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加强版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加强版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加强版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加强版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加强版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

??→?+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

→?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2(浓) 15、↑+?→?

+?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

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13Cl 2+2Fe==2FeCl 3

2 Cl 2+Cu==CuCl 2 ○

3 Cl 2+H 2==2HCl ○4Cl 2+2NaOH===NaCl+NaClO+H 2O ○5Cl2+H2O==HCl+HClO

62Cl 2+Ca(OH)2===CaCl 2+Ca(ClO)2+H 2O ○

7 Cl 2+2KBr==2KCl+Br 2 ○

8 Cl 2+H 2S==2HCl+S ○

9 Cl 2+2H 2O+SO 2==2HCl+H 2SO 4 ○

10CuCl 2===Cu+Cl 2

11 Cl 2+CH 4-----CHCl 3+HCl (取代反应) ○12 Cl 2+C 2H 4-----ClCH 2- ClCH 2 (加成反应)

13 Cl 2+C 6H 6-----C 6H 5Cl+HCl ○

14MnO 2+4HCl(浓)===MnCl 2+2H 2O+Cl 2 ○

15NaOH+HCl== NaCl + H 2

O ○

16NaCl+H 2SO 4(浓)== 2NaHSO 4 + HCl ○

17AgNO 3+HCl==AgCl+HNO 3 ○

182AgCl==2Ag+Cl 2 ○

19NaCl+ AgNO 3== AgCl+NaNO 3 ○

202NaCl+2H 20==2NaOH+H 2+Cl 2 ○

212HClO==2HCl+O 2 ○

22 Ca(ClO)2+CO 2+H 2O==CaCO 3+HClO Ca(ClO)2+2HCl==CaCl 2+2HClO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

)((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

)((极稀)

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r 2Br H 22→+ 31、HI 2I H 22→+

32、22Br NaCl 2Cl NaBr 2+→+ 33、22I KCl 2Cl KI 2+→+ 34、22I KBr 2Br KI 2+→+

35、33NaNO AgBr AgNO NaBr +↓→+ 36、33KNO AgI AgNO KI +↓→+

37、2Br Ag 2AgBr 2+??

→?光照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

第一节 摩尔 38、22CO O C →+

39、↑+→+22H MgCl HCl 2Mg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40、22H ZnCl HCl 2Zn +→+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41、O H 2SO Na SO H NaOH 224242+→+ 第四节 反应热

42、kJ 5.393CO O C 2

2+??→?+(气)(气)(固)点燃

43、kJ 6.483O H 2O H 2222+→+(气)(气)(气) 44、kJ 6.571O H 2O H 222

2+→+(液)(气)(气) 45、kJ 3.131H CO O H C 2

2-+?→?+?

(气)(气)(气)(固) 第三章 硫 硫酸 碳 氮

第一节 硫

46、S Cu S Cu 22?→?

+?

47、FeS S Fe ?→?+?

48、S H H S 22?→?+?

49、2CS C S ??→?+高温

50、22SO O S ??

→?+点燃 51、O H 3SO K S K 2KOH 6S 32422++?→?

+?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52、↓+?→?

?

S H S H 22 53、2222SO 2O H 2(O 3S H 2+??→?+点燃

足)

54、↓+??

→?+S 2O H 2(O S H 2222点燃不足) 55、↓+??

→?+S 3O H 2SO S H 2222点燃

56、HBr 2S Br S H 22+↓→+ 57、↑+→+S H FeCl HCl 2FeS 22 58、4224SO H CuS S H CuSO +↓→+ 59、HAc 2PbS S H PbAc 22+↓→+ 60、O H NaHS NaOH S H 22+→+ 61、O H S Na NaOH NaHS 22+→+

62、O H 2S Na NaOH 2S H 222+→+(60、61结合) 63、HCl 2FeCl 2S FeCl 2S H 232++↓→+

64、↑+→+S H FeSO FeS SO H 244

2(稀) 65、3222SO H O H SO ?+

66、3O V 22SO 2O SO 25

2?

??

