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滚一滚》

内容选择:《幼儿园教育指导》对科学领域的目标则突出了“体验”“感受”“喜欢”等傾感、态度、兴趣方面的价值取向。因此,科学活动的目标应涉及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并在教学中积极地去实现这三个目标。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科学领域课程《滚一滚》,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思考探究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通过讨论从中获得有关科学知识经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是最基本的、运用最多的方法,而实验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充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这两种方法若能灵活运用,可以使幼儿既感知科学现象,又学习探索方法。

活动设计:

(1)物品展示,让幼儿选一种认为能滚动的东西试一试,并说说它为什么能滚?

小结:像圆柱、球这样,没有棱、角的东西在合适条件下能滚动起来。

(2)还有好多你们认为不能滚的东西。让小朋友每人迭一祥让他滚动起来。

(3)请同学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方法并解说。

(4)教师用圆形和方形纸盒来做小实验说明圆的东西在相同条件下走得更快、更远、更省力,所以人们利用滚动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来帮助我们的生活。

(5)生活中有很多利用圆的滚动原理制成的物品,让小朋友们找一找、

说一说。

活动目标:

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够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

2、尝试通过改变外形,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玩具城(能够和不能够滚动的玩具若干)。

2、贴有能够滚动和不能够滚动标志大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我们去参观“玩具城”,小朋友仔细看看玩具城里有些什么玩具?猜猜哪些玩具是能滚动的?哪些玩具不能滚动?

二、探究什么物体能够滚动。

1、请幼儿试试、玩玩、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动。

2、将能够滚动的玩具送到有滚动标志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玩具送到不能滚动标志的筐子里。

3、师: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和形状有什么特点?那些不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又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

三、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

1、师: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不能够滚动的物体变得能够滚动呢?(引导幼儿思考)

2、让幼儿动手来尝试,可以同伴合作,教师进行指导,让每位幼儿都主动参与进来。

3、请幼儿展示交流探究结果。(把报纸卷成团;把硬纸卷成筒;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借助于能够滚动的玩具)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继续提供多种物体供幼儿操作,同时鼓励幼儿将不能滚动的物体变成能够滚动的,进一步观察滚动现象。

课后反思:

一、整节课下来之后,感觉课的条理性把握的还待提高,环节之间连接处理的不是太好,以后要在环节设计和把握上多下功夫。在想办法让物体滚动起来这个环节中,可以再准备更多的铺助工具让孩子们开动脑筋、独立动手,让物体滚动起来,不怕浪费时间、做实验的环节可以放手让孩子们来做。这次活动放在小班下学期稍难了一点,知识点多不易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现在处不能进行很好的归纳小结知识点,这个活动到大班还可以再用,到时再挖掘的深一些,从这次活动看的出,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这是个很有意义的

话题,可以继续下去。

科学活动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领域,首失他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组织语言要科学、严谨,教学方式要易于接受,这要求教师要特别的用心。以后我会多学习、积累这方面的知说,多和同事交流、讨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上好。

二、学习了这个专题,我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了以下了解:(1)内容的选择要与时俱进。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时代特点,适当安排现代科技的有关内容。对幼儿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现代意的意识,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如通过寻找手的帮手:剪刀、夹子、钳子、锯子、锤子等,知道备种工具的使用价值。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电话、空调、电脑、洗衣机等。解释它们的用途及安全使用的方法。

(2)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内容

幼儿的一天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教育的索材,我们可以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一次,幼儿对影子产生了兴趣,我就带领幼儿做起了“太阳钟”。经过一天的记录,幼儿有了一个能知道时间的“太阳钟”。此后,幼儿通过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

(3)灵活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重视教育评价,促进活动的开展。在评价时,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重视幼儿的探索过程。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要进行鼓励,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的幼儿要表扬。我们可利用非语言信息对幼儿作出评价,如

点头、微笑等’还可以把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分析,一起评价。总之,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幼儿再参与的愿望,促进活动的开展。

