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河南工业大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液阻特性实验 (1)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 (5)

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 (9)

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 (13)

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 (17)

实验一 液阻特性实验

(必修,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标准型小孔液流阻力的实验,定量地研究孔口的流量—压力特性,计算出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从而对孔口的液阻特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2、通过测量油液流过标准型细长孔的压力损失,深入了解小孔的节流作用,并分析在实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数值的大小,从而建立一种定量的概念;

3、掌握测试液阻特性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

液压传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油液在系统中流动时,因摩擦和各种不同形式的液流阻力,将引起压力损失,它关系到确定系统的供油压力、允许流速、组件、辅助装置和管道的布局等,对提高效率和避免温升过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液压传动中常会遇到油液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情况,而它们的流量计算公式是建立节流调速和伺服系统等工作原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液压组件和相对运动表面进行泄漏估算和分析的基础。

本实验装置可完成细长孔(Φ1.2mm ,l =6mm )的压力-流量特性实验。 在液压系统中,油液流经液阻时,流量Q 与压力损失P ?的关系可以用通用表达式表示为:

?p KA Q T ?= (1.1)

K ——节流系数;T A ——节流口通流面积;p ?——节流口前后压差;

?——与液阻特性有关的指数。 令

T KA R

=1

, 则 ?

p R

Q ?=1 (1.2)

式中,R ——液阻;与孔口尺寸、几何形状、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在几何

尺寸、油液性质、流态不变时,视为定值。

式1.2可以表示为函数关系:)(P f Q ?=,在函数图像中为一条曲线,为了求出指数?,对上式的两边取对数得:

P R Q ?+=-lg lg lg 1? (1.3)

对于一定的液阻,上式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式1.2中的?为直线的斜率,即

b

a

tg =

=α? (1.4) 在实验中,对一定的液阻,改变通过液阻的流量,可以达到对应的压力降,测得一定数量的对应数据,描绘直线就可以求得?值。

实验证明,对薄壁小孔?=0.5;细长小孔?=1。

三、实验装置及原理图

根据图1.2自己挑选实验需要的元件,用带有快速接体的液压软管及专用的实验导线,按照图1.2所示连接好液压系统,并按图1.3电气控制图连好电气部分电路。

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液压泵。

图1.2 油路部分图1.3 电气控制部分操作指南:

回路中1—先导式溢流阀;2—单向节流阀;3—细长孔;4—二位三通单电磁换向阀;P1—泵的出口压力;P3—小孔前的压力;通过调节节流阀改变小孔的流量,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并记录测量时间,用容积法算得单位时间里通过小孔的流量。

四、实验步骤

1、关闭节流阀2,启动液压泵,调溢流阀1,使得泵的出口压力P1为3MPa。

2、关紧量杯的放油(手阀)口,使电磁换向阀Z1得电。慢慢打开节流阀2,测得此时通过小孔的流量,读出液阻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理论上是0,计算出进口、出口压力差。

3、用节流阀2从小到大调节流阀的开口量,每调节一个开口量,记下一组压力P3及流量数据,取7到8组数据,逐点记录于表格内。

五、测试数据纪录表油温:___________

六、实验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作出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并由图测算出液阻的 值,和理论推导值作比较,分析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实验二 液压泵性能测试实验

(必修,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及主要工作性能;

2. 掌握泵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测量反馈式限压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确定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3. 增强对液压泵的工作情况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对液压泵工作的振动、噪声、油压的脉动、油温的升高等有所体会。

二、实验内容及方案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额定压力、额定流量、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脉动(振摆)值等。同时观察泵的噪声、温升、振动等。

1、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

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

)(1P f Q 。液压泵因内泄漏将造成流量的损失。油液粘度越低,压力越高,其泄漏损失越大。

1)空载(零压)流量:在实际生产中,泵的理论流量理Q 并不是按液压泵设计时的几何参数和运动参数计算,通常在公称转速下以空载时的流量空Q 代替理Q 。本实验中应在节流阀2的流通面积为最大的情况下测出泵的空载流量空Q 。

2)额定流量:指泵在额定压力和公称转速的工作情况下,测出的流量额

Q 。

本装置中由节流阀2进行加载。

3)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不同的工作压力由节流阀2确定(通过改

变节流开口大小改变液流阻力),读出相应压力下的流量Q 实

。(通过流量计直接

读数)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η容:

实理

实容Q Q =

=

Q Q η (ηη≈容额) (2.1)

3、液压泵的总效率η总:

总N N =

η

(2.2)

式中:入N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电表入η?=P N

其中:P 表——直接由功率表读出;η电——由P 表根据电机效率曲线查出(一般55.0=电η~0.75);

图2.1 电动机效率曲线

出N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出Kw 60

Q

1P N ?=

(2.3) 1P ——液压泵的输出压力;

Q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P1: MPa ,单位为 Q: L min,单位为P P P : Kw

