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尿沉渣临床常见问题解答

尿沉渣临床常见问题解答

尿沉渣临床常见问题解答
尿沉渣临床常见问题解答

1、你们仪器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应用流式计数池和机器视觉成像、目标自动定位追踪识别技术,实现尿液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和红细胞位相分析。

2、能检测多少项目?

可报告尿液中所能看到的一切有效成分。

3、能做原尿检测吗?最大速度多少?如何保证原尿检测的准确性?

即可以做原尿也可以做沉渣。单通道60/小时、双通道80/小时。

做原尿要保证颗粒较少的样本能够准确有效的检出,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必须具有低倍镜下目标定位,高倍镜下追踪识别技术。我们的仪器完全具备此功能。

4、能做沉渣检测吗?如何保证沉渣检测的准确性?

即可以做沉渣也可以做原尿

要做到自动做沉渣样本检验,仪器必须具备自动去上清液功能和具有智能控制作用的进样定位计数池。具有智能控制作用的进样定位计数池是我们的专利产品。

5、能做染色吗,应具备什么条件?(EH-2060能)

我们的产品是国内唯一能做染色的,要做染色,仪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自动去上清液功能,提供定量样本;具有固定的染色液位置;具有高精度的加样器以保证准确加入定量染色液。高精密注射器在尿沉渣仪器上使用是我们的专利。

6、对高浓度和乳糜尿样本如何处理,如何保证检测的准确性。(EH-2060能)

对高浓度和乳糜尿样本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要对样本进行若干比例的稀释后在做检验。要在仪器内部完成自动稀释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自动去上清液功能,提供定量样本;具有高精度的加样器以保证准确加入定量稀释液。高精密注射器在尿沉渣仪器上使用是我们的专利。

7、吸样针的内外壁是如何清洗的?

吸样针的内壁清洗是通过抽吸的方式完成的,外壁的清洗是通过吸样针清洗池所产生的由上而下的强劲涡流完成。

8、流动计数池是如何清洗的?

我们采用的清洗方式是:首先进行反向排空、然后反向冲洗和正向冲洗。所有过程均在负压条件下完成,符合微孔动力学原理要求。

9、仪器的自动去上清液功能是怎样完成的?(EH-2060能)

2 3

如上图所示,分三步进行以防对沉渣样本产生影响。第一步5ml 位;第二步2.5ml位;第三版0.2ml位。

10、做沉渣去上清液过程是否会影响沉渣的质量?

不会影响沉渣的质量,过程同“9”。

11、显微镜的高低倍镜切换;灯泡亮度切换是否是自动完成?

显微镜的高低倍镜切换;灯泡亮度切换均是自动完成。12、双通道和单通道相比有哪些特点和好处?

双通道在工作时自动交替切换,大大的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提供了充分的沉降时间,使采集的图像清晰,为自动识别提供更好的条件,识别率高。

双通道既可以两个通道同时工作,也可以一个通道单独工作。在一个通道发生故障时,另外一个通道可以正常工作,相当于拥有一台备用仪器。

13、是否有低倍阴性筛查功能?筛查颗粒的灵敏度是多少?

仪器具有阴性自动筛查功能,通过显微镜低倍镜对检测区域进行大量扫描,如果没有发现有效颗粒,则视为阴性样本不进入高倍镜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速度。

筛查颗粒的灵敏度是2--3微米的颗粒。

14、检测的灵敏度是多少?

检测的灵敏度是0个/ul。

15、样本间的携带污染有多大?

1

我们采用的强劲涡流清晰池,是我们的一项专利技术,具有很强的对吸样针内外壁清洗能力。内壁清洗是通过抽吸的方式完成的,外壁的清洗是通过吸样针清洗池所产生的由上而下的强劲涡流完成。使用每微升10000个红细胞的悬液,进行连续3次污染实验,均未发现红细胞携带现象,携带污染小于1个/ul。

16、坐标定位跟踪功能是怎么回事起什么作用?

坐标定位跟踪功能是一项核心技术,是自动化做原尿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在低倍镜下对检测区域进行大量扫描,如果发现颗粒,就进行计数并且给出颗粒的坐标位置,在高倍镜下完成跟踪拍照,实现有形成分的识别分类。避免计数结果的放大和缩小,从而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如果没有坐标定位跟踪功能,那么计数和识别分类均在高倍镜下完成,将无法避免计数结果的放大和缩小,从而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普遍发生。

17、显微镜、CCD摄像头是什么牌子的多少万像素?

显微镜牌子是德国麦克奥迪;CCD摄像头也是德国麦克奥迪,具有300万像素。

18、最多能拍多少张照片;拍的数量和样本的性质有没有关系?

