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量关系模块宝典》精华

《数量关系模块宝典》精华

《数量关系模块宝典》精华
《数量关系模块宝典》精华

第4版数量关系模块宝典节选

第一章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

第一节基础数列

基础数列六大类型:

(1)常数数列;(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4)质数型数列;(5)周期数列;(6)

简单递推数列。

一、常数数列

由一个固定的常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常数数列。

【例1】3,3,3,3,3,3,3,3,3,…

二、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之差(后项减去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例2】3,5,7,9,11,13,15,17,…

三、等比数列

相邻两项之比(后项除以前项)等于定值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例3】3,6,12,24,48,96,192,…

备考要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在考试当中基本没有意义,对于考生来说,

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1)快速地判断出某个中间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抑或两者皆不是;

(2)迅速将数列对应规律的下一项计算出来。

四、质数型数列

质数数列:由质数构成的数列叫做质数数列。

【例4】2,3,5,7,11,13,17,19,…

合数数列:由合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例5】4,6,8,9,10,12,14,15,…

质数基本概念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周期数列

自某一项开始重复出现前面相同(相似)项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

【例6】1,3,7,1,3,7,…

【例7】1,7,1,7,1,7,…

【例8】1,3,7,-1,-3,-7,…

周期数列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数字推理当中的周期数列(包括未知项)至少应出现两个“3-循环节”,或者三个“2-循环节”,此时其周期规律才比较明显。故在一般情况下,要判断一个数列有无周期规律,加上未知项,至少要有六项。

项数过少的数列称其为“周期数列”过于牵强,此时这种数列如果还有其他规律存

在,则优先考虑其他规律。

六、简单递推数列

数列当中每一项等于其前两项的和、差、积或者商。

【例9】1,1,2,3,5,8,13,…(简单递推和数列)

【例10】37,23,14,9,5,4,1,…(简单递推差数列)

【例11】2,3,6,18,108,1944,…(简单递推积数列)

【例12】256,32,8,4,2,2,1,2,…(简单递推商数列)

本章总结

在公务员考试中,以上基础数列都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考查以上各种基础数列的题目也并不是很多,但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只是由于数字稍加变化,规律就可能变得模糊;

2.作为复杂数列的中间数列,大家对基础数列一定要“烂熟”。

第二节数字敏感

一、单数字发散

“单数字发散”概念

即从题目中所给的某一个数字出发,寻找与之相关的各个特征数字,从而找到解析试题的“灵感”的思维方式。

“单数字发散”基本思想

1.分解发散

针对某个数,联系其各个因子(即约数)及其因子的表示形式(包括幂次形式、阶乘形式等),牢记典型质数与“典型形似质数”的分解方式。

2.相邻发散

针对某个数,联系与其相邻的各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数字(即“基准数字”),将题干中数字与这些“基准数字”联系起来,从而洞悉解题的思想。

常用幂次数

平方数底数12345678910平方149162536496481100底数11121314151617181920平方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底数21222324252627282930平方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立方数底数12345678910立方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多次方数指数

底数123456789102248163264128256512102433927812437294416642 561024552512562566362161296

常用幂次数记忆

1.对于常用的幂次数字,考生务必将其牢记在心,这不仅对数字推理的解题很重要,对数学运算乃至资料分析试题的迅速、准确解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很多数字的幂次数都是相通的,比如729=93=36=272,256=28=44=162等。

3.“21~29”的平方数是相联系的,以25为中心,24与26、23与27、22与28、21与29,它们的平方数分别相差100、200、300、400。

常用阶乘数

(定义:n的阶乘写作n!。n!=1×2×3×4×…×(n-1)×n)

数字1 2 3 4 5 6 7阶乘1 2 6 24 120 720 5040

200以内质数表(特别留意划线部分)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1、103、107、109、113、127、131、137、139、149、151、157、163、167、173、179、181、191、193、197、199

“质数表”记忆

1.“2、3、5、7、11、13、17、19”这几个质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准数”,是质数数列的“旗帜”,公务员考试中对于质数数列的考核往往集中在这几个数字上。

2.83、89、97是100以内最大的三个质数,换言之80以上、100以下的其

他自然数均是合数,特别需要留意91是一个合数(91=7×13)。

3.像91这样较大的合数的“质因数分解”,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设置的障碍,牢记200以内一些特殊数字的分解有时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将其看作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基准数”。

常用经典因数分解

91=7×13 111=3×37 119=7×17 133=7×19 117=9×13 143=11×13 147=7×21 153=9×17 161=7×23 171=9×19 187=11×17 209=19×11

有了上述“基准数”的知识储备,在解题中即可以此为基础用“单数字发散”思维解题。

例如:题目中出现了数字26,则从26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

又如:题目中出现了数字126,则从126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

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第二个最喜欢的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例1】(江苏2004B类)4,6,10,14,22,()。

A. 30

B. 28

C. 26

D. 24

[答案]C

[解析]4,6,10,14,22,(26)分别是2,3,5,7,11,(13)的两倍。

【例2】(国家2005一类-32)2,3,10,15,26,()。

A. 29

B. 32

C. 35

D. 37

[答案]C

[解析]2=12+1;3=22-1;10=32+1;15=42-1;26=52+1;(35=62-1)。

[点评]这里用到26=25+1。

【例3】(国家2007-43)0,9,26,65,124,()。

A. 165

B. 193

C. 217

D. 239

[答案]C

[解析]0=13-1;9=23+1;26=33-1;65=43+1;124=53-1;(217=63+1)。

[点评]这里用到26=27-1。

【例4】3,4,8,26,122,()。

A. 722

B. 727

C. 729

D. 731

[答案]A

[解析]3=1!+2;4=2!+2;8=3!+2;26=4!+2;122=5!+2;()=6!+2=722。

[点评]这里用到阶乘基准数字。

【例5】-1,0,4,22,118,()。

A. 722

B. 720

C. 718

D. 716

[答案]C

[解析]-1=1!-2;0=2!-2;4=3!-2;22=4!-2;118=5!-2;()=6!-2=718。

[点评]这里用到阶乘基准数字。

二、多数字联系

“多数字联系”概念

即从题目中所给的某些数字组合出发,寻找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析试题的“灵感”的思维方式。

