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No.1 语用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_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报道

No.1 语用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_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报道

108

M 综述

F L C

a r . 2008V o l .5 N o .2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22)

语用学研究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报道

陈新仁 南京大学 余维 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

1

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至9日在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比利时、西班牙、英国、中国等以及日本国内约300名注册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设主旨发言、分组发言、小组沙龙、墙报发表、专题论坛等活动。为了便于及时了解日本这一语用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促进我国语用学事业的发展,笔者拟对本次大会作一综合报道。

语用学一般话题研究参与本次大会的代表有近300人之多,但只有70余名代表的论文通过评审并获得发言机会。通过对发言论文内容的分析,

除3篇会议主旨发言(详后)和4篇专题论坛发言(详后)外,其

他论文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语义—语用研究(10篇);(2)礼貌问题研究(6篇);(3)关联理论研究(6篇);(4)言语行为实施及其跨文化比较研究(6篇);等等。下面,我们侧重介绍这几个主题方面的研究。

在语义—语用研究方面,Osamu Sawada讨论了日语中zenzen和mattaku的用法区别,前者属于相对型,后者属于绝对型,但二者都可以用来强化否定的力量。陈新仁研究了英语中“or”在使用过程中意义的解读机制以及派生用法的形成过程。Mika Shindo分析了英、日语中视觉由表达感知意义到情态意义的语义语用变化。Erjavec和Kikuko Nishina合作探讨了同义词的

情境信息,Irena从语用角度克服了框架语义分析存在的不足。Tomomi Toshioka利用语料库数据,探讨了there混合结构的语义—语用功能,指出该结构适合描述情态类、静止类事件。Daisuke Suzuki借鉴功能语言学分析框架,研究了no more than的语用意义,揭示了该结构的意义与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Sachiko Shudo在格赖斯理论基础上比较、分析了韩语词to 与日语词mo,指出了它们与英语词also、even之间的异同。Sadashi Mori探析了I don 't think 的语

义—语用内涵。

在礼貌问题研究方面,Natsumi Ito利用调

查问卷,探讨了礼貌考虑对于Soodesuka和

Soonandesuka使用的影响。Misato Tokunaga则考察了礼貌对nuru和suru使用的影响,指出在选择动词时存在一条语用规则以判断当前行为

的受益对象。Junko Kobayashi通过调查,研究

了日本人和美国人在使用诱导式问句时在交际策

略方面的异同,表明日本人在礼貌和效率之间更

倾向于前者。Katsuo Tamaoka等以大学生为对象,探讨了性别身份和性别一致对于听话人作出反应时所使用的礼貌程度的影响。

在关联理论研究方面,Ryo Ido运用关联理

论,考察了英语后缀-ish和-like编码的程序信息

是否影响对词干的理解。Kajiura Kyohei讨论了连词和并置结构的使用在处理努力方面的问题,

指出“处理努力”这一概念需要作进一步的完

作者简介:陈新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模糊语言学、外

语教学法,E-mail:

cxr3354182@163.com。余维,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

教授,研究方向:语

用学,E-mail: yu-

wei@kansaigaidai.ac.jp。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08) 02-0108-04

摘 要:日本语用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十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近日落下帷幕。本文从多个

角度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报道,以期对我国语用学研究有所启发。笔者认为,中国语用学同样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主题词:日本语用论学会;年会;报道

109

2008年3月

第5卷 第2期 (总第22期)

中国外语

善。Hirosh Sekiya等在认知关联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在语境支持下表征单词意义的运算模式,该研究从数据库中自动提取目标词附近的词语序列,充当语境假设,然后计算这些假设的可能程度和可及程度。Bai Arong在关联理论框架内比较了英语、日语和蒙古语中插入语由于语序的差异而产生的使用差别。Noriko Nagai指出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消除歧义早于其他语用过程(如确定指称),作者通过对误解的研究,澄清了话语理解机制中不同过程之间的关系。MartinAitken指出英语所有格标记“-s”编码程序内容,隶属指称确定范围。

在言语行为实施及跨文化比较方面,WangYinghui比较了汉语和日语在实施请求方面在策略选择上的异同。Harada Yoriko分析了英语过去时作为一种指示表达如何实施特定的言语行为。Syago Hotta等采用言语行为分析法探讨了日本模拟审讯语境下的机构语法。彭国跃从历时角度研究了汉语中“问询年龄”这一个言语行为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变革。Scott Saft探讨了日语中可以用来实施争论性言语行为的语言资源及该行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Jun Ohashi分析了日本大学校园中致谢言语行为的新颖特点。