入出表、、单位为

三、实验装置及原理图

根据图2.2自己挑选实验需要的元件,用带有快速接体的液压软管及专用的实验导线,按照图2.2所示连接好液压系统。

注意:接好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液压泵。

图2.2液压回路原理图

操作指南:

回路中1—先导式溢流阀;2—单向节流阀;P1—泵的出口压力。旋紧节流

;调阀2,可调P1阀2可增大阻尼,逐点旋紧节流阀2,分别记录P、Q、P

的压力;(P1范围:0~6.3MPa)流量由数显流量表读出,小流量时用量杯测得,功率P由数显功率表显示;将测得不同压力P时泵的流量Q和电机的功率,填入数据表格,并绘出特性曲线。

P

四、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拟定具体实验步骤。注意:阀1在实验前应调到7Mpa。

五、测试数据纪录表

油温:___________

六、实验结果

作出P -Q P -入N P -η容 P -η总特性曲线, 分析所测叶片泵的各项性能。

实验三溢流阀静态特性实验

(必修,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深入理解溢流阀的静态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2、了解溢流阀的卸荷压力、调压范围和启闭特性。

二、实验内容

1、溢流阀的调压范围及压力稳定性,卸荷压力(压力损失)及内泄漏量的测定。

1)调压范围:溢流阀的调压范围是其必需保证的稳定工作的压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工作时,溢流阀的压力上升与下降应该平稳、灵敏,不得有尖叫声。

2) 压力损失:溢流阀的压力损失是指溢流阀卸荷时,溢流阀通过额定流量所产生的压力降。对于先导式溢流阀,将调压弹簧完全放松可以实现卸荷;将其遥控口接通油箱,也可实现卸荷。因此溢流阀的压力损失有两种:一是完全放松弹簧所具有的压力损失,简称为压力损失;一是遥控口接油箱所具有的压力损失,称为卸荷压力。压力损失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卸荷是否彻底,阀口能否自由开启达到足够的开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阀内各油道的通流面积是否宽裕。如果压力损失小,则可以节省液压泵卸荷时的运转功率。

3) 内泄漏量:溢流阀的关闭泄油量是指溢流阀的调压旋钮完全拧紧时,溢流阀在额定压力下通过阀口的泄油量。当溢流阀作安全阀时,关闭泄油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2、溢流阀的启闭特性

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是指溢流阀控制的压力和溢流流量之间的变化特性,包括开启特性和闭合特性两个特性。

闭合压力:将被测试的溢流阀调到额定压力 6.3MPa,且系统供油量为试验

流量时,调节溢流阀1,使系统卸荷,当通过被测阀2的溢流量为额定流量(试验流量)的1%时,系统的压力为该阀的闭合压力。不得小于规定值(5.0MPa)。开启压力:调节溢流阀1,是系统压力逐渐升高,当通过被测溢流阀2的流量为额定流量(试验流量)的1%时,系统的压力为该阀的开启压力,不得小于规定值(5.3MPa)。

三、实验装置及原理图

根据图3.1自己挑选实验需要的元件,用带有快速接头的液压软管,根据图3.1组成液压回路;并按图3.2电气控制图连好电气部分电路。

注意:接好的液压回路之后,再重新检查各快速接头的连接部分是否连接可靠,最后请老师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液压泵。

图3.1液压回路原理图

图3.2电气控制部分图

四、实验步骤

首先关闭溢流阀2,并使电磁换向阀3、4处于断电状态,启动液压泵,调节溢流阀1,使系统升压,观测压力表P1使之达到7MPa,然后使电磁换向阀4得电,调节被测试溢流阀2的调压手轮,使压力P1达到6.3MPa,测出此时泵的流量Q,作为额定流量。

1、调压范围

调节被测溢流阀2的调压手轮从全开到全闭,再从全闭到全开,通过压力表P1,观察压力的上升与下降情况,是否平稳,并测量其调压范围,反复实验不少于3次。

2、启闭特性

调节被测试的溢流阀2至额定压力6.3MPa。此时锁定溢流阀2的调压手柄。

放松溢流阀1,使系统分10级左右降压分别记下被测阀14在相应压力下的溢流量Q,(小流量时用量杯量),直到溢流量减小到试验流量的1%时,此时的压力表P1的示数即为闭合压力。继续分级降压,记录相应压力下的溢流量,直到被测阀2停止溢流时为止。

反向调节溢流阀1,从被测试阀2不溢流开始,使系统分级升压,当被测试阀14的溢流量达到试验流量的1%时,此时的压力P1示数即为开启压力,再继续分十级左右调节溢流阀1升压,一直升到6.3MPa,记下相应压力值下的溢流量。

3、溢流阀的压力损失和内泄漏量

1)卸荷压力将电磁阀3、4断电,调节溢流阀1的压力P1至7MPa,使电磁换向阀4得电,调节被测试溢流阀2至调压范围的最高值6.3MPa,这时,使电磁换向阀3得电,即被测试溢流阀的遥控口接油箱,压力表P1的值即为卸荷压力。

