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陈代谢试题

新陈代谢试题

新陈代谢试题
新陈代谢试题

恩施州生物教学章节复习评价试题

恩施州教研室余厚军445000

注意: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简答题)两部分,满天为100分,在100分钟内完成。

第Ⅰ卷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是有关酶的四组叙述:

第一组:

a、生物体内在温和条件下所以能进行各种化学反应,是由于生物体内有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缘故。

b、例如血液凝固、萤火虫的发光都与酶有关。

c、再例如胰岛素也是酶的一种,在体内促进肝糖元的合成。

第二组:

a、由于酶存在是微量的,所以只要少量也能明显促进化学反应的速度。

b、蛋白质类酶其自身将伴随着与它有关的化学反应的进行而被分解。

c、参与血液凝固的纤维蛋白也是酶的一种。

第三组:

a、酶不是激素,不是由专门的细胞产生。

b、生长激素就不是一种酶。

c、淀粉酶水解的就是淀粉,因此它属于水解酶类。

第四组:

a、酶一般说来对热是稳定的。

b、氢离子浓度对酶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c、胰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好的表现。

①该组三个叙述,有一个是正确的,其它两个不正确②该组三个叙述全部正确

③该组三个叙述,两个是正确的,一个不正确④该组三个叙述全部不正确

在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判定一、二、三、四组叙述的正确性:()

A、④④②④

B、③④②①

C、②④②③

D、②③④①

2、利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不能:()

A、鉴定细胞的死活

B、说明细胞吸水的原理

C、检测细胞呼吸的强度

D、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同一生物学过程的是:()

A、C3 + [ H ] ——→C6H12O6

B、C6H12O6——→2CH3COCOOH + 4 [ H ]

C、CH3COCOOH ——→CO2 + [ H ]

D、[ H ] + 2O2——→H2O

4、下列物质中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①脂肪②C6H12O6 ③ATP ④磷酸肌酸⑤ADP ⑥AMP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反应式:ADP + ADP ——→A TP + AMP从左至右进行一般发生在生物体内:()

←——

A、AMP过量消耗时

B、ADP过量消耗时

C、磷酸肌酸大量积累时

D、A TP大量减少时

6、人们用降低生命活动来满足对粮食、水果贮藏或运输需要,下列措施中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是:()

A、降低环境温度

B、降低环境氧含量

C、降低环境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生物含水量

7、先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番茄至开花时节,然后将其移到缺磷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其他条件不变,待其果实成熟后与正常果实比较,结果是缺磷培养液中番茄果实:()

A、大,含有磷

B、小,含有磷

C、小,不含磷

D、没有差别

8、下列元素中属于植物必须微量矿质元素的是:()

A、C、H、O、N

B、N、P、K、B

C、Fe、Cu、Zn、Mo

D、B、I、F、Cl

9、将刚从新鲜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加入到盛有某种溶液中的试管中,没有发生任何反应,下列可能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A、溶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B、酶在细胞外失去催化活性

C、该酶对溶液中的物质没有催化作用

D、溶液的pH使酶失活

10、把大麦根浸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测得其对氯离子的吸收量高。在相同氯离子浓度的溶液中加入一些溴离子,测得其对氯离子的吸收量下降,且吸收了一些溴离子。如果用硝酸根离子代替溴离子进行实验,测得其对氯离子的吸收量与只有氯离子时相同,同时也吸收了一些硝酸根离子。下列有关解释中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探索主动吸收机理的实例

B、这是一个对矿质元素选择性吸收的实例

C、溴离子对氯离子的吸收有竞争抑制作用

D、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使用不同载体

11、C3和C5在叶肉细胞中可能发生积累,发生的时间分别是:()

A、光照不足时和温度降低时

B、光照减弱时和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时

C、温度下降时和供水不足时

D、二氧化碳减少时和供氧不足时

12、绿色植物不能通过下列哪个过程直接吸收C、H、O、N、P、S等元素:()

A、主动运输

B、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13、下列哪类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之前地球上还没有O2:()

A、蓝藻

B、绿藻

C、光合细菌

D、化能细菌

14、下列哪种气体可能在地球上出现得晚?()

A、NH3

B、H2

C、O2

D、O3

15、将重量相等的花生、小麦和大豆干种子分别浸泡到重量相等的清水中,在相同温度下48h后将种子沥干对水称重,余水重量依次减轻的是:()

A、花生>大豆>小麦

B、小麦>大豆>花生

C、大豆>小麦>花生

D、花生>小麦>大豆

16、下列反应中按能量释放的多少排列应是(按第一反应物均为1mol计算):()

①CH3COCOOH +O2 ——→CO2+H2O ②C6H12O6+O2 ——→CO2+H2O

③ATP——→ADP +Pi ④C6H12O6 ——→CH3COCOOH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7、植物细胞呼吸对细胞之所以重要,这主要是因为:()

A、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以供光合作用之需

B、它反复循环氧气,使大气氧平衡

C、它释放光合作用所捕获的能量,以供生命活动之需

D、它放出热量,以温暖环境

18、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O2的去向是:()

A、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与[ H ]结合生成H2O

B、在线粒体中被消耗—与[H ]结合生成H2O

C、在线粒体中被消耗—与C结合生成CO2

D、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与C结合生成CO2

19、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质壁分离中的“质”“壁”指的是:()

