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

一年级:《小猪唏哩呼噜》《笨狼的故事》《小熊温尼?菩》《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木偶奇遇记》《小巴掌童话》《洋葱头历险记》《君伟上小学——1年级鲜事多》

二年级:《鼹鼠的月亮河》《绿野仙踪》《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狐狸列那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安徒生童话》《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君伟上小学——2年级问题多》

三年级:《小狐狸阿权》《长袜子皮皮》《火鞋与风鞋》《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一千零一夜》《亲爱的汉修先生》《格林童话》

四年级:《嘭嘭嘭》《皮皮鲁传》《乌丢丢的奇遇》《夏洛的网》《小鹿班比》《时代广场的蟋蟀》《鲁宾逊漂流记》《水浒传》

五年级:《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我的妈妈是精灵》《柳林风声》《西游记》《西顿动物故事》《彼得·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年级:《城南旧事》《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小王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昆虫记》《狼王梦》《希利尔讲世界史》

图画书:

一年级:《猜猜我有多爱你》《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古利和古拉》《小塞尔采蓝莓》《奥莉薇》《母鸡萝丝去散步》《彩虹色的花》《鸭子骑车记》《小蛇散步》《小黄和小蓝》《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小魔怪要上学》《臭臭的比尔》《凯能行!》

二年级:《两棵树》《我是霸王龙》《可爱的鼠小弟》《小黑鱼》《青蛙弗洛德的成长故事》《十四只老鼠》《古纳什小兔》《小真的长头发》《让路给小鸭子》《小猪变形记》《三个强盗》《有个性的羊》《农夫去旅行》《聪明豆绘本》

三年级:《我爸爸》《逃家小兔》《一园青菜成了精》《蚯蚓的日记》《大猩猩》《不一样的卡梅拉》《大脚丫跳芭蕾》《我不知道我是谁》《神奇校车》《绘本中华故事十二生肖》《儿童之友金色绘本》《青蛙和蟾蜍》《自然科学童话》

四年级:《爱心树》《小房子》《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獾的礼物》《三毛流浪记》《鸭子农夫》《犟龟》《穿靴子的猫》《我的课外观察日记》《哲学鸟飞罗》《感动世界的摄影狂想曲》《绘本版西顿动物记》

五年级:《爷爷变成了幽灵》《花婆婆》《石头汤》《世界为谁而存在》《大脚丫跳芭蕾》《100万只猫》《活了100万次的猫》《阁楼上的光》《失落的一角》《一粒种子的旅行》《小牛顿科学馆》

六年级:《我的爸爸叫焦尼》《桃花源的故事》《荷花镇的早市》《团圆》《绿池白鹅》《父与子》《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勇气》《一片叶子落下来》《西雅图酋长的宣言》《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请到我的家乡来》《黎明开始的地方》

日有所诵

低年级:以韵文为主,既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又有想象丰富、富有童趣的童诗,还补充了适合孩子诵读的精短古诗和《三字经》、《晨读对韵》等读本,内容丰富且充满情趣,帮助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激发儿童的诵读兴趣,扩展视野;

中年级:题材、体裁、风格更加丰富多样,选文力求文质兼美、易于记诵。在选择《老子》、《论语》等传统经典片段时,努力做到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契合儿童心性;另外还选择了古诗、儿童诗,以及《沙与沫》、《飞鸟集》等外国经典文本的片段供学生诵读;

高年级:选择现代诗歌、古诗、唐宋词等诗性文本,以及《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国学原典中的部分章节,适当补充古代寓言、散文篇章等。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学后感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学后感 “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可见在叶老心中阅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在现实中也是非常需要的。“我们可并不是说‘指导’就是由教师一个人这样从头到尾讲下去。‘指导’得在讨论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一)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原则。 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从叶老的阐释中,可以看出,只有整本书阅读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通过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有所收获,要知道怎样读更好。要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 “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重视方法的获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