2)压力损失将所有的电磁阀断电,调节溢流阀1的压力P1至7MPa,在试验流量下,调节被测试溢流阀2的调压手轮至全开,压力表P1的值即为压力损失。

注意:溢流阀1逐点加压、降压时不允许来回微调!;输入量杯流量过多时,及时使Z2失电,以免油溢出量杯,大流量时用流量计测得。

五、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

1、被试阀的调压范围:MPa;油温:___________

卸荷压力:MPa;压力损失:___________MPa;

内泄漏量:min

/

L。

2、绘制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曲线。思考:研究溢流阀的启闭特性有什么意义?启闭性能的好坏对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

3、按实验规范,溢流阀额定流量的1%所对应的压力为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或闭合压力,开启压力/额定压力=开启比。

闭合压力/额定压力=闭合比。

则被试阀:开启压力MPa

闭合压力MPa

开启比=%

闭合比=%

实验四节流调速回路性能测试实验

(必修,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练掌握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速度控制回路——节流调速回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通过对节流阀的进油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实验,得出它们的调速回路特性曲线,并分析它们的调速性能(只作速度——负载特性);

3、通过对节流阀和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对比实验,分析比较它们的调速性能(只作速度——负载特性)。

二、实验内容

1、节流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2、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

三、实验装置及原理

将节流阀串联在液压泵和液压缸之间,用它来控制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称为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通过改变流量控制阀阀口的开度,即通流面积来调节和控制流入或流出执行元件的流量,以调节其运动速度。流量阀采用节流阀或调速阀则其调速性能不同;同一种流量阀采用不同方式则其调速性能也不同。

图4.1 进油口节流调速回路原理图

图4.2 电气控制部分

回路中1—先导式溢流阀;2—三位四通双电磁换向阀;3—单向节流阀;4—单向阀;5—先导式溢流阀;6—工作缸;7—加载缸;P P —压力表,3P —压力表。

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当液压缸处于稳定工作状态下时,其活塞运动速度为:

11

A q v

(4.1)

流经阀口的流量为:

m T p KA )(q 1?= (4.2)

式中: K —节流阀的流量系数;T A —节流阀的开口面积; m —节流指数; p ?—作用于节流阀两端的压差。 活塞上的受力平衡方程为:

132211A p A p A p += (4.3)

所以,有

m P T A F

p A KA v )(1

1-=

(4.4) 四、实验步骤

操作指南:

1、工作缸活塞杆的速度v :用长刻度尺测量行程mm L 200=,直接用秒表测量时间t 。)/(/s mm t L v =, mm D 40=,mm d 25=,2266.7cm A =。

2、负载F :采用液压缸加载,加载缸与工作缸同心而对顶加载,调节加载缸工作腔的油压大小即可获得不同的负载值。

3、油温和各处压力值:由温度计和压力表读出。 实验步骤:

1、关闭节流阀3,启动液压泵,调节溢流阀1,使得P p 的出口压力为4MPa ;

2、完全打开阀5,调节节流阀3为一定的开口量T A ,使工作缸活塞运行速度适中。逐次调紧加载阀5,同时测出相应的工作活塞杆的速度v 及有关测点的压力值。

3、可以变换不同的节流阀3开度T A ,按照以上步骤作出不同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组。

4、用调速阀52FRM 代替节流阀8DRVP 重复上述实验。

五、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

P=4MPa

P

六、实验结果

以速度v为纵坐标,以负载F为横坐标,分别作出节流阀和调速阀的三组速度——负载特性曲线。并比较两种节流调速回路速度——负载特性曲线的不同。

七、思考题

1、先导式溢流阀1的作用有哪些?

2、单向阀4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五气动程序控制回路设计与调试

——模拟加热炉门的行程控制

(必修,设计性)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气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原理;

2、了解常用气动控制元件的结构及性能,掌握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气源装置及气动三联件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3、学习和掌握电控回路的设计和搭接方法,学习和掌握电控阀、气控阀的原理及PLC控制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4、培养设计、安装、联接和调试气动回路的实践能力。

二、加热炉门的行程控制要求

1.利用气压传动控制,设计、组装、调试气动回路,模拟加热炉门的开闭动作。当需要开启炉门时,按下“开启”按钮使炉门打开;当到达指定位置时,打开动作停止;当需要关闭炉门时,按下“关闭”按钮使炉门关闭。

2.为使加热炉内的温度不发生大的变化,根据被加热物体尺寸的大小,应使炉门可以停止在任意的开度上。

3.为了保证具有中间停止的机能,所以使用不漏气的中位封闭式三位换向阀。

三位换向阀根据限位开关的位置进行换向,气缸的活塞进行伸缩,从而通过滑轮拉动炉门上升或炉门靠重力下降,以达到要求的合适位置。

图5.1炉门工作原理图

三、实验要求

掌握气压传动控制,设计、组装、调试气动回路的方法,模拟加热炉门的开闭动作。

设计气动回路,画出气动回路图。按设计方案,选择气动元件,搭建气动回路,模拟改变限位开关的位置时,加热炉门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方案一:采用PLC控制。