A、细胞质和细胞壁

B、原生质和细胞壁

C、原生质层和细胞壁

D、细胞膜和细胞壁

20、下列哪些器官在组织缺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①新鲜猪肝②新鲜土豆(块茎)③活的玉米胚

④新鲜苹果(果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

下列选择题以组题形式出现,每组内容相对独立,包括多个小题。

第一组:人们为了研究动物体内氨基酸的代谢作了下面的实验:

①给狗喂以含15NH4Cl的食物,或含15N的氨基酸,发现狗的尿液中的物质A含有15N。

②给狗喂以含NaH14CO3的食物,发现狗的尿液中物质A含有14C。

③将含15NH4Cl和NaH14CO3两种物质的食物同时喂以狗,在其尿液的物质A中同时含有15N和14C。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21——24小题。

21、物质A是狗代谢中一种正常的代谢终产物,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氨基酸

B、尿素

C、葡萄糖

D、尿酸

22、根据实验推测,动物在正常代谢状态下用来合成物质A的物质是:()

A、NH4Cl和NaHCO3

B、NH3和CO2

C、NH3和NaHCO3

D、NH4Cl和CO2

23、正常的代谢中物质A应是下列哪种物质代谢的终产物?()

A、蛋白质

B、核酸

C、脂类

D、糖类

24、如将狗的肝脏切除,其尿液中物质A含量显著降低;如将狗的肾脏切除,则物质A不能被排出体外,大量积累于血浆。由此推知物质A的合成和排出主要发生在:()

A、肾脏和肝脏

B、心脏和肾脏

C、肝脏和肾脏

D、心脏和肝脏

第二组:下列反应是葡萄糖在人体分解释放能量的主要过程。

①C6H12O6+2ATP——→2CH3COCOOH+4 [ H ] +4A TP

②2CH3COCOOH+6 H2O +6O2——→6CO2+12H2O +36A TP

③ 2 CH3COCOOH+4 [ H ] ——→2A

根据以上反应回答25——29小题。

25、人体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mol葡萄糖净生成A TP及每1molATP贮藏能量分别是:()

A、40mol和大于30kJ

B、38mol和大于30kJ

C、36mol和大于40kJ

D、38mol和大于40kJ

26、在红细胞中完成的反应是:()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7、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过程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

28、剧烈运动时发生的反应是:()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

29、反应③中A 代表的化合物是:( ) A 、C 3H 6O 3 B 、C 2H 5OH C 、C 2H 5OH 和CO 2 D 、C 3H 6O 3和CO 2

第三组:下图中A 、B 、C 、D 各代表人体内不同的功能单位,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①为动脉,②为静脉。

根据以上四图回答30——33小题。

30、流经该结构后,血管中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这个结构可能是:( )

31、流经该结构后,血管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降低。这个结构可能是:(

32、对血糖浓度的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 33、下图中能正确说明上图中两种结构相互关系的是:( )

四支试管中的①为有机培养液:洗碗水 ②为无机培养液:含各

种无机营养的培养液。下面34——38小题与甲、乙、丙、丁四图有关。

34、假定四只试管里分别正常生活着硝化菌、红硫菌、酵母菌和乳酸菌四种微生物,依上述生物的排列次序,它们分别生活

在:( )

A 、乙、甲、丙、丁

B 、甲、乙、丁、丙

C 、甲、丙、丁、乙

D 、乙、丁、甲、丙 35、甲、乙、丙、丁四只试管中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①光能自养需氧型 ②光能异养需氧型 ③化能异养厌氧型 ④化能异养需氧型 ⑤化能自养需氧型 ⑥化能异养需氧型 ⑦化能自养厌氧型 ⑧光能自养厌氧型

A 、⑤⑥③①

B 、③⑤③⑧ C

、④⑦⑥②

D 、⑦④③⑧ 36、依照丁试管的条件,该试管还可用来培养哪类生物?( ) A 、变形虫 B 、草履虫 C 、蓝藻 D 、水螅

37、将甲试管中的生物充分研磨后高速离心分离,一只试管取上清液,另一只试管为沉淀物(含各种细胞器)的稀释悬浮液。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ml ,如图A 、B 装置好后于37℃水中保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装置是:( )

A 、A

B 、B

C 、A 和B

D 、没有

38、将上述装置的10%葡萄糖液用10%丙酮酸液代

替,其他条件不变,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装置是:( )

A 、A

B 、B

C 、A 和B

D 、没有

第五组:内环境及其稳态。

39、一个急性痢疾病人(拉肚子)其内环境的改变可能是:(

A 、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

B 、血浆渗透压上升,组织液减少,组织脱水

C 、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减少,组织脱水

D 、血浆渗透压上升,组织液增多,组织水肿 40、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内环境是一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细胞液

B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内环境为细胞的物质交换提供了场所

C 、内环境的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其渗透压的维持与无机盐的浓度有关

D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空1.5分,共60分,本卷满分为100分,100分钟内完成)

41、根据下面三个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2年以前,人们发现了数千种酶,它们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1982年,Thomas Cech 从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生物大分子具有自我催化作用,并提出核酶的概念,对传统的酶概念提出了挑战。

