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_形式对等_作为现代_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论_形式对等_作为现代_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论_形式对等_作为现代_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论_形式对等_作为现代_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3卷,第3期,2006年9月

Journal of Zhejiang Sci2Tech University

Vol.23,No.3,Sep t.2006

文章编号:167323851(2006)0320369205

论“形式对等”作为现代、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金奕彤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形式对等”在现代与后现代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肯明斯的诗作“I n Just”的两个译本的比较和分析,从现代与后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主义的角度,重新剖析“形式对等”这一翻译原则对于现代与后现代诗歌翻译的有效性及其在翻译理论中的发展。

关键词:形式对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或基本对等是翻译工作者的最高境界,实难做到,这其中又以译诗为最。当原诗的内容与形式发生矛盾时,如若取“形”,则诗“意”难全;如若保“意”,则“形”美难现。所以译者有时必须在矛盾的夹缝中苦苦斟酌,反复定夺。

翻译理论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在面对这样一个难题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把原诗的语义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在目的语中,然后再给予形式以恰当的关注。傅雷就曾说过:“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奈达也有“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郭建中,2000)65。这些理论的适用性对于处理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但在翻译现代或后现代诗歌这样非传统意义的文本时,这些原则是否同样适用呢?还是要随着原语文化和语言的发展,在翻译的原则上做适当的调整呢?本文试图通过对肯明斯描写春天的一首诗的两种译本的分析来强调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形式对等在此类翻译中的应用。

1 关于形式的重要性

20世纪初,现代主义以其断片性和易位性与一切传统猝然决裂,其特征是解体,是放弃熟悉的语言功能和传统形式。这种使一切艺术要素解体的反传统特征,要求翻译者更要借助形式来传递现代作品的精髓。在这期间,许多极有影响的诗人如庞德和艾略特等都曾尝试对诗歌的形式做过创造性的变革,而肯明斯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有着许多共性,如利用诗歌的各种形式来表现思想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性。不同的是现代主义强调形式的完整性,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倾向于形式的开发性和自有性。在文本和社会背景的关系方面,现代主义者拒斥对任何“实在”所作的法规式的解释,后现代主义者,则彻底放弃了解释的妄图(柳鸣九,1994)451。不难看出,在现代和后现代的笔触下,形式已经成为表现片段性和不稳定性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表现手法。如若再为这些特点去做解释而破坏了形式,则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现代与后现代诗歌的意境与形式的相关性要远远大于其与词义、句意的相关性。

形式不仅是意义的载体,它本身就可以传达信息。随着文化和文学发展到了现代,尤其是后现代的阶

收稿日期:2006-04-05

作者简介:金奕彤(1978- ),女,杭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073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2006年 第23卷段,形式已经成为人们释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诗歌中尤为如此。

2 关于“形式对等”

“形式对等”(for mal equivalence),又称“形式对应”(f or mal corres pondence),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他指出形式对应的翻译基本上以原语为中心(S L2oriented),力求使接受语中的各个成分,最大限度地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努力再现多种形式因素,包括:a)词的用法上的一致性,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b)保留短语和句子的完整性,即不打乱也不调整句法单位,句子对句子;c)保留所有形式上的标记,如标点符号、分段记号以及诗歌中的缩格,要求诗歌对诗歌。

奈达虽然提出了“形式对等”,但在形式与内容的主次上,他还是把意义放在第一位,形式放在第二位。因为他认为形式对应会抹煞原文的文化意义,即原文中的社会语言学特征,从而妨碍了跨文化交际(郭建中,2000)67。但有趣的是,对于现代与后现代诗歌而言,形式对应恰恰反映了文化意义。

然而“形式对等”往往被当作“逐词死译”的代名词。巴斯奈特曾引述Ray mond B r oeck的观点指出,任何将形式对应(corres pondence or equivalence)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对等都将阻碍理论的发展(Bassnett, 1980)26。

其实,需不需要改变原语诗歌的形式,不应视目的语中能不能找到相应的结构而定,而应视诗歌的表现需要而定。在现代、后现代诗歌文本中,形式是诗意的主要表现方法之一。许多诗歌从形式上看就是一幅图画。如若不保留形式,很难在译文中展现诗歌的原貌。此时,形式不仅表现了内容,其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在翻译此类文本的时候,要在“形式对等”的原则下,体现原诗在形式上的艺术化处理。比如,原诗的空行、空格,诗句的排列及诗句中词汇的排列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要放弃对语义的执着。“形式对等”不再是机械的,死板的译法,而是对现代、后现代诗歌创作的一种尊重,是能反映诗歌灵魂的一种翻译原则。笔者要强调的是,面对非传统的文本,尤其是现代后现代诗歌文本,我们往往要更关注形式的表达。

3 对原诗的分析

“I n Just”这首诗是肯明斯作品中具有实验性但内容并不极端的一首,因此,它在现代诗歌中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而不是一个突出的个例。但其诗歌在形式上的乖张,又给人以后现代的前卫性和先锋性的感觉,是其视觉诗歌的范例之一。

