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2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2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2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2

第二节《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患者通道,出入口,应设在()

A、清洁区

B、污染区

C、潜在污染区

D、缓冲区

2、负压病区(病房)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房)内的压力比室外压力()

A、高 B 、低 C 、相等 D、无要求

3 、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缓冲间的气压宜为()

A 、-30pa

B 、-20pa C、-15pa D、 -10pa

4、负压病房内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5、负压病房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小时换气几次以上()

A、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6、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几人()

A、 2人 B 、4人 C、 6人 D 、8人

7、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病床间距应不少于( )

A 、1m B、 1.1m C 、1.2m D 、1.3m

8、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

A、0.8m

B、1m

C、1.2m

D、1.3m

9、纱布口罩保持清洁,使用多久需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0、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使用后多久应清洁与消毒()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1、重复使用的,使用后多久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2、离开病房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应多就更换清洗与消毒()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3、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

A、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B、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C、换工作鞋后穿工作衣裤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D、洗手+戴帽子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14、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

A、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B、穿隔离衣或防护服穿鞋套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进入污染区

C、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D、穿鞋套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进入污染区

15、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

A、脱鞋套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B、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C、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D、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16、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时间是多久?如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A、4~6小时

B、6~8小时

C、12小时

D、1天

17、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天监测体温2次,体温超过过少要及时就诊()

A、37℃

B、37.5℃

C、38 ℃

D、38.5℃

18、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错误的是()

A、一只手捏鼻夹

B、只能一次性使用

C、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D、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19、手套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B、戴手套能替代洗手

C、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D、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20、隔离衣使用后应多久更换、清洗与消毒,与污染须随时更换()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21、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 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选用()

A、纱布口罩

B、外科口罩

C、医用防护口罩

D、一次性使用口罩

第二节《医务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D

6、B

7、B

8、C

9、C 10、A 11、B 12、C 13、

B 14、

C 15、

D 16、B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D

24、C 25、B 26、C 27、B 28、A 29、B 30、A 31、C 32、B 33、A 34、B

二、多选择题

1、ABCE

2、ACD

3、ABCDE

4、ABCD

5、BC

6、ABC

7、ABCD

8、ABCD

9、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填空题

1、宿主场所

2、标准预防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

3、3 6

4、挂号候诊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Technique standard for isolation in hospitals 2009-04-01 发布2009-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 311-200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 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附录C 、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 、附录F 和附录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

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301 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六亿、邵丽丽、刘玉村、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李卫光、贾会学、 张桂花、曹红谊。 WS/T 31 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 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 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 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 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 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 传播。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 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感染链infection chain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 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 1 纱布口罩mask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 用品。 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8343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3.6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测试题

医院感染隔离规范试题 一、单选题: 1. 两通道是指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A ) A.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 B.污物通道和患者通道 C.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 D. 污物通道和清洁通道 2.根据患者获得感染危险性的程度,普通病房应划分在哪个区?( B ) A.低危险区域 B. 中等危险区域 C. 高危险区域 D. 极高危险区域 3、下列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B) A.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 B. 缓冲间两侧的门应同时开启,以增加区域之间空气流通。 C. 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 D. 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4、下列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B) A.应设病室及缓冲间,通过缓冲间与病区走廊相连。 B.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下送风、上排风;病室内送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10cm。门窗应保持关闭。 C.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h换气6次以上。 D.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用来检测负压值,或用来自动调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5、下列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B) A.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 B. 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2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3m。 C. 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 D. 应配备适量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

完整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 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 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卩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 传播。 3.6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卩m),在空气中短距离(I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3.8 感染链infection chain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3.9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I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3.9. 1 纱布口罩mask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3.9.2 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 3. 9. 3 医用防护口respirator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材料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1-2009》摘要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 和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职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易感人群: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4、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5、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6、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7、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8、感染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9、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1)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2)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 (3)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完整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1-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11-2009 ICS 11 .020c05ws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Technique standard for isolation in hospitals 2009-04-01 发布2009-1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 311-200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附录C 、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 、附录F 和附录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 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301 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六亿、邵丽丽、刘玉村、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李卫光、贾会学、 张桂花、曹红谊。 WS/T 31 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3.6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上传:mishle333 点击次数:303 更新时间:2010-2-17参与讨论该主题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Technique standard for isolation in hospitals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附录 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E、附录 F和附录 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 301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六亿、邵丽丽、刘玉村、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李卫光、贾会学、张桂花、曹红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 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 modes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opulation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勃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3.6 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 contact transmission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8-11-26 10-27-30)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3.6 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3.8 感染链infection chain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9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3.9. 1 纱布口罩mask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3.9.2 外科口罩surgical mask

