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考

(一)自然村村名考

城镇战国时期形成村落,原名太阳。隋大业七年为丰利县治,唐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文安县治由位于大柳河东侧的“文安故城”迁此,该地遂称为城关。1961年改名城镇。

东关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王、李二姓从山东迁来此地定居,后不断有人迁来,发展成村。因位于文安城东门处,取名东关。

西关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葛、樊二姓由山东迁此定居,因位于文安城西门外,得名西关。

边王赵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边、王、赵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各自以姓起名:边王赵、北王庄、赵家庄。1949年三村合并,得名边王赵。

大叩皂北宋景佑年间(公元1034—1038年)立村。据传,杨六郎镇守易津时,这里是放牧军马的地方。建村时以此地的历史经历和地处寇水流域得名寇皂店。政和年间于村西南侧又建一村,名小寇皂店。这村改名大寇皂清末简化为大寇皂,民国初年写做大叩皂。

泗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温、刘、谷、皮等姓由南京诏迁此地立庄,得名四家庄,因距文安县城较近,后改名峙郭庄。明末以该村靠近泗水河演化为泗各庄。

北光洲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立村,以其三面环水的地势特征得名光洲。随着人烟的增多,清代分化为3个村,这村梁姓居多,名梁光洲,1958年以方位改名北光洲。

西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东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后孙章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孙、章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孙章村。清代时由孙章迁出部分居民在该村东另立村庄,起名后孙章。

前孙章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后孙章。

吉村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李姓在此地立庄,取吉利之意起名吉村。

房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房姓在此立庄,以姓得名房家庄。后简化为房庄。

留郡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有一郡官因仕途潦倒,在此隐居,发展成村得名留郡村,1958年简化为留郡。

元里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张、杨、李、华四姓在此定居种菜为生,后发展成村起名园里。后演化成为元里。

西元里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陈等姓从外地搬来此地定居,以种菜为生,因住地靠近园里。以方位得名西园里。

相公庄隋朝(公元581—618年),原名丰乐村。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有一张相公死后葬于此地,并树碑于此。张相公,字仁宪,死后追赠工部尚书,很有名气。后该村改名相公庄。

麻各庄唐景云年间(公元710—711年)建村。据传,在此定居最早的一长者满脸麻子,以此得名麻哥庄。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又有李、赵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村。清代,演化为麻各庄。

大庄子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吴、李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取名庄头村。民国初,海丰庄、吴家场归属该村,改名大庄子。

海丰庄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建村,孙姓在此居住,因村址座落在水中高台上,得名海蓬庄,后演化为海丰庄。

吴家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吴氏在打谷场定居,得名吴家场。赵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赵村。

张庄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张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以姓得名张家庄。清末简化为张庄。

阜安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氏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取安居乐业,物阜民丰之意得名阜安。

徐郭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徐、郭、黄三姓由南京迁来此地,因地居文安县城郊,取“三里长城,七里之郭”之寓意,得名郭里村。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该村西侧又建一西郭里村,到清代各自以姓立庄,该村以徐姓居多得名徐家郭。1949年简化为徐郭。

袁郭名称含义、来历见徐郭。

苏桥汉朝建村,住户有八个姓(靳、刘、穆、肖、丁、杨、沈、杜),得名八姓村。宋嘉佑五年(公元1061年),县主薄苏洵来此地察看民情,并建桥一座,民受其福。为了纪念他,改名为苏家桥,后简化为苏桥。

苑口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苑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后发展成村。因滨临河道,汛期长发生决口,以地势特征得名苑家口,1949年简化为苑口。

崔家坊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崔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后发展成村,以姓得名崔家坊。

北留寨宋辽交战时,宋军杨六郎部在此扎过营寨,民间流传的三营四寨,“四寨”即指这里。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刘姓从山东迁此后发展成村,因倾慕杨门忠义爱国,取名留寨。北宋末年,在该村南面又相继建立了两个村,援用此名。各冠以方位名之。

中留寨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郝姓从河南迁此,在宋寨遗址上定居,因靠近留寨,冠以方位得名中留寨。

南留寨北宋靖康年间杨姓从山东迁来此地立庄,以方位得名南留寨。

西李庄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李庄。1981年在地名普查时,系重名村,按其方位更名为西李庄。

王庄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王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以姓得名王庄。

下武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武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武哥庄。民国初演化为武各庄。1981年在地名普查时,因系重名村,改名下武各庄。

善来营北宋年间建村(公元960—1127年)。据传,宋将杨延昭曾在此扎营,单姓在此立庄,取名单家营。明永乐年间张、翟二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渴望平安吉祥改名为善来营。

宋庄伙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宋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得名宋庄伙(后相继有侯、杜二姓迁入,该村有侯家岗子之别称)。

东三官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王、刘、张等姓从山西诏迁此地各自立庄。相传,此地曾是杨六郎镇守益津关时设置的驻军营地,由此得名东营,三官村,西营,该村名东营。1945年,三村合并,名三官村。1949年又分开,名冠以方位名之。

中三官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东三官。

西三官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东三官。

新镇系古村,取日新月异兴盛发达之意得名。唐代隶属归义县,宋太平兴国六年新镇为平戎军治,村落随政体而名。景德二年改为保定军,后改保定县,民国3年改为新镇县,村落复名新镇。

太保庄北宋(公元960—1127年)建村。相传雍熙三年宋将曹彬率大军北征辽之幽蓟于此建大堡屯兵,后有梁、刘等姓家族从山东迁来在遗址定居取名大堡庄。清代,该村淀神庙一庙祝名声很大,死后为了纪念他改村名为太保庄。

口村唐显庆年间(656—661年)立村。名莫金里,系以村东有莫金山(现已成土岗)而得名。清道光年间,大清河决口,冲毁了村庄的大部,只剩下少数民房,当地俗称该处为口子头,后来人们以此称谓做了村名。

芦阜庄该村原是芦庄和阜新庄两个村,都是北宋年间(公元960—1126年)建村。芦庄以滨临苇塘盛产芦苇而得名。阜新庄以村居高地,土地肥沃,人们富足之意而得名。1945年两村合并,取两村原名首字得名芦阜庄。

辛村原名于家村,建于唐朝(公元618—907年),系以姓得名。清道光年间,大清河决口,村庄被毁,遂迁移原址东0.5公里处立庄,改名新村,新字演化为辛。

鲁庄子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鲁姓从山东迁来此地立庄,以姓得名鲁家庄,后演化为鲁庄子。

东代庄原名戴家庄,北宋时戴姓立村。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韩、谷两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民国初年村名演化为代庄子。1945年分为两个村,这村以方位得名东代庄子。1958年简化为东代庄。

西代庄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东代庄。

周庄子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周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占产立庄,取名周家庄,民国初年演化为周庄子。

鹿疃原名路疃,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立村。以村址靠近官道得名。清代以谐音写成鹿疃。

王庄子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以姓得名王庄子。

田各庄据传,田各庄王姓是由邻村王庄子迁徒而来。王庄子在明朝时处于大清河北岸,河南岸有部分土地,耕种时隔河涉水很感不便,为此在河南岸设一临时窝棚,俗称田庄,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一部分农户在该处定居,发展成村,取名田各庄。

刘家园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刘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种菜为业,取名刘家园。

孔家务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孟姓从山东曲阜迁来此地立村,以祖籍为“孔圣人”之乡,取名孔家务。

西庄头据传,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此处驻有为旗人权贵经管其所圈占土地的官员,以位于新镇的西面,起名西庄头。

北舍兴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韩、张、刘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取兴旺发达之意得名舍兴。明正统年间分为二个村,冠以方位名之。南舍兴名称含义、来历见北舍兴。

西羊疃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立村。为预防水患,村址建在意高岗上,该岗蜿蜒十余里,弯曲似龙形,以此取名养龙滩。明永乐年间有孙、张等姓在该村东南立村,认为养龙滩风水好,冠以方位援用其名,这村遂改为西养龙滩。清光绪年间演化为西羊疃。

北村北村原名北阁村。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张、刘等姓从陕山西省洪洞县诏迁此地在“玉皇阁”北面定居,以此得名北阁村。清光绪年间演化为北村。

左各庄左各庄东汉(公元25—220年)建村,左姓居此为始,以姓得名左家庄。民国初年演化为左各庄。

十间房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张姓由张管营迁此,在大清河南岸立村,得名小张管营。由于户少房屋少,俗称十间房,民国初正式定为村名。

张管营堤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因洪水灾害,张姓从张管营村迁至东淀大堤居住,后发展成村,取名张管营堤。

王淀庄明嘉靖25年(公元1564年),王姓家族迁此定居,因附近建有高淀庄,这村取名王淀庄。

高淀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高姓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占产立庄。因地处文安洼,以姓得名高淀庄。

苏淀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苏、张,臧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以地势特征得名大淀庄。民国初年改名苏淀庄。

吴淀庄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刘姓在此立庄,因村落较小得名小淀庄。清末吴姓迁来,民国28年(1939年)水灾,这村只剩有吴姓,后村名演化为吴淀庄。

黄淀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郝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此地立村,取名郝家村。清朝时有黄姓家族迁入,民国初村名演化为黄淀庄。

张管营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燕王朱棣起兵经过此地,在此安营扎寨,驻军首领姓张,后不断有人迁来发展成村,以该地历史经历取名张官营。清朝演化为张管营。

杨管营该村的名称含义及来历见张管营。

姚淀庄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2年)王姓在此地立庄。王姓家族长者重治家风,嘱族人要讲求宽厚仁爱,推已及人,不与人争,以此寓意起名哑叭庄。明初姚姓迁来。民国初水灾,王姓外迁,后改名姚淀庄。

北陶管营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棣起兵路径此地,在此安营扎寨,军中首领姓陶,后有民户迁来发展成村,以该地历史经历取名陶官营。清朝时演化为陶官营。民国28年(公元1839年),洪水泛滥,把村冲断,分为南北两部门,该村居北得名北陶管营。

南陶管营名称来历含义见北陶管营。

北艾头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艾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因此地地势低洼,取名艾涡。明嘉靖年间,演化为艾头。后有魏、陈等姓迁来,清朝时发展为三个自然村。冠方位这村名北艾头。

中艾头村名来历含义,参见北艾头。

南艾头该村的名称含义及来历见北艾头。

东滩里明永乐年间,此地是水边滩地,渔民在此晾网得名晾网滩。后不断有人来此定居。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形成三个居住点,统称滩里。清初分为三个村,该村居民得名东滩里。

中滩里该村的名称来历及含义见东滩里。

西滩里该村的名称来历及含义见东滩里。

张家营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张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因该地有宋辽交战时遗留下的营盘旧址,以此得名张家营。

刘家营该村的名称含义及来历见张家营。

赵家营该村的名称含义及来历见张家营。

富管营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燕王朱棣起兵,军中有傅姓首领曾在此安营扎营。永乐年间邵、郑、姜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此地历史传说取名傅官营,后演化为富管营。

安里屯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刘姓家族由安徽金斗县来此立庄,因痛感兵灾之苦,出于安居乐业之望取名安里屯。

吴家台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吴氏迁此定居,以姓得名吴家台。西新桥明朝(公元1368—1644年)赵、魏、何等姓在此散居,形成几个居民点,因村南有座小土桥,统称土桥里。亦称四土桥。1958年取弃旧迎新之意,将土桥改为新桥。该村居西得名西新桥。

中新桥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西新桥。

东新桥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西新桥。

毕家坊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毕姓家族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北苑口居住,打鱼为生。后毕姓兄弟在打鱼时发现有一处高台,遂迁到此地立庄,以姓得名毕家坊。

