50%抗炎药和局麻药都以其外消旋体供药用。生物系统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如蛋白质、糖脂、多核苷酸、受体等,这些生物大分子都由L-氨基酸和D-糖类构成,因而生物体是一个手性环境。在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分子被引入体内后,具有手性的受体、酶蛋白质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化合物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另外,一些药物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如S-(+)-布洛芬是优映体,但低活性的R-(-)-劣映体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高活性的S-(+)-体。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使用外消旋体不易控制有效剂量,特别是当肾功能减弱时,S-(+)-优映体易在体内蓄积,通过抑制肾环氧化酶,加剧肾局部缺血,而发生毒副反应。美国等国药品管理部门已要求在申请新手性药物时,提供每一种对映体的药动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资料,并对研制外消旋体而不是单个对映体做出合理的解释。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外消旋体药物的药动学、浓度-效应关系研究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对映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在分离科学上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经典的分级结晶、旋光等方法的重现性或灵敏度欠佳。随着手性色谱学,尤其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气相色谱法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等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色谱法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RD)和直接法。间接法采用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手性胺类、醇类、羧酸类等反应形成非对映体衍生物。非对映体对在常规色谱系统中,根据非对映体分子的手性结构、手性中心所连接的基团、色谱系统的分离效率(包括溶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 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 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 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 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 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小波分析的发展历程

小波分析的发展历程 一、小波分析 1910年,Haar提出了L2(R)中第一个小波规范正交基,即Haar正交基。 (1)操作过程:Haar正交基是以一个简单的二值函数作为母小波经平移和伸缩而形成的。 (2)优点:Haar小波变换具有最优的时(空)域分辨率。 (3)缺点:Haar小波基是非连续函数,因而Haar小波变换的频域分辨率非常差。 1936年,Littlewood和Paley对傅立叶级数建立了二进制频率分量分组理论,(即L-P理论:按二进制频率成分分组,其傅立叶变换的相位并不影响函数的大小和形状),这是多尺度分析思想的最早起源。 1952年~1962年,Calderon等人将L-P理论推广到高维,建立了奇异积分算子理论。 1965年,Calderon发现了著名的再生公式,给出了抛物型空间上H1的原子分解。 1974年,Coifman实现了对一维空间和高维空间的原子分解。 1976年,Peetre在用L-P理论对Besov空间进行统一描述的同时,给出了Besov空间的一组基。1981年,Stromberg引入了Sobolev空间H p的正交基,对Haar正交基进行了改造,证明了小波函数的存在性。 1981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Morlet提出了小波的正式概念。 1985年,法国数学家Meyer提出了连续小波的容许性条件及其重构公式。 1986年,Meyer在证明不可能存在同时在时频域都具有一定正则性(即光滑性)的正交小波基时,意外发现具有一定衰减性的光滑性函数以构造L2(R)的规范正交基(即Meyer基),从而证明了正交小波系的存在。 1984年~1988年,Meyer、Battle和Lemarie分别给出了具有快速衰减特性的小波基函数:Meyer小波、Battle-Lemarie样条小波。 1987年,Mallat将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多尺度分析思想引入到小波分析中,提出了多分辨率分析的概念,统一了在此前的所有具体正交小波的构造,给出了构造正交小波基的一般方法,提出了快速小波变换(即Mallat算法)。它标志着第一代小波的开始? (1)操作过程:先滤波,再进行抽二采样。 (2)优点:Mallat算法在小波分析中的地位相当于FFT在经典傅立叶分析中的地位。它是小波分析从纯理论走向实际应用。 (3)缺点:以傅立叶变换为基础,直接在时(空)域中设计滤波器比较困难,并且计算量大。 1988年,Daubechies基于多项式方式构造出具有有限支集的光滑正交小波基(即Daubechies基)。 Chui和中国学者王建忠基于样条函数构造出单正交小波函数,并提出了具有最优局部化性能的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的一般性构造方法。1988年,Daubechies在美国NSF/CBMS主办的小波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10次演讲,引起了广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以及企业家的重视,将小波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推向了一个高潮。 1992年,Daubechies对这些演讲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扩展形成了小波领域的经典著作——小波十讲《Ten Lectures on Wavelet》。 1992年3月,国际权威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专门出版了“小波分析及其应用”专刊,全面介绍了此前的小波分析理论和应用及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发展,从此小波分析开始进入了全面应用阶段。 1992年,Kovacevic和Vetterli提出了双正交小波的概念。 1992年,Cohen、Daubechies和Feauveau构造出具有对称性、紧支撑、消失矩、正则性等性质的双正交小波。 (1)操作过程:利用两组互为对偶的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实现函数的分解与重构。 (2)优点:具有正交小波无法同时满足的对称性、紧支撑、消失矩、正则性等性质。