→←+ 67、4223SO H O H SO →+

68、↑++→+22424232SO O H SO Na SO H SO Na 69、O H SO Na NaOH 2SO 2322+→+ 70、32CaSO CaO SO →+

71、O H CaSO OH Ca 2SO 2322+↓→+)(

72、23232HSO Ca O H CaSO SO )(→++

73、O H 2S 3S H 2SO 222+↓→+

74、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 75、42222SO H HBr 2O H 2Br SO +→++

76、42424422SO H 2SO K MnSO KMnO 2O H 2SO 5++→++ 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

77、↑+??→?+23222SO 8O Fe 2O 11FeS 4高温

78、3O V 22SO 2O SO 25

2?

??

→←+ 79、4232SO H SO O H →+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

80、O H 2SO 2CO SO H 2C 22242+↑+↑?→?+?

(浓) 81、O H 2SO 3SO H 2S 224

2+↑?→?+?

(浓) 82、O H 2SO PO H SO H P 22434

2+↑+?→?+?

(浓) 83、O H 2SO S SO H S H 224

22++?→?+?

(浓) 84、O H 2SO CuSO SO H 2Cu 2244

2+↑+?→?+?

(浓) 85、HCl 2BaSO SO H BaCl 4422+↓→+ 86、NaCl 2BaSO SO Na BaCl 4422+↓→+ 87、NaCl 2BaCO CO Na BaCl 3322+↓→+ 88、↑++→+2223CO O H BaCl HCl 2BaCO

89、↑++→+222333CO O H NO Ba HNO 2BaCO )(

90、↑++→+2223232CO O H S Na SO H CO Na 91、42232SO H 2O SO H 2→+ 92、42232SO Na 2O SO Na 2→+ 93、423CaSO 2O CaSO 2→+

94、O H 6SO 3SO Fe SO H 6Fe 22234242+↑+?→?+?

)((浓)

95、O H SO Na SO Br SO H 2NaBr 22422242++↑+?→?+?

(浓) 96、↑+?→?+?

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 97、O H 11C 12O H C 2SO

H 1122114

2+??

?→?浓 第五节 碳

1. 碳和氧气反应 C + O 2 ===== CO 2 2C + O 2 ===== 2CO

2. 碳和氧化钙在高温下反应 3C + CaO ==== CaC 2 + CO ↑

3. 碳还原氧化铜C +2CuO ===== Cu + CO 2↑

4. 碳和浓硫酸反应C + 2H 2SO 4 (浓)==== CO 2↑+2SO 2↑+2H 2O

5. 碳和浓硝酸反应C + 4HNO 3(浓) ==== CO 2↑+ 4NO 2↑+2H 2O

6.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 + CO 2 ==== 2CO

7. 碳和水蒸汽反应 C + H 2O ==== CO +H 2

8. 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C +SiO 2 =====Si + 2CO ↑ 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 Cu + CO 2 10. 镁在二氧化碳中点燃 2Mg + CO 2 ===== 2MgO + C

11. 二氧化碳溶于水并电离 CO 2+H 2O H 2CO 3 H + +HCO 3-

12.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CO 2 + NaOH === NaHCO 3 1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 2+Ca(OH)2 ===CaCO 3↓ + H 2O CO 2 + CaCO 3 + H 2O ===Ca(HCO 3)2

14. 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 CO 2 + Ca(ClO)2 +H 2O ==== CaCO 3↓+ 2HClO 15. 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 CO 2 +2 NaAlO 2 + 3H 2O ==== Na 2CO 3 + 2Al(OH)3↓ 16. 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 CO 2 + Na 2SiO 3 + H 2O ==== Na 2CO 3 + H 2SiO 3 17. 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 CO 2 + H 2O + C 6H 5ONa C 6H 5OH ↓+ NaHCO 3

18. 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氧气 6CO 2 + 6H 2O C 6H 12O 6 + 6O 2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叶绿素

光 △

19.潜水艇供氧原理2CO2 + Na2O2 ==== 2Na2CO3 + O2

20.铜绿的生成2Cu +O2 +CO2 +H2O === Cu2(OH)2CO3

2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CO2↑+H2O

2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CaCO3 ====== CaO + CO2↑

23.硅和氧气反应Si + O2 === SiO2

24.硅和氟气反应Si + 2F2 === SiF4

25.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26.硅和氢氟酸反应Si +4HF === SiF4↑+2H2↑