贾头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贾、韩、蔡、国、高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各选高地定居,形成若干聚落点,取人寿年丰之意,通称丰台里。清初改称丰台头。后各聚落点自立村庄,分别以姓命名,这村贾姓居多,得名贾家头。1958年简化为贾头。

高头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贾头。

韩头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贾头。

蔡头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贾头。

胡头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胡姓由南京迁此立庄,取名胡家院。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张姓家族迁来在胡家院附近定居,名张家村。清初二村合并取名胡家头村。1958年简化为胡头。

李头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李勉夫妇从山西汾阳县华志村迁到此地定居。属丰台里。清初李姓自立村庄,以姓得名李家头,1958年简化为李头。

杨庄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20年),杨姓在此地建村,以姓得名杨庄。河西淀(公元1404年),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村东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以此取名河西店。民国初年“店”演化为“淀”。

赖头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赖姓由满州里随清兵入关,诏迁此地定居,取名赖家头。1958年简化为赖头。

东羊疃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孙、张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因靠近“养龙滩”,冠以方位取名东养龙滩。清光绪年间演化为东羊疃。

薛圪垯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薛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一庙台圪建村,得名薛圪垯。

史各庄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史姓在此定居,发展成村,以姓得名史哥庄,后演化为史各庄。

潘庄子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得名潘庄子。

崔马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马姓由甘肃,崔姓由河南安阳相继迁此定居,以姓得名马庄子、崔庄子。1958年两村合并称崔马庄。

上武各庄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武姓在此建村,以姓得名武家庄,清末改称武各庄。因系重名村,1981年更名为上武各庄。

西疃北宋(公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西,并靠近桥的一侧,以此得名桥西。1945年改名西疃。

北辛庄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孙姓从武各庄迁来此地定居,取名新立庄。民国初更名为北新庄,后写做北辛庄。

南疃北宋(公元960—1126年)建村。村址在“小南河”的南岸,得名小河南。1945年改名南疃。

二合庄北宋时(公元960—1127年),建村。原是二个村——鱼鳞口、郑庄子。《嘉靖熊乘》载:“鱼鳞口以多鱼鳞口以多鱼和渔民居之密如鳞故也。”郑庄子以郑姓建村而得名。1947年土地改革时两村合并,取名二合庄。

秦各庄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秦姓立村,以姓得名秦哥庄。后演化为秦各庄。

张各庄宋太平兴国末年(约公元984年)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定居,以姓得名张哥庄,后演化为张各庄。

南新村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张、刘等姓迁此立庄,取安居乐业之含义,名丰乐村。1943年日伪统治时期改为新民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新村。因系重名村,1981年以方位更名为南新村。

韩各庄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韩姓从河南迁此占产立庄,以姓得名韩各庄。

王村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王姓在此定居,后发展成村,以姓得名王村。杨庄子杨姓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山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得名杨庄子。

口上居王村西,北临赵王河。宋初,此处因河道狭窄,淤积泥沙,常决口成灾,俗称王村口。宋雍熙年间太宗北征幽州,军队路径此地,为保障通行,组织军士协同百姓堵塞了口门,筑高了防水堤埝。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王姓从村迁居此地,发展成村取名口上。

大柳河系古村,约建于战国时期。因村西游一条泗水河,两岸柳树成行,以此得名柳河村。

明朝名柳河镇。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分为东西柳河两个村,该村名东柳河。1945年改称大柳河。

西柳河村名含意,来历见大柳河。

西码头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立村。炀帝征辽经此,兵马在此登舟渡河,以河道走向,定名为西码头。

唐头唐头原字为塘头。该村唐朝(公元618—907年)建村。因该村滨临河塘,得名塘头村。清初演化为堂头村,1945年改为唐头。

南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卢、帅三姓由南京水西门迁居此地,选高地立庄,因北有张庄(明末被洪水冲毁),相对而称南庄。

小堡里原字小保里。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郭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取保泰民安之意,取得小保里。1945年演化为小堡里。

西张村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村址位于文安故城西,便以方位得名西张村。

高村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高、苗、孟三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后人烟增多,各自以姓建村,该村得名高家村。1949年简化为高村。苗村村名含义、来历见高村。

孟村村名含义、来历见高村。

线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李姓由山西迁来此地占产立庄。鉴于这里地势低洼,常受水灾,人们选高地定居,居住区形成一狭长地带,故取名线庄。

琉庄元朝建村。元朝御史中丞何荣祖(今河北省永年县人)之兄任太子侍讲,因打了太子,何氏家族惧怕珠帘获罪,逃亡流浪到此,与本地刘姓结亲,定居该地,取名流离庄。明嘉靖年间演化为琉璃庄。1949年简称琉庄。

北张村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姓由南京水西门外豆腐巷迁来,因该村东南有西张村,故以方位得名北张村。

相村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相姓在此立庄。以姓得名相村。

桃园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有人在此居住,栽植了很多桃树,取名桃园。民国初年分为南、北桃园。1945年合并为一个村,仍沿用桃园一名。北官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宋金交战时,宋军中有一压营的官员,驻在该地称官士营。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宫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称官士庄。民国初分为两个村,该村居北,称北官士庄,1958年简化为北官。

南官村名含义、来历见北官。

富各庄东汉时(公元25—220年)建村。因靠近文安县故城,得名负郭庄。民国初年演化为富各庄。

吴石槽元朝时期,有一通往京师的漕运河道经此地,河上有一石础桥梁。明洪武四年(1371年),吴、马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取名石漕村。民国初两姓分别建村,该村以姓得名吴石槽。

马石槽村名含义、来历同吴石槽。

靳各庄东汉(公元25—220年)建村。当时该村北为文安县故城,得名近郭庄。清朝时演化为靳各庄。

东王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得名王家村。后简化为王村。在1981年地名普查时,系重名村,按方位更名为东王村。

辛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辛姓从山西迁来定居,得名辛哥庄。民国初演化为辛各庄。

李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李氏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县奉诏迁此定居,得名李家庄。后演化为李庄。

潘平宋雍熙年间北征幽州时,潘美率军经此地。宋营中有老弱残兵留居此地,因属潘美所辖之兵勇,故得名潘兵村。明万历年间,演化为潘平。

常久村明永乐(公元1404—1424年)年间,高、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长居此地,永远为业之父,名久远庄。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常姓迁来,在久远庄村南立村,取名常家村。1945年两村合并,得名常久村。

褚村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褚姓在此居住,以姓得名褚村。

西缴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缴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缴哥庄,后演化为缴各庄。至民国初年发展成两个村,该村居西,名西缴各庄,1961年简化为西缴。

东缴村名含义及来历见西缴。

文二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文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文二庄。1949年简化为文庄。因系同名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文二庄。

刘小泗该村东有明朝吏部员外李堂建的观音寺一座,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该寺旁定居,取名小寺庄,“寺”字后演化为“泗”。清朝期间附近形成数个小村,分别冠以姓字名之,这村改名刘小泗。

董小泗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董姓在此立庄,因仅靠王小泗,得名董小泗。

郑小泗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郑姓在此立庄,因靠近刘小泗,得名郑晓泗。

王小泗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王姓在此立庄,因靠近刘小泗得名王小泗。

祁小泗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祁姓在此立庄,因靠近郑小泗,取名祁小泗。安里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霍、胡两姓由山东迁此定居,取平安之意,得名安里。

东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林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在大围河东侧定居,取名东庄。

牛各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牛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立庄,以姓得名牛哥庄。民国年间演化为牛各庄。

南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氏哥仨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老官营迁来,老三居此,在古河堤上建村,因位居河堤之阳,得名南各庄。

急流口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李姓在此立庄,因村西有条金龙河,借以得名金龙口村,因此地地势低洼,河堤常发生决口,水流很急,明朝时村名演化为急流口村。

界围该村东南广陵城,是宋将杨延朗抗辽积栗屯粮之所,村东有古河道、官道各一条,乃水陆交通要塞。宋军为守卫给养重地,在此设边卡哨所,以城为中,方圆十里为界,军中有老弱残兵留居此地,发展成村,起名界卫,民国年间演化为界围。

南阜庙东汉(公元25—220年)立村,樊姓为大户,得名樊家庄。明代《文安县志》载:“仙居乡樊家庄,狼虎食人,道路为梗,有僧持钵杖驱狼伏虎,人得安土而居,故立祠曰贤圣祠,今俗称为狼虎庙者由此”。明崇祯年间为狼虎庙镇,民国初年演化为南阜庙。

大张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立庄,以姓得名张哥庄。后因建有小张各庄,这村改名大张各庄。

巩寇侯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巩、寇、侯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立庄,因靠近张各庄,借以得名巩张各庄,寇张各庄、侯张各庄。1945年三村合并,以姓得名巩寇侯。

李张各庄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建村,李姓从大张各庄村搬迁此地立村,取名李张各庄。

魏李张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魏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立庄,因靠近张各庄借以得名魏张各庄。民国初年张姓从大张各庄迁此立庄,名小张各庄。1945年魏张各庄、小张各庄、张各庄三村合并取名魏李张。

大寺庄明万历年间(公元1578—1620年)建村,因村址东南有一大寺(二圣寺),以此得名大寺庄。

里东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王、邵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因村址位于急流里之东,取名里东庄。

西庄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姜氏在此占产立庄,因位于里东庄的西边,得名西庄。

东升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乾隆皇帝第三次去南方巡视,曾路过此地,随行阁老住在该村,村民为纪念此事,取名阁老村。后叫旮旯村。1967年改名东升。

广陵城建于南北朝时期,《文安县志》载:“魏史云”文安县西北17里有平曲广陵王子赵君封地”,即广陵城。但记载不详,对其来历含义无考。

官庄宋团练使杨延朗戌守边陲时,广陵城是宋军屯粮食积栗之所,管理钱粮的官员驻在此处。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这里发展成村,以此得名官庄。大围河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马、张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这有有条小河,人们围河定居,取名围河。明正德年间附近又建一村,起名小围河,这村遂改名为大围河。

郝郭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郝、郭、纪三姓分别由山东和山西迁来此地定居,形成三个小自然村,称郝家庄、郭家庄、纪家庄。1945年三村合并为一村,以三家姓氏得名郝郭纪。

后许北宋雍熙年间(公元984—987年),宋辽交战时,这里是宋军屯驻之所,后军中老弱者和退役军士留此屯田,民户也相继迁入,发展成村,取名许国庄(报答皇恩以身许国之义)。清末演化为许各庄。民国初年发展为二个村庄,以方位得名前、后许各庄,1958年简化为前、后许。

东桥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张、王、崔三姓来此定居,因村西河上有一柏树横卧两岸为桥,以此得名柏木桥村。元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在该村西又建一村,名西柏木桥,故该村改名东柏木桥。1958年简化为东桥。

西桥村名来历、含义见东桥。

前许村名含义及来历见后许。

小围河明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立村。杨、许、齐三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因位于大围河附近,取名小围河。

樊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樊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以姓得名樊庄。

南辛庄该村宋朝(公元960—1127年)建村,原名丰盈屯,位于现村址南2

公里处。因常受水灾,1644年村址搬迁现址,改名新庄。后写成辛庄。清乾隆

年间,该村正北又建一村,亦名新庄,为示区别,这村于民国初年以方位改名南辛庄。

西邹唐朝时建村,当时邹姓为大户,起名邹哥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卢、邢、寇、高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选高地定居,形成三个居民点,该村居西,得名西邹哥庄后演化为西邹各庄。1958年简化为西邹。

中邹村名含义、来历见西邹。

东邹村名含义、来历见西邹。

兴隆宫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王、李、任、陈、张五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形成五个聚落点,分别取名为南兴隆、北义和、果子园、娘娘宫、任庄。1943年合并,统名兴隆宫。