一般来说,大约75%的情况下我们研究数列当中“三个数片断”的“多数字联系”;20%的情况下研究“两个数片断”的“多数字联系”;在数列较长的情况下,

偶尔研究“四个数片断”的“多数字联系”。

“多数字联系”基本思想

1.共性联系:把握数字之间的共有性质;

2.递推联系:把握数字之间的递推关系。

例如:题目中出现了数字1、4、9,则从1、4、9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

【例6】4,9,25,49,121,()。

A. 144

B. 169

C. 196

D. 225

[答案]B

[解析]4,9,25,49,121,(169)的平方根构成质数数列2,3,5,7,11,(13)。[点评]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22,32,52,72,112,132的基本思想。

【例7】1,4,9,(),1,0。

A. 2

B. 4

C. 8

D. 16

[答案]C

[解析]1,4,9,(8),1,0可以写成50,41,32,23,14,05。[点评]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50,41,32的基本思想。

【例8】3,1,4,9,25,()。

A. 16

B. 64

C. 256

D. 512

[答案]C

[解析]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差的平方。

[点评]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4-1)2的基本思想。

【例9】1,4,9,15,18,()。

A. 9

B. 33

C. 48

D. 51

[答案]A

[解析]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等于前面两项差的3倍。

[点评]这里用到了多数字联系9=(4-1)×3的基本思想。

【例10】1,4,9,22,53,()。

A. 75

B. 97

C. 128

D. 150

[答案]C

[解析]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的2倍,第四项=第二项+第三项的2倍,以次类推,第六项=第四项+第五项的2倍。

[点评]多数字联系9=4×2+1。

【例11】1,4,9,29,74,()。

A. 103

B. 132

C. 177

D. 219

[答案]D

[解析]第三项=第一项的5倍+第二项,第四项=第二项的5倍+第三项,依此类推,第六项=第四项的5倍+第五项。

[点评]多数字联系9=4+1×5。

第三节数列试错

在讲述“数列试错”的概念之前,我们先看看以下三个例子:

【例1】1,2,(),67,131。

A. 6

B. 10

C. 18

D. 24

【例2】1,2,(),22,86。

A. 6

B. 10

C. 18

D. 24

【例3】1,2,(),37,101。

A. 6

B. 10

C. 18

D. 24

【分析】以上三道题目的题干当中都含有五个数字,并且未知项都在正中间。

因此,如果数列当中相邻数字两两作差,得到的次生数列(这个概念后面章节马上会讲到)当中的四个数中,中间两个是不知道的,需要我们“先猜后验”从而得到最终答案。巧合的是,以上三题两两作差得到同样的次生数列:

1,(),(),64

【例1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则应为形式:1,22,43,64,从而得到例1的答案,选择D:

【例2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则应为形式:1,4,16,64,从而得到例2的答案,选择A:

【例3解析】如果猜测该次生数列是一个立方数列,则应为形式:1,8,27,64,从而得到例3的答案,选择B:

【总结】例1~例3都是通过“相邻两项两两做差”得到同样的“次生数列”从而得到答案的,然而对这个“次生数列”的三种不同“猜测”分别对应以上三个不同的例题,其对应性需要我们进行“验算”来确定。因此,这三个例题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在考场上,我们需要进行很多大胆的“尝试”,但并非每一次尝试都会成功,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数列试错”来剔除错误答案,并最终得到正确答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三个类似的例子:

【例4】15,20,33,62,123,()。

A. 194

B. 214

C. 248

D. 278

【例5】-1,6,25,62,123,()。

A. 194

B. 214

C. 248

D. 278

【例6】3,2,27,62,123,()。

A. 194

B. 214

C. 248

D. 278

【分析】以上三道题目的题干当中都含有六个数字,其中未知项是最后一项。这三道题都可以看作是“幂次修正数列”,其突破口就在最后两个已知数字上,即:62与123。在看以下解析之前,大家可以试着自己从这两个数字入手,通过寻找与之相邻的幂次数(相邻发散),找到各题的答案。

【例4解析】如果猜测“123=128-5=27-5”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4的答案为C:

原数列:15 20 33 62 123(248)

基准数列:8 16 32 64 128 256(2的幂次数列)

修正数列:741-2-5-8(等差数列)

【例5解析】如果猜测“123=125-2=53-2”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5的答案为B:

原数列:-16 25 62 123(214)

基准数列:18 27 64 125 216(立方数列)

修正数列:-2-2-2-2-2-2(常数数列)

【例6解析】如果猜测“123=121+2=112+2”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例6的答案为A:

原数列:32276

2123(194)

基准数列:14 25 64 121 196(平方数列)

平方底数:-1 2 5 8 11 14(等差数列)

修正数列:2-22-22-2(周期数列)

【总结】例4~例6都是通过相同的片断“62和123”入手,寻找与之相邻的特

征幂次数,从而得到最终结果。虽然通过62我们只想到了64,但通过123我们却可以联想到三个不同的特征幂次数(前文“单数字发散”部分讲过126的发散,123与之类似),从而得到三道不同题目分别对应的答案,再一次证明“数列试错”的实战重要性。

【补充】例4的“基准数列”其实也是一个“等比数列”;例5本身就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例6的“基准数列”其实也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大家不妨试试。第四节速减训练

尽管数字推理题只是对若干简单数字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但由于每道题目所允许的解题时间非常短,所以提高基本运算速度仍然是我们平时不可忽略的训练内容。

基本运算速度包括两部分:(1)单数字分解发散;(2)基本加减乘除运算。前者包括迅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这个数含有哪些因子、这个数有何种分解方式以及这个数是否可以表示为幂次形式(前文已经详尽阐述);后者要求各位考生对于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个非常娴熟的把握。

在四则运算当中,“减法”是数字推理答题当中使用最多的,本节试图利用一个简单的例子给大家传递一个非常简单的信息:不要高估自己的减法计算能力,不要忽略自己的减法计算训练。当然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时间是有限的。【示例】请将数列“1,9,2,3,7,-8,3,2”两两做差,得到的结果再两两做差,如此循环操作,直至得出最后唯一的数字:-255

【训练】将以下10组数列按照“示例”的方式进行循环减法计算(在自己草稿纸上进行),同时用秒表计算自己所用时间,最后再核对计算结果:

组数数列数字计算结果所用时间

第一组-4 7 2 6 3 9 -5 -9(±)331秒

第二组3 5 -2 3 -9 0 3 2(±)475秒

第三组9 -2 3 5 7 4 -2 -9(±)67秒

第四组3 4 2-5 4 -4 3 6(±)431秒

第五组-8 -5 2 -3 5 -8 2 4(±)527秒

第六组5 7 3 8 4 6 3 1(±)227秒

第七组5 3 2 6 -4 8 7 3(±)446秒

第八组2 -6 7 3 4 3 1 8(±)162秒

第九组3 9 5 2 8 4 2 -4(±)189秒

第十组2 -5 2 3 7 -2 3 6(±)276秒

“速减训练”说明

1.上述训练是锻炼数字推理减法能力的有效手段,经常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我们减法计算的速度和精度;

2.大家平时可以自己在草稿纸上任意写数进行计算,写数的时候务必注意:随机列出八个“-9与9之间”的数字,数字太多或者数字绝对值太大将带来不必要的难度;

3.自己随机列数的练习可以使用excel表格的公式进行自动验算;

4.计算过程中,可以从左边减至右边,也可以从右边减至左边,但每一级的减法相减的顺序必须保持一致,因此最后得到的结果若只有正负号的区别,可以

视为正确,当然,实践过程中仍然推荐大家从头到尾保持一致的相减顺序,否则极易出错;

5.计算过程务必保持“心无杂念”,集中一切注意力,否则极易出错;

6.一般来说,刚开始进行练习的考生往往需要2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一个数列的计算,并且结果往往是错误的,但请不要灰心,如果多训练几次,你很快会发现自己的减法计算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7.训练目标:10分钟之内完成10组“速减训练”(这个时间不包括编题、抄题和验算的时间),并且正确率达到80%或以上。

第五节因数分解

关于“因数分解”,我们来讲两种不同的情形,首先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述第一种情形:

【例1】7,14,28,77,189,()。

A. 285

B. 312

C. 392

D. 403

[解析]本题可以通过“三级等差数列”关于“三级等差数列”和后面涉及的“二级等差数列”等多级数列的概念,我们在第二章将会详细阐述。的做法直接得到答案为C。

与此同时,我们很容易发现题干当中的五个已知数字都是7的倍数,如果我们把这几个数的7因子去掉,然后再进行做差,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因此答案为:56×7=392,仍然选择C。

【总结】很多考生会认为上述两种方法并没有质的区别(事实上也确实没有),甚至会认为第一种方法更直接、更简单。然而在考场上,第二种方法通过滤过“因子7”,大大地简化了计算,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计算的复杂性往往是“致命”的。当然,如果时间真的不够用了,当你发现题干当中的数

字全部是7的倍数,而选项当中只有392是7的倍数,那你大胆的猜C也未尝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关于“因数分解”,上面这种情形是非常简单且容易理解的,本质上来说只是稍微简化了计算,但是下面介绍的这种“因数分解”却给考生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题的可能性。我们下面再看三个例题,这三个例题既可以通过直接做差得到答案(即所谓“多级数列”),也可以通过分解成2~3个“子数列”来得到答案。分解成“子数列”之后,原数列的第N项即为各个子数列第N项的乘积。这种说法比较抽象,我们还是来看具体的例子吧:

【例2】(国家2002A类-1)2,6,12,20,30,()。

A. 38

B. 42

C. 48

D. 56

[答案]B

[解一]

[解二]原数列:2 6 12 20 30(42 )

子数列一:1 2 3 4 5(6)(等差数列)

子数列二:2 3 4 5 6(7)(等差数列)

【例3】(北京社招2005-5、广东2005上-3)

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答案]B

[解一]

[注释]上述解法可以在“滤过6因子”之后进行,同样可以得到简化。

[解二]原数列:0 6 24 60 120(210 )

子数列一:0 1 2 3 4(5)(等差数列)

子数列二:1 2 3 4 5(6)(等差数列)

子数列三:2 3 4 5 6(7)(等差数列)

【例4】1,9,35,91,189,()。

A. 286

B. 310

C. 341

D. 352

[答案]C

[解一]

[解二]原数列:1 9 35 91 189(341)

子数列一:1 3 5 7 9(11)(等差数列)

问题一:例2~例4这三个例题既可以通过“多级数列”做差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因数分解”的方式来解决。这其中到底有没有本质的联系呢?

多级数列与因数分解的本质联系

1.能够分解为“两个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

2.能够分解为“三个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

3.能够分解为“四个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四级等差数列;

4.能够分解为“一个等差数列子数列”和“一个二级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

5.能够分解为“一个等差数列子数列”和“一个三级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四级等差数列;

6.能够分解为“两个二级等差数列子数列”的数列,是一个四级等差数列。

事实上,上述结论并不难记忆,首先把一般的等差数列称为“一级等差数列”,那么上述结论可以简化为结论一。

结论一:“一个M级等差数列子数列”与“一个N级等差数列子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乘积数列,是一个M+N级等差数列。

另外还有一个类似的重要结论,我们称为结论二。

结论二:“一个M级等差数列子数列”与“一个N级等差数列子数列”对应项相加构成的和数列,是一个M级等差数列(M≥N)。

以上两个结论对于我们直接解题意义并不大,但对于我们理解数列解题方法、综合比较不同的数列解题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问题二:如果一道题既可以通过“多级数列”做差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因数分解”的方式来解决,而显然前者更加简单、实用,那么“因数分解”这种方法还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和意义呢?

多级数列与因数分解的使用范围

如果一个数列既可以通过“多级数列”做差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通过“因数分解”的方式来解决,强力推荐大家使用做差来得到答案。但有时候,你必须并且只能通过“因数分解”来得到精准的答案,因为你有可能碰到以下两种情形:1.数列的子数列不全是等差数列或其他多级数列,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子数列当中存在“质数数列”和“等比数列”;

2.数列的已知数字个数,没有比其级数多2的,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已知四个数字的三级等差数列”和“已知五个数字的四级等差数列”。

问题三:多级做差数列很好入手,拿来做差即可。但是如果一个数列需要通过“因数分解”分解成若干子数列,我们从何处下手呢?