该诗的形式是为诗的意境和韵味来服务的。传统的文学理念是以语言为中心的,认为语言高于图像。而肯明斯则反叛地运用了图像产生的视觉效果,这本身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嘲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肯明斯更加关注的是其诗作的形式而不是其内容。

“I n Just”描述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反映了作者对一个简朴、单纯、充满童趣的世界的向往,集中体现了肯明斯的创作特点。全诗如下(编号由笔者所加):

I n Just

(1)in Just- the queer(11)

(2)s p ring when the world is mud-old ball oon Man whistles(12)

(3)Lusci ous the little far and wee(13)

(4)la me ball oon Man and bettyandisbel come dancing(14)

fr om hop2scotch and jump2r ope and(15)

it s(16)

(5)whistles far and wee s p ring(17)

 and(18)

the(19)

(6)and eddieandbill come goat2f ooted(20)

(7)running fr om marbles and ball oon Man whistles(21)

(8)p iracies and it s far(22)

(9)s p ring and

(23)wee (24)

(10)when the world is puddle 2wonderful

作者在诗中运用独特的诗句的空间安排体现出诗歌的节奏感,从而来表现孩子们的喜悦、兴奋冲动的情绪。

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重复了卖气球老人的口哨声,其诗的基调和空间感都是由诗中词句的精心安排来表现的。第一部分是水平型的(1~5行),声音是流动的。第二部分是圆周型的(6~16行),主要表现在第6和第14行,孩子们从不同的方向跑过来,作者似乎处在圆周的中心。第三部分则呈现出垂直型(17~24行),声音则愈远愈弱。诗中,用形式来突出意境的例子比比皆是,作者甚至通过形式的美感让人产生对声音的遐想。

这样的诗歌符合了形式主义者的诗歌理论。他们主张在诗歌中要用变形的、费解的形式来帮助读者克服自动化状态,以减弱甚至否定日常实用语言在诗歌中的地位,达到使诗歌“陌生化”的目的。诗歌的意象已经不是通过已知来认知未知的功用,而是为了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文本不但不反映现实,而且倾向于使所表现的现实陌生化,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

方式(张冰,2000)84。

而陌生化在另一方面,就是要使语言的诗性本质复归或还原。一言以蔽之,就是对现实和自然进行创造性的变形,使之以异于常态方式出现于作品中。肯明斯的诗中异于常态部分正是形式主义者所期望的“陌生化”的效果。

4 译文—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赵毅衡的译文(后简称赵译):

正是

正是

那古怪的大好春光 世界充满烂泥

卖气球老头吹着口哨的芳香 那小个儿

远远地 嘘嘘地跛脚的卖气球人蓓蒂伊斯倍俩一路舞过来

抛开造房子和跳绳

吹着口哨 远远地 嘘嘘地

这是

春天

爱弟比尔俩来了 而

抛开了弹子 那个

和抓强盗游戏奔过来这是 山羊脚的

大好春光

卖气球人 吹着口哨

远远地

而且当世界处处水潭多带劲嘘嘘地

(选自《美国现代诗选》,赵毅衡编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赵译保留了原诗形式独特所带来的效果,是一篇不错的译文。许多诗句的处理都符合了“形式对等”的原则。我们从译文就多少可以猜到这是肯明斯的作品。

首先,初读该诗时,人们往往对诗行中的空格和诗行间的隔断表示不解,甚至认为这是诗人的矫揉造作以期哗众取宠。但仔细研读后,不难发现作者用心良苦之所在。比如,在“just s p ring ”或“s p ring ”后都会有空

173第3期

金奕彤:论“形式对等”作为现代、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格或空行的出现,这几乎是全诗的一个规律。此处戏剧化的停顿是作者通过节奏的停顿表现出孩子们对春天美景的惊讶。所以,这种形式上的独特性是必须保留的,它不仅是对作者的作品形式上的忠实,而且也是为了对原诗意境的完美传达。因为此时的形式已对诗歌的内容和趣味形成了反作用。虽是小小的留白,却是不容忽视的艺术魅力所在,译文中必须忠实地保留这种形式上的独特性。

该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节奏上的不对称性,诗句时而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时而缓慢、停滞、略显忧伤,这就像音乐中的高潮和激情,也有低吟浅唱。其欢快的部分以“eddieandbill”和“bettyandisbel”为典型。作者故意把孩子们的名字和在一起,用节奏上的速度感来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和快乐,一起气喘吁吁地跑将过来。虽然名字的小写无法在译文中体现,但赵的译文把两个孩子的名字直接放在一起,中间去掉了“和”。其本身就是对原诗玩文字游戏的模仿,传递了原诗的节奏感,而后又加上“俩”字,又不会让中文读者误以为是一个人。