小郭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郭姓迁此定居,取名郭庄。后发展为两个村,该村名小郭庄。

大郭村村名含义、来历见小郭庄。

夏村原名“下村店”。唐天宝年间(公元905—907年),李姓在此立庄,因位于高阳下梢而得名。后村中读书人认为“下”字含贬意,于宋朝时改为“夏”,得名夏村。

回回营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回民辛姓从山东省枣强县迁居此地,因该村都是回民,得名回庄子。1943年改名回回营。

北斗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李、孙、王、卢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立庄,该村位居河滨,周围村落密集,喻为群星之北斗,以此得名北斗村。

朱何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何两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分别立村,得名朱家村、小何村,1943年两村合并得名朱何村。

四合村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杨、王、何、李四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各自立村,取名大王庄、李村、杨庄子、大何村。1943年四村合并,取名四合村。

付王店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付、王、张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来此定居,各自立村、得名小王村、傅村、张店。1943年三村合并,得名付王店。河北庄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任、宗、陈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各自立庄。取名为任庄、宗家庄、陈家庄。1943年三村合并,因村位于赵王河北岸,得名河北庄。

贾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贾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贾村。

沙窝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韩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村址建于沙岗上,以地貌得名沙窝。

小龙华宋康定年间(公元1040—1041年),李姓来此定居,因和大龙华为邻,得名小龙华。

温庄宋皇年间(公元1049—1053年),温姓在此居住,取名温家庄,后简化为温庄。

店子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温氏在此开设店房,后发展成村,得名温家店。明朝改名店子。

大龙华唐显庆年间(公元656—661年)立村。该村北临赵王河,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是民生富庶之区,这里河道弯曲,宛如龙形,故以地势得名龙华。后改为大龙华。

宋家牌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该地有一石牌以此得名宋家牌。

张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定居,以姓得名张村。

赵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赵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赵哥庄。民国年间演化为赵各庄。

彭耳湾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2年)建村。村址位于五官淀的下口,紧靠苍耳淀,地形象个耳朵,,以此得名烹耳湾,后演化为彭耳湾。

常村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常村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常家庄。1945年简化为常村。

杨村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庄,取名杨家庄,1945年简化为杨村。

大王东五代周时期(公元956—969年)王氏家族在此立村,起名大王庄。后又有异姓迁来,人们为表示对村创始者王姓的尊重,将大王庄改为大王东。(即王姓是主人的意思)。

徐屯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徐姓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取名徐家屯,1958年简化为徐屯。

西营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王姓建村,称八里庄(意为距文安县城八里),后回族增多,改称回回营。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村东又建一村,名王家营。对该二村,人们习称东、西营。民国初年,两村同时更名,王家营改名东营。回回营改名西营。

东营村名含义、来历见西营,

冯郭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冯、董、、赵、王、宋等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各姓择地定居,形成若干聚落点,因地处文安城郊,邻接郭里村,以此通名西郭里村。清代各聚落点自行治庄,该村冯姓居多,得名冯家郭。1949年简化为冯郭。

赵郭村名含义、来历见冯郭。

宋村村名含义、来历见冯郭

郭辛庄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王、冯二姓由西郭里村搬迁此地居住,取另立庄之意,得名郭里新庄,1945年演化为郭辛庄。

卢各庄宋代此地是水围高地,卢姓在此居住,,取名卢哥庄。民国初演化为卢各庄。

缴屯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缴姓从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以姓得名缴家屯。1949年简化为缴屯。

东德归据陈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陈氏家族由安徽江左泸州府金牛山下迁此。”据传,燕王扫北时有一将军带兵打仗,败阵后闯谓河在该地扎营,凭河设障,阻住追兵。陈氏在此建村时,取该地历史经历得名德归聚。清朝演化为德归。民国初该村以方位取名东德归。

西德归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魏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百雀凤村诏迁德归聚西侧占产立庄,当时亦称德归聚,民国初冠以方位名西德归。

北德归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李姓由山东诏迁此地立庄,以此地有座龙王庙,庙前有个老龙潭,取名卧龙庄,后改名孝义庄。民国初年以临近有东、西德归,知名度较高,原随其名,这村遂冠以方位名北德归。

西长田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张、刘两姓家族由浙江绍兴府迁此,因靠近河口起名张毗口。民国初年改名大长田,1943年分东、西大长田二个村,该村得名西大长田,1949年简称西长田。

东李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李、张二姓家族由山西义马庄诏迁此地,发展成村,以姓得名李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系重名村,这村更名为东李庄。大长田村名来历、含义见西长田。

小长田元朝时形成村落,以地势得名栲栳口。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任王二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民国初年改为今名。

齐庄元朝时形成村落,齐姓居此,称齐家圪垯。民国初演化为齐庄。

李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李姓哥俩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发展成村,以姓得名李哥庄,后演化为李各庄。

尹村元朝时有彩、帅两姓在此居住,得名彩帅庄。因该地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附近村名和山西迁民认为该村风水好,陆续搬迁至此地定居,后将村名改为“引村”(招引之意),明嘉靖年间演化为尹村。

大堡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孙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村址选在官道边,因此地是驿铺,故取名孙村铺。后有梁、史、筱等姓迁来,人口逐渐增多,村落扩大,于民国初年分化为大铺、小铺两个村。因该村村较大,得名大铺。铺字演化为堡。

小堡村名来历、含义见大堡。

东柴沟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王姓由南京迁此,在古渭河西侧立庄,取名东柴沟。

西柴沟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郭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在古渭河西侧立庄,取名西柴沟。

翟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地形取名东三岔口,清代改名翟村。

北三岔口明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移民从山西省洪洞县来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处建村,起名三岔口,这村居北得名北三岔口。

南三岔口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魏姓从山东迁此在古渭河三岔支流处建村,因位居邻村之南得名南三岔口。

刘磨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4年)刘姓家族由南京水西门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刘家莫村。(后莫演化成磨),1958年简化为刘磨。

董各庄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董姓迁此立庄,以姓得名董哥庄。民国初年演化为董各庄。

吕公务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吕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吕公务。

陈家务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陈家务。

孟家务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孟姓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孟家务。大赵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赵姓迁此居住,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拔雄县城,战真定,兵灾惨烈。战乱中祖居雄县的赵姓兄弟2人逃来此地,在大圪垯上安家,取名赵庄上。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高、王等姓家族,从洪洞县迁来,村落扩大,改名大赵村。

马武营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马姓家族由山东藤县普安村迁此立庄,以马姓“务本堂”堂号之含义(出自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取名马务营。后演化为马武营。

马庄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马庄。小叩皂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立村,因靠近寇皂店,取名小寇皂店,后演化为小叩皂。

丰各庄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李姓立庄,以此处有一古墓(王坟)认为风水好,取名丰富庄。后演化为丰各庄。

小赵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立村。因与大赵相邻取名小赵。

小京头宋代(公元960—1279年)建村,名崔圪垯。明代以其地势特征改名京头。后发展成2个村,这村称小京头。

大京头村名来历、含义见小京头。

后孟市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孟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以姓得名孟氏。民国初发展成2个村,以方位命名,该村称后孟氏。(氏字演化为市)。

前孟氏村名来历及含义见后孟市。

赵磨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引用祖籍之名取名莫村。1958年简化为赵磨。

陈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6年)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靠近莫村,以姓氏称陈家莫村(后莫演化为磨),1958年简化为陈磨。

韩磨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4年)韩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靠近赵磨取名韩磨。

姚磨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6年),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靠近莫村,以姓得名姚家莫村(后莫演化为磨),1958年简化为姚磨。

坟头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董、马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滨水临洼,以地势特征得名坟头。

贺曲堤北宋时期,贺姓夫妇和王姓家族迁来此处立庄,因与曲堤店相对得名北曲堤店。民国初年分为2个村,这村称贺曲堤。

王曲堤村名来历、含义见贺曲堤。

文庄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何姓家族迁此立庄,取修文偃武之意得名文庄。

曲店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李姓迁来此地定居,因居于河堤迂回处,以地势特征取名曲堤店。后简化为曲店。

大留镇唐朝(公元618—907年)建村,名崇兴村。明代遭水灾,房屋倒塌,只剩下一条街,改名留镇店,后因建有小留镇,这村遂改称大留镇。

小王东宋朝(公元960—1279年)王氏在此建村,因与大王东为邻,取名小王东。

大齐观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立村,因村址旁有一庙字,横书匾额“齐天观”以此得名大齐观。

小齐观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苑、田、张等姓家族由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和大齐观为邻,取名小齐观。

北富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胡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富贵荣华之意以方位命名为北富华。

刘富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邻近北富华,取名刘富华。

胡屯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胡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胡屯。

王富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在刘富华西南立庄,以姓得名王富华。

石桥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吕义弟兄在此定居,后发展成村,因村西有一石桥,故名。

小务元代田、牛二姓家族在此立庄,因房子盖的较小,俗称小屋。后演化为小务。

靳村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靳姓家族从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以姓得名靳村。

巨富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巨姓家族由山西迁此在刘富华村南立庄,取名巨富华。

南富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樊姓迁来在巨富华南立庄,以姓取名樊富华,1958年以方位改名南富华。

孟庄子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孟姓家族由山东省曲阜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孟庄子。

彩家务元代彩姓家族居此,取名才家务。

花木厂明永乐二年(1404年)蔡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蔡各庄。明代中期因水毁迁现址。因这里是卖花和卖木料的市场,改名花木厂。

霍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霍姓在此立村。因靠近留镇店,取名霍留镇。1958年简化为霍村。

西店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刘、张、李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取吉言得名丰富店。1945年分为2个村以方位名之。1957年简化为西店。东店来历含义见西店。

韩留镇明代,韩姓在此建村,因靠近留镇店,取名韩留镇。

小留镇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建村,因靠近留镇店,取名小留镇。大李村始建于唐朝,以姓得名李村。明初改名南李村,民国初改今名。

小李村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崔姓迁此立庄,因靠近大李村,取名崔李村,民国初改今名。

北李村元代,王姓在此立庄名王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任、杨等姓家族迁此立庄后,改名北斗李村。1958年简化为北李村。

黄李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黄、刘二姓家族迁此立庄,因靠近李村取名黄金李村。1958年简化为黄李村。

司吉城据传,东汉(公元25——220年)建村,因位于古长城脚下而得名。夸大口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刘姓从大成县迁此立庄,以该地在宋辽交战时,宋军没有按期破阵,被辽兵嘲讽说大话的历史传说取名夸大口。康黄甫元代(公元1279——1368年)康姓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因靠近陈黄甫取名康黄甫。

王黄甫元代(公元1279——1368年)王姓在此定居。发展成村,因靠近陈皇甫取名王黄甫。

何黄甫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何姓从本县硫庄迁此立庄,因附近有诸黄甫这村取名何黄甫。

东叩岗宋代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王、胡、张三姓在此定居,因滨临叩水分别取名王叩岗、胡叩岗、张叩岗(小王叫岗),1939年合并名大叩岗。1945年改名东叩岗。

西叩岗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姚、蒋、高、封等姓家族在此分别立庄,取名姚头、蒋头、高头、封头。1945年四个村合并取名西叩岗。

李黄甫元朝(公元1271——1368年)李姓在此立庄,因附近有诸黄甫,以姓取名李黄甫。

赵黄甫元朝(公元1271——1368年)赵姓在此立庄,因附近有诸黄甫,以姓得名赵黄甫。

董皇甫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董姓立村,因临近陈皇甫,援用其名以姓得名董皇甫。(后莫演化为磨),1958年简化为