因数分解法常用子数列

(1) -2,-1,0,1,2,3,…如果数列中间有0,或者有正有负的

(2) 0,1,2,3,4,…如果数列端点是0

(3) 2,3,5,7,11,…如果数列中有数字明显存在7或11因子

(4) 1,2,3,4,5,6,…可以是2或者3开头的自然数列

(5) 1,3,5,7,9,…也可以是3开头的奇数数列

?【例5】0,4,18,48,()。

A. 100

B. 120

C. 140

D. 160

[答案]A

[解析]原数列:0,4,18,48,(100)

提取子数列:0,1,2,3,(4)(常用子数列2)

剩余子数列:0,4,9,16,(25)(平方数列)

【例6】(国家2006一类-33、国家2006二类-28)-2,-8,0,64,()。

A. -64

B. 128

C. 156

D. 250

[答案]D

[解析]原数列:-2,-8,0,64,(250)

提取子数列:-2,-1,0,1,(2)(常用子数列1)

剩余子数列:1,8,27,64,(125)(立方数列)

【例7】(国家2007-41)2,12,36,80,()。

A. 100

B. 125

C. 150

D. 175

[答案]C

[解析]原数列:2,12,36,80,(150)

提取子数列:2,3,4,5,(6)(常用子数列4)

剩余子数列:1,4,9,16,(25)(平方数列)

【例8】2,30,130,350,()。

A. 729

B. 738

C. 1029

D. 1225

[答案]B

[解析]原数列:2,30,130,350,(738)

提取子数列:1,3,5,7,(9)(常用子数列5)

剩余子数列:2,10,26,50,(82)(二级等差数列)

*【例9】(江苏2006B类-63)8,12,16,16,(),-64。

A. 0

B. 4

C. -8

D. 12

[答案]A

[解析]原数列:8,12,16,16,(0),-64

提取子数列:4,3,2,1,(0),-1(常用子数列1)

剩余子数列:2,4,8,16,(32),64(等比数列)

【例10】(江苏2004A类)2,8,24,64,()。

A. 160

B. 512

C. 124

D. 164

[答案]A

[解析]原数列:2,8,24,64,(160)

提取子数列:1,2,3,4,(5)(常用子数列4)

剩余子数列:2,4,8,16,(32)(等比数列)

【例11】6,15,(),63,121。

A. 21

B. 35

C. 48

D. 58

[答案]B

[解析]原数列:6,15,(35),63,121

提取子数列:3, 5,(7), 9, 11(常用子数列5)

剩余子数列:2, 3,(5), 7, 11(质数数列)

【例12】(江苏2008C类-10)2,6,15,28,(),78。

A. 45

B. 48

C. 55

D. 56

[答案]C

[解析]原数列:2,6,15,28,(55),78

提取子数列:2,3,5,7,(11),13(常用子数列3)

剩余子数列:1,2,3,4,(5),6(等差数列)

【例13】(江西2008-31)0,8,54,192,500,()。

A. 820

B. 960

C. 1080

D. 1280

[答案]C

[解析]原数列:0,8,54,192,500,(1080)

提取子数列:0,1,2,3,4,(5)(常用子数列2)

剩余子数列:1,8,27,64,125,(216)(立方数列)

【例14】(四川2008-5)6,21,52,105,()。

A. 172

B. 186

C. 210

D. 224

[答案]B

[解析]原数列:6,21,52,105,(186)

提取子数列:2,3,4,5,(6)(常用子数列4)

剩余子数列:3,7,13,21,(31)(二级等差数列)

第六解答一道数字推理题,简单来说分成两步:(1)判断类型;(2)按类型使用具体方法。

后者很重要:掌握具体题型的具体解法是数字推理解题的基本能力。本书第二至七章将分门别类地介绍六大类数字推理题各自的典型解题方法和经典例题。前者更重要: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拿到一道数字推理题,我们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判定应该选用什么样的题型方法来解答这道题,或者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步骤来处理一个尚未确定类型的普通题目,这就是本节将要为大家解

2017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随堂练习

7、1走进分子世界 基础知识训练 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 淸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4本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 、(题型一) 2、 纳米技术就是高新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纳米就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若一个分子的直径为1O-,O /H ,则我过科学家制造的那么碳纤维管的直径就是33m“,相当于 ______ 个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3、一根铁棒很难压缩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 ,又很难被拉长就是因为分子间存 在着 __________ 。(题型二) 4、 l g 食盐中约有1、04X 10::个分子,把lg 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 蓄水量为4X10V,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就是中 约含 有 _____________ 个食盐分子、 5、 如图7-1所示,下而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 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瞧到上而的瓶子里也岀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 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题型一) A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 、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 C 、分子有一定大小 D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6、 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就是( )(题型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洒飘香歌「声飞 C 、墙里开花墙外香 D 、亲戚远来香 7、下列实例冲,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就是( )(题型一) A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 、扫地时灰尘飞扬 D 、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8、 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题型一) 9、 把1升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 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 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就是 _____________ ,分子间 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就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花气袭人知昼暧,鹊声穿树喜新睛",这就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 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3、 如图7—2所示,将一表而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而,手持弹簧秤的上端 将 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而时弹簧秤 的示数比离开水而后的示数_________ ,其原因就是 ____________ 、(题型二) 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C 、物质的分子结构 D 、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就是( )(题型二)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A 、物质的温度 B 、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图7-1 仰毬3 图7?2

秘书学概论复习题

秘书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秘书学研究的对象是(b) A.秘书工作及其制度 B.秘书工作及其规律 C.秘书沿革及其机构 D.秘书机构及其人员 2.把秘书分为文字秘书、调研秘书、会务秘书、技术秘书的分类标准是(c)A.按行业分 B.按层次分 C.按工种(岗位)分 D.按“型”划分3.秘书协调工作主要是(d) A.技术问题的协调 B.财务预算的协调 C.经济计划的协调 D.无人专管事情的协调 4.秘书办事要求主动、及时、迅速,体现的是秘书工作的(c) A.服务原则 B.求实原则 C.效率原则 D.管理原则 5.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是(c) A.主动性 B.被动性 C.辅助性 D.服务性 6.秘书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应优先办理(c) A.最先发生的事 B.最先下达的任务 C.急事要事 D.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7.秘书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其成果往往具有(a) A.潜隐性的特点 B.直接性的特点 C.公开性的特点 D.被动性的特点 8.秘书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是(c) A.文字型人才 B.管理型人才 C.通才型人才 D.办事型人才9.养士之风兴起,出现一批著名的私人秘书的时期始于(b) A.殷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唐代 D.明清 10.文书成为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始于(b) A.黄帝时期 B.夏代 C.春秋时期 D.秦汉 11.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诞生了( c ) A.幕僚学 B.文书学C.秘书学 D.档案学 12.把秘书分为党政秘书、企业秘书、科技秘书、军队秘书等等,其分类标准是( b ) A.按行业分 B.按工种分C.按“型”划分 D.按层次分 13.秘书在工作中不越权不越位,这符合( a ) A.组织的权责分配规范 B.国家的法律规范 C.组织的运行规范 D.组织的纪律规范 14.秘书部门的基本功能是( d ) A.服务辅助领导 B.综合协调矛盾 C.参谋建议决策 D.办文、办事、办会 15.秘书部门工作运转的特点是() A.被动性 B.潜隐性C.交叉性 D.超前性