小波变换的几个典型应用

第六章小波变换的几个典型应用 6.1 小波变换与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处理的一种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重视和应用,并在许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小波变换取得了质的飞跃,在信号处理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小波变换可以用于电力负载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用于语音信号的分析、变换和综合,还可以检测噪声中的未知瞬态信号。本部分将举例说明。 6.1.1 小波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例6-1] 以含躁的三角波与正弦波的组合信号为例具体说如何利用小波分析来分析信号。已知信号的表达式为 应用db5小波对该信号进行7层分解。xiaobo0601.m 图6-1含躁的三角波与正弦波混合信号波形 分析: (1)在图6-2中,逼近信号a7是一个三角波。 (2)在图6-3中细节信号d1和d2是与噪声相关的,而d3(特别是d4)与正弦信号相关。 图6-2 小波分解后各层逼近信号 图6-3 小波分解后各层细节信号 6.1.2 小波变换在信号降躁和压缩中的应用 一、信号降躁 1.工程中,有用信号一般是一些比较平稳的信号,噪声通常表现为高频信号。2.消躁处理的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由于噪声信号多包含在具有较高频率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利用门限、阈值等形式对分解所得的小波系数进行处理,然后对信号进行小波重构即可达到对信号的消躁目的。 小波分析进行消躁处理的3种方法: (1)默认阈值消躁处理。该方法利用ddencmp生成信号的默认阈值,然后利用wdencmp函数进行消躁处理。 (2)给定阈值消躁处理。在实际的消躁处理过程中,阈值往往可通过经验公式获得,且这种阈值比默认阈值的可信度高。在进行阈值量化处理时可利用函数wthresh。 (3)强制消躁处理。该方法时将小波分解结构中的高频系数全部置为0,即滤掉所有高频部分,然后对信号进行小波重构。方法简单,消躁后信号比较平滑,但易丢失信号中的有用成分。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小波去噪方法之一。 3.信号降噪的准则: 1.光滑性:在大部分情况下,降噪后的信号应该至少和原信号具有同等的光滑性。

文献计量学综述

文献计量学综述 一、起源及发展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对文献进行定量化研究,但是当时文献计量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直到1969年,英国著名情报学家阿伦.普理查德首次提出术语“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的出现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三阶段:萌芽、发展和分化 萌芽(1917-1933)这一时期文献研究人员首创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解剖学和化学专业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都为文献计量学的诞生与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1934- 1960)年注重理论研究与规律发现,著名的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布拉德福定律以及齐普夫定律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到 成熟与分化阶段全面发展与分化时期(1960年至今) 这一时期文献计量学已由狭隘的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广阔的应用研究和指标的研究,同时涉及的领域和主题也越来越多。 迁移衍生: 专利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 政策计量学 二、概念界定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研究方法, 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可以定量地揭示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已被看作总结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未来研究趋势的一种重要工具。学科交叉使得文献计量研究内容体系日益丰富。数学中的图论、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均被移植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体系中。 三、三大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该定律描述文献分布规律,利用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来确定该专业的核心期刊,应用于指导文献情报工作和科学评价。 齐普夫定律该定律用以统计文献中的词频,通过文献的词频分析可确定学科或行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洛特卡定律该定律描述著者人数与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科学论文著者分布平衡的规律,在宏观的科学著作活动中,少数作者写出了大量文章,大多数人的著作还是很少的。依此定律推论出“杰出科学家数目仅是科学家数目的平方根”。 从表面上三大定律的统计对象各异,其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研究方法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事实上它们属于同一个分布体系。该体系被称为布-齐-洛体系。如果把期刊、字词、书籍、文章等称为信息发生源,将作品、论文、字词的出现、书籍的使用、文章的被引等称为产物,那么文献计量学的规律可认为是发生源数量与产物数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

基于小波变换的边缘检测技术(完整)