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科学活动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选择简单形象生动、贴近幼儿生活的的科学活动题材。比如“尝一尝”“声音”等等,而中班幼儿则应动手能力强、形象的科学活动,大班幼儿则应选探究意识强、促进合作的科学内容。根据年龄班选好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教学的优势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来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只有给幼儿时间,给幼儿空间,给幼儿机会,让幼儿去展现自己,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应有的,良好的发展,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及区别

从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来分类,可以将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三大类。 三种模式的区别: 以“教”为主即围绕着教师的“教”,该类教学设计不仅是包括了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些重要要素,而且它也是一个可扩展,可变通的基础模式,它能够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在原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可以不断地改进,生成出各种各类的教学设计模式,为教师灵活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参考模式。 何克抗教授在1998年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他在深入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所出现的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以及过分强调学习环境设计而忽略自主学习设计等偏向后,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是在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接受式学习,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它的劣势在于不易发挥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容易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正是针对以教为主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培育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思维的理想环境。其主要劣势在于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处理不当甚至有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 三者流程图: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1 2、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或编写环节上有交叉或重叠部分。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教学设计的结果或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是教学活动方案。而教学策略自然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但教学策略不只是表现为方案,而是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展开。教学设计时必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全盘考虑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设计一旦完成就比较定型了,它可以是对整节课或整个单元的设计,也可以是对整个科目的设计。教学设计包括的范围比较广,而教学策略的运用范围和时空比较窄,一般主要集中在某一课时、某一内容的范围内,并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教学策略有不同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必定要受到一定教学思想的制约或指导,但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思想位于较高层次,属于理论、观念形态。教学策略虽包含有理论,但本质上是属于操作形态的东西,是对教学思想观念的具体化。同一种思想指导下,结合不同的背景、条件,由不同的人来开发,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同一种教学策略,也不必然都源于某一种教学原理或思想,它可以源于多种教学原理、教学思想。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都是可操作性的,因此国外有学者把教学策略等同于教学模式,这是欠全面的。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阶段或顺序看,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而教学策略则较灵活,具有一定的变性,可随着教学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变动。二者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也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和学的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要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中选择和采用什么方法,受到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广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式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机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现代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发展性,生态性,生成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反思性等是 一、发展性 教学由知识性功能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性功能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实现知识学习与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呢?第一,从知识的维度看,知识应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结构链,使学生具有发现、认知、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能力。第二,从教师的维度看,教师应激活书本知识,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诠释。教学如果没有创造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第三,从学生的维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建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第四,从教学活动的维度看,要遵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等现象发生。 二、生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之间犹如一条生态链,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的共同体,通过彼此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既非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亦非以人为中心或以物为中心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充分互动与交往。教师的主导作用,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多的表现在创设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主体激活状态 三、生成性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师生教学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完成教案中既定的任务,而不是,节外生枝,而基于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教学设计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自由发挥和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设计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时,应运用教学机智,不断捕捉,判断,筛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激发蝴蝶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了,教师再引导,激发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共5篇)

篇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教师巡视,辅导答疑。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学生通过彼此合作,以达到学习、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如:学习内燃机,以召开推销会的形式,分别扮演柴油机生产商、汽油机生产商、能源专家、史学家来进行讲述。在任务的驱动下,小组同学积极协作顺利的完成任务,效果很好。 模式之四问题——探索型模式: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信息,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应用于考查学生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如:摩擦单元学习中,拟定“增大及减小磨擦的方法和实例”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利用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接合生活中的磨擦的实例,查找、收集信息,将信息加以整理,通过演示文稿输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模式之五交流——讨论型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网络上的在线问答,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讨论向深层次发展,学生从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利用网络,此模式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适用问题——探索型模式下的交流及课堂上出现争议的话题。磨擦单元的交流汇报课上,各小组边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边对其他组的实例或见解提出异议、讨论。这样的学习气氛,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 篇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模式之一讲授——演示型模式: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宜采用讲授——演示型模式,它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像的自然知识变得直观,将不可视的现象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并提高教学效率。 模式之二自学——个别学习型模式: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对于教材中一些学生平常感性认识较多的、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制作成分层次的、交互性强的课件,让学生通过网络,利用课件自学自查,及时反馈。教师巡视,辅导答疑。课后通过教师主页的在线问题及留言簿使个别化学习延伸至课外,使团材施教成为现实。如:一些动植物基本形态的学习、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程序等。 模式之三任务——协作式模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对学知识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驱动,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学习往往是个人的事情,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先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而且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更新和变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教学设计目的不再是建立一系列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分别变成了学习背景的设计者和说明者。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发生不同,就形成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1.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迪克—凯瑞(W. Dick & L. Carey)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为突出,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