27.硅酸钠和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H2O === 2NaCl + H4SiO4↓

28.硅酸钠在空气中变质CO2 + Na2SiO3 + H2O ==== Na2CO3 + H2SiO3↓

29.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反应SiO2 + CaO ====== CaSiO3

31.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2H2O

32.二氧化硅和碳酸钠反应SiO2 + Na2CO3 ====== Na2SiO3 + CO2↑

33.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反应SiO2 + CaCO3 ===== CaSiO3 + CO2↑

34.碳酸氢钙高温下分解Ca(HCO3)2 ==== CaCO3 +CO2↑+ H2O

Ca(HCO3)2 ====== CaO +2CO2↑+ H2O

35.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O32- +2H+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

36碳酸盐的制法有以下四种:

①氨碱法:

② 碱吸收二氧化碳法:

2NaOH+CO2─→Na2CO3+H2O

2NH3+CO2+H2O─→(NH4)2CO3

③ 可溶性碳酸盐沉淀难溶碳酸盐法: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④ 酸式碳酸盐热分解沉淀法:

酸式碳酸盐通常可用碳酸盐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制备:Na2CO3+CO2+H2O─→2NaHCO3

也可用碱吸收过量二氧化碳制备:

KOH+CO2─→KHCO3

NH3+H2O+CO2─→NH4HCO3

第六节氮

煅烧

高温

高温

高温

煅烧

1NO 2O N 2

2

??→?+放电

23

22NH 2H N 催化剂

高温高压???→←+ ○

3O H N O NH 2

223+??→?+点燃

(纯) ○

4O H CaCl NH OH Ca Cl NH 2

232422++↑?→?+?

)( ○

5Cl NH HCl NH 4

3→+ ○

62.222

324CaCl O H NH OH Ca Cl NH +?→?+)( ○

7NH 3+H 2O===NH 3.H 2

0 ○

8NH 3.H 20===NH 3+H 2

O ○

9O H 6NO 4O 5NH 42

23+??→?+?

催化剂 ○

103

433NO NH HNO NH →+ ○

112

2NO 2O NO 2→+ ○

12NO HNO 2O H NO 33

22+→+ ○

13NO HNO 2O H NO 33

22+→+ ○

14O H 2NO 2NO Cu HNO 4Cu 2

2233+↑+→+)((浓) ○

15O H 2NO 4CO HNO 4C 2

223+↑+↑→+

16HNO 3+NaOH== H 2O+NaNO 3 ○

17 2NaNO 3+H 2SO 4(浓)== 2HNO 3+Na 2SO 4 ○

18 4HNO 3(稀

)+3Ag== NO+2H 2O+3AgNO 3

192

NO C

60SO H 24

2NO HO 。

浓???→?-+O

H 2+ ○

20 ○

2142

2

O N NO 2? ○

22O H 4NO 2NO Cu 3HNO 8Cu 32

2

33

+↑+→+)((稀) ○

233Ag +4HNO 3(稀

) == NO+2H 2O+3AgNO 3

第四章 碱金属

第一节 钠

98、O Na 2O Na 422→+ 99、222O Na O Na 2→+

100、NaCl 2Cl Na 22??→?+点燃

101、S Na S Na 22??

→?+研磨

102、↑+→+22H NaOH 2O H 2Na 2

103、↑++→++242242H SO Na OH Cu CuSO O H 2Na 2)( 第二节 钠的氧化物

104、NaOH 2O H O Na 22→+

105、↑+→+2222O NaOH 4O H 2O Na 2 106、3222CO Na CO O Na →+

107、232222O CO Na 2CO 2O Na 2+→+ 108、O H NaCl 2HCl 2O Na 22+→+

109、↑++→+2222O O H 2NaCl 4HCl 4O Na 110、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 111、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

112、O H CO CO Na NaHCO 222323+↑+?→?

?

113、O H CO Na NaOH NaHCO 2323+?→?

+?