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经验读到自己的收获。 3.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多听听能力较低学生的见解,给他们阅读的信心。同时,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学是怎样阅读的,帮助他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感悟读书乐趣,吸取读书经验。以兴趣引领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持续的阅读中,不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内容。 “书籍的性质不一,因而略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就一般说,应该指导的有以下几项。 1.版本指导。

初中语文名著等课外书整本书阅读策略

整本书阅读| 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流程设计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指导更具情境性。几年来,我和学生共读《孩子,你慢慢来》《草房子》《海鸥乔纳森》《渴望生活:梵高传》等书,反复探索阅读过程的自主性和阅读指导的合理性,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流程提炼为“自读——初探——深读——共议——表达”五个步骤。 一、自读:设疑激趣,制订计划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自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如何让学生的“自读”行为变得更主动呢?实践证明,“激趣导入”,规划设计全班的“共读时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导入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兴趣的维持需要有合理的计划支持。我用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常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的阅读任务。课标要求初中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这是拟定阅读任务清单的重要依据。 二、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

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比如,阅读《草房子》第二章《纸月》时,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纸月写一则自传。”此任务借读写转换训练学生梳理人物命运、概括情节变化的能力;在《呼兰河传》第三、四章的阅读中,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将感兴趣的选段改写成小诗,并尝试配乐朗诵。”此任务将抽象概括转化为形象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诗化魅力。“阶段任务”可根据书册章节特点灵活设计,拟小标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书签制作、据文绘画、情节补白、微电影创作、串词撰写等都是可采用的形式。学生完成阶段任务后,教师既可以采用“诵诗文”“述情节”“讲故事”“演短剧”“说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初感受;也可以采用朴素安静的“交流阅读批注”的形式有效推进阅读。 三、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 深读引领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文献,丰富学生认知,形成独特思考。 2.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读出书籍的精华。 3.教师抛出问题,借助自身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认识。 四、共议:合作探究,深度交流 “深读”“共议”是两个紧密结合的过程:“深读”,是教师提供资源,指出方向,学生开展静悄悄的阅读,在阅读笔记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共议”,是就“深读”阶段研读的问题进行课堂上集中的交流与分享。这是阅读流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借助“班级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

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讨论呢?教师应该遵循从情节入手,关注兴趣,关注情感的熏陶与点染。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整体,它同一篇课文的教学有很多不同。一本书留给学生什么印象,从这本书中能感受到什么是很重要的。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在心中始终要有整体观念,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处理而忽视了整体。在强调整体感知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动全身,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本文试以三本具体的书为例,谈谈各个年段在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低年级 低年级可以从阅读图画书开始。在阅读《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书中情节变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在很多关键地方教师都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通过学生想象和书中故事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温馨与感人。尤其是书的最后小甲龙跑到山顶的部分,让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出示下一个画面。相信学生一下子会被感动,因为他们想不到小甲龙竟然找到了父母。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当他们看到这样的场面的时候,一定能想象到自己。其实,整

个故事孩子都可能会把自己想象成小甲龙。这样的处理是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故事中的温情。 通过这本读物,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图画书之所以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乐趣,关键是能带来视觉冲击和无穷的想象。但是,想象要以看懂图画内容为基础,所以教师在用图画书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看画面。图画语言是学生天生的语言,所以他们很容易看懂,甚至很容易发现细节。这本书中有一页是小甲龙在霸王龙的怀里睡着了,图画上的霸王龙背上有几个洞,当然这是它保护小甲龙时被吉兰泰龙咬的。如果学生观察不到这个细微之处,教师就要提醒,“霸王龙的背上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图想起前面的内容,能更深的体会此时霸王龙的情感。看懂图能促使学生走进情境之中,感受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感。 图画书的阅读,阅读画面要重于阅读语言,心灵的震撼,情绪的渲染,思维的历练,是阅读图画书的主要目的。 中年级 以《亲爱的汉修先生》为例谈中年级的阅读。 在班级读书交流的时候,首先设计这样的问题:“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对作者的基本了解也是了解故事背景的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