150514彭校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意义: 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应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进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 和“学生特征分析” 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学习目标的阐明”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媒体的选择 和利用”;接着依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和“(教学设计)成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

价)最后根据评价结论对教学设计的前期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 五大基本要素。 ⑴从学习的需求分析开始,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以解决“为什么”及“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⑵教师需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行学生特征分析,考虑课程、单元及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考察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知识和技能,即对学生初始能力的评定,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 ⑶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 ⑷确定教学策略,考虑如何实现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途径,解决“怎么学”和“怎么教”的问题,其中应考虑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或教学资源。 ⑸对学和教的行为做出评价,在行为评价时,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模式中所有步骤作重新审查,特别应检验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 模式内容 布鲁纳 1、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 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 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知觉 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 灵活提取。 2、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 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 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 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由此可以看出布鲁纳的假设 的基本精神是:使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的某方面 适合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特征。 3、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 童认知发展的特征。表征或形象表征是人们直觉 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 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 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 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 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奥苏伯尔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 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 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 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 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 系。 1、学习观: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 为两类,即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机械学习的心 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同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要学习的新观念 的互相作用。根据学习的性质,把学生的学习分 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 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则在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接受教材或教 师所给予的现成结论。 2、讲解式教学奥苏伯尔所提倡的讲解式教学, 旨在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认知结构的发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策略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把游戏与单词教学相结合 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得到提升。高中生要学习很多英语 单词,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单词游戏,帮助他们缓解 背诵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各就各位”的游戏,首 先在教材文本中选取一篇对话文本,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担任对话文本中 的角色。教师先对文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在进行第二遍讲解时,每提到 一个角色,学生小组内对应的角色就要以抢答的形式站起来进行角色扮演,如教师讲到“Saturday afternoon.The pupils are cleaning their classroom.The teacher is with them.”时,小组中 扮演“teacher”角色的学生就要站起来,然后教师继续讲解“Look,Wang Hai is cleaning the window.”这时扮演“Wang Hai”的学生就要站起来做擦窗的动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集 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单词 学习积极性。 将原版电影和音乐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一课时,可以运用原版电影来帮助学生对文本进 行理解,如Enjoy the part of the film—The Gold Rush,运用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卓别林大师 惟妙惟肖的表演,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文本的学习,从而对文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萌发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英 语核心素养。 采用情境教学法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Computer一课时,知道computer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 使用的辅助工具,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借用computer去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 教学开始之前用computer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robots,etc.Prac?tice talking about imaginary robots.Practice making deci?sions and reasoning.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阅读能力和理 解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例如,在对各个国家的惯用语和不同发音规律进行讲解时,会发现学生没有兴趣听,这时可 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把学生合理分成4-6人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进行分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为其他小组和教师讲解各个国家惯用语和语法的不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参与,学生会了解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 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等都因为地理环境或人文发展等因素形成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惯用语和 语法,能感受到英语语言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验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检测标准,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才可 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诊断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给学 生造成困扰的地方,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是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下一阶段学习进行调整的关键,因此教 师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程度、进步程度、作业完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正确地为学生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目标、学生、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问题一 一个完整的教案包括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核心 在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中,目的的设计是为了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看到备课题材时必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你接下来设计的师生的活动、教学的流程,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其应用,都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又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问题二: 备课目标的要求是什么? 普通的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行为与创新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选取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设计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方式进行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以及多种形式相互融合的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导向以策略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行为和情感变化反映出来,学习最终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因此教学设计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分析,在分析学习者一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需求、初始能力、接受能力、个别差异等,对学习的外部环境与刺激及其内部学习过程发生和进行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加以统筹分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学情 教学策略是指在具体条件下,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在明确“要到哪里去”后,解决“怎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和教学资源管理策略三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构程序策划、教学媒体材料设计与开发等,均属于教学策略的范畴。在教学设计视野中,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 教学设计要以反馈评价为调控 反馈评价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系统只有不断地更新完善,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看看“有没有到那里去”。它通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教学反馈信息进行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XX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 XX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模板范文活动主题: 《猜猜我是谁》 活动名称:《相邻数》 活动领域:数学 执笔:邵雪晴 个性策略:活动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一个数和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根据已有条件寻找不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 活动准备: 图画纸若干、礼花视频和范画、排笔刷、水粉颜料。 活动重点: 享受创作的趣味性,感受礼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美。 活动难点:

能用鲜艳的蜡笔描画、组合、重叠长短不同的线条,并运用蜡笔和排水画进行创作。 礼仪教育要点: 学会合作,团结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复习倒数**数学说顺倒数,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玩顺倒数的游戏。 要求:我说倒数,小朋友们就说顺数。 二、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兴趣,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1、师: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们旁边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幼儿互相说) (1)师:今天我们来猜一个有趣的谜语,看看谁猜的最快? (2)师:说它像花不是花,用火点燃它才开,五光十色真美丽,大人小孩都爱它。猜猜是什么? 2.通过身体表演礼花绽放的模样,欣赏视频礼花,感受礼花在夜空中绽放的美。

(1)师:你们猜的真准确。你们想扮演礼花吗?(请小朋友想象并表演礼花绽放的模样) (2)师:你们表演的礼花真棒,那谁知道什么时候燃放礼花呢?你见过的礼花是什么样子的? (3)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视频礼花,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礼花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有哪些美丽的颜色? (4)师:我们看到这么美丽的礼花,那你看到的礼花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礼花,它们再夜空中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有的闪闪发光像夜空中得星星,有的无光十色像天边的彩虹,有的像城市中的霓虹灯,真的非常美丽。 3.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礼花的图片和范画。 (1)师:这么漂亮的礼花,你们想画吗? (2)师:礼花是怎么画的呢?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礼花画展,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礼花运用了哪些线条和颜色?是怎么画的?(教师观察指导点、线、颜色等) (3)谁来说说你发现的礼花它是什么样的?运用了哪些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基本特征:所有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基于学生的 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其要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二)代表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崛起于世界各地的“新教学论”的教 学设计模式,其中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贝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①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知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②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由此可以看出布鲁纳的假设的基本精神是:使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的某方面适合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特征。 ③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表征或形象表征是人们直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系。 ①学习观:

教学活动设计要点及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要点及要求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二、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点 (一)关注、了解教学对象 (二)解读、确立教学内容 (三)制订、关注目标落实 (四)选择、运用教学策略 (五)策划、拟订教学流程 (六)反思、进行自评调整 (一)关注了解教学对象 1、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尤其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 2、分析幼儿的兴趣及需要。 3、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性。 (二)解读、确立教学内容 (一)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1、以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符合幼儿兴趣及当前经验并回归幼儿生活。 2、体现所选领域的基本特点和幼儿知识结构的思考。 3、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 4、来源于低结构活动(游戏/操作),容易整合。 5、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要删除。 (二)如何解读教材? 1、剥析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所选领域的教育价值。 2、确定重、难点。 3、教材处理富有创意,容量适中。 (三)教材选择的常见问题: 忽视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等,内容忽难忽易。 (三)制订、关注目标落实 1、为什么要关注目标? 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起始环节,它规定了教育活动预期所要获得的某种效果,因而目标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制订非常重要。 2、如何制订目标? 1)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当前认知发展水平。