材料二:人们早就知道,蛋白质类酶有很多种类必须与一些辅助因子(金属离子和有机小分子)结合才有催化作用,这类酶称为全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易分离的辅助因子称为辅基,与酶蛋白结合不紧密易于分离的辅助因子称为辅酶。

A B C A

上清液沉淀物 澄石灰

材料三:为了弄清酶的性质及辅助因子的作用,请做下面实验:

①准备四种酶液:

a.将破碎的酵母菌悬液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b.取a中上清液一部分放入试管,90℃加热1分钟后冷却备用;

c.取a中上清液一部分放入透析袋加大量蒸馏水充分透析后,取酶液备用;

d.一部分b、c的等量混合液备用。

核酶的化学本质是,

(2)写出1号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3)2号试管没有反应的理由是:。

(4)3号试管没有反应的理由是:。

(5)4号试管有反应的理由是:。

42、下面是绿色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病症检索表,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A.老叶病症

B.病症常遍及整株,基部叶片干焦或死亡

C.植株浅绿,基部叶黄色,干燥时褐色,茎短细………………………………………………………N C.植株深绿,常红或紫,基部叶黄色,干燥时暗绿色,茎短细………………………………………P B.病症常限于局部,基部叶片不干焦但杂色或缺绿,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

C.叶杂色或缺绿,有时呈红色,有坏死小斑点,茎细…………………………………………………Mg C.叶杂色或缺绿,在叶脉间或叶尖和叶缘有坏死小斑点,茎细…………………………………………K C.坏死斑点大,普遍存在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叶厚,茎短…………………………………Zn A.嫩叶病症

B.顶芽死亡,嫩叶变形和坏死

C.嫩叶初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Ca C.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叶捻曲…………………………………………………………………B B.顶芽仍活但缺绿或萎蔫,无坏死斑点

C.嫩叶萎蔫,无失绿,茎尖弱……………………………………………………………………………Cu C.嫩叶不萎蔫,有失绿

D.坏死斑点小,叶脉仍绿……………………………………………………………………………Mn

D.无坏死斑点

E.叶脉仍绿………………………………………………………………………………………Fe

E.叶脉无绿………………………………………………………………………………………S (1)上表中属于可再利用的微量矿质元素的是:。属于不可再利用的微量矿质元素的是:。

(2)多种矿质元素的缺乏,都可能引起叶绿素形成障碍,请你写出5种以上的元素来:。

(3)将植物充分燃烧后对灰分进行分析,是确定矿质元素的常用方法。对某植物的灰分分析发现,该植物的灰分中不含有上表中的元素,还含有其它Cl等必需元素和等非必需元素(填1—2种)。

(4)五、六十年前,人们偶然发现了钼对植物的作用:新西兰一个牧埸大片牧草长势很弱,发黄枯萎,施用大量N、P、K也无济于事。偶然发现有一小片牧草特别茂盛,原来其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们总是抄近路经过这片草埸,他们鞋上带来的钼矿粉使牧草生机昂然。后来人们用150g/hm2钼使这片草埸恢复生机。说明钼是植物生长的元素(必需/ 非必需;大量/ 微量)。研究表明,钼是固氮酶的重要成分,大量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尤其是根瘤的含钼量比根系高5——15倍,说明根瘤是豆科植物作用的场所。

43、一个研究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机理,他们完成了以下操作:

①在不接触CO2的情况下对破碎的叶绿体悬液照光

②将叶绿体膜打破,让叶绿体基粒和基质释放出来

③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提取出来

④在完全黑暗中将14CO 2引入无叶绿素的基质溶液中,发现14C 6H 12O 6 ⑤离心分离去掉叶绿体基粒

⑥不经光照直接去掉叶绿体基粒,在完全黑暗中将ATP 、NADPH (氢的供体)和14CO 2加入无叶绿素的基质溶液中,发现14C 6H 12O 6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对以上①—⑤步实验操作按实际操作的先后次序排序: 。 (2)编号为①的操作得到了哪些物质? 。

(3)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由 两个阶段组成,在光合作用的第一阶段需 而不需 ;第二阶段需第一阶段提供 和外界提供 。

(4)为什么要用碳的同位素作实验? 。 44、右图是某作物的某营养元素与产量的关系图,据图回答:

(1)最好把图中产量曲线的哪一点的营养元素浓度称为临界浓度? 。它是我们合理施肥的重要指标。

(2)由图可知,为了获得作物高产,又不至造成肥料的浪费,施肥量应控制在 范围内。在 范围会造成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3)农彦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 对

农业生产更重要。如果图中A 点表示尚未施肥时的植物中的元素浓度,说

明为什么不施肥也能获得一定产量的原因。

45、三硬脂酸甘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用脂肪之一,其分子式是:

C 57H 110O 6,进入消化道后按下面反应式水解:

三硬脂酸甘油脂 + 3H 2O ——→ 甘油 + 3硬脂酸

请回答下列与该物质相关的问题:

(1)在人的消化道内完成上述反应所必须物质有(三种): 。 (2)分解1mol 三硬脂酸甘油脂产生的CO 2和消耗的O 2的体积比是 ,分解1mol 葡萄糖产生的CO 2和消耗的O 2的体积比是 。可见氧化分解脂肪时产能量和耗氧量比氧化分解葡萄糖时为 (多 / 少)。