而低吟浅唱的部分则集中体现在原诗中三次重复的部分,“吹着口哨/远远地/而且/嘘嘘地”。这一部分缓和了前面紧凑的节奏,拉长了音韵,而且总是伴随者瘸腿的卖气球老人出现,给全诗喜悦、天真的风格带来了一种忧郁伤感的情怀。

这种由形式带来的节奏上的特色,其实已经超越了形式本身,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要通过形式的对等,来达到诗歌意境和风格上的对等。赵译还是很好地体现了原诗在音韵、节奏等形式特点,完成了原诗风格的传递。

5 译文二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申奥的译本(后简称申译),与赵译比较起来,申译似乎更符合我们所熟悉的诗歌形式,而且也许更容易理解,因为译者在多处都加入了自己的解释,但事实上,这种对诗意的解释和对诗歌形式的本土化和普通化,恰恰削弱了原诗形式上所想达到的使诗歌陌生化的效果,从而无法体现作者的艺术特色和诗歌的独特魅力。

正好是春天

正好

是春天 大地上

散发着泥土的芳馨

瘸腿的小牧人

吹着哨子 哨声响在远方 逐渐微弱

埃迪和比尔跑着来了

他们玩着弹子

扮演着海盗

这是春天

大地上处处泥坑……怪癖的

老牧人吹着哨子

哨声响在远方 逐渐微弱贝蒂和伊兹贝尔跳着来了她们跳房子和跳绳

这是

春天

健步如飞的

牧人 吹着哨子

哨声响在远方

逐渐微弱

(选自《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庞德等著,申奥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在诗中,肯明斯采用不同的字间距、行间距,不同的诗行排列形式等,形象地描绘出卖气球老人的哨声由远到近的情景。但在诗歌的第一小节里,申译打破了原诗的形式和简洁的诗风,加入了一些原诗所没有的动词和形容词,虽有助于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但损失了原诗的现代性和前卫性。这表明译者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时,沿用了传统的处理方法,即内容优先的法则,从而不惜以牺牲形式为代价。其实,在翻译此类以形273 浙 江 理 工 大 学 学 报2006年 第23卷

式见长的诗歌时,首先应该对形式要素给与最大的关注。过多的修饰语和解释成分不仅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简洁性,而且使读者失去了品味和想象的空间,违背了原作者的初衷。如果把肯明斯的诗翻成语句通顺符合语法的诗句,还能是肯明斯的风格吗?此时的译文俨然已成为译者的,而不是原作的了。

原诗在第15行提到了跳房子和跳绳,在接下来的诗文就尽力通过形式的创新营造出视觉上的效果。读者仿佛能看到孩子们玩跳房子游戏的场景。先斜着单腿跳两行,后双腿跳一下,最后单脚直跳三下。申译很明显没有传达原作者的苦心构思,完全打破了这种视觉上的诗歌感受。

申译中将“far and wee ”直接翻译成“逐渐微弱”。这样的译法使读者失去了自己领会和想象的空间,而且没能传递出原诗所达到的声音效果。卖气球老人的哨声渐行渐远,给人以空间上的灵动感。而“逐渐微弱”四字读来索然无味,失去了原诗的艺术魅力。诗除了借助意象之外,还借助于音乐和旋律来表达思想感情。因此,诗中的音乐性就不容忽视了。在这方面赵译要比申译做得好。可见,如若没有“形式对等”的指导,只一味注重意思的翻译,译文是不能成功的。而且,简单四个字,把原诗三次重复但形式各异的特点抹杀了,读者无法体会肯明斯的诗歌形式的多样性。

6 结 语

经过分析和比较以上两个译本,我们不难发现“形式对等”在现代性诗歌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重视形式对等的译本更能反映原作的特色和意境。在翻译具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诗歌文本时,形式对等应该作为一条十分重要的翻译原则,而不应不分青红皂白,放弃这一原则,甚至置之不理。在一味追求“功能翻译”、“交际翻译”的今天,似乎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对英语现代和后现代诗歌的汉译时形式处理的翻译原则。本文只是笔者的小小尝试,以期对诗歌翻译原则的研究和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Susan B.Translati on Studies[M ].London:Methuen &Co L td,1980.

[2]Chang Y X .A Survey of American L iterature[C ].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1990.

[3]Lyotard J F .The Post m odern Conditi on[M ].M 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 innes ota Press,1984.

[4]N 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E .J.B rill,1964.

[5]N ida 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9425153.html,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 on Press,2001.

[6]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 ].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9]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庞 德.美国现代六诗人选集[M ].申 奥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1]张 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赵毅衡.美国现代诗选[M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Fo r m a l Equi va l ence Vi ewed a s the S tra tegy i n Transl a ti ng Mode rnism

and Po st 2Mode rnism Poe try

J I N Yi 2t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 Sci 2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

Ab s trac t:This paper ai m s t o exp l ore the i m portance of f or m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ng modernis m and post 2modernis m poetry .Thr 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 w o Chinese translati ons of “I n Just ”,an experi m entalist po 2e m by e .e .Cu mm ings,the author takes a ne w l ook at “f or mal equivalence ”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s 2tics of such kind of poetry and for malis m ,arriving at the tentative conclusi on that the said equivalence should be dee med t o be the i m portant strategy for translating modern or post m odern English poe m s .