第一章图像边缘的定义 引言 在实际的图像处理问题中,图像的边缘作为图像的一种基本特征,被经常用于到较高层次的特征描述,图像识别。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以及图像压缩等的图像处理和分析中,从而可以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 由于信号的奇异点或突变点往往表现为相邻像素点处的灰度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相邻像素灰度分布的梯度来反映这种变化。根据这一特点,人们提出了多种边缘检测算子:Roberts算子Prewitt算子Laplace算子等。 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是构造出像素灰度级阶跃变化敏感的微分算子。这些算子毫无例外地对噪声较为敏感。由于原始图像往往含有噪声、而边缘和噪声在空间域表现为灰度有大的起落,在频域则反映为同是主频分量,这就给真正的边缘检测到来困难。于是发展了多尺度分析的边缘检测方法。小波分析与多尺度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小波变换这一统一理论框架下,可以更深刻地研究多尺度分析的边缘检测方法,Mallat S提出了一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为基础的局部极大模方法进行边缘检测。 小波变换有良好的时频局部转化及多尺度分析能力,因此比其他的边缘检测方法更实用和准确。小波边缘检测算子的基本思想是取小波函数作为平滑函数的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利用信号的小波变换的模值在信号突变点处取局部极大值或过零点的性质来提取信号的边缘点。常用的小波算子有Marr 算子Canny算子和Mallat算子等。

§1.1信号边缘特征 人类的视觉研究表明,信号知觉不是信号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人类的信号识别(这里讨论二维信号即图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边缘与纹理背景的对比鲜明时,图像知觉比较稳定;图像在空间上比较接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在一个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图像中,如果有新的成份加入,则这些新的成份容易被看作是原来图像的继续;在视觉的初级阶段,视觉系统首先会把图像边缘与纹理背景分离出来,然后才能知觉到图像的细节,辨认出图像的轮廓,也就是说,首先识别的是图像的大轮廓;知觉的过程中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同时也主动地认识外界事物,复杂图像的识别需要人的先验知识作指导;图像的空间位置、方向角度影响知觉的效果。从以上这几点,可以总结出待识别的图像边缘点应具有下列特征即要素:具有较强的灰度突变,也就是与背景的对比度鲜明;边缘点之间可以形成有意义的线形关系,即相邻边缘点之间存在一种有序性;具有方向特征;在图像中的空间相对位置;边缘的类型,即边缘是脉冲型、阶跃型、斜坡型、屋脊型中哪一种。 §1.2图像边缘的定义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而边缘是图像中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指周围像素灰度有变化的那些像素的集合。主要表现为图像局部特征的不连续性,也就是通常说的信号发生奇异变化的地方。奇异信号沿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剧烈,通常分为阶跃边缘和屋顶边缘两种类型。阶跃边缘在阶跃的两边的灰度值有明显的变化;屋顶边缘则位于灰度增加与减少的交界处。我们可以利用灰度的导数来刻画边缘点的变化,分别求阶跃边缘和屋顶边缘的一阶,二阶导数。如图可见,对于边缘点A,阶跃边缘的一阶导数在A点到最大值,二阶导数在A点过零点;屋顶边缘的一阶导数在A点过零点,二阶导数在A点有最大值。

多组分分析方法综述

重金属多组分分析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单组分重金属的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实际污染体系中重金属离子种类繁多,且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干扰,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仪器难以一次性精确的检测出各个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需要对共存组分进行同时测定。 对共存组分进行同时测定,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是首先通过加入各种掩蔽剂进行组分的预分离,然后采用单组分重金属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检测。这种方法的分离过程往往冗长繁琐,实验条件苛刻,费时费力,而且检测精度低,无法应用于污染现场的检测。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光谱学和化学信息学的发展,复杂体系的多组分分析已成为当今光谱技术的研究热点,应用范围涉及环境监测、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食品工业和制药工业等领域,而且需求日益显著。由于多重金属离子共存时会产生重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用化学分析仪器检测时会产生相干数据干扰,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用于数据处理,消除各重金属离子共存时产生的相干数据干扰。近年来,引入化学计量学手段,用“数学分离”部分代替复杂的“化学分离”,从而达到重金属离子的快速、简便分析测定[1]。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通过统计学或数学方法将对化学体系的测量值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建立联系的学科,它应用数学、统计学和其他方法和手段(包括计算机)选择最优试验设计和测量方法,并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物质系统的成分、结构及其他相关信息。目前,已有许多化学计量学方法从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解决了分析化学中多组分同时测定的问题,如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回归法(PCR)、Kalman滤波法、多元线性回归(MLR)等,这些方法减少了分离的麻烦,并使试验更加科学合理。 (1) 光谱预处理技术 这些方法用来降噪、消除无关信息。 ①主成分分析法 在处理多元样本数据时,假设总体为X=(x1,x1,x3…xn),其中每个xi (i=1,2,3,…n)为要考察的数量指标,在实践中常常遇到的情况是这n个指标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如果能从这n个指标中构造出k个互不相关的所谓综合指标(k