最多能拍160张照片,具体数量可以自行设定。

拍的照片数量和样本的性质有关系,如果在低倍下总共发现1个颗粒,不论设定拍多少张照片,那么在高倍下最多只会拍1张。19、尿干化学实验隐血、白细胞阳性,显微镜下看不到红白细胞怎样解释?

因为干化学隐血和白细胞检测项目,影响因素较多,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高。所以实验室经常会碰到尿干化学实验隐血、白细胞阳性,显微镜下看不到红白细胞现象。相反尿干化学实验隐血、白细胞阴性,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较多红、白细胞现象。

20、与干化学仪联机采用什么配对模式?

与干化学联机,我们采用的是自动配对模式和随即配对模式并存。克服了其他公司产品只有自动配对模式带来的工作不方便。如果没有随即配对模式就要求干化学编号和尿沉渣编号必须一致,如果干化学没有做成功,必须同步在进行干化学和尿沉渣检验,并且重新录入病人信息。

21、你们的仪器有没有示教模式?

有。我们的仪器有二种工作模式:全自动工作模式和示教(人工)模式,二种工作模式自由切换。

22、你们有什么专利和核心技术以及独有功能?

我们有四项专利:尿沉渣进样定位计数池;尿沉渣吸样针强劲涡流清洗池;高精度注射器;旋转式自动加样器。

我们的核心技术有:坐标定位跟踪技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基于图像清晰度和多传感融合的显微定焦系统。

我们的独有功能有:基于图像清晰度和多传感融合的显微定焦功能;既可以做沉渣又可以做原尿功能;机内可自动完成自动稀释和染色功能;具有和干化学联机自动配对模式和随即配对模式;具有自动工作模式和示教(人工)模式;具有反向排空、反向冲洗和正

向冲洗以及定时保养功能;高精度的阴性筛查功能。

23、你们是如何纠正显微镜运动形成的焦距改变的?

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纠正显微镜运动使形成的回程差。我们所采用的是:《基于图像清晰度和多传感融合的显微定焦系统》这项我们独有的高科技技术。

24、听说你们的图像比其他厂家的清晰,你们应用的什么技术?

图像的清晰与否取决于显微镜焦距控制的准确性,你们的图像比其他厂家的清晰,是因为我们独家掌握《基于图像清晰度和多传感融合的显微定焦系统》这项核心技术。

25、你们有没有相差显微镜,为什么不用?

我们有相差显微镜,根据客户需求配备。

我们仪器所配置的是生物学显微镜。因为相差显微镜是用来观察活体细胞的衰变情况的,是属于暗视野显微镜的范畴。用在全自动尿沉渣仪器上是不合适的。现在市场上有的公司产品说采用相差显微镜,但是实际上是采用的生物学功能,他们没有采用环状光阅,而是用的聚光器光阑直射光。

1、尿沉渣设备为什么做原尿标本,结果是否准确?

尿液检验分为不离心尿即原尿和离心尿二种样本类型的检验,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就是尿沉渣,并非只有离心后的尿液才叫尿沉渣。尿中颗粒计数的参考方法就是采用不离心新鲜尿液标本(见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99页),我们EH-20系列尿沉渣分析仪器均可不离心尿直接上机检验,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市场上的仪器只有我们真正具有坐标定位跟踪识别技术,这项技术是保证原尿检验尽量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必备条件,它强调低倍镜的检验精度和有效标本检测量。

2、尿沉渣有没有质控?怎么校准?

我们可以提供适合我们仪器的质控品。仪器的校准是由我们的工程师使用标准的红细胞颗粒来校准的。

3、结果数量怎么计算?

检验结果报告的均为每微升原尿的颗粒数。

4、能否做红细胞位相?怎样的计算过程?

仪器报告上有异性红细胞比例的结果,真正的红细胞位相应是一份详细的尿液标本的红细胞形态分析报告,现阶段市场上的所有仪器提供的异性红细胞的结果均是根据细胞大小来区分的,只能作为简单的参考。

5、有没有性能指标(如:重复性、交叉污染率等)?

