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除法认识练习课

除法认识练习课

除法认识练习课
除法认识练习课

道真自治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电子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及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及反思 白塔镇实验小学陈群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中探索算理,有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算法。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活动中: 一、说一说。在小组中说,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优化出最优答案。再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在讲台上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算式的意义。 二、对比练习 1、图形对比,在处理怎样给12个小熊排队进行体操表演这个问题上,学生在黑板上用图形画出排队方式,我又进一步让学生在图形的下面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子便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对比理解算理。 2、正误对比,在解决自主练习第2题时,在黑板上板演出正确的除法算式12÷2=6(个),同时我又在其下面写出错误的算式12÷6=2(个),让学生进行对比,随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第二个算式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它又表示的什么意义?在对比当中,学生更能掌握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贯穿于整堂课中。一开始除法算式的引入,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感知算理,对下一步除法算式的学习铺下了基础。除法算式的探索学习中,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摆一摆,算一

算等活动中掌握算理。在自主练习中,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算理。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不足: 应当注意再多听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然后从这中间去找解决如何更好的传授知识的问题。还有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再明确一点会更好。以上这些问题,要感谢李主任的热心指导,相信经过长期的有针对性的订正,我的课堂一定会是更加本真的课堂,更加实效的课堂。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西苑小学:陈江霞)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课时是乘法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展示一个热闹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隐含着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1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这样的编排能帮助学生深刻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体会除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数学思考: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解决问题: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教学难点定位在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四、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综合整理、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理解、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 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暑假里上课的情况,教师首先与学生交流暑假的生活,引出去公园游玩的事情。随着悠扬的音乐,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公园里的美景。学生发现公园里有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案,看到他们创作的美丽的作品,联想到自己会摆的图案,激发学生也想摆一摆的愿望,进而让学生用小棒创作作品。教师把公园游玩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一情景串起整节课的内容,一方面使教学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用小棒创作出了美丽的作品,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乘法算式。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再让学生积极开动脑

最新《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1. 看图填空列式。 (1) 把()个苹果,平均放在()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一()=() (2) △△ △ △ △ △ △ △ △△ ()个小,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里面有 ()个()。 ()一()=() (3) 15个',每()个1份,分成()份,()里面有()个()( )一()=()

2. 看图列出算式,再计算。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除法算式。 (1)10除以2等于5。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5,商是3。 (3)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4)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5)24里面有几个6? 4、猫妈妈有10条鱼,每个宝宝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宝宝? 这道题属于除法中的(),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里面有几个()。 算式:()宁()=() 5、合唱队有32人,每行站8人,可以站几行? 这道题属于除法中的(),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里面有几个()。 算式:()宁()=() 6、(1)一年二班有18人参加跳绳比赛,平均分成2组,每组几人? 这道题属于除法中的(),表示把()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算式:()宁()=() (2)一年二班有18人参加跳绳比赛,每组9人,可以分成几组? 这道题属于除法中的(),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里面有()个( )。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计算(细心审题,精确计算) 一、直接写得数,你可以吗? 4×2=4×3=5×2=8÷2=12÷3= 8÷4=12÷4=10÷2=3÷3=4÷2= 12÷6=12÷2=12÷4=9÷9=6÷3= 12÷3=9÷3=6÷6=24÷6=30÷5= 3×4=5×5=6×6=12÷4=25÷5= 二、找朋友。 3×3 2×4 1×6 24÷3 18÷2 12÷2 思考(请仔细看,认真想) 三、填空。 1、算式12÷2==6读作(),被除数是(),

除数是(),商是()。 2、把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列出算式:()÷()=()。 3、有12个,平均每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盘,如果每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盘。 4、把2×9=18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5、 把()条小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条。 6、12÷3=4读作(),其中12叫做 (),3叫做(),4叫做 ()。 7、15个小朋友做游戏。 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组,列式() 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组,列式() 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列式() 平均分成5组,每组()人,列式() 8、比较大小 3×2()12÷3 15÷3 ()5 4 ÷2()4×2 8 ÷2()8×2 9× 1() 9÷1 四、哪幅图是平均分,在后面画“√”

