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
第四章+网络层+习题

第四章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2.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3.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和ICMP。

4.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6.(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7.试辨认以下IP地址的网络类别。

(1)128.36.199.3 (2)21.12.240.17 (3)183.194.76.253 (4)192.12.69.248 (5)89.3.0.1 (6)200.3.6.2

8. 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9.当某个路由器发现一IP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为什么采取丢弃的办法而不是要求源站重传此数据报?

10.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哪个字段有关系?

11.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12. 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13.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试问在IP数据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14.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认)——R4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试分别计算其下一跳。

15、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6.以下有4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的?为什么?

(1)176.0.0.0,(2)96.0.0.0,(3)127.192.0.0,(4)255.128.0.0。

17.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性的聚会。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18.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是否有那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个地址?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9.已知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表4-12所示。

表4-12 习题4-28中的路由器R1的路由表

地址掩码目的网络地址下一跳地址路由器接口

/26 140.5.12.64 180.15.2.5 M2

/24 130.5.8.0 190.16.6.2 M1

/16 110.71.0.0 ---- M0

/16 180.15.0.0 ---- M2

/16 190.16.0.0 ---- M1

默认默认110.71.4.5 M0

试画出各网络和必要的路由器的连接拓扑,标注出必要的IP地址和接口。对不能确定的情况应当指明。

20.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图4-55 习题4-29的图

21.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4-56。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其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主机数。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网络前缀。

22.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 (4)86.68.206.154。

23.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地址2.52.90。140匹配?请说明理由。

(1)0/4;(2)32/4;(3)4/6(4)152.0/11

24、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152.31.47.252都匹配?请说明理由。(题目都没了!哈哈!)(1)152.40/13;(2)153.40/9;(3)152.64/12;(4)152.0/11。

25.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

(1)192.0.0.0;(2)240.0.0.0;(3)255.254.0.0;(4)255.255.255.252。

26、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27、IGP和EGP这两类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8、R IP使用UDP,OSPF使用IP,而BGP使用TCP。这样做有何优点?为什么RIP周期

性地和临站交换路由器由信息而BGP却不这样做?

29、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30、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在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和“距离”):

N1 2

N2 1

N3 3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答案

1.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像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像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4分为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特点: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5.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从而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

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MAC地址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一致,基于物理、能够标识具体的链路通信对象、IP地址给予逻辑域的划分、不受硬件限制。

6.有三种含义

其一是一个A类网的子网掩码,对于A类网络的IP地址,前8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8位为网络号,中间16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二种情况为一个B类网,对于B类网络的IP地址,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0表示前16位为网络号,中间8位用于子网段的划分,最后8位为主机号。

第三种情况为一个C类网,这个子网掩码为C类网的默认子网掩码。

(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

255.255.255.24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为(2^3)=6 台

掩码位数29,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3)一A类网络和一B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子网掩码有何不同?

A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16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B类网络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给定子网号(8位“1”)则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目不同

(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个子网上的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240)10=(128+64+32+16)10=(11110000)2

Host-id的位数为4+8=12,因此,最大主机数为:

2^12-2=4096-2=4094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主机数2^12-2

(5)一A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是否为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

是 10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

(6)某个IP地址的十六进制表示C2.2F.14.81,试将其转化为点分十进制的形式。这个地址是哪一类IP地址?

C2 2F 14 81--à(12*16+2).(2*16+15).(16+4).(8*16+1)---à194.47.20.129

C2 2F 14 81 ---à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

C类地址

(7)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无实际意义?为什么?

有实际意义.C类子网IP地址的32位中,前24位用于确定网络号,后8位用于确定主机号.如果划分子网,可以选择后8位中的高位,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划分网络,并且不增加路由表的内容,但是代价是主机数相信减少.