《西游记》阅读记录卡精编版

东昌小学五(3)班整本书阅读记录卡 《西游记》 阅读 书目 《西游记》阅读人罗紫婷阅读时间 书目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作家吴承恩编写而成。它主要是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历险故事。 走进人物 人物名片 孙悟空 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 十二变、腾云驾雾。 猪八戒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前身为天蓬元帅,唐 僧的三个徒弟之一,好吃懒惰、贪恋女色。 沙和尚 沙悟净,又叫沙僧、沙和尚,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 憨厚,忠心耿耿。 唐僧 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 的译经师之一。 观音菩 萨 她智慧、慈悲,救苦救难良好等品德真善美,到处都受 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 小白龙小白龙原来是西海龙王敖闰殿下的三太子。 走进故事你最喜欢的故事情节的概括(写3个) 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悟空向太上老君索要了一粒还魂丹,救活国王,假国王害怕了,变为唐僧,但是因为不会念紧箍咒而被识破。菩萨对孙悟空说,国王曾将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骑来浸国王年,以报前恨。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红孩儿不信孙悟空说的话,从嘴里和鼻孔中喷出火烧退孙悟空八戒。龙王弟兄被孙悟空请来向红孩儿喷水,反使一身烟火的孙悟空几乎被激死。八戒去请观音,被那怪假扮观音,钻入洞内。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黑水河中的妖怪变成船夫,将乘船的唐僧、八戒弄去水底里。沙僧在水里与那妖怪大战,没有获胜。孙悟空问罪于龙王。龙王命太子摩昂前去收伏那妖怪。 走进情节 1、从书中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静心默读,勾出感动的词句。 2、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 3、写出你的感动与体会 故事: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感动的句子: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若无鼓角之声混耳,即震杀城中小儿。此地热气蒸人,想必到日落之处也。 感动与体会:我从如火淬水、热气蒸人这些词语体会到火焰山是多么的炎热。但是他们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向前走。

四川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四川省2018年小语“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项目评价要点 读物遴选(20分) 1.有儿童情趣,富含思维、审美和精神含量,文质兼美,形神兼备; 2.解读准确,链接得体,适切于课标、所执教学段、年级和学情,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 3.不违背我国法律法规,不涉及意识形态、宗教、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种族歧视等少儿不宜的敏感题材。 教学设计(20分)1.突出导读、助推、分享等课型特征,目标集中、简约,拆分得当; 2.问题(任务)设计有探究价值,能激起阅读兴趣,结构化程度高; 3.教学环节设置紧凑,方式选择和策略运用服务于共读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30分) 1.过程合理,主线明晰,环节简洁,重点突出; 2.阅读方式选择恰当,思维导图、表格等简便实用,策略行之有效; 3.教学实施顺应生成,自读、共读相互支撑,师生智慧协动; 4. 在引领学生形成认识和感悟的同时进行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有集体研讨差异性资源捕捉和运用,有效统整。 教学效果(20分) 1.氛围和谐,情趣浓郁,交流真诚,情感体验真切,有审美趣味; 2.与人物、情节、主旨、作者等展开多元、质性对话,有感悟(哲思); 3.探究分享意识不断得以肯定,有比较明显着眼于整本的较大视域的 链接、对比、统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尝试与应用; 4.目标达成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提升,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教师基本功(10分)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道具、多媒体等使用适切,板书工整、美观; 3.现场应变能力强,反馈评价及时恰当,机智有效。 评委名单评审日期总分注意事项: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