114、O H 2CO 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 115、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

3++↓→+(足量))( 116、NaCl 2BaCO BaCl CO Na 3232+↓→+ 117、NaCl 2CaCO CaCl CO Na 3232+↓→+

118、O H 2CO 2CaCl HCl 2HCO Ca 22223+↑+→+)( 119、O H 2CO 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

120、O H SO NaCl HCl NaHSO 223+↑+→+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121、O Li 2O Li 422??→?+点燃

122、22KO O K ??

→?+点燃

123、MX 2X M 22→+(M 表示氧族元素,X 代表卤族元素) 124、MH 2H M 22→+

125、↑+→+22H MOH 2O H 2M 2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本章内容、性质特殊,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均融在其他章节中。

第六章 氮和磷

第二节 氮气

126、232N Mg N Mg 3??→?+点燃

127、322NH 2H N 催化剂

高温高压

??

?→←+ 128、NO 2O N 22??

→?+放电

129、22NO 2O NO 2→+ 130、422O N NO 2?

131、NO HNO 2O H NO 3322+→+ 132、322HNO 4O H 2O 3NO 4→++ 133、3222HNO 4O H 2O NO 4→++ 第三节 氨 铵盐

134、Cl NH HCl NH 43→+ 135、3433NO NH HNO NH →+

136、O H 6NO 4O 5NH 4223+??

→?+?

催化剂

137、O H N O NH 222

3+??→?+点燃

(纯) 138、O H 2CaCl NH 2OH Ca Cl NH 22324++↑?→?+?

)( 139、↑+↑?→?

?

HCl NH Cl NH 34(固) 140、Cl NH HCl NH 43→+

141、↑++↑?→?

?

22334CO O H NH HCO NH 142、O H 2SO Na NH 2NaOH 2SO NH 2423424++↑?→?

+?

)( 第四节 硝酸

143、O H 2O NO 4HNO 42223++↑??→?光或热

144、O H 2NO 2NO Cu HNO 4Cu 22233+↑+→+)((浓) 145、O H 4NO 2NO Cu 3HNO 8Cu 32233+↑+→+)((稀)

145、O H 2NO 4CO HNO 4C 2223+↑+↑→+

146、↑+?→?+?

344

23HNO NaHSO SO H NaNO (浓) 147、kJ 907O H 6NO 4O 5(NH 42Rh

Pt 2

3++??→?+-(气)(气)(气)气)高温高压

148、kJ 113NO 2O NO 22

2+→+(气)(气)(气)

149、kJ 136NO HNO 2O H NO 33

22++→+(气)(液)(液)(气) 150、O H NaNO 2NaOH 2NO NO 222+→++ 第六节 磷 磷酸

151、32PCl 2Cl 3P 2??→?+点燃 152、52PCl 2Cl 5P 2??→?+点燃 153、3252HPO O H O P ??→?+冷水 154、43252PO H 2O H 3O P ??→?+热水

155、↓+?→?+?

4434

2243CaSO 3PO H 2SO H 3PO Ca (浓))( 156、↓+?→?+?

424242243CaSO 2PO H Ca SO H 2PO Ca )((浓))(

157、24243243PO H Ca 3PO H 4PO Ca )((浓))(→+

Ca3P2 + 6H2O → 2PH3↑ + 3Ca(OH)2 4P(s) + 3KOH + 3H2O → 3KH2PO2 + PH3↑ PH4I + NaOH → 2PH3↑ + NaI + H2O

按氧化数分类,磷可以生成以下四类含氧酸,其中P 原子都是采取sp3杂化态。 +5价——H3PO4(正磷酸)、H4P2O7(焦磷酸)、H5P3O10(三磷酸)、(HPO3)n (偏磷酸) +4价——H4P2O6(连二磷酸)

+3价——H3PO3(正亚磷酸)、H4P2O5(焦亚磷酸)、HPO2(偏亚磷酸)

+1价——H3PO2(次磷酸)

化学 第二册

第一章 硅

第二节 硅及其重要的化合物

158、22SiO O Si ?→?

+?

159、↑+→++2322H 2SiO Na O H NaOH 2Si

160、↑+??