7.(2)和(5)是A类,(1)和(3)是B类,(4)和(6)是C类

8.在首部中的错误比在数据中的错误更严重,例如,一个坏的地址可能导致分组被投寄到错误的主机。许多主机并不检查投递给他们的分组是否确实是要投递给它们,它们假定网络从来不会把本来是要前往另一主机的分组投递给它们。

数据不参与检验和的计算,因为这样做代价大,上层协议通常也做这种检验工作,从前,从而引起重复和多余。

因此,这样做可以加快分组的转发,但是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

9.纠错控制由上层(传输层)执行

IP首部中的源站地址也可能出错请错误的源地址重传数据报是没有意义的不采用CRC简化解码计算量,提高路由器的吞吐量

10.IP层下面数据链里层所限定的帧格式中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系

11.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12.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即每个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1200-160(bit),由于片偏移是以8字节即64bit为单位的,所以IP数据片的数据部分最大不超过1024bit,这样3200bit的报文要分4个数据片,所以第二个局域网向上传送的比特数等于(3200+4×160),共3840bit。

13. 6次,主机用一次,每个路由器各使用一次。

14.(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

①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②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

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64,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15. 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地点:子网号(subnet-id)子网网络号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

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

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

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

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

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

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

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

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

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

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

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

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

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

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

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

16.只有(4)是连续的1和连续的0的掩码,是推荐使用的

17.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18. 208.128/11的前缀为:11010000 100

208.130.28/22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19.看书P423 4-28(这本书居然有答案,好吧!)

20.看书P423 4-29

21看书P424 4-30

22. 86.32/12 86.00100000 下划线上为12位前缀说明第二字节的前4位在前缀中。给出的四个地址的第二字节的前4位分别为:0010 ,0100 ,0011和0100。因此只有(1)是匹配的。

23. 2.52.90.140 è 0000 0010.52.90.140

0/4 è 0000 0000

32/4 è 0010 0000

4/6 è 0000 0100

80/4 è 0101 0000

24.前缀(4)和这两个地址都匹配

25.(1)/2 ; (2) /4 ; (3) /11 ; (4) /30 。

26.(1)每个子网前缀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个地址。

(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0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1110=136.23.12.78/28

第二个地址块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10001=136.23.12.81/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11110=136.23.12.94/28

第三个地址块136.23.12.96/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00001=136.23.12.97/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01110=136.23.12.110/28

第四个地址块136.23.12.112/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10001=136.23.12.113/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11110=136.23.12.126/28

27.

IGP: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最佳路由

EGP:在不同自治系统便捷使用的路由协议;力求较好路由(不兜圈子)

EGP必须考虑其他方面的政策,需要多条路由。代价费用方面可能可达性更重要。

IGP:内部网关协议,只关心本自治系统内如何传送数据报,与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使用什么协议无关。

EGP:外部网关协议,在不同的AS边界传递路由信息的协议,不关心AS内部使用何种协议。

注:IGP主要考虑AS内部如何高效地工作,绝大多数情况找到最佳路由,对费用和代价的有多种解释。

28.RIP只和邻站交换信息,使用UDP无可靠保障,但开销小,可以满足RIP要求;

OSPF使用可靠的洪泛法,直接使用IP,灵活、开销小;

BGP需要交换整个路由表和更新信息,TCP提供可靠交付以减少带宽消耗;

RIP使用不保证可靠交付的UDP,因此必须不断地(周期性地)和邻站交换信息才能使路由信息及时得到更新。但BGP使用保证可靠交付的TCP因此不需要这样做。

29.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30.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N2 2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作业和习题解答

第四章部分习题选讲 4-09答: (1)可以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前24位决定网络号和子网号,后8位决定主机号。但也可以是A类或B类地址的掩码,此时主机号由最后8位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则由前24位决定(答案可参见本题(3))。 (2)255.255.255.248相当于255.255.255.11111000,后三位是主机号,因此该网络能够连接8个主机,扣除全1和全0后为6台。 (3)A类和B类的子网掩码的形式是一样的,但是子网的数目不一样,A类为2^16-2=65534,B类为2^8-2=254。 答:A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00000000 子网号(16位“1”),掩码(简称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B类网络: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00000000 子网号(8位“1”),掩码(简称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即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一样,但子网数目不同。 (4)255.255.240.0相当于255.255.11110000.0,主机部分为12位,所以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最多为:212-2=4094。 (5)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但不是一个方便的方法,因为子网中的1不是连续的。 (6)十六进制地址:C2.2F.14.81转换为点分二进数IP地址为:11000010.00101111.00010100.10000001。再转换为点分十进制IP 地址为:194.47.20.129(是一个C类地址)。