蔡黄甫元朝(公元1276——1362年)徐姓家族迁此立庄,因临近陈皇甫,遂以姓得名蔡黄甫。

徐黄甫元朝(公元1276——1362年)徐姓家族迁此立庄,因临近陈皇甫,遂以姓得名徐黄甫。

陈皇甫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黄甫姓隐士居此,天宝年间陈姓在此立庄,以隐士之姓为名取名陈黄甫(皇字演化为黄)。

安祖辛庄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田、冉二姓家族迁此立庄,因座落在安祖店之南取名南安祖,后村庄扩大改名安祖辛庄(新字演化为辛)。安祖店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卞、毛、刘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后官府确定该村为征收皇租皇粮的处所,以此得名安租店(后演化为安祖店)。朱安祖清末,朱姓家族迁来在安祖店东定居,以姓得名朱安祖。

柏家务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牛、马二姓从山东迁此立庄,取名马牛庄。后又有他姓迁入,改名百家务(百字演化为柏)。

后程屯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有一程姓军校带兵北上曾在此驻扎,后卢、梁、段等姓来此定居,以该地历史取名程屯。1949年分为2个村,以方位名之。

前程屯村名来历含义见后程屯。

后杜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杜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靠近安祖店,取名杜安祖。清末分为2个村,以方位名之。1958年简化为后杜。

前杜村名来历含义见后杜。

李安祖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李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靠近安祖店以姓得名李安祖。

王张务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考近张家务取名王张家务。1958年简化为王张务。

张金韩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张、金、韩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各自立庄,因靠近安祖店取名张安祖、金安祖、韩安祖。1949年三村合并取名张金韩。

董安祖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董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靠近安祖店,取名董安祖。

范张务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年)范姓从山东迁此立庄,因靠近张家务得名范张家务,1958年简化为范张务。

刘张务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年),刘姓家族从山东迁此立庄,因靠近张家务,取名刘张家务。1958年简化为刘张务。

田安祖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田姓由满洲迁此立庄,因靠近安祖店得名田安祖。

张家务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张家务。

前于屯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于姓迁此立庄,起名于家屯,后发展为2个,这村以方位名前于屯。

后于屯村名来历含义见前于屯。

林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林、靳二姓家族迁此立庄,取名林靳(靳演化近)。1949年白、牛、赵林近归并该村。

荀家务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孙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孙家务,后谐音演化为荀家务。

后赵仙庄宋朝立村名范李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何、谷等姓家族迁此,以该地‘谷家山子’有赵君显灵的传说,常有人来此跪拜求助,远近闻名,于明末改名赵仙庄。清末,村南又建一村,冠以方位名之。

后王仙庄明代洪熙年间(公元1425年),有一王姓公子一心想求道成仙,曾在此逗留,后此处发展成村,遂以此取名王仙庄。民国初年村落发展为前后2

个村,这村名后王仙庄。

前赵仙庄村名来历含义见后赵仙庄。

大董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董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大董村。

西牛家务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牛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牛家务,后发展成2个村,各冠以方位名之。

八里庄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王姓在此立庄,因离县城八里远,得名八里庄。

邹庄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邹姓家族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邹庄。东牛家务村名来历含义见西牛家务。

孙庄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孙姓在此立庄,得名孙家庄。1958年简称孙庄。

小王庄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王姓迁此立庄,因靠近八里庄,取名后八里庄。1958年改名王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系重名村,改名小王庄。贾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贾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贾各庄。

曹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曹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曹庄。

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黄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黄庄。

吴王董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王疃。清初吴姓从席阜迁此立庄,起名吴疃。因靠近董村,民国初年改名吴董村、王董村,1958年二村合并,名吴王董。

任董村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任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靠近董村,以姓得名任董村。

东南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王姓家族由山西迁此立庄,因村址位于董村东南取名东南庄。

西高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中因系重名村改名西高村。

东高村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阎、赵等姓家族在高村东侧定居,后发展成村,亦名高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东高村。

王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王各庄。

唐村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唐姓在北史村东北角建村,取名北史村唐疃。1961年由北史村析出,取名唐村。

北史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史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史村,后与南史村对应,取名北史村。

北大有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夏、薛等姓家族由山西大有村迁此各自立庄,缘故乡之名,分别以方位名之。

西大有村名来历、含义见北大有。

南大有村名来历、含义见北大有。

王家务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王家务。

米庄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米姓迁此立庄,以姓得名米庄。

龙街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为了镇庄水患在此修建了一座龙王庙,后不断有人迁来在龙王庙北面定居,发展成村,以此得名龙街。

北叩里宋代(公元960—1279年),刘、冯、武、郭、潘等姓家族迁此各自立庄,因滨临滱水得名冯家滱里、小冯家滱里、潘家滱里、刘家滱里(滱字后演化为叩)。1946年该4村合并,因与南叩里相对应,取名北叩里。

大冯家叩里宋代立村,因与诸滱里为邻,以姓得名大冯家叩里(原字滱里)。郭家叩里宋代(公元960—1279年)立村,因与诸滱里为邻,得名郭家滱里(演化为叩)。

南叩里宋代(公元960—1279年)立村,因与诸滱里为邻,得名武家滱里(滱演化为叩),1946年与郭家叩里合并,取名南叩里。

万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张、温、辛、杨、万、刘、贾、陈等姓家族迁此立庄,取天下太平之义取名大平州,后随着人口增长,各姓自立村庄,万姓取名万太平州,1949年简化为万村。

陈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陈姓迁此立庄,以姓得名陈大平州,1949年简化为陈村。

东万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938年)张、温、辛、杨、万、刘、陈等姓诏迁此地,发展成村,取名大平洲。清末各家族自立村庄,万姓户大人多,分建3个村庄,这村名东万大平洲,后简化为东万村。

西万村名称来历含义见东万村。

刘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刘姓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刘大平州,1949年简化为刘村。

温辛阳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温、辛、杨三姓在此各自立庄,因临近大平州,取名温大平州、辛大平州、杨大平州。1949年三村合并,取名温辛杨。

岳村宋代(公元960——1279年),岳姓在此立庄,以姓得名岳村。

岳辛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牛、白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岳村新村。后演化为岳辛庄。

姜庄子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姜姓迁此立庄,取名姜庄子。

天德店金天德元年(公元1149年),建村,取名天德店。

赵村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赵姓在此立村,以姓得名赵村。彭各庄五代周时(公元951——960年)王姓迁此立庄,因此地野生植物繁茂,取名碰棵庄。后演化为彭各庄。

韩村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立村。因靠近汗代谏议大夫韩延寿之墓,取名韩村。

西艾子宋代(公元960——1279年),艾姓在此立庄,取名艾子。后附近发展成3个村,分别以方位命名。该村称西艾子。

东艾子村名来历、含义见西艾子。

前艾子村名来历、含义见西艾子。

孙氏汉代(公元221—262年)建村,据传说,孙姓娘娘葬此得名孙氏。

太子务明永年间(公元1403—1424年)秦、田、杨三姓迁此立庄,传说此地曾是唐路王子为唐王墓守孝之处,借以取名太子府(府演化为务).

北三王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王姓家族由弟兄三人带领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取名三王。至民国初发展成3个村,各以方位命名,该村称北三王。何家务元末(公元1368年),何姓立村,起名何家务。

大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梁、马三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庄,取名三大村。后简化为大村。

东代辛庄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戴姓家族迁此立庄,取名戴辛庄。1945年,划分为东、西戴庄(戴字演化为代)。该村称东代辛庄。

西代辛庄村名来历、含义见东代辛庄。

何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何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何姓得名何庄。

朱三王村名来历、含义见北三王。

大三王村名来历、含义见北三王。

纪屯宋祐嘉年间(公元1056—1063年)卡姓在此立庄,取名宁寿屯。清代改名纪家屯。1949年简化为纪屯。

崔边村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崔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地处文安县与大城县交界处,以姓得名崔边村。

刘边村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刘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地处文安县与大城县交界处,以姓得名刘边村。

徐边村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地处文安县与大城县交界处,以姓得名徐边村。

庆边村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庆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地处文安县与大城县交界处,以姓得名庆边村。

程子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程子。

杜边村明末(1628—1644年),杜姓家族迁此,以其地处文安县与大城县交界处,以姓得名杜边村。

南史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史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以姓得名史村。后因与北史村相对应得名南史村。

(二)农场村名考

李庄农场1961年在李庄村西北0.5公里处建场部办公用房及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因场部驻地临近李庄村故名。

李农一队1974年3月在李庄村东0.7公里处建一队公用房屋和职工住房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李农二队1964年2月在北官村西南0.7公里处建二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李农三队1964年2月在潘平村北偏东1.2公里处建三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因队得名。

李农四队1975年4月在马武营西偏北0.6公里处(原水电部干校旧址)建队,全体职工、家属均居此地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因队得名。

翻砂厂1965年在陈黄甫西0.5公里处建翻砂厂和职工家属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厂得名。

黄农一队1968年在司吉城村北1公里处建一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黄农二队1962年在王黄甫西0.5公里处建二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黄农三队1963年在董黄甫北偏西0.5公里处建三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家属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黄农新村1989年黄甫农场场部迁移静王公路南侧(位处马武营东2.2公里处),集场部、电缆厂、职工宿舍于一体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因系同时迁建的综合区故名。

机务队1979年在徐黄务西南0.8公里处建机务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园林队1983年在原场部南偏西1公里处建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今已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界围农场1961年在常久村北2公里处建场部办公用房,同年第一生产队也在此建队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点,现已为居民村,因系场部驻地故名。

界农二队1961年在线庄村旁建二队公用房屋,翌年构筑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现已为居民村。因队得名。

界农三队1961年在赵王新渠右堤毕家坊扬水站西侧,建三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现已为居民村,因队得名。

新桥农场1961年在德归正北4.2公里处建场部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后此处又增建保温材料厂、服装厂,已发展为居民村,因系场部驻地而得名。机务队1961年在场部正南1公里处机务队旁建第四生产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后不断在此增建场属副业厂职工宿舍,发展为居民村,因靠近机务队故名。

食品厂1961年在场部南2.2公里处建第三生产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后在西侧建食品厂,该居民点已发展为居民村,以厂得名。

二队1961年在场部西偏北3.5公里处(滩里干渠与滩里新渠之间)建第二生产队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已形成居民村。以队得名。

三队1961年在场部东北4.5公里处刘家营村南侧建第二生产队公用房屋和职工宿舍成为居民点,今已成为居民村。以队得名。

小务农场1961年在现址(位于文安县城正西16.5公里处)建场部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辖属4个生产队亦在此建职工住房形成居民点,现已成为居民村。因系场部驻地故名。

青年镇村名由来

青年镇村名由来浅析 李保产 笔者对青年镇所属共43个自然村的村名由来调查后发现,其村名由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以景物为村名”,“以姓氏加地理位置或景物为村名”,“以历史名人事件或传说为村名”,“以特产加姓氏为村名”,“以姓氏为村名”等几种。 一、景物为村名 青年镇西北隅有个叫洪山庙的小村庄,村东小学校内有座洪山庙,村子正中有棵老槐树。洪山庙原叫朱家寨。传说从前一长工有年给朱家寨一朱姓财主家种高粱。掌柜的让长工定(间)高粱苗;长工隔一乍远留一棵高粱苗。回到家里,掌柜的对长工说:“你留那么稠,高粱能长大吗?”长工只好再把高粱苗拔掉一些。拔了一边又一遍,掌柜的仍嫌高粱苗太稠密。最后长工干脆把一块地的高粱苗拔得只剩四角四棵,之后便悄悄离开了。 转眼已是秋收时节。这天,掌柜的来到高粱地,只见那