Key wo rd s:For mal equivalence;Modernis m;Post 2modernis m;For malis m (责任编辑:马春晓)373第3期金奕彤:论“形式对等”作为现代、后现代诗歌翻译之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

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作者: ————————————————————————————————日期: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

他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部分现代诗、外国诗欣赏(多媒体版)

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何其芳的《预言》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於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麋鹿驰过苔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著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疲倦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古老的树现著野兽身上的斑文,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著,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当你听到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转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北岛的诗歌翻译观

北岛的诗歌翻译观 【摘要】本文对诗人北岛外诗汉译的12个诗歌翻译观从原文理解层面、译入语表达层面、较高层面和更高层面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诗歌翻译观点,对北岛的诗歌翻译观进了阐释和分析,指出北岛诗歌翻译观的独特之处,以及对翻译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北岛;诗歌;诗歌翻译 引入 诗人北岛认为二十世纪(尤其上半叶)的诗歌“它冲破了国家种族和语言的边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和与之相应的国际影响,正是在此意义上,才有所谓的国际诗歌”(北岛,2009:346)。从1999年起,北岛在美国大学教授创作课,编写教材之际,对他所热爱的几位国际诗人诗作的汉译本进行了细读,发现“近些年来国内出版的大量译作粗制滥造,带来了进一步误导,使本来在批评缺席、标准混乱的诗歌中晕头转向的读者更糊涂”(北岛,2009:347)。他将自己撰写的九篇文章发表在《收获》杂志的“世纪金链”专栏,自2004年第一期起连载,至2005年第三期,最终这九篇文章被收录在了他散文集《时间的玫瑰》当中。 《时间的玫瑰》收录的九篇“诗歌传记”,分别介绍和述评了国际诗人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狄兰•托马斯九人的生平、诗歌创作和代表性诗歌。此外,北岛还对不同译本进行了评论,发表了自己对各译本以及诗歌翻译的看法。北岛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受瞩目的新诗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现代汉语诗歌、外诗汉译本的感觉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独特之处,对他散见于《时间的玫瑰》中的诗歌翻译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管是对诗歌翻译、翻译批评、翻译研究,能起到某个侧面的丰富作用。 笔者将散见于该文集、体现北岛诗歌翻译观的十二个小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原文理解层面、译入语表达层面、较高层面、更高层面。 一、原文理解层面 1.诗歌细读 北岛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细读”,“诗歌翻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除其他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 首先,这是人类情感本能的需要。为什么所有民族最古老的文学都是诗歌?因为诗歌原本是内心的歌唱,是生命节奏、内心节律的相呼应,具有强烈的内在节奏与旋律。“诗”与“歌”原本一体,最初甚至是诗歌、音乐、舞蹈的三位一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自南北朝到唐代人们始终热衷于从音韵、格律的角度展开对诗歌的研究,为什么宋代的词牌、元曲的曲牌,均从节奏与旋律音乐性入手变革诗歌。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即便不从思想内容上看,单看其韵脚、节奏、气势乃至虚词,均有酣畅痛快之感! 其次,诗歌还是人性的需要。人性向最细腻、最深厚、最高尚、最美丽处发展需要借助诗歌。诗歌确保人性与世界的联通。海德格尔醉心于荷尔德林诗歌研究:人类理性觉醒以来,过分的理性制造了逻辑严密的世界,并以语言显示这一世界。人们用语言认知并思考表达这一世界时,给万物命名并且使万物只以名称显示。语言使人类丧失了对世界的直接感受力,使得人类只能够以概念代替事物,以逻辑代替感情。诗歌,是对现代理性社会这一弊端的拯救。[1] 最后,诗歌是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如此规定中学诗歌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中学语文教育有两大基本目标:实用与文学教育的协调发育。文学艺术的极致是诗歌,被誉为文字与灵魂之舞的诗歌,必然成为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文体。 一、诗歌的体式特征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文类。其主要特点是:①语词凝练;②结构跳跃;③富于节奏和韵律。 诗歌以抒情为主,但有些诗歌也包含叙事成分。根据抒情和叙事元素在诗歌中比重的不同,人们将诗歌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根据是否遵守格律规范这一标准,诗歌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白话诗)。[2] 1.古体诗体式特征 古体诗古朴、凝重,形式自由。这类诗歌具有较强的散文化特征:语序平直,意脉连贯清晰,只要在诗句间加上少许虚词即成散文。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古体诗意脉连贯自有其缘由。因为古体诗一般篇幅较长,如果没有一以贯之的意义脉络,将为读者阅读带来困难。而意脉连贯这一特点,就成为古体诗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有教师教学《将进酒》,就用几个问题梳理了全诗脉络[3]:李白劝谁喝酒?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的呢?李白自己怎样饮?李白为何如此豪饮狂饮?这些问题逐层深入,很好地展示了诗歌的内在层次,符合古体诗意脉连贯的特征。 2.格律诗体式特征 格律诗自南朝齐梁肇始而成熟于唐代,形成了一整套精致周密的结构。[4] (1)在语音序列上,格律诗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性,对中国诗歌的音声序列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字与字、语与句(包括声调与韵脚)之间的变化,设计出一套声律样式,具体规定诗歌中每一个字的声韵调,使诗歌显现出铿锵抑扬、变化和谐的节奏之美,从而实现了“诗”与“歌”的合体。 事实上,汉语中的四声平仄通常都暗含情感指向或意义内涵。例如,近代人谢云飞曾在其《文学与声律》一书中论及平声清扬平和,仄声急促凄切。开口呼有欢快妖娆意义,微灰韵有气馁抑郁之感。而王力《汉语史稿》亦称音韵与意义相关。赵元任解说《白雪歌送武判