详细见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检验报告。

尿沉渣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相关知识 1、尿液分析的内容 尿液分析可以分为物理学检测,干化学检测和沉渣镜检三部分内容。 物理学检测包括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对尿液的比重和肾透压进行检测。 干化学检测是通过试纸条与尿液的反应,检测出尿液的蛋白质、葡萄糖、酸碱度、酮体、胆红素、尿胆元、亚硝酸盐、红细胞、白细胞及比重等。 显微镜发明以后,通过显微镜可以观测到所有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管型、结晶体、细菌、寄生虫、真菌、精子、黏液等,出现了至今在尿沉渣领域被奉为“金标准”的镜检法。 2、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沉渣分析或称尿有形成分分析、或进一步称为尿颗粒计数是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临床上对肾脏疾病、泌尿道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作用,曾被美国著名的Dahelen Free称为“体外的肾活检”。 3、尿沉渣标准化进程 ??90年代开始,国外已非常重视尿液分析 ?1995年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的文件GP-16A ?1995年日本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JCCLS)的文件GP1-P2 ?1997年欧洲尿液分析协作组提出尿沉渣检查的相关文件 ?2000年中国CCCLS制定《尿液物理学、化学及沉渣分析标准化》 4、尿沉渣各有形成份临床意义一览表: 沉渣有形成份主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 1、肾外疾病: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输卵管炎、疟疾、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恶性高血压、白血病和坏血病等。 2、下尿道疾病:见于急、慢性感染,结石、肿瘤、尿道狭窄、药物治疗后膀胱出血等。 3、肾脏疾病: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与药物有关的间质性肾炎、肾肿瘤、肾结石、肾结核、肾静脉栓塞、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4、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如磺胺药物治疗、水杨酸以及不合适的抗凝治疗。

浅析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

浅析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5-12-15T16:28:02.8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作者:郭建萍 [导读]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显微镜尿沉渣检查不能被尿液分析仪的尿常规检查完全取代,在临床尿液检查中,应做到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 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对采集的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仪器进行常规分析,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所有操作:使用显微镜进行检测尿沉渣,将采集的尿液样本直接在片镜上进行涂抹均匀混合,之后在载玻片上进行滴注,完成后在上边盖上盖玻片;同时对新鲜采集的尿液进行离心处理,去除上层清液,保留下层的沉淀物质,将样本制作成装片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有270例(90%),两种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有 30例(10%)。在尿常规检查中呈现阳性是错误的,经尿沉渣检查后证实此50例样本为阴性。结论显微镜尿沉渣检查不能被尿液分析仪的尿常规检查完全取代,在临床尿液检查中,应做到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样本采取尿沉渣显微镜检验,以实现低漏诊、误诊率的目的。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分析 对病患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在实际临床治疗中是很常见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被广泛进行应用,其能够节约检查分析的时间,并且操作简便。但是检查的结果会受到较多的因素干扰,从而使得检查结果不准确,因为尿液分析仪会受到检测的方法的制约,导致其检查结果无较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同时,通过显微镜检测法,进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其中有200例为男性,100例女性。年龄分布在4-80岁之间,对于所有病患均在早晨时对其进行尿液的采集工作,采集完成后将样本及时送去检验。 1.2方法: 1.2.1 尿常规检测方法: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完成操作。 1.2.2 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方法对于没有离心的尿液,直接涂片镜检。将新鲜尿液混匀,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使用低倍镜观察整体,再用高倍镜辨认细胞和管型,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离心尿沉渣,涂片镜检$新鲜尿液离心,弃上清,保留沉淀物,混匀尿沉渣,滴于载玻片,涂片镜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各种管型,并做好相关记录。[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有270例(60%),两种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有30例(10%)。尿常规结果阳性,而尿沉渣镜检结果阴性,可能是由于放置时间过长,受到污染所致;而尿常规结果阴性,尿沉渣镜检结果阳性,可能是尿蛋白水平增高所致。 对于实验尿液分析仪器与显微镜镜检来说,两种检查方法的理论机制不相同,其自身具有不同的特点,故在对尿液进行检查时会得到不同的检查结果。本次实验在对所有采样的500例病患的样本进行观察,尿液分析仪行尿常规与传统的显微镜行尿沉渣都检测出有270例病患检查结果为阴性,占比90%。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显示不相符的有30例病患,占比10%。在尿常规检查中呈现阳性是错误的,经尿沉渣检查后证实此50例样本为阴性,尿常规的准确率虽达到90%,但是还是不能达到较满意效果。导致尿常规准确率较差的的主要原因可能为样本放置的时间过久。发生污染等现象或者尿液中尿蛋白的比例较高,故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首先可以使用尿液分析仪对样本进行检验。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混匀滴尿法离心玻片法,以及倒置显微镜法。其中混匀滴尿法由于尿液标本没有进行离心,所以造成检出率相对偏低;而离心玻片法的检查随机性相对较大,影响了检出的准确度;倒置显微镜检测法的尿液标本不需要进行离心,细胞成分不容易破坏,检测结果相对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整个检测过程是通过倒置显微镜完成的,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临床尿液检查中,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作为传统检查方法,虽然操作繁琐,效率相对较低,但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检查作用,可以作为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近年来,随着尿液分析仪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增多,尿沉渣镜检的作用变得尤为突出,通过显微镜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药物在尿液中的结晶成分,还可以及时纠正尿液分析仪的假阳性结果,同时,还能够直接观察各类细胞和管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总之,尿沉渣和尿常规检查两种检查方法对尿液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尿液检验中尿常规检查和尿沉渣检查要有机结合,以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赵敏,李新玲.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7(34):79-80. [2]徐勇,朱君琴.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J].工企医刊,2012,25(6):52-53.