四棵高粱长得又高又大,红红的大高粱穗低垂着头。他抱住高粱不断用力摇起来,高粱粒雨点般纷纷落下来;最后朱掌柜地里的高梁粒堆得象小山似的。夜里,他做个梦,梦见一白髯仙人告诉他,给他种地的那个长工是既善于耕种又乐于助人的洪山爷。秋收后,朱掌柜出资请人在村东头建一座洪山庙,专门供奉洪山爷。从此他和村民逢年过节都要到庙里进香跪拜。 据载,洪山是位出身贫寒的雇农,他耕种技术高超并助人为乐,使很多人家的庄稼获得丰收。洪山死后,人们念其功德,尊称其为“洪山爷”,并立庙以祀之。据洪山庙村洪山庙碑文记载,宋真宗(997-1022年)时,村居民均系朱氏之家,故村名朱家寨。后有谢、金、许、王、孙、常、杨诸姓相继迁入。宋宁宗(1194-1224年)时,村中一朱姓人家家计颇丰,夫妇忠厚朴实,乐善好施;其变卖田产,于村东建洪山庙一座。因此有“真宗朱家寨,庙宇始宁宗”之说。洪山庙建成后,原村名从此被庙名所取代。 乾隆27年,时庙宇因年久失修,大部破败。村民王文、孙国民夫妇募集资金重建。1930年,村人于此设私塾。1932年,改私塾而兴办育英小学堂。解放后庙宇被毁。1992年,村民集资重建洪山庙。 洪山庙村中原有三棵老槐树,现存一棵。传说系朱姓先民明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所植。2004年7月12日,漯河市及郾城县文物部门为研究沙澧文化,派专家对此树进行考证,测得胸围2.36米,高2.90米,迄今已有600年历史,系稀有古树名木;并拨专款予以保护。市县新闻单位特作专题报道。老槐树树干虽已中空,但年年枝繁叶茂;尤其树干皮部纹理呈螺旋状上升,别有特色。

莒南村名的来历(石莲子)

莒南村名的来历(石莲子) 莒南村名的来历(石莲子) 【石莲子】张姓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据《张氏族谱》:“夫我张氏大明天启来自海东家居世久迷失所宗……。”后孙、刘等姓相继迁来定居,村庄座落在小溪的北岸,南岸有一片乱石堆、怪石林立的石头砬子,故名石砬子。清末,因有些石块形似莲子,改称为石莲子。据《重修营志》记载:“石砬子……刘氏居石莲子。”由此证明,两种名称并存。1950年唯称石莲子。 【大白堐】据《李氏族谱》记载:“吾族自明初渡海而迁于白堐村数百年矣……”初始李姓在一道大堰西北侧定居,取名李家北堰,后演化为白堐。民国时期,因村大人户多改称大白堐。 【艾家白堐】据《李氏谱序》记载:“自李家地各择里居年越四百生……。”据考证,李姓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50年),迁至大堰东南侧建村,艾姓相继迁此定居,且人口盛旺,故取名艾家北堰,后演化为艾家白堐。 【崔家白堐】相传,明初孙姓来此落居,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刘、崔两姓相继迁入。因村座落在大堐头西侧,且中间高两头低,形似驮蓝头子的地方,故名驮蓝头白堐。

后嫌名称不雅,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姓氏改称刘家白堐。又因与邻村重名,并有崔姓居住,故于1920年后改为崔家白堐。 【刘家白堐】相传,清朝初期,刘姓七兄弟迁此落居,因与大白堐相邻,故以姓氏取名刘家白堐。 【聂家白堐】相传,聂姓始祖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莒县聂家大庄迁此落居,因与大白堐相邻,故名聂家白堐。【陈家白堐】据考,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贾氏从岭泉贾家庄迁此落居,取名贾家白堐。清初,陈姓从陈家湖迁此定居,且人户居多,后改称陈家白堐。 【梁家屯】据《梁氏族谱》:“我祖自明初即随洪武当兵,至永乐屡立军功,战绩卓著。到永乐四年(1406年)封为广武将军,并准许在中原界内屯田练兵。我祖系湖北省襄阳府,世居洼下频惩水患,心思必择高原而居山东省,有黑丑将军封为平辽王,镇守沿海一带,现住巨峰村,有亲人可靠,遂择莒县南白堐前高原而居。遗有将军刀一口,重数十斤……。”据此证,梁姓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来此隐居成村,并以屯田练兵之意,故名梁家屯。 【燕泥子】据《林氏族谱》记载:“自汉代迁居安邱。海东者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被红(洪)军冲散由海东来此地……”。清雍正八年(1730年)梁姓迁此定居。因村东南地势低洼,每到春夏之交,燕子纷纷来此含泥垒窝,故

藁城地名由来

藁城市地名由来 藁城,古时称肥累,高城等。约3400年前,《公元前1400年。》,县镜先民----朵氏部落在沿河岸高地筑房垒灶。凿井饮水,种粟栽木,繁殖生息,到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境内已是河流密布,林木高棕·遂改高城为稾城。蒙古太祖初年《公元1205》,又改稾城为藁城,意思是水草丰美,绿树环绕的地方。 藁城各个村名由来也能找到原由。 第一类与河流有关而命名的。藁城境内多河流,古时有太白渠、斯洨水,近代有滹沱河、白羊河、郦阳水等。滹沱河是历史上有名的“恶水”,十年九泛,河道变迁无常。因此,域内村名多与水有关,如:清流,中照,漂里,北龙宫,南龙宫,水范寨,北汪,北洼,西洼,南洼,韩家洼,堤上,前堤里,后堤里,北堤里,庄货头,桥板,北桥寨,南桥寨,东桥寨,北蒲城,东蒲城,西蒲城等。 第二类移民后新命名的村。明朝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靖难之役”爆发,藁城为御燕重镇。滹沱河沿岸成为主要战场。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因久经战乱、疫灾,原县民仅存三分之一。永乐帝两次颁诏,令山西之民迁来藁城。现在,藁城仍有先民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的传说。如早落和落生,取落地生根之意;小吴村,杨马村,杜家庄,刘家佐,卞家寨,李家疃,以同姓家族聚集而取名;五里庄,土山,台西,则以村庄所处的方位而命名。西凝仁和南凝仁,其实也与方位有关。据说,早年间,在西凝仁的东边,南凝仁的北边,有一座“凝仁寺”,凝仁寺西边的村叫西凝仁,凝仁寺南

边的村就叫南凝仁了。 还有从河南省牛家庄移民过来的,村取名叫“新安庄”,住在了滹沱河的河床上,老人们流传着一个故事:在某一天,新安庄来了一个疯癫的人,口里念着:“叫你挪你不挪,你非住进流沙河,叫你搬你不搬,非要等到二十三!结果当晚发了洪水,新安庄的人搬到了河堤以北的小丰屯,现在村北牛姓和张姓大部分是新安庄的后代!两村合并以后取名小丰(小奉)。 第三类与古代驻兵有关。如:河西营,信家营,南营,屯头,是古代屯兵的地方。马圈村,古时为一军用牧马场。木连城村,战国时为赵将李牧、廉颇屯兵拒秦之所,所以称牧廉镇后改为木连成。 第四其它类。梨园庄,汉文帝年间,是肥累城北的一座梨园,所产鸭梨为汉代御用品,当时就叫梨园,近代才改称梨园庄。尚书庄,该村因出过一位尚书而得名。岗上,当时岗上的大部分是手工业者,铸造大钟,铁水流于地,日久磨砺,渐渐光亮,所以叫岗上。

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

栾城县自然村村名由来 窦妪 窦妪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12.5公里,西南与元氏县交界,北与南牛家庄接壤,东邻京广铁路,窦妪火车站设在村东南1.5公里处是栾城的大村镇之一,村内的玄武庙、开业寺分别建于唐代和元代,规模宏伟,附近享有盛名。窦妪村建于隋末,传说: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之子与奶妈曾居住此地得名。最先称窦妪屯,民国年间叫窦妪镇,解放后叫窦妪。仅为书写方便,也有写作豆于的。 南赵台 南赵台位于县城西北5公里处,西北邻北赵台,东至小裴村。据传,明永乐年燕王扫北后,由山西洪洞县赵氏二兄弟迁此,分居大寺南北两侧,总称赵台,后随人口繁衍,分为两村,在南曰南赵台,在北曰北赵台。 北牛家庄 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与南牛家庄仅有一河之隔,东邻京广铁路西至元氏县界,护村提自西向东北环绕村庄。《栾城县志》记载:北牛家庄与南牛家庄系康熙年间所建,传说由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定居,总称牛家庄。清末据洨河支流分开,因在北侧,得名北牛家庄。 南牛家庄 南牛家庄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西至元氏县界,东邻京广铁路,南接窦妪。《栾城县志》记载,南、北牛家庄原属一村名牛家庄,康熙年间元氏县石板沟牛氏迁此立庄,清末据洨河支流相分,得名南牛家庄。 彭家庄 彭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公里处,东明渠与洨河在村南方交汇。彭家庄明永乐年间建村,村人多数姓彭,以姓氏命名为彭家庄、 汪家庄 王家庄位于县城西北方向123公里处,东邻苏邱,北邻段家营,南至赵村,水塘遍布村四周。《栾城县志》记载:汪家庄原名王家庄,村东有百亩大水坑一个,村四周遍布小水塘,一般年份清水不断,塘多水多,清末改王为汪,得名汪家庄。 陈朝宇 陈朝宇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南与元氏县交界,西至京广铁路。《栾城县志》记载:陈朝宇系唐以前建村,原写作陈朝峪,后演化为陈朝宇,其含义及来历尚未查清。 赵庄 赵庄位于县城西偏南10公里处,东与梅家村为邻,西侧与元氏交界。明朝隐士李潜所建“百柳园”就在该村附近(今已不存)境内有庙宇多处,以兴隆寺最为

河北省永年县各村村名由来

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 东杨庄、西杨庄——据传,宋、金时代,就有杨姓大户在此居住。据西杨庄玉皇庙碑文记述,明万历十九年,这两个村分别叫东杨二庄和西杨二庄,以方位及姓氏命名。后来简称东杨庄和西杨庄。 故城——《地理志韵编》与《后汉书·注》云:广年古城在今永年县(城关)西北。据一九七六年故城地裂现象考证,故城村即汉代广年县城,县志亦称古城。前汉置广年县,属广平国,后汉属距鹿郡,魏郡属广平郡,永嘉后废。北齐时,曲梁并入广平县,并移治曲梁城(即今之永年城关),此遂为广年县故城。 前党庄、后党庄——永乐年间,党、赵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党姓为大户,故冠以党姓命村名党家庄。光绪三年县志上还记载为党家庄,后来分治,按位置称前党庄、后当庄。 冯庄——明初,冯姓奉诏迁此占产立庄,1965年曾改名四新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原村名冯庄。 康庄——据康氏家谱记载:该村原名犁耙庄,传说曾为曲陌大户耕地放犁耙的地方。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康氏七世祖由鸡泽县康马昌迁此居住。更名为康庄。 韩庄——据查明嘉靖年间,由四户韩姓人家从大阎胡寨迁此定居。以姓氏为冠命村名韩庄 席庄——据查,原名薛庄,明永乐年间,有席、苗、路等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席姓为大户,冠以姓该村名席庄。 赵庄——据查,明永乐年间,赵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赵氏命村名赵庄。 南庄——1963年席庄一部分宅基被淹,有四十户居民迁往席庄村南居住,称南庄。