(7)因为有可能需要将C类网络地址进一步划分为子网的情况,这就需要掩码说明子网的划分情况。所以C类网络使用子网掩码有实际意义,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 4-10 A类地址1-126,B类地址128.1-191.255,C类地址192-223,D 类地址(多播)224-239,E类地址240-254(255不可用)。 4-12 答:(1)之所以发现一数据报的首部检验和有错,则采取丢弃而不是重传的方式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a)在传输过程中,IP首部(参见P128-)中的源地址也可能是错误的,从而找不到正确的源站;(b)源站数据报发送完毕,并没有缓存(也因为a,没必要),已经无法重发。(c)简化处理,节省时间,差错由端到端解决。另外,纠错由上层运输层解决。 (2)数据报每经过一个结点,结点处理机就要计算一下校验和,CRC校验码的生成需要多项式除法,逐站使用代价太高,只计算首部校验和而不采用CRC校验码可以减少计算量,差错控制(重传)由上层(传输层)执行(减少路由器的计算时间)。 4-15 答:最大传送单元MTU是数据链路层帧(IP层的下一层)格式中规定的数据字段最大长度。当一个IP数据报封装成帧时,此数据报的总长度(即首部加上数据部分)一定不能超过该帧格式规定的MTU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B )。 A帧定界功能B.电路管理功能 C差错控制功能D.流量控制功能 2.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C )。 A.定义数据格式B.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 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 3.下述协议中,( A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ICMP B.HDLC C.PPP D.SLIP 4.数据链路层采用了退回N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32,那么至少需要( C )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 B.5 C.6 D.7 5.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B )。 A.1 B.2 C.3 D.4 6.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方式,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O~6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了对1、3和5号帧的确认,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的数目是( A )。 A. 1 B.2 C.5 D.6 7.下列有关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数据链路层只能提供差错检测,而不提供对差错的纠正 B.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也无法检测出双位错误 C.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 D.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 8.字符S的ASCII编码从低到高依次为1100101,采用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 D )不能检测? A.11000011 B.11001010 C.11001100 D.11010011 9.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D )。 A.差错校验B.帧序号 C.NAK机制D.超时机制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1,接收窗口也为1时,相当于ARQ的( C )方式。A.回退N帧ARQ B.选择重传ARQ C.停止-等待D.连续ARQ 二、综合应用题 1. 在一个数据链路协议中使用下列字符编码: A 01000111; B 11100011;FLAG 01111110;ES C 11100000 在使用下列成帧方法的情况下,说明为传送4个字符A、B、ESC、FLAG所组织的帧实际发送的二进制位序列。1)字符计数法;2)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3)使用比特填充的首

网络计划技术习题(学生练习)

网络计划技术练习题 —、多选题: 1、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作图错误包括( ) A.多个起点节点 B.多个终点节点 C ?节点编号有误 D.存在循环回路E ?有多余虚工作 2、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为( )。

A, 多个起点节点 B .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 环回路 D.节点编号重复 E .节点编号有误 3、(04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 中错误为()。 I—— --------- ——5 ------------------------- f -------------------- B -------- D A.节点编号有误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环回 路 D.工作代号重复 E .有多个起点节点 4、(01年考题)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图中错误包括()。

A.有多个起点节点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存在循环 回路 D.工作代号重复 E ?节点编号有误 5. 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是指其( )。 A.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和 B .开始节 点的最早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和 C. 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之差 D .完成节 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总时差之差 E.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与工作自由时差之差 6. 某工程双 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已标出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和最迟开始时间,该计划表明()。

A. 关键线路有2 条 B ?工作1 — 3与工作3—6的总时 差相等 C 工作4—7与工作5—7的自由时差相等 D. 工作2—6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相等 E ?工作3— 6 的总时差与自由时差不等 A. 工作2-5为关键工作 C. 工作1-6的自由时差为0 7、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 B ?工作5-7为关键工作 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该计划表明(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

第四章 P450-22: Consider the following network. With the indicated link costs, use Dijkstra’s shortest-path algorithm to compute the shortest path from x to all network nodes. Show how the algorithm works by computing a table. Answer Problem 22 D(y),p(y)D(z),p(z) Step N’D(s),p(s) D(t),p(t)D(u),p(u)D(v),p(v)D(w),p(w ) 0x∞∞∞8,x6,x6,x∞ 1xw∞∞14,w8,x6,x∞ 2xwy∞15,y14,w7,y18,y 3xwyv∞11,v10,v18,y 4xwyvu14,u11,v18,y 5xwyvut12,t16,t 6xwyvuts16,t 7xwyvutsz y t z x v s w u Routing Table:

P451-25: Consider the network fragment shown below. x has only two attached neighbors, w and y. w has a minimum-cost path to destination u of 5, and y has a minimum-cost path to u of 6. The complete paths from w and y to u (and between w and y) are not shown. All link costs in the network have strictly positive integer values. a.Give x’s distance vector for destinations w, y, and u. b.Give a link-cost change for either c(x,w) or c(x,y) such that x will inform its neighbors of a new minimum-cost path to u as a result of executing the distance-vector algorithm. c.Give a link-cost change for either c(x,w) or c(x,y) such that x will not inform its neighbors of a new minimum-cost path to u as a result of executing the distance-vector algorithm. Answer Problem 25 a. D x(y) = 5, D x(w) = 2, D x(u) = 7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作业

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是什么是比较这两种服务。 答:(1)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虚电路服务使用面向连接的使用虚电路号而保证可靠通信的网络,分组在同一条虚电路上转发,结点出现故障时整个网络不能工作,分组顺序到达,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网络或者用户主机负责;数据报服务不采用面向连接从而不能保证可靠的通信,每个分组都有转发的终点地址,每个分组可能经过不同路由,结点出现故障只是通信线路发生变化同时丢失数据报,分组不一定顺序到达,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由用户主机负责。 2、转发器、网桥、网关和路由器的主要区别 答:转发器作用在物理层,只是负责数据比特流的转发,不进行数据的存储;网桥作用在数据链路层,负责对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再转发之前还要做差错检测等工作;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它是局域网之间枢纽,它将局域网连接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在数据转发过程中起到路由选择,确定传输路线的重要工作;网关是工作在网络层以上的中间设备,它负责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也是实现网络连接的设备,但是因为它太复杂,目前使用的比较少。 3、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比较IP地址和硬件地址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主要特点:(1)每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2)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因特网的观点,一个网络是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一组主机的集合,因此,由网桥或者转发器连接的网络仍属于同一个网络,局域网之间的互联要用到路由器;(4)在IP地址中所有分配的网络的网络号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 比较: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因为它是由软件实现的。 使用两种地址的原因: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他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的网络相互通信就必须进行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主机完成这种工作是不可能的。但是统一的IP地址解决了这个问题,连接在网络上的全世界统一的IP地址通过ARP高速缓存将硬件地址很容易的得到,ARP是纯软件实现,用户不必知道它的实现细节,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_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4.01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4个方面的技术特性,请简述之。 答: 局域网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局域网标准,试图抢占和垄断局域网市场。因此,局域网标准一度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 (1)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指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介质类型,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无线传输媒体。目前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体是双绞线。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无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指借助传输媒体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常用的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技术等,属于物理层研究的范畴。 (3)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组网时计算机和通信线缆连接的物理结构和形状。常用的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不同的网络拓扑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 (4)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方法指多台计算机对传输媒体的访问控制方法,这里的访问,是指通过传输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常用的有随机争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访问控制方法。目前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受控的随机争用方法,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方法。 4.0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有何作用?为什么在目前的以太网网卡中没有LLC子层的功能? 答: 在局域网发展的早期,有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与接入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而与传输媒体无关的链路控制部分放在LLC子层。这样可以通过LLC子层来屏蔽底层传输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的异构性,实现多种类型局域网之间的互操作。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中取得了垄断地位。实际应用的局域网类型日趋单一化,因此LLC子层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仅实现了MAC协议。 4.03简述以太网CSMA/CD的工作原理。 答: CSMA/CD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总线上的各个计算机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总线的使用权。只有获得总线使用权的计算机才能向总线上发送数据,而发送的数据能被连在总线上的所有计算机接收到。 CSMA/CD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 (1)载波监听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 (2)多点接入是指在总线式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 (3)冲突检测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媒体,判断