走进神魔幻想世界领略神奇人物风采 --------《西游记》阅读课程设计 语文组孙立叶 一、提出背景: 《西游记》约成书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明代中叶,它和比它先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后来的《儒林外史》、《红楼梦》,都是我国明清时期最有代表性、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光辉成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尤其是作者吴承恩精心刻画的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更是在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根据《西游记》这部名著拍成的86版同名电视剧在现代中国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人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尤其是学生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几乎全部源于电视剧。电视剧版西游记的广泛传播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使得剧中刻画的经典人物唐僧四徒、众妖魔鬼怪神的形象深入人心,对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迹,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条来;但是,《西游记》这本书所包含的内容绝不止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简单,看过电视剧后,很少有学生再主动去通过书籍来了解文学名著《西游记》了,这就造成学生们对于《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了解过于浅显和简单,对于书中人物形象的概括不成系统,对于书中思想境界的认知深度不够。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取了一组神话、童话和寓言作为快速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作者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引人遐思,其中《西游记》第六回中“小圣施威降大圣”是第一篇快速阅读课文。由此,我们制定了《西游记》为本学期的整本书阅读课程,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西游记》。欣赏这部名著不仅可以跟着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上天入地,见识到各种各样的活灵活现的妖魔鬼怪神,还可以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咂摸出深刻的现实的味道。 二、课程目标 1.通读《西游记》,了解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2.了解作者吴承恩及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 3.能结合书中的具体语句和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准确地分析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悟净这几个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4.能通过对书中故事情节的深刻领会、结合本书写作背景领会并分析出作

关于整本书阅读实践课例

关于整本书阅读实践课例 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学习”,从而成长为自觉、独立、热诚、快乐的终身阅读者。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自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如何让学生的“自读”行为变得更主动?实践证明,“激趣导入”,规划设计全班的“共读时段”是较为合理的策略。 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巧拟谜题;故设悬念;展示本书的影响力;借助与本书相关的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读序阅跋,了解概貌;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提取要点。共读《水浒传》,我通过“猜图”“猜人物”“猜情节”的方式设趣导入。导读《水浒传》,多个译本的趣闻成为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译本的特点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渴望。兴趣的维持需要合理的计划支持。我用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常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透视一本书”,感知全书概貌,分解长难作品的阅读任务。 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引导学生“透视一本书”并制定读书计划后,如何评估学生初读的推进情况?与“自读”相匹配,我采用设计“阶段任务”的策略实现阅读过程的“督导”。“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 “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比如,阅读《草房子》第二章《纸月》时,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为纸月写一则自传。”此任务借读写转换训练学生梳理人物命运、概括情节变化的能力。在《呼兰河传》的第三、四章的阅读中,我拟定的“阶段任务”是:“请你将感兴趣的选段改写成小诗,并尝试配乐朗诵。”此任务将抽象概括转化为形象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小说语言的诗化魅力。 “阶段任务”可根据书册章节特点灵活设计,拟小标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书签制作、据文绘画、情节补白、微电影创作、串词撰写等都是可采用的形式。学生完成阶段任务后,教师既可以采用“诵诗文”“述情节”“讲故事”“演短剧”“说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初感受;也可以采用朴素安静的“交流阅读批注”的形式有效推进阅读。 深读:思维碰撞、专题探究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质疑,不同的发现。如何提升学生初读原作的认识?如何以课堂为对话平台组织有效有序有质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不同书籍设计不同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初读基础上深读深思,读出每本书的精华。深读引领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推荐阅读名家解读文献,丰富学生认知,形成独特思考。 学生在阅读书册时,教师可将名家解读文献遴选后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的认知碰撞名家感悟,产生认知冲突。在这样的阅读中,原本浅显的认识会不断深化,不同人不同角度的理解激发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曼德拉传》时,可将《英雄的完成:踏上回家的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读“漫漫自由路”和“与自己对话”》《多面曼德拉:平民总统有血有肉》《成事在人:曼德拉与世界杯传奇》《九旬曼德拉长寿之道》《纳尔逊·曼德拉:心常宽,身常动,获长寿》《曼德拉的幽默》《曼德拉的传奇婚恋》《权力使女英雄走上腐化路》《曼德拉未了的心事》等文章推荐给学生。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目前,我国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能力低下等现象。为了提高人才竞争力,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使命感,为加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创造了条件。理论层面,小学语文教师都深知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深远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着诸多难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小学语文整本书 阅读教学体系。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在学习中外教育家整本书阅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投身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并深入其他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观课议课,在教学实 践中挖掘、提炼、总结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相关理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要进入课堂,首先得有教材。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材,笔者在参考时下相对权威的“推荐书目”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的主题,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着眼于学 生核心素养发展,研制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基础阅读书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教学目标的引领,目前没有相对系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指导。笔者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阅读教学总目标的阐述,结合不同课型的特点,分别设定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