除上述主题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还涉及语篇—语用研究(3篇)、语用习得研究(4篇)、句法—语用研究(3篇)、语用学应用研究(4篇)、认知语言学研究(多达11篇)、会话分析研究(2篇)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语境研究的新思路

本次大会安排了三场主旨发言,分别是国际著名学者、语篇分析专家、现任教于西班牙的Teun van Dijk教授做的题为“Text and ContextRevisited: Thirty Years Later”的报告;国际语用学协会秘书长、语言顺应论创始人、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Jef Verschueren所做的题为“Context and Structure in a Theory ofPragmatics”的报告;以及中国语用学学会会长、著名语用学研究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自然教授做的题为“On Memes and Memeticsin Language”的报告。其中,前两篇主旨发言都涉及语境这一语用学核心主题研究,充满了新意,值得专门介绍。后一篇主旨发言与下一节内容的主旨更切合,故稍后再介绍。

van Dijk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话语研究和语用学作为两门新兴领域主要关注语篇和话语的结构和策略而不是其语境。在现有的研究中,人们常有一种根本的误解,以为各种社会因素(如性别、年龄等)直接导致了语言使用的变

异,以为处于相同社会条件中的人会以相同方式讲话。这种客观主义语境观隐含一种无端的决定论,会给人以误导,因为事实上男性讲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年人讲话也不只是一种风格。他认为,在社会结构和话语之间尚有一个环节,那就是语境。这种语境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一种主观的认识。交际者根据具体情境中的相关特征来建构语境,表现为场景记忆(episodicmemory)中的语境模型。譬如,当父亲与儿子交流时,作为父亲的身份特征是相关的,而且作为丈夫的身份特征则不相关。根据van Dijk提出的社会认知说(socio-cognitive theory ofcontext),语境会因人而异,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是关于交际环境的心理建构。他根据JohnLaird提出的心理模型(mental models)以及Morrow等提出的情境模型(situation models),指出语境是一种关于交际情境的主观心理模型,随着交际的进行,由于交际目标、交际环境、背景知识或认知记忆(epistemic memory)、身份选择等的变化,语境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具有动态性。人们在交际中之所以会产生误解,就是因为双方建构的心理模型发生了偏差。

语境不仅影响了我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影响我们如何去说。以自行车失窃一事为例,向朋友讲述与向警察讲述是不一样的,因为两种行为涉及不同的语境模型。van Dijk认为,语境模型由简单的图式(schema)或有限的常规范畴构成。这些范畴可以切分交际情景,包括场景(setting)(涉及交际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参与者(participants)(包括交际双方各种因素)、意图(intention)、(背景)知识(knowledge)等。这些范畴控制话语的产生和理解。需要指出的是,van Dijk认为语境并不包括上下文(co-text或linguistic context)。

在van Dijk看来,语境模型可以解释言语行为的得体条件、话语体裁和语域,以及因语言使用情景变化而产生的特征。

Jef Verschueren则从顺应论角度探讨了语境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据这一理论,语用学是一门关于语言使用的跨学科(涉及认知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的科学。语言使用是意义生成的(互动)过程,呈现为表达和理解方面的选择,这些选择源于可变的、多样的选择范围(变异性),以协商的方式发生(商讨性),与交际需求相互顺应(顺应性),依赖人脑的自我反应性(元语用意识)。

Jef Verschueren指出,人们经常把语境与意义联系在一起,讨论语境如何影响意义的解读,却很少探究语境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疏忽。作为顺应的对象,结构指

2

110

F L C

M a r . 2008

V o l .5 N o .2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22)

的是话语选择赖以发生的任何层面或层次的语言组织或形式因素的结合,包括语言、语码、语体、话语、语段、句子、小句、词等的组合。作为顺应的相关因素,语境指的是交际事件的各种因素组合,涉及语言使用者、客观/社会/心理世界、语言上下文等,由交际双方的视线确定,即由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创造的,而不是事先确定的。与van Dijk不同,Jef Verschueren认为不能将语境与语篇割裂开来,语篇本身(上下文)是语境的一部分,话语一旦产出,就成为语境的一部分。在Jef Verschueren看来,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存在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上的联系。首先,从本体论角度看,语境一俟变化,语言形式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语言形式的变化也会引起语境的变化。其次,从认识论角度看,在交际双方进行言语互动过程中,语言结构资源的使用可以反映交际者对语境因素的考虑情况。交际双方的视线确定哪些相关因素构成语境。交际者对语境的选择会在语言选择上留下痕迹,活动类型、语境化标记等都反映了交际者对语境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认识。