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尿液沉渣镜检分析的临床意义根据临床分析与诊断的需要为了更好更快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推荐我院采用尿沉渣有形成份定量分析法,计算出1uL尿液中有形成份的数量,这对了解病情转归,选用针对性治疗有很大帮助。 一、红细胞意义 常见于:1.各种泌尿系统肿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下垂,肾外伤; 2.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或肿瘤,如直肠、子宫等肿瘤; 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过敏性紫癜; 4.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例如:临床常见的儿童血尿病因有:肾血管、肾脏及输尿管结构的异常即先天畸形;结石;肿瘤;药物性血尿;运动性血尿;热性血尿;肾小球肾炎;血液病;感染。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如变形红细胞(芽胞状、环状、穿孔等)大于70%即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二、尿白细胞意义:常见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间质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生殖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 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导致白细胞增多。例如:肾移植病人的的尿沉渣中发现大量的单核细胞可提示早期的组织排拆现象 三、尿上皮细胞意义:1.扁平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粘膜表层。尿道炎时大量出现,妇女白带污染尿液也会增多。 2.大圆上皮细胞:来自膀胱上皮表层和阴道上皮中层。偶见于正常尿,膀胱炎时成片脱落。

3.小圆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球性肾炎时最为多见,成堆 出现时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4.尾形上皮细胞:来自肾盂,也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炎症可成片脱落。 *注:大量的肾性上皮细胞可提示活动性的肾小管变性。这些细胞常见于急性坏死和肾乳头炎坏死期病人尿沉渣中。 四、尿管型意义: 管型产生于肾实质,其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即尿液的酸化、尿液的浓缩、尿液的停滞。最简单的管型为透明管型,主要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形成。在透明管型的基质发生凝胶化时,如果同时包上了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的脱落、破坏产物或红、白细胞等,便形成上皮管型、颗粒管型、血细胞管型等。因此可以根据管型的种类和情况,推测肾小管的破坏过程和尿液停滞程度,从而测知肾损伤的严重程度。1.透明管型:是单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而成的。它是一种变性的蛋白质,像凝固的蛋清一样透明,不含有其他成分,在尿蛋白多时,有利于透明管型的形成。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及恢复期、急性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见于发热性疾病、麻醉后、剧烈运动后。2 2.颗粒管型:在管型基质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黄褐色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肾上皮细胞的碎解产物,含粗大颗粒的叫做粗颗粒管型,含细小颗粒的为细颗粒管型。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 自去年12月1日起,我院开始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召开动员会、临床路径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药、信息、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常设于医务处,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二是试点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三是成立由分管院长、医务处及试点科室负责人、医技、药学、护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实施过程中的临床技术指导,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与分析。四是成立临床路径质控管理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组。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制度、督查制度、评估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质控管理制度以及试点工作协调机制等8个工作制度。 各管理组织坚持例会制,定期开会分析、总结评价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每个季度各管理

组织要形成书面报告。并建立三级督查体系,一级为院工作领导小组;二级为质控管理与指导评价组;三级为科室实施小组。一级抓一级,确保试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三、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问题 我院在试点工作开展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试点工作刚刚起步,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在试点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科室对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视及对试点工作的认识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文本甚至临床路径本身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与卫生部实施临床路径的初衷有较大差别,个别科室没有按照医务科的统一部署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相关组织,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因此,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致使对临床科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没有及时研究解决,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试点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 一部分科室因加床严重、医务人员短缺、医院要求进一步降低平均偿付标准,导致医院效益下降;临床路径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客观原因,使参加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动因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