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课型目标供小学语文教师借鉴参考。一个人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可以受益终身。在本研究中,笔者关注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对图文结合法、略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批注阅读五种阅读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课型建构方面,笔者主要对好书推荐课、汇报交流课、比较阅读课、创意读写课四种课型结合具体案例做了详细阐述,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范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根据学段的不同,制定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评价标准,填补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的空白。加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大势所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思维发展、生命体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广大一线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整本书阅读)科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产生原因 课题现状简要分析、为什么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被人们日益关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阅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并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和丰富生活情感的体验;其次,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学生将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整本书阅读中,起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效果;最后,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通过阅读提升自我,充实自我,而且还能与教师、同学交换彼此的阅读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以看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实践达到什么目标?或预期效果是什么? (1)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2)通过严谨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以及整本书阅读结合到一起,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3)学习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并将理论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够提高堂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借鉴经验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借鉴了哪些已有经验? (1)中国相关理论依据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和高中提出了读整本书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不但成为全社会讨论的主题,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体现,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吴亮奎在《语文课外阅读:定位与评价》中明确的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与单篇阅读教学进行了区分,他指出将阅读分为“课堂之内”的阅读和“课堂之外”的阅读,“课堂之内”的一般指单篇课文阅读,“课堂之外”的阅读大多指的是课外阅读亦或是整本书阅读。他认为单篇阅读属于正式课程亦或是显性课程,而整本书阅读是非正式的课程,或者说是隐性课程。总之,他将整本书阅读定义为课程,并作为语文课程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李煜辉也曾在《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中指出,整本书阅读应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从“机械接受”走向“自主建构”。他认为,教师应该系统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方案,将传统语文教案和活动课程的活动方案一起结合起来,建构学生关于整本书的阅读经验。随着“整本书阅读课程观”的不断深入,瞿卫华以及李怀源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瞿卫华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的《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策略初探》一文中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咧策略。他认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构建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有明确的时间保障,通过师生“共读”与“漂读”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推进构建了立体空间。其次,有明确的阅读方法,将“教材”和“整书”相通融实现阅读资源的整合以及阅读方法的迁移。最后,有明确的阅读收获,通过“阅读”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阅读所得的以内化吸收。

读整本书策略

共度好时光——整本书的阅读策略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把读书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为什么要读好整本书呢? 1、新课程标准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教材编写的需求:苏教版教材从五年级起就安排“我读书,我快乐”整本书的阅读,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学生还要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3、儿童阅读被有声影像排挤: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诸如电视、录像、电脑游戏等媒体获得感官的刺激,纸质阅读的时间无以得到保证。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少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他们愿意看2个小时的电视,却不愿读20分钟的书。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课外书的中高年级学生,大有人在。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我认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零散、无序和随意的状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1、学生方面:许多孩子的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挣钱,剩下爷爷、奶奶在家中照顾这他们,一般都比较溺爱自己的子孙。学生双休日回家往往能完成家庭作业就已经很不错了。班上的外地学生比例越来越多。我在本班学生里做了一个调查,整整两个月的暑假里,只有几位同学坚持看完一本书。很多学生暑假里除了

