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

2.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1世纪末

3.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4.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5.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

6.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A.完善三省六部制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7.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主义精神 B.民主科学精神

C.民主法治精神 D.民主革命精神

9.下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阶段 B.百团大战——第三阶段

C.中共七大召开——第二阶段 D.重庆谈判——第四阶段

10.(“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一国两制”的实践

1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12.(2019·菏泽中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13.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指()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4. 17~18世纪,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中两场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都把专制国王送上断头台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

D.都颁布法律确立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

1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俄、日两国的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农奴制

B.俄国1861年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16.“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法律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右图反映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殖民体系崩溃。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纳米比亚的独立 D.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19.有学者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为了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 B.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帮助本国度过了严重危机 D.提出“政治多元化”的主张

20.“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处理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非选择题部分(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21.(10分)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1分)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2分)(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2分)

材料三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2分)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1分)

22.(10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广泛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农民的迫切要求。这一政策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二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2)据所学知识指出A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说明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2分)

(3)据所学知识指出B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出发点。(1分)这一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有何变化?(2分)

材料三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4)据材料三,概述小岗村发生的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政策有关?(2分)

(5)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1分)

23.(10分)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1分)

材料二描绘18世纪英国一个煤矿坑口的绘画(局部)

注:画左侧装置为运煤或抽水设备提供动力

(2)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出现了什么重大变革?指出英国基本完成这一重大变革的时间。(2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和商品在全世界的急速扩张,世界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主导和控制下的一个整体,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指出“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的主要推动力。(2分)

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1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1)原因: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改变鲜卑族的旧习俗。措施:迁都洛阳;学汉语。(2)民族平等,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史实: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3)事例: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战争;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维持了较长时间和和平。(4)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镇压少数民族叛乱。认识: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其中和平是主流。

22.(1)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2)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巩固新生政权。(3)出发点: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变为集体所有。(4)变化:人均口粮和分配收入急剧增加。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该问为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3.(1)事件:新航路开辟。原因:欧洲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或早期殖民掠夺)。(2)变革: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中期。(3)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发展。(4)良方:实行“一带一路”战略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等等。(答案不唯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