→?+CO 2Si C 2SiO 2高温

161、32CaSiO CaO SiO ??→?+高温 162、O H SiO Na NaOH 2SiO 2322+→+ 163、O H 2SiF HF 4SiO 242+→+

164、NaCl 2SiO H O H HCl 2SiO Na 44232+↓→++ 165、O H SiO H SiO H 23244+???→?干燥空气

166、3232223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 第三节 硅酸盐工业简述

167、↑+??→?+232232CO SiO Na SiO CO Na 高温 168、↑+??→?+2323CO CaSiO SiO CaCO 高温

12

2

SiO O Si ?→?+? ○

2Si+2FeO==2Fe+SiO 2

3↑+→++2

322H 2SiO Na O H NaOH 2Si ○

4Si+2F 2==SiF 4

5Si+4HF==SiF 4+2H 2

6SiO 2

+2C==2CO+Si ○

7SiO 2+2NaCO 3==Na 2SiO 3+CO 2

8SiO 2+2CaCO 3==Ca 2SiO 3+CO 2

9SiO 2+CaO==CaSiO 3

10O H 2SiF HF 4SiO 2

42+→+ ○

11O H SiO Na NaOH 2SiO 2

322+→+ ○

12Na 2SiO 3+CaCl 2==Ca 2SiO 3

+2NaCl ○

13NaCl 2SiO H O H HCl 2SiO Na 4

4232+↓→++ ○

14H 2SiO 3==SiO 2+H 2

O ○

15O H SiO H SiO H 2

3244+???→?干燥空气

163

232223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

第二章 镁 铝

第二节 镁和铝的性质

169、MgO 2O Mg 22??

→?+点燃

170、322O Al 2O 3Al 4?→?

+?

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

→?+点燃

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

174、232N Mg N Mg 3??→?+点燃 175、32S Al S 3Al 2??→?+点燃 176、Cu MgSO CuSO Mg 44+→+

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

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

180、C MgO 2CO Mg 22+??

→?+点燃

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 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 183、W O Al WO Al 2323+??→?+高温 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 第三节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85、↑+??→?23CO MgO MgCO 煅烧

186、O H MgO OH Mg 22+?→??

)(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

??→?+

188、32MgSiO SiO MgO ??→?+高温

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

?22Cl Mg MgCl 熔融

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

冰晶石

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

193、O H 3SO Al S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

195、424323342SO NH 3OH Al 2O H NH 6S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

)(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

198、O H 6SO Al S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O OH Mg OH Ca MgSO +↓→+)()( 206、423324SO Na CaCO CO Na CaSO +↓→+

第三章 铁

第一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207、432O Fe O 2Fe 3??→?+点燃

208、FeS S Fe ?→?

+?

209、32FeCl 2Cl 3Fe 2?→?

+?

210、2432H 4O Fe O H 4Fe 3+??→?+高温

(气) 211、↑+→+22H FeCl HCl 2Fe

212、Cu SO Fe SO Cu Fe 2424+→+)()(

213、O H FeCl HCl 2FeO 22+→+ 214、O H 3FeCl 2HCl 6O Fe 2332+→+

215、4224SO Na OH Fe NaOH 2FeSO +→+)( 216、NaCl 3OH Fe NaOH 3FeCl 33+↓→+)(

217、3222OH Fe 4O H 2O OH Fe 4)()(→++

218、O H FeO OH Fe 22+?→??

)( 219、O H 3O Fe OH Fe 22323+?→?

?

)( 220、O H 2FeCl HCl 2OH Fe 222+→+)( 221、O H 3FeCl HCl 3OH Fe 233+→+)( 222、O H Fe H FeO 22+→+ 223、O H 3Fe 2H 3O Fe 2232+→+ 224、O H 4Fe 3H 4O Fe 2243+→+

225、O H 2NO NO Fe HNO 4Fe 2333+↑+→+)((稀)

第二节 炼铁和炼钢

226、232CO 3Fe 2CO 3O Fe +??→?+高温 227、↑+??→?23CO CaO CaCO 高温

228、FeO 2O Fe 22??

→?+高温

229、2SiO Fe 2FeO 2Si +??

→?+高温

230、MnO Fe FeO Mn +??

→?+高温

231、CO Fe FeO C +??