杨庄——宋元时代,有杨姓大户居于此而命村名杨庄。 张杨庄---明初,张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东、西杨庄是这里的老村,便以杨庄为基础,又以姓命村名张杨庄。 东陈甫----传说宋元时代,有陈、甫二姓氏在此地居住。故按姓氏命村名陈甫。明初从山西迁来居民,未更村名。后人丁繁衍,发展为东西两个村庄,该村在东,称东陈甫。 冯杨庄——明初,冯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因东、西杨庄是这里的老村。便以杨庄为基础,冠以冯氏命村名冯杨庄。 屯庄——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实行驻兵屯田,休养生息,为此当时屯田之地。明初移民在此占产立庄,称村名屯庄。 郅家寨——清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叫郅家寨,以郅姓最早在此居住而命名。 东小屯——清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叫东小屯。因为该村正南有大屯,位置又在辛庄堡之东,故叫东小屯。 库官营——相传宋金时代,曾在此建兵营,屯粮草,为库官居住地,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居住于此,称村名为库官营。 前、后司郭庄——明代该村只有司、郭两姓氏,所以叫司郭庄。后来形成前后两个村,故名后司郭庄和前司郭庄。

高阳 县志 各村名来历

高阳县志各村名来历 高阳——居古高河之阳故此得名! 魏家佐,明成化年间魏由中从山左(即山东)迁来建村,故名.原属里县,民国29年入属高阳。 高阳县传为颛顼故都,八才旧里.商代即有人群聚落.汉高祖六年始臵高阳县.明洪武年间由旧城迁丰家村至今.此前的高阳,其时是旧城,这也是旧城的来历。 南关其实包括黄庄,李家庄,中华民国时并入高阳。 北蔡口,因位于蔡家口北称北蔡家口,后简北蔡口。蔡家口亦改南蔡口。明(1404~1412)王,常二姓由山西,刘,高二姓由本县刘庄(今无)迁来建村.。 于八,宋初陈姓建村于鱼坝口之北称北鱼坝口,后简北于八口,后简北于八.相传此地西分唐河之水形成坝口,称鱼坝口.张,王建村之南称南于八.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王棋号,名赵王堡。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又一说,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尖窝,宋代甄姓在此建村,以熬盐为生,称村为煎盐窝。清简称煎窝。1958年改尖窝。 边渡口,好像因为在县边上,有渡口而名。 赵堡店,宋末当地豪强志士为抵抗外族侵搅,建堡自卫,因打赵

王棋号,名赵王堡。明永乐年间设官道于村北,民沿道设店无数,故名。之前,亦称北赵堡,此为古水域,名赵堡淀,后干涸。明,山西迁来定居,称赵堡店。 北沙,因南有大片沙地,风吹沙起,不见天日,杀气凛凛(笑谈)故名 团丁,相传此处为水泊,姓马的姓桑的走到这,船搁浅走不了了定居,民俗称船丁后叫团丁 ,又一说该村形状像船叫船丁后叫团丁。 岳家佐,因为岳姓建村而名,不是岳飞.后衰落.杨家务有人搬来定居,但仍叫岳家佐.所以,该村与杨家务有千丝干系。 苏果庄,于1404年苏姓建村,村人以'哥'互称(有点怪怪的),故名苏哥庄,后演变成苏果庄。 赵官佐,此地原属官田,叫官屯。运河,(指赵王河,不是京杭运河,)贯川此地,改称赵贯屯.明建文年间,王氏定居,朝廷有人,挺牛,不纳粮还佐收税,又改赵贯佐,后再改赵官佐。 古有安洲八景之说,指:云锦春游,齐云远眺,石臼停舟,白洋垂钓,柳絮飞滩,蒲口落花,板桥晓月,易水秋歌,八景.其中,蒲口落花就是蒲口村,因靠近蒲水渡口,固名。 莘桥,传为唐代司马殷峤建,也可能是他后代,叫殷峤,后谐音新桥。清改为莘桥。老有历史的一个村啊。光绪年间,东赵堡村民离村另建,称赵堡新庄,后改为赵堡辛庄。

村名由来

村庄棉好哦。位置 龙泉汤村地处牟平东南气死了。部山区的龙泉镇, 空气清新、风光秀美。烟台、牟平、威海、荣成、文登的中心地带,距烟台市区50公里,烟威高速公路30公里,威海笨蛋。港口45公里,莱山飞机场58公里。 这里山清吧唧。巴爹。下午看哦。水秀,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有胶东著名温泉——龙泉汤温泉,常年水温在56℃,其中偏硅酸含量89-92毫克/升,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中的“硅水”和“氟水”的命名标准。南靠全真道圣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距昆嵛湖(即龙泉水库)1公里,是开发旅游服务业的绝佳笨蛋。之地。 村名由来 明弘治年间,先人在域神经病。内筑一露天汤,常年二百五湿了。沸腾涌流,如蛟龙吐水,故取名为“龙泉”。不久,宋姓迁此,于龙泉汤旁建村,,按当地有病。习惯取名为宋家庄。后来,许多人家都看好龙泉风水,纷纷迁来定居,宋家庄渐渐扩大,并成为东西来往的交通要道,人们开始利用温泉水洗浴,龙泉也从此繁华起来。 清朝诗人王苹云游至此,赋诗云:“行人浴罢闲相语,可似华清第二汤。宋家庄也由此改名为龙泉汤村. 清乾隆年间(1736—1795)这里曾建敞厅,置石几,围以垣墙,后废圯,今仅存嘉庆年间(1796—1820)“龙泉”二字石匾。 村庄特色 龙泉温泉为胶东半岛著名温泉之一。历史悠久,水质优良,是沐浴、水疗的宝地。自明弘治年间即被利用开发,可是开发利用速度缓慢。龙泉温泉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从野浴发展到池浴,一直发展到今日的高雅盆浴,蒸气浴等。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相传,龙泉温泉的美境、神水,使众多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和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秦始皇、乾隆、丛尚书、郑板桥,都到过此地戏水净身。全真教主王重阳路经龙泉,因贪恋龙泉浴,竟不顾与弟子王玉阳的约会和道家体统,入泉与众人洗澡嬉戏,发出了“龙泉温泉天下奇,一洗能使百病除”的赞叹。龙泉温泉的奇妙,传到了八仙耳中。他们选派张果老骑着毛驴来温泉探个究竟。结果,张果老在昆嵛山中迷了路,见到了九龙池,把九龙池当成了龙泉温泉。至今,在九龙池当年张果老毛驴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1996年2月9日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对《龙泉地热田详细地质报告》进行了评审,通过对地面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勘测,钻探试验,水质分析确定其主要特点:热水层浅,水量大,水温适中,平均水温52~58℃,PH值为8.4,所含矿物质种类多,其中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丰富。偏硅酸含量90.21mg/1,锶含量0.08mg/1,矿化度为0.5mg/1,汤水无色透明,略具硫化氢气味,无任何副作用。经临床观察发现其所具有的温度、化学成分及放射性对皮肤、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妇科等方面有着神奇的保健和医疗效果。另外沐浴无稠腻感,洗涤衣物且能漂白。 村庄发展 近年来,龙泉汤村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形成了以温泉旅游服务开发为中心的经济产业特色,推动全村经济驶入赶超发展的快车道。先后引进5个项目上亿元资金,投资500万元兴建了温泉洗浴中心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中国传统刻石艺术品展示中心、投资400万元的馨雨矿泉水项目已投产运营;投资3000万元的昆龙温泉洗浴中心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温泉大酒店和温泉别墅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正在洽谈的投资8000万元的南山游乐城项目和温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文安县村名来历

文安县村名考 (一)自然村村名考 城镇战国时期形成村落,原名太阳。隋大业七年为丰利县治,唐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文安县治由位于大柳河东侧的“文安故城”迁此,该地遂称为城关。1961年改名城镇。 东关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王、李二姓从山东迁来此地定居,后不断有人迁来,发展成村。因位于文安城东门处,取名东关。 西关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葛、樊二姓由山东迁此定居,因位于文安城西门外,得名西关。 边王赵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边、王、赵三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各自以姓起名:边王赵、北王庄、赵家庄。1949年三村合并,得名边王赵。 大叩皂北宋景佑年间(公元1034—1038年)立村。据传,杨六郎镇守易津时,这里是放牧军马的地方。建村时以此地的历史经历和地处寇水流域得名寇皂店。政和年间于村西南侧又建一村,名小寇皂店。这村改名大寇皂清末简化为大寇皂,民国初年写做大叩皂。 泗各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温、刘、谷、皮等姓由南京诏迁此地立庄,得名四家庄,因距文安县城较近,后改名峙郭庄。明末以该村靠近泗水河演化为泗各庄。 北光洲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立村,以其三面环水的地势特征得名光洲。随着人烟的增多,清代分化为3个村,这村梁姓居多,名梁光洲,1958年以方位改名北光洲。 西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东光洲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北光洲。 后孙章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孙、章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以姓得名孙章村。清代时由孙章迁出部分居民在该村东另立村庄,起名后孙章。 前孙章该村的名称含义、来历见后孙章。 吉村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李姓在此地立庄,取吉利之意起名吉村。 房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房姓在此立庄,以姓得名房家庄。后简化为房庄。 留郡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有一郡官因仕途潦倒,在此隐居,发展成村得名留郡村,1958年简化为留郡。 元里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张、杨、李、华四姓在此定居种菜为生,后发展成村起名园里。后演化成为元里。 西元里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刘、陈等姓从外地搬来此地定居,以种菜为生,因住地靠近园里。以方位得名西园里。 相公庄隋朝(公元581—618年),原名丰乐村。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有一张相公死后葬于此地,并树碑于此。张相公,字仁宪,死后追赠工部尚书,很有名气。后该村改名相公庄。

大名县各村村名来历

你们知道自己的村名是什么来历吗? 一、大名镇 县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县衙门南面,故名县前街。,马文操神道碑原存于城 内文庙(实验学校)内前院,后移至北关县招待所东院,今挪至大名县碑林处。此碑立于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 年)五月二十五日。马公是五代晋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碑铭及序为贾纬奉撰。 道前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位于旧道台衙门前边,故名道前街。路北有关帝庙,拜堂下有一口大钟,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铸造,撞之声闻数里。铸造工艺较高,至今其面光洁不锈,“破四旧”时,经多次夯砸仍完好无伤。关帝庙,在解放后即改建为人民剧院,其钟仍置于院内。后来移至大名碑林园内陈列,供人观赏。 玉带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因该街成环状,形若玉带,故名玉带街。 菜园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据传,古时这里菜农较多,故名菜园街。 张小街古时,这里是无名小街巷,因街南头有一张姓大户,明朝时,某知府命名为张小街。解放前,街西有一老爷庙,庙前称宫前,庙后称宫后。解放后,也并入张小街,但人们对那两处地方仍有称“前宫”后“宫”的。 寺胡同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是通往普照寺的一个胡同,故名寺胡同。普照寺 建在城西南角,是宋朝旧城(今大街)建的古刹(Ch d庙),明初迁城时,寺僧随来,并建 此寺,规模宏大,僧众二百余人。明嘉靖、万历及清顺治时,屡次修缮,游人甚多,并有不少名人题咏。后渐倾废,因藏经阁失火,寺基半为民占。同治十三年(1874),大名、顺德、 广平兵备道恩福聚金补修,一度粗具旧观。后又拆毁,如今泯(min灭无存。 大寺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古时,此处有普照寺,规模宏大,故名大寺街。 北城隍庙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有座城隍庙,其位置又靠北城,故名北城隍 庙街。 油坊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从前,这里的油坊很有名气,故名油坊街。 马厂街今大名城内的一条街。清朝时,此地西边是练武场,练武者均拴马于此,故名马厂街。 满洲街据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大名县志》记载:“顺城至东门,所谓东大街也,西行北为满洲街。”大名历来是战略要地。清朝派八旗部队(满洲兵)防守,并设有道台府和镇台(兵备道)衙门。“满营”在大名驻扎,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根据战争需要,兵力时增时减。八旗兵流动性大,不准带家属,至今满洲街没有留下一户满族人。因为这里住的多是满洲人,人们自然而然地称之为满洲街。推翻满清后,此地没了满洲人,一度更名为“免愁街”,可人们还是缺吃少穿常发愁。“文革”以前改名为胜利街,“文革”时叫反帝街,后又恢复原名满洲街。 北关因地处大名北城门外,故名北关。明朝叙州知府陈绶(Sh bU之墓在此村郊外,曾有 华表石器。河北省立第七师范遗址在该村北侧,学校是革命教育家谢台臣于1923 年创建。 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36 年旧历二月初四不 幸逝世。为纪念谢台臣校长对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功绩,全校师生自动捐款立汉白玉石碑一座。原在七师正门前,现在校园东端,并建有纪念碑亭,以使后人永志不忘。 北刘庄很早以前,刘姓在此定居。明末,刘家建一墓地,因该村在墓地之北,故名北刘庄。在墓地之南的名南刘庄。 南关一铺从前,南关相当繁华,开有很多店铺,按区域划分为三处,此处离城最近,故名南关一铺。与一铺相邻的为南关二铺,与城较远的为南关三铺。 金家潭从前,大名城南门外有一黑龙潭,其潭西又有一小潭,金姓定居于此,故名金家潭。匡公堤此村在旧堤之上。其堤原为明万历初知府匡铎(kuα ng du为所筑,人称匡公堤,村因堤得名。 七里店此处离大名县城七华里,早年有客商店铺,故名七里店。 十里铺此处距县城约十华里,早年又有客商店铺,故名十里铺。 康堤口此处原是一段古黄河残堤,后有康姓在此定居,故名康堤口。村南有罗让墓,立于唐龙纪元年(889