第4章网络层

第4章 4-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解答: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数据报服 4-2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解答:(1) 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转发器(repeater)。 (2)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 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路由器(router)。 (4)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网关(gateway)。用网关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需要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 4-3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 IP, ARP和ICMP。 解答:网际协议IP用于互连异构网络,运行在主机和互连异构网络的路由器上,使这些互连的异构网络在网络层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地址解析协议ARP用来把一个机器的IP地址解析为相应的物理地址。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4-4为什么ARP查询要在广播帧中发送,而ARP响应要用单播帧? 解答:由于查询方不知道被查询方的MAC地址(这也正是为何要进行ARP查询的原因),而所有结点都要处理广播帧,因此通过广播发送给被查询方。而被查询方通过接收到的广播帧的源地址知道查询方的MAC地址了,因此可以用该地址进行响应,这样局域网中的除查询方外其它主机就不会接收和处理该ARP响应了,避免浪费带宽和其它主机的计算资源。 4-5分类IP地址分为哪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解答:IP地址分为五类: A类地址:网络号前8位,第1位为0; ;10位为2位,前16类地址:网络号前B. C类地址:网络号前8位,前3位为110; D类地址:网络号前8位,前4位为1110; E类地址:网络号前8位,前4位为1111。 IP地址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1) 每一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IP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2) 实际上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 按照因特网的观点,一个网络是指具有相同网络号net-id的主机的集合,因此,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为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必须使用路由器进行互连。 (4) 在IP地址中,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不管是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 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IP地址被分为A、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 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 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 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

网络计划技术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之差,称为()。 a、总时差 b、自由时差 c、干涉时差 d、时间间隔 2.双代号网络图中用()表示出工作之间的联结关系。 a、虚工作 b、编号 c、箭头 d、节点 4.在单代号搭接网络间断型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应考虑的基本搭接关系有() a、FTS b、FTF c、STS d、STF 5.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节点j的最早时间为7d,以其为终节点的工作i-j的总时差为TF i-j=8d,自由时差FF i-j=3d,则该节点的最迟开始时间为()。 a、10 b、11 c 、12 d、13 6.如果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某条线路自始至终不出现波形线,则该条线路上所有工作( ) a、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早完成时间 b、总时差为零 c、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 d、持续时间相等 7.双代号时标网络图中箭线末端(箭头)对应的时标值为( )。 a、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b、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c、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d、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8.网络计划中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叫做逻辑关系,它包括( )。 a、工艺关系 b、组织关系 c、技术关系 d、控制关系 9.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正确的答案有()。

a、工作F最早结束时间为第7天 b、工作D总时差为1天 c、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2天 d、工作G最迟开始时间为第6天 10. 已知某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为()。 a、1-2-4 -5-9 b、1-2-5-9 c、1-3-4 -5-9 d、1-3-4-7-9 11.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K的时间参数如表中所示,正确的是()组。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

一.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滑动窗口协议面向字符型的协议 标识字段 帧突发长度 差错控制 _link open __检测码配置请求帧 透明传输流量控制 纠错码误码率 Establish 捎带确认 A.二进制比特序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被传错的概率。 B.接收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C.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比特长度。 D.能够自动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 E.能够发现传输差错,但是不能自己纠正的编码。 F.能够自动检测出传输错误并进行纠正的机制。 G.CRC校验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共同使用的一种多项式。 H.CRC校验码计算时采用二进制算法。 I.由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构成的线路。 J.数据链路层保证帧中的二进制比特的组合不受任何限制的能力。 K.利用标准字编码中的一个子集来执行通信控制功能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L.HDLC协议中有主站来控制从站通信的结构。 M.HDLC规定用作帧开始与结束的字段。 N.HDLC协议中起控制作用,可以随时发出,不影响带序号帧的交换顺序的帧。O.数据链路层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中采用的协议。 P.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并重新发送出错帧之后的所有帧的纠错方法。 Q.发送端在连续发送过程中发现出错,重新发送出错帧的纠错方法。 R.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在差错控制中能够起到的作用。 S.发送窗口与接收窗口能够实现的控制功能。 T.广泛应用与Internet环境中路由器-路由器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U.PPP中用来建立.配置。管理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协议。 V.PPP中用来建立和配置网络层的协议。 W.当用户计算机与路由器建立了物理层连接,PPP进入的状态。 X.当链路连接建立时,用户计算机首先向路由器发出的LCP帧。 Y.PPP中需要通过三次握手来实现认证的协议. Z.NCP在网络层配置完成后链路进入的状态。 二 1.设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目的是将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网络层无差错的 B 2.A.物理链路 B.数据链路 C.点-点链路 D.端-端链路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 1.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 Virtual Circuit )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 ,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 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 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 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 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 (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 (bridge) 。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 (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 (gateway) 。 4.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 RARF和ICMF。 IP 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 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 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 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 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 ,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 ,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 分别为 1,2,3,0,0 字节;主机号字段 host-id 分别为 3 字节、 2 字节、 1 字节、 4 字节、 4 字节。特点: (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B A 起始节点 C 终止节点 )表示前面工作的结束和后面工作的开始。 中间节点 虚拟节点 n 条关键线路持续时间之和( 2. 网络图中游n 条关键线路,那么这 A 相同 B C 有一条最长的 3 .单代号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可( A 有一个虚拟 C 有多个 D 4?在时标网络计划中,“波折线”表示(C A 工作持续时间 C 前后工作时间间隔 5?时标网络计划与一般网络计划相比, A 能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 C 能计算时差 6. ( B )为零的工作肯定在关键线路上。 A 自由时差 B C 持续时间 D 7?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A 自由时差最小 B C 持续时间最长 D 8?当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 A 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 C 关键工作的持 续时间最长 9.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A 计划工期 C 要求工期 D A )° B A )。 不相同 以 上都不对 有两个 编号最大 B D 其优点是( B 虚工作 总时差 D )° 能确定关键线路 能增加网络的直观性 总时差 以上三者均 D ) ° 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开始时间 对关键工作的错误提法是( C )° 相邻两项关键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开始时间相等 )° 计算工期 合同工期 M 的完成节点为关键节点, 10.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 则该工作(B ) A 为关键工作 C 自由时差为零 、填空题 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三要素为: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是表示 网络计划的优化有_工期优化、 在网络计划中工期一般有以下三种: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 的逻辑关系。 、名词解释与简答 1.网络图 网络图是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1. 2. 3. 4. 5. 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自由时差小于总时差 工作、节点 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 .费用优化_和一资源优化_三种。 _计算工期、要求工期 和计划工期_。 和线路° 虚工作既不消耗资源、也不消耗时间,只表示前后相邻工作间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网络层