(3)根据相关知识,推出硬脂酸的分子式是: 。 46、就人的呼吸运动与排泄回答问题。 (Ⅰ)关于人的呼吸运动请回答:

(1)Ⅰ图是人体呼吸运动时膈肌的三种状态,人体在平静呼气结束时的膈肌状态如Ⅰ图的 所示,平静吸气时膈肌将移动到如Ⅰ图的 所示位置。

(2)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骨的运动状态是 (向内向上/ 向内向下/向外向上/ 向外向下)运动。这主要是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收缩的结果。

(Ⅱ)上图的Ⅱ图是对人一次性饮用1000mL 清水和一次性饮用1000mL 等渗盐水后的尿的排泄试验曲线图,图中箭头所指为饮水时间。

(1)由Ⅱ图可知,一次性饮用1000mL 后,尿量显著增加, 小时末尿量达到最大。检查发现该尿液中溶质含量 。

(2)尿量是否增加与饮用水的浓度有关,这是人体为了保持 的相对稳定而进行的调节作用的结果。这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预料,人体饮用高渗溶液后尿量会 。

量植物中营养元素浓度

时间/小时

排尿率 甲 乙 丙

Ⅰ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简答题:

41、(1)RNA(核酸)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2)C6H12O6————→2C2H5OH +2CO2 + A TP

(3)高温加热使酶失去生物催化活性

(4)透析时使酶失去了辅助因子(辅酶),从而使酶失去了催化能力

(5)因b中仍存在辅助因子,c中含有活性酶蛋白,b和c混合使酶成为全酶,具有了催化能力

42、(1)Zn B、Cu、Mn、Fe

(2)Mg、N、Mn、Fe、Zn、P、B、S

(3)N Si、Al、I ……

(4)必需微量固氮

43、(1)③→②→①→⑤→④

(2)O2、[ H ](NADPH)和ATP

(3)光反应和暗反应光、H2O CO2ATP、[ H ](ANDPH)CO2

(4)得到的葡萄糖含14C,以区别叶绿体溶液中预先可能存在的葡萄糖

44、(1)B

(2)Q—R S—T

(3)水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的各种矿质元素,因某些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而产量低下

45、(1)胆汁、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

(2)0.7(0.699) 1 多

(3)C18H36O2

46、(Ⅰ)

(1)乙甲

(2)向外向上肋间外肌

(Ⅱ)

(1)清水 1 少

(2)内环境减少

2020高考生物 考点7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精讲精析 精品

高考考点7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 本高考考知识点在高考题中考查的不是太多,主要考查概念,比如,同化作用和弄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新陈代谢的类型。此高考考知识点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联系密卸,与生命的起源、生态系统的成分等知识点有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自养型、弄养型、需氧型、厌氧型生物、兼性厌氧型生物的本质,由养型生物包括光能由养型、化能由养型,他们自身能够制造有机抽,不需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而弄养型生物由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拘,因此,解决这类题目主要是分析是否能够合成有机物即可:需氧型生物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厌氧型生物必须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够生存,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要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在有氧还是在无氧的环境生存就行。考查较多的是兼性厌氧生物的作用,如酿酒等。 Ⅰ热门题 【例题】将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 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 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下图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同化 作用与弄化作用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要熟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等生理作用的过程、条件、原理及意义。 【解析】在种子萌发的初期,由于种子的吸胀吸水,使种子的重量增加,但由于此时期种子的细胞呼吸加强,子叶中有机物的消耗不断增加,所以种子湿重的增加主要是吸收水引起的,而种子的干重却是减少的。当胚根首先萌发为根,根可以吸收矿质元素,同时子叶展开,可以进行一段时期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后子叶萎缩失去光合作用,而幼叶出现后便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整个种子萌发期间细胞呼吸不断加强,但光合作用出现后,植物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使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加,幼苗不断地生长发育,其干重也不断增加。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判断四种曲线图中只有A图的曲线变化符合种 子萌发成幼苗期间其干重的变化曲线。 【答案】 A 1解除休眠期的干种子吸水后,细胞呼吸强度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 B 指导:考查处于萌发期的种子细胞内代谢情况的变化。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细胞代谢非常缓慢,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极少,而种子一旦解除休眠开始吸水后,细胞质黏度降低,细胞代谢开始旺盛,各项生命活动逐渐活跃,所需能量不断增加,因此呼吸强度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 2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尤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指导:尽管红细胞携带氧气,但由于本身不含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红细胞含有无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无氧呼吸,原料是葡萄糖,产物是乳酸和能量。