1、○○○○○○○○○() 2、○○○○○○○○() 3、○○○○○○○○○○○○( ) 4、○○○○○○○○○() 五、在○里填上“﹥”、“﹤”或“=”。 30÷6○6 18÷3○8 25○5÷5 12÷4○3 5○20÷4 24÷6○7 7○6÷1 40○6×5 4×2○16÷4 解决问题(生活中到处是数学,你能解决它吗?试试看!) 六、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多少? 2、18除以6等于多少? 3、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被除数是28,除数是7,商是多少? 5、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

一、 学前准备 1、 口答。 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 2、 板演。 4!8 5帀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 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 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 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1) 理解图意。 (2)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 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 问题的结果吗? 二、 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 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 (2) 明确42斗2表示什么意思。 (3) 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 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辽:2 (4) 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5) 试一试,写出竖式。 _2 (6) 交流笔算方法。 (7)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三、 课堂作业 1、 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2叵、3趣 2、 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6屈 四、 思维训练 7 "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 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听课记录表 日期 2017.3.6 星期 节次 年级 -三 班级 授课教师 蓝广平 科目 数学 课题 基本的笔算除法 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 评议 评语 教学内容及过程 随堂点评

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 评议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 评语有待提高。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_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_说课稿 一、说教材 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⒈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⒈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⒈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⒈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⒈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⒈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⒈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⒈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⒈谈话法: 运用师生之间的谈话组织教学,既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姓名: 1、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20里面有()个()。 2、42÷6=7,读作(),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 商是()。表示把42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把42拿来每()个一份,能分()份,也就是42里面有()个()。 3、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8个4的和是()。8和4 的和是()。 4、被除数是12,除数是4,商是()。 5、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算式:() 6、25里面有()个5,18里面有()个9,12里面有4个()。 7、在○里填上“+、-、×、÷、﹥、﹤、=”。(8分) 18○3=15 25○5=30 2○2=4 3○4=12 30÷5○6 16-3○3×4 24÷6○15÷5 17-15○1×5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 36÷()=6 4×()=24 ()-15=27 ()÷1=8 4÷()=1 5×( )=35 ( )×7=63 ( )÷7=2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在算式24÷6 = 4中,6是除数,24是被除数,4是商。() 2、算式12÷6 = 2,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3、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列式是18÷6 = 3 。() 4、把18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9个,叫平均分。()] 三、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多少?(2)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3)20里面有几个5?(4)除数是2,被除数是10,商是几?

()×3 = 18 18÷3 = 12÷() 2×4 = 16÷() 12÷() = 2 30÷6 = 20÷() 4×() = 6×2 ()÷9 = 3 3÷() = 4÷4 9÷() = 18÷6 6 = ()÷()=()×()=()-()=()+() 解决问题; 1、超市饮料降价,买3瓶鲜橙汁6元钱,买6瓶多少钱? 2、一本书有36页,小明每天看6页,几天可以看完?如果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12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3人发给4个乒乓球,一共需要多少个乒乓球? 4、有20个皮球。(1)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几个?(2)每个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5、有3捆书,每捆8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本?(4分) 6、12元钱可以买2架小飞机,小明想买3架小飞机需要多少钱? 5、一条绳子15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小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段?需要剪多少次?如果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才能剪完?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平铺直叙精彩纷呈 本周,在兼职教研员李开星老师的安排下,展开了教研活动听了张瑛老师的课。在二年级一班教室里,虽然没有激昂的讲解,没有热烈的掌声,但更多的是娓娓动听。随着张瑛老师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层层深入,使的“平均分”在学生脑海中一步步扎根。 张老师整节课语言精练、温柔可亲,耐人寻味。拿放学具时如要求学生“轻轻的拿”“静静的放”,都很讲究艺术,配上动作,让小朋友欣喜的接受并按她的要求去做。课堂上每一位学生回答后,老师肯定、表扬、鼓励的语言让孩子不再有胆怯感。张老师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天性,首先设计了参加森林救援的情景,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 本节课主要是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从情景图中用小棒分一分,师生讲一讲,感知平均分,从学生熟悉的“分本子”情景入手,演一演,理解平均分,最后学生编一编再回到生活,回味平均分,最后教师总结,拓展平均分。步步为营,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练习设计中,一道道题目就像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教师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掌握了平均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是一节成功的课。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王桂娟 2010年10月