物联网技术综述论文

物联网技术综述 引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但未引起广泛重视。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

表面分析技术讲义

表面分析技术讲义 绪论 一、表面与表面科学 1. 表面与界面的定义 2.表面科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表面科学主要由表面物理、表面化学和表面分析技术三个方面所组成,是当前材料科学的前沿。 3.表面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47年以后(点接触二极管于1946年发明),人们开始认识到半导体表面的重要性,研究了干燥空气、湿空气、含臭氧空气等对锗表面的影响。此阶段证实了表面态的存在,但对它的来源仍不清楚。 (2)1957年前后,超高真空技术发展起来,已可以获得10-9Torr (1Torr=133.332 Pa)的真空度。通过解理、离子轰击、场致蒸发等方法可以获得一个清洁表面。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清洁表面的原子排列,发现在表面原子存在重构或驰豫,并通过物理方法测量了表面的光、机、磁等特性,发现与体性质有明显的区别。此阶段仍处于唯象阶段。 (3)1968年Harris发现Auger电子能谱(AES)可以用来确定表面原子的化学态和成分。随后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技术的相继出现,使人们可以了解表面几十个原子范围内和微区(1 m或更小)的成分和它们的化学态。6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和超高真空技术的发展,表面科学也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

二、表面科学研究领域 1.表面科学研究的领域 表面科学研究表面和与表面有关的过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近几十年来表面科学从原子水平来认识和说明表面原子的化学、几何排列、运动状态、电子态等性质及其与表面宏观性质的联系,推动了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发展。 表面科学是近代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有许多技术应用。例如: ①小于1 m的薄膜(半导体、绝缘体和金属膜等),具有复杂 的图案和结构,要求高纯和精确掺杂。 ②膜的内部和界面问题。通过离子溅射逐层剥离变成表面问 题,或在薄膜和界面形成过程中作为表面问题加以研究。 ③器件小型化带来的表面问题。 ④新型微波器件和集成光学器件中的超晶格技术的超晶格量 子现象及表面问题。 (1)纯表面科学 在10-8~10-11Torr真空度下研究单晶平滑晶面,单晶台阶面。主要是对Ge、Si、GaAs等半导体材料和Pt、W等金属材料的清洁表面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发现清洁表面的特征,合适理论研究结果的正确程度。 (2)应用表面科学 在10-8~10-11Torr真空度范围内研究单晶、多晶、非晶材料的表面,其主要目的是分析怎样得到清洁表面或工业清洁表面,使产品的性能好,重复性好,成品率高,可靠性高。多精彩了得相界或晶粒间界的结构及特征以及纳米材料、梯度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等也属于这个领域。境界和相界同许多结构材料、敏感材料有关。两种材料的接触效应,吸附、氧化、外延、扩散、烧结、电迁移等也属于应用表面科学研究的范围。 (3)触媒实验 在10-0~10-2 Torr真空度下,用多晶、非晶和超微粒子来研究吸

研究生《小波理论及应用》复习题

2005年研究生《小波理论及应用》复习题 1. 利用正交小波基建立的采样定理适合于:紧支集且有奇性(函数本身或其导数不连续)的函数(频谱无限的函数)。Shannon 采样定理适合于频谱有限的信号。 2. 信号的突变点在小波变换域常对于小波变换系数模极值点或过零点。并且信号奇异性大小同小波变换的极值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相对立。只有在适当尺度下各突变点引起的小波变化才能避免交迭干扰,可以用于信号的去噪、奇异性检测、图象也缘提取、数据压缩等。 3. 信号在一点的李氏指数表征了该点的奇异性大小,α越大,该点的光滑性越小,α越小,该点的奇异性越大。光滑点(可导)时,它的1≥α;如果是脉冲函数,1-=α;白噪声时0≤α。 4. 做出三级尺度下正交小波包变换的二进数图,小波包分解过程?说明小波基与小波包基的区别? 5. 最优小波包基的概念:给定一个序列的代价函数,然后在小波包基中寻找使代价函数最小的基――最优基。 6. 双通道多采样率滤波器组的传递函数为: ()()()()()()()()()()()()()z X z G z G z H z H z X z G z G z H z H z Y z Y z Y -??????-++??????+=+=∧∧∧∧212121请根据此式给出理想重建条件: 为了消除映象()z X -引起的混迭:()()()()0=-+-∧ ∧z G z G z H z H