苏科版物理教案《走进分子世界》

柳堡镇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走进分子世界》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3、 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 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预习过程】 1、分子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模型:物质是由大量__ _____组成的,分子间有_____ ___;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分子间不仅存在 ,而且还存在 。 3、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4、分子是由 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如 ;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 ,如 。 5、原子还可以再分么?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 开始的。 【课前准备】 1、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2、 比如水分子H 2O 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CO 2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 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学习过程】一、摩擦起电 活动:用自带的塑料纸摩擦塑料尺,或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去吸引碎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___ ____________ 二、两种电荷 思考: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物体所带的电的性质是一样的呢? 实验:a 、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b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c 、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根据以上现象:对摩擦起电的电荷种类有什么看法? 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______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_______ 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__ __和______ 同种电荷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 班级 姓名 试场号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

第二单元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2) 1.[2015·漳州]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靠血液中的(B) A.血浆B.红细胞 C.白细胞D.血小板 2.[2015·广元]医生在对病人输液时,输液针刺入的是(C) A.动脉B.毛细血管 C.静脉D.淋巴管 3.[2015·呼和浩特]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图2-2-10 A.③的管壁厚,弹性大 B.③内流的是动脉血,④内流的是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流向③ D.①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解读】图示中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左心房⑤收缩可使血液流向⑥左心室。 4.[2015·聊城]医生在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或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给患者输(C)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鲜血和白细胞 【解读】 大面积烧伤病人皮肤受损,体液丢失严重,所以应该输入血浆,严重贫血病人是因为缺乏红细胞,血液结合氧能力不足,因此应该输入红细胞,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5.[2014·丽水]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C ) A .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B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 .膀胱→尿道→输尿道→肾脏 【解读】 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输导进入膀胱暂时贮存,最后由尿道排出。 6.[2015·杭州]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 B ) A .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 .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C .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 .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 【解读】 图示的过程为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此时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被血液推动而关闭使血液不能倒流回心房,心室内压力大于动脉内压力,动脉瓣打开,使得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7.[2015·资阳]江河让大地葱茏,热血使生命沸腾,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 B 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 型的血 B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C .体内有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增多 D .红细胞数量过少会影响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图2-2-11

苏科版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设计说明] 通过对引言及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通过对常见物质的介绍,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课本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具学具]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1、组织学生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分子运动的资料。 2、组织学生留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及能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 3、用放大镜看电视机的屏幕,记下观察到的现象。

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

秘书工作是指秘书部门和秘书人员辅助领导和组织开展决策和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秘书工作有其本质属性,这里的本质属性是指秘书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工作或职业的特性。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主要有辅助性、综合性、事务性和管理性。 从秘书工作和领导工作的关系考察,秘书工作具有辅助性,秘书工作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其实质是辅助领导者从事各项管理工作。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秘书要想领导所未想、急领导所未急。秘书是能使上司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职工作的辅助人员。材料中说道“经理们知道,没有秘书,自己的工作会是一团糟。”便正是体现了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但在秘书工作的辅助性中,秘书要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秘书人员不可自行其是,越权行动,而要依职权办事。秘书人员的辅助性决定他们不是决策人员,无法运筹帷幄,挥洒自如。秘书人员要记住“参”是提建议,“谋”是做决定,“参”是秘书的职责,“谋”却是领导的事情。这也印证了材料中说道的“秘书在工作性质和发展机会上与经理级有着质的区别。虽然秘书和经理在一个办公室里,却生活在两个世界。” 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完成事务性的工作体现出来的。所以秘书工作的事务性也是其本质属性之一。秘书人员的工作大量涉及的是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收发文件、起草公文、打印校对、加盖公章、组织会议、安排洽谈、接听电话、回答咨询、送往迎来、派车买票、安排食宿、财务报销等等,秘书人员都要一件一件地去办,一点也疏忽不得。材料中“替经理们订机票,订酒店,打字,复印,发传真,中午到马路对面替老板买三文治,帮老板的菲佣办护照……”这些都应由秘书人员去负责,因为这些工作是属于秘书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所以,秘书人员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觉提高办事的能力,积累和掌握高效办事的方法,这样便能使上司专心致志地从事其本职工作,从而带动整个公司高效快速发展。 从秘书工作的本质属性来看,秘书工作的确有区别于其他工作或职业,所以秘书人员会被叫做“另类”秘书。虽然秘书可能在一公司算是小职位,但秘书的工作能辅助上司心平气和地进行决策,从而才能使整个公司正常运营,才能使公司高效快速发展。所以,秘书工作值得被尊敬。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走进分子世界》这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微观物质结构问题的研究,因此本课教学旨在带领学生沿科学家探究物质结构的路径进行微观世界的研究,在建立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的过程中学习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并用这种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分子的物理属性.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强烈愿望.通过小组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归纳出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能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应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并能利用工具进行观察想象和收集证据.密切联系生活,展望未来,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分子概念,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会用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方法. 4.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猜想及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微观世界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探究更小微粒的兴趣. 2.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