除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学情分析: 小学生年龄还小应慢慢引导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难点: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组织学生开火车背口诀。奖励两名学生共6枝铅笔。 A B 1枝5枝 师:A会怎么样? 生:不高兴 师:A为什么不高兴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非常的不高兴。 第二次是这样分给它们的: A B 2枝4枝 师:A会怎么样? 生:不高兴 师:A为什么不高兴啊? 生:因为A分到的少,B分到的多。 结果:A还是不高兴。 请一个同学上来分。 第三次是这样分的: A B 3枝3枝 师:这次A和B会怎么样? 生:都非常高兴。 结果:这次分完了两个人都非常的高兴。 师:为什么老师前两次分铅笔,A都不高兴,而第三次A和B就都十分高兴了呢? 生:因为第三次给A和B分得的铅笔的支数一样。 师:对,因为第三次分,两人分到的同样多。 引导思考:你认为那种分法最合适?为什么?

导语: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把一些东西分得同样多,让大家都高兴,和把东西分得同样多该用什么数学方法表示。 二、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一)课前预习,交流汇报 1.出示预习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情境图,交流自己的收获。(附:预习学案) 1.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准备了什么食物?遇到了什么问题? 2.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吗? 3.怎样就是平均分呢?举例说明。 2.全体交流,汇报发现。 ? 1.熊猫是怎样分竹笋? ? 2.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 3.每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 4.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平均分 1.课件演示(猴妈妈分桃子的画面) 猴妈妈要把6个桃子分给三个猴宝宝,怎样分最公平?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卡片,放在自己的桌上把它分成3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分分看。 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⑵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重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听课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西师版教材把平均分、包含分整合在了一起,也就分别是今天的例题1、例题2。本节课教学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颇有新意.老师从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等几个层面进行设计的.老师充分关注数学课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融知识,道德,能力为一体的课堂.对于这堂课的认识我有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爱好动画,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张老师创设了活动情景,以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引,平均分给4个小猴的照片,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渑池县第二小学李睿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践情况,预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操作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思维拓展目标: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3.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4.教具准备: 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气球鲜花 学具:圆片小棒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除法的知识,但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已经听说过“平均分”,甚至对平均分还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如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直观演示法: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3.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 学法: 1.动手操作法: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2.观察比较法: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 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面向全体,开放性练习的设计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四:说教学环节 平均分是除法学习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围绕这个概念,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除法初步认识”测试题 一、填一填(36分) 1、12÷3=4读作(),其中12叫做(),3叫做(),4叫做()。 2、15个小朋友做游戏。 (1)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组,列式为() (2)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组,列式为() (3)平均分成3组,每组()人,列式为() (4)平均分成5组,每组()人,列式为() 3、比较大小 3×2()12÷3 15÷3 ()5 0 ×9()0 ÷6 4 ÷2()4×2 8 ÷2()8×2 9×1()9÷1 二、列式计算(9分) 1、被除数是28,除数是7,商是多少? 2、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三、根据条件写算式(9分) 1、有18个沙包,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 ()÷()=() 2、25个笔记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每人分得5个。 ()÷()=() 3、有24个人,每组4人,可以分成6组。 ()÷()=() 四、根据除法算式写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16分) 1、12÷3=4 ()×()=() ()×()=() 2、24÷3=84 ()×()=() ()×()=() 3、5×6=30 ()÷()=() ()÷()=() 4、4×9=36 ()÷()=() ()÷()=()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笔记本2元钱,小丽带了12元钱,能买几个笔记本? 2、一斤桃子3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能买几斤桃子? 3、四年级2班有40人参加广播操比赛,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4、小华买了18条金鱼,每个鱼缸可以放6条金鱼,小华需要准备几个鱼缸? 5、中性笔3元一支,钢笔5元一支。王可带了29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剩余的钱可以买几只中性笔?