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2、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导语设计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

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二、现代诗歌鉴赏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 1、分行排列 押韵,读起来顺口,而且应富有感情地去读,不能像读新闻那样客观冷静、语气平缓。 2、饱含真情 比如流沙河的《哄小儿》中有这样的诗句: 莫要跑到外面去, 去到外面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 快用鞭子打。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却表达出极为复杂、悲痛、深切的思想感情,感人泪下。 3、立意新颖 王夫之说过:“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苏轼也说:“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这是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再如:辛笛的《寄心》: 经过一夜的不平静, 决定把这颗心, 贴上八分邮票, 寄出去就是了。 简朴自然,平中见奇。 4、联想自然 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如杨树林的《雄鸡》: 高高的黑板前,

现代汉语--穆旦的作品风格

穆旦的写作风格分析 568班龙萌 10016850852 在写现代汉语的这篇文章之前,我想我是孤陋寡闻的,我不知道有穆旦这个人和满腔带有爱国主义的诗。我对中国文学没有什么涉猎,但是此次了解穆旦的很多很多,钦佩、赞叹,任何多的华丽丽的辞藻都描述不了他的出色,任何黑暗都掩盖不住他的光华。 一、穆旦的个人资料、分析 一)作者介绍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1976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言。“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总要留下足迹”,据说这是穆旦自己经常对人对己说的话。 1934年查良铮将“查”姓上下拆分,“木”与“穆”谐音,得“穆旦”之名。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 1976年2月26日春节期间,穆旦于凌晨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只有59的生命的他在短暂的一生充分发挥了了他的光与热,从1929年进入南开大学读书后,他就从未停止过他文学创作的步伐:日寇侵凌,穆旦写下了《哀国难》;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后于1945年9月,创作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著名诗篇——《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9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1952年6月30日毕业,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十年之余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1979年平反,但为时已晚。此间他还担任过担任助教、中校翻译官、主编、FAO (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员工、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二)作者分析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从青年时代起,鲁迅的这句话成了穆旦最喜欢的名

古诗文教学策略

诗歌教学策略,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一、经典诗文,诵读感悟 古诗文的教学常用的就是诵读教学法,诵读渗透全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初读,读对读准,字正腔圆。再读,读出节奏,有板有眼。深读,读出意境,有滋有味。古诗文的读,有讲究平仄规律的诵读,有半读半唱的吟读,有和着古曲的唱读,有且歌且舞的美读。在引导下读,边想象边读,范读,带读,伴读,在读中感悟语言,读中想象意境,领会诗人情感。古诗吟唱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生平长仄短的规律后,借助老师的手势,体态引导学生吟读古诗,这有些像合唱时的指挥。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加了手势,学生果然就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了。所谓唱读,即借古音乐配合,将诗唱出。如:配《阳关三叠》学唱《送元二使安西》,还可用《明月几时有》的旋律唱《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手舞足蹈的读,如老师用手拍节奏,带领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另外,就是以诗作答,反复诵读,层层推进。 课例4:《泊船瓜洲》诗中,老师说:桃花又开了,小草又绿了,燕子又回来了,然而诗人却离开了,有道是故土难离,诗人不禁想——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怎能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是不得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怎能不想,怎能不问——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 回忆了家乡,回忆了亲人之后,老师又对比问:团团圆圆一家亲,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和朋友一块饮酒,还能吗?眼前只见——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也许他一去不能回呀,再看一眼——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种乡思啊,惟有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这种乡思啊,只能问明月——生答:“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反复多次的吟诵之后,学生不仅熟读了诗文,也更深沉的理解了诗人的情感。 二、自读自悟,领会诗意 除了借助注释,工具书,自己初步理解诗意,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技巧。 (二)抓诗眼、词眼 有些诗,有表达诗意或诗人情感的词,这就是诗眼、词眼。教师敏锐的抓住诗眼、词眼,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显得大气智慧,避免了单调的逐词逐句的讲解,而使古诗的教学支离破碎。 《清平乐?村居》中,窦老师抓住了“醉”“卧”“最”几个词眼。尤其是“卧”字的处理,甚妙。一开始,学生以为小儿偷懒,顽皮,窦老师先让学生说说换成“趴”“躺”好不好?启发学生体会“卧”可侧卧、仰卧、趴卧,是最舒服的姿势,又唤起学生在草地上卧着,打滚的记忆,感受卧的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又想到静卧时的安静,安详,心无旁骛,他也许在想,莲蓬带回家要给两个哥哥吃,还要给年迈的父母吃。到此,学生也就从这一卧字,感受到了小儿的可爱,明白了最喜小儿的缘由。 《如梦令》中,老师抓住一个“醉”字,从词中想象画面:让人陶醉的景——“溪亭”“日暮”“惊起一滩鸥鹭”,感受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品出她这醉的是“乐酒”,又通过《声声慢》对比,感悟醉的是苦酒。以诗引诗,学生对李清照的人,词风就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板画助学 课例9:《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可采用板画助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三个地名之间的位置,让学生根据注释,在画上填上地名,直观形象的理解了诗意:京口和瓜洲隔江相对,京口和钟山只隔着几座山。 三、深入悟读,想象意境 古诗词难教,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诗的意境难以带领学生进入,因为古诗的写作年代久远情景