名著阅读方法

经典墨海须畅游书香弥漫伴成长 1 你喜欢读书吗? 2 名著与网络小说、科幻小说、漫画书相比你喜欢哪一类?谈一谈原因 3 你读过那些名著? 4 每周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吗? 打开一片天:文学名著的意义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文学名著又是绝大多数人思想的摇篮,是绝大多数人迈动双脚的动力。文学名著具有不朽的本质,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华丽雄伟的建筑也会逐渐颓毁坍塌,唯有名著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而与世长存,千百年来仍然新颖如故,熠熠生辉,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藉。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样的书称得上名著,我们高年级的小学生如何在紧张得学习之余,有选择地阅读名著,怎样去阅读名著呢?今天老师主要从这三方面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名著?千百年来,新书源源不断地问世,属于“名著”的书目亦与日俱增。真正的名著相对说来是“凤毛麟角”。自从世界上有了文化,就有人列出最佳书目。古代亚历山大城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就曾列过此类书单。不同时代对书目的挑选会有所不同,但各个时代所选的最佳书录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何谓“名著”?标志是什么?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天文学家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书现在是本名著,而据报道当时他曾说过:“上帝等待了六千年才有一个观察者,我这本书可能要等上一百年才会有一个读者。” 2.“名著”通俗易撞,不卖弄学问。3.“名著”,永不过时。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飘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美人鱼》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 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文化科学的结晶,是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文学是生活的缩影,一个兴旺发达的民族,总会产生民族的史诗。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产生了光照千古的文化艺术名著。一部《论语》,充满了哲理,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至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全唐诗》,是诗歌王国的珍宝。《红楼梦》等四部古典小说名著,刊于世界文学名著艺术之廊而毫无逊色。《阿Q正传》等现代文学名著也走向世界,阿Q和葛朗台、安娜、卡利尼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牛虻一样,成为活在世界人民心里的一个个艺术形象。 文学名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你想了解春秋时百家争鸣的鼎盛局面,可以到诸子百家中去寻找答案。你想了解唐宋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甚至风俗民情,可以欣赏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走进“大观园”,你会听到封建时代的末世悲歌,走进那些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读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春秋》,你会明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文学名著有别于历史典籍,它是形象的历史,它比历史教科书更具体,更形象,更有感染力。 文学名著是民族的骄傲,创作名著的作家更是民族的骄子。英国人谈到莎士比亚,法国人提到巴尔扎克,俄国人提到列夫·托尔斯泰和普希金,总是流露出自豪的感情。几年前,我国有位作家访问韩国,当他谈到韩国经济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时,接待他的韩国作家说了一句:“你们有鲁迅”,言谈之中,流露出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也是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由衷的赞美。 走进名著,就是走进一座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走进名著,你还会受到思想的熏陶,懂得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处世为人。不读名著,往往会导致思想的贫乏,知识的浅薄,甚至会影响到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开启一扇窗: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已两个多月了,各班的老师、家长、学生齐上阵,书场朗朗,热闹非凡。读书分享会、手抄报、朗读比赛、做书、摘抄等各种形式,令人目不暇接。一片繁荣景象。静心思考,我终于有些感悟了。于是,有了以下几点不太成熟的思考。 一、坚持传统,开创新意 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过时的,往往传统的东西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流传下来的合理而实用的东西。魏书生老师曾一再强调我们要“坚守、坚守、再坚守”。他坚守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些在教育教学中的传统的做法。比如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这是最“笨”的传统方法,读得多了,那种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有了。如果只顾应和某种好看的形式,热闹的外表,那么,热闹过后会给我们的孩子们留下什么呢?多半是事倍功半的或劳而无功。我们应该懂得读书是为了陪伴孩子心灵的成长,是一种修养的内化,并不需要像母鸡下蛋一样,吵得人人皆知。因此,读书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自己的书桌前自由地放松地去读。这往往不需要什么形式。一桌一椅一本好书,一分优雅的心情而已。 但这并不说明读书可以不顾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十分迅速,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微信文章铺天盖地,扰乱我们的身心,消耗我们的精力。这些东西至多可看作是一种饭后的谈资,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只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闹不好,可能还会有不好的东西侵蚀我们的心灵。因此,读书还是应该读好书,读经典名著。如《四书五经》《资