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第五单元“除法初步认识”测试题 一、填一填(36分) 1、15÷3=5读作(),其中15叫做(),3叫做(),5叫做()。 2、18个小朋友做游戏。 (1)平均每组3人,可以分成(() (2)平均每组6人,可以分成(() (3)平均分成3组,每组( () (4)平均分成6组,每组( () 3.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 4、比较大小 3×○212÷315÷○35 4÷○24×28÷○28×2 二、列式计算(9分) 1、被除数是28,除数是7,商是多少?6份,每份是几? )组,列式为 )组,列式为 )人,列式为 )人,列式为 0×○90÷6 9×○19÷1 2、把18平均分成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4.除数是3,被除

数是12,商是多少? 三、根据条件写算式(9分) 1、有18个沙包,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3个。 ()÷()=() 2、25个笔记本平均分给5个学生,每人分得5个。 ()÷()=() 3、有24个人,每组4人,可以分成6组。 ()÷()=() 四、根据除法算式写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16分) 1、12÷3=4()×()=() ()×()=()2、24÷3=8()×()=() ()×()=()3、5×6=30()÷()=() ()÷()=()4、4×9=36()÷()=() ()÷()=()五、在()里最大填几? ()×6<5070>9×()3×()<257×()<50

()×3<2840>5×() 五、应用题。(30分) 1、一个笔记本2元钱,小丽带了12元钱,能买几个笔记本? 2、一斤桃子3元钱,妈妈带了15元钱,能买几斤桃子? 3、四年级2班有40人参加广播操比赛,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人? 4、小华买了18条金鱼,每个鱼缸可以放6条金鱼,小华需要准备几个鱼缸? 5、中性笔3元一支,钢笔5元一支。王可带了29元钱,买了一支钢笔,剩余的钱可以买几只中性笔?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时间:第三周上午第三节 地点:二年级教室 活动人员:王娜、裴爱苏、陈江霞、李秀萍、郭树杰。 授课人:陈江霞 评课过程: 裴爱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一只小船由7个三角形拼成的,让学生根据数字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的数,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王娜: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根据数字,利用学生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口诀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可能这时学生颇感困难的是口诀的得数,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于是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李秀平:广泛进行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本课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诀。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郭树杰:本教学环节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景图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糖果、水果、小棒、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辨析,感知“平均分” 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二(1)班的小朋友准备的食品可多啦!有面包、橘子、矿泉水、还有糖果……生2:我发现这些食品都是一份一份分的,面包有5份,矿泉水、橘子、糖果也都有5份;生3:我还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 1、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课件出示:橘子、糖

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食品。活动要求:分每种食品要像二(1)班那样,每份应同样多。 ①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③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颗;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个 ④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各种食品都是每份的数量同样多。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2、判断比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课件出示,小红拿来了8块糖,它有三种分法,你能判断出哪组是平均分的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生1:第(2)种是平均分的。因为每堆都是2块糖;生2:第(3)种也是平均分的,因为每份都是同样多的,是4个块糖。) 师:观察平均分的两组,数一数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块糖。学生一边数师一边课件演示用集合圈圈起来。渗透每份的含义。 3、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动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师参与活动 ②交流分的结果(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分法: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

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 时间:第三周上午第三节 地点:二年级教室。 评课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一只小船由7个三角形拼成的,让学生根据数字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的数,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根据数字,利用学生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口诀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可能这时学生颇感困难的是口诀的得数,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于是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广泛进行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本课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诀。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教学环节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时间:2015.3.14 年级:二年级教师:李少红 一、说教材 ⒈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十三页例4,完成第十三、“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题、第2题、第3题。 ⒉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4通过讲故事帮助故事中的小熊分竹笋,引出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并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用除法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在“做一做”和练习三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四个目标:

(1)根据帮熊猫分竹笋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分,动口说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初学关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这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

完整版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细心审题,精确计 算) 4X 2= 4X 3= 5X 2= 8 — 2 = 8—4= 12—4= 10— 2 = 3 — 3= 12— 6= 12— 2= 12—4= 9 — 9= 12— 3= 9 — 3= 6 — 6= 24 — 6= 3X 4= 5X 5= 6X 6= 12—4= 、 找朋友。 一、直接写得数,你可以吗? 12-3= 4-2 = 6-3= 30— 5= 25-5= 三、填空 1、算式12 — 2==6读作( ),被除数是( ),