第四章网络层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IP 协议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IP 协议提供尽力发送(best effort) 服务 B.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C. IP协议根据其版本分为IPv4 和IPv6协议 D. IP是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 2.检查数据包能否到达远程主机最常使用哪一种协议(D): A. UDP B. SMTP C. FTP D. ICMP 3.当一个路由器收到了一个TTL 值为 0 的 IP 包时,它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处理?( A) A. 将该 IP 包丢弃 B.根据目的地址寻找一条路径并进行转发 C.将该 IP包TTL 值加 1 D.将该 IP 包 TTL 值设置为 255 4.在给你的计算机设置IP 地址的时候,那些地址是保留不被使用的(FGH): E. 202.197.95.4H. 255.255.255.255 F.0.0.0.0I.230.197.95.4 G. 127.0.0.1 5.在 IPV6 中 IP 地址是多少位(二进制):( C) A.32 C.128 B.64 D.256 6.ICMP 协议位于( A ) A.网络层 C.应用层数 B.传输层 D.据链路层 7. 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 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 定(C ) A.为全 0 C.相同 B.为全 1 D.不同 8. 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哪个手段?A A.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 B.用网桥将网络分段 C.将网络转接成 10BaseT D.用网络分析仪跟踪正在发送广播信息的计算机 9. 以下四个IP 地址哪个是不合法的主机地址:( B )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范文

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 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 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 不同的寻址方案 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 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 不同的超时控制 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 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 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 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 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 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为ABCDE 5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net-id分别为1,2,3,0,0字节;主机号字段host-id分别为3字节、2字节、1字节、4字节、4字节。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终板)学习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章作业答案(终板)

第四章作业答案 4.1 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 SRAM, DRAM, 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 解:1主存:主存又称为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2辅存:辅存可作为主存的后备存储器,不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容量比主存大,速度比主存慢。 3 Cache: Cache缓存是为了解决主存和CPU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它设在主存和CPU之间,速度比主存快,容量比主存小,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 4 RAM;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 写入信息。 5 SRAM: 是静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不掉电,信息就不会丢失。 6 DRAM 是动态RAM,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信息又可写入信息。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就会丢失,故需再生。 7 ROM: 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8 PROM: 是可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9 EPROM 是可擦洗的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0 EEPROM: 即电可改写型只读存储器,可多次编程。 11 CDROM 即只读型光盘存储器。 12 Flash Memory 即可擦写、非易失性的存储器。