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现代诗歌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诗歌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能促进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诗歌教学应当充分体现新课标“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念。 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编入古诗四首,现代诗歌五首。现代诗歌是相对古诗词来说的,现代诗歌语言含蓄、委婉,常常运用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语句中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它是对生活现象的再现,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媒介,是读者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 现代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 2.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 诗行长短不一,参差错落。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现代诗大多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精炼不拖泥带水,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现代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

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今诗歌都具有抒情性、形象性、音乐美、含蓄美等特点,抓住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十册教材中编入的现代诗歌有《大人们这样说》、《神奇的书》、《用目光倾听》、《种子的梦》、《囚歌》。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教学的基础环节 (一)诵读。 瓦雷里说:诗歌不是思想;它是将声音神圣化。 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所谓诵读,就是大声的读,熟读成诵。南宋朱熹对诵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而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 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炼,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 其次,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神奇的书》,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形象,适于朗读.教学时,教师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体会书的神奇、美丽以及给人的兴奋和震撼.如初读诗歌时,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大体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来体会诗的意境;精读升华感情时,让学生通过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二)诵读的方法。 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以《劝友人》到《蛇的诱惑》为例)。 ①穆旦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及反讽生存语境。 穆旦诗歌中善于使用对照手法,通过内容、句式、文体结构等方面的对照,在强烈的对比中揭露社会现实。此外,作者大量在诗中还大量使用矛盾词汇。 在诗歌《从空虚到充实》和《蛇的诱惑》中,这种对照的手法尤为明显。“只有你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多久了,我们曾经沿着无形的墙/一块走路。暗暗地,温柔地,(为了生活也为了幸福,)/再让我们交换冷笑,阴谋和残酷。”(《从空虚到充实》)“在妒羡的目光交错里,垃圾堆,/脏水洼,死耗子,从二房东租来的/人同骡马的破烂旅居旁,在/哭喊,叫骂,粗野的笑的大海里,(听!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旁/挑选着珠子,这颗配得上吗?/才二千元。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夹道里,/穿来,穿去,和英勇的宝宝/带领着飞机,大炮,和一队骑兵。”(《蛇的诱惑》)通过一前一后,底层民众嘈杂脏乱的生活与资产阶级奢侈的生活的鲜明对照,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以及上流社会精神上的极度空虚。 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矛盾词汇也是穆旦诗歌的显著特点。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一些影子,愉快又恐惧,/在无形的墙里等待着福音。”又如在《蛇的诱惑》中作者说“痛楚的微笑”,愉快-恐惧以及痛楚-微笑,这两组表示相反情感色彩的词汇,作者却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让人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煎熬和挣扎。 ②穆旦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穆旦的早期诗歌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在语言中也呈现了显著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直接把它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丑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也大量的渗透在穆旦诗歌中。在《童年》中,作者写道“从地心里不断涌出来的/火热的熔岩,蕴藏着多少野力,/多少跳动着的雏形的山川,/这就是美丽的化石。而今那野兽/绝迹了,火山口经时日折磨/也冷涸了,空留下暗黄的一页,/等待十年前的友人和我讲说。”诗人将熔岩、山川、化石等充满活力的美丽的大自然景象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下遭到毁坏的萧条的自然景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原始浑朴的生命力和自然力的向往,反衬出他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浪漫主义向往自由民主,对人高度重视。关注下层民众疾苦,是西方浪漫主义贯用的题材。穆旦的诗歌中也大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展现现实的苦难。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这又是一个人,/他的家烧了,痛苦地喊,/战争,战争,在轰炸的时候,(一片洪水又来把我们淹没,)/整个城市投进毁灭,卷进了/海涛里,海涛里有血/的浪花,浪花上有光。”诗人描绘了因一个失去家园而万分痛苦的人的形象。而《祭》可以说是典型表现这一特点的诗歌,诗歌主要讲述了普通人阿大起先在一家工厂劳作,后战死沙场的事件。这是千万下层民众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生活困苦,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作者通过诗歌对中国受苦难人民表示同情和关怀,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穷苦百姓的凄惨境遇,揭露与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③穆旦诗歌中的现代性特征。 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他系统接受英国现代主义诗风,以探险者的面貌出现在诗坛,大量借鉴诸如思想知觉化、客观对应物、戏剧主义等英国现代主义诗歌技巧,走在了新诗写作的最前沿。而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穆旦的影响更甚,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明显的找到他对艾略特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借鉴。 《从空虚到充实》一诗明显带有英国现代主义诗风的痕迹。诗里出现了戏剧性对白:“来了!”然而当洪水/张开臂膊向我们呼喊,/这时候我碰见了Henry王,/他和家庭争吵了两三天,还带着/潮水上浪花的激动,/疲倦地,走进咖啡店里,/又舒适地靠在松软的皮椅上。/我该,我做什么好呢,他想。/对面是两颗梦幻的眼睛/沉没了,在圈圈的烟雾里,/我不能