治通鉴》、四大名著等等,最起码也应该是当代名作家的优秀作品。 二、精准挖潜,不求面面俱到。在好的东西面前,有的人往往被弄得不知所措,什么都想捞到自己的篮子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读书也是如此,一本书,一个人,既要他学会朗读,又要他记住好词好句;既要他会讲故事,又要他谈出自己的感受;既要做好笔记摘抄,又要学会画画、做手抄报等。那么,这本书带给他的,可能不是快乐,而是苦不堪言了。到头来什么也做不好。 因此,我们教师选择一本书,只要找准书的特点,根据书的特点,确定自己班级读书的主攻方向。即使能通过一本书,培养起学生读书的习惯,也是很好的。 三、抛弃功利思想,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和家长出现了急躁情绪,如果孩子读了几天书,看不到明显的变化时,他们就显出了不耐烦的样子,怀疑读书的意义,不愿再坚持下去。而有的教师也想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想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就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一大截。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四、读书是一项长期的心灵和精神滋养工程,需要长期的坚持,乃至形成一种读书的习惯,使读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作为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引领者的教师,就应沉下心来,搞好阅读的过程管理,采用各种形式,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读书效率。须知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自身的过程,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何必那么

整本书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9-10-30T14:44:36.41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7期作者:李艳丽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北庄镇西庄小学2772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课外阅读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老师欠缺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与检测,学生更是敷衍塞责、流于形式。 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整本书阅读不是目的,通过学生阅读整本书,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关键。因此,须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规律与基本方法。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而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时代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开展整本书阅读,不像文选型教材阅读一样,一开学,让每个同学都拿着同样的一本书到教室里听老师讲解。与之不同的是,在开始的时候,教师首先向全班同学推介本学期或本学年要读的书的书目,然后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本学期或本学年要读的书,学生一旦把书选定,由课代表统计上报给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把学生领进图书馆或阅览室,开始阅读。阅读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上报的读书目录,引导、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读。读书不光浏览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积累作者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学写读书笔记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每读完一篇好的文章,总会发现自己觉得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好词佳句,会逐步丰富学生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多了,作文也就会写了。光摘抄不与文本互动,收效也甚微。读书读到感动处,我们有千种思绪、百般滋味,会跟着主人公笑、哭、喜、恨,此时就不能让自己的情感稍纵即逝,要赶紧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长期坚持摘录与随感相结合,读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是漫长艰辛的历程,需要学生在读书与玩耍中做艰难抉择,需要克服各种诱惑,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他们充电,才能持之以恒。在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体验阅读的成功。通过故事会、经典诵读、好书推荐、读书分享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外阅读心得,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就会形成一股热潮。 阅读是相伴我们一生的精神活动,对每个人来讲,在一辈子的生活中,要开展好这项精神活动,除了靠我们的阅读兴趣外,还要靠习惯。为什么?因为习惯是推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自然而然的动力,它无须活动践行者努力,就可以为活动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自动化的动力。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就语文学习而言,学生同样需要习惯,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上,整本书阅读给予学生的相关能量多呢?还是单篇短文的文选型教材?我想,我们自会得出答案。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作品。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遇到自己喜好的语言形式,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学生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意识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受到文化的熏染。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接受的文化越丰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学生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能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的因素,并且是始终伴随语言学习过程。不管就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言,还是语言本身,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的因素。语言承载的美与语言本身的美被学生分享、被学生接受的时候,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就小学生而言,只要在这个方面坚持不懈、努力耕耘,相信定能取得丰硕的语文学习成果。

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孩子阅读中应该给整本书一个明确的位置,不仅注重推荐,注重引导,更注重阅读成果的分享和交流,这是基于对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刻体认。 2、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碰到自己想要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记叙、说明、抒情、议论几种文体”在整本书中交替使用,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学生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他们的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是潜移默化受到的感染。同时整本书阅读让孩子的思维得以深入,学生对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测、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了。 二、领导小组: 组长:李爱国 副组长:胡武山 组员:王岩平张春华李永清钱晓焱王永芸 实施人:胡武山李永清王永芸钱晓焱 三、实施过程: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学生阅读前的“导读课”;

阅读中期的“推进课”; 读完书后的“主题交流课”; 同类阅读的“ 阅读延伸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 第一步是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那它就 是最好的导读。 1.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导入。 2.可以利用图书的封面等来导入。 3.利用精美的插图。优秀的图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例如《夏洛的网》一书的插图水平相当高。如果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老师对重点情节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形成悬念。 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将是非常好的。 在导读课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设置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为它做好铺垫,还可以对后面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地读的效果要好的多。 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也须养成学生先看目录的习惯。利用目录进行检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利用目录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内容,