为了使()z Y 成为()z X 的延迟,要求:()()()()k CZ z G z G z H z H -∧∧=+ (C,K 为任一常数) 7. 正交镜像对称滤波器()()n h n g ,的()jw e G 与()jw e H 以2π=w 为轴左右对称。如果知道QMF 的()n h ,能否确定()()()n h n g n g ∧ ∧,,? ()()()n h n g n 1-= ,()()()n g n h n 1--=∧ , ()()()n h n g n 1-=∧ 8. 试列出几种常用的连续的小波基函数 Morlet 小波,Marr 小波,Difference of Gaussian (DOG ),紧支集样条小波 9. 试简述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说明应用意义? 10. 从连续小波变换到离散小波变换到离散小波框架-双正交小波变换-正交变换、紧支集正交小波变换,其最大的特点是追求变换系数的信息冗余小,含有的信息量越集中。 11. 解释紧支集、双正交、正交小波、紧支集正交小波、光滑性、奇异性。 12. 已知共轭正交滤波器组(CQF )()n h 请列出()()()n g n h n g ∧ ∧,,。 ()()() ()()()()()()???????-=--=-=---=∧∧n h n N g n g n N h n h n N h n g n n 11 13. 共轭正交滤波器()()n g n h ,的()jw e G 与()jw e H 的关系与QMF 情况

学情分析文献综述

对比式学情分析,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 成都高新新源学校谭琳王艳 摘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准确把握两个班的学情,是提高远程智慧联动教学效益的关键。对比式学情分析将学情看作一个流动的过程,重视学情的即时性,注重学情分析在“当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对比式学情分析,便于老师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 关键词:远程智慧联动学情分析 一、前言 “学习者的回归”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远程智慧联动课堂上教师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打破空间局限,实现异地同时同师授课,如何最大化这种远程智慧联动教学的效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准确分析把握近端与远端学生学情。近端学生一般是授课教师所执教班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比较清楚,但对远端学生而言,授课教师与学生彼此都是陌生的状态,授课教师对学生学情很难有准确的把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分析学情呢?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事实上,前人对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学情分析”很快就能搜索到多大5437条的相关研究成果。但当关键词改变为“远程教学学情分析”时,遗憾的是我们只搜到了0条结果。由此可见,远程智慧联动教学下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尚为一块处女地,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点。但同时,我们无经验可借鉴,研究难度可想而知。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远程智慧联动课堂学情分析面对的都是学生,有着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我们再次将关键词更换为“学情分析的方法”,这次我们搜索到582条,但可采纳者仍旧不多,我们精选了5篇进行学习。随后,我们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学情分析”,查到相关文献142篇,我们精选了33篇进行学习,以期对我们的研究有所裨益。我们在谷歌镜像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输入“远程教学学情分析”“远程学情”“远端学情”查找的结果都为0,因此,对传统课堂学情分析进行深入的文献研究,结合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课堂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及发展文献综述张粒植物学211070161概念及相关内容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ie大学的Wilkins和Williams等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蛋白质组proteome这个概念该英文词汇由蛋白质的“prote”和基因组的“ome”拼接而成并且最初定义为“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1。然而这个定义并没有考虑到蛋白质组是动态的而且产生蛋白的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容易受它们所处环境的影响。目前认为蛋白质组是一个已知的细胞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包括所有亚型和修饰的全部蛋白质2。蛋白质组学就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提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的活动规律。2蛋白质组学的分类蛋白质组学从其研究目标方面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结构蛋白质组学。前者主要研究细胞或组织在不同条件或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这将有助于识别各种特异蛋白3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这方面开展的最为广泛其运用技术主要是双相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以及图像分析系统当对感兴趣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时可能用到质谱。由于蛋白质发生修饰后其电泳特性将发生改变这些技术可以直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并有助于发现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如糖基化和磷酸化等4。结构蛋白质组学的目标是识别蛋白质的结构并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常用的方法同时研究者也将此方法不断改进5。有研究者最近发现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通过纯化蛋白复合物并用质谱进行识别是很有价值的4。3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在表达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最为广泛其分析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运用蛋白质分离技术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第二步应用质谱技术或N末端测序鉴定分离到的蛋白质第三步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存储、处理、比较获得的数据。3.1蛋白质分离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电泳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双向电泳技术其他还有SDS-PAGE、毛细吸管电泳等。除了电泳外还有液相色谱通常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二维液相色谱2D-LC。另外还有用于蛋白纯化、除杂的层析技术、超离技术等。 3.1.1双相凝胶电泳双相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这是最经典、最成熟的蛋白质组分离技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但主要的技术进步如实验的重复性、可操作性蛋白质的溶解性、特异性等是在近lO年取得的。它根据蛋白质不同的特点分两相分离蛋白质。第一相是等电聚焦IEF电泳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蛋白质是两性分子根据其周围环境pH可以带正电荷、负电荷或静电荷为零。等电点pI是蛋白质所带静电荷为零时的pH周围pH小于其pI时蛋白质带正电荷大于其pI时蛋白质带负电荷。IEF时蛋白质处于一个pH梯度中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质将移向其静电荷为零的点静电荷为正的蛋白将移向负极静电荷为负的将移向正极直到到达其等电点如果蛋白质在其等电点附近扩散那么它将带上电荷重新移回等电点。这就是IEF的聚焦效应它可以在等电点附近浓集蛋白从而分离电荷差别极微的蛋白。pH梯度的形成最初是在一个细的包含两性电解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管中进行。在电流的作用下两性电解质可形成一个pH梯度。但由于两性电解质形成的pH梯度不稳定、易漂移、重复性差80年代以后研究人员研制了固定pH梯度的胶条IPG。此种胶条的形成需要一些能与丙烯酰胺单体结合的分子每个含有一种酸性或碱性缓冲基团。制作时将一种含有不同酸性基团的此分子溶液和一种含有不同碱性基团的此分子溶液混合两种溶液中均含有丙烯酰胺单体和催化剂不同分子的浓度决定pH的范围。聚合时丙烯酰胺成分与双丙烯酰胺聚合形成聚丙烯酰胺凝胶。第二相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进行分离。此相是在包含SDS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能缠绕在多肽骨架上使蛋白质带负电所带电荷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成正比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与它在胶中移动的距离基本成线性关系。SDS-PAGE装置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形式垂直装置可同时跑多块胶如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的Ettan DALT II系统可同时跑12块胶提高了操作的平行性。经过2DE