现代诗歌教学方法

诵读、品情、悟境——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 杨媛瑗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因此,现代诗歌的教学应从语言、感情、意境等三大方面入手。 一、诵读,品味节奏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也常讲究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诗歌,进而品味诗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体验诗的感情,领会诗的意境。朗读现代诗歌可分三步走: (一)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要求学生在语言层次上通读全诗。发音方面,要吐字清晰,准确有力,分清四声;在体现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运用好重音和停顿。朗读也和说话一样,不能一口气说完,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一方面是朗读的人需要换口气,另一方面听的人需要想一想,记一记,所以要有短暂的间歇停顿。现代诗歌又有它的特点,有的三个字一停顿,有的两个字一停顿不等,显得节奏感特别强。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就是错的,因为诗句的愿意是指一物——街灯,而不是指街和灯两件事物,所以节奏停顿和重音应为:远远的——街灯——明了。停顿时还要注意一般把停顿前的一个字的读音拉长一点。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根据整首诗的节奏和意思而定,做到“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犹如书法行书中的“笔断意连”。初读时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组合,好、中、差搭配,学生可以四、五人作一组,互相读给组员听,组员之间互相点评,互相纠正,读准字音和节奏,达到共同进步。实践证明,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这是完全可能的事,学生的潜能只要挖掘出来,那是很巨大的。 (二)情读。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现代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1、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意境深远,感情丰富,语言简练,节奏感强,这些特点使得诗歌易于朗诵,朗诵可以提高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形式,并逐渐把诗歌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再者经过反复诵读,便能理解诗歌的含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进而体会出诗的意境以及所蕴含的感情,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2、利用插图,自我想象 课文中的插图能准确的呈现出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诗中的美景,在有限的画面里去引发学生的想象。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出了他的作用,主人家满园春天的景色,显得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主人怕客人破坏了这满园的美景,才久久不开门,但这美丽的景色怎么能阻止客人去欣赏呢,看!一枝红杏就伸出了墙外。利用文中的插图把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发挥到极致,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领会出诗歌的魅力。 3、介绍作者、背景及题材,深入理解诗歌 对于一首诗歌,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都会在诗中多多少少的展现出来,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与诗人显然完全不同,如果不去加以了解作者所在的时代以及写作背景,显然是不能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更谈不上理解诗歌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而了解诗歌的题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陆游的《示儿》,这是诗人的绝笔同时又是一份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觉得今生唯一遗憾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并叮嘱儿子在“家祭”时别忘了把“王师北定中原日”告诉于他,作者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教师通过对诗歌作者、背景、及题材的介绍,对诗歌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精选)

现代诗歌教学随想 燕子砭初级中学何永福 下面是我班学生周志伟写的诗《深情的目光》: 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你的怀抱/我站在门前的小山上/用深情的目光/把你凝望 这目光,饱含热泪/泪里有鸟儿欢畅,/有瓜果飘香/泪里有麦浪滚滚 /有泥土芬芳/还有黄牛背上笛声悠扬 深情的目光,太多感想/那残破的院落长满荒草/那肥沃的田园,失去金黄/夜里没有犬吠,黎明没有雄鸡高唱/你是孤独的老者/总把儿女念想。 感谢您,辛勤的哺育/即使有一天,我懒惰地不去看你/即使有一天,历史抹去你的名字/我深情的目光/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再见了,我的故乡/今天,我离开你的怀抱/明天,将为你献上玉液琼浆/让你沉醉,为你歌唱! 今年开学初,我开始了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由于现代诗歌中考遭冷落,加之我历来对唐诗宋词崇尚有加,对现代诗歌多有不屑,所以本打算走马观花,完了以后倾力备战中考。但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道通过诵读课文,理解艺术形象,欣