流程方框图

四、实验设备及器材

1、PLC控制的气动实验台

2、可选用的元器件清单:

双作用气缸单作用气缸旋转缸节流阀单向阀三联件或门型梭阀快速排气阀手控阀机控阀减压阀顺序阀单(双)气控换向阀单(双)电磁换向阀气容气泵 PLC及输入输出单元继电器单元

五、实验参考步骤

1、将实验前完成的气动回路原理图、程序由指导教师检查,基本合格后方可进行搭接实验;

2、选择实验回路所需用到元件,将回路所需元器件的安装插头正确地插接在实验台插孔内;将电源、电磁阀及行程开关的连线正确的插接到电气控制面板上的PLC控制单元或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相应插座内;

3、仔细检查回路,确保实验回路的连接无误后,先将空气压缩机出气口的阀门关闭,接通电源,待气源充足后,打开阀门使用。经指导教师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启动电气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4、程序输入,系统调试;

5、观察气缸运动速度,通过调节装在气缸进出气孔处的单向节流阀,调节气缸的动作速度,使气缸动作平缓,实验现象明显;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湖南大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实验类型: 实验名称: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阻和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学会热电偶温度计的制作与校正方法 3.了解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热电阻温度测量的原理 4.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5.了解数据自动采集的原理 6.应用误差分析理论于测温结果分析。 二、实验原理 1.热电阻 (1) 热电阻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常用铂电阻和铜电阻,铂电阻在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t 的关系为: Rt=R0(1+At+Bt2) R0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铂电阻内部引线方式有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三种,两线制中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最大,用于测温精度不高的场合,三线制可以减小热电阻与测量仪之间连接导线的电阻因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四线制可以完全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用与高精度温度检测。本实验是三线制连接,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是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2) 热电阻的校验 热电阻的校验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除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需要作三定点,(水三相点,水沸点和锌凝固点)校验外,实验室和工业用的铂或铜电阻温度计的校验方法有采用比较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报告书-2015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项目: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实验实验班级: 学号,姓名:, 总页数:11 指导教师:李益林刘涵章实验时间:2015.3. ~2015-7. 机电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3) 1.CB—B10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3)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3) 3.思考题 (4) 实验二液压泵性能测试 (5) 一、叶片泵测试与计算 (5) 二、画P—Q特性曲线图 (5) 实验三液压阀拆装 (6) 实验四溢流阀性能测试 (7) 一、溢流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7) 二、画启闭特性曲线图 (7) 实验五节流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8)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8) 实验六调速阀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测试 (9) 一、测试数据记录及处理 (9) 画负载特性曲线图 (10) 实验七基本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绘制 (10) 1.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标出各种液压元件的名称。 (10) 2.观察S001液压传动系统试验台,完成填充。 (11) 3.液压元件图形符号描述传动系统示意图。 (11)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1.CB—B10 型齿轮泵流量计算 1)计算齿轮轴齿数:Z = 个。 2)测量齿顶圆直径D= mm. 3)测量齿轮齿宽: B = mm,CM. 4)计算齿轮模数:m = D / ( Z+ 2 ) = mm,CM. 标准模数m : 数值计算后,应向下面标准模数值靠近取值(mm)。 5)当转速n= 1450 r/min 的电机,泵的容积效率取ηv= 85% 时,计算齿轮泵排量 V = 2π·Z·m2 ·B (mL/r)(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6)因为实际齿槽容积比齿轮体积稍大一些,通常取V = 6.66Zm2 B 7)计算齿轮泵流量q v = 6.66·Z·m2·B· n·ηv·10-3 (L/min) (齿宽、模数用厘米单位代入计算。) 2.YB1-10双作用叶片泵排量计算 1)YB1-10双作用叶片泵铭牌参数: 额定压力= Map ,额定转速= 转/分, 排量= 毫升/转。 2)测量定子内表面大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3)测量定子内表面小圆弧直径d =mm,半径r = CM。 4)测量定子宽度:B = mm,CM。 5)测量叶片厚度:δ = mm,CM。 6)计算叶片数: Z = 片。 7)叶片倾角:θ= 13 度。 8)叶片泵转速:n = r/min。(取>1000 ~<1450 ) 9)叶片泵工作区环形体积:V1 = 2π(R2 - r2)B 10)叶片所占容积:V2 = 2·[(R - r)/cosθ]·B·δ·Z 11)双作用叶片泵理论排量V t = V1- V2(mL/r),即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案讲解学习

桂林电子科大职业学院教案主讲人:赵鲁燕 主讲科目: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开课单位:桂电职院机电工程系