再论空间、能量和物质

再论《空间、能量和物质》 摘要:本文结合《易经》的阴阳图对宇宙的构成做进一步的描述,阐述了电场、磁场生成的原因和微观粒子除电子和质子外都是能量粒子。 关键词:阴阳图、正能量、负能量、电子、质子、能量通道、能量粒子。 本文作者已在《空间,能量和物质》一文中对空间的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关系给出了一个初步框架。 宇宙空间存在的能量包括:1. 物质辐射和释放出来的能量(如太阳光,地球热辐射,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释放的热)。2.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3. 基态的零点能量。如果我们将1和2定义为宇宙的正能量,将3定义为宇宙的负能量,则正负能量相互转化是守恒的,这是宇宙最基本的守恒定律,由此可以得出;物理学中放出四海皆准的"能量守恒定律"需做出如下修改:在理想化的空间中,物质运动所携带的能量是不变的,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势。但当空间能量不可忽视时,能量对物质运动有阻尼作用,和能量的转化作用,定会对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破坏。(注:本文提及的能量皆指空间存在的能量,而非指物质携带的能量,建议应这两种能量以不同的命名和定义)。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的运动系统,不存在宇宙的开始与终结。宇宙起源的问题,是现代物理对宇宙认识不足带来的,是认识论和世界观的问题。由于物质的运动,使宇宙中的能量运动起来,宇宙正能量是朝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方向发展,负能量朝着相反方向发展,正负能量互补,使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正负能量是不断运动,相互转化。由于宇宙中物质总量是不变的常量,使得宇宙中正负能量也保持在一个不变常量的动态平衡的运动状态。宇宙正能量或负能量体积的大小,决定着宇宙的大小,由于正负能量是重叠在一个宇宙空间中,因此只要我们知道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能量的总量是多少,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宇宙的半径和体积。正能量的运动是体积膨胀、频率降低、波长被位长的能量运动,负能量的运动是体积收缩、不显示频率与波长的能量运动。能量的运动是有一定的动量和惯性,它们动量表现为对物质运动的阻尼作用,它的惯性表现为地球朝着阳光的一面是白天,背着阳光的一面是黑天。对于体积一定的正能量运动,能量密度高的正能量快于能量密度低的正能量达到波动传播形式。正能量密度高时,它膨胀就快,当达到和某一正能量密度低的值时,它的能量传播已获得了一个大于低能量密度时正能量传播能量运动的初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热水比冷水冻的快。对于某一物质A的DNK来说,它的DNK膨胀作用于周围的DNK和物体,由此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A,使A运动。火箭燃烧,在火箭尾部形成其DNK的快速膨胀,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高空。炸弹爆炸,子弹射出枪堂,都是其DNK膨胀的结果。一个被烧红的铁块,它的DNK不断向四周膨胀,并作用于地面形成一个反作用力,致使被烧红的铁块比没被烧的铁块轻。这是重庆学者冯劲松展示的实验结果。宇宙是一个即简单又复杂的运动系统。简单是指它的组成,复杂是指它的变化无穷。宇宙是由正能量、负能量,电子和质子组成的,借助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图更能形象的说明宇宙的构成,运动和能量转化。阴阳图是圆的,宇宙是圆球形的。如果将阴阳图上方的阳鱼代表正能量,鱼眼代表电子;阴阳图下方阴鱼代表负能量,鱼眼代表质子,则可表示正负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电子和质子可以不断结合和分离。这证明了《易经》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才能产生运动,阴阳互动才生生不息,才有生命力的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是孔子对《易经》的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是宇宙,二是能量和物质,三是电子,质子和能量,无穷是自然。 质子吸收GNK(负)能量,使GNK产生收缩,GNK的收缩又产生引力(包括:核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在原子系统中,电子是吸收质子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但是在电子单

《秘书学》练习题(六)及答案

秘书考试《秘书学》练习题(六)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秘书活动 2.秘书人员 3.秘书方法 4.秘书业务 5.秘书技术 6.狭义领导意图 7.秘书环境8.公务秘书 9.广义的秘书10.广义的秘书工作 11.秘书制度12.秘书机构(广义) 13.机构14.管理职能 15.中枢机关16.秘书职能 17.协调18.辅助决策 19.受托20.秘书资格 21.抽样调查法22.秘书的素质体系 23.个案调查法24.秘书工作方法 25.文书26.参谋法 27.狭义的文书管理28.公文 29.秘书学30.文件 31.沟通信息32.秘书机构(狭义) 33.典型调查法 二、简答题 1.秘书学的学科对象是什么? 2.秘书活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3.秘书活动的辅助性有什么特点?

4.秘书活动的重要特征有哪些? 5.简述我国秘书活动产生的条件。 6.简述我国古代秘书活动的基本特征。 7.秘书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8.秘书有哪些方面的工作? 9.秘书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10.秘书机构的作用有哪些? 11.如何进行秘书队伍的建设? 12.简述辅助决策的过程。 13.协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14.秘书协调工作的方法有哪些? 15.简述保密工作的纪律。 16.秘书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17.简述秘书的知识构成。 18.简述秘书的表达的要求。 19.秘书工作的辨证方法有哪些? 20.如何正确接受和领会领导意图? 21.如何正确认识请示方法? 22.如何正确理解“报告的内容要客观真实”? 23.为什么秘书要为领导者合理挡驾? 24.简述文书管理的基本原则。 25.文书管理的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多少个基本环节? 26.简述文书撰写的总体特征。 27.如何正确理解表达方式的兼容性?

初二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 知识讲解(带答案解析)【精品】

走进分子世界 撰稿:史会娜审稿:雒文丽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分子模型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要点诠释: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要点二、分子运动 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分子、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认识称为分子动理论。 要点诠释: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四维空间与能量本质

四维空间与能量本质 王大为 国网湖北电力中超建设管理公司湖北武汉微信号:wdw45740967在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中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长宽高这样比较直观的维度,还有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接触但是可以感受到的维度--时间。这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四维空间。虽然还不能直接接触到四维空间,但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回忆,在回忆里,把我们一连串的活动记录下来,这就形成了我们脑海中的四维空间,虽然它不是真正的四维空间,仅仅由一系列三维片段构成,而且我们的大脑还做不到全方向、各个角度的审视和处理,但是这也足够使我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并通过学习构建了今天的社会。 对于现实的生活空间人们使用数学这样的工具来描述它,并利用其严密的逻辑来证明我们宇宙空间的自洽性。在这里,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简洁的数学描述就足以促使我们的宇宙运行下去,终日不辍。 在这些基本的物理规律中有一条及其重要的定律,那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数百年间,经历了无数人的质疑、验证,多少永动机梦碎,至今依然屹立不倒。1915年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同年,伟大的德国女数学家埃米〃诺特发现了诺特定理,第一次从理论上证明了能量与时空的对应关系(诺特定理对于物理系统空间平移的不变性给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对于时间平移的不变性给出了能量守恒定律)。而早在十年前的1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质能方程2 E ,向世人揭示了质量与能量 mc 的关系,质量、能量还有空间之间的关系在人类不断的探索与追问下慢慢显露出了一丝真容。人们认识到能量与空间存在着现实对应的关系,对于空间,爱因斯坦的老师闵可夫斯基创立了闵可夫斯基空间,爱尔兰数学家、