Jef Verschueren强调,在研究语言使用时,语境和结构不能被看作是分离的实体,而必须牢记它们之间的上述联系。这种联系能够使我们即使面对互动的、动态的意义生成过程,也能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评估语境各种因素的相关性,而不必依赖单纯的主观臆测。

语用学研究的宽广视野

本次大会开设了主题为“在更宽广的视野中看语用学研究”的专题论坛,邀请了国际语用学协会主席、日本女子大学Sachiko Ide(井出祥子)教授、国际语用学协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耶夫?维索尔伦) 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昭和女子大学YoshihikoIkegami(池上嘉彦)教授作专题讲演,邀请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长何自然教授担任论坛点评。从内容看,何先生的大会主旨发言可以归于此范畴,故在此一并介绍。

在其所作的题为“解放语用学——关于全球社区普遍性的探讨”的发言中,井出祥子教授指出语用学研究应该有一些新的方向,其中之一便是将单向性学术争论转变为多向性争论。换言之,当代语用学研究起源于西方,并在全世界传播,而从世界其他地区获得的知识寥寥。尽管我们需要承认西方所作的贡献,但向世界其他地区学习的时机已经到来,这些地区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向这些地区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交际实践的复杂性。

井出祥子教授指出,目前的研究框架只限于西方已建立的那些理论,这些理论被广泛用来解读来自其他文化的语料。表面看,这有助于“全球学术市场”范围内人们的理解。但是,这也可能会使人忽视那些讲非西方文化中的语言的人拥有自己的视角。这时,我们需要考虑语用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如果这一目标是推进人们关于人类实践的理解,那么,源于西方的普遍主义(即所有文化都遵从相同的实践规范)就存在诸多制约性,不能予以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说需要从既定的研究框架中解放出来。井出祥子教授建议,我们可以从观察自身的自然数据本身出发,然后再与另一门语言(最好是英语)进行比较。源于自身语料的发现将表明与源于既有的研究框架中的结论相比缺少什么或有什么不同。有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语用现象的研究成果,新的研究范式就可以产生,并进而充实普遍主义的概念,增进人们对“全球村民”的了解。

为了具体展示带有解放意义的研究思想,井出祥子教授以Levinson & Brown提出的语言礼貌问题为例,论证了日语与英语在礼貌表征方面的重大差异,从而说明从语言礼貌普遍原则中解放出来的必要性和意义。她最后强调,解放活动必须始于对线性思维和科学还原主义的脱离,应该挣脱狭隘的普遍主义的桎梏,从而在21世纪建立起一种能够让人们更好理解全球不同地区人民的研究新范式。

与井出祥子教授不同,Jef Verschueren关注的是语用学如何可以为公共领域的生态建设作出贡献。他指出,研究语用学,需要考虑它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关系,考虑我们关心的其他问题之间的关系,如语用学的用途是什么?实际应用的领域有哪些?与人类相关的领域有哪些?自然环境关心生态,人类环境关心公共领域的生态。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潜在)共享的空间。这一概念看似简单,但由于其实际内容主要由话语(discourse)组成,而话语并非发生在事先确定的语境或外部现实,话语能够(而且也确实)创造自己的语境,因此公共领域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教育机构、媒体、经济贸易、政治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共领域的生态。公共领域中各种与社会相关的思想(或意识形态)寄寓话语之中,并通过话语得以传播。所谓社会世界实质上就是一个话语世界。意识形态是有关社会问题的各种信仰、观念等的组合,在一定社会(群体中)人们往往习以为常,不加质疑。语用学可以用来分析话语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模式,原因是意识形态是一种被想当然的意义或隐蔽意义,而隐蔽意义隶属语言语用学研究的范围。意识形态的一个特征之一是不易被观察或

3

111

2008年3月第5卷 第2期 (总第22期)