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Cache—主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对CPU访存起加速作用,即从整体运行的效果分析,CPU访存速度加快,接近于Cache的速度,而寻址空间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 主存—辅存层次在存储系统中主要起扩容作用,即从程序员的角度看,他所使用的存储器其容量和位价接近于辅存,而速度接近于主存。 综合上述两个存储层次的作用,从整个存储系统来看,就达到了速度快、容量大、位价低的优化效果。 主存与Cache之间的信息调度功能全部由硬件自动完成。而主存—辅存层次的调度目前广泛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即将主存与辅存的一部份通过软硬结合的技术组成虚拟存储器,程序员可使用这个比主存实际空间(物理地址空间)大得多的虚拟地址空间(逻辑地址空间)编程,当程序运行时,再由软、硬件自动配合完成虚拟地址空间与主存实际物理空间的转换。因此,这两个层次上的调度或转换操作对于程序员来说都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课程课后作业-第4章网络层:数据平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课后练习作业 二、作业内容 R 3:路由选择和转发的区别是什么? 答: 转发是指将分组从一个输入链路接口转移到适当的输出链路接口的路由本地动作。转发发生的时间很短, 通常用硬件实现。路由选择是指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所采取的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处理过程。发生的时间较长, 通常为几秒, 因此用软件实现。 R 10:4.3节中讨论了3类交换结构。列出并简要讨论每一类交换结构。哪一种(如果有的话)能够跨越交换结构并行发送多个分组? 答: 1)经内存交换:这种就像是计算机(最简单、最原始的路由器就是计算机),在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的交换是在CPU(路由选择处理器)的直接控制下完成的。 (2)经总线交换:输入端口经一根共享总线将分组直接传送到输出端口,不需要选路处理器的干预。因为每个分组必须跨越单一总线(同时只能有一个分组可以跨越总线),所以路由器的交换宽带受总线速率的限制。 (3)经互联网络交换:可以克服单一、共享式总线带宽限制,可以并行转发多个分组。但如果来自两个不同输入端口的两个分组其目的地为相同的输出端口,则一个分组必须在输入端等待。 综上,经互联网络交换的纵横式交换机可以跨越交换结构并行发送多个分组。

R 21:路由器有IP地址吗?如果有,有多少个? 答: 路由器有IP地址,路由器的一个输入或输出端口对应着一个IP地址。所以一个路由器拥有的IP地址数是不确定的, 假如一个路由器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那么对应地就有三个IP地址, 分别对应三个端口。 R 22:IP地址223.1.3.27的32比特二进制等价形式是什么? 答: 11011111.00000001.00000011.00011100 P 7: 答: 目的地址范围链路接口 10000000到10111111(64个地址) 0 11000000到11011111 (32个地址) 1 11100000到11111111(32个地址) 2 00000000到 01111111(128个地址) 3

流水施工,网络计划典型例题

流水施工典型例题 一、流水施工总结 二、典型例题: (一)固定节拍流水施工 1.特点: 在组织的流水范围内,所有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并且都等于流水步距。即t1=t2=t3=K 根据上例图推导流水施工工期的公式。

T=(m+n-1)K+ΣZ-ΣC 2.练习: 已知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t1=t2=t3=2天,划分为3个施工段。 (1)若无工艺间歇,试计算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2)若2、3之间工艺间歇2天,又如何? 解:首先判断属于什么流水:固定节拍。 取k=t=2天,n=3,m=3, (1)T=(m+n-1)K=(3+3-1)×2=10天 (2)T=(m+n-1)K+ΣG=(3+3-1)×2+2=12(天) 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二)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1.特点: 同一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但成倍数关系。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组织步骤: (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流水步距K (2)计算各施工过程所需工作班组数 bi=ti/K (3)计算工作班组总数 n’=Σbi (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T=(m+n’-1)K+ΣZ-ΣC 2.练习: 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其流水节拍分别为t1=1天,t2=3天,t3=2天,划分为6个施工段。试组织流水施工,计算流水施工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

解:首先判断属于什么流水: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 t1=1天,t2=3天,t3=2天 (1)取K=1天 (2)计算各施工过程所需工作班组数 b1=t1/K=1/1=1(队),同样b2=3,b3=2 (3)计算工作班组总数 n’=Σbi=b1+b2+b3=6(队) (4)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T=(m+n’-1)K=(6+6-1)×1=11(天) (三)无节奏流水施工 1.特点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2)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2.练习: 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下面通过例题说明。 例题:某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见下表,试确定流水步距,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