丰南村名由来

丰南村名由来 据1981年全区第一次地名普查资料显示,丰南区自然村名渊源来历大致有以下13种。 (一)以姓氏得名 如董各庄、安各庄、刘各庄等。此类庄名在本区最多,约占村庄总数的2/5。这类村庄都是明初移民所建,“各”字实际上是“家”,因移民多来自南方,将“家”读为“嘎”。 (二)以地势、地貌、物志等自然景貌得名 1、先祖定居建庄时,附近为草泊者,有的在“泊”字前冠以姓氏以为村名,如于家泊、么家泊、杨家泊、蒲子泊、无名泊。 2、地势低平,洼淀较多的,常取“沽”、“港”、“沟”为村名,如尖字沽、东河沽、薄港、大田港、滩沟、三沟。 3、建庄于高处或附近有坨岗者,多取“堼”、“坨”、“岗”为庄名,如刘家堼、薛家堼、沙坨子、岗子庄、博乐坨、城坨、双坨、付家坨。 4、依路傍河村庄,多以其名称或坐落为名。如涧河村、岔河、壬家河、蒲台河、岔道口、档水捻、河沿庄。 5、以村旁带有标志性事物取名。如白石庄、清庄湖、望马台、艾坨子。 (三)以人物得名 丰南区取自人名的村庄多以先迁此建庄之人命名。如张柏庄、刘木林、张良庄、刘四新、张稳庄等。 (四)以历史典故得名 如五相庄(明时董各庄5名相公迁此,故名)、顶戴庄(明万历年间一总兵上京在此更衣换帽)、四王庄(原名四往庄,金时该村王信攻打南宋立有战功,封王后改之)。 (五)以古代兵事得名 如宋家营(唐太宗征辽曾于此扎营,向此地运送盔甲,故取村名为送甲营,后改)、教军场(相传唐王征东时曾在此点过卯,清嘉庆年间建庄时遂取此名)。 (六)以营生、嗜好得名 如打弓庄(明初移民中有人会打造弓箭)、王打刁庄(先祖定居时,以打雕为业,冠以姓氏,遂名王打雕,后改)、杨英庄(先人定居时好养鹰,故名养鹰庄,后改)、安机寨(明初河南移民来此建庄,家家设织布机,故名),高先甸(该区宣庄高姓在此开店,成庄后取名高先店,后改)。 (七)因原名不雅或不祥改名 如西张稳庄,原名西规昆庄,俗称鬼混庄,后改之。米厂,建庄前,因这里是越支盐场储粮之处,盐民卖盐后持票来这里领米,故建庄时称“米场”,后改“米厂”。太平庄,原名王烧庄,因村内屡生火灾,为求太平,改之。辉坨,建庄时村南有灰色沙坨,遂取名灰坨,后遭火险,村庄化为灰烬,便依谐音改之。 (八)以改谐音而得名 如霍庄,为防刀兵之灾,原名火庄。其意火能化冰(兵),后以谐音改之。傲里,此地原以熬盐为业,原名熬里,后改之。四间房,山东移民来此定居前,因在故里养丝茧,故取庄名丝茧庄,后改。哉门,清时外地移民迁此,因村周围土地受挤,遂取村名挤门庄,后改。西葛庄,建村时,土壤中多蛤俐,遂取谐音得名。 (九)因历史事件或纷争得名 如柳树邵--清康熙年间,移民自汉沽迁此,因地处沿海,土地广阔,为与邻村争分土地,便插柳条为界,故名。王玉石--清顺治年间,王氏先祖被封御史,故名王御史庄,宣统二年,改为今名。赵四牛--清康熙年间,赵氏先祖来此建庄后,因有耕牛累死田间,故取庄名赵韩

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

安国市村名起源 民主街:位于祁州镇内北部,建国初建村。 光明街:位于祁州镇内中北部,建国初建村。 农民街:位于祁州镇西南部,清代建村,原名西南关,建国初更名为农民街。 药市街:位于祁州镇内东南部。明清时已形成药市区,建国初建村,沿袭药市称谓。 西关街:位于祁州镇西北部。解放后建村。 东关街:位于祁州镇东北部。解放后建村。 北大街:位于祁州镇内中部,民国时称南关西街,1950年命名为建设街,1954年改名北大街。 南大街:位于祁州镇内南部,建国初建村。 东大街:位于祁州镇内中东部,民国时称东升街,建国初改称东大街。 孟庄:相传金代建村,章宗年间(1195年左右),孟姓一户因战乱逃于此定居,取名孟家庄,后简称孟庄。 八五:相传宋时建村,位于唐河故道旁,后河床移动留下一片高地建成村庄,名留村,后演化为流村。为纪念1958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来此视察,1969年改为“八五”。视察地建有“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杜庄:相传明初山西几户杜姓人家迁居到此,故名杜庄。 观音堂:相传此地有座观音庙,吴氏人家在此建村,取名观音堂。建村年代不详。1966年更名为永革庄,1982年又复名观音堂。 南七公、北七公:为纪念元初镇国大将军贾辅,改村名“齐供”后演化为“七公”,

明朝分村而治,南北七公之名形成。 常庄:相传宋时建村,明初常姓移民于此,遂名常庄。 韩村:相传宋时韩姓移民迁于此,取名韩村。村东有古墓5座。 路根:相传元末山西移民至此,有部分人在路旁定居,后形成村庄,取名路根。 梨园:原是一片梨园,由新安村迁来几户人家,居梨园一侧,故名梨园。 新安:相传宋代建村,因辛、安两姓居于此,取名辛安,后演化为新安。 杨翟:相传宋代建村,取村民杨、翟之姓,名杨翟。 侯村:相传建村晚于领村“西徐”,取名后村,后演化为侯村。 西徐:相传唐代建村,徐姓人家由安国城(今西安国城村)迁来。因地处县城西,取名西徐。 营二里:明末蔡姓人家由束鹿县迁来建村,取名蔡家营。清时与相距2里的侯村在人事、经济方面来往甚密,为表示这一关系,改名营二里。 西李王庄、东李王庄:据吕氏碑文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移民于此建村,因李姓较多,故名李家庄。民国26年(1937年)由定县划归安国县,与小王庄合并,名李王庄。1961年又分为两村,因地处西部,故名西李王庄,东部名东李王庄。 东柴、西桄、东桄:相传明代建村,原为3小村共名“三合庄”。清代3村分立,将村庙内一棵大树三村分之,分东树桄者名东桄村,分西树桄者名西桄村,分树枝毛柴者名柴蓠,又称柴里,后柴里分为东西两村,因方位称东柴里。后简化为东柴。 南仕庄、北仕庄、西仕庄:相传原名许由村,后外地移民来此,在村南建村。

东里各村的名字由来

1石丁村(Shídīngcūn)在澄海县城东北17公里处。属东里镇。原为海滨沙滩,民国6年(1917)南砂人到此建村,取名敬业里。民国11年(1922)因遭海潮袭击,仅存几根石柱,故名。 2河美(Héměi)又名西社村。在澄海县城北15公里,属东里镇。因村处樟林村西,原称西社村。1950年为纪念周礼平烈士与新陇合称仁荣村。1974年析出称河美村。因处河沟末端,称河尾,雅称河美。 3 南畔洲(Nánpànzhōu)在澄海县城北13公里。属东里镇。元初成沙洲。清初闽南等地渔民迁于此。康熙二十年(1681)成村。因处头冲河南岸,故名。 4樟林(Zhānglín)在澄海县城北15公里。属东里镇。明初居民集居于石壁头山樟树林一带,故名。后因受海潮冲击,嘉靖三十五年(1556)移聚南涯新浦,仍沿用樟林村名 5石头抗——地处韩江支流北溪以南,北隔北溪与蓬华镇相望,因村址三面环山,多石头,故名。 6观一村——为纪念烈士周礼平,1950年与南社、头冲合称观平村,1961年又拆分出来,取在观平村居一队之意,故名。 7塘西村——因地处樟林乡之西,村西有大水塘,故名。 8和州-------韩江出海口义丰溪北岸,是东里镇第一大州俗称…头州? 9明德村------俗称。…九舌尖?韩江出海口义丰溪北岸,因村位于韩江义丰溪口形状酷似九舌鱼,又位于义丰溪之尖端,俗称九舌尖后改名明德村。 10月窟村------又名鸭窟,因村一个窟养鸭故名,后因窟越来越大且酷似月状,故改名月窟。11大围-----东里镇第一围故名。 12北联-----又名北社,在樟林村北故名。 13东和---又名东社,在樟林村东故名。 14南社---在樟林村南故名。 15新兴街-----是樟林新兴起的一条街故名。 16头冲-----又名樟西村,因村古是红头船的出海口,因洪水冲刷,在樟林各村首当其冲,故名头冲。 17新陇村又名仙垄村,在澄海区北15公里处。人口四千多人。相传清乾隆八年(1743)此地是南海一沙垄,有少数人定居,从事渔耕。因垄上有坟墓及韩文公庙(今废),周围田园亦曰仙园,故称仙垄。村北虎腹山下的井仔泉,泉清水冽,闻名遐迩。现主要务农,主要种:林檎、木仔,水稻、农耕。水北工业区。新陇产的橡胶最出名。在村七巷口桥下面还有一种两百多年的节孝石坊。国道324线省道335在村北交汇。村建有树础小学、幼儿园、樟林变电站, 18西洋------古称赢西,因村古时西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故名,故称西洋。 19龙潭-------因村位于西凌山,村前面韩江支流南溪,在阳光青山绿水的照映下酷似龙潭故名。 20东陇------- 该村是韩江支流的冲积地,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个村位于东,故称东里。 上西陇-----该村是韩江支流的冲积地,境内有一小溪通过,溪之西为西陇,溪之东为东陇,