2)目标要体现所选领域的基本特点、教育目标、学习目标、情绪目标和层级。 3)目标要具体明确、语言精炼,避免繁琐和笼统。 4)目标的指向性要统一。 制定目标要统一指向,必须固定从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发出的主体,最好指向幼儿。 3、当前目标制订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目标针对性不强,表述过于宽泛,以长效目标代替具体活动目标,活动的落脚点不明确。 2)以“写过程”代替“写目标”,目标缺乏价值定位。 3)目标陈述混乱,缺乏整体的思考。 4)目标挑战性不足。 (四)选择、运用教学策略 1、什么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法、学法、环境材料及情景设计、关键提问设计、多媒体运用等。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别。 集体教学: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的组织形式。 2、如何选择教学策略? 1)突破全班活动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机会。 2)突破传统教法、学法,通过环境支持、情景创设、材料操作、游戏扮演、导入设计、多媒体运、直观教学具等,从直接传授为主转向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为主。 3)活动过程关注幼儿情绪情感体验,凸显操作性、游戏性、趣味性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重视关键提问的巧设,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指向幼儿操作、探索与思考,引发幼儿自由表达、发现与创造。 幼儿学习方式的表现 ?动作模仿、听赏感知 ?实践操作、观察发现 ?小组探索、讨论汇总 ?阅读理解、想象表现 ?互助协作、提问质疑 ?记录交流、合作分享…… ——关注:学习方式多样性、差异性

教学环节设计及教学活动设计

第5题本课教学中,计划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请根据下列要求,补充并完善“C:\GATDoc”文件夹中“教学环节设计方案.doc”文档中标题“四、活动设计”中“步骤四”的活动设计,完成后请以原文件名为名保存在“C:\GATAnswer”文件夹中。 1.根据活动“选择汇报人”的策略意图,设计相应的活动策略,并填写在“选择汇报人的 做法”列相应的单元格中,要求说明如何确定汇报人以及对汇报人的要求; 2.根据活动“组织汇报”的策略意图,设计相应的活动策略,并填写在“汇报活动的步骤” 列相应的单元格中,要求说明每个小组的汇报流程; 3.根据活动“汇报评价”“汇报反馈”的策略设计,分析各策略可能产生的效果,并分别 填写在“评价策略分析”和“反馈策略的分析”列相应的单元格中。

评分标准: 附:内容层次参数SLB 理论基础——1 教学实践——2 操作技能——3

第5题“C:\GATDoc”文件夹中的文档“教学流程安排.doc”是本课已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请根据该流程,按如下要求预设教学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完成后请以原文件名为名保存在“C:\GATAnswer”文件夹中。 1.在表格后新插入两列,在这两列的第一行中分别填入“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办 法”; 2.针对“活动3”和“活动4”,根据其活动流程描述预设该流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从 学生表现、技术媒体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并根据所预设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分别填写在相应单元格中; 3.为新插入的两列单元格设置“浅黄”色底纹; 4.将整个表格的外边框设置为“1.5磅”。 教学流程安排 评分标准:

怎样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如何做好教学设计 如何做好小学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思。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 曾经有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做出了形象的描述:你希望你的学生去哪里(教学目标),你的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起点),怎么到达(教学过程),是否到达了(目标达成评价)。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其中,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则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 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关注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放眼长远,站得高些方能看得远。有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很关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对远期目标重视不足。在教学中放眼长远,学生会获得更“高”的发展。关注近期目标的同时,关注远期目标可以使数学课更为厚重。 教学内容分析要关注数学本质,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将数学学通透些,数学才会更简单。教学活动的设计——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学生才会施展数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既包括对一节课的设计,也包括综合性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关注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备课,通俗地讲就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讲,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从而对教学材料进行再组织,设计出教学方案的过程。尽管这一系列活动的具体任务完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际上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识词认字、阅读课文,即做到新课标指出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 要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定向作用。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必点,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教学设计很重要一点就是能帮助老师顺利地实施教学目标。 3. 教学设计要有一定针对性。课堂教学设计是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而精心制定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学内容也各有千秋,教学设计需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具体针对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 教师在准备教学时,按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起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撰写等。下面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分别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设计好开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的一双眼睛看不住孩子们几十双眼睛,但是,教师的一颗心可以拴住几十颗孩子的心;一句生动有趣的话语,一个动人的故事,一首孩子们喜欢的歌,一件奇特的物品 ??能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有时比你反复地“命令”效果好得多。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教学系统设计ISD:是 1、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 2、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为主和“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P12-P14)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 教学理论: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教的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应用而保证教学设计过程的成功;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最大贡献在信息传播模式中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P10-P11)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 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 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 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等; 四、有人提出根据学习理论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划分为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也有人认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只是各个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没有必要如此划分,浅谈自己对此有什么看法?(P19) 答:我认为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弊端,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基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虽然也说明了首先要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这对教学效果不利,诸如教学系统设计不能最终落到对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上。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但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强调了学生的学,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认为“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无论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理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由于两类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必然使得教学设计的核心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18-09-04T09:57:11.9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9期作者:孙世艳[导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丹东市六纬路小学118000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但是有些老师对于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存在很多困惑。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课堂气氛看似热闹,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活动目的性实效性灵活性 有专家这样说过:如果想让学生主动起来,要有最大的教学效果,那么必须让学生做一个主动的、知情的、清醒的参与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略谈几点体会: 一、活动要有目的性 为什么不称之为游戏而是活动呢?因为我想突出一点英语课上进行的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在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学习的内容,并能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安排并非随意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而且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一个活动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你要清楚每一个活动是要训练学生什么。如果这个活动仅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没有达到训练某个知识点的话,坚决不能做。 二、活动要有实效性 我们经常说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觉得活动更重要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服务的。有些活动是让学生很兴奋,但是实效性不强。另外,一些竞赛活动,总是,几个同学参与比赛,其他同学仅处于观看的地位。怎样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呢?我设计游戏时通常套用一个模式,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三维活动方式。三维即老师、参与个体、参与主体。 Keep your students busy.让你的学生忙碌、有活干、不断地思考,他就不会有溜号或是讲话的机会了。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一定要注意尽量让全班同学参与进去。尤其是大班额的课堂,一堂课不可能总进行个体活动,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就要考虑怎样让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多地受到训练。 三、活动要有步骤,由简到难 例如在操练get up、wash face、brush teeth、have breakfast四个短语时,我们可以加入TPR的活动。活动可以分三步:第一步,老师带领学生边作起床的动作边说短语get up。这样的方式一个一个练习。第二步,老师只说英文get up,学生快速反应做动作。第三步,老师做动作,学生快速说英文。这样的游戏可能老师们也经常做,不知道大家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的。可能在教学中没有注意也比较随意。我觉得在这个活动中,第二步一定要放在第三步的前面。第一步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做,是教的过程;第二步老师说短语的时候不仅给学生的大脑输入了一次信息,而且还检验了学生对短语意思的理解。前两步都是为第三步也就是最终会表达做准备的。因为学生刚学的短语还没有达到非常熟练,所以要先让他多听,多跟读,多给他输入信息,熟练了之后再让他们输出,这样说的效果才最好。 四、活动要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其实就是创新与变通,做到灵活多变,就要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你所设计的课堂上的反应,及时地调整你的教学,发现问题,并设计活动去解决问题。在教数字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阿拉伯数字能很快说出对应的英文,而要是看英文单词却认读得慢一些。针对这个情况,我设计了一个游戏:选几个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比赛。台下的学生根据我手中的英文数字单词发出指令,台上的学生将听到的数字快速地写在黑板上(写阿拉伯数字)。这样,英文单词与阿拉伯数字在视觉上双重冲击,可以加深印象。这个游戏也是套用了三维活动方式。 五、利用教具丰富课堂活动 结合颜色单词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具——变色鱼。上课的时候,我和学生说:Look, it’s a magic fish. It can change color.我像变魔术似地使小鱼不断变换颜色,边变边教授新单词,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最近教学中我发现板书也可以作为教具利用上。我们正常板书都是用白粉笔,这几天我正好讲颜色,有一次我在板书时就突然来了灵感,把我把板书句中的单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五颜六色的板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练说这些句子时,我还可以随时指出一个单词来提问:“What color?”进一步加强了单词的记忆。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纽带,是实现培养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精神,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参考文献 [1]蒋建妹《浅谈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中小学教学教材》,2016,11。 [2]张敏《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6。 [3]徐丽敏《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