期末复习(七)人体的新陈代谢

期末复习(七)人体的新陈代谢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①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口腔:牙齿咀嚼,舌搅拌(物理性消化)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 咽:进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胃: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胃壁的平滑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的 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能吸收少量的酒精和水。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十二指肠内侧壁 有总胆管和胰管的开口。小肠内表面的粘膜上有成千上万个小褶皱,褶皱上的突起叫绒毛, 绒毛的存在可以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约增加30倍,从而使小肠大幅度的增加了消化和吸收 的面积。 大肠:盲肠一端有一蚯蚓状的小盲管,这就是阑尾。如果食物残渣或寄生虫落入其中,容 易引起阑尾炎。 ②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以及分布于胃壁上的胃腺和肠壁上肠腺,均可以分泌消 化液,除肝脏分泌的胆汁外,其他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唾液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 胃腺: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何胃蛋白酶构成,胃酸就是盐酸,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 质。 肠腺: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是可以帮助脂肪的乳化,使 脂肪变成脂肪微粒。并能解毒等。 2食物的消化过程: ①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胃肠蠕动 ②化学性消化: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3、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1)呼吸系统包括传送气体的呼吸道,进行气体交换的肺以及呼吸肌组成。 ①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所组成。 鼻是呼吸系统的门户,鼻毛能滤去空气中的灰尘; 鼻腔内表面的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毛细血管能调节吸入的空气温度;粘 液腺能分泌粘液,是鼻腔保持湿润,可粘住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并可湿润吸入的空气 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路; 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细支气管及其最小分支末端膨大的肺泡组成,肺泡是人体 与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③呼吸肌主要包括肋间肌和膈肌。 (2)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和大气的交换)依靠呼吸运动来完成, 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变小,肺随之缩小,肺内已经交换的含较多 二氧化碳的气体被排出体外。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4、吸烟的危害:(1)长期吸烟,可引起动脉硬化,并诱发冠心病 酶 酶 胆汁 酶 酶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酶的发现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9040718.html,),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

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 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性时,引导学生与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可使学生易于理解酶的催

2018年中考科学专题集训:人体的新陈代谢 (无答案)

2018年中考科学专题集训:人体的新陈代谢 一、单选题 1. 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过程引起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B .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 .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 .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 如图显示一人处于静态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的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 .从V到X期间,肺排出空气 C .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 .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少 3. 如图所示表示每次呼吸肺内气量的变化曲线。与此相适应,符合肺内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 . B . C . D . 4.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一组是() A .蛋白质、无机盐、水 B .脂肪、维生素、糖类 C .维生素、无机盐、水 D .脂肪、蛋白质、糖类 5. 在用猪心脏做灌流实验时,某同学将肺动脉和下腔静脉扎紧,然后向上腔静脉注水,水会从那条血管流出?() A .从肺静脉流出 B .从主动脉流出 C .从上腔静脉倒灌出来 D .从肺动脉流出 6. 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 .两者均增多 B .两者均未增多 C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 .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7. 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 .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 .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 8. 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或结构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葡萄糖、蛋白质、水和无机盐等都会明显减少 B .血液流经肺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废物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废物少的静脉血 D .血液流经大脑后,氧气和营养物质都会相应减少 9. 如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A .血液流经肺部时对氧气含量的变化 B .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C .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 .血液流经垂体时生长激素含量的变化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通过对生物体新陈代谢类型的学习,使学生对复杂多样的生命自然界有一个较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并通过判断某一种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题的重点是:各种代谢类型的特点,自养型、异养型的区别和相互依存关系,需氧型和厌氧型的关系。 本课题可以说是新陈代谢一章的总结课,除化能合成自养型是新知识外,其他内容全是初中学过的或本章内容的简要概述。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复习、总结有关代谢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本课题内容也是为后面学习生物的进化和生物与环境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充分认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生物类型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2.本课题的难点是化能合成作用。这一知识点所以难,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对于硝化细菌也极陌生,因此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容易接受这一难点知识。可采用与光合作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二者的不同点在干能量来源不同,相同点都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都属于自养生物。 3.由于本课题采取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讨论的方式,所以组织好阅读和讨论成为组织教学的难点。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改为运用谈话法,组织学生回忆、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按代谢类型加以归纳总结,则可以降低组织教学的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思路: 1.首先让学生看书,阅读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知识。看书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什么是新陈代谢? (2)为什么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新陈代谢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 (3)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怎样划分的?自养型代谢与异养型代谢根本的区别是什么?需氧型代谢与厌氧型代谢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化能合成自养型与光能合成自养型有什么区别? (5)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有什么特殊地方? (6)对于一种生物如何分析它的代谢类型?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总结以下内容: (1)复习有关新陈代谢的知识,进一步明确: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同比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同时进行的相反过程,两个过程中都包含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内容。这些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酶的催化和能量的供应。生物体只有通过新陈代谢才能木断地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是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进化的基础。以上内容可简化记成:“两种代谢、两个过程、一个更新、一个基础。 (2)新陈代谢类型的知识,重点归纳以下几点: ①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不同的代谢类型,生物体代谢类型是根据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方式的木同划分的。 ②同化作用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将外界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