三迁村名来历

三迁村名来历 三迁村位于河津市西南角,东临西窑头村,西邻峻岭村,南邻太阳堡,北靠西辛封村,耕地500余亩。全村320户、人口1396人,有3个村民小组。村委会属阳村乡政府管辖。 三迁村,又名许家巷,以许姓占到村民约七成以上而得名。据许姓家谱载,我村许姓原居葫芦滩(今黄河滩),清朝雍正年间,黄河侵崩,迁至新集。至乾隆年间,河又侵袭,再迁于崖下,四处迁散,分门别户,支分拆离,终迁于原上村即现在所居村庄,村名三迁庄。近年来称为三迁村(村中大户还有刘姓、柴姓、再有几户杂姓小户)。 历史名人 许诚贵(1814--?),清代河津。幼年家寒,只上过几天私塾,父母亡故。辍学替人佣工。诚贵不善言辞,惟酷爱书法。每见名人字画或匾额题词,必凝视许久如痴如醉。即在衣裤上或地上摹画,领略个中神韵。每有所得,便手舞足蹈,似癫似狂。为了糊口,他白天不得不四处奔走,晚上必在灯前月下,泥水为墨,土地当纸,写到月落油尽。他给人浇园,常窥主人不在,即以手指代笔在地上练习书法。村人皆恶其怠工而不肯雇佣,致其衣食无着。村中画匠杨某惜其才,怜其苦,遂给袜子一双,麻钱吊二(1200文),让其出

外谋生。他遂背井离乡,流落陕西泾阳街头卖水度日,后被当地磨房掌柜招看磨踏罗。 磨房掌柜平时也爱弄墨,在泾阳小有名气。每年春节前,均有很多商号送来红纸,请其书写春联。这年月尽(除夕),掌柜便叫成贵给他磨墨展纸。写了几幅春联后,诚贵便说:“掌柜的,你要是写乏了,让我替你写几幅。”掌柜的斜视了他一眼,心中甚是不快,但出于商人的涵养不便发作,委婉地说:“你想写字,一会到咱柜房取些纸,随你画去,这是人家慕名送来的,不敢让你耽误了。”少许,掌柜也想探看成贵的深浅,便让其取来红纸书写,他在一旁吸烟。成贵挥毫添墨运气于笔端,刚写一字,掌柜便起立直视,把自己写的字和诚贵的相比,真如嫫母对西子。便道:“许先生有着一手,何必熬相公!我给你压纸,写好了贴在咱大门上。” 泾阳县知事亦爱书法,每年元日到先农坛祭天,沿街总喜欢看看各家张贴的春联,尤其要在商铺门前多看一会儿。这年一看甚觉蹊跷,遂唤出掌柜问道:“你的字忽然间大有长进,如何练得?”掌柜答道:“这字非我所写,是小店踏罗的许倌所写。”县知事一听,更为惊奇,遂让其唤出诚贵问道:“可能写大字?”诚贵答曰:“斗大字才得手”。即取来几张月尺纸(一种大幅麻纸),用一根木棍缚上一团棉花,写了“光明正大”四个字。县知事愈看愈爱,遂携之而

如皋各乡镇及村庄名称由来

如皋各乡镇及村庄名称由来 如皋 如皋之名的意思是: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如”:往也,“皋”:水边的高地。 如皋别称:雉皋,雉水,东皋。前两名源于射雉说,后者出自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沃壤兮”句。夏时隶扬州之域,周时为海阳地。春秋时为吴国海阳郧地,吴亡归越;战国时属楚,称九夷海阳。秦时归九江郡,汉代曾为吴王刘濞封地,名海陵,因地并海而高得名。 白蒲镇 2000多年前的白蒲是长江边一片土壤肥沃的芦荡,至西晋时,一些游民因抗拒晋王朝横征暴敛,无家可归,聚居于此。晋镇北将军司马毛璩带兵前来征讨,一把大火将芦荡烧光,游民无法躲藏,只得向朝廷投降。毛璩把其中青壮年补充军队,留下老弱病残就地垦荒种植,成为白蒲人最早的祖先之一。北周时,因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此地湮没,后又重新成陆,于唐时称为白潮镇。 宋代,因该镇蒲塘长着开白花的蒲草,人们又给它冠以“白蒲”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海安韩紫石《海陵集》中收有南宋文天祥从镇江脱险后所作《过白蒲》一诗,诗云:“此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四年。海陵若也容羁客,剩买菰蒲且寄居。” 境内除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尚有—— 堂子巷:100年前,巷内有一浴堂,经营有方,较有名气。方言叫浴室为澡堂子,故名。

秀才巷:相传此巷出的秀才较多,故名。 东行巷:因历史上有几家粮行开设于此巷内,故名。 顾七家庄:清朝,有7户顾姓居此,故名。 蒲西仓库:解放初,将姚、泰两户地主的房子改作仓库,故以此作庄名。 邹家店:相传200多年前,有邹姓在此开店,生意兴隆,故名。 三十三家半:相传该地原住有34户人家,民国时如皋与南通划定县界,其中有一户姓包的住宅,一半划归如皋县,一半划归南通县,故名。 赤宏庄:相传400多年前,有一举人名叫吴赤宏的居此,故名。 周家湾楼:相传有一周姓人家,在河湾处建有一楼房,故名。 七里庙:150多年前,此地有一土地庙,距白蒲7里,故名。 猫儿荡:该地原有一块草荡田,形似猫儿,故名。 搬经镇 搬经原名潘泾,位于如皋西部高沙土地区,属黄桥革命老区。。潘是水名、泉名或河流名;泾是江苏对沟渠惯用的名字。 由“潘泾”更名为“搬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牟尼寺蛟化为湖时,正有一位高僧在寺中讲经,他立即动员全寺僧人搬经,将经书被搬到东潘泾南边一处高地,从此,人们就将潘泾改名搬经。这种说法还演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 辛集市原称束鹿县,历史悠久。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 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天宝十五年初(公元755年),破安禄山。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以厌之。自唐更名以来,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1944年县治(日伪)迁往辛集。 辛集:古镇辛集历史悠久。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2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并。辛集镇过去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际就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 辛集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早年滹沱河曾流经该镇北部,灌溉千顷良田,给人以舟楫之便。 辛集市各乡镇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四个出处。 一、与滹沱河有关。 旧城: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新城: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没时束鹿县城旧城。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新垒头: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后将此村南移,垒建在一个名“老龙头”的土丘上,故命村名为新垒头,沿用至今。

阳谷县村名的来历

阳谷县村名的来历 一是来自地理实体的变异,如丘、河、海(赵海、范海、吴海)等;二是来自战争的遗迹,如陈、营、台、津等; 三是来自人类的向往和寄托,如富安、安乐、幸福等; 四是来自氏族的兴衰与多寡,如王堂、孙楼、李海、大王、小王等;五是来自居民经营的类别,如店、铺、集等。 全县现有自然村1038个,据考证商代建村1个,春秋时期建村3个,战国时期建村10个,西汉时期建村2个,东汉时期建村1个,三国时期建村2个,唐朝时期建村15个,宋朝时期建村35个,金代建村1个,元朝建村20个,明朝迁民后建村769个,清朝时期建村89个,民国期间建村1个,解放后,因迁民建村56个。 在上述村庄中,众多名称都有着一段历史的来历,如鲁坊村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驿站。子路堤村是孔子弟子仲由所住之地。岩寨村、董营村和迷魂阵村是孙膑为大败庞涓所建。华佗庙村原是当地人为昭华佗之思而更名。《水浒》中祝家庄之地位于我县南部,现为甄台、李街、大寺、明堤、临河、西台、凤凰台并统称祝口村。 阳谷县寿张镇,有一个村庄名叫烟墩,据说此村最早建于商代,因这里曾经有烽火台而得名。阳谷县的烽火台作为古代军事遗迹被保存下来,直到唐宋元明时期仍发挥着作用,烟墩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张秋古名张秋口,原为黄河渡口,张秋因每至秋季河水猛涨,初名“涨秋”。五代时因忌讳水字,更名为张秋,北宋仁宗于景德年间亲临张秋巡视河务治理。因此张秋北宋史称景德镇。明弘治年间刘大夏受命

后治河成功,孝宗赐名“安平镇”。明末,又改称张秋镇。 西湖原名“孔家村”,明万历九年在村北建一石桥,易名孔桥。后因地势低洼黄河水涨时,易积水,又因在县城之西,故名。 金斗营,原为黄河码头,当时极为繁华,有日进斗金之说,故名。 定水镇,汉、唐时黄河经过此地,因地势高,河水漫涨时,止于此,故名。 高庙王,原名永康寨,明初曾在村东筑庙,又因王姓居多,故名。 阳谷县有很多与虎有关的村庄,如:石门宋乡龙虎村、闫楼镇石虎村、阳谷镇龙虎寨村、石佛镇前睡虎村、石佛镇后睡虎村、寿张原来有斗虎店、刘虎山。这些村庄的名称说明阳谷县历史上是有老虎的。阳谷县村名由来举例 安乐镇王铁匠 据考,明初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大部分居民会冶炼技术,所打刀具质优量广,远近闻名,人称王铁匠,后沿为村名。 阳谷张秋镇窦营 据考,宋朝年间,于姓迁此建村,称岭子崮堆。明初洪武年间,窦姓与付姓迁附近定居,付姓称岭子崮堆为村名,窦姓称村名为窦庄。于姓改村名为于家海子。后官府为便于征税,把三村合为一村,元末明初,战争频繁,明军曾在此设营,因村中窦姓家族较大,故以窦姓和兵营更村名窦营。 阳谷镇刘灿明

商都县部分村名由来

商都县部分村名由来 村名,不但是一个村子的立村史,更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的浓缩。商都县历史悠久,有人类居住的时间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密集期可寻迹于辽金时期。漫长的游牧为主生活,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各北方少数民族并未留下太多的诸如“村名”的遗产。商都村名的大规模产生,源于清末民国初的大规模垦荒及其来自山西、河北垦荒人流的涌入。 村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商都县现有个自然村,人口34.4万。村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村名的形成虽然有其历史原因,但是其背后无不隐藏着商都的历史文化,从村名的命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质朴文化和乡风。 归结起来,商都村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游牧少数民族的村名 商都大规模开垦前,游牧少数民族是这里的主人,但他们居住时的村名(营名)已无从考证,留给后人的是汉族开垦者重新起的村名。但也有少数含有最后一任游牧少数民族——蒙古族居住时的村名保留了下来,有的经过汉民改良,或口口相传有误,与原意有所出入了。 骆驼盘 1918年建村,其时这里为蒙古族人牧骆驼的地

盘,故名。 东大井 1895年前后,有蒙古族人在此放牧,并打大井一眼。后有汉民居此建村,并居大井之东,故名。 五喇嘛沟 1907年开地时,当民发现村东住一名叫五喇嘛的蒙古族人,定村名为五喇嘛沟。 喇嘛板汉民建村时,有一蒙古族喇嘛建板申居此,板申系蒙古语,房子之意。起村名喇嘛板申,后简化为喇嘛板麻尼卜 1912年汉民迁入时这里有蒙古族人居住,名麻尼忽屯。麻尼忽屯系蒙古语,麻尼为佛珠,忽屯为井。后因此处地势低洼,改名为麻尼卜。 高勿素 1880年前后,有蒙古族人在此设营放牧,因水质苦涩,故名高勿素。高勿素系蒙古语,苦水之意。 后海子 1935年建村,取名崩崩营子。崩崩营,蒙古语“废墟”之意。1968年改为现名。 哈北嘎 1914年建村时,有蒙古族牧民哈北嘎在此放牧,故名。 察卜诺察卜诺,蒙古语,圆海子之意。 东营子开地时,蒙古族人爬胡等几户人家在此居此,故名爬胡营子。1940年,因村位于十八顷东,称汉民作东营子。 板申图 1919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设营放牧,并盖有几间土房,故名。板申是蒙古语,房子的意思。1920年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