赏凝练的诗歌语言,领悟了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反倒觉得每一节课都上得挺投入,连我自己也受感动。单元教学结束以后,我布置的作文是以土地为话题,写一篇抒情性的散文,照例不提倡写诗,因为在我看来,他们距诗人那是很遥远的。岂料作文本交上来后,令我大吃一惊,全班五十余人仅有近二十人写诗,尽管我很不屑,但既然写了,那就不得不“拜读”。我又吃了一惊,其间有人写的还真像模像样,推荐给办公室同事,他们读得有声有色,甚至怀疑是抄袭。以上这首诗的作者周志伟所在的村5.12地震受灾严重,全村整体搬迁到了天津援建的东丽村,在诗中他真实地写下了离开故居的情景。另两名东丽村的学生分别以《爱在东丽》和《祖国,我爱你》为题抒发了他们对生活和对祖国的爱。我将这三首诗作了修改,编为《东丽组诗》,配上音乐,让三人代表本班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美文吟诵比赛,此节目竟然一举夺魁。他们在台上领奖,我在台下开始深思: 一、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语文教学 各人都有兴趣爱好,教师也不例外。抛开琴棋书画等不说,就拿语文教材所选内容,小说,散文,古诗词,现代新诗等各种文体,教师喜好各不相同,这本也无可厚非,但让其左右教学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也常听同事们说喜欢这讨厌那, 试想,如果语文教师都如我一般,自己喜好的课文就精心组织教学,反之则随心所欲,那样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渐趋成熟,思维逐渐活跃,视野逐渐开阔,有利于接受新知识。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将来在各方面都会学有所成,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对于那些不对胃口的教学内容更要尝试、探讨,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激情飞扬。 二、要更加重视现代诗歌教学

穆旦诗歌分析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

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美国现代诗歌(一)

Robert Frost Mowing(1915) There was never a sound beside the wood but one, And that was my long scythe whispering to the ground. What was it it whispered? I knew not well myself; Perhaps it was something about the heat of the sun, Something, perhaps, about the lack of sound— And that was why it whispered and did not speak. It was no dream of the gift of idle hours, Or easy gold at the hand of fay or elf: Anything more than the truth would have seemed too weak To the earnest love that laid the swale in rows, Not without feeble-pointed spikes of flowers (Pale orchises), and scared a bright green snake. The fact is the sweetest dream that labor knows. My long scythe whispered and left the hay to make. After Apple Picking (1915) My long two-pointed ladder’s sticking through a tree Toward heaven still, And there’s a barrel that I didn’t fill Beside it, and there may be two or three Apples I didn’t pick upon some bough. But I am done with apple-picking now. Essence of winter sleep is on the night, The scent of apples: I am drowsing off. I cannot rub the strangeness from my sight I got from looking through a pane of glass I skimmed this morning from the drinking trough And held against the world of hoary grass. It melted, and I let it fall and break. But I was well Upon my way to sleep before it fell, And I could tell What form my dreaming was about to take. Magnified apples appear and disappear, Stem end and blossom end, And every fleck of russet showing clear. My instep arch not only keeps the ache, It keeps the pressure of a ladder-round. I feel the ladder sway as the boughs bend. And I keep hearing from the cellar bin The rumbling sound Of load on load of apples coming in. For I have had too much Of apple-picking: I am overtired Of the great harvest I myself desired. There were ten thousand thousand fruit to touch, Cherish in hand, lift down, and not let fall. For all That struck the earth, No matter if not bruised or spiked with stubble, Went surely to the cider-apple heap As of no worth. One can see what will trouble This sleep of mine, whatever sleep it is. Were he not gone, The woodchuck could say whether it’s like his Long sleep, as I describe its coming on, Or just some human sleep. Birches (1916) When I see birches bend to left and right Across the line of straighter darker trees, I like to think some boy’s been swinging them. But swinging doesn’t bend them down to stay. Ice-storms do that. Often you must have seen them Loaded with ice a sunny winter morning After a rain. They click upon themselves As the breeze rises, and turn many-colored As the stir cracks and crazes their enamel. Soon the sun’s warmth makes them shed crystal shells Shattering and avalanching on the snow-crust—Such heaps of broken glass to sweep away You’d think the inner dome of hea ven had fallen. They are dragged to the withered bracken by the load, And they seem not to break; though once they are bowed So low for long, they never right themselves: You may see their trunks arching in the wood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