第二节《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

第二节《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练习题 [题型]A1型题 [题目] 1、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患者通道、出人口,应设在( ) A、清洁区 B、污染区 C、潜在污染区 D、缓冲间 2、负压病区(病房)是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房)内的压力比室外压力( ) A、高 B、低 C、相等 D、无要求 3、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缓冲间的气压宜( ) A、-30Pa B、-20Pa C、-15Pa D、-10Pa 4、负压病室内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排风口下缘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5、负压病室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小时换气几次以上( ) A、3 次 B、4 次 C、5 次 D、6 次 6、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几人( ) A、2 人 B、4 人 C、6 人 D、8 人

A、1m B、1.1m C、1.2m D、1.3m 8、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 ) A、0.8m B、1m C、1.2m D、1.3m 9、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使用多久需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A、4小时 B、8小时 C、每天 D、隔天 10、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使用后多久应清洁与消毒( )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1、重复使用的围裙,使用后多久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2、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应多久更换清洗与消毒( ) A、每次 B、每班 C、每天 D、每周 13、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 ) A、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洗手十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B、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 C、换工作鞋后→穿工作衣裤→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D、洗手+戴帽子+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潜在污染区 14、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18题) 二、多项选择(16题) 三、填空题 (31题) 四、判断题(16题) 五、简答题(4题) 一、单项选择(18题) 1、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 先清洗后消毒 B 先灭菌后清洗 C 先清洗后曝晒 D 焚烧 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 A 6-8小时 B 4-6小时 C 8小时以上 D 10小时以上 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 4、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 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5、口罩何时更换?( B) A 2小时 B 潮湿或污染时 C 24小时 D 一周2次 6、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臵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臵?(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 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8、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A) A 直径≤5μm B 直径≧10μm C 直径≧5μm D 直径≤10μm 9、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B) A 库房 B 病区走廊 C 值班室 D 病室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规范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一、标准预防措施 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具体要求: 1.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 2.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3.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 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主要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PDR-AB、艰难梭菌的传播,要求如下: 1.房间或床旁挂蓝色“接触隔离”标志,病历夹贴蓝色隔离标志;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3.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患者时须戴手套; 4.预计与患者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5.离开患者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6.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皂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7.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8.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9.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 10.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11.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向探视者宣教手卫生制度和正确洗手方法; 12.连续2次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 13.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三、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在接触隔离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病历夹贴粉色“飞沫隔离”标志; 2.隔离于单间,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共居一室,室内空气必须直接排出室外; 3.给患者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飞沫溅出; 4.在患者的房门挂上警告牌; 5.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应戴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 6.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戴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7.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四、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在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 1.病历夹贴黄色“空气隔离”标志;