小波分析笔记

过去10年来,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处理具有点状奇异性的一维信号时远胜于傅立叶分析,在应用中,大多数的二维小波变换使用的可分离滤波器组是一维小波变换在行和列方向的张量积。由于小波基函数仅能表示水平、垂直、对角三个方向,因此在表示高维奇异信号如图像的几何边界等就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小波变换在捕捉0维奇异性或处理分片光滑区域时是最优工具,但是在处理高维信号时就不是最优的。 小波分析在一维时所具有的优异特性并不能简单的推广到二维或更高维,由一维小波张成的可分离小波(Separable wavelet)只具有有限的方向,不能“最优”地表示含线或者面奇异的高维函数,但事实上具有线或面奇异的函数在高维空间中非常普遍,例如,自然物体光滑边界使得自然图像的不连续性往往体现为光滑曲线上的奇异性,而并不仅仅是点奇异。 实现函数的稀疏表示是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很多领域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对于模型(7)(焦李成谭山图像的多尺度几何分析:回顾和展望),正交基所能达到的最优逼近误差应该具有s M-的衰减级[D L Donoho: Spars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optimal atomic decomposition[j]. Constructive Approximation, 1998, 17:353-382],然而小波变换的非线性逼近误差只能达到1 M-的衰减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二维可分离小波基只具有有限的方向,即水平、垂直、对角,方向性的缺乏使小波变换不能充分利用图像本身的几何正则性。据生理学家对人类视觉系统的研究结果和自然图像统计模型,一种“最优”的图像表示法应具有如下特征:(1)多分辨:能够对图像从粗分辨率到细分辨率进行连续逼近,即“带通”性;(2)局域性:在空域和频域,这种表示方法的“基”应该是“局部”的;(3)方向性:其“基”应该具有“方向”性,不仅仅局限于二维可分离小波的3个方向。 上图表示了分别用傅立叶分析、二维可分离小波变换以及Bandelet变换来逼近图像中奇异曲线的过程。由一维小波张成的二维小波基具有正方形的支撑区间,不同的分辨率下,其支撑区间为不同尺寸大小的正方形。二维小波逼近奇异曲线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用“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