第1讲第1章绪论 教学目标: 1、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相关概念; 2、通过举例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及其传动的特点; 3、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例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90分钟。 使用教材: 张勤徐钢涛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目前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前景,本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门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安排、考试方式。 二、授课主要内容 1.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30分钟) 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 3)液压传动的基本特点 1.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实例(30分钟) 1)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实例: 案例: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结构有原理;气动剪切机的工作原理图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1.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10分钟) 1)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2)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1.4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5分钟) 三、总结:(5分钟)

第2讲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液压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正确选择液压油 2、了解液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实际应用 3、了解液压力时流速和压力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1、液压油的性质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3、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 教学难点: 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90分钟。 使用教材: 张勤徐钢涛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前课回顾复习,引入本次课程主题 二、授课主要内容 2.1液压油(20分钟) 1)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①液体的密度: ②液体的粘性: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及粘温曲线分析 ③液体的可压缩性 ④其他性质 2)液压油的要求和选用 2.2液体静力学(30分钟) 1)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10) pdAρ+ = p dA ghdA (2-11) = p pρ+ gh 3)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①绝对压力;相对压力;真空度概念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模板

》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磨床工作台纵向运动液压传动系统,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时,工作台要进行纵向进给运动(左右方向的移动) @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观察平面磨床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工作过程 (1)平面磨床磨削运动时的进给运动分别有工作台的纵向移动、砂轮架的横向移动和砂轮架的垂直移动。 (2)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工作行程及换向是由两个可调节位置的撞块来控制的,说明是用液压方向控制阀来控制液压油分别进入工作台下面液压缸的左、右两腔的。 (3)工作台的纵向移动速度通过旋转速度手柄可调节其大小,并可实现无级调速,说明是用液压流量控制阀来控制进入液压缸工作腔的液压油流量的。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观察可知,任何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四大主要部分组成的。了解了平面磨床工作台的纵向运动特点及控制方式,了解了各液压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名称及作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Array齿轮泵的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拆装外啮合齿轮泵,对典型结构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认知和分析,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 (1)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2)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3)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 (1)准备拆装工具一套: 包括固定扳手、活动扳手、组合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内卡簧钳、铜棒、专用钢套、橡胶锤,液压油等。 (2)观察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 a、观察泵盖上的卸油孔和卸荷槽,并比较泵体两端的卸荷槽。 b、观察泵的三片式结构的装配特点。 c、观察齿轮泵中存在的三个可能产生泄露的部位: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齿轮端面与端盖间和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处。 (3)外啮合齿轮泵的拆卸 a、用内六角扳手拆掉连接前后泵盖与泵体的内六角螺栓。 b、用铜棒和橡胶锤轻轻敲击驱动轴,使后(输出轴侧)泵盖与泵体从结合面处分离。 c、从前(非输出轴侧)泵盖上取出从动齿轮和主动轴。 d、从前泵盖上取出主动齿轮和主动轴。 e、取下泵体定位销和前泵盖。 f、零件拆卸完毕后,用汽油清洗全部零件,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 (4)外啮合齿轮泵的组装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液压与气压传动。 二、适用专业 机电技术(限选课68-30-2-4)、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技能课68-30-2-4)、电气控制与运行专业(专业技能课34-14-2-4)。 三、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电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控制与运行等相关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和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并熟练地绘制出液压与气动回路图。掌握液压及气动系统的基本操作规程,能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基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对基本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与排除,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内容结构体系,突出“必备和够用为度”的职教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教特色。通过参与企业调研,在机械企业有关专家与机电教学部专业教师共同反复研讨下,结合专业教学任务与专业工作过程特点,针对机电类及自控类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项目案例)为导向,以液压与气动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为课程主线,以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机电行业中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技能要求,采用循序渐进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学科知识按“项目”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实验指导书(准稳态法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准稳态法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准稳态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方法; 2、掌握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 3、加深对准稳态导热过程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根据第二类边界条件,无限大平板的导热问题来设计的。设平板厚度为2δ(图中为2b),初始温度为t 0,平板两面受恒定的热流密度q c 均匀加热(见图1)。求任何瞬间沿平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t(x ,τ)。导热微分方程式、初始条件和第二类边界条件如下: 2 2) ,(),(x x t a x t ??=??τττ 0=τ时, 0t t = x=0处, 0=??x t δ =x 处, c q x t -=??-λ 方程的解为: )]exp()cos(2)1(63[),(02211 220F x x a q t x t n n n n c μδμμδδδδτλτ--+--=-+∞ =∑ (1) 式中: τ—时间(s); λ—平板的导热系数(w/m ?℃); a —平板的热扩散率(m 2/s); n μ—πn n=1,2,3,……; F 0— 2 δτ a 傅立叶准则; t 0—初始温度(℃); c q —沿x 方向从端面向平板加热的恒定热流密度(w/m 2); 随着时间τ的延长,F 0数变大,式(1)中级数和项愈小。 当F 0>0.5时,级数和项变得很小,可以忽略,式(1)变成: )61 2(),(2220-+=-δ δτλδτx a q t x t c (2) 由此可见,当F 0>0.5后,平板各处温度和时间成线性关系,温度随时间变化的速率是 常数,并且到处相同。这种状态称为准稳态。 在准稳态时,平板中心面x=0处的温度为: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一油泵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定量叶片泵性能实验所用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1 、分析定量叶片泵的性能曲线,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特性。2. 二、实验项目 1、测定叶片泵的流量与压力关系。 2、测定叶片泵的容积效率及总效率与压力的关系; 3、测定叶片泵的功率与压力的关系; 4、绘制叶片泵的综合曲线。 三、实验台原理图: 油泵性能实验液压系统原理图 1—空气滤清器,2—泵,3、6—溢流阀,5—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9、13—压力表,12—调速阀,14—节流阀,18—电动机,19—流量计,21—液位温度计,22—过滤器,23—油箱 四、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 1)了解和熟悉实验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元件的作用; 2)检查实验中各旋钮必须在“停”位置上,溢流阀压力调到最小值(开度最