每七年,人体的新陈代谢,就等于再换了一个我

每七年,人体的新陈代谢,就等于再换了一个我 在《文学回忆录》里看到木心说,养生后来堕落成“活命哲学”。很欣慰,人生常有快乐才是对生命的最好安慰。于是,本来不打算吃夜宵的,但率性而为,给自己下了碗面,煎两片培根做浇头。吃完由衷的觉得,值得。买了一个很便宜的啤酒杯,做茶杯。好处在于够重。一杯茶倒好,该有斤把,估计是不会轻易的摔掉了。我喝茶便是属于饮牛那种,要的是不麻烦就好。晚上泡正山小种,泡好一杯,下一杯蓄水的时候,可以顺便再上一次厕所。一举两得。给长大的绿萝换来一个大瓶子,继续水培。原来这个瓶子水培的是滴水观音,不知道怎么,在有一年澎湃的生长以后,每况愈下,最近只留下一片叶子。水瓶里还有几个螺蛳,春天祭祖的时候从乡下的河里巢来的,直接养到现在。繁殖了许多小螺丝,无声无息的活着。无声无息的。书房小床上有一堆书,每本确保都看了几页,这几页的长度,往往取决于电脑重启的时间。每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是忽然觉得怎么就到了要睡觉的时候,这两天还睡得迟了,导致早上起不来,今早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被我痛斥。我说你节日加班的幸福职业男,怎么这么没有眼头见识打扰我难得的一个懒觉。话说的时候,已经早上九点,骂完以后,顿觉神清气爽,倒头再睡,直接睡到午饭时间。午饭的内容不够充实,主要是吃鱼类过于麻

烦。我忽然忘记我在吃饭的时候看了什么电影。我的记性糟糕透了,还是那个电影糟糕透了。于是我记得还看了一个还不错的电影。现在寻找可看的东西,必须是非常脑残的那种。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所以必须一心几用,填充时间的方式很多,等你打算想去回忆一下究竟填充了什么的时候,想来想去,还是空白。即便这刻我想起来了,中午看的不是电影,看的是过期的《康熙来了》。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艳梦,主要那个梦中的某个瞬间丝丝入扣,栩栩如生。后来回想,居然自己都觉得害羞。因为我把它当真了,成了记忆中的一部分。梦中的人生其实是很漫长的,如果每每不同也就算了。恐惧的是,这些梦会延续。当然,也不全是艳梦。似乎过着两种生活。然后梦与现实纠缠混乱。很难清醒的抽离出来。中午的时候,朋友发来几个初中女同学的照片问我认识不认识,我怎么能不记得呢。就是,有点失落。认识又如何?记得年轻时候记住的一句日剧台词,男猪脚对女猪脚讲,一直想得到你在哪里的消息,哪怕洗澡洗到一半光着身子也要跑出去找你。现在呢,心里一定会有想着的人,但洗澡肯定会洗完。然后对着镜子,冷静的想上一会。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不去了。再前段时间,和几个同学吃饭叙旧。癫狂到深夜三点。但如果真心想找个人安静的说会话,恐怕大家都觉得尴尬。人生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每个段落其实都不是很平滑对接的。有时候,只是一小段时间,就不再来往的那个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高中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课题 新陈代谢与酶 (二)课型 探索性实验课 (三)教材内容及位置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45~48页 (四)课时安排 本节重点是理解酶的概念和酶的特性。酶的概念是与酶的发现史联系起来的,可采用讲述法。酶的特性是通过探索性实验实验四、实验五,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得出。 根据教参,讲述和实验约2课时。如果将两节课分开,不利于整体教学,因此,我计划用两节连堂课在实验室内完成该节全部教学目标。 (五)编排意图 教材绪论说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既然是化学反应,就有催化剂。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探索性实验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也是让学生知道实验是生物学的学习研

究和实践中不可缺少的。 (六)前后联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多种消化酶在食物的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且做了“观察唾液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本节从酶的发现史入手,简单介绍过程,总结得出酶的概念,再通过实验得出酶的特性,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其它生命现象奠定基础。 (七)教学目标 1、酶的发现(A:知道) 2、酶的概念(c:理解) 3、酶的特性(c:理解) ①实验五: a、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b、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②实验四: a、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效率的方法 b、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以上目标是按《大纲》要求确定的。 (八)教学重点 1、酶的概念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的特点 实验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故本节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教学同等重要,同为重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的新陈代谢 (真题卷)

浙教版初中科学2018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 1.(2018 嘉兴)近年来,罗汉松逐渐成为城市进路绿化的新宠。在移栽罗汉松的过程中,为了 提高成活率,常采取如图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 减弱光合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降低蒸腾作用 D. 预防虫害侵袭 2.(2018 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 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 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 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 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3.(2018 台州)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 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S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 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 B. 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 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 D. 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2018 湖州)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营养物质 D. 能量 5.(2018 金华)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痛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 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 寄生的部位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2018 金华)10.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7.(2018 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二、填空题

高一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高一生物新陈代谢与酶教案 P>在进行酶的特性教学时,教师可提问: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演示有关实验,也可安排相应的学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即酶的高效性、专一性与多样性特性。 (1)酶的高效特性实验,实验前有必要简单介绍两项内容: 一是过氧化氢这种物质,它是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生物体可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无机催化剂三价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二是本实验的实验步骤。 实验后,让学生讨论得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铁离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列举其他实例,概括酶的高效性。教师还应强调正是由于酶的存在及其高效性,所以许多代谢反应在体外很难发生,在体内却可迅速进行。 (2)酶的专一性特性

实验前可提问:“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同属糖类,唾液淀粉酶 能否消化水解这两种物质?” 本实验所涉及的颜色反应要在实验前跟学生说明清楚。淀粉水 解成的麦芽糖和蔗糖水解成的葡萄糖、果糖在煮沸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会有砖红色沉淀物质产生,淀粉和蔗糖与斐林试剂无此反应。因此,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淀粉和蔗糖溶液中是否有麦芽糖和葡萄糖及果糖,进而推测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进一步实例说明酶的专一性是酶普遍具 有的特性; (3)酶的多样性原理,可在学生理解酶的专一性原理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的多样性让学生分析得出。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量让学生做《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 性的条件》,这对于训练学生分析实验能力,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等都是很帮助的。