除数是( ),商是( 列出算式:()宁()= 盘,如果每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盘。 4 、把2X 9=18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5、 ( ),3 叫做( ), 4叫做 ( )。 7、15个小朋友做游戏。 平均每组 3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 ) 平均每组 5人,可以分成( )组,列式( ) 平均分成 3组,每组( )人,列式( ) 平均分成 5组,每组 ( )人,列式( ) &比较大小 3X 2 ( )12-3 15 —3 ( ) 5 4 - 2 ( )4X 2 8 -2 ( ) 8X 2 9X 1 ( )9 -1 6、12 - 3=4 读作( ),其中12 叫做 四、哪幅图是平均分,在后面画“ 2 、把10个O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平均每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 把()条小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 )条。 3、有12个

1、 ooo oo oooo 2、 oo oo oo oo ( ) 3、 oooo oooo oooo () 4、 oo ooo oo oo ( ) 五、在o 里填上 “〉” 、 V 或 =。 30 - 6。6 18 - 3o 8 25o 5-5 12-4o 3 5o 20-4 24 - 6o 7 7o 6- 1 40 o 6X 5 4X 2o 16-4 六、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多少? 2、 18除以6等于多少? 3、 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 被除数是28,除数是乙商是多少? (生活中到处是数学,你能解决它吗?试试看! 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听课感想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今天认真的观看了陈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发现陈老师是一个非常会思考的老师。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中老师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这节课刚开始时是请学生将9颗糖分给4位学生。刚开始的展示分糖,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感受这剩下的一颗糖无法再分,从而引出对余数的理解和有余数除法各部分名称和含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余数比除数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说一说。再让在圈一圈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设计非常有层次性,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了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设计非常有层次性,先扶再慢慢放手。值得我们学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里面的内容。 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展示两种不同的方法,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称为平均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紧接着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各种实物,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这些活动,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由多次经历的“平均分”的过程,找出平均分的方法,并在头脑中由感性思维而形成抽象思维,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建立表象——动作思维——抽象思维,这是一个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而设置的螺旋式的知识上升的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知道“平均分”的含义能按要求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懂得从不同角度进行平均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灵活性。 3.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小组的摆,分,观察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大多独生子女)的平等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情境演示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圆片 学具:小棒、三角形、圆片 六、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如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创设故事情境、实践操作情境等。 5、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结合班情、学情创造性地使用

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你可以吗 ? 4X 2= 4X 3= 5X 2= 8-2 = 12-3= 8-4= 12-4= 10-2 = 3-3= 4-2 = 12-6= 12-2= 12-4= 9-9= 6-3= 12-3= 9-3= 6-6= 24 - 6= 30* 5= 3X 4= 5X 5= 6X 6= 12-4= 25-5= 、填空。 A计算(细心审题,精确计算) 1、算式12宁2==6读作(),被除数是(), 鬲^思考(请仔细看, 认真

除数是( ),商是( 2 、把10个O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列出算式:()宁( 4 、把2X 9=18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5、 把()条小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 )条。 ),3叫做( 7、15个小朋友做游戏。 &比较大小 15 * 3 ( 4X 2 9X 1 ( 四、哪幅图是平均分,在后面画“ 平均每3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 盘,如果每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放( )盘。 6、12 - 3=4 读作( ),其中12 叫做 叫做 平均每组 3人,可以分成()组,列式( 平均每组 5人,可以分成()组,列式( 平均分成 3组,每组( )人,列式( 平均分成 5组,每组( )人,列式( 3X 2 ( 8X 2 3、有12个

1、ooo oo oooo 2、oo oo oo oo 『數)解决问题(生活中到处是数学,你能解决它吗?试试看! 小= 六、列式计算。 4、被除数是28,除数是 乙商是多少? 5、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4、oo ooo oo oo 五、在o 里填上“>” 、“V” 或 “ =。 30 - 6o 6 18 - 3o 8 25o 5-5 12-4o 3 5o 20-4 24 - 6o 7 7o 6- 1 40 o6X 5 4X 2o 16-4 oooo ( 3、oooo oooo 1、 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多少? 2、 18除以6等于多少? 3、 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