物理学家哈密顿发现了四元数,它们都可以用来描述四维空间。然而最敏锐的还是爱因斯坦,他意识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光速的重要性,即时间随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这一日常难以观测到的事实并给出了关系式 t c v t )1('22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速度与时间联系起来,可以惊喜的发现它们恰巧具有这样的关系,利用四元数可以表述如下: 2 222221z y x z y x z y x v v v v z y x v v v v i c v j c v k c v c v c v c ++=→→???? ??+++-?=有三个空间轴上的速度,、、分别表示、、表示光速,表示四维速度矢量,注:其中 或者简洁表述如1)1(22 222 =+-c v c v 这样的形式,时间与速度的平方和刚好就是光速的平方,这像极了三角形勾股定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呼之欲出。利用四维空间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因为空间是四维的,并以光速扩展,因此所有的物体都是在以光速运动,只有方向不同。在这里时间也是一维空间,物体在其间也具有速度,且物体的时间速度大小是22v c -,与空间速度v 对应(具体了解可以见拙作《关于四元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应用》)。 可以说以时间方向作为物体运动的正方向,不同速度的物体只是运动方向偏转了而已,其它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三角函数可以很轻易的描述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并体现出能量与空间的关联性。例如以时间方向作为运动正方向,构建时间、速度、光速关系的三角形,将光速作为斜边,速度作为对边,时间作为邻边,可以得到一个α角及如下三角函数:

秘书基础第一章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秘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这里的秘书是皇宫内 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篆之类的文图资料,东汉时设“秘书监”,曹操为魏王时,设“秘书令”这里的秘书是指一种官职。现在的秘书是指一种职称或职务,是一种社会职业,是指直接协助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或私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2、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有:辅助性、政治性、服务性。 3、秘书工作的本质就是为领导服务 4、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政策性、高度 的机要性。 5、我国党政机关的秘书部门,历来坚持“三服务”的宗旨,即为领导机关服务、为各 部门服务、为人民服务。 6、秘书工作具有收录整理、录入打印、信息传递、会务服务、事务管理等多种手段。 现在科技的发展使秘书工作手段不断开拓与创新,将为其工作开辟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地。 7、根据秘书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的性质,可分为政务和事务两大类主要任务。 8、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把握上切实处理 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三种意识”(2)在工作目标上,要做到“三个满意”(3)在工作措施上,要实现“三个转变”(4)在工作安排上,要抓好“三个环节”。 9、我国秘书工作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是:参谋职能强化趋势、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趋 势、办公手段现代化趋势。 10、办公手段现代化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成熟 阶段。我国秘书部门的办公手段处于起步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说文》“秘书说曰:日月为易”, 这里的秘书是指() A、皇宫内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箓之类的文图资料 B、一种官职 C、一种职称或职务 D、秘密的书 2、秘书工作的本质是() A、为领导服务 B、为人民服务 C、为各部门服务 D、为私人服务 3、在办公手段现代化中()是处理信息使办公室设备智能化的主要工具 A、信息来源 B、计算机 C、互联网 D、通信技术 4、()是在办公手段现代化的环境下办公室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所依赖的主要技术手段 A、计算机 B、互联网 C、激光排版 D、现代通信技术 5、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取决于()的政治性 A、国家的 B、机关的 C、领导工作 D、秘书个人 三、多项选择题 1、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有() A、明确的政治性 B、辅助性 C、服务性 D、政治性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1.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 2.物质是由大量的组成,且它们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的数量级为 m。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中,分子间存在力和力。 3.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距离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的 倍以上,每个分子能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也没有固定的。 4.将200mL的水和200mL的酒精倒在一起,混合后的总体积为( ) A.大于400mL B.等于400mL C.小于400mL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任何物体都能分割成极小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果将一块糖进行 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能够分成的最小微粒是( ) A.原子B.分子C.小糖块D.多个分子组成的颗粒6.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没有引力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香水瓶打开盖子后,满屋充满香味 B.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C.太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D.衣箱内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的味道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空气中及小的水珠就是分子 C.用挫挫铁块时,被挫下的铁粉就是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眼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9.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颗粒 B.分子是物体中不能再分割的最小颗粒 C.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D.分子是人们为了描述物质内部结构而想像出的模型,实际是不存在的

八年级物理下册 走进分子世界教案1 苏科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间有空隙; (3)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过程与方法】 ⑴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 以学生对导图的发言引入新课(要求一位学生事前准备,将导图内容扩展为一篇小短文进行发言。题目可以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同学们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有许多物质人们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如:山脉、桥梁、大海、森林、高楼等。有一些物质我们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通过别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如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在呼吸时便可体会到空气的存在。但是还有一些物质,我们即看不见、摸不到,也无法通过其他的器官感觉到它的存在,那我们又如何来认识和研究这些物质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的呢?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十分有效。那就是先根据一些已有的现象和经验,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去收集证据证实这种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下面就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这种思路来认识物质的结构。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活动7.1 选择一种模型: 【演示】用炭素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学生: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炭的颗粒。(同时对课本进行填充)

秘书基础试题及答案

秘书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一:秘书基础第一章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秘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这里的秘书是皇宫内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篆之类的文图资料,东汉时设“秘书监”,曹操为魏王时,设“秘书令”这里的秘书是指一种官职。现在的秘书是指一种职称或职务,是一种社会职业,是指直接协助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或私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2、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有:辅助性、政治性、服务性。 3、秘书工作的本质就是为领导服务 4、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政策性、高度的机要性。 5、我国党政机关的秘书部门,历来坚持“三服务”的宗旨,即为领导机关服务、为各部门服务、为人民服务。 6、秘书工作具有收录整理、录入打印、信息传递、会务服务、事务管理等多种手段。现在科技的发展使秘书工作手段不断开拓与创新,将为其工作开辟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地。 7、根据秘书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的性质,可分为政务