高中生物 第3章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3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全套导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自学导引】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 1、概念: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二、新陈代谢的类型 1、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依据: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 2、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依据: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 【思考导学】 1、在白蚁消化道里分解纤维素的鞭毛虫,属于何种新陈代谢类型?答案:异养厌氧型。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池内,甲烷菌能把池内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但也发现,沼气池密封不好,沼气产量明显下降,由此判断,甲烷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答案:异养厌氧型

3、需氧型、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厌氧型、异养厌氧型这四种代谢类型的进化顺序是_____________。答案:异养厌氧型→自养厌氧型→需氧型→化能合成作用 【学法指导】 1、掌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关系: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是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同化作用是合成物质、储存能量,而异化作用则是分解物质、释放能量,所以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同时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异化作用分解的物质正是同化作用合成的,异化作用释放的能量正是同化作用储存的。所以没有同化过程摄入和合成,就没有异化作用的分解和排出?反之,没有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同化过程中也不可能实现摄入与合成。生命就是同化和异化相互作用的运动形式。因此,这两个过程一定是同时进行,无法分出先后的。 2、掌握新陈代谢中的特殊类型(1)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属化能合成作用型细菌,与多数细菌不同,其同化作用时是以氧化体外环境中的无机物来获取能量,用于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其反应式如下:硫细菌就是利用前两步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2)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是真核生物。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在

人体的新陈代谢-知识点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①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②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吸收;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分别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③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1)小肠长,有皱襞,内壁形成小肠绒毛,可扩大小肠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④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一点与无机催化剂相似。 (2)酶的特点: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不稳定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也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作用特点.对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3.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1)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外,其他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溶于水的有机物小分子,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糖类、蛋白质、脂肪这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必须在各种消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完成,它们的具体途径为: (2)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①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口腔可以使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②酸性的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它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 ③小肠中的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分别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它可以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初步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使学生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通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价值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酶的发现 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现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实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性 酶的特性主要是通过安排了有关的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酶的三个特性,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实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通过《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后,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教法建议 1、使学生在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如何自我更新的,合成与分解是如何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生命。 例如,为使学生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教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在本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完成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须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现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样可让学生充分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性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实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补充.消耗

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补充.消耗 研究人员发现,4个基因似乎能决定人们消化食物的速度,这项发现将来也许能帮助医生给病人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 据柏林媒体11月28日报道,新陈代谢情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人更易患上糖尿病之类的疾病,这也解释了饮食、锻炼、药物对不同病人产生的结果各不相同的原因。 研究人员共扫描了284个人的基因,发现FADS1、LIPC、SCAD和MCAD这4个基因能决定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 德国慕尼黑的黑尔姆霍尔茨中心研究人员卡斯滕·祖雷说:“这些基因似乎与新陈代谢有关,或者能对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 祖雷说,这方面的可能为更个性化的护理开辟了道路,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基因构成来研究他们的新陈代谢情况,再根据这些情况决定如何进行治疗。这对于治疗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和肥胖可能尤其有效。 祖雷和同事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月刊上撰文说:“这些发现使我们可以根据基因和新陈代谢两方面的特点来作出判断,从而带领我们向个性化护理和营养供给迈进。” 新陈代谢 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自身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物体的这种不断的自我更新,是新陈代谢的实质。 新陈代谢的意义:新陈代谢是人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和生物表现出来的生长、发育、生育、遗传和变异等特征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将终结。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同作用。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并贮藏能量。异同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部分物质,释放能量,并排出废物。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水对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意义 当在一定时间内喝下17盎司(约两杯)水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加快30%。按照这一研究结果,每天喝下1.5公升的水,每年能多燃烧掉17400卡路里热量,减掉5磅体重。 人体新陈代谢率 人体新陈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人体表面积产生的热量。代谢是一种化学产热过程,即人体活细胞中所有化学变化的总称。食物与氧经化学变化产生人体所需能量。人体活动量越大,新陈代谢率越高。正常人体耗氧1L可产热20.6KJ.新陈代谢率单位为Met,1Met等于58.2W/m2或50kcal/(m2·h)。人体新陈代谢率静坐时为基准1Met,平躺时为0.7Met,步行时(速度为0.89m/s)为2.0Met,打篮球时为7.6Met。 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

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

自然教案-第二册3、7新陈代谢 本节教学内容是整章内容的归纳总结,但更确切的理解应是本章的深化和提高。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孤立的、缺少系统性的。只有通过本节的学习,才能深刻理解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消化、呼吸、排泄、循环四个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系统,也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新陈代谢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括性很强的概念,学习时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先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意义。 根据教材特点,既然是归纳总结,说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切入口,深入浅出;但同时又应考虑到更高要求——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本节可选择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设置问题——→课外学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评论——→教师点评总结——→实例分析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人体内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过程。 (二) 技能目标 在知识教学过程(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9040718.html,)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中能量的转变。 三、教学准备

第3~4课时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含代谢类型)