尿液分析临床意义

尿液分析临床意义 1、尿比重(SG)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在机体缺水时尿比重增高,反之降低。如尿液比重持续降低,则说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或丧失。 2、尿酸碱度(pH)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发烧、白血病等。此外,—田氯化铵等药物时也可降低。增高,见于碱中毒、输血后、严重呕吐、膀肮炎等。与饮食关系密切,多吃蔬菜、水果则尿呈碱性,而荤菜过多时可呈酸性。正常波动范围较大,为5.4-8.4,一般情况下须结合血酸碱度才更有意义。 3、尿白细胞酯酶(LEU)增高:见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4、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5、尿蛋白(PRO)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为阴性。如尿蛋白阳性,常提示肾脏病变。 6、尿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糖含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1克,尿糖定性为阴性。若尿糖呈阳性时则需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糖尿病、甲亢、静脉输高糖液体等造成的血糖所致;另一种血糖不高而出现尿糖,为近端肾小管的功能损害所致。 7、尿酮体(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阴性鉴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饥饿性酮症。 8、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9、尿胆红素(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0、红细胞(BLO)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或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11、隐血(BLD):尿隐血试验并不等于尿红细胞测定,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隐血时,因过分敏感而缺乏临床意义。

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

临床路径常见问题解答 1.临床路径状态中“执行”、“变异”、“完成”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执行”表示路径节点正在执行中。“变异”表示路径患者已经退出临床路径。“完成”表示医生按照临床路径的步骤全部执行完路径中所有节点。 2.临床路径系统中的“住院第1天”是真实的住院第1天的吗? 答:“住院第1天”,它是一个逻辑概念,代表一个治疗阶段,不是真实的住院第1天,可以是1-N天。 3.谁来决定临床路径的纳入与退出? 答:医生决定路径纳入与退出。 4.碰到符合临床路径的患者,但不知道这种路径的具体信息,怎么操作? 答:在弹出“进入临床路径提示”对话框时,点“查看此路径信息”按钮查看路径信息,查阅此路径的纳入、排除条件和该路径每天需要做哪些工作。 5.患者符合路径的纳入范围,已经在门诊做过路径第一节点需要做的检查,这 时还需要再做吗?怎么操作? 答:在“重要医嘱”标签页中,将该条检查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勾选执行并确认签名。 6.入径患者,医生已经执行到第二个节点时,发现第一个节点有一条医嘱忘记 开具,怎么操作? 答:不能从第二节点返回到第一节点再开具这一条忘记的医嘱,可以在第二节点通过新增路径外医嘱的方式来补开这条医嘱。 7.附属账号收治路径患者与普通账号收治路径患者有区别吗?电子签名的格 式是否为“普通账号\附属账号”? 答:附属账号与普通账号收治路径患者流程一样,临床路径中不区分普通账号和附属账号。以附属账号使用的临床路径,路径表单的签名格式为“普通账号”。 8.执行路径的过程中,病人的病情难免出现其它症状,这时如何增加路径医嘱 以外的药疗医嘱? 答:系统不限制医生使用临床路径外的医嘱,开具路径外医嘱与正常开医嘱方法一样,系统只要求您填写相关原因。 9.路径患者的检验、检查医生如何开具? 答:检验的开具,只须像路径医嘱一样启用确认提交,检验医嘱会自动生成对应的检验申请单,无须再重新开具检验单。检查的开具按照原有流程,检查已开具后,需要临床治疗措施勾选执行并确认签名。

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0日我院搜集的100例尿液样本,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尿常规进行尿液检验,研究组联合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尿液样本中的红细胞、尿蛋白及白细胞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例数为27例,尿蛋白检出例数为34例,白细胞检出例数为22例,检出率分别为54.0%、68.0%、44.0%;对照组红细胞检出例数为19例,尿蛋白检出例数为25例,白细胞检出例数为14例,检出率分别为38.0%、50.0%、28.0%,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检查过程中,联合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提高检验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标签:尿液检验;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除了影像学检验、血液检验还有尿液检验,其发挥作用较为重大,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大的意义[1]。针对尿液样本进行检验的方式主要有尿沉渣和尿常规两种方式[2],两者的检验效果都较为显著,但是对于两种方式在尿液样本检验过程中的优势及选择标准[3],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观点[4]。有报道指出,对尿沉渣和尿常规两种尿液样本检验方式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5],保证检验结果更加符合结果,更加具有正确性[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10日我院体检工作中搜集的100例尿液样本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通知书。所有样本均为受检对象晨起空腹尿液。采集样本程序经过我院监督完成,护理人员指导受检对象正确采样程序,样本不存在采集过程中失误问题。受检对象将晨起第一次尿液留于1000 ml的标本容器中,无粪便混入,无微生物导致尿液变质问题。排除女性受检对象月经期采样情况、会阴分泌物过多未经清洁采样情况,采样程序无菌化操作。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72岁,平均(36.8±4.3)岁;疾病类型:糖尿病24例,慢性肾炎8例,尿路感染9例,肾结石5例,酸中毒2例,黄疸2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8~72岁,平均(36.2±3.8)岁;疾病类型:糖尿病26例,慢性肾炎7例,尿路感染8例,肾结石4例,酸中毒3例,黄疸2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与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尿常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WBC镜检(白细胞镜检) RBC镜检(红细胞镜检) 鳞状上皮(鳞状上皮细胞【镜检】) SG(尿比重) PH(尿酸碱度) LEU(白细胞【生化】) NIT(亚硝酸盐) PRO(尿蛋白) GLU(尿糖) KET(尿酮体) UBG(尿胆原) BIL(胆红素) ERY(尿红细胞【生化】)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近年来有不少人强调,负责医生应自己动手做患者尿常规检查,是有利于医生发现肾脏疾病的一般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关于临床路径的若干问答