医院消毒隔离培训试题

医院消毒隔离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中完全浸没,于容器加盖,温度20℃~25℃,灭菌作用( D )。A. 2h B. 30min C. 60min D.10h 2、下列哪种消毒剂能够适用于外科伤口、皮肤黏膜冲洗消毒,室内空气的消毒。( B ) A.0.5%过氧乙酸 B. 3%过氧化氢 C.75%酒精 D. 碘酊 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 、开放式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 C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 D 、非吸收缝线一包一次使用剩余后科再重新灭菌使用。 4、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 B )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5、你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料,一次性弯盆、镊子、棉球、棉签、沙布、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 A ) A 、黄色垃圾袋 B 、黑色垃圾袋 C 、红色垃圾袋 D 、以上都可投 E 、以上都不可投 6、医院对某患者进行术前检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为阳性,该病人无梅毒临床症状,应当( D )。 A 、按实验室诊断报告隐性梅毒 B 、按实验室诊断报告梅毒病原携带者 C 、按临床诊断报告隐性梅毒 D 、暂不报告,再进行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检测 7、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其中黄色代表那一种隔离(A ) A 空气隔离 B 飞沫隔离 C 接触隔离 8、我国关于隔离技术的法规是哪一部( C ) A.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B.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C.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E.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9、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 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10、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 应属于哪一类(A )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 低危险用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以下哪些物品是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 ABCD ) A 、手术器械 B 、穿刺针 C 、 腹腔镜 D 、植入物 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A )灭菌,不应采用( BCD )灭菌。 A. 压力蒸汽 B. 低温 C.环氧乙烷 D. 化学消毒剂浸泡 3、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C )为合格,使用中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应≥(A )为合格。 A. 70μW/cm 2 B. 80μW/cm 2 C.90μW/cm 2 D. 120μW/cm 2 4、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ABCD ) A .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B .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特殊的消毒灭菌程序。 C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或消毒。 5、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ABC )。 A.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B.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C.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D .根据科室要求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进行中、低效消毒 B .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要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规范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 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一、标准预防措施 认为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具有传染性, 具体要求: 1.预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 2.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 3.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 目镜或者面罩。 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主要用于预防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PDR-AB、艰难梭菌的传播,要求如下: 1.房间或床旁挂蓝色“接触隔离”标志,病历夹贴蓝色隔离标志; 2.尽量隔离于单间,同种病原菌感染或携带者可共居一室; 3.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患者时须戴手套; 4.预计与患者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5.离开患者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6.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皂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 7.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8.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9.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

10.该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11.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向探视者宣教手卫生制度和正确洗手方法; 12.连续2次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 13.患者出院后,应对隔离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三、飞沫传播预防措施 在接触隔离的基础上,做好以下措施: 1.病历夹贴粉色“飞沫隔离”标志; 2.隔离于单间,也可与相同病种、处于同病期的患者共居一室,室内空气必须直接排出室外; 3.给患者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飞沫溅出; 4.在患者的房门挂上警告牌; 5.工作人员进入隔离房间,应戴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 6.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嘱探视者戴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7.患者出院或转院后,应对房间里所有物体表面以及空气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四、空气传播预防控制措施 在飞沫传播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点: 1.病历夹贴黄色“空气隔离”标志; 2.有负压病房的应安置于负压病房; 五、保护性隔离 是保护易感人员如肿瘤化疗、烧伤、粒细胞缺乏等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患者 免受感染的防护措施。 1.患者 安置在保护性房间内;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附录C 、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 、附录F 和附录G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301 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六亿、邵丽丽、刘玉村、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李卫光、贾会学、张桂花、曹红谊。 S/T 31 1-2009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3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

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 上传:mishle333 点击次数:303 更新时间:2010-2-17参与讨论该主题 医院隔离技术规 Technique standard for isolation in hospitals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C、附录 D为规性附录,附录 E、附录 F和附录 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 301医院、省立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六亿、邵丽丽、玉村、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卫光、贾会学、桂花、曹红谊。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参照执行。 . . .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 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消毒技术规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3.2 传播途径 modes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 susceptible population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3.4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勃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5 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3.6 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 .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82 区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WS/ 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感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传播途径 modes of lransmission 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3. 3 易感人群 sos臼ptible hosts 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标准预防 staodard precaotion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勃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7 接触传播 contact lransmission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感染链 infection chain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个人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PPE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 1 纱布口罩 mask 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 外科口罩 s urgical mask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 3. 医用防护口罩 respirator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8 题) 二、多项选择(16题) 三、填空题 (31 题) 四、判断题(16题) 五、简答题( 4 题) 一、单项选择(18 题) 1、患者,王某, 28 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 入院,诊断为破伤风。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D) A先清洗后消毒 B先灭菌后清洗 C先清洗后曝晒 D焚烧 2、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A) A 6-8 小时 B 4-6 小时 C 8 小时以上 D 10 小时以上 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纱布口罩 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外科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4、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口罩、帽子 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5、口罩何时更换?( B ) A2小时 B潮湿或污染时 C24 小时 D一周 2次 6、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臵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臵?(D) A昏迷患者 B气管切开患者 C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 近距离是( A) A1 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2 米以内 8、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微粒子 直径为( A) A直径≤ 5μ m B直径≧ 10μm C直径≧ 5μ m D直径≤ 10μm 9、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B) A库房 B病区走廊 C值班室 D病室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 - 感染伤口 - 隔离伤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