大),然后进行实验。. 3)启动运转油泵:按“泵启动”按钮,使油泵运转工作一定时间,方可进行实验工作。 4)调整溢流阀作为安全压力阀,节流阀14关死,调溢流阀6,使压力表指针 指到安全压力4。此时溢流阀6作安全阀用,然后开始实验。MPa2、实验方法:1)测定油泵的流量与压力的关系。将节流阀14调到最大开口,旋转一分钟后使压力表9的读数达到最小值(认定大于额定压力30%)为空载压力,测定空载压力时流量(用流量计和秒表测定)。然后逐步关小节流阀14的开口,使压力增Q 大,测定不同压力下(分别为额定压力的25%、40%、55%、70%、85%、100%)的流量,即得曲线,额定压力为4。)?f(PQ MPa2)测定功率与压力的关系: N?PQ泵的有效功率为:有效根据测得数据压力及值,可直接计算出各种压力下的有效功率。Q P? 3)容积效率容?Q的比值,即容积效率和理论流量是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Q理容实Q实?100%?容Q理P?P。式中:—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当压力时的流量)Q1实QQ,则:代替在实际生产实验中,一般用油泵空载压力下的空载流量理0Q????q实???100%?1??100%????容QQ????理0q?Q?Q。—液压泵的漏油量式中:q0实由上式知,各种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可根据第一项实验的数据计算之。 ? 4)总效率总N有效?100%??总N泵输入. N?PQ式中,有效N可由实验台控制箱上的功率表读得。从油泵的输入功率有效五.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1

(完整版)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重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知识点 1、液压与气压工作原理:它首先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如液压泵,空气压缩机)将原动机(如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压力能,然后通过封闭管道,控制原件等,由另一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或者气缸,液压马达或气动马达)将液体(气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使执行机构得到所需要的动力,完成所需的运动。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辅助元件,工作介质。 3、黏性的意义: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会阻碍其分子的相对运动,即具有一定的内摩擦力,这种性质成为液体的黏性。 常用的黏度有3种:动力黏度,运动黏度,相对黏度。 4、液压油分为3大类:石油型、合成型、乳化型。 5、液体压力有如下的特性:1、液体的压力沿着内法线方向作用于承压面。2、静止液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力在各个方向上都相等。 5、液体压力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6、真空度:如果液体中某一点的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这时,比大气压小的那部分数值叫做真空度。 7、帕斯卡原理:P19 8、理想液体:一般把既无黏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 9、恒定流动:液体流动时,若液体中任何一点处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等参数都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动(或定常流动、非时变流动)。 当液体整个作线形流动时,称为一维流动。 10、液流分层,层与层之间互不干扰,液体的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 液流完全紊乱,这时液体的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11、临界雷诺数P23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雷诺数是液流的惯性力对黏性力的无因次比。当雷诺数较大时,液体的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处于紊流状态;当雷诺数较小时,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处于层流状态。 12、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13、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14、动量方程是动量定理在流体力学中的具体应用。 15、沿程压力损失:液体在等径直管中流动时,因黏性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称为沿程压力损失。 16、局部压力损失:液体流经管道的弯头、管接头、突变截面以及阀口、滤网等局部装置时,液体会产生旋涡,并发生强烈的紊动现象,由此而造成的压力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17、液压冲击: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系统中某处的压力会在某一瞬间会突然急剧上升,形成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81、危害:系统中出现液压冲击时,液体瞬间压力峰值可以比正常工作压力大好几倍。液压冲击会损坏密封装置、管道或液压元件,还会引起设备振动,产生很大噪声。有时,液压冲击会使某些液压元件如压力继电器、顺序阀等产生误动作,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19、气穴现象:在液压系统中,如果某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时,原先溶解在液体中的空气就会分离出来,导致液体中出现大量气泡,这种现象称为气穴现象。如果液体中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到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将迅速气化,产生大量蒸气泡,这时的气穴现象将会愈加严重。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2014春版)《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李学聪冯燕编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二0一四年二月