→?+高温

232、32O Al Fe 3FeO 3Al 2+??→?+高温

233、243PO Ca Fe 5CaO 3FeO 5P 2)(高温+??→?++

第三节 铜

(10) 3Cu2S + 22HNO3 == 6Cu(NO3)2 + 3H2SO4 + 10NO↑+ 8H2O

(11) Cu + 4HNO3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12) Cu(NO3)2 + Fe === Fe(NO3)2 + Cu

(21) CuSO4 + H2S === CuS↓+ H2SO4 Cu2+ + H2S == CuS↓+ 2H+ CuSO4 + NaHS === CuS↓+ NaHSO4 Cu2+ + HS- == CuS↓+ H+ CuSO4 + Na2S === CuS↓+ Na2SO4 Cu2+ + S2- === CuS↓

(22) CuSO4 + BaCl2== CuCl2 + BaSO4↓

(23) CuCl2 + Ag2SO4 == CuSO4 + 2AgCl↓

(24) CuCl2 + H2S === CuS↓+ 2HCl CuCl2 + Na2S === CuS↓+ 2NaCl

(25) 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CuSO4 + 2NH3·H2O == Cu(OH)2↓+ (NH4)2SO4

(26)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30) Cu(OH)2 + 2CH3OOH === (CH3COO)2Cu + 2H2O

(完整版)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 ??→?+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 →?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2(浓) 15、↑+?→? +?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 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 )((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 )((极稀) 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r 2Br H 22→+ 31、HI 2I H 22→+ 32、22Br NaCl 2Cl NaBr 2+→+ 33、22I KCl 2Cl KI 2+→+ 34、22I KBr 2Br KI 2+→+ 35、33NaNO AgBr AgNO NaBr +↓→+ 36、33KNO AgI AgNO KI +↓→+ 37、2Br Ag 2AgBr 2+?? →?光照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 第一节 摩尔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 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 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 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 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精编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目录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碱金属元素——钠 第2讲铁及其化合物 第3讲镁及其化合物 第4讲铝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 第4讲氮的氧化物和硝酸 第5讲氨和铵盐 第五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1讲元素周期表 第2讲元素周期律 第3讲化学键 第六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电化学 第1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探究:中和热的测定 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 第3讲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 第2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2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3讲盐类的水解 第4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九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讲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第2讲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第十章烃 第1讲脂肪烃 第2讲芳香烃

第十一章烃的衍生物 第1讲卤代烃 第2讲醇酚 第3讲醛羧酸酯 第十二章基本营养物质、高分子化合物第1讲基本营养物质 第2讲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十三章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实验探究:“仪器改造”与“一器多用”第2讲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第3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4讲探究性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整理

1 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 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 Cl2+PCl3PCl5 Cl 2+2Na2NaCl 3Cl2+2Fe2FeCl3 Cl2+CuCuCl2 Cl2+2FeCl2===2FeCl3 (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 (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Fe3O4 O2+K===KO2 S+H 2H2S 2S+CCS2S+Zn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Cu 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N 2+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2 N 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 2+6Rb2Rb3N N2+2Al2AlN P 4+6H24PH3P+3NaNa3P 2P+3ZnZn3P2 H 2+2Li2LiH 2、还原性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高考化学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目录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1)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124) 高考化学解题技巧总结 (129)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模式) (167) 高考化学考点总结(考点-例题-解析模式) (275) 高中化学全知识点习题(附答案) (407) 高考化学真题(付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热点知识习题(附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考化学120个关键知识点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一、俗名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 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化学选修四绪言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 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 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 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 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 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 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 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 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试题.doc