关于临床路径的若干问答 临床路径在我院已经全面试行,在有些医生思想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里,我只是想谈一下自己对于临床路径的认识和理解,通过问答的形式对临床路径做一个大致的描述,希望能够帮助我们的医生更好的理解临床路径,阅读之后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欢迎和我一起交流。 1、什么是临床路径? 最近临床路径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似乎不谈临床路径医生就看不好病,就做不好医院管理,其实,临床路径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或者某疾病的某种情况)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在我们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其实包含了和临床路径相类似的内容,例如一个胆囊炎病人入院,入院医嘱开什么,第几天手术,手术医嘱开什么,术后第几天复查血尿常规,什么时候出院,其实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相对标准和类似的诊疗方案和流程,我们姑且称其为“传统路径”。只不过传统路径的变异性太大,同一个疾病、同一种病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不同医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案,进而导致不同的临床结果和费用。而临床路径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但是临床路径更多的引入了循证医学的理念。制定者相信:对于大部分疾病的大部分情况,应该存在一个相对标准的最佳处置,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一个规范而严密的流程,来获得统计学意义上的最佳临床结果和最少的资源消耗。而对于这些最佳处置和流程的判断,就来自于循证。 这里面有一些疑问会经常被人提到:病人的病情是千变万化的,怎么可能都按照一个模式治疗?既然你们都制定好了“标准化流程”,要求每个病人都这样处理,那还要医生干什么,直接做一个电脑程序好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偏颇的。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

临床路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1临床路径设计标准不明确,有的医院自行设计临床路径,由于资源不匹配,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有的医院为了减少药品在医疗过程中的消费比例,增加了多项服务内容,使得单病种医疗消费反而增加。 1.2医疗费用控制不理想,实施效果无法评价,很多医护人员为完成医院交给的任务,只是在病员出院时一并打印出来,医护人员在相应栏签名。根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要实行临床路径的真正目的。 1.3大部分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普及范围小,开发病种少。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多以手术处置的外科疾病为主,病种数量少、相对单一,慢性疾病中临床路径应用的报道罕见,仅停留相对单一病种上。 1.4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自主权与标准化的冲突:部分医生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有限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完善的实施需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和一定的经费投入,治疗方案僵化,会减少医生的自主权,对患者的治疗产生消极影响,限制了医务人员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临床路径实施中可能引起相关的医疗纠纷及其法律问题:临床路径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发挥了病人参与意识和合作态度对治疗的作用,如果医生没有完全遵守临床路径而患者得了并发症,医生面对医疗事故投诉将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偏离路径,易导致医疗纠纷,对预防此类医疗纠纷未见相关规定。 2、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

2.1临床路径的引进、推广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临床路径的先进性,认识到医疗服务继续提高的现实以及加入WTO后医院所面对的激烈竞争,必须采用更先进的质量效益管理模式,才能统一思想,带领广大医务人员深入认识临床路径的内涵,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2.2临床路径服务模式的目的:是降低医疗费用,培养营销理念临床路径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最有效最捷近的标准,无行中强化了医务人员营销意识。临床路径设计应通过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保障基本医疗,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不适合实施临床路径,那种照搬国外模式,乱增加服务内容的“贵族式”的临床路径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 2.3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对变异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结合诊疗技术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修正路径,从而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临床路径的计划性、系统性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医疗缺陷的发生,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 2.4临床路径的施行,应每天记录,随时修正差异,每一位患者出院后都需填一份差异报表,对较大的变异应及时地分析、讨论,找出差异报表与预期成果不同的原因,修正为最合适的临床路径,最大限度的发挥临床路径的优越性。 2.5通过将临床路径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教给学生符合成本效果的临床实践,更好地为医学培训服务提倡学生在实施临床路径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变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思想上要有创新意识。 2.6医生应加强对患者的沟通,说明路径仅作为参考,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出治疗的最终方案。 2.7医生应该在发生偏离路径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讨论,做好自身保护,