第3~4课时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含代谢类型) [精题赏析] 例1:恒温动物离体细胞新陈代谢强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是 例2:人在受伤时,假设伤口较深那么易得破伤风,而伤口较浅那么一般可不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你认为以下哪组生物与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相同? A.蘑菇和根瘤菌 B.蛔虫和乳酸菌 C.大肠杆菌和炭疽杆菌 D.酵母菌和蓝藻 例3:下图是动物体内三大类有机物相互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有。〔填序号〕 ⑵④过程最终要通过作用才能转化成氨基酸,人体合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一部分不能由过程④获得,必须从食物中 摄取,这些氨基酸称为。 ⑶⑥过程首先要进行作用才能完成,此过程必定伴随特定代谢终产物的产生。 ⑷三大类有机物中任一类有机物能否完全由另两类有机物转变而来? ⑸动物冬眠时,三大类有机物在体内氧化分解进行供能的顺序依次是。〔填物质的名称〕 ⑹假如你是医生,你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课堂巩固] 1、以下分别属于脱氨基和氨基转换作用的实例是:〔〕 ①苏氨酸→丁酮酸+NH3②谷氨酸→氨基丁酸+CO2 ③谷氨酸+丙酮酸→酮戊二酸+丙氨酸④谷氨酸+NH3→谷氨酰胺+H2O A.①③ B.②③ C.③① D.①④ 2、下图示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内的四种情况。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后,曲线变化最明显的是 3、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膳食,尤其多食高糖膳食 B、不吃脂类含量高的食物 C、注意吃一些含磷脂较高的食物 D、多吃糖类和蛋白质 4、关于脂类在人体内的代谢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能够脂肪的形式在皮下和肠系膜储存起来 B、作为细胞的要紧能源物质被利用 C、经分解后能够转变为糖元 D、以脂肪的形式储能比糖元多 5、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能够直截了当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6、脂肪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不属于其致病缘故的是 A、脂肪摄入量过高 B、脂蛋白摄入量不足 C、脂蛋白合成受阻 D、磷脂合成受阻 7、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能够确信的是

人体的新陈代谢教案

课题人体的新陈代谢 教学目标食物和摄食: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呼吸与气体交换;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说出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 体内物质的运输: 1.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 2.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 3.通过观察,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4.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 能量的获得: 1.了解氧化供能的过程; 2.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归纳、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重点 难点 血液循环;呼吸循环;体内物质转换; 环节教师活动 基础知识 知识梳理 1.动物的食物和摄食 营养素作用吸收情况 无 机 物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直接吸收 无机盐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有 机 物 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蛋白质 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能为 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先消化 再吸收 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贮藏能量 食物纤维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 利于排便 不吸收 2、消化系统: 1.组成: 其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 (3)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消化类型: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4.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及代谢产物: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肌肉膈肋骨移动胸腔体积胸腔内压力气流 吸气 膈肌、肋 间肌活动 变得扁平 向上 向外 增大减小进入肺部 呼气恢复拱形 向下 向内 减小增大离开肺部 4、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咽:通道 呼吸道喉: 气管、支气管 部分支气管 肺肺泡管(有很多肺泡)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 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 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物质消化产物代谢终产物 糖类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 蛋白质氨基酸二氧化碳和水 脂肪甘油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 流入部位:口腔胃胆囊小肠小肠 第 1 页共1 页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八章新陈代谢

第八章新陈代谢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有关体温的知识;理解人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重点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中对各项生理活动的综合分析,得知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联系,从而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初步建立生物学观点,因而新陈代谢是教学重点。 2.本课的难点也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的概念涉及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是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关于物质的交换,涉及食物与饮水的摄取,气体的吸入;食物残渣与废物的排出,气体的呼出,这些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关于体内物质的变化,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涉及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包括气体的运输)及代谢终产物的生成等。用一节课的时间将众多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至于能量的交换与能量在体内的变化,更是涉及面宽且非常抽象。因此学生对能量的学习和理解是本节主要的难点。 深入理解本章编者的编写意图,不要直接给学生新陈代谢的概念,最好也不要由教师直接讲述新陈代谢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复习、掌握了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和排泄的基础上,通过将以上各部分生理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水到渠成,给出新陈代谢的概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章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排泄?排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对照挂图简要说明尿的形成过程。 2.引人新课:

(七年级生物教案)新陈代谢教案

新陈代谢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有关体温的知识;理解人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于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特征,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学生学习了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中对各项生理活动的综合分析,得知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联系,从而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新陈代谢,初步建立生物学观点,因而新陈代谢是教学重点。 2.本课的难点也是新陈代谢的概念。因为: 新陈代谢的概念涉及到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变,是涉及面非常广的概念。关于物质的交换,涉及食物与饮水的摄取,气体的吸入;食物残渣与废物的排出,气体的呼出。这些指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关于体内物质的变化,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涉及物质在体内的运输(包括气体的运输),涉及代谢终产物的生成等。用一节课的时间将众多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至于能量的交换与能量在体内的变化,更是涉及面宽且非常抽象。学生对能量的学习和理解是本节主要的难点。 建议教师深入理解本章作者的编写意图,不要直接给学生新陈代谢的概念,最好也不要由教师直接讲述新陈代谢的概念,而是在学生复习、掌握了体内物质的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和排泄的基础上,通过将以上各部分生理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水到渠成,给出新陈代谢的概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章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提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