精品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 **整理制作) 高三化学 2016 . 1 本试卷分第I 卷 (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 l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K 39 Cr 52 Mn 55 Cu 64 第I 卷 (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 (本题包括14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42 分 ) 1.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 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曾青”是含有Cu 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极低,很容易液化 B.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所以大量用于制造通信光缆 C. SiCl 4在战争中可用作烟雾弹,是因为它与水反应时生成白色烟雾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推荐下载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最新高中化学方程式汇编﹡﹡﹡﹡﹡﹡﹡﹡﹡﹡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1◆碱金属元素 4Na+O2===2Na2O 2Na2O+ O2Na2O2 4Na+2O22Na2O2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 H2O+ CO2↑ 2NaHCO3Na2CO3+ H2O+ CO2↑ 4Li+ O2 2 Li2O 2K+2H2O===2KOH+H2↑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Na2CO3+ H2O+ CO2 = 2NaHCO3 2NaOH+ CO2 (少量)== Na2CO3 + H2O NaOH+ CO2(多量)== NaHCO3 Na2CO3+ Ca(OH)2=Ca CO3↓+2 NaOH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NaOH+HCl===NaCl+H2O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Na2O+2HCl===2NaCl+H2O Na2O+SO3===Na2SO4 CaCO3CaO+CO2↑MgCO3MgO+CO2↑ 2Fe(OH)3Fe 2O3 + 3H2O Mg(OH)2Mg O+ H2O Cu(OH)2Cu O+ H2O 2Al(OH)3Al 2O3 + 3H2O CaCO3+H2O +CO2=Ca(HCO3)2 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2卤族元素 Cl2+Cu Cu Cl23Cl2+2Fe2FeCl3 Cl2+2 Na 2Na Cl Cl2 + H22HCl 3Cl2 +2 P 2PCl3 Cl2 + PCl3PCl5 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2FeCl2===2FeCl3 Ca(ClO)2+H2O+ CO2(少量)== Ca CO3↓+2 HClO

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教学目标】二课时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难点:能量变化实质,键能的含义

【教学过程】 引言;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我们说化学反应中不仅是物质的转变,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个能量就是反应热。那什么是反应热呢? 回顾:一、反应热 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反应热。 讲述: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通常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反应是在恒压下进行的。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 两者的关系:焓变与“等压”反应且“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的反应热相等。一般没特别指明时,两者的数值相等。 问:一个化学反应,根据反应过程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可把反应分为什么?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H(焓变)<0表示放热 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教师用书(DOC)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 说明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绪论 1课时 第一章 6课时 第二章 11课时 第三章 10课时 第四章 6课时 复习 2课时 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应该指出的是,教参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本书编写者:何少华、裴群、金仲呜、冷燕平、黄明建(按编写顺序)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 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 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 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所有重要的高中化学方 程式汇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化学专题之二-----高中化学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 l2,O2,S,N2,P,C,S i,H) 1、氧化性: F2+H2===2HF(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3F2(过量)+Cl2===2ClF3(ClF3+3H2O==3HF+HClO3) Cl2+H22HCl(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配套学案第十一章专题突破34

专题突破34有序思维突破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1)烷烃: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 (2)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般按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 例:(以C4H10O为例且只写出骨架与官能团) ①碳链异构?C—C—C—C、 ②位置异构?、、、 ③官能团异构?C—O—C—C—C、、C—C—O—C—C (3)芳香族化合物: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3种。 (4)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分析限定条件的含义,弄清楚在限定条件下可以确定什么,一般都是根据官能团的特征反应限定官能团的种类、根据等效氢原子的种类限定对称性(如苯环上的一取代物的种数、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个数等),再针对已知结构中的可变因素书写各种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记住一些常见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如 ①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同分异构体;

②乙烷、丙烷、乙烯、乙炔无同分异构体; ③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2种同分异构体,5个碳原子的烷烃有3种同分异构体,6个碳原子的烷烃有5种同分异构体。 (2)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则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 (3)替代法: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3种同分异构体(将H和Cl互换);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1种。 (4)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②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③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考虑立体异构)() A.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B.的一氯代物有7种 C.(CH3)2CHCHClCH3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D.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相同的物质共有5种 答案 C 【解析】和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分子中碳原子上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6种,则其一氯代物有6种,故B错误;(CH3)2CHCHClCH3的母体为戊烷,戊基(C5H11—)共有8种,则戊烷的一氯代物共有8种, 除去(CH3)2CHCHClCH3,则(CH3)2CHCHClCH3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故C正确;与官能团相同,则含有酯基,符合条件的物质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共4种,故D错误。 2.(2019·合肥期末)与F()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3∶4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二选做题