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

探讨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对采集的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仪器进行常规分析,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所有操作:使用显微镜进行检测尿沉渣,将采集的尿液样本直接在片镜上进行涂抹均匀混合,之后在载玻片上进行滴注,完成后在上边盖上盖玻片;同时对新鲜采集的尿液进行离心处理,去除上层清液,保留下层的沉淀物质,将样本制作成装片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有270例(90%),两种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有30例(10%)。在尿常规检查中呈现阳性是错误的,经尿沉渣检查后证实此50例样本为阴性。结论:显微镜尿沉渣检查不能被尿液分析仪的尿常规检查完全取代,在临床尿液检查中,应做到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对于有异常情况的样本采取尿沉渣显微镜检验,以实现低漏诊、误诊率的目的。 标签:尿沉渣;尿常规;相关性;分析 对病患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在实际临床治疗中是很常见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尿液分析仪被广泛进行应用,其能够节约检查分析的时间,并且操作简便。但是检查的结果会受到较多的因素干扰,从而使得检查结果不准确,因为尿液分析仪会受到检测的方法的制约,导致其检查结果无较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同时,通过显微镜检测法,进行尿沉渣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病患的尿液进行检查,其中有200例为男性,100例女性。年龄分布在4~80岁之间,对于所有病患均在早晨时对其进行尿液的采集工作,采集完成后将样本及时送去检验。 1.2 方法 1.2.1 尿常规检测方法 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完成操作。 1.2.2 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方法 对于没有离心的尿液,直接涂片镜检。将新鲜尿液混匀,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使用低倍镜观察整体,再用高倍镜辨认细胞和管型,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离心尿沉渣,涂片镜检,新鲜尿液离心,弃上清,保留沉淀物,混匀尿沉渣,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健力宝发表于2010年05月27日 19:47 阅读(4)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 尿液成分 体检的尿液成分 爱迪氏计数[ Back Top ] 英文名称:Addis Count 化验介绍:计算病人12小时尿液沉淀中细胞(包括上皮细胞)、红细胞、管型的数量,用于帮助临床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参考值:红细胞<50万/12h(小时) 白细胞<100万/12h(小时) 临床意义: (1)各种类型的肾炎病人尿液中细胞和管型数量,可以轻度、中度或显著增高。 (2)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病人,尿液中白细胞增高更显著。 (3)某些肾盂肾炎病人,尿常规检查阴性,但爱迪氏计数白细胞增高。 本-周氏蛋白 [ Back Top ] 英文名称:B-JprO 化验介绍: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时,尿液中出现一种蛋白质,40~60℃时可以发生凝固,90~100℃时又可以溶解,称为本-周氏蛋白或凝溶蛋白。参考值:对甲苯磺酸法、免疫学法: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无本-周氏蛋白。约50%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尿B-J蛋白出现阳性反应;约20%的巨球蛋白症病人尿中出现B-J蛋白。 酚红排泄试验 [ Back Top ] 英文名称:化验介绍:酚红是一种对人无害的染料,静脉注射后,20%为肝脏清除,80%由肾脏排出。酚红排泄试验是检查近曲小管分泌功能的指标。但有些因素如心功不全、休克、水肿都可使酚红排出减少。参考值:临床上以15分钟排泌量在25%以上;2小时总排泌量在55%以上作为成人的正常界限。总排出量为63%~84%(平均70%)。儿童排泌量较成人稍高,老年人稍低。临床意义: (1)降低: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并与病变发展程度平行。尿毒症晚期酚红排泌可降到0。尿路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碍时,因排尿困难,酚红排出减慢,可出现1~2小时酚红排泌量反高于15分钟排泌量的现象。 (2)增高:肝胆病变时,肝脏排泄酚红障碍,尿中排泄量增多。甲亢病人血液循环加快,排泄量增加。 生肌酐清除率 [ Back Top ] 英文名称:CCr 化验介绍:生肌酐为体肌酸代产生,血中浓度很稳定。肾脏在一定时间,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生肌酐清除率(CCr)。它反映了肾小球滤过功能。参考值:80~100ml/min(分) 临床意义: (1)作为早期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当肾小球功能轻度损害时,血肌酐、尿素氮可