和事务两大类主要任务。 8、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把握上切实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三种意识”(2)在工作目标上,要做到“三个满意”(3)在工作措施上,要实现“三个转变”(4)在工作安排上,要抓好“三个环节”。 9、我国秘书工作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是:参谋职能强化趋势、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趋势、办公手段现代化趋势。 10、办公手段现代化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我国秘书部门的办公手段处于起步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说文》“秘书说曰:日月为易”,这里的秘书是指() A、皇宫内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箓之类的文图资料 B、一种官职 C、一种职称或职务 D、秘密的书 2、秘书工作的本质是() A、为领导服务 B、为人民服务 C、为各部门服务 D、为私人服务 3、在办公手段现代化中()是处理信息使办公室设备

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主题二 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考点一: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1、完成下表,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表达式 是否需要叶绿体 条件(是否需要光) 气体变化 有机物变化 能量变化 联系 2、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功能 3、取相同体积的培养液,分别放入透光瓶和不透光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小球藻,置于相 同温度及光照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透光瓶中产生氧气的量为0.3g ,不透光瓶中消耗氧气 的量为0.lg ,则透光瓶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量是 ( ) A 、0.4g B 、0.3g C 、0.2g D 、0.lg 4、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 湿度、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止 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地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 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 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 、 ①②④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⑥ 5、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 2 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植株在a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 、乙植株在e 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 、曲线b ~c 段和d ~e 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 、两曲线b ~d 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 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 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

秘书基础第九章答案

秘书基础第九章答案 篇一:秘书基础第一章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秘书基础》复习题 第一章秘书工作及其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这里的秘书是皇宫内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篆之类的文图资料,东汉时设“秘书监”,曹操为魏王时,设“秘书令”这里的秘书是指一种官职。现在的秘书是指一种职称或职务,是一种社会职业,是指直接协助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或私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 2、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有:辅助性、政治性、服务性。 3、秘书工作的本质就是为领导服务 4、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政策性、高度的机要性。 5、我国党政机关的秘书部门,历来坚持“三服务”的宗旨,即为领导机关服务、为各部门服务、为人民服务。 6、秘书工作具有收录整理、录入打印、信息传递、会务服务、事务管理等多种手段。现在科技的发展使秘书工作手段不断开拓与创新,将为其工作开辟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地。 7、根据秘书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的性质,可分为政务和事务两大类主要任务。

8、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做好办公室工作,必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把握上切实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三种意识”(2)在工作目标上,要做到“三个满意”(3)在工作措施上,要实现“三个转变”(4)在工作安排上,要抓好“三个环节”。 9、我国秘书工作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是:参谋职能强化趋势、秘书工作管理科学化趋势、办公手段现代化趋势。 10、办公手段现代化的发展大体经历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我国秘书部门的办公手段处于起步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汉书.刘向传》中记载:成帝“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说文》“秘书说曰:日月为易”,这里的秘书是指() A、皇宫内秘藏的书籍或谶纬图箓之类的文图资料 B、一种官职 C、一种职称或职务 D、秘密的书 2、秘书工作的本质是() A、为领导服务 B、为人民服务 C、为各部门服务 D、为私人服务 3、在办公手段现代化中()是处理信息使办公室设备智能化的主要工具 A、信息来源 B、计算机 C、互联网 D、通信技术

《走进分子世界》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 (2)了解扩散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4)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5)经历探究分子的模型、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的过程。 (6)体会抽象思维及类比方法的应用。 (7)养成乐于从生活中的可直观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事实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教学难点:分子的热运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热水、冷水、烧杯、墨水、量身、黄豆、小米、水、酒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情境引入】花园香气怡人.mp4》。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情境引入】东坡肉香气四溢.mp4》。 教师口述:当我们走进花园时,会闻到花香。在吃饭时,会闻到食物的味道。这是为什么?

讲授新课 一、分子模型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研究发现,将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了。人们将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很小,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例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 m,氢气分子的直径约为2.3×10-10 m。 教师活动:设问100 mL的酒精与100 mL的清水混合后,其体积为多少? 教师活动:演示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的实验。 将100 mL的酒精与100 mL的清水混合,搅拌。然后测量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应有实现现象: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小于200 mL。 教师活动: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隙。 教师活动:用绿豆和小米演示分子间存在间隙。 将100 mL的黄豆和小米混合,然后测量混合后的总的体积。 应有实现现象:黄豆和小米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 mL。 用黄豆与小米相混合的实现现象来猜想水和酒精混合后分子间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类比法。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分子间存在间隙.mp4》。 二、分子的运动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气体的扩散.mp4》。 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教师活动:解释人们可以闻到花香、菜香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能够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的有香味的分子进入到了我们鼻子的缘故。 教师设问:为什么菜热时我们更容易闻到香味?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扩散快慢跟温度的关系.mp4》。 教师活动:总结分子的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一、知识结构: 人体 物 质和 能 量来 源 于食 物 二、内容简介: 通过第一单元一、二两章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环境中获得的。本章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二级主题“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的具体要求,安排了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的膳食、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取等4节内容。第一节、第二节内容的安排要紧运用案例学习、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六种营养成分以及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第三节的内容通过反思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反思和修订自己的食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取才能被人体利用,第四节通过??????? ?????????????????????---质吸收的过程概述食物消化和营养物成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收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修订完善食谱了解科学饮食的原则反思一日食谱合理的膳食康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健量营养物质给我们提供能体营养物质构建我们的身营养物质的作用了解食物的主要成分饮食与营养

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和吸取过程,关注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本章教材通过“鉴定食物的要紧成分”和“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的实验,以及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缘故”等活动,还有讨论交流、资料分析、“DIY”等活动的安排来指导学生解决咨询题。在知识出现上,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了知识内容,将一些探究活动所需要的,但不是必须把握的内容,放在了“信息库”中,例如“营养成分表”、“小肠的特点”、“证明几种消化液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法”等,为学生学习、反思提供了资料;在第一节、第四节中的“提示”、第二节中的“超链接”、第三节中的“小资料”等栏目,差不多上作为辅助板块,关心学生在解决咨询题过程中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如此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进展规律,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力求从人与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有关营养的话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紧精神,又体现了本套教材“生物与环境的紧密关系”的核心思想。 饮食与营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讲出人体需要的要紧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要紧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 二、教材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