中国外语

体会。语言语用学可以用来揭露(并因此可能抗衡)在各种形式的公共话语中表现出的主宰模式,换言之,语用学研究可以对公共领域的生态作出贡献。为此,Jef Verschueren提出了下列步骤:第一步:利用语用学理论设计一个令人信服的,可以用来分析话语中意识形态过程的方法论。第二步:通过恰当的渠道对相关语料做出分析,提高“话语—生态”意识。第三步:参与(国际)交流,监控话语,等等。

在题为“论语言中的模因与模因论”的主旨发言中,何自然教授介绍了模因的定义、模因学的起源与发展、语言模因的作用及传播等。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指的是文化“基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些思想或观念以模因形式得以迅速散播、流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自然也是模因的载体之一。从文化信息的复制和传播方式看,语言模因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基因型,一是表现型,前者指文化信息内容不变但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复制和传播,后者以相同的语言形式传递、扩展不同的文化信息内容。何自然教授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表明语言模因研究对于开展翻译研究、文化研究以及语言教学都具有启发意义。该报告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将模因论引入语言研究中,拓宽了语用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语言研究的分析手段,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反响。

在题为“语用学、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作为三方关系的‘意义’”的发言中,池上嘉彦教授指出,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都先后改变了人们对“意义”的认识方式,它们不采用实体或情境的语义特征来界定“意义”,而是根据说话人或认知主体理解实体或情境的方式来解释“意义”。如此一来,“意义”涉及“说话人”—“符号”—“指称对象”三方的关系而不是“符号”—“指称对象”之间的两方关系。语言学中这种看待“意义”的方式与现代生物符号学对“意义”的解读是一致的。他提出“意义”的进化图景:“意义”起初是私人的东西,由说话人直接感知或体验(“主体”阶段);然后,通过观察其他说话人,加之自身与他人拥有的移情倾向,他与他们之间会就初始的言语如何以不同方式与特定的“意义”发生联系产生越来越多的共识(主体互动阶段);最后,语言确立为社会规约中的一部分,为社区成员所使用(客体阶段)。因此,语言意义尽管一开始与说话人的身体密切联系,却越来越远离说话人,不是与说话人的主体心理或情感状态,而是与语言用来指称的对象的客体特征更加容易发生联系。尽管如此,池上嘉彦教授指出,我们仍可以找到许多证据来证明语言符号的意义。一开始与其使用者而不是其指称对象之间有联系。他发

现,与英语相比,日语中保留了更多的古老(即

主体性、说话人导向的)特征。他认为,日语中说话人导向的特征(显然来自语用学所关心的说话人的一些特别行为)与日本人明显倾向于(认知语言学所关心的)“主体化理解”是一致的。可见,在池上嘉彦教授眼中,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之间不仅存在许多一致的看法,而且从不同侧面揭示语言的发展、解读语言使用的意义。这一观点对拓宽语用学研究视野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值得语用学者予以高度的关注。

几点体会

通过检索本次年会发布的论文以及通过现场观摩本次会议的组织,笔者有以下几点较为深刻的体会与读者分享。

其一,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融合问题。本次大会有多达11篇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获得宣读机会,意味着日本语用学界更多地看到了语用学与认知语用学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两个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语言使用和表征中的问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语用学要有开阔的视野,就不能忽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其二,语用学对于研究本土语言及文化的应用问题。本次大会上有近一半的论文或者研究了日语中一些词汇、结构的语义、句法、语用特点,或者研究了日本文化对于特定言语行为、礼貌实施等的影响。这充分表明了日本语用学界所具有的理论研究本土化意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研究试图从日语、日本文化本身出发,质疑基于与西方语言文化的经典理论,重新建构语用理论和范畴,这种精神值得中国同行学习。

其三,会议组织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分组发言分日语组和英语组,每组各几个小组。这样安排有利于不会讲日语的代表充分参与。又如,每个代表的发言时间严格按日程表执行,这样有利于与会代表听取自己感兴趣的发言。此外,会议重内容轻形式,开幕式、闭幕会都十分简短,将时间留给学术交流,也是学术性

的反映。

Pragmatics in Need of a Wider Perspective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cent 10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Society of Pragmatics (JSP).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repor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agmatics research in China. This author proposes that a wider perspective is also called for Chinese pragmatcians.

Key Words: Japan Society of Pragmatics; annual meeting; report

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