浅谈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

浅谈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4-30T11:53:40.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5期供稿作者:吕承旻 [导读] 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吕承旻(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贵港 537132)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400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后,取残留的沉渣进行尿沉渣检验。结果本组400例新鲜尿液标本的检验中,共有39例标本经尿沉渣检查为镜下血尿,检出率为(9.75%),有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0.5%),经调查临床资料显示,以上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炎和肾小球肾炎。有19例标本经显微镜检查显示白细胞满视野,且检出细菌,检出率(4.75%),属于泌尿系统感染。有3例标本经显微镜检查显示有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检出率(0.75%),属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结论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关键词】尿沉渣检验泌尿系统疾病红细胞白细胞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131-02 泌尿系统疾病不仅能够由机体的其它系统病变引发,还能够对机体的其它系统甚至全身造成影响,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疼痛、肿块及排尿改变等泌尿系统症状,同时也可伴发水肿、贫血及高血压等[1]。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尿液和尿液沉渣的分析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尿液分析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感染,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分析,而尿沉渣检验可以有效排除干扰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2]。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的400例新鲜尿液标本进行研究,对其尿沉渣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400例进行研究。标本均取自住院患者清晨起床后的首次尿液,属于较酸化或浓缩的标本,其中的上皮细胞、管型及血细胞等结构均比较完整。留置尿液标本前叮嘱患者仔细清洗外阴,将前段尿液排出后,使用干净的尿杯取中段尿液送检。女性月经期间禁止留置标本,防止受到月经血污染标本。 1.2 检验方法 (1)将送检的尿液标本轻摇混匀充分后,取10ml逐渐倒入离心管中,注意不可倒满试管,防止混匀吸样时发生溢出,进而导致标本间互相污染。(2)在标本中放入尿试带,待其充分浸入之后取出滤干后置于尿干化学分析仪中进行检测。注意不可用手碰触试带的实验区,使用完毕后将瓶盖拧紧,置于30℃阴凉干燥环境下储存。(3)使用水平式离心机将尿管取出,离心半径为15cm,转速为1500r/min,相对离心力为400g,离心5min后去除上清液,取0.2ml尿液沉渣,混匀后取1滴于载玻片上,低倍镜观察整体后改用高倍镜对各个细胞的管型形态进行辨认。(4)报告方法①细胞成分:平均值/HPF,对于标本中出现红细胞异常的,应该详细标明红细胞的百分数和形态;②管型成分:最低~最高/LPE,对于检查疑似管型的物质可以通过滴加醋酸的方法进行区分。因为管型包括了蛋白质成分,滴入醋酸后会使管型物质变清晰,而假管型则会消失;③结晶成分:当其占据视野的25%时为+,50%时为++,75%时为+++,100%时为++++,对于具有草酸钙结晶、尿酸盐解决、胆固醇结晶和磷酸盐结晶等有意义的结晶应注明类型[3];④在进行报告时,应注明离心沉渣镜检;⑤当镜检时发现有真菌和细菌时,应在报告中注明,且建议进行尿液真菌及细菌培养。 2 结果 本组400例新鲜尿液标本的检验中,共有39例标本经尿沉渣检查为镜下血尿,检出率为(9.75%),有2例红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0.5%),经调查临床资料显示,以上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炎和肾小球肾炎。有19例标本经显微镜检查显示白细胞满视野,且检出细菌,检出率(4.75%),属于泌尿系统感染。有3例标本经显微镜检查显示有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检出率(0.75%),属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 3 讨论 健康人群尿液中包含的红细胞通常都比较少,平均每个视野中均小于3个,当超过3个时即代表出现异常,并且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属于肾内出血或肾外出血。70%以上的红细胞变形来自于肾内出血,红细胞形态正常的患者属于非肾性血尿。当患者的尿液表现为洗肉水样时,代表患者的泌尿系统存在严重的疾病,应安排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检查,查明原因[4]。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尿沉渣检验对于尿蛋白和红细胞的定量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临床上测定泌尿系统患者的尿液时应将尿沉渣检验结果作为依据;②尿沉渣检验不仅可以检出管型的存在,还能够对管型的类别进行区分。可以通过在尿沉渣中滴入一滴较黄的人血清的方式对管型进行染色,从而提高管型检验的准确性[5];③尿沉渣检验的优点主要在于结果可靠、准确及可比性强等。综上所述,尿沉渣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何超,曹伟华,常娟锋等.64排容积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1):90-93. [2]罗娟,阳海平,李秋等.尿液分析在大规模筛查小儿无症状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0,39(5):596-597. [3]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1510788.html,/NSTLQK_NSTL_QK.aspxBednarek AK,Laflin KJ,Daniel RL. WWOX,a novel WW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mapping to human chromosome 16q23.3-24.1,a region frequently affected in breast Cancer[J].Cancer Research,2010, (08):2140-2145. [4]林逾峰.泌尿系统疾病所致早期肾损害的尿液改变[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4):1635-1636. [5]韦爱青.86例尿沉渣检验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33): 6105.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 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 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 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 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 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 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中风病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2012年1月1日中风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一年来,收治中风病临床路径病例75例,其中9例因合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