专题二选做题 1、(2013·唐山一中高三第一次调研)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2B(g)2C(g)+D(g)。现将4 mol A 和8 mol B 加入体积为2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反应至4 min 时,改变某一条件,测得C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2 min 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B 、4 min 时,A 的转化率为50% C 、6 min 时,B 的体积分数为25% D 、4 min 时,改变条件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2013·哈尔滨六中第四次模拟)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 与1.0 mol H 2O 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CO (g )+H 2O (g )CO 2(g )+H 2(g )。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 B .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 >0 C .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 的CO (g ),则平衡时CO 物质的量 分数为33.3% D .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 的H 2O (g ),则平衡时CO 转化率为66.7% 3、(2013·湖北公安县高三开学考试)某温度下,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4232()()()() c C c D k c A c B 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增加B ,平衡向右移动,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4、(2013·江苏淮阴中学高三调研)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 2(g )和O 2(g ),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 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密闭容器体积/L 2 2 2 1 起始物质的量 n (SO 2)/mol 0.4 0.8 0.8 0.4 n (O 2)/mol 0.24 0.24 0.48 0.24 SO 2的平衡转化率/% 80 α1 α2 α3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400 C .SO 2的平衡转化率:α1<α2=α3 D .容器中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丙=丁>甲 5、(2013·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开学检测)T ℃时在2 L 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 、Y 、Z 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Y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0246 c (mol/L) 2.55 t (min)

高考电化学专题 复习精华版

第一部分 原电池基础 一、原电池基础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2e -=Zn 2+ 2H ++2e -=2H 2↑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Zn 2+ 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 ① 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 +2OH - =Zn(OH)2 正极(石墨)2e - +2H 2O +2MnO 2=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总反应:2 H 2O +Zn+2MnO 2= Zn(OH)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溶 解 不断

可充电电池 正极(PbO 2) PbO 2+SO 42-+4H ++2e -=PbSO 4+2H 2O 负极(Pb ) Pb+SO 42--2e -=PbSO 4 铅蓄电池 总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电解液:1.25g/cm 3~1.28g/cm 3的H 2SO 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Ⅰ、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 负极材料:Cd ;正极材料:涂有NiO 2,电解质:KOH 溶液 NiO 2+Cd+2H 2O Ni(OH)2+ Cd(OH)2 Ⅱ、银锌蓄电池 正极壳填充Ag 2O 和石墨,负极盖填充锌汞合金,电解质溶液KOH 。 反应式为: 2Ag+Zn(OH)2 ﹦ Zn+Ag 2O+H 2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 2):8Li+3SOCl 2 = 6LiCl+Li 2SO 3+2S 负极: ;正极: 。 锂电池 用途:质轻、高能(比能量高)、高工作效率、高稳定电压、工作温度宽、高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燃 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 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 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 2 +2H 2 =2H 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1.普通锌锰电池 干电池用锌制桶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 4Cl 、ZnCl 2和淀粉作电解质溶液,还填充MnO 2的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 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电极总的反应式为:2NH 4Cl+Zn+2MnO 2=ZnCl 2+2NH 3↑+Mn 2O 3+H 2O 问题: ①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干电池的外观上的哪些变化判断它已经不能正常供电了? ②我们在使用干电池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气体产生,请推测可能是干电池中的什么成分起了作用? 化学电 源 简 介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 充电 放电 `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2.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图像专题

(二)能量图像专题训练 1.化学反应A 2+B 2 ===2AB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A—B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 2和1 mol B 2 的总能量 2.已知:①N 2(g)+O 2 (g)===2NO(g) ΔH1=+180 kJ·mol -1②N 2(g)+3H 2 (g)?22NH3(g) ΔH2=-kJ·mol-1 ③2H 2(g)+O 2 (g)===2H 2 O(g) ΔH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2=E1-E3 B.H 2 的燃烧热为kJ·mol-1 C.由反应②知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 2和3 mol H 2 ,反应后放 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2Q1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 3(g)+5O 2 (g)===4NO(g)+6H 2 O(g) ΔH=+906 kJ·mol-1 3.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S(s,正交) ΔH=+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表示断裂1 mol O 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 2 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 少 kJ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1) 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A 2 (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