实验一 热电偶测温及校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 2.掌握热电偶校验的基本方法; 3.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及格。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 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通过对K 型热电偶的测温和校验,了解热电偶的结构及测温工作原理;掌握热电偶的校验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定期检验热电偶误差,判断是否合格。 三、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CSY2001B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台(下称主机) 1台 2. 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1块 3. 热电偶 镍铬 ― 镍硅热电偶(K,作被校热电偶) 1支 镍铬 ― 锰白铜热电偶(E,作控温及标准热电偶) 1支 4. 2 1 3位数字万用表 1只 四、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观察热电偶,了解温控电加热器工作原理。 ①拿起热电偶并握紧黑柄,然后旋开热电偶的金属保护套,缓慢抽出,观察热电偶的外形。观察完后,将其旋紧并注意不可以让热电偶和金属保护套接触。 ②温控器:作为热源的温度指示、控制、定温之用。温度调节方式为时间比 例式,绿灯亮时表示继电器吸合电炉加热,红灯亮时加热炉断电。 2.仪器连线(如图1所示) ① 首先将综合实验台的电源开关置“关”, 然后将电源插头(实验桌前面)和加热炉电源插座插入综合实验台面板上的“220V 加热电源出”处; ② 将热电偶工作端插进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上的加热炉炉膛内, E 和K 分度热电偶的冷端按极性(注意区分“+”和“—”)分别接在“温控”和“测试”端。 3.开启电源 将综合实验台和加热炉的电源开关打“开”。 4.设定温度和测量数据将功能开关置“设定”,调节旋钮设定温度为50℃, 然后将开关拨至“测量”位置;当炉温达到设定值时, 等待3―5分钟炉温恒定后,分别测量“温控”和“测试”的电压(开关保持在“温控”状态),交互测量四次,把输出的热电势记录于表2中。 5. 继续将炉温提高到70℃、90℃、110℃、130℃和150℃,将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记录于表2。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 实验一 油泵性能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油泵的主要技术性能,测定油泵的流量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2.、掌握小功率油泵的测试方法。 3、产生对油泵工作状态的感性认识,如振动、噪声、油压脉动和油温变化等。 二、实验内容 1、油泵的流量特性 油泵运转后输出一定的流量以满足液压系统工作的需要。由于油泵的内泄漏,从而产生一定的流量损失。油泵的泄漏量是随油泵的工作压力的增高而增大的,油泵的实际流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需要测定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流量,即得出油泵的流量特性曲线Q = f(P). 2、油泵的容积效率 油泵的容积效率,是指它的实际流量Q 与理论流量Q 0之比,即: %100?= O v Q Q η 式中:Q 0可通过油泵的转速和油泵的结构参数计算。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 n SZ r R r R b Q ?? ???? ---=θπcos )(2220 R 、r 分别为定子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 b 为叶片宽度 θ 为叶片的倾角 S 为叶片厚度 Z 为叶片数 n 油泵转速 在实验中,为便于计算,用油泵工作压力为零时的实际流量Q k (空载流量)来代替理论流量Q 0,所以 %100?= k v Q Q η 由于油泵的实际流量Q 随工作压力变化而变化,而理论流量Q 0(或空载流量Q k )不随压力产生变化,所以容积效率也是随油泵工作压力变化的一条曲线。通常所说的油泵容积效率是指油泵在额定工作压力下的容积效率。 3、油泵的总效塞 油泵的总效率η是指油泵实际输出功率N c 与输入功率N R 之比即 %100?= R c N N η

式中:N c = 60 1 ·P ·Q(kw), P ——油泵工作压力(MPa), Q ——油泵实际流量(L /min); N R ——104.7M ·n(kw), M ——电机输出扭矩(N ·m), n ——电机转速(r ·p ·m)。 由预先测出的电机输入功率N dR 与电机总效率d η的关系曲线(见图1-1),用三相电功率表测出油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电机的输入功率dR N ,然后根据电机效率曲线查出电机总效率 d η,就可以计算出电机输出功率dc N ,这也就是油泵的输入功率N R 。即 N R = N dc = N dR ·d η 所以 %10060?== d dR R c N PQ N N ηη 电机效率曲线如图1—1 图1—1 电机效率曲线 三、实验装置和作用 液压原理图见图1—2中油泵性能实验部分。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后答案第四版

1-5.如图所示,一具有一定真空度的容器用一根管子倒置于一液面与大气相通的水槽中,液体在管中上升的高度h = 1m,设液体的密度为ρ= 1000㎏/m 3 ,试求容器内的真空度。 解:以液面为等压面, p +ρgh = p a 所以真空度为 p a -p = ρgh 1-7、图1-3531200/B kg m ρ=,A Z =A 、B 之间的压力差。 2-1、某液压泵的输出压力为5MPa,排量为10mL/r,机械效率为0、95,容积效率为0、9,当转速为1200r/min 时,泵的输出功率与驱动泵的电动机的功率各为多少? 解:已知: 6305,10/1010/,0.95,0.9,1200/min m v p MPa V mL r m r n r ηη-===?=== 则泵的输出功率: 66300051010101200 0.9100.960 t v P p q p q kw η--????===??= 驱动泵的电动机功率:

0.9 1.0530.950.9 i P kw P kw η = = =? 2-2、某液压泵在转速n=950r/min 时,排量为v=168ml/r 。在同样的转速与压力29、5MP a 时,测得泵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总效率η=087,求: (1) 泵的理论流量; (2) 泵在上述工况下的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3) 泵在上述工况下所需的电动功率; (4) 驱动泵的转矩多大? 解:(1) 泵的理论流量 q t =v ·n=168×950=159600ml/min=159、6L/min=2、66×10-3m 3 /s (2)94.060 /106.15960 /101503 3=??==--t v q q η 93.094 .087 .0.=== ∴=v m m V ηηηηηη (3) 电机的驱动功率 6329.51015010/60 84770()84.770.87 O i P pq P W kW ηη-???===== (4) 驱动泵的转矩 284770852.53()22 3.14950/60 i i i i i p T nT P T N m n ωππ==∴= ==??? 另解: ) (77.8453.85260/95014.322)(53.85287 .060/95014.3260 /10150105.292236KW nT p m N n pq T nT pq i i i i =???==?=??????==∴= -πηππη 3-1、液压马达的排量V=250 ml/r,入口压力p 1=10、5MPa,出口压力p 2=1、0MPa,容积效率ηv =0、92,机械效率ηm =0、9,若输入流量q=22 L/min,求马达的实际转速n 、输出转矩T 、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各为多少? 解: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2 目录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 (4)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6 实验三应变片的温度影响 (10) 实验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之一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五热电偶原理及现象 (14) 实验六移相器实验 (18) 实验七相敏检波器实验 (20) 实验八差动变压器性能 (24) 实验九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 (26) 实验十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 (28) 实验十一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31) 实验十二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33 实验十三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35) 实验十四电涡传感器应用-电子秤之三 (38) 实验十五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直流激励 (39) 实验十六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之四 (41) 实验十七霍尔式传感的特性—交流激励 (42) 实验十八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44) 实验十九磁电式传感器的性能 (46) 实验二十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49) 实验二十一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 态特性 (51) 实验二十二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实验 (53)

3 实验二十三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实验 .................57 实验二十四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一 .........59 实验二十五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测量二 .........60 实验二十六 PN 结温度传感器测温实验 ................63 实验二十七 热敏电阻演示实验 .............................66 实验二十八 气敏传感器(MQ3)实验 ......... 68 实验二十九湿敏电阻(R H )实验 . (71) 实验三十 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实验 (73) 附录:传感器实验仪器面板分布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doc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组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教案 本课共36学时,讲课32学时,实验4学时。属院级必修课。 每一节课都应做到承前启后。 1 液压传动概述(第一次课) 首先介绍什么是传动?传动的类型有哪些? (5分钟)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说明以下五种传动。 (1)机械传动;(2)电传动;(3)气压传动;(4)液压传动;(5)复合传动。 使学生对传动及其类型有所认识和掌握。 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5分钟) 讲清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如何发展的,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如何。 1.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钟) 用两个例子说明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手动液压千斤顶半结构图——最简单的例子,用于换轮胎等举升工作,生活中常见。 (2)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 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 通过动画演示磨床工作台向左运动、向右运动、过载溢流、油缸停止油泵卸荷等工况下各元件的工作状态,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各液压元件的作用。 1.2.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5分钟) 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用于讲解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很适合,该系统涵盖的液压元件种类比较全。 1.2.3 介绍液压系统图及图形符号(5分钟) 将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半结构图改画成用职能符号表示的液压系统图:体现液压系统图的特点,强调液压图形符号的特点。 1.3 介绍液压传动系统的优缺点(10分钟) 第一章小结(5分钟) 习题:1.1 1.2 1.4 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概述 2.1.1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20分钟) 用“电机→油泵→马达→滚筒”图,讲解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能量转换过程。 用单柱塞泵结构简图的吸入及排出过程,说明容积式泵及马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强调构成容积式泵必须具 备的条件。强调常用的三大类泵及马达;强调泵及马达的职能符号。 2.1.2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20分钟) 讲清液压泵(马达)的基本性能参数,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什么是液压泵的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如何变化的?(2)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和流量?什么是流量损失?流量损失受哪些因素影响? (3)什么是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有哪几方面? (4)什么是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它们分别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计算液压泵的总效率? (5)什么是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强调其与液压泵的区别。 2.2齿轮泵 2.2.1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分钟) 用实物录像或三维动画演示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下一次课进行其结构分析奠定基础。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