叶圣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阅读即对话。 但中小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整本经典好书的阅读,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 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美丽的鸿钩。 经典整书阅读的归宿,是学习、是成长。 以“伴随式导读”的理念,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实践, 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经典导读APP”阅读学习系统, 实现中小学生线下读纸质图书, 线上查看阅读任务、观看导读微课、惨与互动讨论、共评同伴作品等核心功能最终通过阅读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实现自主和个性阅读 个人、老师或学校,都可以联系我们, 一起努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 ——经典导读发起人曹郁 叶圣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整本书阅读的提出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 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做了这洋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但是,叶老的读整本的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叶老只对初中、高中阶段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并未提及小学。历史走到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讨论的主题,阅读也已经从婴幼儿阶段开始了。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洋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的书的意义已经被重视。这句话在现实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其理论价值,二是没有关注到其实践价值。 下面将结合叶圣陶的“读整本的书”的阅读思想,就小学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而他一贯重视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以,他的整个语文教育思想都是以养成习惯,培植能力,训练技能为目标,最终通过教师指导(教给方法)使学生自己能够学习。 (一)读整本的书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究竟起什麽作用呢 “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之外,很少和书本接触。”“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麽养得成”从叶老的这些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与他的语文教学的目标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演示教学

课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点评建议: 1、做好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总结与提升。从阅读这个层面来说,该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基础,如该校的课题《绿色浸润心灵书香滋养童年——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关注语言文字形式,在阅读与习作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经典绘本泽书香童年——新课程背景下绘本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书香浸染中成长——小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等,已经取得比较良好的成效和成果。而课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不过是对“阅读”这一主题的另外一个角度的研究而已。因此,原有的一些研究经验与做法继续可以使用,但同时也要针对该课题采取一些新的做法,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事实上,该课题在没有申报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基于此,作为一项课题而言,就是要对原有研究工作的提升与深入,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更强的研究工作。所以,该课题在研究之前,需要对整本书“阅读”进行现状的调查,梳理问题并进行分析,那么下一步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使课题研究工作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2、课题宜做个案研究。就一项课题而言,应该是从点到面的研究方式,而不是从面到点。那么,就本课题来说,学校就是面,而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个的点。因此该课题可以以学校的某几个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在取得一定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之后再在全校进行推广这些好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走回头路,二是样本少,研究对象聚焦,因此研究会更深入、更有效和更扎实。 3、注重阅读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和适宜性。课题负责人认为,本课题拟在各个年级、分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整本书阅读研究。那么,如何选择适宜的、合适的阅读书籍,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般认为,在小组阅读内容时,应注重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与特征,如低年级适合阅读内容应浅显易懂,如绘本、带拼音的童话故事等;中年级适合阅读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漫画、故事等;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中外名著等。因此,课题组认真、严谨和负责任地选择阅读书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4、研究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是:(1)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资源的选择和整合。在实践过程中,尝试进行教材整合、版本整合、学科整合,拓宽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资源。(2)构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和方法。(3)探索适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评价机制。通过有效的阅读评价,促进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方法研究,以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开展。除了这三项研究内容外,还应该有这样几点研究内容:(1)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现状的调查研究;(2)语文教师阅读指导能力的培养研究;(3)家校合作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可见,一项课题是由若干个问题构成的,是一个问题串,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从研究者来说,哪些问题先研究,哪些问题后研究,是根据这些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互相影响决定的。 5、课题研究周期可以长一点。就本课题的管理而言,是一年后需要结题的,但是从课题本身的需要而言,应该需要3-5年的研究周期,该课题才会有比较大的研究成果与产生较大的效果。因此,课题组应该根据课题研究本身的需要进行计划,按照3-5年的周期进行安排,然后每一年具体在哪些方面突破也要具体进行规划。这样就做到长短结合,重点突出,研究的效果才会更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